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个自动对焦摄像头的近摄接圈?大家说怎么样 ?有什么缺点优点?微距镜头太贵,我拍饰品

&主题:拍微距,是用微距镜头,还是用近摄接圈,还是用近摄镜呢?
&[ 主题管理员: chinasujingyuan ]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拍微距,是用微距镜头,还是用近摄接圈,还是用近摄镜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省南乐一中& & 苏敬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Q号:
& & 可能大多数人会认为,拍摄微距当然要用单反+微距镜头这样的组合了。不过,自从有了近摄接圈和近摄镜之后,人们拍摄微距时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在困扰着大家,那就是拍摄微距是用单反+微距镜头好,还是单反+中焦镜头+近摄接圈好,还是单反+中焦镜头+近摄镜好呢?也有很多财力有限的朋友更想知道长焦机+近摄镜的组合效果又会怎么样呢?带着这些众多微距爱好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我自己很感兴趣的问题,我就想是不是可以搞一次这几种组合的对比试验呢?对比之后不就一清二楚了吗?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才有了下面的这些内容。
& & 不瞒各位朋友,我也是一名普通的微距爱好者,拍摄微距已经有六年时间了。但是长期使用的器材是富士的长焦机(S205EXR及X-S1)+近摄镜这一组合。提到近摄镜就不能不说说摄之宝(XPRO)这个牌子。因为我使用的就是XPRO267,我用长焦机+267拍摄了几万张的微距片,这些微距片为我带来了无数的欢欣与快乐。下面就是我拍摄的一张片子
& && & 说到摄之宝(XPRO),在我们国内的微距爱好者当中是很有名气的。因为用近摄镜拍摄微距的朋友中使用这个牌子的人人数众多,在中国也聚集了不小的人气。作为国产品牌,这个青岛的公司除了生产近摄镜之外,还有全自动变倍近摄接圈、正反接双子星接圈、光触角等很多有名的产品。在这次对比试验中我就使用了XPRO近摄接圈及近摄镜。
& & 由于长期使用长焦机+近摄镜这一组合,还真不太清楚用单反+微距镜头、单反+近摄接圈、单反+近摄镜究竟效果如何?以及由微距镜头、近摄接圈、近摄镜这三者相互组合在一起又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奇效?带着这些疑问,便有了下面的这些对比测试。
一、测试设备
& & 本次用做对比测试的器材分别是佳能EOS7D、佳能百微EF 100mm f/2.8L IS U、佳能小小白EF 70-200mm f/4L USM、XPRO近摄接圈EF16II、XPRO近摄镜267以及富士长焦机X-S1。
二、对比测试
1、第一组——百微与近摄接圈的对比
目测结果:近摄接圈的虚化效果更好,尽管佳能的百微镜头最大光圈是2.8,而小小白的最大光圈是4。而且直观看起来XPRO近摄接圈的照片更清晰更锐利。
2、第二组——百微、近摄接圈、近摄镜、长焦机+近摄镜四者的对比
目测结果:百微的成像一般,XPRO近摄接圈与近摄镜的效果相近,比百微的成像稍好,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长焦机+近摄镜的画面似乎感觉更清晰一些。
3、第三组——依然是百微、近摄接圈、近摄镜、长焦机+近摄镜这四者的对比
目测结果:感觉这组照片之间的效果不相上下,差距较小。
4、第四组——百微+近摄接圈、近摄接圈+近摄镜、长焦机+近摄镜三者的对比
目测结果:这一组的效果也比较接近。但是不得不说明的是前两组的组合在使用手动对焦时能较轻松的得到满意的效果(即拍出瓢虫那小小的复眼),而使用长焦机+近摄镜这一组合就显得比较困难,尽管也能拍出瓢虫的复眼,但是却非常费劲。
三、长焦机+近摄镜的更多作品展示
& & 从上面几组对比测试的结果来看,如果不是要刻意展现特别细小物体的局部时,那长焦机+近摄镜的效果还真不错,有时直观感觉比单反还强些。由于我长时间使用富士长焦机+近摄镜这一组合,所以也就比较顺手一些。下面就再为大家展示用这一组合所拍摄的部分照片。
四、最后的启示
& & 经过上面那一系列的对比“测试”,我们似乎能够得到很多的启发。作为一名普通的微距爱好者而不是专业的微距摄影师,我想大家也可能和我一样产生了不少的感触。说实在话,要想拍好微距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有必要的器材设备,其次也必须肯吃苦能吃苦才行。因为拍摄昆虫是我们最经常表现的对象,而昆虫大多是在炎热的夏季出现,拍摄微距时挥汗如雨、蚊虫叮咬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啊,吃不了苦、受不了罪的尽量不要拍微距。
& & 那么,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组合较合适呢?
  我的回答是:这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要说出几条原则需要大家来遵守还是很有必要的。& &&&原则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财力、体力等)来定。银子有限的可以考虑“成像相对较好的长焦机+近摄镜”,银子充沛的可以考虑“高感较好的单反+微距镜头+近摄接圈”。其实采用“高感较好的单反+中焦镜头+近摄接圈+近摄镜”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一组合既可以用来拍摄微距,同时当把近摄接圈和近摄镜去掉之后又可以拍摄风景、人像、建筑等,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这个组合不仅仅需要充足的银子,还需要具有好的体力,因为这一组合的重量较重,有时即便是上架子也感觉不轻。
  原则二,要依据你手里现有的设备来定。如果你已经有了单反+好的中焦镜头,那就不妨再入近摄接圈+近摄镜。如果你已经有了单反+微距镜头,那你就可以再入一个近摄接圈。如果你现在手里有个成像上乘的长焦机,那就不要犹豫,选择近摄镜就是了。
  原则三,要视常拍物体的大小而定。单反+微距镜头、近摄接圈、近摄镜可以很好的表现非常细小的部分(如瓢虫那小小的复眼),而长焦机+近摄镜擅长表现相对较大一点的物体(比如整个瓢虫)。
  总之,依据财力、依据体力、依据现有设备、依据经常所拍物体的大小来综合考虑选择是我们这些想拍摄微距的朋友的参考原则。不知我这么说,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当然了,我做的这些所谓的“测试”未必准确也未必全面,所以啊,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就是说,你只有实践过了,对比过了,才能体会更深,也才会有更多的惊喜。望大家多看、多思、多动脑、多总结,而更重要的则是必须要多实践、多拍摄、多体会、多反思。相信各位朋友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下定会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也能拍出快乐,拍出喜悦来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喜爱微距摄影的朋友可以去我在自然摄影论坛上发的帖子“微距之美”里欣赏交流,帖子的地址链接是
2、据可靠消息,尼康接口的XPRO近摄接圈将于5月份内上市,这下使用尼康机器的朋友也有的玩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chinasujingyuan 于
20:53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3118&&回帖:144 &&
泡网分: 0.201
注册: 2009年11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1
注册: 2016年01月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对富士新的长焦机S1我也正在关注。从S1的长焦端成像来说也是不错的,甚至有能力与佳能的SX50HS有得一拼。但是综合来说S1的品质不如S... 本帖由 iPhone 5c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langshuang 发表于
这个比较清晰,裁图了
漂亮!清晰锐利。就是光线稍硬。
泡网分: 0.569
注册: 2014年06月
这个比较清晰,裁图了
泡网分: 0.569
注册: 2014年06月
再发一张近摄圈的
泡网分: 0.569
注册: 2014年06月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回复朋友:不论是近摄镜,还是近摄接圈,都是镜头的焦距越大其放大倍率也越大。就以您的镜头70-200来说,70mm端的放大倍率最小,而200mm端的放大倍率最大。至于说实际的放大倍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重要,一般认为拍摄微距都要用到1:1以上的放大倍率。买来的近摄圈,长焦对焦距离远,结果相当于还是广角端放大的清楚
泡网分: 3.586
帖子: 4522
注册: 2008年02月
微距是个大坑。
很多人看别人拍的漂亮,跟着入一堆器材,发现怎么咔嚓快门都没那个效果……那是要上滑台(最好还是数控的可以自动进给),拍个上百张,然后堆叠得到清晰的大景深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langshuang 发表于
菜鸟问个问题,近摄镜是长焦放大倍率大是吧?近摄圈呢?淘宝有一个卖家说近摄圈接镜头焦距短放大倍率大~。我用索尼a7+70 200,卖家说用他的近摄圈放大倍率0.65,也就是说1cm的东西拍出来传感器对应大小0.65cm是么?这样的倍率感觉也挺不错了是吧~~回复朋友:不论是近摄镜,还是近摄接圈,都是镜头的焦距越大其放大倍率也越大。就以您的镜头70-200来说,70mm端的放大倍率最小,而200mm端的放大倍率最大。至于说实际的放大倍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重要,一般认为拍摄微距都要用到1:1以上的放大倍率。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bissu 发表于
谢谢楼主的分享和美丽的图片,我学习了很多,但还有一些不明白,我想请教楼主几个问题啊,
1.xpro的近摄镜都有什么型号,对于不同焦距,不同放大比率,不同对焦距离的镜头有没有计算公式
比如 105mm macro,1:1放大,30cm的对焦距离,&&那么用某个型号的xpro后这些参数怎么变呢?&&
xpro官网有没有给出计算方法呢,如果没有的话您的直观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2.根据您的经验,如果把一般昆虫的复眼拍好,拍全(您感觉比较理想的程度)大概需要多少的放大比率,4:1够吗??
另外推荐给您一个非常专业的微距网站,我感觉非常不错,与您分享,我看过的最好的微距网站& &:P
首先感谢朋友对我的肯定及信任。其次,要感谢您提供的微距网站链接,有时间我过去欣赏学习。三是,您问要拍好昆虫的复眼需要多大的放大倍率?这个问题要视具体昆虫眼睛的大小来定。最好拍的昆虫复眼要数蜻蜓,因为蜻蜓的眼睛特别大,用不到1:1的放大倍率就可以拍好。其次是天牛的复眼,再次就是蝇类或食虫牤及蚂蚱的复眼,比较小的就是蝽类或瓢虫等的复眼了。但是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放大倍率越大,其景深就越浅,所以,比较大的放大倍率适合拍摄眼睛较小的昆虫。
泡网分: 0.569
注册: 2014年06月
菜鸟问个问题,近摄镜是长焦放大倍率大是吧?近摄圈呢?淘宝有一个卖家说近摄圈接镜头焦距短放大倍率大~。我用索尼a7+70 200,卖家说用他的近摄圈放大倍率0.65,也就是说1cm的东西拍出来传感器对应大小0.65cm是么?这样的倍率感觉也挺不错了是吧~~
泡网分: 0.269
注册: 2014年10月
第一个问题在官网找到答案了。。。。。 不知道国产的跟日本Raynox比咋样,我看外国基本都用这个,500px看了几个专业的也是这个。。。& &我又器材党了,,其实没有,我就是提一下,,,真正的发烧友可以上了&&
泡网分: 0.269
注册: 2014年10月
谢谢楼主的分享和美丽的图片,我学习了很多,但还有一些不明白,我想请教楼主几个问题啊,
1.xpro的近摄镜都有什么型号,对于不同焦距,不同放大比率,不同对焦距离的镜头有没有计算公式
比如 105mm macro,1:1放大,30cm的对焦距离,&&那么用某个型号的xpro后这些参数怎么变呢?&&
xpro官网有没有给出计算方法呢,如果没有的话您的直观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2.根据您的经验,如果把一般昆虫的复眼拍好,拍全(您感觉比较理想的程度)大概需要多少的放大比率,4:1够吗??
另外推荐给您一个非常专业的微距网站,我感觉非常不错,与您分享,我看过的最好的微距网站& &:P
http://extreme-macro.co.uk/
泡网分: 1.76
帖子: 1780
注册: 2006年03月
好帖!受益顶!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巍夫 发表于
楼主您好。请问XPRO近摄接圈跟70-200F2.8配合起来怎么样?可以的。也可以考虑近摄接圈和近摄镜一起使用。
泡网分: 1.282
帖子: 1275
注册: 2015年02月
楼主您好。请问XPRO近摄接圈跟70-200F2.8配合起来怎么样?
泡网分: 28.199
注册: 2003年04月
做个标记,慢慢学习。
泡网分: 16.583
注册: 2006年09月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回复朋友:说实话,您这两个镜头都不太适合拍摄微距。因为焦距较短,无论是加近摄镜还是近摄接圈,其放大效果都很有限。近摄镜和近摄接圈比较适合...谢谢指点。看来拍微距很麻烦啊。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sd14 发表于
想问楼主个问题,我现在有24-70和85 1.8。在这个基础上,拍戒指的话,买近摄镜好还是近摄接圈好?回复朋友:说实话,您这两个镜头都不太适合拍摄微距。因为焦距较短,无论是加近摄镜还是近摄接圈,其放大效果都很有限。近摄镜和近摄接圈比较适合中长焦的镜头。如何非要配这两个镜头的话,那就选择近摄接圈吧。
泡网分: 16.583
注册: 2006年09月
想问楼主个问题,我现在有24-70和85 1.8。在这个基础上,拍戒指的话,买近摄镜好还是近摄接圈好?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捕光射影 发表于
拍苍蝇的复眼,还是很吃力的。也不尽然。
泡网分: 19.786
帖子: 19602
注册: 2012年09月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用近摄镜拍摄昆虫的复眼也没问题。
拍苍蝇的复眼,还是很吃力的。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捕光射影 发表于
如果对放大倍率要求不太高,近摄镜就足够了!
适马70-200小黑5,加近摄镜,放大倍率1:2左右。
我曾经想拍复眼,结果近摄镜难以满足要求。
最后换了腾龙90微。放大倍率1:1.用近摄镜拍摄昆虫的复眼也没问题。
泡网分: 44.167
帖子: 7988
注册: 2007年04月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用SX50加567之后,在1200mm端应该得到超过1:1的放大倍率,但是最好是使用中焦段拍摄。因为用最长焦端放大倍率太大,景深太浅,不易控制。朋友不妨上传您拍的微距片看看。sx50最长焦端拍1cm左右身长的苍蝇,未剪裁,仅缩小,sx50是1/2.3英寸的cmos,对角线折算后大概1cm多点,从下图可以看到,放大倍率不到1:1 本帖最后由 shjam 于
21:48 编辑
泡网分: 19.786
帖子: 19602
注册: 2012年09月
如果对放大倍率要求不太高,近摄镜就足够了!
适马70-200小黑5,加近摄镜,放大倍率1:2左右。
我曾经想拍复眼,结果近摄镜难以满足要求。
最后换了腾龙90微。放大倍率1:1.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shjam 发表于
我用sx50加567,在最长焦段(1200mm)貌似也得不到1:1的放大倍率,对焦还算好,就是一对上就必须按下快门,不然就又跑焦了用SX50加567之后,在1200mm端应该得到超过1:1的放大倍率,但是最好是使用中焦段拍摄。因为用最长焦端放大倍率太大,景深太浅,不易控制。朋友不妨上传您拍的微距片看看。
泡网分: 44.167
帖子: 7988
注册: 2007年04月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回复朋友:1、我既没有用过佳能的SX50,更没有体验过SX60,我使用的长焦机都是富士的,从富士S205到X-S1,再到S1。其实我购买S1的初衷是为了拍鸟,实际使用下来感觉拍鸟实在是很方便,成像也较好。另外我用富士的S1拍了一些微距片,感觉很好用,甚至比我有的佳能的20D和500D感觉都好使,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用过佳能的SX50和SX60,真不知道这两款机器的成像效果,所以不做评论;
& && & 2、XPRO近摄镜267和567成像都很好,267的放大倍率大些、对焦距离近些(合焦距离大约是28cm),567的放大倍率小些、对焦距离远些(合焦距离大约是50cm)。至于朋友选择哪个,要看您的使用习惯和拍摄用途了。567比267对焦距离远,不容易惊扰昆虫,267比567对焦距离近,便于拍摄昆虫的细节。
& && & 就为朋友说这么多吧。我用sx50加567,在最长焦段(1200mm)貌似也得不到1:1的放大倍率,对焦还算好,就是一对上就必须按下快门,不然就又跑焦了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傍水 发表于
谢谢老师回复。再请教:1、我现在购机,你建议是富士S1还是佳能SX60?2、如果是佳能SX60,XPRO近摄镜267或567,你建议进哪 个。如果是富士S1,怎么配近摄镜?回复朋友:1、我既没有用过佳能的SX50,更没有体验过SX60,我使用的长焦机都是富士的,从富士S205到X-S1,再到S1。其实我购买S1的初衷是为了拍鸟,实际使用下来感觉拍鸟实在是很方便,成像也较好。另外我用富士的S1拍了一些微距片,感觉很好用,甚至比我有的佳能的20D和500D感觉都好使,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用过佳能的SX50和SX60,真不知道这两款机器的成像效果,所以不做评论;
& && & 2、XPRO近摄镜267和567成像都很好,267的放大倍率大些、对焦距离近些(合焦距离大约是28cm),567的放大倍率小些、对焦距离远些(合焦距离大约是50cm)。至于朋友选择哪个,要看您的使用习惯和拍摄用途了。567比267对焦距离远,不容易惊扰昆虫,267比567对焦距离近,便于拍摄昆虫的细节。
& && & 就为朋友说这么多吧。
泡网分: 2.013
帖子: 5656
注册: 2014年09月
用近摄接圈,实际上就是改变相机法兰距,达到近摄效果。专用微距镜头,实际上就是相当于镜头内部有近摄接圈,可通过开关设置加还是不加,不加就是普通镜头。比用近摄接圈方便多了,加了近摄接圈只能近摄,要想还原普通镜头必须取掉近摄接圈,很不方便。近摄镜戴在普通镜头前面,恢复普通镜头也很方便,但成像失真较大,效果不如前两者
本帖最后由 笑笑哭哭 于
10:08 编辑
泡网分: 0.19
注册: 2014年04月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回复朋友:我是在9月份入手的富士新长焦机S1,没有入手佳能的SX60HS,因为当时SX60还没有发布。我在网上帮您查了一下,如果您想入手SX60HS拍摄微距的话,需要另外购买一个滤镜转接器FA-DC67A,然后就可以在镜头前直接拧上XPRO近摄镜267或567了。谢谢老师回复。再请教:1、我现在购机,你建议是富士S1还是佳能SX60?2、如果是佳能SX60,XPRO近摄镜267或567,你建议进哪 个。如果是富士S1,怎么配近摄镜? 本帖最后由 傍水 于
09:54 编辑
泡网分: 4.619
帖子: 1858
注册: 2010年08月
傍水 发表于
佳能SX60HS已经上市,不知老师有否进一个?
如我想进一个佳能SX60HS学拍微距,还需要添什么设备?
感觉 转接 近摄镜很麻烦,请问佳能SX60HS能否直接安装近摄镜?具体型号?
祝好!回复朋友:我是在9月份入手的富士新长焦机S1,没有入手佳能的SX60HS,因为当时SX60还没有发布。我在网上帮您查了一下,如果您想入手SX60HS拍摄微距的话,需要另外购买一个滤镜转接器FA-DC67A,然后就可以在镜头前直接拧上XPRO近摄镜267或567了。 本帖最后由 chinasujingyuan 于
20:51 编辑
&版权所有:&&&&国庆活动 -->
穷人的微距——近摄接圈
帖子3350&积分50663&威望1892 点&魅力35527 点&金币15460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注册时间&
穷人的微距——近摄接圈
本帖最后由 群众甲 于
18:03 编辑
(77.06 KB)
花了一点时间做了上面的图,有助于大家理解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焦距)。
我必须说明,不是镜头上有个小花朵就叫微距镜头,能称作微距镜头的,物像比至少要达到1:1,才叫微距镜头。
然而,一只真正的微距镜头,价格最少也得3000元以上,5000多元也并不稀奇,专业级微距镜头的价格就更别提。对于挚爱拍微距、把拍微距当做日常爱好的用户来说,这个投资当然是值得的,没有任何替代方式比用微距镜头拍摄微距作品更能保证画质,这没错。
那么对于那些偶尔拍拍微距“耍”的用户呢?像我这种不常拍微距的,买了个“百微”却一年都不碰,干脆就卖掉了(反正我一直买二手镜头,卖出去也不会赔钱)。那么,当你想偶尔拍微距时,是有替代方案的:1.近摄镜片;2.镜头反接;3.近摄皮腔或接圈。近摄镜片其实就是一片放大镜,对画质有影响,边缘像场是弯曲的,在这些方案里效果最差;镜头反接需要转接环,而且对镜头后组的保护很差,容易脏,且因为反向成像画质也有影响;最流行的是用近摄皮腔或接圈,它不会改变镜头的光学品质,无非是通光量下降。我觉得,这种廉价的(一套带电子触点可测光/调光圈/自动对焦的接圈几百元,不带电子触点的全手动型才几十元)近摄装备,是替代微距镜头的首选方案。
这就是我今天想谈的,穷人的微距——近摄接圈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如果想让成像变得更大,可以通过两个方法实现:一、缩短物距(离近点);二、拉长焦距。微距镜头的设计就可以使镜头里距离被摄物体很近,而镜头的主点离CMOS的距离(焦距)相对较长。
而对于你手中的普通镜头而言,由于没有被设计成微距用途,广角镜头的最短对焦距离通常为35mm~40mm,长焦镜头的最短物距就更长,著名的“小白”最短对焦距离长达1.4m!这么长的物距,很难保证成像与被摄物体的比例。
怎么办?人为地加大法兰距(接口法兰盘到CMOS的距离称为法兰距)可以带来两个后果:1.缩短了物距;2.加大了像距。这就是近摄接圈的作用,它把镜头后组的法兰盘延长到相机前面去了,法兰距增加等于焦距增加。
(26.43 KB)
那么,既然这么做事半功倍,为什么还要用微距镜头?且慢!光学厂商不傻,以佳能为例,镜片组的设计就是以44.14mm的法兰距为条件的,佳能镜头的设计是,只有在这个法兰距上才能实现全程可对焦,加大法兰距的后果就是可对焦范围只有几厘米!而且,景深变得极浅,就是花儿被风吹动都可能失焦糊片。
那么,如何能找到这几厘米让你对焦?前后移动相机,或者用微距云台(前后移动轨道)。如何精细对焦?我后面要谈,用微距轨道也比手拧对焦环容易。
下面的这些照片都是我用微距接圈拍摄的微距,给大家参考。看,物像比竟然比微距镜头还要大。至于画质,不好跟几千块的微距镜头比,近摄接圈才几百块钱,在这个价钱上的画质就很超值了。
以下是我总结的近摄接圈使用经验,供大家参考——
1.最好用微距云台:除了把光圈设得小一些,最好同时配合专用的微距云台使用,效果会更好。即使手动对焦,因为普通镜头的对焦行程短,不好找清晰点,而微距云台的作用是可以前后调整物距——它能前后移动(通常可调焦范围需要前后移动相机找到,微距云台就是起这个作用的),而微调物距其实远比手拧对焦环更精确。还有,喜爱拍微距的都知道,三脚架、手动对焦,这个不用说吧。
2.反光板预升模式+快门线:在用户设置里启动反光板预升,配合快门线拍摄,反光板先抬起,相机停止共振后再按快门,可增加相机稳定性,减少抖动的影响;
3.用实时取景模式:用X5或X10放大局部,可精细对焦;
4.使用中焦镜头:在镜头的选择上以中焦为宜,长焦镜头的最短物距还是太长,影响放大率;广角镜头则要贴在被摄物上,一来用架子不方便,二来景深更浅难度更大。
5.能用一个或两个圈解决的,就别同时用三个圈。用的接圈越长,景深就越浅,对焦难度也越大。
(319.1 KB)
(333.32 KB)
(324.1 KB)
(508.88 KB)
(500.25 KB)
(323.28 KB)
(348.67 KB)
(373.14 KB)
(386.19 KB)
(271.83 KB)
(338.75 KB)
(270.88 KB)
(243.5 KB)
(239.12 KB)
(310.97 KB)
(299.82 KB)
(342.84 KB)
本帖评分记录
老甲辛苦了!
绝活,有意思!!
感谢分享!
总计:4条 威望+10 魅力+93
俺想过上猪一般的生活,却总像个牛一样地劳累
会员价:?1180.00
会员价:?3388.00
会员价:?400.00
会员价:?456.00
会员价:?436.00
会员价:?573.00
帖子717&积分2013&威望21 点&魅力1845 点&金币497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注册时间&
不懂摄影,只觉得照片确实好看。
帖子5874&积分8636&威望72 点&魅力8060 点&金币702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凤凰28&注册时间&
列个太专业了,看不太懂
帖子2341&积分3988&威望91 点&魅力3260 点&金币348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三菱&注册时间&
照片好清晰,微距拍摄太专业了。谢谢分享
帖子3350&积分50663&威望1892 点&魅力35527 点&金币15460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注册时间&
这个是给准备当玩家的摄影爱好者看的。不想当玩家的,或者已经是玩家的,当然不用研究,呵呵。
俺想过上猪一般的生活,却总像个牛一样地劳累
帖子3350&积分50663&威望1892 点&魅力35527 点&金币15460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注册时间&
我拍摄上面那些图用的设备:
(341.27 KB)
俺想过上猪一般的生活,却总像个牛一样地劳累
帖子90&积分325&威望15 点&魅力205 点&金币203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双龙雷斯特W&注册时间&
照片好看哈
帖子3350&积分50663&威望1892 点&魅力35527 点&金币15460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注册时间&
最前面几张图,是枯树叶上面的露水珠,在马路边偶然看到的,那水珠不是我喷的哈。
我后来把这片枯树叶捡到一个没人地方,在阳光下拍这片树叶的微距。后来~~~猜猜树叶旁的那些水滴是怎么回事?
(137.28 KB)
这次拍树叶,我发现这枯树叶居然不吸水!一有水落上去就成了圆珠珠。我本来是想用水把它弄湿,保存起来做个纪念,结果没得逞,碎了。
俺想过上猪一般的生活,却总像个牛一样地劳累
帖子2140&积分3996&威望39 点&魅力3684 点&金币645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骐达&注册时间&
好作品,好技法,学习老!!
帖子114&积分258&威望0 点&魅力258 点&金币302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众泰2008&注册时间&
好强大的教学贴,收了。
帖子4657&积分51771&威望2271 点&魅力33603 点&金币15173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双龙&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火牛 于
22:06 编辑
这个是给准备当玩家的摄影爱好者看的。不想当玩家的,或者已经是玩家的,当然不用研究,呵呵。
群众甲 发表于
感谢老甲的分享!& &不过1楼的图,新手看起来 的确有点头晕 。
关于什么是1:1的微距,以前也做了几张图,帮老甲补充一下:
=======================================
物距: 被摄物体----到---镜头节点的距离 。
像距: 相机成像底片---到---镜头节点的距离;
1:1 微距倍率: 所框选的景物大小 :&&底片成像大小 =1 : 1 。 (底片采集到的物像大小--与--画框内实物大小 相同).
======================================
------------下面是:佳能EF-S 60mm F2.8 macro微距镜头,1:1 倍率示意图—————
物距与像距示意图:
(78.61 KB)
拍摄现场:
(21.42 KB)
最终成像:
(14.13 KB)
=========================================
普通镜头 1:0.2 倍率:&&
所框选的景物大小 :&&底片成像大小 =1 : 0.2。(底片采集到的物像大小--是--画框内实物大小的1/5).& &
-----------下面是:佳能EF-S 18-135mm f/3.5-5.6 镜头,1:0.2 倍率示意图—————
物距与像距示意图:
(81.57 KB)
拍摄现场:
(18.46 KB)
最终成像:
(21.27 KB)
===========================
帖子3350&积分50663&威望1892 点&魅力35527 点&金币15460 个&所驾车型(据实填写)&注册时间&
谢谢火牛!
一楼其实是两张图,为了对比方便,合并成了一张(用颜色区分,黑色是微距镜头,红色是普通镜头)。
你用镜头直接画线的方法更好,确实更直观。回头我也做一套。
(我开始没在意讲解方式,总觉得这些都是中学学过的内容,稍一看就该明白。对摄影爱好者而言,无非调整物距与焦距,这些光学基础理论都该溶化在血液里。)
俺想过上猪一般的生活,却总像个牛一样地劳累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像头自动对焦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