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习只依赖老师,而不能自觉学习的同学,你想对他说的谚语是

当前位置: >>
中学生学习方法(2)
中学生学习方法 序言 1 第一章 来自中学生的学习问题 2 怎样看课外书最有效? 2 怎样记课堂笔记? 2 如何提高课内 45 分钟的学习效果? 抽不出时间预复习怎么办? 3 考试屡遭失败后,怎样恢复信心? 成绩不好时该如何鼓励自己? 3 怎样培养不喜欢学科的兴趣? 4 向老师问问题有什么好方法呢?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 4 如何才能适应老师呢? 5 为什么我记忆的速度越来越慢? 该怎么样制订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一心不可两用 5 有效利用时间 6 如何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6 为什么思想不能集中 7 克服开小差 7 集中精神 7 克服贪玩的习性 8 有压力就会有动力 : 8 合理的书信往来 8 培养自觉性 9 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9 坚持做卡片摘记 9 安静有序的晚自修 10 爱看精彩杂志 10 时间不够用 11 有效学习 11 来自中学生的学习问题 12 第二章 什么是学习 12 学习是艰苦与快乐的统一 12 学习是封闭与开放的统一 13 学习是合作与竞争的统一 13 学习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13 创新学习法 14 现代的学习方法 15 学习就是创造 15 近代学习方法的发展 15 学习就是发现 15 古代的接受法 16 什么是学习 163 345 5 古代的人说:学习就是读书 16 第三章 影响学习的因素 17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17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的影响 17 良好的个性是有效学习的内在要素 18 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 18 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 19 富有个性的名人学习方法 19 高考状元共有的学习经验 20 陈春仙给予我们的启示 20 养成勤学的习惯行为 20 “苦”与“辣”都可变成学习的动力 21 “酸酒”变“甜酿” 21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2 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 22 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23 学习的动机有哪些 23 常用的思维方法 24 思维能力的自我训练 24 优良的思维品质 25 每个人的思维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25 思维是学习的核心 26 发挥迁移的威力 26 常用的记忆方法 27 提高记忆效果应遵循的原则 27 记忆对学习的影响 27 掌握学习技能,该注意什么? 28 掌握学习技能非常重要 28 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 29 学习的认知控制系统 29 学习的操作系统 29 知识学习的动力系统 30 知识的应用 31 知识的巩固 31 知识的领会 32 影响学习的因素 32 第四章 观念与学习方法 33 收集信息的过程可采用的读书法 33 中学生如何获得信息呢? 33 信息革命下的学习观 34 信息革命下的学习革命 34 做学习的主人 35 一些片面的观点 35 学会求知非常重要 35 学习要革命 36 旧观念依然存在 36 第五章 态度与学习方法 37 读书是一种孤独的享受 37 选择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38 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操作方法 38 态度与成功 39 积极态度的维持离不开恒心 39 要钻进去还要做到学贵有练 40 要有兴趣必须“钻进去” 40 有了兴趣就会有积极的态度 41 是追求 是愿望 是责任 是义务 41 正确的学习态度 42 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42 学习态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43 第六章 经验与学习方法 43 培根论读书 43 鲁迅读书杂谈 44 鲁迅读书法 44 苏步青主张多读、精读 45 茅盾主张读书要入迷 45 陶行知主张活读活用 46 朱自清主张力戒浮躁 46 邹韬奋的宝塔式读书法 47 林语堂随缘读书 47 爱因斯坦的学习经验 48 出入法 48 冷热法 49 博精法 49 第七章 习惯与学习方法 49 认真预习的习惯 49 专心听课的习惯 50 及时复习的习惯 50 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1 练后反思的习惯 51 积极应考的习惯 52 阅读自学习惯 52 观察的习惯 53 切磋琢磨的习惯 53 总结归纳的习惯 53 预习的一些具体方法 53 循环复习法 54 比较分析法 55 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 55 尝试回忆自我检测法 55 小结复习法 56 总结复习法 56 第八章 一般学习方法 57 喜欢的方法不等于有效的方法 57 四轮学习法 57 超级学习法 58 快速阅读法 58 快速学习法 59 善于运用具体化策略 59 学法体系 60 目标学习法 60 问题学习法 61 矛盾学习法 62 归纳学习法 62 速记学习法(一) 63 速记学习法(二) 64 速记学习法(三) 64 速记学习法(四) 64 反思学习法 65 合作学习法 65 循序渐进法 65 持续发展法 66 第九章 学科学习方法 66 如何学好语文 66 注重听说读写 英语迎刃而解 67 八环节学习方法 68 四大要素学习法 68 数学的空降学习法 68 究竞哪门课最重要 69 想看课外书又怕浪费时间怎么办 70 发散思维如何操作 70 觉得老师讲课快怎么办 70 学英语吃力怎么回事 71 对英语不感兴趣怎么办 71 英语成绩不能提高怎么办 71 怎样锻炼口语 72 英语越做越不想做如何办 72 学理科有没有要诀 72 如何改进数理化学习方法 72 如何做理化的预复习 73 错题集有什么好处 73 订正不出作业怎么办 73 理科记多还是理解多 74 怎样才能不忘做过的题型 74 学好政、史、地,关键是什么? 读不进去政治怎么办 74 不会做地理题是什么原因 75 第十章 课外学习方法 75 课外学习有哪些 75 常看课外读物的好处 76 如何选择课外读物 77 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 30 部读物 泛读法 78 通读法 79 质疑法 79 在听中学 80 在看中学 80 在活动中学 81 在做中学 81 第十一章 研究性学习方法 82 研究性学习特点 82 研究性学习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调查法 83 文献法 84 实验法 84 观察法 84 统计分析法 85 情境探讨法 85 功能分析法 85 叙述研究法 85 应学到什么 86 第十二章 学习风格与学习方法 86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86 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区别 87 学优生的学习方法 87 学困生的学习方法 87 学习时间的偏爱 88 记忆风格――趋异与趋同 88 思维风格 89 解决问题的风格――沉思与冲动 性别与学习风格 89 胡丞懿同学的一点体会 90 茶花仙子与外语特长 90 参考文献: 9174778289序言 教育与文化可以说是同步诞生和发展的,而学习方法也几乎是有了教育就客观地存在着 了。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则更具有其独特的重要作用。素质 教育的全面推行,凸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在这个时候,申屠待旦老师的这本书,给了 我们十分欣慰的感受。 申屠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学教育和教学的工作,在教书育人的流程中,对某些中学生学习 效果不佳的现象, 归纳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 ①观念陈旧; ②不喜欢学习; ③学习方法单一; ④不了解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⑤不善于利用别人的学习经验;⑥不了解掌握知识的科学过 程; ⑦没有预习、 复习、 积累知识等学习习惯; ⑧不懂得选择好书阅读; ⑨不善于从生活中、 实践中学习;⑩研究性学习能力差。申屠老师抓住非智力因素这根主线,对这些问题作了条 分缕析的探究。 本书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性。本书涉及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中学生和每一位中学教师经常碰 到的问题,读之,亲切感油然而生。本书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不是学习方法的简单罗列。它 立足于中学生的实际,以十大问题为解决的重心,细致入微地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对 策。书中提出要转变学习观念的新思路,总结出耳目一新的十大方法。提出学习不仅仅局限 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 二、通俗性。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主,按章节把十大问题分门别类,图文并茂,因 势利导,循循善诱。名言警句的引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书中将哲学、教育学、心理 学、生理学、文化学、学科学等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融合在对问题的解答案之中,避免了 枯燥繁琐的说教,显得生动活泼而饶有兴味。因此,本书不仅适合中学生,也适合学生家长 和学校教师阅读。 三、有效性。当今,中学生在学生人数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一群体有其自身的学习规 律。让每一个中学生成才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关系 到全民的整体素质。要掌握好科学知识,对中学生而言,科学的学习方法显得尤其重要。虽 然,大多数中学生都懂得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但是,并且不明白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最适合 自己特点的方法,并不明白要掌握学习方法首先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不少中学生买了一 些介绍学习方法用书之后,盲目照搬书中介绍的方法,特别是一些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虽 然它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全盘接受效果肯定不好。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对 于普通学生来说,尖子学生的很多学习方法并不适用。因此,要有好方法就要找准影响自己 学习效果的相关原因,同时还要了解学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适 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本书强调如何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味地 要求为纠正学习问题而纠正问题,而是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举一反三,以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申屠待旦老师是我的同事,一直勤于钻研,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向为人称道。他要我为本 书写一篇序言,我实在诚惶诚恐。但是我想,这本书一定能对中学生有所启发,这是他的最 大愿望,也是我的最大愿望。 张立楷 2003 年 1 月 18 日 第一章 来自中学生的学习问题 怎样看课外书最有效? 一、内容有所选择,以适合自己的阅读能力,要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为主。 二、时间上的安排,在课堂外阅读,时间上要有所控制。 三、必须有所思考,可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分析,也可写一点读后感。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程允升 怎样记课堂笔记? 我们不可能把老师上的内容都记下来,有时还会存在记和听的矛盾。当你记的时候,听 就跟不上,而集中精力听,记又完不成,但矛盾总归是有办法解决的。第一,把预习与听课 结合起来,当你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摘抄下重点与难点,在上课时只不过进行补充,把主要精 力放在听方面。第二,把听课与复习结合起来,在听课时必须紧跟老师的思维,或许你记下 的是几个词或符号,为了在今后不会遗忘,必须对笔记进行整理。可见,记笔记不一定从听 课开始,也不是老师所讲知识的照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古来不管何等大名鼎鼎的人物,凡是做学问不踏实,而穿凿附会之病者,几乎没有不闹 笑话的。――邓拓 如何提高课内 45 分钟的学习效果? 做好预习工作,知道听课的重点,对老师讲的开头、结尾、强调的部分,要使自己注意 力要高度集中,做好课堂笔记,课后进行必要的整理,积极思考,善于质疑。 只有把全副身心投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 学高峰。――邓小平 抽不出时间预复习怎么办? 有时作业多,来不及预复习,这时,可暂且放弃,但你也会有较空的时候,这时得补一 补,另外,预习也不一定就是明天上课的内容,今天才能预习,复习也一样,一般来说,可 以以时间段来确定,一天、一周、一个月后都得复习,也可以跟据内容来安排,一课、一单 元、一章节等为单位都行。从精力的分配上可分为粗细两种,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碎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考试屡遭失败后,怎样恢复信心? 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新开始,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是过去不够努力,那么就永 远和它分手;如果是方法不行就先过方法关,如果是基础不行,必须抓紧补上。不久就会改 变屡遭失败的局面,从而树立信心。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富兰克林 成绩不好时该如何鼓励自己? 如果你已尽了力,成绩仍不好,该如何鼓励自己呢? 第一、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明天。 第二、失败是成功之母,最后的胜利属于勤奋者 第三、失败的只是成绩,真正的失败是意志的失败 第四、失败中总结出经验、给你决心、给你勇气,给你希望。 如果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力量,除了幻想和神话,什么也创造不出来的。――高 尔基 怎样培养不喜欢学科的兴趣? 问一问感兴趣的同学,为什么感兴趣。也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不感兴趣。对比后归纳 出原因及对策,一般来说不感兴趣是因为你还没有感受到其魅力,或许是因为你在这方面成 绩差,基础不好。那么就得从基础补起,从成功中求得乐趣。 一个爱书的人, 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 一个良好的导师、 一个可爱的伴侣、 一个委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向老师问问题有什么好方法呢? (一)课间提问法――经过预习会遇到问题,在经过听课后仍未能搞懂,就可举手提问。 (二)课后提问法――上课时间紧,有时没有机会提问,那么就得在课后抓机会提问。 (三)计划提问法――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把不懂的地方集中起来,有计划地去问。 (四)该注意的几点:要问思路、问方法,问后多体会、多复习。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使得到正确答案,也未必受到大益。 所以学问二字, “问”放在“学”的下面。――谢觉哉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 有疑难问题总是懒得去问老师, 心想经过自己思考可以做出来, 可事实上这种机会很少, 到底要不要去问老师? 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很多,自己独立思考、向同学请教、直接去问老师,三种方法各有 优点,可结合使用,能自己独立解决当然好,但时间相对来说要多一些,只要时间较充裕, 应首选这种方法,有时可分几次去思考,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问同学比较方便,但有时对方 也比较忙, 不可能给你讲清解题思路, 有的只告诉你一个答案, 这不利于你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这一点来说问老师是最好的,但老师毕竟不能时刻和你在一起,所以要抓住机遇,善问者 会有较丰厚的收获。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刘向 如何才能适应老师呢? 每一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一个班同学那么多,老师的讲解不可能完全适合你的胃 口,这时不能因老师的原因就讨厌这门学科,可以和老师交换一下意见,可请任课老师给你 出谋划策,另外,想想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作一些调整,这样,会有所改变的。 一个人,无论自己以为有多少才华,有多少成就,这世界上总还有比他才华更高,成就 更大的。唯有虚心诚恳的不断学习,不使自己骄盈自满,才可以有更高的成就。――罗兰 为什么我记忆的速度越来越慢? 你自我感觉记忆效果不如以前,这不能表明你的记忆能力已在下降,因为你只有 16 岁。 导致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可能是因为记忆的内容比以前深了,难度本身加大,也可能你没有 掌握好记忆的方法,你过去或许以机械记忆为主,那时对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影响不大。如 今你必须培养自己理解记忆的良好习惯,同时,记忆最好的老师是重复,只有在理解的基础 上不断重复记忆,才会提高记忆的效果。 如果我一天不练钢琴,我就不知道自己弹的是什么样了;如果我两天不练琴,我就演奏 得像个初学的人一样,如果我三天不练琴,那就得向我的学生学了。――马克?吐温 该怎么样制订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分长期、中期、短期,一天的学习计划应属短期计划,它应该与长期、中期 计划相一致,如在某一时段学什么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一天的计划应针对当天的实 际情况,是对中期计划的局部调整,是对具体学习内容在有限时间中的科学安排,一天的计 划内容应少,一般不必写成书面形式,也不必用上很多时间,可以在睡觉前想一下,或在当 天早上考虑一下即可。 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苦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 弗里奇 一心不可两用 我这些天不知该怎么好?当拿出历史书时觉得该补化学,在做化学时又想到快点去读英 语,如何解决呢? 看来你有一种紧迫感,也有较强的求知欲,这首先得肯定,问题是如何科学的安排,我 们都知道一心不可两用,欲速则不达,心中要有一个打算,排出先后,只要能学进去的,都 是自己的。请记住:紧迫感不是坏事,但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太多的心理负担会影响学习效 果。 追两只兔子――将会一无所获――陀思妥耶夫斯基 有效利用时间 我常常把时间排得满满的, 但真正有效利用的只是小部分, 有时一节自修课只做几道题, 可以说,是否有计划对我来说一个样,对此不知怎么办? 你会花时间,会不断地做习题,敢于吃苦,如果能苦学加巧学结合起来,必定会有较大 的进步。 对你来说抓重点非常必要, 计划是必需的, 但你原先的计划需改进, 时间可减少点, 留一点时间去活动一下。题目也得有所选择,要牢牢抓住典型题目,哪怕一节课做一道题, 只要去深深地去体味它,思考它,记住它,今后如能举一反三,这比粗做十道题还强。请试 试看。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夸美纽斯 如何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一)认识到保证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意义 注意力是智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 有意记忆的效果比无意记忆的效果好, 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有效听课、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二)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方法 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因为,对感兴趣的东西,很自然会觉得有吸引力,就自然会保持注 意力的高度集中,而兴趣产生于需要。因此,要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使自己 有较强的求知欲,那么,对不感兴趣的东西,除了去努力培养兴趣外,关键是发挥意志力的 作用。另外,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再次,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 情感,平时不要小看文体活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 好。――歌德 为什么思想不能集中 在礼拜天,即使我想去做一点作业,但思想总不能集中,这是为什么? 在礼拜天,休息一下理所当然,但应该有前提,也有一个时间问题、方法问题。有的人 在平常就盼它,盼到了它就无约束地拼命玩,比如用较多的时间看电视连续剧,到电脑游戏 厅就废寝忘食,这是不可取的,实际上礼拜天是最好的预复习时间,如果完成了此工作,也 可看看电视,但不能是连续剧,而是新闻、文体节目;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这样,才 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矛盾,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你在休息天做作业思想集中不起来, 这是因为你心不在焉,理智告诉你应看点书,心里却向往着外面丰富的世界,如果这样就先 玩个够,再回来看点书,但这不能成为你的努力方向。试想一下,如果你对学习有强烈的兴 趣,你会有这样的体验吗? 确定目标,即意味着为了达到目标必然要把自己逼进艰难困苦的境地中去;不能确定目 标,则意味着他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 ――德田虎雄 克服开小差 上课时我听了几分钟就要开小差,我该怎么克服它? 你对上课内容预习了吗?不预习就不知重点听什么,在听课时要求自己记笔记了吗?如 果要记好笔记,就会减少开小差的时间,在上课时能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发言吗?如 果能你就开不了小差。 一个人若是依循着某条轨道前进, 那总会在某处有个终点; 若是到处漫游, 则绝无尽头。 所以不能作无目标、无意义的旅行。――塞涅卡 集中精神 上课时精力无法集中,会经常走神,这是为什么? 你很可能上课目的性不够明确,有趣时能集中精力,无味时,就会走神。因此,首先得 做好预习工作,明确上课有许多该听的东西,听课时尽量做好笔记,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 甚至用批评的眼光去听课,找出老师讲课的缺点,上课时有一点压力未尝不可,当然,也需 要意志力的参与。 一个人,即使驾着的是一只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波涛 的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歌德 克服贪玩的习性 我知道学习要努力,但一有空就克制不住自己,常跑出去玩,有什么办法对付? 思想上已有求进步的理念,行动上又很难把握住自己,克服贪玩的习性需要多方面的努 力,当然合理的玩一下也有助于学习,而有“贪”字带头,就得有所控制,玩对你有较大的 诱惑力,你还没有觉得知识同样会有很大的诱惑力,如要发现它,就得从培养兴趣开始,当 你学习时就出现玩的情景,使你不安心又怎么办?这时也需要用意志克制自己,开始时有些 困难,你可以逐步努力,减少玩的次数、玩的时间,增加学习的时间。这时你也会觉得学习 有困难,没兴趣,有困难就要多求助老师与同学,从基础开始,有了努力就会有收获,有了 收获就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更大的进步,那时你就不会贪玩,你就更加爱学习。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 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陈景润 有压力就会有动力 : 我自控能力很差,想好了要做作业或看书的,因受外界影响又放弃原定的计划,对此我 该怎么办? 我们常说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易受外界影响除意志力原因外,我想你的目标可能不太明 确,也可以说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措施,没有一个限定的时间。压力不够,要求不严,自己也 觉得完不成任务无关大局,就这样放松自己,因此,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计划方案,给自己 一点压力,会有所改观。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合理的书信往来 该不该与同学有书信往来,保持通信最好的限度又是多少? 同学间的友谊的维系离不开书信的往来,更何况如今已是开放的年代,问题的关键是中 学生如何通信更有利于双方的成长,中学生的通信目的应该是为了发展纯洁的友谊,同时应 围绕中学生的中心任务,比如谈一些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学习方法方面的切磋,以及一些 互相鼓励的内容。从通信的次数来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同学往往在与同学的通信 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境地,认为写信必须是勤而多才显得朋友情深,其实不然,内容空洞的 信要少写,最好不写,同时,你也可以礼貌地向朋友建议应注意的方面。只要觉得写信有利 于学习与进步,可适当进行。如果把大快的时间花在写信上,把较多的心思用在发展朋友的 感情联络上,你会走入得不偿失的困境。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 培养自觉性 怎样培养自己的自觉性,改正陋习? 良好的习惯是个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我们又难免有一些陋习,要下决心改变它。努力 培养好习惯,要培养自觉悟性,就得清楚哪些方面该有自觉性,我想应包括德、智、体、美、 劳各方面的素质发展。发展素质从习惯开始,比如学习习惯包括自觉地去预习与复习,能积 极思考,不耻下问;行为习惯表现为能自觉地遵守纪律,能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反省,做 到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习惯的养成需要有坚强的意志,用它去克服陋习,用它 去重塑新的自我。播下的是习惯良种,收获的将是优秀品行。 理智教育的培养,可以使天性凶恶的程度减弱,或者甚至变成良善的人,因为人是可以 由赋予的人性,发展人类特性的。这好比把林间的野生植物移植在园庭中,经由园丁一番培 育,它会开鲜艳的花,结美味的果。――别林斯基 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目前, 我身上存在的最大缺点是懒, 意志力不强, 周围如果有人说话, 我会就参与其中, 该用什么方法改正? 对症才好下药,你已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这是改正的前提。能否改变“懒”和“爱说话” 的习性,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坚强的意志。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制力,时时提醒自己― ―如果不改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其次,要确定一个自己学习的榜样,努力学习他人的长 处。 另外, 还需要把学习安排得紧凑一点, 让自己有正事可做, 减少犯错的机会。 只要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有较大的改观。 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富兰克林 坚持做卡片摘记 如果弄一些小资料卡片放在口袋里,在休息时看看,行吗? 这是好方法,但愿成为你的好习惯。在收集资料时应有分类,比如,外语单词、诗词名 言、公式定理、政治历史、科技动态、青年博览等。用后放在一起,装订成册,到时还会有 用。 要记住,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做卡片摘记, 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 就要如获至宝, 准确地摘记下来。 天才就是勤奋, 知识在于积累。 这样, 卡片摘记积累多了, 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创造 出自己的作品来。――吴晗 安静有序的晚自修 在晚自修,有时题目做不出,总喜欢马上去问别人,憋在心里难受,我也知道这种习惯 不好,既影响别人学习,又破坏了班级的秩序,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一般情况下,安静有序的晚自修是学校加强纪律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鼓励学生独 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因此,首先得维护学校的纪律。但是,学习要 进步,好问是必要的。那么,又如何达到此目的呢?我想应安排好问问题的时间,掌握好问 问题的技巧, 你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 而且, 问问题也不能每道题不懂就马上去询问, 这样, 也会失去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晚自修时也不是说就完全不可以问,可以用笔头提问法, 这样也可以让被问的同学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另外,切记直截了当地问答案是万万不可取 的,最好问一些解题思路、技巧,效果会更佳。 至于在读书的时候,尤其对于必须精读的书籍,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 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总是要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邓拓 爱看精彩杂志 我特爱看一些精彩的杂志,每当遇到好杂志时,会情不自禁地看下去而顾不上其它,由 此也浪费了一些时间,您说这习惯应怎样改正呢? 爱看一些精彩的杂志,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本身是非常好的事 情,但俗话说“物极必反” ,好事也会变坏事,当看杂志入迷到不顾其它的时候,也会对你的 全面发展带来不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样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如 果要使自己全面发展就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薄弱之处, 更何况中学正是打基础的时候, 否则,会有偏科的危险。当然,自己的兴趣、特长也不要放弃。事实上,发展自己的爱好, 并不一定要用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因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效果特别好,会使自己 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时间不够用 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希望一天能有 48 小时,自己原本计划好的工作有时也无法完成, 我该怎么办? 对于一个有较强求知欲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时间非常紧张。记得鲁讯先生曾说过,时间 好比海绵上的水,只要去挤总会有的,但挤时间也要讲方法,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使自己做任何事都心中有数,这是经济地安排时间的首要条件,同时,要明确计划的实施过 程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已按计划行事,是否具有落实计划的具体措 施,如果计划未能按时完成,就得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如果是因主观上没有按计 划行事,或坚持了一段时间因缺乏坚强的意志而半途而废,那就得努力加强意志力的培养。 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那么,就得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因为计划的可行性是保证计划完 成的前提,而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影响能否完成计划的关键。如果做到了以上两点,又能采用 一些有效的科学方法,在一天 24 小时中达到过去要用 48 小时才能达到的学习效果也是可以 办到的。 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鲁迅 有效学习 一天中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多少?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作为学生除了休息等日常生活时间的支配外,其他时间都可用于 学习。一般来说,可以保证 10 小时左右,但有效学习时间应是一个变量,学习效果的高低也 会因人、因地、因时各有不同,如今,学生之间存在的竞争,是效率的竞争、方法的竞争。 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品行都会 影响学习的有效性,因此,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增加时间不是唯一的手段,最佳的方法是 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来自中学生的学习问题 在对待学习上,中学生有很多问题。有的是观念问题,有的是方法问题。中学生的学习 问题,莫过于如何发挥自己大脑潜在能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因此,影响学习效率 的动机、兴趣、意志、记忆、思维、时间、计划等等是问题的主要内容。 中学阶段,我觉得在第一年只要把成绩保持住,没必要下很大的功夫去争第一;到第二 年以后,再在原有基础上加把劲,这种认识正确吗? 这种认识不正确,在第一年不仅要把成绩保持住,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要提出更高 的要求。这是因为,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滞不前的想法不足取,更何况,第一也 是相对而言的,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即使你已经争得了班中第一,也没有理由自我满足, 中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好时机,一定不能放松自己。另外,还需要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学习成绩不代表一切。 任何一种对时间的点滴浪费,都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我们必须全速前进! ――茅以升 第二章 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艰苦与快乐的统一 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离不开艰苦的劳动,但它并非没有欢乐,特别在网络教育环境 中的学习,往往是在“做中学”展开的,我们能从中得到莫大的快乐。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 的学习,是我们通过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进行的,我们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新概念的提出, 知识重点的展开和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应用,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完成。在 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 。我们面对的认 知的材料也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粉笔板书和口头讲述,计算机形象友好的交互界面、逼真生动 的实验模拟、饶有兴致的游戏探索,使我们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学习积极 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学习是封闭与开放的统一 一方面,现在我国仍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主要在相对封闭的学校里 进行,学生获得信息主要来自书本和教师。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 狭小的教室空间和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 使其变成一种开放、 持久的学习, 更能适应学生 “终 身学习” 。这里的“知”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学校教科书和教师课堂讲授中涉及的人类积累的知 识。而 Internet 是一个超级知识库、资源库,其惊人的信息量以超文本方式组合在一起。网 络技术具有便捷的检索功能,可以进行快速的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有助于我们收集、利 用资料。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满足了我们的猎奇心理,为我们发散性思维、拓展性思维的 培养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显而易见,我们的问题单靠书本和教师往往不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即使教师凭借自身 渊博的知识暂时能够给予解答,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授之以鱼,不如 教之以渔” 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 , 现有的许多书本知识将在未来迅速变化的社会中 逐渐过时。 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既有独立创新精神,又善于向别人学 习的优秀人才。――江泽民 学习是合作与竞争的统一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习是在个人自主读书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 的一种活动。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的智能化环境,实现一对一的人机交互。教师可以利用 计算机网络提供交互式的主题材料,组织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学习,教师则可在教师工作站上 浏览学生自学的情况,并通过耳机与需要辅导的学生进行个别对话,解决当前有必要解决的 问题。在这种教学框架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异上起步,异步进入 学习状态。它有效地改变了以往班级授课中的“同班同步” ,达到“同班异步”的理想效果, 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始终接近与之相适应的“最近发展区” ,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 这种学习活动是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当今国际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创新。――江泽民 学习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学习的本质在于获得对主体而言是一种新颖的经验。这种 新经验或是现有的、或是未知的、或是需要探索的。创新离不开继承。但继承的目的是为了 创新,对当代人来说更需要的是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关键是善于质疑,质疑问难是探 求知识、 发现问题的开始。 而求异思维是创新性学习的核心, 表现为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 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打破常规,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而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 供的生动逼真的交互界面、广博深邃的知识信息为其提供了可能。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要跟上千变万化的形势,为对付未来 的挑战做好准备,我们就必须更有效地学习,必须改革学习方面一切落后的方法和内容。 如果把牛顿力学看成是至善至美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能出现。要在科学上有所建 树,就应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周培源 创新学习法 创新性学习是通过重建整体来促进思维的,因此它是以整体性思维为主导的,它反映了 综合分析的时代教育精神。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预期性和参与性。在学习上表现为 如下几方面。 (一)能有目的地学习。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 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二)能有选择地学习。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大量信息面前, 具有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三)能独创性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 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知识,能创造 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四)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具有自我认 识和调控的能力,能主动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或已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五)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前途和人生道路有美好的憧憬和丰富的想象力,并有实现理想的 愿望和责任感。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现代的学习方法 到了现代,由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确立,以及心理学与教育法的发展,学习方 法在近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重视学习者的心理、情感因素,用系统论与信息论 的观点分析学习,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另外,特别提倡学习者应该在生 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研究中学,这些学习方法的共性,就是认为学习是接 受与创新的统一,而创新是学习的灵魂。因此,创新学习法可以说是现代的学习方法。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拓荒者,永远是不败的。――武者小路实笃 学习就是创造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在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就是力量”有了新的认识。知 识的量并不是衡量其价值的唯一标准, 人们更关注知识的质,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 提出 的时代命题,认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信息是 无限的, 有关方法的知识、 创造精神、 实践能力应当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因此, 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而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新发现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近代学习方法的发展 近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仅仅采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自 然科学的发展,在学习上的首要变革就是观察法、实验法运用,而在观察与实验中离不开分 析与综合。因此归纳法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显示出它的价值,同样,也运用于学习过程中。归 纳法是近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家培根首创的。这一方法至今仍广泛运用。 学问是通过读书而取得的;但是,更重要的学问――了解世界,只有通过研究人,研究 所有不同类别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学习就是发现 到了近代,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 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懂一定科学知识的劳动者。这促使教育的内容、目的发生了改变,自然科 学大量进入课堂, “知识就是力量”就成了名言,传统的“私塾制”也不适用于人们接受教育 的需求。这样“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虽然,继承旧知识是学习的任务之一,但最推崇的 是新知识的发现,特别是自然规律的发现。 读书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读书是自欺欺人,只按书本办事是呆子。――培根 古代的接受法 古代的孔子总结出学、思、习、行四个环节的学习途径。学指的是多闻,多见,增加感 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注重思维活动,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习就是练习与复习,为了 巩固知识, 行就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落实到行动上。 孔子主张的学习方法对我们来说依旧可行。 但他所要求的内容与现在并不一样,现在学的内容更多了,我们要观察的现象不仅指社会现 象也包括自然现象。学习的手段更先进了,我们可以用望远镜去看遥远的天空,也可用显微 镜来观察微观世界。由于古代自然科学落后,孔子不可能提出近代才出现的实验法,现代流 行的研究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什么是学习 不同时代,人们对学习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身与社会的 发展,而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差异决定了学习内容的不同,内容 决定形式,不同的学习内容就要求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与之相适应。 古代的人说:学习就是读书 在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非常薄弱,这决定了教育传授的知识主要是涉及人与人、人与社 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学生接受这些知识也不是为了去改造自然,做官是读书的目的。 古人的学习实际上是接受前人的经验为主,因此,学习指的就是读书,而不是从现实中学, 从实验中学,从研究中学。 这是一种维持性学习,它强调的是培养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它的价值基础是预先给 定的,主要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它重视模仿继承、重新获取知识成果和积累信息的能力, 这不能说没有它的合理之处, 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不可少的。 但现在这种学习已不完全适应了。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堕烟雾。――李白 第三章 影响学习的因素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其中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一个纽带和 桥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班主任心理教育水平的高低 都制约着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班级中学习,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同时, 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我们要看到班集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大家要向高目标看齐,在竞争中不断地提高。 竞争能激发人的自尊心,竞争能调动人的潜能,竞争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 竞争有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素质,第一要善于合作;第二务必积极地参与竞争。 正像瘟疫一样,智慧的外表和愚鲁的神情都会互相传染的,所以人们必须留心他们的伙 伴。――莎士比亚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的影响 (一) 过分保护式的父母教养方式。 这种父母教养方式会使孩子依赖性太大, 难以适应社 会生活,心理脆弱,缺乏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水平差,束缚孩子的个性,影响孩子的心理 健康,影响孩子创新竞争的发展。包办代替的结果,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 过分干涉型父母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缺乏主见,遇事优柔寡断,缺乏 独立思考的能力, 心理上产生心情抑郁和焦虑。 在学习上表现死记硬背, 缺乏学习的灵活性, 缺乏思维的灵活性,事情变化往往适应不了。 (三)严厉惩罚式的父母教养方式。这种方式会使孩子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一种是 畏缩,胆怯、自卑和心理失调,另一种是暴躁、说谎、骂人、不讲理。这种孩子心理不平衡, 影响孩子学习中智力因素的发挥,影响学习成绩。 (四)正常的教养方式是温暖、理解、民主的教养方式。在人格上平等,善于听取孩子的 意见,使孩子可以申辩自己的观点,从小养成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使孩子 的心灵空间有广阔发展的天地。温暖、理解、民主的父母教养方式,使孩子善于思考,有主 见,富有想象力,能心平气和地吸取他人意见,发展自己,丰富自己。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中 即刻苦又灵活,善于和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交流。 才能最好在孤独中培养,品格最好在世界的汹涌波涛中形成。――歌德 良好的个性是有效学习的内在要素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固然受先天因素遗传、身体状况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后天的 培养和锻炼。后天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有意识地加强修身养性,另一个是受 环境与教育的熏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培养良好的个性。做事莽 撞、急躁、轻率是不少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之一。这种性格的学生在待人接物、处理问题时要 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如果只看到一点成功的可能就冒失地干起来,会招致失败;同时还要 加强自制力的训练,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学会抑制冲动,培养行为的谨慎性,在采取 行动前,多与家长、老师及信得过的人商量,要懂得“三思而后行” 。有一部分中学生由于从 小备受溺爱,因而缺乏独立性,遇事犹豫不决;或从小在家长严格管教下,形成循规蹈矩、 缺乏主见的性格缺陷。这部分中学生要摆脱依赖心理,在处事中提高自我决策能力,摆脱遇 事问别人的易受暗示的境况, 不断树立自强、 自立的信心与勇气, 做到遇事冷静、 敢于行动、 不怕失败。 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 得人生充满了和谐和光明。――罗兰 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 (一) 自然陶冶法。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皆有。同学们,当你平时心情不好的时候可在晚 饭后到你家附近的公园散散步,痛快地玩一玩,对改变你的不良的情绪肯定会有帮助。 (二)语言调节法。通过语言既可抑制人的愉快情绪,也可抑制做的忧愁与苦闷。即使不 出声的内部语言也能使人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一种情绪状态中转移到另一种能引 起其他情绪状态的事物上。 (四)思维转移法。 把思维活动从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上转移到另外的情绪状态中去, 从而摆脱消极的、不良的情绪的缠绕称为思维转移法。 (五)行动转移法。行动转移法是将某些情绪转化为行动的方法。 (六)意识调节法。意识调节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理智来克制感情,用理智来战胜感 情。 (七)心理释放法。不要压抑不良情绪,而是通过合适的渠道予以释放,这是调节与克服 人的不良情绪很有效的心理方法。 请用理智的液汁熄灭或减弱感情的火焰吧。――莎士比亚 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包含有:健全的个性、能与人融洽相处、生活上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 及学习上发挥高效率。要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调整好心理状态,做到下面几方面是非常重 要的。 第一,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对于不切实际的期望要有客观的分析。善于认识自我,对 自己的状态及能力心中要数。 第二,要放弃消极暗示。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学生们常常消极地谈论自己的准备情况和 在考试过程中的不良心态,这些只会使考生产生焦虑和气馁。 第三,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经常性地暗示自己: “我今天的心情很好,一定能记住 大量的知识,一定能解答许多难题。 ”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鬼谷子?本经阴符》 富有个性的名人学习方法 由于名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不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也表现出了不同于他人的 个性特征: 秦牧的牛嚼鲸吞法:秦牧认为阅读要做到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好比鲸吞食一样,如 果每天不吞食几万字的话,知识很难丰富起来,而精读好比牛嚼一样,特别对重要的知识要 反复钻研,细细品味。 培根的酿蜜学习法:他说我们不可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子中 抽丝;而应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种学习方法以特别强调对知识的分析、思考,勤加 工,只有这样才能像蜜蜂一样把“花粉”变成“蜂蜜” 。 华罗庚的薄厚互返法:他认为读书做学问要经过“从薄到厚” ,再到“从厚到薄”的学习 过程。 “从薄到厚”指的是在学习书本知识,要经过斟字酌句,不懂的环节加上注解,书也变 得更厚了。而“从厚到薄”指的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把握来 龙去脉,做到融会贯通,这时就会发现书似乎变薄了。 真正的自知,不仅要知道自己的限度和弱点,也要知道自己的可能性和力量。――李霁 野 高考状元共有的学习经验 虽然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不能普遍适用于每一个同学,但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学习经验有 哪些呢? (1)重视阅读:大量阅读名著,大量阅读报纸、杂志。他们认为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 和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学习英语也是大量阅读文章,这对提高语感,提高语法知识也颇有益 处。 (2)专心听讲勤思考: 状元们在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上课用心听讲, 课后把老 师布置的作业用心做好,多加思考。 (3)做习题的主人:不做习题的奴隶,这也是他们共同的学习方法。他们认为,做题不要 太多,要精要多思考,同一题型做几道找到了规律即可。高考状元中,尚未发现一名没完没 了地做题的同学。要使自己成为驾驭习题的人,要使做题为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服务。 (4)勤学加巧学: 学习要刻苦, 学习要勤奋, 这是颠扑不破的一条真理。 但是努力的目标, 努力的手段,努力途径是什么,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做到巧学,才不会成为题海的牺牲 者,溺水者。 我们平时说“勤学苦练” 。苦,并不是“傻”的意思,而是说,练功时,第一,不要怕苦; 第二,要苦思。――盖叫天 陈春仙给予我们的启示 1999 年全国高考浙江省文科状元陈春仙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她来自浙江义乌中学,家住 偏僻的农村,从她家到义乌县要坐二个多小时的汽车。她说: “我的智力非常一般,但我自己 比较懂事。我来自农村,从懂事开始就觉得爸爸、妈妈一直在辛勤地劳动,他们有空的时候 就给我讲过去的事情,非常苦,我听了心理非常的难过,可是我无法改变他们辛酸的过去, 但是我可以凭我掌握的知识改变他们的将来,所以我就憋着一股劲,不断地勉励自己。 ”这种 刻苦学习的精神就是状元们成功的秘诀。勤奋不一定出状元,而状元必须要勤奋。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养成勤学的习惯行为 人的智力是存在差异的,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发展特别高的人是极少数,智力发展水平非 常低的也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一般的, 学习要有所收获, 勤奋不可缺少。 宋朝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是勤奋学习的典范。范仲淹自幼丧父,母又改嫁。他十几岁时, 住在僧寺内,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粥,凝冻以后,用刀划成四快,早晚各取二快,每天就 吃两顿稀饭度日。他常常学到深夜,困倦了,就冷水洗洗脸继续苦读。 郭沫若说: “任何有成就的历史人物莫不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 考察对人类做出突出贡 献的人都有勤学的习惯,他们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本分,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拿起书就把 一切全忘了。 ”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曾这样总结他的伟大发现: “这个问题我大约 考虑了 20 年,而你却认为,坐着不动,五个戈比一行、五个戈比一行的写着,突然成功了。 事实并不是这样! ”他告诫人们: “什么样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苦”与“辣”都可变成学习的动力 苦,是一种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与甘相对应,是人所反感的味道之一,但绝大多数的 良药都是苦的,有病时非吃不可,所谓良药利于病。缺衣少食是一种艰苦的生活,但能磨练 人的意志,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要成就功名非苦不行,古人 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读书人应甘愿坐冷板凳,这是学 习上的苦。在学校生活没有像在家里那样安逸、自由,这也是一种苦,可哪一个望子成龙的 父母愿意把孩子留在家里享福而放弃上学的机会?可见,人要有所发展必须有吃苦的精神。 更何况知识是无限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要吸取知识,非苦不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 一句名言: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说的是辛苦与成就是成正比的。 辣,是一种刺激性的滋味,我们在吃姜、蒜、辣椒时有所体会。刺激有刺激的好处,能 够开胃,能够提神,可以说它是激发人的有效动力。学习中的“辣”指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挫 折与失败,它对你是一种“辣”的刺激,如果不甘心失败就得重新再来,把失败变成学习的 动力。可见,学习中有酸、甜、苦、辣,都可成为学习的动力。 何处跌跤何时起,起来重整跌时衣。――董必武 “酸酒”变“甜酿” 事实上,不是任何时间的学习都是快乐的,也不是任何学习的内容都是你感兴趣的,它 往往是一个酸甜苦辣的过程。 俗话说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意思是说面对别人的成就一方面是羡慕,另一方面又是 对自己的自我安慰。人人都有嫉妒心,过分的嫉妒,并且采用了不足取的手段是不应该的。 但如果把“嫉妒”的情感转变为不断进取的动力,自然是值得称道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学贵有酸”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 就分不出水平的高低, 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 俗话说 “山 外有山,楼外有楼” ,看见高山好楼,不免产生“酸意” ,但如果以之为目标,经过努力使理 想变成了现实,此时的酸酒就变成了甜酿。 汝不如人,则恭敬而求教,不可掩饰;人不如汝,则谦和而逊让,不可鄙薄逞长。―― 梁章钜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 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人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主动过程,当中学生把被动、消极的“要我 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时,这种转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增强学习兴趣,走向成功 的过程。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它是发展人的智力的重要心理条件,也影响一个人的 学习效率。只有当一个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时,学习积极性 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才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 我们从动机理论上说,如果你从小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学习的志向,说明你以自我实现 为动机, 属最高层次的内因性动机, 它所带来的作用必定最大, 对你的发展也最有利。 这样, 就不会因少了父母的奖励和惩罚、老师的表扬而无动力了,真正做到有没有老师与父母的影 响一个样了。因为父母的奖励和惩罚、老师的表扬属外因性动机,毕竟它的作用无法与内因 性动机相比。 增强有效学习的动力可以从推力、压力、拉力三个方面入手。为了父母、为了老师指是 一种拉力。拉力指外界对学习者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压力指客观现实对学习 者的要求,迫使其从事学习活动。而从失败中奋起才是压力的作用。许多成功者的成功并不 是一帆风顺的,有过失败,但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失败过,而在于在失败中吸取经 验教训,是失败后的奋起,直到成功。从这个角度上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失败给你的只 是眼泪与叹息,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从哲学上说,矛盾双方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 因此,失败后不能等待成功,那简直是守株待兔。真正的动力应该是内部的推动力。推力是 发自个体内心的学习愿望和需求, 它可以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 对学习的求知欲、 对未来的理想等产生。 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到胜利的欢喜;假使羊、如小鸡,他觉得胜 利的无聊。――鲁迅 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动机与学习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即高的动机水平能取得高的学业,高的学业成就也能 增强动机的水平。特别要注意一点,心理学家认为,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是有益的。良好 的动机对学生的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二)动机 越强,努力越大,热情越高。(三)具有学习动机的人更倾向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陶行知 学习的动机有哪些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 动力。动机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需要的特点来分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从 对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来分类: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来分类:近 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大小来分类:辅助性动机与 主导性动机;根据动机的产生特点分类:外因性动机和内因性动机。 我们应重点了解的是外因性动机和内因性动机。 因为我们要想培养自己的自我教育能力, 就必努力增加内因性动机。内因性动机是指主要由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好 奇心、兴趣、自我实现、自尊心、好胜心、上进心、责任心、荣誉感、义务感、理想等心理 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为推动人们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内在性动机。内因性动机的 推动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也较长。培养认知上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构成了探究 未知事物间相互关系的探索性和创造出新生事物的创造性的基础。外因性动机是指主要由外 在条件诱发而来的动机。父母的奖励和惩罚、老师的表扬、各种竞赛活动、同伴的赏识等。 一般情况下,外因性动机的推动力量较小,持续作用的时间也较短。 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古今对联集锦》 常用的思维方法 发散思维法――它是根据已有的某一点信息,然后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通过推测、 想象,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记忆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它可分流 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层次。 聚合思维法――又称求同思维。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 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目标思维法――确立目标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其目标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过程具有指向 性、层次性。 逆向思维法――它是目标思维的对应面,从目标点反推出条件、原因的思维方法。它也 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移植思维法――是指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仿生学是典型的事例。 联想思维法――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形象思维法――通过形象来进行思维的方法。它具有的形象性、感情性,是区别于抽象 思维的重要标志。 演绎思维法――它是从普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具体形式有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 理、选言推理等。 归纳思维法――它是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而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晁说之 思维能力的自我训练 想象、质疑、创新是发展思维能力所不可缺少的。 (一)想象训练:分想――把贮藏在大脑内部的形形色色的经验分离出一种或若干种加以 创造想象的方法。联想――在分想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对象赋予一种巧妙的关系,从而获 得新的形象。它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串想――就是按照某一种思路为轴心 将若干想象活动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有过程的并且是动态的想象活动。强调―― 通过“扩大”和“缩小”的方法,对强调内容大肆渲染,从而建立起一个特殊的形象。 (二)质疑训练:寻原因――事物间普遍存在着因果联系,养成每事必问的好习惯;破旧 立新――打破常规的禁锢,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找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掌握规律可用以指导个别。 (三)创新训练:广泛联想是基础,假想推测是条件,摆脱常规是关键。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优良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流畅度。这是思维品质在量上的特征。享有“发明大王”美名的爱迪生,他的思 维流畅度是高得惊人。 思维的广度。有人称之为立体思维。英国医学家、生理学家哈维,他把自然界的循环与 血液的循环相联系进行综合考虑,才提出血液在体内也是循环往复的大胆设想,最后用解剖 和实验作了证明。 思维的深度。马克思从商品入手,研究了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 最终马克思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阶级的关系展示在我们面前。 思维的独创度。 卢瑟福是一个独创度很高的物理学家, 他是著名物理学家汤姆逊的学生, 但他不迷信、不盲从,大胆地对他的导师汤姆逊提出的原子理论给予怀疑,在反复进行了 a 粒子实验后,他提出了原子模型理论。 思维的灵活性。又称思维的变通性,指人们善于组织多方面的知识、事实,根据事物发 展的变化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及时提出各种不同的思想、假设、办法和方案。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迅速地对外界剌激物作出反应。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服从严格的逻辑规则,做到前后呼应、清晰透 彻、有条不紊。 疑乃悟之父――魏源 每个人的思维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这是因为除每个人的天赋、气质、性格、文化素养等因素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 因,即人们从事的职业不同,我们常说“三句不离本行”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来说,运动员、 烹调师、杂技演员长于操作思维,电影的“编”“导”“演”长于蒙太奇思维,哲学家长于 、 、 哲学思维、理论思维、宏观思维,诗人长于形象思维、比喻思维,如此等等。即使在同一职 业中由于分工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思维特点,如在军人中,侦察兵的逻辑思维强,长于追溯 思维、辨伪思维,工程兵、航空兵的空间思维强,总之,职业是个体思维的一个重要决定因 素。另外,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抽象地思考问题总是以形象直感思维为基 础,进行形象思维又常常联系着抽象思维。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面是一丛牡 丹,牡丹花下还卧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猫。宰相吴正肃看后说: “这是一只正午的猫。 ”他是这 样解释的: “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 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如果是清晨的牡丹,花瓣应是收缩而湿润,猫的眼睛就是圆的 了。 ”这就是抽象的思考与形象的想象紧密地统一在思维过程中的典型实例。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 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得到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思维是学习的核心 首先,解决问题离不开思维,发展自己的思维就得先了解思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 点,思维也不例外。其主要的特点有:(一)思维依赖于语言,它不仅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 且在语言中固定下来。 (二)思维离不开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动因, 解决问题是思维的目的。 (三) 思维具有概括性,它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本质认识。(四)思维的间接性,我们可以通过事物 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结果以及一些媒介来间接地认识事物。(五)思维的能动性,思维是一 种对信息的加工、改造过程,思维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推理,即从已知的知识 中推衍出新的知识来;第二、构思假设,这种假设能指导我们的活动,减少盲目性,提高活 动的效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发挥迁移的威力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 我们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都属于迁移,学习迁移多种多样,根据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 迁移、负迁移、零迁移;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范围 可分为自迁移、近迁移、远迁移。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要有 效地解决某种问题,除需要一些基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外,还需要应用 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能准确、有效地提取有关经验来分析、解决目前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 个迁移的问题。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有效概括化、系统化,使原有的经验结构更为完善、 充实,不断整合为稳定的心理调节机制,从而广泛有效地调节个体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对待知识就像对待粮食一样,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知道,正如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一样。― ―洛斯金 常用的记忆方法 概括法――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简化,抓住关键进行识记。概括的关键在于筛选,这种 方法的最大优点能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提高记忆效果。特别在学习语文时常用。 提纲法――就是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和总结, 将其归纳成提纲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 提纲法具有直观性、概括性、条理性三个特点。学习政治时常用。 图表法――图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以便一目了然。具体有系统图表、一 览图表、比较图表、网络图表。 比喻法――就是运用修辞中的比喻方法对学习材料进行处理,使其形象化、具体化,从 而提高记忆效率。 联想法――识记无意义材料的关键是将本来没有意义的材料意义化。所谓意义化是指把 无意义材料同有意义的材料联系起来。具体地说,意义的策略包括大胆想像、借助谐音、编 制歌决、利用挂钩。如:1―衣,2―耳,3―伞,4―寺,5―屋,6―柳,7―棋,8―靶,9 ―酒,10―石。 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 荒芜的土地一样。――阿布尔?法拉治?伊斯巴哈尼 提高记忆效果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表征化原则――应用形象生动、易于记忆的表象来帮助记忆。 第二、组织化原则――激活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结构,并根据某种主题、情节等组织这些 激活的信息,以便将它们与要记忆的信息联系起来。 第三、联想化原则――把要记忆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中进行各种相对应的联系,借 助于原有的熟悉而巩固的经验来记忆新内容。 在科学的进口处也就和在地狱的进口处一样,这个要求须得揭出的:在这儿一切疑惧都 须得抛弃,一切怯懦都须得在这儿死亡。――徐特立 记忆对学习的影响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诸如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 与情感、做过的动作等,都可能保存于头脑中。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四个过程。 从记忆保持的时间角度来看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从主体的参与角度来 看可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加工水平说认为对记忆对象加工得越深、越精细化,则回忆 效果就越好,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而只 受到浅层分析的信息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 新想法常常瞬息即逝,必须努力集中,注意牢记在心,方能捕获。一个普遍使用的好方 法是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记下闪过脑际的独到之见的念头。――贝弗里奇 掌握学习技能,该注意什么? 我国的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操作技能的学习可分为四个阶段,它们是操作的定向、操 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 那么要掌握学习技能,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任何老师都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会举 例说明,会做一些示范动作,我们不仅要领会它,还要认真地去模仿它,因此仔细的观察是 必要的。 (二)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老师上课过程中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我们,离不开讲解, 特别在讲概念、 原理时, 讲解时间会多于示范时间, 当然, 讲解往往同示范连在一起, 因此, 我们既要看、又要听,缺一不可。 (三)一定量的练习。大量实验表明,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练习 不能过量,过度学习有时还会使个体产生疲劳,没有兴趣,使错误动作定型化,同时,练习 方式应力求多样化,可采用集中练习、分散练习,也可将实际练习、心理练习、模拟练习相 结合。 (四)重视反馈的作用。技能的掌握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开始时很容易出错,因此要重视 反馈,一是自身的感觉反馈,二是他人对你的评价,然后,进行必要的调整、控制。使技能 的掌握科学化。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种东西,而是掌握技巧的方法。――高尔基 掌握学习技能非常重要 中学生是打基础的阶段,掌握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具有控制作用,控制动作的 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它还具有调节作用,对动作的方向、形式、强度等进行调节,因此它 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经验获得的过程是人脑对外在事物的反映过 程,通过技能调节着经验获得的速度、水平,合法则的心智与操作技能保证了问题的顺利解 决,也达到了变革现实的目的。技能还是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能力是一种类化了的经验, 而这种类化了的经验形成与发展与个体经验的积累、 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分不开的。 知识、 技能本身并不是能力,只有通过广泛的迁移,逐步的概括化、系统化,才能发展为能力。知 识、技能也是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用权得从这种能力 之中流出――像从活的泉眼中流出――一条溪流(知识)来。 ――夸美纽斯 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 明确了有效学习的心理机制, 也就明确了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 如果从学习的过程来看, 就是要有效的预习、听课、练习、复习;如果从认知角度看,就要有效的识记、理解、与应 用;如果从策略上要求,就是要制定出科学的计划,选择好合理的学习资料,善于运用具体 化策略,一分为二的归因。有效学习不仅有认知方面的要求,同时,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非 智力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增强意志力,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贵知要,不在贪多;用贵适时,不专泥古。――盛如梓 学习的认知控制系统 学习的认知控制系统是负责对学习统摄、调控的系统。它对动力系统、认知系统起着主 导统摄作用,它驾驭控制着整个学习过程。包括计划与评价两个机制。有效的学习离不开科 学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使学习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正确的自 我评价就不可能作出及时的调整,也就不可能扬长避短。因此,正确的归因必须坚持一分为 二的辩证思想,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出自己有缺点,对存在的问题既要找到主观原 因,也要找到客观原因。对此,许多同学都不能正确归因,有的过于乐观,看不到存在的问 题,而有的过于悲观,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往往因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失去前进的动力。这自 然不能使你今后的学习有效进行。 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培根 学习的操作系统 学习的操作系统是负责信息知识的接收、加工、贮存、输出等具体实质性学习职能的系 统。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学习的认知操作,实质上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首 先要接受外界的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辨、确认、深入加工、转化,最后,依据信息本身 的特征及联系,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分解、组合等活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实际 上是知识的理解过程,它通过直观与概括两种心智动作实现。有效的直观就需要认真仔细的 听、看,而有效的概括就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比如,有的同学上课效果差,是因为既 没有把老师写到黑板上的直观知识记下来, 也没有注意老师讲解的思路, 更不会积极的思考, 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归类,提出问题。认知活动经过选择、建构之后,最重要的是应用环 节。对学生而言,就是通过运用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验证和巩固,这就 要求学生掌握具体化策略,所谓具体化,就是指把抽象的上位知识推广到下位的具体事物上 去,或把下位的具体事物纳入原有的上位的抽象的认知结构中去,使抽象的知识与它所反映 的具体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充实原有的抽象的知识结构。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心不在此,由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决不能 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知识学习的动力系统 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而获得书本知识的三个心理机制的系统就是:动力 系统、操作系统、控制系统。 学习的动力系统是负责学习的始动、推动、继续的系统。学习动力系统的心理机制是动 机。动机是发动、推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朝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 影响是通过制约学习积极性来实现的,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一种直接的外在表现,是在 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顽强、投入状态。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习 的有效程度,如果一个学生的内驱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必定有助于他在上课中集中注 意力,并且能主动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积极反思,积极提出问题,有效学习得到长久 的维持。而缺乏自动的内驱力,认为学习只是为了父母的要求、老师的期待,其学习的动力 只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其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必定影响有效学习的程度,一旦失去了这种自 动的内驱力,有效学习也将停止。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真 理。――高尔基 知识的应用 知识应用所需的心智动作是具体化,具体化是指把抽象的上位知识推广到同类的下位的 具体事物上去,或把下位的具体事物纳入原有的上位的抽象的认知结构中去,使抽象的知识 与它所反映的具体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充实原有的抽象的结构。具体化的过程是一个非 常复杂的过程,但一般而言,基本上包括四个动作:审题、联想、解析与类化。审题即形成 课题的最初表征,了解课题的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联想即以课题的表征为提取线索,去激 活头脑中有关的知识结构。 解析即把课题中有关的部分与知识结构中的有关部分适当的匹配, 这是具体化中的核心环节。类化即把具体的课题归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概括化的联想。 学习过程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信息的接收加工,发掘揭示事物客观意义的过程。对学生 而言,在没有理解掌握之前,书本知识还是客观意义,要把书本知识的客观意义转化为心理 意义,其实质就是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新旧知识联系 起来,能对新知识进行增减、组合、转化,把客观意义转变为心理意义。 有了知识而不运用,如同一个农夫耕耘而不播种。――萨迪 知识的巩固 知识巩固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 其中,识记与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再认与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因此,识记与保 持在知识巩固中占主导地位,识记即加深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的痕迹的过程,它是在反复学 习的基础上实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知识加工得愈充分、精细,则记忆效果愈好。保持 即把识记的材料存于头脑中而不忘记。保持是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复习、巩固来克 服遗忘。知识在头脑中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在保持的量和质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 变化。在量的方面,保持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在质的方面,保持的内容可能随 不同的原有知识经验、加工信息的方式及其他线索的影响等而发生变化,表现在内容变得更 为简略、概括、合理或更为夸张、具体。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 有益。――陶铸 知识的领会 如果从认知角度看,领会、巩固、应用是知识学习的三个基本阶段。知识的领会是知识 学习的首要阶段,也可以说是信息输入和加工的阶段。知识的领会通过直观与概括两种心智 动作实现。通过直观,对信息的表层意义进行加工,对所学内容产生具体、感性的认识,直 观是多种学习所必须的, 为了领会某些概念、 法则、 原理, 我们常常要触摸实物、 观察图像、 或进行一些实验,直观又是通过感受与登录、分析与综合等心理活动实现的,它不仅包含着 感性活动,而且想象、思维、记忆等也参与其中。概括是个体对具体材料的抽象认识,是理 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概括的过程是个体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的过程。概括 是学习科学知识不可缺少的,只有通过概括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做到触类旁通。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影响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外乎两大类。第一类就是指学生的内部因素,包括观念、 方法,以及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个性与情 绪、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第二类就是指学生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家庭教育 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关键因素。 第四章 观念与学习方法 收集信息的过程可采用的读书法 浏览式读书法:按照“速读→寻找信息点→摘记”的程序进行,在快速阅读中使用找出 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办法搜集信息要点(知识要点),并简要摘记;而后,在广泛的课外 阅读实践中,运用这种读书方法,使其成为自己的一种技能。 筛选式读书法: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进行,对阅读材料分步 检索筛选,获取所需信息。这是搜集信息的有效方法。 问题式读书法:针对阅读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并逐一查阅有关资料进 行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辨析知识,提高信息判断力。 评价式读书法:针对文章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列举优点和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在 对信息的价值和正误进行评价中提高信息判断力。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中学生如何获得信息呢? 首先,要学会观察各种事物,观察社会、自然和人,去接触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直接获 取各种生动具体的信息。同时,要通过查阅书刊、浏览各种传媒和上网等,从纸质文本、音 像资料和电子文本中获取信息。 为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建立文摘卡,一边读书,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 要摘录。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信息、新方法以及自己所需的有 关信息,都可以摘录下来。同时,要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出版日期等有关信 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比如,先按语文、数学、史地、生物等方 面分成几个大类,每类再分成几个小类,如语文可分为语言积累、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名 言警句等。在分类的基础上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 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 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把他碰 到的各种破烂杂碎一古脑儿装进去。――柯南道尔 信息革命下的学习观 学习的内容观:学习内容应包括知识、能力、方法与态度。要做到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 的统一,专与博的统一,知识、能力、态度、行动的统一。 学习的主体观: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是学会合作、竞争、实践、创新的主体。 学习的方法观:以开放、愉快态度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主张在开放中学习、在合 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尖子生的学习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 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只有了解认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及其影响因 素,才能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方法的形成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 过间接的途径获得方法,也可总结自己学习的经验形成方法。 学习的时效观:有效的学习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是有效学习方法的首要因 素;人的一生是成长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桓宽 信息革命下的学习革命 21 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资源不断更新, 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因此,要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而驾驭信息、利用信息显得尤其重要。 学习的革命是由信息革命引发的,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学习不能离开计算机网络而进行, 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其学习的观念、内容、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习要革命,它包括学习观念的变革,以及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变化。过去我们认为学习 是接受知识的过程, 从时空角度理解是指在学校求学接受知识的过程, 内容以科学知识为主, 形式也比较单一。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认为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 是为了发展自己的素质、技能,因此,其内容也从科学知识扩展到人文知识,形式也变得日 益丰富多样。从时空角度理解,从家庭到学校以及社会都是学习的场所,并提出要终身接受 教育。 站在时代顶峰的人,并不是不容许后一代人超越,容许后一代人超越,并不妨碍他是时 代的顶峰。――黄药眠 做学习的主人 我们是教育的对象,但我们又是学习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要有先进的学习观,要有 立志成才的信念,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习惯,充分利用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个性的 调节作用与激励作用。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应拥有一种独立进取、破除迷信、实事求是的精 神。 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格拉宁 彻底否定题海战术与死记硬背 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它没有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它最大的缺陷就是 培养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习惯,不适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有苦学的精神,巧学的方 法。因此,题海战术应该被淘汰。死记硬背它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是一种无意记 忆,记忆效果不好,难以长久保留。另外,认知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没有经过理解所记忆的 知识是不可能灵活运用的。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把人读死。――郭 沫若 一些片面的观点 (1)只要有学习欲望就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2)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一定也好。 (3)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效率越高。 (4)勤必能补拙。 (5)只要智商高就能学好。 (6)学习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 (7)学好文科靠背,学好理科靠做。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但只有白痴才坚持自己的错误。――西塞罗 学会求知非常重要 (1)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时代的要求。 有研究表明, 在信息社会人类知识量以几何级数 增长着,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部分知识会失效,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培养自己不断更新知 识的能力,为此必须具有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需要, 也是个人成才的需要。 学生掌握了科学 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理解、应用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学会求知 是现代学习观的基本内容,在应试教育时代,对学习方法的引导我们没有作为人的重要素质 进行培养,只是作为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当时,对学习方法的理解也比较狭窄,只注重习 题的解题技巧,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应试技术的培养。当然,这些内容是学习方法的 有机组成部分,而作为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习方法,具有更深更广泛的内容,如果学生还是 比较机械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常用的方法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必定极大地限制了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际上是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要发展自己 的素质,要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适应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早日成才,出好人才,就必须 要学会求知。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 学习要革命 一本书正在中国悄悄走红。 《学习的革命》 是由美国人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人戈登?德莱 顿合写的关于学习方式的畅销书。此书在内容上汇集了近几十年来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 及信息技术等众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有益与有效的建议和方法。这是一本被 认为是“通向 2l 世纪的个人护照”的书。 《学习的革命》一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怎样 学习是比学什么更为重要的问题。该书试图从信息时代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 切性,并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法和途径。 《学习的革命》这本书有许多突破性的观念,譬如书中有一句话: “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 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 ”从容器到火把的改变是一次观念的突破。在信息时代 悄悄来临的时刻,知识的更新和产生都非常快,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也应该发生一次 变化,否则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每一天全世界产生的知识能供我们一生去学习,所 以要快速的学习,或者说在观念方面,在方法方面产生一次学习的革命。如果我们全社会更 多地去学习,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进步,我们的民族就一定会富强。 追求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目的。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一生里必 定会有许多顶顶美好的时刻。――高尔基 旧观念依然存在 观念与学习方法 旧观念指导下的学习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所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信息社会对人 才要求的标准。学习方式要变革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成才的需要。在信息社会,必须培养 自身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 旧观念依然存在 中学生对学习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必要的元认知认识,加上长期的填鸭式教学,学习 观念落后,认为学习内容主要指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主要是积累,要学习好,只要勤奋、 苦读即可。因此,机械的无效学习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其一,表现为主动性 差,不能主动地进行预习与复习,老师有要求就去做,没有要求就不去做;其二,机械记忆 普遍,由于课前缺乏预习,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就不可能是经过自我反思而知的,老师也不可 能在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只是告诉学生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有的老师还对难点的 问题直接告知答案。因此,听话的学生会机械地在书本中标出重点,记下难点,然后在课后 进行机械的记忆。其三,缺乏必要的反思。预习中的反思,有利于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课 后的反思,可以把老师讲解的知识慢慢消化;练习、考试后的反思,可以找出自己的漏洞, 以便查漏补缺。孔子也曾说过: “学而不思则罔。 ” “听话” ,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 鸣,也不会跳跃。――鲁 迅 第五章 态度与学习方法 读书是一种孤独的享受 读书是孤独的散步,读书是精神的放牧和漫游, 如同牧羊人往无边的草原上放牧他的羊群, 时而望望碧蓝的天空上的朵朵白云, 时而抚弄身边的野草小花, 在风烟俱净中自有一番体验。 又如同海边的旅人,有时看海天外的云鸥,有时在沙浪间寻寻觅觅,有人迹处也好,无人迹 处也好,在他只是一种散步、一种乐趣。读书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散步,它令人身入其境,得 到读书的乐趣和品位。 读书的散步有时是孤独的。春晨秋夕,一二知己留恋光景往往不如风晨月夕下独自散步 更有深刻的体验。读书最需要个人情感散步的天地,名山归来的旅人于旅舍不眠之夜里的海 客谈奇,但烟霞海市的具体印象,还是需要个人去作一番散步才能独得。同时看海,有人看 到海的澄碧、有人看到海的苍茫、有人看到落霞的海更美、有人看到日出的海潮更壮观。叶 灵凤说: “有些为一般人所指责的书, 因为个人的特性或一时的环境关系, 竟有特殊的爱好。 ” 读书的散步,便正是“一个孤独者的散步” ,甚至有时更接近“独钓寒江雪”的那位渔翁。在 大多数人正相信大英帝国“日不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