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第二节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第二节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2:38:0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二节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官方公共微信教育思想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与比较陶行知和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教育思想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与比较陶行知和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为您写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教育思想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与比较陶行知和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包括关于教育思想及生活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教育思想论文范文。摘 要:陶行知和陈鹤琴都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们都在幼稚园教育和幼稚园师范教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财富.关 键 词:平民教育;创造力;生活教育;家庭教育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文化和教育也在进行着激烈的变革.一方面是受外国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国内有志之士的探索和改革.在学前教育领域,陶行知和陈鹤琴两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经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儿童教育理论成果,并带头创办幼稚园和幼稚师范学校,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两人的思想体系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和侧重点.
比较陶行知和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思想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论文题目推荐度:
一、两人学前教育思想的相似之处1.立足国情,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是一名积极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主要从事平民教育.他认为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农民的教育问题,提出要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并提倡把教育平民化.这种结合当代国情研究教育问题的特质也是陈鹤琴先生所具备的.陈鹤琴先生也为平民教教育思想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难民教育协会的负责人,进行文化和抗日知识的教育,同时他还推广新文字运动,进行扫盲和普及教育.2.理论丰富,实践具体理论方面:(1)他们都强调了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陶行知认为儿童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充分的营养,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至夭折.而陈鹤琴先生也强调要考虑儿童的健康,这在当今社会也是极其适用的.本文地址:(2)在课程内容方面,两人提出的都非常全面,涉及的领域都有相似之处.比如:文学、音乐、美术、自然科学等,不像以前的幼稚园,课程单调,不注重儿童多方面兴趣的发展,而是在课程内容的开展过程中,都强调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让孩子在自然和社会中学习的学前教育思想具有真理性,是我们一直需要铭记和亲身实践的.(3)重视幼稚教育的师资.两位学者都强调了幼稚园教师素质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提出著名的“艺友制”方法培训幼儿教师,而陈鹤琴提出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而且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这些品质都是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4)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陶行知是从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五个具体的方面来说的,提出要给幼儿提供自我自由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中也提出了“创造性”是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必备的条件. 为什么要写教育思想论文 播放:34519次 评论:4722人(5)教学方法方面都强调了“做”,做和学的结合非常重要.陶行知指出:师范生要通过“做中学”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能够自己创办幼稚园.同样,陈鹤琴“活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也同样强调了“做中学”的重要性.(6)注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两人都注重和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品质,比如:同情心、爱心、责任感等.(7)在教学目的上最主要、最核心的就是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践方面:两人都以爱国主义为主导理念创办过幼稚园和幼稚师范学校,发起过教育活动.他们两人都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的创立.二、两人学前教育思想的不同之处两人在教育理论思想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没有绝对对立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只是他们关于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目地等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陶行知主张把富贵的幼稚园平民化,让每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提出“艺友制”培养幼稚师范教师,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朋友关系.学做教师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从师,一个是访友.访友的途径很难,但比较新颖,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表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此外,他还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陈鹤琴先生以自己的儿子作为观察和实践的对象,他的“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思想中的重点内容.在幼稚园教育方面,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的课程不应该分科,而陶行知先生并未对此做出具体清晰的意见,这可能是两人产生分歧之处.陶行知和陈鹤琴都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尤其是在早期教育的领域内,两人的理论成果是非常丰富的,是我们幼儿教师以及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必须学习的.(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幼儿园)
免费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思想相关的论文范文
教育思想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写作参考资料
同类文章写作相关参考文献资料
教育思想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小熊毕业论文网
最具影响的优秀论文网站之一,为你提供关于写作方面的相关经典的包括。学前教育学
提供学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教育系
专业大类:教育类
专业:学前教育
课程编号:ZJ0076341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的新观念,学前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托儿所的保育与教育,幼儿园教育,幼儿园的活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社区化的发鏖战趋势等。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机构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该学科着重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理论及学前教育的规律,为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等课程的直接理论基础和能力基础。
特色创新与课程规划
特色创新与课程规划一、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一)积极加强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教师教学优势互补,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每年学院召开产学研会议期间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的交流沟通;学生见习、实习期间带队教师及专业课教师直接随学生一起听课,既进一步了解了实习实训学校教学,又督促学生做好见习、实习;关心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物资帮助。(二)课程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成员责任心强&&&& 团队成员责任心强、研究方向齐全,有创新和协作奉献精神,且都活跃在学前教育学教学第一线,教改积极性高。二、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本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非常重要,具有一定辐射性和影响力。与学前教育专业其它课程相比,《学前教育学》具有其它课程不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专科层次还是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都给与了这门课程充分的重视。三、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首先,由于教学时数少、教学经费等原因,在实践性教学环境方面还有待改善;其次, 在网络资源开发方面还不尽满意;第三, 学院和幼儿园的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第四、师资队伍整体科研水平有待于继续提高。四、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课程资源上网时间与经费预算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学前教育学专题
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2、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相关考试习题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相关复习资料4、幼儿园教师资格相关研究材料
参考教材:《学前教育学》梁志燊主编&&,,1998年版主要参考书目:1、阎水金主编:《学前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2、桂景宣主编&,学前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4、王丽璇主编:《学前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5、陈东珍主编:《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6、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幼儿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7、徐书芳、王瑞华主编:《快乐游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8、潘扬主编:《学前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9、[美]VoMo阿克斯莱因著;方观容、廖高励译:《游戏治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10.[美]Carol&E&oCatron&&J&an&Allen著;王丽译:《学前儿童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我的图书馆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思想。他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
  陈鹤琴(年),1914年与陶行知同行赴美留学。1917年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读,攻教育学和心理学。1920年底,他以儿子陈一鸣为对象,从出生之日起,对其身心发展作连续观察和文字、摄影记录,长达808天。他还经常把儿子抱到课堂上当儿童心理学的“活教材”。依据这些研究和实验,他写出了《儿童心理学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书。1923年,他在南京自己新建的住宅里办起了鼓楼幼稚园,作为推行适合国情的中国化、科学化幼稚教育的试验基地。1940年,他在江西泰和文江村的荒山上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幼稚师范学校,同时提出“活教育”思想。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或者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世界的眼光。
  “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活教育”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一原则,是脱胎于杜威当年在芝加哥所主张的“做中学”(Learnins by doing),但比较杜威的主张更进了一步,不但是要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与学,还要不断地在“做”中争取进步。
  “活教育”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作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二是参考,三是发表,四是检讨。
  “活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要爱护儿童;要了解儿童;要有积极的态度;要有研究的精神;要有改造环境的能力;除具有国语修养外,须有一种专门学科的特长;要有健全的体格。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
  这十七条教学原则是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徐卫红)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