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发展的玛雅文明毁灭多次,无数次的毁灭之后,残留的-人心怎么还在整个宇宙之中呢?

如何对宇宙文明进行分级? - 知乎1535被浏览376561分享邀请回答1.3K1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26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4 个回答被折叠()文章不存在_百度首页&p&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某个星际流浪文明在一个红矮星系上发现了人类留下的石碑。&br&这个石碑放在行星背面,太阳光永远也照射不到,在一片平整的岩石基座上,是一个长方体的光滑方碑。&br&由于宇宙已经步入暮年,红矮星所在的银河系早已分崩离析成一片稀薄的淡雾,恒星间的距离变得非常遥远,再狂暴的天体爆发掀起的高能粒子的浪潮,传到这里时也已经是无关痛痒的涟漪。所以长方石碑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几乎和建造时一样,静静的躺在基座上等待发现者的到来。&br&星际流浪文明——一个硅基大圆球,在宇宙中漂泊了上百亿年,已经习惯了用微弱星光的能量缓慢的思考。所以它只调用了很小一部分计算能力,以稍高于普通人的智力打量这个方碑。&br&这个方碑由碳原子以非常规整的形式紧密的排列组成,比钻石还坚硬,然而并没有刻下任何记号。&br&流浪文明来了点兴趣,它考察过很多文明留下的墓碑,很多都试图留下一些名言警句,然而别的文明根本不可能对这些寥寥几句文字产生任何同理心。倒是看起来越简洁的墓碑,往往要传递的信息越丰富,以至于没办法通过蚀刻的方式表达到墓碑表面。&br&它仔细扫描了墓碑的断面,并没有发现自动化的设备,也没有发现单个碳原子内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br&忽然,一个进程跳出来,提醒它发现了信息传递的途径。原来石碑是以简单的几何形式传递信息的。&br&以石碑某一条边作为一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出石碑六个表面的对角线长度是三个无理数,人类文明以这三个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储藏理论上无限丰富的信息。&br&当然了,工艺有极限,石碑的精度最多不过达到原子级别,人类一共只能在这三个无理数中蕴含几十GB的信息。&br&如果以四进制为准的话,其中两个无理数都以相同的一组数字作为开头,然后这组数字出现在几乎同样长的位数之后,两组相同的数字中间,都夹着大概十来GB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两组信息有着微妙的对称关系,有几十个相同的周期变化,很多数据在两组中都同时重复出现,就像是同一首歌的不同变调。&br&另外一个无理数与前两个无理数在形式上完全不同,它的开头是一个简短的自译解系统,然后紧跟着大概1GB的三进制数据。&/p&&p&刚发现人类的自译解系统的时候,流浪文明不以为然的想起自己曾遭遇过的成千上万个墓碑,那些熬不过漫长时间损耗和光椎隔离的文明,总是试图用别人可以接受的宇宙共识来解释自己的感受,其实他们哪能体会到别人和他们身体构造、以及文明面貌的天差地别,以至于别人根本很难理解他们的主观感受。见得多了,流浪文明觉得别人的历史就是累赘,犯不着浪费宝贵的计算资源去理解。&/p&&p&然而,人类的自译解系统很不一样,简单到让流浪文明一目了然,因为那就是一个元素周期表。而那个三进制数据,对应着一个三维结构,利用元素周期表就可以把这个三维结构还原成一个三维物体。&/p&&p&开始有点意思了。流浪文明想。它马上用原子级的3d打印机把这个三维物体打印出来。这是一个有机物组成的小球,小到在打印出来的一瞬间就冻结在平整的岩石基座上。流浪文明等了很久,也没看到这个碳基小球有什么动静。&/p&&p&流浪想了很久,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尝试,终于,它意识到那个碳基小球很可能是一种和它一样的生命。它跑到行星面向红矮星太阳的那一面,在那里有永远蒸腾着漫天水雾的海洋。太阳正下方的云层厚达几万米,云层下方的海水温度似乎能够让碳基小球拥有一定活性,既不太快氧化或变质,也不会冻成冰块。&/p&&p&如它所愿,碳基小球的外层结构和海水产生了可控的物质交换。但没过几天,这个小球就维持不了这种活动,慢慢的僵死过去。流浪文明懊恼的想,这真是一种脆弱的生物,难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它尝试着生产出亿万个这种生物投入大海,或者是把这些生物按照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然而都不起作用,这种碳基生物根本没有起码的自持能力。&/p&&p&流浪文明观察着碳基小球的构造,它意识到,在小球内部存在一个空缺的位置,而这个位置才是碳基生物的核心。&br&它读取出另外两个无理数里的四进制数据,在数据开头简短的索引里,它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到那是两组碱基对拼接成的大分子。&br&在碳基小球里的空缺只能容纳其中一组大分子,它把其中一组23对大分子放进去后,又经过了漫长的环境调试,才让这个细胞能够成活。&br&流浪文明无比惊讶的看到,这个细胞一分为二,然后不断分裂,在dna的控制下,千万个细胞分化出越来越复杂的组件。这种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三个无理数里蕴含的几十GB的信息量。这对于它这种单一生命体来说是无法想象的。&br&在海岸边上留下几百个发育到不同程度的胚胎、胎儿残骸后,从它制造的人造子宫里,终于孕育出一个人类。&/p&&p&第一声啼哭响起,他让它完全慌了神,因为它完全不知道怎么让这个脆弱的生物生存下来。它跟踪着他的所有体征:心跳、呼吸、神经冲动、肠胃蠕动…………似乎人体的每一个数据都有着深意,它被如此复杂的生物吓得手足无措,直到等待了几个小时后,它才意识到,这个生物并不能靠消化无机物为生。他饿得已经没有力气哭闹,把手指放到嘴中吮吸,这才提示它把蛋白质脂肪混合成的液体灌到他嘴中。&/p&&p&小孩在流浪文明的哺育下一天天成长起来,当他睁开眼睛,第一次看到它模糊的身影后,每次它这个漂浮着的大球靠近他时都会听到某种声音,也就是提醒它他饿了,或是冷了。&br&流浪文明尝试过调用自己的所有进程来进行计算,以至于它消化了红矮星系里的另外一个小行星,然后摊薄成几十个行星直径的大圆伞,为了获取更多光能来增加计算能力,它贴近红矮星的火海到差点无法逃出引力井,然而也没办法用计算模拟出人类的生长历程。&/p&&p&所以,它只能跌跌撞撞的抚育着小孩慢慢长大,在这个过程中,它甚至忘了要继续往前赶路,因为每种智慧生物共有的欲望——好奇心紧紧抓住了它,让它忍不住想看看人类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复活的人类会带给它什么信息。&/p&&p&流浪文明注意到,小孩从人造子宫生出来后,形态才最终稳定下来。在他出生前那9个月的生长过程中,胚胎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同时生长的,而是按照不同基因段激活的先后次序呈现出形态的巨大变化,因此胚胎看起来像是从原始渐变到复杂的很多个物种,这些物种似乎都有一定完整性,能够对应到不同的生存环境。比如适应微观环境的球状微生物、长着双鳍可以在海水里划水的长条状鱼类、四肢短小长着鳃裂在陆地与海洋结合处活动的两栖类,拖着长尾巴在陆地上四肢着地爬行的爬行动物……胚胎一直发育到第4个月,才能依稀看出最终的人的形态。&/p&&p&流浪文明陷入了沉思,这种胚胎形态的不断演化,一定包含着宝贵信息——这很有可能揭示出,人类的DNA并不只是对应着人这一个物种,而是千千万万个其它物种。这不只是一颗种子,而是千万颗不同的种子。&/p&&p&在流浪文明反复测试DNA的时候,小孩长大了。他的身体很健康,但它却对他越来越感到失望。它从他迷惘的眼神里看不出一丝智慧的影子。他的大脑空无一物,过了哺乳期以后,他连进食和站立行走这些基本技能都要依靠流浪者的指导,更不用说用语言和动作与流浪者有稍微复杂一点的交流。他只是每天浑浑噩噩的在海边走来走去,或是直接躺在地上瞪大眼仰望笼罩着半个星球的云雾。他并没有像它预计的那样,在某天醒来后忽然向它讲述起人类的沧桑历史。&/p&&p&它读取过很多其它文明留下的墓碑,虽然很难理解墓碑上的大部分信息,但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群体文明的个体,都能够在再生的过程中获取前世的记忆。而像流浪者这种单一个体的文明,记忆更是具有很强的连贯性。&/p&&p&从胚胎的发育过程看起来,人很有可能是一种群体生物,也许他们的记忆是储存在集体意识里?流浪者想到还有另外一组DNA没有发育成人,所以它认为答案一定是要至少两个不同人类才能够完整的。&/p&&p&&br&&/p&&p&没有黑夜,也没有日落,潮汐锁定的行星上没有可以计算时间流逝的参照。在某个云海退去的时刻,第一个人类在海边醒过来,还处于童年的他,看到地平线上庞大的红矮星在海洋的上方占据了整个视野,红色的火海上翻滚着耀斑和黑子,近的像是人会马上掉到里面化为灰烬。前方的大海、沙滩、后方向两边延伸到地平线尽头的岩石高山,整个世界都失去了立体感,万物浸泡在红色的阳光里,像是一片片红色的剪影。&/p&&p&他被这壮观的景色震慑住了,但他模糊的意识只让他的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p&&p&直到他听到附近的一声啼哭——第一个他以外的人类声音,像一股风吹走了他脑海中混沌世界的迷雾。&/p&&p&一个女婴躺在半球形的流浪者的怀中,从海水中升起,来到他的跟前。他拨开自己蓬乱的头发,在触到女婴的一瞬间,他的手就被她的小手抓住了。这让他第一次笑了起来。&/p&&p&&br&&/p&&p&流浪者看着这两个人类,这两个有些许微妙不同的生物。它还不知道人类在生理上为什么要有这些不同,但就在女婴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他就找到了自我意识,那么这种设计一定是具有它无法理解的深意。&/p&&p&&br&&/p&&p&流浪者开始忙碌起来,他看到它升向天空,然后像一道光一样奔向远方。它以快到人眼没法捕捉的速度沿着海滩设立起万亿个人造子宫和培养皿。海滩沿着星球的明暗交界线绕了一个圈,圈一侧朝阳的半球覆盖着几万米高的海洋高山(海洋被红矮星吸引得高高隆起),它在海水里找到制造生物的水和矿物原料。大风从海洋高山的山顶涌向高空,又在明暗分界线的后方下沉涌回海滩,这个流动着的温暖湿润的大气层就成为它制造生物的温房。&/p&&p&流浪者注意到,人类DNA有接近90%的部分既不组成有用的器官,也没有激活其它基因,也不参与调节身体的任何一项机能,也就是说,基因的一大部分是“没有用”的。它很自然的想到,在人类胚胎发育的过程中,那无数种有别于人类的其它物种,可以借助这些“没有用”的基因发育成完整的个体。&/p&&p&当她已经长大到可以和他在沙滩边上玩耍的时候,流浪者已经通过消化背阳面的高山,成长为一个悬浮在行星明暗交界线上的细环。它从环上垂下亿万根触手,料理着摆放在浅海边上的无数人造子宫。每天都从这些子宫里走出、游出千奇百怪的物种。流浪者已经对拼贴DNA片段的游戏着了迷,因为它不可能知道这些片段的对应关系,所以还原出地球物种的方法就只能是几乎无限多次的试错,去用随机拼接出的DNA培育出生物。&/p&&p&(人类的进化树上有成千上万次分叉,人类的DNA就包含了每个分叉节点所对应的每一个原始物种。只不过在人类正常的发育中原始物种的基因不参与表达,而近亲结婚可能会激活这些原始基因,产生返祖现象)&/p&&p&这个唯一的方法成功率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子宫里走出的生物经常是奇怪到难以名状。有拖着像山一样光滑身躯的巨兽,也有胡乱生长的像礁石一样的海洋生物,还有披着海藻乱发到处游走的大蛇。也有一些根本没有完整的身躯,只是一个大大的肉体圆球裂着一条小缝,或是一堆缠绕在一起的长着利爪和牙齿的肢体。&/p&&p&流浪者彻底对那个不起眼石碑叹服了。区区几十G数据,就有着这么多种可能性。&/p&&p&海水被风带动着起伏不已,时时刻刻把那些失败的作品推上海滩,形成一条环绕整个星球的肉体的山丘。直到有一天,它无意中从垃圾基因中翻出几千个字节,拼贴到线粒体基因上,形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然后嫁接到某种原始的植物DNA片段(这些片段也许是因为反转录病毒感染到哺乳动物的祖先身上的)上,形成一种能够扎根在肉山上的森林。&/p&&p&从这个浩大的工程里,流浪者体会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思考方式。以往它都是用自己的硅基硬件进行运算,而现在,它是用DNA生成的程序,加载到广袤的充满随机性的自然界中完成运算。&/p&&p&第一个人类不明白,一直照顾着他的流浪者为什么不再陪在他身边。为了躲避海边尸骨发出的恶臭,他和她搬到了山顶上的一个洞穴里。每天早上醒来,他们会发现洞口放着一天的食物,从洞口外的平台可以看到流浪者横跨天际的雄伟身躯,它依然在挥舞着触手忙碌的继续自己的工作&/p&&p&那两个人类慢慢长大,男人的四肢变得粗壮,体毛变得浓密。女人的胸脯高高隆起,身体的曲线变得修长柔和。就在流浪者完成手中的浩大工程的时候,他们的小孩出生了。&/p&&p&流浪者收回亿万根触手,缩成一个小球来到洞穴里为她接生。它像曾经抱着他们一样抱着刚出生的婴儿。它领着他们来到洞穴外面的平台上,从平台俯瞰下去,那就是它留给他们最后的礼物了。&/p&&p&&br&&/p&&p&从半山腰蔓延到海边的茂密森林,一直跟着明暗交界线往左右延伸到远方。在森林里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各种果实以及穿行其间的野兽。越过森林,远处的海里有大型的海兽露出像小岛一样的头颅,在海里游弋的鱼不时跳出水面露出白色的肚皮。海洋的深处,一群群大鸟正展翅向云海里飞去。&/p&&p&&br&&/p&&p&在红矮星硕大的火海之上,大风在高空把一层层条状的半透明云浪吹向后方,流浪者把怀里的婴儿轻轻的交到女人的手上,男人和女人依偎在一起,充满希望的看着眼前的景象。&/p&&p&流浪者静静的漂浮了一会,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在心里和他们道了别。它已经明白地球发生过的波澜壮阔的生物进化史了,在那几十亿年岁月,最早出现在沸水里的无机自养的细菌,怎么一步步演化为眼前这两个拥有高度智慧的人类。&/p&&p&它甚至弄明白了这个石碑为什么会矗立在这里——为什么这个石碑会出现在远离人类母星的一个陌生行星上?人类想通过这个石碑得到什么?&/p&&p&&br&&/p&&p&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它将要离开他们。&/p&&p&流浪者在他们身后缓缓朝天空升去。他似乎发现了什么,他触电似的转过身,然后徒劳的朝天空挥舞着双手,却抓不到它越来越远去的身影。&/p&&p&他发了疯一样对着天空大声吼叫,直到她惊恐的抓住他的手臂。他顺着她的指示朝下看去,看到了长长的环绕了整个星球的森林里,不停的有人群朝外走出。&/p&&p&这些人大部分和他们相似,但又有很大不同。有的身躯庞大、有的却像个侏儒。有的人前额扁平下颌突出,四肢粗壮。有的人却长着大得出奇的脑袋,四肢纤细得只能勉强支撑自己站立行走。&/p&&p&山下的人们脸上挂着各色诡异的神情,那些神情可以解读为饥饿、寒冷、痛苦、恐慌、残忍、贪婪……这些人群聚拢到了山脚下,他们身上挂着伤痕和鲜血,拖着疲惫的脚步,身后传来森林里凶猛野兽的嚎叫。&/p&&p&山下的人们抬起头,他们看到了山顶那仅有的可以容身的舒适洞穴,于是他们缓慢而又坚定的朝山上爬去。当他们爬到一半的时候,就看到了洞穴平台上站立着的宛若天神的两个人。所有的男人都注意到了由最完美基因发育出的那个女人,于是在他们眼神里都露出了赤裸裸的欲望。他们不再有任何迟疑,越来越快的朝上爬去。&/p&&p&山顶的男人用手紧紧拽住他的爱人。他看了看身后,那是星球永远处于黑夜的背面,一片永远飘着二氧化碳雪花的苦寒荒原。&/p&&p&他用力把抱着小孩的她推向逃往山后的小道,然后站到山顶平台的边缘,独自面向马上要涌上来的黑压压的人潮。&/p&&p&流浪者的身影已经化为一颗微小的星星消失在了天空深处。就在这个绝望的时刻,山顶上的男人往后踏了一步,踩到了一块石头。他望向脚下石头的一瞬间,脑海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画面。一直以来,食物总是自动出现,生活的一切都有流浪者料理,在他脑海中石头只是不能吃的没有意义的物质,可是到了现在,他终于在一瞬间发现了石头的真正用途。&/p&&p&于是他快速的把周围的石头聚拢到平台的边缘,一直堆到他觉得数量差不多够用为止。&/p&&p&然后他把一块大石头高高的举过头顶,朝山下的人潮掷去。&/p&&p&&br&&/p&&p&于是,这个星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学会了使用工具,人类的第一次战争也就开始了。&/p&&p&&br&&/p&&p&——————————&/p&&p&&br&&/p&&p&流浪者再次启程,朝宇宙深处继续进发。&/p&&p&宇宙已经到了暮年,空间仍然以光速在四维空间里膨胀。银河系早已被拉伸得烟消云散,曾经孕育万物的明亮恒星早已熄灭,就连银河系庞大的中心黑洞也已蒸发殆尽。宇宙中最后适宜生存的星球已经成为了一个个孤岛,恒星之间的距离比人类第一次从地球上进化出文明时还要远上百倍,有机生命几乎不可能接触到另外一个文明,他们头顶上的星空,稀疏暗淡得几近黑暗。&/p&&p&红矮星是最后幸存下来的天体,它们仍然会上万亿年的燃烧下去。这个时间已经远远的超出大多数文明的寿命,只有流浪者这种习惯了孤独的单一生命体,才能跨越长到无法想象的岁月,从一颗恒星来到另外一颗恒星,翻捡留在那里的墓碑。&/p&&p&为了度过漫长的旅程,它关闭了几乎所有的进程,只留下了一点点意识,用以回味在那个红矮星上发现的人类文明。&/p&&p&地球生物不停的演化了几十亿年,然而到了人类文明,进化的脚步戛然而止。人类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他们步入了星空,但他们却没有勇气继续改变自己的肉体。自从拥有了一定智力后,他们的DNA再也没有改变过。&/p&&p&他们放弃了身体上的进化,只是把石碑立在遥远的红矮星系。在不愿进化的人类文明消失了之后,在遥远的时间彼岸,由流浪者帮助重启进化的脚步。&/p&&p&这也不错,流浪者心想。很久以后它关闭了自己的意识沉沉睡去,在这段长达几十亿年的梦境中,它仿佛看到了随着它流浪的脚步,人类的文明重新绽放在每一个红矮星附近的星球上。&/p&&p&————全文完&/p&&p&&br&&/p&&p&&br&&/p&&p&克拉克的石碑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的石碑之所以震撼,就在于神秘感。造物主就这么把石碑扔在那里,他们到底是什么意图?真的很难想象,所以才有魅力。&/p&&p&致永远的克拉克&/p&&p&&br&&/p&&p&(如果喜欢这篇小文,各位可以到我的专栏——&b&&a href=&/snowtree& class=&internal&&雪树的科幻世界&/a&&/b&做客,如果关注我的专栏的朋友够多,我考虑试试连载一篇中篇小说。)&/p&&p&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链接&/p&&p&相关:&/p&&p&&b&&a href=&///?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5200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松鼠会 - 画鱼不成反类人?海克尔和重演论的纠结故事&i class=&icon-external&&&/i&&/a&&/b&&/p&&p&&b&&a href=&///?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5522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一颗被确认的宜居星球?&i class=&icon-external&&&/i&&/a&&/b&&/p&&p&——————&/p&&p&170921更新&/p&&p&《环形山上的米娅》开始在专栏连载&/p&&p&希望各位喜欢&/p&
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某个星际流浪文明在一个红矮星系上发现了人类留下的石碑。 这个石碑放在行星背面,太阳光永远也照射不到,在一片平整的岩石基座上,是一个长方体的光滑方碑。 由于宇宙已经步入暮年,红矮星所在的银河系早已分崩离析成一片稀薄的淡雾,恒…
欢迎你!你是这个世界的创世神!&br&&br&1.你的面前有一个点!你要做什么?&br&让它变成一个宇宙! —— 2
什么也不做 —— 退出&br&&br&2.你拥有了一个宇宙!现在还很热!要等一会吗?&br&不等! —— 3
等 —— 4&br&&br&3.你现在就要加入“(TM)傻子也能用的生命包!”为你的宇宙加入生命吗?&br&没错!—— A
不我要等等 —— 4&br&&br&4.好了!你的宇宙稍微降温了!开始形成了星云!&br&你找到了地球!你现在就要加入“(TM)傻子也能用的生命包!”为你的宇宙加入生命吗?&br&没错! —— B
还有吗? —— 5&br&&br&5.你找到了一颗气温比地球低,气压比地球高,大气是氮气和CH2N2,表面有一大堆氨水海洋的星球!你现在就要加入“(TM)傻子也能用的生命包!”为你的宇宙加入生命吗?&br&没错! —— C
还有吗? —— 6&br&&br&6.你又找到了一颗气温比地球高,气压比地球低,大气是氟气和四氟化硅,表面有氟氧酸海洋的星球!你现在就要加入“(TM)傻子也能用的生命包!”为你的宇宙加入生命吗?&br&没错! —— D
还有吗? —— 7&br&&br&7.这都不能满足你吗?好吧,这里有一坨高温的离子,你扔点东西试试好了。&br&扔! —— E
还有吗? —— 8&br&&br&8.哦我的天,你为什么这么难伺候?好吧,这里有一个星球,表面有沸腾的金属海洋,你扔点什么东西试试吧。&br&扔! —— F
还…还有吗? —— 9&br&&br&9.一团脉冲信号,扔吧。&br&扔! —— G
那个…还有没有? —— 10&br&&br&10.不仅没有,而且在你挑剔的这段时间,你的宇宙凉了!现在你的宇宙只是一团光子汤。不过你还是可以扔点什么进去试试。你或许还想问问还有吗,但是再往后什么也没有了。&br&扔! —— H
还有吗? —— 没有。&br&&br&&br&&br&A.《花火》&br&此时的宇宙还是一片高温,连粒子都没有形成。你扔下的生命包很快就在高温之中消失了。&br&但是没人知道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有生命,或许会有由纯能量构成的生命,他们大脑的频率比我们的电脑还快,一霎那便有无数个王朝逝去。&br&&br&&br&&br&B.《故乡》&br&这是碳基生物的星球,水,二氧化碳,氧气。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的光洒在海洋上,这是碳基文明的朝阳。&br&&br&&br&&br&C.《远航》&br&神必定是爱世人的,所以将神的荣光播撒到这个星球上。人们享受着神的恩赐,所有的人都是神的子民。神为世人赐下氨的海洋,氮的天空。人们沐浴着神的荣光从海中诞生,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远航。无论是在海洋上,天空上,或是太空里。神的子民,永远都在远航。&br&&br&&br&&br&D.《大地》&br&人与大地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大地用硅和氟孕育了人们,人们也要守卫大地。人们从大地上站起来,也必将倒在大地上。无论一个人在哪里长眠,他最终都会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人们与大地同在。&br&&br&&br&&br&E.《烈焰》&br&离子态中能诞生生命吗?人们想象不出可能的存在方式。不过如果真的在离子态的物质中能够存在生命,那一定是一种奇异的方式。或许和A所说的差不多。在几毫秒内,等离子气体内就出现了可以自我复制的“组织”。他们伴随着耀眼的光芒出现,但也随着短暂的辉煌永久地寂灭。&br&&br&&br&&br&F.《不朽》&br&这种生命形式如果存在,应该是在实验室或者熔融金属中才能产生。宇宙对于他们是寒冷的,恶劣的,但他们或许是不朽的。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王晋康的水星播种,讲述的就是金属生物。在水星那种环境出现的概率会更大。百度百科似乎也有金属细胞这个词条。&br&&br&&br&&br&G.《永生》&br&在这几种构想里,或许只有这种生命可以算是永生的。或许是在某个不知名行星的角落,碰巧产生了脉冲电路。某一天,产生的信号因为某个巧合,可以复制自己。这就是最初的电磁生命了。他们或许会极快地成熟,或许没有什么个体的概念,从一开始就是整体的社会。有点像刘慈欣一篇小说中的那个镜子。&br&&br&&br&&br&H.《永寂》&br&热寂后的宇宙,所有的地方都达成了热平衡。不再有什么江山美人,也不在有什么英雄神话,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只是一片光子的海洋。或许你带来的生命包,是下一个轮回的起点。&br&&br&&br&&br&&br&——————&br&&br&只是随便写的,不要当真,除了碳基生命以外其他的生命形式都只是猜想。
欢迎你!你是这个世界的创世神! 1.你的面前有一个点!你要做什么? 让它变成一个宇宙! —— 2 什么也不做 —— 退出 2.你拥有了一个宇宙!现在还很热!要等一会吗? 不等! —— 3 等 —— 4 3.你现在就要加入“(TM)傻子也能用的生命包!”为你的宇宙加入…
的确,外星人的生存环境很有可能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完全颠覆我们的三观。比如:&br&&br&&br& 可能它们存在基本粒子中,比如质子、中子、电子中,这谁能知道?也没人能把基本粒子完全剖开,研究透。&br&&img src=&/b75333dddc4a1ed60a122c1ff08d1552_b.jp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3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br& 也许他们是纯能量体,在外界看来是一束光;&img src=&/56c09a91f88efba9f86feeaa75d1f0ae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56c09a91f88efba9f86feeaa75d1f0ae_r.jpg&&&br&&br& 也许他们是硅基生命,像一块石头,生活在辐射很严重的环境中。&img src=&/a6f4e290fedf24ec85cefe4ecb19a963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a6f4e290fedf24ec85cefe4ecb19a963_r.jpg&&&br&&br& 也许他们活在暗物质、暗能量中,那里我们一直不太明白。&img src=&/47b8d87f0533a82debc55a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7b8d87f0533a82debc55a7_r.jpg&&&br&&br& 也许他们活在恒星里,靠捕食光子过活 。&img src=&/b505debab7bc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b505debab7bc_r.jpg&&&br&&br&也许他们活在一些行星的地下面。&br&&img src=&/872e9acdcbf7cb7b5e2a1a2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872e9acdcbf7cb7b5e2a1a2_r.jpg&&&br& ……………………&br&&br&&br& 宇宙很有可能有无穷种生命形式,而地球生命只是其中一种。&br&&br&&br& 就像人类造出来的计算机。如果有一天,人类夺天地造化,能实现强人工智能,赋予机器生命,让它学会自主思考。那么计算机的世界我们能够理解?我们最多只能明白计算机的实现原理、构造,却不能明白它的世界。也会惊异计算机智慧的存在方式吧。&img src=&/be81fd27d714d19af12b9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br&&br& 不说计算机,就说地球上的碳基生命。&br&&br& 灯塔水母,唯一永生不死的生物。长生不老,经过一定时间会返老还童。&img src=&/fefa2b10b98e_b.jpg& data-rawwidth=&371& data-rawheight=&2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1&&&br&&br&&br&&br& 灯蛾毛虫,能在零下70摄氏度低温。&br&&img src=&/e76f58bdc8c9f244e4c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76f58bdc8c9f244e4c6_r.jpg&&&br&&br&&br& 海底一万米深也有生物,你想想,这深度压强多大。&img src=&/e425910dfd852e05b5463ead6f8493e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425910dfd852e05b5463ead6f8493ee_r.jpg&&&br&&br& 海底热液喷口,数百多度的高温,也有长管虫、蠕虫、蛤类、贻贝类,还有蟹类、水母、藤壶等特殊的生物群落。&img src=&/b0fb36b8118afdc47d0d52e_b.jp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b0fb36b8118afdc47d0d52e_r.jpg&&&br&&br&&br& 无脊椎动物水熊虫,不喝水能活120年。极耐干旱。&br&&img src=&/5ab5d59723eefd73eb5ca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5ab5d59723eefd73eb5ca_r.jpg&&&br&&br&&br&&br& 巨形蘑菇,美国俄勒冈州马胡尔国家公园中一种绰号“巨型蘑菇”的蜜环菌。这个学名为奥氏蜜环菌的巨型真菌是在1998年被发现的,它占地965公顷,至少相当于1350个标准足球场。科学家猜测,它的实际年龄可能高达8650岁。&br&&img src=&/3df239ba3c3b038fea292e4bca5ccb93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3df239ba3c3b038fea292e4bca5ccb93_r.jpg&&&br& 同一个生态圈、同样的生命形式(碳基生命)就有这么多千奇百怪,各种耐极端环境的生物。那辽阔宇宙会有多少种千奇百怪 的生命形式存在?地球上各种极端环境都能有各种生物,那宇宙中各种极端环境为何不可能出现生命?&br&&br& 同样的,我们寻找外星文明的方式还是很简陋。比如说,向外发射电磁波。可你怎么知道外星人是用电磁波和外界交流的?也许他们是用中微子通信呢。&img src=&/79ff823ab62324a3abfedd9_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79ff823ab62324a3abfedd9_r.jpg&&&br&&br& 中微子通信,是利用中微子运载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中微子是一种质量极小,又不带电的中性基本微粒。它能以近光速进行直线传播,并极易穿透钢铁、海水,以至整个地球,而本身能量损失很少,因此是一种十分诱人的理想信息载体。(百度百科)&br&&br& 我们屁颠屁颠向外发射电磁波,并尝试接受外面的电磁波,也许外星人也正在向外界发射中微子,并尝试接受中微子信息。然后我们就这样错过了。我们找不到有意义的电磁波,然后我们一些人,就说宇宙中没有智慧生命。而没准人家外星人也正在这样想,宇宙中没找到有意义的中微子信息,因此很可能其他智慧生命不存在。&br&&br&举一个极端例子,他们如果科技发展方向,跟地球一模一样。但哪怕慢了一百年,也就不知道在宇宙中如何探查电磁波通信,哪怕快上一百年,也许就会用其他方式通信。而两百年时间,在宇宙中实在太短了。&br&&br&&br& 我们的存在形式很可能非常不同,我们的科技发展方向也不会相同。&br&&br& 比如说,我们是在科技非常发达后,才出现互联网的。可也许外星人长的像树一样,他们扎根在地下的根系很长,外星“树”与“树”之间通过盘根错节的根互相连接、交流。根与根之间通过光子加载信息交流,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原始生命互联网。他们发展科技,很可能还没学会钻木取火,就凭借自己生命原始属性创造了互联网了。&br&&img src=&/9cf55df8ecdfc_b.jpg& data-rawwidth=&618&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8& data-original=&/9cf55df8ecdfc_r.jpg&&&br&我们在各种介质上雕刻各种图案符号,记录知识(文字、书)。而他们有可能脑中有硬盘一样的东西,靠这个记录知识,存满了就自动脱离大脑。然后脑中继续生长新的硬盘。别的“人”可以查看阅读这硬盘里的信息。&br&&img src=&/ea7fb41ff1c41da73849_b.jp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ea7fb41ff1c41da73849_r.jpg&&&br& 我们靠灵活的双手创造工具,他们很有可能靠胃肠的蠕动,和胃酸的侵蚀雕刻创造工具。我们因此首先发展物理学,他们可能先从化学着手。&br&&br&&br& 我们原始交流方式,是把信息加载在声波上,通过空气传播出去(声带振动,说话),应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是在工业革命后。他们原始交流方式很有可能是把信息加载在电磁波上,传播出去。(比如身体发光)。而他们应用声波传递信息,没准也是在工业革命后。(假如他们有工业革命的话)。&br&&img src=&/3669c8aadab055fcfa2c4e6_b.jpg& data-rawwidth=&307&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7&&&br&&br& 甚至,由于他们处在宇宙的某些极端环境中,原始交流方式可能是通过中微子交流、或者身体互相接触传递神经递质、或者,或者由于他们体积小,可能通过电信号来交流……&br&&br& 我们首先制造的是宏观大小的工具,纳米层次的工具我们很难制造,因为我们体积大。而他们有可能体积非常小,像一个细胞一样小,一开始直接制造纳米级别的工具,宏观大小的工具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难题。&img src=&/0aeee59e11321ede0d5d9ac8c0b197a3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 我们对暗物质暗能量丝毫不了解,对我们这些物质能量挺熟悉,因为我们生活在这当中。而他们很有可能生活在暗物质暗能量中,能利用暗物质暗能量,却对我们这些常规的物质能量无从下手。&br&&br&&br& 另外,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可能极其高,以至于能适应宇宙中绝大部分极端环境。如果分析人类历史,会发现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是呈指数级爆炸的,我们现今的手机、电脑、互联网你跟一百年前的人讲,他们会感到极度不可思议。那你想想,一百年后的人拿他们的科技给你看,你是不是也会不可思议?而外星人呢?假设他们比我们先进一万年、十万年、百万年呢?它们的科技会有多恐怖?以至于恐怕和天地同寿,与宇宙同存吧。而我们和他们相比,恐怕差距比细菌和我们相比还大吧。而你要知道,百万年在宇宙的时光中,也不过是一瞬的事。宇宙中很有可能有存在了几十亿年的智慧文明……这我实在不敢想象。那么按地球的环境来寻找外星人有何意义?&img src=&/c03b708f07f91ed6a1cde6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03b708f07f91ed6a1cde6_r.jpg&&&br&&br& 他们的存在方式、科技发展方向、科技水平很有可能和我们极度迥异,以至于即使他们遍布宇宙,我们也发现不了。因为差别、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像细菌无法感知人类的存在一样。&br&&br&&br&&br&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样,我们寻找外星人为何要按照人类的生存条件寻找?很简单,因为我们对宇宙实在是一无所知。&br&&br&&br& 我们不知道什么环境能诞生智慧生命,什么环境不能诞生。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地球这种环境诞生了人类,而人类的高效交流方式是电磁波。&br&&br&&br&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其他环境能不能产生智慧生命我们不知道,但地球这种环境是绝对可以产生智慧生命的,因为人类就是。那么我们寻找和地球一样的环境,不就行了吗?至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人类就是一个好例子。&br&&br&&br& 那么我们又为何想通过电磁波和外星人联系呢?因为同样的,我们对宇宙的规律也不熟,电磁波是我们目前知道的比较高效、容易普及的交流方式。外星人当然可能通过中微子啊、量子纠缠啊、甚至建立虫洞连接啊等等一系列方式交流。但我们只熟悉电磁波啊,至少我们知道可以通过电磁波交流,而且挺高效方便,而其他方式能不能,我们不知道。即使知道其他方式可以,我们也不会啊。&br&&br&&br& 说白了,就是我们科技还很不发达,不知道其他生命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我们只能从简单的入手,至少地球环境能造出人类,那就按地球环境寻找。至少人类用电磁波挺顺溜,那外星人也有可能用电磁波,那就尝试用电磁波。外星人可不可能存在方式极其迥异,生活在和地球环境极其不同的地方?可能的。外星人可不可能不用电磁波交流,也是可能的。但问题是,我们不这样找,我们根本无从下手啊。&br&&br&&br& 顺便按我的理解解释费米悖论。为啥我们见不到外星人或外星人的痕迹呢?&br&&br& 第一种可能,我前面说的,他们存在方式可能和我们完全迥异,他们可能存在四维空间,而我们是三维。他们可能一个细胞一样大,而我们很庞大;他们可能是暗物质、暗能量;甚至整个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智慧生命,为啥这么说?宇宙的一小部分物质可以诞生人?那么宇宙本身为啥不可能是一个生命?他们甚至可能科技极度发达,移居在每一个电子当中。&br&&br& 第二种可能,科技爆炸,他们科技太高太高。我们和他们相比,就像细菌和我们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差距达到没边了。他们遍布宇宙,我们也发现不了。&br&&br& 第三种可能,科技发展方向不同,就像我前面说的。我们用电磁波,他们可能用中微子,完全错过了双方。
的确,外星人的生存环境很有可能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完全颠覆我们的三观。比如: 可能它们存在基本粒子中,比如质子、中子、电子中,这谁能知道?也没人能把基本粒子完全剖开,研究透。 也许他们是纯能量体,在外界看来是一束光; 也许他们是硅基生命,像…
假设:文明是有寿命的。&br&&br&“想象一个宽阔的广场,站了几千人,所有人都闭着眼睛。你是其中之一。”&br&&br&“你们被要求在这呆上一整天。你们互相之间不能交流,除非你们目光对视。”&br&&br&“但这一天里你们只被允许睁开眼睛一次,一共两秒钟。”&br&&br&“你沉浸在漆黑与恐惧中,你明明知道身边都是人,但你看不到他们。”&br&&br&“你在想,这一刻,是不是有人已经睁开眼睛了呢?那个睁开眼睛的人是不是正在看着我呢?”&br&&br&“你在想,这一刻,是不是已经有两个睁开眼睛的人看到对方了呢?会不会甚至有两个以上的人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了?会不会他们之间已经组成一个群体了呢?”&br&&br&“你在想,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呢?高矮胖瘦?说着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我们看到了对方,我们能够交流吗?又或者,他对别人一定是像我这样友好的吗?不对,我对别人就一定会是友好的吗?”&br&&br&“你在想,要是我现在睁眼,会不会恰好也有人睁眼呢?可是这里那么多人,我们能在两秒内发现对方吗?可是我要是现在不睁眼会不会恰好错过了此刻正睁着眼的人呢?”&br&&br&“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周围仍然寂静无声,你终于忍受不住这死一般的寂静和黑暗,你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哪怕看不到其他睁着眼的人,哪怕只是看一眼这个世界也好。”&br&&br&“你终于睁开了眼睛,但光线太刺眼,暂时你还什么都看不到,你需要时间适应。”&br&&br&“你突然感觉时间的流速变慢了,你觉得周围每一丝的变化你都能感受到。你能感觉到光线已经没有那么刺眼了。你能感觉到身边的人的轻微呼吸。你能感觉到他们都没有睁开眼——虽然你自己也没有完全睁开,但你就是知道。你能感觉到自己的瞳孔正在快速的缩小,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你能感觉到由于被光线刺痛而控制不住留下的泪水。此时距离你睁开眼睛已经过去了0.5秒。”&br&&br&“你觉得时间走的更慢了。你甚至能清晰的感觉到周围的一切景象都在以光速向你扑来。你每一纳秒都在接受着无穷的信息。那些信息,那些景象,它们类似,它们变化,却又截然不同。恍惚之间你竟然忘了自己的处境。时间又过去了5亿纳秒。”&br&&br&“你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使命’。你猛然睁大了双眼,你不放过任何一个进入视野的人,然而他们都闭着眼。你没有放弃,你踮起脚尖,你把目光放的更远,视线的末端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略过每一个人的脸庞,在攒动的人头之中,寻找着另一个如你一般急躁而渴望的身影。人数实在太多,为了更清晰的排查,你把他们分成一个个小群体:‘左边那群’‘中间那群’‘黄头发的那群’‘年纪比较大的那群’等等。但你终究目力有限,数百米外的人在你眼中就已经是一个个的小黑点,想要分清他们已经很困难,遑论看清他们是否睁着眼了。时间又过去了0.5秒。”&br&&br&“还有最后的半秒了。你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已经没多少时间了。‘既然我发现不了别人,那就让别人来发现我吧’你这么想着,于是你使劲的蹦高,疯狂挥舞自己的手臂,想要引起另一个同时睁眼者的注意。然而你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br&&br&“前面的人有没有留下些什么证据证明他们曾经睁开过眼睛呢?你这么想着。&br&或者说,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后面的人知道自己也曾看过他们呢?你同时也这么想着。&br&然而这两个问题,你都没有得到答案。最后的0.5秒终于也走到了尽头。”&br&&br&“阖上眼皮的瞬间你在想,在我以前应该已经有人睁眼过了吧?他应该已经看到我了吧,虽然那时我还没睁眼。我也应该不是最后一个睁眼的吧,后面的人应该也能发现我吧,虽然那时我已经闭上眼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知道,在他们仍然沉睡的时候,有一双眼睛,曾经短暂的注视过他们,虽然可能很短,虽然可能只是飞快的略过。”&br&&br&“你这么想着,觉得已然安慰,觉得已然满足。于是你的脸上浮现出微笑,安详,淡然。好似走过了一段仅有两秒,但同样完满的人生。”&br&&br&“在最后一丝光亮从上下眼皮的缝隙消失的时候,你突然意识到,此刻自己脸上的这种笑容似曾相识。对了,自己曾经看到过,就在零点……零点几秒以前,有一个闭着眼的人脸上也是一样的微笑,一样的心满意足。”&br&&br&“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也曾经睁开过眼睛呢?他是不是也曾好奇地打量整个世界呢?他是否也经历了我所经历过每一个瞬间呢?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现同伴呢?”&br&&br&“你想要再朝那个方向看一眼确认一下。然而,你已经没有时间了。”&br&……&br&……&br&……&br&“大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孤独吧。”
假设:文明是有寿命的。 “想象一个宽阔的广场,站了几千人,所有人都闭着眼睛。你是其中之一。” “你们被要求在这呆上一整天。你们互相之间不能交流,除非你们目光对视。” “但这一天里你们只被允许睁开眼睛一次,一共两秒钟。” “你沉浸在漆黑与恐惧中…
&strong&第一部《三体》&/strong&&br&“比起已经在风雨中成熟了许多的第一代红卫兵,新生的造反派们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疯狂还是疯狂。”&br&——在1967年的时代背景之下 一个跨越时光的故事开始了&br&&br&“你父亲在回忆这件事后,对我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br&——绍琳的父亲在和叶哲泰的回忆中发出的感叹,也许也是大刘借故事中的人物对中国科幻、中国现状的一种感叹吧&br&&br&“一切的一切都导向这样一个结果: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但别无选择。”&br&——当杨冬留下这样的字句离去时,很多人都认为她过于脆弱……但就像丁仪说的,杨冬知道的肯定比他要多,想得也比他远,她知道一些很多物理学家都没看到的事儿,如果和杨冬多交流一些,可能丁仪也会一样离去。&br&“是的,整个人类历史也是偶然,从石器时代到今天,都没什么重大变故,真幸运。但既然是幸运,总有结束的一天;现在我告诉你,结束了,做好思想准备吧。”&br&——常伟思将军让汪淼做好思想准备 我们故事的大幕也就一步步揭开了&br&&br&“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br&——面对令人崩溃的现实,汪淼仍有着身为科学家的一种自负,对大史超脱的人生态度有些不以为然&br&&br&“旁观者清,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br&——这是中央上级对于“红岸”的【批示】,当我们阅尽三部作品,再来看这句话,难免唏嘘不已&br&&br&“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你得用空这种存在填满自己。”&br&——通过寺院里长老的指点,魏成想到了用三体问题来充填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未尝不需要寻找这样的“空”。&br&&br&“上帝是个无耻的老赌徒,他抛弃了我们!”&br&——三体游戏中的爱因斯坦在看到三体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混沌系统后说&br&&br&“齐家屯的生活是没有空白的,像古典的油画那样,充满着浓郁得化不开的色彩。一切都是浓烈和温热的:铺着厚厚乌拉草的火炕、铜烟锅里的关东烟和莫合烟、厚实的高粱饭、六十五度的高粱酒……但这一切,又都在宁静与平和中流逝着,像屯子边上的小溪一样。”&br&——最令叶文洁难忘的是在齐家屯的夜晚,在那时她真正感受到对生活的眷恋&br&&br&“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儿站在死于武斗的红卫兵墓前,那孩子问大人:他们是烈士吗?大人说不是;孩子又问:他们是敌人吗?大人说也不是;孩子再问:那他们是什么?大人说:‘是历史。’”&br&——电影《枫》的结尾处,昭示着一切的热血和汗水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历史。&br&“审问者:那你为什么对其抱有那样的期望,认为它们能够改造和完善人类社会呢?&br&叶文洁:如果他们能够跨越星际来到我们的世界,说明他们的科学已经发展到相当的高度,一个科学如此昌明的社会,必然拥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准。&br&审问者:你认为这个结论,本身科学吗?&br&叶文洁:……&br&审问者:让我冒昧推测一下:你的父亲深受你祖父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而你又深受父亲的影响。&br&叶文洁(不为人察觉地叹息一声):我不知道。”&br&——审问者的话一针见血,叶文洁坚持了数十年的信念如此经不起推敲,一击即溃。我们坚持的信念又到底是否受到自己经历的限制,而又无法自知呢……&br&&br&“这是人类的落日……”&br&——叶文洁透过雷达峰、透过红岸基地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很远很远……&br&&br&&strong&第二部《黑暗森林》&/strong&&br&“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讲。”&br&——《黑暗森林》的题目取自八十年代流行过的一句话,也契合了故事中的黑暗森林理论。&br&&br&“要多想。”&br&“北海,我只能告诉你那以前要多想”&br&——章北海从自己父亲的三个字中,用心读出了比三万字还多的内容,用自己的一生一步步坚实地向前走,他,同样也是面壁者。&br&&br&“我没让她笑啊?可那笑容已经留在记忆中,像冰上的水渍,永远擦不掉了。”&br&——罗辑想象中的她第一次和罗辑有了交流,从此,思念像火一样燃烧起来……&br&&br&“不不,别说在哪儿!一知道在哪儿,世界就变得像一张地图那么小了;不知道在哪儿,感觉世界才广阔呢。”&br&——有时候你也会想去这样一个地方:可以真正抛开一切,看不见喧嚣,听不到厌烦……不知道在哪儿,世界才广阔。&br&&br&“不是的,大部分人的爱情对象也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他们所爱的并不是现实中的她(他),而只是想象中的她(他),现室中的她(他)只是他们创造梦中情人的一个模板,他们迟早会发现梦中情人与模板之间的差异,如果适应这种差异他们就会走到一起,无法适应就分开,就这么简单。”&br&——医生对罗辑爱上想象中幻影的诊断,作为对我们大多数人感情经历的诊断也未尝不可&br&&br&“妈妈,我将变成一只萤火虫。”&br&——这是一位即将出击的神风队员写给母亲的遗书,泰勒在执行他以毁灭地球舰队自身为代价的面壁计划过程中,脑海中总回响着这句话&br&&br&“我正变成死亡,世界的毁灭者。”&br&——奥本海默在看到第一颗核弹爆炸时说的一句话,引用了印度史诗《薄伽梵歌》,恒星级核弹设计者艾伦再次引用它时,雷迪亚兹以为别人洞穿了他的战略。&br&“我在感谢您,雷迪亚兹先生,因为从此以后,我们不是婊子养的了。”&br&——当人类能用自己的数学模型创造出一颗太阳时,当时的与事者如此感慨,科学带给了他们工作神圣的意义。&br&“仇恨。”&br&——当泰勒询问恐怖组织头目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并企图借重建一支敢死队时,老人的回答令泰勒沉默。&br&&br&“不理睬是最大的轻蔑。”&br&——当泰勒看到三体世界对自己战略的反应,一切的努力已无意义。&br&之后,罗辑在与三体世界的对决中再次引用了这句话。言语中包含着尊严&br&&br&“光锥之内就是命运。”&br&——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们飞来,有些可能已经飞了上亿年,但我们仍在这些事件的光锥之外,斐兹罗将军以一个恰当的比喻,概括了智子窥视地球一切的事实。&br&&br&“把你们绝望的人,你们迷茫的人,把你们渴望看到胜利之光的畏惧徘徊的人都给我/把那些精神失落、是魂在流浪的人都送来:在这金色的信念旁,我要为他们把灯举起。 ”&br&——这是希恩斯所倡议的“信念中心”前微缩自由女神基座上镌刻的话,位于纽约的自由神像基座上的诗原文为:把你们疲惫的人,你们贫穷的人,你们渴望呼吸自由空气的挤在一堆的人都给我/把那些无家可归、饱经风浪的人都送来/在这金色的大门旁,我要为他们把灯举起。 &br&&br&“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br&——大低谷纪念碑前,危机纪元的社会提出了人文原则第一、文明延续第二的基础理念。该句套用了帕斯卡的一句话: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br&&br&“Me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nly.”&br&——东方延续所设定的“自然选择”号的口令,其缩写就是Marlboro(万宝路,世界最畅销香烟品牌)。“男人会因为浪漫记住爱情”即万宝路的含义。&br&“成吉思汗的骑兵,攻击速度与二十世纪的装甲部队相当;北宋的床弩,射程达一千五百米,与二十世纪的狙击步枪差不多;但这些仍不过是古代的骑兵与弓弩而已,不可能与现代力量抗衡。基础理论决定一切,未来史学派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你们,却被回光返照的低级技术蒙住了眼睛。你们躺在现代文明的温床中安于享乐,对即将到来的决定人类命运的终极决战完全没有精神上的准备。”&br&——章北海在与亚洲舰队司令的对话中,冷静地说出了未来史学派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他用集体的智慧作为自己坚定信念的来源&br&&br&“同为军人,知道我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你们按照可能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而我们,不管结果如何,必须尽责任,这是唯一的机会,所以我就做了。”&br&——尽管知道计划“不可能成功”,但章北海军人的本性还是促使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也是危机前的军人与危机纪元中的军人最大的区别。&br&&br&“我爱你,与你有何相干?”&br&——丁仪信奉歌德对爱情的观念。丁仪不会去打扰他爱的那些女孩子。这也不妨作为我们的爱情信仰……&br&&br&“黑,真他妈的黑啊。”&br&——“终极规律”号的舰长自杀前最后一句话,也许他当时已经看透了宇宙的黑暗森林图景之后,当罗辑带大史推导这一图景时,大史在领悟的那一刻也说出了同样的话&br&&br&“没关系的,都一样。”&br&——在长达一个月的黑暗对峙中,章北海只比对方慢了几秒钟。但是他在最后的时刻说出了这几个字。同样是新人类的诞生,谁留谁走,其实都一样。&br&&br&“没有救世的能力不是你的错,但给世界以希望后又打碎它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了。 ”&br&——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Red说“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Drive a man insane. It’s got no place here. Better get used to the idea.”&br&我一直觉得Red的劝告很现实,尽管我也相信希望。&br&所以,如果你不愿意,不要给别人以希望。不要给人以希望又打碎它。&br&&br&“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森林。”&br&这时,这里的太阳却在落下去,现在只在远山上露出顶端的一点,像山顶上镶嵌着的一块光灿灿的宝石。孩子已经跑远,同草地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之中。&br&&br&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br&“当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的。”&br&——罗辑和庄颜在《黑暗森林》故事的最后,提出了他们,也是人类纯真而稚嫩的愿望。叶文洁所说的“这是人类的落日”也许更能昭示宇宙中人类的未来,但我们并不惧怕日落。&br&&br&&strong&第三部《死神永生》&/strong&&br&“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吗?”&br&——当看过绿眼镜为她演示了生命是如何影响地球之后,杨冬脑海里始终萦绕着这个问题。可能她那时已经知道自己现在的宇宙是受到了生命的影响的……宇宙正在死去。&br&&br&“好,你让我死,我就死吧”&br&——卡夫卡的一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与父亲发生了口角,父亲随口骂道“你去死吧”,儿子立刻应声说“好,我去死”。当云天明得知姐姐想让自己安乐后,他终于理解了卡夫卡。&br&&br&“你会把你妈卖给妓院吗?”&br&——在PIA中,维德见程心问的第一句话。瓦季姆向她解释到:地球上只有他们这个行业是以欺骗和背叛为核心的。&br&&br&“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br&——这是维德一贯秉持的信念,贯穿整个人类斗争的过程中,维德是最具男人秉性的。&br&&br&“明天会更好。”&br&——《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这句话的价值在于文后对于它的分析:其实人们拥有这个信念只是近两三个世纪的事情,更早的时候这个想法可能很可笑。比如欧洲中世纪与千年前的古罗马时代相比,不但物质更贫困,精神上也更压抑;至于中国,魏晋南北朝与汉朝相比,元明与唐宋相比,都糟糕了许多。&br&“这游戏真有趣,是吧?”&br&——维德同程心用眼神交流云天明不宣誓的做法。在那一刻,云天明仿佛也自己给自己背负上了面壁者的使命,因为地球上,有他留恋的东西。&br&&br&“如果千秋功罪真是有人评说,现在已经可以派一个去解释岁月造成的误会”&br&——这句话似乎在呼应第一部中那句“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程心被派往未来,希望阶梯计划不被未来所遗忘或误解。&br&“那个篝火余烬旁的孩子,由外向乐观变得孤僻自闭了”&br&——《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中这样描述黑暗森里理论对人类文明深远的影响。&br&&br&“五分钟。”&br&——美国的一位高中教师在班级里试验微型的纳粹社会,最后这场以游戏开始的教学试验几乎失控。当事人写过一本书,名叫《极权只需五天》。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br&&br&“真正进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们,当你们打算飞向外太空再也不回头时,请千万慎重,需付出的代价比你们想象的要大的多。”&br&——“青铜时代”号舰长斯科特在法庭上做的最后陈述&br&&br&“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br&——史耐德用尽最后的生命,嘶哑地喊出对“蓝色空间”号的警告。两艘飞船打破的是人类的底线,但是,不应该有人为此负责,因为,宇宙黑暗怀抱迎接的,是新人类。&br&&br&“宇宙在我眼里,已经由所有美和信仰的寄托物变成了一具膨胀的尸体……”&br&——关一帆在经历了四维宇宙空间之后,联想到光永远不可能从宇宙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带着无望发出感慨。&br&&br&“像坟墓一样简洁。”&br&——罗辑对威慑控制中心的要求,在这里,罗辑的目光中只有决定两个世界生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br&&br&“因为宇宙不是童话。”&br&——程心喃喃地询问智子水滴摧毁引力波天线的原因,智子告诉她,在程心的潜意识里,宇宙人世一个童话,她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真正站在敌人的立场上看问题。&br&&br&“当初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你?”&br&——三体舰队的逼近,全球移民的开始又一次考验了人类的生存底线。程心从一名军官的眼神中读出了这样的质问……但是这质问是对全人类,而不是程心。就像智子说的,程心不必自责,人们选择了她,也就选择了这个结局,全人类里面,只有程心是无辜的。&br&&br&“粮食?这不都是粮食?每个人看看你们的周围,都是粮食,活生生的粮食。”&br&——三体世界改变了他们的灭绝计划,而做出了更为可怕的举动,他们要将人类变成非人。在智子话音落下的一刻,不知道有谁有勇气看向周围,或者说,谁更理智到非人。&br&“有一颗遥远的星星,是夜空中一个隐约可见的光点,所有随便望了它一眼的人都说,那颗星星是安全的。”&br&——宇宙安全声明的描述性解释。&br&“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也许以后还有缘相见。”&br&——三体世界和智子向人类社圞会告别,离别之时,智子对程心和罗辑这样说道。到了时间之外,我们的宇宙,她们真的再一次相见。&br&&br&“好,在我们的星星。”&br&——云天明和程心在跨越光年的注视中,约定了相会的地点。&br&&br&“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br&——默斯肯岛上的老人杰森远望海上灯塔发出的光,悟出这样的至理。也就是《死神永生》的主题。&br&&br&“因为只有在这个选择中,人是大写的。”&br&——维德询问程心为什么选择的光速飞船而非掩体、黑域计划,程心勇敢地迎接他的目光。&br&&br&“这个混蛋、恶魔、杀人犯、野心家、政治流氓、技术狂人……他行,他有干这事的精神力量和本事,让他去干好了,这是地狱,让他跳进去吧。”&br&——AA对维德的评价,维德几乎集圞合了男人所有优异的特性。&br&&br&“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br&——维德无助地乞求程心做最后的决断。当程心依旧选择人性之时……维德的目光黯淡下来,有什么东西永远熄灭了。&br&&br&“藏好自己,做好清理。”&br&——具有隐藏基因和清理基因的宇宙高级文明遵循的生存原则&br&&br&“如果大山不会走向穆罕穆德,穆罕穆德可以走向大山。”&br&——白Ice从《古兰经》的故事中受到启发,让“启示”号驶向纸条以便研究&br&&br&&br&白艾思:“……宇宙规律是永恒不变的。”&br&丁仪:“你的最后一句话!我也常常这样安慰自己,我总是让自己相信,在这场伟大的盛宴中永远他妈的有一桌没动过的菜……我就这样一遍遍安慰自己,在死前我还再念叨一遍的。”&br&……&br&丁仪:“……难道制造假象的只有智子?难道假象只存在于加速器末端?难道宇宙的其他部分都像处女一样纯真,等着我们去探索?……”&br&——丁仪和他的学生在最后的对话中,说出了自己的恐惧。丁仪仿佛已经看到了宇宙的畸形,这与杨冬在和绿眼镜儿谈话时的那种恐惧一样……当物理学家面对一个被修改过的宇宙时,他们才觉察到射手和农场主的存在,他们只能说:物理学不存在。&br&&br&&br&“傻瓜。你以为我们能逃脱?逃逸速度,你怎么不算算逃逸速度?你是用屁股读书的吗?嘿嘿嘿嘿……”&br&——丁仪在怪笑着,预示着摆脱二向化的逃逸速度&br&&br&“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br&——每个文明每个人都是从无知和弱小发展开来,但是若不知敬畏,只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水滴是,纸条是……此后,宇宙再没给人类机会。&br&&br&“把字刻在石头上。”&br&——最古老的方式却是保留信息最长久的方式。&br&&br&“我不知道你在这儿,知道的话我会常来看你的。”&br&——当罗辑再次面对《蒙娜丽莎》时,他看向时光的深处,对着恋人喃喃地低语,深陷的双眼中有了泪光。&br&&br&“但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不是比猜测更黑暗……有一点是肯定的:宇宙正在死去。”&br&——关一帆和程心一起推测着宇宙比黑暗森林更加可怕的大图景&br&&br&“我知道你作为执剑人的经历,只是想说,你没有错。人类世界选择了你,就是选择了用爱来对待生命和一切,尽管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实现了那个世界的愿望,实现了那里的价值观,你实现了他们的选择,你真的没有错。”&br&——关一帆对程心的安慰让我们想起了罗辑的演讲,人类之所以迟迟没有看透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并不是由于文明进化不成熟而缺少宇宙意识。尽管幼稚地选择了程心为执剑人,但程心没有错,人类也没有错。作为地球文明的价值就是用爱来对待生命和一切。&br&&br&“我看到了我的爱恋&br&我飞到她的身边&br&我捧出给她的礼物&br&那是一小块凝固的时间&br&时间上有美丽的条纹&br&摸出来像浅海的泥一样柔软&br&她把时间涂满全身&br&然后拉起我飞向存在的边缘&br&这是灵态的飞行&br&我们眼中的星星像幽灵&br&星星眼中的我们也像幽灵”&br&——歌者吟唱的古歌谣&br&&br&转自:&a href=&///?target=http%3A///blog/464380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log/25&/span&&span class=&invisible&&64380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第一部《三体》 “比起已经在风雨中成熟了许多的第一代红卫兵,新生的造反派们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疯狂还是疯狂。” ——在1967年的时代背景之下 一个跨越时光的故事开始了 “你父亲在回忆这件事后,对我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
关于宇宙的最终结局有很多假说,比如被不断增强的暗能量撕成亚原子碎片的大撕裂,熵增到最高陷入热寂的大冰冻,还有重新收缩到奇点的大反弹。哪一种假说会最后成为现实,现在还不得而知。然而,即使这些假说都没有最终实现,宇宙也将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陷入无边的黑暗和死寂。 &br&&br&&i&下文的主要内容来自Crash Course频道的视频《Deep Time》(&a href=&///?target=https%3A//youtu.be/jDF-N3A60D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jDF-N3A60D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i&&br&&br&天体物理学家弗莱德·亚当斯和格里高利·拉夫林在《宇宙的五个年代》(The Five Ages of The Universe)中,把宇宙的生命分为五个纪元。我们可以沿用这五个纪元的划分,来看看宇宙的最终结局。&br&&img src=&/86a232212ddadadd58c460d5_b.png& data-rawwidth=&811&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1& data-original=&/86a232212ddadadd58c460d5_r.png&&&br&图片来自&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an_expanding_univers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uture of an expanding univers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1. 原初纪元(Primordial Era)&/b&&br&&br&&img src=&/5d67cc0b0accc59f7cbe4_b.png& data-rawwidth=&91& data-rawheight=&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1&&原初纪元的范围是从宇宙大爆炸到4亿年后,第一颗恒星诞生。这个纪元已经过去了。&br&&img src=&/a118d85d424e16a780d87bae8bef4313_b.pn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a118d85d424e16a780d87bae8bef4313_r.png&&图片来自&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Big_Ba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ig Bang&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2. 恒星纪元(Stelliferous Era)&/b&&br&&br&&img src=&/81bd5ccdedfdd9fdf55be0_b.png& data-rawwidth=&110& data-rawheight=&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0&&恒星主宰宇宙,繁星布满夜空。生活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我们的幸运。&br&&img src=&/0dd47d80f59f9e9888fddf83f795fb6a_b.pn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0dd47d80f59f9e9888fddf83f795fb6a_r.png&&图片来自&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The_Starry_Nigh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Starry Night&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恒星纪元什么时候结束呢?或者说,最后一颗恒星什么时候会熄灭呢?质量越小的恒星,寿命越长,因为它们在核聚变中把氢转化为氦的速度越慢。最小的红矮星可以持续1万亿年。在宇宙幼年时形成的红矮星到现在只用了1%的氢。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婴儿。&br&&img src=&/e539fc3235beeffb2c448b_b.png& data-rawwidth=&1182& data-rawheight=&9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2& data-original=&/e539fc3235beeffb2c448b_r.png&&&br&现在,星系还在搅拌着星云,用星云气体创造新的恒星。但是,气体终有耗尽的一天。据估计,数十亿年后星云气体的供给将会后继乏力,新生的恒星越来越少,而已经诞生的恒星会用尽燃料,一个接着一个逐一熄灭。在这以后,诸如星系碰撞之类的事件会创造一些新恒星,延长恒星创生的年代。但是,和红矮星万亿年的寿命想比,延长500亿年甚至1000亿年都没有太大的区别。&br&&br&当大量恒星熄灭的时候,星系将改变颜色。现在,多数星系都表现出耀眼的蓝白色,体积庞大的明亮恒星是星系内的主要光源。当这些恒星死去,质量较低的暗恒星成为主角,星系的颜色也会随之变暗变红。&br&&img src=&/1d5ad7e9be86af42ba252_b.png& data-rawwidth=&1084&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4& data-original=&/1d5ad7e9be86af42ba252_r.png&&&br&星云气体耗尽后几十亿年,星系中只有长命的红矮星还在发光。这种情况将持续1万亿年,也许更长。可能质量最低的红矮星能持续10万亿年,但是在这里10倍并不是一个太重要的数字。在宇宙悠长的生命历程中,它们只是一些统计上的小小起伏。&br&&br&&b&3. 简并纪元&/b&&br&&br&&img src=&/efb87c4d4fa2_b.png& data-rawwidth=&85& data-rawheight=&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85&&当最后一颗恒星熄灭,宇宙中释放能量的就只有恒星的遗骸: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另外,还有一些棕矮星,它们的质量在恒星和行星之间。除了黑洞,白矮星和中子星都是由各种简并压力支撑,也就是说,在几万亿年以后,恒星纪元将会结束。简并纪元来临了。&br&&img src=&/40147aa82ccaf355a566f5c82aad8a50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40147aa82ccaf355a566f5c82aad8a50_r.png&&&br&宇宙将会变得十分黑暗,至少对人类的眼睛是如此,如果那时候还有人类的话。如果我们可以看到红外线,宇宙会明亮一些。这些天体还是比较温暖的,所以会有多多少少的红外辐射。中子星和白矮星诞生时非常热,然后慢慢冷却。冷却的速度和它们的大小有关,但是在几万亿年后,它们应该都会降到室温。所以,在简并纪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宇宙慢慢变冷。&br&&br&但是,这个纪元中也会有昙花一现的光明。在孤寂的宇宙中联袂起舞的白矮双星最终会走到一起。经过数万亿年,白矮双星的轨道将会由于引力波能量辐射而衰减(&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引力波的「直接」观测为什么很难? - Mandelbrot 的回答&/a&),双星在合并的刹那爆发出夺目的光彩,成为超新星。同样,中子双星也会合并,爆发,形成伽马射线暴,它们的亮度将超过1000个星系。但是,这只是短暂的事件,宇宙很快回归黑暗。&br&&img src=&/e6d4ad453d0ba_b.png& data-rawwidth=&840&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0& data-original=&/e6d4ad453d0ba_r.png&&&br&有趣的是,棕矮星是更好地能量来源。棕矮双星会合并形成低质量的恒星,然后在几百亿年中为黑暗的宇宙带来一点光明。&br&&br&但是,在时间面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持到永恒。不但对于宇宙和恒星是如此,对于微观世界中的质子也是如此。质子的半衰期是10^34年,也许更长。当质子开始衰变,物质将会分解,白矮星,中子星,棕矮星,行星,都会消融在空间中。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个过程有一个亮点。白矮星分解的时候会释放能量,功率可达400瓦(微波炉功率的一小半)。&br&&br&&i&注:白矮星此时应该已经完全冷却,成为黑矮星了&/i&&br&&br&&b&4. 黑洞纪元&/b&&br&&br&&img src=&/650ba2f710e8da3e38a4_b.png& data-rawwidth=&91& data-rawheight=&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1&&在10^40年以后,最后一颗简并天体也消失了,宇宙中只剩下了黑洞这一种天体。&br&&br&宇宙进入了黑洞纪元。&br&&br&在我们的印象中,黑洞是吞噬一切的无底洞。然而,黑洞可以同过一种方式产生能量 ——蒸发。20世纪70年代,史蒂芬 霍金用量子力学研究黑洞,发现黑洞确实会向外辐射能量,从而损失质量。越大的黑洞损失质量越慢。一个3倍太阳质量的黑洞(通过超新星诞生的最小黑洞),完全蒸发需要10^68年。这是一个长得近乎荒谬的时间,但是宇宙可以等待。而星系中心的黑洞要完全蒸发,需要10^92年。1后面92个0,就是下面这个数字。&br&&img src=&/dc006e9e1df921ce4a0737_b.pn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1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dc006e9e1df921ce4a0737_r.png&&&br&这个数字如此之大,我们甚至无法找到一个东西来进行类比,因为它甚至大于已知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的个数(10^85)。&br&&br&当黑洞质量变小,它的蒸发速度就会加快。最后,黑洞会在一道闪光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黑洞纪元唯一的光。&br&&br&&b&5. 黑暗纪元&/b&&br&&br&&img src=&/aeeec54baa1a97ec37093_b.png& data-rawwidth=&79& data-rawheight=&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9&&最后,一切的消失了。宇宙中只剩小了能量极低的亚原子粒子和光子。这是10^92到10^93年以后。这是,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宇宙已经死了。&br&&br&宇宙进入了黑暗纪元。如果时间还有意义的话,这个纪元将会延续到无穷。&br&&br&&b&6. 其他可能的结局&/b&&br&&br&如果暗能量按照现在推测的那样持续增强,宇宙将走向另一个结局:大撕裂。在这个结局中,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对抗空间膨胀,所有的物质都会瓦解,连原子都会被撕成碎片。大撕裂将会在黑暗纪元以前发生,但是这个结局并不比黑暗纪元更加光明。&br&&br&最后,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微小的希望可以得到一个光明的新宇宙。量子物理中有一个猜想,也许我们的真空并不是一个最低能量状态。就像你站在一个台阶上,而你下面还有一级台阶。&br&&br&&img src=&/8caf5ca0b758a7ee8cdfb6_b.png& data-rawwidth=&1062&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2& data-original=&/8caf5ca0b758a7ee8cdfb6_r.png&&&br&当宇宙在黑暗纪元中沉睡无数年以后,也许一小片空间因为不管什么原因,跌落到下一个能级——真正的真空。它会带动周围的空间纷纷跌落。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这些跌落的空间中,物理定律将被重写,时间和空间将被抹去。这个区域迅速扩展,留下的地方是一个新的宇宙。也许这也是我们的宇宙的来源。&br&&br&这个猜想给了我们一个新宇宙的希望。这个希望虽然渺茫,但是有一丝希望,也好过在黑暗和寒冷中沉睡到无穷。
关于宇宙的最终结局有很多假说,比如被不断增强的暗能量撕成亚原子碎片的大撕裂,熵增到最高陷入热寂的大冰冻,还有重新收缩到奇点的大反弹。哪一种假说会最后成为现实,现在还不得而知。然而,即使这些假说都没有最终实现,宇宙也将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陷…
未知意味着无限可能,在我看来,也许生物和非生物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好,容我讲个神话:&br&&br&&br&最终,地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生物&br&&br&人有血管,有血液流动,未来,也许是高铁,成了地球名义上的血管,这个星球最终像生物一样,能够生长,能够修复,人成了这个生物体内某种细胞。&br&什么是生物?&br&你会发现有一天,这个星球能够按它的需要,发射东西击碎相撞的陨石,甚至能够移动,躲避相撞的星球,就像地球上的青蛙躲避飞来的石块。这个星球上有种叫人类的细胞,能够改善局部的空气污染,就像受伤的皮肤慢慢愈合。这个星球能够在他的体内通过高铁飞机搬运物资就像人类的血管,等等&br&直到有一天,这个星球具备了我们现在生物所拥有的一切能力,能够运动,能够发射,能够捕获,能够修复,能够生长,能够吞噬别的星球,就像一颗冬眠的种子,慢慢苏醒,慢慢发芽,慢慢成熟&br&我相信,这一切是可以预见的,我希望能把这个故事变成影像,帮助人们理解这个星球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变化&br&&br&善待它,让它更好地成长&br&&br&……………………分割线………………&br&看到大家对繁殖比较感兴趣&br&关于繁殖:&br&谁规定了繁殖必须是OOXX呢,或许某一天,几个细胞(人类)移民到火星,火星也迅速建立起血管,毛发。也能像地球一样躲避,发射,捕获,自我修复。&br&暂时理解为:感染繁殖,或者体外繁殖&br&&br&&br&关于智能:&br&我们今天理解的人类智能,概括地说,源于我们的大脑皮层能够记忆,分析和判断。&br&或者某一天,我们忽然发现——地球也能够记忆!能够分析!能够判断!它的大脑皮层细胞(人类)能够对各种宇宙环境和刺激,做出各种不同的应变&br&&br&&br&是的!它 , 活了!&br&&br&&br&……………又是分割线…………………&br&一天过去了,看到大家挺感兴趣的&br&首先对题主表示歉意,没有直接回答题主的问题,不过,希望这个回答能够从侧面给予大家一些启示&br&&br&看到大家提到盖亚,赶紧去查了下&br&应该说,大体思路是相似的,可是比前人的假说落后了几十年,于是好郁闷啊啊啊(其实挺高兴的哈哈哈)&br&&br&好了,我要说但是了&br&是的,但是,和百度百科提到的盖亚假说,我还是有不同的思路&br&&br&我的理解来看,盖亚假说似乎侧重于平衡调节、反馈调节机制,认为地球是活的,然后本身具备这样一个平衡机制&br&&br&我的思路是,这不是一个活物在调节自己,而是,这个物体,从不是生物变成生物的过程,类似于生命的起源&br&我们可以把这种起源,作为一种方法论,来研究人类的起源,比如说,人有神经系统,手被针扎一下,大脑马上就感觉到疼痛了,而现在,我们建立起的互联网,何尝不是一种神经系统,我们可以迅速感知世界其它地方发生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地球的大脑皮层来理解人的大脑皮层,通过研究人的癌细胞,来找到人类(作为地球细胞)长生不老的奥秘&br&我的概念是,宇宙的构造,是人的智能到 地球的智能 到 银河系的智能 这样一层层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宇宙的组成形式是这样一种层级智能的组成形式,而宇宙的演化方向,是一种从内层到外层的层级智能化演化。&br&总结一下,理解了宇宙的层级智能化组织方式,那研究人的起源和未来,研究地球的起源和未来就容易得多了,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之间对应的地方,可以互相找到研究的实例&br&顺便说一下,我们目前寻找地外生命也许思路不对,因为我们总是试图找到人这一层级的智慧生物,然而宇宙之广阔,相隔之遥远,以这一层级或许永远没有办法进行沟通。或许,我们可以以地球的名义,或者我们以星系的名义找到已经智能化的星球和星系,附上贴图几张 ,真是美,真是美啊!&img data-rawheight=&580& data-rawwidth=&964& src=&/53871dabac1c76d1481f4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4& data-original=&/53871dabac1c76d1481f4a_r.jpg&&&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2bb99d65b029f61d3f33c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2bb99d65b029f61d3f33cd_r.jpg&&&img data-rawheight=&576& data-rawwidth=&1024& src=&/98a3a2fc61ad258d113b9fb7e7c076e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8a3a2fc61ad258d113b9fb7e7c076ed_r.jpg&&
未知意味着无限可能,在我看来,也许生物和非生物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好,容我讲个神话: 最终,地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生物 人有血管,有血液流动,未来,也许是高铁,成了地球名义上的血管,这个星球最终像生物一样,能够生长,能够修复,人成了这个生物体…
海纪年前3000年 西拉海 &br&&br&一只无忧无虑的鱼在广阔的海洋中游曳,它已经不年轻了,但记忆却很贫乏。事实上,它从来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这对它来说并不是值得烦恼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海洋时时刻刻都是新鲜而充满乐趣的。 &br&&br&此时,它就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乐趣——一只张开的蚌。 然而当它好奇的游过去看一眼的时候,蚌毫无征兆的合上了,夹住了它的尾巴。 &br&&br&在它扭动身子挣扎的时候,看到了两个人从礁石后面走出来,一个兴高采烈,另一个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你看,亲爱的,我早说这一招对任何鱼都管用。” 这些海底人自称海类,这一称呼源自于对于征服和改造海洋的自豪感。然而事实上,海类既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灵活的——他们的大脑太重了,不可能有多么灵活——但他们拥有智慧,会在海洋中利用大型贝类设下陷阱,会收集海草编织成网来保护自己(甚至有的海类用这个捕获过大型鲨鱼),还懂得利用乌贼的墨来隐藏自己,他们利用其他生物来获取智慧以外的优势。 眼下这条鱼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了。 &br&&br&海纪年前2000年 希伯海 &br&&br&海类的聚落里传来了一阵异响,年轻的海类们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然而年老者知道:这意味着动荡与危险。 卷在海草房子里的海们匆匆的打开自己的海草卷,把海草卷紧紧的粘在自己的吸盘上,并用其他的附肢在海底上打洞,聚落的守护者们准备出发去打开聚落外的陷阱丛——这一切都已经演练过无数次了,每次都让他们的恶邻捞不到一点儿便宜。&br&&br&&br&然而这一次他们却没有这么好运。 敌人比想象中来的快得多,甚至守护者都没来得及出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恶邻以完全不同的神态出现在自己面前,而看着他们的头顶,海类们明白了一切:恶邻已经取得了速度上的绝对优势——他们竟然驯服了旗鱼。 &br&&br&速度使得防御都瓦解了,甚至有的聚落在自己已经变成俘虏之后才听到代表警报的提醒。与海类必须贴着海底行走不同,旗鱼的移动快速而灵活。无论是陷阱还是海草网,都对旗鱼快速而立体的攻击无能为力。 &br&&br&速度就是力量,在这力量之下,海们连逃跑都做不到。 &br&&br&海纪元前200年 奥利海 &br&&br&假如希伯海的聚落能存在至今,他们将看到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发展:自己的恶邻几乎已经征服了世界。恶邻的驯服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展开身体用吸盘吸附在生物上的技术,恶邻驯服了巨大的鲸类。这使得大规模的快速迁移成为了可能。而小型生物的研究也取得了成果,一种藏在吸盘中的虾类为恶邻提供了强大的攻击力量。就这样,在速度力量与运载力的多方面优势下,恶邻形成了最强大的帝国,并且吞并了周围一切国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br&&br&世界只剩下奥利海这一片净土了,而恶邻的剑也终于指向了这里。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进攻,巨大的鲸类发出深沉的悲鸣,在恶邻的诗人耳中,这仿佛是在为奥利海的命运而悲伤。&br&&br&然而当大军开到他们才发现:奥利海不需要悲鸣。 奥利海的聚落深藏在巨大的海底礁石中,礁石密集而锋利,成为了天然的屏障,而其中间或分布的陷阱和墨鱼黑雾,使得礁石简直成了死神的地盘。恶邻很快就放弃了愚蠢的强攻。&br&&br&不过他们绝不会放弃奥利海。每一个战士都品尝过美味的奥利海特产,而每一个战士的女伴都羡慕过奥利海出产的首饰——它们几乎已经是爱和浪漫的代名词了。每个人都不会放弃这巨大的诱惑,尤其是指挥官。 &br&&br&劝降意料之中的失败之后,指挥官下令:团团围住,永不撤兵。 各种大型鱼类紧紧包围住了奥利海的大礁石,躲藏在礁石里的聚落这一生都不得不看着包括头顶在内的四面八方,终年飘着黑色的阴影。 &br&&br&海纪元元年 奥利海 &br&&br&后纪元时代的历史学家认为海纪元元年不应该从海帝国建立的第一年开始算,而是应该从奥利海归入帝国领域开始。宗教学家则认为,海纪元元年就在神的代言人宣布海类的混沌时代结束开始。 &br&&br&在那一年,对奥利海的围攻几乎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即使是恶邻,也从来没有进行过围城二百年的战斗,这场漫长的消耗战使得恶邻失去了耐心。他们在夺下奥利海之前就急不可耐的建立了帝国,并自负的命名为&海&。 &br&&br&海帝国从来没有放松对奥利海的围困,而奥利海也从来没有突破过。海们的军事家认为这种状态会被无限的延长下去。 &br&&br&可是很快他们的预言就被打破了:奥利海主动排出了使节:一个年纪很大的海类。只有一个。 &br&&br&海帝国一时间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面对了:傲慢或者谦虚,客气或者凶狠。但海之间会面的第一句话就使帝国沸腾了,奥利海的代表说:奥利海是你们的了。 军官们抑制着自己的喜悦,但这很难做到。老人接着说:&你们想要奥利海的特产,可在我们这里他们是每日的平凡饮食。你们也想要奥利海的宝石,可是在我们这里他们只是普通的小石子。我们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老海类停顿了一下,并没有环顾四周,而是抬眼向上望去:&然而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想要的,比世上所有宝石的总和更明亮。& &br&&br&海帝国的士兵随着老海类的眼光向上望去,看到了随意游曳着的巨大鲸类,和黑影间斑驳的光影。他们无法理解奥利海中的聚落为了这些飘渺的光而放弃两个世纪的坚守。&br&&br& &孩子们,&老海类继续着它的演讲&海类的混沌时代结束了。我们要开辟广阔的世界,必须要用到海之外的力量,这个力量,没有帝国的帮助,奥利海无法获得。但奥利海已经找到了钥匙。&说着,来自奥利海的老海类从他的吸盘囊中取出了一个大而晶莹的水晶球。士兵们注意到,水晶球内是真空的,里面一滴水都没有。但是里面有一些干海带,还有一丝跳动着的,红色的小苗。&br&&br& &它是水的反面。&老人说。&br&&br&—————————————————————&br&&br&&br&海纪元100年&br&&br&“火”&br&&br&在这个充满了水的时间里,火的诞生使得海类意识到世界的宏大,就像一百年前的老海类所说的,火,是水的反面,遇水即灭。&br&&br&毫无疑问,这样的火,在海的世界里是无比脆弱的,只能保存在密封的真空水晶球中。而由于海类未知的原因,密封在水晶球中的火也无法维持太长时间,必须浸泡到海里气泡中补充某种物质。&br&&br&然而这一点点突破却是革命性的。这是海类第一次不依靠生物力而获得力量。海类的科幻作家一遍遍的幻想能够产生巨大火焰以后的海类世界,不厌其烦的描述那个任意在广阔海洋里奔驰的方案:用火焰推进,就像乌贼的推进方式一样。&br&&br&就在海类痴迷于这类想象的时候,被后纪元史学家称作第二次思想革命的问题被提出来。令人意外而又容易理解的是:这个问题是由一个小孩提出来的。&br&&br&“海洋的尽头是什么。”&br&&br&海类的地理学家们这才想起把各大海洋的版图串联在一起,这时地理学家发现,大海的版图没有办法完整的拼合在一起。换言之,大海之间还存在着什么。&br&&br&于是,一个被后纪元称作缝隙的时代开始了。在这个旅行者成为正当职业的时代,人们致力于寻找海洋的边缘。然而有的人走到了陡峭的崖边无法前进,有的人越走越深被深海压住无法回来,有的人正相反,越走越浅直到海底变成粗糙的砂质。&br&&br&海类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渐渐的,海类有了新的幻想目标:海之外的世界。&br&&br&而最直接的诱惑,每个海抬头就能看到。那就是海面上飘荡的光影。&br&&br&于是海类的科学界分成了几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由地理学家构成,其兴趣在于分析各大海洋之间的关系,希望从地质学的角度研究现代海洋的成因;第二部分是由发达的生物学组织构成,主要研究进一步利用生物的力量,按照传统的思路寻找海类未来的突破点;第三部分是新兴的职业:物理学家。他们从微小的火苗中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于是他们开始分析真空中什么成分造就了火焰。&br&&br&而人群中最活跃的当属科幻作家。在关于未来的想象中,他们乐观而积极。&br&&br&科学界发表声明,三百年之内必将攻克这些难题。&br&&br&海纪元500年 夏卫火山&br&&br&三百年的期限过完,科学家们并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海类仍然困在海洋里。&br&&br&不过并不是一点进步也没有。&br&&br&海类的大型研究机构被建在夏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体文明如何被毁灭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