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小题怎么小学生知识选择题?并把不正确的一项改正过来

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应该怎么准备? - 知乎8054被浏览2212343分享邀请回答9.1K138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c6be307a3fade44f0802(链接已失效)(更新,因为这个选择题题库至今已经两年多了,不再具有时效性,我也不清楚题库是否已经更新了,所以不打算再分享了。大家还是买书一套一套的做吧)——————————10.8更新—————————很简单,首先下载如图所示的软件然后打开1.点左上角红圈的地方,导入已经下载好的视频文件。2.点左下角设置的图标(红线画出),然后会出现中间的长方形方框,点左数第三个设置加速倍数。so easy!(更多相关问题可以在我的值乎提问)点赞的朋友们都会过过过~(≧?≦)3.2K3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7 个回答被折叠()当前位置:
>>>读句子,选出错误的一项,并改正过来。 ( ) 1. Whos this man?..
读句子,选出错误的一项,并改正过来。
(&&&& ) 1. Whos this man?    _______________&&&&&&&&&&&&&&& A&&& &B&&& C (&&&& ) 2. Is this you aunt?    _______________    A&&& B&& C (&&&& ) 3. What are your uncle?&&&&_______________&&&&&&&&&&&&&&& A&&& B&&& C(&&&& ) 4. She like music.     _______________   && A&&&& B&&&& C (&&&& ) 5. My aunt is teacher.  _______________    A  B   C
题型:改错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 A-Who's& 2. C-your& 3. B-is& 4. B-likes& 5. C-a teacher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句子,选出错误的一项,并改正过来。 ( ) 1. Whos this man?..”主要考查你对&&系动词,不定冠词(a,an),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系动词不定冠词(a,an)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动词单数第三人称
系动词:亦称连系动词,作为系动词,它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后边必须跟表语,亦称补语(形容词),构成系表结构说明主语的状况、性质、特征等情况。be(是)是最基本的系动词。小学涉及到的系动词需要掌握的am, is, are&如:I am from Beijing. 我来自北京。&My mother is a teacher. 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除了系动词be,常用的系动词还有look(看起来)、sound(听起来)、feel(感觉到)、become(变成)、smell(闻起来)等。 例:The boy looks very happy. 这个男孩看起来很高兴。&&&&&&&& The dish smells good. 这盘菜闻起来很香。 be动词意思和用法:一般的意思是:是,此种用法,有多种变化形式,is,am,are,was,were,being,been,to be.另外,be动词还有成为的意思。根据句子中不同的人称、数和时态,应该选择相应的be动词。
要看句语的时态:
如果是一般过去时,就用was/were
如果是一般现在时,就用am/is/are
如果是一般将来时,就用will be
然后看主语的人称及复数形式:
一般过去时: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单数形式,则用was
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复数,则用were
一般现在时:
第一人称单数形式,用am
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用is
第一人称复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复数形式,则用are
一般将来时:
一般时态有关be动词的口诀:
我用am,你用are,is连接他/她/它,复数形式就用are
be动词的用法:现在时 I am, you are, he is, we are, you are, they are (缩略式 I'm, you're, he's, we're, you're, they're),(否定缩略式 I'm not, isn't, aren't),过去时 I was, you were, he was, we were, you were, they were (过去时否定缩略式 wasn't, weren't),过去分词been,现在分词being英语的“be”是个特殊动词;有些语言,如马来文等,并没有“be”这样的动词。“Be”除了原形的“be”之外,还有另外七种形式:am, is, are, been, being, was, were.在句子中,“be”可以是主动词(The Principal Verb)或助动词(The Auxiliary Verb)系动词Be(am, is, are&)的用法:一、口诀:我用am,你用are,is连着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某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后莫忘记;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二、Be动词在一般过去时中的变化:1、am和is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as;2、are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ere3、带有was或were的句子,其否定、疑问的变化和am is are一样,即否定句在was或were后加 not,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调到句首。不定冠词的基本用法:&&(1)不定冠词有a和an两种:a用于辅音音素开头的词前,an用于元音音素开头的词前。例如:a&boy,&a&city,&a&girl,&a&useful&animal&,&an&old&man,&an&honest&boy,&a&bad&apple,&a&tall&elephant&&&(2)&用来表示“一”的意思,但不强调数的观念,只说明名词为不特定者。即不具体说明是何人何物。例如:A&teacher&is&looking&for&you.&&We&work&five&days&a&week.&&&(3)不定冠词含有“一”的意思,但数量观念没有one强烈,在句子里边一般可以不必译出,但若有“一个”的意思则译出,例如:An&orange&is&good&for&you.&桔子对你有好处。&&&(4)一般用在可数名词单数前,指人或事物的某一种类。例如:Bill is&a&student.&&&This&is&a&ruler.(5)用在某些固定词组中。例如:a&lot&of,&a&moment&ago,&a&few,&a&little&&&不定冠词的指代:1. 首次提到的人或物。2.指人或事物,但不具体说明何人或何物。&There&are&seven&days&in&a&week.We&have&three&meals&a&day.&3.表示“一个”,但数的概念没有one强。&There’s&a&tree&on&the&hill.He&has&an&interesting&book.&4.指某类人或事物中的任何一个。&An&elephant&is&bigger&than&a&horse.A&car&runs&faster&than&a&bike.&an与a的区别:1)a用在以辅音字母开头,或以读做辅音的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面:例如:a man一个男人&&&&&&& a university一所大学& &a hat一顶帽子&&&&&&& a European一个欧洲人&&&&&& 2)an用在以元音字母(a,e,i,o,u)开头,或以不发音的h字母开头的单词前面:例如:an apple一个苹果&&&&&& an island一个岛&&&&& an uncle一位大叔&&&&&&& an onion一个洋葱&& & an egg一个鸡蛋&&&&&&&&an hour一小时3)an还用在发音以元音开头的单个字母前面:例如:an L-plate一块“实习驾驶”车牌&&&&&&& an MP一个国会议员&&&&&&& an SOS一个呼救信号&&&&&&&& an‘x’一个x字母、X形的东西或未知数4)a/an没有性的变化:例如: a man一个男人&&&&&&a woman一个女人&&&&& an actor一个男演员&&&&& an actress一个女演员&&&&
不定冠词与数词one区别:不定冠词与数词one都可表示“一”的意思,前者可视为后者的弱式。如:I have a [one] brother and two sisters. 我有一个兄弟和两个姐妹。但是,尽管两者有时可换用,但由于两者词性和用法不同,在多数情况下不能互换,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区别一:从本质上说,不定冠词侧重指“类别”概念,而数词one侧重指数量概念。有时尽管两者都可用,但含义有差别:I bought a dictionary yesterday. 我昨天买了本词典。(意指买的是词典,不是语法书,也不是钢笔等)I bought one dictionary yesterday. 我昨天买了一本词典。 (意指买的是一本词典,不是两本或三本词典等)"Can a boy do it?" "No, but a man can." “小孩做得了吗?”“做不了,要大人才行。”"Can one boy do it?" "No, but two (boys) can." “一个小孩做得了吗?”“不行,要两个小孩才行。”区别二:当要强调数量概念或进行数量对比时,只能用数词 one。如:"How many pens do you have?" "I have one (pen)." “你有几支钢笔?”“我有一支钢笔。”I want one apple, not three apples. 我要一个苹果,不是三个苹果。区别三:若不是表示“一”的数量概念,而是表示“类别”概念,则只能用不定冠词。如:A computer is useful. 电脑是有用的。He is an excellent teacher. 他是位优秀的教师。区别四:在某些短语中,两者均可用,含义相同。如:at a [one] blow 一下子,一举in a [one] word 一句话,总而言之而在某些表达中,两者均可用,但含义不同。如:at a time 每次,同时at one time 一度,曾经还有一些表达,两者均可用,虽含义相同,但表达不同。如:on a hot summer afternoon 一个炎热的夏日的下午 (用介词 on)one hot summer afternoon 一个炎热的夏日的下午 (不用介词 on)an hour and a half 一个半小时 (不说 one hour and a half)one and a half hours 一个半小时 a minute or two 一两分钟 (不说 one minute or two)one or two minutes 一两分种注意,在绝大多数习语中,两者是不能换用的。如:as a result 结果,all of a sudden 突然,one day 一天,one by one 一个一个地,等等。区别五:与表示时间或度量衡的名词连用表示“每”时,只用不定冠词。如:Brush your teeth twice a day at least. 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They are sold at two dollars a dozen. 他们的售价是每打两美元。物主代词: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叫做物主代词,也叫人称代词的所有格。物主代词分为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两种。其中,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后面需加名词;名词性物主代词可直接作名词用,后面无需再加名词。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名词性物主代词
他(她它)们的&例:This is my book. / This book is mine.&&&&&&&& &This is her dress. / This dress is hers. 物主代词的用法:物主代词既有表示所属的作用又有指代作用,例如:Joh apparently there was a broken glass on his desk.约翰割破了手指,显而易见,他桌子上有个破碎的玻璃杯。物主代词有形容词性(my, your等)和名词性(mine, yours等)两种,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属于限定词。名词性的物主代词在用法上相当于省略了中心名词的 --'s属格结构,例如:Jack's cap 意为 The cap is Jack's.His cap 意为 The cap is his.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句法功能:a. 作主语,例如:May I use your pen? Yours works better.我可以用一用你的钢笔吗? 你的比我的好用。b.作宾语,例如:I love my motherland as much as you love yours.我爱我的祖国就像你爱你的祖国一样深。c.作介词宾语,例如:You should interpret what I said in my sense of the word, not in yours.你应当按我所用的词义去解释我说的话,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义去解释。d.作主语补语,例如:The life I have is yours. It's yours. It's yours. 我的生命属于你,属于你,属于你。物主代词的意思是物品主人的代词。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
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存在的状态或习惯性的动作的时态。可概括为①经常性或习惯性动作;②长期存在的特征或状态;③普遍真理、客观事实等。构成:一般现在时用行为动词的原形,但第三人称单数作主语时,动词的词尾要加-S。a. 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例:Li Ming always helps the old man. 李明一直帮助这位老人。&We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 我们通常步行上学。&They sometimes go fishing on Sundays. 他们有时周日去钓鱼。 b. 表示永恒不变的事实或真理。&例:A bird flies with wings. 鸟用翅膀飞翔。 c. 用在格言、谚语中。&例:Pride goes before a fall. 骄者必败。&一般现在时具体用法:1.表示经常的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表示频率的时间状语连用。时间状语:always,usually,every morning/night/evening/day/week/year,often,sometimes,occasionally,from time to time,twice a week,rarely,seldom,once a month,hardly,ever,never.e.g: I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00 every morning.2.表示主语具备的性格、能力、特征和状态。e.g:I don't want so much.Ann Wang writes good English but does not speak well.比较:Now I put the sugar in the cup.I am doing my homework now.3.表示客观事实和普遍真理。e.g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Shanghai lives in the east of China.4.在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中,常用一般现在时代替将来时。5.表示预先计划或安排好的行为。6.小说故事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过去时。新闻报道类的内容,为了体现其“新鲜”性,也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7.有些表示状态和感觉的动词表示现在发生的具体行为时,只用一般现在时,而不用进行时态。8.表示现在发生的具体动作或存在的状态9表示格言或警句中。 e.g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 骄者必败。注意:此用法如果出现在宾语从句中,即使主句是过去时,从句谓语也要用一般现在时。例:Columbus proved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第一句用一般现在时,用于操作演示或指导说明的示范性动作,表示言行的瞬间动作。再如:Now watch me,I switch on the current and stand back.第二句中的now是进行时的标志,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的客观状况,所以后句用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用法表:&
第三人称单数的构成见下表:
第三人称单数
work(工作)stop(停止)
worksstops
以-ch, -sh, s, x, o结尾
teach(教)wash(洗)dress(装扮)fix(安装)go(去)
teacheswashesdressesfixesgoes
以“辅音字母+y”结尾
变y为i,再加es
fly(飞翔)try(尝试)
fliestries不规则变化have和be动词 变have为has 变be为am,is,are例: have- be-am,is,are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用法:一些动词可用一般现在时来表达现在进行时:verbs of the senses: hear,see,taste,smell,feelverbs of the thinking: believe,know,mean,realize,think,rememberverbs of the linking: dislike,fear,heat,like,love,wantverbs of the possession: belong,have,own,possess
发现相似题
与“读句子,选出错误的一项,并改正过来。 ( ) 1. Whos this man?..”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0248180233456160483514227651安徽省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同步卷_查看试卷_题问365试题搜索引擎
安徽省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同步卷
第II卷 主观题
( 本大题共63小题; 共496.0分.)
(8.0分) 简答题
中国入世以后,人才形势严峻。如,目前我国只有4万名注册会计师,10万名律师……这与13亿人口的比例是极不协调的。除数量严重缺乏外,人才质量问题也很严重,创新能力不强,市场意识薄弱,知识结构老化等现象也十分严重,远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去做?
(8.0分) 简答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
试用初三《思想政治》课第三课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简要说明。
(8.0分) 简答题
问卷调查:请根据你家庭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下表。
(1)回顾你填写的情况,你有哪些想法或启示?
(2)在家庭设施方面,由于收入的限制,你还有哪些愿望没有实现?你准备如何实现?什么时候能实现?
(8.0分) 简答题
材料: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成了某些人的习惯。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使人们更加关注文明与卫生,也使同学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你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的行为是怎样认识的?
(2)你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至少列举三条)
(8.0分) 简答题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请结合下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具有哪些危害性?
(3)联系上述实际说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8.0分) 简答题
面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简要说明如何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8.0分) 简答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化艺术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在校园内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装、劲舞等,成为“日潮韩流”的“中国新生代”。
  材料二:2004年初,中央电视台直播了相声大赛,吸引了许多观众,创下了央视收视率新高。许多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1)相声大赛能吸引许多观众,创央视收视率新高说明了什么?
(2)对比两则材料,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怎样正确看待“日潮韩流”?
(8.0分) 简答题
“古罗马是一个建筑大国,可罗马皇帝却宁愿用众多奴隶来搬运神殿的大柱,而不让使用机械。”请根据初三第一课知识,设置三个问题,并作出回答。
(1)问题一:
(2)问题二:
(3)问题三:
(8.0分) 简答题
看下侧漫画,根据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漫画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8.0分) 简答题
观察下侧漫画《同样的夏天,不一样地过》,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你谈谈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8.0分) 简答题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1)简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理由。
(2)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请为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提一条建议。
(3)你参加过哪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何体会?
(8.0分) 简答题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重大事件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2)请你谈谈这一重大事件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8.0分) 简答题
中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国内生产总值由25年前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000亿美元。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快速发展势头还将继续,在今后二三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伴随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亚洲和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有同学对我国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巨变感到疑惑。你能否根据所学知识,给这些同学作出解释?(原因不少于三条)
(8.0分) 简答题
据报道,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报名工作于4月28日圆满结束。全国共有49615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报名,比去年增加了近6000名,增长13.4%。在报名的毕业生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达19415名,占报名总数的39.1%,比去年的28.1%明显上升。
(1)你对大学生志愿去祖国西部服务是怎样认识的?至少从三个方面回答。
(2)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向他们学习。
(8.0分) 简答题
在一次讨论会上,同学们围绕“未来道路如何选择”这一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同学甲说:“选择未来道路,首先要考虑个人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同学乙说:“只有上重点中学,然后考上大学,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你对上述观点有什么看法,请谈谈自己的认识。
(8.0分) 简答题
  曾有一首歌谣描述20世纪京杭大运河水质的变化: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1)请你发挥想象,合理续写:
21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你续写的理由。
(8.0分) 简答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有何意义?就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建议。
(8.0分) 简答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化艺术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在校园内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装、劲舞等,成为“日潮韩流”的“中国新生代”。
  材料二:2004年初,中央电视台直播了相声大赛,吸引了许多观众,创下了央视收视率新高。许多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1)相声大赛能吸引许多观众,创央视收视率新高说明了什么?
(2)对比两则材料,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怎样正确看待“日潮韩流”?
(8.0分) 简答题
请你先写出一句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话(这句话里应出现下面的5个政治术语,且每个术语只能出现一次),然后简述你这样写的理由。
小康社会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0分) 简答题
温家宝总理指出:“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你认为总理这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中的哪些观点?(不少于三个)
(8.0分) 简答题
根据漫画“视而不见”、“学法前后”写篇短文。(说明漫画寓意,并谈自己的感受。题目自拟)
(8.0分) 简答题
针对我国青少年犯罪持续增高,有关机构联合发起“亿万青少年普法行”活动,以多种形式在青少年中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理由。
(8.0分) 简答题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由《人民日报》全文刊发。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在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和生活实际,简要说明初中学生应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
(8.0分) 简答题
认真观察下图:“两种不同的画法”
请回答:这两种不同的画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8.0分) 简答题
初三《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话:“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艰辛的求索,明确地证实了一个结论:……”请概括这一结论并简述其原因。
(8.0分) 简答题
材料:“我们走过了28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请问:
(1)材料中的“武器”是指什么?
(2)这一武器对中国革命与建设有何影响?
(8.0分) 简答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请举出两个实例并加以说明。(提示:可从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变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方面举例。)
(8.0分) 简答题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国去年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财力明显增强,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居民收入增加,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简要回答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8.0分) 简答题
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请具体说明。
(8.0分) 简答题
根据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的“农夫”指的是谁?
(2)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什么?
(3)农夫“犹饿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请根据此诗简单描述一下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8.0分) 简答题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上,就曾先后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请你分别概述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
(8.0分) 简答题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一次对工人的演讲中曾指出,工人阶级物质生活的微小改善,同资产阶级的财富、奢侈、社会需要和社会享受的迅速增长,不可同日而语。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8.0分) 简答题
一段时间,淮河成为国内几条大河中污染最严重的河流,2/3河段几乎完全丧失使用价值,使沿淮1.5亿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为此,国家下决心以最大的投入治理淮河。第一阶段重点治理工业污染,第二阶段重点治理生活污染,经过这两个阶段最终使淮河水质变清。这一事实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中的哪一条?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原则的?
(8.0分) 简答题
漫画:吴某变化“三部曲”
根据漫画内容回答:吴某的变化过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8.0分) 简答题
小李同学想在一家商店购买一只计算器,接连试了几只都觉得不满意,而且发现这些计算器既无生产厂家,又无规格说明,便想换一家店看看。店主却说计算器质量肯定很好,而且以试过了为由,强行要小李买一只,并对小李进行辱骂。
(1)在上述事件中,小李同学的哪些权益受到了侵犯?
(2)你认为小李同学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请你分别从政府和消费者的角度谈谈如何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
(8.0分) 简答题
  材料一:公民生活离不开经济。市场经济越发展,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越受重视。我国宪法和法律确认公民的经济权利。
  材料二: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对国家事务有权进行管理。我国宪法和法律确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请分别列举材料所反映的两方面权利。(至少举出五项)
(2)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其权利?
(8.0分) 简答题
翻看每天的报纸、收听每天的新闻,你常常会听到、看到这样醒目的标题:“好青年,见义勇为”、“好的哥,勇捉歹徒”……请收集有关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收集的材料,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2)谈谈自己如何向他们学习,机智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8.0分) 简答题
一天下午,某校初二学生陈强(12岁)放学回家走进一条胡同时,看见距他几十米的地方,有两个手持凶器的不法分子正在对一名身材矮小的学生进行搜身和殴打……
陈强此时会有什么样的举动?请你作出合理的推测(要求至少讲出三种举动),并对你推测的结果进行评析。
(8.0分) 简答题
人的一生都和法律结有不解之缘。不知法、不懂法,又如何来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呢?
(1)你应该享有哪些公民的权利?
(2)你需要履行哪些公民的义务?
(3)请用一句话说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8.0分) 简答题
请认真观赏下图,然后写出观后感。
(答题要求:①运用所学的相关法律知识;②结合漫画谈感受)
(8.0分) 简答题
中央电视台每天的新闻联播节目之后都有一个《焦点访谈》的节目,这个节目主要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社会上的违法行为、丑恶现象,进行有力的抨击和曝光,引起社会的强烈反映,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
(1)这是一种什么监督机制?
(2)请结合近一周中的某一《焦点访谈》的节目,谈谈自己的认识。
(8.0分) 简答题
在中国,讲力量和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力量和成绩;讲困难和挫折,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和挫折;讲前途和未来,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和未来。
(1)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
43. (0.0分) 抱歉,该题目暂时没有详细说明~
(8.0分) 简答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联系初二《思想政治》课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作简要说明。
(8.0分) 简答题
面临初中毕业,同学们将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请你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结合自已的亲身体验,向小弟弟(小妹妹)谈谈青少年应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8.0分) 简答题
为了配合“3·15”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某中学的法律知识兴趣小组准备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去进行一次法律宣传,解答消费者的问题。若你是该小组的成员,请你提前完成以下任务。
(1)写几条宣传标语。
(2)准备几个消费侵权的案例。
(3)就常见的消费者权益和索赔列出宣传提纲。
(8.0分) 简答题
日,我国新制定的《税收征管管理法实施细则》正式实施,新的实施细则在加强税法刚性,强化税收征管和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方面实现了突破,进一步严密和理顺了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细则第三条规定: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这段材料体现了我国税收的什么特征?我国公民为什么要履行依法纳税义务?
(8.0分) 简答题
杨某和肖某是同事,杨某为了开玩笑,用肖某的姓名在杂志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肖某的妻子看到启事后同肖某争吵,给肖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肖某起诉到人民法院,经法院审理,认为杨某侵犯了肖某的姓名权,判决杨某向肖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20元。请问:
(1)法院判决杨某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何种性质的责任?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启示?
(8.0分) 简答题
中学生杨某曾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其同班同学万某,为获得奖学金,将寄来的获奖证书据为己有。杨某在打电话查知真相后,一怒之下,翻出万某的日记并将其中的内容在同学中大肆宣扬。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杨某和万某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请对第一问的结论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8.0分) 简答题
观察漫画后,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漫画中儿子的言行。
(8.0分) 简答题
你觉得应该怎样让你的母亲露出笑脸?
(8.0分) 简答题
阅读下图所示漫画《观后“敢”》,运用初二《思想政治》课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8.0分) 简答题
2003年,全国共破获毒品案件9.39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37万名,缴获海洛因9535.8千克,冰毒5800千克,摇头丸40多万粒,易制毒化学品72.8万吨。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境外毒品对我国“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对我国的危害仍在加剧,我国毒品问题仍在蔓延,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8.0分) 简答题
请用简洁的语言对下列各题进行概括。
(其中第(1)题叙述一个道理,第(2)题推出一个结果,第(3)题寻找一个原理)
(1)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我国的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8.0分) 简答题
我国第一个和第二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和“学习宣传宪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法制宣传日的主题都与宪法有关,为什么?
(2)在2004年的法制宣传日中,你打算怎么做?
(8.0分) 简答题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一股“野味”热,“野味”餐馆生意兴隆,野生动物买卖红火,捕杀珍稀动物现象屡禁不止。对此请回答:
(1)人们大量捕食野生动物,会带来哪些恶果?
(2)要改变、根除人们捕食野生动物的恶习,你有哪些建议?
(8.0分) 简答题
某地市民倡议:“告别塑料袋,重拎布袋子;用我们的双手装扮一个洁净、无害的家园。”元旦前夕,校园内雪片似的贺卡,飞向四面八方。面对此景,初三(1)班的班委会提出倡议:“少写一张贺卡,多植一棵树木;放眼未来世界,共创美好家园。”
(1)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提出上述两个倡议的原因。
(2)为共创一个美好的家园,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至少写出四点做法)
(8.0分) 简答题
仔细观察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漫画中“孩子”的不良行为说明了什么?
(2)请你对漫画中“孩子”说几句话,劝说他改掉不良行为。
(8.0分) 简答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以致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回答:
(1)你认为目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出四个方面)
(2)面对这些不良现象,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8.0分) 简答题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你能举出一个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事例吗?请试试看。
(8.0分) 简答题
  材料一:非典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考验。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时刻,却有少数惟利是图的不法经营者,借非典疫情发“黑心财”。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在抓好经济建设和抗击非典同时,打响了维护市场秩序、惩治不法经营者的战斗。截至日,全国共查处违法案件2800余起。
  材料二:在抗击非典期间,某药市把金银花从每公斤十五六元上涨到290多元;某卫生材料厂大量销售过期积压的变质口罩和劣质口罩;某超市用注射器将每瓶消毒液吸出一半,然后注水出售。
(1)为什么要依法惩治不法经营者?
(2)作为一个消费者,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8.0分) 简答题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它凝结了中国几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在“神舟”系列的研制过程中,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在飞船发射成功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对有关的科研工作者给予了嘉奖。
请你依据上述材料,结合初二法律知识,谈谈法律对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8.0分) 简答题
一所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于某为了吸引学生就餐,在餐馆里播放一些低级下流的黄色录像。经群众举报后,被依法拘留15天,并予以罚款处罚。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
( 本大题共15小题; 共0.0分.)
(0.0分) 辨析题
共铸诚信是政府与企业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
(0.0分) 辨析题
日,某市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将5卡车假冒伪劣商品,拉到市郊付之一炬。顿时,滚滚浓烟弥漫天空,持续了4个多小时。对此,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却认为这样做不妥。
你的看法如何?试用你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并提出处理假冒伪劣商品的建议。
(0.0分) 辨析题
  中学生小胡和小董在路上捡得一个皮包,包内有手机、首饰和近千元现金。见此:小胡说:“这些东西我们俩分了吧!俗话说:‘捡的等于买的’,即使被别人知道,也不过是道德问题,没事的。”
  小董则认为:“这些东西还是想法交还失主吧!捡到别人遗失的钱物不交还,这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违法行为呢。”
请就小胡和小董的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0.0分) 辨析题
现在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赡养扶助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
(0.0分) 辨析题
当王勇十四岁刚读完初二时,母亲对他说:“家里生活困难,不要再上学了,下个月就去做工,舅舅在城里为你找了一份工作。”王勇把这件事与同学商量。有些同学认为应该去做工,有些同学认为应该继续上学。
你认为哪些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请说明理由。
(0.0分) 辨析题
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由于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导致经常进不能进、出不能出的拥堵现象。这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请对小明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0.0分) 辨析题
背景材料: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地位,明确了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任务,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强调了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一些内容。
小明同学认为宪法修改是国家的大事,与我们公民个人无关。
(0.0分) 辨析题
某班在对关于“文明时代”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时,主要存在两种认识:
认识一: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压迫、剥削,这才是真正的文明时代。
认识二:没有阶级、国家的产生,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出现,所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根本原因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1)你对认识一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认识二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分) 辨析题
某班举行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专题讨论会。在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如果当初中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可能会发展得更快些,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误会。
(0.0分) 辨析题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德育大纲;同时我国又确定了12月4日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由此可见,我国一会儿强调依法治国,一会儿又强调以德治国,二者很难统一。
(0.0分) 辨析题
据首次中国城市居民财产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小城市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接近小城市的两倍;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差异也较大,10%最高收入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的10%家庭则仅占1.4%。因此,有人说,贫富差异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应是解决贫富差异。
(0.0分) 辨析题
在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枝独秀,风景这边独好,主要得益于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是鼓励人们多花钱,花大钱,以消费促生产。可见,过去提倡的艰苦奋斗精神确实已经过时了。
(0.0分) 辨析题
某校门口挤满了做小生意的摊位,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给学生上学带来了不便。学生王小刚要写信给区人大,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可父亲说不关他的事,不准他写信。请谈谈你的看法。
(0.0分) 辨析题
要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青年人应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法律意识。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下列观点:
(1)理想的实现要靠国家和社会创造条件,有没有艰苦创业精神并不重要。
(2)只要有国家强制力作保证,就可以实现人人守法。
(0.0分) 辨析题
运用思想政治课所学知识,对下侧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一简要评析。
( 本大题共221小题; 共0.0分.)
(0.0分) 材料分析题
  案例一:日,重庆一署名“羽骢儿”的网民在网上发布谣言,称北京通州感染非典人数已达七八千人,死亡300多人。重庆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抓获造谣者重庆某计算机公司职员朱某。朱某因传播虚假信息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案例二:日,长春市部分居民因水、电、煤气、房屋拆迁等原因,采取过急行为,聚众拦截道路、堵塞交通,其行为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对其中以冯某为首的4名组织策划带头闹事者依法进行了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案例三:日,浙江金华市警方采取突击行动,在金华市国贸娱乐城抓获了以李某为首的15名吸食摇头丸、“K”粉的青年男女,并对这些涉案人员采取了行政拘留或治安罚款的处罚。
(1)上述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何种性质的行为?
(2)这些行为的共同点是什么?
(3)对你有何启示?
(0.0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日是我国第三个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材料二: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从2003年开始,将《纲要》印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材料三:某中学校园内绿树成荫,绿草如茵,环境优美。然而,美丽的校园内也时常跳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同学随手乱扔纸屑,随地吐痰,随意践踏草坪;还有一些同学打扮怪异,脏话脱口而出;校园内的公共设施经常遭到破坏;校内斗殴事件也时有发生……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针对材料三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在这两个宣传日中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某班同学决定在全校发起以“创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班长,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份倡议书。(要求:主题鲜明、格式规范、观点正确、条理清晰、有鼓动性和感召力)
(0.0分) 实践与探究
目前,手机已真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骗人钱财的信息、销售赃物的信息、办各种假证的信息等非法短信,也出现在手机上,并且愈演愈烈、泛滥成灾,导致了不少手机用户上当受骗。
(1)请你分析非法短信愈演愈烈、泛滥成灾的原因有哪些?
(2)请你给发布这些短信的非法之徒发一个短信。(20字以内)
(0.0分) 实践与探究
  材料一:这些年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可是一些人行为上的陋习却没有能够完全革除,其行为与社会公德之间存在较大矛盾,而一场突发的非典疫情让中国人开始反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陋习。
  材料二:某市人大2003年5月通过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该市城市管理部门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对随地吐痰者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被发现的随地吐痰者还要自己动手将污物清理干净。
(1)针对上述材料,有人认为“只要通过重罚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陋习”,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2)据此,某学校开展以“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和培养文明行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内容概括、语言精炼、观点鲜明)
第二,学校开展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形式?
第三,围绕该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你能够做些什么?
(0.0分) 下列对法律与经济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法律保护一切经济活动
B.只要有法律,经济就会发展
C.法律能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D.强调法律,会妨碍经济发展
(0.0分) 公民如果非法集资或者是放高利贷,国家不但不保护,反而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大财产来源不明的,国家将依法没收其财产,并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是因为
A.国家只保护公共的财产,不保护个人的财产
B.国家既保护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又保护非法的财产所有权
C.国家只保护合法的财产所有权,不保护非法的财产所有权
D.国家只保护集体合法的财产所有权,不保护个人的合法的财产所有权
(0.0分)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一些企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发布带有“航天员专用产品”词句的广告。这种行为是
A.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
B.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平等原则
C.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但不违法
D.应由公安机关给予刑罚处罚
(0.0分) 下边漫画中良种供应站的行为是:
①违反了市场交易诚实信用原则
②符合平等交易原则
③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④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D.①②③④
(0.0分) 我国法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重要作用体现在:
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③它明确规定了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
④它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D.①②③④
(0.0分) 近年来,我国为发展教育事业,相继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上事实表明:
①我国十分重视提高国民素质
②我国法律确认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
③我国法律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法律保障
④我国法律确认科学文化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0.0分) 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经过奋力拼搏取得优异成绩。夺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二,奖牌榜第三位。这一事例说明
A.我国体育事业得到法律的认可
B.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显著的成绩
C.我国体育事业有了法律的保障
D.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落实
(0.0分)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从日开始施行。这一司法解释的出台:
①将对保障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②表明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有权对犯罪分子做出判罚
③有助于消除黄色污染,净化社会风气
④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只要生产者、销售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做到法定要求,就能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0.0分) 材料分析题
据报道,今年以来,安徽的阜阳等地一些婴儿因食用不法分子用淀粉、蔗糖等价格低廉的食品原料替代乳粉制造出来的劣质奶粉而引起重度营养不良,表现出头部肿大、四肢细短、浮肿、贫血等“大头娃娃”症状。到5月18日止,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就发现了4名“大头娃娃”。另外,全国有数名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而死亡。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劣质奶粉的制造者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写出两部以上)?侵害了消费者哪些权益?
(2)对制造劣质奶粉者,各地已开始进行严厉惩处。你认为劣质奶粉的销售者是否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0.0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日电,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16日在全国范围开展以来,各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重拳出击,取得初步战果。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辽宁、上海、广东、重庆等地公安机关已经关闭了淫秽色情网站近700个。
  材料二: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8700万网民中,学生约占70%,其中未成年人占17.3%,在青少年性犯罪案例中,有70%以上是因为受到网上色情内容的影响。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将网络扫黄战进行到底。
(1)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专项行动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功能?
(2)淫秽色情网站有何危害?
(3)网络本身无罪,管理才是根本。如何才能建立起一种针对淫秽色情网站的长效治理机制?
(0.0分) 观察与思考
(1)请简要评析上侧漫画中商家的行为。
(2)这位顾客应采用什么样的办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0分) 观察与思考
仔细观察上侧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的寓意,请你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2)请你对漫画中岸上的人行为简要评价。
(3)假如你突然看见有人落水了,你会怎样做?
(4)针对漫画中反映的情况,有人建议国家制定一部法律,用来制裁见危不救者。你认为这一建议有道理吗?
(5)如果建议被采纳,能否促进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与巩固?
(0.0分) 培根说:“除非我们服从大自然的命令,否则就不能命令大自然。”这句话可以理解为:
①人类与自然要和谐共存
②人对自然不能无所作为
③人类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环境
④为了保护环境,人类必须停止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
A.①②③④
(0.0分) 有专家指出,“非典”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病毒原来寄生在某些野生动物身上,因人类破坏环境,捕食这些野生动物,导致人类被感染这些病毒。这表明
A.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健康
B.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
C.人类应彻底消灭野生动物
D.人类不能再与动物发生联系
(0.0分) 记者在采访一家污染严重企业的厂长时,该厂长称:环境污染严重是因为经济落后,要想治理环境,先要发展经济。该厂的做法是:
①违反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②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
③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④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0.0分)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A.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B.提高公民素质从我做起
C.环境卫生十分重要
D.不能照搬别人经验
(0.0分) 日中新网报道,中国公安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面落实《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建立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登记核查制度,对非法使用童工者加大处罚力度。对这一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明国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这是国家在新形势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大举措
③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④这是进一步保障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的需要
⑤这能从根本上杜绝用人单位招用童工现象的发生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0.0分) 观察漫画,请回答奶奶违背了下列哪一条内容
A.家庭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B.家庭要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C.家庭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
D.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0.0分) 刘某是某校初一学生。在班里一次投票中,被同学们选为纪律、学习双差生。近日,赵某因在校内和同学打架,受学校严重警告处分。为此,学校便决定让刘某转出该中学和开除赵某学籍。学校的这种做法
A.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B.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学校保护的规定
C.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学校保护的规定
D.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处罚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0.0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学生开始迷恋上网,个别学生陷入“网吧”不能自拔。《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指出,要以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机房”为重点整顿文化市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法律法规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③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家庭、学校、社会、司法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人类只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从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0.0分) 材料分析题
我国西北地区某村有宜林山地2100公顷。十年前,这里生态环境恶化:赭黄色的土地,满目疮痍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结果山越开越荒,粮越产越少。后来,北京林业大学专家对该村提出了“让黄土地披上绿装”的建议。该村实施了“封山育林”计划,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现在,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地人民植树种草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我国政府为什么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0.0分) 材料分析题
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日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注和保护?
(2)现实生活中,你最需要得到社会保护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0.0分) 实践与探究
认真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3)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4)就漫画所反映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解决问题的建议。(至少三条)
(0.0分) 实践与探究
观察漫画,简要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2)就如何解决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提出你的建议。(所提建议要合情、合理、合法)
(0.0分) 赶去参加中考的小明骑车至考场附近的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亮了,此时绿灯方向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他想:中考事关重大,即使现在闯红灯也不会妨碍交通,于是他继续向前骑。小明的做法
A.合情合理
B.是犯罪行为
C.是违法行为
D.合情合理也合法
(0.0分)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行人违法的处罚力度,如行人闯红灯最高可处50元罚款。行人闯红灯的行为是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反宪法的行为
(0.0分) 下列图示中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0.0分) 新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加了“拒绝毒品”的内容。这是因为:
①吸毒会严重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
②吸毒会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
③吸毒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④毒品犯罪是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的犯罪
⑤青少年吸毒已成为当前突出而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
(0.0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将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法制宣传日。2001年第一个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对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
②必须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
③增强法制观念,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
④宪法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D.①②③④
(0.0分)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2863票赞成,10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宪法的修改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0.0分)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你比我生命更重要。”这句歌词告诉我们:
①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公民要尊重和爱护国旗
②维护国旗尊严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0.0分) 国家主席胡锦涛说:“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国家主席之所以要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因为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约束公民的行为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有严格的程序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吴某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损害了别人的名誉,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她可以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外活动。
(0.0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电脑、游戏机也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人认为,“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很无奈”;也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
  材料二:某校初三(6)班有些同学沉溺于游戏机房或网吧中,对文化知识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存在怕动脑筋、抄袭作业的现象。其中有的甚至经常逃学、彻夜不归,为了筹集上网、打游戏费用,竟然结成团伙,抢夺小学生的钱财,盗窃他人财物,最后走向犯罪。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全面认识网络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
(2)如果你是该班的班委会成员,要帮助这些同学,你认为思想政治课中的哪些知识可以用得上?(至少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3)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请你提出至少两条建议。
(0.0分) 材料分析题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修宪建议提出的宪法修正案。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修宪必要性的认识。
(0.0分) 实践与探究
观察下边漫画,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青少年为什么对法律知识发出“相见恨晚”的感叹,请作出合理的推测。(至少两条)
(2)这幅漫画对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0.0分) 实践与探究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某校初二学生准备开展系列宪法宣传活动,并对中学生进行调查。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针对调查对象设计两个相关的调查问题。
(2)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不清楚宪法的内容。这种情况说明什么问题?
(3)确定一个宣传主题。
(4)至少写三条宣传宪法的标语。
(0.0分) 我国公民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利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D.通信自由权
(0.0分)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自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没有采纳“撞了白撞”原则,给予行人特别保护。这是因为
A.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B.公民有同不法侵害作斗争的权利
C.行人不需要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D.我国法律只保护弱者权利
(0.0分) 某中学为了“便于管理”,规定交高费的学生与交低费的学生穿着不同颜色的校服,以此区分“贫富”学生。其行为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B.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属于正当的学校保护
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0.0分) 有些单位在招工时,明确提出只限于男性,或以种种借口来排斥女性。这种做法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
A.保护妇女的人身安全
B.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C.严惩拐卖妇女的行为
D.女职工禁忌从事劳动的范围
(0.0分) 下列关于婚姻自由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①婚姻自由指婚姻当事人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②婚姻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③婚姻自由也就是指结婚自由
④组成婚姻自由的主要方面是结婚
(0.0分) “捆绑不成夫妻”这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
A.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结婚必须履行法定手续
C.结婚不得使用暴力强迫
D.夫妻双方要互相尊重
(0.0分) 从法律角度看,下边的漫画《回报》说明了
A.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B.妇女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C.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D.控制人口增长是国策
(0.0分)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句俗话给我们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启示是:
①我们要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②父母对子女尽了责,应得到子女的照顾和关怀
③成年子女应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④人不同于动物,父母应该自己养活自己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任何限制。
(0.0分) 分析说明题
某市初中二年级两名男生在超市购物时,被工作人员怀疑偷拿了商场东西而受到盘查,并进行搜身查看。事后,在家长的协助下,两名学生以该超市侵害名誉权向法院起诉。结果,该超市对他们公开道歉并付给一定的精神损失费。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2)公民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我国法律对此项权利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3)如果你是事件的当事人,你怎样处理此事?
(4)中学生向人民法院起诉是一种什么行为?人民法院该不该受理?
(0.0分) 分析说明题
日中午,一场特殊的婚礼在杭州市江干区婚姻登记处静悄悄地举行。新娘是29岁的石小琳,新郎是63岁的尚在监狱服刑的赵波。10年前,19岁的石小琳在上海市虹桥宾馆做收银员时偶遇赵波。赵波当时任一家德资公司和三家合资公司的负责人。已与妻子离婚分居多年。石小琳、赵波两人在工作的接触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2000年初,赵波因为涉及一桩687万元的诈骗案,被判无期徒刑。因表现较好,去年3月被减刑至18年9个月,余刑仍有17年多。新《婚姻法》颁布后,石小琳、赵波两人申请结婚。司法部秉着以人为本的改造精神,根据新《婚姻法》有关规定,同意赵波离监结婚。浙江省监狱管理局也破例允许赵波出监狱登记结婚。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婚姻法》规定允许服刑人员在监狱登记结婚体现了什么?
(2)材料中的石小琳、赵波结婚是否符合结婚条件和结婚程序?
(0.0分) 实践与探究
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我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问题,这是新时期人口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确保我国人口安全、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请你积极参与“关爱女孩行动”:
(1)为这一行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
(2)请就如何关爱女孩健康成长提几条建议(至少三条)。
(3)参加此次活动,你有何感想?
(0.0分)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日电,为倡导绿色家庭网络文明,推广绿色上网管理软件,保证青少年在信息时代的健康成长,全国妇联18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旨在为广大青少年营造绿色健康网络空间的“百万家庭护苗工程”。
  材料二:日,凤凰网报导,欧洲专家认为,保护孩子不受网络垃圾毒害的最有效办法是从家庭做起,给孩子创造一个干净的空间,让网络垃圾没有市场。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以校长身份对家长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保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0.0分) 正确认识自己的受教育权、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护作用,有助于:
①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受教育权的能力
②提高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③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④保护人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0.0分) 全国各行各业实施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学校的“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已使200多万失学儿童返校学习。这表明
A.国家用法律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
B.社会各界承担了义务教育的社会责任
C.义务教育有普遍性和免费性特点
D.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
(0.0分) 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初中的家长推上了被告席。对这一案例理解正确的是:
①子女上学与否是家长的权利
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③乡政府不应该干涉家庭关系
④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0.0分) 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遵守法律、法规和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0.0分) 今年5月19日是“助残日”,某中学初三学生小莉将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零用钱50元,捐献给同班生活困难的残疾同学小芳。小莉的行为是行使自己对合法财产的
(0.0分) 2003年夏考上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杨某,其父在车祸中丧生,家里的积蓄全被继母掌握,但继母拒绝供他上大学。在杨某叔叔的干涉下,继母同意为杨某支付上学费用,但前提是与他签订“协议”:毕业后立即娶继母生育的继妹为妻。材料中的杨某
A.最好不签订这份“协议”,因为他可以选择不上大学
B.不能娶继妹为妻,因为他与继妹现在是兄妹关系
C.为了能够上大学,依法应该签订并履行这份协议
D.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获得对父亲遗产的部分继承权
(0.0分) 有几个消费者在一起谈论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认为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很有必要,并且举出了一些现象来进行证明。下列选项能够说明,制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十分必要的有:
①有的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受暴利的驱使,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②有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③有的经营场所对消费者进行搜身
④有的销售者不讲诚信,不搞售后服务
D.①②③④
(0.0分) 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依法自觉纳税,这是因为:
①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强化了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也密切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②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惟一手段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④任何偷税、漏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义务教育制度是依照法律规定,由人们的自觉性保证推行和实施的。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一切财产的所有权。
(0.0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某校初二有四名学生辍学。经调查,他们的理由分别是:学生甲,父母双亡,生活相当困难;学生乙,其父母认为孩子是女孩,与其上学花钱,不如趁早打工挣钱;学生丙,认为自己不准备考大学,再说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学生丁,认为自己学习差,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社会及生活实际,对其中的两个同学或家长进行劝解,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帮助其重返校园。
(0.0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抽查的2000多种食品中,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2.1%,其中小型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6.2%。“全国近1/5食品不合格!”此问题引起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的不安,他们呼吁: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品的企业的行为作简要评析。
(2)如果你的亲友买到质量不合格的食品,请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3)就怎样减少和杜绝质量不合格食品的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和消费者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建议。
(0.0分) 实践与探究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已经“普九”的部分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
对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防止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流失?
(3)假如让你组织一次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活动,请写出三种组织形式。
(0.0分) 实践与探究
欣赏漫画《水的妙用》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请对漫画中揭示的现象进行分析。
(2)要杜绝这些现象,该怎么办?请至少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0.0分) 下列选项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①人身自由权
②环境保护和受教育
③控告检举违法犯罪
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0分) 下列图示能准确反映公民与选民关系的是
(0.0分) 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4312件、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共收到议案1374件。这些提案和议案,反映了来自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我国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有效地保障我国公民行使________的权利。
A.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批评和建议
D.集会自由
(0.0分) 公民控告由原来主要靠“上访”、找党政首长,到如今的“民告官”的行政诉讼逐年增多,表明
A.我国行政违法案件有所增加
B.公民依法维权意识的增强
C.公民找到了行使监督权的正当途径
D.必须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0.0分) 有人认为,反对台独是国家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这个观点
A.正确,因为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B.正确,因为我们还没有到依法服兵役的年龄
C.错误,因为维护国家统一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中国公民的义务
D.错误,因为保卫祖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0.0分) 海内外中华儿女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因为:
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②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国两制”
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0.0分) 中学生朱某意外发现某国外知名网站在其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中国大陆是用桔黄色表示的,而台湾岛、海南岛、澎湖列岛等却采用了其他的颜色,他立即通过电子邮件严正地指出该网站的错误。该网站接受了他的意见并进行了修改。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尊严
②是在自觉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
③是在行使对国家机关的批评建议权
④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D.①②③④
(0.0分) 以下言行中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A.“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又该缴税了。”“嗯,让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C.“征兵工作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D.“妈,开学得交学杂费了。”“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选举的权利是我国人民管理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我国政府坚持以公正、平等的原则,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0.0分) 材料分析题
某中学周围开办了几十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室,各家老板见利忘义,竞相采用各种手段,引诱一些学生沉醉于电子游戏,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学校领导、师生和家长纷纷向“市长信箱”写信反映这一问题。在一次市长办公会上,市长领导们认真分析听取了群众的批评意见,责成有关部门,迅速依法取缔了学校周围的各种非法电子游戏室。对此,广大群众拍手称快。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学校领导、师生和家长纷纷投书“市长信箱”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2)公民行使这种权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3)我国建立了哪些制度保障公民行使这种权利?
(0.0分) 材料分析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外的“东突”势力公开宣称,要通过暴力手段达到在新疆建立伊斯兰国家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至2001年间,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在新疆境内先后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我国政府对“东突”恐怖势力所从事的恐怖活动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对“东突”恐怖势力所从事的恐怖活动坚决依法予以打击。(至少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0.0分) 实践与探究
某中学初三学生张伟、王强等同学发现学校附近有一个网吧,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实施以后,仍然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学校和班里很多同学放学后就去玩游戏,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针对这一情况,他们认为:我们是法治国家,要依法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治理,便写出了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治理的建议。
(1)你认为他们会选择上侧哪些方式行使建议权?并说明理由。
(2)面对网络,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0.0分) 实践与探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但台湾当局千方百计搞“台独”活动,图谋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1)列一列:“台独”分子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言行。
(2)议一议:对“台独”分子的行径你是如何认识的?
(3)想一想: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0.0分) 日《法制日报》报道,在未达成拆迁协议,也未经有关主管部门裁决的情况下,武汉市青山区政府强制拆除了居民刘某的房屋。刘某为此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青山区政府的强拆行为违法,最终赢得了官司并获得了赔偿。这说明
A.公民进行行政诉讼一般都会赢得官司
B.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C.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D.我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法治国家
(0.0分) 据报道,某公安局根据一名10岁的小学生举报,一举将隐藏在“茶社”里的赌博窝点来了个“连窝端”,13名涉赌人员当场被抓获。下列对此事认识正确的有:
①同赌博违法行为做斗争是该小学生的权利
②该小学生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③赌博是一种娱乐活动,并不违法,公安人员无权将赌博者抓起来
④赌博是犯罪行为,应由人民法院依法查处
(0.0分) 新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这告诉我们,青少年在遇到违法犯罪现象时,应当
A.奋不顾身,以死相搏
B.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C.赶快回避,免受伤害
D.暗中观看,任其发展
(0.0分)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采取合法的手段来维护。下列途径和手段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与侵害者私了
②实施正当防卫
③拨打“110”电话求救
④到公安、司法部门控告、起诉
⑤任其侵害
⑥对侵害者进行报复
(0.0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为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呕心沥血、拼搏奋斗四十多载,成就卓著。正因为如此,他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给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和500万元奖金。这表明: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②我国正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③国家鼓励公民进行科技创新
④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合一性
D.①②③④
(0.0分) 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查处的违法犯罪案件中,被绳之以法的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领导干部和社会名人等。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③我国法律是专门用来惩处违法犯罪的
④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①②③④
(0.0分) 我国目前在农村推行了直选村民委员会制度,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这反映出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完善
B.我国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特点
D.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0分)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们要:
①让法律常驻心中
②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以法律作为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
③守法、用法,做有高度法制观念的好公民
④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D.①②③④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每个公民都有控告、检举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一切自由和权利。
(0.0分) 材料分析题
某校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中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在肯定了见义勇为这一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智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该倡议书的出台,再次把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为什么要“智为”?
(2)该校传授的“见义智为”的具体措施可能有哪些?
(3)对中小学生提倡“见义智为”,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0.0分) 材料分析题
在某校初二学生讨论青少年应有的公民意识时,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甲同学说:“有些干部以权谋私,享有特权。”乙同学说:“权利我喜欢,义务我讨厌。”丙同学说:“义务如同河流的源头,权利如同河流中的水。”他们的观点对吗?请运用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0.0分) 实践与探究
下表为某校初三学生关于“遇到暴力侵害时的态度”的调查数据:
(1)请分析上述数据,并谈谈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2)假如你遇到暴力侵害,你认为哪些应对方法是正确而有效的?为什么?
(0.0分) 实践与探究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某山村在选举大会上村民张某承诺,如果自己当选村委会主任,则按人头向全村村民每人发放现金1800元。选举结束,张某如愿当选。当日,张某向该村村民发放现金190余万元。有一些人不满张某的做法,事后张贴了许多大字报诋毁张某的形象。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选举是否有效?为什么?该事件表明了什么?
(2)对上述材料中人物的做法进行评价。
(0.0分)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发出“人人行动起来,营造绿色家园”的倡议
②某人拒绝防治“非典”检查被拘留
③12月4日被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④某人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刑
(0.0分) 对下侧漫画所讽刺的“缺德”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
A.自来水厂无故停水
B.生产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C.生产者违反平等原则
D.销售者违反自愿原则
(0.0分) 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常有一些自称“半仙”的人用尽一切手段让人停步,听他的占卜推算,预告未来凶吉,以此骗取钱财,这些行为:
①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
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财的好方法
③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
④既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又违反法律的规定
D.①②③④
(0.0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但有人认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对环境保护无能为力。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
A.认为保护环境只是专业环保人员的责任
B.不懂得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C.把环境保护看成只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
D.否认必须依法保护环境
(0.0分)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宣布从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接待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国家广电总局也发出通知,在黄金时间禁播凶杀片,而代之以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这些举措表明:
①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必须优化
②我国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③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④只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
B.①②③④
(0.0分) 从2004年开始,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
A.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B.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政治权利
C.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
D.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0.0分) 一位中学生在校门口买了一本信笺。回家后他发现这本信笺上印有“最喜欢的国家:台湾”的字样,便向报社记者反映了此事,希望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生产该信笺的厂家。这位学生的举动,说明他:
①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②自觉履行了法定的义务
③行使了其依法享有的建议权
④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做斗争
A.①②③④
(0.0分) 某窃贼在行窃后逃窜时被周围的居民围住,愤怒的居民将窃贼打得遍体鳞伤,巡警闻讯及时赶来,将窃贼带走。对这一案件,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窃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②窃贼违法,挨打活该
③居民殴打窃贼的行为侵犯了窃贼的人身权利
④我国法律鼓励公民用各种方式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⑤居民同窃贼作斗争应依法而行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我国已形成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环保专门法律、法规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在我国,一切社会团体都受国家的保护。
(0.0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抽查的2000多种食品中,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2.1%,其中小型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6.2%。“全国近1/5食品不合格!”此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的不安,他们呼吁: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品的企业的行为作简要评析。
(2)如果你的亲友买到质量不合格的食品,请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3)就怎样减少和杜绝质量不合格食品的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和消费者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建议。
(0.0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正在读初二的某村男孩黄某,不喜欢读书,便离开学校,在家放牛、割草。学校多次劝说他返校上课,他说:“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学校管不着。”
  材料二:某乡镇个体劳动者赵某以劳动力不足为由,强迫自己正在初二就读的孩子小刚辍学回家,帮助家长干活。
  材料三:某县一个乡镇企业老板在招工时,竟然招收十四、五岁的童工,而这些孩子正值上初中的年龄。
(1)结合学过的法律知识,想一想,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请你从同学的角度为小刚或你周围辍学的同学想23条解决问题的办法。
(0.0分) 实践与探究
以下是一些同学在学习初二《思想政治》课以前存在的缺点:
  同学甲:经常逃学、旷课,上课不认真,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想辍学。
  同学乙:偶尔偷同学的物品。
  同学丙:欺负甚至殴打低年级或小个子同学。另外,常给生理有缺陷的同学起绰号,偷看同学的信件和日记。
  同学丁:见到小偷小摸,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通过学习初二《思想政治》课,这些同学的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正了各自的缺点,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有的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你认为初二《思想政治》课的哪些知识能帮助以上同学改正缺点呢?请分别指出。
(0.0分) 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他同所有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氏族制度表明
A.氏族成员道德水平低下与狭隘
B.原始人分工协作、互助的关系
C.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D.原始人的朴素道德观念
(0.0分) 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发展的趋势是
A.金属工具出现,逐渐取代石制生产工具
B.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导致私有制产生
C.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
D.共同劳动代替个体劳动
(0.0分) “我”是文字。在“我”出生之前,人们结绳记事;出生之初,人们用图画表示“我”;后来,人们把“我”刻在龟甲兽骨上、把“我”写在竹简上……今天,“我”又出现在电脑网络中。这说明“我”是
A.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C.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
D.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标志
(0.0分)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有45000多平方米的古代精美壁画和3000余尊栩栩如生的彩色塑像,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甘肃作为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桥梁的历史见证。这说明
A.在封建社会,世界各地的科技文化发展并不平衡
B.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C.古代甘肃的科技文化成就代表了全人类在封建时代所达到的水平
D.在封建社会,中国内地的科技文化发展并不平衡
(0.0分)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是: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③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0.0分)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从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阶段来看,“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属于
A.第一次科技革命
B.第二次科技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四次科技革命
(0.0分)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形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
B.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不同
C.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不同
D.阶级统治方式不同
(0.0分) 面对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中国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①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学习和利用它们的先进生产力和文明成果
②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敌对势力保持高度警惕,严防颠覆活动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进行经济建设
④弘扬民族精神,坚决抵制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成果
(0.0分) 辨别改错题(下列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过来)
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老舍读本选择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