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玩手游花掉78万机游戏花掉8000余元,怎么办

花低价买网游装备 30多个省市近千人被套路了_凤凰游戏
花低价买网游装备 30多个省市近千人被套路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家住南川区的杨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为了买到价廉物美的装备,自己陷入了不法份子的圈套中,前后被骗走8000余元。
原标题:买网游装备陷入诈骗套路 30多个省市近千人被骗玩网游的不少市民喜欢在游戏里花钱买装备,以此增强游戏人物技能。然而,家住南川区的杨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为了买到价廉物美的装备,自己陷入了不法份子的圈套中,前后被骗走8000余元。10月31日,南川警方历时一年,成功破获该起电信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50多万,受骗者遍布重庆、四川、湖北、广东等30多个省市。
指认作案现场
现场抓捕 去年11月,南川警方接到市民杨先生报警称,自己在网上花了8000多元买游戏装备,可钱拿了,却始终不见东西,怀疑是被人骗了。 原来,杨先生在玩网游的时候,看见游戏中有玩家发布出售装备的消息,这个装备的价格,比官网里的价格低很多,杨先生立刻联系了这个销售游戏装备的QQ号码,&对方给了我一个网站,里面有各种热门游戏的装备,都比官网里价格低,我当时就花了50块钱,买了其中一套装备。& 可是,杨先生并没有如愿收到装备,于是他再次联系销售游戏装备的QQ,对方告诉他联系网站客服可以解决。 &当时客服给我解释说,因为我是首次在他们平台购买装备,需要充值500块钱开通发货渠道,而这500块钱在渠道开通后,是可以提现退回来或者用于以后再买装备的。&杨先生没有多想,就在平台上充值了500块钱。 很快,网站客服发了一个网址给杨先生,让他填写提现信息。杨先生按照要求,填写了自己的姓名、银行卡等相关信息后提交,客服又发来截图说杨先生信息填写错误,钱被冻结,需要存入3倍资金用于解冻。 杨先生仔细一看,自己的银行卡账号确实写错了一位数,于是杨先生又往平台里充值了1500元钱。就这样一环一环,杨先生往平台里充值了8000余元。 据办案民警介绍,其实销售装备的QQ,网站平台,客服人员都是同一伙人,网站上的游戏装备也都是假的,根本无法购买。他们分工合作,即便是被害人填写了正确的信息,他们都可以通过后台更改信息,让其号码错误,骗其无法提现。 通过掌握的网站信息,民警顺藤摸瓜,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藏身地点在福建。经过长时间摸排走访,最终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至此,已经有近1000名受害人被骗,遍布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30多个省市,涉案金额一共达158万余元。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提醒:购买游戏装备尽量去官方网站 民警介绍,这伙犯罪嫌疑人专门针对热门的网游,用低于官网的价格叫卖装备,然后利用大家想要赎回冻结钱的心理实施诈骗。 &在玩游戏时确实需要购买装备,尽量去官方网站购买,不要去相信一些游戏界面里玩家发布的一些低价信息,谨防上当受骗。&民警提醒。
[责任编辑:赵建波
责任编辑:赵建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游戏官方微信国内手游调查:无年龄和消费限制 未成年下血本|手机游戏|未成年人_新浪新闻
  原标题:国内手机游戏调查:无年龄限制,无消费限制
  《》后续老
  人两万余元存款不翼而飞,排除了所有怀疑对 象,最终剩下一个可能——钱是13岁的孙子洋洋(化名)花的。在几番连哄带骗下,洋洋终于承认了,钱全部花在手机游戏上。由于洋洋还未成年,而且一家经济 困难,在媒体的协助下,成都某游戏开发公司已退还8000余元消费款。还有14000多元,洋洋称是在另外两款网络游戏上消费的(本报4日报道)。
  11月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已与该网络游戏开发公司取得联系,对方表示如果情况属实,会按照既定程序给予妥善处理。然而,被“坑”的不只洋洋,由于“无门槛”,未成年人很容易被形形色色的手机网络游戏“诱惑”。
  最新进展/
  孩子玩游戏花了2万多元已追回8000余元
  9月20日,欧庆元到银行取钱,却发现原本卡上两万四千多元,只剩下15元。知道银行卡密码的,除了自己和老伴儿,就只剩下13岁的孙子洋洋。
  起初,洋洋矢口否认,然而,在家人的软硬兼施下,他终于承认。原来,欧庆元老两口不识字,于是只能让唯一在身边的亲人洋洋帮忙取过几次钱,于是,洋洋记 住了密码。今年暑假,他迷上一款以卡通人物为主题的手机游戏,当界面上跳出绑定银行卡能够得到礼物时,他想也没想就把奶奶的银行卡绑定了,之后,他常常为 了升级而充值。
  银行账单显示,今年6月到10月,除了每个月中旬的工资收入,其他的记录都是支出,金额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最多的一笔是900元。每一笔支出,都是通过某在线平台支付的,总共两万四千多元。
  11月2日上午,在邻居和媒体的帮助下,欧庆元老两口来到这款游戏所属的运营公司,找到了该公司负责人并说明了情况。最终,该负责人决定将钱退换。然而,工作人员在查询后发现,洋洋提供的账号只消费了8190元。也就是说,还有一万多元不知去向。
  几经询问,洋洋终于承认,自己还在玩另外两款游戏。11月3日,记者联系上这两款游戏的开发公司。该公司表示,出于保护未成年群体权益的角度考虑,对当事用户提出的相关申诉退款要求,在其提供到充分证明的情况下,会按照既定流程予以妥善处理。
  记者体验/
  手游无“门槛”多位未成年人“下血本”
  除了洋洋,陷入游戏并充值玩游戏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记者下载了洋洋玩的一款网络游戏,只需QQ号就能登录,并无任何“门槛”。购买“皮肤”也相当简单,只要按照提示,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就行。如果孩子知道家长银行卡的支付密码,直接就可以操作。
  对此,该公司表示,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娱乐方式,其运营和服务都是基于用户注册的账号进行的,其相关消费和充值,都需要通过银行的身份验证并 输入正确的消费密码。“作为游戏运营商,我们无法核实游戏账号的现实使用者和银行账户所有者的一致性,无法做到技术上的前置准确判定。只能提醒大家,在银 行卡和手机的密码设置上注意保密。”
  业内专家/
  “挖坑”容易防范难国内游戏暂无年龄限制
  爱玩、好奇心强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形形色色的网游、手游,很多孩子很容易受诱惑,而轻松、简单的支付方式,也让孩子们更容易“跳坑”。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现在的支付大部分都是快捷支付,就快捷支付来说,方便是最重要的,因此,“很难从这一方面进行限制。”另外,游戏为了盈利,都是不会限制消费额度的。除了财产安全问题,一些游戏充满血腥、暴力,甚至带有色情成分,并不适合未成年人玩。
  华西都市报记者 吴冰清
  延 伸 阅 读
  网游“门槛”的国外经验
  日本:青少年玩网游全程监控
  日本网游采用以年龄段为基准的4种分级:全年龄对象、12岁以上对象、15岁以上对象以及18岁以上对象。日本青少年的游戏过程会被监控,以防止其进行不当的评价和表达;而未成年人玩网游、在网游里消费等行为,都需要获得监护人同意。
  德国:标错年龄分级可罚款50万
  德国法律要求,网游供应商必须在发行的产品中标注游戏适合6岁以上、12岁以上、16岁以上、18岁以上玩家,或者适合所有玩家。如果“标错”年龄许可,导致有害信息流入青少年中间,则将面临最高50万欧元的罚款。
责任编辑:吴颜
朴槿惠的闺蜜干政门尽管在情节上狗血不断,让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仍是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总统亲属贪腐丑闻戏码的翻版。一次发生的贪腐可能是偶然和个人操守不严,不断发生就意味着其中有必然和制度的因素。朴槿惠闺蜜门的密码,深植于韩国体制的缺陷中。
美国大选日,还有四天,特赢还是希出?FBI决定重启调查希拉里的“邮电门”,特朗普民调急起直追。进入大选的最后一周,几乎所有的预测方法,都表明两人处于胶着的状态,难分胜负。
关于全球流动性拐点是否到来的争论,随着美联储在11月2日宣布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25-0.5%之间不变,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中国官场,有一特点,凡事须一层层上报,一级级批示。大凡当官者,亦有一特点,喜欢在文件上画一个圈,再写,请某某领导批示。汨罗9岁熊孩子玩手机游戏花掉8万元,妈妈吓出一身汗
汨罗9岁熊孩子玩手机游戏花掉8万元,妈妈吓出一身汗
汨罗时刻讯(记者 李亚)汨罗一名9岁男童,短短4个多月,花费了8万多元。这笔巨款悄无声息的地蒸发,钱到底去了哪里?它变成了手机微信游戏里的一个个人物、一层层皮肤和一件件武器。钟女士手机微信交易记录9岁儿子玩游戏充值近200次7月6日下午,老火车站附近小区的一个房间里,9岁的小祥(化名)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错,叔叔给他发了168块钱的微信红包,收下红包收后,小祥继续玩游戏。如果不是姑姑拿手机打电话,碰巧小祥刚刚买道具成功的信息被姑姑看到,家里人根本没不知道小祥平时玩的游戏居然是付费的!看到购买道具成功的消息后,姑姑急忙把微信交易页面打开,发现此类交易成功的记录从2月份就开始了。姑姑赶紧讲事情告诉了小祥的妈妈钟女士。钟女士看到交易记录后,吓出了一身汗。交易记录显示,自己曾将银行卡里的几万元转到微信里,但钟女士并未收到银行的任何信息。7月7日一大早,钟女士赶到银行,打印交易记录。记录显示,从2月11日到7月6日,钟女士在微信进行游戏充值近200次,共消费了8万多元。怕妈妈发现删除银行短信看到流水单后,钟女士立即回家质问儿子,而小祥也全盘交代了。原来,小祥从2月份开始,迷上了一款名为“火线精英”的游戏,因为游戏不需要实名注册就可以玩,且有玩家教程,小祥一下子就上手了。套出妈妈的微信支付密码后,小祥在游戏里中充值,购买装备和人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怕被妈妈发现,小祥删除了银行短信提醒。4个多月的时间里,小祥在游戏里充值8万余元。钟女士打印出来的部分银行流水对于这8万元钱,小祥根本没有概念,直到父母发现,他才知道自己已经花了这么多钱。钟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儿子成绩不错也听话,回家学习完了之后就会给他玩一下手机,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这8万元是她借来准备做急用的,现在被儿子游戏用掉,与游戏公司沟通也无果,钟女士很是无奈。“如果能确定发生交易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且能搜集相关证据证明钱是小孩花掉的,家长可以寻求司法帮助。”相关法律人士表示,各位家长首先还是要从自身做起,抽空多陪陪孩子,让孩子远离网络。其次,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到自己的微信,要保护好自己的交易密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进步
作者最新文章&&&新闻热线:021-
隆安一名9岁男孩玩网游 6天花掉1.29万余元(图)
&nbsp&nbsp&nbsp&nbsp9岁男孩玩网游 6天花掉1.29万&nbsp&nbsp&nbsp&nbsp所玩游戏为王者荣耀等,运营方已同意退款&nbsp&nbsp&nbsp&nbsp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欧其锦&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7月4日,黄先生的孩子一次充值了3000Q币,用于购买游戏装备。&nbsp&nbsp&nbsp&nbsp近日,隆安一名9岁男孩玩王者荣耀等腾讯游戏,6天花了1.29万余元,母亲银行卡里的存款所剩无几。7月9日,游戏运营方通过评估核实,同意退款。&nbsp&nbsp&nbsp&nbsp1&nbsp&nbsp&nbsp&nbsp小小年纪成网游“金主”&nbsp&nbsp&nbsp&nbsp7月5日,隆安的黄先生到南宁买家具,刷卡消费了1.56万元,可是之后再刷卡却刷不出来。黄先生说,这个银行卡是老婆在用,里面有3万多元的存款,按说消费了1.56万元之后,余额还有1.4万多元。&nbsp&nbsp&nbsp&nbsp黄先生购买家具时,9岁的儿子淘淘(化名)也在一旁,对于夫妻俩惊讶的反应,孩子当时没有说什么。之后,黄先生到银行柜员机查询,发现余额仅剩3000元。在他们的追问下,淘淘最终承认他用母亲的手机玩王者荣耀等游戏,消费了多笔钱,但他也不知道到底花了多少。&nbsp&nbsp&nbsp&nbsp7月8日,黄先生到银行打印流水发现,7月1~6日,该卡共有近20笔交易记录,大都是通过财付通支付的。随后,黄先生通过QQ服务器查询,在这6天时间里,孩子用妻子的银行卡和支付宝账户消费了1.29万余元,用于购买Q币。&nbsp&nbsp&nbsp&nbsp2&nbsp&nbsp&nbsp&nbsp2888元装备一名“刺客”&nbsp&nbsp&nbsp&nbsp淘淘读小学二年级,一年前开始用母亲的手机玩王者荣耀。当时,黄先生夫妇觉得孩子的自制力尚可,而且都是周末玩,就没有干预。&nbsp&nbsp&nbsp&nbsp6日晚,淘淘向父母如实说明了玩游戏的消费始末。他也想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升级快、装备强,因为母亲手机里的支付宝和微信都绑定了银行卡,所以就不知节制地购买装备。他每次买完东西,都会从支付平台删掉消费清单,以免父母察觉。&nbsp&nbsp&nbsp&nbsp黄先生说,妻子经常和孩子一起在网上购物,没想到孩子记住了支付密码。孩子购买的游戏装备中,仅在游戏中的刺客英雄阿轲身上就花了2888元,此外,孩子还把一些装备送给了小伙伴。&nbsp&nbsp&nbsp&nbsp黄先生说,淘淘平时蛮乖的,从来不乱花钱,“不懂这次怎么鬼迷心窍”。此次事发后,孩子给他们写了保证书,表示不再玩游戏了,要多运动。“孩子还说要用以后的10年时间,来弥补这个错误,不能让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伤心。”黄先生说,他本来还想批评孩子,没想到孩子的道歉那么真诚,到口的气话都吞了回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黄先生到银行打印交易单发现,6天内孩子为玩游戏消费了近20笔。 黄先生提供&nbsp&nbsp&nbsp&nbsp3&nbsp&nbsp&nbsp&nbsp运营方核实后答应退款&nbsp&nbsp&nbsp&nbsp7月8日,腾讯游戏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国早报记者,出于保护未成年群体权益及关怀的角度,该公司对于这方面的投诉均会积极受理。从流程上来说,一般需要对方提供家长和孩子的身份证明,以及亲子关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并会结合游戏账户的后台数据与家长、孩子详细沟通,再以此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可信度较高,公司会进行退款处理”。&nbsp&nbsp&nbsp&nbsp7月9日,经腾讯游戏调查,淘淘使用的账户是一名成年人的,该账户在王者荣耀消费了7000多元,在其它腾讯产品消费了3200元,此外,该账户还有一些Q币余额。工作人员经过与家长沟通和核实,确认了此事基本属实,并与家长说明了具体的退款细节。&nbsp&nbsp&nbsp&nbsp当日下午,黄先生告诉记者,他接到腾讯游戏方面的电话后,已把银行卡账号发给了对方,对方根据综合评估,答应退还1.13万多元。“孩子犯了这个错误,身为家长也有责任,对于腾讯游戏方面的处理,我已经很满意。”黄先生说,他接下来会当好父亲的角色,引导好孩子。&nbsp&nbsp&nbsp&nbsp4&nbsp&nbsp&nbsp&nbsp孩子沉迷游戏怎么破&nbsp&nbsp&nbsp&nbsp近期,手机网游王者荣耀站上了风口浪尖,由于大量未成年人沉溺其中,不时有一些极端案例见诸报端,引发舆论批评。&nbsp&nbsp&nbsp&nbsp据介绍,2016年11月以来,腾讯开始有计划地推进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措施,并于今年2月16日和7月4日,分别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和王者荣耀健康系统。“成长守护平台”覆盖了包括王者荣耀在内的200多款腾讯游戏产品,其主要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以及绑定账号登录游戏和消费的实时提醒、查询、设置等。而新推出的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主要是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录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两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强制下线。&nbsp&nbsp&nbsp&nbsp不过,记者获悉,这个守护平台虽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系统”,但上线当天就惨遭破解。网络交易平台中,有大量已经实名注册为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交易。对此,腾讯游戏方面称,“成长守护平台”除了现有功能之外,后续还将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录绕开家长的监护,另外还会更进一步强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nbsp&nbsp&nbsp&nbsp有专家认为,针对目前很多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状,监管部门、家长和游戏开发运营商应共同协作,承担各自的责任。尤其是监管部门,可在我国探索游戏分级制度,为以后的监管提供依据。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隆安一名9岁男孩玩网游 6天花掉1.29万余元(图)
日 16:20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nbsp&nbsp&nbsp&nbsp9岁男孩玩网游 6天花掉1.29万&nbsp&nbsp&nbsp&nbsp所玩游戏为王者荣耀等,运营方已同意退款&nbsp&nbsp&nbsp&nbsp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欧其锦&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7月4日,黄先生的孩子一次充值了3000Q币,用于购买游戏装备。&nbsp&nbsp&nbsp&nbsp近日,隆安一名9岁男孩玩王者荣耀等腾讯游戏,6天花了1.29万余元,母亲银行卡里的存款所剩无几。7月9日,游戏运营方通过评估核实,同意退款。&nbsp&nbsp&nbsp&nbsp1&nbsp&nbsp&nbsp&nbsp小小年纪成网游“金主”&nbsp&nbsp&nbsp&nbsp7月5日,隆安的黄先生到南宁买家具,刷卡消费了1.56万元,可是之后再刷卡却刷不出来。黄先生说,这个银行卡是老婆在用,里面有3万多元的存款,按说消费了1.56万元之后,余额还有1.4万多元。&nbsp&nbsp&nbsp&nbsp黄先生购买家具时,9岁的儿子淘淘(化名)也在一旁,对于夫妻俩惊讶的反应,孩子当时没有说什么。之后,黄先生到银行柜员机查询,发现余额仅剩3000元。在他们的追问下,淘淘最终承认他用母亲的手机玩王者荣耀等游戏,消费了多笔钱,但他也不知道到底花了多少。&nbsp&nbsp&nbsp&nbsp7月8日,黄先生到银行打印流水发现,7月1~6日,该卡共有近20笔交易记录,大都是通过财付通支付的。随后,黄先生通过QQ服务器查询,在这6天时间里,孩子用妻子的银行卡和支付宝账户消费了1.29万余元,用于购买Q币。&nbsp&nbsp&nbsp&nbsp2&nbsp&nbsp&nbsp&nbsp2888元装备一名“刺客”&nbsp&nbsp&nbsp&nbsp淘淘读小学二年级,一年前开始用母亲的手机玩王者荣耀。当时,黄先生夫妇觉得孩子的自制力尚可,而且都是周末玩,就没有干预。&nbsp&nbsp&nbsp&nbsp6日晚,淘淘向父母如实说明了玩游戏的消费始末。他也想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升级快、装备强,因为母亲手机里的支付宝和微信都绑定了银行卡,所以就不知节制地购买装备。他每次买完东西,都会从支付平台删掉消费清单,以免父母察觉。&nbsp&nbsp&nbsp&nbsp黄先生说,妻子经常和孩子一起在网上购物,没想到孩子记住了支付密码。孩子购买的游戏装备中,仅在游戏中的刺客英雄阿轲身上就花了2888元,此外,孩子还把一些装备送给了小伙伴。&nbsp&nbsp&nbsp&nbsp黄先生说,淘淘平时蛮乖的,从来不乱花钱,“不懂这次怎么鬼迷心窍”。此次事发后,孩子给他们写了保证书,表示不再玩游戏了,要多运动。“孩子还说要用以后的10年时间,来弥补这个错误,不能让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伤心。”黄先生说,他本来还想批评孩子,没想到孩子的道歉那么真诚,到口的气话都吞了回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黄先生到银行打印交易单发现,6天内孩子为玩游戏消费了近20笔。 黄先生提供&nbsp&nbsp&nbsp&nbsp3&nbsp&nbsp&nbsp&nbsp运营方核实后答应退款&nbsp&nbsp&nbsp&nbsp7月8日,腾讯游戏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国早报记者,出于保护未成年群体权益及关怀的角度,该公司对于这方面的投诉均会积极受理。从流程上来说,一般需要对方提供家长和孩子的身份证明,以及亲子关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并会结合游戏账户的后台数据与家长、孩子详细沟通,再以此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可信度较高,公司会进行退款处理”。&nbsp&nbsp&nbsp&nbsp7月9日,经腾讯游戏调查,淘淘使用的账户是一名成年人的,该账户在王者荣耀消费了7000多元,在其它腾讯产品消费了3200元,此外,该账户还有一些Q币余额。工作人员经过与家长沟通和核实,确认了此事基本属实,并与家长说明了具体的退款细节。&nbsp&nbsp&nbsp&nbsp当日下午,黄先生告诉记者,他接到腾讯游戏方面的电话后,已把银行卡账号发给了对方,对方根据综合评估,答应退还1.13万多元。“孩子犯了这个错误,身为家长也有责任,对于腾讯游戏方面的处理,我已经很满意。”黄先生说,他接下来会当好父亲的角色,引导好孩子。&nbsp&nbsp&nbsp&nbsp4&nbsp&nbsp&nbsp&nbsp孩子沉迷游戏怎么破&nbsp&nbsp&nbsp&nbsp近期,手机网游王者荣耀站上了风口浪尖,由于大量未成年人沉溺其中,不时有一些极端案例见诸报端,引发舆论批评。&nbsp&nbsp&nbsp&nbsp据介绍,2016年11月以来,腾讯开始有计划地推进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措施,并于今年2月16日和7月4日,分别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和王者荣耀健康系统。“成长守护平台”覆盖了包括王者荣耀在内的200多款腾讯游戏产品,其主要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以及绑定账号登录游戏和消费的实时提醒、查询、设置等。而新推出的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主要是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录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两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强制下线。&nbsp&nbsp&nbsp&nbsp不过,记者获悉,这个守护平台虽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系统”,但上线当天就惨遭破解。网络交易平台中,有大量已经实名注册为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交易。对此,腾讯游戏方面称,“成长守护平台”除了现有功能之外,后续还将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录绕开家长的监护,另外还会更进一步强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nbsp&nbsp&nbsp&nbsp有专家认为,针对目前很多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状,监管部门、家长和游戏开发运营商应共同协作,承担各自的责任。尤其是监管部门,可在我国探索游戏分级制度,为以后的监管提供依据。五岁“熊孩子”玩手游&半小时花了七百余元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五岁“熊孩子”玩手游 半小时花了七百余元
  青海新闻网讯 10月27日,许女士收到手机停机短信,被告知欠费近800元。在营业厅查询详单后才知道是自己5岁的“熊孩子”用手机购买游戏道具产生的费用。
  27日下午,许女士看到短信吓了一跳,第一念头就是:肯定是电信部门算错了。她来到电信营业大厅要求查询明细,打出话费的消费明细后,她发现其中有700多元竟是游戏道具消费和上网产生的流量费,半小时内有15次购买道具信息,还有300多元的流量费,产生增值业务扣费的游戏为“天天酷跑” “天天飞车”“消灭星星”等,这让她感到非常诧异:自己平时不上网、不玩游戏,怎么可能会产生这么多费用?
  许女士突然想起孩子昨天一直拿着自己的手机在玩游戏,回家一再追问后,孩子承认自己用手机看动画片并玩游戏购买了道具。随后,许女士拨打游戏运营商电话询问能否退还话费,运营商则表示,手机游戏购买道具是自愿行为,根据记录,许女士的手机号确实在26日晚多次购买道具,产生的费用不能退还。
  “我体验了一下,手机游戏存在很多收费陷阱,时不时会弹出‘购买道具’‘复活提醒’的界面,一不小心就会点到。而且游戏收费并不需要任何验证码,小孩子玩会花很多冤枉钱。”许女士告诉记者。
  就此事,记者咨询了手机运营商,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服务主管赵女士称,电信公司没有屏蔽游戏的业务,但是手机在购买游戏装备或产生其他增值费用时,会及时发短信提醒客户。她建议,手机拿给孩子玩时,不妨开启手机飞行模式,关闭网络和通信连接,杜绝扣费信息上传。
(责编:沈光倩、吴佶)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游戏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玩不花钱的手机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