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图里面有三层古塔简笔画图片大全是什么成语

利州古塔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利州古塔又称精严禅寺塔、利州佛塔、大城子古塔,俗称老塔。古塔位于[1]
大城子镇东部,蒙古族高级中学古塔分校院内。这里北枕[1]
,南临大凌河西支榆河,东隔护城壕(现古塔街),与辽金元时期的利州城址相邻。据《[1]
》记载,金代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建利州精严禅寺圆盖和尚塔,铭文为北京路转运度支判官赵秉文所撰:“松漠之北,利州之东,无缝塔样,八面玲珑。”故称此塔为精严禅寺塔。
利州古塔概况
日,被省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石碑“大城子塔”。古塔位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部,蒙古族高级中学古塔分校院内。这里北枕松山,南临大凌河西支榆河,东隔护城壕(现古塔街),与辽金元时期的利州城址相邻。据《承德府志》记载,金代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建利州精严禅寺圆盖和尚塔,铭文为路转运度支判官赵秉文所撰:“松漠之北,利州之东,无缝塔样,八面玲珑。”故称此塔为精严禅寺塔。[2]
利州古塔历史
利州古塔始建于辽代,平面是八角形,塔高34.1米,两层塔身,一、二层为空心楼阁式,塔身以上七层为实心密檐式,收度较小,这种双层塔身的形式在辽金塔中是鲜见的,精严禅寺第一代主持圆寂后就葬于此。每层塔面为白色,整个塔身灰白相间。塔的基座用石条砌成,高出地面六米,上有须弥座,第三层须弥束腰部下饰一周方砖浮雕“二十四孝图”,浮雕上面是带有浓郁佛教色彩的仰莲花座,座上除正面外,每面各有三只砖雕狮子驮着平座,平座上为第一层塔身。塔的第一层南面辟有门额为圆拱状内外相同的卷门,两侧嵌有石碑,上面分别用正楷刻着“万古”、“流芳”四个字,东、西、北三面为假门,门两侧为两目凶狠、身着铠甲、手持利刃、威风凛凛的浮雕力士。其余四面雕有八大金刚,那形象有的戎装在身,满脸杀气,有的宽衣博袖,自然潇洒。第二层塔身,守卫四门的八尊力士基本与第一层相同,但另有八尊慈眉善目形态不一的菩萨浮雕。塔身以上七层密檐均为砖雕斗拱出檐,斗拱之间是砖雕花卉。
塔前有古槐两颗,号称雌雄二槐。塔前的碑志可知,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曾对该塔进行部分修缮,并在塔南筑高台基,增修一座灵官殿,此殿为硬山式,面阔三楹,台基前为26级踏步,在大殿后设门可拾级进入第一层塔的南面卷门。如今灵官殿已与古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高台台基为四层石条砌成,上面青砖结构,台面近似于正方形,四周镶有石条,既起到了装饰加固作用,又与台基相呼应,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巧妙。灵官殿坐北朝南,它的前面处在高台的中线上,大殿雕甍画脊,檐牙高啄,殿前与门窗相映的两个红漆大明柱托起檐下这面斑驳的横梁,从残留的漆片上可以想象画面当年的悦目传神。一尺高的殿脊,两端各为一条高高突起的躯体盘旋双目怒睁的圆雕青龙,那张开的利爪,髭起的须髯,给人以施威逞性的感觉。脊的中央为镏金宝顶,在阳光照耀下光芒耀眼。两侧脊面戏珠于茫茫云海之间的两幅完全相同的青砖浮雕,布局巧妙,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走进四扇两面对折的殿门,殿内宽敞明亮。这里当年佛事盛极一时,是僧人焚香默坐、参禅悟道、信徒顶礼膜拜、“消遣世虑”的地方。古塔浮雕造型优美,风格质朴,是一组精美的辽代砖雕艺术品,它不但丰富了我国密檐塔形制,而且对研究佛教在中国北方传播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塔西部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儒、道、释三教主持合建的“守性寺”。该建筑为七进式,布局别致,连接巧妙,禅房殿宇中的石雕、木雕、砖雕,触目皆是,那精美的图案显示了我国清代雕刻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这些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坐落在中轴线上,五进歇山式的“玉皇阁”,这掩映于青松桃林中的三层楼阁,远看玲珑剔透,古朴典雅,像一件十分精美的艺术品,可以看出建筑之初设计者大胆追求了一个“异”字。阁楼第一层为圆拱形石雕门,两侧各有一个石雕圆窗,所用材料整个建筑均为石条。走进里面,八根朱红色大柱托起一个“回”字形方框,这“回”字又托起了上一层楼板。登上东南角的楼梯,来到第二层,这是完全用青砖砌起的,室内不见一根柱子,显得格外清静旷远。然而,当你走出前面的拱门,会惊奇的发现,在平台突出的四边每个角上都着四根近碗口粗的朱红圆柱,它们支起了第二层的飞檐。飞檐上四条精雕细刻的垂脊又托起了阁楼的第三层,这一层顶部四条垂脊,一端各走檐角,一端聚于横脊的两端。下面紫色的墙上,东、西、南面恰到好处的开有方窗,当你站在窗前,凭窗远眺时,你就会对古人所讲的“心旷神怡”、“游目骋怀”,有更深刻的领悟。阁楼里面的构造,更是独具特色,令人称绝。四面墙壁半腰处有红漆方木,组成了一个正方形加固墙体,设计者又科学地运用力学原理,在两木相关的直角处拉上一根斜木,固定了正方形结构。一根酷似毛笔的蓝色圆木纵横交错的从上部垂下,与斜木相连。这神来之笔使上下浑然一体,巧夺天工。
如今,这古塔、阁楼已走过历史的漫长岁月,成为蒙高中古塔分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从这里成为喀左最高学府后,从古塔下这所学校里走出大量的莘莘学子,步入清华、北大、南开、复旦、科大等全国高校,又从这些院校中考入中央直属机关、科研机构、军营、工厂……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精英。
古塔,作为大城子的标志,古利州的化身,小城的象征,她见证了历史的风雨,历数着这些年代的风云变幻,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她矗立在古城的中心,更矗立在小城人的心中。她目睹着小城的巨大变化,目睹着小城的迅猛发展,目睹着小城人们生活的新变化,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更滋润。她激励着小城的各族民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把小城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庶、平安、洁净、环境优美、最适人居的现代化新城。
利州古塔传说
关于这座古塔的来历,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古塔底下有个泉眼通往龙宫后门,径直流向南面的水潭。水潭周围放牧着一群牛羊,一天,龙王的九个儿子到水潭玩耍,看见岸上的牛羊就上前吞食。村民们用棍棒赶跑了龙子,惹下了大祸,龙子们驱动洪水残害百姓,淹没了庄稼,冲走了牛羊,毁坏了房屋。正在人们商量堵住泉眼的方法时,来了一位七旬老道,自称是清风道人,路过此地想讨碗水喝。当老道把碗插进水里时,洪水顿时便退了。老道又围着泉眼画了一幅八卦图,并告诉人们在八卦图上建造一座宝塔,就可保护子孙安宁。于是,人们就筹备建起了这座八面玲珑的宝塔。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喀左在线[引用日期]------分隔线----------------------------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中国古塔介绍(图文)
发表于&&6条回复&&4294次阅读&&&&筑龙币+10&&&&&&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译“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文意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利塔”“七宝塔”等异称。&古塔分类&中国塔类型可分为两大部分:按性质分类有:喇嘛塔(藏传佛塔)、宝箧印塔、金刚宝座塔、“中国?屠婆式”塔(无缝塔)多宝塔、文峰塔。&按形制分类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内部楼阁外部密檐式塔、造像塔、幢式塔、异形塔。看一座塔,不能单纯地看它的外形,应当从内部构造与外部式样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实际上中国的塔不全是高层建筑,也就是说不全是楼阁式塔,而楼阁式塔则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大量的塔是用砖造的,是砖塔。而且绝大部分的塔是不可能登人的,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塔,当然不可以一概而论。中国塔数量很多,式样都不相同,塔的性质与佛教的分宗派也有关系。著名古塔大雁塔,唐僧翻译经书之处西安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据史书记载,慈恩寺始建于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他母亲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的规模很大,共有13个院落,897间房屋,云阁禅院,重楼复殿,异常豪华。唐王朝灭亡后,大慈恩寺也渐渐颓废毁坏。现存的寺院建筑大部分是明代时重修的。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附近环绕曲江池、杏圆和乐游原,风景秀丽迷人。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的。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唐高宗和唐太宗曾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硷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自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呼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大雁塔确是尽收佛学经典之家,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规模,更是您西安之行不可忽略的名胜。  著名的玄奘法师,也就是尽人皆知的《西游记》里的“唐僧”,曾在这里翻译佛经,宣讲佛法。据说,唐玄奘“西天”取经回国后,便组织全国各地100位高僧,开始翻译他带回来的佛经。为了保护佛经,他向朝廷建议,修建一座塔,来贮存这些经典。唐高宗李治接受了他的请求,于永徽三年(公元650年)在慈恩寺修建了这座大雁塔。  大雁塔初建时,同印度佛塔的样式相同:5层,砖表士心。塔上建有相轮露盘。各层贮藏佛经。后几经改建修缮,形成现在的式样。如今的大雁塔高64.1米,共7层,自第一层以上,每层显著向内收拢,呈方形锥体。塔身仿木构形式,用青砖砌成,每层砌成枋、斗拱、柱额和突出来的砖栏,形成一个个的房间。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塔内每层有呈方形的塔室,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塔内层有方形塔室,每室有阶梯,可逐层盘旋登至塔顶,登高观赏长安景色,吟诗赋词,抒发情怀。西安市友谊路小雁塔  西安城南1公里处的荐福寺内,有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小雁塔。  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共15级,约45米高。相传,当年义净法师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荐福寺塔。皇帝李显极其懦弱,凡事都要皇后拿主意。皇后得知此事后,即令后宫嫔妃及宫娥、彩女都捐钱修塔。宫人们争先恐后,慷慨解囊。捐的钱建了这座塔还未用完。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长白山灵光塔  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位于长白镇西北郊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台地上,海拔869米,北约200米有一山峰,称一览峰,高耸的一览峰成为灵光塔的自然屏障。塔山南约2华里,鸭绿江由东向西流,塔高出鸭绿江水面约百余米。鸭绿江和塔山之间为东西长约4华里,南北宽约2华里的盆地,原名塔甸,现变为街区和农田。长白至临江公路在塔山山麓下经西延伸。登上塔山远眺,长白镇市街和对岸朝鲜惠山市容尽收眼底。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为唐代渤海时期(698年~926年)所筑。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国遗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坐落在海拔869米的山顶上。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楼阁式砖塔。底层檐下四面皆有纹饰花砖。第二层至第五层四面正中均有方形直棂窗。其形制与西安兴教寺唐代玄冀塔相似,具有唐代风格。&&  灵光塔塔身高约13米,塔基为等边四边形,塔高五层,青砖结构。塔峰光平素朴。虽历经沧桑变迁,万物倾覆,唯此塔依然如故,巍然不动。宝塔居高临下,鸭绿江在其脚下日夜不息的流过,凡是到过长白县的中外游人,游塔山、观古塔、俯瞰一江两国风光,在塔前留影纪念,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该塔对研究渤海时期的文化和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山西应县木塔&&&&山西应县木塔本名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因其全部为木构,遂通称为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造型雄伟,结构严谨,塔内的木结构柱梁斗拱,纵横参差,不用一钉。。应县木塔建于辽清二年(1056年),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当时是寺中的一个主要建筑。木塔修建在一个石砌高台上。台高4米余,上层台基和月台角石上雕有伏狮,风格古朴,是辽代遗物。台基上建木构塔身,外观五层,内部一到四层,每层有暗层,实为九层。总高67.31米。塔的底层平面呈八角形,直径30.27米,为古塔中直径最大的。底层重檐,并有附阶,塔的第一层南面辟门,迎面有一高约10米的释迦像,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有6幅如来佛像。门洞两壁绘有金刚、天王等壁画,门额壁板上所绘的三幅女供养人像尤为精美。在第一层的西南面有木制楼梯。自第二层以上,八面凌空,豁然开朗,门户洞开,塔内外景色通连。每层塔外,均有宽广的平座和栏杆。九百年来,木塔曾经受了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屹然不动,未受到任何损害。说明它的抗震力很强,反映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成就。是我国现存木构建筑之最,也是现存世界古代木构建筑之最高者。&苏州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后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级。原来的塔顶毁于雷击。1956年重修时,在第三层夹层内发现石函、经箱、铜佛、铜镜、越窑青瓷莲花碗等大批珍贵文物。虎丘塔现高47.5米,塔身全为砖砌,重6000多吨。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亩塔。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山西五台县佛光寺祖师塔&&&&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32公里佛光山佛光寺内。塔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 年),是创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的墓塔, 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二层,高约8 米,式样古朴。塔身由青砖砌筑而成,表面涂以白色,以示清净纯洁。下层内部系六角形小室,西面开券门。上层实心,西面作圆券假门,西南、西北作假直棂窗,下层塔身平素无装饰,门的券面用莲瓣形或火焰形作装饰。塔身上部微出迭涩一层,涩面砌出斗拱,每面九枚,其上又出迭涩一层,上层密列莲瓣三层,莲瓣上又出迭涩六层,构成第一层檐部,下层檐的背上,用反迭涩仿木制胡状的形式,每角立瓶形的角柱,每面作壶门四间,剔透凌空与内部塔体脱离。束腰上下收分甚紧束腰上涩之上,又出仰莲瓣三重,以承托上层塔身。上层塔身的六个角上都立倚柱,柱头柱脚,柱中都用仰莲花捆束着,富有印度风格。西面假券门券面也作火焰形,近券顶处并用施纹装饰,券下两扇假门左扇微起错缝,仿佛开着一些,这层塔身表面用土朱画作一部分结构作装饰。西北直棂窗以上,在柱头间画额两层,额内画五个短椁,额以上画人字形的寂间铺作。上层塔身以上六角柱上,作出角梁头的形状,梁头之间出涩一层,其上出三层莲瓣,成为上檐。塔顶的砖刹,用仰覆莲作座,其上又安仰莲一层仰莲上安六瓣的覆钵,其上又出莲瓣两重,以承托最上之宝珠。塔的形制是国内仅见的孤例,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北魏石塔之一。安徽安庆振风塔  在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是长江沿岸著名古塔之一。素有“过了安庆不看塔”之誉。楼阁式砖石结构,高7层,分168阶盘旋而上。每层八角,名悬铜铃,风起叮当作响;名层塔门多变化,游人往往迷入难出。内有浮雕佛像600多座,碑刻51块,外有石栏环卫。登塔眺望,巍巍龙山,浩浩长江,全市景色,一览无遗。“塔影横江”为“安庆八景”之一。造型和工艺技巧,具有明显时代特色,极为壮观,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岸上著名古塔,俗称“万里长江第一塔”。宁夏银川海宝塔  海宝塔在银川市北,俗称北塔,常被作为银川的象征。塔原名黑宝塔,清康熙《重修海宝塔记》上说,因十六国时期夏国大单于赫连勃勃曾重修此塔,于是便有了“赫宝塔”的讹传。讹宝、黑宝、海宝三个名称音都相近,很有可能是“赫”字讹传的。海宝塔属于仿楼阁式砖塔,原塔十三级,高耸入云,自七层而上,从塔外盘旋凌空而上。重修以后,一是把原来七层以上在塔外凌空盘旋而上结构改变了,其次是把塔的层数减少了两层,成为连天盘在内的十一级塔。现在的塔就是九级,连塔座在内共十一级,通高53.9米。塔建在每边长19.7米、高5.7米的砖台上。塔后有天桥通向韦陀殿和卧佛殿。塔的平面为十字折角形,每面正中突出一部分。在高层楼阁式塔中,这种形式尚不他见。第一层塔的入口有小抱厦,进抱厦入卷门,迎面有罗汉龛,龛的两旁有砖梯可上登。每层正中辟卷门,两侧置假龛。卷门和假龛上,挑出菱形角牙子三层。自第二层开始,每边挑出叠涩三层,正好作为卷门和假龛的底边。塔身内部也呈十字形,中央为一方形塔室,每层宽度逐收15—20厘米。塔刹也与众不同,用绿色琉璃砖砌成的桃形四角攒尖顶,并无相轮、华盖、宝珠等部分。这种形制,非常罕见。辽阳白塔&&&&辽阳白塔是全国76 座古塔之一,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座落于辽阳中华大街北侧,塔高七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新雷锋塔坐落在西湖边的夕照山上,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的,建在雷锋塔原址上,全塔五层,高71米,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据说把新塔建在原址上是一举两得的建造设计:即是对雷锋塔遗址的一种保护措施,又为西湖增添了一处与湖光山色相和谐,并能担纲总领湖山形胜的风景建筑。新雷锋塔的造型设计是以南宋重建后的姿容为形象依据,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式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中国古代佛塔建筑。在云南省大理市西北1.5公里的崇圣寺遗址前。寺院毁于清末民初,唯三塔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排列成品字形。三塔分别建于南诏(649~902)和大理(937~1253)时期。文献记载,自宋以来,大理地区地震频繁,直接影响到三塔的达30次以上,塔身塔刹遭到破坏,明清两代曾多次加以修葺,但基本形状仍保持原来的面貌,是云南省最早建筑物之一。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塔居中,又名千寻塔,为密檐式砖塔,平面正方形,面宽9.85米,十六层密檐,通高69.13米。下有台基两层,上层砖砌须弥座高2.07米,东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镌刻“久镇山川”4字,下层台基高1.2~1.5米,四周围以青石栏板和望柱。塔身为环筑厚壁式结构,内壁垂直,上下贯通,内部设有木质楼板、楼梯,叠涩式塔檐。第1层高13.45米,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西面开有券门,第2层高3米以上,各层高度逐渐递减。均东西两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1尊,南北两面开小窗。各层每面的两边各砌单层小方塔,外观呈弧线轮廓,与西安小雁塔十分相似,为中国典型的唐代砖塔。塔刹由刹座、相轮、宝盖、宝珠等组成。  南北两座塔均为10层,8层以下塔身中空。各高42.19米,塔身均涂白灰皮。底层高度相对减低,2层以上塔层高度大体相近,外轮廓线近似锥形。第4、6、8层还有模仿楼阁式建筑的倚柱,破子楞窗,塔身八面砌出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塔檐上施以仰莲和团莲。造型玲珑娟秀,与千寻塔比,显然具有不同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三塔得到了较好的保护。1984年成立文物保管所。年对三塔进行维修加固,复原塔刹,安装避雷设施,修复塔内简易木质楼梯,开清理了清代封闭的东侧塔门。出土塔藏文物68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有各种佛教造像154尊,造像以青铜铸造的为主,也有金、银、水晶、玉石、木雕等其他种类。其中一尊金质观音像,高24厘米,重1135克,造型与著名的南诏《中兴国史图卷》所绘“圣像”相同,相传为最早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造像之一。还发现布地墨书写经以及不同形式的塔模和从中原传入的瓷器、铜镜、印章等文物。&(除此之外各地还有各类塔如下)&北京阜成门内妙应寺白塔北京白云观真人塔北京动物园北面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阜成门内妙应寺白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后山四大部洲塔北京玉泉山上的小峰山妙高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倒影中的保俶塔法门寺(塔下发现世界唯一现存佛骨舍利)福建长乐县城西的南山顶三峰寺塔福建泉州开源寺宝塔革命圣地延安塔故宫金发塔广东雷州市三元塔广州光塔桂林日月塔寒山寺古塔杭州闸口白塔河北昌黎县全实心塔河北蔚县城镇西南隅南安寺塔河北易县靳柯塔河北正定城临济村正定古塔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广惠寺花塔河南安阳市城内西北隅天宁寺塔(文峰塔)河南登封崇岳寺内嵩岳寺塔河南开封市东南郊开封繁塔河南临汝县嵩山少室山的南麓七祖塔河南洛阳市东的白马寺东南齐云塔河南沁阳县城内天宁寺三圣塔.湖北黄梅县东山五祖寺旁大满禅师塔湖北武汉黄鹤楼前胜象宝塔湖北锺祥城东锺祥文峰塔吉林长春市农安县古城内农安塔辽宁锦州广济寺塔辽宁省千山香积寺塔辽宁绥中永安双塔内蒙古呼和浩特旧城平康里南慈燈寺金刚宝座舍利塔青海塔尔寺如来八塔宁夏银川市西北45公里贺兰山拜寺口双塔中国古塔欣赏北京八达岭长城居庸关城内居庸关过街塔座福建长乐县城西的南山顶三峰寺塔福建泉州开源寺宝塔.中国古塔欣赏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灵岩寺的西侧灵岩寺塔林泉州东西塔青铜峡黄河西岸的山坡上一百零八塔山西五台山显通寺铜塔北京动物园北面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浙江天台山佛陇真觉寺塔院大殿内智者大师肉身塔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大草原邓登曲登佛塔塔,承舍利之精华,必将光芒四射天津蓟县城东崔屏湖东案的塔山上古浮屠(华塔)天津蓟县城内西门里观音寺白塔古塔欣赏&西藏江孜县城区白居寺贝根曲登塔湖北襄樊市襄阳县城西的广德寺内广德寺金刚宝座塔西安市长安县韦曲西南的香积寺内香积寺善导塔山西浑源县城内圆觉寺塔.四川彭县城北龙兴寺旁龙兴舍利宝塔.四川邛崃镇西山南麓大悲院石塔扬州莲性寺白塔.浙江普陀山普济寺东南普陀山多宝塔.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奖励&&信誉分+1&&&&筑龙币+20
&&&&&奖励于& 21:23:39
&&发表于&&|&
&& &&筑龙币+5
山西应县木塔我的家乡,承载了我儿时的欢乐
奖励&&信誉分+1&&&&筑龙币+20
&&&&&奖励于& 11:42:50
&&&&童年在远方又在心里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5
这都是知识啊,慢慢消化
奖励&&&&&&筑龙币+10
&&&&&奖励于& 12:01:40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5
古塔文化,有待学习了解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5
苏州也有许多全国闻名的古塔,如虎丘塔、北寺塔、瑞光塔、定慧寺的双塔等等,可惜没有收录进去。
发表于&&&&&
奖励&&&&&&筑龙币+10
&&&&&奖励于& 08:41:34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5
古塔文化,学习了!
奖励&&&&&&筑龙币+10
&&&&&奖励于& 08:42:00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5
点评 &&古典园林营造&&发表于&&5楼 &&&&苏州也有许多全国闻名的古塔,如虎丘塔、北寺塔、瑞光塔、定慧寺的双塔等等,可惜没有收录进去。苏州很美啊
点赞
志同道合的盆友,快来
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筑龙学社APP扫码
立即免币下载资料
:&400-900-80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塔山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