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德才兼备,积德行善积德 福有攸归,增福寿。可以改讲信行善积德 福有攸归,或其它词。因为有两只德字。下联,子孙连绵,爱岗敬业

您的位置: &
行善即有得
优质期刊推荐  从小一直听老人讲:要积阴德,不给自己也可以给子孙。多年后才明白老人所说的话很有道理!  为零基础的人科普一下,阴德的学问。  一.阳德与阴德  什么叫阳德?  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些物质回报或者锦旗什么的,表扬表扬,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  什么叫阴德?  做好事不让人知道叫阴德,阴德福报大,积得久。不要怕德积不住,你的德积在那里永远是你的,别人偷不去、抢不走,自修自报,因为那是一种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时无处不在。  阳德积不久,多是随修随报,阴德积得久,且越积越大。所以做了好事最好不要让人知道,不让人知道的德行就越积越厚,后面的福报就大。可以福泽子孙。如果让人知道了,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  阴德是使命运向好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阴德,反而认为阳德(做了点好事嚷嚷的人们都知道了)只是得到了一些虚名,于改变命运向好发展没有太大的实际利益。  如果做了点善事便 大肆宣扬、沽名钓誉,使名誉超过了实得 而浪得虚名,那么这种“阳善”,非但得不 到福报,反而多遭横祸。  二.阳恶与阴恶  私底下做坏事不叫人知道叫阴恶,阴恶的报应更严重。干坏事叫人知道了叫阳恶,阳恶也积不住,一被人知道就报掉了,报掉了就没有了。  所以自己曾做错的坏事要让人知道,不要隐瞒,越多人知道越好。为什么?报掉了,报掉了就没有恶了。  所以道法佛法和基督教里面都讲忏悔,一忏悔罪业就渐消了。所以让别人知道,越多人知道越好。罪如霜露,太阳一出,罪业消融。  三. 阴德很重要,如何积阴德?  请记住,阴德就是默默做好事,不告诉别人。阴德要积得深广,才有力量转变命运  钱少如何做好事积阴德  许多人,一提到“做善事”,就会有一连串的意念:“这是有钱人做的事。”“收入不多,怎么做到善事?”“要捐钱出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觉,认为“做善事”就等于出钱。要“出钱”,才能“做善事”。  其实,“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如:开设医院、创办学校、建安老院、办孤儿院、赠医施药、造桥修路、设灯照路、赈济饥荒、施衣济寒、施棺葬尸、创修寺院、印造经文、捐印善书、买动物放生等。  也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如:慈悲戒杀(减少世间一份杀孽),解除他人冤怨(调解怨恨,化干戈为玉帛),替人隐恶扬善,息除是非争端,原谅别人过犯,宣扬善德,捡除挡路之瓦石(香蕉皮、西瓜皮、玻璃碎片等),修桥补路,文明礼让。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孝敬老人,扶伤残人士过马路或上下车,让座位给孕妇或老人,路见病危、尽力救护,出言语安慰病危或轻生之人,鼓励意志消沉之人,成全他人之名利或节义,助人骨肉团聚,讲经史谈道义而化导顽愚昧,劝人弃邪淫而向正道,容人之过错,怜人之孤贫,劝人信因果,种福因,敬惜字纸勿使污亵,施恩于人勿求报谢,献血救人,诸如此等,都是不用花钱而能做到的善事。  由此可知,“做善事”不一定要“出钱”,最要紧的,是要“出心”去做!  “做善事”的范围很广阔,处处都是“种福之门”,只是世人有无立“心”去做而已!  我有好几次由太古城乘坐飞翔船到中环,发现有一位船上的职员,在船泊码头之时,不厌其烦地扶持老人小孩上落船,而且态度慈和,我不由自主投以敬佩之眼光,在默默中,用目光来表示我内心的崇敬和赞叹。  在车上见到让坐的人;在马路上见到搀扶失明人士的人,我都投以崇敬的注目礼,他们不但品德高尚,令人敬服,而且他们都在为自己种福。  更有不少人做善事不给人知,不给人见,如匿名捐款济贫,暗中息除他人冤怨,暗中替人消灾解厄,暗中成全他人等等,这些人种的福德更大  四,我们一生能留给儿孙创造什么最有保障?  我们能留给儿孙什么?财富虽诱人但会让儿孙失去志向。广积阴德最好最保险,谁都夺不走。  首先我们必须深深体会到:我们人生总难免一死。一旦大限到来,一切东西都无法保留住。纵使自己的身体,仍然会舍弃,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一个人死了以后什么东西都不带走,而只有带走自己今生所做的善恶业,随着这善恶业去投胎。  【积恶之人,即使钱财多,儿孙也无福消受】:  比如我们众人皆知的大贪官和珅,他一生追求财富地位作恶多端,可他的儿孙遭殃。  (和珅在位时作恶多端,但是深受乾隆皇 帝的宠幸,在位时久久不衰,一手遮天, 贪污的钱财相当于清王朝十年的财政收 入,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厄运在他死前就 频频眷顾他,被嘉庆帝抓捕抄家处死之 前,家中出现了种种凶相,这些全被记录 在史料中,中国嘉庆元年七月初七,被和 珅视为掌上明珠的次子刚满两岁就夭折 了,仅仅过了两个月,和珅的弟弟四川总 督和琳,又在军中染上瘴气身亡,和琳又 是他官场上的一大支柱,突然暴亡,和珅 格外悲痛,嘉庆二年,和珅的孙子也夭折 了,嘉庆三年二月,和珅结发30年的妻 子冯氏,也撒手而去,不到一年,他本人 也成了泉下之鬼,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申 殷德在河北冀州找了一块地草草的埋葬了 和绅,和珅只活了49岁,这个最为自信 的,聪明盖世,上可弄君,下可欺民的一 代奸雄,生前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信因果报 应,落得了连贫民百姓都远远不如的悲惨 下场….)  【积德之人,即使没有遗产,子孙也自会繁荣昌盛】:  在历史上,一人行善积德,惠及子孙的例 子比比皆是。孔子,范仲淹的子孙后代经历了多少朝代更替,仍受到 人们的尊敬。  范仲淹贵为宰相,一生竭尽全力救济贫困百姓,平时把所有 的钱财都拿去救助百姓了,他死时家中甚至拿不出钱办后事。范仲淹的子孙绵延了800多年,至今范家后人有百万 人,很多是当代名望人物。假如你也像范中淹一样好心肠,你的子孙也一定会繁荣很多辈的!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一生教人行善,孜孜不倦 ,诲人不倦。利国利民,其子孙后代多为名门望族,香火不断,子孙过两百万,这是祖宗积了德,阴德庇佑啊。印证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以身表法给我们看了。 孔子表了一法,表的是仁义道德,和珅也表了一法,表的是脸厚心黑, 不过两个人的下场截然不同罢了。  为什么一般人大都'富不过三代’,而孔子的家族竟能兴盛了千年而不衰呢?  因为一般人大多数不懂得行善积德的道理,又不教育子孙行善,无时无刻不在造恶业,所以容易出败家子。一出了败家子,你再多的财富也完了。  行善贵在及时努力。我们大家现在就开始积阴德吧!否则恐怕会太迟了。因为生命无常,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临,所以应该趁早修善积福。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0张 | 更多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  分粥赈饥是积阴德;  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  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  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  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北宋《司马温公家训》云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以! 遗子孙,子孙未必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间,为子孙长久之计。”  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安士全书》记载:有一位年幼的沙弥,因救起将溺的蝼蚁,而获长寿的果报;  《缁门崇行录》亦举出智凯法师不嫌污秽,毡被野犬,不但感动了畜类,也为时人所敬崇;  其它又如唐朝悟达国师,曾耐心的守护身患恶病的西域僧人,因而召感救愈人面疮的果报;梁武帝因布施斗笠,而获得贵为帝王的好报。   道家思想也提出:“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  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  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
  !  
  。  
  !  
  !  
  有缘看到此贴的都是贵人,   请顶贴让更多人看到。   若有人因明白此帖道理而断恶修善。   那就是你的功劳。   所以顶贴的人都会有好运!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有的人心很坏,却得不到报应,还很红火;有的人心肠很好,却老是不顺,甚至有灾,这是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复杂。   人的财富有前世造下的和今世作的。前世造的福,就象在银行存款一样,今生来享受。前世作的恶,就象欠的债一样,今生来偿还。有的人虽然前世行善积德存下了福份,今生不行善积德,就象银行的存款一样很快就会用完。有的甚至在今生做坏事,他的福份就会减少或者抵消。有的人现在很坏,不但没有受到报应,而且很红火,就是因为他前世积下的福还未用完。当他的福一经用完,他今生作的恶就会遭到报应,如果今生作的恶不遭恶报,下世就会遭恶报。   有的人现在虽然心肠好,但总是运程不顺,或者有灾,这就是他在前世欠下的债,今生来还债,如果他今生心肠不好,继续干坏事,老帐新帐一起算,灾就会更大。他今生心肠好,一可抵消前世的罪孽,才可为下年或下世造福。这就象现在的犯人一样,如果他在服法时期,不接受改造,继续作恶,就会罪下加罪;如果他不但接受改造,而且认罪悔罪立下新功,将功补过,如果立了大功,为国家作了大的贡献,就会减刑,得到宽大处理,提前释放,不仅恢复自由,还会给他安排工作。   还有的人说,我的命不好,这是前生造就的,是无法改变的,因而消极对待,听天由命,这是受宿命论的影响,是极其错误的。   既然人的命运好坏,是自己行善积德,或者是行凶作恶,心术不正所造就的,那么行善积德能造命,行善积德了必然能改善命运,这是毫无疑问的。行德积德能造好命也能改善自己不好的命运,这都是内因在起决定的作用。   要真正做到行善积德,必须要认识到行善积德是给自己造命运,给子孙造福,这是一个伟大而又鲜为人知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好事,善事,但不能长期坚持。学雷锋为什么一阵风?有的干部因贿赂腐败被判刑上杀场,有的青年人因抢劫行凶杀人而被枪决,难道他们没有做过好事?他们做过好事,甚至做了不少的好事。这一切,就是因为不了解做好事行积善德是给自己造命运,是给自己改善不好的命运的伟大道理,所以行善积德做好事不但不能长久坚持,而且当形势变化,环境变化,受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会起贪心。有的贪心,就会变恶心,结果是好的命运变坏,最后走了犯罪的道路。这是人类不知行善积德,是为自己造命的沉痛教训。   行善积德,做好事能改善不好的命运也就能化灾免灾,这种事例现在不少,古代也很多。   唐代的裴度,有一个高僧给他看相,断他一月内要俄死。一个月后,这个高僧又看到他说:"你今后位至三公"。裴度不服气地说:"你一月前说我要俄死,现在又说我今后要位至三公,这是何说?""因为我说你要俄死之后,你回去做了好事,所以免灾不死,还要高升。原来裴度一天在赶庙会时,拾到两条贵重的玉带,就在庙前坐等失主。原来失主是一个很富的小姐,为了感谢裴度,就要送他一条玉带。裴度说:"我要是贪求玉带,就不会在这里等失主了。"后来裴度果然官位三公。   清朝的袁了凡,有的人会知道,他原来不信命,后有一个算命的给他算的事件件就验,他才信命。又算他无官,给生无子,他也矢信不疑,认为是命中注定的,只好消极对待,任由命运摆布。   有一天,袁了凡到南京栖霞山遇到云谷高僧给他进"善恶因果报应循环"的规律,告知他"命由我造,福由我求"的改命道理。袁了凡听后,潜心念佛,处处行善积德,立了做地三千件好事的决心。三千件好事做完了,又许愿了三千件,结果袁了凡不但当了官,而且生了两个很有出息的儿子。这个故事是很有名的《了凡四训》,我建议大家都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解放前,四川有一单身汉,年近四十也未成婚,原因是他太坏,有一天他去算命,看什么时候能找到老婆。一个算命的盲人大师告诉他:你还娶什么亲哟!你只有三个月的寿。哪一天几时就会死去。   这个单身汉看到大师样样都给他算得很准。他回到家中想,我这一辈子没有为乡里做一件好事,现在快死了,赶快做件好事,免得死后乡亲们还骂我。   做件什么好事呢,他想来想去,河东有个桥长年修,老人和小孩时常掉河里淹死,就决定把三间房屋拆掉修缮河东大桥。大桥修好了,死的日期也到了,他就坐着等死,结果一等半个月也没有死。他很生气,说算命先生害他现在没有房子住,又去二百里外找算命先生算帐。他又把出生时间报给原来]地算命大师。大师左推右算:他应该死了现在没有死,原因是他修了桥,积了德。对单身汉说:"修桥修路,增福延寿,你修桥化了灾,不但不死而且加寿加福。"单身汉一听,也就不生气了,后来不仅娶妻生子且寿到六十。   以上我讲了古代的事例。再讲一讲我亲自经历的事例。   从我的四柱排列大运和手纹上看,过去不少的高人和同行都断我59岁60岁,如果不死也要脱一层皮。九五年初和九六年又有人给我算,说我在九六年农历十一月某日定死无疑。你们看现在是九七年,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是不是把我的手纹看错了?是不是四柱不对?是不是他们测错了?不是的,我以前给自己测也是如此,为什么没有应验?其原因就是我在八五年扳依佛门后,认真学佛学知识,认真拜佛,认真忏悔自己在清队中作的孽,时时事事注意行善积德。   我从事预测学以来,上至省长、中将、部长、科学家,不至老百姓,对测出他们的大灾和死亡之灾及时为他们化解,使他们化凶为吉,救了一千多人的命。   一九九五年冬,我从国外回来,广州军区的罗××找到我,十分灰心对我说:"邵老师,我今年才50岁出头,我请了好几个人为我预测,都说我过不了九六年,要去见马克思了"。我排了他的四柱,又看了手纹,二者信息同步,九六年确有生命之危。当时我安慰他:"只要你信命就好,可以为你化解,九六年不但死不了,还会反凶为吉。"   我根据他的官职和经济条件,叫他"拿出二万元人民币到家修一条路,这叫破财买命,造福人民,架桥铺路,积善修福"。他听了后当即拿出二万元回家乡修了条路。   罗××在本村修了一条路,不但为自己化了死亡之灾,而且救了全村老百姓的命。九六年夏,因他的家乡发洪灾,水库决堤,几十丈高的洪水直冲本村。老百姓听到一声巨响,知道水库决堤,男女老少顺着村里新修的大路逃命。凶猛的洪水冲走了村庄,虽然财产受了重大的损失,但老百姓平安无一丧生,平安无事。后来罗回家乡时,全村老百姓流着热泪说:"如果不是你为村里修了这条大路,全村老百姓都会死于洪水,你真是全村老百姓的救命恩人。"   一九九五年三月,我向家乡捐资三十万人民币兴建了一座"邵伟华小学"。九五年冬一天,我突然想起我的手纹,客票纹因它又深又粗的横切纹,死亡或大灾大难的信息标志,而且是与四柱信息同步的,奇怪的是这条纹无影无踪的消失了。我想,这是因为我做了善事的缘故,因此,灾纹消失。   
  !  
  !  
  我相信善有善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每个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比如钱财不缺、家庭和睦、健康长寿等等,但是很少有人能事事如意。  很多人都相信命运的存在,人们也常说我运气好不好、某人很有福气等等。那么人生中的福运究竟从何而来?人的命运又能不能改变呢?  老人们爱讲“积德、损德”,这话非常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满智慧。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无德不得,失德散尽。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导,讲的是一个香港亿万富豪的生平。  他没去香港之前,十几岁时在乡间做了好几年的乞丐。也许这段经历使他成为了一个很有善心、同情心的人。他说:做人千万不要落井下石,当社会上、自己周围的人遭到不幸或不公时,要抱着善心、同情心,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就算无能为力也要说几句安慰的话,不能笑话,更不能用恶毒的话伤害人家。因为那样会给自己带来恶运。  就因为有此善心,所以他才能从打苦工、开小店铺,一直做到了地产大亨,活了九十多岁,几个子女也很孝顺、很善良。  宋朝名相范仲淹,出身清寒,年青时很穷,他决心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  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买义田,分给贫穷无田地的人耕作。还给他们提供饭食、衣服,凡是有婚丧嫁娶的,还拿钱补贴他们。就这样他用一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乡亲。  有一次在苏州买了一处住宅,一位风水先生夸奖此屋风水极好,后代必出大官。范仲淹却立刻把这个宅子捐了出来,改作学堂。因为他想,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孙都能出人头地,比起一家独自享福,岂不更好?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氏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  范仲淹四个儿子都德才兼备,当了宰相和大官。  范家的后代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其秘诀就在于范家子孙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积德行善”的祖训。  《周易》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说行善的人家就一定会有好事等着呢。  可见人生的福运是怎么来的? 福运是修来的,只有积德行善才能改变命运。  如果我们想为自己和家人开创美好的将来,那就做一个为别人着想、有善心的人吧!因为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  中国古代的传说,每年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这天是灶神从天上回来的日子,因此民间都要祭灶神。  灶神上天所要做的,是向天帝报告这户人家的善恶功过。若是积德行善的人家,上天将会令其渐渐地兴隆;若是做恶的人家,上天将会使其渐渐的衰败。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从这一章句上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民间就有了讨好灶神的风俗。  但是对于王孙贾的所问,孔子给予了平直的回答,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是作恶的,就已经获罪于天,祈祷求福也是没有用处的。  曾读《老子》,读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时,十分的心悦诚服。  上天并没有偏袒的心,只是爱护真心行善的人,行善之人,必将得到上天的赐与。所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佛家提倡因果报应之说。  不知因果的人,内心常空空荡荡,以为做恶不得祸,做善不得福。因此缘故,善不欲为,恶则时而为之。  知道因果报应的人,内心常充实,能够渐进地克己断恶及勤力修善。  积善的人,来生后世将会得到福报;而做恶的人,来世将会得到灾殃。  除此之外,行善之人的福德及作恶之人的祸殃,也会波及到他们各自的子孙后代。正如《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顶  
  顶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顶楼主
我相信楼主所说的
千真万确  有缘人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陈大慧老师
  其实中国有很多好人在弘扬圣贤文化
  佛学就是小人之学。佛教就是小人之教。为了改命而行善积德,那就已经不是善了,也不是德。那叫“迷乱鬼神”。
  @a3-11-16 10:41:48  有缘看到此贴的都是贵人,  请顶贴让更多人看到。  若有人因明白此帖道理而断恶修善。  那就是你的功劳。  所以顶贴的人都会有好运!  -----------------------  我绝对当贵人哈哈我顶帖
  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有钱就能改命  
  ??  
  积了阴德但是连媳妇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子孙了。这年头杀人放火金腰带 修桥补路无尸骸,看看在中国做好事的有几个得好报了?不是被讹上就是因为救人而死,人家还不领情,草他妈造物主 耶稣 观音菩萨 如来佛 老天爷的祖宗,你们都是瞎子啊!你们都瞎了眼啊!如果因为我骂了你们就打个雷劈死我那么来吧!草你们祖宗的
贼老天,哪来的阴德阳德,你们有那么大的本事怎么不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是说你们就是饭桶?
  积德行善是自保,发展科技培养下一个爱因斯坦才是当今社会的趋势,所以这篇文章很普通,在我看来很扯淡,因为积德行善在目前的中国大部分是当官和有钱人热衷干的事,楼主宣传这个干什么呢?老外把这个叫做慈善事业,跟积德行善的区别有多大我不知道,有明白人解释一下么?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帮楼主顶帖
  回贴之人都是志同道合之人,我向大家推荐一本真实的阴律善书,玉历宝钞,大家把其抄印,印印送,流通功德无量,是佛家推崇的善书,大家去看看,其中说到的因果报我本人有过亲身经历。  
  忏悔!真诚地忏悔!行善积德,积阴德,真的真的可以改善甚至可以扭转命运!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行善的理由--《北方人(悦读)》2008年Z1期
行善的理由
【摘要】:正单位号召大家为灾区捐款,同事老陈捐了200元,工作人员便按照规定将他的名字和捐款数额记录了下来。老陈问:"你们记这个干吗,是不是还要公布啊?"对方回答道:"是。"老陈于是说:"那就请再退给我100元吧,我只能捐100元了。"工作人员不解地说:"公布出来是为了让您觉得光彩啊!您怎么反倒要少捐呢?"老陈说:"越是公布我就越得少捐啊!你看,我们主任才捐了100元,我捐200元,这不是不懂事吗?我拿那多捐的100元买主任的冷脸子、白眼子,多不划算啊!"
【关键词】:
【分类号】:I267【正文快照】:
单位号召大家为灾区捐款,同事老陈捐了200元,工作人员便按照规定将他的名字和捐款数额记录了下来。老陈问“:你们记这个干吗,是不是还要公布啊?”对方回答道:“是。”老陈于是说:“那就请再退给我100元吧,我只能捐100元了。”工作人员不解地说:“公布出来是为了让您觉得光彩啊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乔十光;[J];美术;1980年07期
李慰萱;[J];现代外语;1980年03期
周振甫;[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廖辅叔;[J];人民音乐;1980年04期
李宛;[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白绍芝;[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张戈;[J];上海戏剧;1980年01期
李元;[J];上海戏剧;1980年02期
居思信;[J];齐鲁学刊;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昭发;田钢;薛建;王者江;吴边;;[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张玉祥;李宝全;孙宝来;;[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王景刚;渠亚东;;[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吴喜平;;[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温镜湖;;[A];风卷红旗过大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论文选集[C];1996年
袁修干;徐向东;杨春信;;[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张光明;张书芳;周静;;[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刘远翔;;[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喜健夫;;[A];青少年违法及药物滥用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通讯员
梁颢;[N];安徽日报;2000年
庆武;[N];安徽日报;2000年
厉以宁;[N];北京科技报;2000年
张军;[N];北京日报;2000年
厉以宁;[N];北京日报;2000年
梁杰;[N];中国保险报;2000年
唐建军;[N];中国电力报;2000年
张喜翔;[N];中国妇女报;2000年
江伟;[N];中国妇女报;2000年
文学;[N];中国工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石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李荐国;[D];中南大学;2005年
冯佩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瓮怡洁;[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应宏锋;[D];西北大学;2006年
唐保银;[D];吉林大学;2006年
穆妍;[D];吉林大学;2006年
李颍川;[D];苏州大学;2006年
刘平;[D];复旦大学;2005年
刘美彦;[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辉;[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杨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刘华春;[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李小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闫戈;[D];河南大学;2005年
商伟;[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张楠;[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秦双月;[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张善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穆飞航;[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用文字行善--《八小时以外》2011年06期
用文字行善
【摘要】:他是编剧,《虹猫蓝兔》便出自其手中;他是独立摄影师,用镜头记录周遭发生的一切;他是作家,从职场到情感,年轻人的心路历程被准确把握。没人能说清这个年轻人到底属于哪个圈子,或许他自己也难以分清,他只知道将自己的思想用图像、文字、画面各种方式展现出来,影响着一个又一个人。
【关键词】:
【分类号】:K825.7【正文快照】:
关注陆琪是从他的职场系列小说《潜伏在办公室》开始,你很难想象,一个超脱于职场之外的自由职业者如何能够将职场中的是是非非、人情冷暖用文字描绘得如此生动、真实,毫不做作。那时,人们称这个把职场人生写得丝丝入扣的年轻人为“毒舌”。仅仅两年,这位听上去有些冰冷的“毒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颐武;徐刚;徐勇;;[J];艺术评论;2010年01期
苏布谷;;[J];美文(上半月);2010年01期
黄雪松;;[J];美文(下半月);2010年01期
江岸;;[J];小康;2010年01期
孙蕙;;[J];青春;2010年02期
清扬;;[J];新作文(初中版);2010年Z1期
毋清华;;[J];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易明;;[J];秘书工作;2010年01期
;[J];职业;2010年01期
;[J];职业;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玉志;;[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第一次年会暨2010年《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金鹏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李卫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袁雪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武志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姚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王全志;;[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李彩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陈世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邱新德;;[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其峰;[N];光明日报;2011年
张锐;[N];工人日报;2011年
庄光平;[N];经济日报;2011年
颜维琦;[N];光明日报;2011年
刘琼;[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杜海涛;[N];人民日报;2011年
李瑾;[N];工人日报;2011年
王瑜;[N];工人日报;2011年
赵超;[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朱艳燕;[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天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蔡佩琼;[D];暨南大学;2009年
姚娟;[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刘天琪;[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李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沈筱彦;[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顾宁;[D];辽宁大学;2009年
曹青春;[D];南开大学;2009年
李清雁;[D];西南大学;2009年
古华茂;[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俊峰;[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刘秀芬;[D];燕山大学;2010年
朱世蓉;[D];西南大学;2010年
王英田;[D];吉林大学;2010年
刘子海;[D];山东大学;2010年
李怡燃;[D];河南大学;2010年
阔杨;[D];河南大学;2010年
闫一婷;[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李源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啸;[D];青岛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劝人积德行善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