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给孩子不吃药喂药的方法喂药,老师该怎么和家长解释

官方微信宝宝3岁济宁市由于幼儿家长将3.5毫升剂量误写成35毫升,幼儿园老师以10倍剂量给幼儿喂药,致孩子药物中毒。家长承认写错,但认为老师应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和基本常识;园方称:孩子奶奶在送药时,老师向幼儿的奶奶询问后也得到肯定的回答,委托登记表上有孩子奶奶签字,我们不是医生,是按家长要求操作的。
这件事情到底是家长的错还是幼儿园老是的错?大家来评判一下吧!回复 22:44:57来自
宝宝1岁贵港市都有错 23:00:06来自
|宝宝1岁宁波市家长的错占大部分吧!老师也有错,一般小孩子的用量不会那么大的 23:08:13来自
|宝宝1岁北京市一对二货 06:40:25来自
|宝宝4岁南阳市对,一对二货 10:43:27来自
|宝宝1岁临沂市家长的错 11:23:05来自
|宝宝1岁临沂市就是家长的错&&老师问家长是不是喝35毫升&&家长又肯定的回答了那老师肯定就不再怀疑了 11:24:29来自
|宝宝1岁唐山市幼儿园保育员都得学习幼儿疾病用药,得通过考试才能上岗,老师是有责任的,家长的疏忽,老师的马虎,我也在幼儿园上班着,我们觉得有问题第一时间给家长打电话,而且每次喂药前就算家长写吃多少,我也要先看说明的,不能拿孩子的健康开玩笑 11:40:46来自
|宝宝3岁天水市饿着 发表于
幼儿园保育员都得学习幼儿疾病用药,得通过考试才能上岗,老师是有责任的,家长的疏忽,老师的马虎,我也在幼儿园上班着,我们觉得有问题第一时间给家长打电话,而且每次喂药前就算家长写吃多少,我也要先看说明的,...赞同 00:23:09来自
|宝宝2岁商丘市好吓人啊 21:42:27来自
|宝宝2岁南阳市都有错,老师是白痴吗?小孩子那么大的量你也喂,你怎么不大电话问他父母呢? 11:37:13来自
访问手机版: & &
生活兴趣 &
&客户端下载关于我们友情链接家长太粗心错写10倍剂量 老师帮喂药致孩子中毒
来源:综合
作者:成都商报
原标题:喂娃娃药 喂到中毒 点都马虎不得
杨杨家长误将3.5毫升写成35毫升
杨杨目前病情基本稳定,正在进一步检查治疗
  16日,绵阳当地网络疯传“绵阳安州区实验幼儿园老师给一名不到3岁的孩子喂药时,错把剂量3.5毫升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药物中毒”。
  17日,成都商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真实情况系孩子家长在登记用药剂量时,误将3.5毫升写成了35毫升。当记者给家长看了登记表后,一直认为是老师喂错药的父母表示,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但家长同时认为,老师没有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
  孩子药物中毒
  父母称“幼儿园老师喂错药了”
  16日,《安州区实验幼儿园 两岁多托管幼儿被老师超10倍剂量服药》一文在网络传开,称“该幼儿园老师受小朋友杨杨(化名)家长委托喂药,结果错把3.5毫升的剂量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呕吐”。
  杨杨母亲朱女士介绍,因为孩子感冒,15日孩子奶奶送其上学时,带去了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委托老师喂药。当天17时许,她接孩子放学时,发现孩子脸色不对,便向该班班主任高老师询问,高老师表示没给孩子喂药。
  “随后,我找到生活老师取回药,发现73毫升装的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只剩下20毫升了。”朱女士说,她立即将孩子带到安州区人民医院挂急诊检查,发现孩子心率高达190(正常人心率是110~120),主治医生诊断为药物中毒,需要马上洗胃。
  朱女士称,给杨杨洗胃时,他们联系到两位生活老师,通过核实得知当天15时40分,生活老师蒋阿姨给杨杨喂了35毫升药,孩子16时30分就吐了。
  记者调查发现
  服药登记表上 家长写的35毫升
  幼儿园老师真给杨杨喂了35毫升的药吗?17日,安州区实验幼儿园以及当地教育局均表示,老师确实给孩子喂了35毫升,但是,是家长自己亲手在喂药登记本上写的35毫升。
  喂药的生活老师蒋阿姨说,“奶奶送来的孩子,拿药给我们时说喂35毫升,当时我说是不是太多了,她回答说&孩子妈妈写了的&,并从药瓶中拿出一张白纸写的字条,明确写了35毫升。随后,她自己在服药登记表上也写的35毫升。”
  随后,该园园长张小帆拿出了《受家长委托幼儿在园服药情况登记表》,以及孩子家长夹在药瓶中的字条。记者看到,字条上写着“阳××(化名杨杨)中午喝35毫升”。在登记表上,孩子奶奶登记的用量也是35毫升,并有签字。
  张小帆说,经过调查,老师在喂药时,还专门找另外一名老师来将字条和登记表进行对比,确认了就是35毫升,“而且孩子奶奶在送药时,老师询问后也得到肯定的回答。”
  针对家长称孩子在服药后就出现呕吐,张小帆表示,孩子并没有呕吐,而且下午吃晚餐时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吃了一碗稀饭和一个馒头。
  缺乏责任心?
  幼儿园委屈:我们不是医生
  在记者采访中,杨杨母亲开始坚称,自己绝对是写的3.5毫升。孩子奶奶也表示,她在登记表上写的是3.5毫升。随后,记者将字条和登记表的照片拿给朱女士和孩子的奶奶辨认后,她们承认是她们写错了。不过,朱女士表示,即使自己写错了,老师们也缺乏基本常识和责任心。孩子父亲阳先生也称,“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服用35毫升,他们为什么不给家长打电话核实”。
  对此,张小帆觉得有些委屈:学校的老师不是专业医生,不可能对药物剂量做到非常熟悉。况且,也是按照家长纸条上的要求在操作。
  安州区教育局的调查情况通报中称,杨杨母亲接孩子放学时,老师还问了是不是35毫升,朱女士先确认,但迟疑之后又说“好像是3.5ml,我忘了,有莫得啥影响?”蒋阿姨说:“我也不太清楚,你赶快找医生问下。”杨杨母亲说“我马上带她到医院去看下”。
  观点交锋
  幼儿园,该不该帮忙喂药?
  虽然事情真相大白,但幼儿园表示,已经打算着手做一些操作上的调整,以免再出现类似情况。当地教育部门则表示,为了稳妥起见,打算让家长到幼儿园喂药。那么,幼儿园帮忙喂药,其他幼儿园怎么操作的呢?家长们又是什么意见呢?
  教育部门:拟让家长到幼儿园喂药
  该幼儿园园长张小帆表示,服药情况登记表从两年前就已经实行,目的就是避免老师给孩子喂错药。16日下午,幼儿园已经给全园老师开会,要求老师告知所有孩子家长,以后孩子生病,需要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喂药时,必须要出具医生的处方和证明。
  安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幼儿园是没有义务给孩子喂药的,而且,老师也不是专业的医生和护士。那么,如何来保证老师不给孩子喂错药呢?当地教育局表示值得思考讨论。首先,孩子生病,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可以考虑让孩子在家休息,因为幼儿园孩子多,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次,“我们拟让生病孩子的家长,不要再带药到幼儿园,或者在给孩子喂药的时间段,自己到幼儿园给孩子喂药。”
  家长:老师应该多一点责任心
  杨女士是一名4岁孩子的母亲,孩子在绵阳小博士蒙台梭利国际儿童之家读书两年了,经常遇到孩子生病的情况。
  “现在是我们夫妻自己带孩子,如果孩子一感冒就不去上学,我们其中一人根本没法上班。而且,如果这样,也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只要生病就不上学,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杨女士说,在她看来,每天每个幼儿园感冒的孩子肯定是极少数,老师们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就不会给孩子喂错药。
  刘先生的孩子在绵阳一家公立幼儿园上学,在他看来,学校的服药情况登记表非常好,但同时,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保健医生或者护士,要有专业的知识,这样一来,对于普通的药品,保健医生或护士就会知晓,也不会弄错。
  “如果没有保健医生或护士,喂药的生活老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孩子的服药剂量肯定很小,在遇到与家长登记差异很大时,应该多一点责任心,多向家长核实。”刘先生表示,当然,家长在送药到幼儿园给老师交代时,也一定要交代清楚,不要马马虎虎。
  卫生部门:孩子生病最好在家休息
  绵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季节,卫生执法部门都会对学校进行督查,特别是在传染病高发期,更会要求学校做好卫生防疫等工作。
  对于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喂药的情况,卫生部门表示,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孩子生病了,最好在家休息,因为幼儿园孩子多,容易交叉感染。
  记者昨日从绵阳市三医院获悉,杨杨病情基本稳定,正在进一步检查治疗。
  各校做法
  给娃娃喂药 幼儿园都很慎重
  ●绵阳市实验幼儿园:园方负责人介绍,对于给生病带药的孩子喂药,首先是家长先将药交给专门的生活老师,口头交接用法用量,然后,家长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成都市第二十一幼儿园:该校教师刘薇娜说,对确有喂药需要的儿童,家长必须和幼儿园做好委托确认,且必须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处方,一般药店销售的非处方药或保健品等不得代喂。“如果处方和登记的信息有出入,喂药的保健医生会做好核对工作并给予更正。”
  ●成都贝佳乐幼儿园:薛园长表示,喂药严格遵照规定,如果家长要求的用量和药盒标注的用量及处方用量有冲突时,一切都以处方为准。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金牛区光荣音乐幼儿园:需要服药的孩子可由家长接回,服药后再返园,如果孩子不舒服,园内医生会先初步诊断,并立即通知家长。
(责任编辑:肖武岗 UN845)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家长错把3.5ml写成35ml
3岁宝宝被老师超剂量喂药中毒-----三湘都市报数字报刊
第E3版:新热点
| 标题导航 |
家长错把3.5ml写成35ml
3岁宝宝被老师超剂量喂药中毒
&&&&▲图为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80ml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11月16日,四川绵阳一幼儿园老师用超10倍剂量的药喂孩子,本该服用3.5ml药,老师却喂了35ml,导致宝宝中毒,医院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该新闻一出,数万名网友参与评论转发。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网友们都炸了。&&&&事件:&&&&孩子在幼儿园服药超量中毒&&&&&绵阳的3岁宝宝杨杨前段时间感冒了,一直在服药。15日上午,杨杨奶奶送她上学时,带去了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委托老师喂药。当天下午,杨杨的妈妈来接孩子放学时,发现娃娃脸色不对,便向班主任询问情况。&&&&杨杨的妈妈找到生活老师取回药,发现73毫升装的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只剩下20毫升了。她立即把杨杨带到了安州区人民医院挂急诊检查,发现杨杨心率高达190(正常人心率是110-120),主治医生诊断为药物中毒,需要马上洗胃。&&&&后来,杨杨妈妈联系到幼儿园生活老师,得知下午3点40分,生活老师蒋阿姨给杨杨喂了35毫升药,孩子4点30分就吐了。&&&&调查:&&&&家长错把3.5ml写成35ml&&&&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17日,安州区实验幼儿园以及当地教育局回应,老师确实给孩子喂了35毫升,但是,是家长自己亲手写的35毫升。&&&&喂药的生活老师蒋阿姨说,“孩子奶奶来送的孩子,拿药给我们时说喂35毫升,当时我就说是不是太多了,她回答说‘孩子妈妈写了的’,并从药瓶中拿出了一张白纸写的纸条,明确写了35毫升。随后,她自己在服药登记表上也写的35毫升。”园长张小帆介绍。并拿出了《受家长委托幼儿在园服药情况登记表》,以及孩子家长夹在药瓶中的字条。&&&&“孩子生病需要带药到幼儿园,我们都要求家长亲自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包括日期、孩子姓名、药品名称、用量,以及家长签字等。”张小帆说,老师在喂药时,还专门找另外一名老师来将字条和登记表进行对比,确认了就是35毫升,“而且孩子奶奶在送药时,老师询问后也得到肯定的回答。”&&&&家长质疑:&&&&老师缺乏常识和责任心&&&&记者采访时,杨杨的母亲坚称自己绝对是写的3.5毫升。孩子的奶奶也表示,她在登记表上写的是3.5毫升。&&&&然而,记者将字条和登记表的照片拿给她们辨认后,她们承认写错了。不过,杨杨妈妈却表示,就算自己写错了,老师们也缺乏基本的常识,缺乏责任心。“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服用35毫升,他们为什么就不给家长打电话核实?”,孩子的爸爸称。&&&&幼儿园委屈:&&&&我们又不是医生&&&&对此,张小帆觉得有些委屈:学校的老师不是专业医生,不可能对药物剂量做到非常熟悉。况且,也是按照家长纸条上的要求在操作。&&&&安州区教育局的调查情况通报称,杨杨母亲接孩子放学时,老师还问了是不是35毫升,杨杨母亲先确认,但迟疑之后又说“好象是3.5ml,我忘了,有莫得啥影响?”蒋阿姨说:“我也不清楚,你赶快到医院找医生问哈。”&&&&目前,杨杨病情基本稳定,正在做进一步检查治疗。&&&&教育部门:拟让家长自己到幼儿园喂药&&&&绵阳安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幼儿园是没有义务给孩子喂药的,老师也不是专业的医生和护士。首先,孩子生病,可以考虑让孩子在家休息,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次,“我们拟让生病孩子的家长,不要再带药到幼儿园,或者在给孩子喂药的时间段,自己到幼儿园给孩子喂药。”&&&&成都市教育局:在2012年,卫生部门出台过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带药服药有规范要求。早在2014年4月,成都市金牛区、武侯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幼儿园带药服药管理的通知”,规定了只能带、喂处方类药品并且需由保健医生负责等相关要求。&&&&其他幼儿园做法&&&&绵阳市实验幼儿园负责人介绍,对于给生病带药的孩子喂药,首先是家长先将药交给专门的生活老师,口头交接用法用量,然后,家长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成都市第二十一幼儿园,教师刘薇娜说,对确有喂药需要的儿童,家长必须和幼儿园做好委托确认,且必须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处方,一般药店销售的非处方药或保健品等不得代喂。&&&&金牛区光荣音乐幼儿园和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需要服药的孩子可由家长接回,服药后再返园,如果孩子不舒服,园内医生会先初步诊断,并立即通知家长。&&&&■来源于扬子晚报&微信号&yzwb&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 .CN, Geo Info. All Rights3岁幼儿被老师超10倍剂量喂药致中毒?一张纸条还原真相
16日,绵阳当地网络疯传绵阳安州区实验幼儿园老师给一名不到3岁的孩子喂药时,错把剂量3.5毫升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药物中毒。17日,成都商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真实情况系孩子家长在登记用药剂量时,误将3.5毫升写成了35毫升。当记者给家长看了登记后,一直认为是老师喂错药的父母表示,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但同时家长也质疑,一名不到三岁的孩子,登记的剂量明显很大,老师没有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面对家长的质疑,当事幼儿园表示很委屈:老师不是医生,且都是按照家长的纸条在操作。目前该幼儿园已给全园老师开会,以后要给孩子喂药,必须要有医生的证明。同时,安州区教育局则表示,幼儿园没有义务给孩子喂药,如果孩子生病,拟打算让父母自己到幼儿园喂药,以防出现意外。那么,幼儿园到底有没有义务给生病的娃娃喂药?各个幼儿园又是如何来确保喂药安全呢?对此,成都商报记者也对成都绵阳两地的幼儿园进行了走访调查。新闻事件孩子药物中毒 父母称幼儿园老师喂错药16日下午,一篇“安州区实验幼儿园两岁多托管幼儿被老师超10倍剂量服药”的文章在网络传开,文中称该幼儿园老师受小朋友杨杨(化名)家长委托喂药,结果错把3.5毫升的剂量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呕吐,随后入院进行洗胃等治疗。17日,杨杨仍在绵阳市三医院接受治疗。其母亲朱女士介绍,因为孩子感冒,15日上午孩子奶奶送其上学时,带去了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委托老师喂药。当天下午5时许,她到幼儿园接孩子放学时,发现孩子脸色不对,便向该班班主任高老师询问孩子情况,高老师表示没有给孩子喂药。“随后,我找到生活老师取回药,发现73毫升装的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只剩下20毫升了。”朱女士说,随后,她立即将孩子带到安州区人民医院挂急诊检查,发现孩子心率高达190(正常人心率是110-120),主治医生诊断为药物中毒,需要马上洗胃。朱女士表示,在给杨杨洗胃过程中,他们反复联系生活老师邓阿姨与蒋阿姨均无果,最后通过高老师电话联系到两位生活老师,通过核实得知下午3点40分,生活老师蒋阿姨给杨杨喂了35毫升药,孩子4点30分就吐了。记者调查服药登记表上 家长错把3.5ml写成35ml幼儿园老师真给杨杨喂了35毫升的药吗?错误是如何发生的呢?17日,安州区实验幼儿园以及当地教育局均表示,老师确实给孩子喂了35毫升,但是,是家长自己亲手在喂药登记本上写的35毫升。喂药的生活老师蒋阿姨说,“孩子奶奶来送的孩子,拿药给我们时说喂35毫升,当时我就说是不是太多了,她回答说‘孩子妈妈写了的’,并从药瓶中拿出了一张白纸写的纸条,明确写了35毫升。随后,她自己在服药登记表上也写的35毫升。”随后,该园园长张一帆介绍拿出了《受家长委托幼儿在园服药情况登记表》,以及孩子家长夹在药瓶中的字条。记者看到,字条是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的几个大字“阳**(化名杨杨)中午喝35毫升”。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孩子的奶奶登记的用量也是35毫升,并有签字。“孩子生病需要带药到幼儿园,我们都要求家长亲自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内容包括日期、孩子姓名、药品名称、药品用量,以及家长签字等。”张一帆说,经过调查,老师在喂药时,还专门找另外一名老师来将字条和登记表进行对比,确认了就是35毫升,“而且孩子奶奶在送药时,老师询问后也得到肯定的回答。”针对家长称孩子在服药后就出现呕吐,张一帆表示,孩子并没有呕吐,而且下午吃晚餐时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吃了一碗稀饭和一个馒头。家长质疑:老师缺乏基本常识和责任心幼儿园委屈:我们不是医生在记者采访中,杨杨的母亲开始坚称,自己绝对是写的3.5毫升,因为她已经给孩子喂过两次药,不可能写35毫升。孩子的奶奶也表示,她在登记表上写的是3.5毫升。随后,记者将字条和登记表的照片拿给朱女士和孩子的奶奶辨认后,她们承认是她们写错了。不过,朱女士表示,即使自己写错了,老师们也缺乏基本的常识,缺乏责任心。“孩子奶奶说,在拿药给老师时,明确说的是3.5毫升,而且还拿出了量杯比划,量杯也只能装5毫升。”孩子的父亲阳先生表示,老师们也缺乏基本的常识,“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服用35毫升,他们为什么就不给家长打电话核实……缺乏责任心”。对此,张一帆觉得有些委屈:学校的老师不是专业医生,不可能对药物剂量做到非常熟悉。况且,也是按照家长纸条上的要求在操作。安州区教育局的调查情况通报中称,杨杨母亲接孩子放学时,老师还问了是不是35毫升,朱女士先确认,但迟疑之后又说“好象是3.5ml,我忘了,有莫得啥影响?”蒋阿姨说:“我也不太清楚,你赶快到医院找医生问哈。”杨杨母亲说“我马上带她到医院去看”。17日下午,记者从医院获悉,杨杨病情现在基本稳定,正在做进一步检查治疗。观点交锋/幼儿园该不该帮忙喂药?怎么操作最稳妥?虽然事情真相大白,但幼儿园表示,已经打算着手做一些操作上的调整,以免再出现类似情况。当地教育部门则表示,为了稳妥起见,打算让家长到幼儿园喂药。那么,幼儿园帮忙喂药,其他幼儿园怎么操作的呢?家长们又是什么意见呢?教育部门:拟让家长自己到幼儿园喂药该幼儿园园长张一帆表示,服药情况登记表从两年前就已经实行,目的就是避免老师给孩子喂错药。16日下午,幼儿园已经给全园老师开会,要求老师告知所有孩子家长,以后孩子生病,需要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喂药时,必须要出具医生的处方和证明。安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幼儿园是没有义务给孩子喂药的,而且,老师也不是专业的医生和护士。那么,如何来保证老师不给孩子喂错药呢?当地教育局表示值得思考讨论。首先,孩子生病,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可以考虑让孩子在家休息,因为幼儿园孩子多,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次,“我们拟让生病孩子的家长,不要再带药到幼儿园,或者在给孩子喂药的时间段,自己到幼儿园给孩子喂药。”家长:老师们应增强责任心杨女士是一名4岁孩子的母亲,孩子在绵阳小博士蒙台梭利国际儿童之家读书两年了,经常遇到孩子生病的情况。“现在是我们夫妻自己带孩子,如果孩子一感冒就不去上学,我们其中一人根本就没法上班。而且,如果这样,也会让孩子错误的认为,只要生病了就不上学,万一让孩子养成了这个习惯,以后随时说不舒服就不去上学,就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杨女士说,在她看来,每天每个幼儿园感冒的孩子肯定是极少数,老师们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就不会给孩子喂错药。刘先生的孩子在绵阳一家公立幼儿园上学,在他看来,学校的服药情况登记表非常好,但同时,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保健医生或者护士,要有专业的知识,这样一来,对于普通的药品,保健医生或护士就会知晓,也不会弄错。“如果没有保健医生或护士,喂药的生活老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孩子的服药剂量肯定很小,在遇到与家长登记差异很大时,应该多一点责任心,多向家长核实。”刘先生表示,当然,家长在送药到幼儿园给老师交代时,也一定要交代清楚,不要马马虎虎。卫生部门:生病最好在家休息绵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季节,卫生执法部门都会对学校进行督查,特别是在传染病高发期,更会要求学校做好卫生防疫等工作。对于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喂药的情况,卫生部门表示,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孩子生病了,最好在家休息,因为幼儿园孩子多,容易交叉感染。新闻延伸成绵两地幼儿园做法绵阳市实验幼儿园绵阳市实验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该园一负责人介绍,对于给生病带药的孩子喂药,首先是家长先将药交给专门的生活老师,口头交接用法用量,然后,家长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签字确认。小博士蒙台梭利国际儿童之家这是绵阳一家私立幼儿园,有100多名学生。该幼儿园负责人王总介绍,幼儿园配备了一名专职持证保健医生,职责除了每天对孩子至少不低于3次的检查外,还负责给生病带药到幼儿园的孩子喂药。王总介绍,家长带药到幼儿园时,由保健医生与家长沟通用法用量,并负责登记,将药品放在专门的柜子中,写上孩子班级和名字,等到吃药时间时,由保健医生负责喂药。王总称,对于药品的用法用量,保健医生都比较清楚,也会有专业的判断,这样一来,就不会给孩子喂错药。绵阳小岛幼儿园园长吴女士介绍,该幼儿园配备有校医,家长给孩子带药时,就交由校医,然后家长进行登记,吃药时间到了,由专人负责给孩子喂药。“都是持证的医生和护士,常规的药品都知道用法用量。”吴女士表示,如果是没有名称的药物,比如一些粉末状药品,则要求家长出具医生的处方。成都市第二十一幼儿园该校教师刘薇娜说,对确有喂药需要的儿童,家长必须和幼儿园做好委托确认,且必须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处方,一般药店销售的非处方药或保健品等不得代喂。“如果处方和登记的信息有出入时,喂药的保健医生会做好核对工作并给予更正。”在刘薇娜提供的幼儿园“喂药须知”上,详细规定了药物必须由家长亲自交由保健员、统一管理存放和服药带药记录等要求。成都贝佳乐幼儿园该幼儿园薛园长表示,喂药严格遵照规定,如果家长要求的用量和药盒标注的用量及处方用量有冲突时,一切都以处方为准。
金牛区光荣音乐幼儿园和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需要服药的孩子可由家长接回,服药后再返园,如果孩子不舒服,园内医生会先初步诊断,并立即通知家长。■成都市教育局记者了解到,在2012年,卫生部门出台过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带药服药有规范要求。早在2014年4月,成都市金牛区、武侯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幼儿园带药服药管理的通知”,规定了只能带、喂处方类药品并且需由保健医生负责等相关要求。成都商报记者 汤小均 于遵素 实习记者 戴佳佳幼儿园代喂药有风险 家长老师需谨慎 - 关注南通 -
生活在南通 爱上濠滨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精彩推荐:
查看: 40949|回复: 6
幼儿园代喂药有风险 家长老师需谨慎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 ]* t来5 _4 s$ p源:濠, Y X$ s滨" v论6 D$ M& A坛( E x
; VBBS.0513.org+ v: z9 |
活到将近而立之年,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才发现有很多之前见惯不怪、习以为常的事却是有风险的。" f VBBS.0513.org5 w% k) g
就比如幼儿园老师喂药吧,今天就看到一个新闻说有老师给一名不到3岁的孩子喂药时,错把剂量3.5毫升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药物中毒的,想想也是后怕,虽然幼儿园方面说是家长写的剂量就是35而且当时还问了孩子奶奶,不过悲剧发生,这两头我觉得倒是都有责任吧。* J2 pBBs.0513.org2 I! J
我上幼儿园那会儿,家长们哪有现在的心眼儿,都是老师说啥听啥。! p2 U: aBBS.0513.org1 @4 \# d
碰见孩子生病了,也就带着药交代几句,说着&麻烦、感谢、拜托”求着老师帮忙看孩子吃药,还有的心更大的是不和老师讲药的用量的,直接跟孩子说,到吃药时间了,管你是不是在睡午觉,老师直接把你拎起来,说吃药了,然后把药一拿,孩子自己倒多少吃多少。5 ^9 k9 DBBS.0513.org, ]9 e
至今,我都记得我对床的一个妹子中午睡得迷迷糊糊被叫起来,然后花花绿绿的药片倒了一手,一口气全吞下去的那让人震惊的场面。( h% M0 L来1 j, ~# k源:濠8 {2 |滨* T8 Y论# }坛1 k
想来可能是我早产,从小大小病不断,药这方面都是我妈和我奶奶两个人负责,连家里第三个人都不让碰的,不要说什么嘱托老师代喂药了,就是多种药一起吃都是不可能的,一遇到吃药,我奶奶我妈都是亲自上阵,哪怕人在幼儿园,都是天天到点带着药过来给我吃,并且观察个半小时,看我没啥不良反应才走。以前老被别人说我家里那两位是太神经质太宝贝我了,现在想想谨慎一点也未尝不可,我奶奶就算是写了万无一失的嘱托也会考虑到被嘱托人万一出点差错,受苦的是孩子,所以喂药这种事是绝不会假手他人的。& u7 ?7 k来+ V3 I! A源:濠( u滨 J论& {坛7 ` r
再说到此次事件,大概就是家长不负责再加上老师没常识和不谨慎这三个原因导致的7 }7 obbs.0513.org! n3 ]' I
如今白领小夫妻养育一个孩子没有足够时间带的比比皆是,如果孩子一感冒就不去上学,其中一人根本没法上班。而且,如果这样,也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只要生病就不上学,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每个幼儿园感冒的孩子肯定是极少数,老师们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就不会给孩子喂错药。- cBBS.0513.org. q
如果没有保健医生或护士,喂药的生活老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孩子的服药剂量肯定很小,在遇到与家长登记差异很大时,应该多一点责任心,多向家长核实。当然,家长在送药到幼儿园给老师交代时,也一定要交代清楚,不要马马虎虎。7 s9 n' b来( X# W" u源:濠: k滨$ [$ w论 Z7 L& K坛/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20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0:38签到天数: 1100 天[LV.10]以坛为家III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