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15岁小学生爱玩的游戏手机的学生甚至把手机收去了跟家长翻脸

15岁少年玩手机竟把身体玩成了60岁 东莞也有这样的例子!
15岁少年玩手机竟把身体玩成了60岁 东莞也有这样的例子!
来源:东莞时报微信
眼下正值暑假,不少学生沉溺于电子产品,玩手机看电脑不亦乐乎,而因为姿势不正确,起身后总觉得头晕目眩,脖子酸眼睛痛的也不在少数。
东莞市儿童医院医生表示,每年暑期期间,来骨科就诊的学生会很多。经常低头玩电子产品和坐姿不正确,是颈椎病低龄化的罪魁祸首。
中学生长期玩手机,颈椎退化如老人
今天媒体报道,在苏州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有一名15岁的中学生前来就诊,该学生因长期玩手机导致颈椎严重变形,功能退化的像五六十岁老人。
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低头族&的增多,原本是老年人才有的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娃娃化了,希望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
此外,山西14岁的小月就是中学生颈椎病的典型病例。小月的妈妈告诉医生,孩子上了初中后,课业压力增大,尤其是期末考试前,每晚都要学到11点多,有时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看书。晚上躺下后,还不停玩手机。最近两个月,小月说自己的颈部不适,而且总觉得头晕恶心、肩膀发麻。起初妈妈以为孩子中暑了,直到最近病情加重,她才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诊是颈椎病。
东莞14岁男孩爱玩手机,颈椎已变形
东莞也有玩手机导致小小年纪就得颈椎病的例子。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童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崔文波曾接诊过一个14岁的男孩小金,因为肩颈疼痛、头晕过来就诊,X光片检查结果显示,孩子颈椎已经变形,&正常的颈椎弧度是前凸的,如果长期低头或伏案工作,会使颈椎的生理弧度变直,这孩子就是长期低头玩电脑手机,颈椎的生理弧度已经变直了。&崔文波细问之下,家长说孩子从小爱玩手机和平板电脑游戏,一玩就放不下来。
&我们又给这孩子做了磁共振,结果更惊人。&崔文波说,这孩子还出现了颈椎间盘突出的情况,&这么小的孩子,颈椎间盘突出很少见,一般出现在二三十岁以上、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身上。&
像小金这样的孩子,崔文波每个月都能接诊3&10例,以男孩子居多,年龄都在10多岁左右,平时都爱低头玩手机、玩平板电脑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长期低头看书写作业也有关系。&
医生在为孩子检查颈椎。
&长期低头不仅让颈椎的生理弧度变直,还容易导致颈椎关节半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等。&崔文波主任提醒,如果你家孩子爱玩手机、电脑,一定要控制,因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态,颈椎肌肉长时间拉直,导致肌肉韧带痉挛、劳损,容易让颈椎变形,导致颈椎,引发头痛头晕、脖子痛、肩颈麻痹疼痛有僵硬感等一系列不适。
预防:最好多参加户外活动
一旦孩子沉迷手机导致颈椎不适该怎么办呢?
医生说,要缓解这种症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进行户外活动。有一些小技巧比较适合学生和上班族使用,就是每30分钟活动下颈椎,可以双手交叉抱头,头部缓慢后仰,互相对抗,七八次就可以了。也可以用脖子来写一个大大的&米&字来活动颈椎,坚持才有效果。家长还可以用热毛巾局部热敷或者让孩子冲热水澡,都有很好的颈背部肌肉放松效果。
同时,家长应注意帮孩子戒除沉迷手机的坏毛病!
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社交型依赖
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游戏型依赖
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再对症下药。
怎样帮孩子戒掉手机瘾?
我们可以对孩子做好这几点:
建立亲子约定
家长要意识到手机可以成为工具但不能成为玩具,可以通过亲子约定控制使用手机的内容与时间。另外要帮孩子增强自控能力。
转移兴趣和注意力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可以慢慢帮孩子戒掉。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阅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聊天、让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父母以身作则,留出陪伴时间
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电子瘾的理想途径。
不要用玩手机当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比如动不动拿电子产品当奖励,以&可以让你多玩X小时手机&作为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孩子就容易把玩手机作为最大的诉求,而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让孩子意识到危害性
选择合适时机,让孩子自己体会迷恋手机后自己的一些变化。除了视力的下降、颈椎腰椎的酸痛、睡眠不足等身体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效率变低、现实人际互动减少、情绪易烦躁等层面的隐患。
责任编辑:莫凤英
版权声明:
o 凡注明“东莞时间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o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时间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邮箱:(请将#替换成@) 处理时间:9:00—17:00关注微口网微博
微信号:iweikou
(图一)  眼下学生正在放暑假,不少学生沉溺于电子商品,玩手机看电脑不亦乐乎,而由于姿态不正确,起死后总觉得头晕目眩,脖子酸双眼痛的也不在少数。  近来,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医师表明,每年暑期时期,来骨科就诊的学生会许多。常常垂头玩电子商品和坐姿不正确,是颈椎病低龄化的元凶巨恶。(图二)中学生长时刻玩手机 颈椎退化如白叟  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师表明,他从前接诊过一名15岁的中学生,因长时刻玩手机,致使颈椎严峻变形,功用退化的像五六十岁的白叟。(图三)  由于电子商品的遍及和“垂头族”的增多,原本是晚年人才有的颈椎病,越来越年青化、娃娃化了,期望致使家长和教师的留意。  据报导,山西14岁的小月即是中学生颈椎病的典型病例。小月的妈妈通知医师,孩子上了初中后,课业压力增大,尤其是期末考试前,每晚都要学到11点多,有时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看书。黑夜躺下后,还不断玩手机。近来两个月,小月说自个的颈部不适,并且总觉得头晕厌恶,膀子发麻。起先妈妈认为孩子中暑了,直到近来病况加剧,她才赶忙带孩子到医院查看。6岁男孩玩手机两小时 脖子俄然歪了  近来,他们还接治了一名因玩手机太久而致使脖子歪的小男孩。(图四)  8月2日下午,在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6岁的男孩小平(化名)歪着脖子走进了门诊室。妈妈张女士说,前几天黑夜小平缓父亲两自个躺在床上吹着空调玩手机,一看即是两个多小时。第二天早上醒来,儿子哭着说脖子痛,很不舒畅。  张女士细心一看,本来儿子的脖子往右歪了有二三十度,往回一动就痛得大哭。这可急坏了张女士一家。白叟用热毛巾敷在小平脖子处没有用,后来贴了膏药没见好,去拔罐也没效果,这才来到医院。  接诊的相城三院骨科医师陆青查看后发现,小平脖子歪了是由于斜角肌损害,浅显点说,这个和睡觉致使的落枕差不多。他介绍,这首要是由于小平长时刻坚持不正确的姿态看手机,加上又吹着空调,这些要素致使他斜角肌损害。  陆青说,小平的表现不是很严峻,如今还来得及。假如再耽误下去,严峻的话会致使偏头疼、脑部缺氧,影响智力发育。他揉了揉小平的斜角肌,按摩了肩胛提肌后,为他贴上了肌肉运动机能贴布,几天后便可恢复。防止:最许多参与户外活动   一旦孩子沉浸手机致使颈椎不适该如何办呢?  医师说,要减轻这种表现最佳的办法即是多进行户外活动。有一些小窍门对比适宜学生和上班族运用,即是每30分钟活动下颈椎,能够双手穿插捧首,头部缓慢后仰,相互对立,七八次就能够了。也能够用脖子来写一个大大的“米”字来活动颈椎,坚持才有效果。家长还能够用热毛巾部分热敷或许让孩子冲热水澡,都有极好的颈背部肌肉放松效果。  一同,家长应留意帮孩子改掉沉浸手机的坏毛病!(图五)孩子依靠手机的要素不尽相同:交际型依靠  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老友,微信兄弟圈里有300老友,QQ各种群里边还有4000多老友,这么强壮的人脉联系让孩子难以舍弃。游戏型依靠  手机里边的网络游戏格外多,在长时刻的战役中堆集下来的勋绩和经历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意。娱乐型依靠  手机里边老友不多,游戏不多,悉数都是影片、音乐、相片,弄得孩子心神不定,不想写工作总想摸手机。  假如孩子格外依靠手机,作为家长,最佳先剖析一下自个孩子到底是归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办法。如何帮孩子戒掉手机瘾?  咱们能够对孩子做好这几点:树立亲子约好  家长要意识到手机能够变成东西但不能变成玩具,能够经过亲子约好操控运用手机的内容与时刻。别的要帮孩子增强自控才能。搬运爱好和留意力  一旦孩子现已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渐渐帮孩子戒掉。爸妈能够搬运孩子的留意力,比方跟孩子一同家庭阅览,或许带孩子外出去漫步谈天、让孩子多交兄弟、培育孩子别的爱好等,都是不错的留意力搬运法。爸爸妈妈一马当先,留出陪同时刻  想要孩子少玩电子商品,爸爸妈妈的典范效果尤为首要。因而,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等放一边,好好地陪同孩子游戏和游玩,这是戒掉孩子电子瘾的抱负路径。不要用玩手机当奖赏  这是许多家长会犯的过错,比方动不动拿电子商品当奖赏,以“能够让你多玩X小时手机”作为听话的交换条件。常常这么,孩子就简单把玩手机作为最大的诉求,而习气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动的。让孩子意识到危害性  挑选适宜机遇,让孩子自个领会沉迷手机以来自个的一些改动。除了视力的降低、颈椎腰椎的酸痛、睡眠缺乏等身体健康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功率变低、实际人际互动削减、心情易烦躁等等心思层面的危险。咱们都在看(摘自现代快报官方微信)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李兵兵(图六)(图七)
关键字: 身体,成了,60岁,少年,手机,15岁,电子产品,民医院,医生,表示,不正确,第三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1334 更新:
人气:656 更新:
人气:536 更新:
人气:481 更新:
人民网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中國邊疆研究與歷史書寫』研討會日程安排
过真伤己、过直伤人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他说第二,有人敢说第一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15.6岁的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怎样对待_百度宝宝知道两会委员关注学生手机问题 触动家长痛点
科学每一天
“学生沉迷手机,怎么办?”,这已经不是一家之痛,而是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历年“两会”期间,都有不少委员针对教育、手机依赖症、青少年网络安全等问题建言。2017年,腾讯马化腾:“关注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游戏”;2016年,山东委员:“政府应制定《青少年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规则》,将正确使用手机,课间禁止使用手机纳入学生行为规范。”;2016年,贵州委员:“学生上课玩手机是一种病态!”学生手机问题备受关注 因为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伴随而生的问题也日益严峻。根据一份权威报告,截止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87亿,其中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34亿,6-11岁青少年占比从2014年的7.5%提升至11.5%,增加了4个百分点,而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上网,由于移动设备的使用私密性让管控越来越难,才会出现委员提议立法限制的极端情况。案例:不让玩手机 台州学生离家出走台州温岭箬横镇庄联村的小张今年15岁,10月6日晚上10点,他跟母亲因生活费发生争执。争执过程中,母亲摔了小张的手机,小张夺门而出。随后,家人报警,警方、家人找了一个晚上无果。所幸7日上午,小张想通自己回家了。经了解,小张国庆期间通过手机微信,认识了一个网友,约了对方周末一起玩,就想多跟家里要点生活费,当晚跟母亲要钱没有成功,又被砸了手机,一时生气就离家出走,在外面躲了一夜,第二天实在太冷了才回家。类似的案子,近日箬横镇发生了3起小肖今年13岁,10月7日晚,作业没做完的她却在不停玩手机,被父亲肖先生骂了一顿,手机也被没收了,当时小肖没说话也没反抗。8日6时30分左右,小肖吃完早餐,离开了家。8日上午10点左右,她打电话给妈妈,说自己要去打工,让父母不用找她了。办案民警认为,想要孩子能健康成长,家长做好表率作用十分重要,让孩子从虚拟世界脱离,首先家长要先脱离,放下手机,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试着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主动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找家长谈心,这不仅有益学习成长,更能调节家庭氛围。孩子用机多是玩游戏 父母遭遇管控难而青少年都在用手机做什么?根据另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他们的时间分别花在了游戏(30.1%)、视频(28.3%)、音乐(24.9%)、文学(16.7%),可见大多数都是在娱乐,并且由于孩子心智发育未成熟,容易沉迷于游戏影响学业,或受到网络“黄赌暴”信息侵害。总之,针对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管控甚至立法,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管控职责中,家庭是第一责任人,但父母们往往是有心无力。笔者一位友人是12岁孩子的母亲,她说“自己孩子平时读书做作业都挺自律,但你如果不看着督促,他可能一天20个小时都在用手机玩游戏。”确实,新生代对于电子产品几乎都没什么抵抗力,但父母精力有限又不能做到24小时看管,即使孩子在学校也不能完全安心,因为老师也难以同时监管到一个班40多号学生。学生手机难管到底该怎么办!有观点提议全面禁止青少年学生用手机,问题自然化解,但立刻就有反对声指出:禁止孩子用手机,就跟几年前禁止上网一样,更早的禁止看漫画小说一样,既难操作,更难奏效,必须从根本上寻找到解决办法。怎么从孩子手里“夺”下手机“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玩手机不学习,而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手机侵占孩子的青春。”长春市十一高中的宋翠秀老师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聪明的家长不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玩智能手机之间纠结。再说家长,家长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下班就手机不离手。家规不只约束孩子,家长要模范遵守,给孩子做榜样。”宋老师说。专家:建议“手机戒瘾”上课堂长春某学校老师表示,让孩子与手机隔绝不太现实。如果孩子上学、放学时间规律,可以不用带手机,但一些特殊情况下,学生带手机还是比较方便的。我省教育专家陈楠表示,要治“手机病”,尤其是孩子,最好“五管齐下”:老师和学校管理者要了解手机成瘾的危害,并规范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约束学生手机上网的行为;在课程中添加“手机成瘾”内容,告诉学生手机成瘾危害无穷;一旦发现学生有手机成瘾的苗头,老师和家长就要及时疏导;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兴趣,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交流;让学生全面了解玩手机的利与弊,共同讨论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手机。陈楠老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手机成瘾的孩子重新认识手机,而不是彻底与手机“断交”。手机作为电子产品只是工具,而不是我们的朋友。可以开发一种不涉及手机的兴趣爱好,例如打球、游泳,或帮家人准备晚餐,饭后聊天、看电视;每次玩手机时给自己设个闹钟,从而更好地分配时间。看来学生玩手机问,是家长心头一大痛。希望通过两会的委员提案能引发更多人关注并正视学生族的用机问题。粗暴禁止从来不是人性化的解决方案,我们有能力创造一个更安全的手机世界,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享受人类高新技术的成果。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台州科协“科学每一天”微信公众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aimeefe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5岁学生爱上40岁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