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办把健康学校特色建设目标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特色建设目标目标责任制管理

最新更新:
生命力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丹阳市鹤溪中学
201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本学期以《丹阳市教育局二〇一五下半年工作要点》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学期目标为指针,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教育工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继续围绕&工作创建、内涵创新、作风创优&这一重点,以创建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为主要抓手,以学校办学理念&生命力教育&的文化建设为引领,凝练学校特色,不断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和水平。以法治思维和方式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生态质量,打造&生命力教育&,努力办群众满意学校。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努力完成四大创建任务
1.争取创成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做好以下工作:(1)抓紧塑胶跑道的施工建设;(2)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3)落实常规管理重点做好教学五认真、自愿导学、学生成长记录袋、社团活动、各功能室正常使用、医务室的管理等工作。(4)规范学校办学行为。(5)化解困难:拔尖人才、研究生学历等通过教师交流的形式化解,同时有计划地做工作鼓励教师进行学习进修。(6)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和使用。这一项工作由校长室具体负责。
2. 努力创成镇江市A级食堂。暑期学校对食堂的布局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这一学期重点加强学校食堂的内部管理和做好资料,这一项工作由总务处具体负责。
3.努力通过镇江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验收。这一项工作以班主任队伍为骨干,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办公室协调完成。
4.争创美术特色学校。这一项工作由于美术老师产假休息,创建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学校也有努力做一定的工作,争取创建成功。由党支部具体负责。
(二)强化质量意识,实施素质教育内涵提升
1.做好教学五认真的各个环节,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认真执行《丹阳市教学五认真规范》通过年级组落实检查督促工作。根据教师网上培训《幸福课堂的建设的基本要领》的内容,学以致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抓好五加二环节是课堂教学快乐高效必须执行的环节。课内五个环节:前测&探究&展示&应用&后测;课前课后二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后拓展。课堂教学的量教师按照六三一原则来实施操作,就是60﹪-30﹪-10﹪原则,幸福课堂60﹪的教学量依靠学生自主探究,30﹪教学量依靠学生合作探究,10﹪教学量依靠教师讲解。具体措施:(1)每个年级学期初制定好公开课计划,上公开课的教师按照以上模式进行展示,组织评课,以典型引领。(2)骨干教师上示范课。(3)开展校际交流活动。(4)开展学校领导推门听课活动。(5)落实自愿导学工作,由各年级组负责督查辅导工作纳入教师考核,切实加强课后辅导这一环节。(6)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具体制定考核办法以促进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培养具有&生命力教育&理念的阳光学生。
2.着力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师生健康生命成长。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完善&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具体措施:(1)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开展优秀影片和连环画进校园活动。(2)完善以&生命力教育&为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推进班级文化与学生价值观教育、班级日常管理的有效衔接。(3)围绕班主任的使命与施教能力,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特质与内涵研究培训活动。(4)充分发挥关工委和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开展以镇江市十二五备案课题《&生命力教育&下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为主课题的研究工作力争12月份成为立项课题。营造一个重人本、强文化、具活力的欢乐校园,以优化育人环境,培养敬畏生命、热爱生活、懂得交际、善于学习的阳光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爱学生、有激情、善学习的活力教师。
4.全面打造&生命力教育&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发展。(1)构建关注师生生命价值的活力课堂。(2)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发《生命力教育之快乐足球》校本教材,深入开展校园足球工作。强化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积极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和上报工作。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好学生因病、意外伤害缺课网络直报工作,规范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3)开展我描绘、我多彩的美术特色建设,积极争创镇江市美术特色学校。(4)开展我选择、我参与的快乐社团活动。(5)开展我幸福、我愉悦的心理健康特色教育,争创镇江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督查有偿家教、收受礼金礼品等问题,严格治理有违师德的不良行为。创新师德教育活动形式,通过演讲、征文、师德报告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教育,促进广大教师提高认识,提振精神。组织第31个教师节庆祝活动,表彰优秀教师,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2)加快两支队伍建设,对照现代化标准,拓宽教师培训工作路径,抓好教师拔尖人才和学历培训。校级领导兼课听课提高课程领导力。以专业标准为依据,夯实校本培训。
(三)强化学校教育发展服务保障
1.借创建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的东风,完成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工程,办公室办公桌、教室课桌的更新。食堂的布局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实施设备进一步完善。
2.大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升级校园网络,构建&智慧校园&的网络基础环境,提升信息化装备水平。加强学校网站建设,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应用研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完善学校教育资产管理和装备使用。实施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推行政府采购网上审批,根据教学专用设配配置标准,着力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各项物资采购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学校财务行为。
(四)提升学校教育发展管理水平
1.做好学校章程的修改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期目标的达成工作。以新章程规范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学校学期发展目标。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健全&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工作。进一步推动党务校务的规范化和实效性。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周&活动。
3.深化教育行风建设。优化充实学校行风监督员队伍。召开学校行风监督员扩大会议,评议学校。开展与社会知名人士结对活动。组织对&两代表一委员&大走访活动。开展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调查。进行学校食堂管理为教育行风亮点的建设。
4.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组织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组织开展冬季防火防盗安全检查和雨雪雾霾、道路结冰等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参加&安全工作先进学校&评比活动,促进学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认真排查和整改消防、传染疾病、校舍安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
5.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充分发挥镇江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的作用,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实施纲要》,开展教育&六五&普法工作。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校(园)务公开,按照法定程序,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6.加强教育宣传、语言文字和档案工作。组织开展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组织参加镇江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做好学校省星级档案室资料归档工作。&&&&&&&&&&&&&&&&&&&&&&&&&&&&&&&&&&&&&&&&
三、主要工作
1. 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2. 做好2015年下半年学生资助工作。
3.做好收费公示工作。
4.运动场地塑胶。
5. 创建镇江市A级食堂。
6. 创建镇江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7. 创建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
8. 创建镇江市美术特色学校。
9.师德师风、行风建设、校务公开等。
10.学校安全工作。
11.教科研活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
12.修改制定学校章程。
&丹阳市鹤溪中学
(责任编辑:姜伟方)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健康促进学校评估标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健康促进学校评估标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特色学校建设经验汇编
我的图书馆
特色学校建设经验汇编
秀屿区召开中小学办学特色现场交流会
  本网讯 11月13日,秀屿区在莆田第十一中学召开办学特色现场交流会,标志着秀屿区办学特色进入一个新阶段。会议由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国忠主持,与会人员有区教育局局长刘天球、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吴明辉、72所创建办学特色校校长各中心小学校长以及教育局相关股室负责人等90多人。
  与会人员在福建省首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的莆田十一中,先后参观了该校以防震减灾教育为办学特色的一座高为2.4米的候风地动仪石雕、深度达147.4米且倾斜度达到国际深水井标准的观测井、面积约为52平方米的防震减灾科普走廊、省市区地震专家领导来校指导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图片与展板、安装水位及气象三要素数字观测仪器的数字化地下流体前兆综合观测站和科普活动室。
  在交流会上,莆田十一中、区实验小学、上塘小学、埭头中心小学、莆田十中、土头中学等校介绍了办学特色创建经验,前云小学、笏石中心校、南日万峰小学、私立笏石实验中学、东湖中学等校以书面材料进行了交流。吴明辉副校长高度肯定了各校展示各自的特色,凸现各自的亮点,并深刻阐述了特色学校的内涵,指出打造特色学校必须要有特色的校长;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有适应特色建设的文化氛围。最后,刘天球局长就办学特色创建工作做了前瞻性的指导,并作强调讲话。
  通过办学特色交流,让与会的各位校长从各自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参照、对比和学习,,提高了我们对办学特色的认识,使大家能在学习中有所收益,在交流中有所提高,在工作中有所借鉴,在思路上有所拓展。(林国富)
奎山小学办学特色
一、自然情况:
徐州市奎山中心小学坐落在美丽的故黄河边,淮海烈士纪念塔下。始建于1904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占地11907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0人,在编教师42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
二、学校印象:整洁& 有序& 向上
走进校园,整洁有序,书声朗朗,一派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景象。虽然规模不大,但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面向全体学生,开足上齐课程是学校运行的基调。北院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教育现代化系列教学活动,南院新的综合教学楼正在紧张地施工中,师生们各负其责,各就各位有计划的忙碌着,穿梭在校园的里里外外。学校“教学合一”的现代教学理念,伴着减负“堂堂清”的课堂改革,教学质量日益提高。目前,师风正浓,师德向上,课题、论文竟相斗艳。素质教育结硕果,学生各种活动奖项频频,阳光体育一小时快乐进行中。现在,学校正以昂扬的斗志,卓越的风采,乘上教育现代化的巨轮,扬帆起航。
二、办学特色:少先队活动& 丰富多彩
学校少先队建队于1950年,是徐州市建队最早学校之一,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一直以来,少先队是学校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近几年,我们配合形势教育和课堂改革、学生思想状况,落实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标准,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内涵。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人生从这里起步》、《点亮诚信者盏灯》等,意义深刻。特别是我们从1987年开展的“淮塔小卫士”活动,影响力强,已成为学校一张德育名片。《徐州日报》、《徐州电台》等多家媒体进行过大量的报道,市委书记、老红军、英雄人物等多次签名、留影,数以万计学生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受到鼓舞,他们在欢笑的队旗下锻炼成长、成才。
三、学校亮点:异彩纷呈
2006年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凸显亮点。荣为“徐州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之后,国家、省、市、区领导多次莅临指导。2009年9月《中国民族报》记者来校采风,10月副社长杨连福现场即兴赠字:“民族团结开新花”。学校校长以《盛开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大会上经验交流。
体育活动势头正旺。从老田径传统校成功转向柔道项目传统校,连续六年在徐州市中小学柔道比赛中均获前三名,且三连冠。在江苏省“冬季三项”百日锻炼活动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学校”。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获奖达300人次之多。体育运动已成为学校一种文化。
四、荣誉榜:铸就辉煌
徐州市实验小学
徐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示范基地”
徐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徐州市德育先进学校
徐州市科技特色学校
徐州市示范家长学校
徐州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
徐州市体育传统学校
徐州市柔道训练基地
江苏省绿色学校
江苏省优秀教工之家
江苏省体育教育优秀学校
江苏省冬季三项百日锻炼活动先进学校(2007——2009)
全国百优十人桥中队
全国首届“英雄团队示范学校”
全国“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示范学校”。
扬中市实验小学办学特色介绍
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位于市区翠竹路东侧,现有教学班77个,学生3800余人,教职员工200余人。校园环境优美,假山玲珑,春来杜鹃含笑,秋至丹桂飘香,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学校以“管理就是欣赏,教育就是欣赏,工作就是享受,学习就是享受”为办学理念;以将学校建成“求真的熔炉、求善的摇篮、求美的舞台、求新的乐园”为办学目标;以“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以行为本”为办学思路。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合力育人、科技强校、体艺塑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充分彰显,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校加快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步伐,建有标准化的语音室、微机房、科学实验室、塑胶跑道运动场、“红领巾广播站”、“小星星电视台”和千兆校园网。育才楼内设有科学实验室、仪器室,科学探究室、标本室和专用技术活动室。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学校目前共配置计算机439台,其中学生机351台,教师机88台,学生机房3个,1个课件制作室,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共有89套多媒体设备;书香楼内设有标准化的师生阅览室、5个藏书室,生均藏书量达20册;七彩楼内设有美术教室、准备室、陈列室;双馨楼内有音乐教室、合唱室、电钢室、舞蹈房、钢琴室和17个民族、西洋乐器活动室;健体楼内有体育训练馆,68张室内外乒乓桌,体育器材配备齐全,达到了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验收的标准。
全体教师发扬“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和基本功训练。学校有中学高级教师9人, 扬中市骨干教师13人,镇江市骨干教师11人,镇江市学科带头人2人。“学有专长,教有特色”已成为全体教师努力的目标,学校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的科研型教师群体。
学校大力开展教科专题研究,承担国家级课题2个,省教科课题2个,镇江市级课题2个,教科研成果三次参加国际论坛交流,六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多次荣获省、市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镇江市模范学校”、“江苏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环保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双爱’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墨池小学办学特色
发表于:大队部   浏览次数: 1604  发表时间: &
&&& 墨池,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临池作书,洗砚于此”而得名。翰墨飘香,绿杨掩映,1877年,英国人苏慧廉在墨池小学创办艺文学堂,奠定了墨池小学的根基,延续至今,已有128年。百年树人,英才辈出,清华大学教授胡显章、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其虎、中国名医陈梅豪等一大批杰出人士的成功就是从这里起步的。作为温州市最具悠久历史的小学,近年来墨小秉承“人文兴校,特色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挖掘自身丰富的人文资源,逐步构建了国学和英语两大特色教育的办学模式,并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突出的办学成绩相继被授予全国外语实验学校、浙江省百年名校、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教育实验单位、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课题立项单位、浙江省优秀校园网站、浙江省书法教育实验基地、温州市首批德育特色学校、温州市首批艺术特色学校、温州市国学启蒙教育基地、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小学英语教育实验基地,与少艺校、少美校等并誉为鹿城区五大特色学校之一。
注重特色&& 彰显个性&& 小班教育&& 成效显著
一、国学特色教育——融汇中国古典文化精粹,开设古诗词诵读、书法、国画、武术、国学欣赏等国学启蒙课程,让孩子直面经典,涵养气质,明礼修身。
二、英语特色教育——作为温州市唯一的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和温大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实验基地,我们有扎实而富有特色的英语教学,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三、外籍教师加盟——我们聘请外籍英语教师每周三、五来校上课,让您的孩子在开放活跃的课堂上学到最纯正的英语口语。
四、小班化教育(每班32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注个体,给每一个孩子多一倍关爱,多一份自信,让爱的阳光普照墨池学子。
五、精良的师资队伍——市名师、教坛新秀、高级教师,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师资团体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引领孩子走向健康成长之路。
六、丰富的实践活动——文学社、书法社、国画社、舞蹈队、武术队、合唱团、艺术节……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孩子特长,描绘五彩童年。
通过我校特色教育实践,墨池学子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仅2006年,我校就有220人次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有86篇文章、书画作品和工艺制作刊登在温州各大报刊和杂志上。同时特色教育又激发出了师生更多的创造性因素,进而促进了学校在整个教育方向上形成育人规格、课程设置、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的特色。
办学效益全面提高,文化校园响彻和谐乐章
——罗湖区布心小学近年来办学特色和亮点介绍
深圳 市 布 心 小 学
2002年罗湖区成为教育强区时,布心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四年多来,学校借教育强区创建东风,以创新办学效益为导向,超前规划和促进学校发展;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树立品牌特色为抓手,大力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目标,大力营造高尚文化校园。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大幅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提高,各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展现出优质学校的勃勃生机和持久活力。
亮点一:凸现学校特色化管理————润物无声的小夜曲
亮点二: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紧跟时代的进行曲。
亮点三:健康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海纳百川的交响曲。
亮点四:彰显教育科研强校实力———相得益彰的协奏曲。
亮点五:展露少年艺术教育新姿———洒满阳光的奏鸣曲。
亮点六:精心打造优质教学质量———升华品位的圆舞曲。
一、凸现学校特色化管理——润物无声的小夜曲
1、具有鲜明的办学思想。一是着眼一个“优”字,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中,运用最优化原则,评价各项工作,促进效益的最优生成;二是注重一个“实”字,就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把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力求落实到每个细节;把握一个“活”字,就是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最佳组合形成最好效果;强调一个“整”字,就是把提高办学效益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多维目标整体设计,充分提升整体效果。我们树立的“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办学理念,确定的“营造高尚文化校园,建创新型优质学校”办学目标,体现了时代发展的主题,体现了学校科学发展观及和谐校园建的本质要求和核心精髓,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的特点。“享受教育”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心境豁达、快乐工作的人生观,是崇高的境界和追求。师生健康人生最重要的幸福和快乐从教育开始,从教育获得。人人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教学相长,师生互为促进,共同分享成长的欣悦和惊喜。我们确定的“厚德敏行”校训,体现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理念,反映加强师德建设与学生德育教育之内涵。“厚德敏行”要求教师具有高尚深厚的品德,成为学生灵魂的守望者,教师传道德为先,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培养公民道德,培养健康快乐的身心。
2、具有活力的管理机制。学校设立“四大中心”,即教育创新中心,教学指导中心,信息科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一改过去“校长—主任—教职工”管理结构,加强了中层职能部门功能的综合化和绩效化管理。“四大中心”重新竟聘中层干部,各设主任一名,外,5-8位中心组成人员大多为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这样一个管理机制发挥了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各层面管理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起到群策群力民主管理的作用。最大的特点有利于整体功能的最优发挥,每个中心成员在主任的具体领导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教育创新中心的工作侧重于学生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联系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级组,每个班,每个学生,联系到社会与家庭,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发挥了指导和管理作用;教学指导中心成员来自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教师,侧重于常规教学和教务工作的科学管理,教师人力资源的调配,联系各学科备课组,有利于教学各环节的督促与评价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整合了人事、教导与教务职能,发挥学校的教学中心的综合指导作用;信息科研中心侧重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特色教育的设计、科研课题和课改等研究,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提高科研时效性和针对性,为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后勤服务中心成员除后勤人员外,也有乐于为教师服务的热心人,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起保障作用,人员安排有利于发挥各自作用,加强财务、校产、安全等管理,规范了后勤购物程序,使该中心承担为学校建设当好家、理好财的任务,确保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3、铸师魂练师能。学校在新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不仅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而且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学生身体伤害事故发生的事情,在事前予以警示,如学校制订了《教师教育教学事故鉴定与处罚规定》。学校每周进行“文明班风”等三面流动红旗的评选,正面激励学生,从源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文明习惯。在罗湖区首届社区体育路经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组队作为东湖街道办事处代表队获得了优异成绩。每周教职工例会用3—5分钟时间
让有关教师介绍名曲名画集,开阔教师视野,陶冶情操,愉悦健康的心理,每间周由一位青年教师介绍一位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或教育智慧,使老教师的精神鼓励感召青年教师,新老合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校形成了和谐的合作氛围。每学年的寒暑假学校为教师布置作业,包括师德师风主题有关内容等。
亮点二: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紧跟时代的进行曲。
1、教育信息化应用成为获奖大户。2003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深圳市学生网络夏令营”最佳组织奖,2005年获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进单位和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2004年获罗湖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绩效评比”第一名,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在2006年7月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发明协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总决赛中,罗湖区师生获一等奖数量居深圳各区之首,占全国一等奖数量的十分之一,占全市的五分之二。其中布心小学师生获得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校长宋声鹏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校长。据统计,近三年来布心小学仅信息化教育成果就达1378项,市级以上达655项。
2、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信息技术深入课堂、深入学科、深入教育教学、深入管理等活动。学校为中央电教馆课题实验学校,率先探索多学科专题网站建设,开发整合网络资源,建立新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的内涵,拓展了信息化教育的外延。学校发挥综合网站互动管理作用,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开通家校e移动平台,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及时进行学生心理辅导,了解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学校教育管理的意见。各中心工作实行办公电子化、无纸化管理后,工作更加有序、更为规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利用家校移动平台同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走在前头。丰富的教育网络资源,深入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各个学科。 教师开发多个专题学习网站,并运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了如《勿忘国耻,爱我中华》、《我是小主人,我能行》等10多项主题探究活动。如信息技术与心理教育整合课例,让学生在网上与家长沟通,再把家长请到课堂,与自己孩子互动,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承担的市“十五”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圆满结题,参与的多个省部级信息技术课题获全国一等奖。学校多次在省市区和全国有关交流会上介绍典型经验;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市区各类表彰。2004年全国专题学习网站应用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提供的两个现场课受到全国各地专家好评。轻点鼠标,方寸之间,天高地阔。布心小学师生通过包罗万象的网络,正在走向多彩的世界,走向美好的未来。
亮点三:健康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海纳百川的交响曲。
近年来,布心小学把“健康”和“和谐”两大在当今时代的关键词珠联璧合,奏响了一曲优质校园文化的和谐乐章。走进布心小学,文化表现在校容校貌上,书写在师生的脸上,融化在师生的血液里,体现在师生的交往中。这里处处洋溢浓厚的高尚文化校园氛围,书声朗朗的“敏行园”、宽敞别致的运动场、包罗万象的植物园和异彩纷呈的“书画走廊”,恰似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2年、2003年学校分别被评为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2004年被评为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健康促进学校”(铜牌),2006年被评为国家“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同年获得由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深圳市中小学办学效益奖”。《中国教师报》、《南方日报》2006年度特刊先后就布心小学创建文化和谐校园进行了长篇报道。
环境文化优化校园。布心小学利用文化资源的教育优势,让高尚文化体现到校容校貌上,深入到课堂、学科和教育活动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优化环境文化入手,做到校园区域文化布局合理,结构有序,功能分明,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效能,极力让每一处建筑都成为教育的阵地,释放出文化的能量,让有形的校园成为一笔无形的资产和一本活的教科书。每个时期的各种展览、宣传橱窗和黑板报定时更换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了宣传阵地直观、方便、灵活的活动窗口作用。教学楼的楼梯和走廊,精心布置着体现学校办学风格、育人目标的师生作品和名言警句。一楼是儿童书画天地;二楼是摄影画廊;三楼是国画世界;四楼是个性绘画大全。每层的学科宣传展也都体现了健康向上的个性文化特点,期期翻新、期期有特色等。学校“健康小喇叭”广播,向学生介绍健康知识,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合作文化和谐校园。布心小学通过挖掘合作文化中无形的教育力量,形成了认识人、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激励人、提高人的文化氛围。在人际关系评价上,淡化挑剔,强化欣赏;在工作评价上,淡化个人竞争,强化团队合作,营造了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文化氛围,合作出效益,合作出质量。每周教师例会之前放一段音乐,让教师欣赏一段名曲和名画,提高教师的审美情趣;由青年教师介绍一位老教师的教育智慧等等,充实了会议文化的合作内涵。向老师提供温馨的人文关怀。为老师提供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饭堂更换新的餐桌椅,使教师们在用餐时感到舒适愉快。每一位教职工过生日时,都会收到一份生日蛋糕和校长签名的生日贺卡,使教师们感到一份温馨。工会积极开展健身活动,组织老师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学气功、打球等。每学年组织教师进行1次健康体检。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教职工,提供咨询指导。
课堂文化激活校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倡导新型师生关系,提出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建立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法律权利;二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学困生和问题学生;三要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保护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四要学会正确评价学生,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体验成功;五要尊重家长,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联系。通过校内示范课、研究课和竞赛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交流,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赢得了社会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学科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健康行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健康。全面渗透健康教育,渗透率达100%。
社区文化辐射校园。我校与东湖水厂、武警边防支队、布心社区等单位共建了科技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等基地,定时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开展活动,定时请基地人员来校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学校开展送文化进东乐社区、大望社区文艺节目表演,参加东湖街道办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演出,参加学校社区周边“劳动光荣”清洁卫生活动。我们还先后请武警战士为学生表演队列,为六年级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纪律和意志力。请深圳特区检查站的国旗护卫队、军乐队表演。请戒毒所人员来校进行禁毒知识讲座,派出所法制校外辅导员熊教官每学期保证两次来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承办罗湖区妇联“爱心火炬”传递活动,东湖街道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歌咏比赛,我校获一等奖。开展“牵手”活动,健康教育进家庭。学校成立的家长委员会及时收集家长意见,开展沟通交流。为了提高家长教育水平,我们组织教育专家给家长上课,开展家长义教活动,如家长义教对六年级男女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给贫困学生赠送礼物,参加学校艺术节等大量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大手拉小手,家长的指导与帮助,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小手拉大手,孩子的健康言行也改变了家庭氛围,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与美满。多次请社区民警来校为学生进行安全纪律等方面的教育,解决学生中的一些问题,处理多起家校教育纠纷,民警为学校健康平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校社区民警熊顺教同志还被评为市优秀民警。学校坚持举办全校性的家庭教育讲座,大型活动“德行天下”的开展让众多家长与学生互动,收到了好的教育效果。家长教育孩子水平的不断提高,最大的收益者是学生。学校为社区服务、社区为学校作贡献,良性互动,达到了共同育人的目的。
健康文化阳光校园。我校十分重视抓住每一个素质教育的契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教育桥梁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心,培养阳光少年。,使他们懂得爱长辈,爱师长,爱同学,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与贫困山区的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交一元特殊队费、建一所希望小学”、为红十字会募捐、为学校身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等等,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付出爱的劳动,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少先队大队通过“手牵手健康扶贫活动”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关爱主题讲座、爱在我心中演讲活动、制作爱心小小报刊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健康手拉手扶贫活动的意义,每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为身患重症的学生点燃挽救生命的希望之光,为东南亚海啸灾难捐款、健康关爱行动“每日一善”储蓄罐发放。学校在“厚德敏行”校训的引导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通过“一帮一”措施,促进了后进生转化。学校对特殊困难学生提供适当帮助,还与江西、贵州贫困山区的学校结为对子,支教扶贫,解决特困生的书杂费用。学校新建心理健康室。不断专人专职为师生健康服务指导,不少教师和学生经过指导,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较快。心理咨询室面向全体师生全天开放,辅导老师本着“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帮助师生解除烦恼,纠正不良行为。对于一些存在行为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共同探讨解决办法。2006年10月中旬,罗湖区刚刚上任的鲁毅区长率政府领导视察我校,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们专门开辟心理健康室对学生进行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校的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目前学校形成了“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关爱教育为突破口,以体验教育为载体”的健康教育模式。
亮点四:彰显教育科研强校实力---相得益彰的协奏曲。
四年来,学校注重以科研为先导,引导教师将课题研究与课改实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题带动,让教科研成为课改工作的助推器。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有三个获省一等奖,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等课题研究10多项丰富多彩的网络主题教育科研成果得到专家好评。教师科研成果发表与获奖共达1122项,其中区级达754项、市级达182项,省级达131项,国家级达72项,国际奖3项。2004年获得全国“创新杯”英语说课、现场课两个一等奖第一名,2005年全区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教学竞赛,我校分别获得三个一等奖,2007年参加全区小学教师学科教学说课比赛,我校分别获得一等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达1885项,其中区级864项,市级636项,省级、国家级259项,国际性比赛获奖26项。学校美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及其成果受到了中央教科所等专家的充分肯定。
2006年底,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布心小学承担的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现场结题鉴定。参加结题会议的课题鉴定专家有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彦玲所长、颜辉副研究员,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研究员李均博士, 深圳市电化教育馆计算机研究室李静主任,福田区教研中心黄爱华副主任,罗湖区教研中心主任沈传忠、副主任付培之等专家和教师,罗湖区教育局江可志局长、刘剑虹副局长、教育科吴维民科长等领导来我校参加结题会议。市、区兄弟学校近80名科研负责人参加了课题结题鉴定会。专家组观摩了课题研究学科片断演示汇报,听取了课题负责人宋声鹏校长的结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资料,通过提问、答辩、讨论,专家组对布心小学课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适当,研究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显著的研究效果。一致认为通过课题研究,整体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布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品牌学校的形成和内涵发展,并产生了积极的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张彦玲所长解读课题研究报告,她说:我是充满敬意地走进这个现场,饶有兴趣地听完汇报和互动答辩讨论。她充分肯定了布心小学在课题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在听完专家的鉴定意见后,罗湖区教育局江可志局长、刘剑虹副局长先后讲话,对布心小学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与赞赏。刘剑虹副局长评价布心小学在宋声鹏校长领导下,学校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办学理念内涵丰富,科研氛围非常浓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江局长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布心小学课题研究工作与时俱进、富有创新,好好总结,将成果加以推广,继续保持学校科研工作的旺盛生命力,为罗湖的教育科研再作新贡献。
学校为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研究》实验学校、几年来,学校倡导文化立校、健康育人理念,深化课程改革,狠抓常规管理,教学质量又创新高,特色教育捷报频传,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成果喜人,办学效益十分显著。
亮点五:展露少年艺术教育新姿——洒满阳光的奏鸣曲
2005年 5月法国维芙纳国际音乐节绘画比赛的颁奖大会在布心小学举行,我校有一名同学的作品获此活动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2006年创作的校园童话剧《老鼠的尾巴》代表广东省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深圳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校还获得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书画作品比赛先进集体、深圳市少儿花会展演一等奖、深圳市优秀大队、罗湖区书画写字比赛一等奖。
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营造高雅校园文化看待,以“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体育健康节”和“科技节”四大传统节目为支柱,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文化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创建了美术专题学习网站《鼠标下的写意花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探究天地。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学生作品汇报展,艺术欣赏讲座,举办了百米长卷画环保等大型公益活动,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生的美术作品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多次获奖。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布心小学学生美术作品共计200余件获奖,其中,在罗湖区团委举办的“母亲节”心意卡少儿设计大赛中,有1人获特等奖,2人获一等奖,5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在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有4人获铜奖;在罗湖区教育局举办的家居安全设计大赛中,1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4人获纪念奖;在罗湖区教研中心举办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摄影、书画展中,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在罗湖区举办的未成年人漫画大赛中,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在罗湖区连续三届科技信息节和深圳市网络夏令营等活动中,布心小学共有80多人次的电子绘画作品获奖;在深圳市文化局举办的罗湖区第二届学校艺术展演活动暨第七届少儿花会中,1人获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在深圳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一届“发展校园卡杯”书法大赛软笔比赛中,1人获铜奖;在深圳书画院举办的深圳市第十届学道德少儿书画赛中,2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在深圳市科技节科幻画比赛中,1人获一等奖;在深圳市税法知识书画大赛中,1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在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中,4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16人获三等奖。
日,法国维芙纳国际音乐节海报绘画比赛颁奖典礼在布心小学隆重举行。迎来了远道而来的法国客人,迎来了深圳市和罗湖区的领导,迎来了兄弟学校的领导、骨干教师,也迎来了深圳市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他们亲临布心小学,共同见证布心小学的这一历史时刻。全体来宾首先参观了布心小学美术作品展览,欣赏了高雅的校园文化。法方代表为获奖学生颁奖,并高度称赞罗湖区教育局和布心小学师生为这次活动所付出的努力。他们说:“真没有想到,这么多学生的一所小学竟组织了这么好的活动,一流的,不容易。”他们和师生合影留恋,久久不愿离去。参加颁奖典礼的市、区领导和外校的领导老师对布心小学这次活动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亮点六:精心打造优质教学质量——升华品位的圆舞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教学创新。我校通过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有力地推进了课堂文化的创新,课堂文化品位不断上升,全体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普遍上台阶。每学期分年级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请家长和外校教师参加听课,切身感受课堂文化品位发生的变化。从家长问卷反馈情况看,家长们对学校课堂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评价孩子更加全面,对学校评价的优良率达99%。他们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关注孩子,教育孩子。学校品位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文明学生的一个举措,对于抓好师风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不断树立新的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对于加强学生管理、培养文明习惯都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四年来,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集体奖达113项。在全区各个学科供卷考和调研考中,我校所有学科成绩都超过区平均分。培养合格毕业生,广泛赢得社会良好评价。近四年我校向市区两级学校共输送小学毕业生1200多人,每年输送300多名,其中向市区外语学校输送外语特长生多名。毕业生合格率达100%,参加全区调研考名列全区前列,进入中学后毕业生反馈情况良好,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均名列同类小学前列。所送毕业生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基础扎实、纪律严明、习惯良好,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仅两届毕业生被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实验学校、深圳中学、罗湖外语学校、翠园中学等学校录取的学生就达120多人,被布心中学录取的学生中有80%以上考入实验班,超常班,多数学生担任团支部书记、班长和学习委员等职,中考成绩名列前茅。以上学校均以喜报或质量反馈意见书等形式对我校毕业生质量给予充分肯定。
创建教育强区以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效益十分显著,办学品位大力提升,办学特色全面凸现,教育质量连年上升,取得了一大批国际、国内有突出影响的成果。学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社会影响和效益不断扩大。学校多次在省市和全国有关学术交流会上闪亮登场,作典型成果经验介绍;多次接待国内外教育考察团;多次承担全国性课题研究教学现场;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区各类表彰。《中国教育报》、《经济前言》、《中外教育研究》、《深圳法制报》等报刊分别报道了布心小学办学特色。如今的布心小学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优质高尚文化校园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持久活力。
一、光启小学的历史:
2002年5月区教育局撤消了“汇南街小学”和“天钥桥路小学”,成立了“光启小学”。
1、原“汇南街小学”的变迁。
&“汇南街小学”的前身是天主教办的教会学校,名“若瑟院”小学。经查证“若瑟院”小学于1873年左右由天主教徒创办的读经班。
解放后1953年7月,徐汇区教育局接办外籍教会的小学,收回教育权,
“若瑟院”小学改为“汇南街小学”。
2、原“天钥桥路小学”的变迁。
“天钥桥路小学”是由原“培才小学”(1940年创办)、“达仁小学”(1949年创办)和“恩光小学” (1949年创办)这三所私立小学的基础上建立的。1956年改为公立时,定名为“天钥桥路小学”。
(年,曾名“第五师范附属小学”)。
&二、关于“若瑟院”学校的历史。
&& 1、徐光启与天主教。
&& 我国杰出的近代科学家、天文学家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最早的天主教徒。天主教在1607年进入上海。同年,徐光启从北京回到上海,主持父亲的葬礼,他以大学士的地位号召家乡父老入教。有此契机,开埠不久,法国天主教因为徐家与天主教的关系,决定将耶稣会的总部建在这里,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里,徐家汇由此逐渐成为远东天主教的中心。
&& 2、天主教会办的“若瑟院”学校。
&& 19世纪60年代,天主教会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今东从天钥桥路、西至文定路,南起斜土路北抵华山路的1.5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土地,
相继建立了许多天主教堂,其中有一座名为“若瑟院”的教堂。
& &1873年,“若瑟院”开了一所“若瑟学校”,招收当地教徒的子女,教师一般为神职人员。学校第一年开学时只有18名学生,到学期结束时却增加到了40名学生。当时主要的课程是:讲授圣经、传授初级的文化知识、教授各种手艺和技能。
&&& “若瑟院”小学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1953年改名为“汇南街小学”。
东华门小学的办学特色
  “特色”一词在词典中的释义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后,“特色”这一概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使用。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和基石,是决定学校办学的品位、层次和成色,是学校的优势所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追求特色几乎成为所有学校办学的理想和目标。
  东华门小学,这所建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座落在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一所原名不见经传的小学,今天能成为占地12630平方米,学生1600多人的一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的实验学校,是与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密不可分的。东华门小学正是在历任校长的领导下,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本校的潜力与特长,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创建学校特色,实施特色战略,力争将学校办得与众不同,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东华门特色,为小学教育的改革树立了榜样。
  所谓办学特色,是学校据时代精神和学校自身的实际和传统,在正确办学思想和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实践和创新,逐步形成的对学校发展起主导作用,并已落实在学校的实践中的稳定、优质、独特的办学风貌和教育风格。学校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教育的行为方式和学校办学的环境与条件等方面。东华门小学深入贯彻“校长”负责制,由一把手牵头,以党支部为核心,实施“炼纲工程”,炼出了一届一届的“钢班子”,确保领导集体的团结性、协调性、一致性、合作性。校长全面抓好学校的特色化工作,其他领导分工负责,重点抓好若干侧面工作。做到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组织实施,跟踪管理,分类指导,评估总结,严格控制,有效管理,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保证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能和谐并有特色地向前发展。经过几任领导的共同努力,瞄准“人无我有,有且甚优,人有我优,优且甚强,人有我特”的目标,东华门小学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办学特色:
  一、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是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在办学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办学理念对于学校教育活动和教育形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体现并决定着学校办学特色的主旋律,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东华门小学历任校长十分重视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从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这个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出发,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精神,树立与21世纪人才培养规格相一致的、新型的终身教育学习观、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经济观、创新观、人权观和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观念等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以培养21世纪需要的合格小学生为目标,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根本任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塑形象、以管理促发展,突出实验性、示范性和先进性,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倡导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确立“三本”教育理念,同心打造品牌学校,合力开创教育集团,不断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特色化发展,争创全国名校。
  (一)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
  “科研兴校、科研促教”是东华门小学十五年的改革探索出的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东华门小学多年来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以科研促发展,靠科研上层次。
  作为太原市最早进行整体改革实验的学校,东华门小学从1988年改革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六个春夏秋冬,扎扎实实的进行了三轮改革实验研究。
  年,在教育科研还没有成为中小学教改大气候的年代里,学校初闯教育实验“盲区”,立足素质教育理念,开展了以“愉快 ·合作 ·成功”为模式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坚持在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各要素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积极化,总结出了课堂教学积极化的四要素:“愉快教学”“情境教学”“激励教学”“活动教学”,这是东华门小学的课堂教学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的起步阶段,虽然他们的路走得艰难而曲折,但正是这个阶段的实验探索,悄然地改变了教师眼中的课堂,“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成为学校走进课堂教学改革宝库的第一把钥匙。
  年,在不少学校面对科研依然望而生畏时,本着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东华门小学又以“促进主动发展,深化素质教育”为主题展开了新一轮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建构了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愉快—合作—成功”的教育新思路。他们围绕学生的主动发展确定了“课堂教学积极化”“课外活动多彩化”“品德教育系列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四个子课题,全方位地展开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龙头的学校教育各要素的统整,探索出了四个“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发现教学和分层教学模式,这几种教学模式的探讨虽然是初步的,但它促使教师开始关注和思考在课堂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索的重要性,并努力通过多方向、多层次的合作开启学生主动发展的大门。
  从新千年开始的,东华门小学又开展了对话教学研究。他们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学术交流中心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优质教育”研究课题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子课题的研究。从2000年10月开始,东华门小学开展了预期三年的研究。他们确定了“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人才”的专题,本着“整体着眼,局部着手”的原则,围绕着“情境情感——探究交流——联系运用”十二个字,对课堂教学过程展开了广泛而大胆的实践与探索研究。从理性的思考到感性的体验,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反思,从“对话教学”的含义、特征与原则到“对话教学”的实施与评价,初步形成了“对话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框架,全校形成了了解对话教学、研究对话教学、反思对话教学的氛围。东华门小学正在构建实施对话教育的研究思路,力图将“对话”作为实施新课程的助动器。
  作为一个普通的区属小学,经过为期十六年的艰苦探索和艰难跋涉,东华门小学形成了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领导、教师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和科学研究共同体。无论外界情景如何变换,这个坚实的团体始终稳固地站在校本研究第一线,“咬定青山不放松”。东华门小学的发展体现了教师、专家、研究人员、行政领导构成的研究共同体坚实的探索足迹。十六年的改革,教育科研已成为东华门小学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成为东华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科研兴校,科研促教早已成为东华门小学发展的主导力量。
  东华门小学下一步的目标是:人人懂科研,人人有课题。做到科研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切实把科研工作贯彻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谋求更高效、更科学、更理想的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构建更加完善、规范、和谐,符合人文思想的素质教育平台。以科研为先导,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教师教育创新体系和校本管理体系。
  (二)倡导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
  创新是东华门小学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正如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学校的发展也没有固定的格式,不断创新才是永葆活力的根本。“创新”始终是东华门优质教学“三部曲”的主题。江泽民同志曾在第三次全教会报告中指出:“学校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这已成为东华门小学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内化于心的指导思想。他们不仅提出了以培养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理念,更是将创新的生命力焕发在校园内外,焕发在课堂、家庭和社会,焕发在十多年改革的点点滴滴中。
  (三)确立“三本”教育理念
  在以科研为先导,创新为核心的改革中,东华门小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三本”教育理念。
  1、“校本”——以学校为出发点,建造学校整体发展的先进的学校核心文化
  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特的,没有完全照搬的理论和经验。只有立足本校,促进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和自我提升,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只有建立一种为全校师生所共同感知,认同并追求的文化传统,才能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东华门的改革者们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立足学校,发展学校,十五年的改革,从来没有离开学校独特的文化,没有离开自己的教师和学生。东华门小学积极挖掘学校的资源,开展以校为本的全方位建设。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从教师队伍的培养,到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无不体现着东华门自己的特色。当然,以校为本,并非闭门造车,东华门小学的改革,不仅限于学校的力量,而是多次聘请校外专家莅临指导,参与学校的科研改革,为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2、“知本”——重视教师作用,塑造教师专业发展的优秀群体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深刻关系着学校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改革的关键所在。而“小学教师搞科研”则是东华门知本理念的一大特色。科研并不专属于某一群体,在学校中,教师对学校、学生最为了解,拥有真正的发言权。让教师自己搞科研,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在把握规律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东华门小学非常重视学校的科研活动,在长期努力下,学校已形成了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生力军。同时,通过学校的校本培训方案,极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东华门小学真正成为了教师发展学校,赋予了教师主动权,使教师群体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策划者、实施者的同时,为自身的发展构建了绿色的平台。立足校本,打造精良师资,这已成为东华门小学的特色。
  3、“人本”——强调学生主题,构造学生人性、灵性、个性发展的教育氛围
  东华门小学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创设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和谐育人,为儿童编织幸福童年。赏识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教师胸前值得夸耀的一枚奖章。
  “育人为本”是东华门小学三次改革始终如一的指导思想。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东华门小学的宗旨,被醒目地写在学校的墙壁上。无论课程的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积极探寻,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世纪人才始终是学校的核心目标。东华门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实验校,深刻把握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仅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发展,还密切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注重形成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独立面对世界的品质以及与他人、自我、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不仅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还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
  (四)同心打造品牌学校,合力开创教育集团
  “学校创品牌,教育集团化”这样大胆的思维在基础教育中并不多见,然而,东华门小学现任校长贺慧琴锐意前瞻,把握小学教育发展脉搏,提出了这种富含时代精神的教育构想,并大胆实践,立足学校校情,以“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怎样做”的理念,明确了学校的定位和改革方向。不仅悟道,还重在力行。注重学校行为系统的锻炼,从教育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到学校的具体章程;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到人员岗位的规范;从学校的宏观发展,到校园文化的建设,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革,使学校的品牌意识渗透其中,也使学校的品牌形象逐渐树立。全校教师在贺校长的带领下,以身作则,投身实践,紧紧围绕着“办精品学校,树金牌教师,育卓越人才”的目标,同心打造出了今天的东华门——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质教育研究项目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校、山西省现代技术实验校、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工程全国优秀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等。东华门的品牌正在逐渐多了起来,然而,改革者的脚步永不停歇,东华门要将其形象树立在一个庞大的教育集团上。2002年,在杏花岭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东华门小学成功实施了优质教育拓展计划,将原建北小学,通过80万元的投资改造,建设成为“东华门实验小学”,成为杏花岭区第一所体制改革试验学校。改革的过程是艰辛的,改革者们也曾面对漠视和误解,然而他们坚定地相信:在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教育要紧跟时代,敢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学校要敢于树立超前的先进的办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二、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举措
  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行为方式,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外显形式。它包括学校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途径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等。东华门小学多年来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改革,这些改革举措被师生接受和认同,并转化为师生自觉的教育行为,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固化”在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
  (一)课程改革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始打破统一化的局面,逐步扩大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自主权,这无疑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围绕学校的特色主题,优化学科课程,落实综合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优化整合,更好地促进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是摆在每个学校面前的新课题。
  东华门小学立足于自己的校情,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观念。本着为学生发展的原则,他们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在保证学科课程的质量之外,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设置了艺术类、手工类、科技类、体育类等四大类二十四门活动课程,将其固定在课程表内,并配置教师,购置材料,做到了课程时空、课程媒体、施教人员及课程目标的四落实。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大胆调整课时数,给学生创造丰富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同时学校还非常重视环境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潜在性特点,一草一木的设计都渗透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三种课程有机结合、相互沟通、相辅相成、形成了东华门独特的课程思维。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打造教育品牌的核心驱动力,是教育质量的保证。这种创新首先是教学观念创新。东华门提出教学观念在以下五方面更新和突破,即变学科本位观为整合教学观;变师生授受关系为交往互动关系;变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标框架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整合的目标框架;变课堂运行的封闭和预设为开放和生成;变被动、个体、接受的单一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将新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演变为个体的个性化理念。
  在实施教学观念创新的基础上,东华门小学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十多年改革探索中,东华门小学已逐渐形成了多种积极的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发现教学、分层教学以及现在正在推行的对话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新标准、新思维、新课型对话教学研讨课”活动。
  对话教学集中体现了东华门小学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独特探索。学校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生命和生活的共同成长,积极建构对话教学模式,通过言语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使知识在对话合作中生成,让“对话”赶走呆板的课堂,“对话”教学的新方式让全体师生首次尝试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愉快、合作、成功的感受。
  在对话教学的开展中,学校提出了“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要求和目标,使对话教学有了可操作化的方案和评价标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共同发展与新课标精神不谋而合。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教师能从生活中提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课堂中看到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东华门小学“对话教学”的新方式给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鲜活力,但同时它的实施操作也是一项具体繁重的教研任务。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全校1年级到6年级已开始对话教学方式,其中以语文、数学、自然科学、音乐为主。此次教学方式的改革,对全校老师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目前全校30%-40%的教师已能完全承担对话教学任务,同时由于学校从1988年起就尝试各种教学改革,因此在这个学校,老教师观念不老,新教师积极活跃,具体到对话教学,学校专门配备了“三网”、“六室”,开通校园网站,鼓励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充实教材,加大对教师的培训,通过课堂比演、电教示范、外出学习、重点激励等手段提高老师的素质,让对话成为教师基本的教学理念。东华门小学在15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最终孕育出这种“对话教学”方式,应该说它不是模式,不是万能,更多的是一种理念。
  (三)德法兼治,坚持德育为首,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
  东华门小学多年来德法兼治,依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范围内普及法律知识,使全体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认真落实“减负”、“制止乱收费”的有关规定,依法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以德治校、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这是东华门小学的办学传统。东华门小学十分注重探索和积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注重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细化、量化,深入到日常管理中,小中见大,常抓常新,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德育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有:第一、国旗下讲话教育系列,把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作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逐渐形成了学校的特色。短短数十分,学生便能感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学校还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了“礼仪活动月”活动,使全校师生形成了“学礼仪、知礼仪、讲礼仪、行礼仪”的良好风尚。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如清明节、五一、六一、教师节、国庆等,学校都举行节日纪念活动,将德育活动推向了高潮;第三、东华门小学一直利用驻地单位的优势,和山西省军区开展的“共建共育”的活动,建立“少年军校”,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训练。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因此建立了自律互动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积极设计的班级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自律、自强、自学、自理、自护。与此相辅的是,教师要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将学生的成长作为德育的切入点,这也是东华门小学的一大特色。
  在东华门小学看来,教育不仅仅在学校中,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也不限于课堂内外,家庭与社会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开展了“快乐假日大转盘活动”,“特色家庭建设”,“家长学校日”等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动,发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学校还创造各种机会,使学生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感受社会的教育力量。多样化的方式使教育真正实现了立足学校,联系家庭,走向社会,发挥出了宏观教育的强大优势,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形象,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程度。
  (四)全方位地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只有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学校领导者达成的普遍共识。
  一名好的校长除了要充当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外,还要围绕学校的特色主题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培养他们成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者。早在八十年代,东华门小学就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在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中,东华门小学逐渐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新路。
  1、提出了建设——培训——应用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发展模式
  东华门小学十分重视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积极进取、创新求实,触角敏锐、手段多样、教法灵活的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发展始终走着“科研兴师”的道路,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体,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以超前培训,适时培训、分层培训相结合的教师教育途径,不断深化建设——培训——应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教师开展了校本培训课程,以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探索出了课题研究、诊断反思,案例培训、研读一体化的培训模式,采取了演讲、赛讲、竞赛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教师在理论的学习中参与课题的研究,在课堂的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成果。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还发展了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学校还聘请校外专家进行决策指导、拟定培养方案,并承担培训任务,整体推进了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在狠抓科研的同时,不忘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对教师提出了五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其中,要求100%的教师教学基本功要达标,100%的教师要一专多能等。还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五个一:定一份好计划;备一份好教案;写一笔规范字;上一堂最佳课;写一篇好论文。教师必须要写教学随笔,作为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总结。在常抓不懈的努力下,教师的基本功得到了强化。为了培养优秀教师,学校还推出了名师工程,以树立首席教师、明星教师,培养新秀教师为目标,建立了一整套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在最大限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2、加强师德建设,强调师生互动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问题。为此,东华门小学狠抓师德建设。对教师提出了“三要”、“三不准”的要求,以增强教师为人师表的责任心。还对教师师德进行双十考核,使师德建设制度化。学校倡导“爱生如子”的师德观,要求教师要爱事业、爱学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精心育人。倡导对孩子的赏识教育,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都成功的快乐为目标。在细微之处,体现师爱,学校的《激励性评语探究》一书,凝聚着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无限关心和热爱。融洽和谐的师生感情,不仅仅靠教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共生,学校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落实了师生同读书、师生同写日记、师生同评比、师生同展览等几大活动,使良好的师德观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得以树立,并为学生所感知。
  3、实施“名优工程”
  东华门小学要求全体教师成为能够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成为掌握应用新课程标准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创造性地教书育人的复合性教师。在这一目标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名优工程”的实施,不断地推出“名优"教师,使100%的任课教师成为学生、社会、家长接受的学校名师;使50%的教师成为地区级以上名师,使30%的教师成为市级名师,同时要力争推出3名以上的省级、国家级名师。最终实现校以师名,师以校名,生因师名,师因生名的良性发展。
  (五)重视学校管理的创新
  管理的改革是试验的保证,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开展,学校十分重视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为了配合学校的改革实验,东华门小学制定了一系列学校规章制度,如业务学习制度、奖惩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科研工作制度、校本培训制度、体育卫生工作制度、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制度、教学研究制度等,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东华门小学管理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目标管理机制
  根据学年度的总体目标,制定月目标、周目标。并将分节落实 到各职能部门,划分出具体的责任目标。责任到人。由值周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进行日检周评月积累,为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积累材料。
  2、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
  通过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做好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备课管理。要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的备课模式来要求所有教师。教案管理要注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突出教师自身的优势,应有利于教师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教科书内容的调整,要以坚持新课标为前提,不得随意拨高或降低教学要求。
  上课管理。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立、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我校的对话教学落到实处。作业管理。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实践性与操作性的作业。鼓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己设计作业,注重多样化,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杜绝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学习辅导管理。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利用节假日和其他时间进行集体补课。
  3、评价制度
  建立激励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多方法、多途径、多角度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中,建立三级评优标准。评选校级名师、区、市级名师和市级以上名师。每年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师教育目标,明确教师评价标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采取群众评议与领导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逐级评价。对校级名师不限名额,凡是能够很好地胜任和完成素质教育任务,成效明显的均可评为校级名师。谨慎有序地进行备课改革,鼓励“一案多改”、“教后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制度。
  按照合格小学生的人才规格,改革学生评价的方法与途径,采用更科学化的、人性化的评价途径和方法。通过教科研手段不断加强评价机制的研究,从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的功能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构建适应21世纪合格小学生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坚持并完善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增加技能操作评价含量;重视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质性评价,试点“成长记录袋”评定,探索统整取代量化评定的评价方式。坚持课堂随机评价,日常管理性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形式。通过“代币法”对学生进行常规评价,通过期末的总结性评价,评选合格小学生,优秀小学生和优秀小学标兵。
  4、教科研管理制度
  坚持教科研工作校长亲自负责制,由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设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教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资料收集与整理。加强对课题的形成性管理,制定阶段性实验计划,注意跟踪测量与分析和阶段总结,积累数据和资料,建立课题档案。积极参与上级科研部门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交流研究成果,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质量。
  三、追求一流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理想的校园是“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东华门小学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从布局到色彩,从形式到内容,重视人性化,灵性化,使人本的理念见诸于细微,不断地开发、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和资源,实现教育现代化。他们创设了优雅、宽松、现代的育人环境,创建了标准化校园,注重学校的净化,促进学校的美化。校园内的小花坛,盆栽花木,错落有致,加上四周高大的白杨和飘逸的垂柳,多姿的龙爪槐和百米彩绘的南墙相辉映,形成了美丽的花园景观。除了自然景观的熏陶外,学校还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在教学楼内分层装设了橱窗,有名人画像、祖国河山、古代诗词等独具匠心的宣传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深厚的人文气息。在教学设施上,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教学设备,成为山西省最早实现纯数字校园网的小学。2001年学校投资100万元建成山西省中小学首家纯数字化校园网。该网络采用美国Cisco交换机,可实现全校60个点同时点播相同或不同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文件,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解决了模拟设备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了“三网六室一中心”的现代化办学条件,学校因特网的开通为学校办学水平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使学校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走进了学校。
  东华门小学凭借学校的特色,开辟出学校长远发展的前景,为基础教育的改革树立了典范。培植学校特色,打造教育品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永远成为东华门小学无限的追求。把握时代脉搏,追求自我创新,东华门小学这颗新星将在教育的星空闪烁光芒,不断走向辉煌!
  (日完稿,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阳春、王霞、李茜妹参加了本文的调研、讨论和初稿的写作)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于1971年建校,坐落于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地带,是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所属重点小学之一。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教师高素质、设施现代化、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的市区“窗口”校。学校目前有中关村校区、华清校区、百旺校区3个校区。
  教育思想领先、师资力量雄厚是中关村二小的突出特点。
  学校办学理念:育人为本 、勇于创新、追求发展、服务社会;
  学校发展思路:以优质服务、高尚师德、精湛技艺、优美环境,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
  学校发展目标:创建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名校;
  教师发展目标:夯实基础、积淀内涵、修身养性、和谐发展;
  学生培养目标:德才兼备、学有所长、健康发展。
  学校核心任务:
  1、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2、不断培育“家园式”的学校文化;
  3、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4、积极实践“师生双赢”的办学目标。
  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和教育实力,通过精心挑选、重点培养、考核聘任、选拔深造等方式,学校逐步造就了一支业务精湛,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汇集了一批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5人,中心级学科带头人18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66人,教职工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7%,他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大多数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教职工中,75%先后受过市级区级荣誉奖励,35%的教师先后在市区各类教学竞赛中获一、二等奖。&
  学校积极参与海内外教育机构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各项科学研究,努力吸纳、转化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近年来我们先后申报、立项成功了国家级课题“主体教育研究”;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创造教育研究”;区级课题“创新教育研究”。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构建了中关村二小的特色之路“人文思想+教学艺术策略+学科教学创新”。在课题研究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只数量足、层次高、后劲大的优秀骨干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推动学校朝着国际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先进的教学设施使中关村二小在进行教育改革、更新教学模式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小西校现有34个标准多媒体教室,三个标准网络计算机房,200平米多功能厅,两个200平米多媒体教室以及设施完备的电教中心,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为师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随着二小“名校效应”的进一步发挥,我们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的服务范围。 2003年,中关村二小华清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布局合理的教学楼处处体现着现代气息。宽敞明亮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所有教室都配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可随时收看电视、播放影片、展示课件、上网浏览。师生在这一方肥沃的园地中,汲取养料,健康愉快地学习、生活。&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北京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 “文明礼仪示范校”、“少先队‘星星火炬奖’”、“市民满意度最高的小学”、“海淀教育先进集体”、海淀区首批“小学素质教育优质校”、“ 海淀区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样板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校”、“教学管理先进校”等一系列荣誉
  在 “和谐育人”办学思想指导下,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构建“家园式”学校文化,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在德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特色育人,张扬个性,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以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为特色,以“三德育”即全员德育、课堂德育、平时德育为主渠道,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教学工作一直以“课题引路,课堂为主,注重反思,力求特色”为指导思想,在“师生双赢”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办学目标定位在要使学校成为培养孩子的沃土同时,还要给教师提供成长与展示才华的广阔空间,使师生在和谐、互动、提高的氛围中教学相长,由此而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
  北京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电化教育优类校”、“百所好家长学校”、“少先队‘星星火炬奖’”、海淀区首批“小学素质教育优质校”、“教育优秀集体”、“德育工作先进校”、“教学管理先进校”,"北京市十佳校长"等。
  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学校的金帆少年交响乐团是全国唯一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交响乐团,乐团成员都是学校1-6年级的学生。十多年来每年为人大附中、一零一中学、八一中学、北京四中、八中等重点中学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许多学生获得了金帆奖及银帆奖,多次荣获全国、市、区一等奖和金奖,特别是荣获文化部最高奖——蒲公英金奖,多次应邀到国内外各地作演出交流。
  在体育比赛、数学竞赛上,学校保持了在全海淀区的领先水平。数学在北京市迎春杯、海淀区智慧杯比赛以及北大资源、清华同方、101圆明杯比赛中均取得好成绩。历年学校在全区的春季、秋季运动会比赛中均取得基层校前5名的好成绩。
学校开展英语特色教学已经8年,绝大部分学生已达到了英语口语3级以上水平,个别学生英语口语达到7级水平,相当于英语专任教师的口语水平,有的同学还达到了公共英语2级水平。
红旗小学办学特色
【时间:日 】 【来源:云南文明网】
 & 特色之一: 抓德育基地建设,为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搭建良好平台。
 & 从2003年起,学校先后建立了五个德育基地。即:在高炮旅建立了“国防教育基地”;在云南航天科技站建立了“青少年航天科技实验基地”;与云南省博物馆联合在省博物馆建立了“未成年人教育基地”;与云南消防总队联合建立了“少年消防教育基地”;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联合建立了在草海建立了“环保实践基地”五个基地在落实以学生为本,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学生思想道德养成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 特色之二:学校乒乓球网点。
 & 红旗小学乒乓球队是昆明市乒乓球网点示范,学校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学有所长,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多年来坚持课余训练所必需的五落实:分管领导落实、训练时间场地落实、队员落实、带队训练教师落实,学生家长配合落实,保证了学校课余训练大力开展和切切实实地进行。学校乒乓球队表现出色,从1990年至2008年连续获五华区中小学乒乓球比赛男团、女团冠军,体育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将学校教育工作引向更高的层面,做到“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特色的人才”。
 & 特色之三 :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课题作为切入口,形成了以“科研为龙头,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科教学为渗透点”的环保教育格局。
 &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环境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促进了环保教育的纵课发展,并收到了显著效果。我校具有地方特色,这对于保护和挽救云南的珍稀物种意义尤其重要。
 & 1、以科研为龙头,开展系列环保课题研究。
 & 2、设置环保课程,继续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环保教育
 & 运用校本教材《绿色家园》在高年级开设环保课程,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在生态教室的实地观察,了解学习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做到第二套环保教育《生物的多样性》的编写、出版等工作。同时,在各学科教学中继续渗透环保教育,组织教师设计并实施环保教育方案。建立学校珍稀濒危植物信息资料库。借助外围力量,与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研究所联合,把其作为学校课题研究实施的外围信息保障。
 & 3、成为地区环保教育的窗口,举行了一系列活动。
 & 成功举办五华区第二届科技节——“绿色家园”系列活动,获社区活动特等奖。
 & 参加全国“废旧物品收集、制作”比赛获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 接待美国、芬兰、越南、台湾、新加坡等国际有关组织到校交流、访问,受到良好赞誉。接待北京、海南、浙江等省内外近70所中小学幼儿园到校参观学习。
 & 成为昆明市科普基地,为新村地区提供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
 & 办学特色之四:开发了红旗小学校本教材。
 & 《绿色家园》: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我校与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中心合作,将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引入校园,建立“绿色生态教室”。《绿色家园》对“绿色生态教室”中数种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了云南珍稀濒危植物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兴趣。在几年的实践中证明,该教材对学生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立学生环保意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绿色家园》校本教材在全国“2007年科学教育校本教材”评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 《安全知识读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机动车的增加,涉及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增多。无情的车祸夺走了一个个花季少年的生命,给许多受害学生和家庭带来痛苦、灾难。
 & 红旗小学地处昆明市的闹市区,学校门口街道不宽,车流量又大,交通的不安全隐患对学生的威胁比较大。为此,学校和昆明市五华交警二大队合作,共同编著并出版了《五华区红旗小学安全知识读本》,旨在教育小学生文明参与交通,注重对小学生安全知识的培训,更注重学生思想意识提高与自我防范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现代文明交通意识,让学生远离交通事故。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在接触教材的过程中,把如何走路,尤其是如何在街面上活动的规范中提高了自我防范意识。被誉为是小学生成长中的一部好教材。
西坑小学办学特色
几年来我校一直以“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为学生发展奠定最佳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努力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形成了我校和谐发展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