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一道科学大问题 百道网题

> 问题详情
下列4条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1)。A.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称为科学计算B.计算机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下列4条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1)。A.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称为科学计算B.计算机应用可分为数值应用和非数值应用两类C.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有两种信息流,即数据流和控制流D.对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与传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为实时控制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权威推荐: & &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在Word中,若要使两个已输入的汉字重叠,可以利用“格式”菜单的“(4)”命令进行设置。A.字体B.重叠C.紧缩D.并排字符2在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ASCII码共可表示128种字符,若每个字符加——位奇偶校验位,则每个字符的代码占(8)位。A.7B.8C.9D.163在一个逻辑电路中,有两个输入信号X、Y和一个输出信号V。当且仅当X=1、 Y=0时,V=0,则V的逻辑表达式为(11)。A.X+YB.XYC.XYD.+Y4语音处理时,常把连续的语音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变换成数字信号。把一定范围内的声音强度用一个整数来表示,这称为(12)。A.编码B.量化C.解码D.取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查看: 1277|回复: 11
求解!一道逻辑题
发表于 10-10-9 22:58
郁闷中,想了好久都想不通~
可是,为什么~
彗星自身并不发光,但它们可以反射来自其他光源,如太阳的光。科学家们通过彗星的亮度来估计它们的质量:一个彗星的质量越大,这个彗星反射的光就越多。然而卫星探测器揭示构成哈雷彗星的物质每单位质量反射的光的强度比以前认为的低60倍。
上面的陈述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下面哪一项
A有些彗星的构成物质,每单位质量反射的光的强度比构成哈雷彗星的物质高出60倍
B以前基于亮度对哈雷彗星的质量的估计太低
C哈雷彗星反射的光的总量比起以前科学家们认为的要少
D构成彗星的物质的光反射性能在不同的彗星之间变化很大
E在对哈雷彗星的质量做一个精确的估计以前,科学家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发表于 10-10-9 23:12
每单位质量反射的光的强度=光总量/质量
以前估计的质量低了 光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所以比现在的强度要高
而且B的字眼是估计太低 符合60倍这个差异较大的数字
发表于 10-10-9 23:13
C哈雷彗星反射的光的总量比起以前科学家们认为的要少
用排除法。
发表于 10-10-9 23:13
1楼正解,选B
发表于 10-10-10 00:04
1、亮度确定已测量
亮度=质量~单位质量反射光强
结论:质量与单位质量反射光强呈反比
2、“然而卫星探测器揭示构成哈雷彗星的物质每单位质量反射的光的强度比以前认为的低60倍。”
单位质量反射光强以前认为的是60,现在是1
质量以前认为的是1,其实应该是60
(第二步逻辑起来晕晕的就白话了~~)&hr&所以选B以前基于亮度对哈雷彗星的质量的估计太低
发表于 10-10-10 00:07
看到B 直接选B了 CDE都没看~~
发表于 10-10-10 08:47
B以前基于亮度对哈雷彗星的质量的估计太低
发表于 10-10-10 08:56
发表于 10-10-10 08:59
引用第1楼夜夜夜。于10-10-9 23:12发表的&&:
每单位质量反射的光的强度=光总量/质量
以前估计的质量低了 光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所以比现在的强度要高
而且B的字眼是估计太低 符合60倍这个差异较大的数字
做这题&&还得用公式&&呵呵
难度越来越大了&&
我还以为成正比呢
发表于 10-10-10 09:04
水能有蕴藏量取决于水流的流量与落差,落差中!!
低位水通过水循环的阳光吸收而分布在地球各处,从而回复高位水源的水分布。
这个算不算呢
发表于 10-10-10 09:07
每单位质量反射的光的强度=光总量/质量 这个值比以前低了 而光总量是不变的,那么只有质量增大了,所以是比以前认为的 质量是增大的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7-10-29 14:40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一道海洋科学导论计算题求解!么么哒
一道海洋科学导论计算题求解!么么哒
已知某正规半日潮窄长半封闭海湾水深均匀,平均深度为10米,湾长84.4公里,湾顶潮差为3米,每当月中天前1时20分该海湾口的退潮流速达最大。
试求出农历十月十九日湾口潮流流速为 0的时刻。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一道科学题急用质量为270克的铝球悬浮于水中,求(1)球受到的浮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a href="/c/9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414|回复: 16
一道关于环保的悖论题,求解
& & 关于碳排放的基本认识:& & 排放CO2 ,CH4的过程即是碳排放的过程;有机物一般为高分子,经过降解过程,最终分解为CO2,H2O,CH4等小分子,并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个过程也就是碳排放的过程。
& & 现实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 & 情形1、某类有机物在正常情况下进行降解,大约需要100天到1年的时间;
& & 情形2、我们经过科研开发,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开发出能够提高效率的各类环保工艺,处理工艺能够把有机物的降解时间缩短为1天,甚至几个小时。
& & 结果:
& & 根据质量守恒的基本定律,在同等处理程度下,有机物用1年时间与用1天时间降解,所排放的碳量应该相等,也就是说,经过环保工艺的科研开发,我们把有机物的降解工作效率提高了大概360倍,同时也相当于把碳排放的速率放大了360倍。
& & 低碳是环保,环保提倡低碳;因此,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 & 1、我们现今的环保技术基本上都是以提高效率为方向的,科研朝着效率方向,产品的市场竞争也要对比效率,那么,究竟我们的环保方向是属于“低碳”呢?还是“高碳”呢?
& & 2、一个与现今行为相反的逻辑,如果科学家们不是把有机物降解的时间缩短到1天,而是延长到1万年,相当于碳排放速率降低1万倍,难道不更低碳吗?
& & 3、这里是否存在“南辕北辙”的环保悖论呢?
来源:系统环保
高效利用 高效碳循环 缩短循环周期才会使碳循环平衡
自所以碳循环出问题,是在于化石原料形成要一万年,而我们在几十年到百年时间将之释放。
为了高水平的工业水平维持碳平衡,不是延长降解时间,而是缩短成型时间。例如生物质能。
若要真是将降解延长到一万年,我们大概要回到史前了。
抛砖引玉,求大师高见!
回复 2# ergosum 的帖子
碳循环平衡的问题是个状态求解的问题;
关于缩短成型时间,应该属于输入阶段,是状态的一个方面;
延长降解时间侧重于输出阶段的问题,是状态的另一个角度;
该问题主要探讨一个逻辑:
就是降解速率跟碳排放速率是不是成正比?
如果这个逻辑不成立的话,还好说,一切正常;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涉及的问题就多了,可能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许多关于环保的思路和技术了。
这个 有点 ...........
这个问题关系到逻辑和思维方式,对于科研应该有启示性。
不错的问题
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仅仅讨论低碳与否,那放慢降解速度的确是低碳的。但如果讨论环保与否,那还是应该加快降解的,毕竟环保不等于低碳,如果有机物得不到降解,通过水体、大气什么的进入生物体内就不好了呀~
這個凍解的想法會讓許多有機物維持一萬年,那空間的問題呢
原帖由 s885823 于
16:50:00 发表
這個凍解的想法會讓許多有機物維持一萬年,那空間的問題呢
这还真的是个问题;
古人说,有一弊就有一利;
或许,这样一来,也许就形成了新的产业,也许增加了GDP,也许推动了科学进步,也许促进了就业,当然也可能有什么副作用。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生活质量精细而不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是根本出路。
这个为什么要被删除,问题没看到啊
没看到问题?
我觉得问题不能这么看,仅考虑降解时间的长短,污染后果呢?这个后果可不是简单的用时间或者倍数关系能计算的,其次现在的污染物防止技术也在改进,认识总是在不断提高的,技术的进步同样也需要时间。
个人觉得楼主的看法有点偏颇,个人的观点是低碳应该是尽量减少碳排放,但是途径是提高利用的效率或其他方面,而至于有机物的分解,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工产生的,如果是自然的则是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对于人工产生的,根本的减少产生量,而不是在分解的速率上进行纠缠,通常人工合成的物质在自然界不大容易被分解,如果任其自然的缓慢的降解则可能导致该物质的迁移如DDT,这样的物质如果有技术能快速将其降解,那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这也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吧。
以上个人观点
很好的问题啊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一科学探究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