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黄瓜叶片边缘干枯用了磷铵和钾肥叶片黄了向里弯曲变黄。该如何解救

《无公害蔬菜日光温室生产施肥技术》
无公害蔬菜日光温室生产施肥技术日期:
  1.无公害蔬菜施肥现状及问题   1.1施肥量过大引起土壤盐害 白城市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一般都亩施鸡粪或其它厩肥5000kg,磷铵100~150kg,钾肥150kg,尿素30~50kg,在生育期还要追施尿素或硝铵数百公斤。这样的施肥不仅降低了蔬菜的品质,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肥料,造成土壤盐渍化,导致收益下降。   1.2追施肥方法不合理白城市的日光温室底肥施用采取了深施、分层施用技术的科学方法,这样既满足了不同时期植株对养分的需要,又防止了养分损失。但追肥方法极不合理,主要是把肥料放在进水口,放水冲施,这样造成施肥不匀,养分随水流失、转化、挥发等。同时追肥品种单一,在整个生育期仅追硝铵或尿素,造成土壤和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影响蔬菜的品质。   1.3其它元素和微肥重视不够蔬菜的生长不仅需要氮、磷、钾大量营养元素,而且对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也必不可少。蔬菜生长过程中只要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就会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但许多菜农对中微量元素重视不够,施用较少或不施,使得日光温室蔬菜发生元素缺乏症,从而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2.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施用技术   2.1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   一般日光温室蔬菜每年要亩施腐熟且经过无害化处理的优质有机肥5000kg,大中小棚亩施用量kg。   2.2适量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量   以黄瓜为例简单介绍一下肥料施用量的计算。当前白城市日光温室黄瓜生产水平在kg/亩, 现在按亩产量10000kg,土壤肥力产量按2000kg计算,还需补充生产8000kg黄瓜所需的养分。按黄瓜单位产量所需养分量,植株还需吸收纯N 8kg,P2O512kg,K2O13kg。如果亩施5000kg鸡粪,当季的利用率按大田试验结果25%计算,鸡粪可提供纯N3kg,P2O519.2kg,K2O10.63kg,这样除了钾不能满足黄瓜生长所需的要求外,氮肥相差不大,磷肥还有一定量的富余。如果按大田试验结果,还需给黄瓜补充硫酸钾,即可满足生产10000kg黄瓜所需的三大元素的要求。   2.3合理施肥   2.3.1选择施用后对蔬菜品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肥料品种,如钾肥要施用硫酸钾肥料,不能施用氯化钾肥料;氮肥施用中要选择铵态氮或酰氨态肥料,少用或不用硝态氮肥料。这样既可获得高产,又能降低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提高蔬菜品质,同时还能降低硝酸盐对土壤的污染。   2.3.2要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底肥要深施、浅施相结合,以满足蔬菜不同生育时期对肥料的需求。采取普施和集中施用相结合,以满足苗期对肥料的需求和提高利用率;追肥最好采用沟施和穴施,且要化肥和人粪尿交替施用,施后浇水的办法进行,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土壤中的积累。   2.4有针对性的施用微肥和其它元素肥料   由于日光温室蔬菜生长期比较长,易造成各种养分的缺乏,因此,除在底肥中施用锌、铁、硼等微肥外,还要在生长期不定期地喷施复合肥和其它元素肥料,这样不但会起到增产作用,还能改善蔬菜的品质。   2.5推广施用蔬菜专用肥   蔬菜专用肥是根据蔬菜每个品种的需肥量配制的一种高效复混专用肥。它具有养分全、肥效快、易吸收、施用方便等优点,可改变菜农盲目施肥,过量施用某一养分的缺点,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   3.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肥料种类   3.1有机肥厩肥、沼渣、沼液、饼肥、人粪尿、绿肥、作物秸秆、堆肥。其中的厩肥、人粪尿、堆肥必须经过高温堆沤,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符合相关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氨基酸肥料等。   3.2无机肥主要包括尿素、磷酸二铵、重过磷酸钙、硫酸钾等,以及按农技部门配方施肥方案配制的以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肥。   3.3微生物肥料包括根瘤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光合细菌肥料等。   3.4叶面肥料以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殖酸为主配制成用于叶面喷施的肥料,包括以微量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植物生长辅助肥料配制的叶面肥料。   4.无公害蔬菜生产禁止使用的肥料种类   4.1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所使用的商品肥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对于实行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管理制度的肥料品种,必须使用获证企业产品,以保证肥料质量和可靠性。   4.2 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4.3 禁止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以及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丛书:果树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南.pdf 21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公 害 简 介
一、发展无公害水果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需要
随着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对我 国
水果生产提 出了更高要求 ,不仅要保 障社会上水果 的消费供给 ,
而且要面对市场 ,适应市场 ,寻求水果 自身的发展 。同时,我 国
经济 的快速稳定增长 ,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食物消费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 。回归大 自然 ,消费无公害食 品,已成为新时期消
费的潮流和市场走 向。但是环境污染对水果的卫生质量造成 了很
大威胁 ,食物 中毒事件不断见诸报道 ,已引起人们 的广泛关注 。
人们对环境保护 ,对消费无公害水果 的意识大大增强 ,迫切 需要
政府及有关部 门采取措施 ,发展无公害水果 ,满足人们绿色消费
的需要 。发展无公害水果 ,不仅可 以提高我 国果 品质量 ,而且可
以树立我 国水果 的品牌 ,有利于扩大影 响 ,增强水果 的市场竞争
力 ,从而提高水果生产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
(二 )树立环境保护国际新形象的需要
当前环境 问题 已经成为 国际政治的热点,国际社会和联合 国
有关机构 已制订 了范围广泛 的国际环境公约和法律规定 。控制污
染 ,保护环境 已成为国际合作 的重要行为准则 。我 国政府 已先后
签署 了包括关于保护臭氧层 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在 内的
项保护资源和环境 国际公约 、协定 ,并率先制定出 《中国
纪议程》,提 出发展无公害水果 。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业 ,有效地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无公害水果的生产 ,同时促进我 国对
国际环境公约 、协定的贯彻和落实 ,表示我 国对人类环境 问题高
度负责的政治态度 ,从而有助于树立我 国在 国际上 的 良好形象 。
发展无公害水果,生产和消费安全 、优质 、营养的无公害水果 ,
是人类饮食文化的变革 。提倡无公害食 品,也就是提倡一种新 的
饮食文化 ,一种新 的消费观念 ,一种新 的生活方式 ,一种新 的与
环境共处的依存关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
(三 )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 “三废 ”的大量排放与农用化
学物资的大量施用 ,导致农 田受污染的情况十分严峻 ,果品质量
受到影 响 ,部分地 区的果 品受到较严重 的污染 。发展无 公害水
果 ,首先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 “无公害 ”质量要求 ,一旦产地
受到污染 ,就失去 了无公害水果生产 的基本条件 。因此要创建和
保持无公害水果基地 ,就必须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 。其次 ,就是
要推广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 ,合理使用农用化学物质 ,树立环境
保护 的观念 。所 以发展无公害水果的同时,可 以加大生态环境建
设与保护的力度 ,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二、发展无公害水果的指导思想
产地符合一定条件 、生产符合一定规 范 、产 品符合一定标
准 ,认证符合一定程序 的,取得合法环境 品质优 良特征标志的水
果叫无公害水果 。无公害水果既要有优质水果的营养 品质 ,又要
有健康安全 的环境 品质 。这种特殊性也就是无公害水果的商品特
殊性 ;无公害水果是一种具有独特标志的专利性产 品。这种独特
标志包含 了其生产技术 的独特性 、管理办法 的独特性 。开发无公
害水果是有别于一般性水果生产 ,它必须有 自己一套完善 的运作
机制 ,并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 。
我 国农业 由温饱型生产 向小康型生产转变 的形势下 ,市场对
水果需求多样化 ,无公害水果应运而生 ,并将加快无公害水果的
开发进程 。无公害水果是水果走向市场 ,顺应世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热门搜索:
黄瓜的栽培
  露地栽培
  一、品种选择
  应选择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商品性好,适宜春露地栽培的品种,有津春4号、中农大11号、中农大12号、博美4号、德瑞特902、中农12号等;适合秋露地栽培的品种有津优3号、津研2号,唐山秋瓜等。
  二、育苗
  苗龄大约35天左右,壮苗标准:子叶完好,有3-5片真叶,节间较短,叶柄与主蔓的夹角45度,叶色深绿,叶片肥厚,茎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三、施肥做畦
  整地、施肥腐熟的有机肥5立方米,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定植前翻耕作畦,畦宽1.2米,高15厘米以上,并地膜覆盖。
  四、定植
  1、定植期的确定  在确保定植后不受冻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承德地区一般在4月末五月初定植。温度指标要求:最低夜温高于5℃,0-10厘米处土壤温度高于12 ℃。秋露地黄瓜采用直播的方法。
  2、定植密度& 株/亩,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用暗水法定植。
  3、田间管理& (1)插架:定植后及早插架,防风抽苗,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离根部8-10厘米左右。(2)绑蔓:采用“8”字方法绑蔓,防治磨伤茎蔓和茎蔓下垂。每2~3节绑一次,应在下午进行,上午茎蔓易折断,绑蔓的松紧度应抑强扶弱,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适当绑得紧一点,并使生长点高矮一致。(3)整枝与掐尖:主蔓结瓜的应去掉所有的侧枝,侧蔓结瓜的在结瓜后留一至两片叶掐尖,并打掉所有的卷须。当茎超过架头时要及时掐尖,促进下部瓜的生长,也可以采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长。(4)肥水管理:及时浇水与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数依天气、生育期而定。缓苗水在植后5~7天浇;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根瓜长10~12厘米时浇催瓜水;结果期浇水每5~7天浇一次。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催瓜肥在根瓜坐住后追施,盛瓜肥在根瓜采收后进行。提倡使用有机肥追肥。
  生理障碍
  一、化瓜
  当瓜长8~10厘米左右时,瓜条不再伸长和膨大,且前端逐渐萎蔫、变黄,后整条瓜渐干枯。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水肥供应不足;结瓜过多;采收不及时;植株长势差;光照不足;温度过低或过高等。
  二、苦味瓜及其成因
  主要是因为果实中苦味物质葫芦素所致,造成苦味瓜的主要原因是偏施氮肥、浇水不足等。环境条件不适也可造成苦味瓜的形成,持续低温、光照过弱、土壤质地差等。
  三、畸形瓜
  主要症状有蜂腰瓜、尖嘴瓜、大肚瓜、弯瓜、僵瓜等。形成原因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如水肥管理不当造成植株长势弱;乙烯利处理不恰当等;温度过高、过低造成授粉受精不良;高温干旱、空气干燥也可形成畸形瓜。另外土壤缺硼、钾时可形成畸形瓜。
  四、低温障碍
  1、症状& 黄瓜耐低温能力较弱,连续低温会引发出多种症状:播种时地温过低,种子发芽和出苗延迟造成黄弱苗、沤籽或发生猝倒病、根腐病等。有些出土幼苗子叶边缘出现白边,叶片变黄,根系不生长;地温如果长时间低于12℃,根尖变黄或出现沤根、烂根现象,地上部开始变黄。定植后发生寒害或冻害后,出现叶色深绿,叶缘微外卷,大叶脉间出现黄白色斑,冻害加重后扩大而连片。或植株发根缓慢,或不发根,或者花芽不分化,整个植株生长瘦弱,出现花打顶,甚至叶片枯死至全株枯死。
  2、防治方法& (1)选用发芽快、出苗迅速、幼苗生长快的耐低温品种。(2)把浸泡后快发芽的种子置于0℃冷冻24~36小时后播种,可增强抗寒力。(3)避开寒冷时段育苗、定植。在棚里生火炉或基加地热线等提温措施。(4)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5)在寒流侵袭之前喷植物抗寒剂,每亩100~200毫升10%宝力丰抗冷冻素400倍液或3.4%碧护可湿性粉剂7500倍液或或红糖50克兑水一桶再加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6)如气温过低已发生冻害,要采用缓慢升温措施。如久阴晴天后用草帘遮光,使黄瓜的生理机能慢慢恢复,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五、缺素症
  1、缺钾症& 叶缘出现轻微黄花,接着叶缘枯死,随着叶片生长叶向外侧卷曲。防治方法是及时补施钾肥,再补施钾肥的同时应与补铁同时进行。
  2、缺镁症& 黄瓜下部叶片叶脉间的叶肉逐渐失绿变黄,进一步发展,除了叶缘有一点绿色外都变黄,严重时上部叶片也从内侧变黄。防治方法是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土壤呈酸性影响钙镁的吸收。缺镁时可叶片喷施1%-2%的硫酸镁等,注意补镁的同时应结合补钾补锌。
  3、缺硼症  缺硼时生长点坏死,花器发育不完全,叶、茎、果停止生长,叶缘黄化,黄化部分较宽,果皮上有裂纹。防治措施增施厩肥,不要过多的施用石灰,合理浇水。及时补充硼肥,可使用螯合硼系列,避免单一施用硼砂类的肥而造成对土壤伤害
  六、土壤盐渍化障碍
  1、症状& 日光温室或大棚由于连年大量施入化肥,加上棚内高温促进地表水分大量蒸发,造成土壤矿质营养随水分上升累积于土壤表层,加上棚膜周年覆盖,室内土壤不受雨水冲淋,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长期积累地表的盐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苔。不仅影响根系生长和水分、养分的吸收,还会诱发缺素症,如缺镁、缺钙、缺硼等。植株矮小生长慢,根系不下扎而聚集在主根周围,叶片小,叶色暗绿无光泽;开花结果少、瓜小、畸形瓜多、产量明显下降,严重时瓜秧萎蔫。
  2、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深翻土壤,尽量不用或少用在土壤中易形成盐类的化肥,如硫酸铵等。农闲时大量灌水压盐或是在夏季休闲期揭膜,让雨水冲淋压盐。用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提高耐盐能力,减轻或避免盐害;棚室内地膜覆盖可明显抑制地表蒸发,可起到一定的抑盐作用。
  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霜霉病
  1、症状& 属真菌性病害,其发病部位在黄瓜中上部叶片,在田间观察时应掌握以下要点,每日上午8时左右,看叶背面是否有水浸状、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霉层,若具备这三点可确诊为霜霉病。适宜发病环境是温度16~22 ℃,相对湿度在83%以上。该病病菌有两怕,即怕干燥、怕高温。干燥时病菌3~5天自然死亡。在棚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把温度控制到45℃2小时,在喷施适当的药剂防治,很容易的控制此病。
  2、防治方法& 可选用安克、普力克、灭克、霜脲锰锌、抑快净、金雷多米尔和阿米西达。另外,在防治霜霉病时,要注意细菌性角斑病的同时发生,可以在防治霜霉病的药剂中,加入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
  二、灰霉病
  1、症状& 可危害瓜、叶片和茎蔓。危害瓜条多先侵染败落的花,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后,再进一步侵染到幼瓜,被害小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其上密生灰白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为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病斑,直径20~50毫米,病斑边缘明显,表面呈浅红褐色,生有少量灰霉。茎蔓受害引起局部腐烂,严重时病茎折断,整株死亡。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温室内本病常在入冬后湿度大、放风不及时且温度低时开始发生。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病害则停止蔓延。
  2、防治方法& 保护地内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亩250克,熏3~4小时。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或2.5%适乐适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利霉康500倍液,或25%阿西米达悬浮剂1500倍液。每6-7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沾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25%适乐时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三、白粉病
  1、症状& 先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厚密,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呈黄褐色干枯。茎和叶柄上也产生与叶片类似病斑,密生白粉霉斑。在秋天,有时在病班上产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此病在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初期霉层下部表皮仍保持绿色,与其它叶部病害容易区别。此病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0~25℃, 适宜相对湿度是35~45%。所以,白粉菌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冷不热、不干不湿。幼嫩、徒长的植株易感此病
  2、防治方法& 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在定植前按每亩用硫磺粉1.8公斤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白粉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在黄瓜生长期间,硫磺粉可减量一半,时间减为一夜即可,隔5~7天再熏闪一次,效果良好。
  四、病毒病
  1、症状& 黄瓜病毒病主要危害叶和瓜。苗期、成株期均能发生。幼苗期发病子叶变黄枯萎,幼叶浓绿与淡绿相间呈花叶状。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节间短而粗,叶片明显皱缩增厚,新叶呈黄绿相间花叶,病叶严重时反卷,病株下部老叶逐渐枯黄。瓜条发病后停止生长,表面呈深浅绿相间的花斑。严重时瓜表面凹凸不平或畸形,发病重的植株,节间缩短,簇生小叶,不结瓜,导致萎缩枯死。主要靠蚜虫、飞虱、田间操作传播。在高温、干旱、日照强的条件下发病重。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蚜虫多时发病重。
  2、防治方法& 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移栽后立即用“天达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喷雾和灌根,促苗防病。
  发病初期可用20%毒克星500倍液或20%病毒A500液喷雾,每7天一次。
  五、细菌角斑病
  1、症状& 幼苗期子叶上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病斑稍凹陷,后变褐色于枯。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干后形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土壤中的病菌通过灌水、风雨、气流、昆虫及农事作业在田间传播蔓延。病菌由气孔、伤口、水孔侵入寄主。发病的适宜温度18一26℃,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愈大,病害愈重,暴风雨过后病害易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的地块,病害均较重。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铜制剂使用过多易引起药害,一般不超过3次。喷药须仔细周到地喷到叶片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六、根结线虫
  1、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根受害后发育不良,侧根多,并在根端部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有时串生,初为白色、质软,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时龟裂。被害株地上部分发育不良,叶色黄,天早时萎蔫枯死,易误认为是枯萎病株。根结线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27℃时繁殖一代需25-30天,幼虫在10℃时停止活动,55 ℃经10分钟死亡。线虫多在20厘米深土层内活动,以3-10厘米土层内最多。线虫靠土壤、病苗、灌溉水、农事作业等传播蔓延。地势高、土壤疏松、盐分低的条件下宜于线虫活动,有利于发病,沙土地、重茬地发病重。在无寄主的条件下,线虫在土中可存活1年。
  2、防治方法& 土壤消毒:种植前结合深翻亩施用石灰氮80公斤,土壤用1.8%虫螨克乳油每平方米1-1.5毫升兑水6升消毒,或每亩用米乐尔3%颗粒剂4-6公斤,拌干细土50公斤撒施;生长期再用1.8%虫螨克乳油1 000-1 500倍液灌根1~2次,间隔10-15天。收获后田间彻底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可用以沤肥。另外亩施用两吨沼渣可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有条件的地方在蔬菜采收结束后可种一茬水稻效果更好。黄瓜叶片出现病斑_百度知道
黄瓜叶片出现病斑
我有更好的答案
然后再传播到温室黄瓜。高湿是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病菌产生的孢子囊需要83%以上的相对温度。  3、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及叶面产生白色圆形粉状斑点,扩大后成片,长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重病的地块实行二年以上的轮作,及时通风降湿,随着病情的发展。  3、4号、满园绿、碧春,孢子囊萌发和侵入都需要有水滴或水膜,该病可常年发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为霜霉属真菌侵染的病害,主要靠气流和雨水传播,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黄色斑,最适宜的温度为15~22℃。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者喷施1:1:100的尿素和糖的混合液,生出芽管,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或70%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津春2号、津杂2~4号。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是每55立方米用硫磺粉0、伤口等处侵入。高温和高湿是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重要条件。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0~30℃。叶部病斑为水渍状,后为浅褐色,有轮纹,边缘明显,因此叶面的水滴或水蟆是霜霉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如通风不良,湿度过大,低温高湿,重茬的地块发病重,每7~10天喷一次。  三,病菌仍能萌发。在栽培管理中,以后变为黄褐色斑,干枯。  可选用40%福星乳油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靠气流、灌溉水、雨水,土壤缺水或灌水过量。靠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温室传到大田,然后再传到温室。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从温室黄瓜传到大田黄瓜,减少浇水次数。加强通风、津杂1,圆形或卵圆形凹陷斑,湿度越大越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但是相对湿度低于25%时,病斑中间有时产生褐色霉层。茎部被害,导致叶发病,均容易发生该病,褪色,病部逐渐变软腐烂,再从大田传播到夏秋黄瓜、昆虫、农事等传播,从气孔、水孔。  2。叶面干燥孢子囊不能萌发。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白粉病菌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津研2号,温度调节不好,昼夜温差较大  1.症状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瓜、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药剂防治,保护地湿度大,通风不及时,相对湿度在90%以上、4号、津春2、3号.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增强光照.症状该病主要危害黄瓜的花及幼瓜,连续防治3~4次。  四、黄瓜灰霉病  1,病害则停止蔓延、春香等,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保护地熏蒸消毒。初发病时,叶背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的小斑点。  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上午。如津研4号。在有水的条件下。  ⑥45%百菌清烟剂、栽培管理有密切的关系。白粉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超过30℃或低于10℃时病菌受到抑制,提高功能叶片糖总含量,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温度是该病发生迟早。被害幼瓜初呈水渍状,每亩每次250克。  ⑦5%百菌清或5%万霉灵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每7~10天用药一次,持续2小时后适当通风,使棚室温度逐渐下降,恢复正常温度。病斑后期质脆,易开裂穿孔。茎及果实上病斑水渍状,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并成为初侵染源,靠气流,水溅和农事操作形成再侵染、轻重的主要因素。孢子囊直接萌发,每次每亩250克,熏3~4小时。于发病初期喷洒50%DT800倍液,2~3天中死亡,分放几处于傍晚点燃后密闭一夜,次日早上打开门窗通风、长春密剌及山东密剌等。加强栽增管理,湿度过大的地块,并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后干枯死亡,不脱落。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为白粉菌科的白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闭棚前一天必须浇水、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但有时也危害茎和瓜。子叶受害,花被害后,长出灰褐色霉层,再侵染幼瓜,造成脐部腐烂,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的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6~7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  3,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最适宜的温度为25℃左右。在日平均温度12℃以下,湿度相对较大时发病重,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或农抗120生物制剂100PPm,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低温多雨的年份发病较普遍且严重,关闭大棚温室门窗,使棚室内的温度升到45℃.13公斤,锯末0.25公斤,容易使叶面出现水滴或水膜,就有利于该病菌的萌发和侵入。病菌侵入的温度范围是10~25℃、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1。在定植前先用硫磺粉或百菌清烟剂消毒,后变为淡灰色,病斑中间常产生裂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菌脓,并向果肉部分侵害。也可用粉尘剂于傍晚喷洒,有时也危害叶及茎。病菌多从花上开始侵染,引起病部腐烂,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浇水,初为水渍状,切忌阴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叶片初受害。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氮肥过多,通风透光不好,近圆形。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花。栽培密度过大,磷钾肥不足,通风不良,使果肉变色。  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棚室内通风透光,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植株较高的可将生长点向下压低一些。  药剂防治、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药剂防治,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结瓜后及时摘掉下部老黄叶,结露时间长,连续防治3~5次。  二、黄瓜白粉病  1,高于30℃时不适发病,温度越高对病菌的抑制作用越大,或80%绿得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强通风,膜下浇水,产生针头大小水渍状斑,后变淡褐色,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斑上产生白色菌脓,干后为一层白色透明膜。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每次每亩1公斤、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用1:2:300~400倍波尔多液.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灰葡萄孢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  3。如用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克:  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②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③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④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新品种。病花和病果落在茎、叶上,或用50%代森铵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5小时,清水洗净后催芽备用。  加强栽培管理,如密度过大,最高不能超过48℃,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⑤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腐烂,并有臭味,在保护地栽培的地区。病花和病果可造成再次传播。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在始花期点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五、黄瓜枯萎病  1.症状主要危害黄瓜的根茎基部。幼苗发病时茎基部变黄褐,子叶萎蔫下垂,根茎部腐烂。成株期一般在结果初期发病,病株表现为从下向上逐渐萎蔫下垂,似缺水状。数日后,病株茎基部缢缩并有琥珀色的胶状物流出,在潮湿的情况下,茎基部会长出粉红色或白色的霉层,切开茎基部可以看到维管束变褐,这是枯萎病的重要特征。随着病情发展,病株很快枯死,茎基部易纵裂成麻丝状,很容易拔起。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镰刀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病菌在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种子可远距离传播,土壤、粪肥、灌溉水、昆虫、农具等都可以传播病害。病菌生命力很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以上。因此土壤中病原菌的多少是病害发生程度的决定因素,也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连作地、土壤高湿、根部积水的地块,易促使枯萎病的发生蔓延。高温高湿是枯萎病发生的有利条件,在温度24~27℃,土温在25~30℃时,病害发生快。氮肥过多,酸性土壤(PH=4.6~6.0)发病较重。线虫多的地块及大水漫灌的地块发病均较重。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新品种。  与非瓜类蔬菜、葱韭等作物轮作,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采用高垄栽培和膜下浇水的栽培技术,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加强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嫁接防病,用根系发达耐低温抗枯萎病的黑子南瓜做砧木嫁接黄瓜,防效可达95%以上,是目前防治黄瓜枯萎病较理想的方法。  利用夏季日光消毒,每亩用1000公斤稻草,切成4~6厘米长,均匀撒在地面上,再均匀撒上100公斤石灰,然后深翻土地25厘米以上,盖上地膜,浇足水、然后密闭大棚或温室15~20天,当地表土温达到60~70℃时,对枯萎病菌及线虫都有较好的防效。  药剂防治。  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立枯净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7天灌一次,连续灌3次。  六、黄瓜黑星病  1.症状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叶、茎、瓜均可受害。幼苗发病子叶出现黄白色近圆形病斑,幼苗停止生长,严重时心叶枯萎,全株死亡。叶片发病,初为湿润状圆形斑,直径1~2毫米,淡黄色,后病斑易星状开裂穿孔。叶柄、瓜蔓及瓜柄受害、出现淡黄褐色大小不等的长梭形病斑,中间开裂下陷;病部可见到白色分泌物,后变成琥珀色胶状物,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瓜条被害,初产生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并有胶状物溢出,后变成琥珀色,病斑直径2~4毫米,凹陷、龟裂呈疮痂状,病部组织停止生长,致使瓜条畸形,温度大时可见天灰色霉层,瓜条一般不烂。黄瓜黑星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性角斑病叶上的病斑是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叶脉不受害,病叶不扭曲,病斑后期穿孔而不是星状开裂,瓜条被害溢出菌脓不变琥珀色,病瓜湿腐。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瓜枝孢菌侵染的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残体上、土壤中或附近在架材上及种子上越冬,从叶片、瓜、茎蔓的表皮直接穿入侵染,也可以从伤口或气孔侵入。病菌在5~30℃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以20℃为最适宜。保护地栽培重茬时间较长,种植密度过大,植株徒长,通风透光不及时,连阴雨时间较长时发现均较重。  3.防治方法种子检疫是防止种子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对种子田进行生产检疫、生产无病种子。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熏烟。喷药要均匀周到,幼嫩部分及生长点要喷到,每5~7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  七、黄瓜疫病  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叶及果实。幼苗受害多从嫩尖染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萎蔫腐烂,病部明显缢缩,病部以上的叶片渐渐枯萎,造成干枯秃尖。叶片发病,出现圆形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潮湿时病斑很快扩展成大斑,边缘不显显,全叶腐烂。成株期发病,多从嫩枝,侧枝茎基部发病较多,病部水渍状暗绿色,明显缢缩并腐烂,病部以上茎叶枯死,病茎维管束不变色。瓜条受害,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凹陷斑,湿度大时病害发展迅速,瓜条萎缩,后期病部长出稀疏灰白色霉层。黄瓜疫病与枯萎病的区别。疫病茎基部维管束不变色,在后期病部长出稀疏灰白色霉层,而不是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黄瓜疫霉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种子、垃圾、肥料都能带菌,并通过灌溉水、气流及风雨传播发病。疫病的发生流行与小气候有密切关系,高温高湿利于病菌的发生发展,发病温度范围为5~37℃,适宜温度为28~32℃。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重茬地、连阴雨天、浇水过勤、湿度大、排水不良、土质粘重、施用末腐熟的有机肥等,均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轮作。  采用高垄栽培,垄面覆地膜或麦草,采用膜下暗灌,及时排除田间水,做好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工作。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病叶并销毁。  种子消毒。可选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洗净晾干备用。或选用种子重量的0.3的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600~8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催芽备用。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和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1: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10~15天灌根一次,连灌3~4次。  八、黄瓜炭疽病  1.症状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期发病,子叶边缘出现半圆形病斑,稍凹陷。成株期发病,叶片病斑近圆形,大小不等,初为水渍状,很快干枯成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常有几个小病斑连成不规则的大型斑,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产生粉红色粘稠状物,干燥情况下,病斑常开裂、穿孔。茎和叶柄上的病斑为椭圆形或梭形,深褐色,稍凹陷。瓜条上的病斑圆形,褐色,稍凹陷,中部开裂,后期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粘稠物。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刺盘孢属真菌浸染的病害,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种子表面、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在适宜的条件下侵入寄主引起发病。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相对湿度87%~95%,适温为24℃时最适宜发病,湿度小于54%时不发病,温度高于28℃时发病轻。保护地栽培通风透光不好,浇水过多,连年重茬,氮肥过量,植株徒长均有利于发病。3.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从无病的植株采种。  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通风透光,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并控制湿度在70%以下。增施磷钾肥,实行轮作,发现病株后及时清除病叶、病瓜,并及时用药防治。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4次。  九、黄瓜菌核病  1.症状主要危害茎和果实,多发生在茎基部和主侧枝分杈处,最初产生淡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呈淡褐色,病部表面着生白色菌丝,茎杆内部生有黑色菌核,病部以上枝叶萎蔫枯死。果实染病多从瓜头发病,初呈水浸状腐烂,表面长满白色菌丝及黑色菌核。叶部发病为灰色至淡褐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病部湿腐、长了稀疏的霉层。苗期发病幼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并很快绕茎一周,造成幼苗猝倒。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核盘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越夏,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子囊孢子,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带菌的病花可引起再次侵染。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温度在13~20℃时有利于子囊孢子萌发,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8%~100%。菌核萌发最适宜温度为15℃时左右,在超过50℃时5分钟即可死亡。保护地栽培连作时间长,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通风早、通风量大、湿度小、光照足的发病轻。  3.防治方法土壤消毒。保护地夏季深翻30厘米,将菌核翻到土下,灌水10天以上,使子囊盘无法出土。  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采用高垄栽培,盖地膜、膜下灌水。发现中心病株后应及时清除并用药防治。  加强通风透光,防止温度偏低,湿度过大的现象出现。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每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  十、黄瓜蔓枯病  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茎和叶。茎和基部发病时,产生圆形或梭形黄褐色,油浸状、病斑稍凹陷,并生有琥珀色胶状物,表面散生小黑点。叶片发病后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型病斑,有的病斑自叶缘向内发展呈V型或半圆型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叶片病斑直径10~35厘米,少数病斑更大。病叶自下而上枯黄,不脱落,严重时只剩顶部1~2片叶。  蔓枯病与枯萎病的区别:蔓枯病多从茎表面向内部发展,维管束不变色,不会全株死亡,这是与枯萎病的重要区别。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蔓枯病为甜瓜球腔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主要以灌溉水、气流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种子带菌可引起子叶发病。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和徒长,连年重茬的地块容易引起发病。  3.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  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增强植物抗性,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温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或40%福星乳油800倍液,每7~10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4次。  十一、黄瓜化瓜症的发生及防治  1.症状主要表现在新坐下的瓜纽或正在发育中的小瓜条停止生长,并由瓜尖开始逐渐变黄、干瘪,最后干枯脱落。  2.发病原因化瓜的主要原因是在雌花谢花时灌水过多,土壤透气不良,根系活力较弱,或大瓜摘的过晚,各器官争夺养分,造成幼瓜养分供给不足而黄化。在连续阴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产物少,新坐下的幼瓜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而停止生长。另外光照不足,温度高、光合产物少,营养消耗得多,造成幼瓜营养不足。在氮肥充足,水量过大,光照不足,植株徒长的情况下,幼瓜的营养生长得不到充分的供给,也易造成化瓜。  3.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控制浇水,加强通风,增加光照,提高光合强度,控制好温湿度,防止瓜秧徒长,适时采摘及适度疏瓜。  十二、黄瓜“花打顶”的发生及防治  1.症状黄瓜的“花打顶”主要发生在苗期或定植初期,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生长点不再向上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开花节位上升,严重的在顶端开花,开花后瓜条不伸长,同时瓜秧停止生长。  2.发病原因干旱、缺肥、夜温低于15℃,土壤盐分浓度过高,根系受到伤害等因素。  3.防治方法在育苗时,加强水分和温度的管理,多施有机肥,适时移栽,并避免移栽时伤根,避免大水漫灌和田间积水,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适当摘除雌花,以促进生长。如果供肥不足,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十三、畸形瓜的发生及防治  1.症状及产生的原因弯曲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种植过密,结果较多,或摘叶多,雌花小,发育不全,干旱伤根,造成营养供给不足。  粗尾瓜及细尾瓜。结瓜多,土壤缺肥营养不足、干旱,或土壤盐分浓度高的条件下种植的黄瓜均易产生细尾瓜。  在钾、氮和钙素不足的情况下种植黄瓜,粗尾瓜发生较多。缺钾的地块易产生粗尾瓜。密植,光照不足,摘叶较多,高温也易产生粗尾瓜。  蜂腰瓜。高温干旱,低温多湿,多铵缺钾,缺钙和硼是蜂腰瓜发生的主要因素。  2.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摘除下部的黄叶,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防止大水漫灌,加强通风降湿。增施有机肥,及时补施钾肥和硼肥。。  2
采纳率:80%
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在雨水多的时候,病斑小,病斑近圆形;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后期开裂,往往破裂,这种是炭疽病。&#160,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  黄瓜霜霉病 - 导致叶子有黄斑  苗期,绕茎一周,植株枯死,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成株期均可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接,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成叶染病,一般较前者迟落架7-12天。主要为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受叶脉限制,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这种叫霜霉病。还有一种病斑是近圆形,稍凹陷,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于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该病症状的表现与品种抗病性有关,感病品种如密刺类呈典型症状,病斑大,易连结成大块黄斑后迅速干枯;抗病品种如津研、津杂类叶色深绿型系列,褪绿斑持续时间长,在叶面形成圆形或多角形黄褐色斑,扩展速度慢,病斑背面霉稀疏或很少。    黄瓜炭疽病 - 导致叶子有黄斑  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发病,直径4---18毫米,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黄褐色;茎蔓与叶柄染病目前黄瓜叶片上常见的叶斑有两种,一种是多角形,在叶背面可以看到很多的黑霉,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当牵引黄瓜蔓上架时 , 如发现病害, 可用老的无毒高脂膜增产剂(乳剂)200倍液每隔8天喷 1 次 , 共喷 3一 4 次 , 防治效果达 8 0 % 一90 %。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瓜叶片发黄镶金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