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俄语专业四级教学中体现出“应用”二字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职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下载
很抱谦,您的浏览器并不支持 IFrame,请与管理员联系,也可。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职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全站论文库
硕士博士论文库
普通期刊论文库
分类:→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论文→→→→→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职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论文]论文目录&摘要第1-10页 РЕФЕРАТ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二、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4-17页     (一) 合作学习的定义第15-16页     (二) 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第16-17页   四、 研究的内容第17页   五、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第17-18页   六、 创新之处第18页   注释第18-20页 第二章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第20-26页   一、 社会心理学第20-22页     (一) 社会互赖理论第20-21页     (二) 群际接触理论第21页     (三) 选择理论第21-22页   二、 认知心理学第22-23页     (一) 发展理论第22-23页     (二) 认知细化理论第23页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3页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23-25页     (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23-24页     (二) 罗杰斯学生中心理论第24-25页   注释第25-26页 第三章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及中职学校俄语教学特色分析第26-35页   一、 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特点及心理问题分析第26-30页     (一)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析第26-28页     (二) 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特点第28-29页     (三) 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第29-30页   二、中职学校俄语专业教学特色分析第30-34页     (一) 中职学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第30-33页     (二) 中职学校俄语专业课程目标分析第33-34页   注释第34-35页 第四章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第35-44页   一、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第35-38页     (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第35页     (二) 有助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发展第35-36页     (三) 有助于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第36页     (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第36-37页     (五)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37页     (六) 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第37-38页     (七)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38页     (八) 有助于减缓学生的焦虑心理第38页   二、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第38-43页     (一) 选择适合中职学校俄语教学的学习模式第38-40页     (二) 构建适合中职生特点的合作学习小组第40-41页     (三)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第41-42页     (四) 建立高效的合作学习课堂第42-43页   注释第43-44页 第五章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第44-49页   一、 调查的对象、目的及问卷的设计第44-45页     (一) 调查对象第44页     (二) 调查目的第44页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44-45页   二、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一) 教师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二) 学生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第六章 中职俄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49-56页   一、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49-51页     (一) 分组的不科学,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第49页     (二) 冷场或过于喧闹,学生合作无效果第49-50页     (三) 学生层次不同,缺乏合作意识第50页     (四) 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第50页     (五) 组内成员分工不到位,合作效果不佳第50-51页     (六) 教师思维固定化,扼杀学生思想火花第51页     (七) 教师评价不全面第51页   二、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对策和措施第51-55页     (一) 教师方面第51-53页     (二) 学生方面第53页     (三) 合作学习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53-55页   注释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附录第57-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本篇论文共67页,
更多相关论文
栏 目 导 航
版权申明:WWW.Lw52.net整理制作目录,本站并未收录论文原文,如果你是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
||||||||||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俄语专业教学中语言迁移理论及应用研究(毕业论文).pdf
文档介绍:
④闵η俄语专业教学中语言迁移理论及应用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密级荨稀申请人:学号:培养单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康艳洁俄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教学法李芳教授年分类号??????
一\删萱—菔頸置誓暑暑暑宣宣暑—!猒皇—蕾中文摘要语言迁移课题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语教学法专家致力研究的课题,语言迁移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学生在大学开始俄语学习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母语体系,具有丰富的母语语J丁Q芯勘砻鳎谕庥锏难肮讨谢岵镅约湎嗷プ饔谩⑾嗷ビ跋斓南象,并且这种现象无法避免。俄语专业学生的汉语知识体系会对俄语的学习产生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共存。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语言迁移理论的内涵,语言迁移的表现形式以及语言迁移的原因:在俄语专业教学的背景下,结合母语知识探讨母语在俄语语音、词汇、语法层面迁移的表象;结合论文中分析的语言材料得出教和学的启示,明确母语正、负迁移易发生的部分,积极利用汉语知识对俄语产生的正迁移作用,克服负迁移的干扰。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增加俄语师生对语言迁移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语言迁移理论在俄语教学和学习中的实际应用,最大化利用正迁移,克服负迁移,提高俄语教学效果。该研究有助于丰富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在俄语中的迁移理论体系关键词:语言迁移;正迁移;负迁移;俄语专业教学的构建。鯲
綧纘ⅡⅡア颍甀/黝襡唧韑磁删.,Ⅱ匝緄諬骵咖且栅丑钏日咖耶骵屑Ⅱ,骳朋埃瓾襀朋疧蠴’錸;鏚盯鷆籥巾,駽鵋.骯明可皿そ砑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鵕.;且朋Ⅱ骯驢砝且柚蟀啖騂且,且騟蒾襬襭琘皿騪萫Ⅱ册限籋玭:二皤江曲.舡縞。騟畄且皿蘡蒩鎡曩累襛皿籌馡Ⅱ騩赏鷕ⅡⅡ,西茵襎狸,.;襛/襉襉且痑且甀籭產,,譭,且.琀..
目录中文摘要??????????????????????????????..绪论????????????????????????????????????????第一章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发展?????????????????????第一节语言迁移的内涵??????????????????????第二节语言迁移的发展过程????????????????????第三节语言迁移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语言正向迁移??????????????????????。二、语言负向迁移??????????????????????.三、其他迁移形式??????????????????????.本章小结????????????????????????????第二章俄语教学中语言迁移的影响因素????????????????.一、语音因素????????????????????????.二、词汇因素????????????????????????.三、语法因素????????????????????????.第二节非语言因素???????????????????????..一、语言意识因素??????????????????????.三、心理语言距离与心理类型学因素??????????????..五、其他因素????????????????????????.绪论第一节语言因素????????????????????????..四、文化因素????????????????????????.二、社会语言因素??????????????????????.四、发展时期的因素?????????????????????.甀
第三章语言迁移在俄语教学中的表象?????????????????.第一节语音迁移????????????????????????..一、发音??????????????????????????.二、重音??????????????????????????.三、语调??????????????????????????.第二节词汇迁移????????????????????????..一、语义对应词汇??????????????????????.二、词汇搭配????????????????????????.第三节语法迁移????????????????????????一一、名词??????????????????????????.二、前置词?????????????????????????.三、词序??????????????????????????..本章小结????????????????????????????第四章语言迁移理论对俄语的教学启示????????????????.第一节语音教学启示??????????????????????一第二节词汇教学启示??????????????????????..第三节语法迁移启示??????????????????????一参考文献??????????????????????????????致谢???????????????????????????????.独创性声明?????????????????????????????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
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在大学开始俄语学习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母语体系,具有丰富的母语语J丁R酝难芯勘砻鳎谕庥锏难肮讨杏镅约浠岵嗷プ饔谩⑾嗷ビ响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无法避免。俄语学生的汉语知识体系会对俄语的学习产生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共存。因此,有必要研究语言迁移理论以及语言迁移理论在俄语教和学中发生影响的因素,得出结论,积极利用汉语知识对俄语产生的正迁移作用,克服负迁移的干扰,促进俄语的教和学,提高效率。语言迁移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语言迁移课题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语教学法专家致力研究的课题,极大地促进了外语教学的发展。近年来,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临近学科不断有新的发现,也促进了语言迁移理论向着更丰富、更科学的方向前进。如今,这一理论的研究早已不在聚焦于什么是语言迁移,语言是否发生迁移,语言迁移具有哪些表现形式。研究的重点是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外语教学中,最大化利用正迁移对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抑制负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干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系统介绍语言迁移理论的产生,语言迁移理论的发展及其表现形式;结合俄语及其教学特点,分析在俄语教学中语言赣迁移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汉俄语言体系,从各个语言层面系统地分析语言迁移在俄语教学中的表现;最后,基于语言迁移的表现范畴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教学策略。论文的意义在于理论上有助于丰富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在具体语种,即在俄语中迁移理论体系构建;实践上有助于俄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系统认识语言迁移理论,掌握语言迁移理论在俄语教学和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同时最大化利用正迁移,克.
。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一回顾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应用俄语专业的旅游俄语教学.pdf 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60 &&
应用俄语专业的旅游俄语教学.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乏爵技术协作信息
应用俄语专业的旅游俄语教学
●江 丽 芳
摘 要:旅游俄语课程需要让学生掌握其主要课程内容和 目标。通过对应用俄语基础知识所需教学内容介绍,以及探讨如何应用在旅游业务 中并
与旅游业务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俄语人才 目的。
关键词:高校 ;应用俄语;旅游俄语 ;教学
近年来在培养俄语人才方面,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措施 ,使高校俄语教学 用性学科。主要研究旅游者行为、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管理心理。通过本课程的
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了推进经济尤其是旅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很多院 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应用于饭店、旅行社
校开设了应用俄语专业 ,用以培养适应旅游人才市场急需的俄语专业人才。为 等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此,我们必须跳出以往 “经院式”俄语教学模式,选择 应“用式”俄语教学模式,从
4.导游原理与实务。主要内容有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导游服务的类型、
理沦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对旅游俄语教学进行改革。
导游服务的性质和特点、导游人员的分类 、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导游人员
一 、 加大应用俄语授课力度
的职业道德和修养 、导游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旅行社业务知识 、入 出境知
根据大多数应用俄语专业学生在俄语学习上是零起点的特点,从基础俄语 识、交通知识、事故的预防能力及各种事故的处理能力、对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
课教学人手,对学生进行集 中教学与训练,突出俄语应用技能,适应了语言学习 对重点游客的接待和服务能力、导游带团技能、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导游 口头
进程的一般特点,由浅人深,逐步适应和掌握的过程。在 日常教学中,加大俄语授 语言表达技巧、导游交际语言常用技巧、导游讲解的原则和要求、实地导游讲解
课力度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打下 良好的俄语基础。通过开设俄语实践课 ,培 的常用技法。
养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能力并了解俄罗斯国情等,为学生打下良好俄语基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导游员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
俄语实践课为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提高学生 能,为报考导游资格证及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等相关职业奠定基础。打破以
综合俄语技能,尤其是俄语的交际能力。要打好语音基础,必须一丝不苟地训练, 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导游讲解、导游服务
达到标准化发音,这是基础的基础;进入对话教学后,要求学生能流利背诵编写 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课程 内容突出对讲解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的教
情景对话,常用对话要达到脱 口而出;会话部分的教学强调反复听、模仿会话录 学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展开。
音,反复大声朗读、背诵,由准确、慢速逐渐过渡到流利、自然,并根据人物荚系设
三、以俄“语+旅游”为模式。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定场景,体会不同场合以及不同的人际关系所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语法项 目由
所谓 俄“语 +旅游”模式,是指用俄语语言教学与旅游实践指导知识相结合
易到难 ,侧重加强练习,同时灌输一些关于俄语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地理、 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包涵的教学内容大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艺术等背景知识,这将为学生能够说出地道的俄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导游实务与操作。内容涉及机场接机、沿途导游、入住酒店、商定行程、旅游
听力是一门以发展昕说能力为目的的实践课,在专业俄语教学中占有重要 服务、餐饮服务、购物、应急与投诉处理和送团服务等导游服务整个过程。要求学
的地位。其基本任务是:借助多媒体、电视、有声资料等电化教学手段加强和发展 生熟悉各个步骤具体操作流程 ,更要因人、因地、因事灵活运用所学的俄语知识,
学生的听力、会话和交际能力,并配合基础课和 口语课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连贯语 熟练地用俄语表达 、交流、书写 、办事,记住俄语常用句型的表达方式。
言运用能力。口语是现阶段培养学生听、说、读 、写 、译五项技能中 “说”的技能的
2.中国社会与文化。通过中国的过去和现今、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式理论在俄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_小宗师专辑:看小说,无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摘要] 大学专业俄语阅读教学在俄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好阅读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可以促进听、说、写、译的教学,进而提高整个俄语教学质量。本文从当今俄语阅读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图示理论,分析影响阅读教学水平提高的几个因素,阐述图示理论在专业俄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俄语教学的启示。[关键词] 图示理论 俄语 阅读教学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对学习和掌握俄语提出了新的要求。俄语阅读教学在俄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好阅读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可以促进听、说、写、译的教学,还可以提高整个俄语教学质量。多年来,就如何在大学专业俄语教学中运用积极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俄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广大俄语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教师在沿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理解方式,认为意义附身于文,读者只需逐字逐句弄懂文字,就能理解意义,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缓慢,挫伤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笔者探讨了俄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分析了俄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尝试和研究了在俄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并对此进行了探讨。一、阅读教学现状分析1.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俄语阅读教学在俄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阅读教学仍存在着一些弊端。弊端一: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拘泥于学生对所读材料的表层理解,使许多学生不能对所读文章的要点进行有效的推断,也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影响了理解的准确性。弊端二: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谈语法色变”,未能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对长句、难句、省略句及意思晦涩句的理解与分析,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全面、正确的理解,也阴碍了学生获取文章的内含信息,致使学生理解复杂句、省略句和晦涩句时经常出错。弊端三:如何处理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和歧义词使许多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许多教师片面追求阅读时的“整体理解”,舍弃了对词汇的教学,忽略了词汇在词篇中的特定含义。2.影响提高阅读能力的几个因素(1)词汇量不足词汇量不足是影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学生一碰到新词汇便去查阅词典、俄汉通,这样既中断了思绪,又影响了阅读速度。结果是读了一篇文章,既没有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中心大意,又没能分析、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没能提高阅读速度。(2)不良习惯多数学生在阅读时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①指词读。有的学生常借助于手指或钢笔指着阅读材料的每一个单词,这种读法看似认真,其实大大减慢了阅读速度,而且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上,分散了对主句的理解,理无法领悟整篇文章。②有声朗读。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喜欢读出声音,即使不出声,嘴也会不停地动。有研究表明,这样阅读的速度是正常阅读速度的一半,因为人的视读速度要比朗读速度快。③回眸重读。有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缺乏信心,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至于不能很好的理解所读的内容,因此就得回眸重读刚刚读过的内容,以此来证实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④过份依赖词典。边读边查阅生词,既影响阅读速度,又不能很好领悟速篇文章。⑤边读边译。不注意对全文的整体理解,不注重用俄语进行思维,过份依赖母语,试图通过翻译来理解文章。(3)语法和修辞结构问题语法和修辞结构问题也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之一。有的学生缺乏语法和修辞方面的知识,对一些较难且复杂的语法现象理解的不够,因此读不懂较长的复合句。有的学生对俄语中的修辞现象理解的不够透彻,在语篇的理解和应用时常常出现扁差。众所周知,一篇文章表达某种思想凭借的不是孤零零的单句和复句,而是成段成篇的话语。语法及修辞知识的欠缺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顺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从而不能迅速而准确的掌握段落和篇章的组织结构。二、图式理论语言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实际上是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使用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C.Barlett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出了图式理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蓄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slot),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图式便实现了。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图式才能起作用,完成信息处理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俄语学习者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对他们吸收新知识的方式和运用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有专家把这些图式比喻为“the recording and storing function of a computer”,这些图式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其主图式、子图式纵横交错,大小、层次、经验、知识各不相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很强的科学色彩。这些图式随着学习者视野的开阔、经验的积累而得到扩展和修正,并不断给学习者提供一种参考,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联想、制约和理解。因此,俄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actuating)学生头脑中已存储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原有图示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头脑中图式的内容,从而能正确理解和记忆所感知的内容。1.内容图式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一篇课文的熟悉程度,即狭义的背景知识。学生在理解新信息之前,都要将新信息与已知的背景知识联系来。图式理论认为,读者的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对输入的新信息毫无背景知识,他就是无法理解新信息。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习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语言与文化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不同的语言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它们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2.形式图式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即读者的篇章知识。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寓言、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越熟悉某种文章结构,阅读时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就越清楚文章的特定框架结构、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读起来就得心应手,阅读速度也会随之提高。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具备篇章知识,不具备篇章知识的读者是很难讲究阅读效率的。学生具备了问题篇章知识,阅读时就能从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能调动起主观能动性,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和扩展。3.语言图式语言图式是指阅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是对词汇的掌握和语言结构的了解。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对学生进行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训练的同时,应对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句子进行分析,以扫除学生阅读中的障碍。在对语言进行微观剖析的过程中,难句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和语言整体能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阅读过程中经常让学生分析一些长句或语法难句并注重提高其难句理解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整体语言能力都有一定帮助。4.三种图式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图式,阅读就会产生片面性。因为这3种图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对同一篇阅读材料,应兼顾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只有这样,才会产生高效率的阅读理解。三、图式理论在俄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导致学生阅读理解失败的原因学生在阅读时,从字面上完全读懂了一篇文章,但却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导致学生理解失败的原因,是学生头脑中没有可用来推测出所读课文的各种信息的图式。Carrell归纳了读者读外语读物产生错误理解的6种情况:(1)读者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如阅读自己专业以外的技术文章或其他专业性很强的文章;(2)读者头脑中的图式过于简单——只能部分理解所阅读的材料;(3)阅读材料没有提供任何新信息——读者忽视文中之细节而造成错误理解;(4)阅读材料过于简单——无法给读者提供足够的线索以适应其原有的图式;(5)阅读材料适合许多理解图示——但读者所拥有图式与作用的图式不符;(6)图式干扰——读者头脑中的其他图示无意识地干扰其阅读时所采用的适合于阅读材料的图式。2.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的作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图式形成法,即图式法教学。就是通过使课文结构化,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层次结合到人们头脑中贮存信息的一个具有等级层次的网络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图式。(1)图式具有引起注意的作用。通过运用图式,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时对他们自己的注意实行控制,以指导他们自己注意于阅读哪些部分,有选择地理解这些部分,并且把更多的注意分配在课文的重要命题上,把这些命题与将要建立的课文的总的表征联系起来,如把冬眠动物的各种行为特征归到冷血动物这一类下,而恒温动物则无这些特征。(2)图式具有促进编码的作用。编码过程,就是把外部刺激变成易于理解的内部概念过程。当学生阅读课文时,运用图式,可以把课文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结合起来,找出适当的“结合点”,并把它们融入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使之精致起来,进而形成易于理解的编码。(3)图式能够促进记忆,图式的实质就是一种结构、一程框架,它有利于有计划地从记忆中回忆课文中的信息。(4)图式还有一种形成推论的作用。推断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视,而它是检验一个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5)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对于大多数材料,学生大脑中已有相应的图式,要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教师应该充份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如地图,书刊,录像,幻灯片等,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化特色和背景知识。(6)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相关图式建立新的图式,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了新的图式,可帮助更好地理解所读的材料。在各种语言材料的阅读过程中,及时激活图式,积极有效地理解获得的信息。3.应用图式理论的教学模式阶段一,向学生显示背景资料。资料中的每一单位都是所要建立的图示的一个例证。这些资料可以是事件、人物、物品、课文、故事、图画或任何其他与课文有关的材料,告诉学生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促进理解。阶段二,阅读。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并思考问题,找出课文的大意及要点。该阶段强调一定要由学生自己阅读,让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三,讨论。在学生个人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就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就课文结构的逻辑体系进行讨论。可先由同桌两位同学进行讨论,也可以4人小组进行,然后全班讨论形成各自小组的图式。阶段四,概述。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就某组的图式进行评议,以尽量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课文的内在结构。此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繁存简的过程,这是本模式的核心部分。阶段五,复述。可再对课文的细节提出一些问题,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图式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已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总体的把握。通过该阶段,要使学生了解课文的细节,使其认知连贯精致起来,进而运用图式,对课文进行复述。图示本身是个框架,通过根据图式对课文进行复述,可使得框架充实起来,犹如给已经具备了框架的房子添上砖和瓦,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致”过程。4.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1)应该转变阅读仅仅是词汇、语法结构等表层文本简单解读的观念。(2)在阅读教学中,在加强语法知识教学的同时,有必要把各类文本的组织结构形式(形势图式)的背景知识作为授课重点之一,包括内容与体裁、句内结构、句际结构、段际结构等文体特征,以及句内间或段际间的修辞手段或修辞关联手段。(3)增强目的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主要是俄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信仰、生活习惯、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学生在这方面积累得越多,阅读能力越强。(4)跳出课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广泛地阅读是积累图式知识的最佳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广大教师对学生所阅读的材料应该认真、有效地筛选,确保输入材料的真实性和体裁的多样性。只有这种语言地道、文字优美、体裁丰富的材料,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积累丰富的图式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整体俄语水平。参考文献:[1]陶源.图示理论与俄语阅读课.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2]陈玉华.图示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3]杨晓燕.图式理论及其在外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4]朱海峰.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送阅读币,定期还有书单推荐。提醒您本文地址: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语专业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