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鲁迅风格的段子 以李白仿照写两句话 “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训练:第9讲 修辞方法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训练:第9讲 修辞方法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55次
资料类型:期中/期末
文档大小:103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2届高考复习《第9讲 修辞方法》训练题
1.(2011·河南省郑州外国语月考)南京成功赢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近期将举办“共植青奥会”的义务植树活动。请你在植树纪念卡上写下对“青奥会”的憧憬。要求运用对偶手法,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志远,无声春雨润红花。”从对联角度看还不够妥帖,请根据对联相关知识对这副对联进行修改调整。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1·河南省洛阳市统考)下面是为亚运会草拟的两对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的一联,对出下联。
第一联:亚运燃圣火,圣火出神州,神州燃遍圣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联:亚运会上中华健儿争金夺银捷报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合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检测)南朝梁简文帝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脂砚斋说:“为人要老实,为文要狡猾。”请仔细揣摩画线例句的形神特点,然后用“……要……,……要……”这种句式,再仿写两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1·海南省洋浦中学月考)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用下面两个节日,仿照例句,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要求:内容符合节日特点,富有文采。
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1·银川市实验中学模拟)依据下面语句,在其下的横线上仿写两句,要求三句话语意互相关联。
种子如果害怕遭遇泥土埋没,就可能永远难以体味嫩芽破土而出时的那一种惊心动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宁夏银川一中期中)依据画线的句子,仿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世界有爱,而融融;人间有爱,而温馨;心灵有爱,而阳光。爱是暖暖春天的萌动,__让经过沉睡的心灵焕发出激情;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1·宁夏银川二中月考)有人在抄录刘功业的《中秋月》一诗时,不慎将第二节诗句漏掉,请根据第一节文字的形式,并结合全诗的内容,将第二节诗句补出。
是一块用心掰开的月饼
都是感情的香糯甘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这样一个走了又盼的日子
即使浪游天下
总记得家的温暖
能掰开的是月饼
扯不断的是月光
10.(2011·抚顺一中质检)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11.(2011·鞍山一中期中)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比句式。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和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精神的良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为这段文字拟一个标题,要求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15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一个比喻句表达你对下列材料的感悟。(不超过30字)学校里常常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头脑灵活,个性较强,调皮好动,不听从常规管理,问题不断。针对调皮学生教育难的问题,学校站在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爱心教育、赏识教育的高度,透过“调皮”表象看到“聪明、能干、有主见、能创新“的积极一面,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每位孩子体验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2岁的徐州少年邵帅主动承担了照顾患病的母亲,其捐髓救母的事迹感动着社会各界。请你写上一段话,表达对其举动的钦佩和称颂。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1.解析: 本题的对联拟写必须体现南京、青奥会、植树等内容,要表现出对“青奥会”的憧憬。
答案: (示例)希望随小树发芽,青奥伴南京腾飞。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和仿写。要求写对联,就要根据对联的要求来写:字数相对,词性相同,结构对称,内容相应。特别要注意内容“有梦”和“无声”的对应特点,“有”和“无”是相反的。
答案: 修改:“红花”改为“花红”(或“志远”改为“远志”也可)
理由:“志远”与“红花”对仗不工整。
解析: 拟写对联必须要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答案: (示例)第一联:中华卷雄风,雄风震寰宇,寰宇卷及雄风
第二联:比赛场内各国英豪显山露水喜讯传
解析: 本题只作了句式和修辞方面的要求,因此仿写语句时要做到选择合理的话题,运用恰当的比喻(第二句中),后半部分要运用两个比喻句正反对比,语句通顺连贯,意蕴与原句相符。
答案: (示例)(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解析: 仿写的语句上下两句在意义上尽量要做到对照。
答案: (示例)(1)做人要直,作文要曲;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2)做事要精明点,做人要糊涂点;男人要粗犷,女人要细腻。(3)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高山要争峰,大海要虚怀。
解析: 本题作答时需要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所选节日的特点。一要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二要表现出节日的特点,三要使语句富有文采。
答案: (示例)①清明节:祭祖吊人,路上行人欲断魂。②春意正好,佳节清明桃李笑。③中秋节:寒蟾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④望月思乡,银汉无声转玉盘。
解析: 所谓语意有关联,也就是说三个句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构成递进关系或承接关系,其意境相同,意蕴相同。
答案: (示例)雏鹰如果害怕遭遇风雨冲击,就可能永远难以体验翅膀博击长空时的那一种雄阔壮美。孩子如果害怕遭遇挫折考验,就可能永远难以收获心灵穿越迷雾时的那一种成熟豪迈。
解析: 仿写前看出材料的内在关联,是答好本题的关键。语意连贯,就是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且存在某种意义上的逻辑关系,既然首句是以“春天”为喻体,那么后面三句自然以“夏天”“秋天”“冬天”为喻体最为恰当了。
答案: (示例)炎炎夏天的凉风 让烦躁郁闷的心灵安静 丰收秋天的沉甸甸 让辛勤耕耘的心灵收获累累果实 萧条冬天的一线阳光 让孤独绝望的心灵感受温暖明亮
解析: 作答本题选择描述对象的关键是原诗的最后两句,这两句应该是全诗的总结句,上句提到“月饼”照应第一节,下句的“月光”自然应该照应第二节,所以仿写的语句应该以“月亮”或“月光”为抒情主体。
答案: (示例)中秋/是越走越圆的月亮/每一步/都长长的连着思念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掌握,然后才可以根据题目画线处前后文的句式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张良机智的安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
解析: 只要选择恰当的描述对象,仿照例句的形式组织通顺、连贯而富有诗意的语句即可。
答案: (示例)欣赏小草 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着与希望 欣赏大树 自然会在大树的茂盛中发现高大与挺拔(或“欣赏雄鹰 自然会在雄鹰的矫健中获得坚强和勇敢”等)
答案: (示例1)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示例2)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示例3)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荒芜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门。
我国百万车主不会成为“孤儿”:答案从调皮的孩子方面说和从学校教育的方面说都可以。一定要有比喻。要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感悟。答案调皮的孩子是个宝。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请在庄子.屈原.李白.杜甫.史铁生.曹雪芹.海明威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请在庄子、屈原、李白、杜甫、史铁生、曹雪芹、海明威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5分)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例:&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请在庄子、屈原、李白、杜甫、史铁生、曹雪芹、海明威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朱竞 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的变革有:“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 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现象以中国讨论组最为严重。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 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是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感到高兴和自豪。 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100多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5.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一项是()(3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许多作家主动选择“西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失语”的症状。 C.汉语在一百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 D.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 6.根据文章观点,下列措施中不能“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的是( )(3分) A.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B.学生作文应该不用网络的专用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C.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降低汉语交流的障碍率。 D.作家的创作应该禁止使用“西化”语言,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7.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朱竞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作家王蒙也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国家中以中国为最大。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为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感到高兴和自豪。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100多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1.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两项是(&&&)(5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
C.许多作家主动选择“西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失语”的症状。
D.汉语在一百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
E.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2.根据文章观点,下列措施中不能“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是(&)(3分)
A.作家的创作应该禁止使用“西化”语言,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B.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C.学生作文应该不用网络的专用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D.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降低汉语交流的障碍率。
3.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4分)4.文章结尾部分提到,全球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作者不惜列举数字和事实说明这个问题,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观点进行分析。(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写句子
请在庄子、屈原、李白、杜甫、史铁生、曹雪芹、海明威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
2012届高考语文专题综合提升:十 仿写和修辞)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2011?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月考)南京成功赢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近期将举办“共植 青奥会”的义务植树活动。请你在植树纪念卡上写下对“青奥会”的憧憬。要求运用对偶手 法,不超过 20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对联拟写必须体现南京、青奥会、植树等内容,要表现出对“青奥会”的憧 憬。 答案: (示例)希望随小树发芽,青奥伴南京腾飞。 2.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志远,无声春雨润红花。”从对联角度看 还不够妥帖,请根据对联相关知识对这副对联进行修改调整。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和仿写。要求写对联,就要根据对联的要求来写:字数相对,词性相 同,结构对称,内容相应。特别要注意内容“有梦”和“无声”的对应特点,“有”和“无” 是相反的。 答案: 修改:“红花”改为“花红”(或“志远”改为“远志”也可) 理由:“志远”与“红花”对仗不工整。 3.(2011? 河南省洛阳市统考)下面是为亚运会草拟的两对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的一联,对 出下联。 第一联:亚运燃圣火,圣火出神州,神州燃遍圣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联:亚运会上中华健儿争金夺银捷报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拟写对联必须要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 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答案: (示例)第一联:中华卷雄风,雄风震寰宇,寰宇卷及雄风 第二联:比赛场内各国英豪显山露水喜讯传 4.(2011? 海口市调研测试)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合理,句式 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 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只作了句式和修辞方面的要求,因此仿写语句时要做到选择合理的话题,运用 恰当的比喻(第二句中),后半部分要运用两个比喻句正反对比,语句通顺连贯,意蕴与原句相 符。 答案: (示例)(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 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 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5.(2011? 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检测)南朝梁简文帝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 文章且须放荡。”脂砚斋说:“为人要老实,为文要狡猾。”请仔细揣摩画线例句的形神特 点,然后用“??要??,??要??”这种句式,再仿写两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仿写的语句上下两句在意义上尽量要做到对照。 答案: (示例)(1)做人要直,作文要曲;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2)做事要精明点,做人 要糊涂点;男人要粗犷,女人要细腻。(3)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高山要争峰,大海要虚 怀。 6.(2011? 海南省洋浦中学月考)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用下面两个节日, 仿照例句,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要求:内容符合节日特点,富有文采。 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作答时需要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所选节日的特点。一要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 二要表现出节日的特点,三要使语句富有文采。 答案: (示例)①清明节:祭祖吊人,路上行人欲断魂。②春意正好,佳节清明桃李笑。③ 中秋节:寒蟾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④望月思乡,银汉无声转玉盘。 7.(2011? 银川市实验中学模拟)依据下面语句,在其下的横线上仿写两句,要求三句话语意 互相关联。 种子如果害怕遭遇泥土埋没,就可能永远难以体味嫩芽破土而出时的那一种惊心动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所谓语意有关联,也就是说三个句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构成递进关系或承接关系, 其意境相同,意蕴相同。 答案: (示例)雏鹰如果害怕遭遇风雨冲击,就可能永远难以体验翅膀博击长空时的那一种 雄阔壮美。孩子如果害怕遭遇挫折考验,就可能永远难以收获心灵穿越迷雾时的那一种成熟 豪迈。 8.(2011? 宁夏银川一中期中)依据画线的句子,仿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世界有爱,而融融;人间有爱,而温馨;心灵有爱,而阳光。爱是暖暖春天的萌动,__让经 过沉睡的心灵焕发出激情;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仿写前看出材料的内在关联,是答好本题的关键。语意连贯,就是句与句之间衔接 自然且存在某种意义上的逻辑关系, 既然首句是以“春天”为喻体, 那么后面三句自然以“夏 天”“秋天”“冬天”为喻体最为恰当了。 答案: (示例)炎炎夏天的凉风 让烦躁郁闷的心灵安静 丰收秋天的沉甸甸 让辛勤耕耘 的心灵收获累累果实 萧条冬天的一线阳光 让孤独绝望的心灵感受温暖明亮 9.(2011? 宁夏银川二中月考)有人在抄录刘功业的《中秋月》一诗时,不慎将第二节诗句漏 掉,请根据第一节文字的形式,并结合全诗的内容,将第二节诗句补出。 中秋 是一块用心掰开的月饼 哪一半 都是感情的香糯甘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 是这样一个走了又盼的日子 即使浪游天下 总记得家的温暖 能掰开的是月饼 扯不断的是月光 解析: 作答本题选择描述对象的关键是原诗的最后两句,这两句应该是全诗的总结句,上 句提到“月饼”照应第一节,下句的“月光”自然应该照应第二节,所以仿写的语句应该以 “月亮”或“月光”为抒情主体。 答案: (示例)中秋/是越走越圆的月亮/每一步/都长长的连着思念 10.(2011? 抚顺一中质检)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 《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掌 握,然后才可以根据题目画线处前后文的句式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张良机智的安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 11.(2011? 鞍山一中期中)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 比句式。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 视野和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只要选择恰当的描述对象, 仿照例句的形式组织通顺、 连贯而富有诗意的语句即可。 答案: (示例)欣赏小草 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着与希望 欣赏大树 自然会在大 树的茂盛中发现高大与挺拔(或“欣赏雄鹰 自然会在雄鹰的矫健中获得坚强和勇敢”等) 12.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 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 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精神的良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1)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 在寂寞中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示例 2)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 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示例 3)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荒芜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 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门。
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山东专用):仿写与修辞)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山东专用):仿写与修辞) ...关键词:2012高三一轮(大纲版)教案习题学习资料模拟试卷 1/4 同系列文档 ...高三一轮(大纲版)语文专题综合提升: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 仿写和修辞...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语言 语句 修辞选用、仿写、句式变换真题例示.doc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专题一 语言 语句 修辞(三)选用、仿写、句式变换(...2012 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提高学生仿写 句式的能力。 句式的能力。 教学过程:...以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法、 修辞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2012《夺冠之路》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山东专用):仿写与修辞)_其它课程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2《夺冠之路》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山东专用):仿写与...2012《夺冠之路》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山东专用) 仿写与修辞 1.(2011? 潍坊期中)南京成功赢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近期将举办“共植青奥会” 的义务...备战2012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 专题8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其它_总结/汇报_应用...用心 爱心 专心 9 【考点定位】考查比喻、拟人修辞的运用和语句仿写。 12. ...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一板块 1.4仿写与修辞综合进阶特训word版含解析.doc...10.[2014?广东广州一模]“光盘”“奇葩”“土豪”这三个词是 2013 年网络...201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试题3)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例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且前后分句间是因果关系。仿写句子必须要符合这个句式...0.10元 2012年高考语文 备考冲刺之... 8页 免费...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 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既...仿写的句式,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故乡的仿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