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学电子技术自学指南 模拟电子技术自学指南 电力学方面 但自己水平只有初中水平 求推荐电子书籍

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华北电力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0讲 视频教程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华北电力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0讲 视频教程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一、模拟大神的几点学习建议(教材)
我学习模电有一段时间了,向大家推荐几本自认为的&宝典&,谈下自己使用它们的感受以及在学习模电过程中的体会,供后来者参考:
1. 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我们研二模电课的教材,汪宁老师把这门课讲得可圈可点。当时没意识到有其他书,于是我就把此书读了好几遍。此书内容多摘自较新的论文,还未得到工业界的实践论证,所以一大特点就是pitfalls较多。但不失为为大家提供很多深入研究主题的sourcing。
2. Phillip E. Allen的《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第二版》,此书工程性很强,适合有一定CMOS模电理论基础的人读。当时由于毕设想做ADC,于是接触了此书。读后感觉Phillip通篇都是为了写ADC而写此书,&#20540;得一提的是5、6、7章把OP-AMP写得非常精彩。
3. 强力推荐的是Paul R.Gray的《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堪称模电之Bible,鄙人最近正钻研此书,惜得宝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是上瘾甚至有点欲罢不能。此书是UC Berkeley的EECS系为EE140和EE240专门指定的教材,可以说是汇聚了berkeley的精华,berkeley之精华乃silicon valley之精华,siliconvalley之精华乃IC之精华。阅读此书(英文版),你一定能体会到Paul这位Godfather思维之严谨、论证之严密,条理之清晰,该书的一大亮点就是把bipolar和CMOS作为counterpart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讲,能带给读者一完整的transistor级IC的概念。推荐必读。EE140在Berkeley是由大牛Rorber
R.Broderson(全哥以前的boss)在教,comic上有他的视频,我坚持上完了他整个一学期的课,感觉收获相当大,&#20284;乎感觉自己身体里的血液都是Analog做的,你不可能不喜欢上他。
4. Alan Hastings的《模拟电路版图的艺术》,该书连同Paul那本一起作为在Berkeley的EE240的教材,它帮助你从一个电路 designer的角度来看工艺,又能从工艺的角度来反哺你设计的circuit,是一致公认的优秀后端教材。
5. Robert F. Pierret的《半导体器件基础》相比于施敏的那本上手来得更容易,相信研一的诸位大多读过此书。Berkeley的EE130是由Prof. King(Tsu Jae)来教,有志投身analog或者device的同学最好把energy band,pn junction, BJT和 MOS的基础打牢。顺便提一句,有关&信号与系统&和&控制&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的,特别当涉及到高频和稳定性设计时就显得&#26684;外必要。
6. 可能有部分同学打算投身RF,那么推荐Thomas H. Lee的《The Design of CMOS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 &Second Edition》,绝对权威。此书我还没研究过,就暂且不发表评论了。
个人觉得,能够有机会多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学者对某一subject的讨论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拜读这些大师们(Paul Gray, R.G.Meyer, S.H. Lewis, Paul J. Hurst, Thomas H. Lee, Alan Hastings, R.Broderson等等, 特别是Berkeley的五人组)的著作能帮助我迅速打开自己的思路,提升对这一学术领域的认识。此外,UCBerkeley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典范,代表了那种出身贫寒但却不畏权贵、勇于抗挣、挑战特权和精英(Harvard, Yale,Stanford)的精神,令人钦佩。朝去朝来,日月轮回,对于我们这里的每个人来说,也都不过只是这个学校的匆匆过客,带走的是我们的知识和理想,留下的是我们宝贵的&学脉&。
写的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些书大家都知道,大家也都看,可为什么大家水平参差不齐啊。哈哈,说白了这只是些入门的书籍而已。我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非常基础的东西,一定要扎实掌握灵活运用。但是看这些书显然不能做project的呀,交大微电子,上海交大吧,不是数字挺强的么,模拟不太清楚哦,反正我们是从最低层学起的,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等
(1)拉扎维的模拟cmos我们大三就看是学的吧,记得那时候还是第一次开这个课选学,开始大家热情那叫一个高啊,结果最后考试的时候,好多人都把这个课退了,拉扎维书是写的深入浅出,比较易懂的,但是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教会学生一套设计方法,连做个OPAMP都困难,看&#20284;他书上的opamp都画在那里,但是又有几个学生能把那个东西做好啊,害得大家在那里调啊调的,其奇怪怪尺寸能行么,layout怎么画呀,原因是什么?就是他没教会大家做bias,opamp用电压偏置是不行的。这就是设计方法上的问题,拉扎维自己当然明白,但是他没有写出来教会大家。
(2)Allen的书确实实际一点,大家照着他书上的做还能做出东西仿真能work,于是乎大家很高兴,但是终究内容有些浅显,或者说是易学吧,但真要照着书做东西还是不行的。比如要做ADC,照着Allen书上是决然做不出来的,那只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只是一个入门,但这个门槛很低的入门对大家也是莫大的帮助,教科书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3)P.R Gray那是厉害人物,就教父之称,他的书自然是严谨咯,大量的逻辑推导把我也快推倒了,不过还是看了一些的,现在公式差不多都忘记了。他的书就会全面一些,bipolar也会有,但也是基础的东西,是入门。(有仁兄对我的入门说很愤怒,哈哈,我从来没说过基础的东西不重要,恰恰很多时候虽然做不同的东西,但却用着同样的知识,那个这个就是精髓是本质,或者说是在这一领域普适的内在规律)
(4)版图艺术也粗略看过,现在影响不是太深了,应该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吧,不过layout终究是要自己画了才知道的,我一直认为layout engineer终究不会比circuit engineer自己画的layout更好的,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circuit想做成什么样子,什么地方需要match,什么地方需要注意parasitic。
(5)半导体器件么,记得施敏到学校来给我们讲过两个月的课,当然之前我们都是学过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的,听了一下,也没有记住多少,终究我们不是做器件的,我们只要有最基本的常识就可以了,不要与人聊起来是鸡对鸭讲就可以了,真的要用的时候,还能翻书找到在哪里就OK了,就像前一阵子和一个退休了的VP讨论为什么p-type和n-type的电导率不同,于是记得hole 与electron的effective mass是不一样,还在刘恩科的书上找到了。
(6)关于RF也学过一下,还行吧,也没能深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些东西需要知道一点,等真正要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才深如下去。
我觉得做电路,精髓或者说本质是一样的,不管你做analog还是RF,是ADC还是PLL,有些地方是通的,或者说是都需要care的。据说曾经高人说做的电路要感觉到自己是电子,在电路中流动。哈哈,真是出神入化哦,不过正如拉扎维所说,知觉还是很重要的。最后不要对电路设计抱有太多希望,昨天还和同学聊天,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没有太大希望了,对于我们这些新入行的人来说。也希望大家有好运吧&
二、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九个层次
一段&:你刚开始进入这行,对PMOS/NMOS/BJT什么的只不过有个大概的了解,各种器件的特性你也不太清楚,具体设计成什么样的电路你也没什么主意,你的电路图主要看国内杂志上的文章,或者按照教科书上现成的电路,你总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你做的电路主要是小规模的模块,做点差分运放,或者带隙基准的仿真什么的你就计算着发文章,生怕到时候论文凑不够。总的来说,基本上看见运放还是发怵。你觉得spice是一个非常难以使用而且古怪的东西。&
二段&:你开始知道什么叫电路设计,天天捧着本教科书在草稿纸上狂算一气。你也经常开始提起一些技术参数,Vdsat、lamda、early voltage、GWB、ft之类的。总觉得有时候电路和手算得差不多,有时候又觉得差别挺大。你也开始关心电压,温度和工艺的变化。例如低电压、低功耗系统什么的。或者是超高速高精度的什么东东,时不时也来上两句。你设计电路时开始计划着要去tape out,虽然tape
out看起来还是挺遥远的。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很强大,但经常会因为AC仿真结果不对而大伤脑筋。&
三段&:你已经和PVT斗争了一段时间了,但总的来说基本上还是没有几次成功的设计经验。你觉得要设计出真正能用的电路真的很难,你急着想建立自己的信心,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开始阅读一些JSSC或者博士论文什么的,可你觉得他们说的是一回事,真正的芯片或者又不是那么回事。你觉得Vdsat什么的指标实在不够精确,仿真器的缺省设置也不够满足你的要求,于是你试着仿真器调整参数,或者试着换一换仿真器,但是可它们给出的结果仍然是有时准有时不准。你上论坛,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导。可他们也是语焉不详,说得东西有时对有时不对。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虽然很好,但是帮助手册写的太不清楚了。&
四段&:你有过比较重大的流片失败经历了。你知道要做好一个电路,需要精益求精,需要战战兢兢的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你发现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不曾设想过的问题,想要做好电路需要完整的把握每一个方面。于是你开始系统地重新学习在大学毕业时已经卖掉的课本。你把能能找到的相关资料都仔细的看了一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更有启发性的想法。你已经清楚地知道了你需要达到的电路指标和性能,你也知道了电路设计本质上是需要做很多合理的折中。可你搞不清这个“合理”是怎么确定的,不同指标之间的折中如何选择才好。你觉得要设计出一个适当的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真的太难了,你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做到他们宣称的那么好,因为聪明如你都觉得面对如此纷杂的选择束手无策,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功能还是太有限了,而且经常对着&time
step too small&的出错信息发呆,偶尔情况下你还会创造出巨大的仿真文件让所有人和电脑崩溃。&
五段&:你觉得很多竞争对手的东西不过如此而已。你开始有一套比较熟悉的设计方法。但是你不知道如何更加优化你手头的工具。你已经使用过一些别人编好的脚本语言,但经常碰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不能想起来用awk或者perl搞定。你开始大量的占用服务器的仿真时间,你相信经过大量的仿真,你可以清楚地把你设计的模块调整到合适的样子。有时候你觉得做电路设计简直是太无聊了,实在不行的话,你在考虑是不是该放弃了。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好是好,但是比起fast
spice系列的仿真器来,还是差远了;你开始不相信AC仿真,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transient仿真。&
六段&:你开始明白在这个世界中只有最合适的设计,没有最好的设计。你开始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法,你会倾向于某一种或两种仿真工具,并能够熟练的使用他们评价你的设计。你开始在设计中考虑PVT的变化,你知道一个电路从开始到现在的演化过程,并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对他们进行裁减。你开始关注功耗和面积,你tape out的芯片开始有一些能够满足产品要求了。但是有时候你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一些复杂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且犯下一些愚蠢的错误并导致灾难性后果。你开始阅读JSSC时不只是挑一两片文章看看,或许把JSSC作为厕所读物对你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是一个很伟大的工具,你知道如何在spice中对精度和速度做合理的仿真,并随时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七段&:你开始真正理解模拟电路设计的本质,无论对于高精度系统还是高速度系统都有自己独有的看法和经验。你可以在系统级对不同的模块指标进行折中以换取最好的性能。你会了解一个潜在的市场并开始自己的产品定义,并且你知道只要方法正确,你设计出的产品会具有很好的竞争力。你可以从容的从头到脚进行整个电路的功能和指标划分,你了解里面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和他们的折中会对于你的产品有怎样的影响。你开始关注设计的可靠性。在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并喜欢上了蒙特卡洛仿真,但你还是经常抱怨服务器太慢,虽然你经常是在后半夜运行仿真。&
八段&:这个时候成功的做出一个芯片对你来说是家常便饭,就象一名驾驶老手开车一样,遇到红灯就停、绿灯就行。一个产品的设计对于你来说几乎都是无意识的。你不需要再对着仿真结果不停的调整参数和优化,更多时候之需要很少量的仿真就可以结束一个模块的设计了。你能够清楚地感觉到某一个指标的电路模块在技术上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你完全不用关心具体模块的噪声系数或者信噪比或者失真度。你只需要知道它是可以被设计出来就可以了,更详细的技术指标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你开始觉得JSSC上的东西其实都是在凑数,有时候认为JSSC即使作为厕纸也不合&#26684;(太薄太脆)。你觉得spice偶尔用用挺好的,但是实在是不可靠,很多的时候看看工作点就差不多够了。&
九段&:这时候的你对很多电路已经料如指掌,你可以提前预知很多技术下一轮的发展方向。一年你只跑上几次仿真,也可能一仿真就是几年。你很少有画电路图的时候,多数时间你在打高尔夫或是在太平洋的某个小岛钓鱼。除了偶尔在ISSCC上凑凑热闹,你从不和别人说起电路方面的事,因为你知道没人能明白。
三、一位牛人自述学习模拟电路技术的经历
& & & & 复旦攻读微电子专业模拟芯片设计方向研究生开始到现在五年工作经验,已经整整八年了,其间聆听过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指点。 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共享。我记得本科刚毕业时,由于本人打算研究传感器的,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复旦逸夫楼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 家重点实验室做研究生。现在想来这个实验室名字大有深意,只是当时惘然。电路和系统,看上去是两个概念,两个层次。我同学有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方向研究生的,那时候知道他们是“系统”的,而我们呢,是做模拟“电路”设计的,自然要偏向电路。而模拟芯片设计初学者对奇思淫巧的电路总是很崇拜,尤其是这个领域
的最权威的杂志JSSC (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以前非常喜欢看,当时立志看完近二十年的文章,打通奇经八脉,总是憧憬啥时候咱也灌水一篇,那时候国内在此杂志发的文章凤毛麟角,就 是在国外读博士,能够在上面发一篇也属优秀了。
& & & &读研时,我导师是郑增钰教授,李联老师当时已经退休,逸夫楼邀请李老师每个&#31036;拜过来指导。郑老师治学严谨,女中豪杰。李老师在模拟电路方面属于国内先驱人 物,现在在很多公司被聘请为专家或顾问。李老师在87年写的一本(运算放大器设计);即使现在看来也是经典之作。李老师和郑老师是同班同学,所以很要好, 我自然相对于我同学能够幸运地得到李老师的指点。李老师和郑老师给我的培养方案是: 先从运算放大器学起。所以我记得我刚开始从小电流源 开始设计。那时候感觉设计就是靠仿真调 整参数。但是我却永远记住了李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运放是基础,运放设计弄好了,其他的也就容易了。当时不大理解,我同学的课题都是AD/DA,锁相环等
“高端”的东东,而李老师和郑老师却要我做“原始”的模块, 我仅有的在(固体电子学) (国内的垃圾杂志)发过的一篇论文就是轨到轨(rail-to-rail)放大器。做的过程中很郁闷,非常羡慕我同学的项目, 但是感觉李老师和郑老师讲的总有他们道理,所以我就专门看JSSC运放方面的文章,基本上近20多年的全看了。当时以为很懂这个了,后来工作后才发现其实还没懂。所谓懂,是要真正融会贯通,否则塞在脑袋里的知识再多,也是死的。但是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的基石,只有根基扎实方能枝繁叶茂,两位老师的良苦用 心工作以后才明白。总的来说,在复旦,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郑老师的严谨治学之风和李老师的这句话。&
& & & &硕士毕业,去找工作,当时有几个offer。我师兄孙立平,李老师的关门弟子,推荐我去新涛科技,他说里面有个常仲元,鲁汶天主教大学博士,很厉害。我听从师兄建议就去了。新涛当时已经被IDT以8500万美金收购了,成为国内第一家成功 的芯片公司。面试我的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总经理Howard. C. Yang(杨崇和)。 Howard是Oregon State University 的博士,锁相环专家。面试时他当时要我画了一个两级放大器带Miller补偿的,我很熟练。他说你面有个零点,我很奇怪,从没听过,云里雾里,后来才知道
这个是Howard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来的,等效模型中有个电阻, 他自己命名为杨氏电阻。当时出于&#31036;貌,不断点头。不过他们还是很满意,反正就这样进去了。我呢,面试的惟一的遗憾是没见到常仲元,大概他出差了。
& & & &进入新涛后,下了决心准备术业有专攻。因为本科和研究生时喜欢物理,数学和哲学,花了些精力在这些上面。工作后就得真刀真枪的干了。每天上班仿真之余和下班后,就狂看英文原版书。第一本就是现在流行的Razavi的那本书。读了三遍。感觉大有收获。那时候在新涛,初生牛犊不怕虎,应该来说,我还是做得很出 色的,因此得到常总的赏识,被他评价为公司内最有potential的人。偶尔常总会过来指点一把,别人很羡慕。其实我就记住了常总有次聊天时给我讲的心得,他大意是说做模拟电路设计有三个境界:第一是会手算,意思是说pensile-to-paper,电路其实应该手算的,仿真只是证明手算的结果。第二
是,算后要思考,把电路变成一个直观的东西。第三就是创造电路。我大体上按照这三部曲进行的。Razavi的那本书后面的习题我仔细算了。公司的项目中, 我也力图首先以手算为主,放大器的那些参数,都是首先计算再和仿真结果对比。久而久之,我手计算的能力大大提高,一些小信号分析计算,感觉非常顺手。这里讲一个小插曲,有一次在一个项目中,一个保护回路AC仿真总不稳定,调来调去,总不行,这儿加电容, 那儿加电阻,试了几下都不行,就找常总了。因为这个回路很大,所以感觉是瞎子摸象。常总一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摆平了,他仔细看了,然后就导出一个公式,找出
了主极点和带宽表达式。通过这件事,我对常总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知道直观的威力。所以后来看书时,都会仔细推导书中的公式,然后再直观思考信号流,不直观不罢手。一年多下来,对放大器终于能够透彻理解了,感觉学通了,通之后发现一通百通。最后总结:放大器有两个难点,一个是频率响应,一个是反馈。其实所谓电路直观,就是用从反馈的角度来思考电路。每次分析了一些书上或者JSSC上的“怪异”电路后,都会感叹:反馈呀,反馈!然后把分析的心得写在 paper上面。
& & & &学通一个领域后再学其他相关领域会有某种“加速”作用。常总的方式是每次做一个新项目时,让下面人先研究研究。我在离开新涛前,做了一个锁相环。我以前没做过,然后就把我同学的硕士论文,以及书和很多paper弄来研究,研究了一个半月,常总过来问我:锁相环的3dB带宽弄懂了吧?我笑答:早就弄懂了。我强大的运放的频率响应知识用在锁相环上,小菜了。我这时已经去研究高深的相位噪声和jitter了。之后不久,一份30多页的英文研究报告发出来,常总大 加赞赏!。后来在COMMIT时,有个项目是修改一个RF Transceiver芯片,使之从WCDMA到TD-SCDMA。里面有个基带模拟滤波器。我以前从没接触过滤波器,就花了两个月时间,看了三本英文原版书,第一本有900多页,和N多paper,一下子对整个滤波器领域,开关电容的,GmC的,Active
RC的都懂了。提出修改方案时,由于我运放根基扎实,看文章时对于滤波器信号流很容易懂,所以很短时间就能一个人提出芯片电路原理分 析和修改方案。最后报告写出来(也是我的又一个得意之作),送给TI. TI那边对这边一下子肃然起敬,Conference call时, 他们首先说这份报告是“Great job!”,我英文没听懂,Julian对我夸大拇指,说“他们对你评价很高呢”。后来去Dallas, TI那边对我们很尊敬,我做报告时,很多人来听。总之,现在知道,凡事情,基础很重要,基础扎实学其他的很容易切入,并且越学越快。
& & & &我是02年11月去的COMMIT,当时面试我的也是我现在公司老板Julian。 Julian问我:你觉得SOC (system on chip)设计的环节在哪儿?我说:应该是模拟电路吧,这个比较难一些。Julian说错了,是系统。我当时很不以为然,觉得模拟电路工程师应该花精力在分析和设计电路上。 Julian后来自己run了现在这公司On-Bright,把我也带来,同时也从TI拉了两个,有一个是方博士。我呢,给Julian推荐了朱博士。这 一两年,我和朱博士对方博士佩服得五体投地。方博士是TI华人里面的顶级高手,
做产品能力超强。On-Bright现在做电源芯 片,我和朱博士做了近两年,知道了系统的重要性。芯片设计最终一定要走向系统,这个是芯片设计的第四重境界。电路如同砖瓦,系统如同大厦。芯片设计工程师 一定要从系统角度考虑问题,否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电源芯片中,放大器,比较器都是最最普通的,其难点在于对系统的透彻理解。在On- Bright,我真正见识了做产品,从定义到设计,再到debug,芯片测试和系统测试,最后到RTP (release to production)。 Julian把TI的先进产品开发流
程和项目管理方式引入On-Bright,我和朱博士算是大开&#30524;界,也知道了做产品的艰辛。
本文已收录于以下专栏:
相关文章推荐
网上不少介绍MFC框架都是从剖析其消息流向入手,看完之后很快就忘了,抓不住重点,这里我从面向对象的角度来理解MFC编程框架,对其体会就更清楚了一些。
STM32——EEPROM
宗旨:技术的学习是有限的,分享的精神的无限的。
一、I2C接口读写EEPROM(AT24C02)
&#160;&#160;&#160;&#160;&#160;&#160; ——主模式,分别用作主发送器和主接收器。通过查询事...
驱动部分见前一篇文章:http://blog.csdn.net/bripengandre/archive//4009615.aspx  应用程序部分很简单:读取新的BIOS文件 ,...
在本实例中,主要是为了实现LED灯的闪烁。首先分析LED的驱动方式,本实验中使用的是OpenM3V,内置8个LED均采用灌流方式驱动(低电平亮)。如果想要实现其闪烁,则需要给相应端口持续不断的高低交替...
NVIC驱动有很多的用途,如使能或者失能IRQ(中断请求),或者是使能或失能单独的IRQ通道,或者是改变其优先级。以下介绍相关函数的功能和基本用法。
1.NVIC_DeInit函数的功能是将外设NV...
1.在对GPIOx_ODR的个别位进行编程时,软件不需要禁止中断。
2.GPIO具有锁定机制。主要是在一些关键引脚上为了防止程序跑掉而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3.GPIO的库函数问题,
大家介绍SPI,用的是战舰的教程,文中标红的是特别注意看的地方主要是熟悉flash芯片的指令集,以及存储芯片扇区和块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擦除都是以扇区擦除的方式。
本节将利用SPI来实现对外部FLAS...
SPI总线协议介绍
一、技术性能
&#160; &#160; &#160; &#160; SPI接口是Motorola 首先提出的全双工三线同步串行外围接口,采用主从模式(Master Slave)架构;支持多slave模式应用,一般仅...
本文将介绍USART串口的库函数,总的来说有以下函数体:
※ USART_Init函数:初始化所使用的串口外设
※ USART_Cmd函数:使能或者失能USART外设
※ USART_ITCon...
他的最新文章
讲师:刘文志
讲师:陈伟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待解决问题&
电力系统除了招收电气的还有招收哪些专业的,我想学电子,但是以后想进电力
更新时间: 12:52
JE中专网猜你喜欢!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是理、工、文相结合,融机械工程、艺术学和计算机设计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专业之一。主干学科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产生于70年代,首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首次实现的是直流电的控制方式,那时候执行元件的驱动电压是直流的,控......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
  电
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简单的,比如你通过打电话或发传真...... ...
(1)金工实习
  学习钳工的基本操作,了解金工基础知识;通过制作小工件,学会使用钳工常用工具和量具,并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方法和过程。
  (2)内外线电工实习
  学习常用灯具的选择、照明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电工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并进行万用表的设计、安装及调试。使学生掌握电工安全技术,触电...... ...
找不到你想要的专业吗?
电力系统招的专业挺多的,除了电气以外,还可以是通信等,你如果学电子,方向可以偏重于电力电子方向。
技校网友 & 17:35
也会招通信学科的人
而且很重要
技校网友 & 17:35
机械类,这是一个任何地方都有用的。
技校网友 & 17:35
电气工程专业里学高电压方向的以后工作能进电力系统吗?
我们就是电气化工程局的,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现在我们局就是缺少人才,为什么不来呢?还有就是你的问题,答案是:可以,我有的同事跳槽就去的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不好进,那就好看你的能耐了,呵呵~~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等环节组成。通常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及输电线路等设备称作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为了保证电力一次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和电力生产以比较经济的方式运行,就需要对一次设备进行在线测控、保护、调度控制等,电力系统中将这些测控装置,保护装置,有关通信设备,各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火)电厂、(水核能、风能)电站及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等统称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其涵盖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内容。 1.1 电网调度自动化 1.2 变电站自动化 1.3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2、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依赖IT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热点技术 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依赖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热点有: 2.1 电力一次设备智
山东理工电气学院自动化专业可以考哪些学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
看你想考哪儿啊比你们学校提升一个档次的近的有山东大学远的有华北电力保定或者北京校区清华,西安交大,浙大,武汉大学等等,都可以考啊
想考华北电力大学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要复习电力系统,需要看哪些专业书做基础
女生,我推荐电力电子。 女的不是很适合干高电压的工作。 专业书么,电路简单看看。 还有一门本科的课叫《发电厂电气部分》。 然后,如果是北京校区,你要学《电机学》。这是最大的挑战。 电机学是电力专业的敲门砖。 我当年学电机就学得比较痛苦。 当然,你可以先看电力系统分析,看到需要电机学的时候,再看电机。----华电本科毕业生留。我准备考研了,也复习了,因为有不错的工作,没考。
请问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的电气专业是否还有细分,电力系统自动化,继保,高变压电
我读书的时候是有的分 电力(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自(继电保护) 高压(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供电( 供用电技术) 电器(不记得全称了)其实都一样,只有大四的专业课设置不一样,某些限选课有所不同而已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选哪个方向(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技术)更具优势?
我也是和你一个专业的,我现在大三 电力系统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只要你有关系,工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 如果你没有关系的话 那找到好工作很难除非你专业的才能非常强。电力电子叶比较好就业。努力吧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怎样
就事论事,这个专业可以,不过还是要与你未来的工作挂钩,如果你已经找到了工作与这个专业相关那他就真的好,反之你就白投入(我说的现实,不想误人)了。所以你想好后就,一定要好好学习噢,因为这些学校有两类人走得好,一是成绩拔尖的,是全校哈!另一类是学生会干部(最好兼任团委的干部最好),这个呢大学就很累,不过你的收获可比别人要多好多呢(我就后悔当时没有去),也许以后缘分就让你这些知识飞上枝头了,而不是你学的那些专业知识。最后朋友提醒一句:大学是染缸,要想混得好就要搞好人际噢!! 提问人的追问
10:45 广东哪些高校的好 回答人的补充
11:17 我是四川的,对那边知道的不是很多。你可以去网上搜搜吧。比如搜下学校看看他的师资,环境,特色等等
我准备考2012的硕士研究生,就其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工传动,哪个...
自动化,在电厂需要这样的人,而且很多企业也需要的!
有谁知道重庆大学电气考研,考哪个方向会比较好啊? 我学的电气专业 强电专业!---...
我的了解是电机类的就业最近不是很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方面的比较吃香一点。具体的话其实重庆大学是很不错的,学好哪一个专业都是很好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啊。如果非要说出一个比较好一点的,其实不是该行的谁都不会很清楚的,多看些这方面的资料,找到兴趣点再加上以后的就业问题应该差不多了,说到底,还是自己的事情,不好意思了没帮上什么忙!还有如果考研这个不是现在你要关心的啊,先好好复习过初试和复试,专业方向问题应该是考上之后再和导师联系的。
我是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力系统方向的大四学生 我不想参加学校...
你是我学弟啊,我也没参加学校的招聘会,咱这个专业好点的就是国家电网,一般的变电所,但没人进不去,将就下去厂子吧,还能锻炼锻炼
我们就是电气化工程局的,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现在我们局就是缺少人才,为什么不来呢?还有就是你的问题,答案是:可...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等环节组成。通常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及输...
看你想考哪儿啊比你们学校提升一个档次的近的有山东大学远的有华北电力保定或者北京校区清华,西安交大,浙大,武汉大...
微信扫一扫咨询技校问题
&本站QQ官方微博:@jixiaoJE &
Copyright &&&(JE中专网)&&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技术自学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