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pdf为什么多数1岁的婴儿会对自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2次下载&&|&&总296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90积分
1人评价184页
1人评价20页
0人评价11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55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90积分0-1岁婴儿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 心理学空间
陈会昌《父母必读》杂志要从孩子出生时开始&&&&&&& 100年前,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鼻祖威廉·詹姆斯曾经把期说成是一个“繁花似锦、匆忙而迷乱的时期”。的确,过去,我们不十分了解婴儿究竟有多大能力。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新生儿和婴儿是非常无能、愚蠢和幼稚可笑的。人们认为,对新生儿和婴儿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生长发育,是长身体,等他们会说话、会走路之后,才谈得上对他们的教育。&& 这种观点,西方人一直坚持到本世纪60年代。在此之前,也有很多教育家和哲人提到过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但由于科学研究技术的限制,人们并不知道新生儿和婴儿究竟有多大的心理能力。&& 60年代以后,由于心理学研究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了许多关于新生儿和婴儿心理能力的事实,一些心理学家在发表他们的发现时惊呼:“新生儿真是令人惊异!”“我们过去太低估新生儿和婴儿了!”70、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投入对新生儿和婴儿的研究中,积累的新资料也越来越多。90年代初期,这种情况引起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注意,在征询了一些权威专家的意见之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决定组织世界上几十位著名心理学家编写一本名为《知识》的小册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心理学家们的发现告诉世界上所有刚刚做父母的人。&&& 据我本人的了解和观察,从1987年起,我所参加的十余次国际心理学学术会议上,国外对新生儿和婴儿的研究之盛,确实令人惊讶。每次这样的会议,关于新生儿和婴儿的研究,总有几十、上百项,而类似的研究,在中国从来没听说过。直到1996年我国最权威的全国儿童心理学学术会议上,也没有一篇关于新生儿和婴儿心理发展的研究报告发表。&&& 那么,在生活实践中,情况怎样呢?我回忆起,在80年代中期,我国曾掀起过一次早期教育热潮,还有些专家、教授办起了早期教育函授学校,专门向家长宣传儿童早期心理发展和教育方面的知识。但这类宣传和教育可谓良莠并存:“良”者,以负责的态度面对广大年轻父母,真正向他们宣传儿童心理和教育的科学知识;“莠”者,有点像江湖医,话说得很过头,如“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若干分”,“保证早期成材”之类,完全不负责任。&&& 大概还有过关于胎教的热潮,情况也大致如此。&&& 中国真正的儿童心理学家,很少有热心投身于这些热潮的,因为他们心里明白:你自己没有研究,拿什么去帮助人家?直到现在,中国还是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原因很明显,做这类研究,要用很昂贵的仪器设备,要掌握很严格的技术手段,包括掌握必要的生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而我国大多数儿童心理学工作者是在师范院校工作的,他们过去所经受过的训练,以及他们所处的研究环境和条件,完全不适合从事新生儿和婴儿心理发展研究。而我国从事生理学和医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他们虽然具备某些研究技术,但他们却很少懂得心理学。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新生儿和婴儿心理发展的研究,基本还是一片空白,比西方落后至少20-30年。&&& 近几年来,情况稍有改善,其直接的原因是,西方一些对中国孩子感兴趣的心理学家和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合作,进行了一些关于早期发展方面的跨文化研究,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与当代美国一位非常权威的儿童心理学专家--坎珀斯教授进行的关于婴儿知觉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其次,近几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逐渐开始资助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些研究项目。&&& 鉴于这种情况,我感到有必要把当前国际上一些关于新生儿和婴儿研究的情况介绍给我们的广大读者。这绝不仅仅是因为近年来有许多新的研究资料问世,更重要的是,从出生到2岁这段时间,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太重要了,也许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但由于传统观念,也由于这一阶段孩子根本不会说话或刚刚会说话,以及刚刚做父母的人太年轻,还没有形成做父母的责任感,大多数人忽视了这段时间对孩子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面对21世纪,面对我们的已具备相当文化水平的广大年轻父母,我想在此大声疾呼:“教育要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开始!”&&&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这自然是我们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人员的社会责任。&&& 在这里,我将向将要做妈妈人介绍,新生儿有怎样的令人惊异的能力,他们怎样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怎样发展起自己的运动技能、感觉、知觉和学习能力,以及,为什么说新生儿和婴儿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新一篇:旧一篇:
        心理学杂谈(更新: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
心理学杂谈(更新: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
经过一番尝试,我们这次打算分开两个贴,该帖算是资源帖。欢迎各位童鞋共享你们手中的资源。
1.陈默老师关于亲子关系的讲座(2-3楼)
2.对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大师们(5-11楼)
3.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12楼)
4.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13-15楼)
5.孩子捣蛋有内情之控制欲强的父母(18楼)
6.不要让孩子成为家庭的替罪羊(22楼)
7.张梅玲访谈:如何为孩子安排假期(30楼)
8.失衡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只想逃离(31楼)
9.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32楼)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13:07 编辑 ].
陈默老师关于亲子关系的讲座(一)
转发一篇我收藏的陈默老师讲座稿,我自己当时读了收益非浅,和大家分享。申明一下,这个不是我自己的记录,而是在网上看到的,我收藏下来了,但我没有记下来原始链接。如果有违转载原则,请版主删掉。
一、现如今的孩子
& & 1、高孤独感的独子
& & 上海90后、00后的孩子,都是独套公寓的独子,隔离了与其他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有了天生的孤独感。而本身父母出身在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所以并不知道如何养育独子。这些孩子既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独子,又是情感上的独子。一个人一旦孤独,就容易沉静在思考中,思考力很强。人一思考,就会涉及到终极关怀问题,而感到痛苦。有的孩子一个人在那里发呆,可能就在思考“活着干啥”“我不想活了”。
例:陈老师临床研究经常遇见孩子想“既然80岁也要成灰,那么我现在就变成灰好了。”孩子一旦孤独,就开始思考行而上的问题。而父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从这个问题上教导孩子。理论上说一个人真正成熟是看透了死亡的问题,而大部分实际上从这点来说是不成熟的。当成人在这个问题上不成熟时候,就会逃避这个问题。而孩子的这个问题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答案,反而父母回避这个问题。得不到答案的孩子会越加思考这个问题,便进入抑郁状态,孩子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现在的孩子阅读量很大,从大量的阅读里去寻找答案,但是又找不到答案,所以孩子觉得越来越糊涂。
& & 天生的孤独感的副产品就是特别的脆弱。
& & 2、低物欲感的贵子
& & 现在的孩子有沉重的情感负担,生下来以后6个大人都对他很好,孩子受到了6个人的情感就会报恩。但是这6个人要求的报恩就是“好好学习”,所以孩子就受到了很大的沉重的情感负担,一定要好好读书,要超过别人。相反,整个学习环境竞争又很激烈,要学习地出人头地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而现在的孩子又面对了空前的学业压力,应试教育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空前的学业压力来自于:1)学校里考试成绩排名就是赤裸裸地白纸黑字地贴在那里的,而让孩子心里非常难受。2)来源于老师的压力,没有一个职业可以一年四次量化到小数点后一位。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以班级考试的平均分来的。从而造成老师压力很大,很焦虑。老师焦虑的释放渠道就是在教室里,每天课堂上释放给学生。例:学生告诉心理师,老师会因为教室里课桌椅没有放好而发脾气。3)来源于家长。在学校里遇到焦虑的老师,回家要面对一个更加焦虑的妈妈。聪明的妈妈看见孩子回家会抱抱她(对幼儿),或者聊聊开心的事(对少儿)。
& & 3、第三只笼子里的鼠
& & 例:心理学实验。第一只笼子,鼠放在笼子里,设计成打开笼子就会送进来食物。由于食物有奖励鼠打开笼子开关的行为,那么鼠就会不停地打开笼子以寻求食物。第二只笼子,设计成打开笼子就会送电击,那么鼠就不敢去打开笼子了。第三只笼子设计成,打开笼子送来食物,再打开笼子送来电击,再次打开笼子可能是食物也可能是电击,那么这只老鼠会如何做呢?这只老鼠会发疯,因为它不知道接下来会得到什么?
现在的孩子就是这第三只笼子里的鼠,这边非常宠爱,就好像食物,另一边严厉要求,要好好读书,就好像电击。出于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分裂,不知道该怎么办!
& & 我们家长一定要更新观念,我们的孩子是生活在和我们不一样的环境下,处于不同的压力下的孩子,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下,才能知道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 & 家长的观念需要更新:孩子的长大时需要等待的!特别有的男孩子,可能要到初二才会真正长大。
& & 孩子不是你的替代!你没实现的事,就不要期望在孩子身上实现。如果家长要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事情,这样你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就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还是心理把孩子当作你的替代品。甚至有更加恶劣的家长,把孩子当作家长去战胜别人的工具,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战胜家长的朋友、同事、亲戚的孩子。
二、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展的心理任务
& & 1、婴幼儿的心理任务(0-1岁,大概是最初的年龄)
& & 小婴儿要完成的心理任务很重,要信任别人、信任世界。所以婴儿刚出生下来,会大哭,表达了恐惧害怕的情绪。母乳喂养对孩子有好处,没有母乳喂养的孩子就没有享受过这种温暖的怀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觉得世界是不可靠的,别人也是不可靠的,对待别人也不是真诚的。反映出来的能力缺乏就是社会交往能力缺乏。
例:心理学实验,这还会影响成人将来面对困难的情况。用钢丝做一个假猴子,吊两个奶瓶,和一个刚出生的小猴子放在一起。小猴子爬上去喝了奶之后就恐惧地躲得远远的。在用毛绒布做一个假猴子,吊两个奶瓶。小猴子喝了奶之后会盘在那个毛茸茸的假猴子那里玩。接下来再放入一个钢丝做的假蜘蛛,两个猴子看见这个从来没看见过的假蜘蛛,吓坏了。前面的猴子是逃到笼子上面吊着,后面的猴子是逃到绒布做的假猴子那里,逃到妈妈那里去,把妈妈抱紧。过了一会儿,后面的猴子从妈妈身上下来,去惹、逗弄那只蜘蛛,发现蜘蛛是假的,就和蜘蛛一起玩了。前面的猴子即使被放到蜘蛛面前,还是只会恐惧地扑打。结论如果孩子早期不能得到母亲的温暖和安全感,将来面对困难会选择逃跑。
& & 2、儿童发展的心理任务
& & 2-3岁孩子会控制大小便后,就明白自己是能够掌控的,有自主意识。如果全程约束这时候的孩子,4个老人+保姆限制孩子的每个动作,剥夺孩子的自主感,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不能动的,觉得自己无能,内在有很强的羞怯感,长大后他不敢面对别人讲话。例:大学生到陈老师那里治疗,要把灯关了,他躺在地上才能讲话。老人带孩子只有宝贝孩子的本能,但是没有教育孩子的义务。所以老人只能完全地保护孩子,不能有一点儿差池,等于剥夺孩子的自主权。所以现在有很多孩子意志脆弱。
& & 4-5岁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大脑飞速发展,很聪明,特别是很想去探究不知道的事务,打破沙锅问到底。并且会去做破坏性的事情来探究,比如说把沙发弄坏,只是想知道弄坏以后会怎么样,而不是调皮捣蛋。但是这时候的家长常常会不耐烦地对待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还会比较其他的孩子,你怎么做不好,隔壁家的孩子怎么做得那么好。这样的话,这样的孩子就形成的内疚感,感觉自己是无价的,是别人不欣赏的,那么长大后也不会成为果断性、开创性的领军人物。& &&&
& & 4-5岁孩子在心理上还会有恋父、恋母情结,就是希望父母当中那个同性的不存在,而另外一个异性的就完全被孩子占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孩子长大后还是有这种情结,就会对他的婚姻不利。
& & 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理学角度来说是最太平的,人一生中幸福指数是最高的。这个年龄容易种下自卑的树。进入小学后,小孩子就会有社会评价,老师会给她社会评价。如果这个评价是负面的,孩子会把老师的评价内化为自我评价。例:妈妈带孩子来治疗恋母情结,陈老师觉得问题不大,这个年龄是会有恋母情结。后来发现妈妈很痛苦,找来爸爸聊聊,发现爸爸是事业非常成功的,妈妈是小老婆,是公开的。但是妈妈觉得自己见不得阳光,心理痛苦。陈老师和先生说,你太太很痛苦。这位先生说我们俩有感情,婚姻以感情为基础,那么我们俩在一起对不对呢?如果有感情,一张纸有那么重要吗?我现在为她提供的生活,全世界也没有几人能提供。物质上我能提供最好的,感情上也有感情,又何必拘泥于一张纸?陈老师认为这个先生很特别,他找两个太太,并且需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陈老师认为根源应该是小时候种下的。他的身高不高,小时候总是被男伙伴欺负,所以他发誓要很出色,来让向别人证明。这就是小时候埋下自卑,将来不管有多成功,仍然会不自信。
小学阶段,妈妈要做一块橡皮,把老师的负面影响擦掉。老师说的负面评价,妈妈对孩子要说那是老师失控了,妈妈最了解你,妈妈认为你很好。学习是长跑,是马拉松,谁跑到最后还不知道。小学老师有个特点,你去问他小孩子好不好,他都说不好的。老师不来找家长就好了,有事老师会马上找家长的。老师看学生肯定看不顺眼,你想50岁的人看7-8岁的孩子肯定是看不顺眼的。如果老师找家长,那么家长一定要穿上铁马夹,把老师说的话全部都扛在自己身上,对小孩子说老师说你很好,就是有一些小瑕疵。现在有很多老师非常焦虑,妈妈不能做老师的帮凶。如果你一旦作了老师的帮凶,那么你的孩子会变得很焦虑,因为孩子都希望做一个妈妈眼里的好孩子,但是由于他年龄段的特点,他做不到,那么他就会焦虑。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只要你有好心态,你的孩子就会笑到最后。
& &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的苛刻。比如说公交车上,孩子在座位上爬上爬下就会找来家长的一顿骂,其实这是孩子的天性。等孩子长大就不会这么做了,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在座位上爬上爬下呢?
如果孩子小学的时候受到很多鼓励,那么将来孩子会很努力勤奋,能成功。但是现在又有过度的情况,如果这个孩子非常乖,非常好,大人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这个孩子为了要继续做到大家眼中的好孩子,这个孩子就认为自己必须是最好的,自己把神经绷得很紧,这样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崩溃。有很多小学年级组第一名的小孩子到了青春期不愿意读书,崩溃了,读书读不下去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出色,那么不要让他受到老师过度的美誉。例:有个医生的孩子,小时候非常好,不用家长操心。到了高中读书读不下去了,崩溃了,他在学校里用拳头打墙,把手也打坏了。他说我现在什么都不要,只要把我的童年还给我。他长大后思考,用童年来换分数,换高评价有没有意义。
& & 3、青春前后期孩子的心理任务
& & 12-20岁青春期是心理学上非常麻烦的时候。人生有两大时期最麻烦,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往往青春期遇到了更年期。12-16岁是脱毛期,找一张那时候的照片会发现很难看,身高长得很快,可能一年长20公分,甚至可能长得比爸爸高。如果儿子长得比爸爸高,儿子就不会认命被挨打,还是反击还手,这时候的爸爸一定要领得清,不能再靠打孩子来树立威信。孩子身体长大了,但是心里没长大,所以陷入疑惑,我到底是打人还是小孩。虽然心里没长大,但是像装作大人的样子,就是懒得和你说话,电报语,“做啥”“烦来”。这时候妈妈开始失落,疑神疑鬼,怀疑是不是又喜欢女孩子了。如果这时候妈妈反而粘着孩子,一定要孩子说话,反而引起孩子反感。妈妈的明智的做法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孩子叫妈妈,妈妈马上来帮忙,帮好忙就识相地走开。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成为怎样的人,我是否要成为我爸妈希望我成为的人。就好像车子买来校正好,可以开始上路跑起来了。而且这个时候还要高考选择专业,更加容易使孩子混淆。这个时候很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整合好,让他找到自己。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整合好,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就会缺失忠诚度,对工作,对家庭都会缺乏责任心。例:有对夫妻来找陈老师,说要离婚。女的控诉男的,年轻的时候读书,读了好多书。后来又搞发明创造,搞了很多也没搞出啥名堂。一直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的。陈老师评价这个男的就是青春期没有整合好,不知道自己该做啥,不了解自己的强处弱处。
& & 16-20岁青春期步入成人期的一段时间,是寻找人生的伴侣,寻找亲密感,有爱的能力。如果前面几个心里成长期都做得很好,那么这个阶段就不会有啥问题。如果前面几个成长起长得不好,那么青春期纠正一下有效果。就像老人常说身体没长好,那么长法头里弄好有道理的。青春期里不但可以身体发育上纠正,而且心理上也可以纠正。如果这时候恰好遇见了一位更年期的妈妈就讨厌了,更年期的妈妈的特点就是希望别人关注她,所以表现得自己很可怜,一定要别人关注。这个妈妈没有搞清楚到底谁是更应该被关注的对象。如果青春期也没有纠正好,那么16-20岁这个时期就容易出问题
一个家庭要和谐,三个人是等边三角形,但是很难做到。大部分情况下,等边三角形会变成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锐角也有尖有钝。假设A是妈妈,B是儿子,C是爸爸。三人的关系是爸爸在远一点的地方,妈妈和儿子比较近。AB妈妈儿子是等腰三角形的那条底边,爸爸C是那个顶角。
那么这个爸爸在稍微远的地方,心里肯定不舒服,就会选择逃避,你们不要我,那我就跑开。爸爸去沉迷于工作、网络等。工作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逃避家庭责任或某种东西,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不用因此来赞美自己。
& & 因为爸爸比较远,所以老看儿子不顺眼,就一直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样妈妈心里就难受了,儿子是妈妈管的,儿子不好就是妈妈不好。妈妈就开始管儿子越来越多,管得越多毛病就越多,毛病都是管出来的。不管没毛病,像我们小时候兄弟姐妹多,没人管,所以就没有毛病。例:我们小时候也有毛病,有嗜好,比如爱喝茶,但是大人没人管你的,就不出问题。
& & 这时候妈妈很恼火,有两种选择。一就是批评爸爸,不管孩子只管自己。二是恨孩子不争气。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爸爸一直在很远的地方,心里不舒服,如果爸爸是个没自信的人,内在缺乏安全感。而妈妈看着爸爸在那么远的地方,会猜疑,你的应酬那么多,狐朋狗友那么多,保不定还有女人插一脚。于是妈妈就会开始跟爸爸讲儿子不好。爸爸一开始是不在意的,习惯了不管事,反正儿子让妈妈管。但是妈妈越讲问题越严重,于是爸爸觉得不行,就开始步入教育儿子的事情,这时候爸爸的角色开始拉近了,爸爸心里觉得舒服了,爸爸一出场就是大举动,可能会调用社会关系给儿子换学校啥的。这时候妈妈会有种久违的感觉,两人共同携手来处理问题,很舒服。儿子是啥感觉呢?儿子出母体脐带被剪断了,但是第六感觉还在的。比个例子,儿子从外面进入房间,妈妈不用正面看,就能知道儿子心理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这就是母子亲密关系。小孩子很聪明的,儿子知道妈妈需要什么,需要儿子来拉近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儿子就会牺牲自己来拉近爸爸。陈老师说现在有太多牺牲自己来平衡夫妻关系的孩子,这种问题是非常隐蔽的,很难被发现,没有经验的心理医生根本都觉察不到。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母亲身上,但是心理医生会花很大的精力来治疗孩子。心理医生发现孩子有很多问题,打人不好好读书等,但是问题的实质在妈妈身上,通过孩子母亲的某种心理需要被满足了。这样的孩子很可怜的。陈老师提醒妈妈们,孩子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母亲是孩子问题的真正根源。
怎样的母亲才能养育出好孩子,能平衡等边三角形关系。这样的母亲要能满足下面三个条件:母亲要大气的。大气一是指可以和孩子讨论绿豆、天下事、关怀民族问题的母亲,二是指母亲有真正大度的胸怀,能接纳亲属,有爱心的大度的母亲,和学历无关。母亲要自然的。凡是把事情做过头的就不是自然的母亲。现在很多孩子面对的就是不自然的母亲,妈妈讲的都是正面的东西,积极的东西,妈妈的成功,但是妈妈做的事情是不自然的,比如说妈妈是如何对待爸爸的亲属的。这个孩子的内心是分裂,不知道是看得起母亲还是看不起母亲。妈妈既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成功,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失败。妈妈既要告诉孩子人生的不容易,也要告诉孩子社会的不如意。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自然的,而不是听到完美的,看见不完美的。母亲要轻松的。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母亲本身有抑郁症,经常发脾气,无法情绪失控,那么没法养好孩子,因为孩子始终生活在忐忑不安中。现在除了要提倡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也要给孩子轻松的心理成长环境。如果有没结婚还在恋爱的小伙子,要把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
陈默老师讲座(二)
三、如何与不同年龄的孩子相处
& & 1、沟通方式
& & 2、教育理念
& & 3、实际问题处理
四大问题:
& & 寻求关注问题。例:小学生偷别人的铅笔,老师跟家长说孩子有品德问题。陈老师教育小学老师说小学生没有品德问题,品德问题是后来才有的。小学生寻求关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来没有被关注过,例再婚家庭,母亲出国去了,母亲只管自己谈恋爱不管孩子。二是长年累月处于被群体关注之中,例市长的孩子,总有人拍马屁、说好话,到了学校孩子还需要一直得到这样的关注。遇到这种问题,家长一定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找出事情背后的原因。
& & 权力征战问题。一般来说孩子就出生在父母亲非常能干的家庭,啥都搞得定,孩子从来都是被安排好的,哪怕考不进好学校,父母也有办法弄进好学校。孩子从小被剥夺自主权利感觉,从小没有感觉过长大的感觉,等到青春期后孩子突然感觉害怕,原来我的这个家庭是不允许我长大的,甚至将来找老婆也没有自主权。这样孩子就要和父母打权利战争,表现为对着干。父母要孩子考重点中学,孩子就考职校,一直打到父母彻底退让为止。陈老师对家长劝告,家长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权力给孩子,不然会退而求次的。例:孩子说不上学,家长说只要你上学啥都好说。孩子说我不吃饭了,家长就说只要你吃饭,不上学也可以。孩子说我跳楼了,家长说你只要不跳楼啥都可以。打到后来孩子说我要离家出走了。打到最后,家长说我不管你了。这样打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 & 无意识报复问题。孩子从小长大从来没有开心过,心里一直压抑很多不满,到了青春期就开始报复,和权利征战差不多。你哪里痛,他就哪里来给你刺一下。你最怕他考不进好学校,他就考差学校。你最怕他谈恋爱,他就谈恋爱。例:从小到大,妈妈一直压抑孩子,逼着孩子读书,高中也考了很好的高中。孩子压抑很多年,感觉从来没有玩过。整个高中阶段,妈妈一直陪读,孩子学习的内容妈妈都要学一遍,连老师都说可以很宽松地考进交大。但是他考进两本的大学,气死老妈。进了两本之后,妈妈也安排了很多,读啥专业。妈妈连孩子读大学的书都有一套,自己学习划重点,周末回家就要考察孩子学会了没有。孩子继续报复妈妈,进入大学一直玩电脑,直到留级。
& & 假装无能问题。你别要来指望我,别要指望我考清华北大。这样的孩子往往老师公认很聪明,但是实际却是中下水平。原因是有背景压力,家长的学历高同时家长高期望,对孩子有很大的压力。孩子认为自己不如父母,就表现出来无能。例,陈老师有年夏天曾遇到四个孩子,都是假装无能,一个是市委领导家庭,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集团公司老总,一个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这四个爸爸的四个儿子,两个名牌高中,两个名牌大学。四个孩子都很聪明,但是四个孩子现在读书都不及格。这四个孩子只要爸爸一出现,这四个孩子就会低着头,还怕爸爸。而四个爸爸是如何教育儿子的,就是通过讲自己是如何如何成功,这样反而给孩子更大的压力。老总是这么教育儿子的,老总说我的儿子应该是怎样怎样的,这样儿子心里就想做你的儿子真倒霉了。教授家庭学历都很高,连奶奶都是硕士学历,后来儿子承受不了这样的背景压力,儿子考了三流大学,天天打游戏,后来自杀了。有时候家长要做一个有通透里的人,当孩子有个行为出来,家长要静下心来想想行为的源头是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很有教育别人的资格的,非常坚持自己的理论,很难改变。当时陈老师就问他,你父亲小时候怎么管你的,他说有6个兄弟姐妹,父母啥也不管。陈老师就说因为你父亲从来不管,所以你能成为党委书记。而你的儿子成为不了你,因为他有一个和你的父亲不一样的父亲。
四、孩子问题的发展机制
& & 1、早期养育
& & 2、环境影响
& & 3、家庭结构
& & 孩子和家长的互动模式:
& & 家长百般讨好孩子,不仅物质上而且精神上。这样的家长养育出来的孩子会很轻视父母,出言不逊。
当家庭夫妻关系出问题后,很容易出现拉拢问题。比如母亲跟女儿说父亲的坏话,无非想女儿面前表达自己付出很多,而父亲啥也不做。拉拢子女并且诋毁对方。这样家长讲得越多,孩子越痛苦,因为家长讲的话。孩子都会理性地接受。但是孩子很痛苦,因为这个不好的人,是孩子的家长。例:母亲拉拢儿子,说父亲坏话。儿子就会打父亲,帮母亲。但是母亲反而会骂儿子打父亲的行为。这样下来儿子很痛苦。例:女儿抑郁很多年,已经工作了找到陈老师。他的父亲很不好,确实是坏人,已经在监狱里。母亲一直跟她说父亲很不好,而且母亲改嫁后继父也说她的亲身父亲不好。这个女儿一直抑郁,到后来甚至不能上班。陈老师对女儿说,你能不能做件事,去监狱看看爸爸,她从初中开始就没有再看见爸爸了。女儿说我不能去看他,她是坏人。陈老师说坏人是法律评价的,子女对父母的评价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你的爸爸。你不要对你的父亲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这所有的附加条件都能被一个条件所抵消,那就是父亲把你带到了这个世上,给了你生命。如果一个人能够认清这点,父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这就足够了,这样的话很多对父母的怨恨就能消除。陈老师建议她去监狱看爸爸,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跟爸爸说,出狱后她来养他。看爸爸会怎么讲。因为陈老师发现她内心非常非常渴望父爱,因为她一直缺失父爱。他去看爸爸,父女俩抱头痛哭。父亲一直在忏悔,说他到这地步是她母亲如何如何挑剔造成的。女儿头一回也听到了母亲的不好的地方。离开监狱的时候,女儿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轻松多了。一个人的基础幸福感是建立在接受双亲的基础上。
& & 孩子的行为永远是父母嘴巴里挑剔的内容。这样的父母本身有焦虑问题,有强迫人格。这种挑剔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孩子会在外面,比如学校里去释放这个压力。
双重束缚是最不好的关系。我让你做成这样,但是我又让你做不到这样。例:青春期的孩子得了精神病,孩子治好了,医生打电话告诉妈妈来接孩子。孩子非常高兴地迎接妈妈,大叫妈妈,妈妈板着脸跟孩子说,人家孩子跟妈妈很亲热地,哪像你这么大嚷大叫。这样孩子又受不了,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这样的孩子没办法,只能最后分裂。精神分裂就是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一部分是病态的。人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痛苦,就会逃到病态系统里。在病态系统里有幻觉、幻听,能感到幸福。
& & 4、父母关系
& & 文化不是学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文化。孩子成长的真正的养分实际上就是爱。
& & 有很多成功的父母,能给孩子很多的东西,但是孩子感觉这并不是爱,而是父母自己的需要,需要孩子成为为父母想要的那种孩子。要让孩子感觉到充分的爱。爱就是无条件的接纳。陈老师常问家长,你有没有这样的心态,哪怕孩子是个脑瘫儿,你也会好好地养大他。如果你有这种心态,那么为何你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而不能忍受。这样就会给孩子一种感觉,你爱他是有条件交换的。你爱他,一定要他好好读书,成为好学生。小孩子的心理是这样的,他挑衅你,他就做坏学生,看你是不是还继续爱他。如果你不爱他,那么他就想你的真面目露出来了吧。所以家长很关键的就是你能不能接受你的孩子就是平庸的,但是他平平静静,没有灾难。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那现在就不会过度焦虑。例:上海的教授到美国教授家里做客,美国教授的大儿子是很年轻的教授,小儿子是搞园林的,从小喜欢的。上海教授就一直在表扬大儿子,年纪轻轻就成为教授了。美国教授觉得很奇怪,为何你不表扬我的小儿子。我们觉得小儿子做得很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很好。另外,很多支离破碎的家庭,就会有爱的缺失。离婚的家庭,一定要给孩子比较充分的爱。而现在很多的情况是整个家族会把另一半批评地很坏,而孩子心底里潜意识里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有亲情血缘的。
& & 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一直在闹不和,要闹离婚,就相当于给孩子头上悬一把剑,这把剑啥时候落下来不知道的。很多孩子都跟陈老师说,我爸爸妈妈肯定会离婚的,即使现在不离,将来也会离的。例:有个妈妈找陈老师说,老公怎么不好,我要离婚。陈老师就很坦白地跟她说,那么你就离吧。我来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为了孩子我不会离婚的。你根本就不会离婚,那么你就不要搞了,不要动不动就把离婚这个话放在嘴边,这样反而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要想孩子读书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给孩子营造好的心态。现在很出名的那位韩国妈妈,养育5个孩子8个博士的妈妈,曾经说了一句话,夫妻和睦才能养育出好孩子。
& & 问:陈老师刚才说了很多要给孩子轻松的环境,那么如何做才不会过头反而变成溺爱?
& & 答:问得太好了。孩子的教育有几种模式:严厉性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守规则,但是没有创造力。放任性的父母,特别是父母做生意的,孩子物质能满足,但是精神不能满足,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与父母不亲密,也发展不好。溺爱的父母,生怕孩子有一点点不高兴,特别是年纪大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变成洞里老虎,且极度依赖。长大后很善良,不会害人,但是没出息,太依赖。心理学有个要求,对于低龄的孩子,要有延迟性。比如孩子要买文具,你不要马上买回来。你说等妈妈哪天路过文具店去给你买。孩子要吃苹果,你不马上给她拿,你说妈妈先去洗衣机把衣服洗了再帮你拿。例:心理学实验,给小孩子一人一粒巧克力,说老师待会回来,如果巧克力不吃的,老师会给你再加巧克力。老师走后,大部分孩子就吃了,少部分孩子能够自己克制住,等待老师回来。跟踪调查下去,这些等待的孩子将来都成为精英。另外,还有一个民主性教育,比如你和孩子商量,是否需要去请家庭教师。这种民主性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很有出息。
& & 问:与老人同住的孩子教育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比如孩子喜欢玩米,老人不赞同。孩子晚上要出去买东西,老人骗孩子说外面的店已经关门了。
& & 答:父母首先要自己想清楚,孩子的问题是否有边界,如果是没有边界的,那么就让老人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有边界的,那么私底下和老人说好,生活听老人的,教育听父母的。那么遇到这种问题就要和老人说好,然后让老人照做。
& & 问:我学过很多育儿书,但是发现行为没有效果。比方晚上很晚,我好好跟她讲,她不肯睡觉。但是阿姨跟她说外面有大灰狼要把你吃掉,孩子马上就睡了。所以我比较困惑,这些理论怎么和实战经验相结合?
& & 答:你根本把自己的实战机会让给阿姨了。一个孩子晚上妈妈陪着睡觉很重要的,特别是3岁以内,这个权利不能给别人。你既把这个权力给了别人,又想得到运用这个权力下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晚上是人最恐惧的时候,特别是小生命,她最需要母亲,然后你把这个权力又让给保姆了,怎么行。做妈妈再累也要晚上陪孩子,辛苦三冬三夏。
& & 问:孩子10岁,常问我更爱爸爸还是更爱我,如何回答?
& & 答:恋母情结。画等边三角形给她看,这样的关系最牢固。
& & 问:孩子家里很活泼很好动,幼儿园老师反映很安静,拘谨,不活泼。
& & 答:洞里老虎,家长特别是老人注意不要保护过度。
& & 问:大班的孩子老师反映控制不住自己,一个孩子调皮,他也跟着调皮。
& & 答:这个很正常,是这个年龄的正常反应。不要听老师,幼儿园老师最好孩子都是木头人一样。
& & 问:后青春期16岁以后该如何注意教育问题?
& & 答:16岁很搞的,关键是孩子能不能找到自己长大的证据。他是一棵树,上面的天花板,那么他穿透不了,一直压抑,穿透不了,不能往上长,就会长歪了。父母不能做天花板,要做一张纸头,要平等对待,让他穿透,去长成大树。
& & 问: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吃饭拿第一名,回家吃饭很慢,最后还要妈妈喂。妈妈问他,他就说因为幼儿园为了拿第一,所以太累了,回家要妈妈喂。老师反映孩子自尊心很强,样样要拿第一,挫折教育不够。
& & 答:吃饭两面派很正常,外面有压力,回家来释放。其实你的孩子样样要第一,一定是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已经让孩子感觉到了。其实这也好的,让孩子努力向上,但是不能过度。万一将来做不到,就要出问题了。解决办法是家长要改变观念,多关心孩子是否健康,别人学得会的东西,我孩子是否能学会。孩子是否有探索精神,孩子喜欢啥。多看看科技馆,多探索。少说哪个同学做啥啥了,少去关心别的孩子做啥。也和幼儿园老师打个招呼,不要太鼓励了。
& & 问:陈老师一直说母亲的作用很大,那么父亲的作用是啥?
& & 答:父亲的作用是父亲要有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其实父亲单独和孩子一起的机会是有的,只是经常会被母亲干扰。青春期的时候每周父亲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交谈、玩。母亲不要干涉,这样的孩子就会父爱、母爱充足。女孩子有充足的父爱,以后谈恋爱就会很顺利。所以母亲还是很关键的,不要去挑剔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而要鼓励。.
 《世上没有懒孩子》是美国顶级儿童心理学家梅尔·莱文的教养力作。美国顶级儿童心理学家梅尔·莱文在《世上没有懒孩子》中展示了7个真实案例,剖析孩子不爱运动、记性不好、分心多动、拖拖拉拉等7种所谓的“懒”问题,不但能帮助家长和老师找到孩子存在的问题,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指导,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变得自信、快乐、高效。《世上没有懒孩子》不但能为家长、学校提出实用的建议,更能示范如何强化孩子的优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作者介绍:梅尔·莱文,美国顶级儿童心理学家。美国最权威的《学术指导》杂志(Scholastic Instructor)读者投票排行第一的教育学大师。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儿科学教授,学习与发展研究临床中心主任。他还是非营利学会“All Kinds of Minds”的联合创始人,该学会以帮助更多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为目的。.
对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大师们
市面上看得到的各学前,学龄培训,如果和心理学挂钩的,可能最初的理论基础都是来自这几位的创建性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这个贴,就是摘点大师们的生平和主要理论, 大家也可以据此了解当前的应用,是否真的传承了他们的观点. 对市场上的东西有个自己的基本判断.
估计大家都听过这些名字.
当然有更多,先贴这些.
所有信息都来自公开的出版物和我当年看过的许多书中,只摘要点..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1952 年 5 月 6 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 岁。
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1949年英文版,第97页)。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具体地说,蒙台梭利首先强调的是人和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起来的”。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因此她把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对旧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予以猛烈抨击。她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人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桌子边”,这对儿童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身体方面,导致骨骼畸形;在心理方面,教师为了把零碎干瘪的知识塞进儿童的头脑,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蒙台梭利否定奖励、惩罚等强化的作用,强调儿童的内在力量、主观能动性;要求环境(刺激)要适合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兴趣,认为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变化和发展。
  蒙台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设置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蒙台梭利强调通过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发展呈现一种节律(阶段):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了(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第27页)。而在童年期,儿童的各种心理机能也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例如,2~6岁是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2~4岁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某种感觉能力在相应时期内出现、消失,当它们出现时,能最有效地学习;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正是很多低能儿童之所以低能的主要原因。因此,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又是举足轻重的。蒙台梭利说,环境问题在她的教育方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初级教学法
适用范围  蒙特梭利的初级教学法适用于3~6岁的儿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体育(筋肉练习)  为了促使幼儿生理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肌肉练习,她除了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坐、起、走、穿衣、脱衣、取物、照料动植物等行为得到良好的体育练习外,还发明了种种器具,如螺旋梯、摇椅等等,帮助幼儿进行训练,还编制了体操乃至于呼吸、唇、舌、牙等方面的特别练习。
感官教育  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
知识教育  结合感官训练,提早让儿童接受读、写、算、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谈话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实际生活练习  如穿衣、个人卫生、室内整理等,使儿童不需别人帮助而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上的事项,培养其独立性。不难看出,蒙台梭利上述做法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有许多可取之处。  
[ 本帖最后由 海底的鱼 于
15:53 编辑 ].
教育和巨匠——皮亚杰
  让·皮亚杰(Jean Piaget,),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皮亚杰于1921年任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
  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为此,皮亚杰认为知识发展受三个基本的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他认为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
  对于学习的看法,皮亚杰提出学习从属于发展、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五个观点,其中在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中,他提出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皮亚杰认为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如果能将知识同化到他已有的认知图式中,知识就不会很快被遗忘,但这种同化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建构时才有可能发生,认知方面的积极参与,并不意味着儿童仅仅是摆弄某种材料,而必须在心理上积极参与才行。所以,学习所关注的,应该是儿童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
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年)。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 & 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所以,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
  3.(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性工具的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演性质。换言之,他们已具有运算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这种知识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论。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比在篮球中时更大些。就一般而言,运演的知识是考虑事物如何从它们原来的样子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而图型的知识只考虑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中物体的静止状态。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4.(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至成人)
   儿童在12 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而且,儿童在这时已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演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
华生()Watson,John Broadus。
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
  美国心理学家。的创建人,他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作心理学,即刺激-反应心理学。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而且必须成为一门纯生物学或纯生理学的自然科学。
主要观点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行为而不研究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观察而不是自我内省,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
华生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他曾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可见,华生特别强调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典型的“”。根据这一理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人在不良的环境中不断学习、训练的结果。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影响,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一理论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这一理论后来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良与补充。
华生的观点在美国20年代心理学界居最优势地位。他的环境决定论对美国社会发生了广泛影响。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二)强化理论
  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如鸽子啄键可得到食物。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如鸽子用啄键来去除电击伤害。教学中的积极强化是教师的赞许等,消极强化是教师的皱眉等。这两种强化都增加了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斯金纳认为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在他的实验中,当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杠杆得到食物的条件反射后,在它再按杠杆时给予电刺激,这时反应率会迅速下降。如果以后杠杆不带电了,按压率又会直线上升。斯金纳对惩罚的科学研究,对改变当时美国和欧洲盛行的体罚教育起了一定作用。
  斯金纳用强化列联这一术语表示反应与强化之间的关系。强化列联由三个变量组成:辨别刺激──行为或反应──强化刺激。刺激辨别发生在被强化的反应之前,它使某种行为得到建立并在当时得到强化,学到的行为得到强化就是刺激辨别的过程。在一个列联中,在一个操作—反应过程发生后就出现一个强化刺激,这个操作再发生的强度就会增加。斯金纳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是精确地分析强化效果并设计特定的强化列联。
 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当主体学习时反应速率就增强,不学习时反应速率则下降。因此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的变化。在他看来,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则是一门艺术,是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是安排可能强化的事件来促进学习,教师起着监督者或中间人的作用。斯金纳激烈抨击传统的班级教学,指责它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他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对教学进行改革,设计了一套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方案。
  教学机器是一种外形像小盒子的装置,盒内装有精密的电子和机械仪器。它的构造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教学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几百甚至几千个问题框面组成的程序。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就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如果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再过渡到下一个框面。框面的左侧标出前一框面的答案,成为对该框面问题的提示。一个程序学完了,再学下一个程序。斯金纳认为课堂上采用教学机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较有许多优点。第一,教学机器能即时强化正确答案,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习动力。而在班级教学中行为与强化之间间隔时间很长,因而强化效果大大削弱。第二,传统的教学主要借助厌恶的刺激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学习是为了不得低分,不被教师、同学、家长羞辱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机器使学生得到积极强化,力求获得正确答案的愿望成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采用教学机器,一个教师能同时监督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第四,教学机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即使一度离校的学生也能在返校后以他辍学时的水平为起点继续学习),这能使教材掌握得更牢固,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心。第五,采用教学机器,教师就可以按一个极复杂的整体把教学内容安排成一个连续的顺序,设计一系列强化列联。第六,教学机器可记录错误数量,从而为教师修改磁带提供依据,结果是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七,学习时手脑并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采用机器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编成程序输入机器,因此,机器教学就是程序教学,但程序教学不一定要用机器。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有五条。
  第一,积极反应。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小的步子。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第三,即时反馈。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第四,自定步调。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
  第五,最低的错误率。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提高效率.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论点已被后人所修正、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由性欲所支配,社会-经济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教养对本性也都起着作用。虽然弗洛伊德学说一再受到抨击,这丝毫无损于他的形象。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认为人除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
精神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的名著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著作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id),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中间一层是(ego),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superego),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 1 岁半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的需要。
  肛门期(anal stage):1-3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3-7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x,俄底普斯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伏期(latency stage):7 岁至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生殖期(genital stage):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心理治疗法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荣格(Carl G. Jung ,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性格的类型  
在心理学的类型理论中,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的特点。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 
  1、一般态度类型。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外倾型的人,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兴趣广、易适应环境;内倾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个体对特有情境的反应的两种态度或方式。
  2、机能类型。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一般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八种性格类型。(1)外倾思维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但又偏向于思维。其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想过程。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点。(2)内倾思维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思维功能。其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身的精神世界。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幻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3)外倾情感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情感符合于客观情境和一般价值。思维压抑,情感外露,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4)内倾情感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感情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所激发。思维压抑,情感深藏,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易忧郁。(5)外倾感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其头脑清醒,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寻求享乐,追求刺激,情感浅薄,直觉压抑。(6)内倾感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他们远离外界,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世界中。其知觉深受心理状态的影响。艺术性强,直觉压抑。(7)外倾直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外界中发现各种可能性,并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这种人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8)内倾直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可能性。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
  荣格并非截然地把人格简单划分为八种类型,他的心理类型学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说明性格的差异,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兼有外倾型和内倾型的中间型。纯粹的内倾型的或外倾型的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境的影响而一种态度占优势。每个人也能同时运用四种心理机能,只不过各人的侧重点不同。此外,外倾型和内倾型也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荣格的类型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这种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现在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心理学家还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
心灵四层次  荣格用了许多特定的词汇来描述的各个部分,包括意识(conscious)和潜意识(unconscious)在内。这些概念源自于他大量的临床观察经验,包括他早期词语联想(word association)的实验研究,而词语联想则是日后多种波动描记器(polygraph testing,现今的)的前身,也是心理情结(psychological complex)这个概念的基础。
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荣格之前用“”(collective unconscious)这个词来指称客体心灵,而集体潜意识这个词至今依然是讨论荣格心理学时使用最广泛的词汇。荣格提出客体心灵这个词,是为了避免与人类的各种群体有所混淆,因为他想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人类心灵的深度一如外在、“真实的”、集体意识的世界一样的客观真实。
心灵有四个层次: 
  一、(personal consciousness),或称日常的觉察; 也称自我,是人有意识的心智,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以及记忆的那部分。
  二、个人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其之于个别心灵而言是独特的,但无法被察觉;由心灵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构成。它类似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
  三、客体心灵(objective psyche),或称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人格中最深、最不易碰触到得层次。在荣格看来,如同我们每个人在个人潜意识里积累并存放所有个人记忆档案那样,同样人类集体作为一个种族,也在集体潜意识里存放着人类和前人类物种的经验。
  四、(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其显然是人类心灵普遍存在的结构;集体意识中的世界,有共同价值与形式的文化世界。
集体无意识  荣格在个体的潜意识之外发现了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并以此来解释个体以及集体的行为。按照荣格的解释,“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个人无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从意识中消逝了。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由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经验的先在的决定因素。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人们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无意识的原型所决定的。由于集体无意识可用来说明社会的行为,所以荣格的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荣格认为原型有许多表现形式,但以其中四种最为突出,即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和阴影。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个性的最外层,它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与社会学上“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有些类似,意指一个人的行为在于投合别人对他的期望。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意思是灵气,分别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双性特征,阿尼玛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阿尼姆斯则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阴影接近于弗洛伊德的伊底,指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种族遗传,具有许多不道德的欲望和冲动。除这四种原型之外,荣格的“自性”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原型,它包括了潜意识的所有方面,具有将整个人格结构加以整合并使之稳定的作用。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有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曼达拉,意指在不同文化中反复出现的一种象征,表现为人类力求一种整体的统一。
一般性结构  在心理图谱上的这些基本区块里头,存在一般性和特殊性结构。一般性结构有两类:原型形象(archetypal image)和情结。心灵中属于个人部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在内)的特殊结构有四种:( rather than ego)、(persona)、(shadow)、以及(animus)∕(anima)之融合体(syzygy)(二联对应)。客体心灵里充满原型和原型形象,我们很难精确指出其数目多寡,不过当中有个原型值得一提,即是本我(Self),原型的最高核心。
  情结是因某个寻常的情绪而凝聚在一起的一组相关形象。荣格进行词语联想的实验时,注意到受试者联想时遗漏或延宕的反应透露出一些规律,因而发现带有情绪色彩的情结存在。他发现,在每个受试者身上,这些联想都绕着特定的主题,例如,绕着母亲而来的联想──即是“母亲情结”。自此,情结一词一路松散地沿用下来,成为今日一般的文化用语。情结是个人潜意识的基本内容。
  原型形象则是客体心灵的基本内容。原型本身无法被直接观察到,不过,它就像一般,可以从它影响所及的脑中有形内容辨识出来,也就是从原型形象,或者说拟人化的、形象化的情结来辨识。原型是我们以特殊的方式去建构经验的一种倾向,原型并非形象本身。荣格谈到原型的概念时,喜欢把它比拟成饱和溶解液里的结晶凝析的过程:某个结晶体的排列结构总是依循一定的规则(原型),而真正凝析出来的结晶形态(原型形象)是没法事先预知的。人天生有形成某些形象的倾向,但是这些形象本身不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普遍有形成母亲形象的倾向,不过,基于这个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灵的原型,每个人所形成的母亲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
  原型形象是原型对个人心灵逐渐累积的经验起作用而形成的深层基础形象。原型形象与情结形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拥有更为普遍而概括性的意涵,往往带有令人敬畏的(numinous)情感特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累积、对一大群人具有意义的原型形象,深埋在集体意识的文化里。以文化形式出现的例子包括:国王和皇后、圣母玛丽亚、还有和等宗教性的人物形象。很多集体性角色和情境都带有原型形象,只是人们并没察觉到自身的这种投射。例如,总统或国王、电影明星、宗教领袖等公众人物的过世或遇刺身亡,所引发的强烈情绪反应便反映出这个特殊人物身上带着众人原型的投射。
  只要是重复性的人类经验,例如出生、死亡、男女交合、婚姻、对峙势力的冲突等等,都有其原型基础。虽说原型也会演化,但演化这个变数实在太过缓慢,不管它实际目标为何,把它放入历史时间来看,都可视为是固定不变的。
本我三意义  在荣格的理论里,本我才是整体心灵的调节中心,而自我不过是个人意识的中心而已。本我是真正能协调心灵领域、发号施令的中心,而且,它也是个人自我认同的原型模板。本我一词可以进一步用来指涉心灵作为一个整体的意思。因此,本我有三种的意义: 
一、心灵作为整体单位来运作;
二、从自我的观点来看,原型的最高核心;
三、自我的原型根基 由于本我是比自我更为全面的实体,因而自我对本我的认知往往会以更高等的象征来呈现:神的形象、太阳系中心的太阳、原子团中心的原子核等等。体验到本我时往往摄人心魂,觉得与神有所感应,或激发出敬畏之感。正在体验本我的自我会感觉自身拥有强大的威力。当自我不稳定时,本我会以最高的重整象征出现,常常以曼陀罗的形式呈现,那是有清楚的外围与中心的图样,例如,镶在方框内的圆,或者圆圈内嵌有正方形,尽管这种形式有无穷的可能性。在东方的宗教传统里,曼陀罗的图样往往涵盖神的形象,常被用来进行冥想。虽然本我是荣格思想体系里最不属于经验范畴内的概念──因它属于临床上可说明范围的边垂地带──它正好可以拿来描述心理学上无法描述的现象。就现象上而言,本我其实和传统上所谓的神根本无法区分。
心灵的关系
  自我情结是我们心灵的参照点,这个结构就是每当我们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的“我”时所指涉的。然而,个人层次的心灵是以客体心灵或集体潜意识里的原型为基础的。个人的领域,不管是属于意识或潜意识的层次,都是从客体心灵这个母质发展出来的,并且持续以深刻而动态的方式与心灵这些更深层的领域发生关联,虽然以此发展出来的自我不免天真地以为自身才是心灵的中心。这就好比太阳是绕着地球转,或者地球是绕着转这两者思维的差别。
  心灵深层的活动可以在作梦时清楚地感受到。梦是人类普遍有的经验,在严重的精神病患身上,梦会以非常极端的形式呈现心灵深层的骚动。接受密集的荣格式分析时,被分析者会体验到客体心灵推动个体化历程的一些关键性运作。一些被分析者会学习到荣格式积极想像(active imagination)的技巧,透过这个技巧,人可以在清醒的时刻随意地去探触心灵深层。
  就结构的观点来谈,在个人领域(意识或潜意识皆然)里的每个情结,都是以客体心灵里的原型母质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每个情结的核心都是某个原型。自我就是以本我为原型核心而发展出来的;在个人的母亲情结底层,是大母神(Great Mother);与形象的背后,就是神圣父母的原型形象;阴影以及许多人格面具的角色底下,都有其深层的原型根源。原型形式可能是由各别的形式所组合而成的,比方说,神圣婚姻或所谓圣婚(hieros gamos)就是以对立物之统合为形象。原型层次的心灵能形成象征,把个人层次里互不相容的内容真正地结合起来。客体心灵形成协调的象征的能力,称为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能超越意识层次的紧张对立。在这过程里,冲突未必消失,但它们超越了对立状态,彼此相对化了。
  由于个人心灵里的情结都是以客体心灵里的原型为基础,所以只要深入地了解任何一个情结,都能发现关于它的原型的联想。荣格式分析的艺术大半仰赖把形象的意义加以扩展,以具疗效的方式让自我感受到其与原型世界的关联,但又不致于使自我淹没在零散的原型之海。比方说,倘若自我感受到其与本我的关联,那么自我-本我这个轴心便应运而生,自我因此更能感受到自身与心灵的这个核心彼此相系。但是,如果是虚弱、未成熟的自我体验到这种关联的话,它可能会被本我同化,表现出心灵膨胀,并且在意识上丧失了清楚的立足点,或者更糟的,引发暂时性精神病。服用会产生幻觉的药物,例如迷幻药(LSD)和毒蕈菇(psilicybin)后,往往会有“自以为是神”的感觉,就是自我在药物作用下体验到本我这个原型核心,但是,与此同时,这种体验在现实里却扎根不深,没法长出稳定的自我-本我轴心(ego-Self axis)。
情结与原型
  每个情结都是以某个意义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组相关形象,而这个意义核心本质上和原型有关。打从有意识开始,原型的各种可能性皆充斥着个人经验,因而成人的自我会觉得,意识里的主观内容纯粹是自身过去经验的总和。往往唯有在分析状态里、在梦里,或处在非常感动的情绪中,成熟的自我才能体验到形成情结的真正原型基础。进行分析时,有很多想像的技巧可用来增进这种觉察:引导性想像、完形技巧、画画、捏陶、舞蹈、在沙盘上建造投射出来的形体、催眠分析,或者最单纯的积极想像。要让个体化继续向前迈进,最直接的莫过于,自我有心去理解透过这种活动所发现的客体心灵的内容──不能像魔术师的助手,只它们召唤出来便了事。
  由于在原型母质里保有个人经验的形象,因而总有个危险存在,就是个人的联想会被误认为是情结的核心,而沦为仅仅是还原分析(reductive analysis),亦即纯粹以童年早期经验的观点来解释当前的冲突。反过来说,把形象往原型意义上过度扩展,也许可以对原型有多一些了解,但却很可能忽略了个人心灵和客体心灵之间疗愈性的联结。
为了更了解荣格概念里每个心理架构之间的动力关系,可以把这些架构分成两大类:认同结构(identity structure)以及关系结构(relational structure)。自我和阴影是认同结构,而人格面具和阿尼玛、阿尼姆斯则属于关系结构。个体化的自然进程里,首要就是形成一个稳固而强壮的自我,因而个体能于世上确立一种自我感。随之而来的,便是与他者以及其所置身其中的集体文化发生关联。通常,要等到生命进入比较后期的时候,自我才会渴望去探索存在于集体文化和个人心灵背后的原型力量──所谓的中年危机往往是这种渴望的表现。
认同的结构
  基本的自我认同很早就成形了,起初嵌在母亲-的一对一关系里,稍后在家庭内扩大,之后则是不断延展以纳入益加宽阔的文化环境。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天生的某些活动和倾向会被母亲或家庭所接纳,但也有某些活动与冲动会被认为是不好的而遭到拒绝。大小便训练便是诸多此类更为细腻的互动之一,在训练过程中,成长中孩子的自我认同,是由他所依赖的人的喜恶塑造出来的。这些被家庭所排斥的倾向和冲动不会就这么消失,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变成“第二自我”(alter-ego)形象,就在个人潜意识的浅层之处。这个第二自我就是荣格所说的阴影,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当对立两方的其中一方摊在意识的“光束”下时,被排斥的另一方便掉入潜意识里成为“阴影”。
  由于阴影的内容或本质是发展中的自我的一部分,它依然保有个人认同感,只不过是被拒绝而不被接受的那一部分,而且往往伴随着罪恶感。由于阴影是在早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从主要的自我认同当中分离出去的,所以它重返意识的可能性引发了焦虑。心理治疗与分析大半的例行工作,即是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好再次检视阴影的内容为何,并且尽量把出先前被自我形成的早期“分裂”所丢弃的内容统整起来。童年时分离出去的许多心灵自然属性,对健康成人的心理运作而言,其实是不可或缺的。譬如,攻击和性的冲动往往会遭到割除,因为它们于童年时期表现出来实在不妥,文化上无法接受,且令父母十分头疼,不过,它们却是正常成人性格的重要特质。成人可以用一些方式去调节、整合它们,这是儿童不成熟的自我结构所办不到的。其他的特质,就连天生的随意表现,也都可能遭到同样的对待,被丢弃到阴影里。
  把阴影的内容统合到意识层面有双重效果:不仅能扩大自我活动的范围,而且也省下了之前死命去隔?并压抑那些阴影特质时所花费的力气。个体往往因而觉得生命更上一层楼。
  由于阴影本质上还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它和自我有同样的性别认同,男人要有男子气概,女人就要有女人味。除了作梦及幻想的内容会把这些气质拟人化之外,阴影也常常被到同性别的人身上,那些拥有投射者主要自我形象所欠缺的特质的人,往往令投射者又嫉又恨。
关系的结构
  将部分阴影同化之后所形成更强大的自我认同,将更清楚地感受到与他者建立关系的需要,不只要和其他人建立关系,而且要和集体意识世界中超乎个人的文化,以及客体心灵中超乎个人的原型内容发生联系。能达成此关系任务的两个结构体,就是阿尼玛或阿尼姆斯以及人格面具。阿尼玛,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气质;阿尼姆斯,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气质。人格面具是个人在面对公众时,用以表现自己的面貌,但与真实面貌不太相同的外表。
  自我的性别认同里一些文化所不认可的特质,甚至会被进一步地摒除在阴影这个第二自我之外,进而凝聚成性别相异(contrasexual)的形象:女性心灵内形成充满男性气概的形象(阿尼姆斯),以及男性心灵内形成充满女性魅力的形象(阿尼玛)。荣格从他病人的梦和幻想里观察到这些形象,发觉这些形象非常重要,人一旦和这些形象有所隔?,便会感受到原始文化称之为“失去灵魂”的感觉。
  更严重的,是自我与人格面具融为一体,一旦卸下人格面具,则自我感薄弱,因而社会角色感受到的任何威胁,感觉上都是对自我整体的威胁。所谓的“空巢期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孩子长大离开家之后父母觉得无聊空虚──就是对父母角色这个面具过度认同,这在男人或女人的身上都可能发生。那些只会埋头工作,不然便会感到人生空虚而无所依归的人,则是滥用了职业与专业的人格面具,无法培养出更宽阔的认同感和广泛的才能。解决这种严重的人格面具认同问题时,常常需要 个体化历程
  (individuation)是荣格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在真实生活中努力去认识和发展他∕她心灵与生俱来的潜能。由于原型的可能性非常多,任一个个体化历程难免无法达到所有天生的可能性。所以,重要的不在于达成的量有多少,而是人格是否忠于自身深层的潜能,不要只是被自我中心的自恋倾向牵着鼻子走,或只认同于集体文化的角色。
  自我可能认同于个人潜意识里与更宽广的个体化历程格格不入的结构。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精神官能症──感觉被撕裂,无法动弹、麻木。困在童年时被指派的家庭角色里,会造成这种精神官能性分裂,就像停滞在早期阶段而不愿向前迈步的人,也会有同样的后果。
  自我也可能认同集体范畴里所设定的角色而和个体化历程脱节──不管认同的是集体潜意识所设定的原型角色,而使自我变得膨胀;还是认同集体意识所设定的社会角色──无论角色多么重要,都会逐渐和个体命运相违背。认同于某个社会角色(认同人格面具),即便这个角色再怎么受到社会中一大群人所认可或赞扬,都不是个体化。荣格认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就是认同集体潜意识所塑造的人物,而导致他们两人以及两个国家的悲剧的例子。
  极端认同客体心灵(集体潜意识)里的原型角色,会导致精神病式地认同一个更大(更不具人性)的自我。某些原型认同,就是自我和某个文化英雄或救赎者角色──耶稣、拿破仑、世界之母等等──混淆在一起。就连负面的认同也会深入原型的部分(负面膨胀),好比患有忧郁症的人感到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恶”,自我暗示连神都没有权力原谅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