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又½ ÷ -4又4/25 ÷ -1又2/12 ÷ | -3又1÷18 |

当前位置: >>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
<img src="http://bos./v1/docconvert4968/wk/20fef1da82bd00ee3dee43/0.png?responseContentType=image%2Fpng&responseCacheControl=max-age%3D10&responseExpires=Thu%
2C%2024%20Aug%5%3A02%3A55%20%2B0800&authorization=bce-auth-v1%2Ffa1fa7cc8e%2FT07%3A02%3A45Z%2F-1%2Fhost%2Ffbc0b9ae759de8a3da47abf4d57bef49450&x-bce-range=0-9807&token=eccf3e527a24b904d1f3ba1a229ea683cafe7131e&expire=T07:02:45Z" style="width: 100%;">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一讲数阵找规律1.按一定的规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1,2,3,4,5, ( (3)1,2,4,8,16, ( (4)2,1,3,4,7, ( 处填 11。 (5)1,2,5,10,17, ( 括号处填 26。 (6)1,8,27,64,125, ( (7)1,9,2,8,3, ( ) ,343 解:立方数列,括号处填 216。 解:双重数列,括号处填 7. ) ,4,6,5,5 ) ,37,50 解: 后项-前项=前项的项数×2-1, ) ,7 ) ,64 解:等差数列,括号处填 6。 ) ,70 解: 等差数列,括号处填 75。 解:等比数列,括号处填 32。 (2)100,95,90,85,80, () ,18,29,47 解:相邻两项的和等于下一项,括号2.观察下面已给出的数表,并按规律填空:解:第 5 行的括号中填 25;第 6 行的括号中 填 37。 3. 先观察下面各算式,再按规律填数。 (1) 9×9+7=88 98×9+6=888 987×9+5=×9+___=888888 __________×9+1=_____________ (2) 21×9=189 321×9=×9=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 (1)3,888888; (2)888889。 4.寻找规律填数: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1)考察上、下两数的差。32-16=16,31-15=16,33-17=16,可知,上面那个 “?”=35-16=19,下面那个“?” 解:18+16=34。 (2)从左至右,一上一下地看,由 1,3,5,?,9,?知,12 下面的“?”=7; 一下一上看,由 6,8,10,12,?,?知,9 下面的“?” 解:14。 提高: 1.下面一张数表里数的排列存在着某种规律,请你找 出规律之后,按照规律填空。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二讲排列组合一1.现在有 1 克、2 克、4 克的砝码各一个,在天平上能够称出多少种不同重量的 物体? 解:7 种。一个砝码:1、2、4;两个砝码:1+2、1+4、2+4;三个砝码:1+2+4。 1-7 克的物体都可以称出来。 2.用 1、2、3、4 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解:24 个 3.用 3 张 10 元和 2 张 50 元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币值(组成的钱数)? 解:11 种 4.小明有 4 块糖,每天至少吃一块,也可以一下全吃完。问小明把糖吃完有多 少种不同的方法? 解:4=1+1+1+1,4=1+1+2=1+2+1=2+1+1,4=1+3=2+2=3+1,4。共 1+3+3+1=8 种。 5.商店里有 100 克的茶叶 3 包,300 克的茶叶 2 包,400 克的茶叶 1 包,500 克 的茶叶 2 包,小明要到商店给爷爷买 1 千克茶叶,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售 货员阿姨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把茶叶交给小明? 解 : 500+500 ; 500+400+100 , 500+300+100+100 ; 400+300+300 , 400+300+100+100+100。共 5 种。 提高班 1.用 0、1、2、3 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解:24 个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三讲排列组合二1.用 6 根长短、粗细一样的火柴棍拼出四个等边三角形(即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如何拼? 解:如右图的立体图形。 2. (1)三个小朋友三分钟削三支铅笔,九个小朋友六分钟削几支铅笔? (2)三只猫三天吃三只老鼠,六只猫几天吃 18 只老鼠? 解: (1)18 支;(2)9 天。 3.大杯子能装 50 克水, 小杯子能装 30 克水。 你能用这两只杯子量出 70 克水吗? 怎样量? 解:可以,先把大杯子装满水,再从这一大杯子里倒 30 克水进小杯子,这时, 大杯子里还有 50-30=20 克水,然后倒掉小杯子中的水,把大杯子中的 20 克水 倒进小杯子,最后再倒一大杯子水,这样 20+50=70 克水。 4.某超市出售酱油, 规定每 3 个空瓶可以换一瓶酱油, 小明妈妈买了 15 瓶酱油, 她最多可以用多少瓶酱油? 解:15+5+1+1=22(瓶) ,或者 15+5+2=22(瓶). 5.电视台要播放一部 30 集的动画片,如果要求每天播出的集数互不相等,该动 画片最多可以播几天? 解:7 天. 30=1+2+3+4+5+6+9,30=1+2+3+4+5+7+8。 提高班 1.有一个台称,只能称 40 千克以上的重量,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的体重都在 20~39 千克之间,他们都想知道自己的体重。用这台称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各自 的体重? 解:先甲、乙、丙合称,设重量为 a 千克;再甲、乙合称,设为 b 千克;再甲、 丙合称,设为 C 千克。由此求出:丙=a-b,乙=a-c,甲=b+c-a。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四讲和倍与差倍1.弟弟今年 15 岁,姐姐今年 20 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 75 岁时,两人各多少 岁? 解:姐姐 40 岁,弟弟 35 岁。 2.两堆石子相差 16 粒,如果混在一起,那么可以重新分成数量都是 28 粒的三 堆。求原来两堆石子各有多少粒? 解:50 粒,34 粒。 (28×3+16)÷2=50(粒),50-16=34(粒)。 3.红红与兰兰共有 61 本书,红红给了兰兰 5 本书,兰兰自己又新买了 3 本书, 红红现在比兰兰少 2 本书。问:两人原来各有几本书? 解:红红 36 本,兰兰 25 本。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 120,而减数是差的 3 倍,那 么差等于多少? 解:15. 减数与差的和是 120÷2=60,差是 60÷(3+1)=15. 5.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 90 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 3 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 少棵? 解:杏树棵数:90÷(3-1)=45(棵)桃树棵数:45×3=135(棵) 。 6.有两块布,第一块长 74 米,第二块长 50 米,两块布各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 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 3 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解:把第二块布剩下的米数看作 1 倍数: (74-50)÷(3-1)=12(米) 剪去的米数: 50-12=38(米) 。 7.有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卖出 25 米,第二块卖出 14 米,剩下的布第二块 是第一块的 2 倍,求每块布原有多少米? 解: (25-14)÷(2-1)+25=36(米).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五讲 基础班简单逻辑1.某地质学院的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观察和鉴别: 甲判断:不是铁,也不是铜。 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的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 人完全说错了。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一半的吗? 解:丙全说对了,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先设甲全对,推出矛盾后,再 设乙全对,又推出矛盾,则说明丙全对,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 2.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和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 银牌, 一人得铜牌。 老师猜测: “小明得金牌, 小华不得金牌, 小强不得铜牌。 ” 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 解: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1)若小明得金牌,小华一定“不得金牌” ,这与“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 盾,不合题意。 (2)若小华得金牌,那么“小明得金牌”与“小华不得金牌”这两句都是错的, 那么“小强不得铜牌”应是正确的,那么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3.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 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 “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 乙说: “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 丙说: “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 丁说: “乙说的是事实。 ”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 同学们,请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解:乙和丁是盗窃犯。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 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可是乙和丁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 只能是丙说了假话,乙和丁说的都是真话。即“丙是盗窃犯” 。这样一来,甲说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所以甲说的不可能是假话, 只能是真话。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真话。乙和丁说的是假话,即丙 不是罪犯,乙是罪犯。又由甲所述为真话,即甲不是罪犯。再由丙所述为真话, 即丁是罪犯。 4.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在一起,其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战士,一位是大学 生。现在知道:小李比战士年龄大,小王和大学生不同岁,大学生比小张年龄 小。那么三人各是什么职业? 解:小李是大学生,小王是战士,小张是工人. 5.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小朋友。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 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问: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朋友? 解:甲是日本人,乙是中国人,丙是英国人。 6.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 象棋迷。 (1)车工只和电工下棋; (2)王、陈两位师傅经常与木工下棋; (3)徐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 (4)陈师傅比钳工下得好。 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从事什么工种?徐是车工,王是钳工,陈是电工,赵是木工。 解:提示:由(2) (1)可画出右表: (3)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六讲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12×4×25;(2)125×13×8; (3)125×56; (4)25×32×125.乘除简便答案:(1)1200;(2)13000;(3)7000;(4).(1)125×(80+4);(2)(100-8)×25; (3)180×125; (4)125×88. 答案:(1)10500;(2)2300;(3)22500;(4)1)1375÷25;(2)1. 答案:(1)55;(2)56. 4.(1)(128+1088)÷8;(2)()÷4; (3). 答案:(1)152;(2)47;(3)9. 5.(1)384×12÷8;(2). 答案:(1)576;(2)53. 6.(1)2352÷(7×8);(2)1200×(4÷12); (3)1250÷(10÷8);(4);(5)636×35÷7. 答案:(1)42;(2)400;(3)1000;(4)10;(5)3180.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七讲 植树问题 1.有一条 2000 米的公路,在路一边每相隔 50 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 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 答:41 根.=41(根) 2.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 1000 米的甬路,每边相隔 8 米 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 答:248 棵.()×2=124×2=248(棵) 3.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 150 米,每隔 3 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 株? 答:150÷3=50(棵). 4.一根木料截成 5 段要 16 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 7 段要几分 钟? 答:每截一次需要:16÷(5-1)=4(分钟) ,截成 7 段要 4×(7-1)=24(分钟). 5.从 1 楼走到 4 楼共要走 48 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 1 楼到 6 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答: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48÷(4-1)=16(级) ,从 1 楼到 6 楼共走:6-1=5 (段)楼梯,16×5=80(级)台阶. 6.马路的每边相隔 7 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 3 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 槐 151 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21 千米.先求出无轨电车 3 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 小时行的路程. 7×(151-1)÷3×60÷1000 =21(千米) =21(千米) 提高班 1.一列火车共 20 节,每节长 5 米,每两节之间相距 1 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 20 米的速度通过 81 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 答:火车的总长度为:5×20+1×(20-1)=119(米) ,火车所行的总路程:119 +81=200(米) ,所需要的时间:200÷20=10(分钟) 答:需要 10 分钟. 或 7×(151-1)×(60÷3)÷0÷3×60÷0×20÷1000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八讲 答:1983.平均数问题1.求 、、2005 的平均数. 2.缝纫机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缝纫机 750 台,第二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 生产的 2 倍多 66 台,下半年平均月生产 1200 台,求这个厂一年的平均月产量. 答: (750×3×2+66+750×3+1200×6)÷12=1168 台. 3.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 2 人的身高是 123 厘米,另外 4 个人的 身高都是 132 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答:(123×2+132×4)÷(2+4)=129 厘米. 4.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前 2 个小时每小时飞行 450 千米,后 3 个小时每小 时飞行 420 千米.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答:(450×2+420×3)÷(2+3)=432 千米/小时. 5.小王、小张、小李三人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 82 分,如果加上小周,四人的 平均成绩是 86 分.小周数学考试的成绩是多少分? 答:86×4-82×3=98 分. 提高班 1.小英 4 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87 分,5 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88 分.第 5 次测验得了多少分?答:88×5-87×4=92 分. 2.五个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平均 94 分, 而其中有三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 92 分,另外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答: (94-92)×3÷2+94=97 分.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九讲几何图形的规律1.观察下图 13 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所缺的图形. 图中每一个给出图形都是由两部分组 成的.前两行中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外 部图形都是三角形、圆和正方形这三 个图形,所以空白处的外部图形为三 角形.前两行中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内 部都是圆、三角形和正方形,并且颜 色为白、黑、阴影,因此空白处的内 部图形为正方形,并且为黑色.2.观察图 14 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 所缺的图形. 题目给出图形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头、胡须、身子和尾巴. (1)头: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头部分别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因此第二行 空白处的图形其头为三角形,第三行中空白处的图形其头为正方形. (2)胡须: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胡须分别为每边一根、两根、三根,因此,第 二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胡须每边有两根,第三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胡须每边有 两根. (3)身子: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身子分别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因此,第 二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身子为圆形,第三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身子为三角形. (4)尾巴: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尾巴分别为向右、向左和向上,因此,第二行 中空白处的图形的尾巴向左,第三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尾巴向左. 3.在题目后面给出的四个图形中,哪一个图形填在空白处能符合图形的变化规 律(图 15)?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选择(3).题目给出图形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正方形内点的个数, 一个是正方形内的图形. (1)给出的图形内分别有 3 个点、1 个点和 4 个点,因此,空白处的图形内 部应有两个点. (2) 给出的图形的内部分别为三角形、 线段和正方形,即由 3 笔、1 笔和 4 笔 画成, 因此空白处图形的内部应由两笔 画成. 4.按顺序观察下面图形,并按其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解: ① ② ③ ④ 提高班 1.在图 16 中,按变化规律填图. 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1) “身子”的外部与内部互换,且颜色也交换,同时内部的图形摆放方法也 发生了变化. (2) “胳膊”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颜色由黑色变为阴影. (3) “头”从上部变到下部,颜色由阴影变为黑色.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十讲 1.数字谜在下列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答案: (1)(2)2.下面各题中的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 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当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以下各算式都成立?答案: (1)红=2,花=1,映=9, 绿=7,叶=8,春=4。 解答过程;春的取值范围为:2,3,4。 ①若春=2,则红=4,叶=7,但积的首位数字叶一定大于 7,所以春≠2。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②若春=3,则红=1 或 2: 若红=1,则叶=7,但积的首位数字叶一定小于 7,所以红≠1; 若红=2,则叶=4,但积的首位数字叶一定大于 4,所以红≠2; 因此,春≠3。 ③若春=4,则红=2,叶=8,花=1,绿=7,映=9。 (2)我们从小热爱科学= 解答过程:由个位数字特点分析出: 学=2,科=6; 学=4,科=6; 学=5,科=3,7,9; 学=8,科=6。 逐一分析上述五种情况,用积÷乘数,就得到被乘数。3.在下面乘法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答案:(1)确定乘数的范围为 7、8、9,根据是被乘数的百位 4 与乘数相乘的积再加上 十位的进位,结果为 3□。然后逐一试验,得出答案。 (2)选择被乘数的个位与乘数相乘的积的个位 2 作为解题突破口。两个一位 数相乘,积的个位为 2 的算式有: 1×2=2 2×6=12 3×4=12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4×8=32 6×7=42 8×9=72 又由于被乘数的百位与乘数相乘后再加上十 位的进位,结果等于 46,所以可确定乘数为上 面算式中的 6 或 7 或 8 或 9。最后逐一试验。 (3)乘数不可能为 5,若乘数为 5,5 与被乘 数的十位数字 7 相乘后, 再加上个位的进位 不可能等于个位为 0 的数, 所以被乘数的个 位为 5,乘数为 4 或 8,这样得到两个解。 (4)由于被乘数的个位 4 与乘数相乘的积的个位为 2, 所以乘数 为 3 或 8。 3 作乘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使积成为 52□2, 但 所以 乘数为 8。 下面确定出被乘数的首位数字为 6, 最后确定出被乘 数的十位数字为 5。 4.在下面除法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答案: (1)由于余数为 7,所以可以确定除数的取值范 围为 8 或 9, 再根据除数与商的个位相乘的积为 5 □,确定出商的个位的取值,最后求出被除数, 得到两个解。 (2)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被除数,而求出被除数的关键又是求出 余数。根据除数 9 与商的个位 2 相乘的积等于 18,而被除数的 个位为 1,余数要比除数小,故余数为 3。最后求出被除数,问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题得解。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十一讲 巧求周长 1.试求左下图的周长(单位:厘米)。50 厘米。2.右上图是由边长为 1 厘米的 11 个正方形堆成的“土”字图形。 试求出其周长。 解:24 厘米。 3.下图是某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示意图,设计者在图上只标明了三条线段的长度 (单位: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188 米。 解:(28+16+50)×2=188(米)。 4.求下图周长.单位:厘米.15 4 54050解:218 厘米.5.右图是由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纸片组成的一个“5”字,已知长方形长 4 厘米,宽 2 厘米,“5”字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28 厘米.提高班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有两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第二个长方形长的 2 倍,第一个长方形的宽 是第二个长方形宽的一半,请问哪个长方形的周长更大? 解:第一个.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第十二讲期末测试 测试时间:90 分钟 一、填空题(30 分) 1.按照下列图形的排列规律、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 图形。 分) (3 答案:2、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 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每空 3 分, 共 9 分)答案:3、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每题 4 分, 共 12 分) (1)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2)(3) 二、计算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 (1)125×(40+8) (2) 25×125×16(3)2004×25(4)775÷25答案: (1)6000; (2)50000; (3)50100; (4)31. 三、应用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 1.中关村三小有 15 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 93、 94、 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 钟跳绳多少个? 答:90 个.2.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 2 人的身高是 123 厘米,另外 4 个人的 身高都是 132 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答:(123×2+132×4)÷(2+4)=129 厘米.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3.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 60 千米.小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 15 千米, 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 10 千米.求小红往返的平均速度. 答:60×2÷(60÷15+60÷10)=12 千米.4.小英 4 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87 分,5 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88 分.第 5 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答:92 分.5.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分×2=6 分) (3 答:(1)25×4=100 厘米;(2)(10+15)×2=50 厘米。 6.下图是由七个长 5 厘米、宽 3 厘米的相同长方形经过竖放、横放而成的图形。 求这个图形的周长。答:7 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去图中重叠部分, (5+3)×2×7-3×2×6=76(厘米)。 7. 把长 2 厘米、宽 1 厘米的长方形摆成如图 13―4 的形状,求该图形的周长。 答:66 厘米.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8.有一条堤全长 600 米,从头到尾每隔 5 米栽一棵国槐,可栽国槐多少棵? 答:600÷5+1=121 棵. 9.马路的一边每相隔 9 米栽有一棵柳树.张军乘汽车 5 分钟共看到 501 棵树.问 汽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答:9×(501-1)÷5×60=54 千米.10. 从 1 楼走到 4 楼共要走 48 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 从 1 楼到 6 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答:80 级. 四、选做题: 1.1997 年 7 月 1 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某城 市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活动.参加游行的总人数有 60000 人,这些人平均分为 25 队,每队又以 12 人为一排列队前进.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为 1 米,队与队之间的 距离是 4 米,游行队伍全长多少米? 解:(1)每队的人数是: (2)每队可以分成的排数是: (3)200 排的全长米数是: (4)25 个队的全长米数是: (6)游行队伍的全长是: 答:游行队伍的全长是 5071 米. 2.把一根线绳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从对折后的中间处剪开,这根线绳被 剪成了多少段? 答:对折一次: 2*2-1=3 段 600(人) 0(排) 1×(200-1)=199(米) 199×25=4975(米) 71(米)(5)25 个队之间的距离总米数是:4×(25-1)=96(米) 小学三年级上期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对折二次:4*2-3=5 段 对折三次:8*2-5=11 段.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14.75-(2又4/7-1又1/4)2.3又5/9-(1又5/9-2/7)3.(4/5+1/4)÷7/3+7/104.0.374÷10/99-0.374+1又1/10×0.3745.75+185×56.0.8×7+4/57.(1/6+2.25-1又2/3)÷3又1/2×1又1/38.〖(0.8-4/15)÷13又1/3+3.76〗×1又2/199.1又3/4×2/7+5又1/3÷1又1/3-4又1/310.3.28+(20.6-16.8÷4.8)×3.211.1/5×(3.4+3.4+3.4+3又8/5+3又2/5)12.9÷〖1-(2/5+9/20)〗÷16满意加一百分不过要把过程写的清清楚楚
黎约践踏XR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14.75-(2又4/7-1又1/4)=14+3/4-(2+4/7-1-1/4)=14+3/4-2-4/7+1+1/4=14-2+1+3/4+1/4-4/7=13+1-4/7=13+3/7=13又3/72.3又5/9-(1又5/9-2/7)=3+5/9-(1+5/9-2/7)=3+5/9-1-5/9+2/7=3-1+5/9-5/9+2/7=2+2/7=2又2/73.(4/5+1/4)÷7/3+7/10=(4/5+1/4)*3/7+7/10=(16+5)/20*3/7+7/10=21/20*3/7+7/10=9/20+7/10=(9+14)/20=23/20=1+3/20=1又3/204.0.374÷10/99-0.374+1又1/10×0.374=0.374*99/10-0.374+1又1/10×0.374=0.374*9.9-0.374+1.1×0.374=0.374*(9.9-1+1.1)=0.374*10=3.745.75+185×5=5*15+185*5=5*(15+185)=5*200=10006.0.8×7+4/5=0.8*7+0.8=0.8*(7+1)=0.8*8=6.47.(1/6+2.25-1又2/3)÷3又1/2×1又1/3=(1/6+2-1/4-1-2/3)*2/7*4/3=(1/6+1-1/4-2/3)*2/7*4/3=(2+12-3-8)/12*8/21=1/12*8/21=2/638.〖(0.8-4/15)÷13又1/3+3.76〗×1又2/19=[(4/5-4/15)÷40/3+3.76]×21/19=[(12-4)/15*3/40+3.76]*21/19=[8/15*3/40+94/25]*21/19=(1/25+94/25)*21/19=95/25*21*19=19/5*21/19=21/5=4+1/5=4又1/59.1又3/4×2/7+5又1/3÷1又1/3-4又1/3=7/4*2/7+16/3*3/4-4-1/3=1/2+4-4-1/3=1/2-1/3=1/610.3.28+(20.6-16.8÷4.8)×3.2=3.28+(20.6-3.5)*3.2=3.28+17.1*3.2=3.28+54.74=5811.1/5×(3.4+3.4+3.4+3又8/5+3又2/5)=1/5*(3.4+3.4+3.4+3.4+4.4)=1/5*18=18/5=3+3/5=3又3/512.9÷〖1-(2/5+9/20)〗÷16=9÷[1-2/5-9/20]÷16=9÷[3/20]÷16=9÷[3/20*16]=9÷[12/5]=9*5/12=15/4=3+3/4=3又3/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数学口算题20道7分之4+7分之2÷2= 1÷25%= 3又5分之3÷3= 4-1又5分之1÷1又5分之1 = 1-12分之5-12分之5= 2.4×6分之5= 254-97= =4又3分之1÷1.3= 4分之1+3分之1-4分之1+4分之1= 19÷19%= 8分之3-37.5%= 51分之22×33分之17= 0.75×99+0.75= 1又4分之1×3分之2= 2又4分之3-8分之3-8分之5= 40÷10分之11=2÷33分之11÷2= 5又4分之3÷5.75= 2分之1+2分之1÷2分之1+2分之1=
落落为君9988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7分之4+7分之2÷2=5/7 1÷25%= 4 3又5分之3÷3=6/5 4-1又5分之1÷1又5分之1 = 3 1-12分之5-12分之5= 1 2.4×6分之5= 2 254-97=157 04又3分之1÷1.3=2.5 4分之1+3分之1-4分之1+4分之1=7/12 19÷19%= 100 8分之3-37.5%=0 51分之22×33分之17=2/9 0.75×99+0.75=75 1又4分之1×3分之2=5/6 2又4分之3-8分之3-8分之5=1又4分之3 40÷10分之11=400/112÷33分之11÷2=3 5又4分之3÷5.75=12分之1+2分之1÷2分之1+2分之1=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你打上去不累啊…几年级啊、我建议你自己去拿稿纸算算,很有成就感的然后找个大哥哥姐姐给你检查一下~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