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行观测数据取值出现分群是什么意思?

当前位置:&&
本文档是收费阅读文档,免费内容已阅读结束,如果喜欢就购买吧!
建筑会员可免费阅读所有建筑文档 &&&
阅读完整文档所需豆元:2.0 &&&
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论文)_黄河水院新校区数字测图方法及设计方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数字测图方法及设计方案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热门搜索:工程测量规范(免费)_甜梦文库
工程测量规范(免费)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建设部国家标准) 3.1 一 般 规 定3.1.1 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p导线测量p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 二p三p四等和一p二级, 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p四等和一p二p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p三p四等和一p二级。 3.1.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 联测方案。 2 3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p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3.1.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 2.5cm/km 的要求下, 作下列选择: 1 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 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 采用统高斯投影 3°带, 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或任意带,投影面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4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5 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3.2 卫星定位测量 (Ⅰ)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2.1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3.2.1 的规定。表 3.2.1 等级 平均边 长(N)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9 4.5 2 1 0.5 固定误差 A (mm) ≤10 ≤10 ≤10 ≤10 ≤10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比例误差系数 B (mm/N) ≤2 ≤5 ≤10 ≤20 40≤ 约束点间的边长相 对中误差 ≤1/250000 ≤1/150000 ≤1/100000 ≤1/40000 ≤1/20000 约束平差后最弱边 相对中误差 ≤1/120000 ≤1/70000 ≤1/40000 ≤1/20000 ≤1/100003.2.2 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按(3.2.2)式计算。? = A2 ? ( B ? d ) 2式中(3.2.2)? ----基线长度中误差(mm);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 d----平均边长(km)。3.2.3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按(3.2.3-1)式计算;m=式中1 WW ? ? 3N n(3.2.3-1)m----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1 N----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n---异步环的边数; W---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2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要求,并符合(3.2.3-2)的规定。m≤ ? 3.2.4 1 (3.2.3-2) (Ⅱ)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设计p选点与埋石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p精度要求p卫星状况p接收机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测区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 2 首级网布设时, 宜联测 2 个以上高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标系的高级控制点; 对控制网内 的边长,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 3 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一个或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 各等级控制网中构成闭合环 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 6 条。 4 各等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基线数的 1.5 倍。 5 加密网应根据工程需要,在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比较灵活的布网方式。 6 对于采用 GPS-RTK 测图的测区,在控制网的布设中应顾及参考站点的分布及位置。 3.2.5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p稳固可靠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加密和扩展,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 一个通视方向。 2 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高度角在 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物;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 扰接受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 3 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 3.2.6 控制点埋石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并绘制点之记。 Ⅲ)GPS 观测 3.2.7 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2.7 的规定。 表 3.2.7等级 接收机类型号 仪器标称精度 观测量 卫星高度角(°) 静态 快速静态 有效观测卫星数 静态 快速静态 观测时段长度 (min) 数据采样间隔 (S) 静态 快速静态 静态 快速静态 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 PDOP 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二等 双频 10mm+2ppm 载波相位 ≥15 ---≥5 --30~90 --10~30 --≤6 三等 双频或单频 10mm+5ppm 载波相位 ≥15 --≥5 --20~60 --10~30 --≤6 四等 双频或单频 10mm+5ppm 载波相位 ≥15 --≥4 -15~45 --10~30 --≤6 一级 双频或单频 10mm+5ppm 载波相位 ≥15 ≥15 ≥4 ≥5 10~30 10~15 10~30 5~15 ≤8 二级 双频或单频 10mm+5ppm 载波相位 ≥15 ≥15 ≥4 ≥5 10~30 10~15 10~30 5~15 ≤83.2.8 对于规模较大的测区,应编制作业计划。 3.2.9 GPS 控制测量站作业,应满足下列要求:1 观测前,应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同时应检查电池的容量、接收机的内存和可储存空间 是否充足。 2 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2mm;天线高的量取应精确至 1mm。2 3 观测中,应避免在接收机近旁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 4 作业同时,应做好测站记录,包括控制点点名、接收机序列号、仪器高、开关机时间的测站 信息。() GPS 测量数据处理3.2.10 基线解算,应满足下列要求:1 起算点的单点定位观测时间,不宜少于 30min。 2 解算模式可采用单基线解算模式,也可采用多基线解算模式。 3 解算成果,应采用双差固定解。 3.2.11 GPS 控制测量外业观测的全部数据应经同步环、异步环和复测基线检核,并应满足下列要 求: 1 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3.2.11-1)~(3.2.11-5)式的要求:Wx ?n ? 5 n ? 5 n ? 52 2(3.2.11-1)Wy ?(3.2.11-2)Wz ?2(3.2.11-3)W = wx ? w y ? wz(3.2.11-4)W?3n ? 5(3.2.11-5)式中n-同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 W-同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 2 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3.2.11-6)~(3.2.11-10) 式的要求。Wx ? 2 n?(3.2.11-6) (3.2.11-7) (3.2.11-8)2Wy ? 2 n?Wz ? 2 n?W = wx ? w y ? wz2 2(3.2.11-9) (3.2.11-10)Wx ? 2 3n?式中n-异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W-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 3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3.2.11-11)式的要求:?d ? 2 2?(3.2.11-11)3 3.2.12 当观测数据不能满足检核要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并舍弃不合格基线,但应保证舍 弃基线后,所构成的异步环的边数不应超过 3.2.4 条第 3 款的规定.否则,应重测该基线或有关的同 步图形. 3.2.13 外业观测数据检测合格后,应按 3.2.3 条对 GPS 网的观测精度进行评定。 3.2.14 GPS 测量控制网的无约束平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 WGS-84 坐标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并提供各观测点在 WGS-84 坐标系统中的三 维坐标p各基线向量三个差观测值的改正数p基线长度p基线方位及相关的精度信息等. 2 无约束平差的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相应等级的基线长度中误差的 3 倍. 3.2.15 GPS 测量控制网的约束平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中进行二维后三维约束平差。 2 对于已知坐标p距离或方位, 可以强制约束, 也可加权约束。 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 应满足表 3.2.1 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3 平差结果, 应输出观测点在相应坐标中的二维或三维坐标p基线向量的改正数p基线长度p基 线方位角等,以及相关的精度信息。需要时,还应输出坐标转换参数及其精度信息。 4 控制网约束平差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应满足表 3.2.1 中相应等级的规定。3.3 导线测量(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3.1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3.1 的规定。等 级 导 线 长 度 km 三 等 四 等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1.2 0.1 12 15 1/ 0.25 8 15 1/.5 5 15 1/.5 2.5 18 1/ 14 3 1.8 20 1/ 10 平 均 边 长 km 测角中 误 差 测距中 误差 (L) 测距相对 中误差 1 秒级 仪器 测回数 2 秒级 仪器 6 秒级 仪器 ― 方位角闭 合差 (秒)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 差 Q1/55000(秒)3.6n n n n n―5Q1/35000―2410Q1/15000―1316Q1/10000―1224Q1/5000注:1 表中 n 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 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 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 2 倍。3.3.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 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 3.3.1 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 算得的边数; 当导线长度小于表 3.3.1 规定长度的 1/3 时, 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 13 M。 3.3.3 导线网中, 结点与结点、 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 3.3.1 中相应等级 规定长度的 0.7 倍。(Ⅱ)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埋石3.3.4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 2 个已知方向。 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 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 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网内不同4 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3.3.5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 寻找。 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 1.5m;四等以下宜 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 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 散热塔、 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5 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3.3.6 导线点的埋石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三、四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 而定。(Ⅲ)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 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 级仪器不应超过 2 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 1 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 1.5 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 1级仪器不应大于 1.2级仪器不应大于 2。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 1级仪器不应超过 10, 2级仪器不应超过 15, 6 级仪器不应超过 20。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 0.3,2级仪器不应超过 1,6级仪器不应超过 1.5。 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 1 L。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 3.3.8 的规定。表 3.3.8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 合读数之差(秒) 四等及以 上 一级及以 下 1 秒级仪器 2 秒级仪器 2 秒级仪器 6 秒级仪器 1 3 ― ― 半测回归零 差(秒) 6 8 12 18 一测回内 2C 互 差(秒) 9 13 18 ― 同一方向值各 测回较差(秒) 6 9 12 24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 的范围时,该方向 2C 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 回内 2C 互差的限值。2 当观测方向不多于 3 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 6 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 同零方向) 。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 2 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 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 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度盘配置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5 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3.3.9 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 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 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右角。 左右角的 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起始5 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 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0 之差, 不应大于本规范表 3.3.1 中相应等级导线测角中 误差的 2 倍。 3.3.10 水平角观测的测站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仪器或反光镜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2mm。 2 水平角观测过程中, 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 1 格。 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 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 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有垂直轴补偿器 的仪器,可不受此款限制。 3 如受外界因素 (如地震) 的影响, 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 应停止观测。 4 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 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 5mm,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影不应大 于 10mm。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 至 15@,长度元素应量至 1mm。 3.3.11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测回内 2C 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 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 2C 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3 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 1/3 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 回数的 1/3 时,应重测该站。 3.3.12 首级控制网所联测的已知方向的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相应等级的规定执行。 3.3.13 每日观测结束,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数 据,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Ⅳ)距离测量3.3.14一级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应采用中、短程全站仪或电磁波测距仪测距,一组以下也可采用普通钢尺量距。 3.3.15 本规范对中、短程测距仪器的划分,短程为 3km 以下,中程为 3~15km。 3.3.16 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按(3.3.16)式表示。 mD = a+b?D 式中,mD―测距中误差(L)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L) 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L/km) D―测距长度(km) 3.3.17 测距仪器及相关的气象仪表,应及时校验。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表时,宜送 当地气象台(站)校准。 3.3.18 各等级控制网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3.18 的规定。表 3.3.18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网 等级 三等 5mm 级仪器 仪器精度等级 每边测回数 往 3 返 3 一测回读数较 差(L) Q5 单程各测回较 差(L) Q7 往返测距较差 (L) Q2(a+b?D)(3.3.16)10mm 级仪器四等 5mm 级仪器 10mm 级仪器42 342 3Q10Q5 Q10Q15Q7 Q15一级 二、三级10mm 级仪器 10mm 级仪器2 1― ―Q10 Q10Q15 Q15―6 注;1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 2~4 次的过程。 2 困难情况下,边长测距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3.3.19 测距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2 L。 2 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如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 施重新观测。 3 四等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测量, 应分别量取两端点观测始末的气象数据, 计算时应取 平均值。 4 测量气象元素的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 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 读数前 应将温度计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 1.5m 以外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 且读数精确至 0.2℃; 气压表 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且读数精确至 50Pa。 5 当测距边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的高差进行修正时, 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 测高差较差要求, 可按本规范第 4.3.2 和和 4.3.3 条中五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有关规定放 宽 1 倍执行。 3.3.20 每日观测结束,应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数据, 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 3.3.21 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3.21 的规定。表 3.3.21 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边长量距较 差相对误差 作 业 尺数 量 距 总 次 数 二级 三级 定线最大 偏差L 尺段高差 较差L 读定 次数 估 读 值 至 L 温度读数 值至℃ 同尺各次或 同段各尺的 较差L1/001~2 1~22 250 70Q10 Q103 20.5 0.50.5 0.5Q2 Q3注:1 量距边长应进行温度、坡度和尺长改正。 2 当检定钢尺时,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100000。(Ⅴ)导线测量数据处理3.3.22 当观测数据中含有偏心测量成果时,应首先进行归心改正计算。 3.3.23 水平距离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的斜距,须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才能进行水平距离计算。 2 两点间的高差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基高差应进行 大气折光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 3 水平距离可按(3.3.23)式计算: DP =S 2 ? h2(3.3.23)式中,DP---测线的水平距离(m) S---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 h---仪器的发射中心与反光镜的反射中心之间的高差(m) 3.3.24 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3.3.24)式计算; mβ =1 ? f? f? ? ? ? N? n ?(3.3.24)式中,fβ---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秒)n---计算 fβ 时的相应测站数; N---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7 3.3.25 测距边的精度评定,应按(3.3.25-1)(3.3.25-2)式计算;当网中的边长相差不大时, 、 可按(3.3.25-3)式计算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1 单位权中误差:μ=?Pdd?2n3.3.25-1式中,d―各边往、返测的距离较差(L) n―测距边数; P―各边距离的先验权,其值为 算。 2 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mDI = μ12 ?D,σD 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计1 PI3.3.25-2式中,mDI---第 i 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L) Pi―第 i 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3 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mDI=?dd ?2n3.3.25-3式中,mDI---平均测距中误差(L) 。 3.3.26 测距边长差的归化投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3.3.26-1)式计算: DH = DP (1+HP ? HM ) RA3.3.26-1式中,DH―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边长度(m) ; DP―测线的水平距离(m) ; HP---测区的平均高程(m) ; HM―测距边两端点的平均高程(m) ; RA---参考椭圆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 2 归算到参考椭圆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3.3.26-2)式计算: DO=DF(1-H m ? hm ) ) R A ? H m ? hm+3.3.26-2式中,DO―归算到参考椭圆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 ; Hm-=---测区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椭圆面的高差(m) ; 3 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应按(3.3.26-3)式计算: Dg = D0(1+2 ym ?y 2 + ) 2 2 2 Rm 24Rm(3.3.26-3)式中,Dg+---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m)8 Ym---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m) RM---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圆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m) ; ?y---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增量(m). 3.3.27 一级及以上等级的导线网计算,应采取严密平差法;二、三级导线网,可根据需要采 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当采用简化方法平差时,成果表中的方位角和边长应采用坐标反算值。 3.3.28 导线网平差时,角度和距离的先验中误差,可分别按 3..3.24 条和 3。3。25 条中的方 法计算, 也可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求得的经验公式估算先验中误差的值, 并用以计算角度及边长的 权。 3.3.29 平差计算时, 对计算略图和计算机输入数据应进行仔细校对, 对计算结果应进行检查。 打印输出的平差成果,应包括起算数据、观测数据以及必要的中间数据。 3.3.30 平差后的精度评定, 应包含有单位权中误差、 点位误差椭圆参数或相对点位误差椭圆 参数、 边长相对中误差或点位中误差等。 当采用简化平差时, 平差后的精度评定, 可作相应简化。 3.3.31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应符合表 3.3.31 的规定。表 3.3.31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要求等级 观测方向值及各项修正 (秒) 三、四等 一级及以下 0.1 1 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 (m) 0.001 0.001 0.001 0.001 0.1 1 边长与坐标(m) 方位角(秒)3.4 三角形网测量(Ⅰ)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4.1 各等级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4.1 的规定。表 3.4.1 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平均 边长 km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9 4.5 2 1 0.5 测角中 误 差 测边相对中 误差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 误差 测回数 1 秒级 仪器 Q1//1000 Q1/400 Q1// 7000 Q1/
4 ― ― 2 秒级 仪器 ― 9 6 2 1 6 秒级 仪器 ― ― ― 4 2 三角形最 大闭合差 (秒) 3.5 7 9 15 30(秒) 1 1.8 2.5 5 10注: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 1:1000 时,一、二级网的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 2 倍。3.4.2 三角形网中的角度宜全部观测,边长可根据需要选择观测或全部观测;观测的角度和 边长均应作为三角形网中的观测量参与平差计算。 3.4.3 首级控制网定向时,方位角传递宜联测 2 个已知方向。(Ⅱ)三角形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3.4.4 作业前,应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对收集到的相关控制资料和地形图(以 1: 10000 为宜)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图上进行网形设计和精度估算,在满足精度要 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网的精度等级和观测方案 3.4.5 三角形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首级控制网中的三角形,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 300;当受 地形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 250。 2 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或插点等形式。 3 三角形网点位的选定, 除应符合本规范 3.3.5 条 1~4 款的规定外, 二等网视线距障碍物的9 距离不宜小于 2m。 3.4.6 三角形网点位的埋石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二、三、四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 点可视需要而定。(Ⅲ)三角形网观测3.4.7 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二等三角形网也可采用全组合观测法。 3.4.8 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除满足 3.4.1 条外,其他要求按本章第 3.3.7 条、3.3.8 条、及 3.3.10~3.3.13 条执行。 3.4.9 二等三角形网测距边的边长测量除满足第 3.4.1 条和表 3.4.9 外,其他技术要求按本章 第 3.3.14~3.3.17 条及 3.3.19 条、3.3.20 条执行。表 3.4.9 二等三角形网边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平面控制网 等级 二等仪器精度等 级 5 L级仪器每边测回数 往 3 返 3一测回读数较 差L Q5单程各测回较差 L Q7往返较差L Q2(a+b?D)注:1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 2~4 次的过程。 2 根据具体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3.4.10 三等及以下等级的三角形网测距边的边长测量,除满足 3.4.1 条外,其他要求按本章 第 3.3.14~3.3.20 条执行。 3.4.11 二级三角形网的边长也可采用钢尺量距,按本章 3.3.21 条执行。(Ⅳ)三角形网测量数据处理3.4.12 当观测数据中含有偏心测量成果时,应首先进行归心改正计算。 3.4.13 三角形网的测角中误差,应按(3.4.13)式计算: mβ=?WW ?3n(3.4.13)式中,mβ----测角中误差(秒)W---三角形闭合差(秒) n---三角形的个数3.4.14 水平距离计算和测边精度评定按本章 3.3.23 条和 3.3.25 条执行。 3.4.15 当测区需要进行高斯投影时,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方向观测值,应进行方向改化计算。 四等网也可采用简化公式。 方向改化计算公式:δ1、2 =? 2 6 RM ? 2 6 RM(x1-x2) (2y1+y2)3.4.15-1δ2、1 =(x2-x1) 1+2y2) (y3.4.15-2方向改化简化计算公式:δ1、2= -δ2、1=? 2 2RM(x1-x2)ym3.4.15-3式中,δ1、2---测站点 1 向照准点 2 观测方向的方向改化值(秒)δ2、1---测站点 2 向照准点 1 观测方向的方向改化值(秒)x1 y1 x2 y2 ---1、2 两点的坐标值(m)10 Rm---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m) Ym---1、2 两点的横坐标平均值(m) 3.4.16 高山地区二、三等三角形网的水平角观测,如果垂线偏差和垂直角较大,其水平方向 观测值应进行垂线偏差的修正。 3.4.17 测距边长度的归化投影计算,按本章第 3.3.26 条执行。 3.4.18 三角形外业观测结束后, 应计算网的各项条件闭合差。 各项条件闭合差不应大于相应 的限值。 1 角―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Wj = 2m??? cot2 ?3.4.18-1式中,Wj---角―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mβ---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秒)β---求距角。2 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Wb = 22 m?? ms ? ? ms ? ? cot ? ? ? 1 ? ? ? 2 ? 2 ? S ? ? S ? ? ? 1 ? ? 2 ?2223.4.18-2式中,WB---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m s1 m s2 、 ---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S1 S23 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Wf = 22 2 2 ma1 ? ma 2 ? nm?3.4.18-3式中,Wf---方位角要件自由项的限值(秒) ma1 ma2---起始方位角中误差(秒) n---推算路线所经过的测站数。 4 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 W G= 2 m g ? m ?2 23.4.18-4式中,Wg----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秒) Mg---固定角的角度中误差(秒) 5 边―角条件的限值 三角形中观测的一个角度与由观测边长根据各边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计算所得的角度限差, 应按下式进行检核: Wr = 2?m ? 2 2? D ? ? cot2 ? ? cot2 ? ? cot? cot ? ? m? D ? ?2??3.4.18-5式中,Wr---观测角与计算角的角值限差(秒)mD ---各边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 Dα、β---三角形中观测角之外的另两个角11 mβ---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秒) 6 边―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 WZ =2?mD D2 ?? W ? ?? 2 f( 3.4.18-6)(3.4.18-7)αw = cotαi+ cotβi αf = cotαi ± cotβi-1式中,WZ---边-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秒)(3.4.18-8)α W----与极点相对的外围边两端的两底的余切函数之和 α f---中点多边形中与极点相连的辐射边两侧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四边形中内辐射边两侧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以及外侧的两辐射边的相邻 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差。 i―三角形编号。 3.4.19 三角形网平差时,观测角(或观测方向)和观测边均应视为观测值参与平差,角度和 距离的先验中误差, 应按本规范第 3.4.13 条和 3.3.25 条中的方法计算, 也可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求 得的经验公式估算先验中误差的值,并用以计算角度(或方向)及边长的权,平差计算按本章第 3.3.29~3.3.30 条执行。 3.4.20 三角形网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 二等应符合表 3.4.20 的规定, 其余各等级应符合本规 范表 3.3.31 的规定。表 3.4.20 三角形网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要求等级 二等观测方向值及各项修 正数(秒) 0.01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 数(m) 0.0001边长与坐标(m) 方位角(秒) 0.001 0.014 高程控制测量4.1 一般规定4.1.1 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 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 GPS 拟合高程测量。 4.1.2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首级网应 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4.1.3 测区的高程系统,宜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测量时,可沿用原 有的高程系统;当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4.1.4 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 一般地区应为 1~3km, 工业厂区、 城镇建筑区宜小于 1km。 但一个 测 区及周围至少应有 3 个高程控制点。4.2 水准测量4.2.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表 4.2.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每千米高差 全中误差L 路线长 度 km 水准仪 型号 与已知点联测 二等 2 ―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附合或环线 往返各一次 4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 附合或环线闭 合差 平地L 山地L ―L三等6Q50L4n12 DS3 四等 10 五等 15 Q16 DS3双面 双面 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L L6n―-D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 30注:1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 0.7 倍。 2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为测站数。 ;n 3 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4.2.2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 i,DS1 型不应超过 15 秒,DS3 型不应超过 20 秒。 2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α 对于二等水准不应超过 0.2 秒,三等不应超过 0.5 秒。 3 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 0.15mm;对于条形码尺, 不应超过 0.10mm;对于木质双面水准尺, ,不应超过 0.5mm。 4,2,3 水准点的布设与埋石,除满足 4.1.4 条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或稳定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当采 用数字水准仪作业时,水准路线还应避开电磁场的干扰。 2 宜采用水准标石,也可采用墙水准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 3 埋设完成后,二、三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必要时还应设置指示桩。 4.2.4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各等级水准点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2.4 的规定。表 4.2.4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水 准 等级 仪 型 号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DS1 DS1 DS3 DS3 DS3 视 线 长度 m 50 100 3 75 100 100 5 近似相等 10 ― 0.2 ― 6 0.3 2.0 3.0 ― 3.0 5.0 ― 前后视的距 离较差 m 1 前后视距 离较差累 积m 3 视线离地面 最低高度 m 0.5 基、辅分划或黑、红 面读数较差L 0.5 1.0 基、辅分划或黑、红 面所测高程较差L 0.7 1.5注 1 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 20m 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 0.3m。 2 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 相同。 3 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 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值。4.2.5 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 重测后, 对于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合格结果, 其他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经果的平均数。 4.2.6 当水准路线需要跨越江河(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准作业场地应选在跨越距离较短、土质坚硬、密实便于观测的地方;标尺点须设立木桩。 2 两岸测站和立尺点应对称布设。当跨越距离小于 200 米时,可采用单线过河;大于 200 米时, 应采用双线过河并组成四边形闭合环。往返较差、环线闭合差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 3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2.6 的规定。表 4.2.6 跨河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跨越距离 m 观测次数 单程测回数 半测回远尺读数次数 三等 测回差(mm) 四等 五等13 200 200~400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1 22 3― 8― 12― 25注:1 一测回的观测顺序:先读近尺,再读远尺;仪器搬至对岸后,不动焦距先读远尺,再读近尺。 2 当采用双向观测时,两条跨河视线长度宜相等,两岸岸上长度宜相等,并大于 10m;当采用单向观测时,可分 别在上午、下午各完成半数工作量。4 当跨越距离小于 200 米时, 也可采用在测站上变换仪器高度的方法进行, 两次观测高差较差不 应超过 7 L,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高差。 4.2.7 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每条水准路线分测段施测时,应按(4.2.7-1)式计算每 km 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其 绝对值不应超过本章表 4.2.1 中相应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的 1/2。 M? =1 ? ?? ? 4n ? L ? ? ?4.2.7-1式中,M? ---高差偶然中误差(L) ;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L) ; L---测段长度(km) ; n---测段数。 2 水准测量结束后,应按(4.2.7-2)式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其绝对值不应超过本 章表 4.2.1 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MW =1 ?WW ? N? L ? ? ?4.2.7-2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L) ; W---附合或环线闭合差(L) ; L---计算各 W 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 ; N---附合路线和闭合环的总个数。 3 当二、三等水准测量与国家水准点附合时,高山地区除应进行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修正外,还 应进行其重力异常的归算修正。 4 各等级水准网,应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并计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5 高程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应精确至 0.1mm,三、四、五等水准应精确至 1mm。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4.3.1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 4.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3.2 的规定。表 4,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四等 每 km 高差全中误差L 10 边长 km Q1 观测方式 对向观测 40 五等 15 Q1 对向观测 40注:1 D 为测距边的长度(km) 2 起讫点的精度等级,四等应起讫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的高程点上,五等应起讫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 3 路线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的长度限值。对向观测高差较差L附合或环形闭合差L 20DD?D?D304.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3.3 的规定14 表 4.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 测 回 数 四等 五等 2级仪器 2级仪器 3 2 ≤7 ≤10 垂直角观测 指标差较差(秒) 测回较差 (秒) ≤7 ≤10 10mm 级仪器 10mm 级仪器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边长测量 仪器精度等级 观测次数注:当采用 2 秒级光学经纬仪进行垂直角观测时,应根据仪器的垂直角检测精度,适当增加测回数。2 垂直角的对向观测,当直觇完成后应即刻迁站进行返觇测量。 3 仪器、反光镜或觇牌的高度,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并精确至 1 L,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高 度。 4.3.4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返觇的高差,应进行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改正。 2 平差前,应按本章(4.2.7-2)式计算每 km 高差全中误差。 3 各等级高程网,应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并计算每 km 高差含中误差。 4 高程成果的取值,应精确至 1 L。4,4 GPS 拟合高程测量4.4.1 GPS 拟合高程测量,仅适用于平原或丘陵地区的五等级及以下等级高程测量。 4.4.2 GPS 拟合高程测量宜与 GPS 平面控制测量一起进行。 4.4.3 GPS 拟合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GPS 网应与四等或四等以上的水准点联测,联测的 GPS 点,宜分布在测区的四周和中央,若 测区为带状地形,则联测的 GPS 点应分布于测区两端及中部。 2 联测点数,宜大于选用计算模型中未知参数个数的 1.5 倍,点距宜小于 10km。 3 地形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区,应适当增加联测的点数。 4 地形趋势变化明显的大面积测区,宜采取分区拟合的方法。 5 GPS 观测的技术要求, 应按本规范 3.2 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其天线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 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 4.4.4 GPS 拟合高程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充分利用当地的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或资料。 2 应对联测的已知高程点进行可靠性检验,并剔除不合格的点。 3 对于地形平坦的小测区, 可采用平面拟合模型;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大面积测区宜采用曲面拟 合模型。 4 对拟合高程模型应进行优化。 5 GPS 点的高程计算,不宜超出拟合高程模型所覆盖的范围。 4.4.5 对 GPS 点的拟合高程成果,应进行检验。检验点数不少于全部高程点的 10%,且不少于 3 个点;高差检验,可采用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方法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其高差 差不应大于 30D mm(D 为检查路线的长度,单位较为 km.)5 6 地形测量(约) 线 路 测 量6.1 一般规定6.1.1 本章适用于铁路p公路p架空索道p各种自流和压力线及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的通用性测绘 工作. 6.1.2 线路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分别按本规范第 3.1.4 条和 4.1.3 条中的规定选用. 6.1.3 线路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导线或 GPS 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贯通布设.15 6.1.4 线路的高程控制, 宜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并靠近线路贯通布设. 6.1.5 平面控制点的点位, 宜选用土质坚实p便于观测p易于保存的地方. 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 选在施工干扰区的外围.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根据需要埋设标石. 6.1.6 线路测图的比例尺,可按表 6.1.6 选用.表 6.1.6线路名称 带状地形图 工点地形图 水平 铁路 1:0 1:5000 公路 1:0 1:200 1:500 1:1000 架空索道 1:0 自流管线 1:0 压力管线 1:0 架空送电线路 -1:200 1:500 1:500 1:200 1:500 1:500 1:0 1:0 1:0 1:0 1:200 1:500 1:100 1:200 1:200 1:500 1:200 1:500 --------1:200 1:500 1:0 1:0 1:5000线路测图的比例尺纵断面图 垂直 1:100 1:200 1: 1:500 1:100 1:200 1:100 1:200 水平 1:100 1:200 横断面图 垂直 1:100 1:200注:1 1:200 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可按 1:500 比例尺地形测图的技术要求测绘.2 当架空送电线通过市区的协议区 或规划区时,应根据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施测 1:1000 或 1:2000 比例尺的带状地形图.3 当架空送电线路需要施测横 断面图时,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宜选用 1:200 或 1:500.6.1.7 当线路与已有的道路p管道p送电线路等交叉时,应根据需要测量交叉角p交叉点的平面 位置和高程及净高或负高. 6.1.8 纵断面图图标格式中平面图拦内的地物,可根据需要实测位置p高程及必要的高度. 6.1.9 所有路线的起点p终点p转角点和铁路p公路的曲线起点p终点,均应埋设固定桩. 6.1.10 线路施工前,应对其定测线路进行复测,满足要求后方可放样.6.2 铁路p公路测量6.2.1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控制测量.平面控制可采取 GPS 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按本规范第 3.2 节p3.3 节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导线总长可放宽一倍;高程控制应布设成附合路线,按本规范第 4.2 节中四等水准测量的有关规定执行. 6.2.2 铁路p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平面控制测量可采取导线测量方法.导线的起点p终点及每间隔不大于 30Km 的点上,应与高 等级控制点联测检核;当联测有困难时,可分段增设 GPS 控制点. 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6.2.2 的规定.表 6.2.2导 线 长 度 (km) ≤30 400~600 边长(m)铁路p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测回数 测角中误差 () 1 12 20 测 距 相 对中 误 差 ≤1/2000 联测检核 方位闭合差() 24√n 40√n 相对闭合差 ≤1/2000仪 器精度 等 级 2级仪器 6级仪器注:表中 n 为测站数. 16 3 分段增设 GPS 控制点时,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按本规范 3.2 节的规定执行. 6.2.3 铁路p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表 6.2.3 铁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五等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15 往返 路线长度(km) 30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mm) 30√L1 高程控制主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6.2.3 的规定.注:L 为水准路线长度(km)2 1 2 3水准路线应每隔 30km 与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一次。 作业前,应收集初测导线或航测外控点的测量成果,并应对初测高程控制点逐一检测。高 放线测量应根据图纸上定线线位,采用极坐标法、拨角法、支距法或 GPS-RTK 法进行。 交点的水平角观测,正交点 1 测回,副交点 2 测回。副交点水平角观测的角值较差不应大表 6.2.4-1 副交点测回间角值较差的限差 副交点测回间角值较差的限差() 15 206.2.4 定测放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程检测较差不应超过 30√mm(L 为检测路线长度,单位为 km) 。于表 6.2.4-1 的规定。仪器精度等级 2级仪器 6级仪器4线路中线测量,应与初测导线、航测外控点或 GPS 点联测。联测间隔宜为 5km,特殊情况表 线路名称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二级及以下公路 6.2.4-2 中线联测闭合差的限差 方位角闭合差() 30√n 60√n 相对闭合差 1/0下不应大于 10km。线路联测闭合差不应大于表 6.2.4-2 的规定。注:n 为测站数;计算相对闭合差时,长度采用初、定测闭合环长度。6.2.5 1 2定测中线桩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线路中线上,应设立线路起终点桩、千米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桥梁或隧道轴线控 线路中线桩的间距,直线部分不应大于 50m,平曲线部分宜为 20m。当铁路曲线半径大制桩、转点桩和断链桩,并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适当加桩。 于 800m 且地势平坦时,其中线桩间距可为 40m。当公路曲线半径为 30~60m 或缓和曲线长度为 30~50m 时其中线桩间距不应大于 10m;对于公路曲线半径小于 30m、缓和曲线长度小于 30m 或 回头曲线段,中线桩间距均不应大于 5m。 3 中线桩位测量误差, 直线段不应超过表 6.2.5-1 的规定; 曲线段不应超过表 6.2.5-2 的规定。表 线路名称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6.2.5-1 直线段中线桩位侧量限差 纵向误差(m) S/ 横向误差(cm) 10二级及一下公路注:S 为转点桩至中线桩的距离(m) 。S/1017 表 6.2.5-2 曲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闭合差限差 线路名称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二级及以下公路 纵向相对闭合差(m) 平地 1/0 山地 1/ 横向闭合差(cm) 平地 10 10 山地 10 154 设立。 5 6.2.6断链桩应设立在线路的直线段,不得在桥梁、隧道、平曲线、公路立交或铁路车站范围内 中线桩的高程测量,应布设成附合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 50√mm(L 为附合路线长度。 横断面测量的误差,不应超过表 6.2.6 的规定。表 6.2.6 线路名称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二级及以下公路 横断面测量的限差 距离(m) L/100+0.1 L/50+0.1 高程(m) h/100+L/200+0.1 h/50+L/100+0.1单位为 km) 。注:1 L 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水平距离(m). 2 h 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高差(m) 。6.2.7施工前应复测中线桩,当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的较差附和表 6.2.7 的限差规定时,应采用表 6.2.7 中线桩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的限差原测成果。 曲线横向 闭合差 (cm) ≤10 ≤10线路名称 铁路、 一级及以上 公路 二级及以下公路水平角 () ≤30 ≤60距离相对中 误差 ≤1/2000 ≤1/10006.3 架空索道测量转点横向误差 (mm) 每 100m 小于 5,点间距大 于等于 400m 小于 20 每 100m 小于 10中线桩高 程(cm) ≤10 ≤106.3.1 6.3.2 6.3.3 6.3.4 6.3.5架空索道的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导线测量,也可采用 GPS 测量方法。 导线测量的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 1/1000;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30√n(方位角闭合差单 当架空索道起点至转角带你或转角点间的距离大于 1km 时,应增加方向点。方向点偏离直 架空索道的起点、终点、转点和方向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图根水准或图根电磁波测距三 纵断面测量,在转角点及方向点之间应进行附合。其距离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 1/300,高位为,n 为测站数). 线,应在 180+20以内。 角高程测量方法。 程闭合差不应超过 0.1√n(高程闭合差单位为 m,n 为测站数) 。山脊、山顶的纵断面点,不应 少于 3 点;山谷、沟底,可适当简化。 6.3.6 当线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时,线路附近的徒峭地段,应视需要加测横断面。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6.4.1自流和压力管线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 GPS-RTK 测量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18 当采用 GPS-RTK 测量方法时,应符合下列 1~4 款规定;当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时,应符合 下列 5~7 款规定。 1 2 3 规定。 4 5 线路其他控制点,可采用 GPS-RTK 定位方式测量,并满足本规范第 5.2.11 条的规定。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6.4.1 的规定。表 6.4.1 自流和压力管线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长度(km) ≤30 ≤30 注:n 为测站数. 边长(km) &1 &1 测角中误差 () 12 20 联测检核 方位角闭合差() 24√n 40√n 相对闭合差 1/0 压力管线 自流管线 适用范围应沿线路每隔 10km 布设(或成对布设)GPS 控制点,并埋设标石。标石的埋设规格, 所有 GPS 控制点宜沿线路贯通布设。 GPS 控制点测量,应采用 GPS 静态测量模式进行观测,并符合本规范第 3.2 节的有关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6 7 6.4.2 1导线的起点、终点及每间隔不大于 30km 的点上,应与高等级平面控制点联测。当导 导线点宜埋设在管道线路附近且在施工干扰区的外围。管道线路的起点、终点和转角 自流和压力管线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6.4.2 的规定;表 6.4.2 自流和压力管线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路线长度(km) 30 30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mm) 30√L 40√L 适用范围 自流管线 压力管线线联测有困难时,可分段测设 GPS 控制点作为检核。 点也可作为导线点。等级 五等 图根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15 20注:1 L 为路线长度(km) 。 2 作业时,根据需要压力管线的高程控制精度可放宽 1~2 倍执行。2 6.4.3 1 2GPS 拟合高程测量,应符合本规范第 4.4 节的相关规定。 当管道线路相邻转角点间的距离大于 1km 或不通视时,应加测方向点。 线路的起点、终点、转角点和方向点的位置和高程应实测,并符合下列规定:自流和压力管线的中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极坐标法测量时,角度、距离 1 测回测定,距离读数较差应小于 20mm;高程 可采用变化镜高的方法各测一次,两次所测高差较差不应大于 0.2m。 2)当采用 GPS-RTK 测量时,每点应观测两次,两次测量的纵、横坐标及高程的较差均 不应大于 0.2m。 3 4 6.4.4 1 2 当管道线路的转弯为曲线时,应实测线路偏角,计算曲线元素,测设曲线的起点、中 断链桩应设置在管道线路的直线段,不得设置在穿跨越段或曲线段。断链桩上应注明 管线的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断面测量时,在转角点与转角点之间或转角点与方向点之间应进行附合。其距离相 纵断面测量的相邻断面点间距,不应大于图上 5cm;在地形变化处应加测断面点,局19点和终点。 管道线路来向和去向的里程。对闭合差不应大于 1/500,高程闭合差不应超过 0.2(√n 高程闭合差单位为 m,n 为测站数) 。 部高差小于 0.5m 的沟坎可舍去;当线路通过河流、水塘、道路或其他管道时也应加测断面点。 3 横断面测量的相邻断面点间距,不应大于图上 2cm。6.5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6.5.1 6.5.2 1 2 3架空送电线路的选线,应根据批准的路径方案,配合设计实地选定。当线路通过协议区 定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方向点偏离直线,应在 180~1@以内。 定线方式可采用直接定线或间接定线。直接定线可采用正倒镜分中法;间接定线,可 定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6.5.2 的规定。表 6.5.2 定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管水准气泡偏离 值 ≤1 格 ≤1 格 正倒镜定点差 每 100m 不大于 60mm 每 100m 不大于 60mm 距离相对误差 -≤1/2000和相关地物比较密集的地段时,应进行必要的联测和相关地物、地貌测量。采用钢尺量距的矩形法、等腰三角形法。定线方式 直接定线 间接定线仪器精度等级 6级仪器 6级仪器仪器对中误差 ≤3mm ≤3mm注:钢尺量距应往返进行,当量距边小于 20m 或大于 80m 时,应适当提高测量精度。4 5 6 6.5.3 1 2 3 4 5 断面。 6 6.5.4 6.5.5 1 2 3 4 5 6.5.6 1 2定线桩之间距离测量的相对误差,同向观测不应大于 1/200,对向观测不应大于 1/150; 定线桩之间对向观测的高差较差,不应大于 0.1S(高差较差单位为 m,S 为以 100m 定线也可采用导线测量法或用 GPS-RTK 方法直接放线。 纵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断面测量的视距长度,不宜大于 300m,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200,垂直叫较 断面点的间距不宜大于 50m, 地形变化处应适当加测点; 独立山头不应少于 3 个断面点。 在送电导线的对地距离可能有危险影响的地段,应适当加密断面点。 在线路经过山谷、深沟等不影响送电导线对地距离安全之处,纵断面线可中断。 送电导线排列较宽的线路, 当边线的地面高出实测中心线地面 0.5m 时, 应施测边线纵 纵断面图图标格式中平面图栏内的地物测量, 除满足本章第 6.1.8 条的要求外, 还应进 杆(塔)位桩,宜用邻近的控制桩进行定位,其测量精度应满足本节第 6.5.2 条第 1、4、 在杆(塔)定位过程中,还应进行下列内容的测量: 有危险影响的中线、边线点。 有危险影响的被交叉跨(穿)越物的位置和高程。 当送电线路通过或接近斜坡、陡岸、高大建(构)筑物时,应按设计需要施测风偏横 线路的直线偏离度和转角。 当设计需要时,应施测杆(塔)基断面图和地形图。 杆(塔)施工前,应对杆(塔)位桩或直线桩进行复测,并满足下列要求: 桩间距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100。 所测高差与原成果较差,不应大于本节第 6.5.2 条第 5 款规定的 1.5 倍。大跨越档间距,宜采用电磁波测距,测距相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1/D(D 为档距,单位为 m)。 为单位的桩间距离) ;大跨越档高差测量,宜采用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差不应大于 1′。超过 300m 时,宜采用电磁波测距方法。行线路走廊内的植被测量。 5 款的要求。断面或风偏危险点。20 3 6.5.7直线偏离度、线路转角的复侧成果与原成果的较差,不应大于 1′30. 10kV 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可适当放宽;500kV 及以上等级的架空送电线路测量,宜采用摄影测量和 GPS 测量方法。7 地下管线测量7.1 一 般 规 定7.1.1 本章适用于埋设在地下的各类管道p各种电缆的调查和测绘。 7.1.2 地下管线测量的对象包括:给水p排水燃气p热力管道;各类工业管道;电力p通信电缆。 7.1.3 地下管线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宜与原有基础资料相一致。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可 根据测区范围大小及工程要求,分别按本规范第 3 章和第 4 章有关规定执行。 7.1.4 地下管线测量成图比例尺,宜选用 1:500 或 1:1000,长距离专用管线可选用 1:2000~1: 5000。 7.1.5 地下管线图的测绘精度,应满足实际地下管线的线位与邻近地上建(构)筑物p道路中心 线或相邻管线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 0.6mm。 7.1.6 作业前,应充分收集测区原有的地下管线施工图p竣工图p现状图和管理维修资料等。 7.1.7 地下管线的开挖p调查,应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电缆和燃气管道的开挖,必须有专业人 员的配合。下井调查,必须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且应采取防护措施。 7.2 地下管线调查 7.2.1 地下管线调查,可采用对明显管线点的实地调查p隐蔽管线点的探查p疑难点位开挖等方 法确定管线的测量点位。 对需要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项目, 还应对管线的属性做进一步的调 查。 7.2.2 隐蔽管线点探查的水平位置偏差△S 和埋深较差△H,应分别满足(7.2.2-1)(7.2.2-2)式 、 的要求。 △S≤0.10?h △H≤0.15?h 式中 (7.2.2-1) (7.2.2-2)h---管线埋深(cm) ,当 h<100 cm 时,按 100 cm 计。7.2.3 管线点,宜设置在管线的起止点、转折点、分支点、便径处、变坡处、交叉点、变材点、 出(入)地口、附属设施中心点等特征点上;管线直线段的采点间距,宜为图上 10~30cm;隐 蔽管线点,应明显标识。 7.2.4 地下管线的调查项目和取舍标准,宜根据委托方要求确定,也可依管线疏密程度、管径大 小和重要性按表 7.2.4 确定。表 管线类型 埋深 外 顶 给水 排水 管道 方沟 燃气 热力 直埋 沟道 工业 管道 电力 自流 压力 直埋 沟道 * -内 底 -* * --* * --* 7.2.4 地下管线的调查项目和取舍标准 材 质 取舍要求 其他要求 断面尺寸 管 径 * * -* --* * --宽 ? 高 --* ------* * * * * * * * * -* 电压≥380V 全测 内径≥50mm 内径≥200mm 方沟断面≥300mm?300mm 干线和主要支线 干线和主要支线 全测 工业流程线不测 -自流管道注明流向 注明电压 注明电缆根数 注明压力 注明流向 -注明流向* * --* * --21 通信直埋 管块* *---* ---*---干线和主要支线 全测-注明孔数注:1 *为调查或探查项目。2 管道材质主要包括:钢、铸铁、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石棉水泥、陶土、pvc 塑料等。沟道材质主要包括:砖石、管块等。.7.2.5 在明显管线点上,应查明各种与地下管线有关的建(构)筑物和附属设施。 7.2.6 对隐蔽管线的探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探查作业,应按仪器的操作规定进行。 2 作业前,应在测区的明显管线点上进行比对,确定探查仪器的修正参数。 3 对于探查有困难或无法核实的疑难管线点,应进行开挖验证。 4 对隐蔽管线点探查结果,应采用重复探查和开挖验证的方法进行质量检验,并分别满足下 列要求: 1)重复探查的点位应随机抽取,点数不宜少于探查点总数的 5%,并分别按(7.2.6-1) 、 (7.2.6-2)式计算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 mH 和埋深中误差 mv,其数值不应超过本规范 7.2.2 条限差的 1/2。 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mH =??Si?Si?2n(7.2.6-1)隐蔽管线点的埋深中误差:mv =式中??Si?Si?2n(7.2.6-2)△Si--复查点位与原点位的平面位置偏差(cm) ; △Hi--复查点位与原点位的埋深较差(cm) ;n--复查点数。 2)开挖验证的点位应随机抽取,点数不宜少于隐蔽管线总数点的 1%,且不应少于 3 个点;所有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和埋深误差,不应超过 7.2.2 的规定。7.3 地下管线施测7.3.1 图根点控制测量,按本规范第 5.2 节的规定执行。 7.3.2 管线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测量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 5cm 测量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 2cm。 7.3.3 地下管线图测量,包括管线路线、管线附属设施和地上相关的主要建(构)筑物等。 7.3.4 管线点平面坐标宜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高程可采用水准仪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 程测量的方法施测;管线点也可采用 GPS-RTK 方法施测。点位的调查编号与测量点号相一致或 对应。 7.3.5 管线附属设施以及地上相关的主要建 (构) 筑物、 道路、 围墙等的测量, 应按本规范第 5.3.1~ 5.3.18 条执行。7.4 地下管线图绘制7.4.1 地下管线应绘制综合管线图。当线路密集或工程需要时,还应绘制专业管线图。 7.4.2 地下管线图的图幅与编号,宜测区原有地形图保持一致。也可采用现行设计图幅尺寸 A0 、A1 、 A2 等。7.4.3 地下管线图的图式和要素分类代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管线图的图式,应采用国家标准《1:500 1:00 地形图图式》GB/T7929。22 2 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要素分类代码,应采用国家标准《1:500 1:00 地形 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 3 对于图式和要素分类代码中的不足部分,应进行补充。补充的图式和代码,可根据工程总 图、给排水、热力、燃气、电力、电信等专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相关部分进行确定。 7.4.4 测绘软件和绘图仪的选用,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 5.1.9 条和 5.1.10 条的规定。 7.4.5 数字地下管线图的编辑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综合管线图,宜分色、分层表示。 2 管线图上高程的点注记,应精确至 0.01m。 3 管线图的编辑处理,应按本规范第 5.3.30~5.3.34 条和 5.3.36 条的相关规定执行。 7.4.6 纸质地下管线图的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管线图的绘制,应符合本规范第 5.3.38~5.3.41 条的相关规定。 2 综合管线图,可分色表示。 3 管线的起点、分支点、转折点及终点的细部坐标、高程及管径等, 宜注记在图上。坐标和 高程的注记应精确至 0.01m。当图面的负荷较大时,可编制细部坐标成果表并在图上注记分类编 号。但对同一个工程或同一区域,应采用同一种方法。 4 直立排列或密集排列的管线,可用一条线上分别注记各管线代号的方法表示;当密集管线 需要分别表示时,如图上间距小于 0.2mm,应按压力管线让自流管线,分支管线让主管线,小管 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的原则,将避让管线偏移,绘图间距宜为 0.2mm。根据需要,管线局部可绘制放大图。 5 同专业管线立体相交时,宜绘出上方的管线,下上方的管线两侧各断开 0.2mm 时,应按实 际宽度比例绘制;管沟尺寸应在图上标注。 7.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7.5.1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可按城镇大区域建立,也可按居民小区、校园、医院、工厂、矿山、 民用机场、车站、码头等独立区域建立,必要时还可按管线的专业功能类别如供油、燃气、热力 等分别建立。 7.5.2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地下管线图数据库的建库、 数据库管理和数据交换。 2 管线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和编 辑。3 管线数据的检查、更新和维护。4 管线系统的检索查询、统计分析、量算定位和三维观察。 5 用户权限的控制。6 网络系统的安全监测与安全维护。7 数据、图表和图形的输出。8 系统的 扩展功能。 7.5.3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地下管线图库和地下管线空间信息数据库。 地下管线属性信息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子系 2 3 统。4 管线信息分析处理子系统。5 扩展功能管理子系统。 7.5.4 地下管线信息的要素标识码,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 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T14395 的规定执行;地下管线信息的分类编码,可按 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J271 的相关规定执行。不足部分,可根据其 编码规则扩展和补充。 7.5.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立后,应根据管线的变化情况和用户要求进行定期维护、更新。 7.5.6 当需要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或升级时,必须进行相关数据备份,并确 保在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情况下进行。8施工测 量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工建筑物、桥梁及遂道的施工测量. 8.1.2施工测量前,应收集有关测量资料,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明确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测量23 方案. 8.1.3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小规模或精 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8.1.4场区控制网,应充分利用勘察阶段的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原有平面控制网的边长, 应投影到测区的主施工高程面上,并进行复测检查.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作为场区控制网使 用.否则,应重新建立场区控制网. 8.1.5新建立的场区平面控制网. 宜布设自由网. 控制网的观测数据, 不宜进行高斯投影改化, 可将观测边长归算到测区的主施工高程面上. 新建立场区控制网,可利用原控制网中的点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组成)进行定位.小规模 场区控制网,也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一个点的坐标和一个边的方位进行定位. 8.1.6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控制网的坐标轴,应与 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建筑物的±0 高程面,应根据场区水准点测设. 8.1.7控制网点,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布置图布设,并满足建筑物施工测设的需要.8.2 场 区 控 制 测 量(I)场区平面控制网 8.2.1场区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的地形条件和建(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 网、导线及导线网、三角型网或GPS网等形式. 8.2.2场区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需要分级布设.对于建筑场地大于1km 平方 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应建立一级或一级以上精度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对于场地面积小于 1km 的工程项目或一般性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控制网. 场区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勘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 5CM. 8.2.3 控制网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便于施测、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并埋设应相应的标石,必 要时还应增加强制对中装置. 标石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设计标高确定. 8.2.4 建筑方格网的测建立,应符合表 8.2.4-1 的规定. 1 建筑方格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8.2.4-1 的规定.表 8.2.4-1等 一 二 级 级 级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边长(米) 测角中误差( ) 5 8 边长相对中误差(100~300 100~300≤1/30000 ≤1/200002 方格网点的布设,应与建(构)筑物的设计轴线平行,并构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3方格网的测设方法,可采用布网法或轴线法.当采用布网法时,宜增测或方格网的对角线; 当 采用轴线法时,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小于 3 个,点位偏离直线在 180°±5以内,短轴线应 根据长轴线定向,其直角偏差应在 90°±5以内.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不应大于 2.5.4 5等方格网点应埋设顶面为标志板的标石, 标石埋设应符合附录 E 的规定. 方格网的水平观角测可采用方向角观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测符合表 8.2.4-2 的规定。表 8.2.4-2级 仪器精度 等 级 ( )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测回数 半测回归零差 ( ) 一 测 回 内 2C 互差( ) ≤9 ≤13 ≤118 各测回方向较 差( ) ≤6 ≤9 ≤12 ≤24测角中误差一 级1级仪器 2级仪器 2级仪器 6级仪器5 5 8 82 3 2 4≤6 ≤8 ≤12 ≤18二 级--6方格网的边长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器往返观测各 1 测回,并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加p乘常数24 改正. 7 8 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后,应将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确定归化数据,并在标石标志 板上将点位归化至设计位置. 点位归化后,必须进行角度和边长的复测检查. 角度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 90°± 8;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 90°±12;距离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 D/25000, 二级 方格网不应大于 D/15000(D 为方格网的边长). 8.2.5 当导线及导线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的长度之比不宜超过 1:3,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8.2.5 的规定.表 8.2.5等 级 导线长度 ( KM) 平均边长 ( M)场区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测 角 中 误差 ( )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回数 2 级 仪器 1/000 3 2 6级 仪器 -4 方位角闭 合 ( ) 10√n 16√n ≤1/15000 ≤1/10000 差 导线全长度相 对闭合差一 级 二 级注:n2.0 1.0100~300 100~2005 8为测站数.8.2.6等 级当采用三角形作为场区控制网时, 其主要技术要求应测符合表 8.2.6 的规定.表 8.2.6 场区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边 长 ( m) 测角中误差 () 5 8 测边相对中 误差 1/000 最弱边长相对 中误差 ≤1/20000 ≤1/10000 测 回 数 2级仪器 3 2 6级仪器 -4 三角形最大闭 合差() 15 24一 级 二 级300~500 100~3008.2.7 当采用 GPS 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 其主要技术要求应测符合表 8.2.7 的规定.表 8.2.7 场区 GPS 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 级 一 级 一 级 边长(m) 300~500 100~300 ≤5 ≤5 固定误差 A(mm) 比例误差系数 B(mm/Km) 边长相对中误差 ≤1/40000 ≤1/200008.2.8 场区导线网p三角形网及 GPS 网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可按本规范第 3 章的有关规定执 行. (Ⅱ) 场 区 高 程 控 制 网 8.2.9 场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p附合路线或结点网.8.2.10 大中型施工项目的场区高程测量精度,不应低于三等水准. 其主要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 4.2 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8.2.11 场区水准点,可单独布设在场地相对稳定的区域,也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点的标石上. 水 准点间距宜小于 1Km,距离建(构)筑物不宜小于 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 15m. 8.2.12 施工中,当少数高程控制点标石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建(构)筑物上, 引测的精度,不应低于原高程点的精度等级.8.3 8.3.1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Ⅰ) 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的定位应符合本章 8.1.6 条的规定,民用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也可根据建筑红 线定位.8.3.2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 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p结构p高度p基础埋深和机械设备 传动的连接方式p生产工艺的连续程度,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控制网.其主要技术要求,25 应符合表 8.3.2 的规定.表 8.3.2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的主要技术要求等 一 二 级 级 级 边长相对中误差 ≤1/30000 ≤1/15000 测角中误差 7/√n 15/√n注:n 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8.3.3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 2 控制网加密的指示桩,宜选在建筑物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 3 主要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固定标桩. 4 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定位误差,不应大于 2cm;两建筑物(厂房)间有联动关系时,不应大于 1cm,定位点不得少于 3 个. 5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应根椐表 8.3.2 中误差的大小,按表 8.3.3 选定. 表 8.3.3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测角中误差 仪器精度等级 1级仪器 2级仪器 6级仪器 4 6 -3 5 -2 4 --3 4 -1 3 2.5 3.5 4.0 5.0 106 矩形网的角度闭和差,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 4 倍.7 边长测量宜采用电磁波测距的方法,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 3.3.18 的相关规 定.二级网的边长测量也采用钢尺量距,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 3.3.21 的规定. 8 矩形网应按平差结果进行实地修正,调整到设计位置.当增设轴线时,可采用现场改点法进行 配赋调整;点位修正后,应进行矩形网角度的检测. 8.3.4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封闭前,应根据施工需要将建筑物外部控制转移至内部.内部的控制 点,宜设置在浇注完成的预埋件上或预埋的测量标板上.引测的投点误差,一级不应超过 2mm,二 级点不应超过 3mm. 8.3.5 建筑物高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符合路线闭合差,不应低于四等水准的要求. 2 水准点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或外围的固定地物上,也可单独埋设.水准点的个数,不应 少于 2 个. 3 当场地高程控制点距离施工建筑物小于 200m 时,可直接利用. 8.3.6 当施工中高程控制点标桩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印测至稳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引 测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 8.3.7 建筑物施工放样,应具备下列资料: (Ⅱ) 建筑物施工放样,应具备下列资料: 1 总平面图.2 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3 建筑物的轴线平面图.4 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5 设备 的基础图.6 土方的开挖图.7 建筑物的结构图.8 管网图.9 场区控制点坐标、高程及电位分布 图. 8.3.8 放样前应对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核. 8.3.9 测设各工序间的中心线,宜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心线端点,应根据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中相邻的距离指标桩以内分法测定. 2 中心线投点,测角仪器的视线应根据中心线两端点决定; 当无可靠效核条件时,不得采用测设 直角的方法进行投点.26 8.3.10 在施工的建(构)筑物外围,应建立线板和轴线控制桩.线板应注记中心线编号,并测设 标高.线板和轴线控制桩应注意保存.必要时,可将控制轴线标示在结构的外表面上. 8.3.11 建筑物施工放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物施工放样p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8.3.11 的规定.表 8.3.11 建筑物施工放样 p轴线投设和标高传递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内 容允许偏差(mm)基础桩位放样单排桩或群桩中的边桩 群 桩 L≤30 外廓主轴线长度 L(m) 30<L≤60 60<L≤90±10 ±20 ±5 ±10 ±15 ±20 ±2 ±3 ±3 ±3 3H≤30各施工层上放线 细部轴线30<L承重墙、梁、柱边线 非承重墙边线 门窗洞口线 每 层5 10 15 20 25 30 ±3 ±5 ±10 ±15 ±20 ±25 ±3030<H≤60 轴线竖向投测 总高 H( m ) 60<H≤90 90<H≤120 120<H≤150 150<H 每 层 H≤30 30<H≤60 标高竖向传递 总高 H( m ) 60<H≤90 90<H≤120120<H≤150 150<H 度、尺长和拉力改正.2 施工层标高的传递,宜采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并应对钢尺读数进行温 传递点的数目,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确定.规模较小的工业建筑或多层民用建筑,宜从 2 处分别向上传递, 规模较大的工业建筑或高层民用建筑, 宜从 3 处分别向上传递. 传递的标高较差小于 3mm 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施工层的标高基准,否则,应重新传递. 3 施工层的轴线投测,宜使用 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直仪进行.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 在结构层平面上按闭合图形对投测轴线进行效核.合格后,才能进行本施工层上的其他测设工作 否则,应重新进行投测 4 施工的垂直度测量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p施工的精度要求p现场的观测条件和垂直度测 量设备等综合分析确定,但不应低于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要求. 5 大型设备基础浇注过程中,应及时监测.当发现位置及标高与施工要求不符时,应立即通知施工 人员,及时处理. 8.3.12 结构安装测量的精度,应分别满足下列要求:27 1 柱子p桁架和梁安装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8.3.12-1 的规定.表 8.3.12-1测量内容 钢柱垫板标高 钢柱±0 标高检查 混泥土柱(预制) ±0 标高检查 钢柱牛腿 柱子垂直度检查 柱高 10m 以内 柱高 10m 以上 桁架和腹梁p桁架和钢架的支承结点间相邻高 差的偏差 梁间距 梁面垫板标高 注:H 为柱子高度( mm). 2 构件预装测量的偏差, 不应超过表 8.3.12-2 的规定. ±3 ±2柱子p桁架和梁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允许偏差( mm ) ±2 ±2 ±3 5 10 H/1000,且≤20 ±5表 8.3.12-2测量内容 平台面抄平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测量的允许偏差( mm ) ±1 ±0.8√L ±2纵横中心线的正交度 预装过程中的抄平工作 注:L 为自交点起算的横向中心线长度的米数.长度不足 5 米时,以 5 米计. 3 附属构筑物安装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8.3.12-3 的规定.表 8.3.12-3附属构筑物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测量的允许偏差( mm ) ±2 ±2 ±2 ±5 ±5 H/100测量项目 栈桥和斜桥中心线的投点 轨面的标高 轨道跨距的丈量 管道构件中心线的定位 管道标高的测量 管道垂直度的测量 注:H 为管道垂直部分的长度( mm ).8.3.13 设备安装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基础竣工中心线必须进行复测,两次测量的较差不应大于 5mm. 2 对于埋设有中心标板的重要设备基础,其中心线应由竣工中心线引测,同一标中心标点的偏差 不应超过±1mm.纵横中心线应进行正交度的检查,并调整横向中心线.同一设备基准中些线的平 行偏差或同一生产系统的中心线的直线度应在±1mm 以内. 3 每组设备基础,均应设立临时标高控制点. 标高控制点的精度,对于一般设备基础,其标高偏差, 应在±2mm 以内;对于与传动装置有联系的设备基础,其相邻两标高控制点的标高偏差,应在± 1mm 以内.8.4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8.4.1水工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满足下列要求:1 施工平面控制网,可采用 GPS 网p三角网p导线及导线网等形式; 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等级,应 根据工程规模和建筑物的施工精度要求按表 8.4.1-1 选用.表 8.4.1-1 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等级的选用28 工程规模 大型工程 中型工程 小型工程混凝土建筑物 二等 三等 四等或一级土石建筑物 二或三等 三或四等 一级2 各等级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平均边长,应符合表 8.4.1-2 的规定.表 8.4.1-2 水工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平均边长等级 平均边长 二等 800 三等 600 四等 500 一级 3003 施工平面控制网宜按两级布设.控制点的相邻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 10mm.对于大型的p有特殊 要求的水工建筑物施工项目,其最末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始点或首级网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 于 10mm. 4 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3 章的有关规定. 8.4.2 水工建筑物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施工高程控制网,宜布设成环形或附合路线;其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p三p四p五等. 2 施工高程控制网等级的选用,应符合表 8.4.2 的规定.表 8.4.2 施工高程控制网等级的选用工程规模 大型工程 中型工程 小型工程 混凝土建筑物 二等或二等 三 四 土石建筑物 三 四 五3 施工高程控制网的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对于混凝土建筑物不应大于 10mm,对于 土石方建筑物不应大于 20mm.根据需要,计算时应顾及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 4 施工高程控制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4 章的有关规定. 8.4.3 水工建筑物施工网应定期复测,复测精度与首次测量精度相同. 8.4.4 填筑及混凝土建筑轮廓点的施工放样偏差,不应超过表 8.4.5 的规定.表 8.4.4 填筑及混凝土建筑轮廓点的施工放样的允许误差 建筑材料 建筑物名称允许误差(mm) 平面 主坝p厂房等各种主要水工建筑物 ±20 ±25 ±30 ±40 ±50 高程 ±20 ±20 ±30 ±30 ±50混凝土各种道墙及井p洞衬砌 副坝p围堰心墙p面板堆石坝等土石料碾压式坝(堤)边线p心墙p面板堆石坝 各种坝(堤)内设施定位p填料分界线等注: 允许偏差是指放样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偏差.8.4.5 建筑物混凝土浇注及预制构件拼装的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表 8.4.5 的规定.表 8.4.5工程项目建筑物竖向测量的允许误差相邻两层对接中心线 的相对允许误差(mm) 相对基础中心线的允许 偏差(mm) H/2000 H/1000 ±20 ±30 累计偏差(mm)厂房p开关站等的各种构架p立柱 闸墩p栈桥墩,船闸p厂房等侧墙 注:H 为建(构)筑物的高度( mm).±3 ±58.4.6 水工建筑物附属设施安装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8.4.6 的规定.表 8.4.6 水工建筑物附属设施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29 设备总类细部项目 平面允许偏差(mm) 高程(差) ±5 ±10 ±15 -±3 -±10 L/1500备注压力管安装始装节管口中心位置 有连接的管口中心置位 其他管口中心位置±5 ±10 ±15 -1~+4 ±2 ±5 ---相 对 钢管 轴线 和高 程基点平面闸门安装 弧形门p人字门安装 天车p起重机轨道安装轨间间距 --轨 距 平行道轨相对高差 轨道坡度相对门槽中心线 相对安装轴线 一条轨道相对于另 一轨道注:1 L 为天车p起重机轨道长度( mm).2 垂直构件安装,同一垂线上的安装点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mm.8.5桥梁施工测量(Ⅰ)桥梁控制测量8.5.1 桥梁施工项目,应含建立桥梁施工专用控制网.对于跨越宽度较小的桥梁,也可利用勘测阶 段所布设的等级控制点,但必须经过复测,并满足桥梁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要求. 8.5.2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选择,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并符合表 8.5.2 的规定.表桥长 L(m) L>≤L≤<L<200 L≤5008.5.2桥梁施工控制网等级的选择平面控制网的等级 二等或三等 三等或四等 四等或一级 一级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四等或五等跨越的宽度 L(m) l>≤l≤<l<500 l≤200注:1 L 为桥的总长。2(小 l)为跨越的宽度指桥梁所跨越的江、河、峡谷的宽度. 8.5.3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宜布设成自由网,并根据线路测量控制点定位. 2 控制网可采用 GPS 网、三角网和导线网等形式. 3 控制网的边长,宜为桥轴线长度的 0.5~1.5 倍. 4 当控制网跨越江河时,每岸不少于 3 点,其中轴线上每岸宜布设 2 点. 5 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3 章的有关规定. 8.5.4 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两岸的水准测量路线,应组成一个统一的水准网. 2 每岸水准点不应少于 3 个. 3 跨越江河时,根据需要,可进行跨河水准测量. 4 施工高程控制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隐含符合本规范第 4 章的有关规定. 8.5.5 桥梁控制网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检测精度与首次测量精度相同 .(Ⅱ) 桥梁施工放样8.5.6 桥梁施工放样前,应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并根据桥梁设计和施工的特点,确定放样方法. 8.5.7 桥梁基础施工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8.5.7 的规定.30 表类 别8.5.7 桥梁基础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测 量 内 容 基础灌注桩 测量允许偏差(mm) 40 顺桥纵轴线方向 排架桩桩位 群桩桩位 垂直桥纵轴方向 中间线桩 20 40 D/,且≤100灌注桩沉 桩 外缘桩 排架桩桩位 顺桥纵轴线方向 垂直桥纵轴线方向 沉 井 顶面中心p底面中心 一般 浮式 垫 层 轴线位置 顶面高程 注:1 d 为桩径(mm).2 H 为沉井高度(mm). D/10 16 20 H/125 H/125+100 20 0 ~ -88.5.8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8.5.8 的规定.表类 别8.5.8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测 量 内 容 轴线位置 顶面高程 测量允许偏差(mm) 6 ±8 4 ±4 4 2 简支梁 连梁续 ±4 ±2承台墩台身轴线位置 顶面高程 轴线位置墩p台帽或盖梁支座位置 支座处顶面高程8.5.9桥梁上部构造施工的偏差,不应超过表 8.5.9 的规定.表类别8.5.9 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测量内容 支座中心位置 梁 板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 轴线位置 跨距小于或等于 100m 的 跨距大于 100m 的 跨距小于或等于 100m 的 顶高程面 跨距大于 100m 的 相邻节段高差 轴线横向位置 跨距小于或等于 60m 的 跨距大于 60m 的 拱圈高程 跨距小于或等于 60m 的 跨距大于 60m 的 轴线横向位置 测量允许偏差(mm) 2 4 ±2 4 L/25000 ±8 ±L/ L/15000 ±8 ±L/7500 4梁p板安装悬臂施工梁主拱圈安装31 腹拱安装起拱线高程 相邻块件高差 塔柱底水平位置±8 2 4 H/7500,且≤12 ±4 4 ±4 8钢筋混凝土索塔倾斜度 系梁高程 钢梁中线位置钢梁安装墩台处梁底高程 固定支座顺桥向位置注:1 L 为跨径(mm).2 H 为索塔高度(mm).8.6隧道施工测量8.6.1 隧道工程施工前,应熟悉隧道工程的设计图纸,并根据隧道的长度p线路形状和对贯通误 差的要求,进行隧道测量控制网的设计. 8.6.2 隧道工程的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通误差,不应大于表 8.6.2 的规定.表 8.6.2类 别隧道工程贯通限差贯通误差限差(mm) 100 150 200 70两开挖洞口间长度(Km) L<4横 向4≤L<8 8≤L<10高 程不限注:作业时,可根据隧道施工方法和隧道用途的不同,当贯通误差的调整不会显著影响隧道中线几何形状和工程性 能时,其横向贯通限差可适当放宽 1~1.5 倍.8.6.3 隧道控制测量隧道控量对贯通中的影响值,不应大于表 8.6.3 的规定.表两开挖洞口间 的长度( Km) 洞外控制测量8.6.3制测量对贯通中误差影响值的限值高程通中误差(mm) 竖井联系测量 洞外 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mm) 洞外控制测量 无竖井的 有竖井的 35 55 70 25 35 50L<4 4≤L<8 8≤L<1025 35 5045 65 8525258.6.4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按表 8.6.4 选取.表 8.6.4洞外平面控制网类别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测角中误差( ) --1.0 1.8 2.5 5 1.8 2.5 5 隧道长度 L(Km) L>5 L≤5 L>5 2<L≤5 0.5<L≤2 L≤0.5 2<L≤5 0.5<L≤2 L<0.5洞外导线网测量等级 二等GPS 网三等 二等三角网三等 四等 一级 三等导线网四等 一级8.6.5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应根据隧道两开挖洞口间长度按表 8.6.5 选取.表 8.6.5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32 洞内平面控制网类别洞内导线网测量等级 三等导线测角中误差( ) 1.8 2.5 5两开挖洞口间长度 L(km) L≤5 2≤L<5 L<2导线网四等 一级8.6.6 隧道洞外p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应分别依洞外水准路线的长度和隧道长度按表 8.6.6 选取.表 8.6.6高程控制网类别 等 级隧道洞外p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洞外水准路线长度或两开挖洞口间长 度 S(km)二等 水准网 三等 四等2 6 10S>16 6<S≤16 S≤68.6.7 隧道洞外平面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网宜布设成自由网,并根据线路测量的控制点进行定位和定向. 2 控制网可采用 GPS 网,三角形网或导线网等形式,并沿隧道两洞口的连线方向布设. 3 隧道的各个洞口(包括辅助坑道口),均应布设两个以上且相互通视的控制点. 4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3 章的有关规定. 8.6.8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洞内平面控制网宜采用导线形式,并以洞口投点(插点)为起始点沿隧道中心线或隧道两侧布设 成直伸的长边导线或狭长多环导线. 2 导线的边长宜近似相等,直线段不宜短于 200m,曲线段不宜短于 70m; 导线边距离洞内设施不小 于 0.2m. 3 当双线隧道或其他辅助坑道同时掘进时,应分别布设导线,并通过横洞连成闭合环. 4 当隧道掘进至导线设计边长的 2~3 倍时,应进行一次导线延伸测量. 5 对于长距离隧道,可加测一定数量陀螺经纬仪定向边. 6 当隧道封闭采用气压施工时,对观测距离必须作相应的气压改正. 7 洞内导线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 3.3 节的有关规定. 8.6.9 隧道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内p外的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2 隧道两端的洞口水准点p相关洞口水准点(含竖井和平洞口)和必要的洞外水准点.应主成闭合 或往返水准路线. 3 洞内水准测量应往返进行,且每隔 200~500m 应设立一个水准点. 4 隧道高程控制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 应符合本规范第 4 章的有关规定. 8.6.10 隧道竖井联系测量方法的,应根据竖井的大小p深度和结构合理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作业前,应对联系测量的平面和高程起算点进行检核. 2 竖井联系测量的平面控制, 宜采用光学投点法p激光准直投点法p陀螺经纬仪定向法或联系 三角法;对于开口较大p分层支护开挖的较浅竖井,也可采用导线法(或称竖直导线法). 3 竖井联系测量的平高程控制, 宜采用悬挂钢尺或钢丝导入的水准测量方法. 8.6.11 隧道洞内施工测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的施工中线,宜根据洞内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当掘进距离沿伸到 1~2 个导线边(直 线不宜短于 200mp曲线部分不宜短于 70m)时,导线点应同时延伸并测设新的中线点. 2 当较短隧道采用中线法测量时,其中线点间距,直线段不宜小于 100m, 曲线段不宜短小于 50 m. 3 对于大型掘进机械施工的长距离隧道,宜采用激光指向仪p激光经纬仪或陀螺仪导向,也可采 用其他自动导向系统,其方位应定期校核.33 4 隧道衬砌前,应对中线点进行复测检查并根据需要适当加密.加密时,中线点间距不宜大于 10m, 点位的横向偏差不应大于 5mm. 8.6.12 施工过程中,应对隧道控制网定期复测. 8.6.13 隧道贯通后,应对贯通误差进行测定,并在调整段内进行中线调整. 8.6.14 当隧道内可能出现瓦斯气体时,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防爆措施,并须使用防爆型测量仪 器.8.5 桥梁施工测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Ⅰ) 桥梁控制测量8.5.1 桥梁控制精度要求与桥梁长度和墩间最大跨度有关.根据桥梁施工单位的经验统计,一般 对于跨度大于 500m 的桥梁,需要建立桥梁施工专用控制网; 对于 500m 以下跨越宽度的桥梁,当勘 察阶段控制网的相对中误差不低于 1:20000 时,即可利用原有等级控制点,但必须经过复测方能 作为桥梁施工控制点使用. 8.5.2 桥梁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网等级的选取,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 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041 中桥梁施工测量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规范第 3 章的 基本技术指标确定的. 公路桥梁施工,一般要求桥墩中心线在桥轴线方向上的测量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 15mm 铁路 桥梁施工, 一般要求主桥轴线长度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 10mm. 对于大桥p特大桥,在完成控制网的图上设计及精度p可靠性估算后,顾及经济实用因素, 对其精度等级可作适当调整. 8.5.5 由于桥梁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环境比较复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量观测墩设计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