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用,画图来表示

12345678910
搜索配件:
&&价格区间:从
折扣价格¥29.00元
原价:¥49.60元 (5.8折)
最近30天销量:月销 299 笔
商品来源:
&购物咨询(商品客服):
由卖家 三晖图书专营店 从 广东 广州 发货
推荐服务商:&&&&&&&&&&
双氙商品详情
商品标签云
买过的人评价...
最少5个字符
书名:德国精选科学图画书
原价:49.60元
作者:(徳)安娜 著,安娜 绘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页码:48页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好妈妈的选择,给孩子有趣有益的科学绘本!
★来自德国的神奇科学绘本,畅销20年!
★童话的语言,最富想象力的故事,陪伴一生的好习惯!
畅销德国二十年的有趣绘本,结合童心和科学的经典之作!用最令人惊讶的想象力和最令人捧腹的情节,创造最亲近孩子的科学图画书!
在《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个故事里,我们向孩子们展示了两个精灵古怪的小家伙-哈克和迪克,他们虽然看起来常可爱,但是却野心勃勃地想要破坏牙齿。读了这个故事,孩子们一定会拿起牙刷,把他们都消灭掉,不给这两个小家伙在我们牙齿上挖洞建房的机会。这两个小家伙肯定会成为孩子们铭记终生的形象。
《肚子里的火车站》则想象出了一群帮助食物消化的小精灵,如果吃的太多太快,精灵们就会游行示威、罢工抗议,肚子里就会乱作一团。这本书就是这样,用孩子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最幽默、最诙谐的方法告诉他们消化是怎么回事,吃饭要慢慢嚼、嚼碎,少吃冷食、甜食……
这套书想象奇特,故事有趣,色彩丰富,知识通俗,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相信这套书一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童话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哈克和迪克这两个小东西看起来古灵精怪,其实是两个野心勃勃的危险分子——他们在牙齿上挖洞建房,不仅要修建自己的舒适小窝,还梦想着修建可以出租的豪华公寓……
就在他们的梦想快要实现的时候,一把大刷子带着很多警察出现在牙齿大街上。哈克和迪克贮藏的粮食几乎被一扫而空。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一个巨大的钩子从天而降,伸向了哈克和迪克的家……他们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看完这本图画书之后,聪明的小朋友们肯定会知道,怎样做才能不让哈克和迪克这样的小东西在嘴巴里干坏事!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茱莉娅吃得太多、太快,所以她的肚子里出事了!
饭菜一大块一大块地掉进肚子火车站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这可害惨了肚子里的小精灵们,他们冒着被砸晕的危险拼命干活,想把这些食物统统装上火车,送到弯弯曲曲的隧道里去。可是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暴风雪在等着他们。他们游行示威、罢工抗议……肚子火车站里一片混乱。小精灵们能渡过这个难关吗?
这本独具创意的图画书会带领读者参观肚子火车站,以一种极其有趣的方式使我们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统,从而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卖家:三晖图书专营店
来自:广东 广州
最近30天销量:94件
相关内容:&
¥150.00(3.2折)
卖家:三晖图书专营店
来自:广东 广州
最近30天销量:37件
相关内容:&
¥96.00(6.9折)
卖家:邦雅图书专营店
来自:上海
最近30天销量:13件
相关内容:&
¥49.60(6折)
卖家:三晖图书专营店
来自:广东 广州
最近30天销量:199件
相关内容:&
¥96.00(5.5折)
卖家:新又雅图书专营店
来自:广东 广州
最近30天销量:95件
相关内容:&
¥49.60(5.8折)
卖家:三晖图书专营店
来自:广东 广州
最近30天销量:84件
相关内容:&
¥72.00(6.8折)
卖家:博库图书专营店
来自:浙江 杭州
最近30天销量:1016件
相关内容:&
¥39.70(6.2折)
卖家: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来自:北京
最近30天销量:564件
相关内容:&
卖家:广州青果图书专营店
来自:广东 广州
最近30天销量:61件
相关内容:&
¥49.60(4.9折)
卖家:网趣图书专营店
来自:安徽 合肥
最近30天销量:12件
相关内容:&
¥49.60(5.8折)
卖家:卓创图书专营店
来自:浙江 杭州
最近30天销量:392件
相关内容:&
¥49.60(4.9折)
卖家:福州金榜图书专营店
来自:福建 福州
最近30天销量:295件
相关内容:&
¥49.60(4.9折)
您或许还喜欢
55.00&&&&(4.6折)
24.80&&&&(5折)
29.00&&&&(5折)
29.80&&&&(6折)
24.50&&&&(4.9折)
24.50&&&&(9.2折)
24.80&&&&(5折)
24.00&&&&(4.8折)
请留下你对双氙的意见或建议,感谢!
(如果有个人或商家的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或者投诉,请致电400-000-5668)
联系电话/微信/QQ:
支持中英文(Suppor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七单元 1. 目标 2. 重点 难点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基本练习 口算 1. 640 ÷8 92÷ 4 2. 思考与研讨 第 6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单元复习 王坚峰总第 44 课时复习课内容 第七单元 运算律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 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 整理复习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以及结合律并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用字母表示 加法 乘法 举例125× 8750- 190 478+ 52737 ×5× 2 274 -18-8239 +102 35× 24 805- 140 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 81+57=57+ □ 78×25 =25× □(38+48)+52 =38+( □ + □ ) 35 ×(148 ×25)= □×□ × 25二、 习题研讨 谈话, 引入课题。 我们已学了哪些运算?在这些运算里藏着许多的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运算中的一些规律。 1. 板书课题――运算律(复习) 2. 回忆积累相关知识。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你会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吗?你能解释一下 3. 每个运算律的意思吗? 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所知道的运算律的相关知识归纳 整理在本子上,请小组长做好记录。 用字母表示 加法 乘法 4. 交换律 结合律 交换律 结合律 举例然后引导学生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横向比较。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 把两个数交换位置,运算结果相同;不同点:运算方法不同。 ) “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 三个数,不管相邻的哪两个数先进行运算再同另一个数运算,结果都不 变;不同点:运算方法不同。 )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表达方式类似, 只是运算方法不同。102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三、 1. (1) (2) 应用实践 判断 45× 5 ÷45 ×5=1 76 ×25=19×(4 ×25) ( ) ( ) ( ) ( )(3) 78-51-9=78-(51○ 9)○内应填减号 (4) 5 ×a×2=a×(5 × 2 ) 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下面每组题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1) 68 +(64 + 32) (2) 28 × 25 (68 + 32) + 34 (3) 936 -(136 + 120) 7×(4 × 25) (4) 720 ÷ 45936 - 136 - 120 720 ÷ 9 ÷ 5 要求:比较每组的两道题,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吗?各是应用了什么 3. 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用简便方法计算4 ×9×25 8× 125× 7 25 × 24 342+ 56+ 44 342- 56- 44 360 ÷ 27 说说你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4. 解决问题 (1) 每袋大米重 25 千克,36 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 (2) 一单元居民为支援灾区,该单元有 16 层,每层有 4 户居民,每户都捐 了 50 元。这个单元的居民共捐了多少元? 一个养鸭专业户家的鸭,第一天下了 478 个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下了 (3) 22 个。两天一共下了多少个蛋? 课堂作业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7+32+33 35 ×4 ×25 ×2 8 ×5× 125 125 × 32 212+(27+273) 810÷ 36 四、 评价总结 提问: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 1. 不理解的问题吗? 学生交流,并评价自己与同伴的表现。 2. 针对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律以及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说说还有什么不 3. 理解的。小组内互相交流 五、 拓展开放 想一想,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1. 125×32 × 25 84 × 25 995 + 996 + 997 + 998 + 999 5.103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八单元 内容 第 1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王坚峰总第 45 课时新授课解决问题的策略(1)P65-67 例题、想想做做目标1.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 用。 2. 使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 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 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 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 列表是一种策略。 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 效方法。 数学课件 直尺 小学数学备课手册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表为: 分析数量关系 从问题想起 根据问题可以得出数量关系是: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从条件想起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要喝到瓶子里的水,乌鸦 想出了那么妙的解决办法, 真了不起! 老师想送它一个美名 “小小策略家” (板书“策略”)。 你们知道什么是“策略”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在我们数学上,有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板书:解决问题)上完这节 课再说好不好? 探究研讨 师:星期天,小明、小华、小军来到了文具用品商店。出示文具商店的情 景。 师:说说在这幅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 3. (1) (已知条件:小明买了 3 本笔记本用去 18 元,小华买了 5 本笔记本) 思考: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华用去多少元?” 要解决“小华用去多少元?你想选择哪些信息。”(板书:整理信息)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对一些信息进行整理思考与研讨二、 1.104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2) 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条件进行整理,使我们看得更加清楚一 些吗? (学生动手整理,教师进行巡视,学生汇报结果。) 演示学生出现的方法:(摘录条件、画线段图、列表) 过渡语:同学们说了许多整理信息的方法,如果让你选择,你会把最喜 欢的一票投给谁呢?为什么?(板书:列表整理信息) 整理好信息后,我们就来分析数量关系(板书:分析数量关系) 求小华用去多少元,你是怎样想的?先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同桌交流 (4) 解题思路) 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明确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条件入手或从问题入手 (板 书:从条件入手、从问题入手) 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板书:列式计算并检验) 4. (1) (2) (3) (4) 5. 解决了小华的问题,赶紧来解决小军的问题。你能选择有关的信息列表 进行整理,并列算式吗?出示空白表格 学生书上填表,并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四人小组交流解题思路 学生汇报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问: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你体会到什么?(利用表格分 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出示两张表格 谈话: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和表格,如果把两次的表格合并起来, 可以得到: 小明 小华 小军 3本 5本 ( )本 18 元 ( )元 42 元(3)我们把这张表格再简化: 3 本 → 18 元 5 本 → ( )元 ( )本 → 42 元 学生在书上第 66 页填出括号里的数。 观察: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本数与钱数对应,每本价钱不变) 要求 5 本多少元和 42 元买几本,都要先算出什么? 观察:从上往下看,又发现什么?如果买 10 本,要付的钱跟 42 元比会 怎样? 三、 应用实践 1. 想想做做第一题 (1) 创设情景 接下来再来看看发生在学校图书馆里的事,看看那里有没有要运用策略 解决的问题,自己看图。105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2) 学生整理信息。 过了片刻。师:谁有什么秘密要告诉大家? 生:第一摞高 168 毫米,是 6 本。这个 6 本是要自己数出来的。 学生列式解答后,集体讲评。 (3) 评析:习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丰富学习经验,通过“有什么秘密 告诉大家”,学生不但学会运用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更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又一次增强策略意识,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想想做做第二题 创设情景 师:,星期天,体育组的殷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体育用品。我们一 起去看看。 从这幅图中你又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2) 你能用什么方法最快地解决出来?(列表) 你觉得这道题中的哪一句话最重要?(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 6 个足球或2. (1)8 个排球。) 请同学们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在课本上列表整理。 (3) 班级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问题?? 集体讲评时重点讨论:56×6=336(元)是什么的钱?也是什么的钱? 还是什么的钱? 3.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3、4 题 四、 评价总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2) 谈话总结:会使用策略,就是有智慧的人,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解决问 题的策略,顺利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成为有策略的人 五、 拓展开放 根据所求问题自主选择有用的信息解答并展示。具体设计如下: 足球:每个 56 元 椅子:3 把 100 元 拖把:一把 39 元 粉笔: 盒 46 元 20 排球: 每个 42 元 扫帚: 把 10 元 3 篮 球:每个 48 元 办公桌:2 张 300 元 计算器:一个 24 元 黑板擦:10 个 20 元 1. 学校买 7 张办公桌共用去多少元? 2. 买来的扫帚每班发 3 把,可以发给 24 个班,如果每班发 4 把,可以发给 几个班? 3. 学校用 124 元可以买多少个黑板擦? 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解决每一个问题时你需要哪些信息,准备用什么方 法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106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八单元 内容 第 2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王坚峰总第 46 课时新授课解决问题的策略 P68-69 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目标1. 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 的策略。 2. 掌握类似于求两积和(差)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列表解决类似求两积和(差)的实际问题 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直尺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就要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根据问题列表整理 算式: 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 思考与研讨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昨天的课上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谁来说说解决问题具体的策略有 哪几种?(列表,画箭头,画线段图等) 用这些方法,都可以使信息看得更清楚就更方便我们的解答了。 其实,昨天解决的问题主要分两类:归一和归总 老师补充练习(略)解释归一和归总的意思和解决方法 二、 探究研讨 1. 出示例题中的已知条件: 小芳家种了 3 行桃树、8 行苹果树和 4 行梨树。桃树每行 7 棵,苹果树每 行 6 棵,梨树每行 5 棵。 (1)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里提到了几种树?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根据问题依次把信息填入表格。 (2) 问: 根据第一行的信息可以求什么?怎么求?这个算式写在哪里更合适? (因为是求桃树的棵数,所以该算式就写在第一行边上更为清楚。 ) 同样的,根据第 2 行的信息可以求什么?算式写在哪里更合适? 分析数量关系,你打算从哪里想起?怎样想?在小组内讨论后指明回答。 (可以知道学生列表后选择相关的条件解决问题) 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 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思路: 一是: 要求桃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 要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107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二是:根据桃树有 3 行,每行 7 棵,可以求出桃树的棵数;根据梨树有 4 行,每行 5 棵,可以求出梨树的棵数;然后求出桃树和梨树一共的棵 (3) 数。 让学生列分步算式解答,指名板演 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 (4) 订正时提问:你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三、 应用实践 1. 试一试 (1) (2) 2. (1) (2) 3. 出示问题: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先列表整理,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 你能够根据题目呈现的信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设计表格填表再解答 吗? 想想做做 第 1 题:读题后要求学生自己画出表格来整理,再解答 教师巡视,做一些具体的指导 再全班交流表格的设计和解答的方法 第 3 题:让学生先在书上填表,再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让两名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展示,共同评议 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说一说每步求出的是什么?可 以怎样检验我们做的对不对?4.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2 题 四、 评价总结 谈话:刚才我们解答了三个问题,都是先列表整理条件,再分析数量关 系,再列式解答的,你发现列的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析数量关系的 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还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解决 实际问题。 说说你觉得列表整理有什么好处? 五、 拓展开放教 学 反 思108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八单元 1. 2. 3. 重点 难点 速 板书 设计 第 3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王坚峰总第 47 课时复习课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 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 成功经验。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引 用价值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 根据要求的的问题选择相关信息列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度 × 时间 =路 程 300÷2×7 =150×7 =1050(元) 答:7 张共用去 1050 元。单 价 × 数量 =总 价 工作效率 × 时间 =工作总量 平 均 数 × 份数 =总 数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1. (1) (2) 基本练习 先提出合适的问题,再列式解答。 一列火车 5 小时行驶 400 千米, 每把椅子 45 元,所带的钱可以买 10 把, 思考与研讨? ?(3) 每天加工 120 个零件,3 天可以完成任务, ?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然后列式解答。 2. 根据问题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若有困难,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启发学生。 (1) 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2) 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 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3. 揭示课题。 二、 习题研讨 1. 根据所求问题自主选择有用的信息解答并展示。 足球:每个 56 元 椅 子:3 把 100 元 拖 把:一把 39 元 粉笔:20 盒 46 元 排 球:每个 42 元 扫 帚:3 把 10 元 篮球:每个 48 元 办公桌:2 张 300 元 计算器:一个 24 元 学校买 7 张办公桌共用去多少元? 买来的扫帚每班发 3 把,可以发给 24 个班,如果每班发 4 把,可以发 给几个班? 学校用 124 元可以买多少个黑板擦? 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解决每一个问题时你选择哪些信息,准备用什么方 法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反馈、小结。(1) (2) (3)(4)109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三、 应用实践 1. 一艘宇宙飞船 3 秒飞行 39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填写下表。 时间(秒) 路程(千米) 6 117 15 208 20(先让学生说说已知什么条件, 可以先求什么?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再根 据所求的问题,分别说出每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2. 张老师买了 8 盒水彩笔,25 张绘画纸和 4 块画板。水彩笔每盒 12 元,绘 画纸每张 4 元,画板每块 24 元。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下列问题) 水彩笔 绘画纸 画 板 (1) 买水彩笔比买绘画纸少用多少元? (2) 买水彩笔比买画板多用了多少元? 盒 张 块 每盒 元 每张 每块 元 元(学生说说列表解决问题整理信息的好处) 3. 老师为 12 名学生准备好了 10 天夏令营生活的费用, 结果又增加了 3 名学 生参加夏令营。如果每人每天的费用不变,老师准备的这些费用可维持多 少天? (1)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2) 引导学生分别从条件和问题想起。 (3) 全班交流,列式解答。 4. 一幢住宅楼每上一层都要走 14 级台阶。 小红家住在三楼,他每次从一楼走回家都要走多少级台阶? 从一楼到小亮家一共要走 84 个台阶,小亮家住在几楼? 课堂作业DD补充习题 61 页 2、3、4 四、 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先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回答。 五、 拓展开放 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 30 次,投中 21 次,得分为 42 分。奥尼尔在三场 比赛中投篮 40 次,投中 30 次,得分为 60 分。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教 学 语 录 数学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很好的,但是数学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收获 的。让我们用爱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吧,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去爱吧,因为我们面前有一群可爱 的孩子,还有一双双渴望的眼睛!110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九单元 1. 目标 2.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用“正”字统计法统计得到的总数,与原来总数相同。 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梅峰小学鼓号队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年 月 身高(cm) 人数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 1. 梅峰小学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学校的鼓号队准备了精彩 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购买统一的服 装,服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 说明:身高为 120 厘米~129 厘米的适合穿小号,130 厘米~139 厘米 2. 的适合穿中号,140 厘米~149 厘米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思考与研讨 合计 40 120~129 9 130~139 22 140~149 9 第 1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王坚峰总第 48 课时新授课内容 统计(1)P70―73 例题、想想做做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 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会用“正”字统计法统计数据。 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会学生用“正”字统计法统计数据,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分析。 教学挂图板书 设计二、 探究研讨 1. 出示挂图(队员身高记录单) (1) 师: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 少,接下来应该怎样做? 指名说一说:按这里的需要要将身高分成几大类?为什么? 生:分为大号(身高为 140 厘米~149 厘米)、中号(130 厘米~139 厘米)和小号(120 厘米~129 厘米)。 (2) 师:根据问题,应该怎样整理上面的数据?在小组里讨论。 小结:如果直接数数,既麻烦又容易遗漏。我们可以用画“正”字的 方法整理鼓号队员身高的分布状况,再把得到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3) 师生合作完成下表:111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身高(cm) 120~129 130~139 140~149 把上表中的统计数据填入下表: 梅峰小学鼓号队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年 身高 人数 合计 40 120~129 9 130~139 22 月 140~149 9 人 数师:现在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吗? (4) 生:小号需要购买 9 套,中号需要购买 22 套,大号也需要购买 9 套。 回顾这题整理统计的过程。 (5)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 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三、 1. (1) (2) 2. 3. 应用实践 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分类,方法自定,完成统计表。 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注意制表日期) 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3 题。 四、 评价总结 大部分学生已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经历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 结果作简单分析,在用“正”字统计法统计后得到的总数,与原来总数 相同。 五、 拓展开放 课后探究: 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阅读课本 P73~74 页“你知 道吗?内容,还可以阅读《小数报》上有关知识。教 学 反 思112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九单元 1. 第 2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王坚峰总第 49 课时新授课内容 统计与可能性 P75-78 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2. 目标 3.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 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 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 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 说明,并进行交流。 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 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 高统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使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可以说明生产、 生活中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体会从报刊 或查阅资料中获得信息或数据, 体会统计有说明问题、 对问题有简单预测的作用, 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多个单位) 、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确定直条的高度 课前调查好 4 大河流的长度 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在制作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把纵轴 1 格表示成多个单位。 写:名称、日期、单位 画:横轴 纵轴 确定单位长度 直条 数据 特点: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表达板书 设计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1. 了解世博会的简要情况。 大家知道世博会吗?关于世博会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阅读“你知道 吗” )学生交流:从中了解些什么,有什么想法。 谈话:举办世博会和举办奥运会一样都是世界上的盛事。 2. 在世博会上,世界各国的高科技产品、特产都送来展览,并协商交易。 哪个国家取得世博会举办权,不但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好处,而且能提 高国际威望,所以竞争激烈,要经过几轮投票选举产生举办城市。 提出问题。 3. 根据我国上海在各国代表投票中获胜的事实,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 猜出课题。 提问:我们以前认识过条形统计图,谁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条形统计图有 几部分组成的? 思考与研讨113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二、 探究研讨 1 . 认识条形统计图 (1) 请大家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这些数据使你想到了 什么? 学生交流读图的结果。 (标题、 制表时间、 参选城市、 表示票数的直条、 刻度、单位?) (2) 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从条形统计图里还看到了些什么? 质疑:这张条形统计图与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呢? (3)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纵轴上的数据,指名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指出:根据实际需要,在数据多的情况下,一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比如说这里的 1 格就表示 5 票。 (4) 引导学生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强调:完整的统计图还要有图名(已有) ,制作时间等,所以要填上时 间:2002 年 12 月 2. 学习“试一试” 。 (1) 从标题的“第一轮” ,你想到了什么? 预测一下,波兰被淘汰之后,接下来哪个城市也可能被淘汰? (2) 阅读试一试,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 (肯定学生预测的准确)完成下面 的统计图吗? (3) 交流完成的条形统计图,说说是怎样确定直条长度的。 (结合课件边叙述边演示直条的画法) 注意规范学生画条形时的步骤: (1)确定高度,并标上数据; (2)画框,连成一个条形; (3)画阴影。 (4) 相互交流:说说从统计图里知道些什么? (5) 提问: 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 看看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 (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多少) 三、 应用实践 1. 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1) 谈话: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它与前两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没画表格,只画直条)用尺子比量一下直条正确吗? (2) 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① 说一说上面每座电视塔的高度。 ② 中央电视塔比江苏电视塔高多少米? 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 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要求学生读题、读图,思考图下面的问题。 提问:这里的条形有什么变化?你从这统计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想一想,你平时还从哪些地方看到过条形统计图? 3. 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1)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114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2) 在小组里互相检查作图情况。 ① 制图日期填写了吗? ② ③ 直条的高度准确吗?直条美观吗? 标出数据了吗?(3) 提问:你看了这张统计图,有什么感受? 4. 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1) 交流收集到的四条河流的长度: 长江 6300 千米 黄河 5464 千米 珠江 2214 千米 淮河 1000 千米(2) 提问:这幅统计图和前面几幅统计图相比,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 (图中的条形是横向的, 河流的名称看纵轴, 每格表示千米的长度看横 轴,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这几条河流的长短) (3) 把统计图绘制完整。 (4) 投影显示学生作业。 四、 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你是怎样获得的?有什么感受? 五、 拓展开放 课堂延伸: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课后探究: 课要结束了,老师想问你们对自己这堂课学习满意吗?分为非常满意、 较满意、一般、不满意。调查统计,课外完成制作统计图。教 学 反 思115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九单元 1. 第 3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王坚峰总第 50 课时练习课内容 四上第九单元统计补充练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一格 表示多单位) ,并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统计图。 。 2. 使学生体验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 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目标 3.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统计知识、 主动收集、 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 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且学会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 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且学会设计简单公平的游戏规则 条形统计图:图名、日期、单位、竖轴、横轴 板书 设计 公平的游戏规则:双方获胜的可能性要均等重点 难点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 填空。 口袋里有 6 块红色橡皮,4 块黄色橡皮,橡皮的形状、大小相同,从中 任意摸一块橡皮,摸( )橡皮的可能性大,如果想使两种颜色的 橡皮摸到的可能性相等,需要再往袋中放入( )橡皮;如果 想使摸到黄色橡皮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袋中放入( )橡皮 ( )块。 (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说说可能性。 ) 填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 看图填表: 实验小学四年级四(3)班 4 名同学给贫困地区小朋友捐 图书的本数如下图。35 30 25 20 15 10 5 0思考与研讨单位:本 30 25 15 10林青李明姚娟孙芳(1) (2) (3)( )捐的本数最多。 孙芳比姚娟少捐( )本。 李明捐的本数是林青的( )倍。116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4) 平均每人捐( 二、 习题研讨 )本1.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我们四(3)班同学准备举行庆祝活动,为此 班委研究决定购买一些水果。 ( 1 ) 如果你是班长,你打算怎么办? ( 2 ) 同桌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 ( 3 ) 在购买水果前要调查一下,吃某种水果人数各有多少。 (4) 出示统计表 四(3)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统计表 年 月 品种 人数 ① 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统计? ② 按讨论的方法进行统计 ③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四(3)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18 15 12 9 6 3 0 苹果 香蕉 橘子 梨子日 梨子合计苹果香蕉橘子(5) ① ② 三、 1.根据上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3)班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 根据图中信息,请为我们班同学购买水果提出合理建议。 应用实践 小红和小芳两人玩摸球游戏,在盒子里放红色球和黄色球共 6 个(只 有颜色不同,外形完全一样) ,每人各摸 10 次,每次摸 1 个球,摸出 后记下颜色再放回去。摸到红色球次数多为小红胜,摸到黄色球次数多为小芳胜。请按下面要求设计如何在盒子中放彩色球。 ( 1 ) 放进的球要使小红胜的可能性比小芳大。 ( 2 ) 放进的球要使小芳胜的可能性比小红大 ( 3 ) 放进的球要使小红、小芳胜的可能性一样大。 (4) 指名回答:怎么样才使每个人获胜的可能性一样大? 2. 课堂作业:口袋里装着 5 个黄球和 3 个黑球,那么摸到()球的可能 性大些。如果拿走()个()球或者再放()个()球,摸到黄球和 黑球的可能性就一样大。117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 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图名、日期、 单 位、竖轴、横轴。(设计游戏规则的时候,机会要均等,赢得可能性 ) 才一样) 先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回答。 五、 拓展开放 实验小学组织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去春游。 各年级春游的人数如下表。 年级 春游人数 四年级 98 人 五年级 102 人 六年级 95 人三个年级到同一客运公司去租车,每辆车的费用如下: 车型 限坐人数 租金(元) 大客车 24 人 240 元 小面包车 15 人 180 元请给每个年级设计一个合理的租车方式。 租车情况 年级 四 五 六 租车情况 大客车 小面包车 租 金教 学 语 录118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九单元 内容 第 4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1 课时新授课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P79-81 例题、想想做做目标1. 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 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 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 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对建立“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的理解 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各色球、转盘、扑克牌、图片 各色球、转盘、扑克牌、图片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板书 设计因为游戏中两种可能性不均等,所以游戏规则不公平。 摸到红球的次数 摸到黄球的次数 共( 共( )次 )次 思考与研讨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1. 初步体会游戏的公平性 活动一:猜球比赛(4 个红球、1 个黄球)隐藏 (出示袋子)老师在袋子里装了一些球,想不想进行一次摸球比赛! 规则:全班分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女生各派 10 个代表摸球, 每人各摸 1 次。摸到红球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多算男生赢,其余学生 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出现? 记录可要有方法,你想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记录呢?(学生介绍) 师摇匀袋子,男女生依次摸球;同桌合作记录:一人记录,另一人监督 他记录的是否正确。 (指名一组上台记录) 摸到红球的次数 摸到黄球的次数 (4) (5) 师:谁赢了呀?女生你们真厉害,祝贺你们获得胜利。 男生好像有些疑惑了,你们想说什么吗?你怎么觉得不公平了? (师抽出袋子)如果再摸下去,结果会怎样呢?为什么? 体会:红球个数比黄球多,所以摸红球的可能性大,摸黄球的可能性小,(1)(2) (3)也就是女生赢的可能性比男生大。男生想说些什么吗? 二、 探究研讨 1. 2. (1) 师:你们用了一个词语“公平” ,到底怎样的游戏是公平、合理的呢?今 天,我们就一同研究、设计出一份公平的游戏规则。 (揭示课题) 进一步理解游戏的公平性 想想:怎样改变口袋里红黄球的个数,使得比赛变得公平呢?119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2) (3) 老师也为每组准备了一些球,请你先想想装球的方法再合作装一装红黄 球的个数,使得游戏变得公平。 交流:说说你们组是怎样装的?师板书 4、4? 观察:改变后的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 个数放的同样多,游戏才是公平的呢?(板书:相等) 随即抽一袋:这样的方案公平了吗?用什么方法能验证? 猜测:如果再摸 20 次,请你猜猜比赛的结果会怎样呢? (师随意拿几袋,学生猜测)小组活动:在个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自 (5) ① ② ③ ④ (6) ① ② 己做实验。 出示要求: 小组讨论:选择一种既快又准的记录方法。 组长摇匀袋子,一人摸球,摸后放回;其余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 共摸 20 次,看看每种球摸到的次数是不是差不多。 比一比:哪组既遵守规则又抓紧时间。 交流:说说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师统计各组情况) 观察:每组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红球和黄球出现的次数差不多,但有时也有另外。 (指不相等情况)放得个数相等,输赢的机会就相等了吗,那现在还不 是**球出现的次数多嘛? 说明:公平的游戏规则,使游戏的双方都能获得相等的输赢机会,但在 实际摸球时可能仍会有输有赢。 从每组实验的结果看,红球和黄球出现的次数比较接近。猜一猜:全班 摸出红球或黄球的总个数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全班算出合计,再分析)(4)③摸到红球的次数 摸到黄球的次数 第一组 第二组? 合计 (7) 观察合计数据:你又发现什么了吗?想象一下:如果继续摸下去,它们 的结果会怎样呢?(趋向相等,游戏公平) 4. 装三种球进一步体会公平性 (1) 刚才制定两种球的公平规则,想想:如果我要放三种颜色的球,仍然使 得红黄球摸出的可能性相等,你想怎样装球呢? (2) 自己认真地想一想,并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5. P80 想想做做 第二题 知道了公平的游戏规则后,我可要考考你! (1) (出示练习图)学生阅读规则,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几个口袋进行游戏呢? 自己想一想,再与同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2) 交流: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这样选择? 指出:只要看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是否相同,也就是摸球的可能性 是否相等,所以选 1 和 3 是公平的。120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三、 实践应用 1. 2. 生活事例:在摸球中要讲究公平,那在生活中要不要讲究公平呢?说一 说,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公平。 P80 想想做做 第一题 今天,有一家商店开张了,豌豆经理新进了一批转盘玩具,请你去看一 看。 (出示商店场景和红多蓝少的转盘) 我想邀请**和老师玩一玩。玩可要有规则,我来定:转到红色部分算老 师赢,蓝色算你赢,怎样!听了规则后你有什么想法? 还是旁观者清,谁来谈谈你的看法?(学生阐述想法) 说明:红色区域多,摸出的可能性大,赢的机会就大;蓝色少出现的机 会就小。 (2) (3) 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公平的转盘,你想怎样画呢? 小组合作:拿出转盘纸,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转盘。 展示学生作品: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说明设计理由。 老师很不好意思,做了一次不公平的事,我想要弥补弥补;回家后,我 对这个转盘进行了一次大修改,你看看现在公平吗?为什么? 师:可以看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公平竞争,可不能投机取巧。 P81 想想做做 第三题 大家都很聪明,解决了一个个难题,现在小刚想邀请你们去他家玩一玩 扑克牌,怎样? 玩牌可要有规则,请看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题目) 如果你是小力,你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为什么? 既然要公平,你想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呢?(1)4. (1)(2) (3)(小组讨论,制定规则,并说明制定理由) 如: 拿到比 6 大的算小刚赢, 拿到 5 和 6 都不分输赢; 1~5 算小力赢, 拿 6~8 算小刚赢;单双数分配等。 (4) 小组合作:任意选择一款公平的游戏规则,玩一玩这个游戏;两人摸牌、 两人记录;比一比谁的运气好能获胜。 四、 评价总结 今天你过得愉快吗?与老师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吧! (随意交流) 五、 拓展开放 表扬一名学生:你说得真好!老师想奖你一样智慧礼物,愿意接受吗? (出示智慧精灵)智慧精灵可要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运用自己学到本领 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小组里比比谁的设计最合理、最有趣;再与你的 好朋友玩一玩 教 学 反 思121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九单元 第 5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2 课时复习课内容 练习八 P182~83 第 1~4 题1.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让 学生能根据要求在方格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2.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 目标 3. 性。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 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的知识, 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 的公平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的知识。能根据要求在方格子上完成条形统计 图。 复习统计与可能性 分段整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 可能性:机率相等公平,机率不相等就不公平难点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 在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几部分知识? 在数据的分段整理和统计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2. 在判断事件的可能性上,我们主要要注意的是什么? 二、 习题研讨 1. 完成书本 P82 第一题 (1) 让学生根据题意要求独立收集、整理数据,并填写统计表。 (2) 然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对统计结果 的看法。 2. 完成书本 P82 第二题 (1) 让学生先仔细看图,说说图中一格表示几吨的用水量,统计图反映的 是学校哪天的用水情况。 (2) 让学生分别回答题中的问题。 (3) 让学生再提出些其他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三、 应用实践 1. 完成完成书本 P83 第三题 (1) 让学生独立分类整理,分别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 交流自己的方法与统计图表,注意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 2. 完成完成书本 P83 第四题 (1) 让学生读题,明确题目中游戏的方法; (2) 逐步让学生根据每个游戏规则讨论游戏的公平性; (3)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思考与研讨122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4) 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更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 四、 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先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回答。 五、 拓展开放 完成书本 P83 的思考题 (1) 让学生读题,初步理解题意。 (2)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来找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3) 先让学生用列举的方法找一找一共会出现几种情况; (4)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朝上的面相同的情况有两种,而朝上的面一正一 反的情况也有两种。从而发现这这样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123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九单元 内容 第 6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3 课时实践活动课了解我们自己 P84-85 实践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表示数据,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发展统计观念,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2. 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同学,了解自己的班级,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的思想意识,体会合作的意义,感受集体的力量。 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整理数据获取有力的信息。 实物投影。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信息卡贴于桌角(编号、身高、体重、年龄等等) ,练习纸
我是×年×月×日出生的,身高× cm,体重×kg。 身高、体重、年龄、生日、兴趣?? 1.收集数据(个人了解、小组收集、查阅档案、问卷调查??)、分工合作 2.整理数据 3.制作图表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板书 设计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了解谁”――产生统计需要 出示本班学生变动情况统计表: 上学期末 人数 48 本学期转入 5 本学期转出 1 思考与研讨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新学期我们班转进来 5 位新同学,转走了 1 位同学,52 位同学组成了一个新的班集体。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互相 帮助,团结友爱。 (放背景音乐: 《相亲相爱一家人》 )你们是否了解自己 班里每一位同学的一些个人情况呢? 二、 “了解什么”――明确统计内容 提问:你们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想到:想了解同学的身高、体重;想了解同学的 出生年月;想了解同学的兴趣爱好;想了解同学的家庭成员;想了解同学 的家务劳动等情况。 (板书:身高、体重、年龄、生日、兴趣??) 引导: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真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我们自己” 。 (板书课题:了解我们自己)让我们先了解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 生日、参加兴趣小组等情况好吗? 三、 “怎样了解”――确定统计方法 1. 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小组讨论:要统计这些内容,应该怎样了解,怎样收集这几方面的数据124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呢?(板书:怎样了解:收集数据)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介绍一些收集数据的方法。(板书:个人了解、小组 2. 收集、查阅档案、问卷调查??) 分工合作收集数据。 要求:为了便于同学们进行统计,我们采用分类统计的形式,把身高、体 重归为第一类统计内容,把生日、年龄、兴趣小组归为第二类统计内容。 (板书:第一类,第二类)每个小组在两大类中各选一个统计内容开展统 计活动。(教师协调各小组选择的内容) 小组分工:4 人负责收集数据,1 人负责汇总,1 人负责校对监督。(板 书: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收集、整理数据,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进行组际合作,组 织相同研究内容的小组开展交流活动。 汇报: 你们小组收集的是哪一方面的数据?请把你们收集的数据展示给大 家。 提问:收集好数据,接下来该做什么?(板书:怎样呈现:统计表,统计 图) 四、 “了解后怎样呈现”――制作统计图表 1. 讨论统计图表的分段方法。 找出范围: 从刚才小组的汇总中, 你知道我们全班同学的身高范围了吗? 分段整理: 根据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差距, 你认为身高怎样分段比较合 理?其余统计项目呢? 各小组分段或分类整理数据。 2. 3. 4. (1) (2) 五、 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表, 集体交流。 各小组设计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提出。 分析、交流、提问。 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统计过程。其余各组评析。 通过刚才的统计活动, 大家已经了解了我们自己, 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了解了我们自己这么多的情况,有什么用呢? “了解后有什么用处”――知道统计用途 谈话:统计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别人了解我们,从而解 决一些实际问题。 订做校服。 提问: 学校要给同学们做校服, 应该给服装厂推荐哪一张统计表呢?追问: 是否可以直接推荐这一张身高情况统计表呢?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 明确应该按照服装行业的统一规定将学生 的身高情况按大号(140~149 cm)、中号(130~139 cm)、小号(120~ 129 cm)重新分段统计。 学生按要求重新分段统计,准备推荐给服装厂的师傅。 最受欢迎的节目。 提问:学校举行艺术节,最受我们班同学欢迎的会是哪一个节目1.2.125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 六、 呢?应提供哪张统计表? 学生交流,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通过今天的统计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延伸:如果把我们学校的同学都看作“一家人”,你想了解什么呢?课 后,我们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再次合作,收集学校同学的有关数据开展统 计活动。教 学 反 思126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下第十单元 1. 第 4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4 课时新授课内容 认识整万数 P86-87 例题、想想做做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 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 2. 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3. 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 目标 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 能力。 4. 组织学生收集报纸、 杂志、 网络上的大数,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 表述、 慨括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10 个一万 是十万; 10 个十万 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万 是十万; 10 个十万 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板书 设计 ?? ?? 千 万 位 万 百 万 位 级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个 百 位 级 十 位 个 位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计数器,课件,杂志、网络上的含有比较大的数的信息。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报纸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1. 出示“2003 年我国茶叶、甘蔗、油菜籽总产量情况” 谈话: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个农业大国。老师收 集到我国 2003 年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1)甘蔗
吨 (2)油菜籽
吨 这些数大吗?想又准确又迅速地读出这些较大的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继续学习认数。 揭题板书:认识整万数 二、 探究研讨 1、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出示计数器)谈话:我们已知道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 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如果一万一万地再往下数,(边拨珠边数数)一万,二万, 三万??九万,十万。万位上满十向前位进一位是十万。板书:十万 如此类推:1 个十万,2 个十万,3 个十万??9 个十万,10 个十万是一 百万。十万位上满十向百万位上进一是一百万。板书:百万 思考与研讨127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如此类推:1 个百万,2 个百万,3 个百万??9 个百万,10 个百万是一 千万。百万位上满十向千万位上进一是一千万。板书:千万 谈话:刚才我们在数数时,又学到哪些计数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 序说一说吗? 小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每相邻两个数之间 的进率是十。) 2. 认识数位顺序表 谈话:根据我们原来学习的计数单位和刚才所学的计数单位,按照从小 到大的顺序从右到左排列出来。在写数时,每一个计数单位都占一定的 位置,那就是数位,计数单位万所占的数位是万位。如此类推:十万位, 百万位,千万位所占的位置。(出示数位顺序表) 谈话: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都属于个级(在数位顺序表中板书:个级),个级上的数表 示有多少个一。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它们属于万级(在数位顺序表中板书:万级),万级上的数表示有多少 个万。 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此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 哪些数位? 追问: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谈话:在发给你们的纸条的计数单位下面写个“位”字,使它们成为数 位,然后打乱纸片,重新排,同桌检查。 3. 教学我国的分级方法,认识个级和万级。 (1) 我们可将整万数分成两个部分,方便我们读数和写数。按照我国的计数 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个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例如 1023 就表示 1023 个一,万级的数表示什么呢?整万数的个级有什么特 点?我们在读数和写数时,用画线的方法将数分级,所画的虚线就是分 级线。 (2)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读数。 认识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比较大的数。 出示: 二十七万、 一千二百万、 九百六十万、 十二亿 (这个数以后再学) 。 提问: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这三个数吗?它们各是由多少个万组成 的? 提问:你能对照计数器上面的数写下来吗? 学生试着写数并说说怎样写的,理解写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个 级上的 0。写完后再读一读。128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3) 现在你能又对又快的读出下列各数吗? 2003 年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甘蔗
万吨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整万数)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用 分级线把这些数分成前后两部分,将末尾的 4 个 0 和前面的数分开,大 数目的数容易读错可以采用分级线的方法读数。 三、 应用实践 1. 谈话: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信息中的数,现在你能把它们正确地读出 来吗? 出示课前收集的信息,请学生来读一读,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及时评 价。 2. 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同桌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给予适 当指导。 请学生来演示拨珠和数数,组织学生对拨珠和数数情况进行评议。 3. 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出示图片,学生独立思考每个计数器上的数分别是多少个万,然后在书 上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最后请学生进行交流。 4. 做“想想做做”第 3 题。 出示六组数,请学生读一读,然后将每组中的两个数进行比较,感悟万 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类似,只要在万级数的后面读出“万”字。 做“想想做做”第 4 题。 5. 出示第 4 题的图片:天安门广场、颐和园。 学生读一读,再进行交流,并结合教室、校园的占地面积感受天安门广 场和颐和园实际占地面积的大小。 做“想想做做”第 5 题。 出示第 5 题的图片,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练习纸上写数,然后请学生说 说写数时是怎样思考的。 四、 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五、 拓展开放 课后探究:如果数目很大,计数单位不够了,怎么办?教 学 反 思129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 10 单元 1. 目标 2. 3.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写一个四位数,请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它的组成。 比如:5239。它是由 5 个千 2 个百 3 个十和 9 个一组成的 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 2. 二、 探究研讨 在刚才的四位数前添上四位,使之变成一个八位数,如:. 请学生读一读,并也说说它的组成。 1. 估计在这一个环节,学生说的时候还是一位一位地说,比如: 5 个千万 2 个百万…… 2. 3. 问:这样说数的组成,你有什么感觉?(数的位数多,这样说有点麻烦。 ) 指出:当数很大的时候,我们除了像刚才那样一位一位地说数的组成,还 可以按数的万级和个级两大块来说数的组成。如:5239 个万和 5239 个一 学生练习:写一个 8 位数,读一读,说一说它的组成。同桌相互检查。 有 0 的多位数在读的时候是一个难点, 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个八位 数,可以含有 1 个、2 个、3 个或是 4 个 0。写完后自己读一读,也请同 桌读一读。 全班交流: (老师有目的地去选择) 比如:,指名读一读。问:这个数有几个 0?读了吗?为什么? 6004200,指名读一读。问:这个数的 0 读了吗?为什么? 比较:上面一个数的 0 出现在末尾,末尾的 0 不要读。下面的数在数的末 尾出现了 0,还在万级的末尾也出现了 0。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 思考与研讨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
读作 五千二百三十九万五千二百三十九
读作 五千六百四十二万 第 2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5 课时新授课内容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P88-90 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让学生在认识整万数的基础上, 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 会读写亿以 内的数。 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培养数感。 让学生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 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 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会读会写 万级与个级的区别。 计数器 计数器130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问:这个数的 0 在哪里?读一读,说说这几个 0 分别应该怎 么读?(中间的 0 要读,连续的几个 0 只要读一个 0。 ) 4. 按照正确的读法,再读刚才自己写的数 完成试一试: 观察三个计数器,说说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 3 个数位上有珠子,每串珠子都是 5 颗。 ) 先说出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再写一写,读一读。 多请几个同学来读,注意读的正确。 三、 应用实践 1. 写出下面商品的价钱: 一万三千八百元,三十五万六千元,二十八万八千八百元,一万零六百 元 2. 先独立写,同时指名板演,再校对。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和南汊桥共长 12517 米 上海轻轨明珠 1 号线一期工程全长 24975 米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江苏省 2003 年在校的大学生有八十五万九千七百人, 中学生有四百九十 四万三千六百人,小学生有五百七十九万三千九百人。 写了这三个数,能比一比吗?
里面有( )个千万、 )个百万、 )个万和( )个百。 ( ( 一个数的千万位、 万位和千位上都是 2, 其他各位上都是 0, 这个数是 ) ( 。 最大的七位数是( ) ,最小的八位数是( ) 。 100 张这样的纸大约厚 1 厘米。3.4.5.照这样推算,10000 张这样的纸大约厚 1 米,1000000 张这样的纸大约厚 多少米?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0 米 100 米 1000 米 这题有难度,先让学生自己讨论,再指名交流自己的想法。 问:这道题的要求还可以怎么理解?(被除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学生完成后交流 先填一填,然后再验证。 6.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3 题。 四、 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 五、 拓展开放 用 4 个“8”和 4 个“0”,你能摆出下面的数吗?先摆一摆,再读一读。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2)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3)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4)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 教 学 反 思131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十单元 1. 第 3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6 课时新授课内容 认识整亿数 P91-93 例题、想想做做目标2. 3.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认识十进 制计数法;知道整亿数的组成,能正确读写整亿数,会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 用“万”或“亿 ”作单位的数。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通过一些数据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研领域的应用价 值。 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认识十进制计数 法。 知道整亿数的组成,能正确读写整亿数。 数学课件(含视频、相关音频) 、 数位顺序表 教学用书、备课手册 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 法。 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万 =13 亿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板书 设计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1. 先说出下面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008 9001000 . 2 指名说说数的组成并读出这个数。 写出下面的数。 四万三千八百 三十五万六千 指名板演,集体评议。 思考与研讨二十八万八千九百3谈话:你见过比千万更大的数吗?能举个例子吗?(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例题挂图,谈话: 这里介绍了我国 2003 年三种工业产品的总产量, 这些都是很大的数。这三个数中都出现了一个什么计数单位?(指名回 答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整亿数。 (板书课题:认识整 亿数)132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二、 探究研讨 1 . 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 (1) 学生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 提问:那么数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学生回答后板书:亿) (2) 谈话: 你能一亿一亿地接着数下去, 并说出一个更大的计数单位吗? (学 生回答后板书:十亿) (3) 那么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后板书: 百亿、千亿)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几个计数单位?我们一起按从小到大的 2. 顺序说一说。百亿和十亿,千亿和百亿有什么关系? 认识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谈话: 大家知道我们在写数时, 每一个计数单位占有一个数位, 那么亿、 十亿、百亿、千亿它们占有的数位各是什么吗?这四个数位应该归为哪 一级? (出示数位顺序表)谁能把它填写完整?(指名到黑板上填写,其余学 生在书上填写) 小组讨论:数位顺序表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亿级的数表示什么?(指 名回答) 提问: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 明。 师讲述: 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 十进制计数法。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采用这种计数法写数只需 要 10 个数字,0、1、2、3、4、5、6、7、8、9,用这十个数字就能把 3 许多的数表示出来,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了不起的创造。 教学整亿数的组成和读写。 谈话:我国 2003 年的煤炭产量是九亿吨,九亿是多少个亿组成的?你 能对照数位顺序表把它写出来吗?(指名回答并板书) 原煤产量、布的产量分别是十七亿吨、三百五十四亿米,这两个数是多 少个亿组成的?你能把它们写出来并且读出来吗? 提问:整亿数应该怎样写?(写过亿级的数之后再写八个 0)怎样读? (只读亿级的数,万级、个级的数都不读) 教学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出示教科书 P92 页例题。 谈话:你能写出横线上的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提问:大家看到这两个数的末尾有很多 0,读写起来很不方便,有没有 办法将它改写一下,使它读写方便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 学生说出改写方法后,师接着板书: “=960 万”和“=13 亿” 。 提问:原来 9600000 和
的计数单位是多少?改写后 960 万 和 13 亿的计数单位变成多少了? 师讲述:为了方便读数、写数,常常把整万和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 或”亿”作单位的数。4 (1)(2) (3)(4)133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三、 应用实践 1. 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 (1) (2) 2 (1) (2) (3) (4) (5) 2 四、 同桌互相说一说三个数里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 指名回答。 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指名说一说三个数各是几位数。 学生把第一栏的三个数写出来,并指名板书。 指名读这三个数。 集体讨论:这三个数的写法和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独立写出第 2、3 栏的数,指名板书,共同订正。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3、4 题。 评价总结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在这节课上有哪些收获? 五、 拓展开放 我曾经告诉你们,采用十进制是人类了不起的创造‘人类还发明了其他 的计数法比如二进制计数法, 那么它是什么样的一种计数法呢?有兴趣 的同学课后去探究一下。教 学 反 思134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十单元 1. 2. 目标 3. 第 4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7 课时新授课内容 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第 94―95 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理解含有亿级和万级数的意义,掌握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组成。 会读、写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 让学生感知较大的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一定的数感,并感受我国的经济、社会 发 展的巨大成就。 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能熟练的读写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 例题挂图 自制的数位顺序表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因为数位比较多,所以要先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亿级 千 百 十 亿 亿 亿 亿 万级 千 百 十 万 万 万 万 个级 千 百 十 个板书 设计 四亿三千万写作: 4 3 0 0 0 0 0 0 0 二亿四千万写作: 2 4 0 0 0 0 0 0 0 读数时,先分级,再从高级到低级一级一级往下读,每级末尾的 0 不读;每级其他数 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 0,就只读一个 0。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1. 读出下列各数。 . 写出下面各数。 一千四百万 三亿 提问:说说这含有万级和个级的多位数是如何读、写的? 强调:每级末尾数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 个 0。 3.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比以前学的更大的数――含有亿级和万级数 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 二、 探究研讨 1. 教学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写法。 思考与研讨135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1) 出示例题中的两幅挂图。 指名读出图上的内容: 粮食四亿三千万吨 钢材二亿四千万吨(2) 谈话: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两个数各是由多少个“亿”和多少个“万” 组成的,再指名在全班交流。 (3) 学生尝试对照自制数位顺序表写出上面两个数。 (4) 组织交流: 写四亿三千万时你是怎样分级书写的? 你是怎样写二亿四 千万的? 同桌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5) 提问: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是怎样写的? 先在小组讨论,再指名说一说。 (6) 师小结:写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时,应该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 每一级的数一定要写够四位,最后在个级上写 4 个 0。 2. 教学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 (1) 出示两个数:
(2) (3) (4) ① ② 谈话:这两个数我们怎样读呢?请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组讨论交流读法。 全班集体交流读法 数出最高位上的数位,然后读数。 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一级,然后从左往右一级一级地读数。 ?? (5) 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读出这两个数。通过比较找出最好的读数方法。 (6) 小结:读数时,先分级,再从左往右依次读亿级、万级和个级;每级末 尾的 0 不读;每级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 0,就只读一个 0。 三、 应用实践 1. 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1) 同桌互相说说数的组成,并读数。 (2) 提问:怎样才能把这些多位数又快又准得读出来呢?(引导学生理解先 把数分级,再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3) 提问:为什么数中这么多个 0 一个也不读呢? 2. 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1) 请同学们按刚才分级的方法读一读数。 (2) 说说自己是怎样又快又准的读出数的? (3) 提问:读到这些数据,你想到什么? 3. 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1) 指名读题,各自写数,独立完成。 (2) 说一说每个数是怎么写的,说说为什么末尾有那么几个 0? (3) 说一说怎样写正确这样的多位数? 4. 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1) 让学生自己画线连接。说说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2) 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弄清各数中的“9”分别表示多少的?做过这道题136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之后你有什么体会?(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 5. 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1) 默读题目。 (2) 各自读数,再指名在全班交流。 (3) 6. (1) (2)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我国人口的数据? 课堂作业: 读出下面各数:000000 写出下面各数:六亿七千三百万 七亿九千四百万 一亿三千万四、 评价总结 1. 提问: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哪些知识最感兴趣? 2. 谈话: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大数目的应用很广泛,通过今天 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到一些。 五、 拓展开放 1. 阅读“你知道吗”来扩充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2. 课后查阅资料或上网等办法,了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分别离太阳大约 有多少千米远。教 学 反 思137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十单元 内容 第 5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8 课时新授课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2)P96-97 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目标1. 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 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 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 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 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 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学生能认识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生能认识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等。 取近似数时,不管用“四舍”法还是“五入”法,都要在后面补 0 或添上数位名 称。 省略“万”后的尾数或用“万”作单位,只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省略“万”位后面的数,后面补 0 或添上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的尾数或用“亿”作单位,只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 法省略“亿”位后面的数,后面补 0 或添上一个“亿”字。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思考与研讨板书 设计教学过程 一、 1. (1) (2) (3) 2. 3. 迁移引新 填空 右边起第四位是( )位,第八位是( )位。 右边起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 个级上的最高位是( )位,万级上的最高位是( )位。 说出下面各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各由几个亿、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00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000 0000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师:把一个数写成“亿”或“万”作单位的数要怎样做? 在日常生活里,为了方便,经常把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万” 或“亿”作单位的数,同时,在计数时,还经常要用到一个数大约是 多少的方法,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 探究研讨 出示 P96 的图片(第一个例题) 。 师:你知道这上面哪些是近似数吗? 师指出: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 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4.二、 1.138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师:近似数一般是按什么方法取得的呢? 看书自学 P96 页的下面小字介绍。 2. 出示第二个例题。 求近似数时,要用约等号“≈”表示。(1) 求 484204 的近似值用约等号要这样写:484204≈ (板书。说明约等号的写法,名称,并领读“约等于”)省略万后面的尾 数约等于多少呢?我们看万后面的尾数。 师:484204 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哪个数级的数? 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省略个级的数,看万位的后一位。千位上是 4,比 5 小,把万后面尾数舍去,改写成 0。 (板书:千位上是 4,舍去尾 数,改写成 0)这样就得到 48 万。 板书:0000 师:谁来说一说,484204 的近似数 480000 是怎样求出来的? (2) 求 486685 的近似数。 (板书:486685≈)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一位? 千位上是几? 师:千位上是 6,比 5 大,把万后面尾数改写成 0 在万位上加 1(板书: 千位上是 6,比 5 大,尾数改写成 0,万位上加 1)这样万位上得“9”就 约等于 49 万。 板书:0000 师:你能说出 486685 的近似数是怎样求出来的吗? 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师: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各应看哪一位? 师指出: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也用“四舍五入法”。亿后面尾数最 高位千万位上 4,把尾数舍去。写作“亿”作单位的数是 20 亿。 板书: 万 ≈20 亿 4. 小结: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用“万”作单位求近似数,只要看 千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那么,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 近似数或用“亿”作单位求近似数,只要看什么位上的数? 三、 应用实践 1. P97:1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指出哪些是近似数。 2. P97:2(写在练习本上) 先说一说每一个数的最高位,再说一说每一个数的尾数,最后写出近似 数。 705≈700 385≈400
师问: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要看什么位上的数? 生师引导生比较: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和用“万”作单位求近 似数或用“亿”作单位求近似数,看的数位有什么不同? 师生小结:不同的求近似数的要求,求得的近似数是不同的。3.139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3. 4. P97:5 同桌讨论,汇报讨论的结果。 课堂作业 P97:3、4四、 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求较大数目的近 似数? 五、 拓展开放 课后探究: 请你们课后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再在班级里交流。教 学 反 思140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十单元 1. 目标 2. 重点 难点 第 6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59 课时练习课内容 认数练习 P98―P99 练习九的第 1~8 题在练习中,进一步加强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会求较大 数的近似数。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用“亿”或“万”作单位改写数,求近似数 省略尾数 346300≈ 万 ≈ 亿改写数 板书 0 万 设计 =25 亿 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 填空。 (1)6 个千万、2 个万和 7 个十组成的数是( ) 。 (2) 里有( )个亿和( )个千万。 学生口答,并说明依据是什么。 2. 按规律填数,并读一读 、 、999998、 、 二、 习题研讨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计数(板书课题) (1) 友情提示 2. ①多位数怎么读?要注意什么? ②多数数怎么写?要注意什么? ③用“万”或“亿”作单位改写数与求近似值有什么不同? (2) 试一试 ① 写出最大六位数,最小六位数 ② 比一亿多一千万数是( ) 比一亿少一千万数是( ) (3) 研讨小结 3. 练一练:练习九第 3 题 三、 应用实践 1. 完成练习九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思考与研讨141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2. 完成练习九第 5 题。 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指名汇报 3. 完成练习九第 6 题。 指名说一说,近似数和准确数的区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哪一个数是近似数,理由是什么? 4. 练习九第 7 题。 说明用“万”作单位写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要注意不能把“万”字写 丢了 指名写。评议:分母是 9 的真分数有哪些?最简真分数有哪几个?它 们有 5. 练习九第 8 题。 同上面第 7 题,强调说明用约等于号连接。 6. 课堂作业DD练习九第 7 题、9 题。 四、 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先组内议一议,再指名回答。 五、 拓展延伸 填一填: 999□555≈310 亿 □最大填( ) 309□0 亿 □最小填( 9□650≈10 亿 □里可填( ) )教 学 语 录142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十一单元 1. 目标 2. 第 60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姜卫总第 60 课时新授课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1)P100-101 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 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 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 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式 题。 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师计算器、例题图 学生每人都准备好一个统一型号的计算器, 对照说明书, 简单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 四上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第 202 页~第 213 页 备课手册第 321~329 页。 用计算器一般都是算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 显示器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板书 设计键 盘基本功能: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一、 迁移引新 出示家具图片。 1. (1) 谈话:上个星期老师在锦绣家具城看中了一套家具,可是因为当时的价格 太高――12790 元,所以没舍得买。现在家具城搞店庆优惠活动,所有家 具都打八五折,并且折后每满 1500 元返现金 50 元。请同学们帮我算算现 (2) (3) 在买那套家具需要多少钱。 学生忙碌地用笔在作业本上计算。 教师: 大家觉得笔算这些数据耽误时间吗?那么家具城的营业员们会采用 什么样的方式与工具来计算的既快又准?(用计算器来计算)你还知道日 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使用计算器?(让学生自己交流发言)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 用计算器计算) 思考与研讨2.143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二、 探究研讨 认识计算器。 1. 小组合作学习。 (1) 讨论: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如怎样开机、关机),你们小组 (2) 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常用的计算器有很多种,它们一般都是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的 (通过几个小组的介绍,使学生明确计算器常用按键的作用) 2. (1) 用计算器计算。 学习例题. 谈话: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那么你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吗? 出示书上例题: 38+27 30×18 要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在纸上验算,看用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 学习两步计算式题。 380+192+43 816÷68×27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让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得数。 小组讨论:你认为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试一试”。 3. 让学生尝试做题,记下得数,共同订正。 三、 应用实践 1.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 做“想想做做”第1、2题。 生独立做后,集体校对。 2. 计算比赛: 600×8= 5×5×8 = 8490×0= 师:我想请最快的同学介绍下,这些题目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小组交流:从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对于一些可以口算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 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快而准。因此,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根据 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 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 要把它用到实处。 探索规律 做“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1= 1l×ll= 111×111= = 111ll×11111=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3. (1)144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2) (3) (4) 4. 小组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最后一题的结果是多少。 提问: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写吗? 让学生尝试着在计算器上算 ×,在算之前说说按 规律,它的得数是多少?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3 题。四、 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 同学们不仅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计算,还能运用它去探索奇妙的数学规 律。大家只要勤于探索,就会有更多收获。 五、 拓展开放 了解计算器的发展史 谈话:计算器就是人们为了计算方便而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计算工具 的发明和发展是经过了一段浸长的历史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课件出示)图片和声话介绍: 算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记数 和计算的工具。用算筹进行计算.简称筹算。几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 根据古代的算筹发明了一种更简便的计算工具――算盘。 用算盘进行计 算,简称珠算。现在人们在进行一般的计算时普遍使用计算器,计算器 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电子计算机能进行计算器无法完成的复杂 计算,而且算得非常快。就这样,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历 史过程。随着计算工具不断进步,计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教 学 反 思145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四上第十一单元 内容 第 2 课时 主备人 五里镇中心小学 孙春雷总第 61 课时新授课用计算器计算(2) P102-103 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2. 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 . 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 生活与工作中的价值。 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计算器、教学挂图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 小学数学备课手册 因为有些科学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所以可以直接根据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 4×182 =4 =9970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思考与研讨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一、 迁移引新 1. 用计算器计算。 342+675 6×865 816÷68 784+365-493 343× 725÷ 175 (1)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 提问:第 5、6 两题为什么可以连续按键计算? 2.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 功能 及操作方法,并会用计算器进行一步式题的计算,也会连续按键计算一些 两步式题。是不是两步式题都能连续按键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 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 探究研讨 1. 教学例题。 (1) 出示 ×182 (2) 按运算顺序计算。 ① 提问:这道题含有哪两则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想一想该怎样计算? ②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③ 指名汇报计算方法。 ④ 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边操作边谈话:在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时,一 般先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 165×182 得到 30300,在脱式计算的算式中写 上这个数,按清零键,再重新输入被减数和减数,进行减法计算,得出最终 的计算结果。146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3)用科学计算器按书写顺序操作。 ① 谈话:有些科学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可以根据算式的书写顺序直 接按键。(括号也可以直接输入) ②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器上有没有括号键。 ③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计算。 2. 教学“试一试” 。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38×15--69615)÷139 提问:这两题各含有哪两则运算?你能具体地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吗? 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集体订正。 总结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方法。 (2) 提问:用一般计算器计算例题和试一试的两道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计算?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 三、 应用实践 1. 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1)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 (2) 集体订正。 (3) 提问:哪几题你是连续按键计算的?第 3 行的两道题能不能连续按键 计算,如果连续按键,说一说你的运算顺序,并说一说这样运算的根据。 2. 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1) 分别求出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问:怎样求平均身高? 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 问:平均身高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里?检查一下,对吗? 注意用计算器计算的时候,要么直接输入( ),要么要算出和之后再输 入除法。 (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有的问题: ① 两队平均身高相差多少? 指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口算。 ② 两队一共的身高是多少? 指出:这个问题有意义吗?可举例说明。 ③ 两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问:怎么算这个问题? 可能有的 2 个回答:算出 12 个人的身高和,再除以 12; (150+152)÷2 指出:前面的这种方法可行,算一算。后面这种方法只要当两队人数相等 的时候才可以用。 3. 做“想想做做”第三题。147 淮安市五里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1) 提问:“142857”这个数,有什么有趣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计算。 (3) 分组讨论:观察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4) 指名汇报你的发现。 4. 做“想想做做”第四题。 (1) 学生独立练习。 (2) 集体订正。 (3) 提问:做这道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5.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473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