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负责最短路由选择算法的计算机叫什么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2012年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第三套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分组转发是指在互联网络中路由器转发IP分组的物理传输过程与数据报转发交付机制。根据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来判断,可将分组转发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A)直接转发和间接转发
  B)内部转发和外部转发
  C)网内转发和网外转发
  D)独立转发和协同转发
  2.以下有关路由选择算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一般来说,跳数越少的路径越好。
  B)开销一般指传输过程中的耗费,耗费通常与所使用的链路带宽有关。
  C)在实际网络中,一定能够找出最好的路由选择算法。
  D)路由选择算法应尽量简单
  3.当网络的通信量发生变化时,算法能够自动改变路由,以均衡链路的负载。这表现出路由选择算法的_________。
  A)正确性
  B)稳定性
  C)低开销
  D)稳健性
  4.在Inte中,路由器采用_________驱动的路由选择算法。
  B)数据流
  C)距离
  D)状态
  5.从路由选择算法对网络拓扑和通信量变化的自适应角度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两大类。
  A)局部路由选择算法和全局路由选择算法B)固定路由选择算法与变化路由选择算法
  C)静态路由选择算法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D)稳定路由选择算法与适应路由选择算法
  6.以下有有关路由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路由表可以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
  B)静态路由表由人工方式建立,网络结构变化时,无法自动更新。
  C)动态路由表由系统自动运行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可以自动更新结构
  D)静态路由表很少用到,已经被动态路由表取代。
  7.以下_________项不是提高路由选择效率的方法之一。
  A)下一跳路由选择
  B)特定网络路由选择
  C)特定主机路由选择
  D)随机路由选择
  8.设有下面4条路由:172.18.129.0/24、172.18.130.0/24、172.18.132.0/24和172.18.133.0/24,如果进行路由汇聚,能覆盖这4条路由的地址是_________。
  A)172.18.128.0/21
  B)172.18.128.0/22
  C)172.18.130.0/22
  D)72.18.132.0/23
  9.设有下面4条路由:10.1.193.0/24、10.1.194.0/24、10.1.196.0/24和10.1.198.0/24,如果进行路由汇聚,覆盖这4条路由的地址是_________。
  A)10.1.192.0/21
  B)110.1.192.0/22
  C)10.1.200.0/22
  D)10.1.224.0/20
  10.以下有关自治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自治系统内使用同一公共路由选择策略。
  B)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称为域内路由选择;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称为域间路由选择。
  C)自治系统将Inte的路由分成两层:内层路由和外层路由。
  D)自治系统的核心是路由选择的“自治”。
  11.根据路由选择协议运行在一个自治系统的内部或运行在自治系统之间,路由选择协议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A)域内网关协议,域间网关协议
  B)内部网关协议,外部网关协议
  C)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边界网关协议
  D)路由信息协议,外部网关协议
  12.以下_________项不是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的特点。
  A)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
  B)路由器发送的信息是本路由器与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链路状态信息;
  C)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仅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此信息;
  D)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这个数据库实际上就是全网的拓扑结构图。
  13.以下关于oSPF协议技术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oSPF协议适用层次结构的区域划分
  B)它将一个系统内部划分成若干区域与主干区域
  C)主干区域连接多个区域,主干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叫做主干路由器
  D)主干边界路由器接受从其它区域来的信息
  14.以下_________项不是BgP技术产生的背景。
  A)BgP协议于1989年公布,1995年公布新版本BgP-4
  B)因特网规模太大,致使自治系统之间路由表太大,域间路由实现困难
  C)不同自治系统之间存在的度量的差异,使得难以计算出有意义的系统开销
  D)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有关政治、安全、经济等因素,制定最佳策略
  15.下列有关BgP工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在BgP刚开始运行时,BgP边界路由器与相邻的边界路由器定期交换整个的BgP路由表
  B)当两个边界路由器属于两个不同的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之间定期地交换路由信息,维持相邻关系
  C)当某个路由器或链路出现故障时,BgP发言人可以从不止一个相邻边界路由器获得路由信息
  D)BgP路由选择协议在执行过程中使用了打开分组、更新分组、保活分组与通知分组等4种分组
  二、填空题
  1.在使用cIDR网络协议之后,路由表的项目由“网络前缀”和“下一跳地址”组成。网络前缀越长,则IP地址快包含的主机地址数就越少,路由选择就变成了从匹配结果中查找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的过程,这就是_________。“最长前缀匹配选择”
  2.网络122.21.136.0/24和122.21.143.0/24经过路由汇聚,得到的网络地址是_________。122.21.136.0
  3.路由选择的核心是路由选择_________。算法
  4.使用同一路由选择协议网络集合称为一个_________。自治系统
  5.目前外部网关协议主要是_________。 BgP
  三、分析题
  1.阅读【说明】,回答问题。
  【说明】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为适应规模很大的网络,并使更新过程收敛得更快,oSPF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范围,叫区域。执行oSPF协议的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因此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
  【问题1】oSPF协议“开放”的意思是什么?它使用什么算法?
  “开放”的意思就是oSPF协议不受厂商的限制。oSPF使用Dijkstra提出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问题2】路由收敛的含义是什么?
  路由收敛的含义是指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运行着相同的、精确的、足以反映当前互联网拓扑结构的路由信息
  【问题3】oSPF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什么?
  划分区域的目的在于:减小路由表的大小;限制LSA的扩散LINK-STATE链路状态;加快oSPF的收敛速度;增强oSPF的稳定性。
  【问题4】建立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是全网范围的,还是仅包含相邻范围
  全网范围
  2.阅读【说明】,回答问题
  【说明】互联网在选择一条路径发送IP数据报的过程称为路由选择算法。进行路由选择的计算机为路由器。路由器负责为每个数据报选择一条最佳路径。路由器采用表驱动的路由选择算法。
  【问题1】为什么设备需要路由选择功能?
  当目的主机与源主机不在一个网络上时,就需要进行间接转发。这时候就需要在路由表中选择最佳的路由
  【问题2】理想的路由选择算法应具备哪些特点?
  一个理想的路由选择算法必须是正确、稳定和公平的;算法应尽量简单;必须能够适应网络拓扑和通信量的变化。
  【问题2】路由表中包含了哪些信息?
  路由表存储了可能的目的地址与如何到达目的地址的信息。
  【问题3】路由表可以分为哪两类?分别适用于什么网络?
  路由表可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前者一般只用在小型的、结构不会经常改变的局域网系统中,或者是故障查找的网络中。后者适用于大型网络。
  【问题4】某路由器的路由表如表4-8。目的地址为156.26.2.37的数据报会从哪个接口输出?
  表4-8某路由器的路由表
  路由器
  输出接口
  156.26.0.0/22
  156.26.56.0/22
  156.26.8.0/22
  从S0端口输出
 培训新闻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北方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1年9月计算机等考四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4)
来源:()  14:14:40 【】 
考试吧整理“2011年9月计算机等级四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4)”,请考生抓紧备考!
  第四章:网络路由设计
  默认路由成为第一跳路由或缺省路由 发送主机的默认路由器又叫做源路由器;
  目的主机所连接的路由叫做目的路由
  路由选择算法参数
  跳数 ;带宽(指链路的传输速率);延时(源结点到目的结点所花费时间); 负载(单位时间通过线路或路由的通信量);可靠性(传输过程的误码率);开销(传输耗费)与链路带宽有关
  路由选择的核心:路由选择算法 算法特点:
  (1) 算法必须是正确,稳定和公平的
  (2) 算法应该尽量简单
  (3) 算法必须能够适应网络拓扑和通信量的变化
  (4) 算法应该是最佳的
  路由选择算法分类: 静态路由选择算法(非适应路由选择算法)
  特点: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适应 网络状态的变化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
  特点:较好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 实现复杂,开销大
  一个自治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有权决定在本系统内应采取何种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IGP(包括路由信息协议 RI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协议 OSPF);
  外部网关协议 EGP(主要是 BGP)
  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协议;
  特点:协议简单,适合小的自治 系统,跳数小于 15
  OSPF 特点:
  1. OSPF 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RIP 使用距离向量协议)
  2. OSPF 要求路由发送本路由与哪些路由相邻和链路状态度量的信息(RIP 和 OSPF都采用最短路径优先的指导思想,只是算法不同)
  3. OSPF 要求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发送此信息(RIP 仅向相 邻路由发送信息)
  4. OSPF 使得所有路由建立链路数据库即全网拓扑结构(RIP 不知道全网拓扑) OSPF 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若干个小的区域,为拉适用大网络,收敛更快。每个 区域路由不超过 200 个
  区域好处:洪泛法局限在区域,区域内部路由只知道内部全网拓扑,却不知道其他区域拓扑 主干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叫主干路由器(包括区域边界路由和自治系统边界路由)
  BGP 路由选择协议的四种分组 打开分组;更新分组(是核心);保活分组;通知分组;1&&  相关推荐:
文章责编:fengjiangtao&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8:58:31)?&&( 13:24:54)?&&( 8:58:31)?&&( 16:45:42)?&&( 16:45:42)?&&( 16:45: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计算机网络 Net_05_02.ppt 5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思想
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其相邻路由器广播自己知道的路由信息,用于通知相邻路由器自己可以到达的网络以及到达该网络的距离,相邻路由器可以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修改和刷新自己的路由表。 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的描述 1.路由器启动时初始化自己的路由表:初始路由表包含所有去往与该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路径;初始路由表中各路径的距离均为0。 2.各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其相邻的路由器广播自己的路由表信息 3.路由器收到其他路由器广播的路由信息后,刷新自己的路由表。 具体如何刷新路由表呢? 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更新路由表举例 假设路由器Ri收到路由器Rj的路由信息报文 1.优点 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2.缺点 慢收敛问题:路由器的路径变化需要像波浪一样从相邻路由器传播出去,过程缓慢 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大:与自己路由表的大小相似 3.适用环境 路由变化不剧烈的中小型互联网。 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的特点 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是如何在局域网上直接实现的呢? RIP协议的提出
RIP协议是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在局域网上的直接实现
RIP协议规定了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时间、交换信息的格式、错误的处理等内容
相邻的路由器之间每30s交换一次路由信息
路由信息来源于本地路由表
路由器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以“跳数”计算 如果有相同距离的路径可以达到同一个网络怎么处理呢?有一些路由信息过时了又怎么处理呢? * *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几个问题:
什么是路由选择?什么设备具有路由选择功能?
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IP数据报的传输和处理过程是怎样的?
什么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区别是什么?
目前应用广泛的路由选择协议有哪些?各使用什么算法? 问题一
什么是路由选择?什么设备具有路由选择功能?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 …… ? ? 不同网络之间互联需要设备吗?如果需要,需要什么设备?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选择的一些设备 不同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而成互连网 除了路由器,还有其他设备可以互联网络吗? 路由选择的一些设备 路由器、多宿主主机、主机 路由选择的一些设备 1.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 主要任务就是路由选择 2.多宿主主机 具有多个物理连接 发送IP数据报前,需要决定发送到哪个物理连接更好 3.普通主机 具有单个物理连接 通过网络与多个路由器相连时,发送IP数据报前需要决定发送给哪个路由器更优 这些设备不但具有路由选择功能,而且需要具有路由选择功能。那么路由选择功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功能呢? 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是指选择一条路径发送IP数据报的过程,而进行这种路由选择的计算机就叫做路由器。
实际上,互联网就是由具有路由功能的路由器将多个网络连接所组成的。由于IP互联网使用面向非连接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因此,互联网中的每个自治的路由器独立的对待IP数据报。一旦数据报进入互联网,路由器就要负责为这些数据报选择路由,并将他们从源主机送往目的主机。 问题二
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在IP互连网中,需要进行路由选择的设备一般采用表驱动的路由选择算法。
在需要路由选择的设备中保存一张IP路由表;
IP路由表存储着有关可能的目的地址及怎样到达目的地址的信息;
在转发IP数据报时,查询IP路由表,决定把数据报发往何处。 基本原理 路由表中的目的地址如何表示? 路由表中的目的地址如何表示? 问题的提出:
大型互联网(如因特网)中有可能存在成千上万台主机,但路由表中不可能包括所有目的主机的地址信息,因为这样:内存资源占用巨大;路由表搜索时间很长。 问题的解决:
IP的组成可以分为网络号+主机号,而连接到同一个网络的所有主机共享同一个网络号,因此,可以隐藏主机信息,IP路由表中仅保存相关的网络信息。 路由选择的几种算法
标准路由选择算法
子网选路——标准路由选择算法的扩充
统一的路由选择算法 下一站选路的基本思想:
路由表仅指定从该路由器到目的地路径上的下一步,而该路由器并不知道到达目的地的完整路径。 标准路由选择算法 标准的IP路由表包含许多(N,R)对序偶:
N:目的网络的IP地址(使用目的主机IP地址的较少)
R:到N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子网选路—标准路由选择算法的扩充
子网环境下的IP路由表:(M,N,R)三元组 M:子网掩码 N:目的网络地址 R:到网络N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取出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与路由表表目中的“子网掩码”逐位相“与”,结果再与表目中“目的网络地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路由器在选择路由时依据标准是什么
路由器在选择路由时依据标准是什么
09-12-04 &匿名提问
重新按照标准的来设置下: 首先,把连线插好,宽带线插在路由器wan口上,电脑插在1-4任意口上,lan口与wan口指示灯要常亮或快速闪。准备工作做好后,下一步进入电脑设置。先把网卡ip地址自动获取,在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里,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DNS可把广电给的DNS添进去,然后点击确定。到这一步电脑设置基本完成。然后是进入路由器的设置界面进行路由器配置。首先要确定,路由器是否已经给该电脑分配了ip地址,双击右下角本地连接的标志(两个小电脑),跳出本地连接状态,点击支持就能看到ip地址,正确的应该是192.168.0.x ,就确定该电脑已经获取到路由器分配的地址。然后参考路由器的说明书进入路由器的设置界面。在路由器里,wan口设置有3个选项,对于济南广电要选择第3项-使用静态ip地址,点击下一步,把广电给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一个不误地添进去,DNS给一个就添一个,给两个都添进去。添完后最好在核对一下。确保无误点击下一步保存。到这里对路由器的宽带设置完成。那有人会问,设置完后,怎么还上不去网呢?别急,还有一步。那就是需要你的帐号和密码的认证了。在认证之前要确认一下路由器是否已经和广电服务器连接上了。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进入dos界面,打入ping xx.xx.xx.xx(广电给的ip地址或是网关)然后回车。如有显示有连续的几个Bytes=数字 time&数字 TTL=数字,则表明外网已经和路由器连接上了,运行广电给的拨号软件,你会发现很快就认证上去,打开网页试试,应该没有问题了。其他电脑呢,也需要这样设置吗?其他电脑只需要把ip地址设置自动,DNS也设置成自动或固定一下广电的DNS就可以上网了。 注意一点,路由器断电后再开启时,上网必须要有一台电脑进行认证。认证上去后,只要路由器不断电,这台认证的电脑即使关机了,也不会影响别的电脑的正常上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 &
基于信任管理的对等网络路由选择
□ 王宏林;朱艳琴
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 要:在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充当了路由的作用,在搜索某文件时,正确地选择转发节点,可提高搜索文件的效率。构建了基于信任的动态拓扑模型,给出了节点信任度评估的方法;提出了用加密发送消息的方法,确定故障节点;通过设定CPU的响应时间阈值,解决高可信节点因被链接过多而导致的节点拥塞,避免对高可信节点的完全依赖;设计了基于信任的节点链接更新算法,提高了网络性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摘 要:在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充当了路由的作用,在搜索某文件时,正确地选择转发节点,可提高搜索文件的效率。构建了基于信任的动态拓扑模型,给出了节点信任度评估的方法;提出了用加密发送消息的方法,确定故障节点;通过设定CPU的响应时间阈值,解决高可信节点因被链接过多而导致的节点拥塞,避免对高可信节点的完全依赖;设计了基于信任的节点链接更新算法,提高了网络性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信任管理;对等网络;路由选择
    注:请下载安装
软件后点击下面的链接阅读。阅读PDF原文: 1 2 3 4 
......(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染病专职负责人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