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画的名字或作者!!在美国作者名字大全国家美术馆(nga)看到的,当时没有记下名字,后悔死了!急求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美术馆展示的照明设计研究——以昆仑堂美术馆为例
下载积分:1698
内容提示:美术馆展示的照明设计研究——以昆仑堂美术馆为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9|
上传日期: 03:46:2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698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美术馆展示的照明设计研究——以昆仑堂美术馆为例
关注微信公众号英国国家美术馆
我的图书馆
英国国家美术馆
&&&&&&&&&&&&&&&&&& 英国国家美术馆&&&&&&&&& 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位于“英国最漂亮的广场”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 )。虽然只有世纪的绘画作品,但是,这座博物馆每一年的参观人数高居世界第四位(460万),仅次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维纳斯的梳妆室》(The Toilet of Venus),作者Diego Velázquez()。&&&&&& 作于1644年:清军入关(1644年)的同一年,中国女人们被“裹在布团里”并且缠着小脚。&&&&&&&《戴草帽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in a Straw Hat),作者Elisabeth-Louise Vigée-Lebrun()。&&&&&& 作于1782年。这位女画家,画了很多自画像,或者和她的女儿的“合影”的画像。&&&&&& 1782年:英美停战,签订巴黎协定,美国正式独立;欧洲科学家又发现两种新的化学元素;瓦特进一步完善了蒸汽机并在1782年被批准了蒸汽机新专利,英国工业革命跨入新阶段;瑞士科学家首次发现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闭关锁国,社会停滞,没有任何发明创造,但被称为“盛世”。&&&&&& 本博文的题目中,将英国国家美术馆称为“世界第四大的博物馆”的原因和理由如下。&&&&&& 根据英国月刊《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的报道:按照2009年度的数据,“世界上最吸引游客的博物馆”的名单中,超过年参观人数200万的博物馆为16 家。这份统计表,翻译如下:&&&&&名次 国家 博物馆名称&&&&&&&&&&&&&&&&&&&&&&&&&&&&&&&&&&&&&&&&&&&& 2009年度参观人数&&&&&& 1. 法国&& & 卢浮宫&&Musee du Louvre &&&&&&&&&&&&&&&&&&&&&&&&&&&&&& 8,500,000&&&&&& 2. 英国&& &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 &5,569,981&&&&&& 3. 美国&&&& 大都会艺术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4,891,450&&&&&& 4. 英国&& & 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 4,780,030&&&&&& 5. 英国&& & 泰特现代博物馆&Tate Modern&&&&&&&&&&&&&&&&&&&&&&&& &4,747,537&&&&&& 6. 美国&&&& 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4,605,606&&&&&& 7. 法国&& & 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3,530,000&&&&&& 8. 法国&& & 奥赛博物馆&Musee d'Orsay&&&&&&&&&&&&&&&&&&&&&&&&&& &&&3,022,012&&&&&& 9. 西班牙 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 &&2,763,094&&&&&& 10.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 2,730,204&&&&&& 11.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National Palace Museum&&&&& &&2,574,804&&&&&& 12. 俄国&&&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Hermitage Museum&&&&&&&& &&&2,426,203&&&&&& 13. 日本&& 东京国立博物馆&Tokyo National Museum&&&&&&& &2,273,634&&&&&& 14. 英国&&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2,269,900&&&&&& 15. 西班牙 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 &2,087,415&&&&&& 16. 英国&& 国家肖像馆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1,961,843&&&&&& 附注:原报道的注解中说,这个统计仅仅涉及艺术类的博物馆,所以,年参观人数约700万人的中国故宫和年参观人数约430万人的梵蒂冈博物馆,都没有列入这个统计表。&&&&&&& 从藏品的数量来说,在“年参观数量超过200万”的世界16家博物馆中,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藏品可能是最少的:英国政府在1824年购买了36幅作品,开办了这间博物馆。以后逐年增加,现在也仅仅只有2300件。&&&&&& 如果从藏品的质量来看,英国国家博物馆,搜集购买了13-19 世纪的几乎每一个艺术巨匠和大师的作品。&&&&&& 在这座博物馆开办之前10年,1815年,英国联合欧洲各国,彻底击败了拿破仑。&&&&&& 从此,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这一霸主地位,维持了100年,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建造是为了纪念“特拉法加大海战”(Battle of Trafalga):日,英国皇家海军以少胜多,彻底摧毁拿破仑的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一次大海战。&&&&&&& 现在,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即按照15-16-17-18-19世纪的顺序,看看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一些作品。&&&&&&& 十五世纪的作品&&&&&&&&这是西方绘画史上,历史最久的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作于15世纪:1434年。作者Jan van Eyck()。&&&&&& 这幅作品没有名称,在英文中命名为:The Arnolfini Portrait, The Arnolfini Wedding, The Arnolfini Marriage, The Arnolfini Double Portrait 等。注意女子的服饰,家具和灯具等的细部描绘。&&&&&& 《维纳斯和马尔斯》(Venus and Mars),作者Sandro Botticelli(),作于1483年。&&&&&&& 十六世纪的作品&&&&&&& 《粉红色的圣母》(Madonna of the Pinks),作者拉斐尔(),作于年。&&&&&&&& 《治愈麻风病人》(The Raising of Lazarus),作者Sebastiano del Piombo,作于年。&&&&&& 《戴安娜和亚克托安》(Diana and Actaeon),作者提香(Titian,),作于年。&这幅作品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提香“最伟大的作品之一”。2009年,英国国家美术馆和苏格兰国家美术馆以5,000万英镑的价格购买了这件作品,并且按照“五年一次轮换”的办法,分别在这两个英国美术馆展出。&&&&&& 希腊神话:月亮女神和狩猎女神,戴安娜,正在洗澡的时候,带着一群凶猛猎犬狩猎的亚克托安无意中撞见了一丝不挂的女神。亚克托安被戴安娜的美丽震惊了,呆呆看着动不了了,而戴安娜则非常愤怒被人看到,她把亚克托安变成了一头雄鹿,于是“狩猎者变成了被狩猎者”:亚克托安带来的猎犬们把这头雄鹿(即亚克托安)撕碎了。&&&&&&& 《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Bacchus and Ariadne),作者提香(Titian,),作于1520年。&这幅作品也是提香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本来,费拉拉公爵( Duke of Ferrara)预先付款请拉斐尔绘制一幅准备私人收藏的《巴克斯的凯旋》,1520年拉斐尔去世时,这幅作品仍未完成,这笔预付款就转给了提香,绘制出上面的作品。&&&&&& 希腊神话:克里特岛的米诺斯国王的公主,阿里阿德涅(Ariadne)帮助希腊英雄帕休斯(Theseus)杀死牛头怪兽后,两人乘船私奔,离开了克里特岛。但是“帕休斯和阿里阿德涅在一起,感觉并不快乐”(见《荷马史诗》)。于是帕休斯在纳克索斯岛(Naxos Island)留下了热恋着他的情人阿里阿德涅,自己独自乘船远去。&&&&&& 这时,很多野兽出来准备攻击阿里阿德涅。酒神巴克斯带着一批醉醺醺的狂欢的人群,乘着两只猎豹(cheetah)拉着的四轮马车路过这里。画面中,帕休斯的船只已经远去,巴克斯跳起到半空中,试图保护阿里阿德涅,“巴克斯第一眼就爱上了阿里阿德涅”,“他把阿里阿德涅的公主王冠丢到天上,化成了群星”,然后两人结为夫妻。还有的希腊神话版本说:巴克斯爱上了阿里阿德涅,他要求帕休斯把阿里阿德涅给他留在纳克索斯岛(Naxos Island),也有的版本说,阿里阿德涅留在纳克索斯岛(Naxos Island)上准备自杀。&&&&&& 总之,阿里阿德涅虽然帮助了帕休斯,并且和他私奔了,但是最后没有嫁给帕休斯。&&&&&& 《银河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Milky Way),作者Jacopo Tintoretto()。作于1575年。&&&&&&& 《维纳斯,丘比特,愚昧与时间》(Venus, Cupid, Folly and Time),作者Angelo Bronzino ()。作于年。&&&&&&&《莎乐美与施洗者约翰的头颅》(Salome with the Head of John the baptist),作者卡拉瓦乔(Caravaggio,)。这是《圣经》中的一个著名典故。&&&&&& 《被蜥蜴咬了的男孩》(Boy Bitten by a Lizard),作者Caravaggio()。作于年。&&&&&&& 《伊苏斯战役后,波斯皇帝大流士的全家在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朋友赫菲斯定面前》(Family of persian king Darius before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his friend Hephaestion after Battle of Issus),作者Paolo Veronese(),文艺复兴时代的威尼斯画家。这幅作品作于年。&&&&&&& 公元前333年,希腊的亚历山大帝与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三世在安纳托利亚(Anatolia)进行了一场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会战,史称伊苏斯战役(Battle of Issus):4 万希腊军队对阵12 万波斯军队(详细军队数据,不同来源说法不一),希腊大胜,波斯军队伤亡殆尽(伤亡11 万人)。&&&&&& 大流士三世此后屡战屡败,逃跑途中被部下杀害,献给亚历山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处死了叛徒,厚葬了大流士三世。不述。&&&&&&&伊苏斯战役中,大流士的妻子和女儿被俘,几个月后希腊军队攻下了波斯帝国首都苏萨(Susa),大流士全家被俘。&&&&&& 伊苏斯战役第二年,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为了融合希腊民族和波斯民族,举行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集体婚礼”:苏萨集体婚礼(The Susa Weddings,右图),按照亚历山大大帝的命令,大约九千名(一说超过一万名)希腊将士集体迎娶了波斯王族和贵族的女儿。当时,希腊和波斯的风俗,都允许娶多位妻子。亚历山大大帝当时已婚,参加萨苏集体婚礼的大部分希腊将士,也都已经有希腊妻子。这幅作品描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十七世纪的作品&&&&&& &&&&&&&&《主啊,你要去哪里?》(Domine,quo vadis?),作者Annibale Carracci()。作于1602。&&&&&& 历史典故:罗马皇帝尼禄迫害基督徒,他把罗马城大火归罪于基督徒,打算处死身为第一任罗马教皇的彼得(耶稣的12门徒之一)。在众人的劝说下,彼得下决心离开罗马。当他出城走到罗马郊外的时候,看见耶稣迎面走来。彼得很奇怪,问道:“主呀,你要去哪里?”(拉丁语:Domine,quo vadis?)耶稣说:“我要去罗马,再钉一次十字架”。彼得听了,幡然醒悟,毅然决然地返回罗马殉道,被罗马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要求把自己倒钉在十字架上。原因是彼得认为自己不配用与耶稣同样的方式钉十字架。在彼得的墓地上,建造了梵蒂冈建筑群:圣彼得大教堂等。&&&&&& 在罗马郊外彼得遇见耶稣的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教堂,名字就叫做Church of Domine Quo Vadis教堂。&&&&&&&&《参孙和大利拉》(Samson and Delilah),作者鲁本斯(Rubens,),作于年。&&&&&&&& 《圣经》“旧约”:首先是《摩西五经》(五本书),第六本书是《约书亚记》:以色列人占领迦南的“胜利记述”。《约书亚记》之后是《士师记》(Book of Judges)。英文Judge原意是法官,裁决者,日本翻译为:“士师(民族指导者)”,中国沿用了。这个时代延续了一百多年,12位士师有的有业绩,有的仅在《圣经》中寥寥几笔,罗列出名字:&&&&&&& &&&&&&& Othnie&&&&&&&& Ehud&&&&&& Shamgar&&&&&& Deborah (and Barak) &&&&&&& Gideon&&&&&&& Tola&&&&&&&&&Jair&&&&&&&&&&&&&& Jephthah&&&&&&& Ibzan&&&&&&&&&& Elon&&&&&&&&&Abdon&&&&&&&&&& Samson(参孙)&&&&&&& &&&&&&& 然后是两位以色列祭司的故事:Eli(以利),Samuel(撒母耳)。这12位士师的故事中,参孙(Samson)的故事比较著名:他力大无穷,他的神力来自耶和华。他曾经手无寸铁地单独一人杀死过狮子。参孙杀死很多非利士人(Philistines),烧毁他们的财产和庄稼。最多一次,参孙杀死过一千个非利士人。在与非利士人的斗争中,参孙带领犹太人大约20年。后来参孙爱上了大利拉(Delilah),但“大利拉背叛了参孙,而且是为了金钱背叛参孙”。她追问参孙力量的来源,参孙说来自耶和华,因他属于拿细耳人(Nazirite),如果剪去他的头发,神力就没有了。&&&&&&&& 于是,大利拉剪掉正在睡觉的参孙的头发,非利士人把失去神力的参孙抓住,挖掉他的双眼,像奴隶一样在监狱里推磨。到了大衮神(Dagon,非利士人的主神)献祭的日子,非利士人把参孙带到崇拜大衮神的神庙,让他站在两根大柱子中间,戏弄他。这时参孙的头发已长得够长了。参孙向耶和华说:“求你赐我一次力量。”然后参孙抱住两根柱子,靠着上帝的神助推倒了大厅,参孙和很多非利士人都被压死了,“参孙死时所杀的人比活着所杀的还多”。&&&&&&& 直到现在,参孙的故事仍然是西方很多艺术作品的题材。这是有关的著名绘画作品之一。&&&&&& 《伯沙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作者伦勃朗(Rembrandt,),作于1635年。&&&&&& 这是一个历史典故:据《圣经》的“但以理书”(Book of Daniel)记载,新巴比伦王国(前626年-前539年)鼎盛时期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前605-前562)在灭亡以色列的时候,从耶路撒冷的犹太圣殿(第一圣殿)里掠走了很多金银制作的圣器。他后来的继承者,新巴比伦王国的末代国王伯沙撒(Belshazzar),竟然拿着这些来自犹太圣殿的圣器祭奠和赞美“金银铜铁木石的神”,并且在盛宴上大吃大喝,酩酊大醉。&&&&&&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不具备身体的人的手指”(disembodied fingers of a human hand)在墙上写下警示文字(The writing on the wall),“预言了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伯沙撒仅仅统治了七年,波斯帝国就攻陷了巴比伦,伯沙撒也被杀死了。50年前,被尼布甲尼撒二世俘虏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被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放回耶路撒冷,所有圣器也归还以色列,重建圣殿。&&&&&& 后来,“写在墙上的文字”(The writing on the wall),就成为一句西方的成语。&&&&&& 这幅作品,抓住了末代国王伯沙撒看到来自上帝的警告文字时,大惊失色的情景。&&&&&& 《圣乌苏拉启航的海港》(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Saint Ursula),作者Claude Lorrain(),作于1641年。这个传奇的起源是德国科隆,但是缺乏历史证据:基督教会称,乌苏拉是一位基督教圣女,罗马-不列颠的公主,她带领大约11,000名处女信徒从英国航海到欧洲寻找她未来的丈夫,这些女孩子在一起大屠杀中全部被砍头杀死。&&&&&& 但是,现代考古发现:德国科隆屠杀了仅仅11名少女殉教者,当地发现的大量尸骨不清楚是什么人的遗骸。&&&&& 《示巴女王在装船待发》(The Embarkation of the Queen of Sheba),作者Claude Lorrain()。作于1648年。在所罗门王时代,古代以色列达到富有的巅峰,很多外国人来访问,其中唯一的女性外国君主就是示巴女王。&&&&&& 这位女王访问以色列所罗门王的故事,《旧约》《新约》《古兰经》都有记载。&&&&& 《Delft的一个房子的院子》(Courtyard of a House in Delft),作者Pieter de Hooch( )。作于1658年。&&&&& 《天上和地上的两个三位一体》(The Heavenly and Earthly Trinities),作者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作于年。&&&&& 《米德尔哈尼斯的小路》(The alley at Middelharnis),作者Meindert Hobbema()。作于1689年。&&&&&& 《刻法罗斯与欧若拉》(Cephalus and Aurora),作者Nicolas Poussin()。作于1627年。&&&&&& 刻法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名,这个名字的希腊原意是“领头人”,因为他的后代繁衍出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包括著名的特洛伊战争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欧若拉是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或者曙光女神,非常美丽,每天早晨升到天上宣布黎明的来临。&&&&&& 希腊和罗马神话中,欧若拉的情人很多,其中一个是她在森林中诱惑回来的刻法罗斯。但是刻法罗斯原来已有妻子,所以刻法罗斯要求回去,上图描述的就是欧若拉拖住她的情人不放的情景。&&&&&& 《金牛犊的崇拜》(The adoration of the golden calf),作者Nicolas Poussin()。作于年。&&&&&& 希伯来《圣经》记载:摩西(Moses)到西奈山(Mount Sinai)去寻找上帝时,摩西的哥哥,以色列祭司亚伦(Aaron)为制造了一个金牛犊以取悦以色列人:当时摩西要在西奈山上逗留40天,跟随摩西的12个部落的以色列人都有些不放心,要求亚伦制作了这个真实偶像以供崇拜和安定人心。但是《摩西十诫》之一就是“禁止偶像崇拜”。&&&&&&& 《一条蛇杀死了一个人的时候的风景》(Landscape with a man killed by a snake),作者Nicolas Poussin()。作于1648年。&&&&&& 《通奸被捉的女人》(The Woman taken in Adultery),作者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作于1644年。这件作品的时间,正是清军入关(1844)的那一年。&&&&&& 根据《圣经》记载:人们抓住了一个通奸的女人,把她交给耶稣处理。耶稣问:“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人们激愤地说:“用石头打死她”。耶稣说:“好吧,你们谁认为自己是干净的,谁就用石头打她吧”。人们沉默了,然后一个人溜走了,又一个人溜走了:最后,整个房间的人都消失了。耶稣对这个女孩说:“你也可以走了”。&&&&&&& 《维纳斯的梳妆室》(The Toilet of Venus),作者Diego Velázquez()。作于1644年。&&&&&&& 十八世纪的作品&&&&&&& 《在空气泵中对一只鸟进行的一项实验》(An Experiment on a Bird in the Air Pump ),作者Joseph Wright ()。作于1768年。这段时期,正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代。这幅作品描述了当时发现的一个现象:如果没有氧气,鸟就会死亡,这项实验曾经在很多观众面前多次重现,大部分人关注实验结果,也有少数人关心鸟的命运。&&&&&& 作品中的空气泵是波义耳(Robert Boyle,)发明的,他曾经用这种空气泵证明:如果抽走空气,燃烧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这个定律就是著名的《波义耳定律》:氧气与燃烧的关系。&&&&&&& 《石匠的院子》(The Stonemason's Yard),作者Giovanni Antonio Canal(),作于1725年。&&&&&&&& 《大运河上的划船比赛》(A Regatta on the Grand Canal),作者Giovanni Antonio Canal(),作于1740年。这里,“大运河”是“水城”威尼斯的一个景观。&&&&&& 《伯爵夫人的上午接见》(The Countess's Morning Levee),作者William Hogarth(),作于年。这是一组六幅绘画《Marriage à-la-mode series》之一 &&&&&&& 《时间下令老年摧毁美丽》(Time orders Old Age to destroy Beauty),作者Pompeo Batoni(),作于1746年。这幅作品的名称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美貌必定随着时间逝去,必须珍惜青春。&&&&&&&《那不勒斯的一堵墙》(A Wall in Naples),作者Thomas Jones(),作于1782年。&&&&&&& 《巴纳斯特·塔尔顿爵士的肖像》(Portrait of Sir Banastre Tarleton),作者Sir Joshua Reynolds爵士()。作于1782年,英美停战,签订巴黎协议的那一年。&&&&&&&&巴纳斯特·塔尔顿爵士(Sir Banastre Tarleton,)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英国英雄,一支骑兵混合部队的青年司令官(当时年仅24岁),他骁勇善战,多次以少胜多。这支队伍是1778年在纽约组建的British Legion(英国军团),主力是骑兵,外加少量步兵和炮兵,各兵种归属同一个指挥官统辖,被誉为“塔尔顿突击队”。这种部队建制“比骑兵,步兵和炮兵分属于不同军事单位更加灵活机动”。在约克镇战役英军全军投降以后,他回到英国,成为一个政治家,英国国会议员。不过他有一个历史污点:1780年的沃克斯华战役(Battle of Waxhaws)中,大陆军已经表示投降了,塔尔顿仍然下令炮击大陆军,造成113人当场死亡,150人重伤。此事遭致美国人的长期批评。&&&&&& 上面的肖像画中,巴纳斯特·塔尔顿穿的绿色军服,正是British Legion(英国军团)的特制军服。&&&&&&& 《普赛克向她的姐妹们显示丘比特给她的礼物》(Psyche showing her Sisters her Gifts from Cupid),作者Jean-Honoré Fragonard(),作于1753年。&&&&&&&《Whistlejacket》,作者George Stubbs()。&&&&&& 这幅《Whistlejacket》是以擅长画马著称的George Stubbs在1762年的一件经典之作,“巨大的292 x 246.4 cm的画面上既没有背景也没有人物”,只是描绘了英国贵族罗金汉侯爵(Marquess of Rockingham)的一匹漂亮的赛马。&&&&&& 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将这幅作品誉为“阿拉伯纯种马完美无瑕的巅峰之作”。&&&&&&&& 十九世纪的作品&&&&&&& 《干草车》(The Hay Wain),作者John Constable()。作于1821年。&&&&&&& 《1554年在伦敦塔处决简·格雷小姐》(The execution of&Lady Jane Grey in the Tower of London in the year 1554),作者Paul Delaroche()。作于1833年。&&&&&& 简·格雷小姐(Lady Jane Grey,54)是英国王室公主,信仰新教,曾在1553年短期登上英国王位,时间仅为9天(一说13天)。信仰天主教的玛丽一世(Mary I,,在位年121天)率军打败了支持简·格雷小姐的军队,登上王位。她要求简·格雷小姐改信天主教,简·格雷小姐不同意,被玛丽下令处死。&&&&&& 简·格雷小姐被处死时,年仅16岁。玛丽一世还下令烧死了300多信仰新教的教徒,被称为“血腥的玛丽”。玛丽在位5年后死去,继位的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又改回来,继续信仰新教。&&&&&&& 《Tuileries的音乐》(Music in the Tuileries),作者马奈(Edouard Manet,)。作于1862年。这是马奈的早期作品之一,不清楚当时的Tuileries gardens花园是否就是这个模样,“可以想象出音乐声和谈话声”。&&&&&&& 《雨伞》(The Umbrellas),作者Pierre-Auguste Renoir()。作于年。&&&&&&& 《向日葵》(Sunflowers),作者梵高(Vincent van Gogh,)。作于1888年。梵高长期患有精神病,37岁自杀身亡。他的这幅作品非常著名:因为估价金额非常高。&&&&&& 《花丛中的奥菲利娅》(Ophelia Among the Flowers),作者Bertrand-Jean Redon(),作于年。奥菲利娅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米雷特》中的女主角。&&&&&&& 特拉法加广场与&&&&&& 特拉法加大海战&&&&&&&&特拉法加广场,英国国家美术馆。&&&&&& 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建造是为了纪念特拉法加大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日,英国皇家海军,以少胜多,彻底摧毁了拿破仑的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具体数据如下:&&&&&& 33艘英国军舰,击败了41艘法国和西班牙军舰&&&&&& 法国军舰被击沉1艘,被俘21艘,法国海军司令也被俘虏&&&&&& 英国军舰无一损毁&&&&&& 双方人员伤亡大约1:8.3(1,666人:13,781人),即法国西班牙的伤亡是英国的八倍多&&&&&& 英国海军司令威尔逊上将(Nelson),在战役快结束时,身中流弹阵亡&&&&&& 威尔逊上将,从此被誉为英国的民族英雄,他的雕像竖立在特拉法加广场。&&&&&& 威尔逊上将,在特拉法加大海战中的旗舰,胜利号(Victory),现在伦敦展出(见下图)。&&&&&&& 这幅作品“没有名称”,描述了英国皇家海军,战胜拿破仑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的的特拉法加大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日),作者Auguste Mayer(),作于1836年。&&&&&& 威尔逊上将,在特拉法加大海战中的旗舰,胜利号(Victory)。& &&&&&& 威尔逊上将,在特拉法加大海战中的旗舰,胜利号(Victory)。&&&&&&&& 特拉法加广场的360度环视图:在国家美术馆的正对面,竖立着纳尔逊纪念碑。&&&& &&&&&&&英国国家美术馆里,只有绘画,没有雕塑。&&&&&& 但是,纳尔逊纪念碑是一个伦敦著名的雕塑群:基座四角,俯卧着四只巨大的狮子,纪念碑的底座四面,雕刻着四幅精美的浮雕,纪念碑的顶部,竖立着高大的纳尔逊上将的雕像。&&&&&&& 纳尔逊纪念碑的基座四角,俯卧着四只巨大的狮子,这是其中之一。&&&&&&& 纪念碑底座四面雕刻着四幅浮雕,这是其中一幅:纳尔逊在指挥作战时,不幸身中流弹。&&&&&&& 纳尔逊纪念碑的顶部,纳尔逊上将的雕像。
馆藏&5550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介绍/美国国家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美国国家美术馆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长240米,中央圆顶、高大的门柱廊、桃红与乳的外墙贴面,在高贵气派中蕴含着对历史的尊重。馆内底层建筑面积为46450平方米,以圆形大厅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出两个雕塑厅,并可通向建有喷泉和花木的室内庭院。雕塑厅四周有125个展厅。陈列着、、、、、、等大师的作品。这些中世纪及殖民时代以来的数万件展品绝大部分是捐赠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位于西阶,北边和夹角地带,由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组成,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两座建筑共同组成了美国国家美术馆。这两座建筑中,西边的一座长240米,底层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美国国家美术馆里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这座艺术品宝库收藏着中世纪到现代、殖民时代到现代的艺术品大约有4万多件。在第二层展览区,各类展厅分别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 从国家大草坪进入国家美术馆的南门,中央铜门高30英尺(约9.14米),中央圆形大厅的直径为101英尺(约31米),由16根直径6英尺(约1.52米)、高36英尺(约11米)的墨绿色石柱支撑,柱料来自,是在当地加工成形后运抵的。古罗马式的中央大厅以大理石铺地,中央的喷水铜像是墨丘利,他是古希腊诸神中为众神传递信息并掌管商业、门路的神。铜像造型为一个快乐的男孩,一足着地,另一足腾空,扬起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清澈的水漫过坛顶洒落下来。在春天里,水池的四周鲜花簇拥,芬芳四溢。由于周围是墨绿色石柱,游人往往会觉得中央圆厅略暗一些,然而两翼展厅光线充足,形成对比。两翼天花板是直达天庭的透明玻璃,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在大多数展厅,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是并用的。美术馆东西两翼中央又各有一个花木扶疏、喷泉淙淙的精致过庭,游人可以在这里休息。庭院里经常举行小型音乐会,让参观者更增美的享受。
发展建设/美国国家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早在1846年,美国国会同意在首都建立时,设想在博物院下建立美术馆。在此之前,华盛顿的第一个美美国国家美术馆馆内一隅术馆出现于1829年,是一家很小的私人藏画屋。1855年史密森博物院大楼建成后,就把原先那家小艺术馆中的藏品搬了进去。1865年大楼一场大火,不仅焚毁了博物院的许多珍贵文件,连新迁入博物院的一批绘画珍品也在劫难逃。被烧毁的艺术品中,大多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大师名作。随着史密斯博物院大楼的修复,在首都兴建专门的美术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几经起落,凡有所议,都没有成功。进入20世纪,史密森博物院接受的艺术品捐赠与日俱增,在首都华盛顿建造大规模国家美术馆的呼声愈高。1920年,史密森博物院成立了国家美术馆筹建委员会。1923年,国会决议,在大草坪边建造国家美术馆,由负责筹集建馆所需资金。然而由于建造规模无法确定,所需资金来源悬而未决,而史密森博物院仅从私人手中募集到1万美元,因此建馆事宜也就暂且搁置了起来。 真正给建造美国国家美术馆带来好运的是(Andrew Willem Mellon)。他于日生于,父亲是匹兹堡的一位企业家。生在富有家庭的梅隆在即将毕业于的时候,听从父亲的劝告,离校投身于银行业。年轻的梅隆在银行事务中取得了成功。同时,他又是一位艺术爱好者,尤其爱好绘画。
历史渊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1880年,25岁的梅隆到欧洲旅行。这次之旅揭开了梅隆艺术收藏的序幕。在英国,他以1000美元的价格买下一幅油画,成为自己的第一件艺术藏品。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去一次欧洲,持续不断地购买了许多16-19世纪的欧洲名画。 1921年至1932年,梅隆来到华盛顿,在前后3任总统手下担任美国财政部长11年之久。1927年,梅隆在一次谈话中对儿子明确地说,他希望有朝一日在捐资建造美术馆,使人民在自己的首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品。从那以后,他更加注意收藏油画和雕塑珍品。 1932年,梅隆出任驻大使,他个人出资665.4万美元从当时的苏联政府手中购买了21幅世界名画。这笔资金相当于苏联1931年向美国出口商品总额的1/3。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随着自己收藏日丰,梅隆要捐资在首都建造国家美术馆的愿望鸟瞰美国国家美术馆越来越强烈。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每年旅行欧洲,那里令人目眩的宏大美术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由此希望美国也有一个完全可以与欧洲相比的美术馆;另一方面,担任财政部长的梅隆经常接待英、法、意大利等欧洲来客,当这些客人表示想看看美国的美术品收藏的时候,梅隆总是感到窘迫,常常以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油画收藏应付过去。然而,个人收藏和国家馆毕竟是两回事。 1936年12月,80岁高龄的梅隆致信美国总统,表达了向国家捐建一座美术馆的愿望。他表示,该馆落成之后,不要以他个人的名字命名,而使用“国家美术馆”这样的名字,以便于其他艺术收藏家向该馆捐献珍藏。美国政府和国会很快决定,接受梅隆的捐赠。梅隆指定著名建筑家为国家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师。对于这位人选,梅隆坚信不疑,因为除了他以外,梅隆只考虑过——美国最高法院大厦的设计者。这年,建筑大师波普也有62岁了,他设计的和已经为自己带来了声誉。晚年,波普觉得自己生命有限,决心在国家美术馆设计中尽展才华。遵照梅隆的意见,外墙使用田纳西州粉红色花岗石的国家美术馆在建筑面积上超过了当时的英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表示,为了达此目的,即使增加开支也在所不惜。由于大量使用昂贵的和,当这座美术馆竣工的时候,它成了世界上使用高级石料最多的国家美术馆。波普经过认真研究,在美术馆外形上采取古罗马式结构,中央穹顶较低而两翼较长,南北大门前以长长的圆立柱,使整个建筑显得气度恢宏,典雅不凡。 在捐献一事得到确定,波普的设计也开始之后,梅隆的身体状况明显衰弱。但是他一直住在华盛顿,亲眼看着工程的进展,直到1937年6月底,确定美术馆外墙使用他选定的花岗石后,梅隆才离开华盛顿回到休养。梅隆预见到自己的生命正走向终点。为了顺利完成建筑,根据他的安排,成立了以儿子保尔为首的基金会,全面负责工程和日后的开馆事宜。在梅隆生命的最后半年中,唯有国家美术馆的建造牵动他的心。 日晚,美国国家美术馆举行开馆仪式,总统前来参加。致辞说:“这座建筑是许多人智慧的结晶,他们为之竭尽全力。现在,我们高兴地将它和我父亲的艺术收藏一起较交给您——总统先生,让它们永远服务于美国人民。”
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从1968年开始,由威廉·梅隆之子保尔·梅隆提供资金,美籍华人建筑师担任设计师。&&&贝聿铭是20世纪后期的美国建筑大师,他于1917年生于中国广州,1935年赴美留学,后来加入了美国籍。最初,贝聿铭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院院长发现了贝聿铭的建筑才能,鼓励他转而学习建筑设计。贝聿铭遵从师命,学业大时,又深造于哈佛大学,于1946年获硕士学位,1948年开始自己的建筑师生涯。设计美术馆东馆是对贝聿铭的挑战。作为一名华人建筑师,他从未忽视自己同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联系,而在建筑创作中,他则主张把中国建筑的内在精华融合在现代建筑之中。东馆所在地正好是宾夕法尼亚大街和大草坪北麦迪逊大道之间的夹角,是一块面积为3.64公顷的梯形地带。东望门,西连大草坪上的博物馆群,他的设计必须经过华盛顿市规划委员会的批准。&&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来的造型有独特的研究。几经琢磨贝聿铭突出奇想,落笔一挥而就,画了一个草图:一条对角线穿过这片梯形的直角顶点,将这片用地划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设计的绝妙发端。东馆建造起来,必须与四周的原有建筑相协调。贝聿铭将东馆——等腰三角形的中垂线与西馆的东西轴线重合,东馆的西墙面对西馆,东西呼应。东西两馆之间,贝聿铭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个7000平方米的小广场,全部用鹅卵石铺砌成,仿佛圆形向心状“石地毯”。地面耸立起一串金字塔形的三棱镜地面采光窗,合理地利用了自然光。采光窗北边是一排喷泉,泉水涌出后顺着石阶向南沿着采光井向地下流去,正好成为美术馆东西两馆地下连接通道的银色水帘,也给地下通道带来跃动的韵律。&&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大门北侧有一个大型抽象派铜雕,它的名字叫:Knife&Edge&Mirror&Two&Piece,是雕塑家亨利·穆尔(Henry&Moore)的作品,它的立意、造型和位置都与东馆的整体建筑相得益彰。从西大门进入东馆,这个等腰三角形建筑的中央是一个高24.4米的大厅。大厅中布置乔木、休息长椅和艺术品。大厅上方悬挂着出自抽象艺术定亚利山大·卡尔德(Alexander&Calder)之手的红色翼状装饰物,很像秋天的红枫叶。自然光从1500平方米大小的天棚上倾泻而来,使整个大厅显得气韵生动。各个展品陈列室环绕中央大厅而设,在大有小,游人可以在这里看到等人的代表作品——绘画或雕塑。这里的展品经常更换,常有观众感叹不知如何理解这里的陈列品,但可以肯定的是,抽象作品也有各自的知音,同样带给人强烈的艺术感受。东馆的研究中心一侧为八层楼,第一层和第四层与展览馆相通,有一个三角形阅览大厅。&&&在研究中心内还有会议室、文物保护实验室、照片档案馆以及管理办公室等。东馆于日动工,日竣工开馆。动工初时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实际上一再增加预算,最后达到了9500万美元。东馆外墙也和西馆一样,采用田纳西州的大理石饰面,外表光洁柔和。在人们眼里,东西两馆简直是一个整体。&
馆藏作品/美国国家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从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艺术品大约有4万多件。其中有的、、的,还有包括、、、、、等古典艺术大师的作品。著名画家的、等名画亦在画廊中熠熠生辉。美国著名画家、、等人的作品同样引人瞩目。在第二层展览区,各类展厅分为及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及中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17-18世纪绘画、绘画、和绘画、17-18世纪绘画、19世纪绘画、绘画、绘画等相对集中的主题,向参观者展示艺术大师的珍品。
馆际交流/美国国家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经常通过馆际交流的方式介绍世界各国的杰出美术作品,与的交流最为频繁。最为人们所知的,是1963年经法国政府批准,将它的镇馆之宝——的油画运到这里进行短期展出。当时,该馆西翼的雕塑大厅悬挂起红色天鹅绒帷幕,《蒙娜丽莎》挂在正中,总计有50余万人从各地赶来,排队缓缓地从画像前走过,亲眼一睹蒙娜丽莎惊世微笑。
显示方式: |
建筑物分类树
建筑物通称建筑,属于固定资产范畴,一般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房屋。
共有150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9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47:34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作者名字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