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什么时候栽

水稻什么时候开始晒田?怎么晒田?
一,晒田的具体时间:
晒田应根据不同栽期、不同的土壤类型、水源条件、田间苗情按 “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适时排水晒田(一般水稻移栽后40天左右)。晒田时间:5月15日前移栽的田间苗数已达最高苗,应立即排水晒田;6月1日前移栽预计在7月1-2日达到晒田标准;6月1日后移栽的无论田间苗数是否达到晒田标准都应在7月5日左右进行晒田。
晒田一般应在分蘖末期,拨节初期进行。晒田过早,影响有效分蘖的产生与生长,晒田过晚,新分蘖过旺生长,延迟幼穗分化速度。分蘖力中等的,每穴达到25-30个蘖时应排水晒田。
二,如何晒田:
1、晒田应按照“看天、看地、看苗”的原则来确定晒田程度,以“下田不陷脚,田间起裂缝,白根地面翻,叶色退淡,叶片挺直”为晒田标准。对苗数足、长势旺的田块应早晒、重晒;对苗数少、长势弱的田块应轻晒或晾晒;对冷浸下湿田应早排水露田;对保水性差、水源无保障的田块实行晾晒或不晒。晒田时间长短要因天气而定,如晒田期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小,晒田的天数应少些;如气温低、湿度大的阴雨天气,则晒田天数应多些,晒田时间一般控制在5-7天。
2、根据水稻发育进程推测,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此时水稻对水分需求最为敏感,缺水会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因此,晒田后必须立即复水,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对田间秧苗长势差、缺肥的水稻田块晒田后亩追施尿素2-3公斤、钾肥2-2.5公斤。
三,晒田的作用:
1、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
当水稻分蘖已达到一定数量即够苗后,我省从时间上来看是6月末左右为有效分蘖终止期,早分蘖的能成穗,终止期后分蘖的不能成穗或只成小穗。在生产上通过晒田的方法,可使高位幼小分蘖芽得不到水肥供应而停止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使主茎和大分蘖获得更多的养分供应,为壮秆大穗打好基础。
2、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
插秧后至晒田前较长时间内田面保持一定的水层,导致耕层土壤内通气性差,好气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缓慢,不利于根系生长。通过晒田处理,大气可直接进入耕作层中,使土壤内的通透性增强,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耕层内氧气的含量。晒田后新根数目增多,促进根系下伸,扩大了根系活动范围,增强了吸收能力。
3、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通过晒田可使氮素代谢水平下降,控制营养生长速度,提高碳素代谢能力,促进碳水化合物积累。同时也抑制了节间的生长,稻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长度变短,秆壁变厚,茎秆组织较紧密,因此也增强了株体抗倒伏的能力,也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较多的养分来源。复水后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由茎、鞘向幼穗转移,促进了幼穗发育,水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满足了幼穗生长发育的养分的供应量,为形成穗大粒多打好基础。
4、降低田间温度,抑制病虫危害。
水稻的许多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都与稻株间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如稻瘟病在田间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适于病菌的繁殖与侵入。白叶枯病在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发病严重。水稻潜叶蝇及二化螟虫等,它们卵的孵化和为害时,也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通过晒田降低了株丛间的空气湿度,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环境,破坏了病菌与虫卵繁殖传播条件,抑制了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程度。
综合编辑:农民关注,转载标明来源
朋友们,“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是一种职业,要成为职业农民你准备好了吗?
觉得不错,赶紧转发朋友圈告诉身边的人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水稻种植季节_中国百科网
水稻种植季节
    
  根据水稻的种植季节,在生产上,可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连作稻)。双季稻中第一季种植的水稻叫早稻,   第二季种植的水稻叫晚稻。单季稻,也叫中稻,每年在同一块稻田里种植一季水稻。北方地区受温度影响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水稻,即单季稻。南方地区...
收录时间:日 09:15:23 来 源:未知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水稻什么时候开始栽培
水稻什么时候开始栽培
09-04-16 &匿名提问
旱稻与水稻的不同要了解稻,最基本的分法,往往先根据稻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也就是水份灌溉来区分,因此稻又可分为水稻和旱稻。但多数研究稻作的机构,都针对于水稻,旱稻的比例较少。旱稻又可称陆稻,它与水稻的主要品种其实大同小异,一样有籼、粳两个亚种。有些水稻可在旱地直接栽种(但产量较少),也能在水田中栽种。旱稻则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就算缺少水份灌溉,也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结出穗来。旱稻多种在降雨稀少的山区,也因地域不同,演化出许多特别的山地稻种。目前旱稻已成为人工杂交稻米的重要研究方向,可帮助农民节省灌溉用水。有一说最早的旱稻可能是占城稻。中国古籍宋史《食货志》就曾经记载,“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但目前仍有争议,原因就在于学者怀疑以地区气候来论,占城稻有可能是水稻旱种,而非最早的旱稻。缅甸有一种旱稻,生长在山坡,被称为山坡稻,是野生水稻的第二代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最高可以在2500多米的澜沧江高原上种植,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份地方都有稻米生长。在2003年统计,全世界的稻作产量高达5亿8900万吨。在亚洲就有5亿3400万吨的产量。而全世界稻田总面积可达150万平方公里。目前,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为泰国。稻米收成在不同的地区,稻米一年中收成的次数也是不同的。在东南亚、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等纬度较低的地区,稻米一年能收成三次;中国长江流域一年能收成两次;而在中国北方、朝鲜半岛、日本等纬度较高的地区稻米一年只能收成一次。在湄公河下游,两年可收成七次此外,稻米收成有时会因为一些天灾或动物而造成歉收。天灾方面包括河水泛滥、洪水暴雨、干旱和山火等。而造成祸害的动物则主要为福寿螺、老鼠和蝗虫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水稻三超栽培技术 水稻三超技术即“优质超级稻、宽行超稀植、安全超高产”的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和品质,降低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对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和质量效益型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用优质超级稻品种 为了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品种选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叶挺举、比叶重大、丰产性突出并品质优良的品种。今年五常市选用的水稻品种主要以五优稻一号为主,该品种生育期138~14天左右,平均株高1.05m左右,穴有效分蘖平均25~26株,株型收敛,叶片挺举。该品种最大特点是米质好,适品性强。另外,可选用稻花香2号、松粳6号、五优稻C等优质高产品种。 二、巧夺积温,延长秧龄,培育壮秧 五常市属北方记寒稻作区。年平均活动积温℃无霜期只有135~140天左右。水稻的产量与熟期一般呈正相关,高产优质品种均为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一般情况下很难取得高产。然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稻品种性有限,这些限制产量的重要因素一般人为很难改变,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创造也适合高产品种发育条件才能达到水稻品质、产量再提高的目的。采用适时早育苗方法,巧夺积温,延长秧龄,培育壮苗的积极有效措施。一般要求3月中下旬开始扣棚,4月上中旬开始育苗,有条件的农产可采用两面三刀段育苗或一段超早育苗。两段育苗从3月上旬开始扣棚,3月中旬开始育苗,一段超早育苗3月中旬开始扣棚,3月下旬开始育苗,育苗时床土地化冻要达到15~20cm为宜,床土化冻后低于10cm播种后出苗慢,出苗不齐,出苗后生长缓慢、细弱,易得立枯病。采用早扣棚、早育苗技术,水稻苗在棚内比常规育苗提早7~10天,棚内积温增加70~100℃,采取一段早育苗,比常规提早25~30天,棚内积温可增加250~300℃。 降低水稻秧苗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播种量大,由于播种量大,水稻生长空间相对减少,植株间耳相争夺光照、养分、空气、水分,秧龄越长影响越严重,最后导致弱苗、病苗、老化苗,插秧后返青慢、分蘖晚、分蘖少,严重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水稻育苗要控制播量,普通超早育苗播种量不超过0.3kg/平方米,一段超早育苗播量不超过0.2kg/平方米,两段育苗的第二阶段4平方厘米不可缺少一株基本苗。通过控制播量,提高秧苗素质,普通旱育苗3~5苗,叶龄3.0~3.5片,苗高12~14cm,根数9~10条,百株干重13g以上,带蘖率30%以上:一段超早育苗苗龄40~50天,叶龄4.5~5.0片,株高15~17cm,根数15~17条以上,百株干重25g以上,带蘖率90~150%以上;两段育苗秧龄55~60天,叶龄5.5~6.0片,苗高20cm左右,根数23~27条左右,百株干重30g以上,带蘖率150~200%以上,实现壮苗移栽。 三、宽行超稀植 为了塑造水稻高产群体,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缓解水稻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最大程度上发挥边际效应,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及增强植株抗性,克服重病、早衰、倒伏,达到养根保叶活杆成熟,实现理想超高产指标。三超栽培在培育壮苗基础上,全部采用超稀植,插秧规格以33.3×20.0cm、36.3×20.0cm、(39.6+30.0)×20.0cm为主,栽培水平较高的农户可采用40×20.0cm、43.3×16.7cm,每穴插2~3株基本苗,两段育苗、一段超早育苗以及实现壮苗多蘖的农产,每穴插1~2株基本苗,钵体盘鱼苗每钵眼播1~2粒芽种,每穴插一钵眼苗。 四、农化两肥结合,配方施肥 水稻宽行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中,需要创造能促使水稻稳健生长的土壤环境。为此,三超栽培技术要条作农肥、化肥结合的配方施肥方法,在施优质农肥1.5立方米/667平方米基础上,化肥全部采用优质水稻专用肥。一般施N120~150kg/公顷,N、P、K微肥配制使用,N、P、K比例4∶2∶1,并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农肥、底化肥全部以全层肥施入,N、K的50%及P的全部于翻地前均匀施入,余下50%N于有效分蘖末期及孕穗期各施20~30%,K的50%于孕穗期施入。 五、采用生产A级绿色食品水稻植保技术 为了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实现三超栽培目标,采用三超技术的农产必须采用生产A级绿色水稻植保新技术。统一应用绿色食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法,禁止使用甲拌磷、氧化乐果、稻瘟净、异稻痘净、克瘟散等绿色食品禁用农药。浸种统一使用施保克,除草剂统一使用赛龙、水灵、农得时、草克星、威农、金秋等。杀虫剂可采用锐劲特、敌敌畏、杀虫双撒滴剂等,确保质量达标。 六、节水栽培 为了达到增产增效目的,三超技术采用水稻节水栽培技术。通过全旱整地,在秋、春翻地墓础上,实行早耙整平,边泡田、边刮平、边插秧及生育期内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方法,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水温养根保,活秆成熟,达到提高米质和产量的作用。参考资料: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常市农业委员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后逐渐向西传播,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发现者不可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可总结为“壮秧、减苗、扩行、调肥、控水”十字栽培技术,自1995年在全省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不仅适用于中产变高产,而且更适用于高产更高产;不仅适宜于单季稻栽培,而且适宜于双季稻栽培;不仅适用于湿润育秧栽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南方现在已开始了,在北方还应该晚一点吧,主要是看天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水稻是5月份,小麦是11月份。这是依照湖北北部地区说的,各地方都不一样,但是江南既种植水稻,又种植小麦的地方也就只有湖北北部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水稻先要培育秧苗,然后在栽培,大概在一个月之前就要开始了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昔、日本では トマトやきゅうりは 夏にならなければ、食べ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でした。 以前,在日本,番茄和黄瓜如果没有到夏天的话,就吃不到。しかし、 今では 一年中食べ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但是,现在一年当中都可以吃。ビニルハウスによる促成栽培の技术が、 进歩したからです。 这是因为用塑料棚暖房促成栽培的技术进步了。今でも、 秋や冬には トマトやきゅうりの値段は 少し高くなります。 即使现在,在秋天和冬天,番茄和黄瓜的价钱也会有点贵。少しくらい高くても、 买う人がおおぜいいます。 即使是贵那么一点,买的人也很多。汉译日 (1) 如果不下雨,庄稼就不生长。もし雨が降らなければ、农作物は成长しません。(2) 水稻原来是热带地区的植物。 稲は、もともと 热帯地方の植物です(3) 如果稍微休息一下就有精神。 もし 少し休めば 精神があります(4) 日本的蔬菜水果商店里卖各种各样的蔬菜啊。日本の野菜・果物の店でいろいろな野菜を売りま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当前位置: &&
2016年水稻栽种管理意见
时间:&&&&&&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当前,我市水稻栽种工作已陆续开展,各地要从头抓紧,提高播栽质量,重点抓好基肥施用、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插足基本苗等关键环节,加强栽后一种就管,一着不让抓好水稻生产,以秋补夏,努力实现全年粮食增产。
  一、今年水稻播栽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1、品种布局进一步优化
  据初步调查,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68.95万亩,比2015年秋收减少了2.98万亩。全市常规粳稻继续推广武运粳23号、南粳5055等优质高产品种,同时积极引进有苗头性的优质高产品种宁3908、常粳13-9、常粳14-7、武2917等进行试验示范。
  2、育秧水平逐步提高
  各地以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市级水稻高产优质示范方建设为载体,扩大示范了硬地硬盘育秧和流水线、基质育秧,有利于控制播量和提高秧苗素质。
  3、秸秆还田较为普遍
  随着各级对秸秆禁烧力度加大,秸秆还田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今年小麦收获期持续阴雨的情况下,小麦秸秆还田更为普遍,秸秆还田一方面有利于资源利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
  虽然我市今年水稻生产基础较好,但是仍存在着不利因素:一是直播稻面积仍较大。尽管近年来直播稻种植水平有所提高,但直播稻耕作仍较粗放,一些农户对适期播种重视不够,晚播田块仍占一定比例,对夺取水稻高产极为不利。二是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我市五月下旬雨水偏多,土壤粘烂,机械埋草旋耕难度大,不利于泥草混合,影响栽种质量。根据宜兴反应,大面积秸秆还田出现埋草较浅、泥草混合程度差且不均匀的现象,对提高直播和移栽水稻质量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三是水发苗明显。今年育秧期雨水多,水稻秧苗串高明显,秧苗素质不高,如果不能适时移栽,栽插植伤将会加重。
  二、水稻播栽要求
  各地要加强对水稻栽种的技术指导,确保水稻适期高质量栽种,夯实水稻生产基础。
  1、及早耕翻整田
  机插前应尽早进行旋耕整地,采用一旋一耙耕整技术。旋耕前提前灌水,泡水时间宜2-3天;浅水旋耕掌握田面水层2-3厘米;使用配套埋茬机械,耕深15厘米左右,达到泥草充分混匀。对于秸秆还田的田块,在机械切碎分散麦秸的基础上,先泡田1-2天、薄水旋耕旋深、再平整沉实,以减轻秸秆前期生物降解物质对种谷扎根立苗的影响。直播田块应在机收后立即耕翻,整平田面。大田整地做到田平、泥软、肥匀,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无浮渣等,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机插田块,整平后需适度沉实,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时栽插,机插稻最好在6月20日前栽插结束,争取早发壮苗。直播稻整平后即可播种,直播稻争取在6月15日前播种结束,力争早播,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
  2、提高栽种质量
  对于机插秧,要根据适宜移栽秧龄大小,科学安排移栽期,及早做好茬口衔接,确保做到适期移栽。机插时水层要控制在1.5-2.0厘米,栽插时秧苗入泥0.5-1.0厘米为宜,做到秧苗不漂不倒。机插秧一般在3-3.5叶期移栽,秧龄掌握在15~18天。机插常规粳稻一般亩插1.8~2.0万穴,每穴4苗左右,基本苗7~8万。对于直播稻,水直播播量一般2.5-3.5公斤,旱直播播量一般3.5公斤左右,播种时要力求均匀,以确保齐苗匀苗。播后若出苗不匀,可在5~6叶期进行移密补疏,确保全苗、匀苗。适期栽插且分蘖性较强的品种基本苗可适当减少,栽插期延迟且分蘖性弱的品种基本苗要相应增加。
  3、抓好基肥施用
  要施足基肥,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基肥亩用N、P、K含量为16:8:16或18:9:18的高复30公斤,旋耕时施用,促使肥泥混合。不提倡施碳铵、尿素等纯氮肥料。
  三、加强一种及管
  1、加强水浆管理
  机插稻活棵立苗期间歇浅水湿润灌溉,立苗后以薄水层灌溉为主,适当露田通气促进扎根;秸秆还田的田块,要做到短时间脱水露田通气,要反复脱水、上水,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秸秆腐熟,防止土壤有毒物质过多造成僵苗。直播稻播种后坚持湿润灌溉,3 叶 1 心后保持浅水勤灌,促进分蘖发生。
  2、施好分蘖肥
  活棵后早施分蘖肥,一般机插稻分蘖肥分两次施用,即栽后5天左右每亩施尿素5~6公斤,栽后12天左右亩施尿素10公斤。对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适当增施尿素3~5公斤;对于基肥不足的田块在施分蘖肥后1周酌苗情补施平衡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
  3、注重病虫害草防治
  各地要高度重视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带药移栽&。同时要认真抓好大田期的化学除草工作,要按照植保部门的配方和技术要求操作。对于因推迟移栽,秧苗素质下降,出现僵苗的田块,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肥、药、水管理调控措施,尽快恢复生长。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拒绝访问 | .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284f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钵苗移栽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