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经凤临天下王妃十三岁岁了,和他同样大的孩子,高他许多,他现在才148厘米,想找个杭州儿童生长医院检查一下,

发表评论请先杭州纵火保姆前夫:孩子还小 不想她知道有这么个妈_凤凰资讯
杭州纵火保姆前夫:孩子还小 不想她知道有这么个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杭州涉嫌豪宅纵火保姆前夫:孩子还小,不想她知道有这么个妈造成母子四人死亡的杭州&蓝色钱江&小区2幢1单元1802室火灾已被警方认定为放火案,通过保姆专用电梯逃生的该户保
被大火烧毁的住宅原标题:杭州涉嫌豪宅纵火保姆前夫:孩子还小,不想她知道有这么个妈造成母子四人死亡的杭州&蓝色钱江&小区2幢1单元1802室火灾已被警方认定为放火案,通过保姆专用电梯逃生的该户保姆莫某晶(女,34岁,广东东莞人)因涉嫌放火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6月24日,莫某晶前夫通过其老家广东东莞市长安镇厦岗社区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她已经把我和这个家害得够惨了,现在孩子还小,我不想让她知道有这么一个妈。&莫某晶1983年出生,老家在厦岗社区附近的长安镇厦边社区。澎湃新闻通过该社区门口的&信息公开栏&了解到,这里的本地常住人口为2600人,外来务工人员约6万人。目前,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的该社区有6个工业园区,有外资企业68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1480家。莫家是一幢四层小楼,外墙贴着粉色、白色相间的马赛克,阳台包着铝合金窗,一楼用于早点经营。厦边社区的本地居民以莫、秦两姓为主,莫家所在的江边区块主要是莫姓。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邻居已经知道莫某晶涉嫌纵火的事。&莫某晶很小时妈妈就过世了,此后爸爸另娶,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小时候照顾莫某晶最多的是姨妈,她大部分时间住在姨妈家。&一位熟悉莫家情况的社区居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莫某晶一位友人告诉记者,莫某晶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此后嫁到邻近的厦岗社区,现在已离婚,&离婚是在2014年下半年,因为她赌博欠了很多债,老公无法忍受。&无论是莫家所在的厦边社区和其前夫所在的厦岗社区,多位受访居民都称,对莫某晶的好赌有所耳闻。据前述莫某晶友人介绍,她2012年在莫带领下开始赌博,起初是在当地,后来去澳门赌,最多时一星期去澳门两次,输的钱也越来越多,&2014年,窟窿越来越大,她到处借钱甚至借高利贷,但还是戒不了赌。&2014年下半年,莫某晶为躲债去了上海,先后从事餐厅服务员、保姆等工作。莫某晶前夫通过厦岗社区宣传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已经知道莫某晶涉嫌在杭州纵火的事,但不想再提起这个女人,&她已经把我和这个家害得够惨了,现在孩子还小,我不想让她知道有这么一个妈。&6月22日清晨,杭州&蓝色钱江&小区2幢1单元1802室发生火灾,该户女主人和三个孩子遇难。起火建筑为25层的砖混结构住宅,1802室面积360平方米,过火面积约50平方米。当天,警方调查明确这起火灾为放火案,该户保姆莫某晶有重大作案嫌疑。&蓝色钱江&地处杭州钱江新城CBD核心区,当地房产中介网站信息显示其二手房均价约6万元/平方米。据公开资料,该小区为双电梯入户,主人电梯、保姆电梯分离,分别有通道连接消防楼梯。
[责任编辑:李明1 PX038]
责任编辑:李明1 PX03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1443912
播放数:1867771
播放数:5808920<a id="login_tip" href="/" 登录|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来源: &&作者:&&&&责任编辑:未来网阿宗&&
内容提要: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训子千遍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好习惯,良好习惯缔造儿童健康人格。
培养好习惯要做加法,改掉坏习惯要做减法。
中国最具影响力家教专家孙云晓教您:6招,12 步,培养五个好习惯,养出放心孩子!
作者:孙云晓
定价:39.00元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孙云晓,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40余年,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40年儿童教育研究践行者、中国儿童习惯培养与教育第一人、中国图书奖和全国畅销书奖获得者、家庭教育图书百万册销售、新浪微博家教粉丝460万博主。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我们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孙云晓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前& 言】
良好习惯如何缔造健康人格
父母们都明白,教育孩子需要用好方法。那么什么是好方法呢?在我看来,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儿童教育方法,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
说得更彻底、更准确一些,儿童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说得更具体、更实用一些,就是通过培养仁爱助人、主动学习、认真负责、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五个良好习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指标的实现。如何有效地去做呢?这本《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及“五个好习惯”丛书,就是习惯与人格研究专家学者给予您的极为重要的建议。
有一位母亲跟我说:“我的孩子真讨厌,坏毛病太多了,不爱写作业、整天黏着电视,上网玩游戏没完没了,您说怎么办呢?我都说他八百遍了,就是改不了。”
因为比较熟悉,我和她开玩笑说,“您要是这样说孩子八千遍,他就更改不了了。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跟我说,一句话重复三遍就是对别人的折磨。您对孩子说的话重复了八百遍,他怎么受得了?”我建议父母们,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把每天对孩子说的话录下来,录一星期放给自己听听,父母自己都会烦死。
孩子们对我抱怨说:“我妈妈真烦人,每天都唠叨不完,她只要嘴唇一动,我就知道她要讲什么,因为她天天都讲一样的话。”
我也惊讶地发现,全国许多父母都像克隆人,对孩子唠叨一样的话:别看电视了,别玩游戏了,赶快写作业!你要是考不上好中学,怎么考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以后怎么找好工作?没有好工作,你喝西北风去?等等。这样的话说一遍两遍还可以,说多了之后就变成一堆噪声,只能让孩子情绪混乱信心崩溃。这是您想要的结果吗?
实际上,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好好学习。他学习不好可能是碰到了困难,孩子需要的是您具体有效的帮助,而不是唠叨或训斥。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忠告——“训子千遍 ,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其实,许多父母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可是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我发现,问题在于有些父母还是把习惯培养当成了说教的内容,而忽略了习惯培养是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规律来做才会见效。
自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副主任,我一直在主持少年儿童习惯研究课题,即教育部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后来接着做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自我管理习惯培养及其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成果,首先是有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如全国有几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参与了我们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张梅玲研究员与我共同担任课题组组长;在博士生导师邹泓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6位博士生深入北京11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对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索。
您面前的这本《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及“五个好习惯”丛书,是我们10年课题研究发现与建议的普及版,是关于习惯培养内容与方法最为通俗和实用的读本,同样是由我们课题组的专家学者所撰写。
这本《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及“五个好习惯”丛书,曾经在其他出版社出版过,这次再版做了许多重大修改和内容补充,可能更适合今天的父母和教师阅读使用。
读者朋友翻看《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可能会发现本书行文通俗化,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本讲出来的书,是在12所学校面对面为父母朋友讲课的结集。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小的时候,我是一个口吃的孩子,直到工作了,还时常为口吃着急。然而,连我自己都惊讶,我居然成了一个演讲家。也许是自信治好了我的口吃。在绝大多数的讲课中,我都是无稿演讲,甚至连提纲也没有。但是,每一次演讲都是成功的,这成功来自听众们的强烈反响,更来自听众们的实际变化。比如,凡是听过我课的父母,回家之后对孩子的态度普遍和善了,以至于让敏感的孩子莫名其妙,以为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了。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些课是在晚间讲的。曾有一些主办方担心:会不会秩序混乱?会不会有许多人中途退场?我却从不担心。因为在我每一次讲课过程中,无论是给工人父母,还是农民父母,从来都是秩序井然。不仅仅是安静,而是安静中充满了热烈的关切。我自信地说,会场的秩序好坏应当由报告人负责。我从来都是讲中小学生及幼儿父母和老师的最关心的问题,并且是用最容易接受的实例法讲课,大家怎么能不爱听呢?
对于讲课的理解与追求,我概括为一句话:与好朋友谈心。与好朋友谈心必然是推心置腹的,是讲真话而非讲假话,是平等相处而非高高在上,是彼此关心而非漠然处之。
在这里,我愿意试着分享一下习惯培养的六大步骤,或许会给大家一些帮助。过去曾经把提高认识和榜样教育合并为一个步骤,也是可以的,分开讲解的好处是可以更加细致便于操作。
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
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很多的孩子。一个坏习惯可能使人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什么叫坏习惯?坏习惯是藏不住的缺点。比如,“中国式过马路”被视为国耻一般也难以改变,成为近乎疯狂的坏习惯。据公安部2012年前10个月的统计,全国因为闯红灯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 227起,死亡798人,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导致26000人死亡。还要死多少人才能改变?”
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据 2012年 6月 8日上海电视台和《新闻晚报》等媒体报道,当天 14点 47分,在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突然出现,用不算急速的步伐走到考点门口。此时,考点大门已经关闭。 “您的准考证呢? ”考点工作人员问。“不是 3点才开始考试吗?”考生一边出示准考证一边问。 “同学,您没看到准考证上面清楚地写着英语科目考试 14点 45分停止入考场吗? ”工作人员指着准考证上的一行字对考生说。此时,考生的妈妈也匆匆忙忙赶到,向工作人员恳求:“请帮帮忙吧,只迟到了几分钟,路上自行车坏了。不能参加考试会影响他一生的! ”
但考点工作人员严格遵照考务规定,不放行迟到考生。焦急的妈妈无奈中给工作人员下跪,而冲动的考生则抬脚踢向大门,随后更是攀爬铁门,跳进考点内,被几名考点工作人员拦住。经层层汇报请示,最终确定这名迟到 2分钟的考生不能入场,闻听此讯,考生的妈妈失声痛哭。
尽管高考前各方都会反复提醒高考英语科目考试,考生必须要在 14点 45分前进入考场,但每年还是有人会忽视“听力提前 15分钟入场”的规定,而错失考试机会。任何对自己负责的同学都不应该有这样低级的失误。
上面这个让人感慨的事情告诫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确认的习惯,否则就会有吃不消的苦头。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养成确认的习惯更会终身受益,例如,平时写完作业认真检查,考试的时候仔细审题,与别人有约的事情要牢记在心并提前落实等。这样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会好,为人处世也会受到欢迎。
有人会问,习惯到底是什么呢?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北京市史家小学的一个男孩子上课时很调皮,把任课老师惹生气了,下课了全班同学都埋怨他。这个小男孩很懊恼,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孙蒲远老师。
孙老师做过 40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经验丰富,是位全国特级教师。她听了小男孩的话说:“犯了错就认错还是好孩子嘛。那你准备怎么认错呢?”小男孩说:“我去给老师赔礼道歉,再给老师鞠个躬。”孙老师说:“鞠躬很好,会让对方知道你很有诚意。可是你会鞠躬吗?试一下我看看。 ”小男孩直挺挺地点了一下头。孙老师摇摇头说:“这不是鞠躬,这只是点头嘛,点头道歉缺乏诚意。”那个男孩愣住了,因为长这么大,他从来不知道鞠躬与点头有什么区别。
这时,孙老师站起来,给小男孩演示怎么鞠躬:挺胸抬头,双手自然下垂,然后上身向下弯曲与地面平行,这才是鞠躬。然后,男孩子虔诚地练习了多次,去给任课老师认错时果然被接受。
孙蒲远不愧是全国特级教师,她教育学生不光有耐心,还有细心,因为只有细致入微地指导,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好习惯。甚至可以说,儿童成长离不开细节的指导。
习惯培养的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儿童少年时代就是榜样时代和偶像时代,因为儿童少年的学习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1年的调查发现,61.7%的初中生有偶像,略高于小学生(61.4%),较高中生(55.6%)高6.1个百分点;而有榜样的比例以小学生最高(68.8%),高于初中生(63.3%)5.5个百分点,较高中生(52.1%)高16.7个百分点。而且,有偶像和榜样的峰值年龄不同,初中一年级学生有偶像的比例最高(64.9%),而小学四年级学生有榜样的比例最高(74.0%)。也就是说,偶像崇拜在12~13岁(初一、初二)达到峰值,榜样学习在9~10岁达到峰值。在达到峰值后,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的比例同步下降;进入初三,有榜样的比例下降更加明显,有偶像的比例开始超过有榜样的比例。这说明,榜样作用在小学阶段更为突出,偶像作用在中学阶段持续加强。
调查中,我们请少年儿童自由写出三个最崇拜的偶像和三个榜样,并对其进行归类,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即:一是明星,包括歌手、演员、运动员、模特;二是杰出人物,包括文学艺术思想家、英雄、政治军事人物、科学家、企业家、劳动模范;三是师友,包括身边的同学/同龄人、高年级同学、老师;四是父母家人,包括父母以及其他亲戚;五是虚拟人物,包括文学或影视动漫中的虚拟人物;六是自己。未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归为“其他”。统计发现,偶像中明星居第一位,近七成(68.4%),分别为歌星(37.0%)、影星(20.5%)和体育明星(10.3%);榜样中师友居第一位(35.8%),其中占比例最高的是同学/同龄人(26.0%)。
由此可见,榜样和偶像对于孩子极富吸引力,如果发现他们的某些好习惯,可能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专家认为,许多偶像身上具有榜样因素,善于发现和引导的父母与教师完全可能把偶像变为榜样。
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美国的心理学家根据研究发现,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 ,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动作或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他们测算是21天到90天。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举一个例子,孩子洗手您就得给他训练,不洗手就不能吃东西,只要是吃东西就必须洗手。吃饭的时候洗手了吗?看看,您老问孩子,还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习惯了。开始一看妈妈,就知道“哦,我要洗手”,到以后他就不用提醒了,就如现在我们大人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还要提醒吗?这是习惯!养成了习惯就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那么孩子的习惯养成呢,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因此要训练。做父母的都很明白,孩子小的时候容易乱,早上起来,我的袜子呢?我的鞋呢?裤子都找不到了,东找西找的,很乱。这就是没养成好习惯。
我建议父母们采取一个办法,孩子要从小就开始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晚上睡觉以前,把衣服叠好,把鞋子放好,都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把自己上学的书包有序地整理好。孩子开始不会,父母可以指导,演示一下,然后弄乱了让孩子做,孩子往往就很有兴趣,像军人一样,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培养习惯需要持之以恒,但开始的一个月是关键时期。过了这一个月,孩子就能够养成初步的习惯。所以说很多好习惯都要这么一步一步训练出来。
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这个假期你要好好把你写字握笔的姿势练好,开学前我要检查。”
这种要求恐怕不行,孩子经常管不住自己,笼统的要求对他们难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计划分割成很多个小计划,并不断地与孩子一起总结评估:今天做得好,可以奖励一颗小星星;7天都得到小星星,可以换1颗大星星;获3颗大星星,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励。这样,孩子每天都会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
习惯培养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我们培养孩子好习惯需要注意,一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在家里都不能骂人,孩子如果骂人,全家人都不理他,就是好的环境。
家里有个学生,最好的环境就是家庭成为书香之家。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千万别打麻将。有的父母边哗啦哗啦打麻将,边说:“儿子,好好学习啊,考北大、考清华。”他能考上吗?
再如,您老在家里看电视,一集接一集没完没了,看得泪水涟涟。您说:“孩子,别看电视,你要好好学习,写作业去。”您说这孩子能专心学习吗?
您知道孩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吗?有个孩子告诉我,父母看电视他不敢过来,但是他想看,他就把门开个缝儿,耳朵竖得尖尖的,用耳朵听电视,这多累呀!所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那该怎么办呢?孩子不在家的时候您尽可以看电视,孩子学习的时候您最好别看电视。您是个大人都控制不了,孩子还那么小,他更抵抗不住诱惑了。所以,培养好习惯最需要父母和教师为孩子做出榜样,最需要建设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习惯的培养是一门科学。那么习惯培养的原则是什么呢?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习惯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培养良好习惯来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比方不磨蹭、不撒谎,不欺负人等,要使孩子生活得很有情趣、很有意义。
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习惯培养的过程也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有些习惯孩子比大人形成得早,像环保,我们就要向孩子学习。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好的关系胜过许多
教育,父母和老师跟孩子的关系越好越有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这样才有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我们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2013年 5月于北京世纪城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1
教育荒废与新人才观 3
不会感恩难有爱心 5
诚信与做人 8
成长与责任 10
做父母需要“上岗执照” 13
第二章&&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 15
什么是习惯 17
习惯的重要性 27
习惯培养的12个重点指标和5个最重要的习惯 32
怎样培养良好习惯 37
怎样矫正不良习惯 43
在快乐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47
继承中华民族重视习惯养成的优良传统 50
第三章&& 多元智能与人人成功…………………………… 55
成功在于选择 56
多元智能 57
选择自己的最佳才能区 61
扬长补短大有必要 62
第四章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65
尊重孩子首先应尊重规律 66
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69
注意孩子的真实动机 71
教育的真谛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 74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76
第五章&& 爱学是万善之源………………………………… 81
厌学是万恶之源 82
学习动机不同效果大为不同 84
质疑与独立思考能力是珍贵的 87
走出“习得性无助”的误区 92
学习习惯比考试分数重要 96
第六章& 如何教孩子学会交往………………………… 101
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严重 102
警惕孩子的攻击性 105
借个孩子去旅行 108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114
引导孩子与异性友好相处 116
第七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23
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 124
心理不健康的10大症状 125
千方百计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 130
健康心理12字秘诀 134
教育惩戒是培养心理健康的良方 137
第八章&& 科学为安.强壮为康………………………… 141
黑姬山探险的启示 142
中日国民共识与法律机制的差异 144
习惯不同就是素质不同 146
儿童教育应特别重视体育 147
怎样培养安全意识 151
关于身体的权利 152
第九章& &指导孩子用好媒介…………………………… 155
信息时代动摇了成人的权威地位 156
信息化时代所潜伏的危机 157
网络和电子游戏是双刃剑 158
化“堵”为“疏”方能趋利避害 161
关于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八项建议 163
儿童不宜多看成人节目 164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终生受益 165
第十章&& 学会消费是孩子的必修课…………………… 169
光有金钱买不来现代的教育 170
国外孩子的理财意识 172
世界首富为何如此抠门 174
当清洁工的女孩考上剑桥大学 178
杜瑶瑶:一个独生女的故事 179
第十一章&& 两代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183
信息时代的挑战 184
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就是“盲人” 184
独生子女的五大优势与四大缺陷 186
代际差异 187
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冲突 188
向孩子学习 189
不要制造“童年恐慌” 191
第十二章&& 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刻不容缓……………… 195
现代的教育观念 196
科学的教育方法 200
健康的心理 202
良好的生活方式 203
平等和谐的关系 205
附.录两代人的25个好习惯 ……………………… 211
在中国,“高考状元”一直是各名牌大学争相录取的人才。而美国的名校对“高考状元”却并无偏爱。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六成高考状元被哈佛拒收。这件事反映出国际人才标准的新趋势。我得出的结论就是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从养成良好习惯开始。
第一章&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学会做人的本质含义是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委员周南照所说,学会做人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因此,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父母不是战略家但需要战略眼光,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教育。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忠心教授所说的那样:“幼儿教育是基础,基础是根基,根基是要承重的,要承受一生的重量,光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无法打牢根基的。”因此,家庭教育并非都是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习惯是对人的解放还是成为人的枷锁?这取决于你养成了什么习惯。如果是养成爱运动、爱读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做事有计划等好的习惯,自然是人的解放;如果是养成做事拖拉、言而无信、依赖他人、没有责任心等坏习惯,自然是人的枷锁。因此,要以做人做现代人为导向来培养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需要潜移默化。因此,就儿童的习惯培养而言,家庭的作用至少比学校高出 100倍。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认为,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去完成。他说了一句堪为经典的话:“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教师。”
教育的真理是朴素的。现已 95岁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乐山被誉为新中国幼教拓荒者,她的教育观点极为朴素:“爱孩子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丰富孩子的经验,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一点也不费劲。”相反,今天重压之下的孩子因为扭曲,所以就成长得很费劲。
习惯与能力是什么关系呢?也许,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最明白:“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人们追求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能也是一种习惯。如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所说,按习惯做就“心安理得”,不按习惯做就“失魂落魄”。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论对于习惯的观点最为奇特,他说,习惯是一种“外在性的内在化”,习惯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或许可以说,习惯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社会文化的历史。
教育荒废与新人才观
今天的教育是人人重视,家家户户关心。但是人们重视的教育究竟是什么呢?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反思自己的教育,认为日本的教育处于一种荒废的状态,即表面上抓得很紧,实际上荒废了真正的教育——人格教育。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我在反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的时候,也有特别深的感悟,因此写出了《夏令营中的较量》。
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据《上海商报》2012年9月份的一篇报道,近两年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下属的心理健康援助热线,每天都能接到40~50个心理困扰甚至有自杀倾向的求助电话。统计的结果显示,20~40岁的自杀高危人群占总数的40%左右,女性与男性求助者的比例大致达到2∶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名老师向记者介绍说,每年都有3~5名具有明显自杀倾向的学生向他寻求心理帮助。
2012年5月,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严俊在北京积水潭桥附近的护城河跳河自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严俊是村里唯一考上清华的孩子,而且本科毕业后直接被保送为研究生,父母都盼着严俊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光宗耀祖,却不料等来的是这个噩耗。
严俊为什么自杀呢?原来严俊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把什么事都埋在心里,但由于学习成绩好,父母和老师都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直到有一天,同学发现严俊出现了精神紊乱的问题,给他父母打电话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时,严俊虽然忙于毕业论文,但性情变得越来越诡异,有时会突然冲到操场上大喊,还时常向母亲抱怨毕业论文难写,做不出来就无法毕业,自己压力很大。
5月4日,严俊就想在宿舍内拿着剪刀触碰插座自杀,但手指被击伤后没有成功。中午严俊被送到医院治疗时,从厕所窗户跳出后出走。5月7日被发现在护城河里溺水身亡。
从2013年1月到3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媒体已经报道了7起大学生自杀的新闻。
除了大学生外,中小学生的人格健康形势也不容乐观,根据《扬子晚报》2013年1月18日的报道:12355南京青少年综合服务台对9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生命意识教育现状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 %的中小学生经常存有自杀的念头,偶尔有自杀念头和从来没有自杀念头的中小学生分别为35 %和61 %。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有过一闪而过的自杀念头。
2013年3月12日,《合肥晚报》报道《合肥一小学生不愿写作业声称要以自杀威胁妈妈》。原来,这个学期刚开学不久,这名小学生就被迫在周五晚上用一个小时做了40道数学口算题,周六、周日两天又被硬压着完成了其他作业。最后,儿子让妈妈在作业本上签字,结果妈妈嫌他做作业拖拖拉拉不肯签。于是这名小学生就对妈妈说:“求求你妈妈,你不给我签字我就自杀好了!”
什么是教育?我觉得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让人放心的人;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康,他就是表面上再辉煌,也可能随时崩溃。
著名教育专家吕型伟先生说得非常深刻:什么叫人才?人才是由“人”和“才”两个字组成的,“人”同“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有的人是“人”又有“才”,就是人才;有的人是“人”没有“才”,不能叫人才;有的人有“才”不是“人”,这种人更不能叫人才。我们当然希望两者统一,希望是“人才”,但如果要两者选择一样的话,我宁肯他是“人”没有“才”,也不要他有“才”不是“人”。越是有“才”不是“人”的人,危害越大。
所以,人才先要成人,其次是成才。我们国家也存在着教育荒废的现象,很多父母关心的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业,为孩子升学考试乐此不疲地操劳。难道父母不需要关心孩子是否开心吗?如果孩子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能积极化解一些不良情绪,对他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不会感恩难有爱心
要培养孩子的爱心,需要与培养孩子的孝心结合起来,孝敬长辈。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尊敬长辈的教育,他说:“尊重、敬慕老一辈,这是我们生活的法则。”为此,他特别对青少年提出了“十不准”的要求:
一是在大家劳动的周围,不准闲待。在你清楚知道长辈人正在干活而不允许你休息的时候,你游手好闲,沉湎于种种娱乐,这是可耻的。
二是不准嘲笑老年人,这是对人最大的不尊重。
三是不准同尊敬的人、成年人,尤其不准同老人进行争吵。
四是不准因为自己没有某种东西而表示出不满……你的同龄人有,而你的父母又没有关心到你这一点,你没有权利向自己的父母要求什么。
五是不准逼你父母给你连他们本人都不肯给自己的那种东西。
六是不准去做长辈们所谴责的事情。
七是不准将年长的人,特别是你母亲单独一个人丢下不管,如果在她身边除了你,没有别人的话。
八是不准不经长辈们(特别是爷爷)的允许和劝告就要启程赶路。
九是不准不先请长辈们坐下,自己就先坐下吃饭。
十是在成年人,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妇女站着的时候,不准你坐下。以上十条如果能完全做到,那么可以说教育是有成效的。2012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明确提出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关心和尊重父母的标准,如:“3~4岁的孩子,在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4~5岁的孩子,要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指南》里还给父母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培养孩子感恩的具体教育建议,如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在孩子面前关心自己的父母和长辈。还有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如告诉孩子,妈妈累了,要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
《指南》提倡孝亲教育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据我观察,今天的父母对孩子都很有爱心。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是哪天,但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父母都很重视给孩子过生日,可又有几个孩子重视父母的生日?
父母对孩子的爱“无可挑剔”,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却仿佛都从人间蒸发了。这主要是父母教育的失误,不是孩子的原因。
在培养孩子从小拥有一颗孝心方面,北京的周永琴女士是成功的,无愧于“全国十佳母亲”的光荣称号。
周永琴一家三口都爱吃橘子,但周永琴买橘子与众不同,总是按三的倍数买,吃的时候由儿子分,每人一个。可是就剩下最后3个橘子的时候,儿子拿着橘子没送过来,而是用眼睛看着父母,意思是就剩3个了,你们俩还吃啊?母亲给父亲使眼色,吃!尽管孩子伤心流泪,父母还是把橘子吃下去了。
我完全赞成周永琴的做法,如今的孩子缺的不是两个橘子,缺的是心中有别人。社会学家认为,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什么是社会化?用通俗的话说,当孩子心中有了别人,他的社会化就开始了。当孩子能够处理你我他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会化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了。
我忠告天下父母,千万不能让孩子吃独食!一旦养成习惯,就培养出一个“白眼狼”。当孩子变得自私、娇纵的时候,父母就觉得受不了,
“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可孩子的缺点常常是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培养”出来的。
后来这个分橘子的独生子长大了,考上了北京大学。亲戚朋友很高兴,给了他500元的祝贺钱。让周永琴没想到的是,春节回家,儿子把这些钱装了个红包,给奶奶当了压岁钱。
这个孩子有如此孝心,与父母从小对他的培养分不开。在他家里,只要做好吃的,妈妈都让儿子先给姥姥、姥爷送一份,因为住得比较近。每月给爷爷、奶奶汇款,妈妈都是带儿子一起去邮局,让儿子在汇款单上写一句问候爷爷、奶奶的话。
当孩子从小养成了感恩的习惯,那他长大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孝敬老人当成天经地义的事,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后一句原话是“习惯之为常”意思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孩子的习惯,父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前面提到日本的教育家说,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梁启超说:“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二者缺一,时曰非人。……人非父母无自生,非国家无自存。孝于亲,忠于国,皆报恩之大义。”孔子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就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你能够对父母永远保持一种愉悦的脸色、态度是最难的。《礼记》讲:“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就是说要永远保持孝心。
关于孝心之说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孝亲文化是杀子文化。如过去讲孝顺,一切顺从父母,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等。但是,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今日倡导孝敬更多含有感恩之意,而感恩是现代人的美德之一。
儿童教育的特点是由近及远。因此,让孩子从小对父母怀有感恩的心,学会感恩,这是完全必要的。当然,对父母来说,没有父母的爱心,也就没有孩子的感恩;同理,对孩子来说,不会感恩也就难有爱心。
诚信与做人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可见,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一个人要养成健康人格,没有什么比诚信更重要的了。教育部规定,从2004年起,在高考之前,每个考生都要签订承诺考试诚实守信的协议书。
我们在做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时发现,初中生无一人认同“不说假话要诚实”,这是社会问题在学生认知上的反映。
有一年,中国的一些财务干部到德国访问,和德国的财务专家交流时问:“你们有没有做假账啊?”德国人竟然不明白什么叫做假账。原来,德国的财务人员不敢做假账,要是做一次假账,就终身不得再做财务工作,这样的惩罚是很厉害的。
一位在德国出生的中国男孩,主动向中国来的研究生学习中文。一天,他发现中国的研究生买16岁以下儿童票乘坐地铁,立即断绝了与他们的来往。德国有一套机制来维护诚信,所以德国人很重诚信。
当某些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弄虚作假,散布考试“枪手”等广告,结果在德国引发了一场诚信危机。德国驻华大使馆为此专门成立了留德学生审核部,提高了中国人到德国的留学门槛。
分析世界上一些大企业家成功的因素,不难发现诚信是首要原因。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诚信是最基本的交往规则。
诚信需要从小培养。但是,我们可能会忽视一些细节。我给大家讲一个细节,看看国外父母是怎样培养孩子从小树立诚信观念的。
一位外国的妈妈,应邀到中国山东的一户人家来做客,她带着一个8岁的女儿。中国女主人很会做饭,说:“今天我做西餐给你们吃。”
外国女孩一想,中国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就说我不吃。当大家吃过色香味俱佳的西餐,女主人又端上来冰激凌的时候,外国女孩急切地说:“妈妈,我要吃冰激凌!”
中国的妈妈是按份做的冰激凌,刚好没有做小女孩那一份。于是,中国的妈妈说:“这样吧,你吃我这份。”没想到,外国女孩的妈妈说:“NO,我的女儿说过了她不吃,因此,她今天不能吃冰激凌。”她女儿急了,赶忙说:“我特别想吃冰激凌!”但是,妈妈坚决不同意,就连小女孩哭闹起来,仍旧不让吃。中国妈妈在一旁说:“孩子嘛,给她吃吧!”外国的妈妈坚决不让,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她经历了这么一次,就懂得了说话要算话,今后就不会乱说话了。大家想想看,你要是遇上这样的事,你是像中国妈妈那样做,还是像外国妈妈那样做呢?
培养诚信要注意细节。在学校里,凡是老师组织的活动,孩子往往特别积极:“老师,这个我来做!”可事后发现做不了时,有的孩子就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并且希望大家都不要再提这件事。这时父母和老师应该怎么做呢?可以对孩子讲:不要轻易答应别人,但凡答应的事,如果是对的,就要牢牢记住,努力去做。当你发现做不到,你就要勇于道歉,说:“老师,这件事原本我以为能做到,可是后来一试,我做不到。对不起!”这就是恰当的引导,也是孩子的成长。
实际上,我们成年人也会遇上这样的事情,有时因太忙或其他原因无法赴约,这时就一定要及时解释,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大人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大人是孩子的榜样。
教育孩子时我们经常习惯多讲道理,多提要求。实际上,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孩子的学习首先是观察和模仿。
一名广州的初中生,父亲是个老板,家境很好。儿子大把大把花钱,无心向学,老去泡吧,打游戏机,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老师找他谈话,他不屑地说:“我这算什么,我老爸还到处嫖女人呢。”这正说明了孩子是在模仿、观察中长大的。所以,父母要用自身的好习惯去影响孩子,用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其实,培养孩子诚信是一门学问。
有一位美国学者,在一次研究中,他访谈了50名罪犯,又访谈了社会上50名成功人士。在访谈中,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有一名罪犯说他是从撒谎走向犯罪的。他为什么要撒谎呢?小时候,妈妈买回苹果。因家里孩子多,要合理分配,但是孩子们都争着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老大说:“妈,大的红苹果给我吃。”妈妈瞪他一眼说:“你不懂事,你怎么能带头吃大的呢?”当时,这名罪犯发现,谁越说要,他妈妈就越不给谁。这时候,他就撒谎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苹果。”妈妈夸奖他说:“真是好孩子!”最后就把大苹果给了他。从此,这名罪犯就养成了说假话的坏习惯。这就是那位妈妈的失误。
另外有一位妈妈也分苹果,但她的方法不同。妈妈说:“我们来比比家务劳动,看谁干得好,就把这又大又红的苹果作为奖励。”这位母亲的这种教育方法就使得孩子明白,要通过努力而不是通过谎言,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成长与责任
今天孩子的责任心淡漠是让父母头痛的一个问题。孩子没有责任心,油瓶倒了也不扶,这样的孩子怎能让人放心?
有一位学者在家里的书房门槛处放了一把鸡毛掸子,然后逐一将儿女们叫进书房。儿女们都无一例外地越过鸡毛掸子径直进入书房,最后,学者叫夫人进来,夫人进书房前,首先弯腰拾起了鸡毛掸子。学者这时说话了:“孩子们,为什么你们就看不见鸡毛掸子?为什么你们的妈妈就能看得见它?”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孩子们不是眼睛有毛病,而是没有责任心。孩子的责任心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
孩子缺失责任心的问题其实是大人造成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常见:孩子到了学校后发现笔、书本没带,后面跟着一个老人,说:“是我忘带了,不是我孙子不好,是我不好。”如此这般,孩子还有什么责任心呢?
许多父母都有一个让孩子逃避责任的陋习。当小孩子摔跤了,大人哄孩子:“哎呀,都是这地板的错”,“这树怎么这么讨厌,把我孩子碰倒了” 。这样的父母遇事就替孩子辩护、抢担责任、大包大揽。
再看看孩子闯了祸时有些父母的处理方式。他们把孩子叫过来,问是你干的不是?孩子说是。父母说给人赔礼道歉。然后父母就让孩子回家写作业。孩子回家学习了,父母则留下来当人质,赔礼道歉,上医院、打官司,怎么都行。但是,父母们没有想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伤害了别人说声对不起就没事了,何谈责任心呢?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就是仁爱的开始,爱心的萌芽);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就是他总结出的“仁、义、礼、智”,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孩子天性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关键在于教育引导,引导得当,孩子就可能发生奇迹。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发现,中国的城市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为11.32分钟,美国小学生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为1.2小时,泰国学生是1.1小时,韩国学生是0.7小时,英国学生是0.6小时,法国学生是0.5小时,日本学生是0.4小时。
这组对比数据给中国的教育亮了一张黄牌。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们对456个孩子跟踪研究20年。这些孩子有些是爱干家务活的,有些是不爱干家务活的。20年后,他们的差别很大:失业率1∶15;犯罪率1∶10;收入相差20 %。另外,爱干家务活的孩子,他们的离婚率低,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也低。
由此可见,养成爱干家务活的习惯,对孩子的人生是很有意义的。很多企业家、管理者,经过奋斗获得成功后,觉得“我们吃了苦,不能再让孩子吃苦了”。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
有专家讲过一个蛾子的故事。蛾子化茧为蝶的过程是痛苦的,在蛾子破茧而出之前,要一次一次地去撞击出口,撞一次掉下来,再撞一次再掉下来。这时,一位好心人觉得这样太痛苦,于是拿剪刀把硬茧剪开,让蛾子爬出来。结果发现,这些没有经过撞击的小蛾子有翅膀但是不会飞。为什么呢?研究者发现,蛾子通过撞击来练习飞行。当它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的翅膀才充满力量。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很深,父母要让孩子吃点苦,多一些磨炼,否则孩子就不会飞翔。
现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叫作“30岁的儿童”,指有的人已经30岁了,仍是孩子,不能独立生存,不敢单独跟异性见面。所以,“30岁的儿童”就是长不大的孩子,也是缺乏责任心的孩子。
我讲一个美国的例子:
1922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找来了一些禁用的烟火爆竹,其中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鱼雷”。一天下午,他走近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的同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去了警察局。
警长尽管认识这个男孩以及他的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对烟火的禁令,判定交14.5美元的罚金。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钱。这个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
让人感慨的是,这位名叫杰克的父亲虽然没说太多的话,却让11岁的儿子打工挣钱还罚金。
后来,这个小男孩成了美国的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打了许多零工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显然,这件事情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体验的越多感受越深。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做父母需要“上岗执照”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是不是有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就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一定。普通的工人、农民也能把孩子教育好。我认为,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不是靠学历和社会地位,而是靠父母的教育素质。
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做父母需要有“上岗执照”。当然,这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说明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也可以参加必要的考试,但并非只有考取证书才能生养孩子。合格父母需要具备五个要素:一是现代的教育观念 ;二是科学的教育方法;三是健康的心理 ;四是良好的生活方式 ;五是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五个要素构成了现代父母的教育素质。我把它叫作五元素质。
做父母需要有“上岗执照”,我希望这个理念会在全国逐渐形成。
我希望特别关心孩子的父母们首先拿到执照,因为你们的期望很高,应当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一般来说,在高素质的孩子后边必定站着高素质的父母,没有高素质的父母和老师,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孩子是很困难的,是曲折的。因为有的时候,正是我们父母用一种不恰当的爱阻碍了孩子发展。
在家里品尝美味 ,不管是什么好东西 ,千万不可让孩子吃独食,最低原则是每人一份。要让孩子有一种份额意识 ,你只能要一份,绝不是全部 ,更不能认为最好最多的那份就是你的。这样做 ,是让孩子懂得心中有他人。
有一件小事,我一回想起来便感动不已。
一天早晨,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女教授走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女教授已经 70多岁了,依然精神矍铄,她一边与我们打招呼一边把自己的灰色提包放在了椅子旁边的地上。我们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一见,立即帮她把灰色提包拿起来放在桌子上。没想到,女教授惊叫起来:“不可以这样做!”见我们的表情有些诧异,她微笑着解释说:“桌子是用来办公的或者吃饭喝茶的,而提包东放西放不干净,不可
以放到别人桌子上,最多可以放在椅子上。”
说真心话,这个微小的细节给我的震撼胜过电闪雷鸣,这不就是时时处处替别人着想的好习惯吗?我们这些科研人员怎么就毫无这方面的意识?刹那间的冲突让我看清了习惯的差异就是文明的差异,就是人格的差异。
第二章&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
培养良好习惯需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即好行为的结果使人快乐,坏行为的结果使人痛苦。良性循环养成好习惯,恶性循环养成坏习惯。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他认为,所有学习得来的行为,
“只不过是一长串的条件反射”,其获得、保持和消失是由这些定律和法则来控制的。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了你的天性,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都源于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然是父母的天职。然而,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却提醒我们:人是应当服从法则的,但最重要的法则是,能够在有所需要的时候可以毫无危险地打破法则。难度在于,养成习惯而不束缚于习惯,保持心灵的自由。
近日,青岛一位小学校长来访,告诉我他们坚持两年抓细节培养好习惯,效果良好令人欣慰。儿童教育离不开细节的指导,但需要注意习惯养成绝不仅仅是行为训练,必须坚持以培养健康人格为导向的习惯养成。比如,引导孩子礼貌待人,不是只要求微笑和问好,而需要建立尊重他人的观念,培养人格化习惯。
培养好习惯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撒切尔夫人从小牢记父亲的要求是:“永远坐第一排。”哪怕是坐公交车,听讲座也要坐在第一排,父亲以此来培养她的积极气质。1979年 5月,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女首相时说:
“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
儿童的习惯培养需要明确规范的细节,而不能只要求“一定好好的”。比如,书写姿势的第一要领是八个字,即头正、背直、脚平、臂开;第二要领是“三个一”,即头离书本要一尺,胸离桌子要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有些父母把皮筋绑在一寸的位置上,强化了孩子的理解,便于比照练习。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教育的高超艺术就是让人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对习惯研究最为深入的教育家当数乌申斯基。他认为:“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一种有效的道德资本,你可以终身享受其利息,而不良的习惯则像是一笔偿还不清的债务,甚至可能让人破产。”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里有习惯,哪里就有神经系统在工作。神经体不仅可以有天赋的反射,而且在活动的影响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这个意思是说,行为的习惯性越深,反射性就越强,习惯是刺激与反应的稳固链接。这也说明,经过培养,人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
养成好习惯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长达 90天的漫长过程靠什么才能坚持下来呢?吴剀教授认为,对儿童来说,关键的因素是主体体验。就是说要孩子自己体验到,按照好的习惯做就成功就快乐,按照坏的习惯做就失败就痛苦。显然,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与引导对提高孩子的认识特别重要。
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矫正坏习惯?我总结的基本方法是加减法,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加减法也是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即你希望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鼓励他相关行为多多出现;你希望孩子矫正什么样的坏习惯,就鼓励他控制和减少相关行为。
什么是习惯
当前我国的德育屡屡因“实效性低”而受人诟病。早在2004年,我就提出了一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难题:“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我曾与儿童心理学博士赵霞合写过同题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直到现在我仍在努力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顽疾。
德育,简而言之,是培养人品德的教育。品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整体结构,从其所涉及的心理过程来看,道德的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意”“行”四要素。一般来说,德育的具体实施可以以任一要素为起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形,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中年级较低。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父母和教师的权威”阶段,其行为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中年级儿童可能因破坏了原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导致行为习惯水平下降;到了高年级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稳定性。
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的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在我国德育的传统中,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这种将德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虽然在某些方面说明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从德育本身的特点看,这一形式却很难实现德育的真正目标。长此以往,在某些学生的意识里,道德似乎成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而实际的道德行为与他们的道德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这就是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的严重现象。
于是,我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水的沸点是100℃,可我们的德育往往在50℃左右就停了下来。例如,当孩子认清一个道理并开始做好事了或者开始守纪律了,人们就以为德育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教育已经成功了。事实上,这绝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而只能算是前50℃的教育。它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终点,而应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和契机。抓住孩子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将其反复训练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才是德育的真正目标,是德育的后50℃。
2001年至2010年,我曾连续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即“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和“少年儿童自我管理习惯培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我主张,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即重在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而实现这一目标特别需要重视培养良好习惯。如果我们依然不重视习惯养成,德育可能仍会是一壶烧不开的水。
当然,习惯养成并不是简单的事。让孩子培养什么样的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些问题的解答首先要涉及习惯与人格两个重要概念,涉及许多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1.习惯是忘不掉的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习惯”一词:“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心理学的解释是:“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
从完整的定义来说,“习惯”一词其实涵盖了个体和社会群体两方面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者更关注个体层面的习惯,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情境下自动执行或完成某些动作或固定活动模式的需要和倾向,也可以称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稳定的联结,包括自然的反应倾向、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
由此,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外在要求下的被动反应,是一种完全由意志驱动的行为;第二个层面是内化的主动行为,但它的发起和维持需要意志努力;第三个层面是自动化的行为,很少需要个人的意志努力,甚至是人们无意识觉知、自然触发和维持的行为。
习惯正是属于第三个层面的行为方式,它不但是一个人无须意志执行的自动化的行为,而且还会在相应的情境中反复出现相对稳定。习惯有可能是有意练习养成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无意的多次重复的结果。反复的行为强化和对某些行为的模仿都可能形成一定的习惯。
当然,习惯并非一成不变,人既能在某些情况下自觉地养成某些好的习惯,也可以有意识地改变某些不良习惯。习惯往往是后天环境塑造的结果,人们往往为了规避外界的消极刺激(逃避惩罚),为了获得积极刺激(寻求奖励),也可能是通过社会学习模仿他人行为而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可能有很多好习惯,也可能有些坏习惯。
在巴黎,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请问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非常惊讶,又问:
“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老人耐心地回答说: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在儿童时期,特别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是养成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
有一个女孩子叫董伊伊(化名),小学毕业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名牌中学——东直门中学。她到学校以后,各方面表现很出色,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大家推荐她当了班干部。
有一天老师正忙着批改作业,还要准备发给学生父母们的信,就跟董伊伊说:“你到我的办公室去,打开我的抽屉,然后拿出我的图章来。咱们把这些信盖上章好吗?”董伊伊去了却没有拿回章来。老师奇怪地问:“怎么回事?”董伊伊说:“我去了一趟,发现办公室里没有人。”老师说:“没有人,你打开我的抽屉把章拿出来就是了。”董伊伊说:“老师,我觉得如果老师不在的时候,打开老师的抽屉是不好的。”老师马上就明白了,特别理解和感动。
其实,这是一个习惯,一般在主人不在的情况下,不能打开主人的抽屉、翻动主人的书包。这个女孩子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好习惯呢?
这可能得益于她小学时所受到的教育。董伊伊是北京府学小学的毕业生。府学小学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习惯研究的子课题学校。学校曾经教给孩子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主人的许可。所以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基础教育很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非常欠火候。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科学大师的话说得多么睿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就是说一个人碰到事情的时候,不可能说“等我想想我受过哪些教育,老师怎么说的,我想想……”那肯定不行,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什么是忘不掉的?习惯就是忘不掉的。
2.如何判断儿童是否具有健康人格
什么是人格呢?请先看2010年1月6日的两则新闻报道:
据《新闻晨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PCP-PCCW国际特训班面向中国选拔优秀高中生赴美学习。招生面试中,一位宾大教授问一位奥数获奖选手:“你读书读得这么好,是为了什么?”这位学生回答说:“是为了挣钱。”教授又问:“挣钱是为了什么?”他答:“为了周游世界。”教授问:“除了周游世界还想干什么?”“还可以买房子。”……最后,美国教授将这位奥数佼佼者淘汰了,原因是:“没有回报社会之心,我们希望培养的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袁苏妹,人称“三嫂”,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袁苏妹这位港大“杰出人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她被港大许多学生感念:学生学习到深夜,她会为学生预留晚餐;学生有人生病,她会主动送药、煲粥;学生遇到烦恼,会去找袁苏妹倾心交谈……就是这么普通的事,袁苏妹做了40多年。港大认为这是对学校做出的“独特贡献”。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为“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同一天的两则新闻报道都是指向教育的,却反映出两种教育两种结果甚至预示着两种命运。什么是教育?说到底教育就是一种导向,是各种教育活动中最本质的追求,也是对人影响最为深刻的价值观的鲜明体现。香港大学授予只会写5个字的普通女工袁苏妹“荣誉院士”的称号,就是倡导一种精诚服务精神,而这正是学会做人的根本,是每一个学生乃至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品质。这涉及的核心因素就是人格。
可见,人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现象。比如,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人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若一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别人,人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 %左右。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呢?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个性心理学》一书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和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三个因素。在儿童成长的全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因此,我们非常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
判断儿童是否具有健康人格,在我与卜卫研究员共同主编的《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中,我们建议参考如下问题:
① 儿童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
② 儿童是否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
③ 儿童是否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
④ 儿童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
⑤ 儿童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
⑥ 儿童是否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
⑦ 儿童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
⑧ 儿童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这些方面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的人格。我们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
● 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
● 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
● 有安全感。
● 喜欢创造。
● 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
● 有自由感。
3.习惯与人格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研究员与我共同担任习惯研究的课题组长,在我们的一次课题会议上,她对习惯与人格两个概念的关系做出了如下解释: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
习惯总是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而且是比较稳定和自动的。但习惯养成和表现行为也受着一个人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如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总是习惯于要认真地制订计划,并听取有关人士的意见,这就是一个人的责任心的体现。而责任心是属于健康人格的,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责任心这种人格特质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现得很强,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得不强。因此,对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应该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的。
我赞同张梅玲研究员的分析与概括,并且认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也许可以说,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儿童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我们课题组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习惯与人格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中,情绪型的儿童所占的比例最多,这类孩子比较任性,会很容易出现冲动、焦虑、反复无常等行为表现,当面临各种压力情境时,也很脆弱,容易出现更多的攻击和退缩行为。如何帮助儿童养成调整自己不良情绪和控制情绪化行为习惯,获得较高的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呢?
研究发现,通过一系列“做人”“做事”良好习惯的培养,儿童在情绪性维度的得分有较多的降低。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面对情绪型的儿童时,老师父母可以着重从两方面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儿童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在交往中养成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习惯的同时,也逐渐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儿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在面对压力情境时他们能获得他人更多有效的帮助,从而减少不良的情绪发泄。
另一方面,鼓励孩子独立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务,提倡孩子进行自我管理,这不但减少了他们的依赖性,也时常给他们带来完成任务、战胜挫折的成就感。此外,对于情绪型的孩子,我们除了在培养他们做人、做事方面的行为习惯外,还注意多与他们沟通,公平地对待他们,维持比较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一致的教养方式。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在年龄较小的孩子和男孩子中,退缩型人格有较高的比例。这类孩子并不像情绪型孩子那么惹人注目,平时容易给人以依赖、散漫、懒惰、羞怯、不善言谈等印象。一些老师和父母在教育中可能更多地对他们的消极行为有更多的监督和批评,而较少去发掘和鼓励他们的积极表现,然而,对于他们简单的批评说教和严格的监督束缚并不奏效,退缩型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在我们的实验干预中,培养学生自尊、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等习惯的活动之所以能有效地改善这类孩子的人格发展,是因为在儿童养成帮助和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扩大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同时他们积极友善的行为方式也赢得了他人的回应、帮助和支持,从而获得了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促进了他们人格特质多个维度的积极发展。对于退缩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积极的鼓励和帮助,给予他们自我前进的动力,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着重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和自尊自信方面的行为习惯。
由此,作为教育者,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时要以健康人格为导向。那么在当前时代,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理清习惯的分类。
习惯按其价值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做到自我检查,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提高其学习能力,这就是积极的良好习惯;而有的小学生做作业时,一边吃零食,一边听音乐或看电视,不能专心致志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不良习惯或称之为消极习惯。
习惯按其水平可以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如吃饭前洗手的习惯,这是生活方面的一种基本卫生习惯,也是动作性习惯;做重要事情要了解各方面情况后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是智慧性习惯;有人做事不习惯先计划,想到就做,而且任意改变做事的计划性、策略性等,后者的做法可以说是缺乏智慧性习惯。
习惯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性习惯和一个人所独有的个性化习惯,如公平公正、遵守交通规则等习惯均为社会性习惯;有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总要在房间内来回地走动才能有思路,有人则喜欢一个人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才更有效,这些都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些习惯。
习惯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一般性习惯和某种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性习惯。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这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则需要养成在头脑中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
其次,要注意三个层次。
第一,在培养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社会性习惯。即在兼顾个性差异的同时,要侧重培养如遵守规则、公平公正等社会性习惯。
第二,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智慧性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随手关灯,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都是动作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如总结、反思、质疑、有计划等。
第三,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时代性习惯。传统性习惯如尊老爱幼、节约、守纪律等,时代性习惯即讲效率、双赢、竞争、环保、创新等。
所谓习惯一定离不开行为,即使是质疑和反思等智慧型习惯具有非动作性的一面,最终还是会表现在某种行为上。如吴剀教授所说,智慧型习惯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后也会体现在行为上。如养成接受新任务必先了解情况的智慧型习惯,就会开始调查研究,做文献检索和分析等,这不就是转化为行为了吗?
一般来讲,幼儿阶段是培养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阶段是培养品德习惯的黄金阶段;中学是培养学习习惯和智慧型习惯的阶段。
当然,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着一系列的指标与规范,但习惯培养应当以人格化为追求而不能单纯地技能化。具体地说,就是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一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
以未成年人10个好习惯中的“耐心听别人讲话”这个习惯为例,如果将其培养成技能化的习惯,可以视此为命令或铁的纪律,一旦违反将受惩罚。可以相信,人是可能这样养成习惯的。如果按人格化的习惯培养的要求,则重在培养对别人的理解与尊重,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是自然和谐的,内心认同也有热情。简言之,单纯技能化习惯培育的是机器,而人格化习惯培育的是真正的人。
习惯的重要性
2013年1月12日,以“用心托起孩子的未来”为题的公益讲座在拥抱大海的青岛奥帆中心剧场拉开帷幕。作为主讲者,我不禁重新审视“用心”,对父母而言,何为“用心”?如何“用心”?在我看来,习惯培养就是一种独特的“用心”。与600名父母近距离接触,分享教育心得时,我再次提出了我一贯的教育主张“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有网友称其为我的“养成教育秘诀”。是的,教子成功就要首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贪吃零食、不爱学习、甚至旷课逃学。那么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的习惯培养与他的人格塑造,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我曾经对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童年教育进行过对比分析。
分析发现,这148名杰出青年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这些人在童年时代就集中体现了6个习惯特点:自主自立,意志坚强,友善合作,明辨是非,选择良友,道德为先。与此相反,在对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也有着共同的习惯特点:厌恶学习,粗野无礼,好逸恶劳,亡命称霸,是非颠倒,荣辱不清。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明显看出,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显著差异之一就是习惯的不同,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坏习惯让人终身受害。
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习惯是人的行为的反射,反射是可以改变的。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
有这样一个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也高,所以有很多条件不错的人都来应聘。这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总经理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围着总经理的写字台,翻阅文件资料。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不能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翻看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心。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但需要大人及时纠正和引导,否则儿童随手翻惯了别人的东西,就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
1959年10月,苏联首位宇航员的选拔工作在全国展开。加加林从3 400多名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20名入选者中的一员,并于1960年3月开始在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当时20个宇航员在培训,为什么加加林能脱颖而出?原来,起决定作用的竟然是一个偶然事件。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参观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罗廖夫说:“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就是从好的习惯开始。
我再讲一个故事。
1992年的某个周四的下午,比尔·盖茨在纽约的一所小学作了一场励志报告。临走时,盖茨表示,自己会在以后的某个周四的下午再次来学校看望大家,如果发现到时谁的课桌收拾得最整洁,谁就将有机会获得他免费赠送的一部个人电脑。电脑在当时还是非常昂贵和稀有的,大家自然都希望得到。
因此,当盖茨走后,每逢周四的下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课桌收拾得整整齐齐,但在其他时间则不愿意收拾。有一个学生却觉得盖茨有可能会在周四的上午就来,于是,每个周四的上午他就开始收拾课桌。
之后,他又觉得,盖茨也许会在除周四之外的其他日子里突然来访,于是他又决定每天都要收拾一次课桌。可是,每次收拾后不久,桌子便乱了。他想,如果这个时候盖茨恰巧来了,那么自己之前付出的劳动和坚持岂不是白费了。为此,他又决定,必须要让自己的课桌时刻都保持整洁,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可遗憾的是,盖茨此后却一直也没能再来,其他的同学早就忘记了要继续收拾课桌,但这名学生却因此养成了一个随时保持整洁的习惯,并且从此学会了做事要有条理性和坚持性。
多年后,他终于再次见到了盖茨,但这次见面,盖茨并不是为了兑现当年的承诺——送他一台电脑,而是来送给他一件更大的礼物——用2.4亿美元购买他公司1.6%的股权。
他,就是创立了世界第一社交网站 Facebook(脸谱网)的马克·扎克伯格。
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走向成功。
当然,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无论好或不好,几乎都跟教育有关,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这些问题。很多中国家长太重视孩子的功课、分数、名次,却忽略了习惯养成教育。实际上,一个人的习惯可能更重要。
2003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上,为中国公民出境后的不文明行为“会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无独有偶,十年后的2013年,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他的提案中,又呼吁从国家到地方各有关部门,针对游人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保护文物,文明参观”。在“两会”前夕,这个提案因两桩破坏文物及其环境的事件而引起社会关注。
一件事是2013年2月下旬的一天,北京故宫工作人员颜先生巡视时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梁齐齐到此一游”。由于没能“人赃并获”,气愤之下颜先生将此事发到微博上,写道:“今日,一位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这条微博引来众人关注,网友纷纷谴责该游客“太缺德”,在网上齐喊:“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甚至扬言要“人肉”此人。
另一件事是2013年2月28日,环卫工人从故宫筒子河里捞出4吨垃圾,其中有1万多根吃剩的玉米芯。原来,这一年冬天降雪次数较多,筒子河里堆积了积雪,许多游客在河边吃完了买来的玉米,顺手就向河里一扔。不料,雪融冰化时这些垃圾集中冒出来,很是难看,而且雪融化后又冻结成冰,环卫工人只能先用冰钻将冰打碎才能把垃圾取出来。这显然暴露出游人随手乱扔垃圾的恶习。
从一定意义上看,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比如,德国人严谨的习惯就是教育的结果。
德国人的严谨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比如,孩子说:“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爸爸不会说“NO”或“YES”,他会说:“你的计划呢?你准备去什么地方,怎么去,跟谁去?”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有想过。”父亲就会说:“你没仔细计划的事就不要说。”由此可见,德国人特别讲究孩子做事有计划。这样的习惯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
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和墨家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思想流派,但是有很多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墨子最有名的关于习惯的思想就是“染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的道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这就与染丝一样。明代的思想家王廷相这样说:“凡人之性成于习。”由此,我们要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培养的 12个重点指标和 5个最重要的习惯
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情感、言语或思维、行为三大习惯系统的巨大发展,而人格是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人格是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和债务。资产是那些适应环境的习惯,债务是人对环境适应欠缺或阻碍的行为习惯。当一个人的人格已经“资不抵债”时,再来培养习惯塑造人格或许为时已晚。
我一直呼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而习惯养成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即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
依据习惯与人格的这种密切关系,要以建构健康人格为目标选择重点培养哪些习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1世纪教育的建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习惯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当前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这些主要方面的素质基本上都包含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基本内容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在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上,我们既强调要继承民族美德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这12项重点内容对应着12项重要的人格特质指标(见表1)。
表1.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12个重点培养内容
&&&&& &&&&&&&&&&&&&
自我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的这12项重点培养内容,具有鲜明的“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这些指标所代表的人格特质构成了面向信息社会的个体健全人格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12项重点内容具有人格化特点,虽然不是具体的行为习惯,但是它们的形成需要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具体的行为习惯为基础。比如,养成认真负责的智慧性习惯,就要求学校和家庭经常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具体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为他人服务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题组在实践中,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要求,对这12个重点培养内容包含的相应的主要具体行为习惯作出了示例(见表2)。
表2.少年儿童12个重点“人格化”习惯对应的主要具体行为习惯示例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
礼貌待人(礼貌用语、基本礼仪和礼节等)、孝敬父母(理真诚待人解、尊重、关心)、尊敬师长、与自己和伙伴或同学真诚相待
说话算数、不说谎话、对别人交代的事情不敷衍了事、自己做诚实守信错了事情主动承认,借了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
认真负责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敢于承担责任、学习认真(听讲、作业等)
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穿戴整洁,讲究个人自信自强卫生、情绪饱满乐观、敢于竞争和参与、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
遵守家规、遵守课堂纪律、遵守班级纪律、遵守校规、遵守交通秩序、公共场合不打闹嬉戏、看比赛和演出时文明有序
讲究效率做事有计划、讲究方法、珍惜时间、善于自我管理
不打人骂人、不歧视同学、不随便给别人起绰号、善于交往、友善合作
关心班集体 合理消费爱惜个人用品、吃穿不浪费、不乱花钱、节约水、电等资源
主动学习学习有计划、求知有方法、学习时间有保证、课余生活有安排
独立思考勤于动脑、敢于提问和质疑、主动与人讨论、大胆想象和联想
学用结合动手操作、参与劳动、仔细观察、注重体验
总结反思及时总结、整理知识、勤于反思、处理信息
良好的习惯最终由优良的外在行为体现。因此,习惯的培养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主要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由条件反射类行为组成,是个体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对少年儿童来说,有明确目标的教育训练对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合理使用各种强化手段和方式,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培养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而且还依赖于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人格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少年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与实践表明,良好习惯是个体能力的重要生长点,儿童自幼养成的某些好习惯往往能转化为某种能力,而某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对此的论述非常精辟。他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因此,“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一个人习惯养成得越多,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越难的事情要把它变得比较容易来做,大的事情要从细致和细小的方面来做,这才能做成功。他还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不贪大才能做得大。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从这12个指标入手进行一系列好习惯培养,有侧重地进行重点突破,是比较可行的。
我们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合作中,心理学专家们提出了更为练的研究重点。他们的建议是:
做人方面重点研究:① 少年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培养;② 少年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做事方面重点研究:① 少年儿童责任心的培养;② 少年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学习方面重点研究:① 少年儿童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② 少年儿童学习主动性与创新的研究。
也许,这样的研究更容易探索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之间的关系。2013年1月2日,我在《中国教育报》“2013年,我期待”的特刊上说:“我期待基础教育将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作为重要使命之一。中国基础教育的重大缺陷在于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以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导向,重视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习惯培养,特别需要培养爱心助人、主动学习、勇于担当、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即仁爱、求知、责任、自制、尊重)五个方面的好习惯,可以说,这五个好习惯的指标也是健康人格的指标。”
说实话,我曾设想培养孩子一百多个好习惯,但在研究与实践中放弃了,因为习惯要求过多可能忽视差异伤害个性。习惯培养的最高价值是人的解放而非束缚。习惯培养务必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实际上,一个人有三五个好习惯即可成功,如能养成十个好习惯必定杰出。其他习惯可通过迁移实现。
那么,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的研究,更是心理发展的研究,非常需要心理学专家的深度参与。我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梅玲担任课题组组长,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时任常务副院长的邹泓教授率领其团队参与研究。
为了深入探究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派出李文道、屈志勇、张春妹、刘艳、张秋凌、李彩娜6位心理学博士生和多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岁正常身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