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教育序列或国民义务教育的观念和思潮始于何时,源于何处,代表人

职业教育频道
当前位置: >
清末明初军国民教育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管理员。 TAGS:思潮,影响,教育,国民,军事,体育,
&& 一、军国民教育在中国的产生及发展 古今中外,很多国家都实行过类似军国民的教育。例如古代中国实行过“寓兵于农”的政策。近代,各国都曾将军国民列入到教育法规中,对公民实施强制性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最典型的当然是德国和日本。 清末,我国出现军国民教育思潮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屡遭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引发一些爱国志士对尚武精神的追求,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已经注意到兵学的重要,专门写下《兵学》一篇。另一方面近代留学海外的留学生归国后的宣传使尚武精神在中国广泛传播。在实践方面,早在林则徐开始注目世界的时候,中国就开始重视武器和军事人才的培养了。但清末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只是为了国防的需要,并非要用教育养成军国民,也不是普遍在国民中进行尚武教育和训练。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称之为“军国民教育”,或者可称为“兵工教育”。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正是由此发展而来。  从思想上最早提出军国民教育的是康有为。他在《上清帝第二书》中就提出“以民为兵”“开设学堂,学习步阵、骑击、测量、绘画”“以强天下之势”的主张。随后严复在《原强》中将孔子以来士大夫一直鄙弃的“力”提高到与“开民智”、“新民德”同等重要的地位――“鼓民力”。稍后梁启超也竭力主张仿效斯巴达、德意志、日本的尚武教育1。他认为:当时中国处在“群盗之室,白刃环门”的危机关头,如果不提倡尚武教育,中国不能自立,会被列强吞噬。后来,梁启超还写成《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军国民教育的提法越来越明确。  1902年,奋翮生(蔡锷)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军国民篇》2,提出全国国民都应具有军人的知识、精神和本领等,并将军国民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同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之教育》提出了军人精神教育的大纲,并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进行军国民教育的具体方案3。他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增加体操课程和其他的野外活动,比如行军、野外演习、射击、旅行、登山等来普及军事知识,甚至可以与军队联系,请军官教授学生军制、战术、战略等国防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新闻、戏剧、美术、文学等方面,由社会各界配合进行军事教育。  在二十世纪初的军国民思潮中,尚武尚力的军事体育便成为其核心主题。对此,蔡锷也发出感叹:严复在德育、智育、体育中尤其注重体育,当时不过觉得新奇,随后研究各国盛衰强弱才明白欧美各国立国之本正在于此,严复的眼光的确[ ]异于常人。4  随后,军国民教育思潮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各界展开。  1918年欧战结束之后,全世界兴起一股反对战争、拥护和平的潮流,中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潮也一度衰弱,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把“尚武”从教育宗旨中删除。  但是,中国不稳定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善,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依然存在,军国教育复为社会各界所重视。1926年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兴起,又开始有人提倡军国每年教育,《醒狮周刊》刊行了《学校军事教育专号》,东南大学也开始实施军事训练。51926年,国民党青年部开始领导全国的学校军事训练和童子军事务,教育部也很关心此事。大学院成立之后,将军事训练和童子军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中学教育,军事训练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政府也将童子军的制度规定等进一步完善,同时不仅在学校推广军事教育,在社会上也向民众广泛传播军事知识和技能,举办各种补习班和训练班,逐步扩大军事教育范围,以求实现全民皆兵的目标。在抗战时期,由于国情的需要,童子军还进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不断地操演,和国际童子军组织紧密联系,可以说这又是军国民教育的一个高潮。  二、军国民教育的影响  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首先是在教育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首先,军国民教育思潮对清末以及民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宗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03年,清政府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将“兵武体操”作为体操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军队的队列、射击打靶、兵学战史等,基本上是军事训练6。1906年清廷第一次颁布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第一次把“尚武”作为一项教育方针规定下来。宣统三年,各省教育联合会向学部提出《请定军国民教育议案》,后来学部颁行各级学堂实行7。  民国初建时也以军国民教育为教育宗旨。蔡元培曾经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项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指出:“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将使军人社会,永为全国中特
共2页: 上一页1
&&&& 下一篇:当前位置: >>
中国教育史辅导材料汇编
目录第 一 部 分 09 年 析………………………………………………1 大 纲 解形 奠 形 完 发 反 起 建 政 教 教 实第 一 章 官 学 制 度 的 建 立 与 “ 六 艺 ” 教 育 的 成…………….……………..1 第二章 私 人 讲 学 的 兴 起 与 传 统 教 育 思 想 的 基….………………………..3 第
三 章 儒 学 独 尊 与 读 书 做 官 教 育 模 式 的 成…………….………….…..12 第 四 章 封 建 国 家 教 育 体 制 的 备……………….……….………….…..15 第 五 章 理 学 教 育 思 想 的 形 成 和 学 校 的 改 革 与 展……….……………….18 第 六 章 理 学 教 育 思 想 的 批 判 与 思…………….…………………..……25 第 七 章 近 代 教 育 的 步………………………………….………………26 第 八 章 近 代 教 育 体 系 立…………………….………….……………..29 第 九 章 近 代 教 育 体 制 策…………….…………………………………33 第 十 章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育…………………………….………………37 第 十 一 章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下 的 革 命 根 据 地 育………….………………39 第 十 二 章 近 代 教 育 家 的 教 育 理 论 与 践……..………….………………42第 二 部 分 07--09 年 真 题 结 构 与 真 题 节 选…………….……………48 1.07-09 年 真 题 结 构…………….……………………………………48 2.07 年 真 题 与 答 案…………….………………………………….….49 3.08 年 真 题 与 答0 案…………….………………………………….….58 4.09 年 真 题 与 答 案…………….………………………………….….65 第 三 部 分 中 国 教 育 史 仿 考 研 习 题……………………………………70 1. 古 代 史 习 题 与 答 案.…………….……………………………………70 2. 近 代 史 习 题 与 答 案…………….………………………………….…86 3. 现 代 史 习 题 与 答 案…………….……………………………………101 第四部分《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分章习题与答 案………….1111 第一部分 09年大纲解析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了解识记) 1、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 和生产劳动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原始性”和“自然形态”。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教育”。 3、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原始礼仪和社会生活常识; 主要途径是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身教和言 教。 二、学校的萌芽(了解识记) (一) 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社会活动,而学校作为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 专门教育机构, 则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学校的萌芽主要缘于两个原因: 一是教育的分化。二是文字的产生。 (二)最早的学校类型 第一种是“成均”,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学校,教育内容以 乐教为主。第二种是“庠”,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多种活动的场所,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它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有了一定的 目的性,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夏代的学校有:1、校:操演与角力比武的场所,分布于乡里,面向平民甚至奴隶进行教育;2、序:习射兼习 礼,设置于国都,面向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教育。 商代的学校---中国官学的雏形,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如大学、小学、庠、序等。大学、小学之分,表明:商 朝已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在教育的不同要求,划分了不同的教育阶段。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学在官府”(重点) 1、什么是 “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学术和 教育为官方所把持, 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礼用的礼器全部掌 握在官府手中,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接触到。(形成“学在官府”的基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西周的社会制度;客观原因有:①惟官有书,而民无书,②惟官有器,而民无器,③惟官有学,而民无学。)西周的政治体制是领主贵族制度,诸侯、大夫世袭,政府官员世袭。因此,培养统 治阶级治国人才的学校教育,其对象必然以贵族子弟为主,即所谓“国子”,他们的教 育自然由官方来安排。 2、“学在官府”的表现 (1)官师不分(官吏既负责行政职责,也有教学任务) ①帝王之师---太保(保身体),太傅(教德义),太师(教训以道) ②大司乐----国学的主持者(中大夫,乐官之长),属下有师氏、保氏、大胥、小 胥、乐师等。 (2)政教合一 ?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未分离,教育与政事合一。 ?国学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国家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各级乡学也是地方举 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政事活动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生在参与政事的过程中接受各种教育。 二、国学与乡学(了解识记)2 西周的学校集前代之大成, 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从设 置上看,西周的学校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国学与乡学。 ?国学:即中央官学,设于王城与诸侯国都,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服务,分小学和 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城内宫廷中,大学在南郊。 ?乡学:即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了子弟设立,后者只能受 到一些管教性的教化。 三、大学与小学(按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划分) 辟雍(中) 天子所设大学 大学 西周 学校 系统 国学诸侯所设大学--泮宫东序(东) 成均(南) 瞽宗(西) 上庠(北)乡学小学 塾……设立于闾 庠……设立于党 序……设立于州 校……设立于乡儿童随其家庭的等级的不同,进入小学的年龄有早有晚,贵者入学的年龄早,反之则晚。最早八岁入学,最晚 者到十五岁才入小学。“十年出就外傅”,指的是贵族子弟十岁即出家就学。 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有一定限制,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大学教育。贵族子弟按身份可直接进入大学, 而平民中只有极少数的优秀分子,在经过一定程序的推荐选拔后,才可进入大学。 天子的大学和诸侯的大学不仅名称不同,而且存在着规模大小和等级高低的差别。天子的大学规模较大,结构 比较复杂,四面环水,总称辟雍。辟雍内根据教学科目和活动内容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帮有所谓的“四学” 或“五学”之称。诸侯王都所设的大学建造比较简单,一面临水,称为泮宫。 《学记》中记载了大学的考核情况。经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分派官职和俸禄,对于不合格的学生(特别是德 行不合格的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劝诫程序后,仍不改悔的,则流放远方,永不使用。乡学中也有成套的考核制度, 通过考核选拔伤脑筋学生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乡学是指设在五都郊外六乡行政区内的学校,入学对象主要是下级奴隶主和平民的子弟。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司 徒负责总的领导,其教育内容有明确规定,即所谓的“乡三物”: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 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家庭教育(了解识记) 1、贵族子弟的训练,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 2、家庭教育的内容: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 礼仪知识。 3、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做贤妻良母作准备, 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家庭教育的内容,《礼记?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Q革,女Q丝 。六年教以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 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以数日”。第三节 “六艺”教育(重点) 六艺起源于夏代, 商代又有发展, 西周学校的基础上, 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 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六艺”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为大艺, 是大学课程;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 (一)礼乐DD六艺教育的中心 制礼作乐的主持人是周公 ? “礼”是政治伦理课, 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 的训练。国学所教的主要是“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乡学中所主要是“六礼”,包括冠、婚、丧、祭、飨、相见礼。 3 ?“乐”是综合艺术课,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 西周大学教育注重礼乐的配合?《礼记?文王世子》曰:“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yì),恭敬而温文。” ?《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二)射御DD军事训练课 “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三岁就背着男婴举行射的礼仪;小学接受正规训练, 不能射的人就不称男子之职;每年大祭前举行射箭比赛,以选拔武士。有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有五御:一鸣和鸾,二逐水曲,三过君表, 四舞交衢,五逐禽左。 (三)书数DD基础文化课 ? “书”,指书写文字。西周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史籀篇》是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今已失传。 ?“数”,指计算、算法。先学数数,再学“数日”,再学“书计”。 六艺教育的特点 (1)即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2)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 (3)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事; (4)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 感修养。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第一节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了解识记) (一)官学的衰废 原因:1.天下动乱;2.旧有的教育失去了价值。 (二)学术的扩散与下移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三)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 “士”在春秋以前就有,位于贵族与平民之间。 二、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重点) (一)私学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使教育成为 一种独立的活动,使教师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职业。 (二)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三)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新的发展。 (四)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百家争鸣)(了解识记) (一)“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 其著作。 (二)百家争鸣的原因:1.新兴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统治思想的要求;2.诸侯 “养士”之风盛行。 (三)百家争鸣的特点 ?一方面相互诘难、彼此交锋; ?一方面相互影响、彼此渗透。荀子是总结诸子百家的第一人,《非十二子》《解 蔽》《天论》等是他总结“诸子百家”的著作,其思想达到先秦思想的最高水平。《吕 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使“诸子百家”融合在一起。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4 一、稷下学宫的性质(了解识记) (一)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官私合营的联 合体) (二)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多功能性) 二、稷下学宫的特点(重点) 1、尊师重道,待遇优厚 政治上以高位,经济上以厚遇。 2、“不治而议论” 一是稷下先生专心致力于精神劳动的生产;二是议论不合 不加罪;三是允许士无定主,人才流动。 3、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兼容并包各学派的 办学方针,提倡百家争鸣的教风学风。 “期会” 4、学无常师 5、管理规范 制定了中第一个学生手则《弟子职》,全文载于《管子》。 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了解识记) 1、 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 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 造精神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第三节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与教育实践 二、创办私学和编订“六经”(了解识记) 孔子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 ?一是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系统的儒家教育理论, 成为我国古代教育奠基人。 ?二是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 三、论教育作用(了解识记)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庶、富、教”思想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孔子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可以把 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中去,这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 家- “庶 富 教” (3)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道之以政,齐之 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内涵: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 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 (2)意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必须受教育。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决定 作用。 (3)人性论中的矛盾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四、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重点) (1)内涵:不分身份贵贱和地域远近,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2)人性论依据:“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针对奴隶主贵族的有教有类而提出。 (4)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 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5 五、论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重点) (1)目的:培养士和君子。 (2)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子夏语) (3)依据: 《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 则吾从先进“ “学,禄在其中矣” (4)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 “任人唯亲”, 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六、论教学内容-六经(了解识记) ? 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包括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两大部分,而以前者为重心。 ? “文、行、忠、信”,“文”方面使用的教材是“六经”。《诗》:即《诗经》。“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 《书》:即《尚书》。“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 其政息”。《礼》:即《仪礼》。“为国以礼” ,“不学礼,无以立”。《乐》:是“诗“的曲调。“兴于诗,立 于礼,成于乐” 。 《易》:即《周易》。卜筮之书。《春秋》:鲁国的编年史。? 特点:1.偏重社会人事;2.偏重文事;3.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4.鄙视生产劳动知 识和技能的教育。 七、论教学方法(重点) (一)因材施教(重点)(孔子教学特色的体现,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 差异的矛盾) 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 观察了解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 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针对学生的性格缺点,补偏救弊。 ? 顺应学生的各种爱好,发展其特殊才能。 启发: 1、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 2、在坚持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特长,避免一刀切。 (二)启发诱导(重点)(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 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教学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 矣。”) 3、举一反三 ?诱导:循循善诱、叩其两端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要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施教; 2、教学要“当其可”,即难度适宜。 (三)学思并重,学思结合(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四) 由博返约 (解决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 或解决知识的广博与精深的矛盾)?“博学于文,约之于礼”6 ?主张“多闻“、“多见” ?主张“一以贯之”八、论道德教育(了解识记) 道德教育内容以“仁”“礼”为核心,以“忠”、“孝”为基础。仁:“爱人”;“克己复礼”;以仁的精神处理好关系 ?义与利:要“见利思义”,而不能“见利忘义”。 ?人与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质与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一)立志有道 立志:“人无志不立”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 乐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解决立志乐道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学生准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 政治理想与物 质享受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谋道不谋食”。立志乐道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艰苦的磨炼,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二)自省自克 ?自省:日常的必要的修养方法。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公认的 准则和规范,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自觉。孔子要求学生要积极地进行自我 省察,遇事“求诸己”,善于自我省察,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自克:处理对己对人关系。道德准则与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趁着约束 作用,因此,需要个人克制自我。善于自克才是道德修养的标志。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克己复礼为仁” (三)身体力行:重视道德实践 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身体力行,将道德修养付诸实践。“力 行近乎仁” “言必行,行必果”。 (四)改过迁善 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每个人优点、长处与缺点、错误共存,因 此,扬长和避短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缺点和错误,坦然承认,勇 敢面对,并努力改正,不再重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为过也”。九、论教师(了解识记)(07年真题简答题2:简述孔子的教师观)(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热爱学生,无私无隐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十、历史影响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 移。 2、强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 3、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作了舆论先导。 4、对古代典籍的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 5、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6、他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总结的教学原则符合教育规律且行之有效。7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一、孟轲与思孟学派(了解识记)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继承曾参、子思之学,形成“思 孟学派”,被宋明理学家奉为“亚圣”,今存《孟子》七篇。 “思孟学派”:思孟学派应该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 种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将其联系在一起,称为思孟学派。 二、性善论与教育作用(重点) 1、性善论 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 性本善是指人性中具有“善端”, 即善的因素或道德萌芽。 人的贤愚仅有四个善端是不够的,还取决于对善端的存养和扩充。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DD“求放心”(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指人在后天丧失的善端。) 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发挥,达到最完善的 境界,这就是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3、教育的社会作用DD“得民心” 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仁政的根本在“得民 心”,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手段。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了解识记) ?“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即“五伦”,目的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教育内容:“由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四、“大丈夫”的人格思想(了解识记) (一)大丈夫的人格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有高尚的气节 ? 2、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二)大丈夫人格理想的实现 1、持志养气 “志于道” “集义” 2、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存心养性 “养心莫善于寡欲” 4、反求诸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 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了解识记) (一)深造自得 ?学习要维持一定的规矩与标准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弈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路如也;中道而8 立,能者从之。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 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深造的途径 从大处入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从本原入手“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 ?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二)盈科而进 “其进锐者,其退速” 流水“盈科而后进” 学道“不成章不达” (三)教亦多术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三)专心致志 ? 专心 ? 致志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能生者。”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与“六经“之传授(了解识记) 荀子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知识传授,对经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由于荀子的传经, 使先秦儒家经典得以保存,这就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了经 典的教科书,为文化、思想定于一尊奠定了物质基础。 著《荀子》,《劝学》是其中的名篇。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重点) (一)“性伪之分” ?性: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伪: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性伪之合” “无性而伪之无所知,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 于是就也。故曰:性伪合而天下治。” (三)教育作用 ?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化性起伪”。 首先,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其次,环境对人的成长 有重要影响(即“渐”或“注错”);人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学习(即“积靡”)可以使 本性得到改变。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民心”。(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兵劲城固,国富民 强) 三、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了解识记) 儒者分为俗儒 (徒具儒者外表, 对“先王”之道仅会做教条诵读, 全然不知其用) 、 雅儒 (不侈谈“先王”, 懂得取法“后王”,能承认自己的无知,光明磊落)、大儒 (知 识广博,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 特点:1.体现了“贤贤”的育才、选才标准。2.要求人才是精于道而不是精于物9 的。 四、以儒经为教学内容(了解识记)荀子特别强调学习“六经” ,尤重礼乐。?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学止乎《礼》而止矣” ?乐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曾写《乐论》 “乐者,乐也,人情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 速”?礼可使上下有别,乐可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 五、“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重点) (一)教学环节 荀子把教学和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 并把行看作是学习最终目标。 “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 ” ?闻、 见是学习的起点、 基础, 也是知识的来源。“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 ? 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 ? 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 体,形乎动静。”(二)教学方法:“兼陈中衡以解蔽”;虚一而静;注错积靡。六、论教师(了解识记) (一)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二)对教师的要求与条件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 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三)极端尊师 ?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师云而云”,不能有任何违背师说的言论。 ?毕业后,也不能把教师的教导抛到脑后,否则就是背叛。“言不称师谓之畔,教 不称师谓之倍。” 第六节 墨家的教育思想 (09真题 简答题3:简述墨家的教育特色) 一、“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了解识记) ?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家学派有严格的纪律,有侠义作风和牺牲精神,以为百姓做事谋利为己任。 二、“素丝说”与教育作用(重点) 1、人性论:“素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2、教育作用观: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 (“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 )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三、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了解识记) (1)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去改造有差别不平等的社会,实现“兼以易别”。 (2)培养标准: ?“厚乎德行”:道德要求,即“兼爱” ?“辩乎言谈”:思维论辩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10 主张?“博乎道术”:知识技能要求,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能力。四、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了解识记) 教育内容:道德教育、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 论辩术原则:“察类明故” 判断言论正确与否的标准:“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 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五、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了解识记) 1、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态度,宣扬“强说人”的主动 精神。“不强说人,人莫之知” 2、不同于儒家“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强调“述而且作”的创造性精神。 第七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简介 创于春秋末,兴盛于战国时期。战国时分为两派:一派是稷下黄老学派,不墨守老子理论,以道家思想为主, 兼采各家之长。成为社会政治活动的一种指导思想。一派为老庄学派,以庄子为代表,承袭老子的哲学思想,演 变成一种出世主义思想。 ?道家主张,“道“是万物的本源,它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 ?教育目的就是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都是围绕着道而展开的。 ? “道”的本质是“道恒无为, 而无不为。 “道” ” 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 有自身的运作规律, “自然无为”。一、“法自然”与教育作用(了解识记) 道家提倡“法自然”的教育思想。主张“不言之教”。 老子:“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庄子:“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 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二、“逍遥”的人格理想 主张培养“真人”、“至人”,即一种无己、无功、无名、无情的完全自由的 人物,是为“逍遥”的人格理想。公共开支服一种自由主义思潮。 三、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绝学无忧”命题 提倡对现有知识和学习的怀疑,主张回归原始淳朴的状态,将“学”与“道” 对立。 总之,1.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主张培养能体会自然之道的圣人,对于孔子提出 的仁义道德持否定态度。2.道家轻视知识,主张以自然之道即“天道”为教育内容,要 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对于传统文化持反对态度,强调“绝学无忧”。 第八节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了解识记) 1、 “人性利己说”, 是绝对的“性恶论”, 认为人的本性都是“为己”、 “利己” 的。 表现: ?第一,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 ?第二,人性有“趋利避害”、“喜利畏害”的特点; ?第三,人都想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满足自己的欲望。 2、教育作用 反对仁义、礼乐的道德教育,强调法制对人性不良品质的改造作用,推行法制教育 的赏罚来实现扬善去恶、安民治国。 二、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了解识记)11 法家认为,传统的“先王之教”多以学问为教,以谈辩论学,以游宦为事,这些都 有碍于耕战、法治,必须加以废止,转而“以法治教”,法制教育只允许以官府统一制 定的律令条文作为教学内容,诸子各家的诗书均不得作为教材。 三、禁私书与“以吏为师” (了解识记) 为统一法教,法家坚决禁止私学,主张由官吏来为师施教,推进法制教育,即“以 吏为师”。“以吏为师”古已有之,,但与法家的思想仅是形式上相近而本质不同。活动家提出的“以吏为师”的着眼点不在“师”而在“吏”,指为了实行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因此,“以 吏为师”的“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师”,是为了保证法律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准确性而设置的吏师。“以吏为 师”包含的另一层意思是对职业教师的否定。韩非称私家学派为“二心私学”。第九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大学》(重点) 1、大学教育的目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 善。”“明明德”重在“修己”,“亲民”重在“治人”,“止于至善”是最终目标。 2 、大学教育的学习程序“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的核心是修身,前四条体现修身的过程,格、致被视为“为学 入手”或“大学始教”,实际上就是学习、领会与伦理道德有关的事物和知识,属于道 德认识阶段。诚、正是内心修养过程,着眼于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养成。后四条是道 德行为的建立和扩展,体现仆役的成果,由自身,到家庭,再到一个国家,再到全天下。 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想到联系,个人的学习、教人、施政等几个方面自然地 联系、迁移和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体现了过程和效果的统一。 二、《中庸》(重点) 1、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教育途径 (1)循性而行:就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自诚 明”或“尊德性”。 (2) 积极学习。 就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 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 即“自 明诚”或“道问学”。“中庸”的思想孔子已经提过, 《中庸》则作了进一步阐发,其意为: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 “两端执 其中” ,具体到政治和道德实践中,即为杜绝一切过激的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 《中庸》还赋予“中庸”以 “中和”的新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认为达至“中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达于理 想境界的一种状态。三、《学记》(重点) 简介: 1、《学记》与《大学》相表里。《大学》重在阐述教育之纲领,其着眼点为教育 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关系;《学记》则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 内部的关系,涉及教育作用、政策、制度、方法等各个领域,首次从理论上对教育教学 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2、《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一)教育的作用 ? 社会作用:“建国君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对人发展的作用“化民成俗”。“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系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12 2、教学进程与考察标准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 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制度与规范---“教之大伦”(示敬道、官其始、孙其业、收其威、游 其志、存其心、学不躐等) (三)教育教学原则(重点) 1、教学相长(重点)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由此可见,学与教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2、尊师重道 (1)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师严然 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 (2)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君子既知教之 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 (一要有渊博的知识;二要掌握教学规律;三要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较高的教育艺术;四要“教学相长”) 。3、藏息相辅: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 “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 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4、豫时孙摩(重点) “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发然后禁,则I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 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 5、启发诱导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 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 6、长善救失(重点)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 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四)教学方法?问答法“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 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讲解法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话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练习法 “良冶之子, 必学为裘; 良弓之子, 必学为箕; 始驾马者反之, 车在马前。 君子察于此三者, 可以有志于学矣。 ” ?类比法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 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学记》是教育史上最早较为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学记》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从其他思想 中分离出来,这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学记》中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 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四、《乐记》(了解识记)13 《乐记》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古代所谓“乐” ,内涵十分丰 富,不仅指音乐,还包括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等。但通常所谓“乐” ,主要指音乐,音乐是乐的核心,而音 乐本身又是歌、诗、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儒家的乐教主要是教授诗、曲、歌、舞、演奏、乐理和如何评价乐、 认识乐的作用,尤其是强调要懂得把乐作为行教化、理邦家的手段。因此儒家的乐教既是艺术教育,更是道德和思 想教育、政治教育。(一)乐的产生 音乐是人心感于外物而产生的。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之感于物也。” (二)乐的作用 1、音乐对人有极强的感染力 “声乐之入人心也深,其化人也速” 不同的音乐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2、统治阶级注重乐教的目的是为了“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第一节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重点) 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提出(重点) 董仲舒 《对贤良策》(或称“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以养 士,行教化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 (一)设五经博士---“独尊儒术”的集中体现战国时就有博士,秦汉承袭此制。博士是掌管典籍薄册的咨政议政官员,诸子、术数、方技等 都立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 。博士的职位只有被官方认可的五经大师才能担任,其 他学派虽然没有像秦代那样被明令解散,但已不能取得官方学术的地位了。(二)设立太学,置博士弟子 博士弟子制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三)建立察举制度,以儒术取士察举是汉武帝确立的取士制度,在取士标准上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察 举最盛的是孝廉科。明经科是专取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通一经即补为官。三、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二)儒经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第二节 太学、郡国学和鸿都门学(了解识记) 一、太学-官学中最高级别的学校 ?公元前124年设立 ?教师:博士,以荐举和考试结合的方式选拔 ?学生:博士弟子,由太常选拔或郡国学选送 ?教学内容:儒家经典 ?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都授”、次第相传 ?考试:“设科射策”,以科定官 二、郡国学-地方官学的主要形式 ?始创于公元前141年的蜀郡,“文翁兴学” ?办学目的:一是培养本郡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 行的“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教化。 三、鸿都门学-研究文学的专门学校 ?创办于公元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为宦官集团力促创办 ?学生由地方或三公推荐,毕业后多授以高官。14 ?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 ?独特价值:一是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二是作为一种专门学校,其创立了办学的新模式,为后代专 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三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第三节 察举制度(了解识记) 一、察举制概述 所谓察举又称荐举,就是“乡选里举”。察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根 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 才华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再由中央考察核实后 授予官职,它肇始于汉高祖,视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帝,并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 五百年间生生不息,甚至宋元之际还起过作用。 二、察举制的主要规定 ?一是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 ?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政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科目有孝廉和秀才(茂材);诏举或称特科, 有贤良方正或专门人才。 三、察举制的利弊 (一)成功之处: 1、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2、高度重视人才;3、颁布健全、严格的察 举法规。 (二)弊端 1、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造成作伪成风, 流弊百出 2、察举选才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际是重德轻才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 、论人性与教育作用(了解识记) “性三品说” ?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 上品:“圣人之性” 生性本善 中品:“中民之性” “在善质而未能善”“待王教而后善” (教育的对象) 下品:“斗筲之性” 生性本恶,教化无用 ?是对“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调和 二、论道德教育(了解识记) (一)道德教育是立政之本 “道之大原出于天”, 把封建道德与封建秩序说成是人性生来就固有的,是上天所 赋予的。 (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王道三纲” “五常”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正谊明道 “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重义轻利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强勉行道” 道德修养要奋勉努力,且需慢慢积累 4.“明于性情” “引其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 5.“必仁且智”三、论教学 15 (一)精通教技,注重实效。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少其所为,而 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事取之。” (二)多连博贯,约节反精。 “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孔)而博贯之,则天下尽矣。”“太节则知(智)陋,太博则业 厌” (三) 强勉进取, 持之以恒。 “事在强勉而已矣。 强勉学问, 则闻见博而知明; 强勉行道, 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 (四)贱二贵一,虚静以求。 “目不能二视,耳 涌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故君子贱二而贵一。”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了解识记) 一、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董仲舒创立的儒家神学发展成为一种叫谶续的迷信学说。 (一)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 “世儒学者好信师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道难问” (二)反对“但拘一经”、“记诵章句”,主张“贵通”、“贵用” 二、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了解识记) (一)关于教育作用 ?与董仲舒类似,王充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有 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 ?人性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气 有善恶”。 ?人的善恶关键在于教育。 (二)关于培养目标 “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文人”(独立思考 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关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通人”(文笔谈不上,但博览古 今,知识渊博)、“儒生”(只能掌握一门经,从事教学而已) 三、论学习(了解识记) (一)“知物由学” 天地之间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人才有高下,知物由 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二)“见闻为”与“开心意” 学习是感性认知(“见闻为”)与理性思考(“开心意”)相结合的过程。 “须任耳目以定情实” “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三)“效验”“有证” 学习效果必须通过客观事实和实际效果来“效验”。王充在学习内容上提倡“博通百家” 。16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了解识记)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整体形势是官学时兴时废,似断又续,教育事业的延续主要依靠私学、家学,而不是官学。 不过,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也成为教育体制变革和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以中央官学为例,表现以下变革 趋势:第一,教育的等级性加强,不少王朝都设立有不同等级的学校,招收各种级别的官僚子弟。如西晋的国子学。 第二,打破了儒学垄断,开户了专科教育的局面。如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再如北魏、北周设书学,北周设 算学等。第三,表现出教育行政专门化的趱,突出表现是北齐国子寺的设立。一、西晋的国子学 ?两晋中央官学均设有太学和国子学。 ?国子学是西晋在太学之外创办的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是我国古代在太 学之外另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 276年由晋武帝下令设立,278年确立学官制度。官五品以上的子弟才能入学。 ?意义:1.国子学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维 护门阀士族的利益。2.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明显。 二、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一)“四馆” 1.概况:438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等四馆。各就 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 2.意义: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了当时思想 文化的实际变化。 (二)总明观 1.概况:470年,宋明帝下令设立,又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 每科学士10人。485年废止。 2.意义:总明观以结构完备的领导机构统领四科,比四馆在管理上更为完善,使四 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第二节 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一、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了解识记) (一)重振儒术 ?隋文帝:广集儒经,礼聘儒士 ?隋炀帝:将经典文献加以整理、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目,分统于经、史、 子、集四类,成为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正统方法。隋朝有意重振儒术,但由于政权不永,效果不显。唐代为振兴儒术,先后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第一,提高 孔子和儒生的地位;第二,推崇儒学,统一经学。唐高祖:“颇好儒臣”,颁布《兴学敕》 ?唐太宗:诏令孔颖达会同诸儒编写《五经正义》,颁行天下。这是历史上第一部 由官方颁布的经学权威著述,成为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明经科考试了以此为准。? ?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行天下。 ?唐文宗,于开成十年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开成石经”。(二)兼融佛道 政治上儒术居主导地位,佛、道教只作为信仰和精神寄托。 二、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了解识记) ?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国子寺设置祭酒作长官,专门管理“五学”(国子 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这是我国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 的开始。书学和算学的的创建也标志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唐朝也在中央设国子监,设国子祭酒1人、司业2人、丞1人、主薄1人。总辖“六 学一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广文馆)17 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重点) ?隋在国子监设五学,在大理寺设律学。 ?唐中央官学: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广文馆、国子 学、太学、四门学(以上学校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经)、书学、算学、律学(以上学 校属于专科学校);医学(太医署主办)、崇玄学(尚书省祠部主办)、天文学(司天 台主办)、音乐学(太卜署主办)、兽医学(太仆寺主办)等。唐代的专业实科学校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唐地方官学有经学 (府学、 州学、 县学、 市学、镇学, 归地方行政长官长史兼管) 、医学和崇玄学。 地方学校学生毕业考试由长史主持, 合格者可以升入四门学, 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地方学校的教师除教学外,还有服务地方、推行教化的任务。 四、私学发展(了解识记) ?唐朝明文鼓励私人办学 ?社会上每一种专门学术都有私学传授 ?农村里设私立小学 特点:私学具有不同层次,办学灵活,机构简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五、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重点) (一)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二)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束修礼”、考试、 “田假” 、“授衣假” 等。 (三)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第一,结合专业的划分,确定必修和选修课程;第二,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年限,如儒经根据份量的大小分为大经、中经、小经等,学习年限分别为三年、两年、一年半 等)(四)教育的等级性明显。唐政府明文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 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达官显贵的子弟依家庭的品级可以进入专门为其设置的贵族学校,一般庶民百姓的子弟只能 进入水平较低、待遇较差的学校。前者大都进入以讲授儒学为主的学校,毕业后就成为各级各类封建官吏的候选人; 后者只能进入一些专科性的学校,接受专知识的教育,毕业后成为一名专业人才。 (五)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六)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七)重视医学教育。 (八)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建立 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重点) ?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其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唐代,科举成为定制,武则天对科举作出了重要贡献: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 开创了殿试的形式;通过武举选拔军事人才,开创了武举的先例;要求考试之日,自糊 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唐德宗贞元六年,为防止考官舞弊,实 行别头考试。 ?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 ?科举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 以考试产生的“士 大夫”阶层,强化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了解)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18 考生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送到尚书省应试。生徒:中央和地方官学的学生,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乡贡:乡试(地方)→省试(中央尚书省礼部,11月1日赴省,3月21日考试完毕) →吏部试 (二)科举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通常说的科举是指常科。经常举行的有六科: 1.秀才科,隋唐均以此科为最高。考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两方面为标准,衡量其 通达程度。 2.明经科,注重考核儒家经义,考试比较容易。 3.进士科, 注重诗赋, 最初主要向平民出身的才士开放, 及弟即跨入统治阶级行列。 较难。 4.明法科,注重考核法律知识,选拔司法人才。 5.明字科,注重考核文字理论和书法。 6.明算科,注重考核算术,要求详细术理。 (三)科举考试的方法 1.帖经;2.墨义;3.口义;4.策问;5.诗赋。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重点难点) (一)科举制度的影响 第一,选士任官大权由朝廷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第二, 科举制向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士人开放了入仕的门径,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知识 分子,加强了统治基础; 第三,使官员队伍可以有效地补充新生力量,为国家的运转增添了生机活力; 第四,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二)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使本来相互脱节的选士制度和育才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 由此,科举制和学校教育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基础, 科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着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 科举取士的标准、方法则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方面,学校培养人才供科举选拔,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得以统一。促进了学 校教育的发展: (1)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各,而进学校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 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2)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 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3)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 教育和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1)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考试方法又比较僵化、呆板,造成学 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空虚无用。 (2)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 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 子的思想。 (3)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由主考官、礼部、宰相、皇帝决定,录取标准又多以19 权势门第为转移, 由此造成的科考不良风气严重毒害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学校和 社会风气。 第四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重点) 一、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二 、论士大夫教育 (一)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首先,他继承了前辈从人性论的角度来论述教育作用的传统,强调了士大夫教育作用的理论依 据。 其次, 他从接受教育与否同个人前途的利害关系出发, 强调了士大夫受特殊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再次,他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二)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颜认为,应该改革原来的玄学教育和传统的儒学教育,培养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 人才。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各种专才的教育,使各人专精一职才能实现。这种观点,冲破 了儒家以较抽象的君子、圣人为教育目标,以儒学教育统治一切专门教育的传统框框,并使教育功 能的发挥,不再局限于道德修养与“化民成俗”方面,更重要的是其提出了对各种人才的培养。(三)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方面,颜承袭了儒家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他把儒家的仁义与佛教的 清规戒律相比附,使他的道德教育主张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关于艺的教育, 他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 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 除经史百家等知识外, 他还强调应学习处身士大夫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杂艺” 。 德育与艺教是互相联系的,德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并为道德教育服务,并 强调通过阅读前人道德范例书籍珠途径来进行道德教育。颜还提出士大夫子弟也应重视农业生产知 识。三 、论家庭教育 (一)及时早教,勿失时机 (二)威严有慈,爱教结合 (三)语言标准,概念准确 (四)孝悌为本,风化为先 (五)立志高雅,承续家业 (六)虚心务实,博学广师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了解识记) ?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 焉者恶而已矣。”仁、义、礼、智、信乃是人生来所具有的善性。 ?教育作用:1.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学习和教育在中品人的发展中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 2.无论是上品人之性还是下品人之性,都可以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 二、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了解识记) ?发展教育是为政之本,统治阶级应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以谋经邦治国之 大计。他主张,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纯信 之士,骨鲠之臣,忧国忘家,忘身奉上”的人才。任潮州刺史时,恢复了潮州州学。 ?为政者不仅有责任通过教育培养英才,还要懂得识别和选拔人才,充分发挥人才 的作用。 三、论尊师重道(重点)20 (一)教师作用 (二)教师任务 (三)教师标准 (四)师生关系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了解识记)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一)宋代的科举 发展阶段 1.地位的提高。宋初废止了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度,视科举为取士正途。 2.规模的扩展。宋太宗时开始大幅增加录取名额,此后,每届大体维持在三四百名 的规模。 3.内容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必试经义,专 用《三经新义》取士。 4.时间的变化。宋神宗将科举改为三年一试,此后成为定制。 5.方法的变化。 公元973年正式实行殿试; 宋代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 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锁院” 、“别头试”。(二)元代的科举 中落时期,但开创了以四书试士的先例。 (三)明代的科举 鼎盛时期 1.正式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2.创立了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模式。 八股文由宋代的经义发展而来。 又称制艺、 时艺等, 以四书、 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 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 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 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 (四)清代的科举 没落时期 制度与明代同,科场舞弊日益严重,科举制本身 存在的弊病也日益显现。 二、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 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明朝以进入学校作为科举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成为科 举的附庸。 ?科举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使得教育也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内容固定、 僵化。这使得学校教育日益教条化,不求实学,在思想上成为科举的附庸。 三、宋代“兴文教”政策 宋初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施行“兴文教”的政策。体现为重视科举,重用士 人;广设学院,多次兴学;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教,使三 教融合起来,互为补充。 四、并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重点) (一)庆历兴学 由范仲淹主持推动, 兴学措施有三: 1.诏州县立学; 2.改革科举考试方法, 先策论, 后诗赋;3.以胡瑗的“苏湖教法”为参照,改革太学。 (二)熙宁、元丰兴学 由王安石主持推动,主要改革有: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2.颁定《三经新 义》作为必读教材和考试内容;3.设置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 人才;4.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5.改革科举制度。21 (三)崇宁兴学 由蔡京发起,主要内容:1.州县普遍设学,行三舍法;2.扩建太学;3.以学校取代 科举取士;4.添设专门学校。 (四)三舍法(重点) 王安石兴学期间所创, 熙宁四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将太学生员依学业程度分为外 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初入学为外舍生,依次升舍,升舍均需考试,并需参以 平时品行和学业。 蔡京将三舍法推广到州县学,自县学考选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考选贡入太学。这是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形成一个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相互衔接的学制。 五、“苏湖教法”(重点) 由胡瑗开创。他在苏、湖两地主持州学期间,一反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提倡经世 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专长分斋而教,旨在培养“明体 达用”的人才。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主要培养比较高级的统 治人才;治事斋分为治兵、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以培养在某一方面有 专长的技术、官吏人才为目标,该斋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 意义:苏湖教法导致了学风的转变,对宋明理学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创立分科教 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六、积分法 “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始行于宋朝太学, 至元朝国子学 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规则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 分,中等的为半分,年积分八分者为及格,可与出身,或者升级。不到八分者继续学习。 成绩优异的生员,只要达到积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 七、六等黜陟法 六等黜陟法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学 员考试成绩分为六等,一等补禀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 降级,六等除名。基本特点是朝廷对生员的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 业成绩升降, 将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该制度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 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是清朝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 八、监生历事 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 始于洪武五年。 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 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称为历事监生。除分拨在京诸司办事外,历事监生 也被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历事后朝廷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遇有缺 官,挨次取用;中等的再令历练;下等才力不及的,则送还国子监读书;不合格奸懒的 发充下吏。明英宗正统三年废止。清朝初年又曾实行过一段时间。监生历事可视为中国 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 九、社学 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 ?元朝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 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 ?明代地方普设“社学”,民间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可入学就读,学习冠、婚、丧、 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兼读“御制大浩”和“本朝律令”。 ?清代各直省的州、府、县都设立“社学”,每乡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谊 谨厚”者充补。22 第二节 书院的发展 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了解识记) (一)概述: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初 为官方修书、藏书之所,自北宋始才成为一种正式的教育制度和组织形式。宋代书院的 发展嬗变经历了北宋兴起和南宋书院的勃兴时期。 (二)北宋书院兴起的原因: 1.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官学却长期低迷不振,士人失学。 2.佛教禅林制度在办学形式和讲学制度等方面为书院提供了现实的参照。 3.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为书院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4.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制作极为便利,是促成书院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 北宋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 书院 (三)南宋书院发展的特点: 1.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 2.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 3.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 4.书院的规章制度更加完备。 南宋四大著名书院: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 (四)意义: 1.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 2.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 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3.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 后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三、《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精神(重点) ?《白鹿洞书院揭示》 是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 讲学授徒时为 书院生员订立的学规。 ?内容:一是“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二是“为学之序:博 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三 是“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 的基本要点。四是“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书院学生 指明了行为处世的基本原则。五是“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 诸己”,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揭示》体现了朱熹关于书院教育的基本精神,第一,体现了书院教育应以人格修养为主的宗旨;第二,在人 格修养中,以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精神为主。?意义:《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 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 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重点) ?东林书院简介:位于江苏无锡,原为北宋杨时讲学之所,后即在该地建书院。元 朝废为僧庐。明万历年间,顾宪成重新修复。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先后讲学其中。 书院讲会: ?东林书院的讲学活动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了王阳明的讲会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 点:23 1.召开学术讨论会; 2.讲会过程中常和以诗歌,以调节气氛,活跃思想; 3.既论学,又议政,追求“为圣为君”的“实学”; 4.主张学问必须“质诸大众之中”,相互帮扶,相推相引,相渐相摩。 ?东林书院不仅是东林学派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 也是制造舆论的政治活动阵地。 ?东林书院推崇程朱理学,反对王守仁的“心学”。 四、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了解识记)清代书院按讲学内容可分为四类:第一种是以讲授理学为主的书院;第二种是以学习八股文以应付科举为目的 的书院;第三种是以讲授“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为主的书院,如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第四种是以博习经史词章 为主的书院。在四类书院中,第一、二类最为普遍,以教授当时流行理学和科举内容为主,学术性不强;第三类代 表了新的发展趋势,但为数极少;和四类是一种学术类型的书院,但数量不多,但学术影响较大,以诂经精舍和学 海堂最为著名。?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考订古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考据学派(又称朴学、汉学),成为当时支配学术界、教育界的一种潮流。 ?阮元分别在杭州和广州开设了旨在由古文训诂以通经义的书院---诂经精舍(杭 州)和学海堂(广州)。办学特点:第一,坚持“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的办学目的,不以科举时文为教学内容;第二,对教师各用所长,对学生因材施教;第三,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 1.打破了专搞八股帖括、 节抄剽窃、盲从模仿的坏学风和“富贵利达”陷溺士心的 劣风,主张根据考证博采证据进行朴实的说理。 2.放弃了空谈性命的理学说教,主张为学必须“百尺楼台实从地起”,提倡“事必 求其根底,言必求其依据”。 3.聚集了一批名师大儒,一面教导学生,一面钻研学问,培养了大量的学有所成、 学有所长的人才,在学术研究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4.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择师而从”,以自由的独立研究为主,要求学生以“淹 博”为基础, “精审”分析, “识断”综合, “一方复活先秦之古学, 一方又加以新解”。 五、书院教育的特点(重点、难点) (一)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 互促进,书院往往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 (二)书院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求士子学做人,它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 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经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 (三)书院施行开放式教学,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 教学人员不限于本书院本身, 而是广邀学界名流以及不同学派的学者前来讲学,大大促 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 (四)书院教学以学生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 兴趣;书院教学多采取问难辨论式,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 (五)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彼此间感情相当深厚。 (六)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 其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的经费, 有来自官府的资助, 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第三节 私塾与蒙学教材 一、私塾的发展与种类(了解识记)中国古代古代儿童从入学到十五岁这一阶段的教育称为蒙学教育阶段,相应的学校称为蒙学。中国古代的蒙学 的设置和名称等随历史的发展而各不相同。 蒙学在西周时为官办,称为“小学” ,学习书、数,春秋战国后,官学衰微,私学兴起,蒙学阶段的教育主要 由私人办理,在两汉以前多称“书馆”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有家学、蒙馆等名称的教育组织,多属于蒙学性质。 宋元明清有私塾、社学等。 24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蒙学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在教育内容、 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后来明清蒙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元明清的蒙学若按办学主体 可分为民办和官办之别,但以民办为主体。民间设立的蒙学有各种各样的称呼,但一般称为小学或私塾,到明清时, 称私塾的比较普遍。私塾是民间举办的蒙学的统称,主要为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进行家庭教育的 人家提供蒙养教育的机会。 ?种类: 1.家馆:由富裕人家聘请教师前来设立,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 2.村学或族学:由一村或一族集资建立,延请教师教其子弟; 3.私塾: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 就读。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私塾,在蒙学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 二、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重点) (一)蒙学教材的发展 ?周秦至南北朝 最早的字书《史籀篇》,李斯《苍颉篇》、赵高《爰历篇》、 胡母敬《博学篇》、史游《急就篇》、周兴嗣《千字文》、《开蒙要训》 ?隋唐五代时期 《太公家教》 李瀚《蒙求》 ?宋元明至清初时期 《百家姓》 王应麟《三字经》 (二)蒙学教材的种类 1.以识字为主的教材 “三、百、千” 2.伦理道德教材 朱熹《小学》、吕祖谦《少仪外传》、李毓秀《弟子规》 3.综合知识教材 《龙文鞭影》《幼学琼林》 4.诗歌类教材 《千家诗》《神童诗》 (三)蒙学教材的特点 1.重视汉字的特点 2.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 3.考虑儿童的兴趣与特点?第四节 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 一、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了解识记)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四书”正式结集成于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是对“四书”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注解。元朝时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章句集注》取士,明清时 期, “四书”地位超过“五经”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二、“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了解识记) (一)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朱熹将二程、张载等人的思想加以 系统化,并将佛道思想中的“抑情”、“窒欲”等元素融入其中,把人性分为“天命之 性”与“气质之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道心”与“人心”、“性”与“情”、“理” 与“欲”的对立) ?“天命之性”,又称“道心”,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 ?“气质之性”,又我“人心”,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 不善则为人欲,每一个人所禀受的气质之性各不相同。 (二)教育的作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 (三)性三品说(对董仲舒、韩愈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 ?圣人之性:清明至善,不教而自善 ?贤人之性:通过教育可以达到“无异于圣人” ?中人之性:善恶混杂,介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 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25 ?小人之性:人性恶,教育不起作用三、论“大学”和“小学”(重点) 依据年龄和智力划分,都是为了“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可割裂的两个阶段。 ?“小学”:8-15岁,重在打基础,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教之以洒扫、应 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形成封建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格。 ?“大学”:15岁以后,是小学基础之上的深造,教学内容是“明其理”,即“学 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是发明此事之理”。其纲领就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 己、治人之道”。教材主要是《四书》 、《五经》。 四、“朱子读书法”(重点) ?循序渐进: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在读懂一本之后再读另一本;读书要有 计划,计划要以量力而行为原则;读书既有抓紧,又不可急于求成,要按部就班,扎扎 实实地勤苦研读。 ?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多读、记住、背熟,做到对书中的所有内容都耳熟能详,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朱熹提出,读书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虚心涵泳:虑心是指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的本意,不可先入为主,穿凿附会。涵泳就是反复咀嚼,细心玩味,深刻体会书中的意旨。 ?切己体察:读书不仅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 上。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另一方面要用自己的经历去体察书中的意思。 ?着紧用力: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时间上的抓紧,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 否则不进则退;二是精神的振作和集中。 ?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丰于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居敬”强调读书时必须 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持志”强调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而 不松懈。 局限:1.朱熹提倡读的书是圣贤之书,目的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 是其次。 2.主要强调学习书本知识,不重视书本和实践的结合。 第五节 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 一、王守仁与“阳明学派”(了解识记) ?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合称陆王心学。 ?主张:良知为圣愚所同,不囿于见闻,即知即行,即体即用;提倡返求诸己,自 我作主,不受教条束缚。 ?王守仁死后,其弟子在全国各地创建书院,举办各种讲习会,积极宣传他的思想 学说,形成“阳明学派” 二、“致良知”与教育作用(了解识记) ?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主观唯心主义),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 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由“心”派生而来。 ?“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的概念是孟子提出的,是指人内心存在的 一种直觉的是非观念或道德良心。 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 天理。 ?圣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蒙蔽。 ?“学以去其昏蔽”,教育的作用就是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 从而恢复本心,即“致良知”。最终目的是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26 三、“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重点) 分限: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限度。 “随人分限所及”的含义: 1.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是“因材施教”。“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 的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以起到“益精其能”的效果。 2.对每个人而言, 意指“循序渐进”。教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及其接 受能力,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 四、“六经皆史”与教学内容(了解识记)王守仁的教育目的也是“明人伦” 。他认为,人伦之理皆具于心,为民实现教育目标,凡是有 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无不可学。对于儒经,王 有两个重要认识,一是“六月皆史”的观点。“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 《春 秋》亦经, 《五经》亦史。 《易》是尧、舜以下史, 《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 二是 、 六经乃“整块主之记籍”的观点。“六经”是“致良知”的工具之一,但是以“六经”为代表的知识,如 果不融入作为个体内在意识的“心”中,是不可能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四、论儿童教育(了解识记) 1.揭露与批判了当时儿童教育的不合理状况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 日惟督以句读课仿。 责其检束, 而不知导之以礼; 求其聪明, 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因狱而不敢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 欲见。窥避掩复,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益趋 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2.采取“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 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 风,沾被卉 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3.以“歌诗”、“习礼”、“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 于音节也; 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 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 讽诵以宣其志也。” 4.创造了分组轮教、儿童会歌、会演比赛等多种活泼的教学形式。 5.“随人分限所及”。第六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第一节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了解识记) 一、17-18世纪中国的启蒙思想家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颜元等 二、启蒙思想家的先进主张 ?1.批判理学教育思想。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 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 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 ?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 治学方法。 ?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评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 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27 第二节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一、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学派 二、黄宗羲的主张 1.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承揽政府机构的某些职能,而 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 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这种性质的 学校究其实质已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相近,可以说,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 校”的思想是近代谇思想的萌芽。 2.将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在全国城乡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尽其才。 第三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颜元与漳南书院(了解识记) 颜元是清初批判理学教育,提倡实学教育的 主要人物。 (一)办学宗旨 “宁粗而实,勿妄而虚” (二)传统教育的三大祸害 1.毁坏人才; 2.灭绝圣学; 3.败坏社会风气。 (三)发明了教学十日周制:一六日课数,三八日习礼,四九日歌诗习乐,五十日习 射。 二、“实德实才”的教育目的(了解识记) ?颜元主张教育有“以经世为宗”, 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应该是能富天下、 强天下、安 天下,具有经世致用本领的“实德实才之士”。 ?“实德实才之士”有两种: 一是 “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的通才;二是“终身止精一艺”的专才。 三、“习行”的教学方法(了解识记) “习行”: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去“实做其事”,以获得真知。 “习行” 不仅是获取真知、 “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 培养 而且也是教育的目的。 1.知识论基础:①“因行得知”、②“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 2.“经世致用”的目的观 人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在于“实行”、“实用”, 在 于帮助人们“办天下事”。 四、“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重点)28 三 、“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重点)第七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一、 第一节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DD马礼逊学堂(了解识记)1818 年 11 月,马礼逊在马六甲开办英华书院。这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该校毕业的部分华人学 生,成为近代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国民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