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指矛盾普遍存在'转化为特殊性是什么情况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联系实例,分析矛盾普遍性含义;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三、学情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词对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鉴于学情分析,在设计时力求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贴近当前的形势,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理解并认同。同时,教学中应坚持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四、教学方法:
采取情景-探究-感悟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理念,通过讨论、讲故事、看漫画、读诗词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高效课堂。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但又不拘泥多媒体,有板书、讨论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高兴今天能在咱们高一7班给大家上这节公开课,当我接到通知的时候,我觉得不错哦,这可是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啊!但是老师今年带高三,大家知道,还有半个月,你们的学哥学姐们就要带着自己的梦想走进高考的大门,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他们很累,老师们为了帮助他们实现理想也非常辛苦,每天都要上大量的课,还要备课,还要做更多的练习题、模拟卷,还有班级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需要老师去做,于是我有了困惑: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面对这样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马上就要实现梦想的我的那些学生们,我该怎么办呢?我知道,我不能退缩,我必须而且一定能解决好这个困惑,于是在不影响我的学生情绪和成绩的前提下,每天克服困难,在仅有的闲暇时间就来准备一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终于今天我很自信地站在这里为同学们上这节课,希望大家能够欢迎哦!
好的同学们,遇到困难一定要解决,那你们每天有没有自己的困惑呢?你觉得你从早起到放学回家这一天里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呢?自己如何解决这样的困惑的呢?大家每组先讨论然后来谈一谈。每组分别出一位代表回答。
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矛盾,矛盾即对立统一,其实,我们身边的这些困惑就是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结合大家身边的具体矛盾,我们来进入今天的学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新课讲授:
每个人每天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而人生的各个阶段也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在孩童时期,有着成长的烦恼;在青年时期,有着学业的收获与就业的选择;在老年时期,人们有着对生命的渴望与病痛的折磨。于是人们想着是不是有着这样一个地方,没有伤痛、没有困惑、没有纷争的和谐世界呢?
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P69正文部分,然后结合问题各组讨论。(自然界中的溶化与凝固、化合与分解、北极与南极、吸引与排斥;人类社会中的民主与专政、生产与消费、先进与落后、公有与私有;人类思维中的真理与谬误、知之与不知、高雅与低俗等)
所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想的“世外桃源”既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们的“美好”愿望,但是世外桃源找不到,事实告诉我们,矛盾是回避不了的,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的普遍性
(1)普遍性的含义: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承认矛盾分析揭露矛盾
既然矛盾我们是回避不了的,那么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看屏幕!(视频:讳疾忌医小故事)所以,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老师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是回避矛盾的表现呢?
学生举例,教师归纳总结:
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不懂装懂。
2、矛盾的特殊性
下面,咱们做一个小游戏,全班同学把你的双眼紧闭,认真听同学朗读课文,要做到边听边思考!(找一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P70小字部分)
刚才你们听到是谁在朗读啊?
听力不错哦!为什么呢?音色有不同啊!
内容听清楚了吗?“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是家家都有矛盾,但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面对不同的矛盾。就某一家庭来说,有父母之间的矛盾,有子女之间的矛盾,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等。在家庭的诸多矛盾中,每一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个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和处理家庭矛盾时,注意区分各种不同的矛盾和同一个矛盾中的不同方面。
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呢?
每个矛盾有每个矛盾的特点,都不一样!
再次闭眼,找第二名同学朗读P70正文部分。
刚才你们听到是谁在朗读啊?
为什么不是刚才那名同学了呢?音色有不同啊!听力真的不错哦!
太好了,每个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每个矛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两个同学音色的不同,其实这就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而刚才那名同学指出了,矛盾的特殊性有三方面表现,都是什么呢?
下面分组讨论,这三个方面,并举事例说明。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在分析第一种情形时,大屏幕出现两首诗:“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第二种情形,可以举人生的不同阶段,植物的生长的各个阶段。(屏幕演示)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第三种情形时,举例:学校的教学就是矛盾双方,教:输出知识,学:输入知识。生产与消费也是矛盾双方,生产者,花言巧语,王婆卖瓜,软磨硬缠,迫不及待,只有一个原因:把瓜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获得商品的价值。而消费者,半信半疑,货比三家,挑三拣四,不慌不忙,只有一个原因:以较低价格买回称心如意商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看来大家对矛盾特殊性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针对矛盾特殊性我们该怎么办呢?比如同样的这节课,我要是在高三的话肯定不能这样一点一点讲,而对你们呢,那就得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的分析每一个观点。屏幕展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随机应变,对症下药,看人下菜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等。所以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师总结:出示各种三角形的图片: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包括有三角形的特点(展示):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又包括各自单独具有的特点:如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或两条边相等(两个角也相等),或各不相等,三个角中有一个角为直角,或钝角,或三个角都为锐角,等等。
可见事物的矛盾不仅具有特殊性也叫个性,而且同类事物矛盾又具有共同点,具有共性,也就是普遍性。请同学们阅读P71--72并讨论,各种三角形的共性和个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每个三角形的特殊性、个性中包含了普遍性、共性,普遍性、共性存在于特殊性、个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个性表现出来。没有每个三角形的存在,也就没有了三角形这个事物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仅是互相区别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我们称之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那我们能不能说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呢?我们再看一个小例子:有的同学认为,一篮子水果,里面有香蕉、苹果、西瓜、桔子等,这不就是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了吗!大家思考这名同学的观点对吗?很明显,这名同学把个性共性和部分整体的关系给弄混淆了,整体是部分的相加,而共性是个性的共同属性一,香蕉、苹果、西瓜、桔子等,都具有水果的所应有的属性,比如含果酸、味甜、糖类,富含维生素等。好,同学们,我们再来分辨一下,(展示国家——中国——世界,共性——个性、部分——整体)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展示水果——苹果——红富士)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水果与苹果、梨、桔子相比,水果是共性,苹果是个性。但苹果有好多种类,如青苹果、黄元帅、红富士等。这时苹果是共性,而红富士等是个性。
(3)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有重要意义。(展示《解剖麻雀》)
下面同学们一起阅读P72的第二自然段,你能找到哪个是共性,哪个是个性吗?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共性,中国的具体实际是个性,那么我们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就是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来看看学习到的内容,(黑板板书)
(四)课堂练习
1、为应对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防止出口继续大幅度下滑,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决定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仍然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对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税收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中国人喜欢吃有馅的,由此才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麦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一餐饱”食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④共性在个性之外独立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七、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是比较主动、有效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①矛盾的普遍性一是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指矛盾的共性。敌我之间的矛盾一般是对抗性的,而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是非对抗的。二是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②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和矛盾的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第二,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分为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第三,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一是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例如,资产阶级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例如,奴隶和奴隶主同时退出历史舞台。三是矛盾双方相互融合。例如,三大差别在中国发达地区逐步消失。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①共性与个性是相互区别的。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是个别事物之间共同本质。例如,每种水果都有自己的特性,但它们都是水份较多的能吃的植物果实。②共性和个性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共性只能存在于具有个性的具体事物之中。例如,谁也没有见过一般的房子,只有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洋楼等等。另一方面,具有个性的具体事物同时又蕴涵某种共性。例如,就汉语来说,没有“果(果实)”一词,就没有“苹果”和“芒果”等带有“果”字的名词。③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个性的东西。例如,辽宁的毛孩。
原吉林军医学院副教授
2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共性与个性问题是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诸问题的钥匙、个性而没有普遍性、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反之亦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质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是把握矛盾诸问题的一条主线,只有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原理贯穿于对立统一规律诸问题的一切方面,是事物的共性,它是无条件的,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情况下则变为特殊性1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不理解这一原理,人的认识过程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它是共性与个性矛盾的展开。 (2)共性与个性的原理是分析和解决矛盾问题的根本原理。只有掌握共性与个性的原理,才能依据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3)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又是正确理解和认识辩证运动的钥匙、绝对的;另一方面,特殊性也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有条件的。矛盾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指,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09-04-01 &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授课课题: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2 、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来分析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学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课题类型:单一课 教具安排:投影机、投影片、录像机、录像带。 教法运用:阅读、讲解。 教学过程:
        引入:以著名的“白马非马”中的哲学故事引入。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思想家公孙龙的
                  “白马非马”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公孙龙故意夸大白马的个性、特殊性,而否认
                     白马作为马的共性、普遍性,显然是很荒谬的。从而,指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
                      证统一关系。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板书)
       (出示学习目标)
        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板书)
        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不是各不相干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怎样理解这一关系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板书)
          学生阅读 P98 最后三段。
          思考:为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归纳: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讲解: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它只能存在
                      于各种特殊性之中,而不可能在种种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
           例如:     普遍性                                        特殊性
                           水果                                           苹课、橘子、雪梨……
                           马                                                白马、黑马、黄马……
                           人                                                张三、李四、王五……
                        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讲解: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
                       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出示投影材料加以说明)
        (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阶级斗争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说是矛盾的特殊性,而对于阶级社会来说,则
                   是矛盾的普遍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完整地概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一: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一方
                       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是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第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表现为两种情况: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
                     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也一样;从时间上看,在一
                     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也一样。两者
                    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
                    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过渡):学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有重要
                   意义。(板书)
          学生阅读 P99 倒数第二段—— P100 第三段。
          问:学习了这个原理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归纳:①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学生运用:请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
                               剖麻雀”“抓好典型”的道理。
          3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板书)
          讲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
                     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问:怎样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
                   据?
           归纳要点: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放录像,农村改革和特区建设)
          课堂小结:教师再次简述归纳本节的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针对练习
 一、单项选择:
         1 、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桔子,并喊道:“我要吃水果!”此病 人错误在于(         )
         A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 、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C 、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 、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2 、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段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道理是(    )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C 、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D 、不同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
       1 、椐 1999 年 7 月 6 日《中国青年报》载文,现代物理学认为,物质世界具有基本的对称性,每 一个粒子场存在着相应的反粒子。继发现反电子、反质子之后,欧洲科学家在实验室制造出 9 个反 氢原子。 1999 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借助美国发射的康普顿伽马射线观察卫星,探测到宇宙中由 反物质形成的粒子云。上述材料表明。(         )
        A 、世界上的现象都是物质的。                 B 、对立统一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C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 、矛盾的双方共存于统一体之中
      2 、“任何个别(无论如何)都是一般”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A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C 、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
      D 、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有通过个别而存在;个别也离不开一般,不包含一般的个别也
              是不存在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 “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和谐社会模式是针对发展中出现的这一现实问题而形成的。它是正视问题,全面、冷静和深入思考的结果,是在前人实践和理论基础上达成经验和建构统一的结果。从建构的角度看,它深入思考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从理论上回归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秩序原点。从经验的角度看,它系统地纠正了一些干部、一些地方在实践中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要政绩忽视民生、只顾经济忽略社会的政策与经验偏颇。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努力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它要求人们彻底放弃以往种种以偏概全的陈旧观念,要求人们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角度出发综合、系统、全面地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并贯彻到实践中去。这就把握到了导致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思想根源,去除了致使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的认识和方法问题。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社会问题却突出了?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破除了对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瓶颈制约,原来被生产力不发达所掩盖的各领域不成熟不发达的现状充分暴露了,原来被高度集权、政治统制一切的领域合一状态所压制的社会问题开始恢复到它原来的面貌了。发展中出现的所有社会问题不能归罪于发展本身,而是要从我们既有的社会生活各领域都还不够发达的现状去寻找原因。在这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体制又进一步正确地还原了产生发展不协调和社会问题的客观根源。  以往人们对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够自觉和深入,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实际是在主观上假定了除经济不发达以外,我国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不存在什么大问题。这种假定事实上助长了政策偏颇,加剧了社会不和谐。所以,虽然发展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始终是形成于发展过程当中,但它们一直与我们尚未能够在建构层面彻底打破某些传统的理论教条有关系,与我们未能在经验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关系。经验与建构调适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它们的再调适来最终解决。这正是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人们所要努力做到的。  我们必须分清楚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有这样那样的思维定势。许多人曾有过革命万能思维,曾有过或现在仍有市场万能思维。现在又有人以为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固然必要,但也要看到,瓶颈释放本身不成其为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它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从整体上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不同时付诸聚精会神的建设和扎扎实实的积累,瓶颈释放就变成了简单的体制置换,它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外科手术式的思维趋向不能把握到问题的内里:政治问题要通过长期、渐进的建设性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的互动调适来解决,经济问题需要按照经济规律结合政府理性调控来解决,文化问题则应本着文化事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去解决。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社会仍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现代化和制度化程度都不高的社会,这是以往瓶颈制约的结果,只有建设和积累才能最终打破这些瓶颈,只有经验与建构有机的结合与调适才能从根本上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才能最有效地推进民主化、现代化的进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2.合目的性原理的证明在康德关于美的分析中,合目的性原理被作为奠基于共通感基础之上的审美的思维形式,它是审美的普遍性的主观依据。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它的先验原理便是合目的性原理。这正如鲍桑葵所指出的:“在鉴赏判断中所包含的关系方面,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性的形式,只要这个对象能在没有目的观念的情况下知觉到。”(3)进而,康德用演绎法来证明为何需要这一先验原理。对事物的认识,除了受时间条件的规定外,还要受事物的样式条件的规定,某物与它物的样式不同,构成了自然界中事物间的区别,样式成了某物之所以是某物的原因,而且这原因也是结果。因为,某物的样式显示出某物好象是有目的的。单纯经验规律的显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是私人的,趣味无可争辨。但是,自然的诸经验规律有无统一性呢?能否在少数原理下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呢?这就是康德寻找合目的性原理的驱动力。康德认为,必须设想有这种统一性,因为这是知性的必然要求。他说:“必须为了探究这些经验的所谓的规律而设置一个先验原理作为对它们的一切反思的基础,从而按照它们,一个可认识的自然秩序才是可能的。”(4)因此,就必须设定自然本身有目的,同时自然的形式具有合目的性。3.合目的性原理与审美和艺术那么,合目的性与人的审美情感又有何关系呢?某物具有自然的合目的性,就会使人愉快。为何自然的合目的性能与我们的愉快情绪相联结呢?康德认为,这是由于一种意图的达成就导致愉快,而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他说:“一切意图的达成都与快乐的情绪相联结;这意图的达成有一先验表象为其条件,象在这里对于所有反思着的判断力有一个原理一样,快乐的情绪也是被一个先验和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根据所规定:并且也仅仅是由客体联系到认识机能。”(5)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而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鉴赏。康德认为,艺术活动不同于自然活动,艺术活动是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康德把合目的性原理作为始终不脱离感性形态去寻求审美的普遍有效性的根据,它不是为自然而设立的,而是为人自己设立的。基于合目的性原理,人们可寻求较为一致的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共通感,从而为美学及各门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有其独特的规定即特质或内在特性,由此对自身加以限定并与先前的诸多的美学理念相区分,从而为审美活动中的判断力提供基本原理。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在康德那里,无目的的合目性之中前后两个目的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客观上,美不是有用的,审美是无利害性的。康德说:“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无任何利害关系的。”(6)虽然美感伴随快感,但它是快感的升华。而主观上,它又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反映的是主观的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心意状态的情感形式,这种情感形式通过一种类比,一种拟人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对象始终不脱离表象而体现出合目的性。因此,审美的合目的性仅仅是形式本身同快乐与不快乐的情感的一种关系,而与通常意义上的目的区分开来。美不仅和愉悦性本身也和善相区分,因为在康德看来,愉悦性和善都具有明确的主观目的。2.合目的性的主观性合目的性的思维方式处于特定的心意机能状态之中,合目的性是指对象对主体的合目的性。这里,对象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主体则是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情感,通过该情感,主体将诸多个别的自然现象统一于一个先验的自然整体,从给定的特殊去寻找普遍,从偶然中去寻求法则。康德认为,从方式上来看,审美判断具有范例的必然性,当然这以人们共同的感觉力为基础。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对象是个别性的事物,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但却具有普遍有效性。当然,这种普遍性是主观的,严格说应是主体间的,即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意状态。通过这种心意状态,主体以自己的情感来理解自然,这无疑是一种拟人性。3.无涉理性概念的合目的性作为审美或鉴赏判断力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有别于逻辑判断。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产生直观印象,通过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才形成感性表象。审美表象与逻辑表象的一个重要区分在于,后者依概念的目的表象进行判断,而前者不依概念进行判断。逻辑判断不仅是对事物的形式的判断,而且是对事物作为成果的判断,它以我们头脑中先验地对这事物的目的的概念的表象为依据。合目的性原理,诉诸形式合乎人的诸认识机能的统一性,也即通过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来进行,而不涉及概念,进而与逻辑判断相区分。在这里,“康德的原则是,没有抽象的概念,就不可能有客观的判断,而美则不牵涉抽象的概念。”(7)4.先验性与先天合理性传统美学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陷入了关于美的本性等问题的纷争之中而不能自拔,康德则另辟蹊径,在先验性上花大力气。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识能力的先验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欲求能力的先验原则,之后,他又在《判断力批判》中极力寻找快感与不快感的原则。他认为,在哲学的这三个部分中都应有其先验原则。审美趣味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其中包括个人审美的、认识的和道德的等多方面的动机,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传统的和习俗的各种因素。但康德把这些方面与因素全都悬置起来,从先验的立场来考察一般意义上审美趣味判断所涉及的先天的条件和要素。“美感的根源被康德归结为主体的所谓先天共同感”。(8)同样,康德用先验的方法于崇高的分析。“正是通过无利害关系这一概念,康德打破了美学中快感的优越性。”(9)从而奠定了合目的性原理的先天合理性基础。据此,康德将审美活动与其它人类行动加以区分,“在康德看来,艺术的精神本质源自审美行为与实用行为和食欲行为之间的差别,尽管康德本人偏爱感性直觉。”(10)显然,这种差别根源于审美活动的先验性。三、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影响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地位,并产生了有益的启示与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大的方面涉及一种新的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也有小的方面某种具体理论观点的影响,有直接的对它贴近时代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对20世纪美学发展的影响。”(11)1.为从自然通达自由提供了依据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康德美学的基本著作,更是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也是康德整个理性批判事业的总结,没有它我们很难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前两种批判。把美学与目的论结合在判断力中是康德的首创。同时,判断力作为人类高级认识诸能力,它介入了知性与理性之间,虽然不具有自己的立法,但却有自己的独特的原理。人的心意机能可分为认识机能、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机能和欲求的机能等三大部分,对于认识机能而言,知性为自然界立法,提供一个关于自然作为现象的理论知识的规律。对于欲求机能,理性按照自由概念规定了它应遵从的先验规律。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介于认识机能与欲求机能之间,和判断力介于知性与理性之间一样。正是判断力使知性与理性之间的过渡成为可能,情感使认识与欲求之间的过渡成为可能。同时,判断力也是知性与理性的综合,正如情感是认识与欲求的综合一样。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表明美克服了意识中彼此分裂的各种情形,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美消除了这种分裂,因为在美里普遍的与特殊的,目的与手段,概念和对象,都是完全互相融贯的。”(12)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立法(哲学),有两大目标,即自然与自由,因而不仅包含自然法则,而且包含道德法则,这两者开始被表现在两种不同的体系中,但最终则在唯一的哲学体系中得到表现。”(13)在康德的诸先验原理中,合目的性原理居于中介地位,起着桥梁作用,联结着规律性与最终目的。正如康德所说:“判断力以其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概念在自然诸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提供媒介的概念,它使纯粹理论的过渡到纯粹实践的,使从按照前者的规律性过渡到按照后者的最终目的成为可能。因为通过它,最终目的的可能性才被认识,而只有它最终目的才能在自然里以及在它和自然诸规律的谐和里成为现实。”(14)他还说:“审美的合目的性是判断力在它的自由中的合规律性。”(15)这样,康德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而艺术包含有自由本性,艺术凭借合目的性原理,成为从自然通达自由的必由之路。2.对后世美学的启迪许多后世美学家都受过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与他整个美学思想的影响。费希特受康德启发,把美的根源看成是导于主体,与康德一样,也持有天才艺术观。在谢林的天才艺术观中也可发现康德的痕迹。席勒把康德的游戏说改造后并提出了游戏冲动说,他认为,美是自由观赏的作品,这一点与康德很相近。叔本华接受了康德美只关涉主体的情感的思想,他同样把审美活动视为完全不计利害的观察、与利害无关的观照,他也认为,审美不包含欲望和概念,它既不是伦理,也不是认识,只是主体与表象的契合。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中审美不涉利害的观点对浪漫主义美学、唯美主义产生了重要启示,并成为其理论依据。作为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从康德那里吸收了许多思想,他同样认为,审美和艺术不同于道德,而具有非功利性特征,审美是无概念的,也是非逻辑的。以反黑格尔美学的面貌出现的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都从康德美学原理中吸取了不少养份。现象学美学家普遍受到康德的影响。杜夫海纳认为,美来源于主观的合目的性,他说:“通过美,自然表现了对我们的好意。正如康德提醒我们的,审美判断所涉及的目的性可能是一种无目的的、主观的、形式上的目的性,其现实性存在于我们的主观能力的关系的内在目的性之中。”(16)萨特也否定了审美的功利性。伽达默尔吸取了康德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但差别在于,康德把鉴赏判断的根源归于主体的认识能力与情感,而他把鉴赏视为一种解释。3.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时,后世美学取得了新的发展。康德的无利害关系的思想,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其实,审美完全无功利也是不可能的,美的社会功利性在自然与社会中体现得突出一些,而在艺术中显得隐蔽一些。康德把理想美建立在依存美而不是自由美之上,本身就反应了康德在美有无功利性、涉否概念等问题上的矛盾。阿多诺认为:“然而,艺术不会停滞在无利害关系之中,而是在继续发展。这样,艺术便以不同的形式再生出内在于无利害关系中的利害关系。”(17)赫尔德不同意《判断力批判》中的基本观点,他反对把美看成无利害的与无概念的。黑格尔不满足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主观性特征,他认为,在康德那里,普遍性与特殊性、概念与对象、目的与手段等的统一只能在思想中完成。黑格尔认为,这种统一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应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因而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在康德那里,审美判断既被设定为一种关于情感的判断,同时又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但是,康德对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所进行的这样一种阐述,却充满了无法解决的矛盾。”(18)同时,康德致力于用判断力去沟通感性与理性等多个二元世界,而到了海德格尔那里,二元世界得到了超越,他认为,艺术也是理性的,思想也是感性的。海德格尔认为,美是存在的显现,较之康德又进了一步。随着现象学与现象学美学等的产生与发展,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从总的哲学路线来看,唯心主义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 的第一方面的问题时,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但他们把思维、精神或者理解为客观的,或者理解为主观的,因而就形成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以致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粗俗化的形式。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 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学派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 从总的哲学路线来看,唯心主义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 的第一方面的问题时,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但他们把思维、精神或者理解为客观的,或者理解为主观的,因而就形成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以致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粗俗化的形式。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 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学派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一.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二.在特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会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有时候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稳定任何发展都是无法进行的。 发展是改革的前期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会减弱,而其他社会的次要矛盾就会加强,使社会的矛盾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新的改革,使社会得以继续发展。 改革的目的和前提是稳定,任何的改革都是以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使人们生活更加为目的,这就必须使社会稳定,因此,稳定是改革的目的。而且,如果社会动荡,就无法谈论任何改革,所以,稳定也是改革的前提。 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历史经验证明,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深化改革,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既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力,也会带来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扩大,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超过现有资源的潜力,又会引起通货膨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同样也会造成经济和社会不稳定。这是我们今后要尽力避免的。 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城镇房屋拆迁与农村土地征收征用中侵犯城镇居民和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积极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消除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体制和结构性原因。继续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健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把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化解到最低程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山西省委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重要载体和战略重点,努力在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上下功夫、求实效。  实现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和紧迫  近年来,长期困扰山西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城乡群众收入偏低等矛盾和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有的还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一些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胡同志严肃指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段讲话对山西的党员干部队伍有很强的针对性、警示性和指导性。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仅要提高推动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还要纠正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党的宗旨、不符合人民需要的不正确观念和不良作风。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系统掌握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解决好发展如何定位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山西这样的欠发达省份来说,不论是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的格局中赢得主动、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大的波动,都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在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使能源和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体制机制、生态文明三个新优势,使山西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发展得更好更快。  解决好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科学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决不要污染的、带血的GDP,决不能只顾眼前发展而让子孙后代用十倍、百倍的代价修复和补偿。为了彻底扭转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被动局面,我们不惜减少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惜付出必要的经济代价。全省上下都要有这么一种决心、这么一种认识、这么一种责任感。  解决好发展依靠什么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要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普及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使干部群众真正明白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推动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要达到什么目的、科学发展能带来什么效果,从而更加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投身于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克服和纠正过度依赖资源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解决好如何保证科学发展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增强自觉性、坚定性,又要增强实践性、有效性。应通过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转变干部作风、创新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近年来,山西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办法、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工作及指标考评方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对这些制度和办法加以完善,对有些内容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建立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应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操作办法,增强考核评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兑现各项奖惩措施,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实现发展导向、用人导向、作风导向的统一,使之成为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有效机制。  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关键是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实现转型发展,就是以企业、产业、矿城转型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能源基地全面转型。一是从创新传统优势产业与提高新兴产业比重两方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煤焦产业实现规模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和多元化发展,下功夫搞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扩大电力装机,提高输电能力;依托骨干企业,打造世界不锈钢和铝镁合金加工基地;着力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新型、多元、稳固的支柱产业体系,使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二是通过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节约集约绿色发展。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监管,发展环保产业,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改善人居环境,让绿色成为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主色调。三是以产业集群和园区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企业。四是以自主创新和全民创业为抓手,增强发展活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实现安全发展,就是以坚强决心和过硬举措,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合山西实际的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路子。山西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既要靠投入、靠设施、靠科技,更要靠管理、靠制度、靠干部负责、靠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一是继续推进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资源型企业准入门槛,提高煤炭产业和非煤产业集中度。二是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坚决取缔和关闭违法违规矿井,杜绝超定员、超强度、超能力生产。凡是非法违法煤矿和非煤矿山一律关闭,非法违法尾矿库一律炸平。三是深入排查隐患和漏洞,并切实加以整改,尤其是对煤矿、非煤矿山及尾矿库、化工企业、食品药品、客运交通等容易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领域,坚决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四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五是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深挖重大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根源,遏制失职、渎职和权力寻租导致的责任事故发生。六是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现事后追究向事前、事后追究并重转变。对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的,视同发生事故严肃处理。  实现和谐发展,就是把握好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性,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事业发展、社会和谐。一是促进农村、城镇、矿区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及以煤帮农、以矿帮村长效机制,增强城镇特别是工矿型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统筹解决矿城、矿业、矿山、矿工问题,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煤矿棚户区改造,协调好村矿关系、城矿关系、城乡关系。二是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三是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  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  广大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各级领导班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  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上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思路、推动实践。全省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拓宽工作视野,丝毫不能小富即安,丝毫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发展而漠视生命安全,丝毫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发展,充分认识到虽然山西这几年发展较快、实力明显增强,但还处于奋力爬坡、负重赶超阶段,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发展后劲和活力亟待提升。  着力解决领导能力上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增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解决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强化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能力,坚持统筹兼顾,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各项事业。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规律性与关联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予以化解;对突发事件靠前指挥、处置得当、掌控局面,决不能把小矛盾变成大事件。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建设新山西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努力做到抓发展有思路、有点子,促和谐有举措、有成效,干工作有魄力、有办法。  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上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增强责任意识,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对工作尽力,对职位尽责,对事业尽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把全部精力真正用到为人民谋福利上。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重实际、求实效,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破难题、解民忧的事情,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全体人民在科学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严于律己,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做到信念坚定、道德高尚、情趣健康,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尽责。有职就有责,任职必负责,失职要问责。对那些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的领导干部,不为党分忧、不为民解难的领导干部,关键时刻不能挺身而出、经不住考验的领导干部,要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一.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二.在特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会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有时候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稳定任何发展都是无法进行的。 发展是改革的前期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会减弱,而其他社会的次要矛盾就会加强,使社会的矛盾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新的改革,使社会得以继续发展。 改革的目的和前提是稳定,任何的改革都是以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使人们生活更加为目的,这就必须使社会稳定,因此,稳定是改革的目的。而且,如果社会动荡,就无法谈论任何改革,所以,稳定也是改革的前提。 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历史经验证明,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深化改革,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既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力,也会带来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扩大,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超过现有资源的潜力,又会引起通货膨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同样也会造成经济和社会不稳定。这是我们今后要尽力避免的。 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城镇房屋拆迁与农村土地征收征用中侵犯城镇居民和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积极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消除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体制和结构性原因。继续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健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把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化解到最低程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第一,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是邓小平理论破题的标志,它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正像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破题的标志一样;邓小平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破题的标志。这是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之理论有多方面的内容,但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是核心内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的众多任务和内容中,只有在这个中心任务和核心内容方面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才能够称得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破题了。而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就在这个中心任务和核心内容上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如果说,在马克思时代,社会主义只有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之上才会成为可能;那么,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争共存的当代,社会主义只有实现现代化才有可能取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相对优势,才就生存、发展并最终站稳脚跟。而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不搞市场经济就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上没有过发达的市场经济,现实中生产力极为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尤其需要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看作是水火不相容。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终没有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新道路,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这一理论破题的最根本的标志。在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其他道路能够引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它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模式。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党的中心任务的转变,必将开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新的探索过程。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上,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作比较,我们还会发现它们的模式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第一次飞跃的模式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那么,在第二次飞跃中,由于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原理,特别是实现现代化必须搞市场经济的这一普遍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原有理论中还没有形成,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总结和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普遍原理。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各个个别国家现代化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了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又把这种一般规律运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从而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显然,这是对第一次飞跃的模式的创造性发展和更新,是一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模式。我们党称这种新模式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种新模式涵盖包容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同时又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方面的最新实践、最新探索。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它为马克思主义的振兴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中,形成了一种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简单化理解,同时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将很快消灭商品经济的看法不无关系。这种传统观念不仅使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的态势,而且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停滞。这种理论的停滞大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指导实践的功能。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极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大发展。这种突破不是细枝末节的突破,这种发展也不是个别结论的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基本框架的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以此为契机,马克思主义获得了重新振兴的巨大历史推动力量。在当代世界,以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突破口,马克思主义的队伍在重新集结,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正在酝酿着更大的突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 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不过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 《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 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孔子的主要思想: A、 政治思想。以“礼”和“仁”为核心。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孔子对周礼抱着很尊敬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子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这态度谈和感情毕竟是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因为周礼再好,也只是代表一个逝去了的时代,尽管那个时代曾经确实是辉煌的。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如果孔子果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一味地维护周礼,那他肯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保守派。但是,事实上,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如“周礼”重视祭祀鬼神,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子路问事鬼神的问题,孔子明确地告诉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他的弟子都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重人事轻鬼神,革新了“周礼”的基本精神。又如“周礼”规定的宗法制、世袭制在孔子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了的“举贤才”(《子路》)打破了亲亲尊尊,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向社会打开了取士的大门。 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 1.1 孔子对执政者提出了“正己”的要求,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好坏决定了社会治理的好坏。因此,他对执政者的政治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正”。当季康子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这就是说,执政者必须从端正自身开始,通过其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去治理民众(正人)。这样,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秩序社会。这就是古代的所谓“典范政治”的基本要求。执政者正,便可不令而行,风行雨施,及与下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在这个基础之上,他进一步推论,认为政治过程是一个由修己到治人的连续过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在孔子看来,修己为为政之本。安,就相当于今天的社会稳定。社会何以能稳定?不是靠压迫和欺诈,而是要在“修己”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和规范——礼乐刑政一整套东西。朱熹注云:“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己,其心一而已矣。”可谓深得圣贤旨意。 1.2 孔子还对以执政者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克己”的要求。这就是有名而也有误解的那句话:“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纲要,涉及到了礼、仁,而以“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对于“克己”的“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释为“胜”、“克制”,一是释为“能够”、“堪能”。从《论语》的有关论述看,把“克”解释成“克制”似乎更符合孔子的本意。其实,孔子自己对“克己”自有一套论述的。 在他看来,“克己”的一种方式是“约”,即约束。《里仁》云:“以约失之者鲜矣。”朱注:“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尹氏曰:凡事约则鲜失,非止谓俭约也。”这就是说,能够自我约束不放纵就可以少犯错误。他又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朱注:“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程子曰:“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不畔道矣。”(《颜渊》)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朱注:“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约我以礼,克己复礼也。”可见孔子是从学与礼的相反相成中来谈的,学要博,礼要约。“约之以礼”与“克己复礼”是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以礼来克制、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 “克己”的另一种方式是“自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自戒便是自爱,便不会走入人生的误区。孔子在回答樊迟问如何“辨惑“时,讲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戒。他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颜渊》)“克己”还要自省、自责、自讼。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朱注:“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前者是积极的向善,后者是消极的自防。曾子还更明确地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朱注:“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是说曾子注重内在修养,事事反求诸己。反省,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经常反省,有错改之,无错则免。他还语重心长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责精神,孔子感慨地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