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城墙的城墙城门是文物保护单位吗?什么时代的?

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和公布时间
&简    介
榆树人遗址
榆树市大于乡周家油坊
旧石器时代
榆树市文管所
自1951年至1977年多次发现人类骨骼及古生物化石。据C14测定:距今7~4万年。相当于山顶洞文化时期。周家油坊遗址,位于榆树县城西南18公里处大于乡境内。遗址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为7公里。台地标高200-220米,高出松花江面50-70米,被松花江支流所切割,成为岗垅地形.阶地高出河床8-12米,该层含有古人类文化遗物和猛码象、被毛犀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被称为“榆树动物群”。
长蛇山遗址
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哈达村
吉林市文管处
位于吉林市龙潭区大屯乡哈达村,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属青铜时代(西周初至秦汉之际)西团山文化类型。房址为半地穴式,分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形制。墓葬形制为石棺墓和土圹墓两种。解放后,吉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此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共发掘原始社会房址15座,灰坑17个,墓葬4座,出土石、陶、铜、玉器612件。长蛇山遗址为研究吉林地区原始社会房屋建筑和吉林地区原始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猴石山遗址
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八家子村
吉林市文管处
位于吉林市龙潭区大屯乡孤家子村北,总面积450,000平方米。猴石山遗址是一个较大的青铜时代村落遗址。各山坡都有古代人工开成的阶梯状台地,上面分布着数十座居住址,皆为半地穴式。东山南坡为墓葬地,有数百座石棺墓。从1976年至1986年,共发掘居住址18座、石棺墓163座、灰坑5个,出土了大量文物。猴石山遗址有居住区,有墓葬地,面积广,内涵丰富,是省内相当典型的西团山文化遗址。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西团山文化的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西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埋葬习俗以及族属等问题提供充足的实物例证。
长岗子遗址
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伯都村西北3公里
奴隶社会扶余、鲜卑居住时期
宁江区文管所
位于宁江区伯都乡伯都屯西北3公里。遗址处为东西走向的小漫岗;以漫岗为中心,东西长230米 、北宽
100米,整个遗址均为耕地 ,在耕地表面能见到大量的“汉书二期文化”
类型的陶片 。 也有不少辽金时代的遗物。该遗址是1858 年 文 物
普 查 时 发 现 的 。1974年,吉林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试掘,属青铜文化遗存
敦化市渤海街敖东委
渤海(公元698-926年)
敦化市文官所
为于敦化市区东南部位,牡丹江北岸。城为方形,分内外二城。内城正方,边长80米,外城周长四里,目前仅存南墙252米,西墙190米,其余不存。城内出土有铜钱、石臼、陶器、铁锅、车穿等遗物,这些遗物带有明显渤海早期特征,该城是渤海早期一座重要城址。
石头城子城址
扶余县新城局乡石头城村
扶余县博物馆
城址位于扶余县新城局乡石头城村西北。呈矩形 ,东西宽,南北窄
,周长1922米城内地表遗物极为丰富,灰色方砖 、布纹 瓦 、陶器口沿 、酱釉缸胎瓷片等散布于地 。曾出士石臼 、古钱 、 础石 小石磨
、铁锅及铜箭头。l98l年出土连珠纹人物游戏铜镜,省文物工作队征集九叠篆字“利涉县印”一方。
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旧街村
吉林市文管办
位于龙潭区乌拉街旧街村。乌拉古城俗称大城子,即明代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即叶赫、哈达、辉发、乌拉)之一乌拉部的都城。乌拉古城由内、中、外三道城墙组成,夯土构筑,中心有高台,城外有护城河。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九月间,努尔哈赤亲领大兵征乌拉,转年正月攻克。乌拉古城及其地下文物,对于研究东北特别是吉林地区明代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霸王朝山城
集安市财源镇霸王村
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年)
集安市文物局
霸王朝山城是高句丽时期的军事用城。山城凭依山脊天然形势构筑,充分利用了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山势凹伏的地方,以及南面谷口平缓处垒石筑墙。城墙总长1260米,保存最好城墙高度是5.2米,此山城是通往集安市区路线的要塞。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靖宇县靖宇镇西南三道崴子恶和河南岸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靖宇县文管所
位于靖宇县保安村恶河南岸,时期为1940年。1961年4月13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赴东北工作。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抗日联军总指挥,抗联一路军总司令。1940年2月23日只身与日伪奋战6天之后,壮烈牺牲在一棵大树下。1946年2月,靖宇县人民在此立碑。1962年至1965年重建碑、塔。1978年又建新塔,塔为正方形,高15米,边长10米。塔身正面有朱德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塔北50米处立有纪念碑一座,高5.34米,宽1.2米,厚0.55米。正面刻“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殉国地”,背面刻生平简历;西侧建80平方米接待室;周围遍植松柏。
解放烈士纪念塔
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大街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四平市民政局
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先后在四平进行了4次战役,为纪念解放四平而英勇献身的将士和他们的丰功伟绩修建了此塔。整体建筑由塔、牌坊和塔园组成,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以花岗岩威石条砌筑。塔身上分别有林彪、高岗、林枫、陶铸题词。
金代摩崖石刻
梅河口小杨乡庆云村
梅河口市文管所
金代摩崖石刻是我国仅存的几块女真字碑文之一,位于梅河口市小杨乡庆云村北0.5公里的半截山之南坡。碑文系金代收国二年(1116年)刻,分别镌在两侧石壁上。东侧石壁上刻有“大金太组大破辽军与节山息马立石”三行十五字,其左侧另有女真字四行二十三字,大约是汉字的对译。西侧石壁上刻有女真字七行七十余字。记载了金代初期发生在海龙(今梅河口)一带的战争。
苏军烈士纪念塔
长春市人民广场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斯大林大街人民广场中心.广场占地一万平方米。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为了纪念在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苏军在此修建了这座纪念塔.塔为苏式造型.采用花岗岩大小方石条分六个层次垒砌西成。塔高为27.5米,塔身方形锥体底层边长6米,顶层边长2米。塔座为圆形,面积314平方米.有四层台阶。
农安县农安镇西门外文管所院内
农安县文管所
农安辽塔位于农安古城西门外,今农安镇黄龙路与宝塔街交汇处。该塔高44米,13层。实心,砖造。密檐式,分座、身、刹兰部分。为吉林省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座呈八角形每边长7米,高1米,垒砌坚固.承托塔身。塔身基部东西直径8米,南北直8.30米,系用不同形制的青砖、平瓦、筒瓦、猫头瓦、水纹瓦等建成。
骚达沟墓群
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下洼子村
吉林市文管处
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下洼子村骚达沟北山上。骚达沟墓群属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类型,从1941年至1953年,先后清理发掘28座石棺墓,出土大量文物,其中北山顶一座大棺内出土随葬品最多,表明当时已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墓葬形制多为块石垒砌,少数为板石立砌。骚达沟墓群面积广大,内涵丰富,因有山顶大棺这样特殊的墓葬而对研究西团山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性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杨靖宇烈士陵园
通化市市区内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通化市民政局
通化市靖宇陵园,是安葬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治委员杨靖宇将军的地方。陵园包括陵墓、陵堂和陈列室。1961年3月4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大青山遗址
公主岭市双龙乡大青山村
公主岭市文物所
大青山遗址是吉林省西部范围较大,文化内涵丰富,保存较好的古遗址之一,为青铜时代晚期遗址,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东西长约500米西部东西长约300米,两部南北宽约150米。东部遗物较西部密集,主要有石器、陶器、骨器、玉器和青铜器。1971年在遗址所在地水泉山屯西南30米处发现一座古代土坑竖穴墓葬。
敖包山遗址
通榆县兴隆山镇北
新石器时代
通榆县文管所
敖包山遗址略呈西南东北向,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高约10米。文物主要有陶器残片、石器、玉石饰件、蚌壳饰件和兔、鸟、鱼类骨骼。大风剥蚀,暴露出13处居住址和两处灰坑。在居住址附近,采集到陶人头部2件。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
双塔屯东岗遗址
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双塔屯东
新石器时代
洮北区文管所
双塔屯东岗遗址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沙岗上,遗物分布范围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300米,呈不规则长条状。遗物有石器、细石器、陶片等,采集到圆柱形、丁字形陶人头部,还发现了半地穴房址,该遗址属于新石器和辽金两个时代文化遗存,其中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遗物。
红石砬子遗址
前郭县吉拉吐乡东灯娄库屯南约2.5公里
磐石市文管所
位于磐石市三棚乡红石村。为1932年至1935年间杨靖宇、李红光、盂洁民等领导的磐石抗日游击队的根据地,遗留下许多革命遗迹,有密营址、医院址、修械所址等。遗址内曾挖出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是抗日英雄们对敌斗争和艰苦生活的实物例证,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黄鱼圈遗址
舒兰市法特镇黄鱼村
舒兰市文体局
位于舒兰县法特乡黄鱼圈村珠山上,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包含青铜、渤海和辽金等几个时代的文化遗存。曾发掘房址9座、石棺墓1座、灰坑1座,获得石、陶遗物百余件。房址为半地穴式。石棺为自然碎石垒砌。黄鱼圈遗址是一处含有不同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遗址,对于研究吉林地区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五家子遗址
长春市双阳区山河镇
双阳区文管所
五家子村位于山河乡南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遗址不仅面积广大,文化层也有一定厚度。根据对北山遗址断面的观察,其厚度达40-70公分。在遗址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人们使用过的灰坑等遗迹,当地群众还在西山果园内挖出过五座石棺墓,均用大块石板堆
砌,反映了当时人们死后的埋葬情况。在遗址发现了众多的陶器、石器残件。
田家坨子遗址
农安县小城子乡李林通村
农安县文管所
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曾采集到各类手制陶器残片及石斧、石环、白石申珠、六棱青铜锥形器、铁斧刃部残片等共150余件。发现许多鱼骨和小动物的骨胳。在遗址西部发掘50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一处。在房屋中清理出陶瓮、陶鼎、陶壶、陶碗、罐形器、彩绘泥质陶罐以及鼎足、鬲足、豆座、陶片等文物。
东团山遗址
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永安村
汉夫余时期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永安村,东南距帽儿山约一公里。东团山遗址包含青铜时代、汉魏、渤海、辽金等时代遗存。山上有土掺碎石夯筑城墙三道,高矮不等,为山城。东南麓有―座夯土筑造的平地城,平面为圆形。目前学术界认定此城为夫余前期王城或渤海涑州城,是研究吉林市建城历史典型遗址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现已与帽儿山墓地一并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珲春市三家子乡古城村
珲春市文物管理所
裴优城位于吉林省珲春市三家子乡古城村北缘,东北距市区10公里。城西1公里处有图们江由北向南流淌。城址平面呈梯形,方向南偏西40度。城墙以土夯筑,周长2023米,北墙522米,南墙460米,东墙520米,西墙521米。南墙和西墙各有一门址,并有瓮城,南门址有城门柱础石。城墙四角置有角楼,四面墙上设14个马面。城外8米有明显的护城河遗迹。城中央地势略高,是主要建筑区。城内已辟为耕地和村落。出土文物有“崇庆二年三月”年款的“勾当公事威字号之印”一方,“天泰”年款的“副统所印”一方,“行军万户之印”三方,“大同二年八月日”少府监造的“尚书礼部之印”一方,“大同”年款的“副统所印”一方和两颗人纽小铜印。裴优城是东夏国时期的一座重要城池。
榆树市大坡镇
榆树市博物馆
古城东、西墙因就地势所筑,略为弧曲。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墙长105米,西墙长840米,南北墙各长630米,周长为3150米。现北墙残高为3-4米,墙基残宽5--7米。城墙为黄揭色夯土板筑.城外设有护城河,现宽10米左右.深2-3米。该城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各门现宽15~20米不等。
珲春市马川子乡炮台村
珲春市文物管理所
东炮台位于珲春市东南约9华里马川子乡炮台村所在地。遗址四周为社员居住区。炮台呈椭圆形,“三合土”夯筑,高约6米。东西径为100米,南北径为70米。东、南、西各有座炮位,每座炮位呈圆形,周长约70米,炮台外有宽约9米的护墙河,尚存积水。炮台东、西2华里许各有边长百余米的方形土筑围墙,是当时靖边军驻扎的兵营遗址。东炮台始建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
珲春市板石乡
珲春市文物管理所
西炮台位于东炮台以西约10华里,板石乡春景村辖境。遗址四周为稻田。炮台呈椭圆形,“三合土”夯筑,高约3米。东西径约90米,南北径约80米。东、南、西各有座炮位,东、西两座炮位围以土垣,周长约60米,高约5米,南面炮位已无土垣。炮台外有宽约9米的护墙河,西约100米处有一南北约120米,东西约110米的方形土筑围墙,是当时靖边军驻扎的遗址。
于家沟抗俄斗争遗迹
梨树县石岭子镇小孤家村
梨树县文管所
于家沟屯,位于梨树县石岭镇小孤家子村东南1.5公里苍子山脚下,其北0.5公里为刘磨房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皇俄国参加八国联军进犯我京津地区,借口保护东清铁路而出兵东三省。同年八月,一支沙俄哥萨克马队驻扎在于家沟附近刘磨房屯。为纪念抗俄斗争英雄和死难同胞,1970年梨树县人民政府在于家沟建立了抗俄斗争纪念碑,同时建立了于家沟抗俄斗争展览馆,陈列展出沙俄士兵行凶杀人的图片、实物和于家沟屯民抗俄斗争的有关资料。
伪满洲国皇宫旧址
长春市光复北路3号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帝宫”(今俗称伪皇宫),位于长春市光复北路3号。整个建筑占地12万余平方米。
王隅沟抗日根据地
延吉市依兰乡成子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延吉市文物管理所
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延吉市依兰乡古成子村。包括王隅沟、南洞、松林洞、凤石洞等几个较大的自然屯。主要遗址有:中共东满特委和中共延吉县委办公室遗址、王隅沟区人革命政府遗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一团部遗址等。1932年11月2日,中共王隅沟区维埃政府的建立,宣告了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正式创立。1933年1月延吉县游击大队成立,王隅沟游击队编入其中,1934年3月延吉县游击大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一团,继续和日伪军作战。日本侵略者从1933年9月至1934年初,向王隅沟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大讨伐”,革命力量遭受很大打击。1935年1月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转移到三道湾,后转移到安图车厂子。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
磐石市三棚乡红石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磐石市文管所
位于磐石市三棚乡红石村。为1932年至1935年间杨靖宇、李红光、盂洁民等领导的磐石抗日游击队的根据地,遗留下许多革命遗迹,有密营址、医院址、修械所址等。遗址内曾挖出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是抗日英雄们对敌斗争和艰苦生活的实物例证,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大荒山抗日根据地
珲春市英安乡大荒沟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珲春市文物管理所
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珲春县英安、密江两乡北部,包括中岗子、三安(下中沟)、上中沟、清水洞、荒沟、东沟、北沟、大槟榔沟、小槟榔沟、徐大马沟、杨木桥子等自然屯。主要遗址有:北一学校遗址、荒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十三烈士殉难地、头道岭军事筹备会议遗址、中共珲春县委遗址、北沟村苏维埃政府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和医院遗址等。1932年1月中共珲春县委派15名党团员到大荒沟头道岭建造密营,成立了珲春县第一个抗日武装别动队。同年9月,中共珲春县委把各地武装队伍统一编成岭南、岭北游击队,大荒沟别动队为岭北游击队,从而创建了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12月,日本侵略者推行“第二期治安肃正计划”,大荒沟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1934年4月,中共珲春县委为保存革命力量,撤离大荒沟根据地,转移到其北一百多华里的汪清县金仓地区。
腰营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县鸡冠乡腰营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汪清县文物管理所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汪清县中部鸡冠乡腰营沟和塘石河子沟(现名吉兴)。主要遗址有:腰营沟区政府遗址、汪清县游击队营房遗址等。1933年春,中共汪清县委成立了腰营沟区苏维埃政府(后改为人民革命政府),宣告了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成立。1934年9月,日本侵略者发动第三次“大讨伐“,企图消灭根据地,在这紧要关头,中共东满特委于1935年3月召开了腰营沟会议,决定保存革命力量,撤消了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并组织部队和,向南北满远征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市卧龙乡和安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和龙市文物管理所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古洞河上游的河谷岔地,和龙、安图交界处,今属和龙市卧龙乡和安村。主要遗址有: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部和团部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遗址等。1935年1月延吉、和龙、安图境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千多名军民来到车厂子创建了当时东满最大最有影响的车厂子抗日根据地。当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部和一、二团团部就驻在此,是领导东满抗日军民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1935年10月,日本侵略者开始大举向根据地进犯,为了保存实力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撤离车厂子根据地,分头向南满进军,并于一军配合作战。二军一团、二团也转移到安图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白山市江源区松树乡大安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白山市文管办
位于江源县松树镇大安村西北羊脸山上。时期为1936年。1981年4月20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王德泰(1908年―1936年)祖籍山东,少时迁居延边。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任延吉县反帝同盟部部长,1933年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政委、军长、中共东南满省委委员,抗联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等职。1936年8月在与日伪军战斗中牺牲于大安村小汤河,当时掩埋于此。1959年修墓、立碑,1982年重修。现占地600平方米,周围有铁栅栏,正中为石砌水泥面的墓丘,直径与高均3米。前有高3.3米,厚0.23米,宽0.8米墓碑一座,正面镌刻“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将军之墓”,背面书烈士生平。
东岔抗日根据地
集安市清河镇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集安市文物局
东岔抗日根据地,距市区西北18-30千米。东有老岭山脉及小爷岭密林为天然屏障,西、南有崇山峻岭,层峦叠嶂阻断交通。奔流不息的蚂蚁河从东部小爷岭山麓流出,汇集大小川流注入浑江。这一带山深林密,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当年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曾在这里建立了东岔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长度约10千米,面积约125平方千米。
珲春市清河街
珲春市文物管理所
龙虎石刻位于珲春市珲春大桥西南“龙虎”公园内。原址位于珲春市凉水镇(现为图们市所辖)东南图们江边,1940年修筑图们至珲春公路时,将石刻东北向迁移300米,立于公路北侧,1985年修筑图们至珲春二级公路时,将石刻迁至珲春市珲春大桥东北侧,后迁至现址。该石刻为花岗岩质,高1.40米,宽1.38米。正面用双勾法镌刻钟鼎文(金文)“龙虎”2字,左下端阴刻楷书“吴大”4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钍垢扮醮海嵬醮焊倍纪骋揽颂瓢⒂攵砉聿榭敝卸矶勘呓纾思涫樾戳“龙虎”2字,寓保卫疆土之意。如今为保护石刻,建有一座清代风格的亭阁。
满蒙文石碑
前郭县长山乡库里村
前郭县文管所
该碑坐落在前郭县长山镇库里屯前, 俗称 “库里碑”。
因碑文为满蒙两种文字 ,故 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
此碑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碑为清初顺治皇 帝为其外祖父 、祖母而立 , 距今己有340余年 。石碑由额碑身 、
碑跌三部分组成 , 通高 5. 82
米, 石 碑 从 额到 跌,通体雕刻 精 细,造型完美 碑身正面阴刻有383个
满蒙文题字 。
桦甸市夹皮沟镇东北黄泥河林场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桦甸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桦甸市夹皮沟二道河上游东北沟跳石塘上掌原始林区内。为1940年至1941年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委员、副总司令兼南满省委书记魏拯民同志生前居住址和殉难处。现存地窨两座、嘹望峭遗址两处,在地窨子内曾发现当年使用的器具,地窨西南有魏拯民烈士坟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文物遗存。
白城市洮北区顺德乡双塔屯
洮北区文管所
双塔东西并峙,砖结构南向,其间距23米。两塔的建筑形制、装饰图案大致相同。全塔除基台以外均被梵文经咒和各式砖雕、彩绘图案装饰,而通体以白色为基础色调。塔由塔刹、塔身、塔基三部分组成,通高13米,为清代遗存
抗联一、二军会师地
靖宇县那尔轰乡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靖宇县文管所
位于靖宇县西南岔镇光明村于家沟里。时期为1935年。1981年4月20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9月,根据中共东满特委的决定,为打通安图、鹘娇谷崭莸氐牧担尾坷钛е衣柿礁隽髡鳎诖擞胍痪罹赣畈炕崾Γ烦“那尔轰会师”。当时一军的指挥部为三间木楞房,现仅存遗迹。1965年在会师地点设标志牌;1981年重修纪念碑。
小西石棺墓群
磐石市吉昌镇
磐石市文管所
位于磐石市吉昌镇吉昌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属西团山文化类型。1976年至今进行过两次调查、一次清理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墓葬结构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石棺墓,有四种墓葬形制。是研究青铜时代生产结构的典型遗址。
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墓
辽源市西安区安家街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辽源矿工墓文物馆
辽源矿工墓,位于辽源市市郊西北8公里处,俗称“万人坑”,现有规划控制区100万平方米,核心项目区20万平方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为扩张侵略,将沾满鲜血的魔爪伸进了辽源煤矿,他们在掠走大量煤炭的同时,制造了一个个“万人坑”,而矿工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矿工墓现有七处尸骨展馆和一处“炼人炉”遗址。从1963年开馆至今已经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五百万人次。矿工墓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仅存几处保存完好的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证之一,该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长春市人民大街47号(中共吉林省委)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座落在今长春市新发广场西北侧。现为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委员会办公楼。这座楼建于1933年,建筑西积15276平方米.占地西积342212平方米,为日式建筑,钢筋框架结构,顶部为铜瓦铺益,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西倒另有关东军司令官官邸,现为松苑宾馆,北面备有车库。
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
长春市新民大街2号(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坐落在新民大街2号。正门朝西,占地面积5.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建子1935年。银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呈“王”字形。塔式屋顶正面五层,地下一层,楼顶葺以烟色琉璃瓦,外墙用咖啡色瓷砖贴面。该址现为医科大学基础教学部。
伪满中央银行旧址
长春市人民大街91号(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中央恨行旧址,坐落于今人民广场西北侧。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8平方米。1034年动工兴建.1938年竣工。原计划造价600万伪币,实际支出伪币1000万元。主休建筑为希腊古典式。整个高度为21.5米。楼层最高部为27.50米。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沟,楼体为钢架结构。正面和东侧面用东北产花岗岩右贴面.整个建筑异常坚固.
日本100部队旧址
长春市越野路(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00部队旧址占地面积为东面宽500米,南北长1000米,共计为50万平方米,是一个有大小平房和楼房百余座的建筑群。其中,有二层楼房一座,占地720平方米,一楼为细菌标本宜.二楼为司令部,“王”字形建筑一座.为动物解剖室和火化场(炼尸炉)。平房三,为小动物(鼠类)饲养室,另有平房20栋,为马、牛、羊等牲畜饲养房舍。日本投降前夕,该部运走了所有贵重设备。并令工兵将建筑物炸毁。
白家堡惨案纪念地
通化县兴林乡大荒沟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通化县文管所
纪念地包括纪念碑.死难同胞坟墓.纪念馆房屋等设施.是中共通化县委.通化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白家堡惨案死难同胞于1965年建立.整个纪念地呈长方形,面积30×50平方米,周围栽植着松树和杨树,庄严肃穆.
丰满万人坑
吉林市丰满区丰满乡孟家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位于吉林市丰满区丰满乡孟家村,占地约3垧左右。为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役使中国劳工修建“第二松花江丰满水力电气发电所”,致大批劳工死亡的抛尸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丰满“万人坑”原址岗梁上修建“丰满劳工纪念馆”,作为日本帝国主义迫害中国工人的历史见证。
龙井日本总领事馆遗址
龙井市龙井镇吉胜街东端今人民政府处
1909年始建1920年火灾后重修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龙井市文物管理所
龙井日本总领事馆遗址位于龙井市吉胜街东端北侧。设立于1909年11月2日,1920年11月27日馆址失火烧毁后重建,至1926年竣工,馆址占地面积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四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二千五百零三平方米。龙井日本总领事馆由日本外务大臣亲自掌管,领事馆辖区包括延吉、和龙、珲春、汪清、安图等市县。馆内不仅拥有庞大的武装警察机构,还设置了监狱、水牢等。龙井日本总领事馆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延边推行侵略政策,镇压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掠夺延边经济资源的铁证。
石人血泪山
白山市江源区石人乡石人矿区境内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白山市文管办
位于江源县大石人镇光环街。时期为1945年。1983年11月24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石人血泪山原名“浴淋塔山”,面积约50万平方米,因日伪时期石人矿死难矿工1万余人埋葬于此,故称“血泪山”。1963年在此建阶级教育展览馆一处,并建参观纪念址8处,总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山顶有高15米的纪念碑一座,上书“日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纪念碑”。向下有百级台阶,入口处有三个跪伏的罪魁生铁铸像,现部分建筑已遭破坏。
腰井子北岗遗址
第四批   
长岭县三十号乡腰井子屯
新石器时代
长岭县文管所
长岭县30 号乡腰井子屯是大面积草原、沼泽,北侧50米外是一座呈东西上走向
,长约3公里的大沙岗子。遗物散 布于岗子的南坡 ,范围为东西长I000米 、南北宽
8 0米左右。 遗址中散布大量蚌壳、鱼骨、禽骨、兽骨,陶片和少量细石器及一部分玉器,。改遗址面积 较大 ,遗存丰富
,为研究我省西部新石器早期至晚期的文化面 貌 提 供了 翔实的文物资料,1982年,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秋,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清理发掘。 &
伯都古城址
第四批   
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东南约200米
宁江区文管所
伯都城址位于宁江区作伯都乡东南约200米 。东 , 西、南三面是平原 。城址略成方形 。 城墙周长3132米。城内偏西南部存有7处土包
、表面散落着大量的方砖,布纹瓦片,莲瓣纹瓦当,陶片,还有一些佛 像及佛饰残块,小铜佛、汉 、唐、宋、铜钱等,根据城址
的形制和遗物看属于辽金时期。
第四批   
梨树县河山乡
新石器至青铜
梨树县文管所
长山遗址位于东辽河畔一“丁”字形的慢岗上,地势北高南低。遗物集中分布在长山岗南部靠近湖泊的向阳坡上。早期以细石器和砂质纹饰陶片为代表,距今6000年左右;晚期以磨制石器和夹砂素面陶片为代表,距今为3000年左右。
吉兴屯遗址
第四批   
伊通县二道镇吉兴村
伊通县文管所
吉兴屯遗址是一处较有代表的青铜时代遗址。该遗址此遗址范围大、遗物丰富、文化特征明显。各类遗物集中在南部向阳坡上。主要遗物是石器和陶片。石器多为磨制而成,少量为打制。陶器有豆、罐、壶、鬲、鼎、碗、钵等。陶质均杂有较大沙粒,手制,器表经打磨,以素面为主。部分豆柄,壶口和罐形器耳上有戳点纹。
赤柏松古城
第四批   
通化县快大茂镇向前村
通化县文管所
赤柏松古城是一座汉代古城址,它座落在高9米,面积约60000平方米的河谷二级阶地上,阶地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城墙是沿着阶地的周缘走向夯土筑成,平面呈不规则矩形,有四道墙,北墙西段地势很高,城墙因势而就,不见城垣;有四个城门;城内还有三处角楼址.
第四批   
珲春市杨泡乡杨木林村南山下
珲春市文物管理所
萨其城位于吉林省珲春市杨泡乡杨木林子村东1.5公里。城垣依起伏的山势以石材修筑,呈不规则形状,周长7000米。有门址5处,即南门、西南门、东门、及两处西北门。门址均宽8米。城内可分为东和东南两个沟岔,东沟岔长、东南沟岔短。城内距北门300米有一座小山丘,山丘顶部设有了望台。山丘两侧和北面的缓坡上,各有一处遗址。两侧的遗址均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出土文物有席纹、斜方格纹、“之”字形纹、绳纹等板瓦。
第四批   
蛟河市前进乡张广才东庙岭
蛟河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蛟河市前进乡张广才岭东庙岭上。海拔657米。前进古城是辽金时期的军事城堡,由防御墙和守备城组成,均为山皮土迭筑,保存尚好,是很值得珍视的历史遗迹。它不仅对于研究辽代军事城防的分布、形制和规模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辽代同生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关系和统治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二井子遗址
第四批   
镇赉县胜利乡二井子屯
新石器至青铜
镇赉县文管所
二井子遗址座落于岗长1000米,宽800米,高3米左右,岗上有遗址3处,间距为200米,呈三角形分布。遗址分为西、南、北三个区。文物主要有陶器残片和鬲足、细石器。陶器是北区年代较早,西区和南区晚些。细石器北区和南区较为精致,西区较为粗糙。这里应是一处距今4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遗址。
向阳南岗遗址
第四批   
镇赉县坦途镇向阳村
新石器至青铜
镇赉县文管所
向阳南岗遗址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大砂岗上,在砂岗的中部南坡多处风剥坑中裸露着大量的蚌壳、鱼、兽骨、陶片和细石器。分布范围东西1000米,南北80米。细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石匕首、石镞等。陶片以手制黄褐夹沙陶为主。属新石器晚期及青铜早期的文化遗存。
色树背墓群
第四批   
柳河县城东南20公里
高句丽至渤海时期
柳河县文管所
色树背古墓群位于柳河县城东南20公里孤山子镇色树背村西南漫岗山坡上。东经126°00′,北纬42°13′之间,距色树背村约700米,东距孤山子镇政府所在地约3.5公里。南距平安屯1公里。东南1.5公里左右是新安古城。西面为连绵起伏的群山,南面山脚下有一水库,北面山脚下有一条乡路通往新安村,一条小河向东南流去,汇入三统河。色树背墓群大体上分为两种墓葬,一种为封土墓,一种为积石墓。除几处早年被盗掘外,其他墓葬保存一般。
太平川墓群
第四批   
柳河县太平川镇康石村西山果园内
渤海(公元698-926年)
柳河县文管所
太平川墓群位于柳河县太平川镇康石村西山坡上果园内,整个地势避风向阳,古墓分布较分散,面积较大,现存古墓62座,均为封土墓。大部分保存尚好,从保护现状看,大部分墓室已经坍塌根据出土遗物和墓葬形制看,这座古墓应是渤海时期的古墓。康石古墓群对研究高句丽至渤海时期的墓葬及柳河在高句丽、渤海时期的历史、文化及民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史料价值。
第四批   
龙井市德新乡龙岩村
渤海(公元698-926年)
龙井市文物管理所
龙岩墓群位于龙井市德新乡龙岩村西南300米。墓群分布在一西南、东北走向的山坳及坡地上,分布范围长220米、宽60米。共有墓葬20余座。墓葬一般为石室封土墓。墓群东北边缘有一处当时的建筑遗迹。采集文物有莲花纹瓦当、指压印纹檐头板瓦、绳纹板瓦、筒瓦等。墓群西南1华里有一大型渤海时期的遗址。
北山寺庙群
第四批   
吉林市船营区北山公园内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吉林市北山经济开发区内的北山上。北山分东西两峰,寺庙群位于东峰上,有清代修建的关帝庙、药王庙、坎离宫、玉皇阁等。二百多年来此山一直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北山寺庙群是省内最大的古建筑群,是满族建筑艺术的珍品。北山庙会现今已成为东北最有影响的寺庙文化。
布尔图库苏巴尔汗边门衙门遗址
第四批   
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
四平市铁东区文管所
清代柳条边边门衙门旧址。柳条边是一条土筑地域封禁和行政区划标志设施,横垮辽宁、吉林两省,为清代重要历史遗迹,分为老边和新边两部分,布尔图库门为新边(吉林边墙)第一座边门。始建于康熙九年(1970年)。目前仅存兵丁房和二老爷府。
长春清真寺
第四批  &
长春市长通路清真胡同
清?嘉庆年间,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陆续由关内迁来长春居住。清?光四年((1824年》,回民捐款.集资修建清真寺,早期位于城内东三道街。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原寺规校较小,于同治元年(1862年),迁移现址重建。后经年两次大规模扩建,清真寺的规棋和设施日益完善。现占地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礼拜段、望月楼、对厅、教长室、沐浴室、清真女寺等。
第四批   
长春市东头道街
长春文庙始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建有大成殿三间,崇圣殿三间,东西两侧各有殿庶三间,另有大成门三间。前院有东西更衣厅各三间。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建有文昌阁,阁高两层。1924年对文庙进一步修、扩建。使之完善。文庙内主要建筑有行敲拧⒋蟪擅拧⒋蟪傻睢⒊缡サ睢⑽牟蟮取U庾碛钍怯傻钐妹爬群铣傻娜郝洌嫉10000平方米左右。
依克唐阿碑
第四批   
敦化市大石头镇哈尔巴岭村东北
敦化市文管所
立于敦化安图交界的哈尔巴岭岭岗上,该处有一条清代的“官道”。该碑是为纪念清代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升任黑龙江将军而建的。共四通,现仅有两通,一通为“德威丕著”碑,一通为“依公德政碑”。
马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第四批   
汪清县东光乡东林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汪清县文物管理所
马村抗日游吉根据地(又名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汪清县东光乡东林村东南约4华里处的板石山东边(当年叫马村),以及东林河南岸的梨树沟一带。包括的遗址有:中共东满特委和中共汪清县委办公室遗址、汪清县游击大队部遗址、汪清县第二区苏维埃政府遗址、汪清游击队营房遗址,伊田小学遗址等。1933年2月在中共东满特委和汪清县委领导下,在马村正式成立了汪清县第二区苏维埃政府,从而宣告了小汪清游击根据地的正式成立。1933年12月日伪军对根据地进行了为期四十多天的“讨伐”,使原来有一千五百多名群众的根据地只剩下四百余人。1934年1月党组织撤消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分别将党组织和群众转移到蛤蟆塘、大荒崴、腰营沟等地。
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
第四批   
长春市人民大街193号(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建国忠灵庙旧址位于今工农广场以南.斯大林大街121号。全部占地面积朽6万平方米,分参道、外庭、内庭三大部分和一些附属建筑。
头道溜河会议址
第四批   
桦甸市白山镇头道溜河大川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桦甸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白山镇头道溜河太平川附近,现已淹没于白山湖中。1939年8月1日-5日中共南满省委和一路军主要负责人在此召开会议。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壮烈殉国后,魏拯民于3月13日-15日,再次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共南满省委和一路军领导干部会议。此遗址是研究抗联历史的珍贵资料。
七道江会议址
第四批   
白山市八道江区七道江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白山市文管办
位于八道江区市效乡七道江村,时期为1946年。1987年10月24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原为“通明炭矿”办公室,为3间砖瓦结构的正房,面积96平方米,南北中间各设1门。1946年12月11日至14日,南满根据地领导人陈云、肖劲光、肖华、江华、韩先楚等在此举行会议,制订了坚持南满、支援北满、响应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积蓄力量、准备反攻等一系列战略方针。会后,开始了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1984年8月,通化矿务局将会址维修后移交文物部门管理。
中共中央东北局梅河口会议会址
第四批   
梅河口煤铁工委楼
解放战争时期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梅河口市文管所
会址座落在梅河口铁路工委楼二楼,一间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小会议室里。一九四六年三月,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彭真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分析了东北战局,落实了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先打长春,后打四平”的战略方针和部署,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彭真、高岗、张闻天、李富春、伍修权、陈正人、周桓、吕正操、林枫、肖华等重要领导人。这次会议对保卫解放区、解放全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九九四年列为通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狼头山遗址
第四批   
吉林市丰满区二道水库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吉林市丰满区二道乡马相村狼头山上,相对高度约6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属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类型,包括居住区和墓葬区。墓葬形制主要为板石立砌,居住址为半地穴式建筑。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做过调查清理,发掘墓葬5座,出土了大量文物。对于研究吉林地区西团山文化内涵和东北青铜时代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价值。
抚松仙人洞遗址
抚松县松郊乡马鹿沟
旧石器时代
抚松县文管所
位于抚松县至松江河镇公路左侧的岩洞内,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一万多年。1999年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抚松县在洞前修建寺庙开发旅游项目时,对洞内的淤土进行了清理工作。在清理淤土时,发现一些鬣狗、野猪和鹿等哺乳动物化石,并且还出土一些打制石器。石器类型有刮削器和砍砸器;石材为石英班岩和玄武岩等;打片采用锤击法;石器尺寸大者为16.1cm,小者为12.3cm,是目前东北地区20多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很少见的大石器工具。
寿山仙人洞遗址
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村
旧石器时代
桦甸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桦甸市榆木桥子镇附近的寿山顶部仙人洞内。经初步调查发掘,出土了更新纪晚期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十余种,同时还出土了大批打制石器。经有关专家鉴定,是一个距今约十万年前的有重要价值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对东北地区的古人类研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后套木嘎遗址
大安市新荒乡永和屯
新石器时代
大安博物馆
后套木嗄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200米。遗址中早年有一渠道。在自然形成的风蚀坑里裸露出大量的细石器,如石镞、小长石叶、圆头刮削器等。从渠道内侧两壁断崖面处,可见1米厚的文化层,层内堆积着大量陶片。还发现了红烧土和灰屑,从迹象表明可能是一处房址。当时人们以农业和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这是一处较大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长白县长白镇民主村
新石器时代
长白县文管所
位于长白县城东南郊,地属长白镇民主村。遗址东西长约870米,南北宽约459米,文化层厚约2米,总面积39933平方米。1990年5月,经专家在遗址中采集木碳标本经碳―14测定时期为新石器。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已出土的陶石器表明,民主遗址是东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明之一,也是东方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为研究该县乃至鸭绿江上游同期文化面貌,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科学依据。
羊草沟遗址
伊通县伊丹镇东升村
新石器至青铜
伊通县文管所
羊草沟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遗物并存的遗址。遗址附近散布有红烧土、草木灰、夹砂陶片和压印“之”字纹沙质陶片等遗物。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清理了新石器时代圆形房址两座、青铜时代圆角方形房址一座。
大椅山河东遗址
辉南县大椅山乡韩家沟村
辉南县文管所
遗址位于大椅山乡政府所在地的苇沙河东岸山岗之上,西北距县城朝阳镇40公里。山岗由东南伸向西北,长达1800余米。山岗的东北侧为韩家沟,西南侧紧临苇沙河,河流由遗址的东南角向西北方向蜿蜒流去,经样子哨注入三通河。对岸是远近闻名的大椅山,为龙岗火山群的火山喷发口之一,其造形奇特,拔地而起,如同一把巨大的太师椅矗立在苇沙河西岸遗址所在的山岗上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视野开阔,是人们劳动、生息的理想地方。
十二道沟关隘
长白县十二道沟乡十二道沟村
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年)
长白县文管所
位于长白县十二道沟乡十二道沟村,时期为高句丽。1996年8月21日由白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白山市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岗顶呈马鞍形,由北向东南延伸,一直到鸭绿江边,因江边砬子歧直行人无法通过,只好翻山岗行走,岗顶的北端和中部各有一石砬子高高耸立,中间低凹,岗的东、西两面山坡骤陡上下都很困难,关隘就修筑在两个石砬子中间的低凹处。关隘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是控扼鸭绿江沿岸通道的军事设施,其对研究高句丽、渤海时期的交通军事设施提供了依据。
江东二十四块石
敦化市江东乡
渤海(公元698-926年)
敦化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敦化市东南的一处高埠之上,北距牡丹江300米,南面是201国道。遗址由二十四块巨大玄武岩组成,石块分三行,南北排列,占地90O,遗址内散布有板瓦片、筒瓦、滴水等遗物,根据其特征,初步判断大致年代为渤海―辽金时代。
杨木顶子山城
和龙市龙水镇石国村
渤海(公元698-926年)
和龙市文物管理所
山城修建在和龙市头道镇石国水库东南10华里,杨木顶子沟的山顶部,当地俗称土城沟。其西南是陡峻的小岭,北依幽深的峡谷。城址略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2680米,墙基宽10余米,一般高度约1.50米-2.50米之间。在各城墙四周的转角处设有四个角楼。可认定的城门址有两处,一是北门宽约11米有瓮城,另一个是南北址,宽约6米,无瓮城,山城内有一山溪顺山各向南流入杨木河,最后汇集到石国水库,此山城对研究古代山城的形制和渤海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敦化市江东乡永胜村
敦化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敦化市江东乡永胜村北1公里的农田里,西临牡丹江,北面5公里是六顶山古墓群。遗址占地面积较大,南北长1,000多米,东西宽700多米,遗址内散布着大量板瓦、筒瓦、瓦当、方砖、鸱吻等残件,根据遗址特征判断,其年代为渤海时期。
小城子古城遗址
辉南县园林乡小城子村
辉南县文管所
位于朝阳镇东北约7公里的小城子村。沿着环县公路再向东北约1公里是永康乡所在地,隔辉发河与辉发城相望。城西北约500米处是团林火车站,沈(阳)吉(林)铁路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在古城的北部约100米处通过,再向北约300米是秃葫芦山。城南面与何家街、贾家店为邻。
罗子沟古城
汪清县罗子沟镇
汪清县文物管理所
罗子沟古城位于汪清县罗子沟镇古城村东侧。古城呈长方形,周长1060米,南北墙长286米、东西墙长244米,面积69784平方米。南墙中间有一处门址,设有瓮城。四角有角楼,东、西、南墙各有两个马面,北墙有三个马面,城外四周有护城河。出土文物有兽面瓦当、滴水瓦、板瓦、筒瓦、金代铜镜、北宋铜钱“宣和通宝”等。罗子沟古城金代归曷懒路管辖,是当时通往率宾府交通道上的一处重镇。
双城子古城
德惠市朝阳乡双城子村
德惠市文管所
古城位于德惠县朝阳乡向西北2.5公里,由于该城有内、外两城,故名双城子古城。古城的外城是一座较大的辽金时代古城,坡墙为夯土结构。正南正北向,每边城墙长1000米,周长为4000米。由于风剥雨蚀,古城破坏严重。东、南两墙已夷为平地,西、北两墙略有痕迹,城门已不可考。古城的内城是1900年防御沙俄径袭而修建的。近似正方形,方向为350度,东墙长410米,西墙长411米.南、北墙各长416米,周长1753米。西玻保存较好。东、南、北三面都残缺不全。所别残墙高度在2米左右,顶宽2-3米,基底宽6--9米不等。南、北消正中各有一门,宽10米,城面南角尚存炮台痕迹,其余三个角炮台都已致坏。城池为夯土建筑。
塌了盖陶窑址
通榆县团结乡塌了盖屯
通榆县文管所
塌了盖陶窑址位于塌了盖屯北1000米远的第三道岗上,中部和东部为居住址,西部为烧窑场所。这里烧造的陶器器形多样,纹饰复杂。器形有罐、壶、坛等器物。现存的一座窑址位于土岗南坡,呈椭圆形,南北长约3米,东西宽约2.5米,深约0.7米。这里是一处明代陶器烧造址。
爱民石棚墓
白山市江源区孙家堡子乡
白山市文管办
位于江源县孙家堡子镇爱民村,为青铜时代,下限可延续到汉代。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该墓系石板构成的石棚式墓葬,半埋地下,早已残破。从现存的迹象看,墓葬由五块石板组成,四周为四块石板互成直角立在地面上,围成一个长方形外廓,廓上用一块大石板封盖,今盖顶石已残,残长2.10米,宽1.30米,厚0.40米。四壁支石和盖顶石均采用自然石块,石块可见修凿的痕迹。墓圹高出地表约1米,墓室内填满淤土和碎石,内部情况不详。
狼牙坝古墓群
乾安县城西乡
乾安县文管所
狼牙坝泥林位于乾安县西35公里处大布苏东岸的西 坡 ,
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距
地表I米左 右的横断面上,显露出两个 文化层 ; 一 个是新石器晚期 和青铜时期的原始文化 , 暴露出的文物有手制粗沙质陶 器残齐 、
陶纺轮 、细石器 、蚌刀 、骨箭头 、铜扣 、铜环等 :另一 个文化层是辽金时期文化 ,有陶瓷器残 片 、 铜钱 、铜饰件和人兽骨骼
,还有墓葬和居住址几年来 ; 多次在泥林里采集到属于晚更新世猛马象,披毛犀皮等古生物化石。1999年,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毡匠铺墓群
通榆县兴隆山镇毡匠铺
通榆县文管所
毡匠铺墓群座落在呈东南西北走向的沙岗上。1979年5月,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对这一古墓进行了清理。墓口距地表仅0.2米深,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无葬具。墓内由东而西排列着4具人骨架,都为成年人,头向西北,仰身直肢。葬有马、牛、羊等家畜。随葬品有陶器、金耳饰、珠饰、青铜牌饰、铜铃、鸣镝、大小铜泡、五铢钱、小铜鬲、金马牌饰等378件文物。为西汉中晚期的墓葬。
友谊村辽墓
梨树县白山乡友谊村
梨树县文管所
友谊村辽墓群现知有砖室墓10余座(不含早期遭破坏者),位于村西北慢岗南坡,附近有辽金时代村落遗址。有八角形壁画墓和墓前石刻神兽。多见泥质灰陶骨灰罐或多人二次葬。
兴隆古墓群
双辽市兴隆镇连丰屯
双辽市文管所
兴隆古墓群为金元时期砖室墓群,有 20余座古墓葬。地表均有封土,有的因封土流失已露出墓室的青砖。有的因早年被盗掘,在墓坑附近散布有酱紫色缸胎釉陶瓮棺残片和牙黄色瓷片。四平市文管办和双辽市文管所曾清理两座墓顶已塌陷的砖室瓮棺封土墓。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
延吉市河南街
延吉市文物管理所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楼(亦称戍边楼)位于延吉市光华路和丛柳街交汇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侧。原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290亩,约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筑群有南大楼、北楼、办公厅、大堂、花厅、青砖瓦房等221间。如今只存南大楼、即边务督办公署楼。楼东西长20.8米,南北宽18.6米,是一座青砖黛瓦、重檐飞翘的宏伟建筑。墙外四周的圆木柱下垫有琢磨精细的鼓状础石,廊及檐下雕有精美的几何图案,具有清代风格。清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清政府裁撤边务督办公署后,东南路兵备道、东南路观察使、延吉道尹公署、延吉交涉署、伪间岛省办事处、伪省公署、伪省公署警备厅特务科等先后驻于此楼。
德惠市朝阳乡朱家坨子
德惠市文管所
位于德惠县朝阳乡朝阳村朱家佗子屯东0. 5公里处.其西北距德惠县城65公里。石碑通高3.1米。其中,碑首高0.9米,宽0.76米,厚0.22米。碑身高1.72米,宽0.73米,厚0.2。碑座高0.16米.宽0.93米.厚0.55米。
临江市花山乡老三队
临江市文管所
位于临江市花山镇老三队村。时期为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碑名为“荡平岭碑记”,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奉诏开通奉(天)长(白)公路竣工后所立,石碑共2座,其中一座为徐世昌撰文,通高2.45米,宽0.64米,厚0.20米,由座、身、额三部分构成,碑文共603字;另一块碑文为长白知府张凤台和临江知县李廷玉同撰,共787字,碑阴另刻监工人员官职姓名。两碑记载了当年修路的艰辛,记述了人们炙风淋雨、宿露餐霜,开山架桥的情景,将灌木丛生、荒莫成度的“老爷岭”变成遥制边关的通途。
吉长道尹公署
长春市东七马路2号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始建于1909年的吉林道台衙门为二层西式建筑,青灰色的砖瓦水泥结构,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左右。耗资900余两白银。
东北电力学院石头楼
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169号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东北电力学院
位于长春路169号,东北电力学院院内。为1929年吉林省省长张作相在吉林兴办高等教育而建造的。有正楼、东楼和西楼三座,设计者为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先生。主楼占地面积3383平方米,东、西两楼建筑面积各3018平方米。这组建筑,形式宏伟,结构非凡,堪称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佳作之一。
吉林天主教堂
吉林市船营区松花江路37号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吉林市宗教局
位于松江路3号,是东北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占地面积6449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该教堂系法籍传教士兰禄业于1902年购地、1917年筹款兴建、1926年建成的歌特式建筑,其主体由教堂和钟楼组成,平面略呈“十”字形,全部建筑为砖石结构。教堂在“文革”期间曾遭到一定破坏,1980年后,宗教部门对该教堂进行了修葺,目前已开始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并成为吉林地区天主教徒集中膜拜的圣地。
王百川居宅旧址
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街47号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德胜街四十七号,建筑面积约865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为我市目前保存最好的、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民宅建筑。该建筑建于伪满洲国初期,系吉林巨富、曾任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总经理王百川私人住宅。其建筑格局为二进四合院体系,全部建筑为砖石结构,施工精细,配以雕梁画栋、较完美地反映了当时设计施工的高超水平
毓文中学旧址
吉林市船营区松花江路191号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吉林毓文中学旧址
位于松江路191号,总占地2712平方米,房屋面积1124.85平方米。创办于1917年。该校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爱国志士和著名学者。特别是朝鲜人民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于1927年至1930年曾在该校读书并从事革命活动。解放后我国政府把金日成当年读书的教室保存下来,于1953年正式定名为《金日成同志读书纪念室》,并多次进行维修。院内塑有金日成铜像。该旧址是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抵御外侮、友谊长存的见证。
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
长春市新民大街8号(吉林大学新民校区)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位于今新民大街828号,现为吉林大学医科大学校部。该楼建于1935年.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1.6328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正门面西临新民大街。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军队占用,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现吉林大学医科大学)接管,使用至今
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
长春市新民大街8号(空军461医院)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位于今自由大路108号。南邻南湖公园.前面是新民广场。此楼1932年开始修建.1936年竣工。占地面积10.3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未,地上五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钩,正中塔式楼顶,葺以紫红琉摘瓦,外墙用御啡色薄砖贴面,设计独特.,表采用圆角曲线型。
吴大帅府旧址
双辽市辽河路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双辽市文管所
吴大帅府,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把兄弟,奉军第二号人物吴俊升的私邸。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有三重四合院和左右两厢跨院。四周建有围墙,四角设有炮楼,门前有高大的辕门,占地上万平方米。现大部分已毁,余下建筑经修缮后被辟为郑家屯博物馆。
天桥沟集团部落遗址
长白县金华乡一联办村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临江市文管所
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金华乡一联办参场西北1.5公里的平岗上。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围墙呈方形,边长为207米,墙厚约为3米。以夯土筑为主,部分为土石混筑。各墙角均设炮楼,炮楼系土坯和木质结构。南北墙中部各有一门,门宽6米。墙外壕沟深约1米,宽为2米。西北200米处有水井,供应人畜使用。天桥沟集团部落是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后在长白山区强行归乡并屯的侵略罪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集中营式部落遗址。
大栗子溥仪宣诏退位遗址
临江县大采子乡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临江市文管所
位于临江市大栗子镇。时期为1945年,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逃亡在此的伪满州国“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并举行了退位仪式。旧址系日本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食堂,为一栋长50米,共9间屋的砖瓦结构平房。现修复完好。
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
梨树县梨树镇街北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梨树县文管所
俗称“林彪指挥所”,一个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占地面积12280平方米,原为清末黄河道尹张绍宇的私人住宅,
1946年3月至5月,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临时指挥部设在这里。
&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
新民大街1163号
吉林大学地方病学院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位于今新民主大街1163号,现为古林白求思医科大学予防医学院。此楼1935年建成,建筑面积8279平方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四层,钢筋混助土结构。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新民大街829号
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经济部大楼坐落在今新民大街829号,坐面向东,现为吉林大学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此楼建于1935年,钢筋棍凝土结构,占地面4.320万平方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
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
新民大街71号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座落在新民大街71号,现长春地质学院南,解放大路与新民大街交汇处西南角。现为吉林大学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该建筑平面似“个”字形,钥筋框架结构。占地5.385万平方米。楼外有车库、锅炉房等附属建筑。原来的四层楼建于1935年,1970年又在其上接建一层。
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
人民大街3623号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位于今斯大林大街3623号。二层楼,平面呈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现由古林省化工设计院使用,保存完好。伪民生部是1937年7月由伪民政部改组设立的新部,主要掌管学校教育、保健卫生、社会设施、礼教等事宜。
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
建设街1122号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坐落在今建设街中段普庆胡同交叉路口,建设街副12号。此楼建于1932年,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砖木结构,楼高两层系带地下室的宫堡式建筑,具有西方建筑特点
伪满洲国首都
警察厅旧址
人民大街2627号
长春市公安局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伪首都警察厅位子今人民广场而南面。该建筑为二层楼房,带有地下室钢姻筋水泥结构。其东南面曾筑有圆形顶、钢筋结构的“留置场”(即看守所),当时用以关押反满抗日的仁人志士。此外,在大楼的面部建有汽车库等附属建筑。大楼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
日本关东军
宪兵司令部旧址
新发路329号吉林省政府
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座落在今长春市新发广场西北侧,斯大林大街47号。现为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委员会办公楼。这座楼建于1933年,建筑面积15276平方米。占地西积342212平方米,为日式建筑,钢筋框架结沟。顶部为铜瓦覆盖。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西侧另有关东军司令官官官邸。现为松苑宾馆,北面备有车库.
大青嘴遗址
德惠市大青嘴乡大青嘴村
德惠市文管所
遗址面积近万平方米,古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在遗址地表、断崖上,见有石器、陶器残片、鱼骨、兽骨及动物骨骼等。石器有石斧、石铲、石锛、石刀、石矛。陶器分两类:一类为夹砂红褐陶,陶质较粗。均手制。另一类也为夹砂红福陶,颜色比第一类浅,且胎质较疏松.火候较低.均为素面。采集的动物骨骼有野牛、羚羊角等。灰坑中清埋出的遗物有磨制的骨针、骨锥各1件.打磨光滑的石簇2件、蚌饰1件遗址跨越的年代较长。报据遗存分析,应包含两种文化。第一类陶器和灰坑中出土的遗物与吉林地区的虎头砬子、二道岭子等遗址的文化面貌相似。是一种较早的文化遗存。第二类陶器和大量的磨制石器与吉林市郊西团山文化的同类器物相近,在该遗址中年代相对较晚。
元宝沟遗址
农安县巴吉垒乡元宝沟村
农安县文管所
古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80平方米。遗址共出土小件器物100多件,陶片几干片,各种动物骨骼几百件,灰坑内出土有大全鱼骨、鱼阶和蚌壳.遗址内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制,以细夹砂灰褐陶为多。纹饰除了有几块压印、刻划“之”字纹陶片外,绝大多数是划纹陶、划纹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单线划纹、双线划纹、单曲划纹、双曲划纹、扭曲划纹、斜格划纹等。器形以罐为主,其特点是底小,直口圆唇或方唇,器壁薄而质地坚硬。此外还有陶碗、盅、漏水器、斜口器等。石即可分磨制石器、细石餐、打制石翻三种。
狼烟台遗址
榆树市刘家镇合心村
榆树市博物馆
该遗址位于刘家镇合心村南城子屯北约0.5公里处一高岗地上。南面紧临第二松花江,高出江面约60余米,东、西、北三面有许多条冲沟围绕,沟边断崖壁上暴露出文化层,层深70―90厘米,向北百余米外是平坦开阔的耕地,遗址所在高岗地是群众传说中烽火台。遗址范围东西150米,南北100米。
农安古城址
农安县农安镇内
农安县文管所
农安古城位于今农安县城内。古城呈方形,方向10度,周长3840米,其东墙936米,南墙984米,西墙937米,北墙938米.四垣有城门各一皆设于城墙的正中。在南门东侧300米,西门北侧4009米,东门北侧400米处各设一小门。城墙系夯土结构。墙基宽30米,北墙残高0.5--2米。东墙残高1.3米。南墙大部分被破坏。仅南城门以东尚留残痕。西墙皆被住房占用已无痕迹可查。四面均有角楼,东北角楼残高7米,东南角楼残高3米。西南和西北角稍有痕迹。
榆树市新庄镇墩台村
榆树市博物馆
该遗址位于新庄镇墩台村西侧,居民区南110米处,有一梯形圆柱体夯筑为大土丘,如一座小山,平地突起,台的底基直径41米,高3.6米,台上平坦,直径11米。因此,人们称其为墩台或烽火台。很早以前,群众在墩台底部挖顺水沟时,在淘壁断层中可见土下40厘米处有大量的灰烬和红色碎石块。并在遗址地面所采集到的器物上看,它属于西团山文化类型。但在遗址地表还可见大量辽金时代的布纹瓦、青砖残块等。
双城子古城址
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
德惠市文管所
此城分南北二城。南城方向零度,呈方形,东、西、南、北墙各长400米,周长1600米。与南城西部夹有30度角的北城,方向25度。东墙长400米,南墙长400米,西墙长270米,北墙长400米。总长1470米。墙高均为1.6米,南北城城墙均为夯土构筑。北城东墙中部有一40米宽的城门,四角皆有角楼.高1.6米,宽22米。北墙有3个相等距离的马面,高1.70米,宽14米。墙内外四周地表散布丰常的布纹瓦、泥质灰陶残体等建筑物件和陶瓷碎片,城外有一条8米宽的护城河环饶城墙。
丹城子古城址
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
德惠市文管所
古城为正方形,城墙边长400余米。北墙和东墙保存完好.残高仍有1.50米以上,墙上各种附属设施痕迹清楚,有角楼马面高达2米以上。西墙由子平整土地被毁,破坏最严重的是南墙,大部分城墙已被压在农民的住宅之下。此城为夯土结构.黄色夯土层厚达40厘米。城内建筑遗迹依稀可辨。
揽头窝堡遗址
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
德惠市文管所
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古代砖瓦、陶器、瓷器的残片和各种建筑构件等。分布的范围北边可达1.5公里之外的双城子古城城下,南边与2公里远的丹城子古城相接,东西跨度1公里。文化层厚达1.5米左右。陶器,均为灰色泥质,有罐、翁等大型器,并有釉陶器。瓷器,多为碗、盘等小型器。建筑构件,除布纹瓦、青砖外,还有瓦当、勾滴等。
揽头窝堡遗址是以金代依存为主的重要遗址。遗址面积较大,遗物丰密.文化层厚,又与丹城子、双城子两处古城为邻,它对于研究当时杜会政治、军事与人们的生活状况,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松江山城址
九台市莽卡乡松江村
九台市文管所
山城平面呈长方形,方向350度。东、西墙长26米,南、北墙长25米。在东坡距东北功3.5米处有1门,门宽5.
5米。东墙残高3米。基宽9米。西垠残高2.5米。基宽7米。北墙残高2米,基宽6米。南墙残高3.5米,基宽10米。城墙为夯土结构。
和气古城址
九台市卡伦镇和气村
九台市文管所
和气古城城墙为夯土结构。方向25度,城墙周长1714米,东、西两墙长407米,高2米,南北两墙长450米.南墙高2米.北墙高3米。城墙顶宽2米,基宽15-20。在城外5米,城垣四周均有15术宽的凹洼地带,即当年护城河遗迹。城墙四角均有角楼,长宽各10米,略高于城墙。东南、西南两角楼已被破坏。东北角楼保存完好,北墙上以不等距离分布着略高于城垣的3个马面,均长2米,宽10米。南墙上距东南角楼200米处设有一门,宽40米。门前16米有与墙垣相接的弧形姐坦欢进,即翁城。
顺山古城址
农安县新阳乡顺山村
农安县文管所
古城呈方形,方向360度。南北长370米,东西宽360米.周长
1460米。城垣为夯土结构。城墙基宽8米,残高均在2米左右。四墙中间均有城门,还象济晰可见,宽约7米。城门结构不清。四角均有角楼.残基高出城墙半米,每面残垣之上,均设有马面二,马面与角楼、城门间距基本相等。奇待的是东面城门间贯通一沟,宽约6米,呈凹形,豁然将全城分为两截,与城外水城衍接。
榆树市恩育乡新胜村
榆树市博物馆
城址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长1580米.夯筑城垣,夯层清晰可见。土层黑黄相间,黑土夯层厚2-3厘米,黄土夯层厚4-5厘米。城墙残基宽约9米.顶宽2米,残高2-3米。东墙长390米,南墙长405米,西墙长395米,北墙长390米。东、北二面城墙保存较好,西墙南段60米外侧遭到破坏,其余完好,南墙残留二段,一段为200米,另一段为120米。城墙四角均有角楼.西南角楼己遭毁坏。据当地群众介绍,在南墙两侧各有一门,但现无迹可查。
玄天岭炮台
船营区玄天岭上
吉林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位于船营区玄天岭上。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清末为抵御沙俄入侵所建炮台的遗址。建筑由炮台和弹药库两部分组成,现在其基址保存较为完好。
张作相官邸
西关宾馆院内
近现代建筑
吉林西关宾馆
西关宾馆前楼工程由天津商益利洋行经理艾德满、工程师施佗尔西以及国人周炳卿等人共同进行调研、设计的。它是张作相任吉林督办兼省长期间,筹建吉林自来水厂生产设施的同时修筑的辅助建筑----办公楼(这里也曾是张作相的别墅)。该楼水泥钢筋结构,有地下室一层,地面建筑三层,其中第三层只有几个间,其余均为阳台,楼顶原建有一座八柱砖石结构的圆亭,其有浓厚的欧洲,特别是法国式建筑风格。有些建筑材料也是从法国购进的。建筑美观大方,工艺考究,是具防震,隔音等特点,它是民国年间吉林城内典型的西洋式建筑。
伪满吉林铁路局
昌邑区中康路5号
近现代建筑
沈阳铁路局吉林车站
位于昌邑区中康路5号。总建筑面积11860平方米。该楼由日本人村上次野设计,为东洋式建筑风格。该建筑现为沈阳铁路局吉林分局使用。
乌拉街建筑群
龙潭山区乌拉街满族镇内
乌拉街镇政府
乌拉街清代建筑群,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所在地,包括“后府”建筑址、“萨府”
建筑址、“魁府”
建筑址及清真寺建筑址。“魁府”是全市极少数清代民居保存完整者之一,系清末将军王魁福的私邸;“萨府”是典型的清初时期“二进四合院”格局,系时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13任总管索柱的私邸;“后府”系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31任总管云生的私邸。其建筑规模之大,款样之新,均居乌拉街清代建筑之首;清真寺是回民的礼拜堂,建于康熙三十一年,是乌拉街寺庙建筑唯一尚存的一处。
船营区光华路与昆明街交叉路口处南侧
吉林市宗教局
位于原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西侧。该寺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五(1770年),此后多次翻修扩建。现有建筑十间,包括正殿三间、藏经殿、三圣殿、斋堂、天王殿、钟鼓楼等,寺内现仍珍藏有清代雍正年间木版印刷的一套较完整的“大藏经”。“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后经维修基本恢复原貌。
磐石天主教堂
磐石市宗教局
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绪十三年(一八八八年),由传教士任保衡倡议在磐石县城内建成。到现今传教活动已经118年,最盛时期拥有教友一千余人。大礼堂占据大院的东侧中间部分,是个南北方向的长方形建筑,青砖墙黑瓦盖,高窗阔门。原来紧连大厅正门处有尖塔式钟楼一座,高15余米。在1932年9月发生的“磐石事件”中,被驻守磐石的日寇击毁,事后再没有修复。现正门上方的墙壁上弹痕累累,它是磐石人民抗日斗争战绩的见证。大厅有左右两个正门,室内双排柱式大厅,内有红漆顶柱二十四根,顶棚呈园拱形,地板涂以红漆,内壁洁白整齐,挂画栩栩如生,令人凝眸。在大厅的尽北端有木雕矮栏一道,栏内有讲坛设置在木制的两层木台上,后台有壁龛,龛内是天主耶苏的神像天主教堂坐落在老县城东北隅,是一座近西式高房,高高的屋脊,高大尖拱的玻璃窗,明显地耸立在群房之中。整个教堂区围在一个青砖铁门的大院里。从建筑风格是看,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古朴庄重,又体现了西方建筑的富丽典雅的特点。&据旧县志记载:“光绪年建,有西洋式楼房教堂一所,并钟楼一座,高有五丈余”。天主教堂建成初期,分为四个部分;大礼拜堂和五间砖瓦正房的修女起居室为内院,另辟外院设传达室、库房教会小学校,其他房屋出租别用。天主教堂共有房产54间,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总占地面积7980平方米,是全省县一级中最大的教堂。
龙潭山寺庙群
吉林市宗教局
位于龙潭山公园内。由龙凤寺、观音庙、龙王庙等组成,清乾隆初年始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后经维修,已基本恢复原貌。
吉林机器局
昌邑区东局子街松江路11号
近现代建筑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吉林市昌邑区东局子街松江路11号。始建于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是清末为抵御沙俄入侵所建吉林机器局军火工厂的遗址。原建筑中部为厂房,西部为公务房,东部是表正书院,共有房屋二百二十七间。1900年俄军占领吉林省城,使机器局遭到毁灭性破坏。1928年吉林督军张作相在土墙内修筑高4米青砖围墙,四角增设炮楼,院内重建军火仓库六栋,并修南大门一座。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吉林时,机器局第二次遭受大洗劫。现仅存厂房5栋。由于该厂倒闭已久,房屋多年未进行维护,造成多处房屋漏水,围墙倒塌,门窗破损等问题,另消防设施落后,急需改善。
吉海铁路总站旧址
船营区冯家屯
近现代史迹纪念地
沈阳铁路局吉林西站
位于吉沈铁路435公里10米处,是吉铁分局的重要货运车站。1929年吉林省长张作相为同日本人抗争修建吉海铁路的同时修建了吉林总站站舍。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家及建筑家林徽音设计,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审定的具有德式特色的大型尖屋顶建筑。
蛟河市区内
蛟河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蛟河市拉法乡新乡村砖场内。自1991年发现以来,先后出土了20余件打制石器,同时还出土了猛马象牙、骨骼化石和野马、野牛等化石30余件。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该遗址为距今六万年前古人类居住址。
二道岭子遗址
船营区沙河子乡七家子村
新石器―青铜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沙河子乡七家子村,面积约20000平方米。1960年以来,经多次调查,共采集压制石器、打磨制石器、纹饰陶片和素面完整陶器,达二百多件。遗存分属两种文化:前者距今五、六千年,属新时器文化。后者距今二、三千年前,属西团山文化。该遗址为研究吉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星星哨遗址
永吉县星星哨水库东岸
永吉县文物管理所
星星哨遗址位于星星哨水库东岸张家沟的山头上,北距岔路镇6公里,南距大岗子公社12公里。1974和1976年先后两次对水库岸边已暴露的37座石棺进行清理发掘,在相距1500米左右地段分布四个墓葬区,现已编号为A、B、C、D。这四个区域的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在发掘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还有非常稀少的铜器。这些文物的出土,为近一步研究西团山文化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社会性质及意思形态诸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科学价值的资料。
二道水库马项遗址
二道乡马项村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属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类型,包括居住区和墓葬区。墓葬形制主要为板石立砌,居住址为半地穴式建筑。分布范围东临二道水库,西至山脊,南起水保东山山脚,北到山坡下平坦处。面积较大,内涵丰富。
学古东山遗址
龙潭山区乌拉街镇内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乌拉街镇东北方向的漫岗上。上世纪70年代进行过两次发掘,出土大量汉代遗物。为研究东北地区汉代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磐石市烟筒山镇余富村
磐石市文物管理所
余富西山遗址位于烟筒山镇余富村西山上,西南距烟筒山镇约2。5公里。是吉林地区面积最大的西团山文化遗址。遗址分布面积较大,分布在余富西山的南坡、西南坡山顶平岗以及平岗北端与另一山包间的东南坡台地上,遗址面积约21万平方米。采集陶器有鼎、鬲、罐、盆、钵、碗、杯等。石器较多,石器半成品随地可见。标本有石刀、石斧、敲砸器、石核和刮削器等。在余富西山最南端的一个略低于西山主峰的一个圆形小山包上,有一座辽金古城,当地称这个小山包为炮台山。在城内地表散存有西团山文物类型遗存,说明该遗址从青铜时期一直沿用至辽金时期。
大海猛遗址
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杨屯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龙潭区乌拉街镇杨屯村,面积60,000平方米。包含青铜、汉和渤海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过四次发掘,清理房址17座,墓葬
6座,瓮棺5座,出土器物2800多件。极大的丰富了西团山晚期文化内涵。
泡子沿前山遗址
龙潭山区棋盘街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吉林市棋盘街南面,山呈东西走向,有五个山头,其中两山头的西南坡上分布着许多居住址。另外的山坡上分布数百座石棺墓,组成了石棺墓群。该遗址有两种不同文化,一是西团山文化,已发现的居住址和石棺墓群皆属于此;另一种晚于西团山文化,包含着汉文化,已经使用了铁器,至今尚未定名,其年代大体在西汉前后。
嘎呀河城址
舒兰市白旗镇嘎呀河村
舒兰市文体局
位于舒兰市白旗乡嘎呀河村。城近方形,四面皆有马面,城墙大部保存尚好。现存有角楼遗址、城门址、护城河遗迹等。该古城是研究辽、金两代城池建筑的实物资料,是研究金代女真人谋克村寨的例证之一。城址附近出土的“中书门下之印”,对于考证该城在金代的历史地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富尔哈城址
龙潭山区乌拉街满族镇内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乌拉街公社南5公里万家大队与富尔大队之间,地处前、后富尔通河与松花江的夹角地带,平面呈方形,只有南门,城墙结构为黄土垒砌,城墙外附有马面、瓮城建筑,城外存有护城壕遗迹。该城除东墙北段遭到局部破坏,西墙和北墙因开水渠打开两豁口外,其它部分保存尚好。
鳇鱼圈遗址
舒兰市法特乡黄鱼村
舒兰市文体局
位于舒兰县法特乡黄鱼圈村珠山上,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包含青铜、渤海和辽金等几个时代的文化遗存。曾发掘房址9座、石棺墓1座、灰坑1座,获得石、陶遗物百余件。房址为半地穴式。石棺为自然碎石垒砌。黄鱼圈遗址是一处含有不同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遗址,对于研究吉林地区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小白山望祭殿遗址
丰满区白山乡小白山
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位于船营区白山乡小白山上。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是清朝皇帝望祭其祖先发祥地长白山的祭祀场所。原建筑由望祭殿1座、祭器楼1座、牌楼门2座、官厅1座、皇道1条、鹿囿1处等组成。现保存有望祭殿址和皇道。具有较高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等多方面的价值。
西荒山遗址
桦甸市横道河子乡西荒山村
桦甸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桦甸横道河子乡西荒山村。该墓地墓葬类型为吉林省首次发现,在考古学上意义重大。青铜短剑作为我国北方青铜文化墓葬中的随葬品,过去多见于辽宁省、河北省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吉林省发现不多。西荒山墓葬集中地出土的青铜短剑,为深入探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青铜短剑的分布、演化、断代,及使用它的不同古代民族的情况等,增添了相当重要的价值资料,为研究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历史及其与中原文化的往来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安图县文物管理所
古城位于二道白河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此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465米,此墙保存较好,城内外散存很多础石、瓦片、
和龙市八家子镇
和龙市文物管理所
虚来城位于和龙市八家子镇东北约5公里的河南屯西南处,虚来城没有文献记载。古城早年辟为耕地。据调查,古城修筑于渤海国(公元698-926年)时期。虚来城呈长方形,城垣以土夯筑,周长约5华里。外城中部略偏南处有一方形小城,周长约500米。城中共有两座并列的夫妻合葬墓,墓中出土了金腰带等珍贵文物。城内还出土了文字瓦、铁鼎、花纹砖等渤海文物。此古城对研究和龙市境内渤海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龙井市光开镇
龙井市文物管理所
船口山城位于龙井市开山屯镇北15华里船口村五屯西北300米山顶上。全城用泥土筑成,近菱形。城址由东南城和西南城两部分组成。东南城周长1.960米,西北成周长1.914米。西城中间有一道人工开凿的壕沟,长450米,宽16米。城里共有5个向外隆凸的土台和1个嗡门,4个冲水沟。城内有5处建筑址,其中东南城西角处有大型建筑址,32个基石以东西向排列成3行。船口山城始建于渤海时期,辽金时期继续沿用。
图们市凉水镇
图们市文物管理所
亭岩山城位于吉林省图们市凉水镇亭岩村北约22华里亭岩村北山上。城墙依山势垒石于山脊修筑,呈不规整三角形,分布在2800米城墙内侧的31个凹坑,可能是兵营址。内置有炕板取暖设备。亭岩山城从形制筑法上看是建于渤海、辽金时期的一个天然军事要塞,对研究渤海、辽金的军事、文化等较为重要的文化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和龙市东城乡
和龙市文物管理所
此古城坐落在平岗平原东端的本市东城镇兴城村。此城没存有文献记载,据调查质料,城址建筑于金代(公元年)。呈方形,东西各长525米,南北墙各长515米,方位10度。城墙系黄土夯筑,有角楼和18个马面。城门址有两处,分别设在东、南城墙中部,并有瓮城设施。城外有宽10米的护城壕。城内曾出土兽面瓦当金宣宗贞v二年款的“上京路万户钮字号印”等铜质官印。此城对研究和龙市境内辽金史具有重要价值。
满台城山城
百草沟镇东南约6华里的山岭上
汪清县文物管理所
&满台城山城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大型山城,整个山城均依山构筑,地势险要,修筑坚固,规模宏大,是嘎呀河边一处易守难攻的重要关隘。满台城山城位于满天星风景区内,周长3000米,南墙、西墙建于山脊上,北墙及东墙除部分利用山脊修筑外,有的墙段建造在山腰上,山城的东南角、西南角和西北角均为角楼,山城有门址五个,瓮城三处,靠缓坡段设有护城壕,整个山城南部高,北部底,东、北、西三面环水,北门应为主城门。
鸡冠乡所在地东北约100米的平地上。
汪清县文物管理所
古城系用河卵石块与土混筑,呈长方形,南北墙各长510米,东墙长333米,西墙长337米周长1690米,北墙保存较好,墙基宽9―11米,残存最高处可达1.5米,北墙自东向西延伸320米后微折向西南,北墙中部有一缺口,似为原北门址,南门址不清。采集的有板瓦、筒瓦、檐头板瓦、瓦当、陶纺轮、陶器口沿等遗物。
马圈子古城
大蒲柴河镇浪柴河村
敦化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大蒲柴河镇浪柴河村西4公里处的河套上,古城东、南、西三面被富尔河环抱,地势险要。该城周长932米,大体呈方形,城内开辟为耕地,城墙保存较好,有瓮城及马面,城内出土有渤海,辽金时代遗物,初步判断其渤海始建,辽金沿用。
和龙市头道镇长仁村
和龙市文物管理所
遗址位于和龙市头道镇长仁村北约1.5公里的孟山沟平地上,遗址东400米有龙门通往十里坪的公路,北依孟山沟河。遗址现已辟为耕地,地表散布较多的砖、瓦、瓦当、陶片等,在遗址中部有东西长41米、南北宽35米、残高0.5米的围墙,这一围墙内的文物更为集中,四周也零星地散布遗物。
红云建筑址
汪清县春阳镇红云村
汪清县文物管理所
建筑址位于汪清县春阳镇红云村(旧称高丽村),北1华里春阳水库西北的台地上,南北长38米,东西宽23米,高约0.5米的土包,土包上密布着瓦片。现已辟为耕地。曾出土过础石、指压纹板瓦、榫头式筒瓦、莲花纹瓦当等,当是渤海时期的建筑址,可能是渤海“日本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石人沟遗址
和龙市龙城镇石人沟村
和龙市文物管理所
遗址位于和龙市龙城乡石人沟村西山坡上。2005年8月20日-9月10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所对石人沟旧石器遗址进行了试掘工作。主要是对石人沟旧石器遗址及其周围主要地形、地貌进行了科学测绘,采集了土样和火山灰样本,初步确立了当前遗址的范围,设立了永久性坐标基点,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在20天的时间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所的发掘人员,对石人沟旧石器遗址的五个地点进行了试掘,布方面积50平方米,获得石器时代的黑曜石遗物1500余件。
龙井市德新乡金谷村
龙井市文物管理所
遗址位于德新乡金谷水库南2华里。遗址距今约2700年至2000年。相当于中原东周前期,是个原始社会遗址。居住址是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居住面上有排列有序的4行柱洞或础石,灶址直径60深20厘米,位于房址中轴线偏东处。出土文物有斧,石刀,石矛,陶罐等。保护范围,以此碑为基准向北50米,西100米,东至水库,南抵山麓。
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
石窟寺及石刻
珲春市文物管理所
土字牌立在距珲春市城东南152华里敬信镇防川村沙草峰麓尽处,图们江下游左岸防护堤上。西北距张鼓峰10华里,南临图们江,堤北是图们江冲积平原,苏联的包得哥尔那亚城座落在东约2华里处,西1华里许隔图们江与朝鲜豆满江城相望。东南约500米处是朝鲜通往苏联的铁路大桥。土字牌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以“一眼望三国,犬吠闻三疆”而闻名于海内外。土字牌面向西南223度,高为1.44米,宽0.5米,厚0.22米,底部露出地面部分0.09米。正面竖向镌刻“土字牌”三字,左侧刻“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字,界牌背面镌刻俄文“T”字。
窟窿山遗址
图们市凉水镇庆荣村
图们市文物管理所
窟窿山遗址位于图们市凉水镇庆荣村东部高力山脉南端东侧图们江冲积盆地上。出土文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瓷器、建筑构件等。窟窿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年代证明这一带在渤海、辽金时期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重要村镇,是研究图们江一带原始文化和渤海、辽金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较为重要的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独特的历史科学价值。
陈翰章将军墓
敦化市翰章村南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敦化市文物管理所
位于敦化市翰章乡翰章村南,该墓建于1940年12月底。陈翰章将军是东北抗联著名将领,参与并指挥了许多对日军重大战斗,歼灭无数敌人,1940年12月8日,由于叛徒告密壮烈牺牲于镜泊湖边,时年29岁。家乡父老为其建造了此墓,并于1983年在墓后面建起了一座高8米、底座是五角形的纪念塔。
奶头山抗联密营
安图县二道乡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安图县文物管理所
根据地位于二道白河镇东南25公里的奶头山村,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于1935年创建,1936年2月末撤离,曾进行过两次保卫战,消灭日伪军300多人,是很有影响力的东满最后一个抗日游击根据地。
四洮路铁路局旧址
四平市铁西区北体育街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四平市文管办
四洮铁路局旧址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反抗外来侵略,保护国有资源行动的产物。始建于1916年,其辟建始自修筑四
洮铁路。四洮路北站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人物荟萃,曾发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研究四平地方史的一位专家称之为日伪
时期“反帝、爱国、抗日的策源地”。
四平战役联军指挥所旧址
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广场原气象局小楼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四平战役纪念馆
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广场(原儿童公园)西北角,俗称“气象楼”。此楼为1933年由日本关东州气象管理部所建,当时定名为四平街气象观测所,“简称测候所。为国内最早的观测站之一。1946年3月一战四平时,此楼曾为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指挥所,首长(即指挥员)为钟伟,马仁兴等。
叶赫城子山山城
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影视城内
四平市铁东区文管所
为青铜时代晚期遗址,分布面积约100平方米。1995年梨树县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现一批重要的文物,有鬲、豆、罐、杯等,其文化特征与西团山文化相似,年代约在春秋战国,下限可能已进入汉代。
潘家村城址
梨树县榆树台镇董家乡潘家村
梨树县文管所
古城址略呈正方形,城外可见人工开凿护城河遗迹,城内地表见少量的残砖碎瓦和陶瓷残片等物。城址内靠近西墙一带有大量的红烧土和灰烬,杂有铁渣和残砖碎瓦,还有灶坑的遗址,似为手工作坊。在古城西南50米处另有一金代遗址,地表遗物基本与城内出土物相同。该城为金代屏护韩州西北方的重要军事戍堡之一。
石岭子城子山山城
梨树县石岭子镇后李家屯
梨树县文管所
石岭子城子山山城为金代、元代文化并存的山城遗址,古城依自然起伏的山坡筑成。城垣残破部分呈不规则弧形,长约500米,系土石堆筑而成。此城的护城壕堑一反常规掘在了城垣内侧。
四楞格子山城址
梨树县孟家岭大河沿村
新石器--金
梨树县文管所
四楞格子山城址东濒辽河,地表散布着极丰富的新石器青铜时代与辽金时代的文化遗物。新石器青铜时代遗物主要暴露在南山坳第一台地断层处和北山坳的漫岗上,遗物有陶器残片、器耳、器足和少量石器。台地地表上还散布着极为丰富的辽金时代遗物。因此,是新石器青铜时代与辽金时代并存的城址。
王杂铺遗址
梨树县刘家馆子镇王杂铺村
梨树县文管所
王杂铺遗址为青铜时代遗址,西距东辽河约2公里,地表散布着大量的陶器残片、残石器和骨器等。陶器皆为手制,多为褐色素面夹砂陶,泥质陶较少。石器有石斧、石犁。骨器为骨锥。
城楞子古城址
梨树县东河镇王平房村
梨树县文管所
为辽金时代城址,古城分为南北二城,间距300米,北城大于南城。两城出土遗物基本相同,南城为北城的附城。城楞子两座古城不但出土了大量的辽金文化遗物,还出土了具有典型渤海文化特征的莲花瓦当、淡黄和黄褐色布纹瓦、长颈壶残片等遗物,据此可推断,城楞子两座古城当为渤海时期所建,
玻璃城子城址
梨树县泉眼岭乡玻璃城子村
四平市文管办
玻璃城子古城是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金代古城址。古城略呈梯形,现存马面、角楼,城址正中偏东北的一块台地上遗物较集中。出古城西门西行百余米,可见一座早经破坏的古墓。该古城即当年韩州治下的一座较大的城邑――没瓦铺古城旧址。
陡背子遗址群
梨树县石岭子镇西山
梨树县文管所
陡背子遗址群包括洋井山遗址、高丽坟遗址、陡背子遗址、西王家屯南山遗址。陡背子屯北山南坡耕地上有十几个灰土圈,地表散布有黄褐色夹沙陶片、鬲足、豆把、舌形扳耳、环状耳等遗物。为战国中晚期遗址。
北老壕遗址
梨树县梨树镇三泉眼村
梨树县文管所
为高句丽政权为抵御外敌入侵而修筑的边塞防线。老边岗自赵家屯东侧经双城子屯东侧、西青石岭(陈家屯)西侧、孙家油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