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儿童数学题下载,一般情况下A并上B,怎么从图中看出并取得这个集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1.1.3《集合的基本运算》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A版必修1
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1.1.3《集合的基本运算》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A版必修1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人教A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727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3.96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定义 文字语言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
符号语言 AB={x|xA,或xB}
性质 (1)AA=A,即一个集合与其本身的并集是其本身;
(2)A=A,即一个集合与空集的并集是其本身;
(3)AB=BA,即集合的并集运算满足交换律;
(4)AAB,BAB,即一个集合是其与任一集合并集的子集;
(5)AB=BAB,即一个集合与其子集的并集是其自身.
对并集的理解 (1)并集概念中的“或”指的是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这与生活用语中的“或”是有区别的.生活用语中的“或”一般指或此或彼,必居其一,二者不可兼有,而并集中的“或”是可兼有的.
(2)“xA,或xB”包含三种情况:“xA,但xB”;“xB,但xA”;“xA,且xB”.Venn图如图所示:
(3)若集合A和B中有公共元素,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则在AB中仅出现一次.如A={0,1},B={-1,0},则AB={-1,0,1},不能写成{-1,0,0,1}.
【例1-1】设集合M={4,5,6,8},N={3,5,7,8},那么MN等于(  )
A.{3,4,5,6,7,8} B.{5,8}
C.{3,5,7,8}
D.{4, 5,6,8}
解析:由并集的定义知,MN={3,4,5,6,7,8}.
求并集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应用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重复的元素只能出现一次,防止出现AB={3,4,5,5,6,7,8,8}这样的错误.
【例1-2】若集合A={x|x>-1},B={x|-2<x<2},则AB等于(  )
A.{x|x>-2} B.{x|x>-1}
C.{x|-2<x<-1}
D.{x|-1<x<2}
解析:画出数轴如图所示,故AB={x|x>-2}.
数轴的应用 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较为直观,有助于准确、迅速地解题.
定义 文字语言 一般地,由属于A且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符号语言 AB={x|xA,且xB}
性质 (1)AA=A,A=;(2)AB=BA;
(3)ABA,ABB;(4)AB=AAB;
(5)(AB)C=A(BC);
(6)(AB)(AB)
对交集的理解 (1)概念中“且”即“同时”的意思,两个集合交集中的元素必须同时是两个集合的元素.(2)概念中的“所有”两字不能省,否则将会漏掉一些元素,一定要将相同元素全部找出.如A={1,2,3,4},B={2,3,4,5},则AB={2,3,4},而不是AB={2,3},{2,4}或{3,4}.
(3)当集合A和集合B无公共元素时,不能说集合A,B没有交集,而是AB=.
(4)定义中“xA,且xB”与“x(AB)”是等价的,即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为AB.而只属于集合A或只属于集合B的元素,不属于AB.
【例2-1】已知集合A={0,2,4,6},B={2,4,8,16},则AB等于(  )
A.{2} B.{4}
C.{0,2,4,6,8,16}
解析:观察集合A,B,可得集合A,B的全部公共元素是2,4,所以AB={2,4}.
【例2-2】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  )
A.{x|0≤x≤2}B.{x|1≤x≤2}
C.{x|0≤x≤4}
D.{x|1≤x≤4}
解析: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与B,如下图.
则由交集的定义可得AB={x|0≤x≤2}.
3.补集与全集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记作U.
对全集的理解 “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依据具体的问题来加以选择的.例如:我们常把实数集R看作全集,而当我们在整数范围内研究问题时,就把整数集Z看作全集.
定义 文字语言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A.
符号语言 UA={x|xU,且xA}
性质 (1)UAU;
(2)UU=,U=U;
(3)U(UA)=A;
(4)A(UA)=U;A(UA)=
对补集的理解 (1)补集既是集合之间的一种关系,同时也是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是不同的,因此,它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2)UA包含三层意思:①AU;②UA是一个集合,且UAU;③UA是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3)若xU,则xA或xUA,二者必居其一.
【例3-1】已知全集U={1,3,5,7},A={5,7},则UA等于(  )
A.{6} B.{5,7}
C.{1,3,5,7}
解析:全集U中除去集合A中元素剩下的元素是1,3,则UA={1,3}.
【例3-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求UA.
错解:由题意,得A={x|0≤x<4,
因此UA={x|x<0,x>4.
错因分析:(1)求集合A的补集时,端点的取舍出现错误;(2)x<0与x>4之间应该用“或”连接,因为没有“或”连接就表示“x<0且x>4”的意思.
正解:由题意,得A={x|0≤x<4,
因此UA={x|x<0,或x≥4.
求不等式表示的集合的补集易疏忽两点 一是要注意不等式在端点处是否带等号,二是要注意两个不等式之间到底用“或”还是用“且”连接.
4.集合的运算
(1)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对于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可以根据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利用观察法或借助Venn图直接写出集合的运算结果.这里要注意集合元素的特征,做到不重不漏.
②当集合A,B都有无穷多个元素时,A,B的元素无法一一列举,此时求并集、交集就需借助于数轴,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便于理解.但是应当注意端点值的取舍,我们可以把端点值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
③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先明确集合中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其共同特征,然后在确定了集合中元素的前提下,再着手进行集合的运算.否则,就会无从下手或出现错误.例如,集合A={x|2x+2>4},集合B={y|y2-3y=0},往往错认为集合A中的元素是x,而集合B中的元素是y,则集合A和B没有公共元素,所以AB=.出错的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集合A,B中元素的一般符号的意义:仅仅代表该集合中的元素,也可以换成其他符号.就像人的名字一样,仅仅表示这个人,也可以换成其他名字来代替.其实,集合A是不等式2x+2>4的解集,则集合A={x|x>1},集合B是方程y2-3y=0的解集,则有B={0,3},所以有AB={x|x>1}{0,3}={3}.
(2)集合的混合运算
解决集合的混合运算时,一般先运算括号内的部分,如求(UA)B时,先求出UA,再求交集;求U(AB)时,先求出AB,再求补集.
注意以下规律:
(1)①U(AB)=(UA)(UB),如图a;②U(AB)=(UA)(UB),如图b.
(2)①A(BC)=(AB)C.
②A(BC)=(AB)C.
③A(BC)=(AB)(AC).
④A(BC)=(AB)(AC).【例4-1】已知全集U={1,2,3,4,5,6,7,8},集合A={3,4,5},B={4,7,8},求:AB,AB,(UA)(UB),A(UB),(UA)B.
解法一:AB={4},AB={3,4,5,7,8}.
∵UA={1,2,6,7,8},UB={1,2,3,5,6},
∴(UA)(UB)={1,2,6},A(UB)={3,5},(UA)B={1,2,4,6,7,8}.
解法二:AB,AB,A(UB)求法同解法一.
(UA)(UB)=U(AB)={1,2,6},
(UA)B=U(A(UB))={1,2,4,6,7,8}.
解法三:画出Venn图,如图所示,可得AB={4},AB={3,4,5,7,8},
(UA)(UB)={1,2,6},
A(UB)={3,5},(UA)B={1,2,4,6,7,8}.
【例4-2】已知全集U=R,集合,B={m|3>2m-1},
求:(1)AB,AB;
(2)U(AB).
分析:(1)集合A是不等式组的解集,集合B是不等式3>2m-1的解集,先确定集合A和B的元素,再根据交集和并集的定义,借助于数轴写出;(2)利用(1)的结论,根据补集的定义写出.
解:(1)∵={x|-2<x<3},
B={m|3>2m-1}={m|m<2}.
用数轴表示集合A,B,如图.
∴AB={x|-2<x<2},AB={x|x<3}.
(2)由(1)知AB={x|-2<x<2},如图所示.
因此U(AB)={x|x≥2,或x≤-2}.
【例4-3】已知集合A={x|x-2>3},B={x|2x-3>3x-a},求AB.
解:A={x|x>5},B={x|x<a-3}.
(1)当a-3≤5,即a≤8时,如图①所示,
AB={x|x<a-3,或x>5}.
(2)当a-3>5,即a>8时,如图②所示,AB={x|xR}.
求不等式解集的并集的方法 (1)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若不等式解集端点含有参数,需根据端点大小进行讨论.
(3)取解集的所有部分形成并集.5.利用集合运算的结果求参数的值
(1)对于已知两个有限集(元素个数有限)的运算结果求参数值的问题,一般先用观察法得到不同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再列出方程(组)求解.在处理有关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注意对求得的结果进行检验,以避免违背集合中元素的有关特性,尤其是互异性.
(2)对于已知不等式表示的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值的问题,要结合数轴,通过观察尝试找出不等式集合的端点所处的位置,然后列出不等式(组),进而求得参数的值或范围.
(3)要准确理解和应用集合运算的结果.这些运算结果实质上是给出了集合间的关系或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一般地,有:
①若AB=A,则BA;
②若AB=B,则BA;
③若UA=B,则A=UB;
④若AB=C,则AC,BC,也就是说:若xC,则xA或xB;
⑤若AB=D,则DA,且DB,也就是说:若xD,则xA,且xB.
例如:集合A={x|-1<x<1},B={x|x<a}.
(1)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B={x|x<1},求a的取值范围.
解:(1)如图所示,A={x|-1<x<1},B={x|x<a},∵AB=,
∴数轴上点a在-1的左侧(含点-1).
∴a≤-1.
(2)如图所示,A={x|-1<x<1},B={x|x<a},
∵AB={x|x<1},
∴数轴上点a在-1和1之间(含点1,但不含点-1).
∴-1<a≤1.
【例5-1】设全集U={2,3,a2+2a-3},集合A={|2a-1|,2},UA={5},求实数a的值.
分析:本题是考查补集的有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UA={5}这一条件.UA={5}包含了三层含义:即5U,5A,且AU.
解:∵UA={5},∴5U,5A,且AU.
∴a2+2a-3=5,解得a=2或a=-4.
①当a=2时,|2a-1|=3≠5;
②当a=-4时,|2a-1|=9≠5,但是9U.故a的值为2.
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应注意检验 在求出参数的值后一定要注意检验,例如本题,当a=-4时,A={9,2},9不是全集U中的元素,而实际上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应该属于全集U,故a=-4不适合题意,应舍去.
【例5-2】设集合A={x|x2=4x},B={x|x2+2(a-1)x+a2-1=0}.
(1)若AB=B,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B=B,求a的值.
分析:可以利用条件“AB=BBA”及“AB=BAB”求解.
解:(1)∵A={x|x2=4x}={0,4},又∵AB=B,∴BA.
①若B=,则Δ=4(a-1)2-4(a2-1)<0,解得a>1.
因此当a>1时,B=A.
②若0B,则0为方程x2+2(a-1)x+a2-1=0的一个根.
即a2-1=0,解得a=±1.当a=1时,B={x|x2=0}={0}A;当a=-1时,B={x|x2-4x=0}=A.
③若4B,则4为方程x2+2(a-1)x+a2-1=0的一个根,即a2+8a+7=0,解得a=-1或a=-7.由②知当a=-1时A=B符合题意,当a=-7时,B={x|x2-16x+48=0}={4,12}A.
综上可知:a≥1,或a=-1.
(2)∵AB=B,∴AB.又∵A={0,4},而B中最多有2个元素,
∴A=B,即0,4为方程x2+2(a-1)x+a2-1=0的两个根.
∴解得a=-1.
【例5-3】已知集合P={x|-2≤x≤5},Q={x|k+1≤x≤2k-1},求当PQ=时,实数k的取值范围.
错解:∵PQ=,∴k+1>5或2k-1<-2,即k>4或k<.
故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4或k<.
错因分析:错误有二处:(1)PQ=,集合Q可能是;(2)如果Q不是,则需满足k+1≤2k-1这一隐含条件.
正解:(1)当Q是时,有k+1>2k-1,即k<2,符合题意;
(2)当Q不是时,则有或解之得k>4.
综上,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2或k>4.
求解有关集合的空集问题应注意两点 (1)若两集合的交集为空集,应注意这两个集合是否存在空集的情况;
(2)若集合是不等式表示的,并且不等式的端点含有参数,应注意参数的隐含条件.6.存在性问题
求解存在性问题是今后我们会经常遇到的一种题型,它的一般求解方法是:先假设存在,然后根据题设条件进行求解,若求解中出现矛盾式子或无解,则不存在;若有解,并检验,若满足所有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则称其为存在.要注意检验,这是极易忽视的地方.
【例6】已知集合A={x|x2-ax+a2-19=0},B={x|x2-5x+6=0},是否存在a使A,B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A≠B;(2)AB=B;(3)(AB).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a使得A,B满足条件,由题已知得B={2,3}.
∵AB=B,∴AB,即A=B或AB.
由条件(1)A≠B,可知AB.
又∵(AB),∴A≠,即A={2}或{3}.
当A={2}时,代入得a2-2a-15=0,即a=-3或a=5.
经检验:a=-3时,A={2,-5},与A={2}矛盾,舍去;
a=5时,A={2,3},与A={2}矛盾,舍去.
当A={3}时,代入得a2-3a-10=0.即a=5或a=-2.
经检验:a=-2时,A={3,-5},与A={3}矛盾,舍去;
a=5时,A={2,3},与A={3}矛盾,舍去.
综上所述,不存在实数a使得A,B满足条件.
7.Venn图的应用
(1)借助于Venn图分析集合的运算问题,可以使问题简捷地获得解决.利用Venn图将本来抽象的集合问题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优越性.
在使用Venn图时,可将全集分成四部分,如图所示.
Ⅰ,Ⅱ,Ⅲ,Ⅳ这四部分的含义如下:
Ⅰ:A(UB);
Ⅲ:(UA)B;
Ⅳ:(UA)(UB)(或U(AB)).
(2)比较集合运算的三种语言形式可以看出,Venn图可以把一些不明确的数量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目的.
利用Venn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先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集合问题,借助于Venn图的直观性把它表示出来,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出问题的解.【例7-1】已知全集U={x|x是不大于30的质数},A,B是U的两个子集,且满足A(UB)={5,13,23},B(UA)={11,19,29},(UA)(UB)={3,7},求集合A,B.解:U={2,3,5,7,11,13,17,19,23,29},
又A(UB)={5,13,23},B(UA)={11,19,29},(UA)(UB)={3,7},
用Venn图表示如图所示,
由图易知元素2,17应在集合AB中.
故A={2,5,13,17,23},B={2,11,17,19,29}.
【例7-2】某班举行数理化竞赛,每人至少参加一科,已知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25人,参加化学竞赛的有27人,其中参加数学、物理两科的有10人,参加物理、化学两科的有7人,参加数学、化学两科的有11人,而参加数、理、化三科的有4人,求全班人数.
解:设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竞赛的同学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由题意可知集合A,B,C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27,25,27,集合AB,BC,AC,ABC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10,7,11,4.画出Venn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全班人数为10+13+12+6+4+7+3=55(人).
有限集中元素的个数的求法 我们把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用card来表示有限集的元素个数,即card(A)表示有限集A的元素个数,则有:card(AB)=card(A)+card(B)-card(AB);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AC)-card(BC)+card(ABC).8.补集思想的应用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不明朗、难于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时,调整思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和未知的关系,这时能起到化难为易、化隐为显的作用,从而将问题解决.这就是“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也是处理问题的间接化原则的体现.
这种“正难则反”策略运用的是补集思想,即已知全集U,求子集A,若直接求A困难,可先求UA,再由U(UA)=A求A.
补集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为我们研究问题开辟了新思路,今后要有意识地去体会并运用,在正向思维受阻时,改用逆向思维,可能“柳暗花明”.从这个意义上讲补集思想具有转换研究对象的功能,这是转化思想的又一体现.【例8】已知集合A={x|2m-1<x<3m+2},B={x|x≤-2,或x≥5},是否存在实数m,使AB≠?若存在,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若AB=,分A=和A≠讨论:
(1)若A=,则2m-1≥3m+2,解得m≤-3,此时AB=.
(2)若A≠,要使AB=,则应有
即所以≤m≤1.
综上,当AB=时,m≤-3或≤m≤1;
当m>1或-3<m<时,AB≠.
补集的思想 运用补集思想求参数范围的方法如下:把已知的条件否定,考虑反面问题→求解反面问题对应的参数范围→将反面问题对应参数的范围求补集→结果.9.集合运算中的信息迁移题
信息迁移题是近几年高考中集合题的热点题型,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阅读理解,也就是要在准确把握新信息的基础上,以旧代新,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P的差集为:M-P={x|xM,且xP},则M-(M-P)=(  )
解析:根据定义“xM且xP”等价于“xM(UP)”.为此引入全集U,则有M-P=M(UP).于是有M-(M-P)=M-[M(UP)]=M{U[M(UP)]}=M{(UM)[U(UP)]}=M[(UM)P]=[M(UM)](MP)=(MP)=MP.
【例9】对于集合A,B,我们把集合{(a,b)|aA,bB}记作A×B.例如,A={1,2},B={3,4},则有
A×B={(1,3),(1,4),(2,3),(2,4)},
B×A={(3,1),(3,2),(4,1),(4,2)},
A×A={(1,1),(1,2),(2,1),(2,2)},
B×B={(3,3),(3,4),(4,3),(4,4)}.
据此,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a},D={1,2,3},求C×D;
(2)已知A×B={(1,2),(2,2)},求集合A,B;
(3)A有3个元素,B有4个元素,试确定A×B有几个元素.
解:(1)C×D={(a,1),(a,2),(a,3)}.
(2)∵A×B={(1,2),(2,2)},∴A={1,2},B={2}.
(3)从以上解题过程中可以看出,A×B中元素的个数,与集合A和B中的元素个数有关,即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与B中的每一个元素对应后,得到A×B中的一个新元素.若A中有m个元素,B中有n个元素,则A×B中的元素应为(m×n)个.因此若A中有3个元素,B中有4个元素,则A×B中有3×4=12(个)元素.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已AC的题目(数学题均不提供分析过程,公式)1000A+B1001平面图.doc 1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已AC的题目(数学题均不提供分析过程,公式)1000A B1001平面图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已AC的题目(数学题均不提供分析过程,公式):? 1000:A+B? 1001:平面图最小割,转对偶图最短路? 1002:矩阵树定理,也可以通过推矩阵的递推关系得到递推式? 1003:最短路+DP? 1007:半平面交? 1008:组合数学,需要高精? 1010:斜率优化/四边形不等式推决策单调性? 1012:线段树? 1014:Splay维护字符串的Hash值? 1016:矩阵树定理,相同权值压联通块,对一个联通块用一次矩阵树定理计算方案数,累积答案 也可以DFS? 1023:仙人掌DP找直径? 1031:直接构建出倍长后串的SA,用rank数组做? 1034:贪心? 1036:树链剖分/LCT? 1038:半平面交? 1041:数论,推一下公式 也可以用一种跟勾股定理相关的做法? 1043:计算几何,细节已忘.? 1050:并查集,细节已忘.? 1053:爆搜? 1054:模拟? 1059:二分图最大匹配,对行和列做点? 1061:不等关系转费用流建图? 1066:最大流? 1067:线段树分类讨论? 1070:费用流? 1072:状压DP,据说暴力可过? 1083:最小生成树? 1087:状压DP? 1088:枚举状态,暴力? 1089:找规律,需要高精,也可以用组合数学推一下? 1092:模拟? 1101:莫比乌斯反演,同HAOI ProblemB? 1103:dfs序,或者链剖? 1106:树状数组.考虑记录下每个元素上一次出现的位置,然后BIT搞一搞.? 1112:权值平衡树,中位数相关.? 1113:好像是单调栈扫一扫就没了.? 1121:一个结论题,答案是n/2.? 1131:树形DP一下.? 1132:答案的式子可以看出一个坐标的前缀和,优化一下暴力.? 1143:利用那些图论定理,最长反链=n-最大匹配.? 1167:空数据,Python?2B? 1176:cdq分治,或者kdtree? 1180:LCT? 1191:二分图最大匹配? 1192:考虑二进制分解.? 1193:大规模贪心,小规模暴力.? 1195:状压DP,与某道TC SRM一样.? 1202:加权并查集,维护前缀和.? 1208:权值平衡树.? 1213:二分,Python.? 1214:空数据,Python 2B? 1227:组合,容斥,二维BIT.建议看黄学长题解.? 1307:题意是找最大的一个区间使得区间内为一个排列.记录前驱后继,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判定关系与区间长度,区间最大值最小值差有关.通过前驱后继来查询这个东西.? 1318:同:最小圆覆盖? 1337:同:对当前区间搞了个set.? 1345:规律+结论题,附核心代码,我也不知道怎么证的
for (int i=1;i&=n;i++)
if (a[i]&maxn)
sum+=a[i];
maxn=a[i];
cout&&sum&&
1351:空数据,Python 2B? 1360:空数据,Python 2B? 1370:并查集.(这不是某NOIP题吗? 1379:答案就是m.忘了为什么了.? 1398:KMP最小表示,卡SAM内存.? 1406:数论,找质因子搞一搞.? 1419:DP一下.枚举选到了i张红的,然后1~b枚举选到了多少黑的.似乎需要滚一下数组压内存.? 1453:方法很多,提供四个.1.LCT维护删除时间最大生成树 2.cdq分治+并查集 3.A*爆搜 4.线段树维护连通性? 1482:空数据,Python 2B? 1492:斜率优化,因为状态点的x不单调,所以需要平衡树或者cdq分治? 1503:权值平衡树? 1513:二维线段树? 1529:答案是联通块个数,并查集或者Tarjan都可以.? 1532:二分答案,最大流判定.? 1543:同JSOI2008最小生成树计数.? 1563:四边形不等式推出决策单调,二分决策点.? 1588:权值平衡树.? 1798:线段树双标记.但是我是拿LCT写的.? 1800:暴力? 1821:二分答案+并查集? 1853:爆搜? 1875:矩乘优化DP? 1876:Python题,直接GCD? 1877: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a09eddf004437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一道关于角的数学题如图,某市的人民广场上有一个棱锥形的建筑物,如何测量∠ABC的大小?(图是一个三棱锥,A是最左边的顶点,B在中间,C在右边)依据初中角的知识,用延伸最好,5分钟内做好并做对的,
CB延长线和AB的延长线的夹角就和角ABC的度数一样
函数与方程类已知数集P={X|1/2=
0,F(1/2)F(2)≤0得△=4+8A>0(A/4-3)(4A-6)≤0得3/2≤A≤122.[1/2,2]中有两个根,那么△≥0,F(1/2)F(2)≥0,对称轴1/2≤1/A≤2得△=4+8A≥0(A/4-3)(4A-6)≥01/2≤A≤2得1/2≤A≤3/2综上所述,1/2≤A≤12">F(x)=2那么AX^2-2X+2=4 即AX^2-2X-2=0此方程在[1/2,2]中有解有2种情况1.[1/2,2]中只有一个根,那么△>0,F(1/2)F(2)≤0得△=4+8A>0(A/4-3)(4A-6)≤0得3/2≤A≤122.[1/2,2]中有两个根,那么△≥0,F(1/2)F(2)≥0,对称轴1/2≤1/A≤2得△=4+8A≥0(A/4-3)(4A-6)≥01/2≤A≤2得1/2≤A≤3/2综上所述,1/2≤A≤12
展开,y=sinxcosx+1-cosx-sinx把cosx+sinx
设为t,则cosxsinx也可用t表示出来再分离常数就可以解出来咯
1.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柯西中值定理之间有何关系?2.我们知道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何意1.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柯西中值定理之间有何关系?2.我们知道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是?3.什么情况下对极限不能使用洛必达法则?
柯西中值定理中的分母函数取为x即时拉氏定理.柯西定理最一般,拉氏其次,罗尔最特殊.
matlab函数传入多个矩阵参数时出错:矩阵大小不对应定义了一个函数,没有使用点运算 .* 直接当成单数参数运算function result=func(a,b,c)result=a*b*c;end现在我想让a和b都变成变量矩阵比如a=0:1:100r=func(a,a,a);然后出错:Inner 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我想画图,怎么才能让它产生多维的结果呢.
2x的平方-7x+1=2(x?-7/2x)+1=2(x-7/4)?+1-49/8=2(x-7/4)?-41/8最小值=-41/8-3x的平方+5x+1=-3(x?-5/3x)+1=-3(x-5/6)?+1+25/12=-3(x-5/6)?+37/12最大值=37/12
其他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下册数学题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