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小时候看过有一部中国电视剧双男主cp讲述的是一个老人,后留给儿女们一个盒子,箱子需要6个钥匙才能打开?

补充:&br&我个人觉得站在杨当初的角度,文革期间不回国是正确的,何况他当初拿的中华民国的护照。&br&再者,道德和学术成就不能混为一谈(忠贞不二薛定谔,不慕名利牛顿爵),更何况,杨的道德没有问题(自由恋爱都不行吗?,叛国?中华民国?君不见丁肇中先生那个著名的采访),要不是杨,可能文革期间邓公稼先就被斗死了。&br&再说杨对中国的学术贡献:十三项诺奖级的成就我们不提了,就提一下杨培养的学生,张首晟可能是现在比较有名的一个,除他以外还有孙昌璞院士,君不见杨先生在清华高院和南开留下的硕硕桃李。&br&另外谈一下霍金,85年之后的霍金出了科普书之外基本再没有什么学术成果了。&br&有人说杨的研究脱离大众,所以地位不高,那么我不知道黑洞和纤维丛、杨米尔斯场、宇称不守恒等等与大众有什么关系,但是我知道黑洞相比于纤维丛这些名词来说普通大众听了之后会觉得更高大上,然后很多人都会去买一本《时间简史》随便翻几页之后自称霍金给了自己很大帮助(霍金自己说过书里的公式每多一个读者就要少一批)。另外霍金的最主要成就是霍金辐射,能不能有哪位看过时间简史和其他霍金科普书没看过他论文的同学给我们讲一下什么是霍金辐射?&br&--------------------------------------------------&br&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虽然不能看懂霍金的论文,但是能看懂霍金的身残志坚,然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保守估计)看不懂杨先生的论文,但是却能“看懂“杨先生的花边与不回国,而这其中的百分之五十(保守估计)借此认为杨先生的贡献很低且人品有问题且叛国。所以杨先生在群众心里的地位很低。&br&不过在我们物理专业的学生心里,霍金和杨先生中间差了两三个李政道先生吧。&br&怼两个匿名,估计不是物理专业的,物理专业的不会这么没常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208& src=&/v2-de6a_b.png& data-rawwidth=&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v2-de6a_r.png&&&/figure&&br&霍金的霍金辐射全称应该是贝肯斯坦·霍金辐射,贝肯斯坦呢?你们提吗?牛顿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莱布尼茨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背后也有希尔伯特等人的贡献,你知道希尔伯特是谁吗?可是这些影响他们的伟大吗?知道几个小道消息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全世界?拜托能不能有点脑子。&figure&&img data-rawheight=&2208& src=&/v2-31ea6267fb5ebb15b54ee00c1f9a11e4_b.png& data-rawwidth=&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v2-31ea6267fb5ebb15b54ee00c1f9a11e4_r.png&&&/figure&&br&我觉得我可以打断你的手脚,如果你不匿名的话。&br&&br&第二个:&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208& src=&/v2-0d04bad540_b.png& data-rawwidth=&1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v2-0d04bad540_r.png&&&/figure&&br&我希望这位答主能够详细写出霍金对物理学的贡献,你写出霍金的贡献之后我可以写出杨的贡献,不能写出你就别在这里装大尾巴狼好不好?什么时候伟大的物理学家轮得到外行来指指点点了?
补充: 我个人觉得站在杨当初的角度,文革期间不回国是正确的,何况他当初拿的中华民国的护照。 再者,道德和学术成就不能混为一谈(忠贞不二薛定谔,不慕名利牛顿爵),更何况,杨的道德没有问题(自由恋爱都不行吗?,叛国?中华民国?君不见丁肇中先生那…
&p&第一:物体不可能达到光速,只能无限接近于光速&/p&&p&第二:10S内速度由0到接近光速,需承受的加速度为G,已知人类可承受的最大加速度约20G,怕是你等不到毒性发作就成了一张饼。&/p&&p&第三:将70KG人体加速到接近光速,所需的要的能量大到不可思议,你需要调用整个星系的能量,一个戴森球也解决不了问题。&/p&&p&第四:就算你能克服上述困难,你会发现,只是静止的人看你是慢动作,你的新陈代谢减慢到趋于静止,在别人的眼中你接近于永生。但对你自己来说,你除了会感到自己变重以外,时间的流逝是一样的,你还是会在数秒内毒发身亡。&/p&&p&第五:想要永生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什么也别做,在绝大多数世界中你会毒发身亡,但总有某个宇宙中你会存活,并且你自己只会感到你存活的宇宙中的经历,这就是&b&量子永生&/b&。&/p&
第一:物体不可能达到光速,只能无限接近于光速第二:10S内速度由0到接近光速,需承受的加速度为G,已知人类可承受的最大加速度约20G,怕是你等不到毒性发作就成了一张饼。第三:将70KG人体加速到接近光速,所需的要的能量大到不可思议,你需要调用…
侧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br&中科院物理所在一些活动中会送一副《千年数理大师大式扑克》&br&大王,小王和四色的K分别是下面几位&br&&figure&&img src=&/v2-b45eccc11af477f08fde1b9b40e60495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b45eccc11af477f08fde1b9b40e60495_r.png&&&/figure&&br&&br&――――――分割线――――&br&&br&看来大家都很好奇这些人是谁,答案在下面&br&(这个不是排名,下面更新中指出了)&br&大王:爱因斯坦&br&小王:牛顿&br&黑桃K到A: &br&K:莱布尼兹&br&Q:阿基米德&br&J:玻尔兹曼&br&10:庞加莱&br&9:薛定谔&br&8:布拉格(布拉格衍射方程)&br&7:约翰.能特拉特,第三代男爵(瑞丽波 瑞丽散射)&br&6:杨振宁&br&5:马里乌斯.索菲斯.李(李群和李代数)&br&4:麦克斯韦&br&3:费曼&br&2:恩斯特.卡尔.阿贝(显微镜物镜二次衍射理论)&br&A:欧拉&br&&br&&br&――――――新的分割线――――――&br&评论区一位大佬指出:数字不是排名,花色才是排名,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滑稽&br&今天接着更完&br&&br&&br&红心:&br&K:拉格朗日&br&Q:开普勒&br&J:泊松&br&10:洛伦兹&br&9:德布罗意&br&8:泡利&br&7:奥斯博恩.雷诺(流体动力学,雷诺数)&br&6:陈省身&br&5:奥斯卡.本杰明.克莱因(卡鲁扎-克莱因理论,克莱因-戈尔登方程)&br&4:法拉第&br&3:史蒂文.温伯格(电弱理论,温伯格-威顿定理)&br&2:威理博.斯涅尔(光波折射定律 斯涅尔定律)&br&A:高斯&br&&br&&br&梅花:&br&K: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拉普拉斯算子,拉普拉斯方程,拉普拉斯变换)&br&Q:惠更斯&br&J:普朗克&br&10:保罗.朗之万(朗之万方程)&br&9:狄拉克&br&8:费米&br&7:丹尼尔.伯努利(伯努利定律)&br&6:丘成桐(证明卡拉比猜想,卡拉比-丘成桐流形)&br&5:埃瓦里斯特.伽罗瓦(与阿贝尔并称现代群论创始人)&br&4:安培&br&3:朱利安.施温格(量子电动力学 自旋统计定理)&br&2:约瑟夫.冯.夫琅和费(夫琅和费线)&br&A:傅立叶&br&&br&&br&方块:&br&K:威廉.哈密顿(哈密顿函数)&br&Q: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阿贝尔方程式,群论)&br&J:尼古拉.莱昂纳尔.萨迪.卡诺(卡洛循环,卡洛定理)&br&10:波尔&br&9:海森堡&br&8:马克思.冯.劳厄(晶体中x射线衍射)&br&7:西奥多.冯.卡门(超音速和超高音速气流特性,卡门涡街)&br&6:祖冲之&br&5:希尔伯特&br&4:奥斯特&br&3:朗道&br&2:菲涅尔&br&A:黎曼&br&&br&好吧,正如评论区&br&&a data-hash=&6aae8f8a1d9a3e6349dcd84bfe67e6e6& href=&///people/6aae8f8a1d9a3e6349dcd84bfe67e6e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6aae8f8a1d9a3e6349dcd84bfe67e6e6&&@信东&/a& 所说的,这个不是排名,数字代表分类,四个花色四个人。&br&之前误导大家了,很抱歉*^_^*&br&&br&评论区有人问,为什么没有特斯拉,哈勃。原因是上这副扑克牌,需要提出有深远意义的数学公式,且不能是通过总结别人提出的规律得到的。&br&所以特斯拉没有过第一条,&br&而欧姆没有过第二条。
侧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中科院物理所在一些活动中会送一副《千年数理大师大式扑克》 大王,小王和四色的K分别是下面几位 ――――――分割线―――― 看来大家都很好奇这些人是谁,答案在下面 (这个不是排名,下面更新中指出了) 大王:爱因斯坦 小王:牛顿…
爱因斯坦高中时,就意识到麦克斯韦方程组在惯性系下不协变的问题。他假想一个追着光跑的观察者,他将看到静止的但又在不断震荡的电磁场。这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矛盾。相对论的种子由此萌发。&br&&br&一个物理竞赛学生,在高中时要想明白麦克斯韦方程组也是很困难的事(当然,大神总是例外的)。因为它涉及了散度旋度这些相对高中生很晦涩难懂的概念。更何况,要想完全理解上面那段话,还需要一些波动,电磁波的知识。老爱高中时就具备了这些知识的能力,这不仅表示他很聪明,而且对数学物理有巨大的兴趣,所以肯定花了很多时间去自学这些内容。这是老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往往过度关注了一个人的智商,而忽略了他的付出。
爱因斯坦高中时,就意识到麦克斯韦方程组在惯性系下不协变的问题。他假想一个追着光跑的观察者,他将看到静止的但又在不断震荡的电磁场。这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矛盾。相对论的种子由此萌发。 一个物理竞赛学生,在高中时要想明白麦克斯韦方程组也是很困难的事…
解释有很多层面,而且最后肯定解释不完,比如到“黑洞火墙”什么的就已经接触到人类知识的边界了。倒是有一个起点层面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理解了这两个起点,就能够在学习相对论的路上至少小跑好一阵子了。&br&&br&&br&&b&狭义相对论:&/b&&br&&br&1,20世纪初的实验发现,悲剧了!!!光速&img src=&///equation?tex=c& alt=&c& eeimg=&1&&在所有参考系中居然是一样的!!!&br&完蛋了,那以前说的速度叠加怎么办?也就是伽利略变换,说的是&br&&br&卡车的速度是&img src=&///equation?tex=v_%7B1%7D+& alt=&v_{1} & eeimg=&1&&,里面有一头牛速度相对卡车速度是&img src=&///equation?tex=v_%7B2%7D+& alt=&v_{2} & eeimg=&1&&,那么牛相对地面的速度&img src=&///equation?tex=V%3Dv_%7B1%7D%2B+v_%7B2%7D+& alt=&V=v_{1}+ v_{2} & eeimg=&1&&&br&但是如果把牛换成激光呢?拿一只激光笔在卡车里向前方照射,地面上测到的激光速度仍然是&img src=&///equation?tex=c& alt=&c& eeimg=&1&&而不是&img src=&///equation?tex=v_%7B1%7D+%2Bc& alt=&v_{1} +c& eeimg=&1&&&br&&br&所以伽利略变换是错的,所以伽利略变换的推导过程有问题,那么不妨来看一下推导过程:&br&&br&&img src=&///equation?tex=V%3D%5Cfrac%7B%5CDelta+x%7D%7B%5CDelta+t%7D+%3D%5Cfrac%7B%5CDelta+x_%7B1%7D%2B%5CDelta+x_%7B2%7D++%7D%7B%5CDelta+t%7D+%3D%5Cfrac%7B%5CDelta+x_%7B1%7D+%7D%7B%5CDelta+t%7D+%2B%5Cfrac%7B%5CDelta+x_%7B2%7D+%7D%7B%5CDelta+t%7D%3Dv_%7B1%7D%2Bv_%7B2%7D& alt=&V=\frac{\Delta x}{\Delta t} =\frac{\Delta x_{1}+\Delta x_{2}
}{\Delta t} =\frac{\Delta x_{1} }{\Delta t} +\frac{\Delta x_{2} }{\Delta t}=v_{1}+v_{2}& eeimg=&1&&&br&&br&这尼玛还能有错?!
是的,必须有错!&br&&br&因为对于物理来说实验最大,实验必须是对的。伟大的爱因斯坦愣是从不可能有问题地方看出了问题。他认为第三个等号后面的两个&img src=&///equation?tex=%5CDelta+t& alt=&\Delta t& eeimg=&1&&是不一样的。分别是&img src=&///equation?tex=%5CDelta+t_%7B1%7D+& alt=&\Delta t_{1} & eeimg=&1&& 和&img src=&///equation?tex=%5CDelta+t_%7B2%7D+& alt=&\Delta t_{2} & eeimg=&1&&,也就是说不同的参考系有不同的时间,或者说相对的走时率。&br&&br&完蛋后面就是一大波基于两个参考系走时率的推导,唯一的元素就是“光速不变”。你拿一个很简单的原料,就硬生生地炒出了丰富的菜肴:比如什么洛伦兹变换,什么四维矢量,什么物理量的四维化,甚至把电磁场整个都四维了,我全家都四维了。。。&br&&br&学完了之后你会发现,整个世界清静了……亲切的风吹和蝉鸣,鸟语花香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简洁了起来。如果你愿意接受&img src=&///equation?tex=c%3D1& alt=&c=1& eeimg=&1&&的单位,你会发现在四维的世界观里面,原先不一样的物理量被统一起来了。&br&&br&原来三个空间坐标 &img src=&///equation?tex=%5Cleft%28+x%2Cy%2Cz+%5Cright%29+& alt=&\left( x,y,z \right) & eeimg=&1&&和一个时间坐标&img src=&///equation?tex=t& alt=&t& eeimg=&1&&组成了一个四维矢量&img src=&///equation?tex=%5Cleft%28+x%2Cy%2Cz%2Ct+%5Cright%29+& alt=&\left( x,y,z,t \right) & eeimg=&1&&&br&&br&原来质点三个动量分量&img src=&///equation?tex=%5Cleft%28+P_%7Bx%7D%2CP_%7By%7D%2CP_%7Bz%7D++%5Cright%29+& alt=&\left( P_{x},P_{y},P_{z}
\right) & eeimg=&1&&和&img src=&///equation?tex=E& alt=&E& eeimg=&1&&能量组成了一个四维矢量&img src=&///equation?tex=%5Cleft%28+P_%7Bx%7D+%2CP_%7By%7D%2CP_%7Bz%7D%2CE+%5Cright%29+& alt=&\left( P_{x} ,P_{y},P_{z},E \right) & eeimg=&1&&&br&&br&用这个办法你会把之前几乎所有的物理量都放到四维的框架里,要么是标量,要么是矢量,要么是四维矩阵的分量。更好玩的事情是:&br&&br&一旦完成了四维化,一切都太完美了,世界变得清晰而简单。&br&&br&&br&&b&所有的物理量变换参考系都只需要使用洛伦兹变换!洛伦兹最高!!!四维矢量他创造了历史!!!&/b&&br&&br&&br&&br&好的,狭义相对论在1905年就被爱因斯坦研究出来了,但是10年之后的理论才是爱因斯坦的绝对重头戏——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20世纪最伟大的两大理论物理突破,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另一个是量子力学。爱神以一己之力就砍下半壁江山实在伟大!而且今年也恰好是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br&&br&&br&物理世界纷繁复杂,但其实也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我们所有研究的物质,比如苹果或者苹果电脑,像是演员。苹果掉落到地面上,苹果电脑砸在地面上,其实可以理解为是演员在表演。而我们也不能忽略了演员所表演的舞台,那就是时空背景。(传统意义上认为时空背景是3维空间+1维时间,但是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时空其实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整体,或者说是一个“四维流型”,4维的整合程度就好像4维空间一样紧密。)&br&&br&一句话来说就是:&br&&br&&b&物质是演员,演员表演的舞台是4维时空。&/b&&br&&br&&br&&br&请接收毁三观的头脑风暴吧,在广义相对论里面引力并不存在。电磁力是力,强力弱力是力,但是引力这种力并不存在。你在耍我?专门研究引力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引力不存在?&br&&br&&b&是的,引力不存在,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万有引力。&/b&&br&&br&&br&&br&不妨先让我们看一下广义相对论基本公式。为了纪念爱因斯坦,我们把这个最重要的公式叫做爱因斯坦场方程。这个公式在广义相对论中的地位就相当于牛二定律之于牛顿力学的地位一样:&br&&br&&img src=&///equation?tex=R_%7Bab%7D-%5Cfrac%7B1%7D%7B2%7DRg_%7Bab%7D+++%3D8%5Cpi+GT_%7Bab%7D+& alt=&R_{ab}-\frac{1}{2}Rg_{ab}
=8\pi GT_{ab} & eeimg=&1&&&br&&br&看不懂公式?没关心,阿哲来帮你翻译一下这个公式最主要的内容。公式的左边,一大串,描述的是时空的弯曲(其中用到了黎曼曲率张量和曲率标量以及时空度规,什么鬼?),而公式的右边描述的是物质的分布(其中用到了能动量张量,什么鬼?)。第一次听不懂没关系,这个公式也可以这样来解读:&br&&br&&b&时空弯曲的函数&img src=&///equation?tex=%3D& alt=&=& eeimg=&1&& 物质分布的函数&/b&&br&&br&简而言之就是物质分布导致了时空的弯曲,演员的存在压弯了舞台。这才是广义相对论的精髓。那么我们平时说的万有引力怎么体现呢?很简单,演员压弯了舞台,舞台的弯曲又影响到了周围其他演员的表演。物质的存在改变了时空,这个改变又通过时空影响到了周边的物质。&br&&br&&br&&br&&b&那么黑洞是什么情况呢?&/b&&br&&br&刚才仅仅说到演员可以压弯舞台,而其实演员如果太重还可以局部压垮舞台。当时空曲率达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出现光锥向内的极端情况,就会出现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时空结构。或者说最快的速度光速都无法逃离一个物体的情况。当然这段话并不能说清楚,如果你有志于继续学习广义相对论,接下来你要关心的就是如何去定量理解。&br&&br&很简单,&br&&br&1、学会如何用四维的语言描述物质分布&br&&img src=&///equation?tex=%5CDownarrow+& alt=&\Downarrow & eeimg=&1&&&br&2、学习微分几何掌握如何描述时空曲率&br&&img src=&///equation?tex=%5CDownarrow+& alt=&\Downarrow & eeimg=&1&&&br&3、爽快地看几本相对论经典教材,比如Wald的广义相对论&br&&img src=&///equation?tex=%5CDownarrow+& alt=&\Downarrow & eeimg=&1&&&br&4、无穷无尽的爽快未来……&br&&br&&br&最近Springer出了一本Robert B Mann的新书《Black holes: Thermodynamics Information, and Firewalls》讲到了黑洞的火墙,不妨作为学习阶段的终极挑战。&br&&br&&br&★★★★★ 知识创造乐趣,你是你的大学 &a href=&///?target=http%3A//www.wanmen.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wanmen.org&i class=&icon-external&&&/i&&/a& ★★★★★
解释有很多层面,而且最后肯定解释不完,比如到“黑洞火墙”什么的就已经接触到人类知识的边界了。倒是有一个起点层面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理解了这两个起点,就能够在学习相对论的路上至少小跑好一阵子了。 狭义相对论: 1,20世纪初的实验发现,悲剧…
&figure&&img src=&/c4f4a11c82d32e9b074ff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c4f4a11c82d32e9b074ff_r.jpg&&&/figure&
我认为破题的关键在于你不能把棍子看作绝对刚体。&br&&br&&br&30万里的左面,你的手指戳了上去。&br&&ol&&li&手指速度&波速。首先,30万里的左端开始形变。这个形变将以某个固定的速度传播到30万里的右端。随着波的传播,另一边感觉到了你的信息,于是他向右拱了一下。此时信息的速度是物质中的纵波速度。&/li&&li&手指速度&=波速。首先,30万里得左端开始形变,然后你的手指超过这个形变,在形变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超越了他,此后的形变都只能跟在你屁股后面吃灰。一路狂飙突进,把棍子从中劈开,右端懵懵懂懂得等待着你邪恶的手指。此时信息的速度是你手指的速度。&/li&&/ol&&figure&&img src=&/8bc45c4655ecd8cacc30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bc45c4655ecd8cacc308_r.jpg&&&/figure&图from wiki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Sound_barri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und barrier&i class=&icon-external&&&/i&&/a&
我认为破题的关键在于你不能把棍子看作绝对刚体。 30万里的左面,你的手指戳了上去。 手指速度&波速。首先,30万里的左端开始形变。这个形变将以某个固定的速度传播到30万里的右端。随着波的传播,另一边感觉到了你的信息,于是他向右拱了一下。此时信息的…
&p&题主这个问题很好,说明题主勤于思考。&/p&&p&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p&&p&借此,也感受一下爱因斯坦为什么会这么说。&/p&&p&科学的进步正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前进的。&/p&&p&先说狭义相对论的结论,&b& 光的速度c是恒定的,它不依赖于发光物体的运动速度。 &/b&&/p&&p&&b&这条结论是在实验过程中得出来的。&/b&&/p&&p&最开始,科学家关于光速的观点与题主是一样的,认为光自身的速度会与光源移动的速度叠加,形成一个合速度。&/p&&p&科学家之所以为科学家,就是有了假设,那就必须要进行试验,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p&&p&光的速度太快了,怎么验证光速与光源的速度会不会叠加呢?&/p&&p&类似题主提到的拿着光源走的方法是无法直接测出来的。&/p&&p&但是,人类真的是很聪明,总会想到一些巧妙的实验。&/p&&p&这个实验就是 &b&迈克尔逊-莫雷实验&/b& &/p&&p&1887年,迈克尔逊(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个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莫雷进行了非常仔细的实验。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是想验证&b&以太&/b&是否存在。&/p&&p&为了方便理解,举个假设,在太阳系中,太阳、地球位于以太中,太阳相对于以太是静止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一个速度v,就是地球相对于以太有一个速度v。&/p&&p&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设计很巧妙,巧妙之处就在于利用光的干涉来进行测量。引力波的探测也是利用光的干涉。所以题主高中物理一定要好好学习光的干涉这块的内容。&/p&&p&如下图所示,实验中位于地球上的实验仪器相对于以太以地球公转轨道速度v 向右运动,相当于拿着电筒以速度v走。 光源发光经分光镜分光成两束光,光束1经反光镜M1反射再经分光镜投射到观测屏。光束2经反光镜M2反射再经分光镜投射到观测屏,与光束1形成干涉。光在以太中传播速度为 c,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为v,也就是光源具有v的速度 。&/p&&br&&figure&&img src=&/v2-cadd526fcc883_b.pn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p&根据速度叠加原理,光束1到达M1和从M1返回的传播速度为不同的,分别为c-v
c+v,完成往返路程所需时间为&/p&&figure&&img src=&/v2-708ce7d4ba6d7b3eb1fb24abba54048b_b.png& data-rawwidth=&107& data-rawheight=&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7&&&/figure&&p&光束2完成来回路程的时间为 (速度的平行四边形叠加法则)&/p&&figure&&img src=&/v2-cf6b2d818f1e5b143a148_b.png& data-rawwidth=&71& data-rawheight=&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1&&&/figure&&p&这样光束1和光束2就会在光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p&&p&迈克尔逊和莫雷将仪器装在十分平稳的大理石上,并让大理石漂浮在水银槽上,可以平稳地转动。 &/p&&p&如果把整个仪器旋转90度,那么光束1和光束2到达光屏的时间也会改变,光程差也会变,那么干涉条纹就会移动。&/p&&p&&b&但实验结果是:未发现任何条纹移动。在此之后的许多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又被重复了许多次,所得都是零结果。 &/b&&/p&&p&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的时候,有两种情况&/p&&p&一、实验做错了&/p&&p&二、假设错了&/p&&p&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迈克尔逊-莫雷多次重复了实验,对实验结果有信心。&/p&&p&那么错误的就是假设,就是光速没有与光源的速度叠加。&/p&&p&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是机会来临的时候。&/p&&p&爱因斯坦基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b& :光的速度c是恒定的,它不依赖于发光物体的运动速度。 &/b&&/p&&p&正是基于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也就有了大家熟悉的尺缩效应,钟慢效应,还有大名鼎鼎的质能方程。&/p&&figure&&img src=&/v2-565492cfd43a2cc92e0e7_b.png& data-rawwidth=&81& data-rawheight=&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81&&&/figure&&p&实际上,在爱因斯坦之前,狭义相对论就差临门一脚了,也就是只差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出来了。爱因斯坦也说,即使没有他,5年之内也会有人提出狭义相对论。&/p&&p&如果大家感兴趣,有时间再详细讲讲狭义相对论。&/p&&br&&p&最后再打个广告&/p&&p&有兴趣了解关于中国经济科技信息可移步这里&/p&&p&&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781376& class=&internal&&中国真的能在未来抗衡美国么? - 者也的回答 - 知乎&/a&&/p&&p&知乎最长的非小说故事类过万赞回答&/p&
题主这个问题很好,说明题主勤于思考。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借此,也感受一下爱因斯坦为什…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支持声子是声波量子化的都觉得这件事无可辩驳、不言自明,反对声子是声波量子化的却也引经据典、言之凿凿——而争论的双方,很多都受过本科以上水平的物理教育——这一点本身便宣示着这个问题的价值。&br&&br&物理学一直存在着两种信念:一是对理论的普适性的信任——量子理论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而深刻的成功,在所有最精细的实验中被反复证实,没有什么证据或推理显示空气中的声波不适用量子理论;而另一种信念则以怀疑和实证为根基——对现有理论的任意外推应当保持谨慎,不去谈论未经实验验证的理论推论。&br&&br&“声波是否有波粒二象性”这个问题之所以会引发这么多口水,本质上就是这两种理念的对峙,无法取得一致的根本症结在于——&u&&b&目前对于气体中声波的粒子性,科学界尚无任何直接观测。&/b&&/u&我们没有理由反对这个结论,却又无法实验证实之,因而大多数教科书上对此避而不谈。&br&&br&不过连知乎上都会争论的问题,科学界肯定早就有无数讨论了,故事有点长,下面分成几段来说。&br&&br&1、晶体中的声波的粒子性表现为声子,对于这一点多数人都是认同的,需要澄清的有两点:可量子化是否等同于有粒子性;准粒子是否等同于粒子。&br&&br&
1.1可量子化不等于有粒子性,但大多数情况下量子化会导出粒子性。&br&首先什么是量子?量子是指一个物理量的最小单元,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连续相对应。量子化作为一套通往量子力学描述的理论过程,其结果往往会导致系统相应的物理量由经典的连续变为离散的量子。&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18& data-rawwidth=&454& src=&/cd861e50b756d239f9bf14c526da811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4& data-original=&/cd861e50b756d239f9bf14c526da8116_r.jpg&&&/figure&&br&
超导体中的量子化磁通[1],是不是粒子呢?&br&&br&而粒子性又是什么?“粒子”这个本体论时代遗留下来的概念至今定义仍未稳定,按照我的理解,应有以下三点性质——有最小单元;有确定的物理属性和统计规律等;以一个整体参与相互作用。&br&可以看出,量子化只能直接保证粒子性的第一条要素,就像很少有人会把氢原子的激发态命名为一种粒子(虽然的确有人认为它是粒子)。&br&而声子被广泛承认有粒子性还要靠很多后续结果,例如确认其玻色统计的热容实验,确认其能量动量属性的光学实验,确认其输运性质的热导实验,和确认其相互作用性质的同位素效应以及中子散射实验。&br&当然和电子一样,既然有通常的延展状态,也少不了空间局域状态的声子[2],至于为什么声子也有局域状态,推荐一篇自己的答案&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Anderson局域化有何物理意义? - 兰姆的回答&/a&。&br&&br&
1.2准粒子是否等于粒子也是一个日经问题了,我的意见是准粒子和粒子没有区别。早期的说法是准粒子是集体模式,且不能存在于自由空间,然而如今看来我们既没有办法确信基本粒子不是某种集体模式,也不能真正判断什么是自由空间,这么做&i&“只是把垃圾扫到真空的地毯下面”&/i&。&br&&br&&br&2、有一种观点认为,声子只是声波在周期型晶格中的量子化,而非晶体也能传导声音,声子在这样体系中不再适用,更不用说液体和气体。&br&没错,大多数教材在引入声子概念时的确以周期晶格为背景,但这只是出于历史原因和理论推导的方便,而如果认为声子的概念仅限于此,则无异于原教旨主义般维护原始定义纯洁性——声子不仅早已用于非晶体的研究(如上文提及的局域化声子[2]),也已广泛用于液体,如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br&&blockquote&In physics, a phonon is a collective excitation in a periodic, elastic arrangement of atoms or molecules in condensed matter, like solids and &u&&b&some liquids.&/b&&/u&&/blockquote&这里所说some liquids便是指以液氦为代表的量子液体,在1941年朗道提出液氦的二流体模型[3],通过声子和旋子两种准粒子解释了液氦的超流性和热容问题,并因此获得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br&&br&即便如此,反对者还是可以说,固体和液体是凝聚态物质,与气体不同,Anderson所言“多者异也”[4],在这里可以反过来用——“少者异也”。气体中的声波是否和凝聚态物质中一样呢?&br&&br&&br&3、关键的问题来了,为什么至今人们仍然无法观测气体中的声子,为什么维基中使用了&b&some&/b& liquids这种含混的表达?&br&&br&答案很简单,声子是玻色子,只要用玻色-爱因斯坦统计一算便知(高温,忽略零点震动):&br&模式f的声子数密度为&img src=&///equation?tex=n_%7Bf%7D%3D%5Cfrac%7B1%7D%7B%5Cexp%28hf%2Fk_%7BB%7DT%29-1%7D%5Capprox%5Cfrac%7Bk_BT%7D%7Bhf%7D& alt=&n_{f}=\frac{1}{\exp(hf/k_{B}T)-1}\approx\frac{k_BT}{hf}& eeimg=&1&&,代入标准单位制温度约&img src=&///equation?tex=10%5E2& alt=&10^2& eeimg=&1&&,频率&img src=&///equation?tex=10%5E2& alt=&10^2& eeimg=&1&&,波尔兹曼常数&img src=&///equation?tex=1.38%5Ctimes+10%5E%7B-23%7D& alt=&1.38\times 10^{-23}& eeimg=&1&&,普朗克常数&img src=&///equation?tex=6.62%5Ctimes+10%5E%7B-34%7D& alt=&6.62\times 10^{-34}& eeimg=&1&&,可知日常意义下的声波中,声子数密度达&img src=&///equation?tex=10%5E%7B11%7D& alt=&10^{11}& eeimg=&1&&之多,想象一下在一幅图上画这么多个点,哪里还能看出什么量子化呢?(显示屏横轴只有&img src=&///equation?tex=10%5E3& alt=&10^3& eeimg=&1&&个像素)&br&&br&通过上面的简单计算我们知道,要观测量子化,温度越低越好,所以前面的问题很简单了,之所以是some liquids,是因为只有很少的的液体能在低温下保持液态,其他液体在这样的温度下早就凝固了。聪明的知友应该已经想到了,如果能把气体降到足够低的温度,也可以观测其中声波的粒子性!&br&&br&没错,这正是当今冷原子物理学界的一个努力方向。1995年Eric Cornell和Carl Wieman首次将铷原子气体冷却到170nK,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几乎同时Wolfgang Ketterle实现了钠23的BEC[5]。紧接着1997年Wolfgang Ketterle便试图寻找气体中的声子[6],他在冷原子气体中测量了声波的传播和衰减,又通过声子速度及寿命做出理论预测,两者基本吻合。&br&&br&当然这只是一个间接验证,至今仍有人致力于BEC中声子的直接观测[7],甚至于单个声子的测量——什么时候能够给出一个密立根油滴实验或者磁通量子化一般数得出123的台阶图,这个问题才算真正尘埃落定。或许用不了多久,维基百科的定义就可以修改了。&br&&br&&br&[1]&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nature/journal/v326/n6116/ab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lux quantization in a high-Tc superconductor&i class=&icon-external&&&/i&&/a&&br&[2]例见&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13.17550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ys. Rev. Lett. 113, 14)&i class=&icon-external&&&/i&&/a&或&a href=&///?target=http%3A//journals.aps.org/prb/abstract/10.1103/PhysRevB.81.22420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ys. Rev. B 81, 10)&i class=&icon-external&&&/i&&/a&&br&[3]&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journals.aps.org/pr/abstract/10.1103/PhysRev.60.35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ys. Rev. 60, 356 (1941)&i class=&icon-external&&&/i&&/a&&br&[4]&a href=&///?target=http%3A//www.sciencemag.org/content/177/.extra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ore Is Different&i class=&icon-external&&&/i&&/a&&br&[5]三人因此获得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a class=&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eb.archive.org/web/47/http%3A//www.physicstoday.org/pt/vol-54/iss-12/p14.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b.archive.org/web/200&/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physicstoday.org/pt/vol-54/iss-12/p14.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6]Propagation of Sound in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s%3A//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79.553&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ys. Rev. Lett. 79, 553 (1997)&i class=&icon-external&&&/i&&/a&&br&[7]Direct Observation of Quantum Phonon Fluctuations in a One-Dimensional Bose Gas &a href=&///?target=http%3A//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08.2253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ys. Rev. Lett. 108, 12)&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支持声子是声波量子化的都觉得这件事无可辩驳、不言自明,反对声子是声波量子化的却也引经据典、言之凿凿——而争论的双方,很多都受过本科以上水平的物理教育——这一点本身便宣示着这个问题的价值。 物理学一直存在着两种信念:一…
你倒是说说他们成就有哪些。
你倒是说说他们成就有哪些。
&p&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啊。物理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得内容啊。&/p&&p&冯洛伊曼是计算机科学家啊。。高考又不考计算机。&/p&&br&&br&&p&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伟人被纪念,是真的因为他的伟大,或者因为他为全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p&&br&&p&&b&这个世界上所有被纪念得人,都是因为他/她符合一个强权的利益。&/b&强权给人们洗脑。要求人们纪念他/她/。强权用奴役,压迫和暴力定义了伟大。并且把所有那些不认可强权价值观得人们全部迫害致死。&b&只有强权和强权得狗退子才能活下去。&/b&&/p&&br&&p&爱因斯坦确实了不起。但是之所以他被纪念,还是因为他搭上了&b&教育界&/b&这个强权得顺风车。&/p&
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啊。物理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得内容啊。冯洛伊曼是计算机科学家啊。。高考又不考计算机。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伟人被纪念,是真的因为他的伟大,或者因为他为全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这个世界上所有被纪念得人,都是因为他/她符合一个强…
&p&首先“骰”念tóu,我开始念shǎi,这也是学生给我纠正的。&/p&&p&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知道紫外灾难:上世纪初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瑞利根据经典热力学统计物理提出了瑞利公式,但是却和实验不符合。更严重的是:根据瑞利公式,黑体辐射在极短波长部分的功率趋向于无穷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人们困惑于此,称之为紫外灾难。&/p&&p&此时,普朗克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振动的带电粒子能量是一份份的,即所谓能量量子化,从而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道路。&/p&&p&顺便说一句,普朗克的儿子参与了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但没有成功,死了。&/p&&p&同时,科学家海因西里.赫兹发现紫外线照射下金属可以发出电子,即所谓光电效应,但是物理规律却与经典物理的解释不同。&/p&&p&爱因斯坦大胆的借用了普朗克的观点,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粒子性的一面可以用普朗克公示表示,从而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在1905年连续发表了6篇文章,成为量子力学、相对论的开端。这一年也称为爱因斯坦奇异年。&/p&&p&法国公爵德布罗意,本来是学中世纪欧洲史的,后来听了庞加莱的一场报告,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转投著名科学家朗之万门下攻读物理博士。临近毕业时实在没有论文可写,突然他发现爱因斯坦写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于是引申一步:所有的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朗之万把德布罗意的论文寄给爱因斯坦,并特别指明这是法国公爵面临毕业的重大政治论文,爱因斯坦欣然给予论文高度评价,然后德布罗意毕业了。&/p&&p&后来过了几年,人们发现德布罗意说的居然是对的,于是授予德布罗意诺贝尔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凭借博士论文拿诺贝尔奖的人。&/p&&p&顺便一说:朗之万最出名的事是和居里夫人的婚外情。所以说学习物理就要学习物理学家的精神,比如谦虚的牛顿,忠贞的居里夫人等。&/p&&p&人们认识到所有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后,德国物理学家波恩提出:光波和物质波的本质是概率波。即:物质波表示粒子存在于不同位置的概率。例如一个电子,以前人们认为电子有确定的轨道,但是实际上电子的波动性决定了无法确定一个电子在某时刻的具体位置,而只能描述电子在不同地方出现的概率大小,这就是电子云。&/p&&p&波恩的学生海森堡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即物体的动量和位置不能同时精确确定。&/p&&p&到此,人们认识到不确定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我们无法知道一个电子的具体位置,也无法确定一个电子的自旋。这时物理量就处于一种纠缠态。除非我们对它进行测量,而测量后的结果也是随机的。&/p&&p&这就是上帝至骰子的来历。&/p&&p&这里最精彩的例子就是薛定谔的猫,这个比较著名,大家可自行百度。&/p&&p&很遗憾,量子力学的开拓者们:普朗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貌似都不大相信这一切。他们认为世界可以由初始条件和物理规律唯一确定,而不应该具有随机性。&/p&&p&所以,题主所问的骰子,即指微观世界中的物理量,如粒子位置、动量、能量、自旋等参数。量子力学说这些参数具有随机性,但是爱因斯坦却无法接受,称为骰子。&/p&&br&&p&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马桶课堂&/p&&p& 微信ID:matongxueyuan &/p&
首先“骰”念tóu,我开始念shǎi,这也是学生给我纠正的。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知道紫外灾难:上世纪初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瑞利根据经典热力学统计物理提出了瑞利公式,但是却和实验不符合。更严重的是:根据瑞利公式,黑体辐射在极…
&p&转自《Heros in my heart》。&/p&&p&  A.Coble是上个世纪美国的院士,做代数几何,一度很有影响。据称,他有无穷 多个博士论文的题目:当你证明了一个2维的情况的时候,他叫下一个博士生去证明 3维的情况,然后叫下下个博士生去做4维的。后来有个叫Gerald Huff的博士,不但 做了5维的情况,而且对一般的n也解决了。这就让Coble的未来的无穷个博士无所事 事了。Coble很怒。&/p&&p&  一次,Lebesgue(是实变函数的奠基人)打电话(那个时候有电话,大概很富 有了)给Montel讨论一个事情,两个人各持己见,吵了一个小时(那个时候的电话 怎么收费?)也没有结果;第二天早上,Lebesgue又给Montel打了一个电话,说我 开始同意你的说法了,然而Montel说我也同意你的了,于是又开始争吵。&/p&&p&  一次拓扑课,Minkowski向学生们自负的宣称:“这个定理没有证明的最要的原 因是至今只有一些三流的数学家在这上面花过时间。下面我就来证明它。”…….这 节课结束的时候,没有证完,到下一次课的时候,Minkowski继续证明,一直几个星 期过去了……一个阴霾的早上,Minkowski跨入教室,那时候,恰好一道闪电划过长 空,雷声震耳,Minkowski很严肃的说:“上天被我的骄傲激怒了,我的证明是不完 全的……&&/p&&p&  Hilbert曾有一个学生,给了他一篇论文来证明Riemann猜想,尽管其中有个无 法挽回的错误,Hilbert还是被深深的吸引了。第二年,这个学生不知道怎么回事死 了,Hilbert要求在葬礼上做一个演说。那天,风雨瑟瑟,这个学生的家属们哀不胜 收。Hilbert开始致词,首先指出,这样的天才这么早离开我们实在是痛惜呀,众人 同感,哭得越来越凶。接下来,Hilbert说,尽管这个人的证明有错,但是如果按照 这条路走,应该有可能证明Riemann猜想,再接下来,Hilbert继续热烈的冒雨讲道 :“事实上,让我们考虑一个单变量的复函数.....”众人皆倒。&/p&&p&  Klein上了年纪之后,在Gottingen(一个专产数学家的学院,在德国)的地位 几乎就和神一般,大家对之敬畏有加。那里流行一个关于Klein的笑话,说Gotting en有两种数学家,一种数学家做他们自己要做但不是Klein要他们做的事;另一类数 学家做Klein要做但不是他们自己要做的事。这样Klein不属于第一类,也不属于第 二类,于是Klein不是数学家。&/p&&p&  多普勒是怎么验证多普勒效应的 恩,大家都知道,限于当时的条件,多普勒同学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运用计算机阿什 么的记录下波形文件,然后比较频率。那他怎么办呢?他请了一帮吹小号的坐在火 车拉的平板车上,然后请了一帮能听出绝对音高的音乐家坐在铁轨旁,让那帮音乐 家用他们的耳朵记录下火车靠近和离开的时候的声音。多普勒公式就是这么验证的 。实验大牛啊。&/p&&p&  pauli(泡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大概天生不适合作实验。据说他出现在哪里, 那里的实验室仪器就会有故障。有次,某个老大的实验室仪器突然失灵(忘了是谁了 )。他们就开玩笑说,今儿pauli没来这地方啊。后来过了不久,pauli告诉他们,那 天他乘坐的火车在那个时刻在他们的城市短暂停留了一下。&/p&&p&  另外,pauli的嘴巴很毒,曾经批评学生的论文, &连错误都算不上& 。海森堡 得了nobel奖以后经常还被他骂的狗血喷头。不过一个优点是,他对每个人都很刻薄 ,不会因人而异。有次老爱作报告,做完了,pauli起立来了句,&看来爱因斯坦不 是很蠢& 。&/p&&p&  再讲个波尔兹曼(伟大的统计物理学家)的八卦。他大约上课不喜欢往黑板上 写东西,然后学生经常抱怨听不懂。然后学生complain阿,说老大,证明太难了, 以后往黑板上写,别光讲,我们记不住。波尔兹曼答应了。第二堂,他又在课上开 始滔滔不绝,从a变换到b,b到c...最后总结说,大家看这个东西如此简单,就跟1+ 1=2一样。然后他突然想起对学生的承诺,于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 1+1=2”。&/p&&p&  feymann(费曼,就是我蛮喜欢的那个,不过也有人说他不好)这人表面上不在&/p&&p&乎名声,实际上很虚荣。他有次跟个朋友参加聚会,他路上抱怨说自己为盛名所累&/p&&p&,讨厌人围着,他朋友安慰他说今天没有物理圈的,我不说,没人知道你得过nobe&/p&&p&l,于是他朋友很老实的遵守诺言,可是宴会开到一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feyman&/p&&p&n是nobel了。他朋友很郁闷,找了个人一问,原来是feymann自己到处说的。典型的&/p&&p&甲方乙方徐帆表演的那个明星的现场版。&/p&
转自《Heros in my heart》。 A.Coble是上个世纪美国的院士,做代数几何,一度很有影响。据称,他有无穷 多个博士论文的题目:当你证明了一个2维的情况的时候,他叫下一个博士生去证明 3维的情况,然后叫下下个博士生去做4维的。后来有个叫Gerald Huff的博…
&p&回顾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可以发现,&b&这简直就是一个德语区苦逼青年学者艰辛学术路的样本。&/b&&/p&&p&首先,在1900年,爱因斯坦在如今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获得数学和物理学的Diplom学位(相当于本硕连读)。爱因斯坦对学术十分热爱。按照习惯,如果要读博士,就得在学校找到类似于研究助理的职位,以获得收入来源。在今天当然还多了申请奖学金这个途径,但在一百年前,估计也没有什么奖学金可以申请。&/p&&p&爱因斯坦硕士毕业后,尝试申请大学的研究助理岗位,结果&b&统统被拒&/b&。为了养活自己,他就先找了个地方当家教,同时申请博士。到了硕士毕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01年,他申请到了苏黎世大学读博士的机会,成为了一名苦逼博士生。&/p&&p&这里要提一下,在这边的大学读博士,“博士生”只是一种身份,而且严格的说来与本科硕士的学生身份都有不小的区别。我估计一百年前的博士生也不用怎么上课修学分,博士生身份带给你的就是,教授会指导你做研究以及写论文,只要不耽误科研,其他时间博士生可以随意安排,因为没有工作合同的约束。另一方面来说,博士生要自己去找收入来源,这个是学校不管的。&/p&&p&&b&1902年,爱因斯坦通过找关系,获得了瑞士专利局的工作&/b&,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公务员。之所以从家教换到了专利局,我估计很重要的原因是,钱多。此外家教毕竟是一个临时工作,而且不稳定,说不定哪天就没活儿接了。而专利局可是国家公务员编制,固定职位,铁饭碗,说出去也倍儿有面儿。&/p&&p&所以,题主不要觉得这只是个“小小的公务员”,对于一个刚刚开始读博士的硕士生,&b&专利局的公务员职位可是相当不错了&/b&,即使他是爱因斯坦。&b&这个职位让爱因斯坦进可攻,退可守:博士读的顺利的话,可以尝试去走学术道路;博士如果没读下来,就可以留在专利局,安安心心当个国家公职人员。&/b&&/p&&p&&b&专利局的工作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一方面给他的博士学业提供收入,让他能安心做学术,另一方面还解了他的后顾之忧。&/b&所以,如果没有这个公务员职位,爱因斯坦说不定还得在瑞士某个小村庄当家教呢。家教点儿收入,说不定博士还真就读不下来了。别说提出相对论,或许连物理研究都得放弃。&/p&&p&好了,我们继续来看爱因斯坦的故事。经过四年苦读,1905年,爱因斯坦终于把博士论文写完了。据说爱因斯坦把论文第一次交到学校的时候,&b&还被拒了一回&/b&,理由是页数不够。不过,爱因斯坦最终还是拿到了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据说,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只有21页[1],或许是因为那个时候博士论文都比较短?)。同样是在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提出了狭义相对论。&/p&&p&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爱因斯坦还在专利局工作。但心向学术的爱因斯坦,已经决定要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撒腿狂奔了。&/p&&p&这里再普及一下德语区的学术道路进阶模式。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苦逼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这个时候博士们需要找地方申请去做Habilitation,有的翻译为“取得教授职位的资格”,大概要持续个三年左右。也就是在这三年时间里继续做研究,最后要写一篇类似于博士论文的大论文,页数要更多,观点要更牛逼,之后还要学校的专家学者们审核。做完Habilitation之后,你才算是获得了“当教授的资格”。这里可只是一种“资格”,你还得等哪个学校空出来教授职位了,才能去申请教授职位,才有可能当上教授(或者是申请Dozent职位,这个虽然比教授要低一级,但也是向前的一大步了)。上百年来,德语区都是没有“副教授”的,associate professor或者assistant professor这种职位也没有,最近几年才逐渐引入。所以对于当时的爱因斯坦来说,要么最后混上教授,要么当个没有固定职位的大龄学术青年。&/p&&p&1907年,爱因斯坦申请瑞士的伯尔尼大学的Habilitation,&b&结果被拒&/b&。第二年再申,终于成功。做了几年Habilitation,到了1909年,爱因斯坦申请到了苏黎世大学的Dozent的职位,这才正式在学术圈稳定了下来,终于不用再到处漂泊了,可以安心做学术,安心等着空出来的教授职位了。很快,他被授予了ausserordentlicher Professor的头衔,算是“编外教授”,虽然并非国家公务员序列的大学教授职务,但名义上可以被称为“爱因斯坦教授”了。&/p&&p&1911年,爱因斯坦被布拉格大学(当时还是德语区)聘为正式的教授。1912年,爱因斯坦回到位于苏黎世的母校ETH,担任教授,从此走上人生巅峰。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p&&br&&p&总结一下,爱因斯坦的学术道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德语区学术青年的成长道路。即使是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也不是靠天资就能走捷径或者走快速通道的,人人都需要经历这条道路上的艰苦磨练。而这条道路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p&&p&德语区的科研人员严酷的上升通道的制度设置,导致了在这一过程中会刷掉一大批人,即使是爱因斯坦,中间也遭遇了多次“被拒”的挫折,稍微意志不坚定一下,就可能放弃学术,回去安心做公务员了。不过,正如上文所说,那个公务员职务,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其实相当重要,因为这为他学术生涯的初期提供了生活保障,让他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潜心研究学术,还能有一份不错的公务员职务作为学术道路之外的备选。&/p&&br&&br&&p&所以,读博士不要一根筋的非要去死磕论文,找条后路、随时准备撤退也是很有必要的。&/p&&br&&br&&figure&&img src=&/v2-9a496ca026739cbe7befc26f_b.png& data-rawwidth=&907&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7& data-original=&/v2-9a496ca026739cbe7befc26f_r.png&&&/figure&&br&&br&&p&参考资料:&/p&&p&[1] &a href=&///?target=http%3A//www.pro-physik.de/details/news/1123205/Doktor_Einstei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Doktor Einstein :: pro-physik.de&i class=&icon-external&&&/i&&/a&&/p&
回顾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可以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德语区苦逼青年学者艰辛学术路的样本。首先,在1900年,爱因斯坦在如今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获得数学和物理学的Diplom学位(相当于本硕连读)。爱因斯坦对学术十分热爱。按照习惯,如果要读博士,…
&b&因为在爱因斯坦这样的人面前,诺贝尔奖明显有点low&/b&&br&在朗道获颁诺贝尔奖后,有人这么说:&br&&blockquote&&b&&i&大多数科学家得诺贝尔奖是他们的荣耀,而朗道的得奖是诺贝尔奖的荣耀&/i&&/b&&/blockquote&爱因斯坦有过之而无不及&br&&br&&b&爱因斯坦的最主要工作&/b&:&br&&blockquote&1905年相对论的工作几乎划开了一个时代,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05年作为世界物理年便是今天的整个物理学界对百年前工作的最大表彰。&br&广为流传的质能公式E=mc^2&br&1905年的光电效应工作是量子力学的光量子假说的基础。&br&1915年给出广义相对论,给出了全新的时空观&br&、、、&/blockquote&&br&但是狭义相对论没什么人懂,质能公式没有实验证实,没人信,广义相对论也只是在1919年解释了水星的进动,但是与狭向一样颠覆性太大,不是很被学界承认,学术界只是说你很牛啊,你好厉害,你说的挺对,反正我也没办法证伪。&br&&b&&br&诺贝尔奖组委会的保守性&/b&&br&&br&通常诺贝尔奖的颁奖周期都很长,一般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检验一直经受住了考验的好东西诺贝尔奖组委会才&b&敢&/b&颁奖。&br&第一、这个奖是学界的巅峰,颁错一次就会成为世界的笑柄。&br&第二、这个奖是学界的巅峰,划时代的人物必须得,否则巅峰之名不符。(PS.诺奖不颁给已逝的科学工作者)&br&害怕第一点,又必须保证第二点,于是选择了爱因斯塔最“可靠”的工作,也是错误率最低的工作——光电效应。(我一直坚持物理是实验学科,实验的可重复性,极大保证了它的可靠性,也极大保证了其对应理论的可靠性。)&br&&br&除爱因斯坦之外,最好的体现了诺贝尔奖的保守性的还是前文提到的朗道。&br&朗道的成就参见wikipedia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朗道&i class=&icon-external&&&/i&&/a&&br&wikipedia还收录道:&br&&blockquote&日,朗道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车祸,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众多苏联物理学家聚集到朗道的病房,在医院的长廊点上烛光为他祈祷。著名物理学家玻
尔亲自安排了一流的医生前往莫斯科。车祸严重损害了朗道的身体健康。在昏迷了大约两个月后,朗道醒来,但智力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退化。这年年底,&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AF%25BA%25E8%25B4%259D%25E5%25B0%%%25E7%E5%25AD%25A6%25E5%25A5%259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诺贝尔物理学奖&i class=&icon-external&&&/i&&/a&授予朗道,表彰他在液态&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0%25A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氦&i class=&icon-external&&&/i&&/a&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B6%%25B5%%25AB%25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流体&i class=&icon-external&&&/i&&/a&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由于健康原因,奖项破例由&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E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瑞典&i class=&icon-external&&&/i&&/a&驻苏联大使在莫斯科代为颁发。&/blockquote&这场车祸使朗道几乎丧失了学术能力,也吓死了诺奖组委会。&br&&br&最后仍然是那句话:&br&大多数科学家得诺贝尔奖是他们的荣耀,而朗道、爱因斯塔的得奖是诺贝尔奖的荣耀
因为在爱因斯坦这样的人面前,诺贝尔奖明显有点low 在朗道获颁诺贝尔奖后,有人这么说: 大多数科学家得诺贝尔奖是他们的荣耀,而朗道的得奖是诺贝尔奖的荣耀爱因斯坦有过之而无不及 爱因斯坦的最主要工作: 1905年相对论的工作几乎划开了一个时代,重要意…
&p&为什么高考完后社会上只讨论语文作文而不是数学压轴题&/p&&p&同理&/p&
为什么高考完后社会上只讨论语文作文而不是数学压轴题同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剧c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