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样记录表的规范有哪些

装修标准流程
+ 装修咨询
+ 量房验房
+ 设计报价
+ 签订合同
+ 材料订购
+ 现场交底
+ 施工准备
+ 水电施工
+ 中期施工
+ 竣工验收
+ 主材安装
+ 住前检验
+ 维保服务
施工准备 &
放线和测量:1.1地面十字垂直线放线标准:1.1.1进场施工前,清理现场地面卫生,将地面用拖布清理干净,以方便弹线。1.1.2放地面垂直线以入户门门中线为其中一条基准线,另一条线以客厅中线或对面房间门中线为基准弹出相应的地面十字控制线。依次类推,从外向内逐间弹出每个房间的地面十字控制线。原则:弹线时能取门中的取门中;不同房间共用一条线的共同使用;标注时统一用mm为单位。1.1.3做门套的哑口处,在哑口两边依门套宽度做两条垂直于门中线(十字控制线的其中一条门中线)的垂线,依据两条线对哑口处进行找补。1.1.4依据地面十字控制线及图纸确定柜子及造型的水平位置,并弹出相应的柜子及其它造型的地面线。1.1.5铺木地板的房间在十字控制线中线处用地板标识模板、红色自喷漆喷涂。铺贴地面磁砖的房间用地砖标识模板、红色自喷漆喷涂。1.2水平线放线标准:1.2.1依据客厅基层地面最高点向上反1200mm确定为房间的1200mm水平标准线,依客厅线为基准弹出其它房间的水平标准线,在水平标准线上方用塑料胀栓固定“水平标准线标志牌”(标志牌下沿与水平标准线对齐)。1.2.2按地面完成面上沿确定地面完成面标准线,在地面完成面标准线上方用塑料胀栓固定“完成面标准线标志牌”(标志牌下沿与完成面标准线对齐)。1.2.3按设计吊顶标高确定吊顶下水平标高线(留出批刮腻子的厚度,不用标注)。1.2.4墙衬找平时阴阳角方正时,弹出阴阳角的垂直线。1.3水电放线标准:1.3.1工程交底时客户、设计师、工程监督、代班工长确定水电施工作法,并有书面记录。1.3.2交底当天依据交底记录在墙地面弹出相应的水电走管位置,并用相应的模板.红色自喷漆在相应的线旁明显位置喷涂标识。1.3.3同一墙面、同一高度的插座或开关等依线盒下沿弹出相应的水平标高线。1.3.4插座盒、灯线盒、开关底盒、电视线盒、电话线盒依水平标高线划出线盒位置。1.3.5依据现场放线记录制作水电施工图。1.3.6依据现场放线测量尺寸后填写“水电路改造确认单”,并由客户、工程监督、施工工长共同签字认可,如有变更另外填写水电工程确认单。1.3.7放线完毕后,地面涂刷阔达绿环环保型保护剂两遍,注意不要涂刷到墙面上,地面原物业留出的线重新画出来。
施工准备 &
Copyright & 1996 - 2010 LEJ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400-606-6969图解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标准(内附详图)
我的图书馆
图解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标准(内附详图)
测量工作原则  审查图纸:所有尺寸、建筑物关系进行校核,平面、立面、大样图所标注的同一位置的建筑物尺寸、形状、标高是否一致;室内外标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  实施测量原则:以大定小、以长定短、以精定粗、先整体后局部。  测量主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测量方案审批通过(方案中要有:建立测量网络控制图、结构测量放线图、标高传递图、水电定位图、砌筑定位放线图、抹灰放线控制图等)。  测量工具  1、所有精密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合格后才允许在施工现场使用。  2、建立测量仪器台账统一管理,定期维护与保养。  结构测量做法  现场建立3个以上三级坐标、高程控制点,采用钢管做维护、警示。  沉降观测点采用Φ20镀锌圆钢加工,测量点位统一进行编号,沉降由第三方实施观测,进入主体标准层开始观测。  临时测量控制点采用木桩制作,桩截面不小于50mm×50mm,木桩顶部平整,木桩周边浇筑混凝土避免扰动。  场地内设置施工测量控制基准点,采用混凝土浇筑,必须牢固、坚实。  建立方格网控制图,占地面积≤1万m2方格网间距10m;占地面积≥1万m2方格网间距20m,地形复杂的可适当调整。  进场前,根据国土局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建筑物定位引测,并在场地附件建立施工期间坐标控制网、标高控制点。  施工单位在完成建筑定位、轴线引测后报监理公司复核。  基础施工轴线引测采用龙门桩。  主体结构施工在楼层内建立轴线控制网(内控法),控制点不少于4个。  所有主控线、轴线交叉位置必须采用红油漆做好标识。  楼层内设置的传递点必须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传递,严禁采用线锤投射控制线。  结构放线采用双线控制,控制线与定位线间距按照300mm引测;轴线、墙柱控制线、周边方正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同时引测。  模板上弹出墙、梁控制线,采用扫平仪或经纬仪投测,严禁直接从梁模进行引测放线。  结构标高传递在塔吊、建筑物外墙上,同时设置互相校对,每月利用场地内的高程控制基准点对建筑物、塔吊上的标高进行复核,并形成书面复核记录报监理公司备案,严禁利用钢管脚手架传递标高。  建筑物大角位置设置垂直度控制线,控制线距墙边100mm。  模板、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楼板面沿建筑物边放檐口控制线,线距离檐边300mm。  结构墙体内预埋线盒采用结构控制线、结构1m线做精确定位。  模板安装完成后,按照装修图纸在模板上做水电预埋的精确定位。  砌筑测量放线做法  ①砌筑定位放线必须采用双控线(定位线、控制线都要弹出),结构墙体上弹出砌筑定位线;  ②砌筑端头无剪力墙,采用竖皮数杆;  ③施工完成的混凝土墙面提前弹出结构1m线;  ④门洞口采用对角线表示,同时弹出门洞中线;  ⑤每间房间控制线相交处采用红油漆标识。  砌筑前,利用激光扫平仪将地面门洞定位线弹到梁侧,将建筑1m线传递到梁侧控制门洞标高。  管道井、烟道也须设置双控线。成品烟道和水电预留孔,在结构施工阶段,放线定位,  将建筑控制线翻到砌体墙上,利用建筑1m线对水电预埋进行精确定位。  抹灰测量放线做法  抹灰利用结构控制线、砌筑控制线进行灰饼定点,并将地面控制线弹到墙上。  门洞侧面、顶面利用砌筑门洞中线,采用扫平仪进行灰饼定点。  烟道、水电管井也须采用激光贴饼,保证现场与设计尺寸一致。  门窗洞口二次收口弹控制线150mm,门窗侧面和顶面按上一步骤进行灰饼定点。  抹灰完成后在墙面弹出建筑1m线。  结构模板安装、结构模板拆除、砌筑和抹灰完成后3天内总包和监理必须完成该楼层的实测实量,并将测量记录报项目部、品质管理中心(资料由监理工程师统一收集)。      
馆藏&35524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测量放样过程的规范化;测量放样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成果对整个施;一、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3.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4.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5.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
测量放样过程的规范化 测量放样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成果对整个施工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何使其规范化,以下是一些心得。
一、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和放样点。 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 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 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水 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和《施工测量控制程序》。
二、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 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 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4.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 批准的图纸放样。 5.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三、放样前准备 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 4.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
四、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Δ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ΔD。 8.重复过程7,直到Δ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Δ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11.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4.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6.填写测量放样交样单。
五、全站仪(测距仪)边角交会法设站+极坐标法放样 1. 在未知点P上架设全站仪(测距仪),整 平;在已知点A上安置棱镜,量测棱镜高;在已知点B、C上安置照准标志。 2. 测量PA间平距D、高差DH和PA至PB、 PC方向间的水平角α,β。 3.用D、α及A、B点的坐标计算P点的一组坐标;用D、β及A、C点的坐标计算P点的另一组坐标;两组坐标的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差,取中数即为P点的最后坐标。 4.根据A点的高程HA和高差DH计算仪器的视线高:H视=HA-DH。 5.如果需要可以将P点坐标投影到地面上,并作好标记。量取仪器高,求出地面P点的高程。 6.用极坐标法开始放样,放样过程与“四4~16”步骤相同。 六、经纬仪测角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放样 1.在未知点上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当已知点上不便安置棱镜时),整平;在已知点A、B、C、D上安置照准标志。 2.以四点中较远点A为零方向,用方向观测法测量A、B、C、D、A方向值两个测回; 3.分两组数据用后方交会程序分别计算测站点P的坐标;两组坐标的差值不超过规定的限差,取中数作为P点最后坐标。 4.如果测站周围200米以内有两个已知高程的平面控制点,且放样点高程精度要求不高(大于±5厘米),可以观测仪器到两控制点的天顶距两个测回,分别用三角高程反算测站仪器的两个视线高(如果精度要求高或距离大于200米时,则要加入球气差改正)。如果差值不超过限差,可取中数作为仪器的视线高。 5.如果需要,可以将仪器中心点坐标或高程投影到地面上,作好标记。 6.用极坐标法开始放样,选择一较远的控制点作为后视方向配置度盘(配置成零方向或方位角方向),用另一控制点检查后视方向,差值不能超过限差要求。如果放样点的精度要求较高,且检核方向相差超过20″时应对设置的方向进行改正。 7.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或相对于后视方向的角度)。 8.观测员转动经纬仪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向上,指挥司尺员用钢尺从测站点沿放样点的方向量取计算好的平距D°,并标定下来。 9. 如果无法直接量取平距,可以用钢尺丈量从仪器中心至放样点的斜距,并测记 天顶距(或立角),计算平距D,与理论平距D°比较:ΔD=D-D°,用钢尺在经纬仪视线方向上量取ΔD,标定放样点。 (非基岩和砼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10.重复8、9步骤,放样出该测站的所有欲放样点位。 11.照准控制点,检查后视方向。 12.钢尺丈量放样点之间的间距,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检核,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误差值。 13.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4.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欲放样点,此时需在测站上利用极坐标法测设测站点,第二次设站,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误差;然后继续放样直至放样出所有需要放样的点位。 15.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6.绘制测量放样交样单。 七、方向交会法放样
1. 在两个平面控制点A、B上各安 置一台经纬仪,盘左后视其它控制点,并对度盘进行坐标方位角配置。 2. 计算A、B点至拟放样点P的方 位角α、β。 3.旋转经纬仪A使方位角为α,观测员指挥画点人员在两视线交点附近画点P1P2。 4.旋转经纬仪B使方位角为β,观测员指挥画点人员在两视线交点附近画点P3P4。 5.用拉紧的细线P1P2与P3P4定出交点M的位置。 6.两仪器盘右后视控制点并配置度盘,重复3~5步骤得到交点N。 7.当M、N点间距离小于放样点限差要求时,以M、N连线中点作为放样点P,并标定下来。 8.重复上述过程放出其它放样点,丈量放样点之间的距离与计算值比较检核。 八、正倒镜投点法单方向设站 1.为了将仪器架设在已知点A、B间的直线上,用目估法将仪器大致架在A、B直线上的O1点,整平仪器;估计OA近似距离。 2.正镜瞄准远端A点,纵转望远镜看到近点B附近,估计十字丝中心点B1与B点的距离BB1;倒镜瞄准A点,纵转望远镜,估计十字丝中心与B点距离BB2;计算BB1与BB2的平均值为BB中。 3.计算OO1=OA×BB中/AB值,根据B1偏离B方向,将仪器向AB线上移动OO1。 4.整平仪器,重复2~3步骤,直到盘左、盘右的十字丝中心位置连线的中点B中与B点重合为止。 5.正镜、倒镜瞄准B点,纵转望远镜,左、右十字丝中心的平均位置应落在A点上,将此时仪器中心点位O投影到地面上,并作好标记,则O点在AB直线上。 6.后视A点便可放设单方向线了。还可在此基础上用轴线交会法求出O点的纵向(横向)桩号值,以便放样纵向(横向)轴线。 九、轴线交会法设站+方向线法放线 1.先用正倒镜投点法(或方向线法)将仪器架设在已知点A、B间的连线上一点O1,整平仪器。 2.用方向观测法测量A、C、B、D控制点的水平方向二个测回,计算出角度α,β; 3.分别计算O1点的横向(纵向)坐标:Y01′=YC-(XC-XB)/TANα;Y01″=YD-(XD-XB)/TANβ。若Y01′与Y01″之差不超过限差,取中数作为O1点纵(横)坐标,并与O点纵(横)坐标比较,计算出差值OO1。 4.观测员指挥作业员用钢尺在AB轴线上从O1点量取OO1距离,定出O点位置。 5.在O点架仪器,后视A点(或B点),检查B点(或A点)后,旋转90°,放出O点所在的纵(横)轴线。
十、方向线平移法放线
为了放样某方向线PY,用自由设站法不可能直接将仪器架设在P点上,或者P点上不便于直接架站,此时在尽可能接近P点的P1上架设仪器,用后方交会等自由设站法测量P1点的坐标(如果P1点坐标已知可省此步骤),然后用方向线平移法放样PY方向线。
1.在P′点上安置仪器,后视控制点A,用控制点B检核方位角。 2.转动仪器使视线与拟放轴线平行(方位角相同或相差180°),指挥作业员在地面标记出平行线上的点P1′、P2′、P3′……PN′。 3.分别从P1′、P2′、P3′……PN′上用小钢尺向PY方向线一侧垂直量取距离dx,得到P1、P2、P3……PN,则P1、P2、P3……PN即为PY方向线上的点。标注单方向点,并注记桩号。 4.检查后视方位角,量取所放方向线与建筑物已有的结构线间尺寸进行检核。 十一、导线法(极坐标法)设站 1.在控制点A上安置全站仪(测距仪),在控制点B、C上安置照准标志,在待定点P上安置脚架和棱镜,量取仪器高、棱镜高。 2.选择B、C中一点作为零方向,另一点作为检查方向,用方向观测法测量至P点水平角两个测回。 3.测量仪器至P点天顶距(垂直角)两个测回。 4.测量往测的斜距、平距、高差、温度、气压。 5.A点和P点的脚架不动,交换仪器和棱镜,测量P点仪器至A点天顶距(垂直角)两个测回,测量返测的斜距、平距、高差、温度、气压。 6.利用斜距、天顶距、温度、气压、仪器高、棱镜高及仪器的加、乘常数计算平距、高差,用观测平距和高差进行检核。 7.用A点坐标和测量的方位角、平距中数、高差中数计算P点坐标和高程。 8.如果要测设的待定点不止一个,则应将几个点组成一条导线,进行往返观测,经过平差计算得到各点坐标和高程。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测量放样规范化技术报告12等内容。 
 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测量规范》GB; 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在微机上利用北京威远图 SV300 数字化成图系统成图...  篇三:测量放样报告 测量放样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 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  放线测量成果报告书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测绘单位: 盱眙县测量队 测绘日期: ...三、作业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 2)工程测量规范(GB...  放样测量报告【讨论稿】_调查/报告_表格/模板_实用文档。GL 光明新城整体拆迁统建上楼启动区项目 界桩放点测绘报告 用地方案:×××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测量放样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 练习用全站仪配钢尺...像这种技术活我想还是那句话:铁杵磨成针,熟能生巧...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 10页 免费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技术报告模版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从仪器检测方式到仪器操作规范,从筛选测量时段到现场...确定后再进行精确的定线和量距,最终完成桥墩放样...  六枝特区景城百汇商业广场工程 放线测量技术报告 六枝特区景城百汇商业广场工程 放 1 线测量技术报告 贵州靖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 0 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放线...  建筑物放线(验线)技术报告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委托书编号: 建筑物...《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 ; 2、 《工程测量规范》 (GB)...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资料]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
发表于&&13条回复&&6223次阅读&&&&筑龙币+50&&&&&&
  & & 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 & & &?  一、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控制点或水准参照点做法示意图第一篇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1场区控制网  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1.2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网(建筑方格网)  单位工程轴线多且密集,根据建筑物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轴线设置轴线控制网。  控制桩尽量设在开挖区外原始地坪上;另外在基坑底部及长轴线中部加密设置辅助性控制桩,以便于基础施工测量。建筑方格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  (1)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 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 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的倍数。  (4) 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图1 甲方给定的点    图2 把甲方给的点引测到围墙内部,便于使用    图3 根据引测的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    图4 撒出基槽开挖边线  红色点作为一级控制点,永久使用。黑三角为临时用点,用于基础工程轴线的投测以及作为外控法轴线传递的控制桩。  布置的主控制线撒出开挖线,这个工作要注意放坡尺寸和预留建筑物外墙的操作架距离。基槽开挖,在开挖线的位置是否留有工作面,还要考虑放坡。1.3 基础施工测量(±0.000以下)  垫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图5 由基坑边缘控制桩向垫层引测轴线1.4 主体施工测量(±0.000以上)  1.4.1外控法  1、基础工程完工后,将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A1、A1′、B1和B1′上,把建筑物主轴线精确地投测到建筑物的底部,并设立标志,如图6中的a1、a1′、b1和b1′,以供下一步施工与向上投测之用。    2、向上投测中心线  随着楼层不断升高,要逐层将轴线向上传递,如图6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中心轴线控制桩A1、A1′、B1和B1′上,严格整平仪器,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底部已标出的轴线a1、a1′、b1和b1′点,用盘左和盘右分别向上投测到每层楼板上,如图6中的a2、a2′等  3、校核无误后采用外控点定出所有轴线、构件外框位置。  1.4.2内控法  内控法是在建筑物内±0.000平面设置轴线控制点,并预埋标志,以后在各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预留100mm×100 mm的传递孔,在轴线控制点上直接采用吊线坠法或激光铅垂仪法,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  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在±0.000首层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辅助轴线距轴线500~800mm为宜,并在辅助轴线交点或端点处埋设标志。如图7示。    图7 内控法轴线控制点的设置  1、激光铅垂仪投测  1)投测基准点之前安排施工人员把测量孔部位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在一层的基准点上架设垂准仪。通过控制点,采用铅垂仪传递基准点。架设垂准仪时,必须反复地进行整平及对中调节,以便提高投测精度。确认无误后,分别在各楼层的楼面上测量孔位置处把激光接收靶放在楼面上定点,再用墨斗线准确地弹一个十字架。十字架的交点为基准点。如下图:      图9 内控点竖向投测示意图  2) 内控点(轴线控制点)竖向投测操作方法:  (1)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  ①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    接收靶示意图  ②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360度,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  ③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  ④所有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全站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结果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  2、主控线弹设  1)基准点投射完后,在各楼层的相邻两个测量孔位置做一个与测量通视孔相同大小的聚苯板塞入孔中,聚苯板保持与楼层面平。  2)依据先前做好的十字线交出墨线交点,再把全站仪架在墨线交点上对每个基准点进行复查,对出现的误差进行合理适当的分配。  3)基准点复核无误后,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操作进行连线工作。先将仪器架在测量孔上并进行对中、整平调节,使仪器在水平状态下完全对准基准点。  4)仪器架设好后,把目镜聚焦到与所架仪器基准点相对应的另一基准点上,调整清楚目镜中的十字光圈并对中基准点,锁死仪器方向。再用红蓝铅笔及墨斗配合全站仪或经纬仪把两个基准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  5)在第一次调整测量之后,必须旋转180度再进行复测,如有误差要取中间值。同样方法对其它几条主控制线进行连接弹设。  3、吊线坠法  吊线坠法是利用钢丝悬挂重锤球的方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高度在50~100m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锤球的重量约为10~20kg,钢丝的直径约为0.5~0.8mm。投测方法如下:    图10 吊线坠法投测轴线  如图10所示,在预留孔上面安置十字架,挂上锤球,对准首层预埋标志。当锤球线静止时,固定十字架,并在预留孔四周作出标记,作为以后恢复轴线及放样的依据。此时,十字架中心即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的投测点。  用吊线坠法实测时,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如用铅直的塑料管套着坠线或将锤球沉浸于油中,以减少摆动。第二篇 高程测量  使用甲方给定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如超出允许偏差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水准点的增设原则:相隔距离一般为150~200米。增设水准点应与设计单位交的水准点闭合,闭合差不得超限。    图11 水准点引测  水准点应设于坚实、不下沉、不碰动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亦可设置于外加保护的深埋木桩或混凝土桩上,并做出明显标志。水准点应每月复核一次,对怀疑被移动的水准点应在复测校核后方可使用。  2.1基础阶段  高程测量直接用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要注意标高的控制,注意不要超挖,基槽较深就要一步一步传递,可以在基坑边上测出标高,这样每次你可从此位置用钢尺检查(这里插一句就是关于传递时都最好以原始点为依据,防止误差积累),开挖还要注意的是就是积水坑和电梯井的控制。   图12 ±0.000以下标高传递示意图  2.2 主体阶段  结构施工时,在首层施工完后,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外壁无遮挡的柱身上,或在楼梯间,随着结构上升,用50m钢卷尺将高程向上传递。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楼层内用水准仪将标高转至各相关构件上。  放线的目的就是为了施工控制,操作而用,主要是施工控制线。标高线一般采用建筑50线,主要控制层高,在支顶板时上层钢筋上要用,拉线检查模板高度和平整度,起拱范围,下层打好的墙面,拆模后要抄测建筑50线,也可以控制顶板模板、板厚等。上部结构施工时每个单体建筑物高程引测基点设置数目不得少于三个,结构每施工五层,高程点由测量工程师进行一次标定。第三篇 沉降观测  正常施工阶段应保证每加载一次施测一次(每一结构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业主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点的移交。  3.1观测方法  每次观测按固定后视点、观测路线进行,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距大约15m,以减少仪器误差影响。    图13 沉降观测示意图  观测时间宜选择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  每次观测结束后,对观测成果逐点进行核对,根据本次所测高程与首次所测高程之差计算出沉降量并将每次观测日期、建筑荷载情况标注清楚,画出时间与沉降量、荷载的关系曲线图。  测量工程师必须将每次观测结果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进行汇报;若出现明显沉降量的变化或不均匀沉降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还应及时与设计、勘察部门联系,确定进一步观测的方案。    图14 沉降点实例第四篇 垂直度控制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要依靠建筑物角柱或外墙模板,要求合模期间进行复查,主要用吊线坠的方法。拆模后用经纬仪检测,如下图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发表于&&|&
&& &&筑龙币+10
好文章,好资料,值得学习的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奖励&&&&&&
&&&&&奖励于& 09:28:28
&&&&谢谢支持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10
非常好的,可以学习学习
奖励&&&&&&筑龙币+50
&&&&&奖励于& 09:21:03
点赞
&&发表于&&|&
部分图没显示,内容还不错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10
很好的干货,值得学习!!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10
很好的资料,感谢楼主,收藏了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10
感谢楼主,谢谢分享,很全的资料。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10
感谢楼主分享感谢楼主分享
点赞
&&发表于&&|&
非常不错的资料,感谢分享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10
很全的资料,可惜图片都没有显示,不过学到了很多,谢谢楼主。
点赞
后才能评论,评论超过10个字,有机会获得筑龙币奖励!
筑龙学社APP扫码
立即免币下载资料
:&400-900-80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