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体积和容积单位ppt有哪些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

容积与容积单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容积与容积单位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容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容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互化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容积和容积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容积和容积单位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容积和容积单位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教材内容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最后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联想、表达,强化对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感知,初步形成对体积单位大小比较明确的表象;(2)能够进行比较,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2)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兴趣浓厚;(3)学生小组协作的能力和数学语言概括的能力不强;(4)学生对体积概念比较生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故事激趣策略: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 (2)自主学习策略:采用实验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合作学习策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具学具:玻璃杯,水,鹅卵石,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4个1 cm3小正方体模型 , 1cm3的正方体模型,1dm3的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揭示体积概念
1. 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谁愿意来看着图给大家讲一讲。(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
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建立体积概念表象。
2. 实验证明。
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下面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
教师演示: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 揭示体积。
对,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是由于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师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石头,问:这两个石头谁占的空间一样吗?
哪个占的空间大些?
怎样用实验证明呢?
那你做个实验给大家看好吗?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大小两个石头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师出示下面的课件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
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再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把两个石头放入装有同样多的杯子中,水面上升多的占的空间大,上升少的占的空间小。
生做实验,其他学生观察。
电视机占的空间最大,手机占的空间最小。
学生一一判断。
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石头占据水的空间的道理。
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白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建立体积的概念。
二、创设矛盾情境,引出体积单位
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 (出示课件: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
到底谁大谁小?教师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出示课件),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为什么?左边的长方体和右边的长方体中的小正方体不一样大,行不行?为什么?
为什么分成小正方体前不能直接比大小,分成小正方体后就能比较呢?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请大家阅读书本,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出现争论
能,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体积大。
因为左边的长方体有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有15个,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比右边的大。不行。因为小正方体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较
生汇报: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学生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三、体验感知,认识体积单位
请你们猜一猜1 cm3、1 dm3,是多大的正方体?
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 cm3 到底有多大呢?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具中找出1 cm3的正方体请你们找找,周围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 cm3。
请找出1 dm3的正方体,与1 cm3的正方体比较一下,看它的体积大多少你能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 dm3吗?
1 m3有多大?
你能想象出1 m3有多大吗?这里有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的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我们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 m3有多大,它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师:大家估计一下,它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 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从粉笔盒的纸盒中拿出2盒粉笔)你能估计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找到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的。生:我是用尺量的,量出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 cm3。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近似于1 cm3。生2:计算机键盘的按钮的体积近似于1 cm3。
一个拳头的体积大约是1 dm3。生5: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 dm3。
学生摆小正方体,摆后汇报。
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和想象,联系生活中的物体,亲身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书本第40第1题,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2、选择合适的单位( 课件展示)牙膏盒的体积约120(&&& )&&&&&&&&&& 一部手机的体积约48(&&&& )一堆煤的体积约2500(&&& )&&&&&&&&&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1(&& )
2、完成课文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
3、练习:完成课文第44页练习七的第1~3题。
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
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五、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
生1:我知道测量物体的体积时,要确定一种测量标准。生2:我知道了什么是体积。生3:我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 1立方厘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
体积单位:& 1立方分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
&&&&&&&&&& &1立方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
&&& 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
七、教学反思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容积单位换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