用手顺向和逆向抚摸,羽毛球单打发球顺序有什么变化

账号(邮箱/学号/手机号)
人资规划工作笔记之
顺向战略与逆向战略
& & && &其实不止读书要做笔记,如果在开展某一项工作时如果把心得记录下来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件事,例如我最近在做第四期线下沙龙活动主题的《如何有效制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课件时,就有新的收获和心得,我计划把这些感悟做为工作笔记整理下来,除了能让自己更深化知识结构外,还能和卡友们分享交流,也能为我们俱乐部的成员提供些参考思路,一举三得,ok,就这么办!
& & & &刚刚写下本文主题时,我有点恍惚:这题目怎么有点大、空、虚?但企业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时,必须要考虑到HR部门(或HR)参与经营战略制定的层次。所以先给不太清楚的同学做下解释:
& & & & 顺向战略(downstream strategy):如果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功能只是因应经营战略的需要支持经营战略目标的达成,这种单向连结的方式称为顺向战略。
& & & 逆向战略(upstream): & & &&如果是以参与协助公司经营战略的拟定,将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内容双向整合,这样的方式可称为逆向战略,HR才是真正的战略伙伴,而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双向结合也正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形成的基础。
& & & 小伙伴们这下明白了吧?用比较直白的逻辑来表达就是:我们HR在制订年度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公司(老板)只是让你来完成这个任务,达成最终的目标,我们所做的只是执行(你告知我来做),这就叫顺向战略;如果是公司(老板)让我们HR参与到制订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当中(有话语权了),HR可以将企业的经营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双向的整合(不再只是单一被动的接受工作),这就叫逆向战略。
为什么要强调定位的重要性?而且是在制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前就要明确?我的理解就是:
一.如果这个搞清楚了,当下很多HR在工作中的困扰和纠结也就厘清了。定了位”才能“在其位、谋其政”,也就是“主动工作”(双向沟通)和“被动工作”(单纯接受指令)的实质根源。如果是公司在这个发展阶段、决策者的认知等因素决定了HR目前的职能和角色就是以顺向战略为导向,那我们HR就要接受这个事实,以理解、消化、转化为主,快速响应并执行公司任务,不自寻烦恼去争论HR部门的价值以及争取什么战略合作伙伴的地位,麻溜儿去工作吧!
二.但无论是顺向战略还是逆向战略,HR做为一名专业人士都需要清楚的了解你所在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根据SWOT分析法),配合企业外部市场的机会与威胁在年度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时,向上司提出企业战略规划的建议(如果你说你公司根本不需要做人力资源规划除外)。例如从人力资源的分析当中提出哪些是企业的核心事业?哪些部份可以进行战略联盟?依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人力资源变革战略、组织再造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战略主动的作法。
& & & &&总结一句话就是:现阶段我可以接受顺向战略,但我一定要往逆向战略方面去努力!
& & & &我们再来了解下形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源头:从企业远景以及企业经营理念开始。经营者对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对于市场、客户、员工、利益关系人的承诺,连带着也会影响到企业在用人方面的理念,其中著名的5个P是这样来诠释:
& && & &由5P的概念来看,就可理解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程序。首先要先由企业的远景规划出未来企业希望达到的境界、组织的用人理念、人力管理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在指导方针引导之下,企业应该采用哪些战略以及方案与执行流程来达成企业目标。我把它整理成图表的形式可以理解的更清晰:
& & & &&最后的总结就是:“顺向战略与逆向战略”的思考是为了更好的完善与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拟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的仍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所有的企业理论,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都不能脱离人来谈战略规划, 这也说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于提供企业的竞争优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版权归作者及三茅人力资源网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职业经理人,初创公司总经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应用心理学硕士,三茅洛阳HR精英俱乐部创始人。请关注我们HR精英俱乐部微..
专家最新作品
秉骏哥李志勇
深圳段海宇律师
秉骏哥李志勇最重要的基本功 顺向和逆向“T+0”的操作技法_凤凰财经
最重要的基本功 顺向和逆向“T+0”的操作技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T+0&操作技巧根据操作的方向,可以分为顺向的&T+0&操作和逆向的&T+0&操作两种;根据获利还是被套时期实施&T+0&操作的可以分为解套型&T+0&操作和追加利润型&T+0&操作。 一、顺向&T+0&操作的具体操作方法 1、当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被套股票后,某天该股严重超跌或低开,可以乘这个机会,买入同等数量同一股票,待其涨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将原来被套的同一品种的股票全部卖出,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低买高卖,来获取差价利润。 2、当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被套股票后,即使没有严重超跌或低开,可以当该股在盘中表现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时,可以乘这个机会,买入同等数量同一股票,待其涨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将原来被套的同一品种的股票全部卖出,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平买高卖,来获取差价利润。 3、当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没有被套牢,而是已经盈利的获利盘时,如果投资者认为该股仍有空间,可以使用&T+0&操作。这样可以在大幅涨升的当天通过购买双倍筹码来获取双倍的收益,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二、逆向&T+0&操作的具体操作方法 逆向&T+0&操作技巧与顺向&T+0&操作技巧极为相似,都是利用手中的原有筹码实现盘中交易,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顺向&T+0&操作是先买后卖,逆向&T+0&操作是先卖后买。顺向&T+0&操作需要投资者手中必须持有部分现金,如果投资者满仓被套,则无法实施交易;而逆向&T+0&操作则不需要投资者持有现金,即使投资者满仓被套也可以实施交易。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当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被套股票后,某天该股受突发利好消息刺激,股价大幅高开或急速上冲,可以乘这个机会,先将手中被套的筹码卖出,待股价结束快速上涨并出现回落之后,将原来抛出的同一品种股票全部买进,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高卖低买,来获取差价利润。 2、当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被套股票后,如果该股没有出现因为利好而高开的走势,但当该股在盘中表现出明显下跌趋势时,可以乘这个机会,先将手中被套的筹码卖出,然后在较低的价位买入同等数量的同一股票,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平卖低买,来获取差价利润。这种方法只适合于盘中短期仍有下跌趋势的个股。对于下跌空间较大,长期下跌趋势明显的个股,仍然以止损操作为主。 3、当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没有被套牢,而是已经盈利的获利盘时,如果股价在行情中上冲过快,也会导致出现正常回落走势。通过盘中&T+0&操作,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niufe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7133
播放数:593852
播放数:1839456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日志用户版块帖子
1共3页3) ? 3 :
location='read.php?tid=7828251&page='+page+'';}">3) ? 3 :
location='read.php?tid=7828251&page='+page+'';">Go
阅读:32803
主题:顺向和逆向思维
UID:326812
在线时间5328小时
金币11817威望863宝宝人气1粮票2
关注(716)|粉丝(296)
顺向和逆向思维
顺向思维,是合乎常理,与事物吻合。逆向思维,亦称反向思维。是一种近乎无思维,只会对着干的大镜面思维。逆向思维存在对抗和敌对思维。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2 条评分
啥嘛,呵呵
啥嘛,不知道别说
UID:525525
在线时间1254小时
金币5989威望5919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48)|粉丝(192)
老秦头儿~又梦见秦始皇啦~~?!
索坷堪忍~~末黑未白~~!
UID:1019240
在线时间514小时
金币102威望160宝宝人气3粮票0
关注(3)|粉丝(12)
周公在作怪
UID:81367
在线时间6093小时
金币40007威望7897宝宝人气0粮票112
关注(2433)|粉丝(2813)
知道宇宙有暗物质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span class="s2" id="pingNum_ 条评分
老郭有智慧,你们俩谁年长一些?
UID:326812
在线时间5328小时
金币11817威望863宝宝人气1粮票2
关注(716)|粉丝(296)
逆向思维是逆反心理心态精神造成的。自然中的力互相作为和化学可逆反应不是逆反哲理。宇宙的所谓暗物质不是也被称为物质吗?
UID:326812
在线时间5328小时
金币11817威望863宝宝人气1粮票2
关注(716)|粉丝(296)
逆反心理心态是社会现象。影响人们去认识客观,这种逆反心理不能正确反映客观。
UID:817188
在线时间2522小时
金币18982威望4317宝宝人气0粮票1
关注(27)|粉丝(101)
回 5楼(泰华白秦) 的帖子
好你这么说,只有心灵鸡汤是最好的美味了?楼主留言:人们应当正确反映客观,扭曲客观存在是对客观的不遵重,也不利于主观。
UID:326812
在线时间5328小时
金币11817威望863宝宝人气1粮票2
关注(716)|粉丝(296)
人们应全面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对客观是个遵重,也对主观有利。
UID:346311
在线时间1937小时
金币1799威望586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27)|粉丝(66)
引用 评分针对楼主泰华白秦于 19:39发表的顺向和逆向思维:顺向思维,是合乎常理,与事物吻合。逆向思维,亦称反向思维。是一种近乎无思维,只会对着干的大镜面思维。逆向思维存在对抗和敌对思维。 啥嘛,不知道别说
UID:326812
在线时间5328小时
金币11817威望863宝宝人气1粮票2
关注(716)|粉丝(296)
逆反思维,多是自己不去认识思考问题,当有人提出观点,逆反思维的人就立即反向反对。大镜面脑子。
UID:346311
在线时间1937小时
金币1799威望586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27)|粉丝(66)
引用 引用第9楼泰华白秦于 18:42发表的&&:逆反思维,多是自己不去认识思考问题,当有人提出观点,逆反思维的人就立即反向反对。大镜面脑子。
&&逆向思维是不遵从常规思考方式,从结果推导已知,比如已知a,求b成立,一般人会因为a,所以h,因为h所以y,因为y所以b。而逆向思维,要b成立,要y,要y成立,要h,要h成立,要a,而a成立所以b成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span class="s2" id="pingNum_ 条评分
啥嘛,逆向思维是...
神奇的地方神奇的人
UID:1364586
在线时间199小时
金币736威望579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2)|粉丝(11)
杂谈老人就是不一样老秦,老郭的心态就是年轻向上&&
UID:1364586
在线时间199小时
金币736威望579宝宝人气0粮票0
关注(2)|粉丝(11)
最近,品读天涯某大师级诗友的一组"颠覆诗钞",与此帖的观点类似。 例如:-------------楼主:涼亭主人 时间:一个世界不能只有一个观点,任何物事自有不同角度.  烈日湖中泳,千山云水身.  原来颠倒看,另有一般真.  颠覆诗钞  柳  折腰原世态,今古水依依.  本色随风转,轻蹄惜别归.  松  仰望夏之阳,逢迎秋后霜.   冬春无别事,风动即张扬.  竹  皮厚空空腹,风来摇摆吟.  世人偏护爱,说我太虚心.  梅  点点思春意,冰清隐苦衷.  幽深听万籁,不敢嫁东风.  桃  红妆虽艳丽,一意对春风.&&  本是痴情种,无关浪蝶功. ......
UID:326812
在线时间5328小时
金币11817威望863宝宝人气1粮票2
关注(716)|粉丝(296)
思维正常的人能力强。
UID:326812
在线时间5328小时
金币11817威望863宝宝人气1粮票2
关注(716)|粉丝(296)
反向思维害人害己。常主观臆断,多造谣生事。
1共3页3) ? 3 :
location='read.php?tid=7828251&page='+page+'';}">3) ? 3 :
location='read.php?tid=7828251&page='+page+'';">Go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请广大网友文明发言,理性评论!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华商论坛 如何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7x24小时)
在线咨询.:
华商论坛公众微信
华商头条下载鲨鱼的外形、骨骼及内部解剖
你的位置:实验教学 &&
鲨鱼的外形、骨骼及内部解剖
一、目的:
&&& 通过对鲨鱼的外形、骨骼系统与内脏器官的解剖与观察、了解软骨鱼类的外形及基本
二、内容:
&&& 鲨鱼的外形及骨骼系统的观察,鲨鱼内脏的解剖与观察.
三、材料:
&&& 鲨鱼骨骼标本,解剖盘、解剖器、显微镜。鲨鱼标本。
四、操作与观察:
鲨鱼的外形观察:
&&& l. 鲨鱼体呈何形?背鳍的数目及尾鳍的形状如何?全身分几部分?如何划分?背腹
面的颜色是否一样?这种体形对它的生活有何意义?
&&& 2.用手指顺向或逆向抚摸鲨鱼之皮肤,有何感觉?为什么?
&&& 3。取盾鳞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基板、棘及其中央的髓腔。
&&& 4.找到并观察:吻突、口、牙齿。注意观察牙齿的形状及牙齿排列的情况,鼻孔、鼻辦、鼻腔,用探针试探是否与口腔相通。鼻辦及鼻腔有何功用?眼球、上眼睑、下眼睑、第三眼睑、即瞬膜,试用镊子拉动此处,观察瞬膜活动情况;罗伦氏孔。用手轻轻挤压时有何现象发生?侧线、鳃裂、喷水孔注意喷水孔是否与咽相通。&&
&&& 5.鲨鱼的附肢(鳍)分奇鳍与偶鳍,哪些是奇鳍?哪些是偶鳍?从外形是否可区别雄、
雌.如何区别?
& &(二)& 骨骼系统:
&&&&取一付鲨鱼骨骼的浸制标本,放在有水的解剖盘中,注意保护标本,勿以拆散。观察时
联系鲨鱼的整体浸制标本,理解骨骼各部分自然位置。鲨鱼的骨骼是由软骨构成的。全身
的骨骼可以分为外骨骼和内骨骼两类;外骨骼以皮肤产物,如& 鳞,牙齿及角鳍条等;内骨
骼分成两部分,即中轴骨骼及附肢骨骼,它们各包括哪些部分?
&& &&1.中轴骨骼:鲨鱼的中轴骨骼分为头骨及脊柱两部分,脊柱由一列椎骨连接而成,鲨鱼的椎骨可区别为哪几种?另取躯干及尾各一段就其横断面分别观察椎体、椎棘、椎弓、横突、脉弓及脉棘。躯椎与尾椎有何区别?然后用解剖刀把二段标本矢状剖开进行观察。注意椎体的类型、脊髓、脊索及脊椎位置关系如何?鲨鱼的脊索呈何形?
&&& 2.再取软骨脑颅标本,观察下列构造;吻软骨。嗅软骨囊、前囱、眼窝、耳软骨囊、内淋巴窝,内淋巴管孔,前庭窗、枕大孔及枕髁。在软骨脑颅上有许多小孔,均为神经及血管出入孔。
&&& 3.再取鲨鱼的咽颅标本观察,它包括颌弓、舌弓、鳃弓、分别识别之注意其与脑颅之间的连结。并了解其在鱼体上的位置。
&&& 颌弓有腭方软骨及米克耳氏软骨各一对,颌弓如何与软骨颅相联结、舌弓由一对舌颌软骨。一对角舌软骨及一块基舌软骨构成.
&&& 鳃弓共有五对,每对典型的弓有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各一对,及基鳃软骨一块。
&&& 4.附肢骨骼:分为奇鳍软骨与偶鳍软骨。
&&& 奇鳍软骨:由辐鳍软骨及角鳍条构成。注意观察背鳍。臀鳍及尾鳍各有几列辐鳍软骨。
&&& 偶鳍骨骼:前肢包括肩带及胸鳍,肩带由肩胛部及乌喙部组成;胸鳍由基鳍软骨,辐鳍软骨及角鳍条组成,基鳍软骨有三块。后肢包括腰带及腹鳍。腰带由一对坐耻软骨组成。腹鳍只有一块基鳍软骨及数列辐鳍软骨和角鳍条。
肌肉系统:
&&& 1.细心地剥除躯干中部一侧的皮肤,前后约6—8厘米长,上自背中线、下至腹中线,先用剪刀在前方剪开一裂口,分离此皮肤,然后用左手拉着皮肤向后翻。右手用解剖刀逐渐割断皮下结缔组织,将皮剥去后,再清除肌肉表面白色的结缔组织,即可看到肌节及分隔轴上肌与轴下肌的水平(生骨)隔。鲨鱼的肌节呈何形状?与文昌鱼的肌节有无区别。再将尾部切断,从断面上观察水平的生骨隔如何隔开轴上肌与轴下肌?注意轴上肌与轴下肌形状,因为相邻肌节都是互相套迭的,所以在横切面上就成为大小不等的同心园状。
&&& 2.将鲨鱼一侧眼眶外的上下眼睑一小片一小片地剪去,用镊子将眼球稍向上施转,剥去眼球上之结缔组织。可见到鲨鱼的动眼肌,共有六条。观察它们着生的位置.
& &&(四)& 消化系统:
&&& 置鲨鱼标本于解剖盘中、腹面向上、用于指模出肩带和腰带的位置。沿鲨鱼的腹正中线将腹壁割开,再在肩带之后,腰带之前向二侧切开体壁。同时小心地更向后切断腰带,一直割到泄殖腔孔为止,把所有的断缘向四周反折过来(不去掉)便露出整个长大的胸腹膜腔,继将剪刀插入口内,由左角向后经鳃裂剪到左侧胸鳍背方,将口底翻向右方。将口腔、舌、咽腔、食道、胃(贲门部及幽门部)肠、(剪开肠的后段、可尽螺旋辦)直肠、直肠腺、泄殖腔。观察时注意循环系统的完整,不把肠系膜拉破。并注意勿拉坏尿殖系统。
&&& 在胸腹膜腔内还有各种消化腺及其导管。找到肝脏(分几叶)、胆囊胆管、胰脏、胰管。肝脏及胰脏的形状及位置如何?它们和消化道有何关系。在胃的后端有一暗褐色的脾脏,是不是消化腺?
&&(五)& 呼吸系统:
& 从切开了的咽壁观察鳃的横断面,可以看到下列构造、鳃、支持鳃间隔的鳃条、鳃丝、鳃辦、半鳃、入鳃动脉、出鳃动脉。鲨鱼鳃间隔很发达,一直通到体表。注意有几个半鳃;半鳃、鳃辦及鳃丝有何区别?
&& &(六)& 循环系统:
&&& 1.心脏:用剪刀将肩带腹面中央外之皮肤剪开一纵裂,直至口之边缘,剥去此纵裂两侧之皮肤,用镊子将皮下的肌肉一片片镊去,即可看到下面有一层膜状的心包’小心用刀将肩带乌喙部之软骨一片片去掉,剪开心包,里面之空腔即为围心腔(又称心包腔),围心腔的后壁与胸腹膜腔之前壁合成双层的横膈,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它由哪几位分组成?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待动静脉血管观察毕,从围心腔中取出心脏放在培养皿中加一些水,纵剖开来,洗净淤血,观察内有哪些辦膜.
&& &2.动脉:自心脏之动脉园椎前方,找到腹大动脉基部。随着腹大动脉两侧,谨慎地撕去咽部腹面与下颌的肌肉,使腹大动脉全部露出。在此动脉分出第一对入鳃动脉前方,可见一块暗色的扁平状的腺体,即是甲状腺,继续向两侧清除可将腹大动脉的三对分支(即入鳃动脉)完全露出,这三对分支,第一对及第三对又各分成两支,共为五对入鳃动脉,依次分别进入五对鳃内,它位于鳃何处?
&&& 自口角左方剪开,穿过鳃裂,至第五对鳃裂,并与此割线垂直作一横割,将下颌完全翻向右方,把口腔和咽腔顶部的粘膜割去,鳃弓上的粘膜也一并去掉,然后可看到出鳃的匹对出鳃动脉,注意各出鳃动脉与每对鳃内的鳃裂前支及鳃裂后支之间的关系,它们在软骨颅的腹面中央汇合成背大动脉,将血液送入全身各组织中。
&&& 将食道及消化道移向体之一侧,沿背大动脉,识别下列动脉,颌下动脉,腹腔动脉,小肠系膜动脉,生殖腺动脉,肾动脉,后肠系膜动脉,骼动脉,尾动脉,体节动脉,注意它们向何处分出,通向何处?
哪些是成对? 哪些是不成对的?
&&& 3.静脉:鲨鱼的静脉根据分布部位识别下列静脉,前主静脉。总主静脉,肝静脉,腹侧静脉后主静脉,尾器脉。
& (七)& 神经系统:
& 1.听觉器官:
& 先剥去鲨鱼头部背面的皮肤和肌肉,使可见到鲨鱼的脑颅背部,在脑颅的两侧有视觉器官一一眼。可以把整个眼球取下(在观察视沉器官时再观察),取下前复习各对动眼肌着点在、眼球何处?在取下时六条动眼肌留在眼眶内,这样可不致破坏通往动眼肌去的脑神经,脑颅的前方两侧为鼻软骨囊,内有鼻囊,脑颅之后方两侧为耳软骨囊,藏有内耳。
&&& 在耳软骨囊部分光找到内淋巴窝,在其左侧或右侧慢慢地将软骨削去,(尽可能没法保存由内淋巴管孔通下的细小的内淋巴管),削除到相当薄的时候,即可通去软骨看见内耳的半规管,再用镊子和小剪刀,除去剩余的软骨,使半规管全部露出,按图上的部分在标本上找出前半规管,后半规管,侧半规管。椭园囊,球状囊,壶腹,耳石。鱼类的内耳有何功用?
& 2.脑及脑神经:
& &&看完内耳后,继续用解剖刀徐徐地削去脑颅背面及侧面的软骨,前至鼻软骨囊前端,后至脑颅枕部,削到相当薄时,再用镊子及小剪刀将多余的软骨去净。当削除脑前部顶上的软骨时,要注意从间脑的背面中央有一条线状突起,向前伸到颅顶软骨中,这一突起是脑上体,解剖时不要把它破坏。
&&& 脑的外面包着一层薄膜,称脑膜,撕破此膜,内部即柔软的脑。鲨鱼的脑有端脑(大脑
半球、嗅球)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五个主要部分组成,从背面观察各部分的构造如何?以何者最发达?& 为什么?
&&& 然后除去脑颅侧壁的软骨。削去软骨不要割断由脑通出的神经,去除腹壁软骨时不要摘掉间脑底下的垂体.鲨鱼的脑神经有端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往、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共10对,认识这些神经,了解其起止点及有何功用。
&&& 3.嗅觉器官:割开一鼻孔,暴露嗅囊的内部,嗅囊的上皮含有很多感觉细胞,有何功用?
这上皮形成褶起以扩大嗅觉面积.
&&& 4.视觉器官:将取出的眼球作水平切面,先用小剪刀,在上端剪一孔,后逐渐一圈一圈剪去,到切面正通过视神经与瞳孔为止,在剪开时必须将晶状体留在眼球巾,将此半侧眼球浸入水中,即可观察,认出品状体,悬韧带、虹膜、瞳孔、前房、后房、前后房内各充满了什么?
识别巩膜,脉络膜,视网膜、角膜、鲨鱼的视觉是怎样调节的?
&&& 5.侧线器官:位于鱼体侧面呈点线状,此即埋于皮肤内的侧线器官。
&&& 6.罗伦氏器:位于吻部皮肤的.
& &&(八)& 尿殖系统
&&& 1.雄鲨的尿殖系统,雄鲨的泌尿器官包括一对长条形做中肾和一对由其内缘通出的吴氏管,中肾位于背正中线的两旁腹面有腹膜罩盖着、观察时,去除腹膜,雄鲨鱼肾脏的前半细窄,失去泌尿作用,肾脏后端宽大,有泌尿作用。吴氏管由肾脏的前端沿其腹面旋曲后通入尿殖窦,通过尿殖乳头上尿殖孔开口于泄殖腔。雄鲨的吴氏管已无输尿作用,肾后部另有付肾管一对作为输尿管。此管亦开口于尿道窦。
&&& 雄性具一对长条形的睾丸,输出管通入吴氏管,以尿殖窦而至泄殖腔。雄鲨鱼腹鳍内
缘有一对棒状物一一鳍脚,鳍脚为同体内受精的交配器官。
& 2.雌鲨的尿殖系统:雌鲨的泌尿器官和雄鲨构造相同,所不同的是雌鲨的吴氏管与卵巢不发生关系。故无排出性细胞之功用,仅有输尿作用。吴氏管向后离开肾脏会合成泌尿窦。经泌尿乳突上的泌尿孔,开口于泄殖腔.
& 生殖腺有一对柔软长形的卵巢,靠卵巢系膜系于背壁上,位于体之前部,肝之背面,成熟卵破卵巢壁入胞胸腹腔后,再进入输卵管,输卵管又称米氏管,位于背肾腹面两侧,前端弯向肝脏前方,两管连起来形成一总开口。即输卵管腹腔口(喇叭口),长成的雌鲨在离输卵管顶端不远处各有一园形膨大部分,称卵壳腺,输卵管后部的宽大部分称子宫。子宮亦开口于泄殖腔.
&&& 3.泄殖腔的构造:用剪刀在泄殖腔之一侧剪开。可用探针了解直肠、子宫、泌尿乳突
(雄鲨为尿殖乳突)及腹孔的开口。
&&& 绘鲨色整体侧面图。三年级全册自然常识教案
三年级自然常识教案(第二学期) 1 . 怎 样 认 识 事 物 ―― 实 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用实验的方法可以认识事物。 2 . 初 步 知 道 怎 样 用 实 验 方 法 认 识 事 物 ,先 发 现 问 题 ,然 后 根 据 问 题 做 实 验 ,再 分 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初步学会加热、溶解的两种实验技能。 4.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和勇于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 一、 重点和难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知道怎样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先发现问题, 然后根据问题做实验,再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 教学准备: 1.教具、肥皂、清水、烧杯、投影仪。 2.学具、磁性橡胶块、铁垫圈、铝分币、小木块、铁架台、玻璃杯、剪刀、筷子。 教 学 次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一、教学过程: 师: 1. 引 人 : 用 桌上放的一些物体,请同学们 学生观察: 实 验 方 法 认 识 用 学 过 的 认 识 事 物 的 方 法 , 观 察 、 ( 1) 观 察 : 桌 上 放 的 一 些 物 体 。 事物。 比较它们是些什么物体? (2)分类: 这些物体有没有磁性,请 同学们把他们分成两类。 小结: (3)讨论: 我们用回形针进行实验,看 哪些物体有磁性?你是用什 哪个物体能把它吸住,就证明哪 么方法知道这些物体有磁性的? 个物体有磁性。这种方法就是实验。 它和观察、比较一样,都是认识 学生交流: 事物的常用方法。 揭 题 : 1 . 怎 样 认 识 事 物 ―― 实 验过渡:那么我们怎样用实验的 2.怎样用实 方法认识事物?首先要明确解决 验的方法认识 的是什么问题。比如:我们平时 事物――纸锅 烧水都用铝做的锅子,如果我们 烧水 用一个纸锅,能烧水吗? 假说: 能不能说一说你这样认为的 理由?要求: 学生能应用已学知识和平 时经验进行交流。 教 学 次 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究竟哪一种讲法对? 现在就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 来验证。师生共同归纳: 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一 般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 问 题 ―― 实 验 ―― 结 论 )学生实验: (1) .组装:首先将纸锅 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然后将 杯中的水到入纸锅。 (2) .加热:点燃蜡烛, 在纸锅底部加热。 (3) .观察:观察纸锅有 没有烧着?纸锅里的水变得怎样 了? (4) .讨论:实验的结果 怎样?实验说明了什么?1.怎样用实 出示: 学生观察: 验验的方法认 将盛水的烧杯放在投影仪上, 投影仪上的烧杯。 识 事 物 ―― 投入肥皂。 使肥皂化得快. 师问: (1) .肥皂放入水里会怎么样? (2) .怎样使肥皂化得快一些? 提示: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 冲 一 杯 糖 水 ,要 使 糖 化 得 快 一 些 ,该 怎 样做?如果使肥皂化得快一些, 可以怎 样做?还可以怎样做? (2) .把肥皂放在热水中,可 能化得快些。把肥皂切得小些,可 能化得快些。用棒搅拌,可能化得 快些。 学生实验: 实验: 是不是这样,我们用实验的 是不是这样,我们用实验的方 方法来比较一下。 (让学生按所 法来比较一下。 想的方法分三组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要突出比较的条件,其它 结论: 相同。 ) 请把肥皂的实验结果告诉大 家,并写在黑板上的实验报告里。 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什么结论? 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要求 1. 放在冷水和热水中的肥皂, 哪一块化得快? 2. 把一块肥皂切碎,另一块 不切碎,哪一块化得快? 3. 用棒搅拌肥皂,会化得快 一些吗? 小结: 我们所做的实验,也是先有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做实验,再分析实验 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冷水中 热水中 切碎的 未切碎的 用棒搅拌 未用棒搅拌板书:1 . 怎 样 认 识 事 物 ―― 实 验一 、 一 般 实 验 过 程 : 问 题 ―― 实 验 ―― 结 论 二、 实验过程: 发 现 问 题 ―― 进 行 实 验 ―― 分 析 结 果 ―― 得 出 结 论 2.石块、沙、粘土 (一) 一、 教学目标: 初步知道地球上有很多地方都有石块,由于冷热植物生长、流水等作用都在不 断的变化着。 二、 重点难点: 由于自然界里的岩石的变化非常缓慢,不易觉察,因而要学生理解冷热,植物 流水等自然作用力作用于石块的变化。 三、 教学准备: 录像片、酒精灯、镊子、烧杯、花岗石等。 四、 教学过程: 教 学 次 序 教 1.复习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1.谁能说说怎样用实验的方法 认识事物?学生复习反馈:2.新授: ( 1) 石 块 用 途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 么? 生:是砚台。 师:那你们知道它是由什么做的呢? 生:是石块。 师:石块还有哪些用处?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结论: 石块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用 途很广泛。 师: ( 2) 认 识 石 块 如果到山上去游玩,会发现 脚下有很多小石块,那这些小石 块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提示: 如这些石块裂痕加深了,会怎样?学 生 活 动 学生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 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石块制作 的。 观察: 山里的石块是怎样的?学生交流:结论:山上的大石块裂痕随时间 的推移会加深,断裂成小石块,滚 下山脚,所以山脚下有许多小石块。 出示: 学生观察: 两幅山溪投影片 两幅山溪投影片 出示:一块卵石。 师问:同学们可知道这块石头是 生交流: 从什么地方采集来的? 结论: 不论大石块还是小石块, 它们终年在溪中被流水冲刷着。 因而石块周围的边角都给冲刷 光滑了。 演示实验: 石头的裂缝是怎样形成的? 1. 先取一小块岩石,用镊子 挟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当加 学生观察并讨论: 热到一定程度,立即浸入冷水 在自然界里有无相同情景? 中,这样反复多次,就出现石 块崩裂。 归纳: 气温的高低变化,使石块发 生着这种变化,但这个变化在 自然界里是朝夕存在的反复而 连贯的。板书:2. 石 块 、 沙 、 粘 土 1. 石 块 的 用 途 2. 认 识 石 块 2. 石 块 、 沙 、 粘 土(二)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沙和粘土在颗粒大小、粘性强弱、B水快慢等性质上的不同。 2. 初步学会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探究沙、粘土的不同性质。 3. 培养学生结合做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太度。 二、 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做好沙和粘土的三个实验,知道沙和粘土的不同性质。 三、 教学准备: 放大镜、盘子、沙、粘土、水杯、搅棒、铁架台、漏斗、沙布、抹布、 投影片。 四、 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一)复习导入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1) .复习提问,回忆第一课时 的内容"沙和粘土是什么变的?" 由于天气冷热、植物生长、流 水搬运、冲击的作用,大石块变 成小石块,小石块变成更小的石 块,慢慢地变成了沙和粘土。 揭题: (2.石块、沙、粘土 二) 虽然沙和粘土都是石块变来 的,但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二)揭示课题(三)质疑导入 新课(四)新授: (1) .用观察的方法探究粘土和 学生观察: 1. 沙 和 粘 土 有 什 沙 的 不 同 大 小 。 粘土和沙的不同大小。 么不同。 (2) .出示沙与粘土实物。让学 学生实验: 生区分拿一盘是沙,哪一盘是粘 让学生区分拿一盘是沙, 土,为什么? 哪一盘是粘土。 (3) .观察、比较沙和粘土有什 么不同。 组织学生用肉眼看和用手指捻 撮。 (4) .汇报观察的结果。 (相同 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 的地方,沙和粘土的形状都是颗 粒 状 ,只 是 粘 土 颗 粒 细 小 ,像 粉 ,沙 的 颗粒大,不同的在于粘土和沙的 颜色不同。 ) (5) .借助工具验证观察结果, 启发学生.借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验证观察结果: 比较,验证肉眼观察的结果。 汇报结果: (6) .并填写观察表格。 沙 粘土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颗粒大小 大 小 动 学 生 活 动小结: 通过肉眼观察,手指捻撮比 较及放大镜的帮助,我们找出 了沙和粘土的第一个不同点,即 颗粒大小不同,沙的颗粒大,而 粘土的颗粒小。 过渡: 除了颗粒大小不同外,沙和 粘土有没有其他不同点呢?下 面我们来继续研究。 2 .比 较 沙 和 粘土的粘性 强弱 激发兴趣、创景设问: 平时我们用橡皮泥能够做许 多物体,这是为什么?想一想, 如果我们改用沙和粘土做,能 不能做成呢? 实验: (1) .出示实验器具, (2) .实验器具、 一盘沙、一盘粘土、两 杯同样多的水、搅棒。 注意点: (粘土球容易做成,沙球不 易做成,容易散开。 ) 想一想: 出现这两种情况说明了什 么?(沙的粘性比粘土的粘性 弱。 ) 填写实验表格:学生实验: 1. 师 生 议 论 设 计 实 验 方 法 。 2. 将 两 小 杯 同 样 量 的 水 , 倒入沙和粘土中,然后用搅 棒各自搅拌沙和粘土,直至 盘中的沙和粘土全部湿润后,分 别做成沙球和一只粘土球。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名 称 沙 粘土教学次序 教 师颗粒大小 大 小活 动粘性强弱 弱 强学 生 活 动3. 比较沙和 粘土渗水性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沙和 粘土第二个不同之处,即沙的粘 性弱,粘土的粘性强。那么你们有 没有注意到,在往沙和粘土中倒 水的过程中,有什么其他的现象 发生? 学生预想: 学生预想: 1.沙渗水快,粘土渗水慢. 2.沙渗水慢,粘土渗水快. 3.两者一样快. ) 小组讨论: 师: 设计实验,证实预想。 在小组代表汇报实验设计的 基础上,提出可取的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 填写实验表格: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名 称 沙 粘土颗粒大小 大 小粘性强弱 弱 强渗水快慢 快 慢巩固练习、 扩 散思维、小结: 我们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研 究出了沙渗水快,粘土渗水慢, 这个不同点。 想一想: (1) .为什么沙不易堆高,粘土 容易堆高。 (2) .为什么沙不易结块,粘土 容易结块。 总结: 沙和粘土虽然同是石块变的, 但它们之间在颗粒大小、粘性强 弱、渗水快慢等方面有着不同点。学生思考并交流: 3.陶瓷和玻璃(一)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知道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途。 2. 能区分常见陶瓷和瓷器。 3. 初步了解陶瓷和玻璃的简单生产过程。 二、 重点难点: 实现上述教学目的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由于课时篇幅较大,内容较多, 所以处理好各个不同环节的教学,使之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教学过程是本课 的难点。 三、 教学准备、 教学的灯片、陶瓷和瓷器实物、陶瓷和瓷器的碎片、酒精喷灯、镊子、粘土、 细条或细玻璃管、钳子、玻璃制品实物。 四、 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 一 )新 课 导 入: 师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 元“陶瓷和玻璃” 。 (板书:3. 陶瓷和玻璃)(二)新授: 放映: 1. 认识陶 第十二页内容的幻灯片。 瓷的广泛用途 师问: 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生交流: 学生观察:幻灯片。 师说: 同学们讲得很好,这些物品大 家比较熟悉。那么同学们能给它 们起一个总的名称吗? 师说: 人们把这些物品称作陶瓷制品 学生交流: (板书:陶瓷制品) 。你们还能说 出生活中有哪些陶瓷制品吗? 2. 陶 瓷 和 瓷 器的区别。师说: 陶瓷制品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 分广泛,人们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陶器和瓷器” 。 师问: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在哪里呢?生答: 水缸、砂锅、瓷砖、洗 脸盆、餐具等等。学生观察: 陶器和瓷器的碎片 生汇报交流: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说: 从外观上看,一般来说,陶器 是红褐色的而瓷器的底色是白的。如 果观察它们的碎片断面,陶器粗 糙呈红褐色,而瓷器比较细密 呈白色。根据这些区别,请同学 们看课本第12页的插图,根据 学生交流: 外观你们能不能区别插图中哪些 马、茶壶、花盆是陶 是陶器,哪些是瓷器? 器,碗和杯子是瓷器? 师答: 很好,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生产 陶瓷最早的国家。在唐代,我国 劳动人民就能做出十分精美的唐 三彩。我国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闻 名中外。 (二) 、认 识陶瓷的 简单生产 过程: 师问:你们知道陶瓷是怎样生产 出来的吗? 在研究这个问题前,先看 老师做个实验。出示一个用粘土 捏成的小圆环,把这个小圆环放 在火上烧,会产生什么变化? 学生预想: 演示实验: 烧粘土小圆环,烧后与一个 没有烧过的小圆环进行比较。 归纳:没有烧过的粘土很软,烧 过的圆环变得很硬。如果把粘土 捏成各种形状,经过烧制都会变 得十分坚硬(出示:预先烧过的 其他形状的粘土小球或细条) 。学生观察: 课本第13页插图。 学生反馈: 说出陶瓷的生产过程。归纳: 先把粘土作原料,做成一定 的形状(制胚) ,然后阴干,再 涂上白色或彩色釉,最后放在窖 里烧制,烧好后就成了精美的陶 制品。如果用陶土制作,就是陶 器,用瓷土作原料就是瓷器。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 、认识玻 过渡: 璃制品的加工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知 方法和玻璃的 道了陶瓷的生产过程,那么各种各 用途 样的玻璃制品又是怎样制造出来 的呢?是不是和陶瓷一样烧出来的 呢? 学生讨论: 观察:课本第15页插图。 师问: 玻璃制品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 归纳: 先把原料烧熔,然后用吹制、 拉制、压制的方法制成各种玻璃制 品。想一想:学生思考: (1) .玻璃盘是用什么方法 加工出来的?(用压制的方法) (2) .灯炮是用什么方法加 工出来的?(用吹制的方法) 师说: 玻璃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 途。请你们看课本第16页的插 图,说说玻璃有哪些用途? 生 答 :玻 璃 可 做 橱 窗 、门 、花 瓶 、吊 灯 、 酒瓶、镜子等。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陶瓷和玻璃 的广泛用途,学会了区分陶器的方 法,初步知道了陶瓷和玻璃的生 产过程,下一堂课我们将研究陶 瓷和玻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3.陶瓷和玻璃(一)1. 陶瓷制品 (1) . 陶 器 ―― 断 面 红 褐 色 、 粗 糙 。 (2) . 瓷 器 ―― 断 面 白 色 、 细 腻 。 3 .陶瓷和玻璃 一、 教学目标: 用实验的方法认识陶瓷和玻璃的一些特性。 二、 重点难点: (二)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陶瓷和玻璃的一些特性。三、 教学准备:电池、导线、电珠、玻璃片、瓷砖和金属片、小铁锤、酒精灯等。 制作方法:1.吹制 2.拉制 3.压制 四、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复习巩固 1.怎样区分陶和瓷? 2.简单说说陶瓷制作过程? (二) 新授: 师问: 1.玻璃和陶瓷的 玻璃和陶瓷有哪些相同的 的相同点。 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用合作的方 1.用铁钉分别刻画玻璃 法来完成实验: 和陶瓷。 2.用小铁锤击玻璃和陶 瓷。 结论:玻璃和陶瓷共同的特性 3.用小电珠、电池、导 ―― 硬 而 脆 、 传 热 慢 、 不 易 导 线做导电实验。 电。 4.用热水做玻璃和陶瓷 的传热实验。 师问: 2.玻璃和陶瓷的 玻璃和陶瓷的性质有哪些 的不同点。 不相同? 演示实验: 在玻璃杯和陶瓷杯内分别 放入一把钥匙,请说出两只杯 里各放了什么?(学生只能说 出玻璃杯内放着钥匙,而对陶 瓷杯内放了什么却无法知道。 ) 结论: 玻 璃 和 陶 瓷 的 不 同 点 ―― 玻 璃 透明、陶瓷不透明。 师问:陶瓷和玻璃还有哪些不 同点? 演示实验: 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陶瓷碎 片分别放在酒精喷灯上加热, 学生思考: 玻璃会“软化” ,这种现象称为 生活中有和这相似的的 “熔融” ,而加热陶瓷不会出现 现象吗? 上述现象。 结论: 玻璃在高温下会“熔融” , 而陶瓷在高温下不会“熔融” 。板书:3.陶瓷和玻璃(二) 一、 二、陶瓷和玻璃的共同特性:硬而脆、船热慢、不易导电。陶瓷和玻璃的不同点:玻璃在高温下会“熔融” ,而陶瓷不会“熔融” 。 4、 动物的生活 (一) 一、 教学目标: 1 .初 步 知 道 金 鱼 的 生 活 所 需 要 的 环 境 条 件 。 2 .初 步 培 养 学 生 自 己 动 手 , 认 真 仔 细 地 做 好 实 验 并 记 录 实 验 情 况 的 科 学 态 度 。 二、 教学准备: 水族箱一只、气泵一只、水温计一只、食物盒一只等等。 三、 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 新 授 : 师 说 : 同学们,金鱼很美,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金 鱼越来越多,但是饲养金鱼也是 一门学问。那么饲养金鱼要注意 些什么呢? 水族箱和金鱼。 1.金鱼在水 示出: 学生观察: 中是怎样生活 师问: 老师把水族箱里的金鱼捞出 水族箱里的金鱼。 的? 来,放到盒子里,金鱼能存活吗? 生反馈: (鱼离不开水) 归 纳 :水 是 金 鱼 生 活 的 必 备 条 件 ,鱼 儿 离开水就不能存活。 师问:水族箱里为什么要放水温 计、食物盒和气泵,在水底要铺 学生讨论: 上细沙、卵石和水草? 水族箱里为什么要放 归纳: 这些东西? 水温计是测量水温的,所以 学生交流: 观察水温的变化,气泵是给水族箱 里的水注入空气,以提高水中的含 氧量。沙石和水草既能美化水族 箱的环境,又给金鱼造就了一个氧 气充足、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想一想: (深化)水族箱里的水脏了 学生交流: 怎么办? 归纳: 可先换取一部分底层的脏水, 再添加放置一到二天的自来水。 总结: 饲养金鱼,应按时定量投放 食 物 ,注 意 换 水 和 保 持 水 温 稳 定 ,还 要 经常清理污物,保持水中环境清 洁,使鱼儿正常生活。 板书:4.动物的生活(一)一、 应怎样正确饲养金鱼 归纳:应按时定量投放食物,要经常换水和及时清理污物,保持水环境清洁。4.动物的生活(二)一、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知道青蛙的跳跃和游泳的动作及捕捉昆虫等生活习性, 并知道青蛙 是怎样生活的。 2. 学生能用观察的方法来认识青蛙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生存环境的一些显著特 征。 二、教学准备: 青蛙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录像。 三、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 、复习 1.水族箱里要放那些用具? 学生思考: 巩固: (二) 、新授:师问: 青蛙一般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 1.青蛙喜欢 出示: 生活的地方 显示青蛙的生活环境的投影片。 结论:青蛙喜欢生活在稻田、河 学生交流: 边和水沟边。 师问: 2.青蛙的身 (1) .青蛙背部和腹部的颜色 学生观察: 体特征 有什么不同? 青蛙外部特征的投影片。 (2) .青蛙的身体呈什么形状?学生讨论: 对它的活动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 结论:青蛙背部黄绿色,腹部白 色,这种体色与周围的环境的颜 色相似,不易被敌害发现。青蛙 身体呈三角形,它有利于在水中 减少阻力。 出示:青蛙头部特征的投影片。 学生观察: 师问: 青蛙的眼睛有何特点?它的舌 头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 归纳: 青蛙的舌头长又宽,舌尖分 叉,舌上有粘液,眼睛对活动的 物体感觉灵敏。 想一想:青蛙对人类有什么益处? (人文:环境意识) 学生应知: 每只青蛙每天约吃60只害虫 从春天到秋天的几个月中,一只 青蛙可消灭一万多只害虫。 师问: 那你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 板书: 一、青蛙是怎样生活的。 1. 青蛙喜欢生活在水稻田,河沟旁。 2. 青蛙的体色和周围的环境相似,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保护自己。 3 . 青 蛙 舌 头 长 而 分 叉 ,有 粘 液 ,眼 睛 对 活 动 物 体 很 敏 感 ,有 利 于 捕 捉 害 虫 。 4.动物的生活 (三)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2.学生初步运用比较实验的方法研究认识蚯蚓。 3.学生能认真合作,按要求自己进行实验探索活动。 二、教学重点: 用观察、 实验的方法认识蚯蚓的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以及对外界一些刺激的反应。 三、教学准备: 每 小 组 2 条 蚯 蚓( 放 在 培 养 皿 内 ) 、两 只 浅 盆 、黑 长 纸 一 张( 大 小 能 遮 住 一 半 浅 盆即可) 、干土与湿土、酒精棉球、镊子、放大镜、手电筒。 四、 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一) 、新授: 师问: 1.引入: 你们见过蚯蚓吗?你们知道 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蚯蚓? 师说: (归纳学生回答)一般看到地 面上有蚯蚓的粪便在地下土壤中就 可以找到蚯蚓。今天我们就来探究 蚯蚓在土壤中是怎样生活的? 板书: ( 课 题 : 4 . 动 物 的 生 活 ―― 蚯 蚓 ) 2.探究蚯蚓 的形态特征。学生讨论: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师说: 我们先来探究蚯蚓的外形特征和 它们的运动。 分组观察蚯蚓: 每两人观察一条蚯蚓。 观察要点: 我们可以用手指顺向或逆向摸 摸蚯蚓的身体,感觉怎样?还可以 用放大镜帮助观察。 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蚯蚓样图, 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对环带、 环节、刚毛、作简释。学生观察: 蚯蚓的身体是什么颜的? 身体的形状是怎样的?哪一 端是头,哪一端是尾?身上 还有什么其他特征? 学生分组交流观察结果:2. 探 究 蚯 蚓 师问: 的生活习性 大家观察蚯蚓的时候,发现它 1) 蚯 蚓 的 运 动 是没长脚的,那它是怎样运动的? (指导学生把玻璃培养皿拿起来, 从下往上观察蚯蚓的运动。 ) 小结: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蚯蚓的运动是靠刚毛贴地,身 体 体一伸一缩地向前挪动。 2) 探 究 蚯 蚓 师 问 : 刚才同学们说能在土壤中找到 的环境 蚯蚓。那么,蚯蚓喜欢怎样的土壤 呢?(学生思考:猜想) 师说: 我们来给蚯蚓设计两种生活环 境:一种是干燥的土壤。另一种 是潮湿疏松的土壤。结 论 : 蚯 蚓 的 生 活 环 境 ―― 潮 湿 疏 松的土壤。 3) 探 究 蚯 蚓 过 渡 : 大 家 在 观 察 中 有 没 有 发 现 蚯 的外界刺激 蚓的头部有眼、鼻、耳等器官吗? 那么,它对外界的光、气味等刺 反应 激有无感觉呢?(学生思考猜想) 师问: 我们怎样来研究呢?(学生设 计实验) 4) 观察蚯蚓 实验: 强光刺激的学生实验: 先把蚯蚓放在干湿土壤 的中间部位,然后观察蚯蚓 会哪边爬。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反应在一只浅盘中,一半用黑卡纸 遮住光线,放入一条蚯蚓。另一 半也放入一条蚯蚓,用手电筒竖 直对它照光,观察蚯蚓的运动。学生交流观察结果:结论: 蚯蚓怕光,喜欢生活在黑暗处。 所以蚯蚓白天躲在土壤中,晚上才 5)观察蚯蚓 爬出来活动。 学生观察: 对气味、触碰 蚯蚓对气味、触碰等刺激 等刺激的反应 实验: 的反应。 把刚才实验时盖上的黑卡纸拿 掉,用镊子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 观察蚯蚓有无反应。再用镊子挟住 酒精棉球,靠近蚯蚓的头部。 (不要 碰到蚯蚓)观察蚯蚓对特殊气味有 无反应。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结论: 蚯蚓对外界的刺激是有感觉的。 它对触碰特殊气味等刺激能迅速作 出反应。 总结: 同学们,通过对蚯蚓的探究知 道了蚯蚓的形态特征,以及他的生 活习性与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板书: 4 . 动 物 的 生 活 ―― 蚯 蚓 一、 形态特征 身体细长、身体前后有环带,全身由环节组成,环节上长有刚毛。 二、生活环境 潮湿疏松的土壤。 三 、 运 动 ―― 靠 刚 毛 贴 地 一 伸 一 缩 前 进 。 四 、 外 界 刺 激 ―― 怕 光 、 对 触 碰 和 气 味 有 反 应 。 教学札记: 5.重量与承重(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 道 比 较 物 体 轻 重 的 几 种 常 用 方 法 。 2.认识几种常用的称量工具,初步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二.重点: 用橡筋或弹簧比较物体轻重时,测量橡筋或弹簧长度。 三.教具准备: 橡筋,弹簧,方座支架,钩码等。 三. 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一) 、引入: 同学们,这里有一本书和一支 笔。现在请二位同学上来拿一下, 并请他们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感觉? 物体都有重量,有的物体轻,有的 物体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重 量方面的知识“重量与承量。 ”活动(二) 、新授: 师问: 1.比较物体 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 的轻重 出示: 二本厚薄相差较大的书。 师问: 怎样才能比较出二本书的轻重。 薄的书轻,厚的书重。是看出来的。 师问: 在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 怎样知 学生边观察边交流: 道 两 本 书 的 轻 重 ?( 可 以 用 手 掂 )用 手掂能不能比较其它物体的轻重 呢 ?( 如 :铅 笔 和 小 刀 、铅 笔 盒 和 书 本等) 实验要求: 现在拿身边现有的物品进行比 较物体的轻重。 学生实验: 师问: 拿桌上的物品进行比较物 你 用 什 么 方 法 比 较 了 两 个 物 体 体的轻重。 的轻重?结果如何? 归纳: 用观察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 重。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度: 如果两个物体的轻重差别很 小,用手掂的方法比较时,该怎么 办呢?还能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的轻 学生实验: 重? 测量弹簧长度时要把刻度 出 示 : 2. 比较 对 准“ 0 ”点 。弹 簧 下 方 的 箭 头 弹 簧 ( 如 果 在 弹 簧 下 挂 上 重 物 , 轻重差别很 挂上一个钩码时, 要测量出弹簧 弹 簧 会 怎 样 变 化 ? ) 小的物体 的长度并记录。 实验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看哪个小组合作完成得最好。 (测 量弹簧长度时要把刻度对准“0” 点。弹簧下方的箭头挂上一个钩码 时,要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并记录。 归纳: 从刚才做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知 道,挂的重物越多,弹簧的长度越 长, 同理可用于比较物体间的轻重。 过渡: 如果要比较很小很轻的物体间 的重量时,用手掂,掂不出轻重就 用橡筋测量长度,如果看不出其发 生变化,那该怎么办? 出示: 这叫平衡尺,能够测量较轻小 学生观察并交流: 物 体 的 重量。 3 .比 较 很 小 很轻的物体 演示实验: 先调整平衡尺的平衡,然后在 平衡尺的两端放上轻小的物体,平 衡尺就会出现一端上翘,一端下沉 的现象。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物体轻重 的几种方法:用手掂、用弹簧、平 衡尺等都只能粗略比较物体的轻 重。板书: 5.重量与承重 (一) 1.比较物体的轻重。可用手掂或用弹簧被拉长的长短。 2.比较轻小的物体的轻重:可用平衡尺。 札记: 5.重量与承重(二)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几种常用称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认识几种常用称量工具。 2.初步知道物体有几种不同的承 重本领,物体的承重本领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二、教具准备: 台称的挂图,卡片,石法码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复习导入: 师问: 新授: 学生讨论: 如果要确定物体到底有多 1. 称的 作用和用途 重,应该怎么办? 讨论: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讨 论。 学生讨论后交流: 小结: 可以用称来确定物体的重量。 出示: 学生观察: 各种各样的称的投影片。 师说: 学生交流: 这些称各有什么用? 归纳: 要确定物体的重量可用各种 各样的秤, ( 如 :台 秤 、杆 秤 、天 平秤等不同的秤,可在不同的场 合使用。 2. 物体 师问: 物体的承重本领和什么有关? 的承重本领 实 验 : 和什么有关 1.用大小一样,厚薄不一的 塑 料 垫 板 来 搭 成 跨 度 相 同 的 桥 。 学生实验: 进行承重对比实验。 2 .实 验 后 学 生 汇 报 实 验 方 法 和 观 察到的实验结果。 结论: 物体承重本领大小与物体的 材料有关。 板书: 5.重量与承重. (二) 一、 可用什么来确定物体的重量。 结论:不同大小的物体可用不同的秤来秤。 二、物体承重本领和什么有关? 结论: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5. 重 量 与 承 重 。(三)一、教学目标: 1. 初步知道物体的承重本领与物体结构也有关。 2. 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研究事物的性质。 二、重点难点: 物体的承重本领与什么有关? 三、 教具准备:沙盘、4 个尖脚的平板、重物、长纸。 四 .教 学 过 程 :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 复习巩 固 物体的承重本领跟重物和物体 2.新授: 师问: 一 、重 物 和 物 的 接 触 面 大 小 有 没 有 关 系 ? 体的接触面 大小的关系 实验: 学生实验: 要求学生汇报实验过程, 并说说现 1.用一个沙盘,先把有 象和结果 四个尖脚的平板尖的朝下,轻 轻 地 放 在 沙 盘 上 , 2 .在 平 板 上 压上同样重物物,看钉子是否 结论: 物体的承重本领跟重物与物体 陷进去。 的接触面大小有关。 想一想:坦克为什么要有宽大的履 学生交流: 带? ( 很重的坦克有了宽大的履带 增大了坦克与地面的接触面, 才不会 陷 进 泥 里 。 ) 二 、承 重 本 领 物体的承重本领与形状上否有 与形状的关 师问: 关? 系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1. 用 长 纸 折 成 “平板” , n 形桥, 要求学生实验时, 共同完成实验 U 形和 W 形,把这些不同形状 任务。 的 桥 搁 在 两 只 盒 子 之 间 ,在 上 面 放上相同的重物。 2. 将 实 验 结 果 填 入 P40 页 上 的 记录表中。 结论:物体的承重本领与形状有关。 想 一 想 : 我 国 古 代 为 何 都 造 拱 形 桥 。学 生 回 家 思 考 : 板书: 5. 重 量 与 承 重 {三 } 一、物体承重本领与物体接触大小有关系。 结 论 : 承 重 本 领 ―― 2 . 小 ―― 接 触 面 小 。 1 . 大 ―― 接 触 面 大 。 二、物体承重本领与形状的关系。 结论:物体形状不一样,承重本领也不一样。 5. 重 量 与 承 重四一、教学目标:. 1. 初步知道物体的本来与物体的结构有关。 2. 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事物 3. 初步具有认真仔细事实求上事的科学态度和工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用对比实验方法研究物体的承重本领与物体构造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要求学生设计不同结构的支架。 三、教学准备: 塑料游戏棒、 ( 长 度 分 别 为 整 根 长 和 半 根 长 )橡 皮 泥 教 学 挂 图 、垫 板 实 验 用 重 物( 书 本) 。 四、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 一 ) 组 织 1. 物体承重本领与物体接触大小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复学前 关系? 两 课 的 内 容 2. 物 体 承 重 本 领 与 形 状 的 关 系 ? (二) 新课导 通过前几节课的研究,我们知 入: 道了物体的承重本领与什么有关, 1 .物 体 的 本 领 师 : 物 体 的 本 领 还 可 能 与 什 么 有 还可能与什么 关? 有关 实验: 教师出示三个不同构造的支 架, (要求学生观察比较支架的构 学生预想后交流: 造,并预想哪个支架承重本领大) 学生实验:指导学生搭建支架, 进行实验。 A .用 橡 皮 泥 把 8 根 游 戏 棒 分 别 怎样确定不同支架的承重本领? 连 接 成 两 个 正 方 形 ,再 用 2 根 游 1. 在 支 架 上 放 上 一 块 垫 板 , 再 在 戏 棒 连 接 成 一 方 框 形 支 架 。 碘板上一本一本地堆放书本至支 B. 记录数据并汇报实验过程和 架倒塌。 结果。 C. 指 导 学 生 设 计 新 支 架 进 行 实验。使支架承受更大的重量 (堆放更多的书本) 学生讨论: 归纳: 这些支架的结构一样吗?这 物体的承重本领与物体的结构 些支架的承重本领一样吗?物 有关。 体的承重本领与什么有关? 过度: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知道了物体 学生交流反馈: 的 承 重 本 领 与 物 体 的 结 构 有 关 。那 么谁能用最少的材料搭建最牢固 的 支 架 。大 家 来 比 一 比 ,看 谁 搭 建 的支架最好?(激发)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讨论: 1. 让 学 生 根 据 自 己 的 设 计 , 搭 建支架。 2. 对学生搭建的支架进 行评讲.并挑选出不同构造的 支架进行承重实验,找出优胜 者.观察:出示挂图, 师问: 竹脚手架是怎样的构造?这样 的结构有什么优点?(深化) 学生应知: 竹脚手架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 慧创造。学生观察: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物体的承重本 领与物体的结构的关系, 通过实验、 讨论、比较初步知道改变物体的形 状或结构能增大物体的承重本领。板书: 一、不同构造的支架承重本领大小。 归纳:物体的结构不同,承重本领也大小 6.水和空气的压力(一)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了解水有压力,它来自四面八方。 2. 通过实验了解水越深,压力越大。水的压力大和水的多少无关。 3. 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们利用和防止水的压力一些实例和方法。 二、 重点难点: 水中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处在水中的深度有关。而与水的多少无关。 三、 教具准备: 水槽、塑料袋、U管、压强计等。 四、 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 复 学 巩 1. 物 体 的 承 重 本 领 与 物 体 的 什 么 学 生 思 考 后 回 答 : 固上一课内 有关? 容。 二、新授: (一) 、水有 实验: 学生实验: 用 塑 料 袋 套 入 手 上 , 伸 入 水 里 。 压力吗? 观察体会: 入水后塑料袋的形状会有什么 变化?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讨论: 什么会造成塑料袋紧贴在 结 论 :水 对 塑 料 袋 和 手 产 生 压 力 所 手 上 有一种压迫感的原因? 致。 师述:当你站在水深齐胸的地方, 学生交流: 有什么感觉?如潜入水池底部耳 朵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应知: 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所 (二)水的 受到压力大时, 液柱会升高, 反之, 压力大小和 会降低。 什么有关 演示实验: 1. 教 师 介 绍 压 强 计 的 使 用 方 法 。 2. 将 压 强 计 探 头 放 入 水 中 看 液 柱 学 生 观 察 实 验 : 会有怎样变化。 归纳: 物 体 在 水 中 受 到 的 压 力 与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水的深度有关。 物体在水只所处的 位置越深,所受的压力越大。 反之则压力越小。 演示实验: 将橡皮膜在水中转向不同的方 (三) 、水的 压力来自哪 向 , 再 观 察 水 柱 会 有 什 么 样 的 变 学生观察实验: 化。 里? 师生共同归纳: 水有压力,压力来自四面八 方, 板书: (6) 、水和空气的压力 (一) 一、 水对塑料袋产生压力所致。 二、 物体在水中所处的位置越深,所受压力越大,反之越小。 三、 水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6) 、水和空气的压力 (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空气有压力,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2.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压力是很大的。 3. 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利用空气压力作用的实例。 4. 亲身经历探究全过程培养尊重事实,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空气的压力及其方向。 教学的难点是空气的存在和利用。 三、教学准备: 教具橡皮头、空气抢一套、玻璃杯、玻璃片、马德堡半球、两用打气筒、投影 片。 学具:橡皮吸盘每组一套,纸质包装饮料每人一盒。 四、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 一 ) 实 教师演示: 验导入: 用空气枪将橡皮头射向玻璃靶, 学生观察并交流: 使弹头吸附在靶上。 师问: 橡皮头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引导 学生开展各种猜测, 如玻璃靶或弹头 上 有 胶 水 ,弹 头 本 身 有 吸 力 等 等 。这 时教师要及时让学生观察或实验给 予DD排除, 然后再引导学生注意观 察弹头周围有些什么存在?弹头不 会掉下来是否与空气的压力有关。 ) 小结过度: 我们必须用实验来证实, 空气究 (二) 、 空 竟有没有压力。 气 的 压 力 演示实验: 和方向 师问: 水杯倒置后水会怎么样?(水会 倒出杯子) 演示: 水杯加满水盖上玻璃片, 用手托 住 玻 璃 片 的 手 放 开 会 出 现 什 么 情 学生观察: 况? 演示:将托玻璃片的手放开。 师 问 :1 .水 为 什 么 没 有 倒 出 来 ? 2. 是谁代替了手将水托住 了? 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3. 这 个 实 验 说 明 了 什 么 问 题 ? 小 结 : 通过水杯的实验证实了空气确实 压力。 过 度 :空 气 对 玻 璃 有 压 力 那 方 向 是 怎样的。 (由下向上) 师 述 :空 气 对 物 体 的 压 力 ,不 仅 仅 有 由 下 向 上 的 ,而 是 与 水 对 水 的 物 体 有压力,一样是来自四面八方。 师 问 :那 么 玻 璃 片 上 的 为 什 么 不 会 出 示 课 题 : 悼下来呢?橡皮弹头 6 、 空 气 的 学生应知: 压力 空气有压力,它的方向来自四面 学生交流: 八 方 ,空 气 对 物 体 的 压 力 我 们 感 觉 不 到 ,而 实 际 上 是确确实实存在 的 而 且 它 的 力 量 还 很 大 。刚 才 不 是 已 经 把 一 杯 水 托 住 了 。你 们 想 亲 身 体 验 一下吗。 实验要求: 1. 要 求 将 两 个 橡 皮 吸 盘 对 准 挤 (三) 、 空气对 压, 物体的压力大 2. 然后用手钩着吸盘环向外拉。 学生分组实验: 小。 3. 每人试试有什么体会 师说: 同 学 们 谈 一 谈 ,试 下 来 我 们 得 到 什 么体会,说明什么? 学 生 应 知 :其 实 空 气 的 压 力 远 比 我 们 感到的要大的多。 实 验 :取 马 德 堡 半 球 抽 取 空 气 。请 学 生 交 流 : 两 位 高 个 学 生 对 拉 ,如 果 拉 不 开 ,可 琢步增加人数。 师问: 我们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为什 么要将球内的空气抽掉?如果不抽 掉两只半球 过 度 :空 气 对 玻 璃 有 压 力 那 方 向 是 怎 样的。 (由下向上) 学 生 应 知 :空 气 有 压 力 ,它 的 方 向 来 自 四 面 八 方 ,空 气 对 物 体 的 压 力 我 们 感 觉 不 到 ,而 实 际 上 是确确实 实 存 在 的 而 且 它 的 力 量 还 很 大 。刚 才 不是已经把一杯水内的空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气又会上怎样的情景?(请学生试着 拉没有抽掉空气的两只半球) 小结: 当 球 体 内 外 都 有 空 气 时 ,内 外 的 压 力也随之消失,而球体外的空气还紧 紧地压着球体,所以要拉开这两个半 球必须克服巨大的外部空气的压力, 那是很不容易的。 过 度 :空 气 压 力 的 现 象 ,只 要 我 们 留 意 观 察 周 围 的 事 物 和 现 象 ,认 真 思 考 , (四) 、空 是 会 发 现 大 量 存 在 的 。 气 压 力 的 出示:幻灯片, 利用 组织学生讨论第48页画面。 1. 为什么纸质软罐吸去饮料后会 瘪下去? 学 生 应 知 :吸 饮 料 前 纸 质 、罐 壁 内 外 的压力相等,当饮料罐壁保持原来的 形状,当饮料被吸掉一部分后,罐内 压 力 减 小 ,外 部 的 空 气 压 力 没 有 变 化 。 因此,空气的压力就使纸质罐壁 瘪下去了。 2. 为什么用吸感管可以把水吸上 来? 学生应知: 吸管吸水前内外的液面与空气相 通受到相同的,液面保持平衡,当用 嘴吸吸管时,吸管上部的空气被吸去 压力减小,而吸管外面的液面仍受到 空气的压力。这样,管内外的压力失 去平衡,水就被外面的空气压力压上 去了。 3. 钢笔为什么能把墨水吸进去? 学生应知: 当 人 们 挤 压 钢 笔 的 橡 皮 管 时 ,管 内 的空气排出,压力减小,这样管内外 的压力失去平衡, 墨水就被压入管内。分 组 讨 论 :大 组 汇 报 交 流 各 小组的意见学生观察: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板书: 6。水和空气的压力 (二) 归纳:空气对物体有压力,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二、空气对物体压力的大小。 归纳:空气的压力是很大的。 1. 怎 样 认 识 事 物 ― ― 测 量 一、教学目标: 1. 初 步 知 道 一 些 常 用 的 测 量 工 具 及 用 途 , 并 学 会 使 用 测 量 长 度 、 重 量 工 具 。 2 .使 学 生 知 道 要 准 确 地 认 识 事 物 数 量 方 面 的 特 点 ,应 该 对 物 体 进 行 测 量 。测 量 是一种认识事物的常用方法。 3. 培 养 学 生 在 测 量 中 的 仔 细 认 真 和 实 事 求 是 的 科 学 态 度 。 二、教具准备: 细 绳 、软 尺 、人 体 测 高 仪 、天 平 、弹 簧 秤 、直 尺 、体 温 计 、皮 卷 尺 、钢 卷 尺 、 台秤、电子称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新授: 1. 比较 学生可能说到的比较方法? 学生交流: 两 个 人 的 身 身 高 : 1. 直 接 比 较 法 : 让 被 比 较 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 高和胸围, 的两个人背靠背站直,来直接比 验 和 掌 握 的 知 识 讲 出 多 种 有几种方 出高低。 比较方法。 法? 2. 间 接 比 较 法 : 先 让 被 比 的一个人背靠黑板站直,由另一 个学生用笔依照他头顶的位置作 一个记号。再让另一个被比较的 人站在刚才的位置,观察他头顶 是高于还是低于所作的记号。 量胸围: 可以先用一根略长的绳子量 出一个人的胸围大小,捏住绳端 于胸围相应的长度处,然后用这 个长度去量另一个人的胸围,如 长度不够长,就说明第一个人的 胸 围 比 第 二 个 人 的 胸 围 小 ,反 之 , 则说明第一个人的胸围比较大。 过渡: 如果要比较准确地知道每个 人的身高和胸围的大小,应该怎 么办呢? 师 :对 ,可 用 尺 来 量 身 高 和 胸 围 ,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认 识事物“测量” 。 2. 怎 样 准 出示: 确 测 量 人 一 把 25 厘 米 长 度 的 塑 料 直 尺 的 身 高 和 师问: 胸围: 能否用这把直尺正确量身高? 学生讨论并交流: (可能有两种讨论结果, 能与不能。 )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师说: 由于这把尺太短, 不容易测量 准确,我们测量身高可用人体测 高仪来测量身高。 师问: 直尺和人体测高仪有何区别? 学生应知: 测高仪具有使用方便、 准确的 特点。 师问: 那测量胸围应用什么尺来测 呢? 师结: 要准确的知道身高和胸围可 过渡: 要知道人的高和胸围, 可以用 尺量。要知道人的体重、体温、 时间的快慢,用什么方法呢? 小结: 用 尺 量 长 短 ,用 称 称 重 量 ,用 钟表知道时间, 用体温表量体温。 这些都是测量的工具。测量为我 们认识一个人或事物提供了个方 面比较可靠的资料。因此,测量 是一种认识事物的常用方法。 出示:常见的测量工具 3 .认 识 一 些 常见的测量 工具,了解 它 们 的 用 处。学生观察:人体测高仪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生讨论 生交流:小结:测量的工具很多,它们各有 学生观察: 各的用处。 你知道哪些测量工具? 1 .用 工 具 测 量 周 围 同 学 的 身 高 、体 这些测量工具有什么用 重和胸围。 处? 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轮流测量组内同学的身 第 5 页图上的人在做哪些 高、体重和胸围。 事?做这些事应该选用哪种 总结: 测量工具?(把第 3 页上合适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种认识 的测量工具编号填入括号内) 事物的科学方法――测量。测量的 工具有很多,它们各有各的用处。 我们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仔 细地做好测量工作。2.弹性(一) 一、教学目标: 1. 怎 样 知 道 除 去 外 力 后 会 恢 复 到 月 原 来 形 状 的 物 体 就 具 有 弹 性 。 2. 知 道 空 气 能 被 压 缩 , 压 缩 空 气 有 弹 性 。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知道什么叫弹性。 三、教具准备: 气球、弹弓、皮球、植物、粉笔、弹簧、海绵、竹片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 二)新授: 出示:气球、皮球、橡皮泥。 1. 怎 样 知 提问: 道这些物 同 学 们 怎 样 才 能 知 道 这 些 物 学生观察: 体 有 没 有 体有没有弹性, 对, 可以通过指捏、 弹性? 拉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给物体一个 力,即使这些物体用力。 演示实验一: 学生交流: 1. 出 示 皮 球 和 橡 皮 泥 。 2. 要 求 学 生 用 比 较 的 方 法 观 察 。 3. 当时这两种物体用力与除去力 后在形状、变化上有什么不同、 相同? 归纳: 学生观察: 相同是皮球与橡皮泥在受力 时 都 会 被 压 扁 、改 变 形 状 。不 相 同 是, 除去力后皮球会恢复原来的形 状,而橡皮泥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实验二、 让学生对弹簧、竹片、橡 皮 、海 绵 通 过 拉 、按 、压 、弯 的 方 法来观察这些物体在受力和除去 力后形状变化。 学生实验: 归纳: 让学生通过对弹簧、 竹片、 从以上实验学生 认识到这些物 橡皮、海绵拉、按、压、弯的 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物体受力形 方法来体验这些物体在受力和 状 会 发 生 变 化 ,但 ,除 去 力 后 会 恢 除 去 力 后 形 状 变 化 。 复 原 来 形 状 。一 类 物 体 受 力 后 ,形 状 会 发 生 变 化 ,但 ,除 去 力 后 不 会 恢 复 原 来 形 状 。前 者 是 有 弹 性 ,后 者是没有弹性。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 .空 气 和 水 有没有弹 性?实验三: 学生实验: 实验要求: 1. 让 学 生 通 过 针 筒 实 验 1. 让 学 生 通 过 针 筒 实 验 来 观 察 来观察空气和水有没 空气和水有没有弹性。 有弹性。 2 .在 实 验 中 ,指 导 学 生 认 真 观 2. 在 针 筒 内 放 入 水 后 , 察用力推活塞时,针筒内的空气 再用力推活塞,水很 被 压 缩 ,松 手 后 推 柄 会 被 弹 出 来 。 难被压缩,松手后推 3 .在 针 筒 内 放 入 水 后 ,再 用 力 柄不会被弹回 推活塞,水很难被压缩,松手后 推柄不会被弹回。 结论: 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了的空 气具有弹性,而水很难被压缩, 因此,水没有弹性。板书: 一、怎样知道这些物体有没有弹性? 归纳: 相同是皮球与橡皮泥在受力时都会被压扁、改变形状。不相同是,除去力后皮 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橡皮泥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二、空气和水有没有弹性? 结论: 空 气 可 以 被 压 缩 ,压 缩 了 的 空 气 具 有 弹 性 ,而 水 很 难 被 压 缩 ,因 此 ,水 没 有 弹 性 。2. 弹 性 一、教学目标:(二)1. 使 学 生 通 过 实 验 , 了 解 弹 簧 的 性 质 , 初 步 知 道 弹 簧 秤 的 构 造 及 工 作 原 理 。 2. 使 学 生 初 步 学 会 正 确 使 用 弹 簧 测 量 物 体 的 方 法 。 3. 培 养 学 生 在 实 验 与 测 量 是 认 真 、 仔 细 的 科 学 态 度 。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学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量,难点是通过测量知道 弹簧挂重物后的伸长的长度与重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铁架台、弹簧、小塑料袋、玻璃弹子、尺、自制投影片、各种弹簧秤。 四、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 复 习 导 师问: 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对 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谁能说出 学生交流: 什么是弹性吗? 物 体 除 去 力 后 ,能 恢 复 原 来 的形状,这个物体是有弹性。 二 ) 新 授 : 师 出 示 : 一 根 长 10 厘 米 的 弹 簧 。 1 .弹 簧 伸 长 师 问 : 的长度与所 我在它的下端挂一个小钩码, 挂的重物的 请一位同学来帮老师测量现在弹 重量有什么 簧的长度是多少,弹簧伸长了多 关系? 少? ( 2) 、 弹簧伸长长度的计算方法: 挂重物后,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 原来的长度等于弹簧伸长的长 度。 ( 3) 、师边演示边问:弹簧挂上 重物后会伸长,它的伸长长度与 重物重量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 学生实验: ( 1) 、介绍实验器材,提出实验 实 验 时 把 这 10 颗 玻 璃 球 逐 要求: 一放入盘中,然后用尺测量出 ( 2) 、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并做好 每放入一颗玻璃球弹簧的长 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度,并把所测量的弹簧长度记 ( 3) 、 根 据 学 生 汇 报 实 验 结 果 填 录 在 教 材 第 9 页 表 格 内 ,同 时 , 写黑板上的表格。 为防止盘中玻璃球滚落,要轻 ( 4) 、引导学生议论,请大家根 放。 据实验所得结果分析、讨论弹簧 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的重物的重量 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小结: 弹簧伸长的长度与重物的重 量有关,重物越重弹簧伸长得越 长。 过渡:设问引发学生思维:想一 学生交流: 想,利用弹簧的性质可以做什 可以做测量物体重量的工 么? 具,弹簧称 师 :出 示 各 种 不 同 形 状 与 规 格 的 2 .弹 簧 秤 是 由 弹簧秤。 几个部分组合 师问:请学生用分与合的方法, 起来的? 按作用把手中的弹簧称分一下。 看看弹簧秤是由几个部分组合起 来 的 ?( 由 提 钮 、刻 度 板 、指 针 、 弹簧、挂钩等几个部分组合起来 的。 )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问: 怎样正确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 的重量呢? 师演示: 1. 出 示 一 把 弹 簧 秤 , 这 把 弹 簧 秤 的刻度能告诉你们它最重能测量 500 克 的 物 体 。 在 称 重 物 前 要 选 择 合适称量范围的弹簧秤。 2. 把 弹 簧 秤 的 指 针 调 到 0 刻 度 上。 (使用弹簧秤前要把指针调到 0 刻度上) 学生练习一: 分组练习调整 0 刻度。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观察: 投影片中的三种读数姿 势哪一种正确?为什么? 学生练习二: 练习用弹簧秤测量物体 的重量。 复习巩固: 1. 说 说 正 确 使 用 弹 簧 秤 的 要 领 。 2. 动 手 操 作 , 掌 握 正 确 使 用 弹 簧秤的测量物体重量。板书: 一、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的重物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结论: 弹簧伸长的长度与重物的重量有关,重物越重弹簧伸长得越长。 二、弹簧秤是由几个部分组合起来的? 归纳: 由提钮、刻度板、指针、弹簧、挂钩等几个部分组合起来的。 3. 沉 和 浮 ( 一 )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物体放在水中,有的会沉,有的会浮。 2. 知道浮在水上的物体和沉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3. 初步学会用测量和实验的方法来记录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二、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水有浮力, 难点是通过实验知道沉在水底的物体 也受到水的浮力。 三、教具准备: 弹簧秤、水槽,清水、玻璃球、石块、泡沫塑料、石蜡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一)新授: 出示: 1. 知 道 物 体 玻 璃 球 、石 块 、泡 沫 塑 料 、石 在 水 中 有 沉 蜡等。 有浮 出示: 填好名称的小黑板 学 生 活 动师问: 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预想是 正确的? 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 将物体逐一放入水中,观察浮 将 实 验 结 果 用“ ↑ ” “↓” 沉情况。 符号填在表格里。 学生交流: 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想一样 归纳: 吗? 自然界里的物体,将它们放入 水中, 有的会沉下去, 有的会浮起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出 示 课 题 : 3. 沉 和 浮 学生讨论: 2. 在 水 中 的 泡沫塑料、木块、软木块 物体都受到 等物体为何会浮在水面上? 水的浮力 学生交流: 师问: 有 些 物 体 能 浮 在 水 面 上 到 底 是 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 什么原因呢? 1. 用 手 把 泡 沫 塑 料 压 入 水 中 , 出示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方法。 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 2 .把 手 放 开 ,观 察 泡 沫 塑 料 会 师生共同归纳: 怎样? 水对物体有一股向上托的力, 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小结:物体会浮在水面上,都由于 受到水的浮力。学生观察并交流: 这些物体分别叫什么名 称? 学生交流: 如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 哪些会浮起,哪些会沉下。 学生预测: 并将预想用符号“↑” “↓”填在书上表格里。 学生交流预想: 并说说你是怎样认为的。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过渡: 泡沫塑料受到水的浮力浮在 水面上, 那么, 沉在水底的物体, 学生讨论交流: 3. 沉 在 水 底 受 到 水 的 浮 力 吗 ? (可能产生两种意见) 的 物 体 ,受 到 学生实验: 水的浮力 1. 先 称 石 块 在 空 气 中 的 吗? 重量。 2. 再 把 石 块 浸 入 水 中 , 称它的重量。 师问: 3. 记 录 两 次 的 测 量 数 据 1 .石 块 在 水 中 重 量 变 轻 说 明 小 组 汇 报 实 验 结 果 : 了什么? 2 .石 块 在 水 中 所“ 减 轻 ”的 重量就是什么? 学生交流: 你实验用的石块受到的 浮力是多少? 结论: 石 块 在 水 中 受 到 水 的 浮 力 ,其 它沉在水里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 力, 浮力大小就是它在水中减轻的 重量。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 哪些知识?你能解释大轮船为 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吗?教学次序3. 沉 和 浮(二)一、教学目标: 1. 知 道 物 体 浸 没 在 水 中 的 部 分 越 多 , 受 到 的 浮 力 就 越 大 。 2. 初 步 知 道 物 体 沉 浮 的 原 因 。 二、教学难点: 浮力的大小和沉浮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钩码、弹簧秤、水槽,浮力球、土豆、盐水、清水、石蜡等。 四、 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 二)新授: 1 .浮 力 的 大 演 示 实 验 : 小同什么有 用弹簧秤在空气中部分浸入水 关? 中,全部浸入水 中 去称一个钩 码 ,然 后 ,看 称 的 读 数 多 少 ,记 在 第 18 页 表 格 中 。 师 :同 学 们 ,从 实 验 结 果 看 ,它 们 在空气中部分浸没水中, 及全部浸 没水中弹簧秤读数一样吗?学生观察实验: 、 1。 先 看 称 的 读 数 多 少 。 2 . 记 在 第 18 页 表 格 中 。2 .物 体 在 水 中,为何有 沉、有浮。3 .物 体 在 不 同的液体中 所受的浮力 大小?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师: 1. 空 气 中 读 数 最 大 。 为什么物体浸人水中的部分越 2. 部 分 浸 入 水 中 读 数 其 多,物体会“越轻” ,既受到水的 次。 浮力越大。 3. 全 部 浸 入 水 中 读 数 最 归纳: 小。 物 体 浸 没 部 分 在 水 中 越 多 ,受 到的浮力越大。 演示实验: 1. 把 5 只 外 表 相 同 , 但 内 部 分 别 装 有 空 气 、木 屑 、水 、盐 水 和 沙 学 生 观 察 思 考 : 的 为什么 5 只小球有沉有浮 2. 小球放入水中, 会 出 现 有 的 沉 ,呢 ? 有的浮的现象。 3. 把 5 只 小 球 称 出 它 们 的 轻 重 , 并 按 从 轻 到 重 的 顺 序 编 号 ,然 后 , 逐一放入水中,记录个小球的沉 浮。 归纳: 与同体积的水相比,比水重的 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演示实验: 出示两只烧杯,一杯是清水, 一杯是盐水。 结 果 :土 豆 在 清 水 里 沉 ,在 盐 水 中 学 生 预 测 结 果 : 浮。 这块土豆块放入清水和盐 归纳: 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土豆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大。 总结: 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 力大小是不相同的。 板书: 一、浮力的大小同什么有关? 归纳: 物体浸没部分在水中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二、 .物体在水中,为何有沉、有浮? 归纳: 与同体积的水相比,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三、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 归纳:土豆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3. 沉 和 浮 ( 三 ) 一、教学目标: 1. 初 步 知 道 浮 力 在 生 产 和 生 活 中 的 应 用 及 其 简 单 的 原 理 。 2. 培 养 学 生 积 极 思 维 和 动 手 的 习 惯 。 二、教具准备: 橡皮泥、鸡蛋、盐水、瓶子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 二)新授: 师: 1. 怎 样 使 沉 同 学 们 前 两 节 课 已 经 学 习 了 水 的物体浮起 有浮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水 来? 中的部分多少有关。还知道了不同 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不同。这堂课 就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 决一个问题。 学生实验: 实验一: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要求:一块橡皮泥沉在水 提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行吗? 里,要使它浮在水面上。 归纳: 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就是利用 物体浸没在水中的部分越多,受到 的浮力就越大的性质,使橡皮泥浮 在水面上。 实验二、 怎样使装满水的瓶子浮上来? 提示:可以把瓶子中水排出。 归纳: 就 是 利 用 与 同 体 积 相 比 ,比 水 重 的物体要下沉,比水轻的物体要上 浮的性质。 实验三、怎样使鸡蛋浮起来? 提示:可以改变水的性质。 教学次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归纳: 就是利用“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 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性质”使 鸡蛋浮起来。 2 . 利 用 浮 观 察 : 第 22 、 23 页 , 力在生产、 1 .打 捞 沉 船 :盛 满 水 的 铁 筒 沉 生活中的 人水底,固定在沉船上,再用空气 应用。 压进铁筒,产生浮力把沉船打捞上 来。 2 .盐 水 选 种 :利 用 盐 水 比 清 水 浮力大的性质,选择沉在水底的颗 粒饱满的种子播种。 3 .潜 水 艇 :利 用 控 制 水 仓 里 水 的多少来达到沉浮的目的。 4 .游 泳 :套 上 救 生 圈 ,增 加 了 浸人水的部分,达到了增加浮力的 目的。 5 .三 国 时 ,曹 冲 利 用 浮 力 来 称 象,解决了当时没有大称的困难。学生观察:板书: 一、怎样使沉的物体浮起来? 归 纳 :就 是 利 用 与 同 体 积 相 比 ,比 水 重 的 物 体 要 下 沉 ,比 水 轻 的 物 体 要 上 浮 的 性 质。 三、 利用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磁性(一)一 、教学目标: 1. 知 道 不 同 的 磁 铁 性 有 强 弱 , 同 一 磁 铁 的 不 同 部 位 磁 性 有 强 弱 。 2. 培 养 学 生 动 手 实 验 , 制 作 、 测 量 、 记 录 及 对 实 验 进 行 初 步 处 理 的 能 力 。 二、教学重点: 不同磁铁的磁性和同一磁铁的不同部位磁性有强弱。 三、教具准备: 回形针、条形、蹄形、环形磁铁、细像筋、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一) 复 习: 二)新授: 1 .磁 铁 的 磁 性强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 .磁 铁 的 磁 极。出示:条形、蹄形磁铁。 师问: 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性质? 学生观察并交流: 对,这是磁铁,能吸铁,我 们把磁铁能吸铁的 性质叫做磁性。 ( 板 书 4. 磁 性 ) 师问: 1. 那 么 这 些 磁 铁 的 磁 性 强 弱 一 样 吗? 2. 怎 样 才 能 知 道 磁 铁 磁 性 的 强 弱 呢? 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以小组开展讨论,并推举 以小组开展讨论。 一位同学来说讨论结果。 归纳讨论结果: 实验一: 学生实验一: 学生分别用条形、 蹄形磁铁吸起 可分别用条形、蹄形磁 回形针,并通过只数多少来得出结 铁吸起回形针,并 通过只数 论。 多少来得出结论。 实验二: 学 生 分 别 用 尺 测 量 被 拉 长 的 橡 学生实验二: 筋长度来得出结论。 可分别用尺测量被拉长 实验三、 的橡筋长度来得出结论。 学生用条形、 蹄形磁铁隔着纸去 学生实验三: 吸回形针,数一数隔几层纸就不能 用条形、 蹄形磁铁隔着纸 吸起回形针。通过数纸的多少来得 去吸回形针,数一数隔几层 出结论。 纸就不能吸起回形针。 结论: 不同磁铁的磁性有强弱。 师问:一块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 学生讨论: 一样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 并说出 讨论结果, 归纳出实验方法。 实验: 让学生将条形、 蹄形磁铁平放在均 匀撒放的回形针上,提起后数一数, 不同部位吸起回形针的数量。 结论: 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叫磁极。 板书: 一、怎样才能知道磁铁磁性的强弱呢? 结论:不同磁铁的磁性有强弱。 二、一块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一样吗? 结论: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叫磁极。 5. 测 量 物 体 的 温 度 一、教学目标: 1. 使 学 生 初 步 知 道 温 度 表 的 基 本 构 造 。 2. 使 学 生 认 识 温 度 表 上 的 刻 度 。 3. 使 学 生 学 会 温 度 的 读 数 和 写 法 。(一)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温度表上刻度的认识与温度的读写方法, 难点是零下温度 的读与写。 三、教具准备: 杯子、水槽、温度表的模具或投影。 四、教学过程: 教学次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引 新 : 师 : 出示两杯冒热气的水, 如果要 判断这两杯水哪杯水温度高, 有什 生讨论: (可以凭眼观察) 么方法? 师: 如果这里又有两杯水都不冒 热气, 哪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哪杯 生讨论: (实验) 水的温度高呢? 师: 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感觉器 官来判别水温的高低,这办法不 错 ,但 以 后 要 主 意 ,只 有 在 先 知 道 物体的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 才 能 用 手 分 别 放 进 冷 、热 水 中 ,请 同 学 们 注 意 ,如 果 是 加 热 过 的 油 ,从 外表看不出它温度很高, 随便用手 摸就会出事故。 师: 刚才经过讨论, 我们知道用手 能 感 觉 出 温 度 的 高 低 ,但 是 ,这 方 法是否很可靠呢? 学生实验: 出示: 请同学上来,用手分别放 三盆水:冷水、温水、热水) 进冷、热水中,请同学说说 两只手对水温高等的感觉。 教学次序 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一盆水, 这两只手对它温度的 感觉为什么有不同呢?说明手对温 度的感觉是否可靠? 小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 时我们知道了 人的手有时可以判断物体的高低, 但 有时也不可靠, 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 度 ,必 须 用 温 度 表 来 测 量 。这 一 单 元 我们就一切来学习怎样测量物体的 温度。 (二) 温 度的 初步 认 识。 师: ( 出 示 温 度 表 )这 是 温 度 表 ,我 们先来观察一下它们的构造温度表 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 (讨论)生: 观察桌上的温度表并讨 小结; 一般我们把温度表分成封闭的 玻璃管和管内的水银两部分。 玻璃管 的下端是球形的玻璃泡, 管上还有刻 度。 论。(三) 认识 温度表上 的刻度及 表示温度 的读法与 写法。师: 温度表上的刻度有什么作用? 观察: 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 师: 生:观察思考。 那么谁知道温度的单位水什 么 ?( 现 在 我 们 常 用 的 单 位 是“ 摄 氏 度” 。如 :今 天 的 气 温 就 读 成( 板 书 ) 20 摄 氏 度 ) 。(四) 温度 的读法和 温度的写 法训练师: 谁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 少?正确的读法是怎样的?应该怎 学 生 应 知 :读 100 摄 氏 度 , 样写呢? 写 100 。 师:那么,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怎 么写? 学 生 应 知 :读 0 摄 氏 度 ,写 0 。 教学次序学 生 活 动 师: 学生应知: 有时温度比 0 度还要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发球顺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