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二年级乘法算式100道3好友来聚会(用线连一连)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点子图来表示乘法算式,根据;师: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有多少点子;每行有4个,7行就是7个4,所以就是4×7;每行有7个,4行就是4个7,也是4×7;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2.在课堂上,应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和他们一;A类;你知道每只青蛙是哪只蝌蚪变成的吗?用线连一连;(考查知识点:乘法的含义;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点子图来表示乘法算式,根据点子图列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师: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有多少点子 每行有4个,7行就是7个4,所以就是4×7。 每行有7个,4行就是4个7,也是4×7。 .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2.在课堂上,应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一起探索,共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看法,创造良好的师生合作、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A类 你知道每只青蛙是哪只蝌蚪变成的吗?用线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含义;能力要求:掌握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B类 摆一摆,填一填。
摆一个五边形用5根小棒,摆两个用(
)根,摆三个用(
)根,摆四个用(
)根,摆五个用(
)根。 (考查知识点:乘法运算;能力要求:掌握乘法运算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10 15 20 25 教材习题 第21页“练一练”: . 1.2列7行或7列2行,14
3列9行或9列3行,27 2.略 3.(1)4+4+4=12(人)
3×4=12(人)或4×3=12(人) (2)7+7+7+7=28(瓶) 4×7=28(瓶)或7×4=28(瓶)
4.一共有多少人?3×5=15(人) 一共有多少条桌子腿?4×3=12(条) (答案不唯一)
动物聚会。(教材第22、23页)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运用数学的意识。 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在生动的“动物聚会”情境中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难点: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里今天特别的热闹,因为小动物们在聚会。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有3只小猴子端着桃子来了,还有3只小兔子抱着萝卜来了。 ?有6只小松鼠端着松果来了,树上的3根树枝上,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 ?有6篮松果,每篮有3个。 ?有3盘桃子,每盘有6个。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心,收集的数学信息真多啊!由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简单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计算的问题,并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喜爱的童话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读图,了解、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 1.想一想,连一连。 师:你能看懂图意吗?该怎么做呢?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松果每篮3个,有6篮。就是6个3,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3+3,改写为乘法算式就是3×6或6×3。
?桃子每盘6个,有3盘。就是3个6,写成加法算式是6+6+6,改写为乘法算式就是3×6或6×3。 师:解释得真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 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逐一出示并解答)。 师:说一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是怎么想的。 生1:从第一幅图中,我看出每只小松鼠都端着一个篮子,共有6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3个松果,这样就是6个3,所以“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就是3×6或6×3。 生2:从第二幅图中,我看到每只小兔子都抱着4个萝卜,有3只小兔子,这样就是3个4,所以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就是3×4或4×3。 生3:从第三幅图中,我看到有3组小鸟,每组有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就是求3个3是多少,可以列加法算式3+3+3,也可以列乘法算式3×3。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说得也非常有条理,要继续努力哦! 3.想一想:由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说: ?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求摆6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就可以用3×6来解决。 ?一本书6元,求买3本这样的书要花多少元。也可以用3×6来解决。 ?我们小组的6个同学,每人有3支铅笔,求我们小组的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也可以用3×6来解决。 ……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2016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67等内容。 
 2016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通过一年级“比长短”“比高矮”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  2016年秋季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_二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2016年秋季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学...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本单元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四节内容。第 1 节“有多少块糖”,...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本单元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四节内容。第 1 节“有多少...  学年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_二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学年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2016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案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年级 授课班级 二年级 主备人 施教者 毛秀荣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2013-...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案_二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课后反思 检查 签字 年 月 日 南华中心校教案备写模板 学校 中心小学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_二年级...有多少块糖数学 课时 1 课时 授课者 一、教学目标...课堂 小结(5 分钟)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2 1241 ...3.4&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
“动物聚会”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小组汇报:
A、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板书设计】&&&&&&&&&&&&&&&&&&&&&&&&&&&&&&&&&&&&&
&&&&&&&&&&&&&&&&&&&&&&&&&&&&&&&
加法&&&&&&&&&&&&&&&&&&&&&&&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人)&&&&&
8(人)或2&4=8(人)&&&&&&&&&&&&&&&&&&&&&&&&&&&&&&&&&&&&&&&&&&&&&&&&
:&&&&&&&&&&&&&&&&&&&&&&&&&&&&&&&&&&&&&&&&&&&&&&&&
积&&&&&&&&&&&&&&&&&&&&&&&&&&&&&&&&&&&&&&&&&&&&&&&&
&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
3+3=6(人)&
3&2=6(人)或2&3=6(人)
2+2+2=6(人)
2&3=6(人)或3&2=6(人)
&教学目标:
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一、想一想,填一填
1、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筐松果,每筐有(&&
)松果,就是(&&
)个(&&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一共哟多少个桃子?
有()盘桃子,每盘有()个桃子,就是()个()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
3&4=(&&&&&
)或(&&&&&&&&&&&
2&5=(&&&&&
)或(&&&&&&&&&&&
3、动物聚会
【知识梳理】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去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2、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例 题:动物聚会
1、看图想一想、连一连
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3、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1、 松果;6个3是多少?
加法:3+3+3+3+3+3
乘法:3&6或6&3
T桃子:3个6是多少
加法:6+6+6
乘法:3&6或6&3
2、 根据图意列乘法算式
6个3相加,3&6或6&3
3个4相加,3&4或4&3
3个3相加,3&3
3、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
基础练习:
&1、书上习题试一试
2、&书上习题练一练
3、《资源与评价》基础练习
【拓展提高】
根据4&6将下面的图形补充完整
本节课把整个学习过程交给学生,无论是在室外还是室内,都把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力争让学生在独立观察、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合教材,在数学活动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图文】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大小:3.3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连一连(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本题难度:0.45&&题型:计算题
连一连(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来源: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015年单元测试卷(3) |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2016春o纳雍县校级月考)连一连.
(2014秋o同心县校级期末)“连一连”显身手.
连一连.从下面盒子中任摸一个球,可能性是多少?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连一连(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再连线即可求解.
【解答】解:连线如下: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连一连(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主要考察你对
“” “” “”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1.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整数合并成一个整数的运算。2.整数减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整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整数,求另外一个整数的运算。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法算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