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事

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检查都正常,只有间接胆红素高68_乐健康
& 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检查都正常,只有间接胆红素高68
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检查都正常,只有间接胆红素高68
本条健康问题最后更新于
& 人气 6 &
问题: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检查都正常,只有间接胆红素高68
肝功能检查都正常,只要间接胆红素高68。40直接胆红素20。30总胆红素81。60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喝中药去黄效果不明显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吃什么药能让黄胆退正常值
举报 问题发表于
消化内科用药咨询专家回答
你好!肝细胞损害或溶血及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的,查血象和肝胆方面的问题
该回答对您 有用(0) 没用(0) 举报 消化内科用药咨询专家回答于
乐健康推荐回答
胆红素增高
在肝功能化验里,除了有直接胆红素的数值,还有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正常值 [总胆红素]3.4~17.1mol/L、[直接胆红素]0~6.8mol/L以下、[间接胆红素]1.7~10.2mol/L以下
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haem)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
如此制造的间接胆红素称为蛋白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又在肝脏依酶作用变成直接胆红素(饱含胆红素),而从胆道排泄。
除了新生儿之外,通常人的值大致固定,并无年龄上的差异。此外,饮食与运动也几乎不会引起变动,但长时间绝食后会有上升的趋势。
红细胞受到破坏有溶血现象时,会变成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此外,当肝细胞有异常时会引起直接型、中间型高胆红素血症,胆管、胆道系统阻塞时,会引 起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有异常值时的处理方法配合其他检查结果确实掌握病情,再治疗致病的原因。依不同的情况可分别采取急性肝衰竭处置、血液透析、肝外胆 汁淤滞紧急处置等方法。
怎样能够控制胆红素增加的方法?
胆红素增高是黄疸病人最重要的原因 ,关于黄疸常分为四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黄胆。其中 溶血性黄疸多有输血病史 你不可能的哦肝细胞性黄疸有有许多原因如 药物性肝炎、免疫性肝炎 、甲、乙、丙、丁、戊、庚性肝炎等, 那要检查的啊阻塞性黄疸 常为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肿瘤、胆瘀性肝炎等 这你也要检查的啊 最后就是先天性黄胆。多是肝脏缺乏葡萄糖醛酸酶和或者其他酶,导致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黄胆 多年幼发病 ,大概你不会的 。这样你的问题必须经过检查是那一类的 那就能够对证下药了哦
胆红素值控制不住是怎么回事?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 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 肝癌、胰头癌等。
所以你现在出现的胆红素高应当积极寻找原因,才好做进一步的处理。
有什么药是专门降胆红素的?
医生既然说降胆红素的药物就能够了,那他自己应当开了处方或推荐药物了呀?
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药物治疗进展
徐京杭,于岩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北京 100034)
中图分类号:R9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01-0033-03
黄疸指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按病因学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又分为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
肝细胞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肝细胞的损伤会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和排泄,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出现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内和(或)胆小管及肝内小胆管胆汁淤积,也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增高出现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能够互相转化或两者并存。
黄疸可引起机体多系统的改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损伤、肝细胞凋亡〔1〕、脂肪泻、内毒素血症、心动过缓、心肌收 缩力下降〔2〕、血压下降、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失调等。因此积极治疗黄疸有很大的意义。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是较常见的两类黄疸,本文就其 药物治疗作一总结。
1 药物治疗
1.1 西药 根据黄疸的发病机制,降低血胆红素的药物应当着眼于改善肝功能,增加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增加胆汁分泌。
1.1.1 改善肝功能药物 改善肝功能的药物通过恢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代谢、分泌和排泄等途径减退黄疸。另外,肝功能改善后,血清白蛋白合成增加,血清白蛋白与血清非结合胆红 素(serum unconjugated bilirubin, SUB)结合增加,可促进SUB及时转运到肝细胞中进行代谢。
甘草酸制剂,如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免疫调节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研究发现 〔3〕甘草酸单铵可使慢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能力减弱,并可能有诱生PBMC细胞膜产生可溶性IL-6受体的作用,从而降低 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IL-6及TNF-α的水平,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甘草酸单铵能诱生γ-干扰素(IFNγ),提高天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s,NKC)活性,有抗炎解毒作用。
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可明显刺激肝细胞DNA合成和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坏死和炎症性损害有明显修复作用。水飞蓟素和山豆根注射液也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
一些药物通过促进肝细胞代谢而改善肝功能。如1,6-二磷酸果糖(FDP)可促进肝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糖的利用,增加细胞内ATP并稳定溶酶体膜。 门冬氨酸钾镁可促进三羧酸循环和鸟氨酸循环。肌苷能增强辅酶A和丙酮酸氧化酶等多种酶的活性,促进肝细胞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合成。
腺苷蛋氨酸和肝得健能够增强肝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跨膜转运系统活性,提高Na+/K+-ATP酶的活性,增强胆汁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肝细胞摄取和分泌胆红素。另外,腺苷蛋氨酸还可通过转硫基,合成内源性解毒化合物,利于肝细胞解毒。
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维生素C、茴三硫、FDP等能够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合成,抑制或减少自由基产生,保护肝线粒体结构, 对抗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
联苯双酯、疗尔健和葡醛内酯等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对多种肝脏毒物中毒有保护作用。
一些药物主要通过改善微循环而改善肝功能。如酚妥拉明、山莨菪碱、前列腺素E1(PGE1)、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硝苯地平、藻酸双酯 钠(PSS)和蝮蛇抗栓酶等。山莨菪碱还有激素样欣快作用和镇静作用,在短期内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神经和体液免疫功能。PGE1能够抑制磷酸脂酶对肝细 胞的破坏;抑制TNF释放,从而保护肝细胞;能够解除核内组蛋白对DNA合成的阻遏,促进肝细胞再生;可能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能纠正免疫功能紊乱, 减轻肝脏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素还能够改善胆汁黏稠度,有利于胆栓的溶解和胆红素排泄。
从鲨鱼肝中提取的角鲨烯,具有类似于红细胞摄氧的功能,生成活化的氧化鲨烯,改善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使肝细胞再生和胆汁分泌功能改善。
1.1.2 增加胆红素代谢药物 此类药物的代表为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其主要机制为:诱导肝内Y和Z蛋白形成,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诱导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合成并增强其活 性,提高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增强肝内毛细胆管膜上的Na+/K+-ATP酶活性,加速胆红素运输;加速胆固醇变为胆汁酸,改变胆汁酸成分,促进胆汁排 泄。
1.1.3 增加胆红素排泄药物 此类药物根据其作用部位,可分为两类,分述如下。
(1)增加胆红素从肝脏排入胆道及进一步排入肠道此类药物既能够直接促进胆汁中的胆红素排泄,还能够通过稀释胆汁,冲刷胆道,改善胆道淤积,利于 胆汁排泄,分为利胆剂和增液利胆剂两种。前者如丙谷胺能够促进胆汁成分分泌;后者如去氢胆酸只促进水分分泌,而不能增加胆汁成分。研究还发现,肠道内胆盐 缺乏时,肠道菌群变化,黏膜完整性缺乏,易发生细菌移位〔4〕。从这个角度看,利胆药还能够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降低黄疸并发感染的几率。
苯丙醇、曲匹布通、亮菌甲素和羟甲香豆素等药物能松弛胆道口括约肌,促进胆汁和胆结石的排出,减轻黄疸。
其他利胆药,如环烃氧醛酸、氧甲基烟酰胺和保胆健素也有利胆保肝的作用。
还有一些利胆药具有非胆系作用。如熊去氧胆酸(UDCA)可通过中和疏水性胆汁酸、增加亲水性胆汁酸、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免疫抑制及调控肝细胞凋亡等途径改善免疫功能,减轻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免疫损伤。亮菌甲素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2)增加胆红素排出肠道,减少其肠肝循环此类药物通过导泻通便或者吸附作用,促进胆红素从肠道排出,阻断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胆红素重吸收,从而减轻黄疸。如大黄、乳果糖、硫酸镁、甘露醇、活性炭和考来烯胺等。
大黄还可促进胆囊收缩和胆管舒张、疏通肝内胆管和微胆小管内的胆汁淤积,从而促进胆汁分泌;大便次数增多,可排出有肝毒性的吲哚等物质,保护肝细 胞;大黄能调节PGE合成,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肝血流量,有利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乳果糖可降低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5〕。硫酸镁还能够反射 性松弛Oddi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出。
1.1.4 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黄疸的常用药,尤其是胆汁淤积性黄疸。常用的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和泼尼松龙。其消退黄疸的主要机制是:减轻门脉区和毛细胆管的非特 异性炎症,利于胆汁的排泌;改善全身毒性反应,阻止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减少肝细胞免疫损伤;稳定溶酶体膜,减少组织损害;减少血红蛋白分解,减少胆红素 生成。疗程不宜过长。
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膜腺苷酸环化酶,增加肝细胞环腺苷酸(cAMP)的浓度,促进DNA及蛋白质合成,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胰岛素能促进线粒体产生ATP,改善能量代谢。
1.2 中药 黄疸的发生多因湿热疫毒侵犯中焦脾胃,损伤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致身目发黄,因此多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主要治疗方法,兼顾活血、化瘀。一些临床常用的中药注射液,如茵栀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苦黄注射液等,有一定的退黄效果。
保肝退黄药物种类繁多,实际应用中宜个体化。不同原因导致肝损伤和黄疸的机制不同,选择药物各有不同。甘草酸制剂适应证较广,可用于不同原因肝损 伤;针对酒精性肝损伤,宜选用抗氧化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对胆汁淤积性黄疸,宜选用UDCA,假如效果欠佳,能够试用腺苷蛋氨酸和糖皮质激素等。另 外,药物宜精不宜多,避免过多药物加重肝脏负担。
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治疗黄疸各有所长,在临床实践中应有机地结合。已经有很多临床试验证实了将两者联合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2 研究进展
随着对黄疸发病机制了解的不断深入,治疗黄疸的药物将越来越丰富。
2.1 促进血清胆红素代谢和排出 胆红素氧化酶(BOX)能促进血清中过多的胆红素转化成水溶性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外源性给予BOX有助于减轻黄疸。1988年Kimura 发明的聚乙二醇胆红素氧化酶(PEG-BOX),半衰期延长至5小时,抗原性明显减弱,拥有更好的应用前景。Toshinori Kamisako〔6〕发现,PEG-BOX能够直接降低外周血和肝脏组织中的胆红素浓度,通过增加肾脏排泄降低外周血胆汁酸浓度继而改善肝脏能量代谢。 PEG-BOX还能够通过降低TXB2/6-keto-PGF1α(6-酮-前列腺素F1α)比率而改善肾脏血流灌注,改善肾功能。
2.2 应用免疫调节剂减少细菌移位 如前所述,黄疸时(尤其胆汁淤积性黄疸)细菌移位增多,感染几率增加。感染可加重黄疸。减少细菌移位有助于黄疸的消退。Minetoshi〔4〕对胆总管 结扎术后小鼠研究发现其细菌移位增加,而口服OK-432能减少细菌移位。OK-432是化脓性链球菌经过热和青霉素处理后的冻干粉末,作为免疫调节剂, 过去常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它能够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 IFNγ和集落刺激因子(CSF),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因此,它能够激活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调节细菌移位,减轻黄 疸。
2.3 减少机体损伤
2.3.1 调节一氧化氮(NO)生成 Wei Tu等〔7〕对小鼠梗阻性黄疸模型研究发现,胆总管结扎术后第1天即出现NO生成增加,而胆红素和转氨酶在第3天才增高。这说明NO过多生成早于肝损害。 进一步研究发现是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增强导致了NO过多生成,而不是NOS数量增加。NOS活性增强的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黄疸促进NOS 酪氨酸磷酸化或者促进底物L-精氨酸转运。过多的NO影响线粒体功能,细胞内ATP含量下降,影响肝脏能量代谢。加入NOS抑制子NG-甲基-L-精氨酸 (L-NMMA)后,避免了细胞内ATP含量下降。因此适当调节NO生成可能有助于改善肝脏能量代谢,减少肝细胞损伤。
2.3.2 促进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表达 黄疸导致内毒素血症和细菌移位,激活包括Kupffer 细胞在内的巨噬细胞产生IL-6,这是机体损伤的重要机制。Yuh Fujiwara等〔8〕发现,IL-6的产生与HSP70的表达负相关。因此促进HSP70表达,下调IL-6的产生可能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
2.3.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 Eglin C(一种弹性蛋白酶抑制子)Yoshiaki Shimizu等〔9〕 研究发现,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被强烈地“预处理”而具备了损伤内皮细胞的能力,在黄疸解除时中性粒细胞激活,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上并释放超氧化物 和蛋白酶等细胞毒性因子,尤其是超氧阴离子和弹性蛋白酶。这些细胞毒性因子损伤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血栓调节素释放明显增加,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给予SOD和 Eglin C,能够显著减少LDH和血栓调节素释放,后者效果更明显。两者能够保护内皮细胞。
2.3.4 调控肝细胞凋亡 胆盐可诱发肝细胞凋亡,且随胆盐浓度的增加,凋亡的比率明显增加。应用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可增加胆盐诱发肝细胞的凋亡,应用PKC拮抗剂可减少胆 盐诱发肝细胞的凋亡,且以上效应均与剂量有一定关系。说明PKC信号通道参与了胆盐诱发肝细胞凋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黄 疸继发肝损害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即通过选择特异性的药物阻滞PKC的作用,减少肝细胞凋亡的发生,减少肝功能紊乱及肝损害。
机体内任何物质含量过高,其原因不外乎“来源”过多而“去路”过少。目前治疗黄疸多着眼于“去路”上,即如何降低已经升高的血清胆红素,而在“来 源”方面却无考虑。在高胆红素血症这种机体调节失衡的情况下,能否进行人为干预,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人为主动地调控胆红素的生成,尚有待于研究。
胆红素作为机体代谢产物,对机体有多方面负面影响,但也不是一无是处〔10〕。比如胆红素作为抗氧化剂,能够与谷胱甘肽相提并论。它对以下病理过 程有保护作用:补体介导的过敏反应、心肌缺血、肺纤维化、环孢素致肾损害以及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因此,在研究减退黄疸药物的同时进行促进胆红素发生保护作 用方面的研究将会更有意义。
解读乙肝化验单
乙肝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血液生化检验(肝功检查)。2、病毒标记检测(乙肝五项)。肝功检查常用的项目主要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这三项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反映的是肝细胞受损的情况。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细胞的代谢功能。
乙肝五项检查
表面抗原(HBsAg) 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抗-HBs) 是否有保护性
е抗原(HBeAg) 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е抗体(抗-HBe) 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体(抗-HBc) 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能够通过HBV-DNA检测反映出肝脏内是否有乙肝病毒的存在以及是否在进行复制。做这种检测应当到大医院进行,这样能够使结果更加准确。
大三阳与小三阳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原(HBeAg) +
核心抗体(抗-HBc) +
这种情况通常反映病毒复制是比较活跃的。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体(抗-HBe) +
核心抗体(抗-HBc) +
对于小三阳病人应当进行DNA检测,假如是阳性那么就反映病毒的复制是活跃的,假如检测为阴性那么就反映病毒受到抑制,病毒复制是不活跃的。
认为加号多就说明是得了肝炎的观点是错误的
病原学的检查(两对半检查)只是反映出病人是否感染了病毒,以及病毒是否复制,致於是否发病还是要根据肝功能检查的结果才能确定是否得了肝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肝细胞受损的情况。
肝功检查出现了哪些异常就说明得了肝炎呢?
比如转氨酶升高说明肝细胞受损,能够说就是肝功能不正常了,也就是得了急性肝病,对于慢性肝病来说可能就处于活动期。胆红素升高(有了黄疸)说明肝功能处于一种破坏的状态。
假如肝功没有异常,病毒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吗?
感染乙肝病毒引起肝脏损害的主要机理是容易引起机体的免疫紊乱,乙肝病毒本身对肝脏的直接损害非常弱,很多病人有病毒存在而且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不过肝脏却没有任何损害,这种病人我们称之为病毒携带者,这种携带的状态能够持续很长时间,甚至能够终身不犯病。有一部分病人携带病毒后可能会引起肝脏的损害,因此临床上对于携带病毒而没有肝脏损害的人不需要进行更多的治疗。病毒携带者尤其是大三阳和DNA阳性的患者,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传染性也是非常强的,不过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染途径是血液传染,通常的接触传染性是比较低的。
乙肝化验单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就说明应当进行治疗了?
乙肝病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在肝脏出现炎症、受到损害,尤其是损害比较重的时候(出现黄疸或其他症状),化验指标转氨酶高或胆红素异常,这时就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应当把病原学检查和肝功能检查区分开来,一旦发现了病原学异常(大小三阳)就应当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不过也不用过分紧张,因为病毒携带是有可能终身健康携带的,只要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去除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目前完全清除乙肝病毒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完全清除率大约只要10%大概。目前治疗乙肝的药物非常多,主张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要根据广告去吃药,这样不仅得不到好的治疗,甚至还会引起肝脏的炎症,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治疗的最佳时期是什么?
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期就是在肝脏有炎症(转氨酶高)时,这时就反映机体的免疫对病毒有一定的作用,这时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效果就会非常好。假如肝脏处于一个很稳定的状态,这时用抗病毒的药物效果确实不是很理想。总之什么时候需要治疗以及用什么药物患者应当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对于那些不需要用药的病毒携带者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定期监测,3-6个月进行肝功监测,每年做一次B超,用这种方式监测肝脏损害是否出现,一旦出现损害就一定要进行治疗。
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是否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可能转成慢性肝炎,最后发展为肝硬化。预防的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定期的复查。
慢性肝炎患者只要20%,甚至不到20%会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形成肝癌的发生率也不超过20%。
孕妇的HbsAg和HBc两项为阳性,请问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HBsAg和HBc两项为阳性,假如在以前没有疫苗的时候,孩子100%会被传染,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当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首先要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紧接着就要注射乙肝疫苗,通常80%-90%的乙肝病毒是能够被阻断而不会感染乙肝,还有10%的情况(宫内感染)如何进行感染阻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 乙肝化验包括肝功检查和病毒检测
2、 有乙肝病毒并不代表有肝脏损害
3、 肝功是否正常决定治疗的必要性
4、 切勿盲目用药
项目 单位 参考范围
谷丙转氨酶 ALT IU/L 0-40
尿酸 UA umol/L 140-430
葡萄糖 GLU umol/L 3.9-6.1
甘油三脂 TG umol/L 0.4-1.8
总胆固醇 T-CHOL umol/L 2.8-5.69
谷丙转氨酶(简称ALT)升高在临床是很常见的现象。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该脏器是不是正常,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ALT升高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常见的因素里,各类肝炎都能够引起ALT升高,这是由于肝脏受到破坏所造成的。一些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结核药,都会引起肝脏功能损害。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其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能够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AL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但它并不具器官专一性,许多疾病都能够引起它的增高。明显升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度升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肝脓肿,心梗、心肌炎、心衰等也可轻度升高。因此对ALT升高的评价应密切结合临床。部分ALT升高与脂肪肝、饮用酒精有关。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较多。但有些药物治疗效果能够但容易反复,致使一些肝脏疾病长期不能治愈,大量的肝细胞遭受破坏。如何保护肝细胞,是保护肝脏功能的关键所在。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肝细胞或某些组织损伤或坏死,都会使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可引起转氨酶异常,必须加以鉴别
1、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2、中毒性肝炎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停药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3、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谷丙转氨酶也会升高。
4、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活动时,转氨酶都高于正常水平,应当积极治疗。 5、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6、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但这些疾病各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可借助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此外,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亦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所以你需要到医院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检查,才能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该回答对您 有用(0) 没用(0) 举报
本文内容及评论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就医、药品等方面),建议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本文对我有帮助0
相关健康问题
相关健康问题
热门健康问题
最新健康问题我球蛋白32(正常20-30)
总胆红素25.7(正常6-23)
间接胆红素21.5(正常0-17)
怎么回事,要紧么???
没事,基本正常,因为有些值是计算出来的,所以正常与否要结合整体的结果或者症状,别担心.
肝病专家告诉你:问题一,从你的情况看,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都高,但属于轻度增高,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肝炎。但如果你既往无肝炎病史,且转氨...
  没有什么大问题呀,只是转氨酶升高。喝酒时间不长或过分劳累,熬夜都会升高。你可以过一个月后再查一次,当然应该排除上述因素,如果还不正常就要认真检查治疗了。
这是你自己体检的结果
一般后面还有参考值
两个比较就知道你哪个值偏高或者偏低了
球蛋白偏高还要看总蛋白白蛋白的量, 如果球白比例正常,就是球蛋白偏高一点也是没事的,用中药很快就能正常
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由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组成总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与各种溶血疾病有关。原因是大量的红细胞破坏...
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由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组成总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与各种溶血疾病有关。原因是大量的红细胞破坏...
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由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组成总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与各种溶血疾病有关。原因是大量的红细胞破坏...
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由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组成总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与各种溶血疾病有关。原因是大量的红细胞破坏...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 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是...
"网友求助"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已回复
结果参考值单位TP总蛋白80.460-80g/LGLO球蛋白31.2020-30g/LTBIL总胆红素21.81.7-18.39umol/LDBIL直接胆红素7.20-6umol/LIDBIL间接胆红素14.60-13.7umol/L这些都是我化验出来高的问题其余都正常不知道是什么病症请高手指点谢谢患者年龄:23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是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肝硬化、肝腹水、丙肝、肝炎
擅长: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共3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7776 16:43:30
总蛋白高,白/球低是由于球蛋白偏高,原因有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红斑狼疮等总蛋白低,白/球低是由于白蛋白偏低,见于肾病,营养不良等如果白/球低并且白蛋白底,球蛋白高的话,提示是肝病,比如,肝炎.如果3个蛋白都高,是大量呕吐或烧伤导致体液丢失过多,血液浓缩.总胆红素偏高是怎么回事: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会员9228210 16:43:34
乙肝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一些药物的疗效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像贺普盯贺维力都是比较不错的
会员9228231 16:43:38
建议:你好,根据你所提供的检测结果来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偏高。是胆囊有问题,并不是严重偏高,只是偏高其他指标正常的化不是很大的问题,可以参考中医调理治疗一下。胆囊壁毛糙但胆囊壁没有明显增厚的情况说明有轻度的胆囊炎症但不是很严重楼主大可放心,平时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一些辛辣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中药方面可以吃些舒肝利胆的药物,如鸡骨草胶囊或舒肝利胆片!
问总胆红素21.4,直接胆红素8.2这两项偏高,其余全部正常。间接...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脑出血
&&已帮助用户:129586
问题分析:根据你提供的情况,你这个结果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轻度偏高的情况,其他没有问题,这个结果没有问题,可能 与你饮食不当有关系,不需要治疗意见建议:建议你应该是注意进行体育锻炼,多喝水,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少吃肉食类食物等
问我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偏高...
职称:医师
专长:老年便秘,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已帮助用户:199708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所以你现在出现的胆红素高应该积极寻找原因,才好做进一步的处理.对于你的病史不清楚,如何治疗,建议你最好是去医院详细查明原因针对性治疗
问总胆红素31.52间接胆红素9.61直接胆红素21.91其余正常请问咋...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常见病 多发病 如支气管炎 高血压 心脏病等
&&已帮助用户:97206
指导意见:你好 可能是肝胆疾病,胆囊炎等原因引起的,到医院做肝胆彩超检查一下看看,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问我的总胆红素25.2直接胆红素9.4间接胆红素15.8其余几项...
职称:医师
专长:肿瘤内科 、乙肝等
&&已帮助用户:218731
病情分析: 你好,看你说的情况,那这时在化验肝功能时发现胆红素方面有点高的,而这时看其他方面的化验结果都是正常的,那这时看到也问题不大的意见建议:如果你没有不适的症状,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在这个期间有一个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这样会很好的。
问总胆红素33.1直接胆红素8.7间接胆红素24.4其余肝功十二...
职称:医师
专长:肿瘤内科 、乙肝等
&&已帮助用户:218731
问题分析:你好,看你这次肝功能的检查结果,那看胆红素方面有升高的,这种情况下通常也是要考虑和胆囊的疾病有关的,但也不排除和肝脏方面有关意见建议:那看你这次检查的结果还是有些高的,应该要去医院做个B超来检查肝胆方面看看也好,然后可在根据检查的情况进行对症治疗,这样也是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的
问总胆红素53.5,直接胆红素10.0,间接胆红素43.5,其余指标正...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53847
问题分析:女性,41岁,你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明显超过正常值,是显性黄疸,出现这种情况要高度怀疑总胆管梗阻的可能,引起间接性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增高,也要排除肝脏疾患引起的可能,意见建议:建议低脂饮食,戒烟酒,注意休息,请尽快去医院肝胆外科进一步检查确诊治疗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免费向百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