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龄一样大,别人家的孩子学习、画画、弹琴,一坐就是一小时,而我的孩子却连几分钟都坐不住呢?

突然发现,我的孩子竟然是人群中最平庸的那个…… - 关注南通 -
生活在南通 爱上濠滨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精彩推荐:
查看: 29062|回复: 6
突然发现,我的孩子竟然是人群中最平庸的那个……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 W, v) e来6 ]源:濠8 v$ T2 _滨0 k$ R论' X6 r坛% e文丨 许述乔
! ]: i! }bbs.0513.org- T5 Q% c导读. z6 }来5 d( j9 S源:濠; [- @滨- Y论2 D- O5 S坛* U6 ]当有一天,我们自认为聪明伶俐天赋异禀的孩子,慢慢地好像突然光芒不复从前,尤其站在“别人家孩子”身边,开始变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这时,要如何接受一个也许真的不够优秀,甚至平庸的孩子?
% V; y( d濠# q滨! X论- t* W( ?坛' z! F常爸曾听一位“老司机”聊八卦:4 r濠+ {7 y滨8 V论3 h i坛" x上幼儿园时,有一群鸡血爸妈自发建了个群,叫“超常儿童家长群”;" v3 pBBS.0513.org2 j到了小学,群名被改为“学霸家长群”;; D8 O* h濠0 `滨7 F" ^论9 S7 m坛5 P到了中学,这个群依然还在,只是名字变成了大家都认可的“普娃家长群”……- T! M/ Xbbs.0513.org. x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的心气儿总会容易特别高——/ r& oBBs.0513.org4 @ [
6 h来0 i1 X源:濠7 C3 o, c滨" r论3 N- M坛% O不到4个月,偶然间发了个类似“mama”的音,我们会惊呼Ta是个语言天才;3 h来% [6 j源:濠9 V滨. E6 {论, I' g# J坛+ V刚过1岁,就能原地和着音乐上下弯腿,我们就断言Ta有艺术细胞;/ Y来$ E$ d源:濠+ l滨7 y* v论# p1 N* M坛) a E还没到2岁生日,就能骑着踏行车滑得倍儿溜,这简直就是干体育的料儿. } Q5 z濠! q) |滨! b# m论# o坛# g1 O……
0 r, N' a来; S. m源:濠" O0 }8 k滨$ V5 h5 h论: F坛: ?可忽然有一天,这个一直被我们认为聪明伶俐天赋异禀的孩子,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慢慢地好像突然光芒不复从前,尤其站在“别人家孩子”身边,开始变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 t来 S, T源:濠+ g0 X! x滨. u9 E$ w论' Z坛! Y这时,要如何接受一个也许真的不够优秀,甚至平庸的孩子?
5 K/ Y来$ s% R. Z源:濠( K滨 I& k论+ m" l5 C坛% V7 m今天,就来跟你分享一个故事。
. w濠' r! k+ j滨/ o" ]论; [% N9 k坛 M作者介绍/ o$ {bbs.0513.org. M许述乔3 M$ v来1 K源:濠; n( Z滨0 g- ?论0 A坛1 V2 H苏州人,北大硕士,现在一家国际机构从事教育发展相关工作,家有两个女儿。) [来: g! h源:濠4 T7 X滨( @论: }坛& \/ B家有两女,一个还小,懵懵懂懂,一个明年就要上学了。4 x5 d- }濠' a5 O$ w滨( g8 [论( A坛6 J' q
: M' l濠/ u滨) {0 G论/ G* X坛0 Q+ _大女儿柔柔上的是一个还不错的幼儿园,现在会认一些字,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还可以进行日常的英文对话。
- Zbbs.0513.org7 _平时她上了几个兴趣班,画画、围棋、舞蹈、滑冰、钢琴——真的是“兴趣”班,每一个班她都上得兴致勃勃。
3 E3 j4 V濠4 \! b滨7 O& Y论9 \: Q坛, l这一切,我一直觉得挺美好,就踏实等着孩子到了年龄,去上划片内的公立小学。
5 z" p濠" ~滨5 @论1 N坛- L; G直到几个月前,我感受到“别人家孩子”带来的那股劲风……
( HBBs.0513.org2 i! T3 C1# X濠% z1 O滨) m1 c论$ O9 e0 i坛4 Z我才知道,涵涵因为在幼儿园期间表现优异,被推优将要去上全市排名顶尖的老牌小学; Q) ~濠$ p' o# l滨' } Y; I论% X% o坛1 C
5 pBBS.0513.org. [9 D我才知道,果果才刚六岁,这个暑假将考钢琴五级;1 F来8 [. i源:濠4 N4 E滨$ O1 `* D论: J" c2 A坛9 P我才知道,雯雯不但会英文对话,还能读相当于美国小学二年级的课本;' P( MBBs.0513.org0 A. }我才知道,当当已经在学某思上了一年的课,还参加杯赛拿了名次;8 K4 W2 @BBs.0513.org1 ]3 ]# E我才知道,美美、悠悠、依依,都已经参加了芭蕾考级并且通过了;6 b% tBBS.0513.org; \( A我才知道,然然可以连续拍皮球100个、跳绳10下;, M: [bbs.0513.org7 r& O5 V我才知道,只比柔柔大几个月的朵朵,花样滑已经可以做一周跳1 p7 Wbbs.0513.org8 t3 d6 y……
, r3 v5 Kbbs.0513.org" }$ ~' k放眼看别人,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再回头看柔柔,这个原先让我觉得又聪明又可爱的姑娘,似乎一下失去了光彩。& c. |& r濠. `, q滨0 z( h论. p坛0 q每次和妈妈们聊天,听着别人列举自家孩子的长项,我哑口无言,不知道可以把柔柔的哪个方面拿出来分享。
, Y$ WBBS.0513.org) f8 n明明从小,我们也很注重她的教育,创造了各种好的条件,可原先觉得挺不错的技能,怎么一下子就变得平淡无奇了呢。2 S濠7 X7 P滨+ ~论. g& x) j坛4 T# M
: N6 r来7 b源:濠& R4 N滨; b2 @ C论! R+ {坛+ d: p一直扎在全英文幼儿园又如何?她只会最简单的日常对话,词汇量又很有限,稍微难点儿就听不懂;
2 Ubbs.0513.org U画画班续过两次费又如何?涂涂抹抹她很喜欢,每次都全情投入地上课,弄得一脸一手的颜色,可画作经常歪歪扭扭,和别的妈妈朋友圈晒的作品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 B来4 {8 C源:濠+ j% a滨' [! ]论5 q: p5 }坛+ L7 x找了名师学弹琴又如何?虽然大部分时候开开心心、小部分时候不情不愿地每天坚持练习,可练来练去还在弹最简单的练习曲,比她晚开始学琴的孩子都已经在弹更难的曲子了;
3 r$ Nbbs.0513.org# n! }" e围棋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似乎每次上课淘气比学习更多;
( l* IBBS.0513.org5 A跳舞是她的最爱,可是一直也没有很好地系统练习,加上天生动作不协调,虽然总是非常认真,舞姿却并不优美;
* d' Y8 [濠3 }滨' }论4 j坛# V至于滑冰,冰场上就属她最开心,可也就属她滑得最踉跄9 W5 C9 UBBS.0513.org [+ N……
5 l0 sBBS.0513.org, @ r$ [不会写字、不会读英文、不会做20以上的加减法,没有考级、没有比赛、没有任何证书,加上性格敏感,这个“身无长物”的姑娘似乎一无是处,扔在人堆里,一下子就能找不到了。
; Q; Kbbs.0513.org7 Y2. _. Lbbs.0513.org3 X& |应该说我还算是一个很理性的妈妈,从未觉得我的女儿格外优秀,也从未对她寄予多么高的期望。我一直觉得,孩子差不多就好,不用太好,也不至于太差。/ Sbbs.0513.org) q& o! N
. Y4 QBBS.0513.org: K: b% C然而,我突然发现,似乎身边的每一个孩子都比柔柔棒,更可怕的是,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挥霍了大把时间用来游戏,并没有。
* dBBS.0513.org1 E我们也上课、练习,而且平心而论,我觉得她练习得还是挺认真的。同样上课、同样练习,为什么别的孩子取得的成绩,我们一点儿也没有得到呢?
8 C* @濠& W8 r滨6 Y3 Z论+ O坛: N) |说不焦虑,那是假的。
' }" o1 SBBs.0513.org" {于是,我给还在上中班的柔柔制定了学习计划。要追赶的东西太多,我们每天挑不同的重点轮换学。
( q8 kBBS.0513.org' B2 U我开始盯着她练琴,弹一遍记一次,弹五遍画个正字,一首曲子必须弹够至少十遍,再弹下一首;
! m* ?. Tbbs.0513.org* d: a我们开始认字,我督促她试着自己把绘本读出来;
8 |BBS.0513.org5 J我们不再把古诗当做闲来无事、走路散步时的随口吟唱,而是认认真真地背诵,诗名、作者、正文,一个不能少;
$ O" [5 ]BBs.0513.org1 t我们在家做“幼儿算术一百题”,做完了我批改;
# {bbs.0513.org* A+ L& `我们买了跳绳,从幼儿园回来就在楼下小广场练习……
s4 GBBs.0513.org5 ~$ x7 E感觉生活似乎换了一个节奏,我每天不停地追在柔柔后面,催促她、监督她,因为一个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可能就没时间进行下一个任务了。说实话,我挺累的。一直要生拉硬拽着孩子,去追那些deadline。
* `濠, W" ^滨3 Y% p论& J, k坛7 Y柔柔挺乖,也挺配合,这点我挺感动。有时她自己会提醒我,“妈妈我该做数学的任务了,还没做呢。”或者和我商量,“妈妈,太困了,这首曲子可以明天弹吗?”——有一次,因为没睡午觉,下午练琴的时候,她弹着弹着就头一歪趴在琴上睡着了。
O. {濠# l滨- i% g论4 p' ?坛0 Q但她的变化也挺明显的,与以前兴致勃勃的“女神经”比起来,她变得无精打采,对曾经感兴趣的课外班也没那么大兴趣了,练琴要再三再四地催着她才去,甚至和我说“不想学围棋了”。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 ^8 |BBs.0513.org* h- F$ V在这种别别扭扭的、勉勉强强的气氛里完成着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孩子累,我也累,老二也没有时间管了——直到有一天,一直远离“鸡血圈”的柔柔爸爸看不下去了,他说:“你这都是图什么啊?”
u- `BBs.0513.org3 \9 c对啊,我图什么?一道闪电划过内心,我想了整整两个晚上。6 a" G0 [BBs.0513.org) z1 ~3 W3& u) dBBS.0513.org: T f W我图什么?图孩子不比别人差。然后呢?9 z6 V濠. k滨: d论0 W! j坛) p0 j
6 ?0 f濠2 Y. _" W滨2 B论- L( o坛2 F山外青山。我会看到更优秀的孩子,我会更加不甘。我还会因为我们已经如此努力却依然不如别人而更有挫败感。
% k( X; j来2 Q; K6 F源:濠8 W- G滨9 w论; {坛6 P自从开始有计划的学习任务,我们得到了什么?: y$ U, d来: D% |1 {源:濠, O+ i+ A滨* W5 H论) O8 W坛1 h& }孩子认的字多了,会背的古诗多了,数学题做得更快了……
8 f+ T濠4 e6 ^滨# x$ `; k论9 f- d坛# z但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 R来( `源:濠- e! {滨; X; W论$ |坛3 n户外活动的时间少了;绘本和故事书读得少了;各种玩具都几乎没工夫玩了;连小姐妹俩一起游戏的时间都被大大压缩了;
9 d来! X源:濠6 F0 y滨; S论4 |坛; C9 K还有那些更难以量化的:5 D* Y来& P源:濠' [( s0 |滨8 i1 |论8 S W坛1 d柔柔对围棋的兴趣降低了、弹钢琴不自觉自愿了、拿起数学本就玩弄橡皮……
~bbs.0513.org6 Y# M最让我心痛的是:被我吼的时候她不开心的眼神、刚要和妹妹滚在一起却被我拉回到认字本上——和妈妈和家人一起欢笑玩闹,难道不是对一个五岁多女孩来说最有价值的部分吗?
& l来: J8 ~源:濠 r1 T滨4 s6 x1 \论, o: }坛4 F她无法再和以前一样,从画画、围棋、钢琴里感受到同样多的快乐。丧失对事物的热爱、不复感受快乐,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损失吗?
7 K9 H- N来) E0 s源:濠1 n- @滨, m# {论2 n) o坛* }: ?折腾了好几个月,回头看,却似乎是得不偿失。我自诩是一个科学育儿的妈妈、一个“淡定”的妈妈,可是为什么这次我不淡定了呢?
5 `% l8 Z来5 D7 r' Q源:濠6 {滨7 D$ L论; e& w& |坛* U2 x我知道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异禀,也不期待她出类拔萃,但我从未希望她泯然众人——没有任何一个父母希望。
# _3 p" T来8 r% F源:濠$ j滨2 b5 L论1 {2 l坛5 p4 R所以,当我环顾四周,意识到她可能真的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时,我失去了理智……
$ f+ ]濠/ h+ a* P滨7 f论, `$ M" p坛- k感谢柔柔爸爸,他提醒了我。9 }6 W* jBBS.0513.org2 n4% T( w4 N濠8 E( M- t滨9 t论8 q. a" e坛: y. D孩子既可能是一个优秀的人,也可能是一个极其平凡的甚至稍微垫底儿的人。这样的现实,对家长而言无疑是痛苦的;但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则可以把我们从焦虑中解放出来,把孩子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U来: n0 O# q源:濠6 i( _$ b滨# l& O7 Q论9 V) j: y坛; f( w
R' E& dbbs.0513.org5 F& v感受快乐的能力,享受生命的光彩,是你最应该习得的技能。
, W+ N9 oBBs.0513.org3 e! a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小孩,远离璀璨的舞台、闪亮的奖牌,你将成为台下鼓掌的观众;
5 j5 h4 jBBs.0513.org. f有一份平庸的工作,换取一份简单却无法奢华的生活;
& r' `7 jbbs.0513.org) l' B9 A度过最平凡的职场生涯,到年龄退休,一生默默无闻、波澜不惊。
9 d濠7 X n& j滨' Z2 W8 @论 \4 s- j坛$ n" }——可这又会怎样呢?
4 e. EBBS.0513.org1 J8 ]我开始想,如果柔柔真的是一个最平庸不过的小孩,似乎并没有那么不堪。
4 Y) D, n来0 ^! X6 a源:濠. K2 M8 f滨: P论! q坛3 h6 z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小孩,你坐在钢琴前,弹奏着一首不那么惊艳、至多只能说是完整的练习曲,你停下来,告诉我:“妈妈我喜欢这首曲子,它很美”;
) l0 KBBs.0513.org! S/ E2 P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小孩,你在学校考了无人喝彩的分数,你考上普普通通的大学,但你热情、真诚,你走过的每一段路,都交到了知心的朋友。
( e& Abbs.0513.org( w) U6 p我终于明白,我该给你的是什么。
; Y6 ZBBS.0513.org3 `4 V4 k教你算术、认字、学英语、下棋、弹琴?老师才是专业的,妈妈愿意在课后帮助你。
$ K濠( Y: M+ H滨! P/ L论' O坛! w4 k我要给你的,比这更多更重要——我要你成为一个可爱的人。
. m* G8 JBBs.0513.org& w0 C1 G我给你健康的生活环境,我给你求学的机会;' j6 M& m濠" \滨# f论2 I坛- C5 C我给你善待自己的感情,和关心别人的心;# b来) n% b! o源:濠5 {- n滨9 l& @+ T论8 i, s坛2 N我教给你自律精神、自我约束和有韧性的意志;" V/ D' H濠, \4 }滨9 g$ v% W论" g坛# |我要让你爱你的生活、你的家庭;3 Q+ B( gBBS.0513.org( T我要你有一颗平淡的心,如果你成功了,你依然平易近人;如果你成为了一个最普通的人,你也一样享受生活,懂得爱自己、爱他人。# \BBs.0513.org* p我要你成为自尊、自律、自爱的女孩。
6 a jBBs.0513.org3 [8 W9 h如果真的能得到以上这些品质,那我就是成功的妈妈,你也是我最骄傲的女儿,我对你无愧于心。
" ?( C濠4 S& K滨& M" A论: V* k. }坛9 T写在最后3 D濠; D" i滨: p论" Z) J坛. X人生百年,一般十几岁二十岁离家求学、谋生,加上前三年懵懂,后几年叛逆,能有记忆的、“和平”地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其实也就区区几年。
& \濠/ G- I滨0 R论& t+ ^坛; _/ f这几年,怎么样才能跟孩子一起愉快地度过?
- NBBS.0513.org& u+ K这一份愉快,不是我放纵你肆意的玩耍,也不是我为了你的成绩、证书与你斗智斗勇,而是我希望用我的经验和感知,培养你成熟、美好、独立的心灵。
+ VBBs.0513.org1 N, ]0 e以后放手,你出人头地也好,你泯然众人也罢,我都坦然接受,因为我知道你会有内心的平静,你的生活会幸福。
0 MBBs.0513.org+ E世界太美,时间太短,我们一起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2:12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来自手机客户端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来自手机客户端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来自手机客户端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来自手机WAP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周末好文 | 你的孩子是“薛定谔的狗”,你的焦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广州卓越教育(微信号:gzzhuoyue1997)
教育讲究的是因材施教。鸡娃教育也好、快乐教育也罢,适合孩子和家庭的才是最好的。
请放手让孩子去做一只薛定谔的狗。让他去体验探索未知世界的惊奇,让他去感受在不断地试错与校正中完善自我的骄傲。每一次体验,都是无限多种可能性的一次坍缩。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作者叫赵昱鲲,6岁孩子的爸爸,是一位中美联合培养心理学博士生,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著有积极心理学专著《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
他有一个有趣的观点,就是:我们的孩子,都是一只薛定谔的狗。
怎么回事?读下去就会知道。理性,而且接地气的分析,耐心读完,会有启发 ...
来源:本文节选自《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作者赵昱鲲,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日出版)
虽然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想象孩子的未来,但在无限多的可能性中,孩子到底会有怎样的人生,是你无法决定的。无论你怎样焦虑,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 ...
你眼中的老虎,也许只是野猫
很多父母都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
孩子只不过是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就头皮发麻:“完了,看来他没有数学天分,以后小升初、中考、高考可怎么办呢?数学是高考必考的科目,看来他上不了好大学了。上不了好大学,一辈子不就完了吗?”然后半夜披衣起床。上网搜索提高孩子数学成绩的方法。
还有些父母,好像如果没有事情可以焦虑就活不下去似的。先是焦虑孩子说话晚,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孩子没礼貌、乱打人;孩子不打人了,又开始焦虑孩子学不会拼写;孩子会拼写了,又焦虑孩子在班上不主动发言······总之,前面的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便接踵而至。
焦虑有益还是有害,关键在于度——焦虑程度要与事情的危险程度相匹配。老虎会吃了你,非常危险;狐狸会吃你家的鸡,使你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野猫会偷你家的鱼,当然也是一种财产损失,但你辛苦一点儿,多打点儿鱼同来就弥补了。
面对这三种危险,你的焦虑水平应该和它们对你造成的威胁相匹配:对老虎产生的焦虑最多,狐狸次之,野猫最少。
我刚到美国时,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位女生给在国内的父母写信说
爸爸妈妈,我在美国一切都好,最近还交了男朋友。他虽然只是初中毕业,没有工作,但是没关系,我向同学借钱给他用,因为真爱是无价的。他比我大19岁,对我就像对女儿一样疼爱,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他有时候不开心了会打我,但我不会怪他的,因为总是我先惹他生气的。他有很多爱好,比如滑雪。我们上周一起去滑雪,他把我拉上了黑道,我把两条腿都摔断了。所以,我现在是躺在医院里给你们写这封信····
好了,其实前面说的都没有发生,我在美国一切都好,没有交男朋友,身体也很好,只是这学期有一门功课没有及格。
显然,这位女生是怕父母对她有门功课不及格大发雷霆或者过于担心,虚构了前面那些更糟糕的场景,先吓父母一下,等到父母担心到了极点才说出她遇到的真正的问题。这时她的父母肯定已经发现,功课不及格这个以前他们非常担心的问题(野猫级别),与女儿生命有危险、摔断了两条腿、被老男人骗相比(老虎级别),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老虎级别,比如,那些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乃至威胁孩子生命的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有的属于狐狸级别,虽然不致命,但可能显著影响孩子的未来,比如道德品质、社交障碍、学习障碍等。而大多数问题,只属于野猫级别,从长远看并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一次考试没考好,对你安排的兴趣班没有兴趣,和其他孩子在操场上打了一架·····
遇到老虎级别的问题,你就应该整夜睡不着觉、心急如焚,想尽一切办法全力解决。遇到狐狸级别的问题,你就应该高度重视、仔细研究,一步一步认真解决。而那些野猫级别的问题,你当然也要应对,但完全没必要彻夜不眠、大动干戈。
如果你对一些影响不大、可以逆转或者大幅减轻后果的问题,焦虑得好像生死攸关、前途命运在此一举。这些过度焦虑,就是自找的。
焦虑太多,会变蠢的
过度焦虑让你使用过多的资源去解决一个次要问题,从长远看得不偿失。我下面举两个例子,都是人在过度焦虑的状态下犯的简单错误。
? 容易以偏概全,乱下结论
我儿子上幼儿同时,一位同班小朋友的家长对我说:“我也想按照你讲的方法育儿,可是不行啊。我家孩子太差了,没有一点儿竞争力,不给他补课怎么行呢?”
这个小朋友我也认识——非常活泼可爱,我很奇怪她的家长为何会说她太差:“她怎么太差了?我觉得不比别人差啊。”
这位家长掏出手机,一边说一边划拉着手机屏幕给我看:“你看看,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画的画,多生动!我们家孩子现在只会画圈圈!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写的日记,人家孩子都会写这么多字了,可我家孩子现在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有这个视频,你听听,和她一起学钢琴的孩子弹的,才5岁巳经弹得这么好了。我家孩子呢?一叫她上钢琴课就像要杀了她似的!”
“你说的好像不是同一个孩子吧?你让自己的孩子和画画最好的孩子比画画,写字最好的孩子比写字,弹钢琴最好的孩子比弹钢琴,当然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啦。”
“不这么比还怎么比?!难道和不会画画的比画画、不会写字的比写字、不会弹钢琴的比弹钢琴吗?那不成了阿Q了吗?”
“当然不能那么比,你得和大部分人比啊。”
这位家长就是犯了取样偏差的错误,也就是以偏概全。她在找老公时,不会拿自己的老公和马云比财富、和金城武比相貌、和爱因斯坦比智商、和C罗比身材,因为理智的人都知道,那不代表平均水平。
但有了微信之后就不同了。在班级群里发孩子画的,肯定是那些画画特别好的孩子的家长。如果一个班40个学生,有4个家长发了,那也才占班级人数的10%,但是你一天看到4个孩子画的很漂亮的画,还能沉得住气吗?要知道,这不是艺术学校那些遥远的天才们画的画,都是孩子的同班同学啊。这时候,你早忘了那只是班上画得最好的10%的尖子,而错把它当成是全班的平均水平了。
更糟糕的是,父母还特别容易把不同孩子的优点集合到一起,成为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和梦中情人、白马王子一样,虚构出来的人物。你在买车时不会要求既要有德国车的安全,又要有日本车的省油,还要有美国车的宽敞,最后还得是国产车的价格。
但到一说到孩子,却理直气壮地今天拿他的成绩和学习尖子比,明天拿他的身体和运动尖子比,后天拿他的情绪和“乖”孩子们比。要知道,这世界上除了“我的孩子”,就全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相当于要让孩子一个人打赢全世界。这公平吗?孩子受得了吗?
这也是取样偏差的错误,把虚构出来的人物当成了真正的样本。
这些错误,你在找老公或者买车的时候不会犯,为什么在孩子身上就会犯呢?
因为你太焦虑了,过于担心那些“素质”、指标对孩子的影响。你对孩子的未来过度焦虑时,会反复检查孩子的各项指标,宁可往上比过了头,也不能往下比松了劲。
但这些指标并不会决定孩子的生死,大部分指标甚至都不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重大影响,这样不客观、不准确的比较,只会让你过多地注意那些其实根本没那么重要的事情,给孩子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对孩子的成长毫无裨益。
? 焦虑接着焦虑,没完没了
在我儿子的小学家长会上,校方请家长谈谈最关心的问题。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说:“我们孩子刚入学,特别担心幼小衔接问题。孩子以前散漫惯了,能不能适应小学的节奏?我看到孩子每天那么早就要起床,中午还没有午睡,很担心他的小身板扛不住啊。”
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说:“哎呀,这些问题你不用担心,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作息习惯调整一下就好了。你倒是要注意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的相处,我觉得这才是小学阶段最大的挑战。大家在一起六年,要是班级气氛不友好,有排挤、欺凌的现象,那可怎么办?”
三四年级学生的家长说:“你们这些都是小问题啦,一二年级有什么好担心的?好好玩就行了。到了三四年级,学业开始加重,你才知道家长不好当啊。孩子的成绩在班里不理想,我们都得检讨自己哪儿做得不对,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
五六年级学生的家长说:“你们这些都是浮云,小升初才是关键啊。孩子上不了好初中,那好高中也没有希望,更不用说好大学了,以后一辈子就都毁了。为了孩子上初中这事,我们都好几个晚上睡不着了。”
我听了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从孩子生下来那天起,我就习惯于周围家长这样的谈话模式了。两岁宝宝的家长会指导1岁宝宝的家长说:“别担心他走路的问题,我以前也担心,我们家孩子到15个月才会走路,但现在跑得跟其他孩子一样快!你要注意的是语言,不要以为他听不懂,要多和他说话,不然到了两岁他的语言能力就滞后了。”
4岁宝宝的家长则会对3岁宝宝的家长说:“害羞?不敢和其他孩子玩?这都不算问题!到了4岁,孩子自然就敢了。我就是孩子3岁的时候太担心了,催得太紧了,逼着孩子和其他孩子玩,你看他现在,被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生气,还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哎呀愁死我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有时是同一个家长。她在孩子1岁时担心走路走不好,2岁时担心说话说得晚,3岁时担心害羞、没朋友,4岁时担心懦弱、被欺负,小学一二年级担心不适应,三四年级担心学习跟不上,五六年级担心上不了好初中——前面的问题顺利解决了,她不是反思自己为何如此焦虑:“这个问题看起来没有那么可怕,为什么我当初那么担心呢?”而是立刻扑向下一个问题继续焦虑。
这是过度焦虑者的一个典型特点,焦虑不随着问题的消失而消失。有老虎的时候焦虑老虎,没有老虎的时候把野猫想象成老虎继续焦虑。
如果你在工作中一再判断出错,却从来不査找原因,继续原来的判断模式,老板恐怕早就找你谈话了,但在育儿过程中你却理所当然地一贯判断失误。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就是过度的焦虑,让你迅速忘记了这些错误,而是把注意力又迅速转向地平线上浮现的下一个危险。
正常的孩子是啥样?
有些家长的焦虑倒不是来自时代,他们的心态比较开放,不和别人比较,没有一定要让孩子出人头地或者达到父母的预设目标的想法,可他们仍然焦虑。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家长的心里话。
抱怨不听话 ...
——“我真是受不了这孩子了!超出我能忍受的极限了。我就没见过这么不听话、这么能闹腾的孩子!我叫他往东,他一定要往西;我叫他赶鸭,他一定要撵鸡;叫他刷牙、洗澡,不做;叫他讲礼貌,不讲;不许他吃零食,他偷偷吃;不许他看电视,他偷偷看。
现在连说谎都学会了,明明偷吃了薯片,还在口里嚼呢,还面不改色地说‘我没吃啊’。我真是担心啊,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
抱怨不爱学习 ...
——“唉,我家孩子真是没救了,一点儿毅力都没有。见到什么都感兴趣,什么兴趣都过不了三天。幼儿园门口有人招学围棋、学武术的,都要报,报了之后学了一两次就不愿意去了。好,那是培训机构忽悠,可我自己给他找了个特靠谱的钢琴老师,教得可好了,收费可高了,到家里来教他,也不行。每次就像钢琴凳上有钉子一样,屁股无论如何坐不住,又哭又闹。
唯一最感兴趣的就是玩游戏,手机、iPad,逮到哪个玩哪个,夺也夺不下来。这将来上学了,肯定是不做作业、只玩游戏,难道也要把他送去电击治网瘾吗?我想着孩子在那里被电得死去活来就害怕啊!”
抱怨性格太内向 ...
——“你说我家孩子是不是太内向了?以前很活泼的啊,2岁以后反而内向了。我真的很担心啊。
你看,他明明认识这个小朋友,都走到人家旁边了,可就是不和人家打招呼;都拿起人家的乐高一起玩了,可就是不敢和人家说句话,只会自己玩。我叫他去和人家互动一下,他也不敢,这可怎么办哪?内向的孩子多吃亏啊!”
这些父母是因为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而焦虑,想管孩子又不知道如何管。
你不仅不用焦虑,还应该恭喜自己:孩子是我亲生的,不是机器人生的!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孩子3岁就能捧着《唐诗三百首》反复吟诵,4岁就坐在桌前做数学题;你给他报兴趣班,他就欢天喜地地练到钢琴五级、围棋九段;你让他洗澡、刷牙,他就洗澡、刷牙;你让他不吃薯片,他就不吃薯片······那你生的还是人类宝宝吗?
你眼中的缺点其实是正常现象
比如,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太内向,恨不得孩子一学会说话就能主动社交,看到孩子不和小朋友打招呼,基至一起玩也不交流,就着急上火。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规律。
对于一两岁、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在一起不交流、各玩各的并不是因为孩子性格内向,而是这一年龄段的正常表现,发展心理学称其为“平行游戏阶段”,是从单独游戏到社交类游戏的过渡。再过一段时闻,你就会发现孩子开始和小朋友交流了:“你有红色的乐高吗?我需要1个。”或者“我们一起来搭坦克吧。”父母的很多担心,或者父母眼中的孩子的缺点,很多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再比如说谎。2~4岁的孩子,语言能力快速发展,喜欢在各种情境使用语言,但他们还分不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象。所以,当妈妈看见孩子吃薯片而孩子说“我没吃”时,并不是孩子在说谎,而更可能是在想:“糟了,我希望妈妈没看见我在吃薯片。”于是就脱口而出:“我没吃薯片。”
孩子并不是要故意骗你,而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再过一段时间,他就不会说这种“谎”了——他就会说更能自圆其说、更难揭穿的“谎”了——你应该暗自庆幸,因为这说明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提升了,能猜到别人的想法,开始和你进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智力竞赛了。
我当然不是鼓励、纵容孩子说谎,只是想劝慰各位父母,天底下没有从来不说谎的孩子。尤其在孩子心理发展的早期,说谎是正常的,因为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谎。
孩子的缺点并不比你多
你可以想一想,在孩子惹得你头大的那些问题里,是不是看到了你自己的影子?
我的孩子做作业拖延时,我就想起我自己,在写这本书时也是各种拖延;孩子在弹钢琴遇到一个挫折就要放弃时,我就想起我自己,在研究中遇到一个阻碍就轻易放弃了;孩子在我们不给他买玩具而哭闹时,我就想起我自己,为了多年前未达成的一个心愿,至今耿耿于怀·····
区别只是在于,我比孩子的能力更强,所以他遇到的那些困难,在我看来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
不就这么点儿作业吗?赶紧做完了就可以睡觉了!
这一段钢琴是有点儿难,但是再多练一个小时,你肯定可以拿下,一小时的功夫你都下不了吗?
一个玩具就哭闹成这样,你还有没有出息?
如果有了这样的念头,我就无法接受他的这些行为,觉得他不勤奋、没毅力、没出息。当我遇到写书、研究、旧日遗憾这些问题时,我不会这么责怪自己,却没有想到,作业、钢琴、玩具对于孩子的挫折,一点儿不比写书、研究、旧日遗憾对我的挑战小。如果我可以轻易地原凉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孩子呢?
所以,现在我看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时,再也不会焦虑了。他确实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但那是因为他是我亲生的啊!如果我的孩子竟然超级自律、超级勤奋、超级好强,那······一定是隔壁英明神武的老王生的吧。
当然,接纳孩子的缺点,不等于不需要帮助他改正。
关于这一点,我会再讲。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要为孩子的缺点过度焦虑。
看看自己吧。比如我,确实不够勤奋,不够自律,也不好强,但那又怎样呢?我依然娶了一个好妻子,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份自己喜欢、非常有趣的事业,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支撑家庭。
我需要改正所有缺点吗?那会不会也失去了我的优点呢?诚然,如果我把那些缺点都改正了,我的人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是,那一定就是我更想要的人生吗?
如果我对自己的人生满意,那又为什么要强迫孩子改正所有的缺点呢?何况,不许孩子拖延、做白日梦,会不会也遏制了他的创造力呢?一定要孩子不停地努力、奋斗,会不会损害了他内在价值观的自发成长呢?
归根到底,孩子和你一样,有缺点是正常的。你不会有完美的人生,也就不应该奢望有完美的孩子。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一方面,这是大自然的奇妙设计;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你亲生的。
你的孩子,都是薛定谔的狗
他们长大后,也许成为销售狗、程序狗、护士狗,也许成为科研狗、培训狗、创业狗。他们逐步经历过高中狗、大学狗、考研狗,有些是生物狗、化学狗,有些是历史狗、漫画狗,都要做一段时间的单身狗,大部分会变成养家狗。如果幸运的话,都是房贷狗 ...
但是你的孩子会到底成为哪款狗,你也不知道,就像薛定谔的猫。
邪恶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想象出一只充满暗黑能量的盒子,里面关了一只无辜的猫。这只盒子里有放射性元素,有一半的可能会触发一个机关,把猫杀死。这只猫现在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呢?
——不知道。如果一定要问,答案是“既不活也不死”,或者说“既活又死”。
但如果你打开黑盒子,你会看到这只猫要么是活的,要么是死的。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去碰(观察)这只猫,它有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但如果你去碰(观察)它,它的状态就坍缩为一个了。
这个怪异的思想实验,是薛定谔想出来挤兑他的学术对手玻尔的。玻尔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是多种可能状态的叠加,在观测时才会坍缩为一个状态。比如,一个微观粒子的确切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函数分布在空间中,也就是说,它现在“既在这里,又在那里”,只不过在这里和那里的概率可能不一样。当人类观测它时,它就按照概率掉到某一个确切的地方,让人类能够看见。
如果你没听明白,没关系,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正如玻尔自己所说:“如果有谁声称明白量子力学,那他一定不明白。”
其实育儿也一样。育儿就和量子力学一样神奇。当孩子呱呱落地时,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怎么就慢慢长成了那个淘气鬼?怎么就在脑子里装进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怎么就变成了一个稳重、负责、努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经常觉得,如果有谁声称明白了育儿,那他一定不明白。
薛定谔的狗,就是育儿中最神奇的一点——你的孩子有无限的可能性,成为各种狗。也就是说,你有孩子现在是各种狗态的叠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身上那无限多种狗态,每天都会坍缩无限多倍。最终,他只会成为一种狗(当然,他也可能成为一条斜杠狗)。
以上翻译成人话就是:你的孩子有无限多种可能的人生,但这各种可能性每天都在降维、合并,最后在现实中,他只会走一条人生之路。
童年期的孩子,就像微观粒子一样,在本质上就是不确定的。这个不确定性,当然会引起你的焦虑,这无可厚非。可是请不要忘了,你要面对的问题,只是一个薛定谔的狗,而不是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要面对的,是生死问题。孩子得了重病,或者吸毒、滥交、加入黑社会,这时候不确定的是他能不能正常地活下去,你应该焦虑得日夜睡不着觉。
薛定谔的狗要面对的,只是方向问题。他究竟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一个男孩子,不喜欢金融、计算机,却喜欢画画、读书怎么办?他为什么就喜欢那么平庸的一个女孩子,哪里比得上我安排的那几个白富美?
这些问题都不影响他人生的本质。文科狗和理科狗,也许一类狗比另一类狗的前途更远大,可哪类狗都可以活出精彩人生;金融狗、IT狗和美术狗、编辑狗,统计数字能显示哪一类狗能吃到更多的肉骨头,可每一种职业都可以带来乐趣和成就感。
哪一种更好?真的很难讲。也许在你的眼中,猎犬就是比哈巴狗好,黑狗就是比白狗好,可是你的狗宝宝也许不这么想。也许到最后你会发现,无论哪一种人生,都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欢乐。这些选择,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沉重。
更何况,不管你怎样焦虑,你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人类的观测并不能决定粒子在哪里,你的教养也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未来。那么,为什么不拥抱这个不确定性呢?
现代社会充满机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前你的选择非常有限,你做的包子村里的人不爱吃,你开饭店就会饿死;你写的文章乡试的主考官不喜欢,你就得回家种田。现在互联网把所有人都连接起来,你很容易就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同好。以前那些不可能存在的机会,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孩子做的事情,只要有一千个人喜欢,每个人每年愿意付五百元购买他的服务,他就能过上很好的日子,而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一千个人一点儿也不困难。
所以,请放手让孩子去做一只薛定谔的狗。让他去体验探索未知世界的惊奇,让他去感受在不断地试错与校正中完善自我的骄傲。每一次体验,都是无限多种可能性的一次坍缩。
既然无法预设孩子的未来,那就用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吧。你失去的是担心孩子偏离你设计的人生之路的焦虑,得到的将是孩子自己开创未来的惊喜。
推荐阅读:
& 收藏!这10部关于数学的顶级纪录片,告诉孩子数学跟枯燥不沾边,其背后的故事万分精彩!附全部观影链接
&就问你服不服?这帮小学生居然研究出苏轼的小秘密,还出了研究报告!!
& 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扎心了…...网友:这孩子不要了!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每日精选最实用的中小学资讯。热门的小升初政策、面谈技巧讲座、中考政策解读,语数英干货分享。广州学生&家长的首选关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广州卓越教育(微信号:gzzhuoyue1997)
阅读原文:http://mp./s?timestamp=&src=3&ver=1&signature=9QBypfHFDQt9bpEI9TrRnaQeRPjV3TGUkY*rEfHFiEsJ40ESnJK1MBM0ujfBTQ2luGbX*liP072zovMB3iBJYdpMRC-A-w6gNJs1miB3DAIGdYSOEBDE3RYYFe-NRHQqBOkXSk7RgWnGDdUbqGDdRPfr*oN2blfw4JpU10JYOS4=&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pass_ticket=qMx7ntinAtmqhVn+C23mCuwc9ZRyUp20kIusGgbFLi0=&uin=MTc1MDA1NjU1&ascene=1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