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幼儿认知发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析嘉怡落榜的原因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兴趣;26.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社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的生产发;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社会环境,那么即;②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兴趣,如有的爱玩球,有的爱看书;情绪也变得比较稳定、不那么外露。
26.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P402
社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等。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社会环境,那么即使是人的后代也不可能具备人的心理。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就是典型的例子。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的大量事实也充分说明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自的重要影响。
② 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国民经济生活,影响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从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现在的儿童比过去的儿童聪明就是一个说明。生产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后代得不到教育,心理发展水平可想而知。
社会风气不但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也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方向。
③ 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微观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儿童所处的具体的生活条件,如家庭生活环境与教育,托儿所、幼儿园的环境与教育等。对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其中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最大。家长的教育观点、教育内容、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都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发展。家长的教育观点正确,教育态度民主,教育方法适当,则孩子个性品质良好,反之则会造成诸如任性、孤僻、不求进取等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小班幼儿莉莉的妈妈是个善于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母亲。一天,莉莉跟着妈妈逛商店时看到一个玩具要妈妈买,妈妈认为这与家里已有的一个玩具很类似,便不想给她买,可莉莉又哭又闹,一定要买这个玩具。这时,莉莉妈妈略一沉思,便对莉莉说:“莉莉,走,咱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看看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玩具。”说完便领着孩子迅速离开了原地,接着就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一起唱歌……莉莉很快就沉浸在妈妈所引发的欢乐的情绪中。
请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哪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
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转移法,当莉莉又哭又闹时,妈妈采用了带莉莉离开原地、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方法转移莉莉的注意,从而达到控制莉莉情绪的作用。
(2)联系实际说明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另几种方法。
此外,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还有:
①冷却法。即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比如,孩子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不给吃就哭闹。如果妈妈说:“你再哭,我打你!”或“你哭什么,不准哭。”会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动。可以采用给孩子擦眼泪,把孩子哭的声音录下来再让他听,然后和他讲道理的方法。
②消退法。即孩子的消极情绪采用条件反射消退、不予理睬的方法。如,孩子上床睡觉一定要妈妈陪,否则哭闹,成人可以采用不予理睬的方法,孩子每天晚上哭闹的时间会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 D )
A.0―6、7岁 B.3―6、7岁
C.0―12岁 D.0―18岁
2.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C )
A.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B.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C.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D.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B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4.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 )
A.能伸手抓到东西
B.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C.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D.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5.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转变期,约出现在( C )
A.2―3岁 B.4―5岁
C.5―7岁 D.7―8岁
6.幼儿时常会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具体表现的是( B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C )
A.再造想像 B.有意想像
C.无意想像 D.幻想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
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
C.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
9.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 A ) A.直接判断 B.间接判断
C.形式判断 D.客观判断
10.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B )
A.基本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始终很小
11.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是( B )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12.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关的是( A )
A.生理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社会性适应 D.脑成熟
13.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D )
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 B.尾首规律
C.远近规律 D.大小规律
14.与儿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A )
A.言语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
C.意志的发展 D.情感的发展15.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大约出现于第( B )
A.5、6个月 B.6、7个月
C.7、8个月 D.8、9个月
16.提出“成熟势力说”的心理学家是( C )
A.高尔顿 B.华生
C.盖塞尔 D.斯金纳
17.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出现的顺序是( A )
A.①大小②高矮、长短③粗细④高低
B.①大小②高矮、长短③高低④粗细
C.①大小②高低③粗细④高矮、长短
D.①大小②粗细③高矮、长短④高低
18.布里奇斯认为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 D )
A.快乐和愤怒 B.快乐和厌恶
C.快乐和恐惧 D.快乐和痛苦
19.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C )
A.2―3岁 B.3―4岁C.4―5岁 D.5―6岁
20.具有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等典型特征的气质是(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一般地,了解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方法有哪些?P10
答:一般地,了解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
22.儿童痛觉发展的规律及帮助幼儿减轻疼痛的方法有哪些?P97
儿童痛觉发展的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提高。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低,婴幼儿年龄越大,对痛刺激的感受越敏感。
减轻疼痛的方法有:
①改善外部环境。减少环境中可能引起碰撞并造成伤害的因素,如降低地面的硬度、楼梯和家具尽可能做成圆角等。
②调节情绪。采用积极暗示和分心等方法减少儿童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恐惧、伤心、焦虑、烦躁等情绪,增强儿童对痛的耐受力。
23.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P185
答: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
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是直观行动思维,其发展具有如下特点: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逐渐发展,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另外还具有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等派生特点。
在幼儿期末,幼儿明显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24.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P387
①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
②从具体到抽象。
③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到有意,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④从零乱到成体系。
25.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P379
①父母的惩罚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如何利用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幼儿园活动?P71
注意的选择性是指幼儿倾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
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期注意的选择性表现较以前更加明显。它一方面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另一方面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兴趣、情绪有关。
根据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特点,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以下方面以提高幼儿活动的效果:
一是应当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教育的目的要求,有意识地训练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使幼儿的注意指向和集中到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内容上来。
二是教师或家长在安排幼儿教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适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
三是教师要了解、研究幼儿的兴趣及当时的情绪状态。
27.试述影响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P312
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的。
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动作发展是意志行动的基础,因此,遗传因素会影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动作的发展与整个身体的发育有密切关系,而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身高的增长方面遗传因素为63%,男女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遗传决定的。此外,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也与遗传有关。而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作的发展也有影响。
②成熟。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当婴儿生理上没有成熟到会坐时就让他学坐是无效的,也不利于他身体的发育。儿童动作发展有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抓住时机,在儿童最容易掌握某种动作的时候,促进其发展,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③教育和练习。儿童各种基本动作的发展都要经过练习,也就是说,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教育和练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婴幼儿来说,在学习各种动作时,练习与不练习,动作发展区别很大。指导孩子掌握各种动作,主要依靠手把手教,通过小步子的学习和模仿进行的。如,教孩子爬行和穿衣服,都可以采用分步训练的方法。④激发动机。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
展的主要力量。如激发孩子的兴趣,鼓励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通过降低诱惑物的价值、提高幼儿对意志行动理解、同伴间进行比较等方法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心态,这些方法能激发孩子良好的动机,促进他们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四、案例题(本大题共10分)
28.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时,采用让幼儿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方法,和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边角的方法,哪一种方法会更有利于幼儿辨识和记忆?并运用心理学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时,采用让幼儿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方法更有利于幼儿辨识和记忆。
从幼儿感知觉发展特点角度分析,在视觉、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幼儿对几何形状知觉的效果最好。研究表明,只用视觉辨别三角行和长方形,幼儿的错误率高,而在视觉、触觉、动觉的共同参与下,幼儿的正确率则得到提高。因而,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方法有利于幼儿对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辨识。
从幼儿记忆发展特点角度分析,幼儿无意记忆占优势,当被记忆的物体成为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而且在活动中感官参与的数量多,则幼儿记忆的效果好。案例中所述的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活动中,认识三角行和长方形成为幼儿辨识和记忆活动的主要对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因此有利于幼儿对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记忆。
综上所述,采用让幼儿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方法更有利于幼儿辨识和记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C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B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D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D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B ) 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B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 ) 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D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C ) 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
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D ) A.困难抚育型 B.兴奋型 C.启动迟缓型 D.容易抚育型
1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三、名词解释
16、原始情绪反应
是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的情绪表现,如,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
17、学前儿童心理学
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8、选择性注意
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0、幼年健忘
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P10
(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
(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2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P334
答:学前儿童活动动机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②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③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23.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P39
(1)学会直立行走
(2)学会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24.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 P237
答:幼儿句型发展的趋势是:
①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③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
④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P324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孩子刚出生时,心里刚刚开始发生,只具备简单的感觉现象,如微弱的视力、听力及嗅觉、味觉等(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如,一个2岁半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根塑料棍摆弄,听到外面鞭炮声后马上说:“新娘子。”鞭炮声刺激了她,使她想起了枪炮声,说:“我有大枪,咚咚……”
(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在能力方面,幼儿的智力的差异及特殊能力也开始显露出来,特别是作为个性特征核心部分的性格开始形成
(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在兴趣爱好方面,有的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有的对什么都无所谓;有的喜欢昆虫,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则喜欢舞蹈等。
26.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P153
(1)想象无预定目的 ,有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开汽车;看见书包,有想象去当小学生
(2)想象的主体不稳定
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幼儿绘画常常有这种情况,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又画了一把“牙刷”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画一样,直到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色,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极大的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形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 2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外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 好的依恋。
(1)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早期安全性一脸的孩子在2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儿童对事物产生积极的兴趣,主动去活动、探索
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研究证明,安全型一脸的儿童比不安全型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牢骚少,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性适应能力
(2)形成良好依恋的措施
注意“母性敏感期”的母子接触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03等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历届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 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0 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答案: 一、1、B 2、A 3、A 4、D 5、C 6、D 7、B 8、C 9、B 1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9号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丽水学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马鹏 一、填空(1’×15) 1.人的一生发展始终体现着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得分 评卷人 1. 发展的连续性: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  2015 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满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A. 0-8、9 岁 C.0-6 岁 C )...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2014)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2014)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要贯彻的原则中不包括() A、客观性 B 启蒙性、 C、发展性 D...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_中职中专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剑阁职中 2016 年春季 ...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A答案... 2页 免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历年... 24页 2...【每日一练】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通关试题
【每日一练】
一、名词解释
1.暴怒发作
3.保教结合原则
4.表演游戏
5.支架式教学
6.家庭辅导站
二、简答题
7.简述焦虑产生的原因。
8.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三、论述题
9.论述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
10.明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明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明明却常常做不到。明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
明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明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明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1.暴怒发作是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发等等过火的行为。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心理品质的独特组合。
3.保教结合的原则,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4.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5.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6.家庭辅导站设立于乡或村中,由该地区中的幼儿教师或幼教专职干部负责向本地区的儿童家长普及保育与教育儿童的知识,并解答儿童家长的咨询,指导儿童家长改善家庭教育。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7.(1)学龄前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知识经验相对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不足。
(2)有些成人在教养过程中的不恰当吓唬(如黑夜里会有妖魔鬼怪出现等),使幼儿高估外界的“危险”进而引发内心的紧张。
(3)对父母的依恋所致。
8.(1)促进幼儿发展的原则;
(2)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
9.(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①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②言语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③模仿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④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⑤特殊能力有所表现;⑥创造能力萌芽。
(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幼儿智力结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复合化和抽象化。不同的智力因素有各自迅速发展的年龄段。
(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幼儿期儿童已经出现了主导能力的差异。主导能力也称优势能力,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分析不同幼儿的能力特点,发挥其主导能力,加强对较弱的能力方面的培养。
(4)智力发展迅速。许多研究表明,人出生后的头几年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布卢姆搜集研究了大量20世纪前半期儿童智力发展的追踪资料和测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一条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曲线。布卢姆以17岁为智力的成熟年龄(即智力发展的最高点)。
四、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0.(1)明明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是不对的。幼儿初期的思维还带有较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离不开直接感知和行动,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很差。明明正处于幼儿初期,他的行为正好符合这一特征,因而是正常的。明明父母不了解幼儿初期思维的这一特点,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明明是很难达到的。
(2)对明明父母的教育建议:①依据心理发展规律,正确理解幼儿初期思维发展的特征; ②创设情境,丰富玩具和提供实际操作机会;③循序渐进地提出行动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求;④抓住合理时机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找工作,还上智联、58?你OUT了!山香园丁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教师岗位!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关注“山香园丁圆——中国教师一站式服务平台”!
添加QQ交流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校免费试听课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导读:据以上案例,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试根据这段材料分析,请你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么笨呢?请问:这一案例揭示了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原因,(请用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请结合幼儿自我评价的有关原理加以分1、宝宝已经2岁零7个月了。
前几天,妈妈和宝宝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的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了说不完的话。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妈妈说:“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
妈妈和他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么“不听话”。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的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的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撒一饭桌,用手捡起来放到嘴里。
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今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妈妈,你辛苦了”。 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教育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试卷本上
2、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和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小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 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和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友李明,李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 在老师眼中,××总是这样: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1)××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 社会性发展 的有关知识回答。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答案要点) 行为说明: (1)在社会性发展中,××在同伴交往方面属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 (2)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往往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教育方法: 1、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 2、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3、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4 、?学前心理学》的《注意》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 定地集中注意3--5分钟,中班幼儿可达到10分钟,大班幼儿可延长到10--15 分钟。\试根据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单个〈或一次〉教育活动时间分别应该控制在多长?为什么?
答案:能说出小班15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25至30分钟,给3分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是随年龄的增长和增强的。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强,特别是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受外界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要提高幼儿教育和活动效果: 1、内容难易适当。 2、方式新颖富于变化。 3、大中小班的作业时间应该长短有别。 4、活动的内容多样化,不能要求孩子长时间做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5、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1)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 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 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2)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
针对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要点) 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 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幼儿婷婷今年3岁,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可是当妈妈教她5+3=8之后,问她3+5等于多少的时候,她居然说自己不知道!妈妈摇摇头,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么笨呢? 请问:这一案例揭示了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原因。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要点):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对事物的理解是固定或者极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相对关系逐步加深。
幼儿东东,因打了人,没有拿到小红花,而其他小朋友都拿到了。当天妈妈来接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都要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东东高兴极了。 (请用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要点):说明东东的自我意识各方面开始发展,开始了对自己的评价,同时,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8
小亮3岁半,在幼儿园里,他很喜欢搭积木,每当有人问谁搭得漂亮时,他总是说自己搭得好,而事实并非如此。请结合幼儿自我评价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
(要点):自我评价特点: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一般都是过高的评价自己。
小明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小明和外面的伙伴一起玩耍会削弱自己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 请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小明父母的做法。
(一)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428 1、可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可以增强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 3、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尊重的需要 4、可以促进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小明父母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导致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说明小明自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的能力因为缺少交往实践而没有得到培养提高,孩子的同伴交往也已经受到了不良影响。小明可能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儿童(被排斥或受忽视)并进一步影响到小明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解决孩子在打针时爱哭的问题,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孩子观察别的在打针时不哭的孩子的表现。家长这样做有无道理?请分析原因。
(要点):成人对孩子痛的情绪起暗示作用
用榜样树立,暗示孩子打针不痛的
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1)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2)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 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 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3)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
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1)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2)矫正口吃: A
创设宽松的言语氛围,解除紧张。 B
教育孩子不模仿别人的口吃。 C
练习,从最基本的词帮助练习,逐渐过渡到一句话。 D
对孩子说话的没一点进步,及时强化和鼓励。 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一两次他们就对广告词熟记心中,结合幼儿记忆的这一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 1)记忆特点: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 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有: 1、客观事物的性质; 2、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3、认知活动的对象; 4、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 5、活动的动机 2)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专业文献、资格考试、应用文书、文档下载、IT计算机、经管营销以及考编 案例分析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