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素问悬解·生气通天论》中的“阴者,藏精而起亟

阴阳失调之阴阳格拒的特点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形成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
  1. 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又称格阳,系指阴寒之邪蛮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阳于外,在临床上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假热之证。
  2. 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在临床上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真热假寒证。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阳气太盛,不得相荣也。不相荣者,不相入也,既不相人,则格阴于外,故曰阳盛格阴也。&
  阴阳的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 亡阳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地说,亡阳多由于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由于素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等多种原因,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阴泄,阳气外脱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亡阳,多由于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故阳气暴脱多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2. 亡阴
  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地说,亡阴都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所致。也可由于其他因素大量耗损阴液而致亡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故亡阴时多见喘咳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的危重证候。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渴。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综上所述,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所存在着的相互制约、相全消长、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来阐释、分析、综合机体一切病理现象的机理。因此,在阴阳的偏胜和偏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干净清爽的头发给外在形象加了很多分,所有头发如果...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早上起来口苦的现象,很多...
皮肤粗糙是一种让人十分头疼的事情,很多朋友在遇到...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内经》阴阳理论钩玄()--阴阳在中医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摘要】&
通过对《内经》中有关阴阳篇章的解读和分析,认为《内经》中的阴阳表述了阴阳作为人体功能单位的意义,是物质、信息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阴阳具有彼此联系、相互依存与消长的关系。在中医临床诊疗中辨识阴阳,是防治疾病的前提条件,也是确定治疗方案、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 《内经》 阴阳学说 阴阳
&&& 阴阳不但是属性分类的依据,而且还代表着不同功能,以及以功能为单位的物质和信息,故《内经》认为阴阳又是具有功能的物质和信息单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等都说明阴阳是依托于具体物质的功能单位。
&&& 1& 阴阳的生理
&&& 《内经》和《难经》都认为阴阳是来源于肾的物质,因为肾藏真阴真阳,阴阳物质及作用是先天所具备的,即有了生命就有阴阳,就有阴阳的作用。因此,阴阳的作用源自生命体的形成,源自生命所具有的活力,源自先天肾。在生存的人类,阴阳又依赖后天的滋生滋养。《内经》认为阴阳的作用无处不在,包括脏腑、经络、肢体的活动及功能发挥都需要依靠阴阳的正常作用,《内经》认为这种作用就像大自然中宇宙、日月的运行和万物生长(自然阴阳)的变化一样,因此,《内经》常以自然来比类分析阴阳的作用。
&&&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是运动、活跃、亢奋的物质或信息(包括气),具有卫外、固护的作用。"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不但固护于外,而且可以温养脏腑,补充精神,濡养筋骨。《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与阳的卫外功能相对,阴是具有静止、收藏、宁静等特点的物质或信息,具有濡养、滋润的作用。阴精包括精、血、津液,相对卫而言营血是阴,阴精是充养机体的重要物质,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保障,也是化生阳气的物质基?r蛭跹粑镏省⑿畔⒕哂胁煌男灾屎吞氐悖虼耍簿哂胁煌墓&堋?
&&& 《难经》:"阴沉而伏,阳浮而动。"阴阳的功能表现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功能的相对性,所形成病证的表现、病机特点也是相对的。但阴阳在生理情况下的功能是联系互动的关系,如"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即阴阳功能具有联动性,阴的收藏是为了应合阳的卫外及外向活动,阳的固护是为了促进阴的生成与贮藏,表现在自然则可以理解为阳气生发,阴形滋长,阳气收敛,阴形蕴藏。由于阴阳具有互生互用的功能关系,因此,《内经》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必须协调平衡,人才能保持健康。然而《内经》更强调阳气卫外作用的重要性和主导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 2& 阴阳的病理
&&& 在病理状态下,"亢则害,承乃制"。阴或阳都可能会因为某种病因的作用,而偏虚,或偏亢。阴偏虚则精血、津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络、肢体,或不能有效制约阳,而致阳亢;阴偏盛则寒饮、水邪、痰浊、瘀血停聚,或导致阳气被遏,不能温煦脏腑、经络、肢体。阳偏虚则不能温煦脏腑、经络、肢体,或不能温化水液,而致水饮、痰瘀停聚;阳偏盛则为火热气逆,或耗伤阴血、津液,而致阴血、津液不足,脏腑、经络、肢体失养。
&&& 阴阳是广泛存在的物质作用,因此,脏腑、经络等都有阴阳作用的表现形式,如心阴、心阳,肺阴、肺阳,脾阴、脾阳,肝阴、肝阳,胃阴、胃阳,三阴经、三阳经等。在《内经》中却未论及大小肠、胆、膀胱、三焦等的阴阳,而且在阴阳的偏盛偏虚中也不提肝阳虚、肾阴盛、肾阳盛等。原因应是论大小肠、胆、膀胱、三焦时,其功能与对应脏密切相关,因此不另立论;而论肝阳时,主要从肝的功能特点出发,肝易阴血耗伤而致阳亢,因此不重其阳(功能)的可能不足。肾的阴阳功能则主要强调肾多虚少实,真阴真阳应时刻填补,因此无偏盛之实证。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阳化气,阴成形"较好地说明了阴阳的不同作用趋势和特点,这种作用特点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方面都可得到印证。故作为生理的阳是积极促动的物质方面,而作为病理的阳,则是具有火一样破坏作用的物质方面;作为生理的阴是静谧、濡润的物质方面,而作为病理的阴,则是具有水(冰)一样作用的物质方面。阴阳在生理上相生相长,病理上又相互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此段即以具有气、味、精等物质、信息的作用规律来说明阴阳的功能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等,也说明阴阳的病理作用、生理关系,以及阴阳物质相互联系,彼此依存、转化、影响的关系。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木兰百花园”
更多关于“《内经》阴阳理论钩玄()--阴阳在中医实践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章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7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阳天者,若天与日——《素问·生气通天论》读书札记
&&& 生气,即阳气。姚止庵说:“生气者何?生生之气,阳气也。”《生气通天论》是讨论阳气生理病理的一篇专著,其对阴阳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阳气的生理功能
&& (一)阳气为人身之本
&&& 原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此以比类取象的方法,以太阳在天体运行中的地位作比拟,强调阳气为生命之根本。明代医家张介宾最得经旨意趣。《类经·疾病类》云:“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无分,四时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内经》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义,此其最要者也,不可不详察之。”并以此为根据,结合其本人的体验撰写了著名的《大宝论》,他说:“阳化气,阴成形。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及其既死,则身冷如冰,灵觉尽灭,形固存而气则去,此以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张氏对《内经》的阐述和发挥,为后世温补学派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人身以气为本,气又分为阳气和阴气,阳主化气,阴主成形。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无不赖阳气以温煦和推动;气血津液精的生化、运行,糟粕的排泄,全仗阳气的气化功能;人体抵御外界环境的寒冷,保持正常的体温,离不开阳气的生发作用……再从病理来说,“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消”,存得一息真阳,便有一分生机。故临床治疗时有“救阳似救火”之说,即抢救阳虚欲脱之证,往往刻不容缓。生命一旦夭亡,形体虽在而通体冰冷,乃阳气竭绝之故。可见,阳气为生命之根本。
&&& (二)卫外御邪功能
&&& 原文云:“阳固而上,卫外者”,“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主向上向外,当外邪入侵时,阳气即迎邪而上,与之相抗争,起卫外御邪作用。
《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即在阴阳的相互关系中,惟有阳气致密,阴精才能固守于内。《类经·疾病类》注:“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宅。必阳气闭密于外,无所妄耗,则邪不能害,而阴气完固于内。此培养阴阳之要,即生气通天之道也。”《素问集注》谓:“盖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矣。”人体的防御功能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的总和,其中阳气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阳气主外,为人体卫外之藩篱,外邪入侵,阳气首当其冲。诸凡畏寒发热,或寒热往来,或寒栗起粟,关节酸楚,脉来浮紧等症均是阳气与外邪相争的外在表现,如阳能克邪则一汗而解;反之,阳不能胜邪,则邪从阳转阴,由表入里。而解表剂大多辛温,乃助阳胜邪耳。临床上阳虚体质者平素多自汗、盗汗,此玄府不固,阴津自泄,此类患者最易为外邪侵袭,一旦罹患则多表现为正不胜邪的寒证、虚证。药理实验证明,补气扶阳之品大多能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三)温养形神功能
&&& 原文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此系《内经》惯用的倒装句法,意思当是“阳气者,养神则精,养筋则柔”。这里“筋”赅括人体之“形”。形和神乃人体反映物质与功能的一对矛盾,形和神的和谐统一,是健康的标志,反之则病。而阳气则形、神兼养。阳气充实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办事精明,形体功能协调自如。
&&& 临床上阳虚证者往往神气不振,出现精神萎靡,形容憔悴,昏昏欲睡。思维迟钝,反应不灵敏等,此阳气不能温养神明所致。另一方面,阳虚不能温养形体,则肢冷畏寒,形体蜷缩,毛发蓬松而不润泽,面色白光白无华,阳虚不能温运脏腑气血则表现为不思食纳,或胀满,或泄利,或腹部冷痛,或手足麻痹,或小便清长,或小便淋漓不净,或腰酸耳鸣,阳痿宫冷,等等。可见,人体之形神均离不开阳气的温煦。神失养则神萎,形失养则脏腑气血违和。再一次强调“阳气者,若天与日”的道理。
(四)阳气随昼夜阴阳消长而变化
&&& 原文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经文提示:人身之阳气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息息相关,在一昼夜中,阳气存在着生发、隆盛、虚衰的变化规律。这也是“生气通天”之理。在生理情况下,人一般从早上至中午精力充沛,轻劲有力,及至午后精神渐乏,往往不耐事事,如果中午不稍事休息,则午后的工作效率不会太好,夜间则阳气潜藏,当寐。在病理情况下,所谓“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完全与阳气的昼夜盛衰消长节律有关。
&&& 过去有人认为,人体的内环境是稳定不变的。通过研究证明,人身内环境随昼夜改变,神经内分泌也有节律性的波动。《内经》的作者通过长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研究,能够认识到人体存在着“生物钟”现象,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二、阳气的病理
&&& (一)阳失卫外的病理变化
&& &由于阳失卫外作用,时令外邪乘虚而袭,演变出种种证候。
“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根据《素问吴注》的原文改动)。寒邪外袭,阳气被郁而不伸,邪正相争则热若燔炭,此邪在表,当以发汗解表法,一汗而解,诚如仲景麻黄汤证是也。查方中麻、桂,均系辛温之品,辛能疏散,温可助阳,此借药力扶助人身阳气以驱邪外出。
&&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阳失卫外,暑邪外袭,暑为阳邪,“炅则气泄”,故汗多心烦,甚则喘喝有声,此为暑邪扰乱心神,故有心烦不安之症;暑邪最易耗气伤阴,汗多则气阴两伤,心气不足故静则多言。前者属实证,后者为虚证。此对暑邪袭人证候的描述,言简意赅。前者的治疗用清暑宁神,可投雷氏清凉涤暑法或白虎加人参汤法;后者可循清暑益气汤法。前人所谓“暑病先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可为绳墨。
&&&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湿邪中人,郁而化热,则湿热交并,最易损伤筋脉,“大筋软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朱丹溪)。前文已述及,阳气可以温养筋脉(形体),则筋脉运动自如,湿邪伤及阳气,筋脉失于温养则拘急而挛,久则筋肉痿弱不用,肢体失去了随意运动功能。《素问·痿论》有“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伤湿”,进而出现“筋急而挛”或“胫纵不任地”的记载。对照临床,某些,殃及筋骨出现或拘急或痿弱者,屡见不鲜,治疗之早期应采用通阳化湿,化热者当清利湿热,后期则着重温通气血,通络除痹。
&& “因于气(风),为肿”。《素问直解》注:气“犹风也。《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从文例看,寒、暑、湿、风四字代表四时之邪,整段云阳失卫外,四时之邪乘虚而袭,且与下文“四维相代”相吻,据此“气”当作“风”字无疑。风邪侵犯可引起浮肿病,这在《平人气象论》中也有类似记述:“面肿曰风”。《水热穴论》将因风邪所致的浮肿称为“风水”,其机理是“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肾,名曰风水”。可见浮肿不全因于水湿之染,即使由水肿稍留引起的浮肿,治疗不可拘于利水退肿一法,某些浮肿病(如由肾炎所致者)往往以祛风利水法而获奇效。
(二)阳亢阴竭的病理变化
&&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主上,烦劳过度,阳气上亢,“劳则气耗”,阳气亢盛,煎灼阴津,则阴亏;劳作于暑天,暑热耗伤阴精,则阴精濒临竭绝,于是发为昏厥。古人名之曰“煎厥”。此病类似于现代“中暑”病。明代周慎斋称“动而得之者”为“中暑”,“静而得之者”为“伤暑”。张介宾将暑证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疼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即伤寒也。”前贤所述,极切临床。《生气通天论》所称之“煎厥”类同于“中暑”、“阳暑”证。而“煎厥”一词,为阳气亢盛、煎熬阴精,导致的昏厥,既形象且富深意。
(三)阳气逆乱的病理变化
&&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大怒则阳气上逆,血随气升,临床可见面红目赤,静脉怒张,神情激昂,若进一步气血逆乱,可出现突然昏厥。如伤及筋脉,可见筋脉弛纵,半身不遂等,很明显,“薄厥”证类似于后世的“中风”病。
&&& 有人认为,中风的病因学说在唐宋以前都以“外风”立说,自金元时代以降始以“内因”立论。其实,《生气通天论》中“薄厥”,即以“大怒”立因,所不同者病名而已。《调经论》也有类似的描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内经》已明示“薄厥”、“大厥”,均由阳气逆乱进而气血上逆所致。清代名医叶桂提出由“身中阳气之动变”,“阳化内风”而导致“内风动越”,可以认为是续《内经》之余绪。不过叶氏对“阳化内风”形成的机理有更多的发挥,诸如肝肾阴亏,厥阴化火;肝失濡养,阳浮风动;阳明脉虚,土衰木横;嗔怒动阳,木火化风等。这些对剖析中风病机,指导临床治疗颇有价值,但追本溯源,仍以《生气通天论》说为宗。
(四)阳气偏沮的病理变化
&&& 该篇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枯,即半身不遂。沮,即阻止的意思。《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人身之汗出,赖阳气宣泄,今汗出半身,则说明另一半身阳气偏沮不畅,故无汗出,可能导致病侧肢体偏废不用。结合临床分析,某些患者早期出现半身麻木、肢冷、无汗出等,可能是中风的先兆症状。但也有些半身汗出者未必会发生半身不遂,仅从分析病机看,阳气偏沮一侧,阳不化阴,气血运行不畅,则是肯定的。治疗可采用通阳除痹、活血通络法,可望收到良效。
(五)阳热蓄积的病理变化
&& &原文云:“高梁之变,足生大丁。”高梁,即膏粱,泛指肥甘厚味之品。丁,通疔,泛指疮疡。《素问吴注》:“膏梁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丁。”从临床实践看,长期过食脂肪类厚味粘腻食品,阳热蓄积,“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发为疮疡;也有多食肥甘厚味食物,“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素问·奇病论》),由消渴引发疮疡,甚则肉腐化脓而烂筋,这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说明《内经》的描写来自临床实践的观察。
(六)阳气郁遏的病理变化
&& &原文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痤,即小疖子;疿,即痱子;皶,为粉刺。劳作时阳气动而疏泄,易汗出,玄府开张,若见湿气、冷风之类,则阳气猝然凝滞,汗孔闭合,汗泄不畅,结于肌腠,出现疖、痱、粉刺之类皮肤病。
(七)阳虚邪恋的病理变化
&& “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传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上述所论皆是阳气开合失司,外邪入侵为犯,外邪久稽,阳气虚衰,病邪深入的种种病候。如阳虚寒邪入侵,痹闭于背,筋失温养,出现背曲不能直立之症;寒邪深陷经脉,气血凝滞,久则经脉败漏,积久发为溃疡,形成瘘管,脓水时漏,久不收口;寒邪留连肉腠,由俞穴内传五脏,脏病不能守神,出现种种精神症状;如果营卫失调,阻逆于肌肉之间,热胜肉腐,发为痈肿;如阳气被热邪所耗伤,汗出不止,风寒乘虚而入,俞穴闭阻,发为风疟。这是由阳虚邪恋,深入不同部位而引发的各种病证。这段经文前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句,提示由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形和神,故而导致各种损害。
(八)阳气蓄积,上下不并的病理变化
&& &原文云:“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上文阐述了阳虚邪恋,或入筋脉,或入脉中,或入肉里,或入俞穴,或入脏腑诸端形症,若病久不除,可进一步发生传变,令阳气蓄积不行,上下不相交通,阴阳否隔不通,此时预后不佳,治宜通泻法,以冀万一。《伤寒论》中邪热入里,结于中焦,气机怫郁,阻遏阳气流通,出现热深厥深,甚至神昏谵语者,属于此类,治疗当以通里攻下,以交通阴阳,则阳回厥除,可望向愈。如治不及时或治不如法,恐有危及生命之虑。
三、对后世温补学派的影响
&& 《生气通天论》强调“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其崇尚阳气的作用对后世温补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 研究阴阳学说的大家张介宾尤得《内经》之真髓。他受《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启迪,就时医侧重苦寒清火的弊端,针对朱丹溪提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提出了批评。他说“欲清其流,必澄其源”,提出了著名的“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观点。他在《大宝论》“水火之辨”中指出,水属阴而火属阳,凡水之所以产生、所以生物、所以化气,均有赖于阳气的作用,“生化之权,皆由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难得而易失者惟此阳气,既失而难复者亦惟此阳气”,“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在临床治疗中,景岳善辨虚寒,擅用温补,并反对以苦寒为滋阴,对于纠正寒凉时弊起了很大作用。
&& &强调阳气的重要性,并不否定阴阳学说中阴阳之间的谐调关系,否则有失偏颇。正如张介宾崇尚阳气却并不忽视阴气,他在《真阴论》中指出,阴与阳是质与气的关系,真阴“正阳气之根”。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真阳主“生发”,真阴主“成立”,“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因此,“阳常不足”和“阴本无余”的情况是并行不悖的,前者提示临床治疗当慎用寒凉攻伐;后者告诫须侧重滋补精血。读《生气通天论》不明这一点则会误入歧路。其实在该篇中曾强调“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如果“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阴阳之间的关系应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可见《内经》论阴阳十分周全,值得我们玩味。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1:18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推拿科好评科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素问.生气通天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