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横枝是什么意思,词语水横枝的解释,汉语常用近义词语辨析词典

浅水横枝_天涯社区
给浅水横枝发短消息:
最近玩过的游戏*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进行版权保护*【水】字开头的词语(共1224个)_
【水】字开头的词语(共1224个)
【水】字开头的词语(共1224个):水岸,水案,水案儿,水八阵,水八陣,水吧,水吧间,水吧間,水坝,水霸,水壩...
水岸shuǐ àn水边陆地。
●唐韦嗣立《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帷宫压水岸,步辇入烟岑。」★「水岸」在《汉语大词典》第7319页 第5卷 864水岸shuǐ àn水邊陸地。
? 唐·韋嗣立《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帷宮壓水岸,步輦入煙岑。」------------------------------水岸shuǐ àn 补证条目
水边陆地。 ? 《普曜经·六年勤苦行品》:「大聖至水岸,適施度無極,入水自洗浴,以洗除衆垢,愍傷於世俗。」
◎ [washing job in cooking] 指从事洗菜、鸡鱼开膛之类工作的炊事员,与「白案」、「红案」不同
水八阵shuǐ bā zhèn即八阵图。因其聚石布于水边,故称。
●鄢国培《巴山月》第九章:「传说诸葛亮曾在这里摆下八阵图,这些乱石堆是当年八阵图的遗迹,又称水八阵。」参见「八阵图」。★「水八阵」在《汉语大词典》第7308页 第5卷 853参见:水八陣
★「水八陣」在《汉语大词典》第7308页 第5卷 853水八陣shuǐ bā zhèn(水八陣,水八阵)即八陣圖。因其聚石布於水邊,故稱。
? 鄢國培《巴山月》第九章:「傳說諸葛亮曾在這裏擺下八陣圖,這些亂石堆是當年八陣圖的遺跡,又稱水八陣。」參見「八陣圖」。
水吧 即水吧间。 ? 《解放日报》:「世界第一家‘水吧’座落在美国繁华住宅区的好莱坞比华利山。这间名副其实的水吧只是卖水,连咖啡也没有供应,但生意滔滔。」
参见:水吧間
水吧間 供应各种天然水的饮料店。也叫水吧。 ? 《新民晚报》:「为迎合美国人对饮料的嗜好,日本一家公司在这里开设一新型水吧间。这里有八十多种的水,有起泡的和无泡沫的,这些水来自全世界廿五个不同国家。」
水坝shuǐ bà土石或混凝土筑成的拦水建筑物。
●《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孙武遂奉阖闾入郢都城,即使人掘开水坝,放水归江,合兵以守四郊。」
●丁玲《记砖窑湾骡马大会》:「在这条河边,首先出现了难民纺织厂的锯齿形的大工房和类似蜂窝的窑洞,修筑了水坝和水渠。」★「水坝」在《汉语大词典》第7345页 第5卷 890★「水坝」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参见:水壩
水霸shuǐ bà 占据水源或水利设施而勒索人民的人。 ? 《北京日报》:「每到年节井窝子水都要涨价,有的甚至和官府勾结成为水霸,任意提高水价。」也指利用管水的权力敲诈勒索、谋取私利的单位或人员。又:「商品搭配,社会问题,出了电霸水霸,社会问题,等等,似乎什么问题一归于社会问题就算完事。」
★「水壩」在《汉语大词典》第7345页 第5卷 890★「水壩」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壩shuǐ bà(水壩,水坝)土石或混凝土築成的攔水建築物。
? 《東周列國志》第七六回:「孫武遂奉闔閭入郢都城,即使人掘開水壩,放水歸江,合兵以守四郊。」
? 丁玲《記磚窯灣騾馬大會》:「在這條河邊,首先出現了難民紡織廠的鋸齒形的大工房和類似蜂窩的窯洞,修築了水壩和水渠。」
水败shuǐ bài犹水害。
●《礼记o经解》:「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水败」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参见:水敗
★「水敗」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水敗shuǐ bài(水敗,水败)猶水害。
? 《禮記o經解》:「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
水豹shuǐ bào水兽名。
●《古文苑o扬雄<蜀都赋>》:「其深则有猵獭、沈鳝、水豹、蛟蛇。」章樵注:「水豹,水兽,状似豹。」
●汉张衡《西京赋》:「搤水豹,馽潜牛。」
●南朝齐谢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筵浮水豹,席扰云螭。」★「水豹」在《汉语大词典》第7324页 第5卷 869水豹shuǐ bào水獸名。
? 《古文苑o揚雄<蜀都賦>》:「其深則有猵獺、沈鱔、水豹、蛟蛇。」
? 章樵注:「水豹,水獸,狀似豹。」
? 漢·張衡《西京賦》:「搤水豹,馽潛牛。」
? 南朝·齊·謝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筵浮水豹,席擾雲螭。」
水豹囊shuǐ bào náng茶的别称。
●宋陶谷《清异录o水豹囊》:「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每引此义称茶为‘水豹囊’。」★「水豹囊」在《汉语大词典》第7324页 第5卷 869水豹囊shuǐ bào náng茶的別稱。
? 宋·陶穀《清异錄o水豹囊》:「豹革為囊,風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滌滯思而起清風,每引此義稱茶為‘水豹囊’。」
水北山人shuǐ běi shān rén唐石洪的别号。石洪曾隐居十余年,后仍出仕。
●唐韩愈《寄卢仝》诗:「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
●宋张孝祥《西江月·蕲倅李君达才起兵河东》词:「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参阅《新唐书o石洪传》。★「水北山人」在《汉语大词典》第7312页 第5卷 857水北山人shuǐ běi shān rén唐·石洪的別號。
? 石洪曾隱居十餘年,後仍出仕。
? 唐·韓愈《寄盧仝》詩:「水北山人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
? 宋·張孝祥《西江月o蘄倅李君達才起兵河東》詞:「不識平原太守,向來水北山人。世間功業謾虧成,華髮蕭蕭滿鏡。」參閱《新唐書o石洪傳》。
水备shuǐ bèi防止水患的设施。
●《孔子家语o致思》:「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民修沟洫。」
●宋苏辙《黄楼赋》叙:「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水备」在《汉语大词典》第7331页 第5卷 876参见:水備
★「水備」在《汉语大词典》第7331页 第5卷 876水備shuǐ bèi(水備,水备)防止水患的設施。
? 《孔子家語o致思》:「子路為蒲宰,為水備,與民修溝洫。」
? 宋·蘇轍《黃樓賦》敘:「余兄子瞻適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鍤,畜土石,積芻茭,完窒隙穴,以為水備。」
水泵shuǐ bèng用以抽水或压水的泵,是抽水机的主要部件。亦指抽水机。★「水泵」在《汉语大词典》第7322页 第5卷 867★「水泵」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泵」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泵」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泵shuǐ bèng用以抽水或壓水的泵,是抽水機的主要部件。亦指抽水機。
水笔shuǐ bǐ 1.
一种书画兼用的毛笔。笔头一般用两种毛做成:里面是羊毛或兔毛,以便保存水分;外面裹以狼毛,使笔锋劲挺。
●明陶宗仪《辍耕录o写山水诀》:「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在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明谢肇浙《五杂俎o物部四》:「兔毫入北地,一经风霜即脆,故长安多用水笔。」 2.
自来水笔。
●欧阳予倩《不要忘了》第四景:「军官甲急取水笔写急电,交军官丁去发。」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六:「家祥有水笔,小元没有,觉着小口袋上空空的。」★「水笔」在《汉语大词典》第7331页 第5卷 876★「水笔」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参见:水筆
★「水筆」在《汉语大词典》第7331页 第5卷 876★「水筆」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筆shuǐ bǐ(水筆,水笔) 1.
一種書畫兼用的毛筆。筆頭一般用兩種毛做成:裡面是羊毛或兔毛,以便保存水分;外面裹以狼毛,使筆鋒勁挺。
? 明·陶宗儀《輟耕錄o寫山水訣》:「夏山欲雨,要帶水筆。山上有石,小塊堆在上,謂之礬頭。用水筆暈開,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潤畫,不過意思而已。」
? 明·謝肇淛《五雜俎o物部四》:「兔毫入北地,一經風霜即脆,故長安多用水筆。」 2.
自來水筆。
? 歐陽予倩《不要忘了》第四景:「軍官甲急取水筆寫急電,交軍官丁去發。」
? 趙樹理《李有才板話》六:「家祥有水筆,小元沒有,覺着小口袋上空空的。」
水碧shuǐ bì玉之一种。系水晶一类的矿物,又名碧玉。
●《山海经o东山经》:「耿山无草木,多水碧。」郭璞注:「亦水玉类。」
●唐李贺《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明宋濂《送方生还宁海》诗:「水碧与金膏,价重骇见闻。」
●王闿运《余世松诔》:「水碧金膏,非几席之玩;醴泉玉烛,无时日之期。」★「水碧」在《汉语大词典》第7336页 第5卷 881水碧shuǐ bì玉之一種。係水晶一類的礦物,又名碧玉。
? 《山海經o東山經》:「耿山無草木,多水碧。」
? 郭璞注:「亦水玉類。」
? 唐·李賀《老夫采玉歌》:「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 明·宋濂《送方生還寧海》詩:「水碧與金膏,價重駭見聞。」
? 王闓運《余世松誄》:「水碧金膏,非几席之玩;醴泉玉燭,無時日之期。」
【水碧山青】成语解释: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水碧山青】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笑兴口号》:“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箸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水碧山青】成语故事:【水碧山青】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水的成语,比喻的成语,描写景物的成语
水镖shuǐ biāo方言。也叫水撇。用瓦片、瓷片掷向水面并使之擦水面飞驰同时划起水痕。
●郑振铎《海燕》:「随了他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镖在水面上所划起的长痕。」★「水镖」在《汉语大词典》第7344页 第5卷 889参见:水鏢
★「水鏢」在《汉语大词典》第7344页 第5卷 889水鏢shuǐ biāo(水鏢,水镖)方言。也叫水撇。用瓦片、瓷片擲向水面並使之擦水面飛馳同時划起水痕。
? 鄭振鐸《海燕》:「隨了他們飛竄着,水面起了一條條的長痕,正如我們當孩子時用瓦片打水鏢在水面上所劃起的長痕。」
水表shuǐ biǎo 1.
测定自来水用水量的仪表。 2.
汽锅上测验水平面的仪表。★「水表」在《汉语大词典》第7318页 第5卷 863★「水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表」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表shuǐ biǎo 1.
測定自來水用水量的儀表。 2.
汽鍋上測驗水平面的儀表。
★「水鳖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
水滨shuǐ bīn水边。
●《左传o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晋王嘉《拾遗记o周》:「水滨所以招问,《春秋》以为深贬。」
●清朱彝尊《为乔侍读题画》诗之二:「三百临安树,移来种水滨。」
●郭沫若《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孤山的水亭,她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水滨」在《汉语大词典》第7343页 第5卷 888参见:水濱
★「水濱」在《汉语大词典》第7343页 第5卷 888★「水濱」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濱shuǐ bīn(水濱,水滨)水邊。
? 《左傳o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 晉·王嘉《拾遺記o周》:「水濱所以招問,《春秋》以為深貶。」
? 清·朱彝尊《為喬侍讀題畫》詩之二:「三百臨安樹,移來種水濱。」
? 郭沫若《瓶》詩之四:「我是憑倚在孤山的水亭,她是佇立在亭外的水濱。」
见「 水鬢 」。
水鬓shuǐ bìn 1.
元王和卿《一半儿·题情》曲:「鸦翎般水鬓似刀裁,小颗颗芙蓉花额儿窄。」 2.
古代妇女以刨花水涂搽两鬓,梳理后服贴整齐而有光泽,因称妇女之鬓角头发为「水鬓」。
●元王和卿《一半儿·题情》曲:「鸦翎般水鬓似刀裁,小颗颗芙蓉花额儿窄。」★「水鬓」在《汉语大词典》第7336页 第5卷 881参见:水鬢
★「水鬢」在《汉语大词典》第7336页 第5卷 881★「水鬢」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鬢shuǐ bìn(水鬢,水鬓) 1.
元·王和卿《一半兒o題情》曲:「鴉翎般水鬢似刀裁,小顆顆芙蓉花額兒窄。」 2.
古代婦女以刨花水塗搽兩鬢,梳理後服貼整齊而有光澤,因稱婦女之鬢角頭髮為「水鬢」。
? 元·王和卿《一半兒o題情》曲:「鴉翎般水鬢似刀裁,小顆顆芙蓉花額兒窄。」
水兵shuǐ bīng旧指水军士兵。现为海军舰艇上士兵的统称。
●《宋史o兵志一》:「李纲请于沿江、淮、河帅府置水兵二军。」
●《元史o世祖纪十二》:「命乌马儿将水兵迎张文虎等粮船。」
●《清史稿o兵志六》:「凡战船六艘,水兵四十三人。」
●蒯世勋《上海英美租界在太平天国时代》三:「英领阿利国对于水手和水兵的登陆滋闹,颇感忧虑。」
●邹韬奋《萍踪寄语》四:「船旁吊梯上有两个穿着像水兵制服的一黄一白的人物立着。」★「水兵」在《汉语大词典》第7317页 第5卷 862★「水兵」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兵」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兵」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兵shuǐ bīng舊指水軍士兵。現為海軍艦艇上士兵的統稱。
? 《宋史o兵志一》:「李綱請於沿江、淮、河帥府置水兵二軍。」
? 《元史o世祖紀十二》:「命烏馬兒將水兵迎張文虎等糧船。」
? 《清史稿o兵志六》:「凡戰船六艘,水兵四十三人。」
? 蒯世勛《上海英美租界在太平天國時代》三:「英領阿利國對於水手和水兵的登陸滋鬧,頗感憂慮。」
? 鄒韜奮《萍蹤寄語》四:「船旁吊梯上有兩個穿着像水兵制服的一黃一白的人物立着。」
水饼shuǐ bǐng即水引饼。
●宋苏轼《端午游真如》诗:「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春菜》:「韭苗水饼姑置之,苦菜黄鸡羹糁滑。」参见「水引饼」。★「水饼」在《汉语大词典》第7337页 第5卷 882参见:水餅
★「水餅」在《汉语大词典》第7337页 第5卷 882水餅shuǐ bǐng(水餅,水饼)即水引餅。
? 宋·蘇軾《端午游真如》詩:「水餅既懷鄉,飯筒仍愍楚。」
? 宋·黃庭堅《次韻子瞻春菜》:「韭苗水餅姑置之,苦菜黃雞羹糝滑。」參見「水引餅」。
水病shuǐ bìng即水肿病。★「水病」在《汉语大词典》第7325页 第5卷 870水病shuǐ bìng即水腫病。
水波shuǐ bō水的波浪。亦指水。
●《吕氏春秋o应同》:「旱云烟火,雨云水波。」陈奇猷校释:「犹言旱云如烟火,雨云如水波耳。」
●《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毛传:「将久雨,则豕进涉水波。」
●宋苏轼《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凌力《星星草》第十七章三:「他连忙揉眼向外看,黑沉沉的夜里,看不见房屋、树影、水波。」★「水波」在《汉语大词典》第7320页 第5卷 865★「水波」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波shuǐ bō水的波浪。亦指水。
? 《呂氏春秋o應同》:「旱雲煙火,雨雲水波。」
? 陳奇猷校釋:「猶言旱雲如煙火,雨雲如水波耳。」
? 《詩o小雅o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毛傳:「將久雨,則豕進涉水波。」
? 宋·蘇軾《前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 凌力《星星草》第十七章三:「他連忙揉眼向外看,黑沉沉的夜裏,看不見房屋、樹影、水波。」
【水波不兴】成语解释: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水波不兴】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波不兴】成语故事:【水波不兴】成语标签:主谓式成语,四字成语,S开头的成语
俗称「泡化碱」。主要成分为硅酸钠的透明浆状溶液。由硅石与纯碱共熔、冷却粉碎,再经高压蒸汽溶解浓缩而得。可用作黏合剂、防火材料或用以调制耐酸混凝土等,在造纸、肥皂等工业中用作填料。★「水玻璃」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玻璃」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水钵shuǐ bō陶制盛水器具。
●宋王谠《唐语林o补遗一》:「无畏以小刀于水钵中搅旋之,胡言数百咒水。」★「水钵」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参见:水缽
★「水缽」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水缽shuǐ bō(水缽,水钵)陶製盛水器具。
? 宋·王讜《唐語林o補遺一》:「無畏以小刀于水缽中攪旋之,胡言數百咒水。」
水伯shuǐ bó水神。
●《山海经o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明宋濂《风门洞碑》诗:「四子爽驰乘四熊,川君水伯扈以从。」
●清昭梿《啸亭续录o张汉潮渡汉江》:「信夫,国祚昌炽,水伯得以默然佑护也。」
●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这时候我也并没有什么怀乡的情趣,但总觉得我们四川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水伯」在《汉语大词典》第7317页 第5卷 862水伯shuǐ bó水神。
? 《山海經o海外東經》:「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
? 明·宋濂《風門洞碑》詩:「四子爽馳乘四熊,川君水伯扈以從。」
? 清·昭槤《嘯亭續錄o張漢潮渡漢江》:「信夫,國祚昌熾,水伯得以默然佑護也。」
? 郭沫若《殘春及其他o月蝕》:「這時候我也並沒有甚麼懷鄉的情趣,但總覺得我們四川的山靈水伯遠遠在招呼我。」
水泊shuǐ pō湖泽。
●《水浒传》第三五回:「晁天王聚集着三五千军马,把住着水泊。」
●《水浒传》第五五回:「我山寨四面都是水泊,港汊甚多。」
●《豆棚闲话o党都司死枭生首》:「这些盗党或啸聚山林,或团结水泊。」★「水泊」在《汉语大词典》第7320页 第5卷 865水泊shuǐ pō湖澤。
? 《水滸傳》第三五回:「晁天王聚集着三五千軍馬,把住着水泊。」
? 《水滸傳》第五五回:「我山寨四面都是水泊,港汊甚多。」
? 《豆棚閑話o党都司死梟生首》:「這些盜黨或嘯聚山林,或團結水泊。」
水勃公shuǐ bó gōng水鸟名。
●唐陆龟蒙《和袭美松江早春》:「一生无事烟波足,唯有沙边水勃公。」★「水勃公」在《汉语大词典》第7322页 第5卷 867水勃公shuǐ bó gōng水鳥名。
? 唐·陸龜蒙《和襲美松江早春》:「一生無事煙波足,唯有沙邊水勃公。」
水钹shuǐ bó铜制的打击乐器。形似铙钹而叶片较薄,中央突出部分较小,发音松散。常用于戏曲、曲艺及民间吹打乐中。又叫水钗、荷叶。★「水钹」在《汉语大词典》第7335页 第5卷 880参见:水鈸
★「水鈸」在《汉语大词典》第7335页 第5卷 880水鈸shuǐ bó(水鈸,水钹)銅製的打擊樂器。形似鐃鈸而葉片較薄,中央突出部分較小,發音鬆散。常用於戲曲、曲藝及民間吹打樂中。又叫水釵、荷葉。
水簸箕shuǐ bò ji 1.
人力车乘客座位下供脚踏的部分。
●老舍《骆驼祥子》一:「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2.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为防止水土流失,在坡地上宽而浅的沟中,修筑一道或数道平顶土埂,形似簸箕,故称。
●申跃中《一盏抗旱灯下》:「水簸箕里的水哗哗地流着。」★「水簸箕」在《汉语大词典》第7344页 第5卷 889水簸箕shuǐ bò ji 1.
人力車乘客座位下供腳踏的部分。
? 老舍《駱駝祥子》一:「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看着車把上的發亮的黃銅喇叭。」 2.
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為防止水土流失,在坡地上寬而淺的溝中,修築一道或數道平頂土埂,形似簸箕,故稱。
? 申躍中《一盞抗旱燈下》:「水簸箕裏的水嘩嘩地流着。」
扬:高举,往上升;波:波澜。水面很平静,没有波浪。
水步shuǐ bù 1.
水兵和步兵。
●《三国志o吴志·周瑜传》「此天以君授孤也」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
●《南齐书o武帝纪》:「车驾幸琅邪城讲武,习水步军。」 2.
指水上和陆上。
●晋常璩《华阳国志o南中志》:「自僰道至朱堤,有水步道,水道有黑水及羊官水,至险难行,步道度三津,亦艰阻。」
●唐皎然《望远村》诗:「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 3.
高于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桩或石墩。
●宋叶适《彭子复墓志铭》:「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
●清叶廷琯《吹网录·张伯颜圹志》:「此石不知何时出土,被谢泽土人筑为水步。」参见「水埠」。★「水步」在《汉语大词典》第7316页 第5卷 861水步shuǐ bù 1.
水兵和步兵。
? 《三國志o吳志o周瑜傳》「此天以君授孤也」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
? 《南齊書o武帝紀》:「車駕幸琅邪城講武,習水步軍。」 2.
指水上和陸上。
? 晉·常璩《華陽國志o南中志》:「自僰道至朱堤,有水步道,水道有黑水及羊官水,至險難行,步道度三津,亦艱阻。」
? 唐·皎然《望遠村》詩:「林杪不可分,水步遙難辨。」 3.
高於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樁或石墩。
? 宋·葉適《彭子復墓志銘》:「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
? 清·葉廷琯《吹網錄o張伯顏壙志》:「此石不知何時出土,被謝澤土人築為水步。」參見「水埠」。
水部shuǐ bù 1.
●魏置水部郎,晋设水部曹郎,隋唐至宋均以水部为工部四司之一,明清改为都水司,掌有关水道之政令。相沿仍以水部为工部司官的一般称呼。参阅《通典o职官五》、《历代职官表》卷二。 2.
指南朝梁文学家何逊。
●逊官至尚书水部郎,故称。
●宋张扩《次韵秦秘监山中观梅》:「水部五言谁举似,孤山一径久湮微。」参见「何水部」。★「水部」在《汉语大词典》第7325页 第5卷 870★「水部」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部」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部shuǐ bù 1.
? 魏置水部郎,晉設水部曹郎,隋·唐至宋均以水部為工部四司之一,明·清改為都水司,掌有關水道之政令。相沿仍以水部為工部司官的一般稱呼。參閱《通典o職官五》、《歷代職官表》卷二。 2.
指南朝·梁文學家何遜。
? 遜官至尚書水部郎,故稱。
? 宋·張擴《次韻秦秘監山中觀梅》:「水部五言誰舉似,孤山一徑久湮微。」參見「何水部」。
水埠shuǐ bù江河、池溏边用石块等砌成供人洗涤或泊船的埠头。
●叶圣陶《火灾·晓行》:「靠着池的东南岸,是一所破旧的农舍,屋后有一个水埠通到池面。」★「水埠」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水埠shuǐ bù江河、池溏邊用石塊等砌成供人洗滌或泊船的埠頭。
? 葉聖陶《火災o曉行》:「靠着池的東南岸,是一所破舊的農舍,屋後有一個水埠通到池面。」
水彩shuǐ cǎi用水调和后使用的绘画颜料。
●《读书》1980年第6期:「让我先用一支秃笔,淡色的水彩,简单的线条,为朱光潜先生,中国当代第一流的美学家,画一张写意的素描吧!」★「水彩」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水彩」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彩」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彩shuǐ cǎi用水調和後使用的繪畫顏料。
? 《讀書》1980年第6期:「讓我先用一支禿筆,淡色的水彩,簡單的線條,為朱光潛先生,中國當代第一流的美學家,畫一張寫意的素描吧!」
水彩画shuǐ cǎi huà用水彩绘制的画。亦指这种绘画艺术。★「水彩画」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水彩画」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彩画」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水彩畫
★「水彩畫」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水彩畫」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彩畫shuǐ cǎi huà(水彩畫,水彩画)用水彩繪製的畫。亦指這種繪畫藝術。
水菜shuǐ cài 1.
泛指水中生长的菜蔬。
●《诗·鲁颂·泮水》「薄采其芹」汉郑玄笺:「芹,水菜也。」 2.
指新鲜蔬菜。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除了天天的水菜,到了腌菜过冬的时候,咱还用整车的买疙疸白菜,大捆的买王瓜韭菜去作什么呀?」★「水菜」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水菜shuǐ cài 1.
泛指水中生長的菜蔬。
? 《詩o魯頌o泮水》「薄采其芹」漢·鄭玄箋:「芹,水菜也。」 2.
指新鮮蔬菜。
?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除了天天的水菜,到了腌菜過冬的時候,咱還用整車的買疙疸白菜,大捆的買王瓜韭菜去作什麼呀?」
【水菜不交】成语解释: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清廉。同“水米无干”。【水菜不交】成语出处:《八琼室金石补正·北周强独乐文帝庙造像碑》:“在任清俭,与民水菜不交。”【水菜不交】成语故事:【水菜不交】成语标签:主谓式成语,四字成语,水的成语,S开头的成语
水仓shuǐ cāng 1.
谓船底最低的衬板。
●《释名o释船》「舟中床」清毕沅疏证:「今船底有衬版,水或浸淫而入,其最低者曰水仓。」 2.
防火的储水仓库。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o水仓》:「相传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新城多子街一带不戒于火,每延烧彻昼夜。有余观德者,人颇豪侠,视而悯之,因创设水仓。」
●清钱泳《履园丛话o杂记一·水仓》:「其法在闹市中距河较远处,买地一区,前设小门,后为大院,置水缸数十百只,贮以清水,设有不虞,水可立至,此良法也。」★「水仓」在《汉语大词典》第7324页 第5卷 869参见:水倉
水苍shuǐ cāng见「水苍玉」。★「水苍」在《汉语大词典》第7333页 第5卷 878参见:水蒼
水苍笏shuǐ cāng hù墨的别名。
●宋杨万里《谢王恭父赠梁杲墨》诗:「两圭水苍笏,双团点漆壁。」参阅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文具·墨》。★「水苍笏」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参见:水蒼笏
水苍佩shuǐ cāng pèi用水苍玉琢成的佩饰。★「水苍佩」在《汉语大词典》第7333页 第5卷 878参见:水蒼佩
水苍玉shuǐ cāng yù杂有斑纹的深青色的玉石。古时用作官员的佩玉。
●《礼记o玉藻》:「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郑玄注:「玉有山玄、水苍者,视之文色所似也。」
●孔颖达疏:「玉色似山之玄而杂有文,似水之苍而杂有文。」
●《晋书o职官志》:「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者,着武冠,平上黑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
●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一:「貂冠水苍玉,紫绶黄金章。」亦省称「水苍」。
●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诗:「肘后看金碧,腰间笑水苍。」
●宋梅尧臣《依韵和集英殿秋宴》:「万国趋王会,诸公佩水苍。」★「水苍玉」在《汉语大词典》第7333页 第5卷 878参见:水蒼玉
★「水倉」在《汉语大词典》第7324页 第5卷 869水倉shuǐ cāng(水倉,水仓) 1.
謂船底最低的襯板。
? 《釋名o釋船》「舟中床」清·畢沅疏證:「今船底有襯版,水或浸淫而入,其最低者曰水倉。」 2.
防火的儲水倉庫。
?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o水倉》:「相傳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新城多子街一帶不戒於火,每延燒徹晝夜。有余觀德者,人頗豪俠,視而憫之,因創設水倉。」
? 清·錢泳《履園叢話o雜記一o水倉》:「其法在鬧市中距河較遠處,買地一區,前設小門,後為大院,置水缸數十百隻,貯以清水,設有不虞,水可立至,此良法也。」
★「水蒼」在《汉语大词典》第7333页 第5卷 878水蒼shuǐ cāng(水蒼,水苍)見「水蒼玉」。
★「水蒼笏」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水蒼笏shuǐ cāng hù(水蒼笏,水苍笏)墨的別名。
? 宋·楊萬里《謝王恭父贈梁杲墨》詩:「兩圭水蒼笏,雙團點漆壁。」參閱清·厲荃《事物异名錄o文具o墨》。
★「水蒼佩」在《汉语大词典》第7333页 第5卷 878水蒼佩shuǐ cāng pèi(水蒼佩,水苍佩)用水蒼玉琢成的佩飾。
★「水蒼玉」在《汉语大词典》第7333页 第5卷 878水蒼玉shuǐ cāng yù(水蒼玉,水苍玉)雜有斑紋的深青色的玉石。古時用作官員的佩玉。
? 《禮記o玉藻》:「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
? 鄭玄注:「玉有山玄、水蒼者,視之文色所似也。」
? 孔穎達疏:「玉色似山之玄而雜有文,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 《晉書o職官志》:「三品將軍秩中二千石者,著武冠,平上黑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
? 唐·白居易《寓意詩》之一:「貂冠水蒼玉,紫綬黃金章。」亦省稱「水蒼」。
? 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詩:「肘後看金碧,腰間笑水蒼。」
? 宋·梅堯臣《依韻和集英殿秋宴》:「萬國趨王會,諸公佩水蒼。」
水藏(I)shuǐ cáng以水藏物。
●《明史o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又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水藏(II)shuǐ cáng 1.
古代防洪蓄水的设施。犹今之水库。
●《管子o立政》:「修障防,安水藏。」
●《荀子o王制》:「行水潦,安水藏。」杨倞注:「使水归其壑。」 2.
中医指肾脏。
●《素问o逆调论》:「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急就篇》卷三「脾肾五藏膍齐乳」唐颜师古注:「脾,土藏也;肾,水藏也。」★「水藏」在《汉语大词典》第7343页 第5卷 888水藏shuǐ cángI以水藏物。
? 《明史o流賊傳o張獻忠》:「﹝獻忠﹞又用法移錦江,涸而闕之,深數丈,埋金寶億萬計,然後決堤放流,名水藏。」II 1.
古代防洪蓄水的設施。猶今之水庫。
? 《管子o立政》:「修障防,安水藏。」
? 《荀子o王制》:「行水潦,安水藏。」
? 楊倞注:「使水歸其壑。」
中醫指腎臟。
? 《素問o逆調論》:「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 《急就篇》卷三「脾腎五藏膍齊乳」唐·顏師古注:「脾,土藏也;腎,水藏也。」
水操shuǐ cāo旧指在水上进行的军事操练。
●《清会典事例·职掌·水操》:「光绪十二年,复昆明湖水操。」★「水操」在《汉语大词典》第7341页 第5卷 886水操shuǐ cāo舊指在水上進行的軍事操練。
? 《清會典事例o職掌o水操》:「光緒十二年,復昆明湖水操。」
水曹shuǐ cáo官名。水部的别称。
●唐杜甫《北邻》诗:「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
●宋洪迈《容斋四笔o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水部为水曹。」
●清曹寅《菜花歌》:「水曹散吏旧期门,也骑细马傍山村。」★「水曹」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水曹shuǐ cáo官名。水部的別稱。
? 唐·杜甫《北鄰》詩:「愛酒晉·山簡,能詩何水曹。」
? 宋·洪邁《容齋四筆o官稱別名》:「唐人好以它名標牓官稱……水部為水曹。」
? 清·曹寅《菜花歌》:「水曹散吏舊期門,也騎細馬傍山村。」
水曹郎shuǐ cáo láng官名。水部曹郎。南朝梁诗人何逊与唐诗人张籍都曾任水部郎。
●唐白居易《江楼晚眺寄水部张员外》诗:「好着丹青图写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宋苏轼《初到黄州》诗:「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清王又旦《赠梁峒樵水部》诗:「几载常含画省香,知君例作水曹郎。」★「水曹郎」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水曹郎shuǐ cáo láng官名。水部曹郎。
? 南朝·梁詩人何遜與唐詩人張籍都曾任水部郎。
? 唐·白居易《江樓晚眺寄水部張員外》詩:「好著丹青圖寫取,題詩寄與水曹郎。」
? 宋·蘇軾《初到黃州》詩:「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 清·王又旦《贈梁峒樵水部》詩:「幾載常含畫省香,知君例作水曹郎。」
水草shuǐ cǎo亦作「水屮」。 1.
●《吴子o治兵》:「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
●《魏书o崔浩传》:「若无水草,何以畜牧?又汉人为居,终不于无水草之地筑城郭、立郡县也。」
●陈毅《昆仑山颂》诗:「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人行。」 2.
指有水源和草的地方。
●《史记o李将军列传》:「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
●《汉书o赵充国传》:「勤劳而至,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逐水屮,入山林。」
●《宋书o鲜卑吐谷浑传》:「自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逐水草,庐帐居,以肉酪为粮。」 3.
某些水生植物的通称。
●《礼记o祭统》:「水草之菹,陆产之醢。」郑玄注:「水草之菹,芹茆之属。」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o诺皋记上》:「太原郡东有崖山……今山上多生水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o草八·水藻》:「藻,乃水草之有文者。」
●鲁迅《呐喊·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水草」在《汉语大词典》第7321页 第5卷 866★「水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草」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草shuǐ cǎo亦作「水屮」。 1.
? 《吳子o治兵》:「夫馬,必安其處所,適其水草,節其飢飽。」
? 《魏書o崔浩傳》:「若無水草,何以畜牧?又漢人為居,終不於無水草之地築城郭、立郡縣也。」
? 陳毅《崑侖山頌》詩:「漠漠荒野人跡少,間有水草便人行。」 2.
指有水源和草的地方。
? 《史記o李將軍列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
? 《漢書o趙充國傳》:「勤勞而至,虜必商軍進退,稍引去,逐水屮,入山林。」
? 《宋書o鮮卑吐谷渾傳》:「自洮水西南,極白蘭,數千里中,逐水草,廬帳居,以肉酪為糧。」 3.
某些水生植物的通稱。
? 《禮記o祭統》:「水草之菹,陸產之醢。」
? 鄭玄注:「水草之菹,芹茆之屬。」
?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o諾皋記上》:「太原郡東有崖山……今山上多生水草。」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o草八o水藻》:「藻,乃水草之有文者。」
? 魯迅《吶喊o社戲》:「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
1.水灵,发亮。如:水涔涔的双眼。2.指物体湿透了的样子。如:水涔涔的内衣。
1. 自然水域的水依深度形成的层次。
水茶坊 妓院开的茶铺。 ?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o茶坊》:「水茶坊,乃娼家聊設桌凳以茶爲由,後生輩甘於費錢。」
水汊shuǐ chà流入江河湖泊的短小水流。
●《水浒传》第十九回:「原来这石碣村湖泊,正傍着梁山水泊,周围尽是深港水汊,芦苇草荡。」★「水汊」在《汉语大词典》第7315页 第5卷 860★「水汊」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汊shuǐ chà流入江河湖泊的短小水流。
? 《水滸傳》第十九回:「原來這石碣村湖泊,正傍着梁山水泊,週圍盡是深港水汊,蘆葦草蕩。」
水虿蜻蜓目昆虫的稚虫。体扁阔或长形,褐色或稍带绿色。头部较大,有极发达的“脸盖”;尾端有三个突起。生活在水中,捕食蜉蝣和蚊类幼虫等。一般生活约1~2年(也有3~5年者),蜕皮11~15次(因种类而异)后,爬出水面,变为成虫。《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第1964页(110字)
【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辞海+國語辭典】累计收录汉语词条74万,繁简版+文字扫描版同步; 全文检索,支持反查;同时提供 打包下载。
水产shuǐ chǎn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晋张华《博物志》卷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南朝梁王僧孺《忏悔礼佛文》:「天覆地养,水产陆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
●宋曾巩《广德湖记》:「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果蔬、水产之良,皆复其旧。」★「水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参见:水產
即「渔业」(581页)。★「水产业」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产业」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水產」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產shuǐ chǎn(水產,水产)海洋、江河、湖泊裡出產的動物或藻類等的統稱,一般指有經濟價值的,如各種魚、蝦、蟹、貝類、海帶、石花菜等。
? 晉·張華《博物志》卷一:「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
? 南朝·梁·王僧孺《懺悔禮佛文》:「天覆地養,水產陸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
? 宋·曾鞏《廣德湖記》:「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魚雁、茭葦、果蔬、水產之良,皆復其舊。」
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天覆地养,水产陆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 宋 曾巩 《广德湖记》:「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果蔬、水产之良,皆復其旧。」★「水産」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
水忏shuǐ chàn佛教经文之一。又叫慈悲水忏。据说是唐代悟达禅师遇异僧用水替他洗好面疮后,为报恩而作。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o谈异七·僧三世报》:「东朗往花山求见月律师忏悔,师为礼水忏。」
●《红楼梦》第十四回:「禅僧们行香,放焰口,拜水忏。」★「水忏」在《汉语大词典》第7345页 第5卷 890参见:水懺
★「水懺」在《汉语大词典》第7345页 第5卷 890★「水懺」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懺shuǐ chàn(水懺,水忏)佛教經文之一。又叫慈悲水懺。據說是唐代悟達禪師遇異僧用水替他洗好面瘡後,為報恩而作。
?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o談异七o僧三世報》:「東朗往花山求見月律師懺悔,師為禮水懺。」
? 《紅樓夢》第十四回:「禪僧們行香,放焰口,拜水懺。」
【水长船高】成语解释: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水长船高】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芭蕉继彻禅师》:“水长船高,泥多佛大。”【水长船高】成语故事:【水长船高】成语标签:四字成语,紧缩式成语,水的成语,大的成语,船的成语
★「水長船高」在《汉语大词典》第7318页 第5卷 863★「水長船高」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長船高shuǐ cháng chuán gāo(水長船高,水长船高)比喻事物隨着所憑藉的基礎的提高而提高。
? 《五燈會元o芭蕉清禪師法嗣o芭蕉繼徹禪師》:「水長船高,泥多佛大。」
?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長姐兒更不想到此時,水長船高,不曾吃盡苦中苦,早得修成人上人,一時好不興致。」亦作「水漲船高」。
? 郭沫若《雄雞集o關於大規模收集民歌問題》:「群眾業餘創作提高了,專業作家的水平也就會得到提高,這就叫做‘水漲船高’嘛!」蕭軍《五月的礦山》第八章:「他們有的還不懂得‘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道理,也不願聽‘水漲船高’,只有大家把生產搞好了福利才能提高這道理。」
水场钱shuǐ chǎng qián五代时南唐水上居民所纳的税钱。
●《宋史o张齐贤传》:「先是,江南诸州小民,居官地者有地房钱。吉州缘江地虽沦没,犹纳栏地钱,编木而浮居者名曰水场钱,皆前代弊政。齐贤悉论免之。」参阅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丞相张文定公》。★「水场钱」在《汉语大词典》第7329页 第5卷 874参见:水場錢
★「水場錢」在《汉语大词典》第7329页 第5卷 874水場錢shuǐ chǎng qián(水場錢,水场钱)五代時南唐水上居民所納的稅錢。
? 《宋史o張齊賢傳》:「先是,江南諸州小民,居官地者有地房錢。
? 吉州緣江地雖淪沒,猶納欄地錢,編木而浮居者名曰水場錢,皆前代弊政。
? 齊賢悉論免之。」參閱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o丞相張文定公》。
水车shuǐ chē 1.
指水神乘坐的车。
●《楚辞o九歌·河伯》:「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2.
旧式灌溉机械。用人或畜力作为动力,通过管、筒、水槽等机件将水上提。
●宋陆游《入蜀记》卷一:「妇人足踏水车,手犹绩麻不置。」
●《宋史o河渠志五》:「地高则用水车汲引,灌溉甚便。」
●清钱泳《履园丛话o考索·水车》:「大江以南灌田之法,俱用水车,其来已久。又名曰桔槔。」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几年前咱们在和州、滁州一带,那儿水多,可是庄稼人还常常用水车浇水。」 3.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 4.
古代战船的一种。
●《南史o徐世谱传》:「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车势。」 5.
指古代战船中用脚踏推动前进的水轮。
●《说岳全传》第二九回:「第二队名为‘弩楼船’,也有五十号。头尾俱有水车,四围用竹笆遮护,军士踏动如飞。」 6.
以水流为动力的旧式动力机械装置,用以带动石磨、风箱等。 7.
运水的车。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外面长胡同里传来那时北平独有的单轮水车,在磷磷不平的路上单调地‘孜妞妞,孜妞妞’的声音。」★「水车」在《汉语大词典》第7316页 第5卷 861★「水车」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车」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水車
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水鳖科。水生草本;具短茎或无茎。叶形变化大,沉水的叶常呈长条形,浮水的叶呈卵形或圆形,有长柄。夏秋开花,花两性,单生于苞片内;外轮花被片绿色;内轮花被片白、淡紫或蓝白色。生于池沼或静水溪中。分布于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中国华东和西南各地都有分布。茎叶作饲料,亦可捣烂敷治痈疽、火灼伤。《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第1964页(141字)
【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辞海+國語辭典】累计收录汉语词条74万,繁简版+文字扫描版同步; 全文检索,支持反查;同时提供 打包下载。
★「水車」在《汉语大词典》第7316页 第5卷 861★「水車」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車shuǐ chē(水車,水车) 1.
指水神乘坐的車。
? 《楚辭o九歌o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2.
舊式灌溉機械。用人或畜力作為動力,通過管、筒、水槽等機件將水上提。
? 宋·陸游《入蜀記》卷一:「婦人足踏水車,手猶績麻不置。」
? 《宋史o河渠志五》:「地高則用水車汲引,灌溉甚便。」
? 清·錢泳《履園叢話o考索o水車》:「大江以南灌田之法,俱用水車,其來已久。又名曰桔槔。」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幾年前咱們在和州、滁州一帶,那兒水多,可是莊稼人還常常用水車澆水。」 3.
?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車,一自以為水馬。」 4.
古代戰船的一種。
? 《南史o徐世譜傳》:「世譜乃別造樓船、拍艦、火舫、水車以益車勢。」 5.
指古代戰船中用腳踏推動前進的水輪。
? 《說岳全傳》第二九回:「第二隊名為‘弩樓船’,也有五十號。頭尾俱有水車,四圍用竹笆遮護,軍士踏動如飛。」 6.
以水流為動力的舊式動力機械裝置,用以帶動石磨、風箱等。 7.
運水的車。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外面長胡同裏傳來那時北平獨有的單輪水車,在磷磷不平的路上單調地‘孜妞妞,孜妞妞’的聲音。」
水屮shuǐ chè见「水草」。★「水屮」在《汉语大词典》第7309页 第5卷 854水屮shuǐ chè見「水草」。
水沉shuǐ chén亦作「水沈」。 1.
木名。即沉香。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o木一·沉香》:「﹝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明陈宏绪《寒夜录》卷下:「南昌千嶂深秀处,忽生水沈奇材。」 2.
用沉香制成的香。
●唐杜牧《为人题赠》诗之一:「桂席尘瑶佩,琼炉烬水沈。」
●宋苏轼《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饮以诗戏之》之二:「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
●元危复之《永遇乐》词:「玉窗闲掩,瑶琴慵理,寂寞水沉烟断。」 3.
指这种香点燃时所生的烟或香气。
●后蜀顾敻《玉楼春》词:「博山炉冷水沉微,惆怅金闺终日闭。」
●宋周邦彦《浣溪沙》词:「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
●清纳兰性德《相见欢》词:「红蜡泪,青绫被,水沈浓,却向黄茅野店听西风。」★「水沉」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沉shuǐ chén亦作「水沈」。 1.
木名。即沉香。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o木一o沉香》:「﹝沉香﹞木之心節置水則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 明·陳宏緒《寒夜錄》卷下:「南昌千嶂深秀處,忽生水沈奇材。」 2.
用沉香製成的香。
? 唐·杜牧《為人題贈》詩之一:「桂席塵瑤珮,瓊爐燼水沈。」
? 宋·蘇軾《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飲以詩戲之》之二:「西閣珠簾卷落暉,水沉煙斷珮聲微。」
? 元·危復之《永遇樂》詞:「玉窗閑掩,瑤琴慵理,寂寞水沉煙斷。」 3.
指這種香點燃時所生的煙或香氣。
? 後蜀·顧敻《玉樓春》詞:「博山爐冷水沉微,惆悵金閨終日閉。」
? 宋·周邦彥《浣溪沙》詞:「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
? 清·納蘭性德《相見歡》詞:「紅蠟淚,青綾被,水沈濃,卻向黃茅野店聽西風。」
水陈shuǐ chén见「水阵」。★「水陈」在《汉语大词典》第7326页 第5卷 871参见:水陳
★「水陳」在《汉语大词典》第7326页 第5卷 871水陳shuǐ chén(水陳,水陈)見「水陣」。
水丞shuǐ chéng 1.
见「水中丞」。 2.
汉代郡县属官名。
●王国维《观堂集林·齐鲁封泥集存序》:「郡县属官如水丞、平丞。」★「水丞」在《汉语大词典》第7315页 第5卷 860★「水丞」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丞shuǐ chéng 1.
見「水中丞」。 2.
漢代郡縣屬官名。
? 王國維《觀堂集林o齊魯封泥集存序》:「郡縣屬官如水丞、平丞。」
1. 由于在水中沉积而形成的沉积岩。★「水成岩」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成岩」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水城shuǐ chéng 1.
古代水师以船筏作成的防线。
●《三国志o吴志·诸葛瑾传》「督公安,假节」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
●《新唐书o萧铣传》:「孝恭布长围守之,数日,破其水城,取楼船数千。」 2.
滨水的城邑。
●唐杜甫《西阁雨望》诗:「楼雨沾云幔,山寒着水城。」
●明何景明《望湖亭》诗:「云雾迷山殿,芙蓉暗水城。」 3.
堪舆,风水。
●宋洪迈《夷坚支志壬·赖山人水城》:「临川罗彦章,酷信风水。有闽中赖先知山人者,长于水城之学,漂泊无家,一意嗜酒……水城文字虽存,莫有得其诀者。」 4.
城名。一名备倭城。在山东省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东麓。北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负山控水,形势险要,明清时为海防要塞。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o山东七·登州府》。★「水城」在《汉语大词典》第7321页 第5卷 866★「水城」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城shuǐ chéng 1.
古代水師以船筏作成的防線。
? 《三國志o吳志o諸葛瑾傳》「督公安,假節」裴松之注引晉·張勃《吳錄》:「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
? 《新唐書o蕭銑傳》:「孝恭布長圍守之,數日,破其水城,取樓船數千。」 2.
濱水的城邑。
? 唐·杜甫《西閣雨望》詩:「樓雨霑雲幔,山寒著水城。」
? 明·何景明《望湖亭》詩:「雲霧迷山殿,芙蓉暗水城。」 3.
堪輿,風水。
? 宋·洪邁《夷堅支志壬o賴山人水城》:「臨川·羅彥章,酷信風水。有閩中賴先知山人者,長於水城之學,漂泊無家,一意嗜酒……水城文字雖存,莫有得其訣者。」 4.
城名。一名備倭城。在山東省·蓬萊縣城北丹崖山東麓。北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負山控水,形勢險要,明·清時為海防要塞。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o山東七o登州府》。
水程shuǐ chéng 1.
●唐卢纶《送何召下第后归蜀》诗:「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
●明袁宏道《别无念》诗之五:「陆程华容道,水程京口驿。」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o草河录上》:「出钞关马头登舟,四里文峰寺,四里九龙桥,八里高旻寺行宫,计十六里。此水程第二站也。」 2.
水路的里程。
●唐杜甫《宿青草湖》诗:「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元史o世祖纪二》:「戊辰,命选善水者一人,沿黄河计水程达东胜可通漕运,驰驿以闻。」★「水程」在《汉语大词典》第7331页 第5卷 876★「水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程」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程shuǐ chéng 1.
? 唐·盧綸《送何召下第後歸蜀》詩:「水程通海貨,地利雜吳風。」
? 明·袁宏道《別無念》詩之五:「陸程華容道,水程京口驛。」
?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o草河錄上》:「出鈔關馬頭登舟,四里文峰寺,四里九龍橋,八里高旻寺行宮,計十六里。此水程第二站也。」 2.
水路的里程。
? 唐·杜甫《宿青草湖》詩:「宿槳依農事,郵籤報水程。」
? 《元史o世祖紀二》:「戊辰,命選善水者一人,沿黃河計水程達東勝可通漕運,馳驛以聞。」
水尺shuǐ chǐ 1.
律尺名。调校五音律吕的仪器。
●《隋书o艺术传·万宝常》:「宝常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 2.
设在一定处所并在一定时间系统地测定水面高程的装置。★「水尺」在《汉语大词典》第7311页 第5卷 856★「水尺」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尺shuǐ chǐ 1.
律尺名。調校五音律呂的儀器。
? 《隋書o藝術傳o萬寶常》:「寶常因極言樂聲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請以水尺為律,以調樂器。」 2.
設在一定處所並在一定時間系統地測定水面高程的裝置。
水冲shuǐ chōng水流冲向之处。指水流的正面。
●《汉书o王尊传》:「太守身当水冲,履咫尺之难,不避危殆,以安众心。」
●宋曾巩《黄河》:「有以为宜空水冲,以纵其决,穿漕渠以通其势者。」
●《宋史o张问传》:「曹村、小吴南北相直,而曹村当水冲,赖小吴堤薄,水溢北出,故南堤无患。」★「水冲」在《汉语大词典》第7340页 第5卷 885参见:水衝
水舂shuǐ chōng 1.
●《后汉书o西羌传·东号子麻奴》:「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 2.
水流冲击。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o如是我闻三》:「沧桑变幻几度经,水舂沙蚀存盈尺。」★「水舂」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水舂shuǐ chōng 1.
? 《後漢書o西羌傳o東號子麻奴》:「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軍糧饒足。」 2.
水流沖擊。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o如是我聞三》:「滄桑變幻幾度經,水舂沙蝕存盈尺。」
★「水衝」在《汉语大词典》第7340页 第5卷 885水衝shuǐ chōng(水衝,水冲)水流沖向之處。指水流的正面。
? 《漢書o王尊傳》:「太守身當水衝,履咫尺之難,不避危殆,以安眾心。」
? 宋·曾鞏《黃河》:「有以為宜空水衝,以縱其決,穿漕渠以通其勢者。」
? 《宋史o張問傳》:「曹村、小吳南北相直,而曹村當水衝,賴小吳隄薄,水溢北出,故南隄無患。」
水虫shuǐ chóng 1.
水生动物的统称。
●《国语o鲁语上》:「鸟兽孕,水虫成。」
●唐陆龟蒙《蟹志》:「苟不能舍沮洳而渎,由渎以至于海,是人之智反出于水虫下,能不悲乎!」 2.
特指有害的水生动物。
●《周礼o秋官·壶涿氏》:「﹝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郑玄注:「水虫,狐蜮之属。」
●贾公彦疏:「蜮即短狐一物,南方水中有之,含沙射人则死者也。」★「水虫」在《汉语大词典》第7344页 第5卷 889参见:水蟲
★「水蟲」在《汉语大词典》第7344页 第5卷 889水蟲shuǐ chóng(水蟲,水虫) 1.
水生動物的統稱。
? 《國語o魯語上》:「鳥獸孕,水蟲成。」
? 唐·陸龜蒙《蟹志》:「苟不能捨沮洳而瀆,由瀆以至於海,是人之智反出於水蟲下,能不悲乎!」 2.
特指有害的水生動物。
? 《周禮o秋官o壺涿氏》:「﹝壺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以焚石投之。」
? 鄭玄注:「水蟲,狐蜮之屬。」
? 賈公彥疏:「蜮即短狐一物,南方水中有之,含沙射人則死者也。」
水丑木shuǐ chǒu mù「梁」字的隐语。
●《南史o隐逸传下·陶弘景》:「齐末为歌曰:‘水丑木’为‘梁’字。……及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
●元杨维桢《题陶弘景移居图》诗:「三朝人物半凋零,水丑木中文已成。」★「水丑木」在《汉语大词典》第7312页 第5卷 857水丑木shuǐ chǒu mù「梁」字的隱語。
? 《南史o隱逸傳下o陶弘景》:「齊末為歌曰:‘水丑木’為‘梁’字。……及聞議禪代,弘景援引圖讖,數處皆成‘梁’字,令弟子進之。」
? 元·楊維楨《題陶弘景移居圖》詩:「三朝人物半凋零,水丑木中文已成。」
水处shuǐ chǔ居住在水边或水中。
●《管子o揆度》:「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
●《淮南子o齐俗训》:「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水处」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参见:水處
★「水處」在《汉语大词典》第7327页 第5卷 872水處shuǐ chǔ(水處,水处)居住在水邊或水中。
? 《管子o揆度》:「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
? 《淮南子o齊俗訓》:「水處者漁,山處者木,谷處者牧,陸處者農。」
水窗shuǐ chuāng 1.
临水的窗户。
●唐白居易《舟夜赠内》诗:「莫凭水窗南北望,月明月闇总愁人。」
●《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唐无名氏《郑德璘传》:「﹝韦氏﹞于水窗中垂钩,德璘因窥见之甚悦。遂以红绡一尺,上题诗曰:‘纤手垂钩对水窗,红蕖秋色艳长江。’」
●前蜀韦庄《更漏子》词:「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 2.
涵洞。堤防出水的孔。
●宋苏轼《奖谕敕记》:「堤成之明日,水自东南隅入,遇堤而止。水窗六,先水未至,以薪刍土囊自城外塞之;水至,而后自城中塞者皆不足恃。」★「水窗」在《汉语大词典》第7332页 第5卷 877水窗shuǐ chuāng 1.
臨水的窗戶。
? 唐·白居易《舟夜贈內》詩:「莫憑水窗南北望,月明月闇總愁人。」
? 《太平廣記》卷一五二引唐無名氏《鄭德璘傳》:「﹝韋氏﹞於水窗中垂鉤,德璘因窺見之甚悅。遂以紅綃一尺,上題詩曰:‘纖手垂鉤對水窗,紅蕖秋色艷長江。’」前蜀·韋莊《更漏子》詞:「煙柳重,春霧薄,燈背水窗高閣。」 2.
涵洞。堤防出水的孔。
? 宋·蘇軾《獎諭敕記》:「堤成之明日,水自東南隅入,遇堤而止。水窗六,先水未至,以薪芻土囊自城外塞之;水至,而後自城中塞者皆不足恃。」
1.见"水窗"。
水床shuǐ chuáng蒸架,笼屉。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摺:「兀那水床上热热的蒸饼,我要吃一个儿。」
●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摺:「破芦席搭在旧水床,将一张无尾的题头放。」★「水床」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床shuǐ chuáng蒸架,籠屜。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摺:「兀那水床上熱熱的蒸餅,我要吃一箇兒。」
? 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一摺:「破蘆蓆搭在舊水床,將一張無尾的題頭放。」
蒸架,笼屉。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兀那水牀上热热的蒸饼,我要吃一箇儿。」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一折:「破芦蓆搭在旧水牀,将一张无尾的题头放。」★「水牀」在《汉语大词典》第7321页 第5卷 866
水锤亦称“水击”。当管道中阀门突然启闭时,引起阀门附近压力急剧升降,并在管道中往返传播后逐渐消失的现象。管壁受压时,可听到近于锤击的响声,对管壁可能起破坏作用。《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第1964页(78字)
【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辞海+國語辭典】累计收录汉语词条74万,繁简版+文字扫描版同步; 全文检索,支持反查;同时提供 打包下载。
参见:水詞
水詞 方言。冗言赘语。 ? 《北京日报》:「我们无妨看看当今字幕,病句和水词少了。」
水次shuǐ cì 1.
●《汉书o赵充国传》:「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大小六万余枚,皆在水次。」
●唐薛用弱《集异记o裴越客》:「﹝裴越客﹞遇水次板屋,屋内有榻,因扫拂,即之憩焉。」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o滦阳消夏录五》:「尝与高西园散步水次。时春冰初泮,净绿瀛溶。」 2.
指船只泊岸之处,码头。
●清捧花生《画舫余谈》:「主人预计客之多寡,或藤绷,或走舱,赁泊水次。」
●《清史稿o食货志一》:「至内河船只,于船尾设立粉牌,责令埠头查察。其渔船网户、水次搭棚趁食之民,均归就近保甲管束。」★「水次」在《汉语大词典》第7315页 第5卷 860★「水次」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次shuǐ cì 1.
? 《漢書o趙充國傳》:「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大小六萬餘枚,皆在水次。」
? 唐·薛用弱《集异記o裴越客》:「﹝裴越客﹞遇水次板屋,屋內有榻,因掃拂,即之憩焉。」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o灤陽消夏錄五》:「嘗與高西園散步水次。時春冰初泮,凈綠瀛溶。」 2.
指船隻泊岸之處,碼頭。
? 清·捧花生《畫舫餘談》:「主人預計客之多寡,或籐繃,或走艙,賃泊水次。」
? 《清史稿o食貨志一》:「至內河船隻,於船尾設立粉牌,責令埠頭查察。其漁船網戶、水次搭棚趁食之民,均歸就近保甲管束。」
水葱shuǐ cōng 1.
茖葱的一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o菜一·茖葱》:「茖葱,野葱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葱,生水泽者名水葱。」 2.
萱草的别名。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o水葱》:「水葱,花叶皆如鹿葱,花色有红黄紫三种,出始兴。」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o草五·萱草》。 3.
水草名。又名翠菅。可制席。
●明杨慎《丹铅总录·花木·翠菅》:「水葱生水中,如葱而中空,又名翠菅。王维诗‘水惊波兮翠菅靡’是也。此草可以为席。」★「水葱」在《汉语大词典》第7330页 第5卷 875★「水葱」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葱」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水蔥
★「水蔥」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蔥shuǐ cōng(水蔥,水葱) 1.
茖蔥的一種。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o菜一o茖蔥》:「茖蔥,野蔥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蔥,生水澤者名水蔥。」 2.
萱草的別名。
?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o水蔥》:「水蔥,花葉皆如鹿蔥,花色有紅黃紫三種,出始興。」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o草五o萱草》。 3.
水草名。又名翠菅。可製席。
? 明·楊慎《丹鉛總錄o花木o翠菅》:「水蔥生水中,如蔥而中空,又名翠菅。
? 王維詩‘水驚波兮翠菅靡’是也。此草可以為席。」
1. 由于内部应力引起破碎——玻璃未经正式退火或淬火发生破碎。
水村shuǐ cūn水边的村落。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次日再看,一发结得奇异了,乃是一带寒林,水村竹屋。」
●清纳兰性德《菩萨蛮·寄顾梁汾苕中》词:「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鲁迅《花边文学·水性》:「看上海报,几乎每天都有下河洗浴,淹死了人的记载。这在水村里,是很少见的。」★「水村」在《汉语大词典》第7316页 第5卷 861水村shuǐ cūn水邊的村落。
? 唐·杜牧《江南春絕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次日再看,一發結得奇異了,乃是一帶寒林,水村竹屋。」
? 清·納蘭性德《菩薩蠻o寄顧梁汾苕中》詞:「煙白酒旗青,水村魚市晴。」
? 魯迅《花邊文學o水性》:「看上海報,幾乎每天都有下河洗浴,淹死了人的記載。這在水村裏,是很少見的。」
郭:城外城。水边的村庄,靠近山的城镇。
水达达shuǐ dá dá 1.
我国古代部族名,为鞑靼族之一部。不事耕稼,以鱼为食。散处于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兴凯湖以东,包括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以居近水滨,故有此名。 2.
元代路(地方行政区划)名。
●元中叶分开元路置。辖境内居民为水达达部族,故以部族名作为路名。
●《元史o地理志二》:「﹝辽阳﹞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土地旷阔,人民散居。元初设军民万户府五。」★「水达达」在《汉语大词典》第7329页 第5卷 874★「水达达」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水達達
水答饼shuǐ dá bǐng面饼的一种。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摺:「那婆娘和了面,可做那水答饼,煎一个,吃一个。」★「水答饼」在《汉语大词典》第7331页 第5卷 876参见:水答餅
★「水答餅」在《汉语大词典》第7331页 第5卷 876水答餅shuǐ dá bǐng(水答餅,水答饼)麵餅的一種。
?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摺:「那婆娘和了麵,可做那水答餅,煎一個,吃一個。」
★「水達達」在《汉语大词典》第7329页 第5卷 874水達達shuǐ dá dá(水達達,水达达) 1.
我國古代部族名,為韃靼族之一部。不事耕稼,以魚為食。散處於今黑龍江省·佳木斯、興凱湖以東,包括蘇聯境內黑龍江下游兩岸及烏蘇里江東岸地區。以居近水濱,故有此名。 2.
元代路(地方行政區劃)名。
? 元中葉分開元路置。轄境內居民為水達達部族,故以部族名作為路名。
? 《元史o地理志二》:「﹝遼陽﹞合蘭府·水達達等路,土地曠闊,人民散居。
? 元初設軍民萬戶府五。」
【水大鱼多】成语解释:水面宽广,鱼就很多。比喻事物环境宽松就能丰盛【水大鱼多】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篇》:“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水大鱼多】成语故事:【水大鱼多】成语标签:四字成语,紧缩式成语,S开头的成语
水袋shuǐ dài古代一种灭火器。
●明茅元仪辑《武备志·军资乘·器式一》:「水袋以牛马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放袋口。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每门置两具。」★「水袋」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水袋shuǐ dài古代一種滅火器。
? 明·茅元儀輯《武備志o軍資乘o器式一》:「水袋以牛馬雜畜皮渾脫為袋,貯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節縛放袋口。若火焚樓棚,則以壯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每門置兩具。」
水丹shuǐ dān 1.
方士所炼的一种丹药。
●晋葛洪《神仙传o李仲甫》:「﹝李仲甫﹞少学道于王君,服水丹有效。」
●宋沈括《梦溪补笔谈·杂志》:「﹝士人李﹞能为水丹……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目。」 2.
桐油和石灰的混合物,用来填充器物上的缝隙,有防水作用。俗称油灰。★「水丹」在《汉语大词典》第7310页 第5卷 855★「水丹」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丹shuǐ dān 1.
方士所煉的一種丹藥。
? 晉·葛洪《神仙傳o李仲甫》:「﹝李仲甫﹞少學道於王君,服水丹有效。」
? 宋·沈括《夢溪補筆談o雜志》:「﹝士人李﹞能為水丹……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則水漸凝結如金玉,精瑩駭目。」 2.
桐油和石灰的混合物,用來填充器物上的縫隙,有防水作用。俗稱油灰。
水旦shuǐ dàn荷花的别名。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芙蓉,一名荷花,生池泽中,实曰莲。花最秀者,一名水旦,一名水芝,一名水华。」
●《广群芳谱o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水旦」在《汉语大词典》第7312页 第5卷 857水旦shuǐ dàn荷花的別名。
? 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下:「芙蓉,一名荷花,生池澤中,實曰蓮。花最秀者,一名水旦,一名水芝,一名水華。」
? 《廣群芳譜o花譜八o荷花一》:「荷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芸,一名澤芝,一名水旦,一名水華。」
水荡shuǐ dàng 1.
●《水浒传》第十九回:「这湖泊里港汊又多,路径甚杂;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2.
低洼积水处。★「水荡」在《汉语大词典》第7339页 第5卷 884参见:水蕩
★「水蕩」在《汉语大词典》第7339页 第5卷 884水蕩shuǐ dàng(水蕩,水荡) 1.
? 《水滸傳》第十九回:「這湖泊裏港汊又多,路徑甚雜;抑且水蕩坡塘,不知深淺。」 2.
低窪積水處。------------------------------水蕩shuǐ dàng 补证条目
1.低洼积水处。 ? 胡祖德《沪谚外编·梁山头》:「紅鞋子,踏水蕩,眼淚汪汪哭進房。」
★「水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
【水到渠成】成语解释: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水到渠成】成语出处: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水到渠成】成语故事:【水到渠成】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连动式成语,水的成语,小学生成语,S开头的成语
【水到鱼行】成语解释: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水到鱼行】成语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水到鱼行】成语故事:【水到鱼行】成语标签:四字成语,紧缩式成语,水的成语,描写动物的成语,鱼的成语
★「水到魚行」在《汉语大词典》第7319页 第5卷 864水到魚行shuǐ dào yú xíng(水到魚行,水到鱼行)比喻條件具備,事情就可辦成。
?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o張安道論科第》:「諺云:水到魚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水到魚行shuǐ dào yú xíng 补证条目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故天下之士,知爲詩賦以取科第,不知其它矣。諺曰:‘水到魚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水盗shuǐ dào出没于江河湖泊的盗匪。
●凌力《星星草》第十七章二:「周盛波说道:‘此等小小水盗,本当早日剿除。’」★「水盗」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参见:水盜
★「水盜」在《汉语大词典》第7328页 第5卷 873水盜shuǐ dào(水盜,水盗)出沒於江河湖泊的盜匪。
? 凌力《星星草》第十七章二:「周盛波說道:‘此等小小水盜,本當早日剿除。’」
水道shuǐ dào 1.
水路,航行的路线。
●《左传o昭公十三年》:「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
●孔颖达疏:「吴地水行,故谓水道不可,谓水路不通。」
●《史记o西南夷列传》:「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o河水一》:「林杨国去金陈国,步道二千里,车马行,无水道。」
●清昭梿《啸亭续录o宋人战绩》:「金山之战,乃金人不识水道,侥幸成功,其后终至败覆。」 2.
水流的通道。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要不用车,挖了水道,雇上四个长工戽水,也够使的了。」
●丁玲《田保霖》:「他们在有沙堆的地方修了水道,利用水力,慢慢地不觉地便把那怕人的沙堆冲平。」 3.
游泳池中比赛时用绳子隔开的路线。如:在游泳池的水道上,运动员们奋臂击浪,飞速前进。 4.
指自来水。
●鲁迅《坟·科学史教篇》:「昔英人设水道于天竺……有谓水道本创自天竺古贤,久而术失,白人不过窃取而更新之者,水道始大行。」★「水道」在《汉语大词典》第7332页 第5卷 877★「水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道」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道shuǐ dào 1.
水路,航行的路線。
? 《左傳o昭公十三年》:「晉侯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
? 孔穎達疏:「吳地水行,故謂水道不可,謂水路不通。」
? 《史記o西南夷列傳》:「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o河水一》:「林楊國去金陳國,步道二千里,車馬行,無水道。」
? 清·昭槤《嘯亭續錄o宋人戰績》:「金山之戰,乃金人不識水道,僥倖成功,其後終至敗覆。」 2.
水流的通道。
?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要不用車,挖了水道,雇上四個長工戽水,也夠使的了。」
? 丁玲《田保霖》:「他們在有沙堆的地方修了水道,利用水力,慢慢地不覺地便把那怕人的沙堆沖平。」 3.
游泳池中比賽時用繩子隔開的路線。如:在游泳池的水道上,運動員們奮臂擊浪,飛速前進。 4.
指自來水。
? 魯迅《墳o科學史教篇》:「昔英人設水道於天竺……有謂水道本創自天竺古賢,久而術失,白人不過竊取而更新之者,水道始大行。」------------------------------水道shuǐ dào 补义条目
尿道。 ? 《开元占经》卷一一七引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石虎時牸牛水道在腹下。」 ? 《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皋盧茗,苦平,作飲止渴,除疫,不睡,利水道,明目。」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o毛篇》:「香貍,取其水道連囊,以酒澆乾之,其氣如真麝。」
水稻shuǐ dào种在水田里的稻,有粳稻和籼稻两大类。
●杨石《山水篇》:「白云之上飘着稻花香,那是山区人民把水稻种上了山岗。」★「水稻」在《汉语大词典》第7340页 第5卷 885★「水稻」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稻」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稻」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稻shuǐ dào種在水田裡的稻,有粳稻和秈稻兩大類。
? 楊石《山水篇》:「白雲之上飄着稻花香,那是山區人民把水稻種上了山崗。」
种植水稻以后形成的一种人工水成土。各种地带性土壤、水成土和半水成土都可培育而成。一般有耕层、犁底层、渗育层与斑育层四个基本层次。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水稻土」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水德shuǐ dé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而德王。
●《史记o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汉书o郊祀志上》:「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水德」在《汉语大词典》第7340页 第5卷 885水德shuǐ dé古代陰陽家稱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謂以水而德王。
? 《史記o秦始皇本紀》:「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
? 《漢書o郊祀志上》:「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
?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水灯shuǐ dēng 1.
漂浮于水面的灯。旧时用以娱乐或祭神。
●宋周密《武林旧事o中秋》:「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观者。」 2.
指旧俗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施放的河灯。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风俗》:「晦日谓是地藏佛诞,供香烛于地,积水潭、泡子湖各有水灯。」★「水灯」在《汉语大词典》第7342页 第5卷 887参见:水燈
★「水燈」在《汉语大词典》第7342页 第5卷 887★「水燈」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燈shuǐ dēng(水燈,水灯) 1.
漂浮於水面的燈。舊時用以娛樂或祭神。
? 宋·周密《武林舊事o中秋》:「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爛如繁星,有足觀者。」 2.
指舊俗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施放的河燈。
? 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o風俗》:「晦日謂是地藏佛誕,供香燭於地,積水潭、泡子湖各有水燈。」
水滴shuǐ dī 1.
注水以供磨墨用的文具。也称水注。
●宋周必大《玉堂杂记》卷下:「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滴之类。」
●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水滴辨》:「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
●明陶宗仪《辍耕录o神人狮子》:「冢中得古铜罍、勺、壶、洗、尊、鼎、杂器之物二百余件。内一水滴,作狮子昂首轩尾走跃状。」 2.
水点;水珠。
●萧红《生死场》一:「篱墙上的衣裳在滴水滴,蒸着污浊的气。」
●凌力《星星草》第十章三:「钗头是只金凤凰,做工十分精巧,凤嘴里含了一颗珍珠,下面吊了一串小珍珠穿成的垂挂,最下面坠着一颗水滴似的晶莹澄澈的红宝石。」★「水滴」在《汉语大词典》第7338页 第5卷 883★「水滴」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滴shuǐ dī 1.
注水以供磨墨用的文具。也稱水注。
? 宋·周必大《玉堂雜記》卷下:「御前列金器,如硯匣、壓尺、筆格、糊板、水滴之類。」
?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o水滴辨》:「古人無水滴,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用,墨盡復磨,故有水盂。」
? 明·陶宗儀《輟耕錄o神人獅子》:「冢中得古銅罍、勺、壺、洗、尊、鼎、雜器之物二百餘件。內一水滴,作獅子昂首軒尾走躍狀。」 2.
水點;水珠。
? 蕭紅《生死場》一:「籬墻上的衣裳在滴水滴,蒸着污濁的氣。」
? 凌力《星星草》第十章三:「釵頭是只金鳳凰,做工十分精巧,鳳嘴裏含了一顆珍珠,下面吊了一串小珍珠穿成的垂挂,最下面墜着一顆水滴似的晶瑩澄澈的紅寶石。」
【水滴石穿】成语解释: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水滴石穿】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水滴石穿】成语故事: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水滴石穿】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水的成语,人物品质的成语,恒心的成语
【水底捞月】成语解释: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水底捞月】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无声,却如水底捞月。”【水底捞月】成语故事:【水底捞月】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水的成语,S开头的成语
【水底捞针】成语解释:在水底下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水底捞针】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水底捞针】成语故事:【水底捞针】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水的成语,S开头的成语
★「水底撈月」在《汉语大词典》第7319页 第5卷 864★「水底撈月」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底撈月shuǐ dǐ lāo yuè(水底撈月,水底捞月)同「水中撈月」。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聲,卻如水底撈月。」
★「水底撈針」在《汉语大词典》第7319页 第5卷 864★「水底撈針」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底撈針shuǐ dǐ lāo zhēn(水底撈針,水底捞针)比喻希望極少。
? 《醒世恒言o陳多壽生死夫妻》:「就是小兒僥倖脫體,也是水底撈針,不知何日到手,豈可擔閣人家閨女。」
? 明·沈鯨《雙珠記o纊衣得詩》:「蘆花月白難尋路,水底撈針豈見針。」
【水底摸月】成语解释: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水底摸月】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谚语至理》:“赊酒时风花雪月,饮之时流星赶月,讨钱时水底摸月。喻世之无赖者也。”【水底摸月】成语故事:【水底摸月】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水的成语,S开头的成语
【水底纳瓜】成语解释:形容不能容纳。【水底纳瓜】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好家私水底纳瓜,亲子父在拳中的这掿沙。”【水底纳瓜】成语故事:【水底纳瓜】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水的成语,S开头的成语
★「水底納瓜」在《汉语大词典》第7319页 第5卷 864★「水底納瓜」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底納瓜shuǐ dǐ nà guā(水底納瓜,水底纳瓜)同「水裏納瓜」。 《金瓶梅詞話》第四一回:「我勸他似水底納瓜,他覷我似鏡裏觀花。」
穿越江河、海峡底下的隧道。分水底段、河岸段和引道三部分。主要部分是水底段。一般在两岸各设1~2座竖井,井内安装通风、排水和供电等设备。在隧道内可铺设公路或铁路,用以代替跨越江河的桥梁或轮渡。★「水底隧道」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水底鱼shuǐ dǐ yú曲牌名。属南曲越调。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八句),末句可叠唱。一般仅用后四句,只念不唱,节拍急促。★「水底鱼」在《汉语大词典》第7319页 第5卷 864★「水底鱼」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水底魚
★「水底魚」在《汉语大词典》第7319页 第5卷 864水底魚shuǐ dǐ yú(水底魚,水底鱼)曲牌名。屬南曲越調。據《九宮大成譜》,正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八句),末句可疊唱。一般僅用後四句,只念不唱,節拍急促。
水地shuǐ dì 1.
以水平之法量地高下。
●《周礼o考工记·匠人》:「匠人建国,水地以县。」郑玄注:「于四角立植而县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孙诒让正义:「水地以县者,将建国,必先以水平地,以为测量之本。」 2.
泛指地理形势。
●《吴子o料敌》:「徒众不多,水地不利,人马疾疫,四邻不至。」 3.
特指水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o沔水二》:「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渔父歌之,不违水地。」 4.
●丁玲《田保霖》:「靖边土质太薄,不适宜耕种,要修水地和水漫地,实在困难。」
●华山《碉堡线上·第一张抗日布告》:「﹝黑三﹞不出两年,竟搞下一座花院子,六七亩临河水地。」★「水地」在《汉语大词典》第7314页 第5卷 859★「水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地」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水地shuǐ dì 1.
以水平之法量地高下。
? 《周禮o考工記o匠人》:「匠人建國,水地以縣。」
? 鄭玄注:「於四角立植而縣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為位而平地。」
? 孫詒讓正義:「水地以縣者,將建國,必先以水平地,以為測量之本。」 2.
泛指地理形勢。
? 《吳子o料敵》:「徒眾不多,水地不利,人馬疾疫,四鄰不至。」 3.
特指水域。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o沔水二》:「蓋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耳……漁父歌之,不違水地。」 4.
? 丁玲《田保霖》:「靖邊土質太薄,不適宜耕種,要修水地和水漫地,實在困難。」
? 華山《碉堡線上o第一張抗日布告》:「﹝黑三﹞不出兩年,竟搞下一座花院子,六七畝臨河水地。」
水帝shuǐ dì指颛顼。我国古代传说中五帝之一。颛顼以水德王,死后祀为北方水德之帝,故称。
●《魏书o刘芳传》:「贾逵云:‘北郊,水帝颛顼,六里。’」★「水帝」在《汉语大词典》第7323页 第5卷 868水帝shuǐ dì指顓頊。我國古代傳說中五帝之一。
? 顓頊以水德王,死後祀為北方水德之帝,故稱。
? 《魏書o劉芳傳》:「賈逵云:‘北郊,水帝顓頊,六里。’」
水帝子shuǐ dì zǐ水帝颛顼之子。相传死后为疫鬼。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
●明高启《驱疟》诗:「岂伊水帝子,遗威肆相欺。」此指疟鬼。★「水帝子」在《汉语大词典》第7323页 第5卷 868水帝子shuǐ dì zǐ水帝顓頊之子。相傳死後為疫鬼。
?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六:「昔顓頊氏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鬼;一居人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鬼。」
? 明·高啟《驅瘧》詩:「豈伊水帝子,遺威肆相欺。」此指瘧鬼。
水递shuǐ dì 1.
递运饮泉水的驿站。
●唐丁用晦《芝田录·李德裕》:「李太尉……在中书,不饮京城水,悉用惠山泉,时有水递之号。」
●清钱谦益《谢于昭远庙后茶次东坡和钱安道韵》:「行买山田入阳羡,更置水递近石井。」
●清赵翼《易罗池》诗:「陆羽《茶经》愧未编,赞皇水递愁无路。」 2.
见「水递铺」。★「水递」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参见:水遞
水递夫shuǐ dì fū水递役夫。
●《宋史o张咏传》:「﹝张咏﹞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水递夫」在《汉语大词典》第7335页 第5卷 880参见:水遞夫
水递铺shuǐ dì pù水路驿站。
●《宋史o张齐贤传》:「自荆渚至桂州,水递铺夫数千户,困于邮役,衣食多不给,论奏减其半。」
●《续资治通鉴o宋仁宗至和元年》:「内侍杨永德建请于蔡汴河置水递铺。」亦省称「水递」。
●清吴伟业《永和宫词》:「私买琼花新样锦,自修水递进黄柑。」★「水递铺」在《汉语大词典》第7335页 第5卷 880参见:水遞鋪
★「水遞」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水遞shuǐ dì(水遞,水递) 1.
遞運飲泉水的驛站。
? 唐·丁用晦《芝田錄o李德裕》:「李太尉……在中書,不飲京城水,悉用惠山泉,時有水遞之號。」
? 清·錢謙益《謝于昭遠廟後茶次東坡和錢安道韻》:「行買山田入陽羨,更置水遞近石井。」
? 清·趙翼《易羅池》詩:「陸羽《茶經》愧未編,贊皇水遞愁無路。」 2.
見「水遞鋪」。
★「水遞夫」在《汉语大词典》第7335页 第5卷 880水遞夫shuǐ dì fū(水遞夫,水递夫)水遞役夫。
? 《宋史o張詠傳》:「﹝張詠﹞為荊湖北路轉運使,奏罷歸·峽二州水遞夫。」
★「水遞鋪」在《汉语大词典》第7335页 第5卷 880水遞鋪shuǐ dì pù(水遞鋪,水递铺)水路驛站。
? 《宋史o張齊賢傳》:「自荊渚至桂州,水遞鋪夫數千戶,困於郵役,衣食多不給,論奏減其半。」
? 《續資治通鑒o宋仁宗至和元年》:「內侍楊永德建請于蔡·汴·河置水遞鋪。」亦省稱「水遞」。
? 清·吳偉業《永和宮詞》:「私買瓊花新樣錦,自修水遞進黃柑。」
水电shuǐ diàn 1.
水和电。如:平时要注意节约水电。 2.
指水力发电。如:乌江的水电工程正在加速进行。★「水电」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水电」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参见:水電
水电报shuǐ diàn bào在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保路运动中,革命者为发动人民武装起义,将成都血案的消息写于木板之上,涂以桐油,投入江中,传遍各地,谓之「水电报」。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对于远方的县份,当时的宣传方法是利用水电报。」★「水电报」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参见:水電報
水电站shuǐ diàn zhàn进行水力发电的机构,包括利用水力资源发电的设备、建筑物以及生产和管理系统。
●杨朔《永定河纪行》:「这股水从京西三家店的进水闸涌进渠道,穿过西山翠微峰下的隧洞,穿过新劈的山峡,变成一道飞瀑,由高头直冲进山脚的一座水电站。」
●唐殿元《铁臂姑娘》:「﹝她﹞好像第一次来到水电站工地,看不厌这美丽的新安江风光。」★「水电站」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水电站」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18页★「水电站」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水電站
1. 浅水湖。
水殿shuǐ diàn 1.
临水的殿堂。
●唐李白《口号吴王美人半醉》:「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宋史o礼志十六》:「帝作《中春赏花钓鱼诗》,儒臣皆赋,遂射于水殿。」
●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临湖有一座长方形的水殿,大理石造,有好些小雕像也被残毁了。」 2.
帝王所乘的豪华游船。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诗之二:「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萧皇后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水殿」在《汉语大词典》第7336页 第5卷 881水殿shuǐ diàn 1.
臨水的殿堂。
? 唐·李白《口號吳王美人半醉》:「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臺上宴吳王。」
? 《宋史o禮志十六》:「帝作《中春賞花釣魚詩》,儒臣皆賦,遂射于水殿。」
? 郭沫若《蘇聯紀行o六月二十七日》:「臨湖有一座長方形的水殿,大理石造,有好些小雕像也被殘毀了。」 2.
帝王所乘的豪華游船。
? 唐·皮日休《汴河懷古》詩之二:「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蕭皇后乘坐制度較小的翔螭舟,還有高三層稱為浮景的水殿九艘。」
★「水電」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水電」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水電shuǐ diàn(水電,水电) 1.
水和電。如:平時要注意節約水電。 2.
指水力發電。如:烏江的水電工程正在加速進行。
★「水電報」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水電報shuǐ diàn bào(水電報,水电报)在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保路運動中,革命者為發動人民武裝起義,將成都血案的消息寫於木板之上,塗以桐油,投入江中,傳遍各地,謂之「水電報」。
? 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二篇:「對於遠方的縣份,當時的宣傳方法是利用水電報。」
★「水電站」在《汉语大词典》第7334页 第5卷 879水電站shuǐ diàn zhàn(水電站,水电站)進行水力發電的機構,包括利用水力資源發電的設備、建築物以及生產和管理系統。
? 楊朔《永定河紀行》:「這股水從京西三家店的進水閘涌進渠道,穿過西山·翠微峰下的隧洞,穿過新劈的山峽,變成一道飛瀑,由高頭直沖進山腳的一座水電站。」
? 唐殿元《鐵臂姑娘》:「﹝她﹞好像第一次來到水電站工地,看不厭這美麗的新安江風光。」
水貂shuǐ diāo哺乳纲,食肉目,鼬科。体长约40~60厘米,雄的较雌的大。尾蓬松,长约为体长的一半。体黑褐色,至尾端几为黑色;颏白色,腹有时有白斑。毛密厚,适于水中生活。乳头六个。主要在夜间活动。原产北美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汉语形容美好的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