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赤脚踩水泥在水里钓鱼,回来小腿长了很多胞,特别痒

中华辞赋网◆中国辞赋网◆中华辞赋报◆中华辞赋家联合会◆1号台
◆竭诚欢迎您访问全球最大的辞赋电子文库――收录辞赋骈文5万篇!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赋帝司马呈祥雷氏率[中赋]团队800人,向全球热爱创作辞赋与古文的朋友问好,向广大同仁致敬!
 当前位置:&&&&&&&&
按文章标题
按文章内容
按文章作者
最新上传文章查询视窗
用户名:密 码:
《赋苑琼葩》(千家赋选)
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
中赋主席?赋坛领袖?赋帝
&&&○- 今日文章:0
&&&○- 文章总数:28999
&&&○- 今日访问:7897
&&&○- 本周访问:222617
&&&○- 本月访问:669312
&&&○- 访问总数:
双击自动滚屏
◆《长思短记》等多篇
发表日期:日&&出处:◆雷池龙 编辑&&作者:◆张良瑛&&本页面已被访问 4425 次
190317196057
年7月5日让人肝肠寸断的日子。
年,或1903年,无法考证)农历腊月14日辰时,归德元坝子。殁于1970年2月18日,归德邱家湾。
年,(我上初中二年级)一天门卫的工友通知我:“有人找。”我立刻赶往校门口,远远的看见一个人在哪儿来回地走来走去,走近了才看清是我多年不见的父亲,手里提着一兜橘子。看到我,父亲很高兴,他微笑着,额头上多了些皱纹,脸上显得有点儿惊异,但更多的是开心的表情。父子相见,没有太多的激动,不知为什么,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站在那儿只是听父亲说话,父亲告诉我:“感谢政府,说是量刑过重,加之他表现好,所以提前释放回家……”后来还讲了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听到上课铃响,便跑着去了教室,好像连幺爷(我们把父亲叫幺爷)都没有叫一声。
1929131998112969
年国庆前几日的一个下午,突然接到大姐从昆明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她想我,要我去昆明看她。我说明年吧,因为上半年我已回过一次内地了,而且二哥9月18日刚刚因病故去,我还没有来得及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实在不想再远行了。大姐说:自从你二哥走了以后,她常做梦,梦见小时候她背我的情景,还说明年说不定就见不到她了。听大姐这样一说,心子把把都紧了,答应她争取“10.1”前赶到,第二天一大早便买好飞昆明的机票。晚上又接到外甥女琳娜打来电话说:要是没有时间,就不必去了,她妈妈经常有病,二舅去逝以后,情绪一直不稳定,老毛病了,病情时好时坏。听得出来是不太欢迎我们,毕竟我们没有在一起生活过,谈不上什么感情,但一想到我从小在大姐背上长大的,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会遗恨终生的,我还是决定携妻子一同前往昆明探视大姐。
年的高中毕业生,也不至于当一辈子工人。革命了一辈子,落得今天无人管靠的下场。
多天了,大姐的病也不见好转,征得大姐的同意,我们买好回武汉的车票,武汉是妻子的娘家,父母健在,想回家探视乃人之常情。没想到许是因为我们要走的原故,还不等我们离开,大姐病情突然加重住院,我要去退票伺候大姐,姐夫坚持送我们离开,一再强调我们在跟前于事无补。说你大姐的病时好时坏很正常,说不定挺挺就过来了,真要挺不过来,谁也没有办法。大姐一住院,全家人都在忙活。无暇照顾我们,客走主心安,我明白姐夫的意思,硬起心肠离开了病危的大姐,这一去竟成了永诀。
月29日大姐离我们而去,她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而去的。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9月二哥刚走,大姐11 月又去。老天爷分明是在惩罚我们嘛!
年农历冬月初8子时,归德元坝子。殁于2003年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海南海口市。享年70岁。
年底,大哥17岁,高中还没有毕业和大姐一起考上军政干校走了,当时我5岁,脑子里没留下什么印象。直到55年大哥从朝鲜回国来信说,他谈对象了,未婚妻叫刘述菊,是资中师范学校的学生。近期会去家里看看。这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刚吃过午饭,那天我们家吃的是红苕稀饭,吃过饭二哥照看铺子,我和三哥谁都不想洗碗,都说还没有轮到自己。俩兄弟正吵嚷不休,听二哥在前面喊:“幺娘,有人找。”听到喊声我们比母亲跑的还快,跑出去一看,一个20多岁的大姑娘站在店门口,生得齿白唇红,极其貌美。身后跟了许多人,不光是小孩,还有几个左邻右舍的女人。小小的归德镇,突然闯入这么一个气质高雅的漂亮妹子,一路问到家里来,难怪会有那么多围观好奇的人。
年从朝鲜回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组织上不批准,说部队有规定,革命军官不能娶地富的女儿。(大嫂家是富农成份)几经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大哥也不想过分张扬。
华里,礼拜天常回家,有时把我和三哥接她学校去补习功课。大嫂对我们很好,也很辛苦,常常备课到深夜,总忘不了上街买一碗面回来给我吃。记得有一天晚上,吃过面我又睡着了,大嫂在隔壁同事房里睡觉。夜里没人叫我起床撒尿,一夜酣睡到天亮,在大嫂的闺床上大大地尿了一泡,害得大嫂早上起来忙活拆洗被子床单。长嫂当母,打小我们就非常崇敬大嫂,喜欢和她在一起,觉得比哥哥亲。
年春节,学校放寒假,我在青海水电学校上学。自从母亲去逝,我便像无家可归的孤儿,资中老家虽然父亲健在,但没有母爱的家,那般凄凉,我是再也不想回去了。那一年大哥早已从部队转业到武汉,任湖北省轻化公厅财务处会计。大嫂后来也调武汉长江规划办公室工作,可一直没分到房子,我去的那年还住在汉口胜利街一家旅馆里。就一间房,我去了便在走廊上给临时支个铺。
多年。92为了求发展,双双从武汉调海口,思佳任海南公安厅的一名科长,小强在海南商业学校任教。不久思佳出事,全家人不遗余力地为思佳的案情奔忙,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出主意。大哥嫂更是为请律师、找法院申诉费尽心思。终因局外人,不了解内情,兄弟姐妹又全是工薪阶层,拿不出更多的钱,请不起好律师而一拖再拖。大嫂积劳成疾,96年突然脑溢血,两次手术抢救,命是保住了,但落了个失忆、失语,半瘫的后遗症。哥哥瘦得不成样子,头发全白了,儿子的事早已无力顾及,一心侍候病人。直到2001年大嫂病逝,儿子也去了,如此重创,哥哥迅速地衰老了,精神大不如从前,走几步路也气喘吁吁。他那挺直的,带有军人标志的腰板也塌了下来,本来个子就不是太高,如今佝偻着。一张毫无生气的面孔,呈灰白色,额头满是皱纹。两只呆滞无神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你,犹如一无所有的空间,让人惨不忍睹。
开外年纪,讲起当年的逸闻趣事,个个快活得像孩子。良理五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她是我们隔房堂姐,夫妻俩人都是和哥哥一同参军的战友。娘家没有亲人,从来都是把我们当娘家兄弟,老来夫妻感情出现裂痕,一把鼻子一把泪地给我们述说她的不幸,我们爱莫能助,除了劝慰还能做什么呢!
早逝的四姐
193512196934
苦命的二哥
19385181998918127160
月,我被学校清退下放了,怀里揣着肄业证、户粮关系和工作介绍信,到新疆投奔二哥,我来到伊力巩乃斯河畔十二团农场淀粉厂,兄弟俩在相逢那一刻,没有太多的激动、惊异和欢喜。二哥先是一怔,毕竟分别了四年,站在他面前的小兄弟长得比他还高,完全成大小伙子了。他紧握着我的手,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说:“来了,来了好!”
自由自在的三哥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
联系电话:
互动QQ: 微信号:zf88fz   联系人:赋帝司马呈祥 投稿邮箱: | 工信部备案号:皖ICP备 备案时间:. 公安备案号:92 备案时间:. 中华辞赋网创建于. 中华新辞赋创作运动由是嚆矢 发起人:潘承祥 孙继纲 谭杰 周晓明 黄少平等 当今辞赋热掀起者:赋帝 法律顾问:徐达全律师 网站维护:中赋公司   前段时间跟朋友去钓鱼回来后发现身上长满了红疙瘩红红...
前段时间跟朋友去钓鱼回来后发现身上长满了...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前段时间跟朋友去钓鱼回来后发现身上长满了红疙瘩红红一片的而且特别痒去医院开了药膏回来搽了三四天还是没有效果而且身上红疹子变多了颗粒好像也有些变大了上面有脓包一抓就破还流水很难闻朋友让我买盒杏璞霜试试,我用搽了不到一周就消了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湿疹过敏怎么可以预防?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湿疹过敏怎么可以预防?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皮肤病
擅长:皮肤病
擅长:皮肤病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气管炎、过敏性皮炎、...
&&已帮助用户:2399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41545
问题分析: 你好,从你描述的情况看如果是突然起得红色痘痘,而且伴有瘙痒,那考虑过敏的可能性比较大,意见建议:治疗上以服用抗组织胺类药物为主,如口服息斯敏和维生素C,黄莲上清片,必要时用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
问身上起点疹子,越挠越痒,但不连片,挠完了红疙瘩四周...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17281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湿疹是不会引起偏头痛的,但具体也是个人偶尔表现出的症状不同,可能是你因为身上痒没休息好的缘故而引起头痛。意见建议: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尽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热水洗烫、剧烈搔抓等。尽量不穿化纤贴身内衣、皮毛制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酒、咖啡等。
问身上起了好多红疙瘩,还痒,是过敏...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胃肠疾病,胆石病,腹泻
&&已帮助用户:47028
指导意见:上述情况需要考虑过敏性皮炎,表现为反复发作和越抓越多的皮疹,多伴有瘙痒。建议使用开瑞坦、仙特明一类的抗过敏药物来缓解过敏症状,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必要时,应该到皮肤科就诊,做过敏原测试,查明过敏原因,避免接触,防止症状加重或复发。
问过敏性皮炎湿疹脸上很痒身体一发热
专长:小儿腹泻、新生儿疾病
&&已帮助用户:221654
您好建议用大黄甘草白鲜皮白薇煎汤外敷患处饮食清淡为主少刺激辛辣油腻食物
问擦红花油后 起疹子很痒时 皮肤 过敏还是湿...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不孕不育、人流、阴道炎、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23822
你好,你的情况是过敏引起的可能,建议去医院检查明确后治疗。注意卫生,避免辛辣食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扑尔敏或是葡萄糖酸钙治疗
问过敏出疹子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荨麻疹、
&&已帮助用户:5486
问题分析:你好,就你所描述的情况来看,还是过敏了,建议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或左西替利嗪糖浆口服外抹炉甘石洗剂抗过敏止痒治疗,效果不错。意见建议:另外,饮食上要注意辣椒,牛羊肉,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建议先不要吃,祝早日康复。
问宝宝是湿疹还是过敏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气管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紫癜肾、血管性水肿、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眼结合膜(角、虹膜)炎、过敏性肠炎等。易感冒、鼻窦炎、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复发口腔溃疡、痤疮、复发性疖肿、毛囊角化症、指甲甲床分离、心肌炎、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复发尿路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肛裂、小细胞缺铁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肠系膜淋巴结核。
&&已帮助用户:2399
问题分析: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长篇纪实原创《翻古记》之一
长篇纪实原创《翻古记》之一
(此纪实文学,讲述的是湖南洞庭湖边安乡县地区的故事,可改编成数集电视连续剧,有意者,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邹洪
戊儿(1928年是农历戊辰年,故取小名戊辰,大家都叫他戊儿)的老老祖母,浑名叫大脚。大脚的双亲是渔民,记不清他家多少代人都靠一只小木船、一篷小丝网、几百个竹卡子,春夏秋冬在水上捕鱼,吃,在船上,住,在船上,生,在船上,死,在船上。一年三百六十天除掉给水主轮鱼种送活鱼,在集市上卖鱼、买粮的时光,都在船上。
大脚妈的脚,裹得像过端午节才包的粽子,走路、撑船,都像在走高跷,不知摔了多少次跤。摔倒了爬起来,从来不哭,有眼泪也只往肚子里流。有时候,小脚被乱石碰破了皮,鲜血渗到裹脚布里结成壳,黑色的干血把裹了七八层的家机布钉在一起,用力才撕得开。
老老祖父名叫老黑,他们的父母也是代代渔民,他爹的绰号叫老姜,只因为他爱讲公道话,总认为道路不平要众人踩。搞歪门邪道的人咒他、骂他、害他,也封不住他的嘴。好人都喜欢他,说姜还是老的辣!那时,虽然他还很年轻,但是都叫他老姜,叫出了名。
大脚和老黑两家的船,出湖时一同解绳,捕鱼时一同撒网,晚归前一同到浅水滩上放卡子。那两只船跟别的小渔船一模一样,只是船的两边都加了三根结结实实的栗木桩。天黑前,船挨船,把棕索拴在一根木桩上,再把两只船牢牢地拴在一起,任凭风吹雨打。在深水区捕鱼时,突然遇到狂风暴雨,两家人就快速把船靠拢,用棕索拴牢,四个人跳下水,扶住在波浪中颠簸的船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渔民是吃水的人,沉进水里像条鱼,浮在水面像只鸭。四个精气马壮的青年护住一对“连体儿”,人随波浪像鱼游,船跟人转保平安。
一天,天空一轮明月,水里一轮明月,两家人在一起吃夜饭,
两个丈夫看到两个妻子出怀了,大脚爹说:“老庚,我们两家指腹为婚吧。”老黑爹说:“指腹为婚,要一家生男,一个生女才行啊。而今,哪个说得准是一男一女呀?我们指腹为亲好不好?如生一男一女,算发了八字,定为夫妻;如生二男,拜为兄弟;如生二女,结为姐妹,行不行呀?”三人都说好。
眨眼十个月,邹家生了个儿子,爹抱在胸门口说:“这娃儿
跟我一样,全身黑,就叫他黑雷公。”妈说:“娃儿叫黑雷公怕得罪雷公菩萨,就叫老黑吧。老是最大,也是最小,娃儿叫老黑,表明我家只要这个娃儿了,不是我不会生,也不是你不会养,是生多了养不起啊。”爹连连点头:“也是。”
戴家生了个女儿,跟妈一样白,取名小白。按老规矩,女儿六岁就趁骨头嫩开始裹脚,吃尽了裹脚苦的小白妈下决心不给女儿裹脚,让她有双大脚好走路好捕鱼。但早就听说女子裹脚是王法,犯不得。小白妈豁出来了,杀头也不给女儿裹脚。小白爹说:“我家女当儿养,小白是女娃,只有你和我晓得,对哪个人都说是个儿娃,就不怕了。”小白妈说:“我决心只生这个娃,早就听说,只生一个叫秤驼胎,别人信得过的。不是我不会生,也不是你不会养。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守这个绝密,也顾不得啦。”
很巧,老黑和小白同年同月同日生。生老黑的时候,太阳像个大火球,刚从蓝蓝的湖水里钻出来。生小白的时候,太阳变成了一个大银盘,挂在头顶上。后来问别人,说太阳出来是辰时,太阳当顶是午时,从此,老黑是哥哥,小白是弟弟。
两兄弟一样,前半边头剃光,后半边头留发,扎一根长长的辫子。
小白的妈从小就教她蹲着撒尿,她很听话。她渐渐长大了,一天她问:“妈妈,哥哥总是站着撒尿,我为哪样要蹲着?”妈妈慌忙编了一个谎,说:“哥哥的妈妈从小就教他站着撒尿,是图方便,你的妈妈从小就教你蹲着撒尿,是为了你不尿湿裤子。你们两个从小就穿割裆裤(方言,意思是说在小孩子的裤子裤裆开个口以方便大小便,开了口的叫开档裤。没有开口的叫割裆裤)的。你们很乖,就习惯了。”头几年她信以为真,人大些了,妈妈知道再也瞒不住他了,只得对她实话实说。
小白白天打赤脚,在岸上跑得快,在船上站得稳,天将黑,坐在船边上,把脚伸进水里搓几搓,晾干水就往“床”上钻。那双自由自在的脚,自由自在地长。转眼,人长成了大人,跟妈一样高。脚长成了大脚,跟爹的一样大。从生下来就没有穿过鞋,五根脚趾分岔像扇子,人家叫她鸭子脚。渔民们都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大脚的身材越长越苗条,脸蛋越长越水灵,都说:“戴家出了个儿美人。”
儿美人的美名,很快传到了鱼少爷的耳朵里,他假装收鱼租,天天到湖边溜几转。当他看到这个美人时,就神魂颠倒,流连忘返。一天,他跑回家里,脸上的汗珠还在滚着,就跪在老爷和老太面前哀求:“儿亲眼看到,天天送活鱼来的戴家有一个美人,儿这生这世能娶这样一个美人,也不枉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他爹说:“他家不是只生了一个儿娃么?”鱼少爷说:“如果是儿娃,儿也要同他结为兄弟。”他爹两眼一瞪:“胡说!你懂得门当户对是老不掉牙的规矩吗?不要忘记,我家是国戚,是湖主·他家是靠湖水讨饭吃的佃户!”他妈扯了扯他爹的衣角,小声说:“派家丁去看看吧。”
第二天,蓝天像风平浪静的大海,红太阳刚从湖那边的绿水里跳到岸上,家丁就到了湖边。缤纷的阳光,在天边画出一片彩霞,小鱼船像一群蚱蠓,排在金波荡漾的岸边。这个家丁,是从山里逃荒来的,一到,就被拐子(人贩子)卖掉了。当时,老鱼霸说:“你是我花50块大头买来的,从今天起,你每天天亮起床,鸡叫上床,在我这个大院里做事,我不吩咐,不准出院门半步!”一晃,十多年了。老代天天送活鱼,家丁认识,很快就找到了。他头一次看到一双五趾分岔的大脚,从船头下到岸上。顺脚往上看,半边光头,半边黑发油光华亮。扎一根长长的辫子,前面长着一张熟蜜桃一样颜色的圆脸。家丁惊呆了,自言自语地感叹:“天仙啊!是早晨的太阳生出来的吧!今天,我能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美景和美人,这对眼球可算没有白长!”等他睁大双眼再饱眼福时,小船已经飞去老远,抬眼望去,好像一群雁鹅在漫无边际的水上寻找鱼虾,更分不清哪只船是代家的。
家丁舍不得离去,坐在两家拴船的木桩上,尽情观赏久违的湖光山色。微风里,有歌声传来:
你看那湖水水连天
船儿在水里像只雁
&我是雁身上的一根毛
随雁飞到天外边
你看那湖水清又蓝
桨儿秀花朵朵鲜
鱼儿见花挤着跳
花见鱼儿心里甜
家丁迷迷糊糊在湖边坐了一天,太阳要跳水了,鱼船像离弦的箭纷纷向岸边射来。他醒过神来,躲开木桩,看到天仙正坐在船边搓洗大脚,霞光烘托着,就像一幅仙人画。天仙在霞光里唱着歌:
你看那夕阳格外红
照着鱼民网一篷
撒去轻哟拉回重
鱼儿撒欢满仓蹦
你看那晚霞格外艳
染美了湖水染美了天
双脚搓洗好过夜
哥弟好像拴牢的船
家丁连夜跪禀:“老爷,老太,奴才我为了访清那个惹得少爷神魂出窍的鱼佃,在湖边守了一天,肚子肠子还瘪着呢。奴才我……”老爷怒气冲天:“家奴!你好大的胆,一天不归!老爷我以为你跑了,本想明日就派人去捉拿!”他憋得通红、满脸横肉的脸包变青了:“你回来就算了。不过,你要记住,你终身的卖身契在我手里,你得老老实实在院里干活,狗吃什么,你吃什么,不会亏待你。你知道的,我家的狗饭、狗菜,有厨子做,比穷人吃的好万倍,这也是你的福气呀!如果你逃跑,只要是大清皇帝管束的天下,都要把你捉回来,坐大院后边的那个水牢,饿死!烂死!你知道吗?那个望不到边的大湖,是我家亲戚打洪毛有功,皇上封赐的。奴才,你在湖边守了一天,守到了什么?”
“那个小白,头像他爹,身材像他妈,脸像水蜜桃,实在好看!就是脚……”家丁说。
老爷急问:“脚怎个了?快说!”
“老爷,脚大踏得江山稳呀!”
老爷怒斥:“一个鱼佃,有什么江山,江山是皇上的,除了皇上,哪个踏得稳呀!”
“他唱歌的声音好像百灵鸟叫,实在好听。他……”
老爷气急了:“讲了一大堆费话,你查清没有,那个鱼佃到底是男是女?”
“老爷,我偷偷看到,他躲在船篷那边蹲着屙尿。为了弄清是不是尿,等他提好裤子走后,我像猫儿一样猫到他蹲过的地点,看到一滩水,我乐坏了,趴下一闻,一股尿气冲进我的鼻子,为了不搞错,如果那尿气是别人的或者是他以前的,我伸舌头一舔,还是热的,我爬起来就往回跑。单凭这一点,就可断定他是女扮男装。”
少爷急匆匆跑来,跪在老爷和老太面前:“爹!妈!刚才家丁讲的话儿都听清了。给儿把美人娶过来吧。”
“胡闹!女人裹脚是千古王法。皇帝选娘娘都要拿尺量,三寸金莲多一分都不要。皇上带头遵守的王法,庶民哪个敢犯?犯王法是要诛灭九族的!”他盯着家丁:“如果我家败了,你也成了丧家之犬啰!你们走!”
他闭目养神,进入了梦乡,俯伏在皇帝面前禀奏:“小人所管大湖有一鱼佃,生个女娃本应裹脚,但却女扮男装,没人识破。长大十六、七岁,大脚比他爹的脚还大,古人说,脚大踏得江山稳,小人担心,他们欲学洪毛!小人乃正公至戚,有心集合乡勇,征讨大脚,以除后患。”
皇帝听后,说:“朕立即下旨诛灭大脚九族。若大脚真是美人,赏赐与尔,并封尔为湖广总督。”
老爷喜出望外,笑出声来,惊醒过来,原来是梦。他自言自语:“我要选个黄道吉日,使梦成真!”
湖主两夫妻吃罢鲜鱼丸子,喝完燕窝汤,老爷走到天井一望,万里蓝天。对家丁大声说:“快叫马丁给老爷我备马,叫轿夫给老太备轿,叫大厨带足山珍海味,我和老太马上要动身去黄山庙许愿。”
走了几十里平路,马和轿夫都已喘粗气,上坡了,马毛汗湿了,轿夫的褂子角上滴着汗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到山顶,走到一株大松树的树荫下,突然一阵凉爽,马儿高兴地叫了,轿夫高兴得笑了,老爷气得火了,扬起马鞭狠狠地抽在马丁身上:“我好冷,快走!”
突然乌云滚滚,雨声涮涮,电光闪闪,雷声轰轰,老爷转怒为喜:“我的福气真好,正好在树下躲雨!”话刚讲完,一个炸雷,大松树只剩一根一人多高的树桩,在暴雨中呲牙咧嘴。
一会儿,雨过天晴,马丁、大厨、轿夫从残枝乱叶里钻出来,不约而同的寻找主人。他们抬开残枝,扒掉乱叶,看到白马变成了花马,老爷趴在马背上,赤膊光腚,两只手像烧糊了的猪蹄,两只宝石金钻在焦黑的爪子上闪着幽暗的微光。在压扁的大轿里找到了压扁的夫人,她的头好像一个烧熟了的大芋头,只有几个金罗汉箍在黑糊糊的额头上。
六个佣人都以为是自己贪凉爽躲在树荫下才害死了主人,吓得浑身颤抖,闯了这么大的祸,回去也要被关进水牢,又饿又烂,不得好死。俗话说,叫花子也舍不得过烂板桥,谁不想活呀。六个人都这么想,哪个都不敢讲出来,怕讲了有人去告秘请赏。
一会儿,都镇静些了,马丁说:“伙计,我们六个人都不能回去了,道理很明白,我们各自逃生去吧!”轿夫说:“遭雷打的现场不能动,别人来,一看就知道了。”大厨看了看摆在大树外面荫处的担子,笑了:“雷公菩萨不打吃饭人,这摆着的吃喝好好的,是雷公菩萨睁了眼睛,连吃喝也不打,现在我们把它分了,快走,马上走,走得越
快越好,越远越好!”
少爷成了不羁之马。
头一次,家丁挑着酒、肉,放在代家船头上,一言不发。
第二次,一大早,家丁挑着绸缎和衣帽来到拴船的木桩旁,看到他送上船头的东西都原封不动地摆在岸上。他明白了,只得对着船上实话实说:“我家少爷决心娶大脚美人为妻,只要嫁给他,大脚美人的爹妈就都马上搬到他家去住,去吃,去喝,去玩,老爷和老太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都是你们的。答不答应,我好回报!”
大脚的爹站在船尾说:“我家打渔为生,什么都不要,哪里也不去!你把挑来的东西都挑走吧!”
天阴着,下着小雨,家丁一大早就来到木桩旁。今天是他第三次来。他仿佛是自言自语:“我家少爷夜里说梦话,天晴就来抢亲!”说完,挑着东西走了。走了两步又回头望着大脚的爹:“你听明白了么?我家少爷夜里说梦话了。”
太阳当顶,两家大人还在深水里左一竹杆、右一竹杆,前撒一网,后撒一网地打捞。突然听见老黑妈大声哭叫:“黑儿呀!认得的人都夸你像只鱼鹰,你一下水,溜滑的鲢鱼也逃不脱你的两只手,这次一走,你就不回来了!”小白的妈哭喊着:“白儿呀,听到过你唱歌的人,都说你的声音像银铃,你的歌意情义深!我断定,你是看到哥哥去追鱼,你跟着去了!”老黑爹哭着:“龙王啊,你不要把黑儿和白儿关在龙宫里,两兄弟是鱼人的儿子,不怕吃苦,不会享福啊!”小白的爹嚎着:“黑儿和白儿是我们的命根子,哪个恶魔想抢走,我们就和他拼命!”
渔民们听到这悲惨的哭声,都掩面而泣。白天都在船尾竖一根竹杆,杆头挂一块白布,给两兄弟送行。夜晚都在船头上亮一盏灯笼,给两兄弟照路。
东正街,前墙左边嵌着一块“万兴绸庄”黑漆金字招牌的柜台前的五级台阶下面,摆着一张三抽书桌,桌上摆着一个二龙戏珠磨满墨汁的砚池,一个刻着:“读易(易经)破万遍,相命如有神”的楠竹笔筒里,插着几只羊毫(毛笔),笔筒旁边,放着一摞毛边纸(没有切边的纸),几条朱红色的蜡光纸。桌子的左面向街,一根绑在桌腿上的木棒上,钉着一块写着“独醒子”三个颜体字的红底黄字木牌,特别显眼,大字两旁写着“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昏我独醒”两行白字。一个头戴瓜皮帽,身穿国花绨马褂,眼戴铜镜框的中年人,正坐在桌前写大字。
少爷大摇大摆地走拢去,一个站在桌边的小子急忙躲进人堆里。少爷拿起只写了五个大字的红纸条看起来,“女儿乐,一根……”几个字映进眼球,问道:“独师傅,他为什么不等你写完,就溜了?”
“他怕你呀!”独师傅说。
少爷很得意。独师傅说:“那小子是个好吃懒做的小花花公子。”
少爷笑了:“花花公子还分大小么?”
“分的。他家靠父母做小生意,只刚够吃饱穿暖,出了这么一个小花,两个大人对内只能克苦自己的肚肠,对外,就只有打肿脸充胖子啦!”
“独师傅,你写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那小花说他看中了一位富家千金,而今,小姐讲究琴、棋、书、画,先生讲究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他除了吃、喝、玩、乐,哪样都不懂,啥子也不会,要我写条大字给他送人,说是他写的。我断定,小花是在做一场红楼梦,就想起了梦里的薛X,这句没写完的话,是他戏弄表姊妹时讲的,不但说明他粗,而且说明他臭!谁都认得你是老湖主的少爷,雷神把老爷老太接走了,你成了湖主,是远近有名的皇亲国戚。”
“不错,我妈的舅妈,舅妈的姑妈,姑妈的姨妈,姨妈的干妈,是正公夫人,哪个不敬佩平洪毛保朝庭的曾文正公!我家搬到这里的头一天,我爹就宴请了两桌地方上的名人,趁客人的眼球都被老茅台烧红了的时候,边敬酒边说明自己的身价,第二天就当了湖主。”
“少爷,你找我有何吩咐?”
“我爱上一个大美人,特来请先生看个相,算个命,择个吉日。”
“少爷不说,我早已看到你正要交桃花运。”他从抽屉里拿出一面镜子对着少爷:“你看看,你的脸上有两朵桃花宝宝,离花开的时间不远了。吉日,等花开的那天再定吧。”
从那天起,少爷一块小圆镜子不离身,走路照照,坐着照照,喝茶照照,吃饭照照,睡前照照,醒后照照,照了几天,还是只看到两个紫红带乌的猫爪印。他想起了那只家丁们都叫它猫老太的老黄猫,他小时候爱同它玩,一次,他拉住它的尾巴甩圈圈,猫火了,“喵”了一声,打了他左右脸上两巴掌,血直流,他哭得好伤心。他的妈妈拿一把鲜亮的菜刀跑来,对准缩成一团的猫:“我砍掉你的头!”猫吓得拱到他坐在地上的胸口前,他连忙伸双手护住它。妈丢掉菜刀,从白铜水烟袋的烟筒里抓来一把金丝烟,一个爪印上按一撮,血,止住了。几天后,脸,洗干净了,两个猫爪印却越洗越新鲜。妈教训他:“逗娃儿骂人,逗狗儿咬人,逗猫人抓人,一个理儿呀!”
少爷又想起因祸得福这句话也有理。眼前,猫爪印变成了桃花宝宝,桃花一开,我就交上了桃花运,双喜宴上,就请猫老太坐上席。他想来想去,又拿镜子一照,还是两个猫巴掌。他自言自语:“桃花开才交桃花运,桃花宝宝长在脸上十几年没有开,等到哪年哪月哪日,独醒子也算不出来。这把长把伞我扛到哪一天?他起身伸个懒腰,打个呵嘿,抬高声音:“那天天晴,老爷老太上山求福,被菩萨接走了,我从少爷变成了大爷,他们遭雷打是祸,我上任是福。这也是因祸得福啊·这样算来,对我来说,好天气就是好运气,好运气就是好福气。我决定,某个好晴天就去迎亲。俗话说,敬酒不喝喝罚酒,我去敬酒他不喝就罚,也就是我大轿去迎她不上,就抢!”
管家提一个小巧玲珑的丝篾篮子,篮里装着一摞朱红帖子,帖子面上,一个金色双喜字特别好看。他送完大户人家,连流氓地痞也一个不漏。那些人能赴国戚喜宴,个个喜出望外。管家想到有的客人会骑马来,有的客人会坐轿来,直进大院会喧宾夺主,于是,请专写对联卖的李老倌在两块木板上写了“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八个大字,钉在大院门外的两株大树的树杆上。
大院里悬灯结彩,新房里灯烛辉煌。客人有送人参的,有送燕窝的,有送金条的,有送银锭的,有送绸缎的,有送古玩的,有牵猪赶羊的,有送喜联的……有一幅喜联上写道:“良辰美景皇亲天,赏心乐事国戚院”。
少爷打扮得像个唱京戏的书生,胸戴大红绸球,骑着皮花带彩的黄马,跟在一顶八抬大花轿后面,几十柄铜锣声还没落音,几十只唢呐又吹奏起来,沿途车马让路,行人躲闪。一行日出前来到湖边。大红花轿停在拴船的木桩前面,鞭炮声中,少爷下马,走上船头,双膝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直起腰来:“拜见丈人丈母,儿婿娶亲来了,请新娘上轿。”小白双亲见此情景,放声大哭。老黑爹拉大嗓门:“龙王把小黑和小白接走好多天了,你们还不知道吗?”少爷暴跳如雷,弹起来吼道:“关你鸟事!准是你们把美人藏进了鱼仓!”他大喊:“来人呀!搜!”一伙人跑拢来,几个大汉跳到船上,掀掉篾篷,揭开舱板,空无人影。少爷猛踢了小白的爹几脚:“你也去见龙王吧!”这一脚使力太大,一个踉跄弹进水里,瞬间成了落汤鸡。他一边挣扎一边喊:“我宰了你们!”
老黑爹趁乱解开棕索,掉转船头,划动双桨。少爷抱住一片桨叶,横眉怒目:“快把洪毛一网打尽!”这一骂提醒了小白的妈,她一网撒去,把水里的少爷裹得严严实实,。两只小船像箭一样向深水里射去,小白妈站在船头上紧紧拉着网着那条大鱼的网绳。
老黑和小白白天跟着太阳走,夜里顶着星星走。不知走了多少天,爹妈给包的荞粑粑和鱼干巴快吃完了。耳朵里听到的男女老少讲话的声音也不同了,据此推断,已经离开那个是非之地很远了。
走着算着,忽然听到锣鼓喧天,寻声走去,看到一条大河,两岸人山人海。站在高处望去,看到红、黄、兰、白、黑五只又长又窄的船,每只船的头上,都有一个张着大嘴长着角的怪物脑壳,船尾都有一根大鱼的尾巴,坐在船两边的汉子都穿着和船的颜色一样的衣服,不是划得水花四溅,争先恐后,还分不清哪是船,哪是人。每只船上离船头尺把多远处架着一个大鼓,鼓盘上边吊着一柄铜锣,那个站着的两腿分开像疾跑的汉子,打两槌鼓,身子向前一倾,站住时,敲一槌锣,“咚!咚!哧……”的声音充满双耳。
岸上也在打哩!难怪老远就听到锣鼓声闹翻了天!
再仔细看,河岸边上,都有人拿长长的竹杆在河水里打捞,有些人在往水里丢吃的东西。
两兄弟看了一阵热闹,又急急忙忙赶路。两人的爹妈嘱咐过,我们是靠水吃水的人,记住,往水多的地方走。
走过一段杨柳青青的河堤,看到一个白发老人在河边钓鱼,便前去拜问:“老爷爷,这条河里的鱼很多吧?”
老人家指着沉在水边的鱼篓:“你们看看,就不必多问了。”
两人小心翼翼地把鱼篓抬上岸,放在一篷青草上,又小心翼翼地解开网口,看到十几条斤把重的鲫鱼和鲤鱼在篓肚子里活蹦乱跳。老黑说:“老爷爷,这条河里只有鲫鱼和鲤鱼吧?”
“鱼种多呢,这条河叫汨罗江,是八百浬洞庭湖的一根小枝桠。湖连长江,江水流进了大海。鱼跟着水上游、下游,到处游,所以,海里的鱼,江里的鱼,湖里的鱼,这条河里都有。”
小白说:“老爷爷。别的鱼不咬钩吧?”
老人说:“都咬。连乌龟、甲鱼也咬。只是我们这里的人有个习俗,第一,不吃无鳞鱼,比如说乌龟、甲鱼、鲢鱼、黄蛄、乌鱼、黄鳝、泥鰍等等。吃鲫鱼是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吃鲤鱼是通情达理,人人讲礼。所以,别的鱼咬钩我都放了,鲫鱼和鲤鱼发得快,长得快,钓到几两重的我也放回河里,让它长到斤把重。”
老黑说:“老爷爷,你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不怕么?”
“不怕啊,在我的心里,这条河永远是一条清水河!正气河!一清压万浊,一正压万邪,怕什么?”
老人把钓杆放到绿草上,指指青青的草地:“两位小兄弟走路累了,坐下来歇口气。”
老黑说:“多谢老爷爷。”
“兄弟,你们那里过不过端午节?”
小白说:“过的。”
“怎么过法啊?”
老黑说:“包粽子吃,划龙船比快慢。就是说,哪只船划得快就是赢家,哪只船划得慢就输了,赢得赏,输不罚。”
“同这里差不多。今天正是端午节。你们晓不晓得端午节的来历啊?”
两兄弟都摇摇头。其实,他们是知道的。
“这个端午节,就发生在这条河里呀!是前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听爹说,几千年以前有个楚国,楚国有个多德多才的会治国安民的大清官名字叫屈原。一个奸臣要篡夺他为国君写的法规,没有得到,就在国君面前讲他的坏话,那个名叫楚怀王的国君偏听偏信,就不再信任他。怀王被骗,死在秦国后,继位的王子竟把他流放远乡。一天,屈原走到这条江边,一个鱼翁问他:‘三闾大夫,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屈原说:‘现今世道黑暗,只有我清醒,因为这样,我被放逐了。鱼翁说:’聪明人应该顺应时势,世道混浊,那你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大家都喝醉了,那你为什么不跟着喝一杯?为什么你硬要孤芳自赏以至落得个被放逐的下场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了头的人,必定要弹一弹帽子,刚洗过澡的人,必定会抖一抖衣服,是啊,谁愿意让自己清洁的身体,去接触污秽的东西呢?我宁愿死在江里喂鱼,也不委曲求全,成为低俗的小人。”
屈原写完一篇明志的“怀沙赋”后,就抱着石头跳进了这条河的深水中。屈原跳江的恶耗很快传遍了乡里,人们纷纷划船打捞,向水里丢吃的,生怕鱼群吃掉这位忠良的肉体。那天是五月初五午时,前人为了永远的纪念,就把那天叫做端午节。后来,打捞船变成了赛龙船,是为快吧。丢零散食物,变成了丢粽子,是为了不被流水冲跑吧。”
老人讲,听他爹说,洞庭湖北边有个湖北省,湖北省有个姊归县,姊归县是屈原生长的故乡。他的妹妹听到哥哥跳江之后,天天哭得死去活来,大叫大喊:“哥哥回!哥哥回!”一天夜晚,她哭累睡着了,梦见哥哥说,他的肉体被一条大鱼吞进肚里,游过洞庭湖口进入了长江,逆水而上,送他回家,妹妹,你在江边洗衣的地方看到一条大鱼跳上岸来,快快拿把快刀划开鱼肚,把我取出来,把鱼肚缝好后推进水中。果然如梦。
屈原的妹妹在县城左边的一座青石山上凿了一座石庙,两副寒光闪闪的铁链把两口漆得通红的棺材吊在屈原庙的两边。她把哥哥安放在左边的红棺以后,自己也睡进了右边的红棺。到过姊归县的仁人志士,都到屈原庙凭悼那位千古忠烈和以命抗争的巾国英雄。
老人讲到这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几千年来的朝朝代代,都有顺我则昌,逆我则亡的国君。忠良之士,无不忧国忧民,甘洒热血。乱臣贼子,则绞尽脑汁,利己损人·哪里懂得,归根结底,都是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不然,哪会改朝换代!”
老黑背着鱼篓,小白扛着钓杆,一左一右同老人并排走着。走过绿草萋萋的沙滩,上了柳丝摇曳的河堤。老人指着垸里的田地:“兄弟,你们看,田里的稻谷怀胎了,地里的棉苗结蕾了。原来那些地方都是水,八百里洞庭,大啊!湖里的鱼虾,多啊!这里的人,都是听说,湖区的高地任你围,湖里的鱼虾随你捉,从四面八方来的。我家祖宗来的时候,这里还是湖,只是大水退去后出来好多大块大块的高地,高地从哪里来的?从湖里来。年年热天涨大水,大水冲来好多好多的泥沙,大水退走时,泥沙重,沉下来不走了,次数多了,都知道混水变清是水要退了。泥沙越积越多,湖底越填越高,有的地方,涨大水也淹不着,外地来谋生的人,就挑土把高地围起来,种棉种稻……”
忽然跑来一只白毛黑斑的花狗,围着老人又跳又蹦,老人对狗说:“花儿,他两兄弟是我请来的客人。”花狗听懂了主人的话,面对两人摇摇尾巴。
堤坡下,一所两正间一厢房的茅屋,堂屋门大开,屋里走出一位白发老太,后脖上挽着黑丝网的粑粑卷头发上插着一根白银叉针,拿着响把棍把跑到大门口讨食的鸡群邀去屋台子旁边的花果园里追捕虫子。花狗先跑到老太面前几跳几蹦,老太知道是它接老倌回来了,抬眼一望,老倌带来两位生客,连忙上前迎接。老倌说:“老伴,这两位贤侄来自远方,也是祖传鱼家,我家也是他乡之客,我们萍水相逢,真是缘分。我想留他们在这里捕鱼为生,挑堤造田,安居乐业,繁衍子孙。老伴表以赞同的笑容,招手请客人上前。
花果园里,桃树、李树、桔子树、枹子树、枇杷树,各排两行,中间一个稻草盖顶的棚子底下,有个五尺见方、三尺见底的三合土(黄泥、沙子、石灰按1比1混合而成)铺底和边槌紧的小水塘,塘里长着绿黄色丝草,钓来的鱼都养在塘里,现吃现拿。
老人把两兄弟带到鱼塘边上,解开篓口,把鱼倒进塘里。老太拿来一个竹把三尺长、网兜斗大的麻篾编手网,从在丝草中游玩的鱼群中网起两条斤多重的鲤鱼和两块粑粑鲫鱼。放在装了大半盆水的木盆里说:“两条送给陈叔叔,两条招待客人。”
儿子挑着空土篮走来:“爹,妈,北河口已经堵死了,河两边的外州都变成了好田好地,死水河都变成了大大的大鱼塘啦!牵头的大伯说,下一步是围洪家渡。”爹说:“正好,把我家应得的那份,先给这两兄弟栽种,等来年割谷以后,有了稻草,就帮他们盖两间茅屋,围洪家渡大州的时候,你们三兄弟一起去。名儿过来,你们认识认识。”三人对行鞠躬礼后,刘名说:“有了两位哥哥,我外出做活,就不孤单了。”老人问:“陈叔叔好点没有?这一鲫一鲤……”刘名说:“陈叔叔能自己坐起来,自己拿筷子、拿调羹吃东西喝汤了。我先把鱼送去再回来吃饭。会有人煮鱼汤给他喝的。”
老人说,那个陈叔叔也是外乡人,他只身一人来到这里,又勤又俭,哪家有事都去帮忙。一次,帮人造田,出了一身大汗,跑到河里洗了个冷水澡,晚上睡在自搭的窝棚里。第二天一早就起不来了,周围邻居都轮流给他喂饭、喂药、抹澡、洗脚、浆衣洗裳。刘名经常背他到背风的地方晒太阳,帮他捶背、揉腿……
老人以前是个私孰先生,精通人之初、学而先进、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等等。他居住的那里,起先还能自给自足,后来变了,官家、差人,像蚂蝗吸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个个皮包骨头,哪有能力有心肠送娃上学。他无书可教就是无米可煮,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生死关头,找到了这个世外桃源。然而,两手光光,带着力气来到这里的人,只顾造田种地,娃们也帮大人放牛放猪,还是没有读书郎。他们两口子也有力气,就同大家造田种地。年纪老了,儿子大了,钓鱼成了专业。有人说,他们两口子以前捆紧肚肠过日子,哪里生得出娃来,这里只要舍得出力气,就有吃有穿,一年不到,两口子红光满面,四十多岁生个宝贝也不奇怪。虽然是秋儿晚子,也得力了。
老人见家里有了三兄弟,夜里点盏桐油灯,教子识字读书。他难忘遭遇,头一次教学,就从四书里选了一个故事。他朗读起来:“孔子偕子路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使子路问之,妇人曰:‘昔者吾父死于虎,后吾夫死于虎,今吾子又死焉!’子路曰:‘为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子曰:‘苛政猛如虎,信哉!’”老人讲解说:“孔夫子同学生子路从泰山一边路过,看到一个妇人伏在一个新坟上痛哭,哭声凄惨,摧人泪下。孔子让子路前去打听,妇人边哭边述,说以前,老虎吃了她的爸爸,后来又吃了她的丈夫,现在吃了她的儿子,吃得只剩下半边头和一只脚了!子路说这地方老虎这么凶残,你们为啥不离开呢?妇人说,荒山里,没有官家和差人乱收费呀!孔子说,乱收费比老虎还凶残,可信啊!
第二年秋天,老人一家和邻里,在堵死的两个北河口中间一段一里多路见方没有人烟的地方,帮两兄弟盖了两间茅屋,都说那里地宽好发展。在搬去新屋前,两兄弟对恩人一家讲了实情,老太含着热泪抱着小白:“好闺女,你的命好苦,又好甜啊!你和贤侄既然是指腹为婚,就在新屋里办喜事吧。楼里的猪长膘了,塘里的鱼喂肥了,菜园里的菜郁郁葱葱,这些都有你们的汗水,到冬天选个黄道吉日办喜事,对子帖子老伯会写,饭菜自家做。”老倌说:“名儿,你下帖子的时候要讲清楚,我家只请客,不收礼。都是外来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一起热热闹闹,亲亲热热。以前,姓官的、姓流的、姓地的一类人物过生日,嫁女儿,娶媳妇,送老人,搬迁,调动等等,都要借机捞一把,遭客人背后咒骂‘砍脑壳的,又下摧款单啦!’平民百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理。”
一晃,这对患难夫妻三年一胎,生了五个儿子。又一晃,大儿子娶了媳妇,生了娃儿。祖母每天早起坐在大门口拿着响把棍(比鸡蛋粗一点的竹子尖,约2米长,大头剖成四丫或者六丫,小头留一个节巴管住剖开的竹片,又是把手,拿在手上,赶走怕啄吃宝宝眼珠的鸡群,吆喝在稻场(大门口的晒谷场地)上游戏怕抓糖鸡屎吃的孙娃。俗话说,树大分桠,人多分家,先是在老屋旁边盖了三正间两厢房一偏刹的茅屋,老大一小家搬到那里去住。在这个世外桃源里,只知道人多好做事,只顾造田种地,喂鸡养猪,放鸭钓鱼,不缺吃少穿,日子过得自由自在。但是,娃们经常窥见两位老人偷偷哭泣,感到奇怪。一次,老大问:“爹爹、妈妈,这么好的日子,二老为何伤心?莫非衣食不周?”爹说:“不是。猫儿、狗儿也有人喂食,光有吃有穿不是福气,只要家人平平安安,忙里抽闲谈心交流,尊老爱幼,无猜无嫉,才是真福。我同你娘是在享真福啊!四书上说,历代君王在选用官吏时,都首先要查访所选人员是否孝悌,谁能指望一个不孝不悌的人能精忠报国!”妈说:“我同你爹是在哭你们的两位爷爷和奶奶呀!”接着讲起了以前的情况,儿听得涕泪涟莲,说:“我们快去把爷爷和奶奶接来,他们见到儿孙满堂,一定会喜笑颜开。儿听说满清皇帝已被推翻了,推选孙中山先生当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下令不裹脚!不留长辫子!”爹喜得跳起来,大声说:“快拿剪刀来,我恨死了这根长辫子!”妈伸着大脚仰望着蓝天:“妈呀,爹呀,女儿的脚自由了!”
老黑、小白见亲人心急,风餐露宿,跋涉了十几个日日夜夜,到了当年逃命出走的两家人拴船的木桩前。抬眼四望,景物依旧,人事已非,顿时心如刀绞,泪像雨下,一位白头老翁见此情景,连忙走来。老黑和小白急忙跪地迎接。老人抱住两人放声痛哭:“老黑,小白,你们两个还活着呀!我以为这生见不到你们啦!渔民兄弟都敬佩你俩的双亲,说他们是不爱富贵,不怕强暴,网杀恶霸,为民除害的勇士!可怜那四位身强力壮的好人,因为想儿忧女,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一起上天去了。我同几个渔民兄弟,冒着残渣余孽的杀身之祸,从两家的船上拆了十几块木板钉了四个匣子,把他们埋在东头那块乱葬岗上(乱葬岗是没有人管的零星小块荒地,穷人死了都抬到那里,横埋竖埋,摞着埋,挤着埋。见缝插针,分不清一个一个的整坟堆。天长日久,牛踩马踏,猪拱狐钻,一个挤一个,一层摞一层的坑坑凹凹的乱葬岗上,就找不到哪个土堆里是哪家的哪个人的骨头了。)
三人来到乱葬岗,老翁指着两个土堆:“就在这里。当时我说,四人是两对恩爱夫妻,应该合葬,又是两家亲密亲家,应该挨近,大家都说有理。”老黑和小白连忙跪拜,哭爹喊娘,惊天动地。渔民网杀国戚的风暴平息后,每年清明,我都来挑土培坟,穷人都敬佩这四位义士,来埋人也不挤不沾。”
老翁作了三个长揖:“四位乡亲,你们的儿女活着回来了,你们放心吧!”对老黑和小白说:“县城西边也有一个乱葬岗,那里埋着二流子和小偷,不干净。我想,好人应该和太阳在一起,好人安睡在东边,好人的脸朝东方,太阳一升起来,万物都暖融融的,太阳笑,好人也笑的。”
老黑和小白边拜边哭诉:“爹爹、妈妈,你们的儿女逃到一个好人造出来的好地方,有了房屋,有了田地,有了儿孙,那里,河里的鱼任你捕,沟里的虾任你捉。头天,你们的大孙子说,孙总统把皇帝推翻了,叫女人不裹脚,男人不蓄长辫子,要俺们快快回老家接爷爷和奶奶。当天夜里,俺们就头顶月亮动身了,哪里料到……”
老翁说:“两位贤侄家有儿女,应多保重,今已人去多年,你俩从一座坟头挖一捧泥土带回去修两座大坟,立碑刻文,年年清明,带儿孙祭奠,也是不忘根本。这里有我,有乡亲,有我们的子孙。”
老黑和小白拜倒在老翁面前:“老人家。您同我们一起去吧。我们全家一定像侍奉自家的老人一样侍奉您。”
老翁说:“多谢!多谢!我家子孙也很孝顺,我哪里舍得他们。他们也不会让我独行远方。再说,美不美,乡中水呀!”
小黑和小白两口子在厢房里搭了一个临时铺,在腾出来的堂屋两边的正屋里支着新买的大床,铺上新棉垫被,被上铺白色家机布花卧单,一头摆着兰印花套子的棉被,一对长方形荞壳枕头并排放在一头。儿子看了一阵热闹,偏着小脑袋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从正屋里搬出来?”妈说:“乖儿子,你的爷爷和奶奶回老家去干什么,你已经知道了。他们很快就要到来,正屋、新床、新被、新东西,都是给老祖准备的呀。”娃儿好奇地问:“老祖
是什么?”妈说:“你爹和我的爹妈,是你的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爷爷和奶奶的爹妈是你们的老祖,从老祖到你这辈,有四代人啦。四代同堂,就是讲的这个。”儿子说:“老祖的头发都白得像雪了吧!”妈说:“当然啰!”
老黑两口子挂念子孙心切,回来路熟,只花了比去时一半多点的时间,就回到了邹家湾,“放哨”的儿子看到了,飞跑回家报信,妈妈把专为老人煮的烂饭、炖的鲫鱼、焖的鲤鱼热在锅里,倚门迎接。孙儿转身飞跑,拉着爷爷和奶奶的手走来。儿媳问:“我爷爷和奶奶呢?”爹哽咽着说:“他……他们……”儿媳插话:“老祖老了,腿脚不灵活,路又远又不好走,暂时不来,是吗?”娘哇地一声哭了,边哭边举起两块红稠包着的两块泥巴:“这,就是你们的老祖啊!”
恩人两老拄着竹拐欢天喜地地来迎接老庚,见到两包泥巴,像数九寒天喝了一杯冰水,骨头都凉了,顿时天花乱坠,踉跄欲倒。小黑两口子急忙扶两老进堂屋坐下,斟来热茶。两老喝了,感觉渐渐清醒,示意回家。小黑两口子一路小心,把老人送回家,交给了刘名叔叔。
老翁卧在床上,往事浮上心头,他喃喃自语:“我以前住的地方,苛捐杂税比牛毛还多,家家户户的房屋东倒西歪,屋顶漏天,壁子破洞。官差的官服上,胸前印个斗大的钱字,背上印个斗大的粮字,手里拿着茶树棍子、栗木棒子,腰里挂着细麻绳子、粗棕索子,挨家挨户催粮、打人、捆人,拉牛、牵羊、邀猪,打狗、捉鸡、抓鸭,逼得老百姓有的上吊,有的投河,有的喝卤水。那次,一个里长对准一个无力再跑的大伯打一鸟枪,几百粒铁砂射进老人干瘦的脸上和皮包排骨的胸铺上,好像大雨打过的沙台。眼前,这里没有官,没有差人,以后如何,就说不清啦!”老翁打了一个翻身,又自言自语:“那时,我最烦心的就是官老爷太多,有人削尖脑壳往官堆里钻,不当大老爷,当个少老爷、小老爷也不错。几个大官管一件小事,几个粮官管一个栽田的,几个路官管一个修路的,个个挺着罗汉肚,热天摇着巴焦扇还喊热,冬天穿着狐皮袄仍叫冷。吃都吃穷了,还有穿和用呢!贪赃就更难算了!为什么不把多余的官老爷变成老百姓呢?办法不是没有,官官相卫啊!他们忘记了中国人有句俗话:梢公多了翻船!”
堂屋正面壁子的正中贡着一个木制神龛。神龛正中贴着朱红色蜡光纸,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位”。位前放着一个香炉、两个烛台。位左右置着两个兰花蜡光纸做的灵屋,灵屋里分别贡着:
考& 邹老大人
故显          之灵位
妣 刘老夫人
    考 代老大人
故显          之灵位
    妣 金老夫人 
一家人晨昏三扣首,早晚两柱香,一日三餐饭,餐餐有鱼肉。一转眼,五兄弟分成五家,两老跟着小儿子。两老虽然儿孙满堂,不愁吃穿,但是经常眼泪汪汪。儿孙问就说:“我两个是爹妈一滴奶一口饭喂大的,今天的福气,是爹娘的心血、汗水和性命换来的呀!俗话说,前人挖井,后人喝水,前人载树,后人乘凉。喝水哪能忘记挖井人,乘凉哪能忘记报栽树人?何况父母!所以古人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中秋节到了,每缝佳节倍思亲。三代人首先在两个灵屋前上了佳节饭菜,又上了月饼,然后,围坐在两大张四方桌边吃团圆饭。一会儿,圆圆的月亮,升上了蓝蓝的天空,全家大小在稻场上分吃自家发的荞面烙的芝麻红糖大月饼。老黑想起了往事,对儿孙们说:“那年,红毛后代网杀国戚的闹剧越闹越大,闹进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下旨,速查严办!圣旨一下,文武百官忙得手当脚跑,偏听偏信,越偏越信成风,想争头功的老爷们纷纷回朝禀报情况确实,求皇上火速降旨,诛灭大脚九族,以免死灰复燃。千篇一律。幸亏查访的大官中有一位暗藏的同盟会会员,眼看又将草菅人命,忙呈上一份奏折,说,经过详查,那个湖主的七姑八姨九舅十干,都同曾文正公和夫人拉不上关系。那个恶少的爹,是个又嫖又赌又吸鸦片的流氓,他看到官家出门,女人坐轿,男人骑马,前呼后拥,鸣锣开道,也想威风威风。于是,废寝忘食,终于想出国戚这个绝招。趋颜附势之徒,捧他梦想成真。捧他当湖主以来,大垸里亭、台、楼、阁,出门时轿抬马骑,行人让路。今年六月上黄山求福,和占来的夫人同遭雷劈。恶少继任后去抢鱼家少女,在小渔船上猛力踢人,弹落水中……皇帝阅毕批示有据有理。片刻,嘘口长气:“朝庭养了一批贪官、懒官、谗官、媚官、裙官,闭门造车,欺下蒙上,吸民脂膏,不知足厌,危哉!危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一场美梦,两老有了重孙,梦还未醒,老人走了。这一方的田地越来越多,外地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好人,也有坏蛋。官家压百姓,坏人压好人,恶人欺善人的惨事,时有见闻。
戊儿六岁当牛郎。放牛的有小娃,也有老人。一片里多路长、百多步宽的堤坡,没有人住,也没有栽树,马攀根草青青的,甜甜的,发得快,长得快。人们叫它“野北河口”的地方,成了一个自然的牧场。经常来放牧的有三位老人,四个小娃。放的有水牛、黄牛。水牛耕水田,黄牛犁旱地,水牛、黄牛都各自繁殖,不买不卖。牛少的地方,拿猪儿、狗儿、猫儿,到牛儿多的地方去换。也不吃牛肉,牛老死了,挖一个深坑,坑底垫些牛爱吃的青草,埋一个不见坟包的平坟。农人都很爱惜牛,尊重牛,都知道,没有牛默默地耕田、犁地,要得到粮食、棉花、芝麻、豆子,是要流更多的汗水的。
过了八月半,看牛娃儿们傍坎站。一阵秋风,张爷爷把四个孩子喊到一个背风向阳的堤坡坎上坐下猜谜。他说:“头戴红帽子,身穿绿袍子,走路吹笛子,坐着摸胡子。打一个会飞的小东西。孩子们,你们猜猜看,猜对了的奖八颗花生。”娃们有的皱眉,有的沉思,忽然,几只红头绿苍蝇嗡嗡地飞来,落在一小堆屎壳螂拱过的牛屎上,片刻,又飞起歇在牛刚啃过的草根上连连搓腿。老人双眼指着苍蝇:“孩子们,那是什么?”戊儿惊喜地跳起来:“就是它!它们的脑壳通红,身上绿得反光,你们看,它几个正在摸胡子!”娃们接着你一句他一句:“是它!是它!你看它头是红的,身是绿的,飞的时候嗡嗡响,歇的时候几只前脚不停地搓。它确实是个会飞的小东西。还没有大牛蚊子大呢!张爷爷从衣兜里搜出八颗花生奖给了戊儿。戊儿,双手接过,给他的三个小伙伴一人分了两颗。张爷爷又说:“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打一吃的小东西。”娃们举起刚剥壳的花生米,异口同声地叫起来:“花生!是花生!”老人说:“猜对了,一人奖两颗。”娃们说:“多谢了,张爷爷,留着您老人家自己吃吧。”张爷爷摸出花生分给他们,说:“明天我讲个牛娃的故事,如果你们不爱听,我就不讲。”娃们伸出双手扯长自己的耳朵,张大嘴巴,望着老人目不转睛。张爷爷望着孩子们:“赵爷爷和李爷爷的故事比我还多哩!”
第二天天朗气清,牛儿在草地上撒欢,猪儿也在牛群中活蹦乱跳。老小七人,坐在向阳坡的青草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李爷爷突然从衣袋里搜出一小块白家机布,往头上一包。赵爷爷连忙伸手摸摸他的额角:“有点烧!只怕是秋风吹着了凉。”张爷爷说:“我送你回家,睏(睡)在床上捂紧被子,出身汗就好了的。”李爷爷说:“不必送了。我喝杯滚热的姜茶就会好的。但是,我家没有姜,要赶街买才有,不然,昨晚我就喝了。”张爷爷说:“刚才我讲送你回家,实际是想到我家自己种的姜还有一半没卖,去拿也近。”娃们争先恐后:“李爷爷放心,您家的牛肚子撑圆了我们会送到您家的圈里的。”戊儿说:“三位爷爷一起去吧。牛,有我们四个娃娃。”猪姑娘说:“我的猪本来该在楼里养的。明日,我还是来放李爷爷的牛,还等着听三位爷爷讲谜子猜呢!”
每逢太阳天,戊儿只要早晨出门时看到妈妈在晒杂草(长大米带壳时的谷草叫稻草,农家是不轻易烧掉的。谷子黄了的时候,四个人一张板桶,两个人割,两个人板。每割四兜谷放在一起,板谷人伸开双手的大拇指和中指合围紧握,使力在板桶一头的竹皮做的“设子”上板尽谷粒,将三次堆在一起的稻草拴成一把一丢,稻草就直直地站在田里。干后挑回来,把干透了的三把稻草捆成一捆,摞成一个可以防雨防雪好像小草屋一样的草箩。留到冬天喂牛和掺盖屋顶)。吃完夜饭,就到灶屋(厨房)的壁上取下“调儿”,到已经收好的草堆边上等妈妈洗完碗筷后,来“放把子”。戊儿把调儿钩在妈妈长满老茧的双手捧住的干草上,边转动两只小手紧握的竹筒,妈妈边添草边放,每到小碗粗的干草扭到六尺来长,妈妈不再在尾巴上喂草了,拿着草扭往回拉,戊儿跟着拉速大步往回走,妈妈把扭好的草挽成“麻花”,戊儿把调钩从麻花一头取下来,一个“把子”就做成了。爹将留下的一小堆长草分成几份,拿一份扭成一根草绕子平铺在地上,两头各用一坨干泥巴压紧,将把子整整齐齐挨个摆上卷成直径约一公尺的一大捆,扎牢,搬到屋檐下的阶檐边上挨壁子放好备用。
农家都有一间灶屋(厨房),戊儿家也有,屋里靠后内壁摆一个木制的碗柜,柜里放着盛饭的青花瓷碗,盛菜的紫黄色无花土碗、土钵,用了几代人的油罐、盐碗‘柜档头钉一个茶杯粗的竹筒插筷子,名叫筷筒,左边摆一口能装少半个立方水的大水缸。爹大早起床,先挑一担水桶到河边挑六担水。水涨时是混的,爹就拿自己做的明矾筒在水里划几个圈,不到半个钟头,水就清了。这里是水乡,河里的水半年多是混的。每家每户,都用一节鹅蛋粗的竹筒留个节巴的底上钻几个眼,放十来粒比黄豆大些的明矾一化,立即紧紧裹住夹在水里的泥沙快速下沉,混水就成了清水。这个净水的办法很简单,水乡人人都会。水缸左边放几个腌菜瑭子,经常装着罐豆浆,辣椒酱,萝卜条,酸黄瓜,洋姜等等,农忙时,就抓几碟腌菜下饭。灶屋中间靠壁,用土砖做个大灶,前边三张灶孔的上面,各按几根尺把长的粗铁丝当炉条,上面能放一个茶罐或蒸钵。利用灶内把子燃烧冲出来的火苗烧茶或蒸食物。大锅靠壁,锅前的土砖墙上写着灶神位三个墨字,灶神位左边吊着一个竹篓,里面专装结成块了的茶叶,茶罐里的水一开,就从茶叶篓里抓一小砣茶叶放进正冒着大气的水里,一会儿,清水变成了红茶,小干叶变成了大茶叶。每年的春夏之交,都有人沿门放茶叶,割谷刀,红薯等等,当时不要钱,秋收以后来收谷。他们自己说是从西边山里来的,从来没人问西边山里是哪里,记账时主人家也不看,由他自己写,反正信得过。
那三口生铁锅,靠壁的第一口最大,直径快公把尺,是专门煮猪食的,叫猪食锅。第二口稍小点,是煮饭的。第三口再小点,是炒菜或煮菜的。第二口锅左右两边按剩余灶面的大小,各安一个生铁温缸,利用余热热水。每天洗脸洗脚都有热水,不必另烧。
灶前约一公尺,是靠后壁用土砖起的“抓箱”,把子和粗壳(谷壳)装在里面,抓箱前边土砖起的关栏,并排可坐三个大人。妈妈在灶后边忙累了,灶里又要加柴,就几大步转到灶前坐着休息片刻,顺手将把子喂进灶肚,用烧火棍通通,撒几把粗壳,火烧得很旺。
戊儿妈三锅并用。头锅煮猪食,煮的是她从无人管的荒地上找来的野菜和自家菜园里的人吃不成的家菜混合切细、掺水,加上爹爹整米时车出来的细糠。第二口锅煮的米已经开花,她急忙拿筲箕溺米汤,烹饭、蒸菜。接着在第三口锅里炒菜,一小罐黑黄色的菜籽油,是自家见缝插针种的油菜结的籽,到街上的油榨房里换来的,流的汗比罐里的油还多,哪里舍得吃。她想了个办法,先把锅底烧热,滴上几滴油,再把自己在河堤内边种的竹子一节划成的涮把沾上一点点冷水往热油上一涮,油就炸了一满锅,赶忙把洗好了的菜,从
筲箕里倒下去,再大步挪到灶前,从抓箱里拿个把子喂进灶孔,用烧火棍通通,把子烧得很旺,再抓几把粗壳往里撒,火苗把罐里的水烧成了红茶,温缸里的水也热了。
一会儿,猪食煮好了,饭菜做好了,红茶烧开了,冷水烫手了,妈妈大步走到屋门口的稻场上一望,爹和牛还在田里。
她赶忙进屋,把猪食舀进一个木桶里,提到猪楼边一瓢一瓢往猪食槽里喂。猪楼池是一个长约2米、宽1.5米、深80公分,用沙子、石灰和黄泥混合而成的名叫三合土的捶底捶边做成的,跟现在水泥做的差不多,很结实耐久。池坑是爹点灯挖的,沙是爹从河摊上捞的,石灰是稻谷换的,黄泥是爹从黄山岗上挖了挑回的,三合土是爹配的,猪楼池是爹捶的。池上四只角上竖着四根约一米高、直径十公分粗的圆木,两头各约十公分处穿四个眼,各斗进四根方木或圆木,用鸡蛋粗的竹子编成栅栏,池上铺着两寸厚的木板。楼板一头斜向楼池一头,才买进小猪时,就用竹棍边指挥边说:“屙屎、屙尿,要屙在这里,让屎尿掉到池里,楼板上干干净净,走着、跳着、睡着,都舒舒服服,小猪,你两个听好没有?”每天都说几次,猪再蠢也会听话。果然,十多天后,两头小猪,听时摇摇耳朵,听完连连点头。楼板干干净净,住着舒舒服服。有时候,小猪还故意在楼板上打滚。
戊儿家一年养两头猪。正月初买回两个猪儿,一头长得快点的做“年猪”,腊月上旬,请“杀猪佬”杀了剁成肉块,子盐揉搓腌透后放进缸里捂十天左右,取出晒干,吊在火坑(在靠背风那间房屋的一边,挖个约三十公分深,一米五正方形一个坑,靠壁一面砌上土砖防火,其余三面挨着摆土砖放脚,靠壁那边放一个树兜,再在树兜边上架上干木柴燃烧,人围坐取暖。)上约1.8公尺处烟熏火烤,成了皮黄、肉干,香气扑鼻的腊肉。猪肚、肝、心、腰子、大肠等肚货,煮熟后用买来的五香粉布包结实丢进杂烩锅中卤成深黄色,又香又好看。过年(春节)时有人来拜年,就看人下菜碟。娃儿盼过年,大人望栽田,平时忙呀,人际关系再好,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借过年这个一年一回的难得的时机,走走,看看,聊聊,了却平时挂牵的心愿。有人也走过场,叫做拜跑年,一进门大声喊:“拜年!拜年!”等主人家刚从火坑边走到堂屋,喊拜年的人已经走了。知己才坐得住,当然要招待,时间短的喝盘子酒,时间长的摆酒席。
卤杂切成薄片平摆在小瓷盘里,放在堂屋里的大方桌上,请时间短的客人去坐席,时间长的也当陪客,会喝酒的放个小杯子斟一杯酒,不喝的杯子也不放。会喝酒的边吃边饮,不会的光吃卤菜。主人看到酒杯干了,菜盘光了,立即一人送上一小碗米豆腐(腊月下旬的一天,将大米泡发,用石磨磨成米浆,放在大铁锅里,灶里边烧火,锅里边用木棒搅,熟了舀在湿布垫底的大木盆里摊开,冷却后用菜刀划成像豆腐块一样泡在冷水里,所以叫它米豆腐),吃完,就散席,走人。
蜡肉虽香,但自家很少吃,来了己亲割一块切成大片,装一大碗放在焖饭的锅边蒸熟。戊儿闻到“好香”却不谗嘴,知道香肉是招待客人的。
另一头猪听说是为了猪有个伴,楼里的猪,猪拱猪,不然,吃饱了光睡,动动好。再就是喂食时争着吃,吃得快,吃得饱,拱不赢的那头猪,吃也争不赢,长也长不赢,百把斤时就出楼变成了零用钱。“乡丁钱”、“保丁钱”、“壮丁钱”、粮警的“草鞋钱”、“金堂烟钱”。钱!钱!钱!不多天,猪,就没了。
黑夜里,妈妈在烟大光小的桐油灯下,一张爹用竹子做的纺车纺的纱,积累到5、6斤时,就去请离家大半里路的杨家幺婆带着织布机到家里来织布,名叫家机布。戊儿一家大小穿的衣都是他的妈亲手裁亲手缝的。后来,戊儿要外去上学了,妈把他要带走的衣、被洗净、晒干,缝缝补补,特别是每个钮扣上都加几针。当戊儿在学校上国文课学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犹恐迟迟归”时,他悄悄地哭了。
记得最深的是爹缦在青布棉袄上的罩袍,是姆妈用家机布量体裁、缝好后再到灶窝里撮些灰,调好水,把白色染成灰色的经脏。这种灰缦袍只有一件,埋汰了要洗,没有换的,天气不好没太阳晒,等不得干,就用一块旧布包好,撮些灶窝灰上下左右夹着用脚使劲踩,干灰把水吸掉,衣干了才有穿的呀!一次,学校放假,爹带他到街上那独家机器铺里做身学生装,一位踩缝纫机的师傅伸长脖子望了望穿一身家机布、钉着布钮子的爹,鄙声鄙气地问:“他是你爹?”戊儿火了,反问:“难道他是你爹!”接着大声喊“爹”,依偎在爹胸前。爹大声应答一声“诶”,满脸堆满幸福的笑容。这是一个农人和他的儿子的深情流露啊。
“狂风吹不倒犁尾巴!”,“三日风,四日雨,文章不能锅里煮!”这两句话农人经常挂在嘴上。他们再累、再脏、再冻、再饿,都不舍得离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戊儿家的祖先是渔民,后来,逃难到了这里,同四面八方来的人们围湖造田,就边捕鱼边栽田了。
戊儿的叔叔在家族办的私塾里读书很用功,正好碰上兴办了许多新学,他也进了师范学堂,本可谋得一官半职,但一回来就说:“二哥,我听说国民党有些人才上台,就分什么钻子派!皮刀派!”
二哥插问:“什么是钻子派?皮刀派?”
“初听我也不懂,慢慢地才明白,甲字像个钻子,故称甲派为钻子派。乙字像把皮刀,故将乙派比做皮刀。我想,钻子会钻,皮刀会切,比得真好。那帮人你钻我,我钻你,争名夺利;你切我,我切你,你死我活。还哪里能像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二哥我宁肯在家里闲着穷着,也不去同那帮人明争暗斗。”
“也是。你知道我们伯父家挑堤围的田,被洪家渡的大痞子霸占了,还恶人先告状,法院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大痞子占了一大片田地,当然有钱,还养了十几个好吃懒做的当打手,动不动就动手动脚。人家告了,你不去也得去。过堂时,大痞子坐在靠背椅上喝龙井,伯伯跪在地上头也不准抬。第二次过堂时,六个人抬着一顶朱红色大轿走进法庭,轿里走出一个穿法衣的人径自走到伯伯面前,拉着他的手说:‘伯伯,请起来!’坐在审判台上的法官吓了一跳,心里说:‘我只坐四个人抬的兰轿,他坐的是六个人抬的红轿,衣帽比我的也不一样,只怕是孙总理办的政法大学毕业的吧。’你们猜,那个是哪个?”
叔叔顿悟,抬高声音说:“是我们三房的醒家姐夫(民间俗语,说孟同梦,不吉利,故将孟说成醒),他在哪里?”
“在家栽田。”
“那个法官呢?”
法官搬来一把椅子,请伯伯坐下,问道“老人家,刚才来的那个人是谁?”
“是我的侄女婿。他读政法大学时学问最好,毕业时分到州里当院长。他亲自看到世态炎凉,决心归田。”
“那些田地到底是哪家的?”
“是我家挑堤围的,哪个想要就给哪家,我一大家人,有的是力气,只要肯下力,哪怕没田栽!”
“你只要动一下关系,这场官司你准赢。”
“我已经赢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一到,一定要报。”
邹家湾人发得快,一个四代人不能同堂的家,已有老、壮、少、小一百多人,叔叔把娃们收在祠堂里识字、读书。
不久,来了一位手拿罗盘的风水先生,围着我(戊儿)家同叔叔住的屋台子左看看,右瞧瞧,笑容可掬,说是一个发人发家的好屋基,三正间两厢房两偏刹的茅屋是个撮金撮银的大撮箕,保管四季发财。叔叔见二哥兴趣很浓,就提出来把学堂让给自称姓蔡的先生教。先说明不向学生家里收谷收钱,柴、米、油、盐我们供,自己动手做吃喝。先生满口答应。因为他是西边山里来的。没出过远门的娃们听不懂他的话,叔叔就在一旁帮忙。一天傍黑,蔡先生横躺在自己床铺上吸鸦片,叔叔看到后连忙去喊二哥:“二哥,蔡师傅喝鸦片,不能留在这里,败坏我们家的门风。”二哥轻轻咳了两声,连点几下头。
“我在长沙师范学堂学的历史书上讲,英国商人把大批鸦片运到我国,把银子赚走了,把国人害瘦了、害病了、害死了、害穷了,还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自从蔡师傅到我们家住下开始,我就闻到一股怪气味,这种气味,我一次路过杨家湾杨家大屋时闻到过,以为是什么东西烧糊了他家不知道,怕起火,我站了好大一会,还是不见动静。过几天听说,他们家的大媳妇劝男人劝不听,吞鸦片死了!才知道那种怪气味是吸鸦片的时候散发出来的。刚才,我亲眼看到了,立马感到,他以前躲着吸,见我们闻到了不讲,胆子就一天比一天大,刚才他也看到了我嘛,说不定有一天还会邀我们做伴呢。历史先生讲,清朝有个好官林则徐,眼看着鸦片即将毒得我国国穷人亡,怒缴英商鸦片四万多箱,在边卡虎门焚烧,好人大快。英国开来兵舰,林则徐早有防备,斗得它落花流水,满清王朝迷外压内,反将打了胜仗的林则徐革职流放,并同英国签定丧权辱国的和约,除赔白银四万万两外,还割让香港,这是1840年的事,从此,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在水深火热中度日如年。可是,坏蛋哪里知道,中国人的眼睛是向前看的,拼掉脑壳、流尽热血,也要前进!”
“你这次亲眼看到,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听说政府正在捉那些上了瘾的人去集中强制戒毒呢。”
“我对蔡师傅实话实说,劝他远走高飞,戒掉后再来。”
“我听说毒瘾一发,就会六神无主,有的倒在地上抽筋、打哈欠,有的混身长浓泡疮,烂死!男人为吸鸦片,有的卖田、买地,卖窝(屋)、卖妻、卖儿、卖女,有的烟瘾发了无钱去买、无物去换,就去偷、去抢,甚至杀人、放火!女人瘾发了也去偷、去抢、去骗,甚至卖皮卖股,伤天害理啊!”
一次,戊儿看见妈妈站在灶后,忙着把提篮里的蛋打了八、九个在碗里搅匀,拿勺子舀到放了油的锅底,小火煎成十几张蛋皮,折好切成面条。戊儿的家乡是个水乡,不种麦子,当然没有麦面做的面条,头年,在北平读书的大姐夫放假带来几把,才认得外面还有这种东西。他猜,准是幺舅来了。大姐姐很爱小弟弟,平时一年顶多来两三次,这一回快一年没有看到,自己动手做了当地没有的面条款待稀客,自然是姐姐对弟弟的一片爱心。她把一碗热气腾腾撒了葱花和豆瓣酱的(蚕豆炒到大半熟,磨成碎块,去壳,用茶叶、紫苏煎成黑红色浓汁,加适量盐,搅匀,装在圆周约1米,深约20公分的专用晒酱的瓦钵里,再用竹片熨一个比瓦钵稍大的圈,网几层蛛丝,盖在钵上防灰防虫,日晒夜露35到45天,即成一小块豆瓣也找不到的又香又好看的酱菜。)鸡蛋面条送到坐在火坑边桑树枝熨的小靠背椅上的弟弟手上。正在想心事的弟弟一惊,忙伸双手捧着。他没有吃,端着出去了。
一会儿,爹从老旱谷田里回来了,戊儿站在屋台子左边头上一颗名叫石灰李子的树下看到,爹头戴斗笠,上身穿一件补了又补的黑布姊妹装棉袄,腰里扎一根稻草扭成的腰带,棉袄外套一件棕编的蓑衣,单裤卷到冻红的大腿上,两只小腿糊满泥巴,一只脚上流着的血已经把半边脚上的泥巴洗掉了。
“爹,你的脚……”
“不要紧,我在老旱谷田里做肉田埂(用稀泥巴糊在老田埂内做个小埂防止漏水),踩着一个死蚌壳,挖掉一小块肉,我回来洗洗包包,拉牛去耕腊水田的,犁在田里等我呢。”
“幺舅来了!”
爹三步变成了两步,来到屋里,妈在温缸里舀了两芦瓜瓢热水放在小木盆里,端到火坑边喊他坐下,烤烤火。帮他洗干净受伤的脚,从娘家陪嫁来的黄铜水烟袋的烟筒里抠来一小撮烟丝按在伤口上,用一小块干净的旧布包好,说:“正杜来了,只听到他在正屋那边喊蒲儿呢。”
幺舅来了,蒲儿也来了。大姐姐看到碗里不冒热气了,连忙抢去朝灶屋走去,边走边说:“你们有话就讲,我能听到的。”
姐夫见了这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老舅,喜得连伤痛也忘到九霄云外了。
“我只晓得你到省里受训去了。”姐夫刚开始说话,老舅就打起了连珠炮:“我到长沙,见了世面,开了眼界,听到了一些新鲜事和国家大事。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强占了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俗话叫9.18事变。日本强占我东三省,成立满州国,还派一个被辛亥革命推翻了的皇帝溥义当皇帝,。1937年7月7日,俗话叫七七事变,日本兵又炮轰泸沟桥,打进山海关,进攻我内地。国民政府分成三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一派跟风。主战的一派,就是全民团结起来同日本强盗拼,也叫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同日本强盗拼,同日本鬼子拼!当时我想,为什么不叫日本人,叫强盗和鬼子呢,很快,我明白了,世界上只有强盗才抢别人的东西,现在,日本连中国的土地也抢,人也乱杀,不是强盗是什么!世界上本来没有鬼,鬼是人造的。只是人造的鬼是人间最坏最坏的坏东西,难怪我们平时听好人骂坏蛋‘你人不做做鬼!把你当人你偏要做鬼吓人!’这次我到省里集训,是主战派招集的,条件很简单,只要身体健康,有小学以上文化,有决心同日本鬼子拼命的青年就要。几个条件我都有,所以没来告辞就悄悄走了。
这次集训,我还知道了什么是西安事件,什么是平型关大捷,什么是台儿庄大捷,什么是中央军,什么是八路军。那时候,我真想当个八路军,跟我叔叔当年在贺龙手下当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那样。那时的贺龙,现在就在八路军里。又一想,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能把欺辱中国人的日本强盗、日本鬼子拼走也一样。这次笃睦乡只有我一个去集训,省里派人送我回来当乡长,过几天就上任。昨天,我碰到刘正学,他说,大敌当前,一大批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走上了同强盗鬼子拼杀的战场,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教育救国,教育兴邦’的学校。他们一些高中、高师已毕业的未毕业的志同道合的青年,在板桥垸刘家祠堂办了一所学校,正在文星桥旁,取名‘文心小学’。今天我来,是想送松蒲儿去读跑学,吃、住在我家。外婆和舅娘已经满口答应了,还笑得腰躬背驼呢。能学点文化,眼睛就看得宽、看得远了,长大了当兵打鬼子!打强盗!用枪炮也学得快些,打得准些;写个家信,看个家信也方便些。”
“很好!”姐夫说。
“我赞成!”姐姐在菜园里喊。
在北平读书的大姐夫张士锦放假回来了,把也想上新学的戊儿接到他家,不到一个月,教完了四个年级的算术。
文心小学在乡下办了半年,参与者越来越多,假期间在县头东门外无人管的河州上盖了四幢四面水的校舍,淡黄色墨写的木板牌子,挂在档头一幢房屋的档头竹壁上。
这个县没有城,从一条大河分岔出来的一条小河围了一个圈,小河上搭了两座大木桥,可行人走牛。那条大河是澧水的主流,又叫县河,挨街那段有千把公尺宽,上街的人都坐划子。
“无钱住街角,喝点米汤也快活”的人越来越多,那些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吃到了甜头,纷纷进到“城”里,很快就把那块不到四平方公里的地盘挤满了。他们按方向给青石板铺的街道取了名字,叫东正街,南正街,北正街,五总街等,只有靠大河的半边街没有名字。有人在县河半边街对面靠岸边的河滩上,栽上大碗粗几人高的杉树,在桩头横着钉牢的方木上盖上一寸多厚的木板,在两人多高的顶上盖上稻草编成的帘子,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叫它吊脚楼。早想试探看的人们一看很好,就一家挨一家的也成了半边街,同以前的半边街陪成一条街,人们都异口同声叫它前河街,同那几条街比,不同处是一边屋顶上盖瓦,一边屋顶上盖草。
那半边街水涨时架在水上,水退时架在滩边。这个县虽然不是出名的长江沿岸的、像重庆、武汉、长沙等一样的大火炉,夏季在屋子里也热得汗流浃背、睡不成觉。吊脚楼独享凉爽的河风。夏季是涨水季节,从大水里吹来的风格外清凉,因此,开茶馆的特别多。茶馆里都有撑开四只脚落地,可以坐,可以靠,可以躺,可以睡的竹片编的折叠椅。闲人都喜欢到那里喝茶,乘凉。
戊儿考上了五年一期,学名邹运鸿,开学第一天,教音乐的傅先生教了他们一首歌:
小呀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啦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小呀小儿郎
背着书包进学堂
不是为做官
也不是为面子光
只为穷人要翻身啦
不受人欺负
不做牛和羊
这首歌一听就懂,一唱就会。
傅先生爱穿上学时穿的一身蓝色的学生装。听说,那时期省里有两所远近出名的女子中学,穿戴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一所学校的服装全是黑色,一所学校的服装全是蓝色。先生是一色女性,都很朴素。她们都说:“国难当头,应当节衣缩食,支援前方。”
傅先生仍留齐耳豆长发,檐子复在眉上,穿蓝色姊妹装上衣,齐小腿肚的裙子,长统袜子,布鞋腰上钉一根布做的扁带,横过脚背一扣,很牢实,像手提竹篮的“篮篮鞋”,跟她的先生们一样,不擦脂抹粉,走近时,只闻得到人固有的香气。
教完“读书郎”后,她问:
“你们都懂得这首歌的意义吗?”
学生们参差不齐地回答:“懂!”、“懂!”、“懂!”
“同学们,你们想做官吗?”
“不想!”、“不想!”
“你们为了脸上光彩吗?”
“不是!”、“不是!”
“你们为了什么呢?”
“为穷人翻身!为穷人不做牛!不做羊!”
“那么,眼前你们怎么做呢?”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狂!回到家里,向爷爷、奶奶,爹爹、姆妈讲今天学到的学问!”
邹运鸿大声说:“我先唱两遍‘读书郎’给爹妈听!”
“妹妹们,弟弟们,希望你们学到就用,知行合一!”
第二堂课,傅先生把写好歌词的大纸,用巴钉钉在黑板的左边,转过身来说:“同学们,上课铃正好响完,现在我们开始学唱‘义勇军进行曲’,你们看着纸上写的歌词,我先唱一遍。
不原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她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奴隶是什么?”
同学们有的摇头,有的沉默,有的拉长两只耳朵,都睁大眼睛,望着激动的大姐姐。
傅先生说:“奴隶是没有做人的权利,没有做人的尊严的人。这些人被有些披着人皮的狼叫做‘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把这些人的两只脚拴上沉重的铁链子,连得只有尺把宽,只能拖着挪动。双手卡着手卡,做着重活、累活、埋汰活。身上围着破麻布片,光着长了老茧的脚,尖刺戳也不会痛。手上的老茧比老树皮还厚,狗腿子在旁边游来游去,看到哪个动作慢了就劈头盖脑抽几鞭,横眉怒目大骂:‘狗奴才,打死你!’只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样的人就是奴隶,人类历史上只有奴隶社会才有,哪知日本强盗又把中国人当奴隶啦!同学们,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不愿意!不愿意……”
“日本强盗‘九.一八’强占东三省,‘七.七事变’打过泸沟桥,‘八.一三’攻进上海市,侵入南京后屠杀我同胞三十多万人,妄想把中国人当奴隶!日本是个国土不大的岛国,敢到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来横行霸道,帝国列强为虎作伥,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难道我们还不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吗?”说到这里,她愤怒地扬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滚回老家去!”
学生们都站起来,挺着胸膛,举起小拳头跟着呐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滚回老家去!”
有一次,预备铃声刚响,傅先生左手拿一把木板做的、石灰涮白了的大刀,右手驾着一个头戴日本军帽的稻草人置于教室门外的拐弯处,上课铃声刚响,她把“大刀“从左手递到右手,拿着进了教室。她说:”这堂课,我们唱支‘大刀进行曲’随即把抄好歌词的折叠纸打开抹平,贴在黑板上,念道:
大刀向鬼子门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英勇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我们团结一心勇敢前进
看准了敌人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突然,他冲出去,一刀砍掉了那个鬼子的头。
两年中,傅先生教唱了几十首歌,比如《读书郎》、《义勇军进行曲》、《十送红军》、《五四纪念爱国歌》、《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歌》、《长城谣》、《满江红》、《黄河大合唱》、《救亡进行曲》、《大路歌》、《八百壮士》、《齐动枪》、《大刀进行曲》、《红樱枪》、《毕业歌》……等等。她教每支歌都反复讲解歌词的意义,有时喜笑颜开,有时涕泪涟涟,有时声色俱厉。这些歌多数能在后来编印的《经典红色歌曲》中找到,只有几支歌遗漏了,根据记忆,记录备忘:
《齐动枪》
日本想把中国亡
给你一点油盐米糠
个个齐动刀和枪
要把狼外婆一扫光
要把狼外婆一扫光
《红缨枪》
枪缨红似火
枪头发银光
拿起红缨枪
去打小东洋
是个横行霸道的恶魔王
它的野心比天还大
妄想把中国来灭亡
你愿做牛马
你愿做猪羊
拿起红缨枪
去打小东洋
神出鬼没干一场
不让鬼子逞疯狂
不让鬼子逞疯狂
《八百壮士》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八百壮士
奋守东战场
四面都是炮火
八方都是豺狼
八百壮士一条心
十万强敌不敢挡
我们的国旗
在重围中飘扬
快快奔上战场
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教邹运鸿班的国文(语文)和算术(数学)的先生叫李先开,开饭的时候,同学们便异口同声地朝他笑着喊:“你先开!你先开……”李先开呵呵一笑,走到打饭的窗口前打饭。他中上个儿,爱穿一身草绿色服装,有时戴墨镜。上国文课时拿两本书。教算术时,左手拿课本,右手拿一根一米长的“米导尺”。课外爱同学生玩,打乒乓球,投篮球,撑排球,踢毽子,弹弹子(玻璃球),滚铁环,跳房子、捉羊儿,丢手巾,摸瞎子……都玩得开心。本来,他比这些弟弟妹妹们顶多大七、八岁,那些儿童爱玩的游戏他也玩过,离他并不远。
每次上课,预备铃刚落,他已站在教室门外,上课铃声一响,他就跨进门来,老念着同学们都已牢记在心的一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久而久之,一学生问:“李先生,你在念什么啊?”
李先开说:“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诗。”
“大哥哥,你为什么要拿着两本书啊?”
李先开翻开黑底白字的字帖:“这是一本柳公权柳字体的正气歌,也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作的,我建议你们都到书铺里买一本,很便利,学学写正楷字,读读正气歌。”
大家说:“我们读不懂。”
“我会先学懂,再给你们讲的。现在先简单介绍一下正气歌的来历。正气歌是文天祥就义前一年写的,他热情地歌颂自古以来为正义而斗争的人们,显示出传统的民族气节,表明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经受考验的顽强意志。”
过了两天,学校的墙报栏前人挤人,有个读过几年私塾慕名而来初中补习班学习的大龄学生,在前面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顿时鸦雀无声:
过零汀洋  文天祥
辛苦艰难起一经
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汀洋里谈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青照汗青
李先生见那么多人挤着看,挤不拢去的就张着耳朵仔细听。他连忙走来,学生们自动让出一条路来。
一学生问:“李先生,这首诗是你抄好贴上去的吧?”一学生赶忙说:“我跳起来一看,就是李先生爱写的柳体字,正楷字个个都认得。”
李先生走近墙报栏,面朝大家:“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
“喜欢!就是半懂不懂!”
“我学了好久,字典、辞典都翻了现在把学习心得讲讲,同大家交流。先讲写这首诗的文天祥是个什么人?离现在一千多年也就是公元一千二百三十六年的一天,而今的江西省吉安县一个姓文的农家生了一个娃儿,取名天祥。文天祥从小刻苦读书,二十岁时考取头名状元。朝庭又查访得知他是个孝子,即选他入朝当官。公元一千二百七十五年,他以右臣相兼枢密使的身份被派到敌营中谈判,谈判中他不受威逼利诱,被元朝臣相伯颜拘留,在转往北方途中逃脱。他逃到现在的浙江省温州市,拥立益王赵罡,顽强抵抗元军。一千二百七十八年被俘后押送大都,就是现在的北平(北京),关押三年,劝他投降,都被坚决拒绝,表现了反侵略到底的气概。一千二百八十三年一月九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历史书上都说,文天祥是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一学生问:“李先生,你喜欢文天祥吗?”
“我喜欢他的为人就像他写的诗。文天祥再次被俘后再过零汀洋时写的《过
零汀洋》一诗,头一句‘辛苦艰难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说的是他自幼刻苦读书,考上头名状元后被选进朝庭做官,领兵抗元已经四年。第二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说的是宋朝的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国势危亡像飘飞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好像暴雨打着的浮萍。第三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汀洋里谈零丁’。惶恐是惊慌、害怕的意思,零丁是孤独,寂寞。说他经过惶恐滩并不惶恐,经过零汀洋并不零丁。最后一句是全诗,也是文天祥一生的总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说的是古往今来,哪个人能躲避一死,只要在关键时刻视死如归,在历史上留下一颗爱国心就满足了。
眼前,日本强盗侵占了我国半壁江山,妄想把中国人当奴隶,它们做梦也想不到,中国人正在冒着它们的炮火前进!我最喜欢最后一句,一个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
一次课外活动,李先生八挂朝天拿来一只乌龟。
“李先生,你拿那个臭东西干什么啊?”
他墨镜一摘,嘴皮几撇:“这个日本鬼子正在那边的阴沟里爬,被我活捉了。你们看它的尾巴!别看日本强盗还在发狂,其实,在中国人面前,就像乌龟的尾巴一样长不了的!”大家都乐得哈哈笑。
又一次课外活动,李先生和学生们玩捉羊儿(老鹰捉小鸡)。一个个子大又很机灵的篮球运动员自动排在最前头,同学们一个拉住一个的上衣后襟,越拉越长。李先生说:“顶多十个,多了尾巴太长,很容易捉到。你们快点排好,我来捉。”八个同学自动组合,你捉我闪,看热闹的师生们大喊加油。
邹运鸿突然说:“李先生,我快毕业了,真的不想离开文心。正像李先生讲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想走也得走啊!你讲个故事,好么?”
“羊儿们”和看热闹的同学们围个圈坐在地上,李先开边往中间走边说:“我读书的那个中学的校长早年留学日本,结识了同盟会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听了孙先生讲他为什么要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民国的道理,心领神会,志同道合,于是,参加了同盟会,出钱,出力,出命,奔走呼号,经历千难万险,推翻了腐败透顶的满清王朝。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到,那些舍生忘死、带头闹革命的先知先觉的人们,大多数是读书识理的。比如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起义前一天给他妻子和还不懂事的娃儿写的信里说,‘余写此书时尚为世上一人,汝阅此书时余已成地下一鬼……’可见,他明知赴死也从容上阵!难道他不爱他的娇妻和娇儿吗?不是的。因为他深信,只有世界大同了才有老百姓的幸福!
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创办了我们省第一所大学,总理府令他当校长。他深知这个担子不轻,几个学期后,他发觉不少学生徒有空名,毕业后走上岗位,哪能担起国建重担!他联想到中国有句古话,‘万丈高楼平地起’,也就是要打好基础,于是,他辞职了,出钱、出力筹办了一所中学,不少爱国人士也捐钱捐物。他立了一条家规,他家娃儿只能凭勤学苦研,能上大学的上大学,留洋的留洋,但毕业后都不做官,都到学校里教书。他有儿女九个,四个留洋,两个大学毕业,还有三个正在本校和大学读书。不论是媳妇、女婿,或者正在恋爱的已经到校十二人,分别担任国文、外语、数、理、化等科的先生。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女赤脚踩入水泥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