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0.7×……的胶片?css 省略号号代表长不管多少的胶片

请问现在还有人用胶卷相机吗?胶卷相机还有前途吗会被淘汰呐?【摄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73,563贴子:
请问现在还有人用胶卷相机吗?胶卷相机还有前途吗会被淘汰呐?收藏
请问现在还有人用胶卷相机吗?胶卷相机还有前途吗会被淘汰呐?
智联招聘,无锡高端人才招聘网,每天更新350万高薪摄影大赛信息,年薪30万起!24小时极速反馈,立即登录填写简历,快速找到好工作!
肯定被淘汰的
我就在用呢。
现在痴迷于胶片的可不比数码的少
我用的胶片单反首先胶片比数码有短处也有一些长处
胶片分辨力高锐度低,数码锐度高分辨力低...(个人意见)
楼上你能说一下什么是锐度?什么是分辨率么?
胶片的不会有 热噪有 质感我喜欢
真真的发烧友基本都是胶片的但是好的胶片很烧钱
药师在线为您深度解析2017药师考试,巧法解析,直击考试重点!
反正用胶片就是麻烦一些 但是那片子出来的成色没的说
我感觉不会被淘汰。
胶片相机事实就是被时代淘汰了。就象骑马被乘车淘汰一样,但是还是有少部分人用马作交通工具
回复:13楼现在来说 马属于奢侈品了...
回复:9楼看样子这个真正的发烧友这个概念有点玄了
黑胶唱片被淘汰多久了,现在还是有人烧
胶片和唱片都属于经典 经典的东西会降温 会被淘汰
但是不会消失
有些胶片相机不需要电池胶片没有热燥胶片可以装13数码摄影也可以出胶片的效果
不是专业摄影师就没必要接触胶片了,但有此爱好的另当别论
胶片在今天创意摄影大行其道时毫无优势
回复:21楼说反了,正是爱好者才玩胶片,摄影师都要用数字设备了,否则一年要多消耗十几万人民币
回复:22楼什么是创意?创意也是一种形式,虽然不能说是末流,但是肯定不能被当做主流要说画面的天马行空,那绘画才是效果最好的认同后期做出来的创意,但是不觉得应该追捧
胶片机对现在而言挺经典了已经
回复:23楼错了,虽然现在摄影师通常都用数码机,但是胶片类仍然是专业摄影师必学且熟练项
回复:24楼看看这几年的艺术类摄影获奖的片子&&
很多都是一些经过电脑后期大量合成 调整出来的片子&&& 而这种片子
胶片是根本无法拍出来的
认同绘画是天马行空画啥都行&&
但是没有摄影这种真实的感觉&&
毕竟摄影是用光作画
绘画是用笔用颜料作画
说的好好。学习学习
回复:26楼那这里有一个问题,什么是摄影师?你能说说么?拿个白筒子在街上溜边的那不叫摄影师。你还是先说说在你的眼中什么才是摄影师吧
回复:27楼1 什么艺术类的奖?小孩在地面上画两条线就可以赛跑,他们也说是比赛,得了个奖有嘛用?超男超女见天的炒,有几个有点人样真会唱歌的?摄影算不算艺术或者有多大程度算艺术还有待讨论呢,比赛?算了吧! 2 你说的那些效果九成在暗房里都搞的出来,不是数字时代特有的,只不过现有电脑制作更方便了而已,不是不能搞出来,而是必要性不强 3 你所说的创意指哪些?已经大量篡改了内容的照片还有什么真实感?用的本身就是绘画的语言了,它还有多少价值了? 什么是艺术?先定义了再说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主题:请问深圳到底哪里还有水平较好的胶片冲洗店?
泡网分: 7.167
注册: 2010年06月
以前去过摄影一族,感觉很一般。别人推荐去天安数码城的大卫,没想到比摄影一族还差,基本上每格底片都有划痕和水渍;另外迫冲的卷更是没法看。八卦街的新星不接负片和黑白的。听说布心路美晶何师傅也不接活了...........
& &难道深圳就没有一个水平好点的冲洗店,难道在深圳胶片要生存不下去了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212&&回帖:57 &&
泡网分: 36.244
帖子: 4583
注册: 2005年11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价格就是彩负25,反转42,冲扫刻盘。
他没有淘宝,只有微薄,为了这事我特地开了微薄。你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和他联系,然后胶卷寄去,支付宝付款或者银行直接转账就是了,不用担心被坑什么的
谢谢东山!
泡网分: 30.509
帖子: 12404
注册: 2006年01月
昆仑纵队 发表于
有具体的地址、价格吗?价格就是彩负25,反转42,冲扫刻盘。
他没有淘宝,只有微薄,为了这事我特地开了微薄。你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和他联系,然后胶卷寄去,支付宝付款或者银行直接转账就是了,不用担心被坑什么的
泡网分: 36.244
帖子: 4583
注册: 2005年11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彩负冲扫刻盘25一卷。大陆稍微好点的淘宝店也25、30甚至4、50一卷,关键是质量和香港那边的完全没得比。快递费是贵点,走顺丰30.。如果能几个人凑一起就好了。有具体的地址、价格吗?
泡网分: 15.086
注册: 2007年07月
猫猫童 发表于
在GZNOW冲了2卷,狠赞,反转还是负片?GZNOW的反转也是宏泽冲的。呵呵,欢迎上片。
泡网分: 24.642
帖子: 1328
注册: 2006年08月
cddboy 发表于
如果摄影一族还不满意的话,就寄广州青年影像吧,GZNOW。反转就寄广州宏泽。在GZNOW冲了2卷,狠赞,
泡网分: 1.448
注册: 2011年07月
深圳胶片群
群号: 分享信息,交流心得,请多多支持!
泡网分: 163.93
帖子: 39695
注册: 2006年08月
东方哈玛斯 发表于
何止是深圳,北京都没有靠谱的彩扩冲洗了。
以前经常去的东方明珠图片社,现在门可罗雀,服务人员懒懒散散,服务质量一路下滑。也不积极扩展业务模式,每次好心劝说弄个微博、淘宝店之类的都不屑一顾,现在一天的冲卷量区区二十来卷,药水能及时补充更新才叫怪!这就是帝都西单核心商业区老店的现状!
据说杭州的画英雄做的不错,每天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卷,冲洗量有200卷之多。秘诀是什么?一群年轻人在用心经营!
其实不能一味怪市场,自己做事不认真,随波逐流坐以待毙,拱手把机会留给别人,被淘汰是必然。5升装的诺日食机器能连续冲多少卷?他们一天用一次新药嘛?
卷多了的冲洗主。更舍不得换药了。。。。。
彩色的,不新药。还真是色彩有毛病的多。
泡网分: 163.93
帖子: 39695
注册: 2006年08月
负片和黑白还要送冲?
泡网分: 22.775
帖子: 3547
注册: 2006年02月
唉,没办法,还是自己冲吧
泡网分: 30.509
帖子: 12404
注册: 2006年01月
aBraveHeart 发表于
问题是专业冲扫也要碰运气啊,看来只能自己冲了。可考虑寄香港去,那边冲卷感觉比较认真。
泡网分: 10.777
帖子: 1184
注册: 2009年07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这么少为什么要给自冲的啊,那些自冲的DX,不是说水平不行,而且关键在于态度,他们冲自己的卷或许会很好,冲你的就不一定了。
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寄给专业冲扫机构。问题是专业冲扫也要碰运气啊,看来只能自己冲了。
泡网分: 30.509
帖子: 12404
注册: 2006年01月
aBraveHeart 发表于
我倒想知道哪位深圳玩自冲的DX能给蹭一下,不多每年就十多二十卷。这么少为什么要给自冲的啊,那些自冲的DX,不是说水平不行,而且关键在于态度,他们冲自己的卷或许会很好,冲你的就不一定了。
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寄给专业冲扫机构。
泡网分: 10.777
帖子: 1184
注册: 2009年07月
我倒想知道哪位深圳玩自冲的DX能给蹭一下,不多每年就十多二十卷。
泡网分: 8.662
注册: 2009年02月
独镜无语 发表于
嗯,主要是成本问题。我一般喜欢自己装袋自己扫,价格应该还能低点。几个人凑一起倒是不错的想法。不知东山兄说的是否是微博上f*_D*的哪家? 你好,請問這個微博上f*_D*的號能公佈一下嗎?我也想去試幾片,謝謝了
泡网分: 12.716
帖子: 1740
注册: 2009年11月
反转是八卦岭的新星,专业吊冲,负片?算了吧,没有,千万别说摄影一族
泡网分: 17.51
帖子: 1228
注册: 2006年12月
何止是深圳,北京都没有靠谱的彩扩冲洗了。
以前经常去的东方明珠图片社,现在门可罗雀,服务人员懒懒散散,服务质量一路下滑。也不积极扩展业务模式,每次好心劝说弄个微博、淘宝店之类的都不屑一顾,现在一天的冲卷量区区二十来卷,药水能及时补充更新才叫怪!这就是帝都西单核心商业区老店的现状!
据说杭州的画英雄做的不错,每天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卷,冲洗量有200卷之多。秘诀是什么?一群年轻人在用心经营!
其实不能一味怪市场,自己做事不认真,随波逐流坐以待毙,拱手把机会留给别人,被淘汰是必然。
泡网分: 2.503
帖子: 2424
注册: 2012年10月
广州的大把。冲的都不错。。最近有个新彩挺好的。。
泡网分: 15.086
注册: 2007年07月
如果摄影一族还不满意的话,就寄广州青年影像吧,GZNOW。反转就寄广州宏泽。
泡网分: 1.16
帖子: 1159
注册: 2011年12月
wupeil 发表于
第一家 招商大厦 对面那家门口是不是就是公交站?如果是 那家黑的要死。。冲的还不好。。08年我在蛇口花果山住 很多胶卷都是在他那冲&&没办法。。就那一家有这服务 。。那时候都是25 30的。。老板随便喊价的。。。是那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随便喊价。。如果是个小妹招呼你价格 会便宜5到10快钱。。去的次数很多了 每次看到男老板在 我就不去冲。看到小妹就进去& &便宜啊。。他的旁边有一家小的冲印店&&负片是6块8快的 冲的比他们还好。扫描没问。我都是出去单冲自己在家扫。是那一家没错,后来到摄影一族冲(11元)扫(20元),隔天就可以拿,感觉钱花的值。
泡网分: 10.202
注册: 2008年08月
maxiimax 发表于
刚跑了蛇口二家相馆,价钱都提高好多,最后没冲,有没有人建议个在南山区可以冲跟扫的好店家。
第一家:招商大厦,招商路对面公车站牌那一家,现在负片冲+扫(光盘),要价 35元。
第二家:招商路转公园南路(南向)有一家 Kodak,冲要价 25元,扫(光盘)要价 35元,总价要 60元,我笑笑离开了。第一家 招商大厦 对面那家门口是不是就是公交站?如果是 那家黑的要死。。冲的还不好。。08年我在蛇口花果山住 很多胶卷都是在他那冲&&没办法。。就那一家有这服务 。。那时候都是25 30的。。老板随便喊价的。。。是那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随便喊价。。如果是个小妹招呼你价格 会便宜5到10快钱。。去的次数很多了 每次看到男老板在 我就不去冲。看到小妹就进去& &便宜啊。。他的旁边有一家小的冲印店&&负片是6块8快的 冲的比他们还好。扫描没问。我都是出去单冲自己在家扫。
泡网分: 1.16
帖子: 1159
注册: 2011年12月
wupeil 发表于
我经常在 蛇口沃尔玛后面的&&彩虹摄影图片社单冲,不过现在比较贵了&&负片单冲要25了。早几年的时候是15快&&正片 35左右&&贵是贵了点&&但是效果还不错。&&如果嫌贵了&&在蛇口招商大厦对面有个小照相馆 那里单冲胶卷 彩色负片是6快 还是8快&&正片25& &冲的也不错。。至少胶片没划痕 要水渍。。刚跑了蛇口二家相馆,价钱都提高好多,最后没冲,有没有人建议个在南山区可以冲跟扫的好店家。
第一家:招商大厦,招商路对面公车站牌那一家,现在负片冲+扫(光盘),要价 35元。
第二家:招商路转公园南路(南向)有一家 Kodak,冲要价 25元,扫(光盘)要价 35元,总价要 60元,我笑笑离开了。
泡网分: 10.202
注册: 2008年08月
我经常在 蛇口沃尔玛后面的&&彩虹摄影图片社单冲,不过现在比较贵了&&负片单冲要25了。早几年的时候是15快&&正片 35左右&&贵是贵了点&&但是效果还不错。&&如果嫌贵了&&在蛇口招商大厦对面有个小照相馆 那里单冲胶卷 彩色负片是6快 还是8快&&正片25& &冲的也不错。。至少胶片没划痕 要水渍。。
泡网分: 7.167
注册: 2010年06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是的。就是那家。你也去他那冲扫过??还没有,加微了而已
泡网分: 0.112
注册: 2012年04月
wallpan 发表于
其实这家并不咋的,你多冲几次就知道了哪家不咋?上水那家还是加拿芬道那家?有没有其他建议?
泡网分: 12.716
帖子: 1740
注册: 2009年11月
raaay 发表于
噢,冒个泡……
是啊,俺也是深圳的,也想知道……
昨天去上水,在新丰路上有一家还在经营,问了问,负片俩小时可取,正片一周。
另外在尖沙咀加拿芬道有微博可快递那家生意可火红了。其实这家并不咋的,你多冲几次就知道了
泡网分: 30.509
帖子: 12404
注册: 2006年01月
独镜无语 发表于
嗯,主要是成本问题。我一般喜欢自己装袋自己扫,价格应该还能低点。几个人凑一起倒是不错的想法。不知东山兄说的是否是微博上f*_D*的哪家?是的。就是那家。你也去他那冲扫过??
泡网分: 7.167
注册: 2010年06月
东山小屋 发表于
彩负冲扫刻盘25一卷。大陆稍微好点的淘宝店也25、30甚至4、50一卷,关键是质量和香港那边的完全没得比。快递费是贵点,走顺丰30.。如果能几个人凑一起就好了。嗯,主要是成本问题。我一般喜欢自己装袋自己扫,价格应该还能低点。几个人凑一起倒是不错的想法。不知东山兄说的是否是微博上f*_D*的哪家?
泡网分: 0.112
注册: 2012年04月
噢,冒个泡……
是啊,俺也是深圳的,也想知道……
昨天去上水,在新丰路上有一家还在经营,问了问,负片俩小时可取,正片一周。
另外在尖沙咀加拿芬道有微博可快递那家生意可火红了。
泡网分: 19.675
帖子: 2252
注册: 2006年08月
云芳 发表于
以前是可以隔天取,现在冲印业务少了,不是每天都冲,他们也是凑满数才开工的,周末的多一点,听接单的店员说的不可能啊,我现在中午拿去当天下午7点左右就取,试过好多次了,听说每天开机。 反正隔天肯定可以取的。
泡网分: 30.509
帖子: 12404
注册: 2006年01月
独镜无语 发表于
成本高吗?彩负冲扫刻盘25一卷。大陆稍微好点的淘宝店也25、30甚至4、50一卷,关键是质量和香港那边的完全没得比。快递费是贵点,走顺丰30.。如果能几个人凑一起就好了。
&版权所有:&&&&下边做一个我非常主观的胶片机推荐,我不是参数党,我是主观狗。为什么没有加上提主所问的入门两个字呢?因为我觉得入门的话不管是高端机型还是低端机型都是可以作为入门用机的,入门购机往往是基于我们的购机预算的。在不了解提主购机预算的情况下,我比较范范的做出以下推荐。&br&&br&1.国产旁轴胶片机&br&这里具体的型号非常之多,价格一般在80到300元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价格范围的也有,但是不推荐。一部150元左右9新以上三无(无霉无雾无伤)且功能完好的国产旁轴相机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级胶片机选择。起码我在胶片入门甚至摄影入门的时候就是这样一部相机让我学习到了特别多的东西。那原因是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这个段位的旁轴胶片机手动性都较高,但是出片并不一定躁,往往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好的出片体验,并且可以锻炼自己今后的光圈快门的配合这个方面的能力与感觉。(有些人可能要问了,现在相机都是自动曝光的,自己会手动曝光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说的是自动曝光起码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是绝对赶不上精通手动曝光的人的。因为自动曝光仅限于对曝光度的控制,但是他并不知道在你创作一张照片的时候,你所需要的画面是想要往哪个方向走的。因为准确的曝光情况下可以有千万种不同的光圈快门ISO三个数值的匹配可能性,最后照片的观感也是会非常不同的。)还有一点是这类相机大多采用黄斑对焦,这也是练习手动对焦的非常好的选择。(手动对焦是赶不上自动对焦的啦,但是如果日后就是想玩胶片,很多很棒的胶片机型都是需要手动对焦得,虽然对焦方式不同,但是这个能力是相通的。)&br&几个具体的型号:虎丘351、海鸥KJ-1、凤凰205、华夏821。&br&上一张我自己用虎丘351出的样片,这类相机出片都比较类似。&br&&img src=&/e8f5f3c439cf148f7c970a485bae5c1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8f5f3c439cf148f7c970a485bae5c14_r.jpg&&&br&2.全自动胶片单反&br&这里的全自动指的是有自动曝光并且有自动对焦的胶片相机。如果你是懒得去学那些手动操作的内容而又想有不错的胶片出片体验,这类相机将是最适合你的选择。你只需要构好图虚按快门再实按快门就可以搞定整个拍照流程。补充说明一点,这类相机机身型号只决定拍照时的部分性能,主要出片效果取决于镜头和所用的胶卷。当然对于所有胶片机来说出片效果胶片都是很重要的部分。以下罗列的推荐机型价格差别较大,最贵的大概2000左右(Pentax MZ-S),最便宜的300左右(CanonEOS 300)(均为单机身价格,不包含镜头)。根据自己的预算做选择即可,每个型号请参考淘宝。中华相机网会相对便宜,但是得淘并且需要十分注意新旧程度。镜头的话配个卡口匹配的50mm标准镜头就可以,如果你不喜欢定焦就配一个套头,18-55这个焦段左右的(视选择的机型而定)。&br&几个具体的型号:CanonEOS 3、CanonEOS 300、Contax N1、Minolta Maxxum 7、Nikon F100、Pentax MZ-S。&br&上一张我自己用CanonEOS 300出的样片。&br&&img src=&/ef2ea739ec4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f2ea739ec4b_r.jpg&&&br&3.手动对焦自动曝光胶片单反&br&这个类别中存在非常多的胶片机皇胶片机后级别的相机,大概这个类别的时代是一个胶片相机最鼎盛的时代。我现在最常用也是最主力的胶片相机Nikon F3就出自这个行列,这部相机个人感觉相当于数码单反中的5D2这样一个位置,也是很多胶片爱好者公认的单反胶片机皇。&br&几个具体的型号:Nikon F3、Canon AE-1、Minolta X-700、Canon F1。(镜头推荐配50mm或者35mm定焦镜头)&br&上一张我自己用Nikon F3出的样片。&br&&img src=&/bf73c0e25d033b95f6dad1c_b.jpg& data-rawwidth=&1840& data-rawheight=&1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bf73c0e25d033b95f6dad1c_r.jpg&&&br&4.傻瓜胶片相机。&br&这类要比全自动胶片单反操作起来更简单方便,是另一个胶片机的鼎盛时代,大概85后95前的同学们童年记忆中家里是会有一部这样的相机的。这类相机除了构图能力的锻炼之外基本上对你摄影的学习帮助为零。但是很多人还是很喜欢,因为还是有几款非常经典出片非常棒的型号存在的,我个人也非常喜欢。&br&几个具体的型号:Olympus miu2、Yashica T4&T5、Canon Prima AF-7。&br&上一张我自己用Yashica T5出的样片。&br&&img src=&/77df02f76_b.jpg& data-rawwidth=&1840& data-rawheight=&1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77df02f76_r.jpg&&&br&5.非国产旁轴胶片机&br&把这个类别单分出来并且没有跟在国产旁轴胶片机的后面是因为这个类别中相机的使用方式、操作难度、操作方法、机身构造等比较复杂且不单一。单这一个分类就可以再分成几种不同的小分类。(根据操作方式,机身构造等等)当然国产旁轴胶片机也是有这样情况的,但在比较大的百分比下以及我们常用常见的机型中没有这么复杂。(这段写的比较奇怪,但是就是这样,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最后补充一句,Leica M6这种我心中在135胶片机行列中绝对的王者机型也是在这个分类中的,我就不推荐也不写在下边的型号列表里了,你懂的。&br&几个具体的型号:Rollei 35、FED 5B、Olympus Trip 35、Smena 8m。&br&上一张我自己用Rollei 35出的样片。&br&&img src=&/b852a454a3ff6c461aeb4_b.jpg& data-rawwidth=&1840& data-rawheight=&1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b852a454a3ff6c461aeb4_r.jpg&&&br&6.120即6X6画幅相机&br&这个分类的相机操作难度略大一点,并且还分为双反和单反两个大类。其实并不是很推荐入门使用,但并不排除有的人入门就是为了玩这类相机(我有一个朋友就是)。下边的推荐中差价巨大,最贵的万元以上,便宜的三四百搞定,只作为比较经典比较好的120相机推荐。当然上边所有推荐的相机也都是从比较经典比较好的角度出发推荐的,只是这个类别在我心里略有区别。入门爱好者可以忽略这个部分,或者只考虑买下边推荐当中的海鸥4B。&br&几个具体的型号:Hasselblad 500C/M、Mamiya RB67、Mamiya C330、Rolleiflex SL66、海鸥4B。&br&上一张我自己用海鸥4B出的样片。&br&&img src=&/fe284bc80ad1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e284bc80ad14_r.jpg&&&br&7.其它&br&这个部分入门的爱好者也可以忽略,但也并不是不可以考虑,以下我会推荐的包含LOMO的鼻祖LC-A,这也是一个入门的选择,而且有很多人刚接触摄影就是从LOMO开始的。但我还会在这个分类中推荐Minox B这种非常偏门的间谍相机,不推荐大部分人选择使用,只推荐给搞机爱好者和胶片控胶片机收藏家这类人群收藏或者拍摄使用。其实这个分类中有几个是可以放在上边的分类当中的,但是我更考虑的是使用和出片方面,所以把他们也分在了这里。&br&几个具体的型号:LC-A、Polaroid SX-70 ALPHA 1、Polaroid SX-70 Rainbow Onestep、Polaroid Land Camera、Mamiya Universal、Minox B、Minox 35。&br&上一张我自己用LC-A出的样片。&br&&img src=&/de795ae5c7fdddf86d7c508_b.jpg& data-rawwidth=&1840& data-rawheight=&1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de795ae5c7fdddf86d7c508_r.jpg&&&br&&br&最后补充一点,上边所有推荐的机型当中均为该型号的初始基本机型,有一些后边还出过升级版本的,比如Canon AE-1后边出了AE-1P、海鸥4B后边有4B1和4B2或者还有其它升级版本。有一些是升级版本较好,有一些是基本版本较好,如果大家需要知道某一款的基本版好还是升级版好的话可以给我留言也可以自行百度找答案找对比,我不能保证每个型号我都了解哪个版本最好,但我会尽我能力解答有需要的朋友们的问题。&br&以上推荐并不足够并不全面在写的过程中一定有其他值得推荐的我无法想起,我的知识范围有限,但我推荐的这些机型在我看来都是非常好非常值得推荐的胶片相机(也有一次成像相机)。希望对提主和每一个阅读者有帮助。&br&感谢阅读!&br&&br&——————————————————补充————————————————————&br&我忘记了提主的后半部分问题,补充一下。&br&没有什么胶片风摄影,胶片拍的都算胶片风摄影。数码片的修成胶片风格的摄影么?我不太推荐这样的做法,因为总会看起来很蹩脚。有能把后期研究到修出来的片子非常接近胶片质感的功夫的话,用这功夫来学习胶片拍摄也早就可以拍的很棒了。&br&逐步的会使用胶片相机之后你就学好你所说的胶片风了。方法的话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就是摄影的学习呗,无非稍微有点胶片摄影需要特别掌握的知识,这一部分并不大,也很简单,自己开始之后就会了。这里有一篇关于摄影学习建议的我的回答,应该可以帮助到你。连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刚开始学摄影的话,有什么建议么? - 左帅的回答&/a&&br&祝愉快!
下边做一个我非常主观的胶片机推荐,我不是参数党,我是主观狗。为什么没有加上提主所问的入门两个字呢?因为我觉得入门的话不管是高端机型还是低端机型都是可以作为入门用机的,入门购机往往是基于我们的购机预算的。在不了解提主购机预算的情况下,我比较…
概述:&br&本文大概就说了以下几件事&br&1. 135画幅内数码相机已经超越135胶片&br&2. 135以上画幅胶片略微领先&br&3. 大画幅胶片独占&br&&br&结论:&br&胶片摄影适合职业摄影师、艺术家以及艺术专业学生使用,这种使用绝大多数为120及以上尺寸的画幅。发烧友、土豪可以涉足,但是操作繁琐,拍摄周期长,请慎重考虑。&br&&br&========================&br&更新说明:&br&4月21日更新引用豆瓣网友Jmn的测试参数进行技术论证。&br&测试者豆瓣主页:&a href=&///?target=http%3A///peop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mn&i class=&icon-external&&&/i&&/a&&br&特此致谢!&br&========================&br&对 &a data-hash=&7ac460dcffc6e30ddaad& href=&///people/7ac460dcffc6e30ddaa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彭渤& data-hovercard=&p$b$7ac460dcffc6e30ddaad&&@彭渤&/a&的那个答案多少有点不同的想法。&br&数码摄影发展到今天无论从物理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无法超越胶片。&br&为什么这么说呢&br&&br&首先胶片我们大概把它分三类单独说,135胶片,中画幅,大画幅&br&&br&我可以说现在专业级别的全副单反可以替代135胶片,毕竟像素值到位了,宽容度也到位,好像也找不出什么很强的理由去使用135胶片了。&br&&br&然后是中画幅,中画幅胶片比中画幅数码成本低多了,但是有个弊病就是片基太薄并且颗粒松散,这就是说如果把中画幅胶片裁剪成135的尺寸,成像质量反而不如135。但是优势就在于底大,便宜。&br&&br&大画幅,这个我要重点说,因为胶片摄影的精华就在于大画幅。&br&大画幅的优势有以下几个点:&br&&br&&br&&b&1)尺寸&/b&&br&大画幅常见的尺寸有4x5, 5x7, 8x10&br&这是什么概念呢,4x5的单页胶片尺寸大概是135画幅的13倍多。如果用电分扫描将一张曝光正常的4x5胶片扫描出来将会得到一张超过6亿像素的图像。&br&你们肯定会问,要这么大的图搞毛啊。的确,日常摄影和普通的商业摄影不需要这么大尺寸的图像。但是高端的商业摄影以及美术摄影几乎只能使用大画幅来拍摄。&br&&br&一个很常见的情况是,一张照片要参加某个展览,策展人建议该作品要做到3m*2m这么大的尺寸以展现细节。这个时候数码就跪了。&br&&br&&b&2)成像&/b&&br&数码单反成像的色彩有目共睹,需要一系列的后期行为才可以达到一个将就的水平,以风光摄影为例,如果是处理到专业或者展览水准,需要5-10个小时进行精细的调整。实际情况是,有些片子我修了整整一年才收工。&br&&br&但是胶片则会自带独特的色彩,通常不用在调色的问题上大费周章。并且胶片成像的层次感是基于物理层面的,数码模拟不了。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现在一些摄影师总是强调分区曝光这个概念。我就觉得很扯淡,分区曝光是在胶片冲洗时的区域操作,某种层面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化学过程,我就是想不通这些人是怎么强行把他用在数码摄影上的,科科。&br&&br&话说回来,数码的宽容度还是没法超越胶片。&br&&br&&b&3)透视&/b&&br&一提起135单反的透视我就感到胯下一紧。相信各位也有体会,直线拍成曲线和人脸拉长这种事情应该没少碰到过,如果再是个强迫症患者那就完蛋了。不过有点跑题,这个根胶片似乎没多大关系,是相机结构上的问题。&br&&br&大画幅相机就是你们看到的那种带个皮腔的古董。差不多长这样&br&&img src=&/848e612dfb3108cdabc81e96faa6cd56_b.jpg& data-rawwidth=&1840& data-rawheight=&1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848e612dfb3108cdabc81e96faa6cd56_r.jpg&&数码的大画幅现在虽然已经做出来了,但是看看价格基本就回家睡觉了。&br&所以还是要用胶片。&br&说到透视的问题,还是光学结构的差异。像这种最原始的结构恰恰是目前最完美的结构。135以及120相机的焦平面是固定的,镜头也是固定的,所以畸变和透视变形都无法避免。但是大画幅的焦平面和前组平面都是可调的,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平面的俯仰以及摇摆来获得正确的透视。有人说那不就是移轴镜头吗,135又不是没有。我只想说,135那点移轴量,以及价格,科科。并且...就算有了移轴镜头,焦平面还是固定的。&br&&br&具体效果,看这张图&br&高清图看这里:&a href=&///?target=http%3A///post/2e8b64_68ae2f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orest Portrait-Tim's sheepfold&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4c036a5f9d0ec39cce9b2b_b.jp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4c036a5f9d0ec39cce9b2b_r.jpg&&&b&森林肖像&/b&&br&这张图用Sinar P2拍摄,这些树很高,如果用普通单反拍摄,那么大概是这种效果:&br&&img src=&/ecae4eeefe696_b.jpg& data-rawwidth=&3648& data-rawheight=&2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648& data-original=&/ecae4eeefe696_r.jpg&&各位看出端倪了么。&br&&br&所以归根结底,现在数码摄影在某些方面连最原始的相机结构都无法超越。&br&&br&现在来说题主的问题,哪个等级的人玩胶片?&br&从个人经验来看,有三种人适合涉足大画幅胶片,艺术家,摄影家,美术专业学生。&br&其他人玩意义不大,也玩不动。&br&&br&算算成本,机器什么的价格倒是不贵&br&但是胶片嘛...&br&我现在购买4x5彩色单页的价格是10张40美元,冲印平均是5美元一张,扫描另算。所以按一下快门差不多就是10美元。&br&&br&有人说你不是说大画幅有数码吗,是啊,有,长这样&br&&img src=&/747f0b3a5cad771dfdd4ad9ae119d14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747f0b3a5cad771dfdd4ad9ae119d14d_r.jpg&&&br&给力吗?&br&&br&&br&=========================================&br&Anyway&br&我觉得抛开成像质量不说,我还是鼓励有摄影基础的朋友尝试胶片,无论135,120或者4x5,个人体会是,胶片摄影的拍摄方式将彻底改变你对摄影的看法,玩了一段时间胶片之后再拿起数码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个不多说,需要自己体会才知道。&br&&br&=========================================&br&4月21日更新&br&&br&为了更直观的从技术测试方面来说明135胶片的非必要性。&br&豆瓣玩家Jmn做了这样一个对比图,对比了135胶片和数码的成像素质&br&&img src=&/cac7dbdfc552c58dd3b5cb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cac7dbdfc552c58dd3b5cb_r.jpg&&大致的结论是,135胶片在常规拍摄和扫描中大致等于24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br&原图:&a href=&///?target=https%3A///photos/jmnjmnjmn//sizes/o/in/photostrea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hotos/jmnjm&/span&&span class=&invisible&&njmn//sizes/o/in/photostrea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由测试图看出135胶片的解析度次于D800和DP2M,那么可以推测更大尺寸的中画幅可以轻易的超越数码。&br&&br&然而,不得不再次强调的是,胶片的高素质成像在于深厚的摄影功底,如果不熟悉操作便无从比较。
概述: 本文大概就说了以下几件事 1. 135画幅内数码相机已经超越135胶片 2. 135以上画幅胶片略微领先 3. 大画幅胶片独占 结论: 胶片摄影适合职业摄影师、艺术家以及艺术专业学生使用,这种使用绝大多数为120及以上尺寸的画幅。发烧友、土豪可以涉足,但是…
老照片的ps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门绝活。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几十年前给人们照集体相,没有任何一个摄影师能保证所有的人眼睛都是睁开的,而且也不可能照很多的照片,因为这样成本会很高,但是照出的照片上人一定要全部睁眼,于是老师傅拿到底片在暗房里面,眼睛上带着放大镜,一个小人一个小人的看,检查有没有闭眼的,有闭眼的,老师傅就用铅笔或者小刀这样的工具把眼睛划开,或者干脆画个眼睛上去,这样就早就了一张没有闭眼的集体照。这个手艺被称作“开眼”。
再比如说,一个人没有戴帽子但想要戴帽子,那么就先把这个人照下,然后找一顶合适的帽子再照一下(合适的帽子很重要,尤其尺寸要合人的头大小相符,因为毕竟老照片的ps里面没有Ctrl+T这个功能),这样就有两张照片,然后老师傅在暗房里将帽子剪下,然后和人的头部拼好,将接缝的地方画好,看起来不突兀,然后进行二次曝光,然后就OK了。
可以把东西加上,那么就可以把东西去掉,比如尼克松访华的照片,我们现在看到的照片是周总理后略空,然后后边跟着几个陪同人员,但事实上,原片中站在周总理右手边的是一个个子比较高的翻译。在发布照片前,人们复制照片中机场的地面把这位翻译给“贴”上了,于是这位翻译便“华丽丽”给P掉了。
随着数码相机飞入寻常百姓家,老照片的PS技术也几近失传,不过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我们的ps技术有多么的出神入化、多么的高超,我们也许都应该对那些在暗房里戴着放大镜、拿着小刀和铅笔、执着修片的老师傅们表达一份敬意,因为他们是ps修片的鼻祖。
老照片的ps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门绝活。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几十年前给人们照集体相,没有任何一个摄影师能保证所有的人眼睛都是睁开的,而且也不可能照很多的照片,因为这样成本会很高,但是照出的照片上人一定要全部睁眼,于是老师傅拿到底片在…
这个问题放了很久很久,一直没回答,是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br&想了想,再讲一堆技术细节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我就谈谈我的一次感受吧。&br&&br&要说这辈子到目前为止,看电影最爽的一次什么时候?不是在电影资料馆看《七宗罪》、《贝隆夫人》、《黑鹰坠落》……&br&我承认,确实很爽,但是那不是最爽的。&br&最爽的,还是我的电影初恋。&br&&br&十几年前,我还是一个在一个野鸡大专里面学习“企业会计”的学生,在武汉读书,国庆节的时候回家,回到我的家乡--长江边的一个小城市。&br&那个时候,我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不过还没打算考电影学院,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我只是喜欢看电影,并且还是幼稚地思考一个颇为严肃的问题:是不是去投身电影业?&br&那是1994年九月底的一个炎热的下午,家乡电影院正在放映一部香港电影《东邪西毒》,很多人都去看,因为谁都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我当时也好奇,就去看了。&br&&br&这是一次绝对的超级视觉洗礼,电影一开场我就被完完全全地吸引了,很多年以后,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br&我那个时候不知道杜可风,不知道王家卫,我几乎什么也不知道,我只认识银幕上的那些演员。&br&电影胶片拷贝很新,很透。电影里面那些美轮美奂的画面,就好像一面通透无比的水晶,将我完全的吸引进去。&br&我当时整个眼睛里面只有那些画面,记得一开始就是一片海,然后是字幕。当时我对银幕上的哪些演职员表都不认识,但是那画面的震撼力还是让我的嘴微张,一直没合上。&br&画面很亮,很白,颜色都好像被洗掉一层一样。在画面里面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褪色”感,那种天空,那种水面,那种室内打光技巧,那种华丽的视觉风格,让年幼的我震惊不已。&br&我完全没看清故事和人物关系,但是那电影画面直到现在还深深地映在脑海里面,我以后再也没这种通透的观感体验。当时我对电影摄影完全一窍不通。&br&我当时回家后立刻给我在外地上大学的弟弟写信,大肆赞扬了一番整个电影的摄影,很遗憾,当时凭记忆说这个电影的摄影师叫程志谷,后来才知道,那是当时的合拍方--北影厂厂长。&br&以后慢慢了解,我当时惊为天人的那种褪色,又有一层蛋清色彩的观感是杜可风用了爱克发胶片的原因(没有办法形容那是什么感觉)。从此之后,杜可风的每一部电影,我都捧场,只为爱克发电影胶片。&br&&br&后来我上bfa在军训的时候,看了一个电影叫《狼女》,装甲兵工程学院礼堂放映的,其实就是于仁泰的《白发魔女传》,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了鲍德熹这个人的名字,看的时候也是叹为观止,觉得这个人神奇得不得了。&br&后来上学了,我在电影院里面看了他掌镜的《夜半歌声》,对他的外景摄影风格很有兴趣,听说北影厂在拍《五行战士》,就跑到摄影棚里去找他,当然他不识得我是谁了,我见到他本人,一个花和蔼可亲的白胡子的老头,我以为是外国人,面容很不像中国人,他腰里别着对讲机,英语广东话普通话都说。他还回答了我几个问题,告诉我他是怎么操控摄影遥控臂的。&br&&br&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电影摄影,一直想搞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只是因为近视的原因,没有考摄影系。但是这不妨碍我对电影摄影的热爱。柯达公司的每次新胶片发布会,我几乎都到场了,从EXR胶片到Vison,每一次看测试片都是极品的享受啊。还记得当时不知道哪个摄影师拍摄的EXR 5287胶片测试片,美到极致。&br&直到现在,我看电影是必须知道Director of Photography是谁的。从HKSC的杜可风、潘恒生、鲍德熹、钟志文、高兆林、黄永恒到ASC,BSC,CSC,AFC的大师们……&br&&br&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顶尖胶片电影给我带来的那种观影体验,直到现在也没有被打破过。&br&如果说很多人张口闭口谈数字的话,他是真的没有看过顶尖摄影师掌镜的胶片画面是什么样子。&br&&br&我不诋毁数字,但是我反对诋毁胶片。胶片所达到的画面高度,数字需要很久。
这个问题放了很久很久,一直没回答,是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想了想,再讲一堆技术细节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我就谈谈我的一次感受吧。 要说这辈子到目前为止,看电影最爽的一次什么时候?不是在电影资料馆看《七宗罪》、《贝隆夫人》、《黑鹰坠落》………
哈哈,我是用胶片的,这个问题我一定要答。&br&&br&先讲一个故事。&br&&br&三年前的今天,我从挪威首都奥斯陆一路颠簸,颠到了北极圈内的罗弗敦群岛。此生到过最高纬度的地方恰逢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当然了,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白天。罗弗敦群岛上的群山刀劈斧凿,壮观到让人无法用语言形容。我戴着手套提着三脚架,XPAN的屁股上插着云台快装板,CABIN老板说,You must be professional。&br&&br&其实我只想拍一张清楚的照片。相机里塞着RDP100,因为有之前拍的东西还不能迫冲。在极夜昏暗的光线下,RDP100这几个字就好像在对我说,你把后盖打开吧,老子不怕!当我每一次架好破三脚架,装好XPAN,测好光(部分场合的照度已经低于XPAN机内测光范围了),旁边的朋友早就拿着D90拍了N十张N个角度的照片开始对着液晶屏去其糟粕了。&br&&br&晚上住在CABIN,出屋抽烟,抬头看天,漫天极光。冲回去提了三脚架和相机来架好,插上快门线,拍!然后屏住呼吸站在旁边,不敢离太远怕风吹倒了三脚架,不敢站太近怕黄油手碰了三脚架,甚至不敢点烟怕光污染了三脚。。。不是,怕污染了黑暗。更闹心的是,尽管我算过要拍把极光拍下来起码曝光4分钟,但XPAN的快门还是在达到120S上限之后毫不留情的咔哒一声落下了。旁边用D90的朋友,早已拍的不亦乐乎,甚至颇具创意的在曝光过程中自己站到镜头前拿手机闪一下玩起了和极光的合影,然后回屋分分钟上了微博。而我呢,还在仔细琢磨着那几张拍极光的底片上到底能不能有个鬼影啊!&br&&br&故事就先讲到这里。&br&&br&关于胶片和数码的争论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最初数码能否挑战胶片,到后来数码胶片孰优孰劣,到现在哥们你知道哪儿还有卖RVP50的么,从争论话题的演变就能看出数字技术的滚滚向前和胶片衰微的不可逆转。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什么用胶片而不用数码”,是个好问题,同时也不是个问题。&br&&br&&b&。&/b&身边同样用胶片的朋友很多,坚持用胶片的原因和各位知友给出的答案也大同小异——胶片文艺(不与人同?),胶片独特的味道(卤化银的味道?),胶片机的复古风情(重的一笔?),胶片机保值升值(。。。。。。)等等等。所有这些用胶片而不用数码的理由,大家或多或少都听到过,也曾是我坚持胶片而摒弃数码的理由。后来我想明白了,用数码当然不需要理由,时代主流,大家都用。那么&b&凭什么用胶片就需要一个理由呢?&/b&如果胶片不再和文艺扯上关系,如果胶片相机一文不值,如果PS能够随手做出胶片的味道,那么我还爱用胶片吗?&br&&br&当然爱。&br&&br&我们身处这个滚滚而去的大时代当中,偶尔会感到被什么东西挟裹着向前。摸摸索索搭上了拍照这门技术,总算是给自己找了一个还算体面的爱好。于是数码胶片滤镜脚架大光圈高ISO过期胶卷LOMO相机蜘蛛较色滚筒扫描头层牛皮背带统统扑面而来。而你,不正是乐在其中吗?甚至这个问题和回答本身,都是拍照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拍雪山拍冰川是拍,拍报纸拍砖墙也是拍,作为不是以摄影为职业的人,用胶片还是用数码真的很重要吗?比摄影重要的事情太多,也正因为如此,在快门起落的一瞬间,你会觉得世界难得是静止的,世界都是你的。&br&&br&好了,故事不能烂尾。当我结束了北欧行又过了大半个月拿到冲洗好的胶片以后,一个人在房间里对着底片傻乐了很久。我靠极光真的拍下来了!尽管极度欠暴!峡湾真他妈美啊!诶我去这个地方多拍两张就好了!买个中画幅投影仪吧!。。。当激动过后,慢慢的扫描底片,看到图像在一点点生成,然后储存,整理,发微博分享,转发,回复评论,一天过后也就再也没什么声音了,我依然感到很快乐。拍照是个和时间打交道的事情,过程远远比最后的那张照片有意思。&br&&br&放几张在北欧漫漫长夜用反人类的RDP100拍的照片。&br&&br&纳柔依峡湾&br&&img src=&/8dd546f00ad0126bbb46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8dd546f00ad0126bbb46_r.jpg&&&br&&img src=&/693ca2e5cc9209bf3dfe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693ca2e5cc9209bf3dfe_r.jpg&&&br&罗弗敦群岛&br&&img src=&/5be4bbafaa747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5be4bbafaa747_r.jpg&&&img src=&/4a9ed5a55cdd7ee93d470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4a9ed5a55cdd7ee93d470_r.jpg&&&br&赫尔辛基&br&&img src=&/4c07fc893ee33fc03e18d19564ded090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4c07fc893ee33fc03e18d19564ded090_r.jpg&&&br&斯德哥尔摩&img src=&/e71b45b7b0f2afebc5acfb7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e71b45b7b0f2afebc5acfb7_r.jpg&&
哈哈,我是用胶片的,这个问题我一定要答。 先讲一个故事。 三年前的今天,我从挪威首都奥斯陆一路颠簸,颠到了北极圈内的罗弗敦群岛。此生到过最高纬度的地方恰逢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当然了,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白天。罗弗敦群岛上的群山刀劈斧凿…
同学习中。。。。最近买了一个fm2,我觉得从黑白胶片入门比较好。推荐阅读Henry Horenstein的黑白摄影入门,他还出了进阶级的。然后Ansel Adams的三本经典,正在阅读中,非常基础和详细的信息。我觉得学摄影要从理解光,掌握曝光开始,在黑房里可以进行各种修正美化没错,但是一张好照片的底子在光接触到溴化银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理解快门光圈的原理还是很容易的,所以关键还是要多实践,因为哪怕有测光器,我们不能让机器dictate思想,所以需要完全理解其中的原理。&br&然后同时读一些历史和评论的东西,光看flickr和网站只能学到各种trick,看各种fancy的东西然后想要模仿,这对初学者没什么好处,因为想象力会被局限。我最近读aperture早期(minor white创立初20年)各种经典和一本讲述20世纪美国摄影的书,觉得超级有意思的,把摄影当成一种严肃的艺术来对待是可以获益匪浅的,不管是不是只是一种爱好。&br&--------------------------------------------------------------------------------&br&时隔一年,看了些新东西,来推荐下好了&br&&br&补充一下,如果想要从人文方面理解摄影,推荐必读susan sontag的on photography(插播一下,她的反对阐释也是必须读的艺术评论书籍)然后最近看了bbc的关于摄影纪录片,改编自一本书,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也是探讨摄影的本质,其和现代艺术,绘画的关系。&br&&br&有一个国外博客是写给摄影学生的,里面浅显易懂地介绍了各种构图,让人读懂图像,其实读起来就像简明艺术史,作者是个艺术家。&br&&br&The delight of seeing &br&&a href=&///?target=http%3A///search/label/Photorealism%2520and%2520the%2520Relationship%2520Between%2520Photography%2520and%2520Paintin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earch/label/Photorealism%20and%20the%20Relationship%20Between%20Photography%20and%20Paintin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简单推荐几个我特别喜欢的摄影大师&br&henry cartier bresson&br&他是学绘画出生的,构图根据非常严谨的美学理论,虽然照片看起来都是在街上随便拍的,仔细看的话,他很喜欢三分法,或者黄金比例的构图。他和eugene atget都在平常的城市街景中拍出了超现实的,类似于稍纵即逝的真理,抑或突然浮出水面,叫做人性的东西。有时会看着他们的照片,会想为什么摄影师会拍到如此平常又奇异,让人无法忘怀的画面。。。。&br&&br&总而言之,虽然外面都是教技术和介绍器材的书,但是我觉得拍出好的照片并不需要这些,或者不是仅仅有这些就够的。摄影最根本和绘画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我们知道它记录的是现实,这一层心理,已经赋予摄影图像很多意义,所以拍照时最重要的是学会阅读,学会阅读眼前的世界。&br&&br&------------继续分割线--------------------&br&&br&我在黑方冲洗照片已经快大半年了,补充下觉得学习胶片摄影很重要的是使用放大机印照片。那个和底扫根本不同,把一张负片放大,你就可以看到每一个细节,构图和明暗对比一目了然,然后印照片可以尝试不同的构图和对比甚至纸张不同,出来的效果也不太一样。。。。虽然很多工作,但是这个过程和用照相机拍照几乎一样重要。。。&br&&br&常用的黑白胶片 Kodak TriX 400, Ilford delta 400, 100, HP5....&br&药水 D76 或者Ilford DDX&br&如果找不到店做黑白冲洗,可以拍Ilford XP2, 这是用普通彩色胶片药水C41冲洗的。。。&br&常用的彩色胶片 Kodak Potra 400,最近买了些lomo胶片= =。。。因为夏天到了&&& 偶尔可以清新下。。。拍了太多黑白lol
同学习中。。。。最近买了一个fm2,我觉得从黑白胶片入门比较好。推荐阅读Henry Horenstein的黑白摄影入门,他还出了进阶级的。然后Ansel Adams的三本经典,正在阅读中,非常基础和详细的信息。我觉得学摄影要从理解光,掌握曝光开始,在黑房里可以进行各种…
------------更新一下---------&br&我一直觉得知乎摄影话题的质量不是很高,所以我希望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虽然我只是个【大三】的学生,没资格云云。但是,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摄影是有专业的,我本科念的就是摄影专业,学了好几年的专业知识。负责任的说,我希望能有更多朋友了解真正的摄影专业。不是只会说一句【我拍的毒德大学】、【看不懂拍的什么鬼】、【用胶片就比你认真】这样的垃圾话。&br&如果这样简单的文字都读不懂,那……&br&&br&还有一点,很多人说我理解不了胶片的情怀。&br&我就不知道这情怀从哪来的,我大一刚上专业课学的就是45胶片,现在一些自己的实验用的湿版摄影。&br&赛璐珞刚运用到胶片的时候,也没听过一群玻璃板用户扯什么情怀不灭、非得继续用玻璃板。&br&&br&濒死,就是濒死的状态。我一天拍两盒上海gp3,也救不回来这条生产线。&br&&br&我今天得罪了你们一下。&br&&br&完。&br&&br&-------------&br&&br&反对以上几乎所有回答,讲一下我的观点:&br&1,胶片的『无后期』。回到90年代、2000年初的时候,没有数码摄影的年代。那时候胶片拍完冲洗扫描好,都是要到电脑里再校色的。不然那个色彩直出叫惨不忍睹。尤其是商业摄影师、艺术摄影师,商业摄影师是不会允许不可控制的色差出现的,并且大多数使用反转片,以获得较好的色彩还原,然后再后期调控色彩,达到客户需要的色调。&br&胶片不后期的说法,也就是这几年在文青中才流行出来的。&br&摄影从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后期的修改和操作,后期一直是摄影的一部分。早先是暗房,现在是数码PS。除非有特别的理由,坚持不后期这种说法,在专业摄影师面前看起来是蛮搞笑的,因为那意味着不可控,那造成的后果谁来承担呢?&br&&br&2,喜欢胶片独有的『颗粒感』、『独有色调』。这条更是很多人信奉的胶片摄影真理。Adobe公司出品的lightroom软件,对于各种胶片的色调、颗粒感都有一键设置,如您不满意,还可以微调,满意为止。&br&&br&3,觉得胶片摄影,对相机快门的珍惜感。&br&我建议可以买一个这个:&img src=&/fb56c6eee103e67dc25a3_b.jpg& data-rawwidth=&431& data-rawheight=&3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1& data-original=&/fb56c6eee103e67dc25a3_r.jpg&&&br&&br&然后用黑胶带把LCD屏幕缠起来,拍完不看屏幕。有什么区别呢?&br&&br&对摄影认真的态度,不是由来于用什么。而是由来于自身的想法和态度。&br&&br&4,&br&135胶片在 &b&所有方面 &/b&再难与数码相提并论。只剩爱好者的情怀加成独在。&br&120胶片还难以超越,因为120数码后背实在难以普及,价格过于昂贵。说到这个,我很期待Sony未来可能会在120尺寸上带来的颠覆。&br&真正难以超越的,是4*5、8*10胶片,胶片实在是太贵了,并且在放大照片时,成像锐利的可怕。&br&&br&5,当然,现在在专业摄影领域,也绝对有坚持胶片的摄影艺术家、从业者。很多都是因为他们学习摄影,初步接触摄影的时候就是学习的胶片,现在使用数码转变的成本太高。举个别摄影师的例子没有意思,难道你看不见百倍、千倍于之的使用数码的艺术家吗??&br&&br&6,仅仅依靠爱好者,是很难养活整个胶片工业的。 我也拍胶片,也很感谢最初胶片带给我的惊喜。但是学到更深入我就知道,那些惊喜都是最表面的触及,真正深层次的,是对于摄影艺术本身无穷尽的探索。绝不是纠结于用胶片还是数码这种简单的选择工具的问题。&br&&br&以上是我反对各位回答的理由,欢迎讨论。&br&&br&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br&胶片摄影和数码摄影会长期共存,具体可以参考收音机、黑胶唱片。&br&&br&在120及以上领域,胶片摄影仍有优势存在。&br&等小清新们玩腻了、换代了,135胶片就会寿终正寝。
------------更新一下--------- 我一直觉得知乎摄影话题的质量不是很高,所以我希望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虽然我只是个【大三】的学生,没资格云云。但是,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摄影是有专业的,我本科念的就是摄影专业,学了好几年的专业知识。负责任的说,…
谢谢 &a data-hash=&bc0b2266fdd6ed8db095ba& href=&///people/bc0b2266fdd6ed8db095b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盈任& data-hovercard=&p$b$bc0b2266fdd6ed8db095ba&&@盈任&/a& 邀。从来没有在知乎上答过胶片摄影相关的题,收到这个邀请有惊喜感。么么哒~&br&&br&我拍胶片的时间不长,断断续续拍了2年,地点跨度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广州。使用的机器是尼康FM2,大部分用135彩负的卷,非常低频拍过黑白。没有尝试过自己冲扫。所以,我的经验导致我的回答比较浅层,仅代表我个人对胶片爱好的看法。&br&&br&&b&题主的问题其实就是在问:胶片照片的魅力是指什么?&/b&&br&&br&当然是胶片照片呈现出来的质感啊。当我们在说胶片感的时候,其实常常是在说:暗角、颗粒感、色彩。&br&&br&&b&1. 暗角&/b&&br&暗角就是照片四周部分的亮度和饱和度都比中心区域低。一般来说,用胶片拍摄的照片会呈现一些独特的暗角,使得照片明暗对比合适、更突出中心主体、照片更富有层次。这种现象在LOMO相机里会尤其明显。&br&(图片来自德国自由摄影师Johannes Hoehn)&br&&img src=&/834b1da95aac516a81fa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834b1da95aac516a81fa_r.jpg&&&br&&img src=&/aaaa4504cd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aaaa4504cd_r.jpg&&&br&&br&&b&2. 色彩&/b&&br&一般来说,胶片照片的颜色相对数码更清淡、饱满、透亮,更接近肉眼视觉所看到的真实颜色,而不像数字相机,拍出来的色彩饱和度会比肉眼视觉胶片要高一点。整体来说,胶片照片暗调偏青绿,亮调偏黄橙,有一种幽深的意境。当然,这个是自己想要的色彩风格和天气来选用不同配方的胶片,所以不同胶片的色彩也不一样。&br&(图片来自上海独立胶片摄影师@王小爆爆)&br&&img src=&/ae3bd8fe398f0f0ea186c6_b.jpg& data-rawwidth=&629&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9& data-original=&/ae3bd8fe398f0f0ea186c6_r.jpg&&&img src=&/a2c9ad799d0bda4e176c5e8906820fee_b.jp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a2c9ad799d0bda4e176c5e8906820fee_r.jpg&&&br&&br&&b&3. 颗粒感&/b&&br&胶片照片会有比较明显的颗粒感、磨砂感,没有数码拍出来那种光滑的感觉,但这种独特的氛围就是胶片的味道,使得照片看起来有油画的感觉。&br&(图片来自网络)&br&&img src=&/e6e14101b5bace54b4fe7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e6e14101b5bace54b4fe7_r.jpg&&&img src=&/c62e56a4a68bdbaeaca45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c62e56a4a68bdbaeaca45_r.jpg&&
邀。从来没有在知乎上答过胶片摄影相关的题,收到这个邀请有惊喜感。么么哒~ 我拍胶片的时间不长,断断续续拍了2年,地点跨度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广州。使用的机器是尼康FM2,大部分用135彩负的卷,非常低频拍过黑白。没有尝试过自己冲扫。所…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胶片用户,&b&玩胶片实际上是在花钱请人做后期&/b&。&br&&br&现在很少有人有条件或者有心思自拍自洗了。在胶片的冲洗过程中,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种类与品质,使用时的时长,水温,都会影响最后的成像。对于花钱在普通的洗印店按照标准流程出片,实质和数码相机常说的jpeg直出差不多。只不过是目前数码相机厂商在模数转换的过程中选择忠实原色,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数码味”;而胶片的曝光并不是线性关系,其曲线在趾部和肩部有曲折(见HD曲线)。数码后期也可以做到“胶片味”。 对于每一款胶片,都有一种固定的化学配方;既然是有固定的配方,同样也可以运用到数字中。&br&&br&目前在电影院里放映的99%的电影都是由数码电影摄影机拍摄的,经过调色后依然具有非常强的“电影感”。 &br&&br&我对数码和胶片之争已经十分疲倦,只想表达一个观点-----重视最终作品成像效果,而不是媒介。&br&&br&胶片使用率会下降,但永远不会死。使用任何媒介和方式进行创作都是艺术的自由,但请不要炒作情怀。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胶片用户,玩胶片实际上是在花钱请人做后期。 现在很少有人有条件或者有心思自拍自洗了。在胶片的冲洗过程中,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种类与品质,使用时的时长,水温,都会影响最后的成像。对于花钱在普通的洗印店按照标准流…
回来填坑,其实相较于电分和扫描,我更推荐&b&翻拍&/b&,以下详细介绍了电分、扫描仪、翻拍相关的知识,并附有&b&翻拍和校色教程&/b&。不管那种数字化方式吧,校色&b&去色罩&/b&才是最重要的。&b&&br&&br&关于电分&/b&&br&&br&电子分色机(electronic color scanner)是采用光电扫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从彩色原稿直接制成各分色底片的现代化制版设备,海德堡是最著名的电分以及印刷设备品牌,理论上是所有电分设备中最顶级的。&br&&u&&br&海德堡3900电分机技术指标:&/u&&br&信号解析度:12位/每像素每色(对数),通过反对数计算在扫描中达到16位/每像素每色&br&扫描分辨率:彩色/连续调/线条稿 最大11,000dpi&br&密度范围:3.9D,由实际输出灰梯尺测得&br&最大密度:4.2D,由实际输出灰梯尺测得&br&原稿类型:透射稿/反射稿,彩色/黑白,连续调/线条稿,正片/负片&br&&br&其最大的优势是片子滚筒扫的时候,很平,扫描精度高。电分默认针对印刷用途,缺点是都做过强烈锐化,会丢失一些层次,而且要涂油,一定程度伤害底片,光学密
度只有3.9D,只够应付反转片的动态范围,色彩模式通常是印刷用的CMYK,只是到最终印刷出来效果会比较好,随着虚拟滚筒这种扫描方式的出现,逐渐被
出版业淘汰。&br&&b&&br&关于扫描仪&br&&/b&&br&&u&1.家用级&/u&&br&著名机型有:&br&爱普生 EPSON V700/750/850 &br&佳能 Canon F&br&尼康 Nikon 9000ED/5000ED/VED&br&精益 OpticFilm 0&br&美能达 Konic Minolta DiMAGE Scan&br&&br&爱普生与佳能的都是平板扫描仪兼顾底片扫描功能。而尼康、精益、美能达是底片专用的扫描仪,具有镜头对焦结构。前者锐度低于后者,但使用方便。后者属发烧器
材,具有不错的图像锐度。家用扫描仪大多都配备红外线ICE除尘,能在扫描时识别跌落在底片上的尘粒及刮痕,难免伤及细节。但要想扫出好的效果,还是要花
较长的时间。&br&&br&&u&2.冲印级&/u&&br&著名机型有:&br&富士 FUJIFILM SP&br&诺日士 Noritsu LS-600/LS-1100/HS-1800&br&美能达 Konica Minolta DS-2000E&br&爱克发 AGFA D-lab&br&&br&这些都是当年冲印时代留下的产物,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快、省事。撇开效率,成像画质甚至还不及某些家用扫描仪,但商业流程追求的并非是爱好发烧友所在乎的细
节以及过渡,而是面对大部分普通客人,拿到由这些机器输出的照片,是否有悦目的感受。所以每一台冲印级扫描仪,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处理曲线,把平凡的照片变
得很有韵味,即现今大部分爱好者们口中的胶片的味道。另外,商业机器讲究的是简易操作性,只要安排相关课程,就能让一个视觉正常的普通人在半小时内培训完
毕并且上岗,于10分钟内制作出像模像样的照片。&br&&br&&u&3.工业级&/u&&br&著名机型有:&br&海德堡 Primescan &br&柯达 Kodak iQsmart 1/2/3&br&易迈康 Imacon Flextight /848/949/X1/X5 (2003年与哈苏合并)&br&&br&底片数字化的终极工具,为最终的印刷制版服务。在胶片时代,几乎每一本杂志,每一张海报,都离不开这些扫描仪。它们拥有无与伦比的性能,能够挖尽底片上每一
丝的细节,因此自然不会带有红外线除尘这种功能,需要有干净的制作环境。默认输出后需要人工作后期校色处理,整个过程对技术要求甚高。最终效果参考出版时
间在15年之前的摄影杂志,在那个数码相机尚不成熟的年代,清晰精致的照片大多是经由这些机器制作出来的。&br&&br&例:&br&&u&&br&FUJIFILM SP3000&/u&&br&冲扫店较常用的扫描仪。富士魔术手相片冲晒系统的底片扫描仪。&br&一座独立运行的机器,镜头,影像处理组件,特殊定制的电脑都在一体。&br&生产用途是为了在把胶卷转成数码后,通过其照片印刷机晒出纸质相片,此所谓 “冲晒”。&br&sRGB 色域,CMYK校色控制。光密度3.8D(11.4EV)。135画幅最大输出分辨率长边5500px(约2000w像素),120画幅最大输出分辨率短边3500px。&br&有着较高的扫描速度,且按照其内部算法,出来第一眼的颜色就相当适合大众审美,省却了后期步骤。&u&&br&&br&Nikon 9000ED&/u&&br&尼康顶级扫描仪,能与任何电脑连接,MacOS、Windows均可。&br&能使用原厂Nikon Scan驱动软件,也能使用Vuescan、银快等第三方驱动软件。&br&色彩还原度高,Adobe RGB色域,135格式最大分辨率长边5500px(约2000w像素),120最大分辨率短边8000px。&br&附件众多,独有的“玻璃片夹”对精度有优化。&br&&br&SP3000扫描速度快,但色彩经其内部算法处理,偏艳,对比度高,无法满足对画面细节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影友。&br&&br&9000ED色彩还原好,细节精度高,但每扫一张都需要花费数分钟时间,扫一卷下来几个小时跑不掉,难以满足批量化制作要求,且全手动校色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也相当高。&br&&br&淘宝店最为常见的SP3000和诺日士HS-1800,两者的色彩差异只是厂家为市场需求而故意为之的预设风格。富士觉得大众应该喜欢色彩鲜艳、对比度高的
画面,诺日士觉得平和而真实的画面才更让大众接受。至于柯达卷要用诺日士扫描、富士卷则该用富士扫描的说法,完全是以讹传讹无中生有的谣言,稍有常识的人
都知道市面上不止柯达与富士两个品牌,那叫别家的胶卷如何是好?&br&&br&冲印级扫描仪的主要缺点是动态范围低和色彩不可控,因为以往用作冲印的相纸本身动
态范围就不大,所以扫描仪动态再高也无意义,这导致扫描一些大光比的场景时,丢失一些底片上的高光和暗部细节,黑白负片尤为明显。恰是因为没有顾及太多细
节,才让冲印机内的色彩处理算法能够顺利执行,生成让人讨喜的照片。而上诉提及的任何一款家用扫描仪的动态范围都要比冲印扫描仪高。&br&&br&工业级扫描仪精度高,还原度高,好是当然最好,可对操作者的要求也高,直接输出的照片,都会有色罩和灰尘,这是正常现象,毕竟胶片是一个实体,色罩也是负片的固有属性,完全需由人工去完成校色和去灰尘操作。&br&&br&&b&关于扫描应该知道的&/b&&br&&br&&u&1.扫描仪的光源&/u&&br&光
源有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叫显色指数。当年LED还处于起步阶段,显色指数低,亮度也不够。但因发热量低,寿命长,光质稳定,能满足民用需求,所以受到厂家
青睬,家用的尼康扫描仪,商用的富士SP3000、诺日士HS-均配备LED光源,工业级别的扫描仪则仍采用荧光灯光源,例如哈苏X5
的灯管由欧司朗制作,售价格高达700美元,仅有2000小时寿命。即使在印刷行业经常用到的D65,D55标准光源,也还是荧光灯管。而新出的爱普生
V850改进之处就是将需要预热的荧光灯管换成了LED,可见只要显色指数和亮度达标,LED更具优势。&br&&u&&br&2.扫描仪的光密度&/u&&br&首先
说明光密度1.0D相当于数码相机的3档EV,4.0D也就等于12档动态,顶级扫描仪哈苏X5的4.9D=14.7EV。光密度即动态范围的确是项重要
技术指标,关系到能否同时采样到底片上大光比场景的高光与暗部。动态范围大的扫描仪一般都相当昂贵,但扫描仪也可配合扫描软件采取明暗分别扫描一次再合成
的方法(HDR),且很多厂家都喜欢虚标这项性能,所以相对于动态范围都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还不如选择带有对焦结构的扫描仪,反而有助于提高画质。&br&&br&&u&3.扫描的分辨率&/u&&br&对输出来说分辨率肯定是越大越好,但通常家用级别的平板扫描仪,DPI超过2400就没有意义了,放大后图像都是糊的。&br&&u&&br&4.扫描的文件体积&/u&&br&比
起分辨率,文件类型更能决定体积大小。一张1000px分辨率长边的照片,8位TIFF大约3M,16位TIFF大约6M,一张3000px分辨率长边的
照片,8位JPEG大约2M。前者只能印6寸的照片,而后者却能印12寸。扫描文件的分辨率决定了图片的精度,文件类型与文件大小决定了后期处理的空间。
但如果是富士或者诺日士这一类冲印级扫描仪,都没什么后期空间可言,就只看分辨率好了。&br&&u&&br&5.扫描的色彩及胶片的味道&/u&&br&在冲印时代,
富士与诺日士的冲印设备占据了大部分市场。让大众习惯觉得他们输出的照片风格就是胶片的味道,其实只是冲印机预设的结果。不同类型的扫描仪,出来的色彩不
尽相同,如果你想看胶片真正的色彩,其实只随便一台家用扫描仪,在扫描时关闭自动色调和其他自动功能就可以了。而想准确体现胶片本身的色彩,要靠后期人工
手动校色,让扫描仪仅起到在硬件上将底片转化为数字的作用。&br&摘录Kodak Manual里的一段话:&br&negative film:&br&Because
no standards exist to define the colored filter sets that film scanners
use to capture the red, green, and blue information of the film image,
each manufacturer's scanner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output. The
output depends on the scanner's sensitivity to the dyes in the film.
This sensitiv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spectr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lored filter sets and/or the spectral sensitivity of the
charge-coupled-device (CCD).&br&&br&&br&&img data-rawheight=&1298& data-rawwidth=&750& src=&/v2-b955baf8df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b955baf8dfb_r.jpg&&这是来自画英雄的各款常见扫描仪样图。可见越是廉价的扫描色彩风格化越严重,在冲印级扫描仪色彩预设的干扰下颜色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无中生有的颜色,而最顶级的哈苏X5色彩表现最真实准确。&b&&br&&br&关于翻拍&/b&&br&&br&翻拍是指使用数码相机配合微距镜头拍摄底片的胶片数字化方案,相较于电分和扫描,更适合非商业化的数码胶片双修且对画质有较高追求并有一定后期能力和色彩理论基础的摄影发烧友。&br&&br&&u&从理论上分析:&/u&&br&翻拍的光源可采用专业底片观片器,显色指数有保障。&br&翻拍的动态范围取决于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如今在售的数码相机达到13~14档动态的比比皆是,再不济的老佳能也起码有11~12档动态,丝毫不逊于光学密度3.8D(11.4EV)的富士SPD(12EV)的爱普生V850之流,最顶级的哈苏X5也就4.9D(14.7EV)。&br&翻拍的分辨率取决于数码相机的像素数,2400w像素已是主流,更有3600w、4200w及5000w像素的几款全幅机可供选择,翻拍135必然胜过富士SP3000和尼康9000ED的最大输出2000w像素,轻松压榨出底片上的每一丝细节,当然单次翻拍120以上的画幅时DPI因底片尺寸的变大而降低,在不采用接片的前提下,扫描仪应对大尺寸底片还是有优势的(很多老外接片翻拍120、4*5)。&br&翻拍的后期空间取决于RAW的后期空间,懂相机的人自然知晓RAW的好处,这里不予赘述。&br&&br&也许在哈苏X5的16bit色深面前数码相机14bit稍显不足,但画质的其它方面翻拍并没有什么短板甚至远优于市面上绝大多数扫描仪,而本质上扫描仪也可以理解为一台大型数码相机因为其主要结构同样是镜头和感光元件。至于扫描仪扫描的是否比数码相机翻拍的结果更具胶片的韵味,其实不管是顶级扫描仪哈苏X5扫描的FFF还是数码相机翻拍的RAW,都是要通过人工手动校色才能获得正常色彩的,归根结蒂,翻拍与扫描,是让底片这个实物数字化的两种渠道而已,殊途同归,机器只决定色彩还原是否准确,这一点时至今日的数码相机难道不值得信任吗?&br&&br&只要操作得当,翻拍效果必然令人满意,获得很高的分辨率和极佳的色彩的同时成本低廉(哈苏X5售价15w人民币)。&br&&br&&u&实操时需注意:&/u&&br&1.保证底片压平&br&2.保证底片所在平面与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所在平面平行&br&3.保证镜头合焦在底片上&br&&u&&br&场景演示&/u&&br&&img data-rawheight=&3000& data-rawwidth=&2001& src=&/v2-cde2e117cd2704a78eed4f114e06f36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1& data-original=&/v2-cde2e117cd2704a78eed4f114e06f368_r.jpg&&&img data-rawheight=&2001& data-rawwidth=&3000& src=&/v2-48dfc14b86b0151dcc04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v2-48dfc14b86b0151dcc04b_r.jpg&&&img data-rawheight=&2001& data-rawwidth=&3000& src=&/v2-2b5deeed45a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v2-2b5deeed45a9_r.jpg&&翻拍机身:Sony ILCE-7RM2(a7r2)&br&翻拍镜头: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USM(佳能百微)&br&翻拍架:起鹤 QH-C082 翻拍台&br&翻拍光源:美达亮观片器LP100N(经改造,拼接的雪弗板可方便快捷地压平和抽拉底片)&br&iPhone水平仪APP:Clinometer&br&设置参数:感光度iso100,光圈F10,中心测光,白平衡针对未曝光的片基校准,自拍定时2秒,手动对焦在片基颗粒上。&br&&br&&b&关于校色&/b&&br&&br&校色环节是影响最终成片整体观感的决定性因素,在所有的胶片数字化方案中都极其重要!务必严谨对待。&br&&br&此校色法的思路是分别调整RGB三条通道以使胶片的高光暗部中间调均无偏色,因为是针对单张计算,不需要片头片尾,无惧同卷底片因曝光量不同导致的密度不同造成的偏色,完美去除负片色罩。&br&此校色法适用于任何底片数字化方案获得的未经处理的原片,包括底扫。&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3d9ae8dc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3d9ae8dca_r.jpg&&由翻拍得到的文件在ACDsee看图软件中打开是这样的&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16c1c374b351bf51d07fbaf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16c1c374b351bf51d07fbaf2_r.jpg&&用PS打开RAW,自动进入ACR&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9acec0a382eff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9acec0a382effa_r.jpg&&首先在镜头校正面板选择配置文件校正微距头的畸变&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b5fe434a25673ecdcb76ae4d0ec5967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b5fe434a25673ecdcb76ae4d0ec59671_r.jpg&&使用裁剪工具将底片上未曝光的片基裁干净(一定要裁剪干净,否则影响直方图计算),可以看到色阶利用率不高,动态范围绰绰有余&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d509e8f02218bda062b811ad757ee15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d509e8f02218bda062b811ad757ee155_r.jpg&&切换至曲线面板,选择点曲线,将红通道拉成反相曲线,并使曲线两端与直方图两端对齐&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aebfdd1eb8e84c674b71c3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aebfdd1eb8e84c674b71c35_r.jpg&&绿通道同上&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ddaaba5f51b4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ddaaba5f51b4b_r.jpg&&蓝通道同上,此时观察上方直方图面板,可以看到直方图两端的红绿蓝基本重合,即高光与暗部无偏色&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8a14d842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8a14d842c_r.jpg&&使用颜色取样工具,吸取画面中理应是中性灰的地方(如果一个拿不准是不是中性灰,就多吸几个)&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c5cf57db545f1e45ad5be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c5cf57db545f1e45ad5be9_r.jpg&&分别调整RGB三条曲线中输出值在128处的锚点的输入值,使取样处的RGB等值,即还原中性灰,中间调不偏色&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c57eb243eae44deab112c8bad6f95e9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c57eb243eae44deab112c8bad6f95e9b_r.jpg&&至此去色罩完成,得到了纯净的不含任何添加的色彩,可打开图像进入PS基本面板&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1a8abdf0b486c7ddf6493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1a8abdf0b486c7ddf64933_r.jpg&&去色罩后的负片即可当作常规照片处理,按个人需求调整色彩和影调,通常微调一下反差效果就不错&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962f3fcdd97fbc90f4ca1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962f3fcdd97fbc90f4ca1ec_r.jpg&&放大至100%,a7r2的4200w像素裁剪后依然让135底片的细节相当可观,右侧路牌上的文字清晰可见,光这一点已经能让很多底扫汗颜了吧&br&&br&&img data-rawheight=&1039& data-rawwidth=&2000& src=&/v2-e3dca4e8a82aadb9d04ecc5b24320a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v2-e3dca4e8a82aadb9d04ecc5b24320aec_r.jpg&&附一张使用电分滚筒扫描的135细节图,不过尔尔&br&&br&&img data-rawheight=&2001& data-rawwidth=&3000& src=&/v2-cbe02218ff6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v2-cbe02218ff6d_r.jpg&&最终效果(机身Leica M6 TTL,镜头Carl Zeiss Planar T* 50mm F2 ZM,胶片Kodak ProImage 100)&br&&br&更多胶片翻拍样张可前往我LOFTER查看:&a href=&///?target=http%3A///tag/%25E7%25BF%25BB%25E6%258B%258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翻拍 - Haosky&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及 &a data-title=&@NoNo君&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4bd2c6fe503dc6b57f2& data-hash=&34bd2c6fe503dc6b57f2& data-hovercard=&p$b$34bd2c6fe503dc6b57f2&&@NoNo君&/a& 的LOFTER:&a href=&///?target=http%3A///tag/%25E8%%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胶片 - Chongnuo Ji&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37e6727464bcd94c4ed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37e6727464bcd94c4edd_r.jpg&&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爱普生V700用1200dpi且开了HDR扫描的4*5页片(来自 &a data-title=&@徐一恩&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e2cdf491f5dbabcf1bd346& data-hash=&e2cdf491f5dbabcf1bd346& data-hovercard=&p$b$e2cdf491f5dbabcf1bd346&&@徐一恩&/a& 的淘宝店木目馆,中意他家的自动胶卷冲洗机很久了,来年搞一台),机身镜头未知,胶片是Kodak Ektar 100,这个型号以颗粒细小著称,4*5十几倍于135的面积,带来的应该是成几何倍数的细节,顺便看一下扫描仪相较于数码翻拍在使用了同样的校色方法后到底有没有色彩加成&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ea522b7f9db7f90f0cf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ea522b7f9db7f90f0cf0_r.jpg&&PS打开这张TIFF,先裁剪掉多余的片基(TIFF不会自动进入ACR)&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f675508dbabed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f675508dbabede_r.jpg&&调出ACR依次调整RGB曲线&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1e7607ade979d667da656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1e7607ade979d667da6563_r.jpg&&&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42b3a73123b94dadd3b4be431d34306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42b3a73123b94dadd3b4be431d343068_r.jpg&&&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25d345bf271cb20abd9e236f2a99ec4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25d345bf271cb20abd9e236f2a99ec45_r.jpg&&使用颜色取样吸管吸取中性灰取值,曲线锚点还原中间调,去色罩完成&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f1df71c8fd977d76daec8f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f1df71c8fd977d76daec8f9_r.jpg&&回到PS基本面版再用曲线微调一下反差&br&&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v2-9d7691fadf7ad52a4e5f1ec562b9caa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9d7691fadf7ad52a4e5f1ec562b9caa9_r.jpg&&放大100%看一下细节,抛开Ektar本身的颗粒细小,并没有想象中成倍于135的细节优势,这可是比120底片还大的4*5啊,小失望~&br&&br&&img data-rawheight=&3000& data-rawwidth=&2348& src=&/v2-872e8c25d792a1d5645b8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8& data-original=&/v2-872e8c25d792a1d5645b8b_r.jpg&&再看一下整体,很干净很正常,但没有传闻中的扫描仪一扫就毒德大学,普通的场景,寻常的色彩,一切看起来很平实,平实得就像是随便一台画质尚可的全幅数码机拍出的效果。这是应当的,这是正常的,胶片的本来面目就是这么回事。当然如果用哈苏X5或者数码接片翻拍的话细节肯定比这个好&br&&br&&img data-rawheight=&950& data-rawwidth=&750& src=&/v2-b43f3fac5ee46e7fdec56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b43f3fac5ee46e7fdec564_r.jpg&&附上拍摄者用自己的方法校色的成片&br&&b&&br&最后&/b&&br&&br&不必迷信电分和底扫,翻拍同样是合理且高性价比的胶片数字化方案,不必迷信各家店扫的各款仪器的效果哪个更具胶味,掌握正确的校色方法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胶片色彩。一切按照基本法,便会发现即便是135的世界里,也没有过分粗暴的颗粒,也没有妖艳重口的色偏,剩下的是胶片独有的连绵延展的高光和细腻柔和的氛围。&br&&br&愿热爱胶片的各位继续热爱,并享受其中。&br&&br&&u&(部分资料整理自网络)&/u&
回来填坑,其实相较于电分和扫描,我更推荐翻拍,以下详细介绍了电分、扫描仪、翻拍相关的知识,并附有翻拍和校色教程。不管那种数字化方式吧,校色去色罩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电分 电子分色机(electronic color scanner)是采用光电扫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
冲洗胶卷和相片需要这些准备:&br&&br&&ol&&li&胶卷:只需一个大的暗袋,用来缠片;&/li&&li&印相:最好用厕所或浴室改一个暗房,用水比较方便。红灯不要随便买,功率过大会导致相纸曝光曝掉,推荐买AP的红灯&/li&&li&印相:放大机...彩色的很贵...好一些的全新的至少2W左右。建议买个二手的幸福G70,价格说不准,几百到几千都有,看东西了,这是黑白彩色两用的。&/li&&li&胶卷:显影罐,个人惯用AP的,135/120通用的那种很好用,且自带搅拌棒。200以内&/li&&li&计时器,这个可以用手机或手表代替&/li&&li&胶卷暗盒的启盖器&/li&&li&冲洗胶卷的药液:买浓缩液就行,彩色的需要 显影液、漂白液、定影液、稳定液;黑白的简单些,只需要显影和定影。注意,药液要根据胶卷上注明的不同工艺购买,比如C41工艺,E6工艺……&/li&&li&冲洗相片的药液:彩色的比上述四种少一个漂白液,黑白的相同&/li&&li&相片:4个盘子:洗相时用来装显影、定影、稳定液和水。4个镊子,用来夹照片,为了防止药液被污染,每个盘子一个。&/li&&li&漏斗&/li&&li&夹子:用来晾干胶卷和照片,再买些海绵或医用棉花,擦干底片上的水珠用。要是钱多买个烘干机,就那么复杂,哈哈。&/li&&li&很多个空瓶:用来装药液和废弃液。&/li&&li&胶卷:高精度温度计,精度要求在正负1/4华氏度;或者直接买一个温控仪,收一个国产的100搞定,***彩色冲洗对温度要求很高&/li&&li&胶卷:底片袋&/li&&li&印相:相纸,很多型号,外面卖的大多都是现在的数码喷墨彩色相纸,放大的最好到专业器材城购买。&/li&&/ol&还有一些橡胶手套什么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br&&br&几大件的价格都列了,印相和冲洗胶卷用的不同东西分别标注了,没有的就是共用物品&br&&br&&b&最近事情多,记忆力有所退化,很可能会有遗漏,一时半会想不起来,欢迎诸位补充,先谢谢大家了^^&/b&&br&&br&其他资料:我都看一本老书学的,中国电影出版社的《显影》,就是不知还买不买得到;纽摄下册也略有涉及,不过讲得不多,且偏向理论;另,柯达和乐凯的官网上都有一些常见问题的教程……别的我也不太清楚了,有问题上知乎总之就可以了吧?哈哈&br&&br&最后奉劝一句:真要自己玩暗房,还是从黑白开始吧。价格便宜,还能练手。
冲洗胶卷和相片需要这些准备: 胶卷:只需一个大的暗袋,用来缠片;印相:最好用厕所或浴室改一个暗房,用水比较方便。红灯不要随便买,功率过大会导致相纸曝光曝掉,推荐买AP的红灯印相:放大机...彩色的很贵...好一些的全新的至少2W左右。建议买个二手的…
&p&为毛这么多赞?&/p&&p&那就补充点拧花螺丝的几种处理方法。&/p&&p&&br&&/p&&p&螺丝刀最重要的是刀口宽度要合适,刀头要平直,不是一味的尖就好。&/p&&img src=&/v2-b5e2274375dce22732ebff006c5117a0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8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v2-b5e2274375dce22732ebff006c5117a0_r.jpg&&&p&图1就是题主的情况。&/p&&p&图2拧多了会导致牙槽扩大,久而久之也不行&/p&&p&图3正好。&/p&&p&实际上,市面上大多数螺丝刀都是梯形头,而螺丝的牙槽是垂直的槽,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学修相机,先学磨螺丝刀…&/p&&p&PH螺丝刀(十字螺丝刀)也是可以磨的,不做展开。&/p&&p&&br&&/p&&p&=======================&/p&&p&具体办法&/p&&p&1、螺纹的松动。基本上传统套路就是WD-40或者煤油。渗进去之后敲一敲,等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ss超出部分省略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