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RM国产手机处理器排名有哪些

  在刚刚结束的Hotchips 2015会议上,一家成立不久的中国企业公布了一颗代号“火星”的ARM指令集64核心处理器。令人震惊的是,这颗由中国团队开发的CPU拥有媲美Intel公司最顶级服务器芯片的性能,毫无疑问是目前ARM阵营最强大的处理器。  Phytium,中文名飞腾,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年轻CPU研发企业。然而光是从公司名称和所在地——广州,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家企业的真实身份。飞腾公司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高性能处理器研究团队建立的企业,而国防科大在IT界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天河2A超级计算机——连续五届夺得世界超算排行榜性能冠军。天河2A的部分芯片采用了国防科大自主开发的Sparc指令集CPU,飞腾1500。显然,飞腾公司的名称就是取自这款产品。公司选址在广州也是为了靠近广州超级计算中心,也就是天河2A的所在地。  与中科院计算所知名的龙芯处理器团队不同,国防科大的CPU研发机构在公众眼中没什么名气。事实上,早在十年前业内就有传闻指国防科大正在逆向山寨Intel的IA64体系处理器安腾。后来安腾CPU在市场上举步维艰,NUDT(国防科大英文缩写)也停止了对其模仿的工作,转而开发采用Sparc指令集的高性能芯片。经过数年的努力,NUDT先后研制出飞腾1000、飞腾1500两款服务器处理器,开始逐渐为业界所知。  天河系列超算开始在全球超算领域崭露头角后,国防科大将眼光放到了更远的未来。天河2A和之前的一系列国产超级计算机均采用Intel、NVIDIA、AMD等美国企业生产的处理器,其计算能力、软件编写严重依赖这些外国公司。若想自己掌控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节奏,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处理器是必经之路。  此时,学校的CPU团队经过几代产品的研发已经颇具实力,他们便担负起了设计有着世界一流水平的CPU的重任。  如今,NUDT的努力结出了硕果。Hotchips 2015大会上,飞腾公司介绍了他们的”火星”,一颗兼容ARMv8指令集,四发射乱序执行,拥有多达64个核心,主频达到2GHZ的服务器CPU。  在标准测试集Spec 2006中,”火星”的多核整数分数高达672,浮点分数585。相比之下,Intel目前最强的处理器Xeon E7-8890v3和Xeon E5-2699v3的整数、浮点成绩分别是680和460,"火星”的性能足以与它们媲美。  “火星”的核心代号为”小米”,这个名字足够令许多人浮想联翩了。不过取这个名字很可能只是巧合,因为飞腾公司与制造智能设备的小米公司并没有任何关联。”小米”核心是典型的现代高性能处理器微架构设计,四发射、两个浮点单元,不长的流水线和三级缓存方案。它显然并不是为密集浮点运算设计的产物,单周期双精度浮点输出只有4Flop。  但是"小米"核心的访存结构设计很激进,192个寄存器、单核心512K L2、2M L3的设计非常像Intel的Haswell微架构。”火星”采用二维mesh多核互联结构,每8颗”小米”核心组成一个阵列,每个阵列有一个双通道DDR3-1600内存控制器;8个阵列组成”火星”芯片,总共64个核心、32M二级缓存、128M三级缓存和16通道内存,205G/s理论内存带宽。芯片上还有32个PCIe 3.0通道。  “火星”的理论浮点计算能力是512G DP Flops,采用28nm制造工艺,主频2GHZ,核心运行电压不足1v。虽然整个芯片面积达到了吓人的640平方毫米,但是满载功耗只有120w,甚至比使用22nm先进工艺,性能相当的Xeon E5-2699v3、E7-8890v3都低一截。  ARM阵营性能功耗比较强的优势过去仅仅体现在移动设备使用的低功耗芯片上,而飞腾公司证明了即使在高性能服务器处理器领域,兼容ARM指令集的处理器也能取得对同时代Intel顶级产品的功耗优势。  “火星”的量产版本预计会在2016年推出,预计会首先用在国防科大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可能命名为天河3)上。不久前,国防科大展示了一款用来取代Intel Xeon Phi浮点运算芯片的计算卡Matrix 2000,预计下一代天河会使用”火星”和Matrix 2000的组合来搭建。  除了”火星”,飞腾公司还展望了他们针对主流市场开发的”地球”处理器。”地球”显然是”火星”的简化版,核心数量可能减至4-16个,面向桌面PC、低功耗服务器等市场。从”火星”单核心Spec测试集成绩来看,8核心的”地球”就可以提供与Intel Core i7 四核处理器接近的多线程性能,而功耗可能还有优势。而兼容ARMv8指令集意味着无论是”火星”还是”地球”都可以轻易运行安卓、Linux系统和市面上无数的应用,甚至可能兼容微软的Windows 10。性能差距不复存在后,ARM阵营进军桌面PC和服务器市场挑战x86的地位也就有了足够的底气。飞腾公司不仅仅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为整个ARM阵营建立了信心:  从此之后,再也无人能质疑ARM指令集是否能开发出高性能产品了,x86体系在PC、服务器市场称雄二十年后,终于遇到了强大的对手。  而值得国人骄傲的是,这一历史性时刻是一家之前默默无闻的中国企业创造的。自从2006年Intel发布酷睿2处理器以来,十年时间里除了老牌巨头IBM,未曾有任何企业挑战Intel性能冠军的宝座。  如今,第一个向老大哥扔出巨斧的不是AMD,不是NVIDIA,也不是一众欧美企业,而是几年前还背着”山寨”恶名的中国团队。即使是业界最老资格的前辈,此刻也应向年轻的飞腾致以敬意。  毫无疑问,”火星”的发布会大大刺激ARM阵营的发展,直接影响未来数年的CPU产业格局。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我们很快就会在桌面、高性能服务器领域看到ARM与x86的直接对抗。当Intel的神话不再闪耀,IT产业又会迎来一个高度竞争的全新时代。    资料图: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 | 更多
  喜大普奔  
  楼主和2010年那个发帖说龙芯推出16核心 逼迫英特尔推出32核心的那个人是同一个人吗。
  @向真向深 3楼
12:49  牛!  ------------------------------  你真没看出楼主在讽刺你们?
  威武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ARM是中国的
  哈哈,精英有话说,一定会说是打磨出来。  
  @那个下雪的夜
12:51:55  楼主和2010年那个发帖说龙芯推出16核心 逼迫英特尔推出32核心的那个人是同一个人吗。  -----------------------------  ?
  强强联合才是真
  棒啊!  
  不明感厉
  奇了怪了,按正常来说,“汉芯”应该出场了才对,今天国关的公知精英放假了?
  好不好市场说了算,没人肯用东西,哪怕吹得天花乱坠也是垃圾!  
  英国ARM公司狂笑而过................^_^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squirrelcone
12:57:07  ARM是中国的  -----------------------------  arm框架是开放式的,和安卓系统一样
  腾讯科技讯 在移动设备芯片方面,高通公司和中国台湾联发科成为两家垄断市场的主角,英特尔公司市场份额几乎为零。不过在这个格局之外,中国移动(微博)芯片厂商正在低调直追,据外媒报道,中国的两家芯片厂商瑞芯微和全志科技,已经占领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平板电脑处理器市场。  对于在手机芯片市场完败、瞄准平板市场的英特尔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消息。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2010年在平板电脑市场的早期,瑞芯微和全志科技在平板芯片市场的总计份额只有0.3%。三年之后增加到了27%,目前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水平。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平板电脑的制造大国。其中,在广东省珠三角,许多二三线厂商推出了中低端高性价比的平板电脑,有的甚至支持安装安卓和Windows双系统,这些厂商推动了中国移动芯片厂商的发展。  国产芯片已占全球三成平板市场 开始挑战手机  此前,面对中国广东厂商在廉价平板电脑上的优势,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都曾经和这些中国厂商合作,主要目的是推广英特尔的凌动处理器和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  中国平板芯片厂商的进步令人侧目,要知道半导体行业门槛极高,高通和联发科的领先企业,依靠着多年的耕耘和投资,才造就了今天的领先地位。  在移动芯片时代,商业模式被改写。其中,英国ARM公司的ARM架构,垄断了移动芯片市场。该公司进行了芯片的设计,并将设计方案授权给全球各地的芯片厂商,比如三星电子、苹果公司、华为海思公司等等。这些公司只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定制,就能比较容易的设计出一款符合自己所需的移动处理器。  瑞芯微的一位高管表示,在过去的芯片产业,需要一砖一瓦建设一栋高楼,但是如今却可以在十天之内建起一栋大厦。中国芯片企业无需从头起步,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ARM公司)进行发展。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的一份报告,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厂商将会消费全球六成的芯片,而在芯片的制造份额上,中国公司将占领15%。  中国是全球的世界工厂,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中国企业就制造了全球八成的智能手机,这些手机不仅供应国内市场,也用于出口。  美国贝尔斯登研究公司的分析师Mark Li表示,对于许多中国芯片公司来说,英国ARM和ARM架构成为一个跳板,通过采用ARM的知识产权授权,中国公司节省了数年的投资,可以快速上手。  ARM公司在中国的一位高管表示,中国芯片厂商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执行速度很快,许多芯片公司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全新的平板电脑芯片。  除了良好的执行力之外,中国广东省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电子、手机和平板电脑制造基地,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本来就接近这些中国制造商,可以更容易获得订单、根据厂商的意见优化产品。  对于中国移动芯片厂商的崛起,最担心的莫过于目前处于市场落后地位的英特尔公司。面对联发科和高通垄断手机芯片市场,英特尔务实的将目标放在了平板电脑市场。  去年,英特尔提出了销售4000万套平板芯片的目标,为此进行了巨额补贴,并导致了公司相关业务40亿美元的亏损。虽然目标已经达到,但是英特尔已经修改了计划,将不再通过补贴来购买市场份额。  此前,英特尔也和瑞芯微达成了合作,共同研发针对中国平板企业的芯片产品。  但是在中国厂商中,ARM架构的芯片仍然是绝对的主流。  2010年,全志科技公司在平板芯片上的份额几乎为零,但是到了2013年,全球份额已经达到了18%。该公司一名高管表示,全志科技成功的关键是速度,以最快的速度把平板芯片交付给厂商。  不过国内科技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本土移动芯片厂商的优势在平板电脑领域,但是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已经连续萎缩多个季度,被指已经成为一个夕阳市场,未来可能被大屏手机挤压退出市场。  因此,中国移动芯片厂商目前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在平板芯片站稳脚跟的背景下,向手机芯片领域发力,把国产处理器植入到中国厂商占据优势的廉价安卓手机中。  好消息已经传出,中国手机市场的黑马企业小米公司,已经在低端安卓手机中采用了一家中国公司制造的手机处理器,获得市场初步认可。(晨曦)
  只要以国家意志强力干涉,中国没有搞不成的 ,两弹一星核潜艇,都是这样  凡是放弃自主,走西方合作的路线的,都是失败的  从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汽车、再到因为麦道而夭折的运十  所以,当我看到西方禁止服务器芯片给中国时,我非常高兴,这是逼中国发力  只要封锁,中国人就没有搞不出来的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squirrelcone
12:57:07  ARM是中国的  -----------------------------  @折冲都尉02
15:26:00  arm框架是开放式的,和安卓系统一样  -----------------------------  是中国独创的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squirrelcone
12:57:07  ARM是中国的  -----------------------------  @折冲都尉02
15:26:00  arm框架是开放式的,和安卓系统一样  -----------------------------  @squirrelcone
15:38:37  是中国独创的  -----------------------------  独创的没有市场,必须融合国际生态链
  @折冲都尉02
15:38:00  只要以国家意志强力干涉,中国没有搞不成的,两弹一星核潜艇,都是这样  凡是放弃自主,走西方合作的路线的,都是失败的  从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汽车、再到因为麦道而夭折的运十  所以,当我看到西方禁止服务器芯片给中国时,我非常高兴,这是逼中国发力  只要封锁,中国人就没有搞不出来的  —————————————————  确实如此!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squirrelcone
12:57:07  ARM是中国的  -----------------------------    国产CPU井喷 四大架构齐现 遭遇市场生态壁垒  介绍国产芯片为何无法做大,以及中国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情况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squirrelcone
12:57:07  ARM是中国的  -----------------------------  @折冲都尉02
15:26:00  arm框架是开放式的,和安卓系统一样  -----------------------------  你是在忽悠脑残的五毛和自干五的吧?ARM架构是要向ARM公司买授权的。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squirrelcone
12:57:07  ARM是中国的  -----------------------------  @折冲都尉02
15:26:00  arm框架是开放式的,和安卓系统一样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5:49:58  你是在忽悠脑残的五毛和自干五的吧?ARM架构是要向ARM公司买授权的。  -----------------------------  2014年8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天津滨海新区、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三家合资成立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飞腾”),主打“国产服务器CPU”。飞腾集成了国防科大多年的CPU研发团队,不过,双方合资之后,飞腾放弃了原本自研的CPU架构,转投ARM。而出于重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芮晓武亲自挂帅,出任飞腾董事长。  当然,致力于生产ARM服务器CPU的企业还有华为海思,目前华为的CPU、服务器均已问世。同时,巨头高通也在与贵州政府筹备合资公司,生产“供中国境内使用”的ARM服务器芯片。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squirrelcone
12:57:07  ARM是中国的  -----------------------------  @折冲都尉02
15:26:00  arm框架是开放式的,和安卓系统一样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5:49:58  你是在忽悠脑残的五毛和自干五的吧?ARM架构是要向ARM公司买授权的。  -----------------------------  @折冲都尉02
15:51:10  2014年8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天津滨海新区、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三家合资成立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飞腾”),主打“国产服务器CPU”。飞腾集成了国防科大多年的CPU研发团队,不过,双方合资之后,飞腾放弃了原本自研的CPU架构,转投ARM。而出于重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芮晓武亲自挂帅,出任飞腾董事长。  当然,致力于生产ARM服务器CPU的企业还有华为海思,目前华为的CPU、服务器均已问世。同时,......  -----------------------------  高通也是中国的
  @一叶藏海
12:48:00  喜大普奔  -----------------------------  @squirrelcone
12:57:07  ARM是中国的  -----------------------------  @折冲都尉02
15:46:46    国产CPU井喷 四大架构齐现 遭遇市场生态壁垒  介绍国产芯片为何无法做大,以及中国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情况  -----------------------------  我看成国产井盖井喷,河南人有福了
  被视为全世界门槛最高的CPU产业里,近两年突然涌现出一批中国玩家。  除了始终保持一定曝光度的龙芯,2013年之后,上海兆芯、天津飞腾、中晟宏芯等一批国产CPU企业迅速成立,并明确定位于“自主可控国产CPU”。甚至,一度销声匿迹的北大众志也再度喊出了“中国芯”的口号。  
  除此之外,华为海思的服务器芯片、产品均已问世,而巨头高通也在与贵州政府筹备合资公司,生产“供中国境内使用”的服务器芯片。  吸引众多企业的,是中国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的诉求。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自主CPU可以视为国家核心战略产业,可以得到国家政策、资金的战略扶持。  当然,中国庞大的数据中心、服务器、PC市场实为这些企业的终极目标,但这其中的难度很大。毕竟,在国产CPU上努力了接近15年的龙芯,如今仍未能真正踏入这一市场。  企业、人才、资本在逐渐向CPU聚集。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并没有将此视为CPU的繁荣,反而一致评价为“国产CPU的乱战”。  四大架构齐现身  “几年前,国内只有龙芯在研发基于MIPS指令集的CPU,但如今,基本所有的CPU指令集国内都有企业开始做了。”在谈及国内CPU发展时,一位工信部内部人士如是告诉记者。  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18号文”《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开启了国产CPU的历程,次年5月,龙芯成立。几经坎坷,龙芯取得MISP指令集授权,并于2010年推出两款商用芯片,开始产业化。2015年6月底,龙芯发布了最新CPU 3B2000,至此,龙芯产品已经接近20款。当然,与龙芯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几家CPU研究机构,但如今已基本销声匿迹,其中还包括以“造假”驰名的汉芯。  2012年底,新届政府开始重视信息消费,随后,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升级为国家级战略,相关产业迅速得到国家、企业、资本的重视。诸如《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1200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在2014年逐渐落地,一批新时代的CPU公司浮出水面。  
  2013年4月,上海市国资委、台湾威盛电子合资成立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兆芯”),其中上海市国资委出资2亿美元,占股80%,威盛电子出资4975万美元,占20%。需要指出,威盛电子是中国台湾企业,全球第三大X86芯片厂商。在2000年初,董事长王雪红曾带领威盛实现超过300亿元新台币的年收入,王雪红同时也是著名手机厂商HTC的董事长。兆芯成立之后,威盛中国研发团队原班人马,以及部分美国研发团队并入兆芯,致力于桌面机芯片的研发。今年8月,王雪红辞去威盛董事长一职,其丈夫陈文琦接任。  威盛之后,IBM的Power芯片也进入中国。Power芯片是IBM的核心技术,基于Power芯片生产的小型机等设备主要用于金融、能源等大型国企场景。几年前,苹果公司也采用Power生产电脑。2013年底,苏州国芯、中科院计算所成立中晟宏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宏芯”),2014年6月,宏芯得到了Power芯片的全部授权。知情人士称,“在谈判过程中,IBM答应了计算所的全部要求。”需要指出,苏州国芯曾得到摩托罗拉授权,成功研发了C-CORE CPU,而该中科院计算所团队此前与华为海思合作研发基于ARM的服务器CPU。  其后,ARM也加入“国产CPU”阵营。2014年8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天津滨海新区、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三家合资成立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飞腾”),主打“国产服务器CPU”。飞腾集成了国防科大多年的CPU研发团队,不过,双方合资之后,飞腾放弃了原本自研的CPU架构,转投ARM。而出于重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芮晓武亲自挂帅,出任飞腾董事长。  当然,致力于生产ARM服务器CPU的企业还有华为海思,目前华为的CPU、服务器均已问世。同时,巨头高通也在与贵州政府筹备合资公司,生产“供中国境内使用”的ARM服务器芯片。  “你看,X86、MIPS、Power、ARM,我们全有了。”该工信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但真正能做成几个呢?”  市场壁垒  服务器、PC市场的CPU早已是Intel、AMD的天下,Intel更是建立起涵盖知识产权、技术积累、规模成本、软件生态于一体的整个商业模式壁垒,而且这种壁垒从未有衰弱的迹象。  从2010年开始产业化之后,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就不得不一次次面对这些壁垒。今年6月,胡伟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无奈表示:“我们CPU也是可以做世界第一,关键就是没法用,用户不用你。”此前,胡伟武曾为此举例介绍,龙芯采用了MIPS指令集,并不支持Flash、Adobe等软件,由此给龙芯电脑带来的问题是,无法观看视频。而无数类似Flash的软件均生存于Intel的生态系统中。这种“没人用”的尴尬是目前龙芯最大的制约。  前述工信部人士表示:“也正是这一原因,龙芯只能在一些对生态系统要求不高的场景,或者有适配MIPS的软件场景应用。”目前,由于Andriod系统针对MIPS指令集做过优化,龙芯也与海尔、海信启动了智能电视项目,目前出货约百万芯片,但这一领域需要面对华为海思、瑞芯微等市场化公司的竞争。    龙芯面临的生态壁垒同样会存在于宏芯,不过宏芯暂时还无需考虑这一问题。“即便IBM开放了全部Power代码,但能不能做出来,依然要看运气。”一位要求匿名的中科院计算所人士告诉记者,“我们需要吃透几千万行源代码,做一些改良、更改安全模块,然后才能实现自主、安全,设计好之后还要交给国外公司制作。”根据计算所规划,自主可控的Power芯片会在2017年12月出炉,“但如果遇到问题,跳票1-2年都有可能。如果一个问题都没有,也可能提前。”Gartner首席分析师张瑾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Power服务器市场近年来被Intel冲击强烈,X86服务器替代Power的趋势难以阻挡。”张瑾并不看好其前景。  2015年3月,飞腾发布了FT-1500A系列CPU,并宣称该芯片技术国际领先,可替代Intel中高端“至强”服务器芯片。不过,飞腾并未公布该CPU的市场情况,仅表示该芯片“对于保障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兆芯的CPU也已经问世,联想、长城都有使用,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推广。”兆芯市场总监熊大鹏向记者介绍,但由于“CPU事涉机密”,他并未透露其他信息。记者就此采访威盛电子,亦未得到回复。  不过,前述工信部人士介绍,由于兆芯采用的是与Intel一样的X86架构,所以在服务器、PC市场,兆芯没有生态阻力,“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当然前提是兆芯的性能、功耗、成本能够与Intel竞争,(要做到这点)目前还很难。”  百亿核高基补贴  目前情况下,这些国产CPU的发挥空间,只有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党政军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四家国产CPU公司都拥有国企背景,这或许更有利于信息安全的推广,当然,彼此之间也会激化竞争。  2013年5月,胡伟武曾在中科院计算所春季战略规划会上作《为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报告。报告中,胡伟武讲到,“以AMD、威盛为代表的X86体系通过各种包装,疏通种种关系,也打着‘安全、可靠’的旗号,利用目前自主软硬件碰到的暂时困难,希望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进而占据党政军等信息化应用的主角。”胡伟武表示,这种做法得到了有关部委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不过在胡伟武看来,“这种做法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可能形成自主的软硬件能力,更不可能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过去不行,将来也不行。”  但是,国产CPU企业的“待遇”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回忆龙芯成立15年以来,胡伟武告诉记者,龙芯的发展初期依赖国家投资,“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约5亿元,如果算上后来北京市的股权投资,接近7亿”。  “2010年之后,龙芯基本没拿到过国家项目。”一位了解龙芯的人士告诉记者,“缺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龙芯的技术,比如制程工艺,龙芯一直使用40nm,一部分原因就是缺钱,28nm制程动辄千万,是40nm的一倍多。”Intel的制造工艺领先龙芯两代,主频、性能也远远超过龙芯。  不过,国产CPU新秀们受到的扶持力度远远超过龙芯。据前述计算所人士介绍:“国家核高基专项给宏芯审批了20多亿元资金,用于Power的研究。”至于兆芯,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兆芯承接了国家核高基1号专项,项目一期补贴高达56亿元,而且“目前还在继续申请,总额已经超过70亿元”。  知情人士透露,中晟宏芯董事长郑茳,同时担任苏州国芯董事长。苏州国芯的C-Core CPU也曾承接国家核高基专项,具体规模未公布。但是,苏州国芯母公司上海科技在2014年5月发布过一份公告,公告指出,“苏州国芯历年经营业绩主要靠国家项目资金,即使在有国家补贴收入情况下,营业利润仍小于零。”中晟宏芯是否会走苏州国芯老路,尤未可知。而支撑兆芯主体的威盛,虽然曾经创造辉煌,但近几年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几十年来,我们官员、专家、人民对于‘进口好过国产’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可能需要几十年去改变这种思维,”胡伟武告诉记者,“不过,再过一两年,龙芯就可以证明,自主设计的比引进的更先进。”  但是,这种“先进”可能还很难体现到市场上。即便是与龙芯同气连枝的中科曙光,也并未批量采购龙芯芯片。根据2014年财报,曙光从Intel、AMD采购芯片总额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3%。至于浪潮信息,2014年从Intel采购24.66亿元芯片,占总采购额35.3%。龙芯暂时未见于两家公司的采购目录。不过,浪潮、曙光均与龙芯合作生产了服务器,用于国家信息安全场景。(文/陈宝亮)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现在intel发展移动cpu,却还是使用CISC架构,因为RISC架构被它自己卖掉了,于是intel现在就凭借制程的优势,强攻移动CPU市场!
  @折冲都尉02
15:55:16  除此之外,华为海思的服务器芯片、产品均已问世,而巨头高通也在与贵州政府筹备合资公司,生产“供中国境内使用”的服务器芯片。  吸引众多企业的,是中国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的诉求。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自主CPU可以视为国家核心战略产业,可以得到国家政策、资金的战略扶持。  当然,中国庞大的数据中心、服务器、PC市场实为这些企业的终极目标,但这其中的难度很大。毕竟,在国产CPU上努力了接近15年的龙芯,如今仍......  -----------------------------  “几年前,国内只有龙芯在研发基于MIPS指令集的CPU,但如今,基本所有的CPU指令集国内都有企业开始做了”,又来忽悠无知的五毛了!最重要的,也是使用得最多的X86指令集,这些公司哪个能生产?它们根本就得不到intel的授权!唯一的,也是希望很渺茫的办法,就是从威盛手里收购cyrix!
  令人振奋的中国装备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03:01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  -----------------------------  都什么老黄历了,还在扯指令集。  现代cpu的性能不是由指令集来觉得的,是指令流水线的效率高,cpu效率才高。  CiSC的复杂指令,根本很难搞成流水线,所以效率根本不行。  我相信中国的ARM cpu超过Intel是有可能的。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03:01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  -----------------------------  @我是懒得
16:26:35  都什么老黄历了,还在扯指令集。  现代cpu的性能不是由指令集来觉得的,是指令流水线的效率高,cpu效率才高。  CiSC的复杂指令,根本很难搞成流水线,所以效率根本不行。  我相信中国的ARM cpu超过Intel是有可能的。  -----------------------------  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无知还要跳出来表现的你无知,那就说明你是一个蠢猪!一条CISC的指令能做的事,用RISC指令来做,至少要几条甚至几十条指令。如果RISC架构的性能能压倒CISC,那么intel为什么不用RISC架构做桌面CPU?难道intel那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都不如你聪明?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03:01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  -----------------------------  @我是懒得
16:26:35  都什么老黄历了,还在扯指令集。  现代cpu的性能不是由指令集来觉得的,是指令流水线的效率高,cpu效率才高。  CiSC的复杂指令,根本很难搞成流水线,所以效率根本不行。  我相信中国的ARM cpu超过Intel是有可能的。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33:16  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无知还要跳出来表现的你无知,那就说明你是一个蠢猪!一条CISC的指令能做的事,用RISC指令来做,至少要几条甚至几十条指令。如果RISC架构的性能能压倒CISC,那么intel为什么不用RISC架构做桌面CPU?难道intel那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都不如你聪明?  -----------------------------  一流? 你自己评的吧。  intel 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垄断罢了,他们工程师也许就是一堆狗屎。  龙芯的mips,天河的arm都可以超越intel。  据说windows10开始支持arm了, intel能活的天数也是可以数的了。
  这个新闻,看了最给力,再顶一下。
  我在想今天是不是愚人节。但是看着数据还言之戳戳。真是可喜可贺。  我担心的是这东西始终无法变成民用。ARM CPU由于无法兼容台式电脑的X86程序,一般用于手机和pad中,120W的功耗自然是无法用的了,64核要变成8核甚至4核,功耗降低到原来的1/10,才有可能用于移动设备中,这样性能也只有1/10,就变得和联发科、海思、瑞芯微、全志的平板CPU差不多了。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03:01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  -----------------------------  @我是懒得
16:26:35  都什么老黄历了,还在扯指令集。  现代cpu的性能不是由指令集来觉得的,是指令流水线的效率高,cpu效率才高。  CiSC的复杂指令,根本很难搞成流水线,所以效率根本不行。  我相信中国的ARM cpu超过Intel是有可能的。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33:16  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无知还要跳出来表现的你无知,那就说明你是一个蠢猪!一条CISC的指令能做的事,用RISC指令来做,至少要几条甚至几十条指令。如果RISC架构的性能能压倒CISC,那么intel为什么不用RISC架构做桌面CPU?难道intel那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都不如你聪明?  -----------------------------  @我是懒得
16:40:42  一流? 你自己评的吧。  intel 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垄断罢了,他们工程师也许就是一堆狗屎。  龙芯的mips,天河的arm都可以超越intel。  据说windows10开始支持arm了, intel能活的天数也是可以数的了。  -----------------------------  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服务器市场,其他服务器基本都是一直被intel吊打,至于龙芯,别说intel了,AMD都能吊打它。  intel现在是在移动市场受挫,因为CISC架构的高功耗,导致发热比较高,这对移动CPU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intel除了改进技术,就是使用14nm的制程优势来降低发热,抢占移动市场。  下面是一篇arm cpu 和intel cpu的性能对比,是2011年的,在浮点数运算上,E5300比高通的MSM8255强17倍。  http://blog.csdn.net/xt_xiaotian/article/details/6853749
  唉………总有一些不好好读书的人,以为跟着一个大师练练什么功就可以一步跨进共产主义  中国的电子工业水平到底什么样你们真的心里有数吗?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03:01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  -----------------------------  @我是懒得
16:26:35  都什么老黄历了,还在扯指令集。  现代cpu的性能不是由指令集来觉得的,是指令流水线的效率高,cpu效率才高。  CiSC的复杂指令,根本很难搞成流水线,所以效率根本不行。  我相信中国的ARM cpu超过Intel是有可能的。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33:16  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无知还要跳出来表现的你无知,那就说明你是一个蠢猪!一条CISC的指令能做的事,用RISC指令来做,至少要几条甚至几十条指令。如果RISC架构的性能能压倒CISC,那么intel为什么不用RISC架构做桌面CPU?难道intel那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都不如你聪明?  -----------------------------  @我是懒得
16:40:42  一流? 你自己评的吧。  intel 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垄断罢了,他们工程师也许就是一堆狗屎。  龙芯的mips,天河的arm都可以超越intel。  据说windows10开始支持arm了, intel能活的天数也是可以数的了。  -----------------------------  win10是在其phone版支持arm,但是这个版本不能安装x86程序,X86最牛叉的地方是支持的程序多。只有等arm CPU的软件环境成熟了,120W的arm CPU才有可能用在台式。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03:01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  -----------------------------  @我是懒得
16:26:35  都什么老黄历了,还在扯指令集。  现代cpu的性能不是由指令集来觉得的,是指令流水线的效率高,cpu效率才高。  CiSC的复杂指令,根本很难搞成流水线,所以效率根本不行。  我相信中国的ARM cpu超过Intel是有可能的。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33:16  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无知还要跳出来表现的你无知,那就说明你是一个蠢猪!一条CISC的指令能做的事,用RISC指令来做,至少要几条甚至几十条指令。如果RISC架构的性能能压倒CISC,那么intel为什么不用RISC架构做桌面CPU?难道intel那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都不如你聪明?  -----------------------------  @我是懒得
16:40:42  一流? 你自己评的吧。  intel 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垄断罢了,他们工程师也许就是一堆狗屎。  龙芯的mips,天河的arm都可以超越intel。  据说windows10开始支持arm了, intel能活的天数也是可以数的了。  -----------------------------  @ChoiKenji
17:08:35  win10是在其phone版支持arm,但是这个版本不能安装x86程序,X86最牛叉的地方是支持的程序多。只有等arm CPU的软件环境成熟了,120W的arm CPU才有可能用在台式。  -----------------------------  应该是绝大部分软件都可以用的,操作系统对cpu的物理层是进行屏蔽的,普通软件都只是调用系统的api函数,而这个api函数是跟cpu没有关系的。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03:01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  -----------------------------  @我是懒得
16:26:35  都什么老黄历了,还在扯指令集。  现代cpu的性能不是由指令集来觉得的,是指令流水线的效率高,cpu效率才高。  CiSC的复杂指令,根本很难搞成流水线,所以效率根本不行。  我相信中国的ARM cpu超过Intel是有可能的。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33:16  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无知还要跳出来表现的你无知,那就说明你是一个蠢猪!一条CISC的指令能做的事,用RISC指令来做,至少要几条甚至几十条指令。如果RISC架构的性能能压倒CISC,那么intel为什么不用RISC架构做桌面CPU?难道intel那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都不如你聪明?  -----------------------------  @我是懒得
16:40:42  一流? 你自己评的吧。  intel 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垄断罢了,他们工程师也许就是一堆狗屎。  龙芯的mips,天河的arm都可以超越intel。  据说windows10开始支持arm了, intel能活的天数也是可以数的了。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56:25  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服务器市场,其他服务器基本都是一直被intel吊打,至于龙芯,别说intel了,AMD都能吊打它。  intel现在是在移动市场受挫,因为CISC架构的高功耗,导致发热比较高,这对移动CPU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intel除了改进技术,就是使用14nm的制程优势来降低发热,抢占移动市场。  下面是一篇arm cpu 和intel cpu的性能对比,是2011年的,在浮点数运算上,E5300比高通的MSM8255强17倍。  http://blog.csdn.net/xt_xiaotian/article/details/6853749......  -----------------------------  懒得跟你扯了,新闻里说了很清楚,天河的cpu整数性能和浮点性能都达到和超过intel目前最强的服务器cpu了,你还拿外国的人cpu性能和旧新闻来说啥呢。
  @折冲都尉02
15:38:17  只要以国家意志强力干涉,中国没有搞不成的 ,两弹一星核潜艇,都是这样  凡是放弃自主,走西方合作的路线的,都是失败的  从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汽车、再到因为麦道而夭折的运十  所以,当我看到西方禁止服务器芯片给中国时,我非常高兴,这是逼中国发力  只要封锁,中国人就没有搞不出来的  -----------------------------  历史事实就这样!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5:49:58  你是在忽悠脑残的五毛和自干五的吧?ARM架构是要向ARM公司买授权的。  -----------------------------  一个CPU多少钱,那个授权多少钱!arm架构又不是什么保密的核心技术。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03:01  另外,说ARM CPU性能能追得上intel CPU的人绝对是无知的傻逼!ARM架构是RISC,即精简指令集架构,好处是指令简单、省电,但执行效率和性能却弱;intel CPU的架构是CISC,即复杂指令集架构,指令复杂,费电,但执行效率高,性能强!另外小白们可能不知道,RISC和CISC架构都是intel发明的,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移动cpu没什么市场,intel主攻桌面CPU,自然就选择了性能强悍的CISC架构,而把RISC架构卖给了ARM公司。这也是为什么......  -----------------------------  @我是懒得
16:26:35  都什么老黄历了,还在扯指令集。  现代cpu的性能不是由指令集来觉得的,是指令流水线的效率高,cpu效率才高。  CiSC的复杂指令,根本很难搞成流水线,所以效率根本不行。  我相信中国的ARM cpu超过Intel是有可能的。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33:16  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无知还要跳出来表现的你无知,那就说明你是一个蠢猪!一条CISC的指令能做的事,用RISC指令来做,至少要几条甚至几十条指令。如果RISC架构的性能能压倒CISC,那么intel为什么不用RISC架构做桌面CPU?难道intel那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都不如你聪明?  -----------------------------  @我是懒得
16:40:42  一流? 你自己评的吧。  intel 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垄断罢了,他们工程师也许就是一堆狗屎。  龙芯的mips,天河的arm都可以超越intel。  据说windows10开始支持arm了, intel能活的天数也是可以数的了。  -----------------------------  @狗忠诚灵气肉美味
16:56:25  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服务器市场,其他服务器基本都是一直被intel吊打,至于龙芯,别说intel了,AMD都能吊打它。  intel现在是在移动市场受挫,因为CISC架构的高功耗,导致发热比较高,这对移动CPU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intel除了改进技术,就是使用14nm的制程优势来降低发热,抢占移动市场。  下面是一篇arm cpu 和intel cpu的性能对比,是2011年的,在浮点数运算上,E5300比高通的MSM8255强17倍。  http://blog.csdn.net/xt_xiaotian/article/details/6853749......  -----------------------------  @我是懒得
17:19:41  懒得跟你扯了,新闻里说了很清楚,天河的cpu整数性能和浮点性能都达到和超过intel目前最强的服务器cpu了,你还拿外国的人cpu性能和旧新闻来说啥呢。  -----------------------------  这新闻作为宣传稿,多大的牛皮也敢吹!AMD也经常吹自己的CPU性能比intel好,结果被讥讽为“PPT大师”,现在还有个新词叫“i3默秒全”。说实话,中国哪家CPU厂商能追上AMD,都已经可以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了,就别说追上intel了。
  不明觉厉。
  过去十年,华为在7万研发人员的努力下,在1900亿研发经费的支撑下,  拿到了3万项专利,才达到现在世界一流的通讯设备商的地位  华为的员工,95%拥有本科学历;有1万名博士;几十位俄罗斯数学家  以后凡是中国有啥重大创新项目发布,先看他的研发人员数量和构成,再看他的研发经费  如果这两样数据比世界同行低很多,  又自称干出了比别人牛的成果,基本可以认定是抄袭或者忽悠
  @kalaoooo
18:14:16  过去十年,华为在7万研发人员的努力下,在1900亿研发经费的支撑下,  拿到了3万项专利,才达到现在世界一流的通讯设备商的地位  华为的员工,95%拥有本科学历;有1万名博士;几十位俄罗斯数学家  以后凡是中国有啥重大创新项目发布,先看他的研发人员数量和构成,再看他的研发经费  如果这两样数据比世界同行低很多,  又自称干出了比别人牛的成果,基本可以认定是抄袭或者忽悠  -----------------------------  同感
  转一个  这个没人说?HOTCHIPS上将介绍中国最新64核CPU,性能超越INTEL顶级双路E5   这个还是很牛逼的,64个深度定制版ARM(ARM构架最高只支持48核,能做到64核绝对是大改了,何况不是深度改进,也没资格到HOTCHIPS上演讲)  规格是超大容量多层次缓存,乱序执行,超标量4发射,跨核的缓存一致性机制,反正CPU该有的这玩意都有,绝不是GPU那种类DSP的设计,也比没有乱序执行能力和靠超高位宽堆浮点的XEON PHI强, 指标很强大。  128位SIMD就做到了512GFLOPS的双精度,整数性能是INTEL最新的E5-核心28线程处理器的4倍,浮点达到2倍,SPEC测试跟双路E5/E7 v3基本相当,内存带宽高达210GB/s是E5/E7 v3系列68GB/s的3.5倍,能耗跟只有120W不到一颗E5-2697v3。  据说未来还要出SIMD带宽翻倍的工艺提升的深度改进版本(目前28纳米工艺)。  名字也叫飞腾,面向HPC,不知道这个跟国防科大的天河2替代方案是不是有关系,反正感觉美国对中国超算禁运后,真是刺激中国计算硬件大发展了,先是国防科大那个VLIW,现在又是这个64核CPU, 感觉CPU和加速器都齐了,美国禁运促进我朝计算硬件大发展啊。
  在刚刚结束的Hotchips 2015会议上,一家成立不久的中国企业公布了一颗代号”火星”的ARM指令集64核心处理器。令人震惊的是,这颗由中国团队开发的CPU拥有媲美Intel公司最顶级服务器芯片的性能,毫无疑问是目前ARM阵营最强大的处理器。  Phytium,中文名飞腾,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年轻CPU研发企业。然而光是从公司名称和所在地——广州,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家企业的真实身份。飞腾公司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高性能处理器研究团队建立的企业,而国防科大在IT界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天河2A超级计算机——连续五届夺得世界超算排行榜性能冠军。天河2A的部分芯片采用了国防科大自主开发的Sparc指令集CPU,飞腾1500。显然,飞腾公司的名称就是取自这款产品。公司选址在广州也是为了靠近广州超级计算中心,也就是天河2A的所在地。
  挑战因特尔,AMD,中国任重道远
  想学ARM的,可以来找我呀,可以加我扣扣,详细了解下
  @折冲都尉02
15:38:17  只要以国家意志强力干涉,中国没有搞不成的 ,两弹一星核潜艇,都是这样  凡是放弃自主,走西方合作的路线的,都是失败的  从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汽车、再到因为麦道而夭折的运十  所以,当我看到西方禁止服务器芯片给中国时,我非常高兴,这是逼中国发力  只要封锁,中国人就没有搞不出来的  -----------------------------  @塞北润溥
17:22:10  历史
事实就这样!  -----------------------------  那我们不如自己主动闭关锁国,那还不10年就宇宙第一了?
  加油中国!为你自豪,为你骄傲!
  能出产品了么  
  @折冲都尉02
15:38:17  只要以国家意志强力干涉,中国没有搞不成的 ,两弹一星核潜艇,都是这样  凡是放弃自主,走西方合作的路线的,都是失败的  从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汽车、再到因为麦道而夭折的运十  所以,当我看到西方禁止服务器芯片给中国时,我非常高兴,这是逼中国发力  只要封锁,中国人就没有搞不出来的  -----------------------------  @塞北润溥
17:22:10  历史
事实就这样!  -----------------------------  @继续封号啊2
12:13:47  那我们不如自己主动闭关锁国,那还不10年就宇宙第一了?  -----------------------------  是欧美对中国实行技术壁垒,你看不懂汉语么?
  不是我们科技人员80度高温,连续20天不吃饭,滚地爬树钻针眼弄出的东西,我都不信。
  逗我呢!  ARM跟X86拼性能?
  @折冲都尉02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处理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