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讲师团 地震科普视频来了怎么办

地震来了怎么办——自行脱险后应怎样做
  (1)尽快撤离险境
  尽快从家中的危房撤出
  ——尽快到外面开阔的地方去;
  ——临走前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切断电源、水源。
  尽快离开室外的危险环境  
  (2)尽快救人
  震后救人,首先要做到快捷,使救人的队伍迅速壮大,让更多的人获救。因此,在救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相反,舍近求远,往往会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这样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
  先救 “生”,后救“人”。在一次大地震中,有一个农村妇女,她为了使更多的人获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马上去救别人;结果,她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救了好几十人。
  (3)震后救人的方法
  震后救人,环境、条件十分复杂,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仅给出一般的程序、步骤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定位。首先寻找被埋压人员,并判定其位置。
  ——先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也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者;
  ——如果听不到声音,可请其家属或邻居提供情况;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被埋压人员可能的位置。
  扒挖。
  ——使用工具扒挖埋压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接近被埋压人时,不可用利器刨挖;
  ——扒挖时要特别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
  ——扒挖过程中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
  ——扒挖过程中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扒挖过程中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等递给被埋压者使用,以增强其生命力。
  施救。
  ——先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其胸腹部和身体其他部分露出;
  ——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充分暴露
  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救出。对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应给予必要的护理。
  ——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
  ——不可使其突然进食、进水过多;
  ——要避免被救人情绪过于冲动;
  ——对于受伤者,要就地做相应的应急处理。
  运送。
  ——对救出的重伤员,应送往医疗点救治;
  ——对骨折伤员、危重伤病员,运送中应有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腰椎受伤者,应让他躺在硬板上抬送。
  特别提醒:救人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给伤者造成新的伤害。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京ICP备号
内容支持:北京市海淀区新闻中心普及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地震来了怎么办)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普及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地震来了怎么办)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握住科学钥匙 打开科学之门
什么是地震?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
地震是什么呢?地震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呢?原理君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1、如果正上课时发生地震,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千万不要慌张,要在教师指挥下抱头、头低下,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随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比如书包、厚一点的书,甚至是空手也要将手放在头顶护住头部。千万不要因为慌乱冲出教室,也要避免慌张上下楼梯。
2、在开车时遇到地震要尽快将车开到空旷的地方,然后下车自己也找个空旷的地方抱头蹲下,如果无法逃出车内,要固定好自己,系好安全带,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如果已经进入了长桥或是隧道,要尽快离开,隧道和长桥在地震中很容易发生塌陷,在停车场发生地震,要赶紧下车,在两车之间抱头蹲下或是卧倒,可以帮助你阻挡倒塌的较大建筑物。
3、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有高大建筑物、楼房、路灯、电线杆、广告牌等。如果是在野外,千万不要靠近有河水、堤坝的地方,以免发生塌陷,出现山崩、滑坡要向两侧跑,不要顺着往下跑。
4、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用包、手或是其他随身物品护住头部,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免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如果是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地发生地震,要躲在坚固的柱子、墙角下就地蹲下,用手或是随身物品护住头部,避开玻璃门橱窗、高大货架、广告灯箱。大兴吊灯等危险物。
切记在发生地震时,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慌张
此文部分图片及文字经作者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少泉教授授权使用!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宋金玉]
地震,地幔,板块【图文】地震来了怎么办?校园科普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地震来了怎么办?校园科普行
&&全面,科普,让防震成为人生技能。
大小:43.2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握住科学钥匙 打开科学之门
地震来了怎么办,如何逃生避险?
由于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地震发生时迅速反应就成为成功避险关键。地震来临时,应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
就近选择:来不及撤离的时候应该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震
在家,应该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在卫生间等小开间处;
在学校,应保护头部躲在书桌下或选择墙角;
在室外,应选择空旷的空地,不要靠近高楼,也不要临近电线杆或其他容易倒塌的物体。
在平房中时,如果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坚固的家具旁,躲在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并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尘、防烟。厕所、卫生间由于空间较小,稳定性较好,加之又有水源,即使建筑物倒塌,存活可能性也较大,地震发生后躲避在卫生间生还的几率很大。
灵活把握:应该灵活选择避震地点,视具体情境具体分析
正在教室上课或者正在工作场所上班、公共场所活动,逃生者应该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室家具旁边能形成三角区的地方躲避。
正在闹市活动,逃生者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同时尽可能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正在野外活动,逃生者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切忌顺着滚石的方向跑。
正在驾车行驶,逃生者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不惊慌,不乱跑,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
在室内首先要将门打开,确保出口畅通。同时关闭电源、煤气开关,切断火源,预防次生灾害发生。还要注意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使用电梯,不要慌张向户外跑,更不能跳楼。地震发生后,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如果身体已遭地震伤害,如有可能,应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设法用砖头等支撑上方不稳定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呼救,尽量找到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已脱险的逃生者,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1、躲在坚固家具的下面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几分钟左右。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2、保护好头部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枕头等物体保护好头部。
注意保护头部
3、打开逃生通道
为避免地震晃动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影响逃生,应利用横波、纵波的时间差,首先把门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灾害的影响,曾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里的事例。
4、 关闭煤气、电源, 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关闭电源。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5、在老师、家长带领下紧急有序疏散
学校和社区需要制定突发灾害应急方案,平时开展应震演练。在地震来临时,明确撤离方向,同学们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有序地撤离到操场空地,撤离过程中服从指挥,避免踩踏事件发生。
6、被埋压时,要冷静、坚定,敲打求救
如果被压埋,一定要坚信能活下来。如果两个或多个人一起被埋压,一定要相互鼓励。在能行动的前提下,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不要盲目呼叫,尽量节省力气,可用敲击的方法呼救;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要设法扩大安全空间,防止重物坠落压身。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7、自救互救
震区群众,尤其是家庭、邻里之间的自救、互救,是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寻找被压埋的人。找熟悉情况的人指点,按照当地居住习惯或在门窗附近寻找。喊话或敲击器物,俯身趴在废墟上面仔细听寻是否有回音。不要轻易离开寻找目标及环境,有组织地分户包干彻底寻找。
参加搜救的人员应注意搜寻被困人员的呼救、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救援者不能使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找到被埋压者时,要及时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使其呼吸畅通。已发现幸存者但解救有困难时,应首先输送新鲜空气、水和食物,然后再想其他办法救援。
救人注意事项:互救时,要注意方法,避免新的伤亡,切实做到——听仔细:要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物声;挖得准:要大致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后再抢救,不要乱挖乱扒;救得法:要讲究方法,救人宜用“先头部、后身体”、“先救生,后救人”的方法,不要强拉硬拖。
书籍介绍:
名称: 《高中生灾害教育读本》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
作者:北京市地震局
定价: 18.00
内容概要:
《高中生灾害教育读本》从地震灾害出发,搭建了“认识灾害-了解、灾害来临-躲避,灾前防御-预防”三个维度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关注防灾知识、技能及态度,配有活动指南,资源链接,是学校教材的较好补充。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
[责任编辑: 宋金玉]
地震,避震,电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地震科普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