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问:吧里有申请美国博士要求博士的攻略吗

当前位置:>>>>正文
瑞士留学博士申请
  绝大部分的PhD Program为英语,申请人只需要掌握英语即可。在瑞士开始PhD Program之前通常须持有硕士学位。
  但是EPFL是一个例外,非常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申请PhD Program。
  瑞士的PhD Program通常在三到五年不等。除了完成自己的研究,整个Program通常都有十二学分左右的课程要求,还要承担部分TA和带本科生和硕士生实验的工作。博士生毕业通常没有任何发表文章的要求,只要导师同意并通过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即可。
  据360介绍,除了十二所高校以外,瑞士还有很多研究所,如PSI和EMPA,和一些研究中心,如CSEM。他们本身并没有学位授予权,博士毕业生的学位通常由ETHZ或者EPFL授予。在研究所读博的博士生要在相应的学校里完成课程的部分,而平时的研究则在研究所完成。
  瑞士的博士生享有学生身份,可在食堂享受学生价格,还可在银行、邮局等公共服务中享受到对学生的特别优惠。同时博士生与学校签订每周工作四十小时左右的工作合同,通常教授不会强迫学生晚上或者周末加班。由于已经有工作合同在身,所以博士生不允许在非工作时间打工,没有寒暑假。但是除了公共假期以外,博士生每年有二十五天的带薪假期,至于什么时间度假可以和教授沟通。工作合同通常有三个月的试用期,此期间内学生和教授可以互相炒对方的鱿鱼。之后,工作合同每年或者每两年一签,按照政府根据当地消费标准制定的工资标准和教授的资金情况拿50%至100%不等的工资。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州工资标准和税率都有所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一名博士生的工资税后在每月三千瑞郎左右,约为德法等邻国博士生工资的两倍。
  瑞士博士的申请方式和有很大不同。
  申请流程
  在瑞士,通常是申请人自己先与教授接触,也就是大家说的套磁。在套磁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先确认教授手中有没有位置。当项目,职位,工资,入学时间都谈好以后,申请人再去到学校申请,递交各种申请材料和证明。提交材料一部分不同的州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系差别会可能很大,到时只要即时跟组里秘书沟通,提交相关所需材料即可。
  在瑞士开始PhD Program之前通常必须持有硕士学位。但是EPFL是一个例外,非常优秀的本科生也可以直接申请PhD Program。对于Master Program用英语授课的申请人,通常不再需要提供语言证明。
  申请经验
  瑞士对中国的学历是认可的,但是国内的硕士生跟欧洲毕业的学生比较起来竞争力相对会弱一些。这一方面体现在大部分在瑞士读博的中国学生都有留欧背景,另一方面体现在大部分从国内直接过来的学生要么有国内提供的奖学金在手,要么是因为国内院校和瑞方有合作关系,而真正靠自己的实力通过一步步通过套磁沟通而拿到位置的可谓凤毛麟角。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找位置和与教授套磁都十分重要。要想知道教授有没有位置和哪里有位置,一方面可以到教授所在组的网页去看是否有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到学院和学校的网站查看有没有相关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网站,Telejob。这上面整合了很多关于瑞士高校和研究所博士生和博士后招聘的各类信息。
  对于硕士在瑞士或者欧洲就读的同学,还有个“捷径”可以走,那就是到自己感兴趣的教授组里做毕业论文。这对欧洲大部分的学校都适用。瑞士和欧洲大部分的学校都非常鼓励学生到其他学校交换,在找博士位置时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学校鼓励交换的政策与资源。
  对于想从国内直接申请到瑞士读博的同学,可能没有那么容易。不过每个教授都会喜欢花钱少收获多,所以如果能够自己能找到一部分钱,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可以考虑的奖学金主要是国家基金委提供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这个项目的名额分发到各个学校,每年的二月底前就要和自己所在的学校联系好,三月底前通过自己所在的学校统一报名。这个项目提供给的学生每个月1900瑞郎的奖学金,抵达瑞士后与使馆联系,每月由使馆将钱分发到位。如果可以申请到这个项目,套磁的时候向教授说明自己已经有一部分经费在手。如果教授手中有项目,会比较倾向于招收这样的学生。特别是近一两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各个教授可申请的经费都大幅度降低,如果可以少花钱就招到学生,对教授来讲何乐而不为。
本文共分2页
(一)360文章有大量转载的图片、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上海叁陆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二)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站内图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10个工作日内与360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三)360,(中国A股上市公司立思辰成员企业,代码:300010),主要从事互联网留学办理、教育投资、海外置业以及网络运营,是全球互联网留学开拓者,公司与、、、、、、、、、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2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
(四)留学360是全球互联网留学领先品牌,获得诸多,留学360将为所有学生提供,欢迎在线,提供服务。
(五)留学360-A股上市留学机构,连续多年常青藤大满贯获得者,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了2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互联网留学 "10"人留学世界名校,至少"8"人选择咨询留学360;留学360名校录取数业内领先!留学360,中国教育部认证的权威留学机构,专注互联网留学9年,截止目前留学360更新海外名校录取86789枚,其中43人、 56人、43人、25人、38人、35人、290人、353人、1874人、1286人、1100人、120人、150人、227人、1241人,更多精彩案例,请登陆。
&&[] 文章生成时间为: 18:42:58
热门留学国家:
留学360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姓  名:
当前学历:
所在地区:
联系电话:
意向国家:
指定专家:
提交内容:
瑞士院校关注排行榜
12345678910
瑞士院校图库
瑞士推荐院校
瑞士酒店管理大学是瑞士最大的酒店管理学校,拥有来自全球...瑞士恺撒里兹酒店管理大学座落于美丽的日内瓦湖畔,离开...瑞士蒙特勒酒店工商管理大学由两座位于蒙特勒市中心的校...瑞士库林那美食艺术管理大学是瑞士唯一可颁发本科学位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瑞士规模最大的酒店管理学院之一,是...格里昂酒店管理学院的三个校舍分别位于Glion,Leysin和Bull...
瑞士专业解读
瑞士留学热点介绍博士的围城博士的围城说说读博士为什么,怎么读,读完又该做什么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由面到点,由点到面 —— 新时代博士的知识路径&,&author&:&li-jing-he&,&content&:&这是专栏《博士的围城》的第十三篇文章。这一次,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新时代博士的知识路径还有我对知识变现热潮的一点看法。\u003Cp\u003E有一组在博士圈子里非常有名的图,读博的各位一定很熟悉。我们经常用这组图来提醒彼此博士知识范围的狭窄,以及我们实际贡献的微不足道。这里我摘选两幅图和它们的配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And, that dent you've made is called a Ph.D.”\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29dcc96d7dbdc106cd151e066fc62527.pn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252\&\u003E\&So, don't forget the bigger pictur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7ddeafca68c73c7933e.pn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00\&\u003E\u003Cp\u003E(来源:\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att.might.net\u002Farticles\u002Fphd-school-in-pictures\u00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u003E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u003C\u002Fa\u003E,如果你感兴趣,请点进去看完整的一组图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的来说,近现代的学位制就是故意有意存心的使得读书变成一个越读越专的过程,即一个面走向一个点。虽然这使得“博士”成为一个“名不符实”的头衔,但是毫无疑问这样的学位制度设计是最符合过去200年来社会分工需求的。每个人先去学一个“专业”,然后还有一部分人在这个专业里面再多读一些,或者一辈子的研究进去。理论上,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每个知识层级上,每个工作层级上都会有与之匹配的人选,整个社会则非常稳定且高效。\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可惜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永久性的完美,现在再看这个看似美好的模式显然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如果未来的社会分工方式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导致现有模式失效,那么这个制度将彻底被改写。毕竟现有模式下每个人都只是去突人类大知识圈的一个小点,那么两个小点相交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也就是说,人类用现有的学位体系想要把人类已有的知识圈完全扩充出去的速度实在太缓慢了。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崛起,怕是整个人类都会开始感到等不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不管未来到底有多大的不确定性,有一点大抵是明确的,即不论我们在一个领域研究到多深入,我们都会在新时代里收到各种全新的挑战。如果自己在一个方面的深刻无法拯救自己在另一个方面的无知,那么不论是喊着为了人类,还是喊着为了自己,我们这种用传统方法培养出来博士都需要多学科知识来武装自己,才不容易被时代的浪潮拍上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已然由面到点的我们,又如何由点到面呢?答案必定是多样的,我就来抛砖引玉一下,供大家参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学习一门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学科\u003C\u002Fb\u003E。为了让自己扎出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点,我们可以回到原点,扩展自己的知识圈,尤其是那些我们一无所知的知识。所以,去系统性的学习一些新学科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作为一个生物工程背景的博士,这些年来我曾尝试学习过两门新的语言,比较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学,还在持续性的学习金融、管理等学科。这些看似很难直接衡量收益的知识,却非常实在地让我更了解了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让我活的更明白,也更洒脱。或者,更实际点说,帮我转了行。\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将学习新学科放在方法讨论的最前面,也表达了我对知识摄取的一个态度:只有拥有更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够更好的摄取碎片化的信息。幸运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即使是学习一门新语言也不用真的跑到那个国家,即使是请最好的教授来教授一门新学科也可能免费。俨然是属于学习者的狂欢。知乎上介绍各种学习平台的的贴子实在太多了,也不需要我来写。而且其实我只使用Coursera, edX,学堂在线和网易云课堂,对我来说,这几个平台的资源已经足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每天通过固定渠道获取筛选过的最新信息\u003C\u002Fb\u003E。我最喜欢的是播客和RSS,我自己也很认真的在知乎上回答过相关的两个问题。这两个渠道的最大好处都是便于筛选,而且可以有质量的填充碎片化时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你必读的 RSS 订阅源有哪些?\&\u003E你必读的 RSS 订阅源有哪些?\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有哪些值得推荐的 Podcast 节目?\&\u003E有哪些值得推荐的 Podcast 节目?\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面的内容是我年初更新过的。但是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半年里面我对碎片化时间的安排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变化。去年开始的自媒体风潮完全打乱了我原有的安排,而越来越多好的频道由免费转收费,也使得我不得不在各种App直接来回切换,总觉得少了几分过去只用Podcast和Reeder时候的优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不得不说,付费是有付费的好处的。付费资源和免费资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付费资源必须要显得自己“有价值”。所以,这些频道往往会显示出非常明显的功能倾向,也的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去掌握一些新的知识和内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我订阅的收费自媒体类的内容有十个左右。单价在30-400元不等,主要以得到,喜马拉雅两个平台为主,加上一些行业性质的订阅。说实话,我觉得10个已经基本是上线了。由于大部分频道会选择每周更新的模式,我现在更倾向于一周里面抽出固定的时间去听某一个频道的多期内容,这样更有助于我去整合里面的重点信息。为了最优化自媒体信息的摄入,还真的要花点脑筋。\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加入一个志同道合的社群\u003C\u002Fb\u003E。大家这两年肯定都经历了微信群的热浪,这一段时间又开始流行社群的概念。我倒是觉得那种规模很大的群,除了提供信息外,意义不大。反倒是如果有机会结实一些小的社群,或者就只是自己和身边志同道合的几个小伙伴(哪怕就是和男友\u002F女友)互相搭个伴,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毕竟获取知识的道路难免枯燥,一个人走难免孤独。搭个伴,不仅能够互相监督,还能够提高效率。大家要是想学或者正打算学什么,不妨留个言,说不定就能够找到合适的小伙伴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说一点我对这一轮知识变现浪潮的看法。和所有资金推动的浪潮一样,我相信这次伴随泡沫的知识变现热潮不会持续很久,但是即便浪潮褪去,也不会再退回沙滩。在本次浪潮中受到启蒙的人们只会对应该接受什么的知识,以什么样的形式接受知识变得越来越挑剔,也会对现金兑换知识表现的越来越慷慨,因此知识变现会成为一个行业也不足为奇。而在这个浪潮中真正获益的人不仅仅是那些知识变现者,更是那些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获取高质量信息的人们。谁能够利用这一次浪潮获取最多知识,谁就是最大赢家。相信这组赢家里面,博士会是一个大群体。毕竟拥有高自制力加上高学习能力,将更容易成为那一群花费最少而受益最大的人群。更让我期待的是,在这个人类发展进程中信息爆炸,知识瓶颈的关头,这样的一次热潮也许能够促使更多的知识碰撞,萌发更多的学习力量,从而给予我们所有人一个积攒反应势能的机会,也许真能让我们跨越到人类发展的下一个阶段。\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28:0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2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28:0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26},&&:{&title&:&写给博士新生的一些建议&,&author&:&qiumu88&,&content&:&\u003Cp\u003E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十四篇文章。\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底了,虽然不是传统的辞旧迎新,但也该盘点过去,规划未来了。诸多像“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 XXX” 或者“如果当初 XXX 就 XXX”的想法总会在这个时间点涌现出来。首先祝贺你,能够意识到过去自己的不足,也祝愿你未来可以做得更好。五年前的这个时候,还处于博士的懵懂期,绕了很多路,如果可以重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精彩。因此,在这里总结一些经验,可以作为博士新生的建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认识到自己可以做什么,这是博士期间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句名言。这也是最难的问题,放在开头也是希望你和我都能在博士期间以及之后的人生里,不断的思考。会选择读博士,心中多少有个小梦想,探索生命的奥秘也好,治病救人也行,甚至是纯粹为了一份更好的工作,人各有志。但科研是个无底洞,抱着来探索生命奥秘的心,做的却可能只是纯化蛋白,研究它跟另外一个蛋白的相互作用。学术领域分的越来越细,你可能在研究一种免疫细胞,它需要十几个标记物来分辨,而不再是以前的 B 和 T 细胞了。面对学术的海洋,你需要思考自己的定位,想要什么,可以做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时候需要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刚入学的时候想一下:自己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人,动手能力强还是思考能力强,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有哪些缺点可能阻碍你博士的学习,有哪些优点可以尽情的发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适合自己,想在博士毕业的时候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制定个小目标和大目标;拿到课题的时候想一下:这是一个多大的问题,有什么模式可以遵循,可以从什么地方入手,需要哪些方面的训练,需要找哪些师兄师姐学习,哪里可以找到课题相应的资源,自己做什么能最有效的推进;遇到实验失败的时候也可以想一下:是实验本质导致的失败还是方法没有用对,可以找人帮忙还是自己不断尝试,坚持还是另辟蹊径。\u003Cb\u003E本质上,这是一个不断学习,试错,思考并调整策略的过程。吴晓波总结的腾讯产品思想--“小步迭代,试错快跑”,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博士的学习,这是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之一。\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科研很漫长,时间规划尤为重要\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还是推荐一下李笑来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鸡汤也好鸭汤也罢,只要是能促进自己成长的,都是好汤。\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科研的周期都是相对漫长的,尤其是基础研究。一批小鼠实验可能需要观察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一个实验可能要反反复复摸索无数次。老板可能同时交给你多项科研任务,既要做小鼠实验,又要做分子克隆,还要做生物信息学分析。这时候有人选择了一周工作7天,天天熬到晚上12点,身心俱疲,都要开始怀疑人生了。其实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熬夜实验的人,只要安排好,其工作量一个白天都绰绰有余。我个人的习惯是,\u003Cb\u003E晚上睡前把第二天要做的实验全部安排好\u003C\u002Fb\u003E,涉及到新 protocol 的提前熟悉,能交叉同步的实验绝不等到一个做完再做下一个。\u003Cb\u003E纯粹体力活的实验和需要动脑、精细的实验分开时间段,根据自己精力的旺盛程度来分配。\u003C\u002Fb\u003E生物实验有很多等待的间隙,安排好了可以多做很多。尽量避免无谓的浪费精力的事情,如没有意义的闲聊,漫无目的的刷微博和朋友圈等。每个周日的晚上,我会把下一两周的实验大体安排好,用 google calendar 或者其他日历把关键的实验标记上,顺便再把需要订的仪器都一起订好。这样一来,就基本上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即便失败了也影响不大,只需要适当修改下安排即可。\u003Cb\u003E中长期规划则主要放在实验框架上,有个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在项目一开始的时候就找一篇同领域的论文,对照着规划一下自己的论文,然后根据这些规划去收集数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综上,规划既包括了对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利用,也囊括了对项目各个阶段的把握。后者需要有经验的积累,作为起步,可以跟老板或者师兄师姐及时讨论项目的框架,避免盲目和偏离路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学术技能全面发展\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术技能包括查阅文献,收集数据,数据处理,论文书写,基金申请书的书写,口头和书面报告等。如果你以后选择进学术圈,那么这些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即便以后你不做科研了,你所接受的训练,养成的好习惯都会成为你的优势。\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查阅文献是必备的基础技能。\u003C\u002Fb\u003E了解一个新的领域可以从读教科书和各类综述开始。经典的教科书我是比较喜欢的,虽然里面的知识可能会过时也可能是错的,但它可以帮你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让你心中有一个big picture。综述可以多读几篇,不同时间的综述可以让你看到一个领域的变迁以及该领域亟待回答的问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做好实验记录。\u003C\u002Fb\u003E从之前的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CRISPR 专利之争到现在的韩春雨事件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实验记录一定要清晰准确。好的实验记录可以让你相对容易的回顾实验重复实验。同时,实验记录也是一种证据,可以证明你工作的原创性,证明你对某一发明的所有权。当你面对质疑的时候,你可以从容的拿出相应的原始记录。实验记录上,日期要清晰,关键步骤要记录好,事实与想法分栏,同时标好页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学习一门数据处理的课程。\u003C\u002Fb\u003E如果你们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可以去 Coursera\u002FedX 上找。在这个大数据横行的时代,不会点数据处理手段显然有点落后。数据处理包括思想方法和处理的手段。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参考统计学。科研上见的最多的是数据结果显著,很多人是采用 student's t test,但未必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因此,统计学可以帮你在实验设计时更科学一点,在数据处理时更靠谱一些。之后的问题是采用什么软件或程序来处理数据。强烈建议除了那些破解的商业软件外,自己学习一门语言,R 或者 Python。\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书写论文。\u003C\u002Fb\u003E博士的毕业论文其实在第一年就可以开始写了,虽然几乎没有人会这么做。针对实验所涉及的方法以及每次好的实验结果,都可以整理成论文所要求的形式。如果没有上过论文写作的课,可以参考下类似 thesis writing 的书,它们一般会把一些写作的关键点讲清楚,比如用第几人称,哪些从句最好不要用,introduction 里应该论述项目是用于填补什么 gap 或解决什么问题的,一个段落一个论点等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多做学术报告。\u003C\u002Fb\u003E想必多数的博士生都会有各种组会,在组会上要经常报告最新的进展。这样的报告在学术圈里是家常便饭,你的老板可能就拿着一个 PPT 讲了十几次。虽然有点烦有点累,但做报告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它可以帮你理清研究的思路,毕竟大声讲出来的时候你可能发现逻辑都有问题。同时,它还可以帮你锻炼演讲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在这中间,你可以试着找到属于自己的讲故事的风格。学术报告可以从多听开始。在大学里最少不了的资源便是各地教授来做的报告了,有人讲的好,有的人则枯燥无味,但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参加国际学术会议。\u003C\u002Fb\u003E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借机会玩是占很大成分的。这点无可厚非,玩世界也是一种成长。但既然千里迢迢的去了,总要有点学术收获。有机会的话,我会建议在博士前两年的时候去个大的年会,有几万人参加的那种,去感受一下大学术圈,给自己启发启发思路。博士毕业前一两年再去一个小一点、专业一点的会议,这个时候你的数据可能已经比较多了,对你所做的领域也比较熟悉,是时候进行专业的讨论了。并且,幸运的话你可能还可以找到以后博士后的落脚点。\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科研生活两不误\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博士毕竟不是本科,除了科研以外,生活同样需要精力来经营。这里所指的不仅仅是找个女朋友或老婆,还有生活的质量,身体的健康,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少博士毕业后转行,到公司里会被人评价为沉闷、nerd,这可能源于博士的严谨性,也可能源于不擅社交。所以,博士除了专业上的精进以外,也应该想点办法来弥补长期处于象牙塔里的弊端。我想有几个地方可以去尝试,\u003Cb\u003E第一个便是理财\u003C\u002Fb\u003E。钱少的时候越需要理财。理财还可以顺便让你对金融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实现财务自由做个铺垫。\u003Cb\u003E第二个是发展一项个人爱好\u003C\u002Fb\u003E,科研除外。个人爱好可以是登山、攀岩、琴棋书画、长跑甚至是游戏竞技。功利点说,这可以成为谈资,但同时也是维系生活平衡的一种方法。\u003Cb\u003E此外,理工科的博士不妨多读读社科类的著作,升华一下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u003C\u002Fb\u003E上一句话其实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挖掘的,如果你也向往那高处的风光,不妨试试。身体健康和旺盛的精力同样的必不可少的。当我们在为那些英年早逝的科学家叹息时,就应该意识到,健康才有未来。\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博士的生活可以很精彩,也可以很单调,取决于你的选择和坚持。\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6:02: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9,&likeCount&:12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02:5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9,&likesCount&:129},&&:{&title&:&2017,愿你我独一无二&,&author&:&li-jing-he&,&content&:&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博士的围城\&\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十五篇文章。在2017年的开始,让我这个乐天派给大家分享一个知名博士的故事,希望给正在选择职业道路的博士们,给你我的未来,一点启发和参考。\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6年,有个18岁的年轻人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工程。在第一学期的学习里,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很喜欢那些工程的课程,唯一感觉好也能学得好的科目只有化学,于是,他决定选择化学工程。接下来的他没想太多,一路读到博士。可是从本科到博士,他都没有对研究表示出太大兴趣。所以读到1974年博士毕业,他打算找工作。那时候正碰上美国石油短缺,学化工的标准选择基本上只有炼油厂,且薪水不菲,可他却觉得没有兴趣。思来想去,最终手拿20个工作offer的他,选择了工资最低的选项:去Boston’s Children’s Hospital的Judah Folkman那里做博后。而且一做就是四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博后的选择改变了他的人生路径。Dr. Folkman不仅是教授,也是非常出色的外科医生。他相信要攻克医学难题,完全可以吸纳非医学或者生物背景的年轻人。于是,化学工程师Langer被Folkman选中,进入了生物实验室。他的课题方向是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程师的Langer在头一年里就试了200多个不同方案,希望可以利用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实现药物传递和缓释。但是,科研的进展是缓慢的,他的文章没有获得引用,他的报告没有什么反响。他的前九个NIH funding申请全部落空。\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30岁,他四处找教职碰壁,最终虽然成为了MIT的assistant professor,但是由于热衷于申请专利,而让同事觉得“非主流”,几乎教职不保。为了在资金紧张情况下保证实验室成果,只能逼着的自己的博士后们拿着仅有了3000美金“说什么都要做出结果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30岁到40岁,他一直在申请专利,寻求与工业界的合作,终于在屡屡碰壁后逐步找到了正确的节奏。其中,他在36岁曾经得到过医药巨头礼来的垂青,但是一次初试的失败就葬送了一次难得的合作机会。直到37岁,他才终于完成了第一次成功的license,合作方是一家小药厂Nova Pharmaceuticals of Baltimore。39岁,他和同事一起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Enzytech。40岁,他成立了第二家公司Neomorphic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40-50岁的岁月里,他给自己的实验室找到了一种新的\&business model\&:如果自己的博士生或者博士后有五年以上的研究经验,且所做的项目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他就鼓励这个学生\u002F博后去成立一家公司,去成为一位创业科学家。这个想法在当时颇受争议,但是也正是这个想法大大加速了他的生物帝国的构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这里,可以说故事主角的名字了。他就是Robert Langer,可能算是当下最有名的化学工程师,是一位让徒孙提到他的名字都会眼睛放光的教授、工程师和商人。他的文章引用次数综合已经超过20万次,是历史上获引用次数最多的工程师。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工程实验室,每年研究经费超过千万美元。他已经基本拿光了化学工程师能够拿下的所有奖项,由于单子太长,大家还是看\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en.wikipedia.org\u002Fwiki\u002FRobert_S._Langer\&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Wikipedia\&\u003EWikipedia\u003C\u002Fa\u003E吧。他还是63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他最新参与的知名企业叫Moderna,这家专注于RNA therapeutics的公司,目前总融资额已经超过11亿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的。故事说完了。作为徒孙,我看的听的关于Langer的各种故事,报道,传言实在太多了。这些年,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他的成功背后有哪些因素,为什么连他自己的学生,那些毕业于MIT的顶级聪明的教授们提到他,都依然心服口服的说出: Not everyone can be Langer这样的话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诚然,Langer的成功背后,有时代有地域有很多非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因素。但是,我之所以把他的故事这样倒着写,还是想强调两个问题:1)人生的早晚只是一个相对概念,26岁博士毕业还没想好做什么的Langer,似乎人生走得慢了,但是,想清楚后的他在43岁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三院院士;2)认定了自己的方向后,最重要的是坚持。Langer选择化学工程时候显然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方向,但是当他认定了生物技术这个方向后,便再没有改变。哪怕受到非议,哪怕不被看好,他都非常坚持自己要做的事情。要知道,从他最早发表缓释聚合物的文章到他的缓释产品获得FDA批准,中间可是整整28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时间这个东西,有时候很快,有时候很慢。\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我们自己,看看就算是Langer这样的“大牛”,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他也是读完了博士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方向的。正所谓,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犯错。也许比顺畅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寻找和追逐梦想的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也许说Langer大牛,距离太远。但我想,太多的人原本和我们的距离都不太远,只是很多很多年后,暮然回首,一切才变成那么远。就像读博这几年,我们也许一直觉得自己懂得不够多,但是如果每天都带着追赶的心去努力学习;那么几年后,再去参加一个会议时,也许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有了和顶级科学家交谈,甚至争论的底气。开始时有距离并不是问题,但是要拉大距离,还是缩短距离,这才是一个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博士四五六七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长到足够帮我们缩短很多距离,短到甚至不够看清自己的梦想。幸运的是,没有任何博士的答辩需要问我们梦想已经实现的程度,好在真正的梦想可以用一生去构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5岁之前,觉得世界上的想法都已经被人实现了;25岁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被人实现的好想法到处都有,只可惜一个人一生只能选择一二。不过感谢这个时代,在这一生做成一两件事情也不是那么困难了。那么如果不去做,是不是太遗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2017,让我们开始朝着自己想要的自己迈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2017,愿你我独一无二。\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Note & Referenc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这句话是我听来的一个不知真假的谣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news\u002FFfull\u002F458022a.html\&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Profile: Being Bob Langer :\u002F\\u002Fnews\u002FFfull\u002F458022a.html\&\u003EProfile: Being Bob Langer :\u002F\\u002Fnews\u002FFfull\u002F458022a.html\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ciencemag.org\u002Fcareers\u002F\u002Frobert-langer-creating-things-could-change-world\&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Robert Langer: Creating things that could change the world\&\u003ERobert Langer: Creating things that could change the world\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Wikipedia-Robert Langer \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en.wikipedia.org\u002Fwiki\u002FRobert_S._Langer\&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Robert S. Langer\&\u003ERobert S. Langer\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achievement.org\u002Fachiever\u002Frobert-s-langer-ph-d\u002F#biography\&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Robert S. Langer, Sc.D. - Academy of Achievement\&\u003ERobert S. Langer, Sc.D. - Academy of Achievement\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也许你会说上面的故事离的太远,那么,我还准备了一篇文章给你:\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sciencemag.org\u002Fcareers\u002F\u002Fpostdocs-leaving-lab\&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Postdocs leaving the lab\&\u003EPostdocs leaving the lab\u003C\u002Fa\u003E,来自上两个月的Science,讲的是五个postdoc的职业选择,不仅仅有各自的经历,也有他们对于自己经历的思考。值得一看。\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28:3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5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28:3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58},&&:{&title&:&如何更好的与教授交流&,&author&:&qiumu88&,&content&:&\u003Cp\u003E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十六篇文章。最近实验室刚好有新同学加入,94年的小朋友,才来不久就跟我和老板一起去见一位英国回来的华人教授,看到她那紧张而谨慎的模样,就想起当年自己也是差不多,有感而发,分享一些跟教授交流的经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尤其是刚读博士的时候,实验室同学说我是明显的“慢热型”,跟实验室的小老板和大师兄大师姐一起吃饭都有点不适。磨砺到现在,虽说谈不上喜爱,但出去交流做报告、与公司、投资人、海内外教授谈话都已经比较娴熟。原因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更自信了。\u003Cb\u003E自信的来源却有千百万种,但归根到底是源于对周围社会运行规律有更成熟的认和针对自己弱点的不断练习。\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不卑不亢,教授也是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年我给自己说这个理由的时候,多少有点壮胆的嫌疑。但仔细分析却也显得格外有道理。你就想想,你周围的同学中可能以后有人就当教授了,可能就是你的舍友,你现在的师兄师妹。这么想的话,是不是会觉得跟教授的距离更近了些?当然,如果你跟教授交流多了就会发现,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社会人,担当各种社会角色,有各种需求和情绪,缺点可能也很多。了解到这些,也就不必过分压低自己。不过话说回来,瞬间把自己抬太高了也不是好事,人与人交流还是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利用好学生的姿态\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多数的教授除了科研以外还需要教书,因而“教导学生”这种意识还是广泛存在,不管是明面上的还是潜意识里的。况且,作为“专业人士”,他们还是要维护一下自己的权威性。从这一点出发,交流的时候就可以多以请教的姿态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请教一些经验和看法。毕业后才发现,学生的身份真的是非常好的挡箭牌或者说招牌也可以。当然,交流时问的问题也不要太空泛,动不动就是讨论生命起源、宇宙大爆炸的问题。除非人家刚好是相关领域的,否则这个问题就失去兴趣点了,朋友之间说说就罢了。简单点说,如果是同领域的教授,就可以直接摆出自己在科研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膜拜没有遇到问题的大神),这样双方交流起来也都心里有底。多数的教授还是喜欢有好奇心、愿意深入思考的学生。如果不是同一个领域,可以从问对方所做的 interesting 的工作开始,并显露出来你的兴趣,实在没有兴趣的装一下也好。欧美教授特别擅长的一件事就是,在他们内心觉得你工作没啥意思的时候,也会很 nice 的在嘴上说 good, very interesting, nice work,不至于大家尴尬冷场。所以当你实在不明白或不理解教授在说什么的时候,也可以学着面露微笑,点头致意。如果不是属于即场交流的,大可以在见面之前先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对方所做的课题,顺便记下来一些问题,到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除了学术问题,还可以聊什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学术交流外,我们也会遇到要陪教授吃饭或者在当地游览一下。这种时候可以聊的话题就拓展了很多。如果教授是第一次来,你可以介绍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果不是,也可以聊聊之前什么时候来过,有没有去哪里玩之类的,就是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聊天。有不少的教授挺喜欢聊自己当年的故事,比如当年在哪里读的博士,怎么做的课题,当年的风采。如果刚好有共鸣的地方,比如你们去过同一个地方,那么话题又可以拓展了。很多华人教授开头的话会问问你老家是哪里的,大学在哪里念的,既是随口的问题,也是寻求共同点。一旦发现是老乡或者校友,多数情况下就可以愉快的展开了。除此之外,还可以聊聊人生的各种选择,职业规划道路,科研趣谈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交流是套路,练习可以针对\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你是比较内向,不爱开口的类型,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交流也是有套路,而套路是可以针对去练习的。有一个我们都熟知的交流套路,跟外国人聊天先聊个天气。套路可以提前准备,比如说,如何开场,视不同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如果是一起参加某个学术会议,对方又刚好做了讲座,那么就可以从赞赏教授的讲座非常有趣、学到了很多东西开始,之后问几个相关的问题,或者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另外,也可以从教授们之间或与其他人交谈的方式中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也许有人会说这种针对性显得过于功利,但设想一下,如果有个不认识的人跑到你面前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你心里难免有几匹马在奔腾。有准备的交流才会让双方更舒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质上,与人交谈要让双方都觉得有价值,任何人都不希望做无任何价值的谈话交流。这个价值可以是获得一定的愉悦感、成就感或满足感,可以是知识经验上的收获,也可以纯粹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因人而异。最后,换位思考,推己及人。\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5:12:2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6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12:2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64},&&:{&title&:&做一个有担当的师兄弟姐妹&,&author&:&li-jing-he&,&content&:&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博士的围城\&\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十七篇文章,我们来聊聊师兄弟姐妹。这是一种介于同事,同学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奇特关系,处的好真的是一辈子的好缘分,处的不好还真是可能糟蹋了自己的青春。\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也许是因为我做师妹的时候,曾经被放过鸽子,被吼过,被教错过方法,所以当我刚做师姐的时候,我一直跟自己说,我要做一个尽力帮助后辈,认真教他们每个方法,温柔对他们的师姐。可是,这个世界最有趣的悖论就是过犹不及。有段时间,我一直像大姐姐保护着后辈,实验上越界地替他们思考了太多,结果让她们错失了很多自己去承担责任和直接犯错的机会,也给自己徒增了很多压力和疲惫。所以现在回头看,还真是有一些教训和感触,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吧。\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对于所有的师弟师妹,我想说,课题终究是你的课题,别人可以帮你或者不帮你。根据机会成本,在帮你的好处明显小于其付出的时候,别人会帮忙真的只是善良。尤其是学术经验有限的本科直博学生,有些坎还是得自己去破,幸运总是也只是在你付出足够多之后向你招手。如果路上你们遇到了好人,不要当作理所当然,去感激他们,去和你们遇到的好人看齐;如果你们遇到了“坏人”,千万不要去看齐,也不要灰心丧气,真相也许人艰不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离开了实验室的我,会看这些年,想想和师兄师姐交往中,还真是有一些通用的tips的:\u003Cbr\u003E1)\u003Cb\u003E真诚谦虚\u003C\u002Fb\u003E。大家都是成年人,不需要恭维,但是基本的尊重还是要的。你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所以不要在进实验室后,就开始对前辈的研究指手画脚,妄加评价。学术这条路本来就充满了不确定,又不像做生意今天卖瓜明天还能改卖衣服,一个确定的课题有时候很难更改,哪怕当事人知道是坑也难以逃脱。这时候对人家的不当评价完全是伤口撒盐,很多时候真的是不恰当的。\u003Cbr\u003E当然尊重的基础上,就事论事,如果看到前辈做错了什么也是完全可以探讨的。很多时候,及时指出别人的错误,也真的是能够帮助到别人,完全不是件错事。反过来说也一样,自己刚进实验室,犯错误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如果有师兄师姐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应该觉得幸运,而不是“没面子”。记得过去实验室里也有过后辈一被指出错误就要用几倍的时间来和你理论,到最后就是大家再也不提醒他做错了什么,所谓前面真的是坑,不信你跳下去试试。\u003Cp\u003E\u003Cbr\u003E2)\u003Cb\u003E问问题胆大心细\u003C\u002Fb\u003E。在最初和师兄师姐的交往中,不要怕提出弱智的问题。如果是有责任感的前辈,那么最怕的不是问笨问题的后辈,而是没有问题的后辈。因为只要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判断你对实验对课题的了解程度,但是如果没有问题,那真的是无处下手。等到大概一个学期之后,就应该尽量把问题进行归纳,带着思考去和前辈讨论。你去问前辈,我最近实验做出来都不对,怎么办?人家可能一头雾水。但是如果你问:师姐,你之前是不是做过这个实验?我在最后一步遇到了xx的现象,和你之前文章里写的不一样,可不可以看看我的做法是不是有问题?相信后者更能让师姐有兴致回答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3)\u003Cb\u003E注意实验室内部资源的获取\u003C\u002Fb\u003E。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内部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部经验。比方说实验,特别是生物实验,跟着前辈做两次,和自己摸索做两次出来的效果可能千差万别;其它的经验包括看文献的软件,常用的数据库,搜索的技巧,处理数据的方法等等。积极获取实验室已有资源和经验一定会让第一年的新生跑的比别人快很多。\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说完了师妹师弟,再说师姐师兄。某种意义上说,师兄师姐最伟大的功能就是传授经验,成功的失败的,积极的消极的,都是经验。而学术界最难传承的东西,也就是经验。做了几年实验的博士,做的好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实验而已。很多时候一个博士生如果毕业匆匆离去,那么老板也许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实验室有一个实验好像突然没人会做了。在自己离开实验室之前,在走过的坑前立个牌子,在自己走对的路上加个路标,大抵就是担当的最佳表现形式吧。具体来说,也有两个方面想要分享:\u003Cbr\u003E1)\u003Cb\u003E用问题带领后辈思考\u003C\u002Fb\u003E。我刚开始带后辈的时候,很喜欢耍聪明,自己设计了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的实验不嫌累。回想起来,这样的方式非常不利于后辈的成长。所以,最后的时光,我改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师妹们来梳理思路,整理现有的数据,并思考接下来的实验。还有就是尝试用时间轴的方式帮他们规划自己的实验进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思考自己的project。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总是自己进步的过程。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2)\u003Cb\u003E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u003C\u002Fb\u003E。诚然,由于自己的经验和等级有限,也许能给后辈的帮助依旧有限。但是,选择去帮助,选择和他们一起学习,看着他们进步,便是我们这些师兄师姐最善良的选择。导师也许没有机会完成的任务,我们也许可以补上。而且帮助后辈进步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逐步成为组织的中坚力量的过程。就算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领导力,这样做也是有意义的。诚然还有时候后辈不一定会领情。这也许是因为我们用的方法不对,或是态度不对,或是是他们不对。但是还是打开这个帮助模式,并在一次次摩擦,争吵和融洽的讨论中,去享受这份纯粹的学术带来的快乐。\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回头看,即便走了很多弯路,我还是相信“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却是一种选择”,也感谢自己做过的那些看似很傻的决定,让自己可以昂首挺胸的离开学术。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越来越少judge别人,那些曾经以为只是传说的传说,最终也许也撞到了自己。那些传说中的灭绝师太的导师,传说中丧心病狂的师兄师姐,无可救药的师弟师妹,逐步不再是传说,而是一个个完全合理的情景,其背后往往也充满了合理。反而是如何破掉这些不合理的平衡,让它穿越能量势能到我们渴望的理想位置重新平衡,倒是一道需要用大量智力和心力去解答的难题。\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今天是大年初一,励静合和\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fa52b201fb20cb0fc7506c\& data-hash=\&fa52b201fb20cb0fc7506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秋木\& data-hovercard=\&p$b$fa52b201fb20cb0fc7506c\&\u003E@秋木\u003C\u002Fa\u003E 给大家拜年啦!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博士的围城\&\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支持!祝大家新年Paper多!快给自己的师兄弟姐妹们拜个年吧!\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4:28:0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3,&likeCount&:9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28:0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3,&likesCount&:97},&&:{&title&:&研究是一门可以推广的艺术&,&author&:&qiumu88&,&content&:&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十八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借用了一本书《研究是一门艺术》,英文名\u003Cb\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ress.uchicago.edu\u002Fucp\u002Fbooks\u002Fbook\u002Fchicago\u002FC\u002Fbo.html\&\u003EThe Craft of Research\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b\u003E,推荐所有的研究生博士生在入学之初以及整个研究生涯中,时常翻一翻。英文版更容易理解一些。本篇文章的部分内容参考了此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研究有一种范式,不因领域的不同、资历的深浅而改变。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实际困扰我们并直接造成损失的,比如说雾霾,它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或二手烟,它可能导致癌症;这个问题也可能是我们人类所不知道不理解的东西,如宇宙的起源,黑洞等,研究它们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探索欲,当然也可能为未来进军宇宙垫定基础。从实际难题(Practical problem)出发,提炼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Research question),为了能够回答这个研究问题,你需要提出一个其他形式的难题并加以解决,这个难题即研究难题(\u003Cb\u003EResearch problem\u003C\u002Fb\u003E)。关于实际难题与研究难题的论证,有兴趣的可以到书中详细阅读。我这里从自己所在的领域出发举一个例子:\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研究问题\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炎症与癌症发生的相关性。这是一个大而抽象的问题,首先需要去挖掘这个问题,比如说是什么样的炎症,什么类型的癌症,什么情况下炎症可以诱导或者抑制癌症的发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你可能就找到了研究难题(Research problem)。\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研究难题\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诱发的炎症与胃癌的发生有什么样的联系?这么一来就把一个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也就不会感觉无从下手。在研究中,学会分解问题是必备的技能。\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简单点说,研究的范式即发现研究难题,提出观点和假设,搜集证据和论证。\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发现研究难题。作为博士研究生,我们的课题往往是在入学的时候就定好了,也就是说研究问题已经有了,它可能是研究某个癌细胞代谢通路,探索某种现象的机制,或者是要设计和改造材料做应用性研究。第一件事一般都是阅读文献,从文献中去发现未满足的需求,矛盾,未理解的现象和尚未回答的问题。这一阶段,一般需要你去identify research gaps,看看别人都做过哪些,没做过哪些,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何,哪些结论存在相互矛盾,哪些结论的证据不足等等。这些都是你的机会。\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提出观点和假设。观点和假设是你研究的切入点。提出它们的基础是大量文献的阅读并与同学、老板经过的多次讨论。有时候,观点可以是对既有认识的反对或者拓展,有时候,它也可以是全新的。当然,有理有据最重要。为了避免在进一步搜索文献和搜集数据时显露出毫无计划的盲目,你需要一个焦点,而这就是你的观点和假设。它们为你的下一步行动指明了方向。同样是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关系的例子,读过文献后,你可以假设是幽门螺旋杆菌诱导产生了某种炎症因子促进了正常细胞向癌细胞的转化。那么后续你可能就可以着眼于发现这种炎症因子,有的放矢。\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搜集证据和论证。研究论证的核心构架是,你用来支持观点的理由应该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搜集证据要有重心和方向,博士的时间并不长,没有太多供你挥霍。搜集证据和提出的观点、假设之间应该是互动的,因为数据可能支持你的假设,也可能迫使你放弃或更改原先的假设。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常回过头来审视原先的假设,发现偏离的路线就迅速修正,确保研究工作高效进行。比如说,你发现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分泌的某种毒素直接诱导了正常细胞的癌变,那么你之前关于炎症因子的假设就需要修正。\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以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难点在于实际操作,仅一个research gap就可能让你头疼上好久。但在我看来,这也正是博士的价值所在,前提是你能在四五年期间反复实践摸索这个研究模式。我在毕业那一刻感到欣喜的不是拿到了博士学位,而是突然发现,我完全懂得如何独立做研究了。我想这才是博士真正需要的,独立研究。\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接下去便是说到推广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博士毕业后接着做研究工作,但庆幸的是,发现问题-假设-搜集证据-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几乎可以应用到每一类工作当中。博士教给你的应该是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在乎具体的问题是什么。比如说,你要去创业,做一个产品,那么这就是你的研究问题。通过做调研,分析市场里的那个未被满足的需求,identify gaps。之后你需要设计开发产品--即观点和假设,然后去营销推广,发现你的产品不为市场所接受,返回来,放弃或更改你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你之前做研究的能力,搜集和利用各类资源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再比如说咨询行业。如果你读过类似麦肯锡工作法的书,就会发现,他们所倡导的和引以为豪的工作方法跟我们博士期间做研究的也没有太大差别。首先根据客户的要求提出问题和假设,然后进一步去搜集市场和客户公司产品数据,反复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综上,研究的能力是通用的,你只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做一些适应性的修正。而对于多数的我们而言,到毕业之时也未必能明白,更不用说在博士期间刻意训练自己。在这里,我还是推荐时不时读一读The Craft of Research,并把它升华到一种通用的方法。&,&updated&:new Date(&T13:05:2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3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05:2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33},&&:{&title&:&学术到咨询的距离&,&author&:&li-jing-he&,&content&:&\u003Cp\u003E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博士的围城\&\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十九篇文章。之前我写过几篇找工作的文章,包括\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refer=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走自己的路——谈博士的职业选择\& class=\&\&\u003E走自己的路——谈博士的职业选择\u003C\u002Fa\u003E; \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refer=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离开学术圈,博士的简历该怎么写\& class=\&\&\u003E离开学术圈,博士的简历该怎么写\u003C\u002Fa\u003E; \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refer=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博士,你大胆的去实习\& class=\&\&\u003E博士,你大胆的去实习\u003C\u002Fa\u003E。这一篇来说一个具体的,关于从学术转行到咨询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不太喜欢透露个人信息,只简单说一下背景,我是在香港获得的博士学位,目前就职于一家Vault排名前十的战略咨询公司,专注生物医药行业。在所有博士转行的可行道路中,咨询是这几年很多人都希望去尝试的一条道路。一方面当然和薪水有关,另一方面转行咨询大多数情况下通用于所有的博士,至少看似是个“万精油”的选择。\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看似适合所有人的咨询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我会建议大家在考虑咨询前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期计划,以免错爱。和拿着科研经费花完为止的实验室截然不同,咨询公司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其本身有清晰完整的套路来解决自己所会涉猎的生意。这里面必然是光鲜与辛酸并存。而作为其员工的生活也会和实验室迥异。前麦肯锡雇员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The McKinsey Way》,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如果希望了解咨询行业的生活和操作模式,可以读一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的来说,确定咨询之前,还是要端正态度。其实咨询工作时间长,所以前面几年很难算是一个时薪高的工作。所以想要进入咨询行业并坚持下去的话,还是需要对商业很感兴趣,或者今后希望长期从事商业为上。咨询对于大多数金融、商业公司和创业机会都是很好的入口,但是对学术界就不可逆了。再者,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大多会咨询金融商业公司一起上,不过长远来看这几条道路的走向还是很不一样,给自己带来的技能和思维上的影响也截然不同,需要慎重选择。最后,作为博士,在具体咨询公司和职位的选择上还是和本科生和硕士生有一些不同,具体我会在后面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清楚了要走咨询,那么就开始从学术往咨询转弯,主要来说就是要做好三点,选做一点:1)充分准备相关经历;2)精心准备简历,有针对性广撒网;3)多练习case interview;4)Network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充分准备相关经历\u003C\u002Fb\u003E。这两年竞争越发激烈,完全没有咨询或者商业相关经历进入咨询公司也变得越来越难。所以,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最好一年以上)来准备进入咨询行业应该是比较理想的。Experience中实习自然是首选。但是由于博士生的特殊性,实习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之前我也给出了一些我的建议(可以参考\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refer=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博士,你大胆的去实习\& class=\&\&\u003E博士,你大胆的去实习\u003C\u002Fa\u003E)。如果实在无法实习,参加学校的consulting club也是一个主流的选择。另外,参加创业项目\u002F比赛也是绝对的加分项,我当时参加创业比赛的经历完全抵用了一个实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精细准备简历,有针对性广撒网\u003C\u002Fb\u003E。经历再好,也看怎么说。之前\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refer=boshideweiche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离开学术圈,博士的简历该怎么写\& class=\&\&\u003E离开学术圈,博士的简历该怎么写\u003C\u002Fa\u003E一文,对于简历的准备已经写的比较多了。总的来说,就是尽量降低简历的学术味道,发表文章列表什么的实在不太需要,相关经历的叙述则要作为重点突出,实在没有咨询经历,一定要突出自己在商业上下的功夫(去Coursera上面学一些课程也是很好的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写好简历后,广撒网当然是必要的。刚开始选择咨询公司简单粗暴就好,打开当年Vault排名从上到下。大多数全球咨询公司都有较为完善的培训和内部资料系统,的确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平台。(\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rankings-reviews\u002Fcompany-rankings\u002Fconsulting\u002Fvault-consulting-50.aspx?pg=2\&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2017年Vault排名\&\u003E2017年Vault排名\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也不要只看排名,其实还有很多行业内知名度很高的公司值得考虑。尤其是医疗,金融,汽车等等“水很深”的领域,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很多时候更加重要。这其实也是博士和本科生最大的不同之一。博士们可以考虑从自己专业出发去寻找专注行业的咨询公司或者职位,把从generalist到specialist的时间省下来。因此,关注一些特定行业或者专长的咨询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多练习case interview\u003C\u002Fb\u003E。case interview是咨询公司面试的一大特色,这里的case分小case和大case,都是一个模拟的商业情境问题,是短时间内判断一个人商业思维能力的惯用测试方法。关于case study,其实市面上有很多相关的材料,像Case in Point, Case Interview Secrets还有各大名校consulting club的资料。公众号上一搜都是,并不难找,主要是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主要的套路才是关键。\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小的case大多都是类似估计market size的题目,比方说著名的一架波音747里可以放下多少个高尔夫球。这里我再随便举几个例子,比方说上海一共有几家便利店?南京西路上每天开过多少辆车?上海一天有多少人去看电影?等等。其实小case在我们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做多了以后还挺上瘾。相对来说方法是比较固定的,思路远比答案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case情况要复杂一点,毕竟和公司以及面试官个人特点有很大关系,所以学习套路和忘记套路一样重要。如果因为客户抛了一个非常规的问题就汗流浃背,岂不是对不起自己乙方的称号。总体思路上还是要先了解case需要解决问题的类型,而不是一上来就revenue,profit。然后,在面试过程中,主动和面试官进行恰当的互动,也给自己恰当的保留思考时间,比方说可以主动向面试官请求半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再作答。好的回答远比快的回答来得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case之外,咨询公司的面试一定会问behaviour问题。这个你说准备也很难准备,但是诀窍确实是有的。首先还是要对自己的简历足够的熟悉,对每一个经历可能会被问到的细节心中有数。有一些常规的问题,可以提前准备,将其富有个人特色。比方说“你为什么要转行?”“你为什么要做咨询?”“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这种非常经典的题目,不要随便回答,或者套用网上的“标准答案”。毕竟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只有越真实才越打动人。这里也是博士们最能够展现自己的地方了,自己的专业可能对未来的工作有什么帮助,自己的经历带给了自己什么的品质,都是别人并不常听到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处友情提醒,千万不要在面试的时候抱怨学术生活,一句话都不要。首先,没有人喜欢爱抱怨的同事。其次,对方很可能根本不懂得学术,学术很苦完全无法让对方产生共鸣。其三,多抱怨一分钟学术,你介绍自己进入咨询的时间也就少了一分钟,不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Networking。每个人性格不同,说到networking,重要性评分应该是0到10分不等。所以,这个还是一个依照自己性格决定的事情。像我,前一版完全把这点给忘了写了。不过,networking也分两种,一种纯粹就是认识圈中人,了解圈中事,这个还是很必要的。建议大家最好在开始准备简历之前就开始做这件事情。至于那些传说般吃顿饭就找到个工作的故事,听一听就好,适合自己就做,不适合自己也无需难为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就和拿到博士入取通知书不等于博士毕业,进入咨询公司也不等于未来就一片光明。作为职场新人,后面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但是准备还是要有的。不过至少从学术转进咨询的我对于这个选择还是毫无遗憾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说一点我对咨询行业的看法。总体来说,我非常看好未来20年咨询行业的发展,但不代表我看好每家咨询公司的未来发展。随着中国的转型升级,整个商业世界分工会更加细致,精细化的产品必然需要更精细化的服务,更深入的思考,以及更加个性化定制的战略。我相信今后各式各样的咨询服务只会越来越多,分工也会更加细致。而分工细致往往意味着在某个领域长期坚守的人的机会就更大。因此,无论是在整个商业界还是在咨询界,对博士的需求大概率都会上升。于是,选择做一个懂商业的博士,一定会让自己的路子走的宽广很多。\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声明:本文全部内容都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作者就职公司无关)\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0:54: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1,&likeCount&:7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8:54:4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1,&likesCount&:71},&&:{&title&:&小心博士期间的那些甜蜜陷阱&,&author&:&qiumu88&,&content&:&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博士的围城\&\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二十篇文章。\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何谓甜蜜的陷阱?就是那些看似美好幸福舒适的事情,实际上却可能是给你未来挖好的坑。这里谈谈我见过的两种现象,其中便可能隐藏着甜蜜的陷阱:一是实验室的同质化现象;二是博士期间在大牛实验室发过 CNS等高影响因子的文章,独立后却鲜有作为的现象。\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实验室的同质化现象是一种从众心理,就好像是你进入到了一锅粥里,煮着煮着就浑然一体了。在我们系里,几乎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是自己形成小团体,与其他实验室几乎没有交叉;有的是每天中午才开始做事情,然后熬夜到很晚;有的懒散松懈,有的刻苦勤奋,有的喜欢高调的竞争,有的喜欢默默的耕耘。风格的独特,让你每次提起某个实验室的的某个人的时候,就会说“哦,他们实验室就是这样”。而神奇的是,即便每年都有新生进来,风格依然保持一致,让人都要有种错觉--难道是因为人以群居,物以类聚?实际上,这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周围的环境影响着你,而你也为了融入实验室的环境而有意无意的被同化着。实验室风气好的情况下你是幸运的。不好的情况下,比如说,有的实验室比较闲散,老板又放养,每天随意看看文献,聊聊足球股票,做一两个实验,晚上出去聚个餐,生活如此美好。一开始你可能是拒绝的,但久而久之,也沉醉不知归路。问题是四五年后,拿什么样的研究结果毕业,又拿什么样的履历去找工作?再比如说,周围的人都是实验只做一次不重复,看到别人每次汇报时都有很多进展,索性你也就不重复实验了。实验进展快固然美好,但可重复性才是研究的永恒主题,经不起推敲的结果还可能让你背上造假的嫌疑。类似的例子很多,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会注意到这种长时间潜移默化后的改变。\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这些潜在的陷阱会因为其甜蜜的一面而被忽视。我们人类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而趋利更多的时候是眼前的“利”。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甜蜜陷阱?首先还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兴趣有时候并非是个很好的目的,因为在其不够强烈的情况下,很容易迷失。你总需要有一些更实际点的小目标,比如说先发个 CNS 论文。虽然功利,但也不失为一种动力。在这过程中,你可能就学会了如何像 CNS 文章那样对数据严格要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让自己的研究逻辑更清晰。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目标,那么实际点的,想想毕业后如何找工作,你需要在博士期间做哪些才能让你毕业后可以找到趁心的工作。这里可以从写一份个人简历开始,去 LinkedIn上看看你心仪的工作岗位上的人简历如何,给自己定一些目标。试着想象下四五年后拿着份单薄的简历到处碰壁的情景,给自己一点危机感。读博士,也是学一个独立,独立思考,独立科研。\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另一种现象则是我们茶余饭后会谈到的,某某某在博士期间发了 CNS,风光无限,结果出去做了几年博士后,再没有多少产出。这样的事情大多发生在牛人的实验室里。一方面,牛人可能人脉广,发论文容易。举例如 PNAS,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话几乎是随便发,这就是我们经常在 PNAS 上看到很多灌水文章的原因。另一方面,老板特别聪明特别强势。他有很多的想法,也知道该怎么去实现,还知道哪些是可以发 CNS 的。所以他的实验室就如同流水线,给每个学生分配好相应的任务,然后按部就班的做好一二三四五六七,然后等着发 CNS 论文。这样人手一篇 CNS 文章的实验室还真不少,没有见过也总有听过。举一两个我见过和听过的例子,nature 新出子刊不久,但影响因子已经上来了,某教授于是集合几个合作者,分析得出该子刊喜欢干细胞类型的研究,于是即刻分配好任务,第一部分我来,第二部分你做,最后部分让他搞定,于是一篇 CNS 论文出炉了。学生只需要好好听话好好干,CNS 是保证给你的。又比如说,做蛋白结晶,先搞出一堆的蛋白,然后每个学生分配几个,有的专做蛋白表达,有的专做电镜,看哪个做出来了再来写相应的故事,也是可以批量制造 CNS。\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如果你有幸在这样的实验室里,那么恭喜你,因为CNS 文章确实可以帮助你很多。但为了个人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警惕这里面的弊端。流水线式的科研,不容易看到全局,也较难得到独立科研的训练。课题是导师想好的,每一部分的实验是他安排的,遇到问题可能也是他给的解决方案,那么博士生也就失去了训练的机会。必须承认的是,这些导师自己真的很有实力,也知道科研的套路。因此,如何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独立科研的方法便是核心。如果你只是流水线上的某一个环节,那么跟其他的人好好了解、合作。凡事多问个为什么,多思考下是否有其他的选择。如果在你毕业的时候,能够手握 CNS,又懂得如何寻找课题,如何独立完成课题,那么相信你的未来一片光明。&,&updated&:new Date(&T13:13:5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1,&likeCount&:34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13:5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1,&likesCount&:342},&&:{&title&:&如何在读博期间保持一个好心态&,&author&:&li-jing-he&,&content&:&\u003Cp\u003E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二十一篇文章。这一次,我们来说一说情绪管理。这类问题在知乎上不少,我也认真回想了一下,把我的一些想法记录在这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人可以时时刻刻都是开心。但如果没有办法熬过这十之八九,那么十之一二的喜悦怕是也没有了那份趣味。读博是一个不如意事特别多的过程,因此,有预备性的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让自己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好心态,对于顺利完成学业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我把管理情绪分为日常管理和危机管理。日常管理既有立刻见效的,也有塑造强大内心的。如果平时有相对理想稳定的情绪管理模式,那么危机来临的概率也会相对比较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日常情绪管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b\u003E做一个有思想的独立的成熟的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博士的研究在乎的是学术的成熟,但是思想成熟与否却往往决定了自己幸福的程度。这大抵是统领所有方法的核心。当有了自己完整的思考方式和处事方法,就会在平时的生活中间逐步给自己设计降低风险的保障,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比方说,很多同学在毕业前2-3月边写论文边思考找工作的问题,难免感觉压力陡增,身心疲惫。如果把找工作这件事融合到自己人生的布局中去,早一点开始落子,到写论文时候便能够有更多的从容。多思考,多准备,多储备,自然能够让自己在危机来临时有更多的应对思路和方法,这也是降低自己正面危机的最佳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独立则是自由的基础。实验独立,从此你不用在“求爷爷拜奶奶”;经济独立,从此生活过得好坏都是自己谋划(感谢国家终于认识到给博士生补贴太少);思想独立,从此不再会抱怨别人害了自己。独立的过程也许辛苦,但是当自由的洒脱到来时,一切都是值得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b\u003E多次少量的拓展自己的舒适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长到20多岁,大家都会张口就说,我不会变了。这里不想变的就是自己的舒适区。我们来读博,自然就是来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从而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的,这也是为什么读博挑战的来源。如果只是做常规实验,是很舒服,但是也就失去了创新,失去了求知的过程。所以,日常管理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时刻保持打破舒适区的意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舒适区越宽广的人,再次遭遇冲击性打击和创伤的可能性也就相对较小。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第一次被拒稿的时候和第十次被拒稿的时候,内心起伏真的是很不一样的。不过,人都不是天生喜欢非舒适区的,所以多次少量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点其实在找工作过程中间也是很有用的。比方说我记得我读博的时候学校每年都会有拍摄职业照的机会,我想也没想就报了名,结果拍照前两天才发现衣柜里面只有T恤和牛仔裤!最终拍出来的照片我也应该不会让任何人再看到了。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比较早的“不舒服”,才给了我足够多的时间去调整去改善,经过一年多的两三次迭代,现在我的Linkedin照片看起来就顺眼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b\u003E培养研究之外的兴趣\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当然理想的状态就是研究就是自己的核心兴趣,这样的synergy一定是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这么幸运的做到这一点。如果研究不是自己的头号兴趣,那么把自己的头号兴趣和研究的时间搭配起来,也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实际例子中,我们会看到不少博士喜欢摄影,做饭,登山,都是很好的选择。像我就会选择长时间的运动或者读书,以及每年定期的旅行来作为释压的渠道。当然,还有写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算不是兴趣,时不时放松自己的大脑也是很有必要的。《学习之道》一书中提到过3B方法:睡觉(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定期运用3B方法,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b\u003E做一个更“可爱“的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也许大家和我一样喜欢电视剧《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但是如果生活中间真的有一个Sheldon,想都不用想也知道那个实验室的要对他进行怎样的吐槽和攻击。由于学术世界确实对博士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要求,也有超乎一般工作场合的宽容,使得不少博士生确实有没有必要去做一个“虚伪”的社会人的观念。但是,我觉得这个真的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做一个值得让人信赖,让人愿意与之合作的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一种魅力和能力,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更是长期磨练出来的技能。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要去学会拍马屁,要去做假,要去送礼,相反,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能力去识别各种向我们涌来的人和情绪,有能力很快的筛选出积极与消极,虚伪与真诚,并选择出我们愿意长期合作的对象。做一个更“可爱”的人,能够让我们的周围环绕更多积极的情绪,也能帮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吵和是非。一个有能力向外输出积极信号的人,总是更容易吸收到和召唤到积极的信号。是一个能够帮我们很好的避免负面情绪的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b\u003E适当适时宣泄情绪\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我读博的时候,经常和前辈后辈们聊天,大家聚到一起,不许说谁要发文章了,只说最近实验室有什么值得吐槽的事情。偶尔来一两次这样的交流一方面可以集中的把内心的负面情绪一扫而空,另一方面说不定也能得到其他人的建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聊完也可以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记得那时候我常说的话就是:我前段时间真的很想退学!\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2)危机情绪管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时做的再好,有些大的冲击也可能会让自己手足无措。如果真的发现自己情绪陷入了超过两周的烦躁或者低落的状态,还是应该开始考虑向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一般会对一个成年人造成超过两周困扰的情绪,大抵已经是一个对自己三观造成比较大冲击或者在自己舒适区内没有答案的事件,如果自己帮不了自己,那么我们就需要别人来帮忙了。我虽是个心理学爱好者,但并不是专业从业人员,这里也没有办法给出专业的建议。更详细的建议大家可以看相关的解答,而且现在国内外的大学基本都设有类似心理咨询室的部门,很多学校还是做的很好的,值得信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实在到了影响自己生活的程度,可以考虑给自己一个长时间的调整时间,例如休学一个学期等,并完全换一个舒适的环境重新调整自己的节奏。很多情况下,换环境也是疏通心理障碍的一个理想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个人的读博情况大相径庭,建议终归只是建议。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方法,也欢迎留言讨论。希望这些想法对大家有点帮助,愿大家读博好心态十之八九。\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9:48:1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1,&likeCount&:7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48:1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1,&likesCount&:76},&&:{&title&:&如何应对老板们的那些天花乱坠的想法&,&author&:&qiumu88&,&content&:&\u003Cp\u003E(这是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shideweicheng\&\u003E《博士的围城》\u003C\u002Fa\u003E的第二十二篇文章。我们写这个专栏是抱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想法,如果你觉得有一点帮助,不妨推荐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们。受自身专业的局限,文章内容偏向理工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心里的景象是这样的:一群匍匐前进的人,嘴里念叨着“踩坑,踩坑,踩完了一个坑还有下一个坑”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博士期间时不时会有这么一个令人发虚的场景:老板出去开会回来,兴高采烈的告诉你,我有好多 good ideas,我们要做这要做那,个个都可能是 CNS 级别的研究发现。因为这意味着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你可能要围绕着这些非常 fancy 的想法贡献青春和汗水。有好的想法对科研是必要的,但太多太美好的想法却可能成为你博士路上的绊脚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情况下,老板们天花乱坠的想法真的只是天花乱坠。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老板们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士申请面试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