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水站属于列举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目标吗

当前位置:&&&&&
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集中供水工程项目
来源: 作者: 有0人参与  时间:&&浏览:1238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集中供水工程项目
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
盂县东梁乡寺家坪村、太平庄村、阳坪望村、河底村一带
立项审批部门
N76 水利管理业
其中:环保投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项目位于盂县东梁乡,该区域属于石灰岩地区,存在饮用水困难的问题,人畜饮用水大部分依靠蓄集降水和打人工井解决。项目区内各村庄的村民为应对干旱缺水,先后修建了多处旱井及水窖。近年来,由于经常久旱无雨,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村民修建的蓄水工程无水可蓄,人工井水源枯干,出现了大面积的水荒现象,水量及水质无法满足区内的人畜饮水需求。
为了提高项目沿线村庄的饮用水质量和标准,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解决民生吃水问题,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决定投资267.68万元,在东梁乡寺家坪村、太平村村、阳坪望村、河底村一带实施“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集中供水工程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泵站、蓄水池、管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等。
二、工程目前进展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尚未开工建设。
三、评价任务的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于2016年6月20日委托河北省众联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集中供水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周边情况进行了详细踏勘,收集了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和环保部门的要求,编制完成了《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集中供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版)》。日,盂县环境保护局组织专家对报告表进行了技术审查,并形成了专家技术审查意见(附后),我单位依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表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集中供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由建设单位递交盂县环境保护局进行审批。
四、工程项目内容及规模:
1、工程基本概况
工程基本概况见表1。
表1 &&&&&&&&&&&&&&&&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集中供水工程项目
盂县东梁乡人民政府
工程总投资267.6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1万元,占总投资的4.9%
项目位置及线路走向
项目位于东梁乡寺家坪村、太平庄村、阳坪望村、河底村一带,西起位于河底村西南的泵站,东至寺家坪村高位水池
建设内容为泵站、蓄水池、管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等
给排水:项目用水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来自泵站水井;厂区设防渗旱厕,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产生量少,水质简单,直接泼洒抑尘
采暖:泵站管理房冬季采用电采暖,不设采暖锅炉
供电:由河底村10kV输电线T接引入
厂区设垃圾桶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对泵站进行绿化,绿化面积200m2;管线工程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
项目实施后供水量为223.78m3/d,供水对象为东头村、寺家坪村、西沟村、太平庄村、杀虎村、阳坪望村、河底村及沿线企事业单位。
管道建设产生的临时占地面积约4.5hm2,泵站、蓄水池等构筑物永久占地为1300m2
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泵站工作人员为6人,来自周边村庄,年工作时间为365d,每天工作8h
2、工程服务范围及规模
(1)供水对象
本项目供水对象为东头村、寺家坪村、西沟村、太平庄村、杀虎村、阳坪望村、河底村及沿线企事业单位。根据设计资料,项目设计年限为15年,供水范围内现有人口1512人,按设计年限内的人口增长率8‰计,则远期供水人口为1698人,本项目供水规模采用远期供水人口计算。另外,区域牲畜情况为大畜741头、猪1035头、羊2070只。
(2)用水量指标
根据《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试行),中南部取30升/人?天左右,日变化系数1.3~1.6,则居民生活最高日用水定额48升/人?天;大牲畜(牛、马、骡、驴)取40升/头?天,小牲畜猪取25升/头?天,羊取10升/只?天,日变化系数1.3~1.6,牲畜用水量最高日用水定额为大牲畜(牛、马、骡、驴)取64升/头?天;小牲畜猪取40升/头?天,小牲畜羊取16升/只?天。
(3)用水量计算
东梁乡集中供水工程的设计供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牲畜用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三部分,用水量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用水量计算表
用水定额(L/d)
用水量(m?/d)
根据《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试行),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取值,为20.34m?/d。因此,项目总供水规模为223.78m?/d。
(4)水源井供水量
本项目水源井利用河底村西南已有的深井,该井现状主要为河底村及上游的阳坪望村、太平庄村、杀虎村、寺家坪村、东头、西沟等村供水,除河底村外,其余村庄均采用水车拉水,极为不便。该井深120m,出水量为20m?/h(480m?/d),静水位深为80m,动水位深90m,出水量满足本项目供水要求。
(5)水源井水质
日,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水井进行了水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见附件),井水的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中标准。因此,本项目未设井水净化处理工艺。
3、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泵站、蓄水池、管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等。
本项目在河底村西南的深井旁新建1座泵站,包括1间泵房和3间管理房。其中,泵房尺寸为3.3×5m,管理房尺寸为20×5m,层高为3.0m。
泵站主要设备见表3。
表3 &&&&&&&&&&&&&&&泵站主要设备一览表
潜水泵(带电机、
含90m的DN80井管)
200QJ20-93/7
潜水泵(带电机)
200QJ20-226/17
潜水泵(带电机)
200QJ10-78/5
本项目新建1座调节蓄水池,3座高位蓄水池,井水由井泵先提升至调节蓄水池,再由提水泵经提水管道输送至各高位蓄水池,蓄水池容积按蓄满一次可供村内一天正常生活用水量,并适当考虑发展余量取整。各蓄水池情况见表4。
表4 &&&&&&&&&&&&各蓄水池情况一览表
蓄水池位置
地面标高(m)
调节蓄水池
均采用密闭方形蓄水池
高位蓄水池
高位蓄水池
高位蓄水池
(3)管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
①提水管道
提水管道自调节蓄水池引出后,一直沿南河河道向上游铺设,于阳坪望村东
侧分出支管,穿314省道涵洞进入阳坪望村高位蓄水池;于太平庄村口分出第二跟支管,穿314省道涵洞后接入太平庄村高位蓄水池;于西沟村村南,穿314省道西沟桥到达省道北侧后,管线出河道,沿山坡向上走,最终接入末端的寺家坪高位蓄水池。
提水管道规格情况见表5。
表5 &&&&&&&&&&&&&&&&提水管道规格统计表
调节蓄水池~阳坪望分水点
TPEP防腐钢管
阳坪望分水点~太平庄分水点
太平庄分水点~寺家坪高位
太平庄支线
TPEP防腐钢管
阳坪望支线
②输水管道
寺家坪高位蓄水池:输水管道自蓄水池引出,下山坡后分出两支管道,东侧管道向东头村供水;西侧管道横穿道路后,沿道路敷设至西沟村,中间在寺家坪村分出一支管道向寺家坪村供水。
太平庄高位蓄水池:北侧输水管道自蓄水池引出,管线顺地势水平绕过山头后下山坡向杀虎村供水;南侧输水管道自蓄水池引出,沿山坡向下直至314省道路边,沿省道边沟折向西敷设至中广核盂县风电场,中间在太平庄村、加油站各分出一支管道。
阳坪望高位蓄水池:输水管道自蓄水池引出,沿山坡向下直至314省道,沿省道边沟折向西敷设至牛场,中间在阳坪望村、七中队、耐火厂、大棚各分出一支管道。
输水管道规格情况见表6。
表6 &&&&&&&&&&&&&&输水管道规格统计表
寺家坪高位蓄水池
蓄水池~东头
东头~寺家坪
续表6 &&&&&&&&&&&&&&输水管道规格统计表
太平庄高位蓄水池
蓄水池~太平庄
太平庄~加油站
中广核盂县风电场
阳坪望高位蓄水池
蓄水池~阳坪望
阳坪望~七中队
七中队~耐火厂
耐火厂~大棚
③管道埋深
本项目提水泵站到寺家坪高位蓄水池提水干管长8970m,地形高差207m,管道纵坡设计应根据实际地形条件,使管道纵坡尽量与地面坡降一致,以减少管沟的土方开挖回填量。为保证管线的安全,满足其正常工作要求,将管线埋置于最大冻土深度以下且穿河道段管道埋设于冲刷深度以下0.5m。项目所处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1.2m,根据设计资料河道计算冲刷深度为0.961m,故确定本项目管道埋深为1.5m。
④管道连接
管道材料的施工由供货商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设计进行,并应满足相关施工技术要求。其中TPEP防腐钢管拟采用法兰连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应尤其注意不得对钢管的防腐层造成破坏;PE管采用热熔连接,管材连接端切割要整齐、洁净,管端承插要达到标志深度。
⑤附属设施
为满足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的要求,同时实现全线输水系统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根据工程布置和地形条件,在沿线不同区段设置了满足不同功能要求的水力机械设备。提水管线工程沿线布置的附属建筑物包括控制阀井4处,排气阀井1处,泄水阀井1处,检修阀井4处,镇墩4处;输水管线工程沿线布置的附属建筑物包括控制阀井4处,排气阀井2处,泄水阀井2处,减压阀井1处,检修阀井1处,镇墩11处。各阀井均采用砖砌圆形阀井,井口直径0.8m,井底直径1.2m,进人孔加设预制混凝土井盖。
各村在输水管道末端设置供水点,建设2×2m供水室,设计为砖混结构。供水室内墙上设水龙头,控制闸阀及水表在砖砌阀井内。
4、公用工程
本项目泵站管理房冬季均采用电采暖,不设采暖锅炉。
本项目泵站需引入电源,电源在河底村10kV输电线路“T”接引入,设一台容量为80kVA的干式变压器,型号为SC11-80。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用水单元主要为泵站职工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总用水量0.64m3/d,全部为新水,其中生活用水为0.36m3/d、绿化用水0.28m3/d,依托泵站水井。
本项目废水为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则废水产生量为0.29m3/d,泵站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生活污水全部为职工盥洗废水,水质简单,直接泼洒抑尘。
本项目水量平衡见图1。
图1 &项目水量平衡图
5、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7。
表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提水干管长度
提水支管长度
输水干管长度
输水支管长度
6、施工方案
本项目预计2016年8月施工建设,施工期5个月,项目施工方案如下:
(1)前期准备
首先检查设计文件是否齐全,进行现场踏勘,熟悉施工现场,然后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清理和平整施工现场,并根据需要进行施工道路的修筑,搭建施工仓库及临时工棚。
施工前先要对建设单位移交的水准点和基本控制点等永久标桩进行复查核实,确保其准确无误;根据设计资料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依据施工测量规范测定管沟中心线、开挖线等;并在不影响施工的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和明显的辅助标志。
(2)管线施工
①管沟开挖
本项目管线沿线涉及的地层情况较为复杂,管沟施工涉及黄土、砂卵石及基岩开挖等多种情况。管线随地势铺设,管道基槽开挖断面在满足施工安装的前提下,其槽底宽度为管道外径两侧各加不小于0.3m的宽度。开挖边坡根据铺设管道沿线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经验确定,砂卵石段管沟挖深开挖边坡宜取1:0.5;黄土段管沟挖深开挖边坡宜取1:0.3;基岩段管沟挖深开挖边坡宜取1:0.2;砂卵石及黄土段基槽开挖后应夯实以消除管基湿陷及不均匀变形问题;基岩段开挖深度另加0.2m,回填土方开挖的下层细粒土后铺管,面层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护砌。
②管道安装
管道铺设随地形走,遇障碍物采取避绕措施,管道连接由供货商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设计采取现场连接的办法,其中TPEP防腐钢管拟采用法兰连接方式,PE管采用热熔连接。为抵抗管线方向变化造成的侧向压力和轴向力,根据设计计算在管道转角较大处设置镇墩。
③土方回填
回填土方可利用清表后开挖的土方,但土中含有的石块、树根、杂草等杂物须予以清除。铺土时应有计划地从低处开始,按水平方向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应根据不同压实机械在所规定的范围内,每层填土厚度不得大于0.5m。每层铺土要尽量保持平整、避免接缝,对于两个工作段之间必要的横缝,其接坡坡度不得陡于1:5。回填土方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0%。
④其他附属建筑物
管道安装结束后,还有控制阀井、排气阀井、检修阀井等各种阀井建筑物,采用人工砌筑,均采用砖砌圆形阀井,井口直径0.8m,井底直径1.2m,进人孔加设预制混凝土井盖。
⑤穿越工程施工
本项目设计管线3次穿路和涵洞,存在破除、修复路面及浆砌石护底。遇道路段,采取快挖快埋办法,当即回填;管道穿涵洞处需拆除涵洞底浆砌石部分护砌,铺设管道后需对浆砌石护底进行恢复。
提水管道局部存在与陕西-北京输气管道三线(简称“陕京三线”)空间交叉的情况。提水管道与陕京三线管道空间交叉处的施工必须要取得陕京三线管道主管单位的同意方可进行,并接受其主管单位的监督。陕京三线管道在地面有明显的标志桩。在上述管道范围内施工时,应采用人工开挖管沟,规范操作谨慎施工,避免对陕京三线输气管道造成影响。
(3)建构筑物施工
建构筑物主要包括泵站和蓄水池,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土方开挖、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和设备安装几个主要工序。
工程施工工序流程见图2。
图2 &&&&施工工序流程图
7、临时工程
本项目在泵站及各蓄水池处均设置1个施工区,施工区以混凝土拌和为主,设置搅拌机、成品料场、材料仓库等。每个施工区占地面积为350m2,施工临时占地共计1400m2,主要为荒地,地表植被为杂草和低矮灌木,泵站占少量耕地。
8、主要施工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本项目主要施工材料、来源及其运输条件见表8。
表8 &&&&&&&&&&&施工材料来源及其运输方式一览表
盂县建材市场
汽运、苫盖
阳泉市建材市场
汽运、苫盖
盂县建材市场
汽运、苫盖
盂县建材市场
汽运、苫盖
9、土石方工程
根据项目设计资料,本项目土石方挖方量为3.191万m3,填方量为2.778万m3,包括回填土方2.687万m3和施工材料0.091万m3,施工材料作为项目的借方量,全部为外购,施工过程中剩余的土石方量为0.504万m3,全部就地用于场地平整,不设弃土场。项目土石方平衡见表9。
表9 &&&&&&&&&&&&&&&&土 石 方 平 衡 表&&&&&&&&&&&&&&单位:万m3
10、管道工程选线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管道工程沿地形铺设,占地均采用临时占地,施工过程中尽量控制施工范围,减少地表开挖,与公路的穿越交叉均在公路现有的涵洞处,不涉及公路的开挖。因此项目管道工程选线较为合理。
11、产业政策
本项目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原为荒地、耕地及河道等,不存在原有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盂县位于山西省东部盆地,是山西省阳泉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太行山西侧,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2.55?~113.49?,北纬37.57?~38.31?之间。东西长75km,南北宽63km,总面积2442km2。县境群山环绕,东临太行山,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山西省平定县接壤,西临山西省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县城位于县境中南部,距首都北京450km,距离省会太原约108km。
东梁乡位于盂县西部,距县城约,南与寿阳县、阳曲县接壤,西与忻州市相邻,东与南娄镇毗连,北与西烟镇为邻,是盂县的西大门,全乡总面积2。
本项目位于东梁乡东北部,泵站位于河底村西南(东经113?6′57.6″,北纬38?6′34.8″),三座高位蓄水池分别位于阳坪望村北部山坡(东经113?9′9.6″,北纬38?7′5.7″)、太平庄村西北山坡(东经113?10′27.6″,北纬38?7′16.8″)、寺家庄村东部山坡(东经113?12′11.5″,北纬38?6′57.7″);提水管道西起泵站,东至寺家坪村高位蓄水池,沿南河河道向上游铺设,提水干管全长8970m,支管1119m,输水管道分别从三个高位水池至各村头及用水单位,全长5985m。项目泵站周边现状为农田,高位蓄水池周围现状为山坡荒地。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管道平面布置及周边关系见附图2。
2、地形地貌
盂县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东部和北部崇山峻岭、山高谷深,西部是山间盆地(西烟盆地),中南部为丘陵地带(城关丘陵),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4%,丘陵约占16%,平川约占10%,总的地势为西部由南向北倾斜,中部以白马山脉为界向南北两向倾斜,最高海拔管头山的坪塔梁为1803.6m,最低海拔为滹沱河岸500m左右,相对高差约为1303m。全县山脉分两大系,东南部为太行山系,西北部为五台山系,主要支脉分别为白马山、方山和牛道岭、两岭山。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剥蚀构造中山地形地貌,地形起伏大,山势陡峭,沟谷发育,山脉水系明显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所控制。区域整体地形东南高西北低。
盂县境内河流分为滹沱河和温河两大水系,均属海河流域,共有12条较大河流,总长度290km,流域面积2188km2,县境内北部和西部的河水,全部汇入滹沱河,东部和南部的水除东庄头的黑砚水河外,大都汇入温河。滹沱河由西向东流向北境,主要支流有乌河、龙华河、石糖河、南北河、黑砚水河。
东梁乡全境均属于滹沱河流域,西部为滹沱河一级支流乌河干流,由南向北横穿东梁乡;东部为乌河支流南河。南河流域面积为68km?,发源于杀虎山东麓由东向西流经寺家坪、阳坪望、河底、西梁等村庄汇入乌河,河长18km。
本项目提水干管沿南河河道向上游铺设,南河为季节性河流,大部分时间河道干涸无水。
4、水文地质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区域内地下水可分为碎屑岩类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及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三种类型。第四系全新统Q4地层含水属松散岩类孔隙水。
本项目水源井为河底村深井,出水量为20m/h。根据其地层资料,该区域内含水层主要为分布于39.8~52m、53~62.2m、68.4~75.6m、76.6~78.4m和103.7~109.7m的河卵石地层。
5、气象气候
盂县地势较高又处于内陆,冬季受西北蒙古高压影响,夏季受东南沿海季风波及寒暑变化比较明显,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季风影响明显,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润,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受纬度和地形影响,区内气候纬向和垂向变化较大,北部冬季漫长,夏季温和,南部冬季少雪,夏季高温炎热。区内气温1月份最低,7月份温度最高,年平均气温8.4℃;降水量受地形地貌控制,年均降雨量500~618mm,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介于1700~2000mm之间,南部大于北部,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年平均风速为2.2~3.0m/s,最大风速在18.3m/s以上,冬、春二季风力最大且多刮西北风,夏季风力最小且以偏东风为主,全年无主导风向;无霜期为157~170天;冰冻期始于11月,终于次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130cm。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人口及行政规划
盂县为阳泉市管辖,全县分8个镇6个乡,12个居民委员会和4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为2442km2,总人口为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余人,非农业人口5万余人。东梁乡位于盂县西部,距县城33公里,全乡共辖12人个行政村,耕地面积4.1万余亩,全乡2980户,人口10200人。
本项目位于东梁乡东部,项目所在地周围村庄及人口分布情况见表10。
表10 &&&&&&&&&&&&&&本项目周围村庄分布情况
与拟建管线
2、社会经济
2015年,盂县生产总值12432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财政总收入128837万元,同比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318元,比上年增加1641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36元,同比增加735元,增长6.8%。
盂县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全县耕地面积37416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417公顷,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豆类、薯类等。盂县特产较多,有核桃、花椒、枸梗、向日葵、玉村梨、西烟小米等100余种,这些产品均畅销国内外。
东梁乡是盂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农业、畜牧业为其经济支柱。
3、交通运输
盂县交通运输条件较优越,有通往阳泉市、太原市、寿阳县、阳曲县、五台县和河北省平山县等地的公路干线,此外,还有县乡公路沟通全县的25个乡镇。
东梁乡境内交通比较便利,太阳高速过境东梁,并设有高速出口,314省道自东向西横贯全境,东太国防路在东梁村与314省道平交,全乡12个行政村的通村路全部硬化。
4、文物古迹
盂县境内有藏山、水神山烈女祠、寺平安温泉、大王庙、龙塘瀑布、溶洞和诸龙山等。大王庙为金代建筑,位于县城西部,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项目所在地周围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5、盂县水源地
根据《盂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和《盂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盂县水源地分布情况如下:
(1)城镇水源地
盂县共有两处城镇水源地:兴道饮用水源地和温池水源地。
①兴道饮用水源地
盂县兴道供水站位于县城东北l8km的龙华河河谷地区,兴道泉的上游,属兴道泉域的径流排泄区。盂县兴道供水站属于地下水型水源地,地下水开采类型为孔隙承压水,日供水0.4万m3,现有水井5眼,井深介于85m~110m该水源地只划分一级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1.5km2。
②温池饮用水源地
盂县温池供水站位于盂县东9km处,207国道的北侧,南到胡家沟以南,北至前元吉以北,西起乌玉,东至温池以西,面积3.5km2。该区位于娘子关泉域北部补给区。温池供水站属于地下水型水源地,地下水开采类型为岩溶裂隙承压水,日供水量l万m3,现有水井5眼,井深介于560m~600m,分布于温河河谷。该水源地只划分一级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0.36km2。
(2)乡镇水源地
盂县共有10处乡镇供水水源地,分别为孙家庄镇集中供水水源、路家村镇集中供水水源、南娄镇集中供水水源、牛村镇集中供水水源、上社镇集中供水水源、西烟镇集中供水水源、下社集中供水水源、梁家寨乡集中供水水源、西潘集中供水水源、东梁集中供水水源。
本项目不属于《盂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中划定的乡镇水源地。根据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盂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实施集中供水工程,不断提升农民饮水安全水平,完成西烟镇、南娄镇、仙人乡等9个乡镇1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寺家坪村、太平庄村、阳坪望村一带饮水困难的问题,符合该文件的要求。项目建成后应作为乡镇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
6、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山西省盂县城市总体规划(年)》,将盂县城市性质定为:晋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是以物流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旅游为主导的新型工贸城市。
规划划定控制区范围为:以县城为中心,东至牛村镇牛村,西至西小坪耐材工业园区,南至南娄工业园区,北至苌池镇兴道村兴道泉水源地,规划控制总面积290km2。总体规划构建了“两带、三区、四园、五心”的城市功能结构。
本项目为农村供水工程,距盂县县城15km,不在盂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
7、环境功能区划
(1)环境空气质量: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类区标准。
(2)地下水:项目所处区域地下水主要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农业用水,属Ⅲ类功能区,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3)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要求,省道S314两侧45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4a类区标准,其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1类区标准。
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现场踏勘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地区,无大气污染型企业,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声环境质量状况
现场踏勘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地区,沿线主要为村庄、耕地和山地,声环境质量较好。
3、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现场踏勘可知,项目永久占地中泵站占地为耕地,蓄水池占地范围内主要为山坡荒地,管道工程临时占地主要为河道、山坡荒地,占地区域植被主要为自然灌草丛及人工种植农作物,自然植物主要为沙棘、披碱草、蒿类等,农作物主要为玉米、谷子,无珍稀动植物资源。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评价区域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保护目标。根据工程性质及周围环境特征,将沿线村庄作为施工期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将河底村作为营运期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目标见表11。
表11&&&&&&&&&&&&&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距项目位置
与拟建管线距离(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类区
不改变其环境空气质量功能
省道S314两侧45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4a类区标准,其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1类区标准。
不改变其声环境质量功能
泵站周围100m范围植被和土壤
不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管道两侧200m范围植被和土壤
高位蓄水池周围100m范围植被和土壤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
表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限值&&&&&&&单位:ug/m3
标 准 来 源
24小时平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
24小时平均
24小时平均
24小时平均
(2)声环境:省道S314两侧45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4a类区标准,其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1类区标准。
表13 &&&&&&&&&&&声环境质量标准值一览表
标 准 来 源
《声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噪声: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规定的排放标准。
表1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为农村供水工程,冬季泵站采暖采用电采暖,不设燃煤锅炉;泵站设置防渗旱厕,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水质简单,直接泼洒抑尘。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废水不外排。因此,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为集中供水工程,营运期主要污染物为泵站水泵产生的噪声,工艺流程见下图3。
图3 &&&工艺流程图
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施工期土方开挖及回填、物料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2)废水:施工营地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3)噪声: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弃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5)生态破坏:泵站、蓄水池的建设,沿线管道敷设对占地范围内生态环境的影响。
2、营运期:
(1)废水:职工生活污水、蓄水池清洗废水;
(2)噪声:水泵产生的设备噪声;
(3)固废:职工生活垃圾。
排放源(编号)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蓄水池清洗废水
100mg/L &0.005t/a
水质简单,直接用于周边绿地灌溉
职工生活污水
(0.29m3/d)
150mg/L &0.016t/a
100mg/L &0.011t/a
设防渗旱厕,少量盥洗废水水质简单,直接泼洒抑尘
职工生活垃圾
集中收集后送盂县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泵站水泵产生的设备噪声,产噪声级为80dB(A)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泵站、蓄水池占地为永久占地,现状分别为农田、山坡荒地,项目的建设会改变现有土地类型,并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项目实施后,通过对场地进行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植被的损失。项目提水管道从泵站沿南河河道向上游铺设,输水管道从蓄水池沿山坡向下游铺设至村庄及用水单位,管道工程占地均为临时占地,施工期管沟开挖等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但施工期结束后,通过进行场地平整及植被恢复措施,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于泵站、蓄水池建设和管道铺设过程中土方开挖及回填、物料装卸与运输等过程。土方的开挖和回填作业产生的扬尘与气候有关,晴天大风时对下风向的污染严重,本项目在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抑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施工物料的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扬尘的产生,导致空气中颗粒物(TSP)浓度升高,对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空气造成污染。
经类比调查得知,扬尘污染影响主要集中在产尘点200m范围内。本项目场地周围及管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8个村庄敏感点,管道施工需铺设至各村村口处,如果在施工及物料运输等过程中不采取抑尘措施,产生的扬尘将对其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为避免或减轻施工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不利影响,本评价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43号)、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扬尘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建质字〔号)、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盂县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方案的通知》(盂政办发[2016]39号),要求建设单位做好周边近距离敏感点的扬尘污染防护措施,并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①材料运输中要采取遮盖措施或利用密闭运输车,根据各施工阶段敏感点分布的不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要尽量避开不同施工阶段施工场地附近的环境敏感点,并限制运输车辆的车速。
②散装材料堆存必须严密遮盖,物料装卸过程要有降尘措施,不得凌空抛掷、抛撒,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地面、长期存放或超过一天以上临时堆存的土方应用防尘网覆盖,或采取固化措施。
③泵站四周设置硬质材料连续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2.5m。
④施工区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水池,池内铺设碎石,减少驶出工地车辆轮胎携带的泥土量。
⑤设置专职保洁人员,每天定时对施工场地各扬尘点洒水抑尘,对施工场地进行保洁。
⑥施工场地内的建筑垃圾要集中堆放,严密遮盖,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收集,日产日清。
⑦遇有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不得进行土方作业。
2、施工废水影响分析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施工机械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现场设防渗旱厕,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盥洗废水,本项目施工人员约50人,按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40L/人?d,生活杂用水产生量约为2m3/d,污水中所含污染物主要为SS和COD,浓度一般小于150mg/L,收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3、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主要为基础挖掘、管道吊装、建筑材料运输等施工机械产生的施工噪声。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压实机及运输车辆等,各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及对周围声环境影响情况分析如下:
(1)噪声源强
根据类比调查和资料分析,各类施工机械产噪声级见表15。
表15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噪声级
机械、车辆类型
测点位置(m)
噪声值[dB(A)]
汽车起重机
(2)预测计算
本次评价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计算中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预测计算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衰减值,本项目夜间不安排施工,故仅对昼间施工过程噪声影响进行预测,预测计算结果见表16。
表16&&&&&&&&&&&&&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 &&&&&&&&单位:dB(A)
&&&&&&&&&&指标
测点声源距离(m)
声环境1类区质量标准昼间达标距离(m)
施工场界昼间达标距离(m)
汽车起重机
从表16可以看出,施工机械噪声声级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在不考虑障碍物、反射等引起的衰减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单台设备,经距离衰减,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距离声源60m时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昼间厂界标准值;昼间在距离声源320m时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类区昼间标准值。
本项目管道施工需铺设至各村村口处,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将不可避免的对沿线村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减轻施工机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本评价要求项目施工期间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订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施工时间安排在昼间,夜间22:00~次日6:00禁止施工。
②运输车辆在经过公路两侧村庄时应控制车速、禁鸣,加强车辆维护,来减轻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③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带有消声、隔音的附属设备,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建设招标单位应将投标方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技术做为中标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④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
4、施工期固体废物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管道工程土方回填剩余的弃土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其中,建筑垃圾和弃土运至盂县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1300m2,临时占地面积45000m2。施工期对生态造成的影响主要为对占地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植物破坏造成生物量降低、及对区域自然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1)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使项目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永久性改变,由农田、荒草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施工期临时占地亦将对土地利用类型造成短暂性变化,但随着施工期结束,通过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等完善的生态恢复治理措施,恢复原来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将会得到恢复。
(2)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本项目占地范围内自然植被以沙棘、柠条为建群种的灌从和以披碱草、紫花苜蓿草、蒿类为建群种的草丛为主体,施工过程中会对占地范围内地表植被
造成铲除、掩埋等,使占地范围内植被全部遭到破坏,减少区域的植被量。
(3)景观格局
根据调查,项目占地范围内景观现状以耕地、荒草地景观为主,施工期对占地范围内地表的扰动及大量施工机械和人员进驻给原有景观环境增添了不和谐的景色,与自然景观形成冲突。
项目施工建设中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大部分是暂时的,随着工程施工期的结束和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将对当地被破坏的生态进行一定补偿。本项目生态恢复措施体系分为3个防治区,即施工区、泵站和高位蓄水池、管道工程。
①施工区:项目设4个施工区,分别位于泵站、高位蓄水池周围,临时占地面积1400m2,施工结束后,需及时清理场地建筑垃圾,进行场地平整,撒草籽进行植被恢复。
②泵站和高位蓄水池:泵站和高位蓄水池为永久占地,项目实施后通过对泵站及高位蓄水池周边植树种草进行绿化,绿化面积为200m2,补偿项目占地造成的植被损失。
③管道工程:项目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会对占地范围内地表植被进行清除,增加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占地范围,珍惜植被资源;避开雨季施工,减少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地貌、植被恢复。管道工程占地为临时占地,施工完成后通过场地平整、植被恢复,可以减少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为集中供水工程,营运期使用管道输送水资源,管道工程不排放任何污染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但在泵站生产生活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污染物产生。
1、水环境影响分析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划分为Ⅳ类项目,因此不再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为蓄水池清洗废水和泵站职工生活污水。蓄水池每年清洗1次,废水产生量为50m3/a,清洗废水中污染物主要为少量SS,直接用于周边绿地灌溉,不外排。泵站工作人员为6人,来自周边村庄,年工作时间为365d,每天工作12h,泵站不设食堂,工作人员就餐在附近村庄解决。职工用水量以60L/人?d计算,则职工用水量为0.36m3/d(131.40m3/a),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废水排放量为0.29m3/d(105.85m3/a)。泵站设防渗旱厕,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产生量少,水质简单,直接泼洒抑尘,不外排,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2、声环境影响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营运期涉及的噪声源为泵站的水泵,产噪声级为80dB(A)。由于项目水泵均选取低噪声的潜水泵,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根据类比调查,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按照0.5kg/人?d计,产生量为1.1t/a,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收集后,定期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4、环保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为267.6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3.1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9%。环保投资估算详见表17。
表17 &&&&&&&&&&&&&&&&&&&&环保投资明细表
治理设施内容
金额(万元)
采用防渗旱厕
泵站场区内绿化,绿化面积200m2
管线地表生态恢复
场地平整、植被恢复
5、竣工环保验收
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一览表见表18。
表18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一览表
生活污水不外排
设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绿化面积200m2
场地平整、植被恢复
恢复原地貌
排放源(编号)
预期治理效果
蓄水池清洗废水
水质简单,直接用于周边绿地灌溉
废水不外排
职工生活污水
(0.29m3/d)
设防渗旱厕,少量盥洗废水水质简单,直接泼洒抑尘
废水不外排
职工生活垃圾(1.1t/a)
集中收集后送盂县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妥善处置,不外排
泵站水泵产生的设备噪声,产噪声级为80dB(A),全部采用潜水泵,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泵站、蓄水池占地为永久占地,现状分别为农田、山坡荒地,项目的建设会改变现有土地类型,并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项目实施后,通过对场地进行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植被的损失。项目提水管道从泵站沿南河河道向上游铺设,输水管道从蓄水池沿山坡向下游铺设至村庄及用水单位,管道工程占地均为临时占地,施工期管沟开挖等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但施工期结束后,通过进行场地平整及植被恢复措施,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以及对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进行的环境影响分析,本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产业政策
本项目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2、项目选址
本项目距盂县县城15km,不在《盂县城市总体规划(年)》范围内。项目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敏感目标。因此,本项目选址可行。
3、污染物达标排放
废气:本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
废水: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为蓄水池清洗废水和职工盥洗废水,产生量少,水质简单,蓄水池清洗废水用于周边绿地灌溉,生活污水直接泼洒抑尘,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噪声: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源泵站水泵产生的噪声,项目水泵均采用潜水泵,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固体废物:本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为职工生活垃圾,。
4、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
施工期对生态造成的影响主要为对占地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植物破坏造成生物量降低、及对区域自然景观产生不利影响。项目施工建设中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大部分是暂时的,随着工程施工期的结束和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将对当地被破坏的生态进行一定补偿,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总量控制
本项目冬季泵站采暖采用电采暖,不设燃煤锅炉;泵站设置防渗旱厕,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水质简单,直接泼洒抑尘。项目营运期无废气产生、废水不外排。因此,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
6、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严格执行各项污染控制措施后,泵房噪声可实现达标排放,因此,项目的运营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选址可行,通过采取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能达标排放,不会对区域的大气、水环境、声环境及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环评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本项目为集中供水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应做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1)严格落实施工期制定的各项环保措施,做到文明施工,避免施工扬尘、噪声、固废等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根据项目施工临时占地面积较大、施工人员多、施工工期短、强度大的特点,建议强化生态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的落实。
预审意见:
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经办人: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经办人: &&&&&&&&&&&&&&&&&&&&&&&&&&&&&&&&&&&&年 &&&&月 &&&日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
1.盂县第一站网站为公益性网站,网站的文章和信息,部分来源于互联网,本站转载网络上的文章,只为扩大信息交流,宣传盂县等区县,达到让更多用户学习的目的;本站对于已经发布的新闻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3.其他网站、微信等媒体转载盂县第一站文章和信息,或个人从本网下载或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浏览者或者用户对使用盂县第一站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盂县第一站微信,欢迎关注
全部评论(0)&
(1000字以内)
暂无相关评论
咨询本站,请留言
给我们留言
给我们建议
 |  |  |  |  |  |  |  |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晋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本站通用网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环境敏感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