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的巨大压力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来源:&&&&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明确宣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新常态。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29日,他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1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集中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12月9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详尽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并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一重要论断将新常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对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新发展、新突破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这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习近平同志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九看”的思想方法全面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是从消费需求看,二是从投资需求看,三是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四是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五是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六是从市场竞争特点看,七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 八是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九是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只有立足于这“九看”,才能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到,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是制定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又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不断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包含新的思想方法、新的工作理念。
  新的战略方针,突出体现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不应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明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讲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必须准确把握这种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的变化,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我国迈上更高级发展阶段必须越过的坎。因此,组织经济活动,既要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注重GDP增长,更要注重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提高。
  新的制度条件,突出体现为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新常态下,要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制胜法宝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牵引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市场与政府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配合、协调共进。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市场、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法治予以切实保障,才能更好地保障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的思想方法,突出体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新常态下必须掌握的方法论。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比如,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问题,等等。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效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发展才能打开新的空间。正是针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战略举措,比如提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建设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等等。
  新的工作理念,突出体现为不为压力所动的战略定力。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敢作为、勇担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这些要求在新常态下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的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攻坚克难的力量,以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责任意识。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减速,一些人患上“换挡焦虑症”,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沉住气、有调控定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中最为突出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他强调,再难也得干,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这场攻坚战,向历史和人民交代。在新常态下,既要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保持强大战略定力;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有历史耐心。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就会在新常态下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显而易见,在这些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新的思想方法和新的工作理念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呈现新的状态,展现许多新的亮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化改革带来新变化,释放了市场活力,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第二,服务业蓬勃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第三,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201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第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带来新的增长点,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持续高速扩张,“互联网+”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第五,引进来、走出去成效明显,“一带一路”等战略稳步实施,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驾齐驱”;第六,基于国民高储蓄和长期积累的国家净资产,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回旋余地比较大,宏观调控“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总之,我国经济“换挡不失势”,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实现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双中高”目标。
  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清醒认识到,新常态开拓了通往新繁荣的康庄大道,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提供了新飞跃的要素、条件、方法和环境。但机遇要变成现实,还有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完成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任务。因此,既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保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战略转折的平常心;更要下大决心、大气力引领新常态,面对新挑战去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还需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某种新的稳态,更不是说我国目前的现状便是新常态。如果把现状认作新常态,新常态就变成对现状的消极默认,从而失去其蕴含的进取精神。目前的状态只是新常态的一个起始点,它正引领我国经济进入一种综合动态优化过程:某些特征正在生成、发展、壮大,另一些特征则在弱化、改变或者消失。简言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有着确定愿景、随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有专家认为,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指的是多重因素变化的综合优化过程。它指向的是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提高、生态效应改善、可持续性增强的良性组合,指向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此外,新常态是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有确定的理论内涵和明确的实践要求,对这一概念不能泛化和滥用,更不能在其他领域其他问题上随意贴标签。必须科学理解其内涵,精准界定其外延,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
(责编:袁勃、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国青年报
11版:旅游文化周刊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
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引擎
本报记者 鄢光哲
中国青年报
&&&&中国的旅游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集群化现代产业体系。旅游业爆发式发展的时机已经初步成熟。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适应市场多样化趋势,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现代旅游产业集群。
&&&&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企业强则产业强,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逐步跨入大企业带动和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快速进军旅游行业,已成为一个明显趋势。
&&&&5月15日,国家旅游局与9家银行共同推出了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投资优选项目名单,预计这500个优选旅游项目总投资额将达人民币1.4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投资7万亿元,解决25万人就业。
&&&&根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与国家旅游局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6家金融机构承诺,未来5年将为旅游业提供1.6万亿元的信用额度。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旅游业却像冬天的腊梅逆势增长、浓郁芬芳,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信心和温暖。”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国家旅游局将推动资本为旅游产业发展发挥强大作用,使旅游产业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的旅游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集群化现代产业体系。旅游业爆发式发展的时机已经初步成熟。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说,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旅游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的亮点和发展的方向之一,金融业没有理由不将其作为支持合作的重点领域。工行成立了专门团队,创新了专门的融资产品。
&&&&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农业银行的旅游行业贷款余额达到670亿元,重点支持了上海迪士尼、张家界天门山、桂林两江四湖、新疆天池等90多个旅游项目。
&&&&“旅游需求无止境,旅游产业无边界。”李金早说,近年来,中国旅游业适应市场多样化趋势,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现代旅游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率先在旅游饭店业引入外资,旅游业成为对外开放的先锋。”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说,参与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民营企业寻找发展新蓝海和新增长点的需要。未来5年,新华联集团在旅游项目上的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
&&&&李金早透露,国家旅游局将联合财政部和金融机构、旅游大企业,共同设立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基金,联合有实力的旅游投资商成立中国旅游投资商联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大资本。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旅游投资增长强劲,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分水岭,旅游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资本驱动型转变,市场化的大资本、大企业将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新动力,中国旅游业已经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旅游业投资增速较房地产高21个百分点
&&&&国家旅游局15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旅游产业投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业直接投资7053亿元,同比增长32%。“这个数字比中国第三产业投资的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和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相比,高出21个百分点。”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4年,全国10亿元以上的在建旅游项目有1749个,实际完成投资4402亿元,占全国的62.4%,投资额在50亿元以上的在建旅游项目有341个,投资额100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有165个,当年完成投资1013亿元。
&&&&吴文学介绍说,通过这些项目,可以看出投资有如下特点:
&&&&第一,民间资本的投资快速增长,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加快形成。全年民营企业的投资达到4100亿元,占全部旅游投资的56%;政府的投资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分别占了17.9%和16.2%;外商投资占了全部投资的6.4%,但外商投资的增长幅度是最高的,增长了38.2%。投资的趋势大体是:民营投资资本的重点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主要投资休闲度假产品,政府的投资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遍布在中西部地区。外商企业的投资有64%投在了东部省份。
&&&&第二,景区类和休闲度假类项目投资占比较大,新产品和新业态投资热点不断涌现。2014年,景区新建和升级改造类的投资增加,实现完成投资421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0%。旅游目前在各类产业发展项目当中,仍然是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产业。其他产业产能过剩,而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旅游产品的供给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三,东部地区是全国旅游投资增长极,中西部地区投资潜力巨大。2014年,东部地区完成投资4056亿元,约占全国投资比重的58%。中部地区实现完成投资1899亿元,约占27%,西部地区实现完成投资1098亿元,约占16%。
&&&&第四,大集团、大企业加速进军旅游业,跨行业的投资态势明显。全国排名前5位的房地产企业加快布局旅游产业,主要投资旅游综合体、旅游度假区、高星级酒店等大型旅游项目。
&&&&合作共赢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而未来的20年乃至35年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更好更快的黄金期。”李金早认为,旅游是综合性的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发展旅游产业既可以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增加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服务业的比重,还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农民减贫增收。
&&&&中央因势利导,把旅游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领域,把提升旅游消费作为6大消费功能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还在研究制定有利于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
&&&&“同时,我们在消费环节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国家在公路、铁路、航空方面的大量投入,使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所以,在巨大消费需求的推动下,有利宏观政策的引领下,良好发展环境的支持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旅游产业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新的引擎。”李金早说。
&&&&李金早说:“资本日益成为整合各种要素、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将推动资本为旅游产业发展发挥强大的作用。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企业强则产业强,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逐步跨入大企业带动和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快速进军旅游行业,已成为一个明显趋势。”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挑战与压力不容忽视-金投外汇网-金投网
外汇开户预约
请选择交易商
FXBTG.大旗金融
AETOS艾拓思
ICMCapital英国艾森
Junomarkets君诺金融
ThinkForex
Windsor Brokers温莎经纪
BMFN(博美)
请选择开户交易商
您的当前位置: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挑战与压力不容忽视
来源:互联网
编辑:gaodongyan
网友评论:0
摘要:2016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挑战与压力不容忽视,但结构调整力度加快。
2月19日讯,2016年,新常态下的,挑战与压力不容忽视,但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一方面,&三期叠加&效应还会持续,风险隐患增多,总体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具有潜在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开展创新创业寻求发展,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
具体体现在:
一是消费总额增速小幅回落,消费结构将持续调整。经济整体下行、产能过剩以及预期等抑制消费的因素依然存在,预计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增速在消费环境没有较大改善的前提下,将有所下调。从地区分布上看,由于&一带一路&政策推进实施,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加深,东西部地区的消费增速差距将缩小。同时,由于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网络购物的普及,农村消费的增速将继续超越城镇消费的增速。从产业结构上看,随着&互联网+&、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培育,第三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极,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持续下滑,以钢铁、煤炭、建材为代表的第二产业面临去库存减产能的挑战,进入深度调整区间。
二是促进投资增长的政策红利显现,投资有望实现稳定。从2015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上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政府投资占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所下滑。但2015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这得益于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政府为稳定经济增长,制定了促进稳定投资增长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项目审批速度,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倡导PPP建设方式,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等。这些改革红利,将在2016年得到真正释放,国内投资有望企稳。
三是净出口增速下滑压力缓解,对外经贸发展迎来新机遇。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下挫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全球需求不足,但国际环境方面,政策落地,区复苏,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减缓;国内环境方面,入篮SDR平稳过渡,&一带一路&、国内自有贸易试验区扩容等战略效应开始发酵,中韩、中澳自贸区的建立为周边贸易带来新的增长机遇,中国外向型企业调整大致完成,高铁、核电等&走出去&项目逐一落实,2016年我国外贸增速下滑压力将有所缓解。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旋律。从财政和金融政策看,基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再平衡关键时期的背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适度的势在必行,金融改革将加快推进。
首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下行的宏观环境下,为刺激企业投资信心,有必要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债务结构,适度扩大中央的负债规模和比例。同时,进一步完善地方债务管理和处置机制,继续实施地方债务置换,加快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引入证券化等手段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其次,实施更加适度的政策。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事实上的&中性偏宽松&。重点关注化解过剩产能和资产重组工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流动性支持。根据经济动态,适时调整基准以及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供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同时,金融改革尤其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加速。下一步,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完善利率和形成机制,保持汇率弹性,健全资本市场制度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关注(http://m.cngold.org),外汇财经动态随时看。
外汇:1.6$
黄金:4.5$
外汇:1.8$
黄金:5.0$
白银:0.07$
外汇:1.8$
黄金:4.8$
原油:0.5$
外汇:1.6$
原油:0.5$
黄金:2.5$
原油:0.5$
外汇:1.8$
黄金:3.5$
白银:3.5$
外汇:1.7$
外汇:1.4$
白银:2.5$
外汇:0.9$
黄金:2.8$
外汇:1.6$
黄金:3.3$
白银:4.5$
原油:0.6$
外汇:0.4$
黄金:1.8$
外汇:1.7$
黄金:4.3$
原油:0.6$
外汇:1.9$
白银:0.05$
外汇:1.8$
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流通着不同的货币。例如,在日本是日元,在美国是美元,在英国是英镑,在德国和法国则是欧元,等等。...
100%STP,订单直达国际市场,原始点差,滑点罚十倍
888X交易杠杆,99.85%无滑点。
澳洲知名交易商,进入中国五年,市场规模行业前茅,客户...
平台稳定性好,点差低,有ecn通道
在亚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经纪商
严格的资金安全监管,极低的交易成本,丰富的交易工具。
炒外汇专题
外汇买卖专题
外汇交易专题
近一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已从...
在被中国消费者抵制了近6个月之...
近日,人民币创两年半最长连涨...
随着债券通的正式落地,人民币...
老司机们都知道,安全气囊是汽...
好消息,中国香港加入亚投行了...
一夕之间,卡塔尔成为阿拉伯国...
日,土耳其修宪公投...
2017年第一个货币崩溃的国家,...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4-4881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400-664-4881统计局:上半年经济指标运行平稳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运行|中国经济|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网财经7月15日讯 今日上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关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情况,盛来运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符合预期,也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发展规律。具体来讲,我想用五个字,“稳、进、新、好、难”,来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稳”是指经济运行平稳。首先,经济增长是比较稳的,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长率都是6.7%,呈现出阶段性企稳的态势。虽然上半年增长6.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是我也计算了一下,上半年的6.7%所创造的GDP增量如果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多增了230亿元人民币,所以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是在稳定增长的。第二,就业稳。从人社部调查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从我们统计的失业率数据来看,全国大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基本上稳定在5.2%左右,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第三,物价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与一季度持平,6月份CPI上涨1.9%。把能源和食品价格影响扣除以后,最近几个季度核心CPI上涨基本上都在1.5%-1.6%小幅波动。第四,收入和消费增长稳。上半年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5%,一季度也是6.5%。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跟一季度持平。所以从这些指标看,我们总的判断经济企稳的态势非常明显,稳的态势在持续,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进”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力度加大。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中我们比较关注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情况,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0.2%,占比12.1%,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需求结构有进。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贡献率是37%,服务和货物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是-10.4%,从三大需求来看,内需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因素,消费的贡献在提升。第三,从区域结构来看,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还在继续发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要高于东部,高于平均水平。另外“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也是稳步推进的。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落地,“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从去产能看,上半年煤炭产量下降了9.7%,粗钢下降了1.1%;从库存情况看,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了2100万平方米;从去杠杆的情况来看,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从降成本的角度来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的主营成本是略有下降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尤其是农林水、扶贫、科技这些领域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新”主要是新经济发展的态势良好,新的动力在增长。从企业主体来看,今年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大幅增长的趋势,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上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4万户,比去年1.2万户又有所提升。从新产业的情况看,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季度增长了11.8%,比一季度加快了1.8个百分点。从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来看,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28.2%,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医疗等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好”主要是表现在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积。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有所好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有利于市场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提升。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4%,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是负增长。另外,社会事业各个方面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经济总体上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稳中有新。但是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运行中也是稳中有忧,稳中有难。
  “难”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国际环境看,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持续低迷,而且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包括近期英国的脱欧公投,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所以外部的环境比较难。二是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实体经济运行还是比较困难。另外,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的问题有所增加。所以整个形势还是比较复杂,困难还是很多的,而且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面对这样一个艰难的局面,中国经济上半年能够交出稳定增长、稳中有进的答卷,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壮大新的发展动能,力促经济稳中向好。
中国足够大,中国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我们的地域差距又很大,我们应该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可以做像BAT一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恐怕我们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从1到N”的改进,牢牢地占领中间技术。
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也是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实施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美欧市场,以滥用和消费WTO的方式,几乎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都启动“双反”调查。更糟糕的是,美欧正在协同立场,将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
在供给侧调结构过程中,改善这个地方的教育结构,改善这个地方的资本投入结构等都属于供给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不考虑长远就是不作为,这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金融业占据绝大部分利润的现状若得不到有效改观,中央政府出台再多的财税优惠政策都只能无济于事,这些优惠政策的果实最终都会沦落为金融业的“下饭菜”。同理,受利润低微瓶颈制约,非金融企业尤其制造业的未来经营前景将是暗淡的,甚至是死路一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新常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