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称一直响小米充电不停断开连接,断开底盘连线就不响是什么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
底盘篇:沉睡在十年前的“新”甲壳虫
日21:42  
详解新甲壳虫后悬架结构
如果说一辆售价20万-30万区间的轿车采用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必然会招来一片媒体和网友的笔诛口伐,然而新甲壳虫却是一个例外。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架并没有为它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事实上,扭力梁式拖曳臂后悬架作为一种非独立悬架结构是一款在小型车和紧凑级轿车中非常普遍的悬架形式。对于这种悬架形式应该以平和的眼光来看待。目前,大多数厂家的小型车和紧凑级车都使用这种悬架形式,例如大众波罗,标致206,新马自达2,大众新宝来,丰田卡罗拉,日产轩逸,甚至帕萨特领域这样的中级轿车也采用后拖拽臂悬架的结构。作为专为后轮而设计的悬架结构,它的结构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也相对不高。虽然在舒适性和操控性方面与如多连杆,双叉臂等更复杂的独立悬架存在差距。但是这种结构的后悬架用在小型车和紧凑级轿车上所能达到的性能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图5:由于新甲壳虫采用PQ34平台,因此后悬架结构为扭力梁式后悬架,其作为一种非独立悬架结构是一款在小型车和紧凑级轿车中非常普遍的悬架形式。
图6:扭力梁式悬架作为专为后轮而设计的悬架结构,其结构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也相对不高,在舒适性和操控性方面与如多连杆,双叉臂等更复杂的独立悬架存在差距。
在操控性能方面,尽管拖拽臂后悬架相对多连杆独立悬架的极限来得较早,但是高强度的拖拽臂结构却可以保证后车轮在转向中不会产生不稳定的摆动。不过拖拽臂后悬架的跳动范围较多连杆或双叉臂这样的独立悬架有限,因此不少采用后拖拽臂悬架结构的车型在接近弯道极限时出现单边后轮会离地的情况正是拖拽臂悬架的先天不足。虽然拖拽臂后悬架有不少先天不足,但是在小型车和紧凑级轿车中却应用得最为普遍。实用的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是拖拽臂后悬架长盛不衰的根本。加之紧凑的结构使得占用车身空间小,外倾角不变使得轮胎磨损小的优点使之成为小型车和紧凑级轿车悬架结构的绝配。
图7:拖拽臂后悬架有不少先天不足,但是在小型车和紧凑级轿车中却应用得最为普遍。实用的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是拖拽臂后悬架长盛不衰的根本。
图8:有望于2011年面世的第二代新甲壳虫将升级为大众PQ35平台,促使底盘结构得到全面的升级。图为大众PQ35平台的多连杆独立悬架结构图。
不过,由于PQ34平台的换代平台PQ35的存在使得新甲壳虫继续沿用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架显得有些说不过去,毕竟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结构比起扭杆梁拖拽臂式悬架,车轮具有着更大的跳动空间。互不干涉并且可以灵活独立跳动的左右后轮胎具有更好的贴地性能,从而提高后轮的循迹性和后排乘坐的舒适性。采用多连杆后悬架的车型已经很难出现单侧车轮通过凹凸路面时会波及另一侧车轮将车身向上抬起的趋势。也许有望于2011年面世的第二代新甲壳虫将升级为大众PQ35平台,促使底盘结构得到全面的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sunnyma]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
( 21:35:09)
( 20:57:48)
( 13:51:56)
( 13:35:30)
( 06:59:28)
( 21:47:12)
( 16:52:24)
( 14:53:32)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218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70积分
0人评价39页
0人评价1页
1人评价143页
0人评价49页
0人评价214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70积分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72变智能硬件 颠覆传统电视
针对目前智能微投品牌种类的繁多,但是能做到真正能让我们满意的投影,估计少之又少,加上配置流明度的堆砌,对于用户来说在乎的还是真实的投射体验,而不是光听他们来吹。如果问及老胡目前智能微投最受瞩目的品牌,当仁不让会想到一直致力于智能投影仪厂商极米科技,在推出的极米投影上个人也体验过多款,一直留给我非常不错的印象,无论是投射的清晰度或者系统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每一年都可以看到极米推出多款针对不同场景适用的智能微投,而今年的3月23日推出了一款定位于家庭使用的极米无屏电视H1,无论是外观、配置,甚至是流明度,有着较大的提升,让我们更加感兴趣这次又会带来怎么样的投射体验。
  先来简单说说极米H1在配置方面的提升,这次在分辨率上升为高清1080P分辨率,是目前国内首款支持超高分辨率的智能微投,而最关注的流明度也提升到900ANSI,可见这次新品对于整体的提升做得非常大,对于一直想搭建私人影院的朋友,无疑是不二的选择。而老胡这次有幸能拿到这款高分辨率的极米H1,接下来看看这款新品能带给我们什么震撼的投射体验。
  极米无屏电视H1 外观 细节
  这次在外包装上延续了上一代极光的设计,黑色给人一种炫酷时尚的感觉,正面除了H1极米无屏电视字样之外,并未进行过多的介绍,而这次简单明了的外包装设计也衬托了极米高贵典雅的产品气质。
  一般我们常见的内包装方式都是机器在上面,配件在下面,而这次在包装上改成了抽屉式的设计,只需往外拉,即可看到有序的配件盒子置放其中,也给我们在取出带来更简易的方式。
  在配件的搭配上有电源线、价值360元芒果TV会员卡、说明书、金属遥控器、保修凭证以及镜头拨片,无论是外包装还是配件方面的搭配,都做得非常的用心,这也是极米一贯的作风。
  极米无屏电视H1这次在外观上就有着不一样的改变,在外观材质方面采用了一体式镁铝合金面板,加上密密麻麻的网孔,不仅能让声音达到最好出声效果,也对散热有着较大的好处。对比极光来说确实大了不少,对于家庭使用来说,这样的体积根本无需在乎,最在乎的就是在投射方面是否能真正让我们满意。
  这次在触控按键上取消之前的手势切换功能,而是采用左右在触控领域进行调节音量的大小,在调节音量上更具方便。除了触摸控制音量大小之外,还增加了收藏键、上下曲切换键以及播放暂停键,方便的就是当我们把极米H1当音响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快速的方式来进行歌曲的切换。
  极米无屏电视H1在镜头上依然采用开关保护镜头为一体的镜头盖设计,在流明度上提升到900ANSI,相当于ISO标准3750流明的播放效果,加上207.36万矩形像素架构,在投射的清晰度以及色彩的细腻度都有着非常大的提升,可以说就算在客厅开着灯的情况下,都能清晰的呈现画面。
  背面除了熟悉的哈曼卡顿喇叭单元之外,增加多处的栅格对于散热方面还是可以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可见极米团队为了能让机器长时间的稳定运行下了不少功夫在极米H1上。在机器四角上都加入了防滑胶垫,除了可以让机器固定住之外,通过拧出四角的螺丝可以连接转接盘组合三脚架云台,这对于无处摆放或者不想往墙上打支架,是个非常方便的方式,不过得额外进行购买这个云台。
  极米无屏电视一直跟哈曼卡顿有着深度的合作关系,这次极米H1同样采用哈曼卡顿单元,而位于背面的两个45mm喇叭单元,在声音效果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为了使低音更具震撼,加入了低音被动振膜,广阔音腔的设计,可使声音展现出浑厚以及宽广,保持了声音的原汁原味。观影当然少不了就是环绕音效,为了能声音逼真的展现,采用了第三代Livestage Surround虚拟环绕技术,在本人实测观看上,都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见这对喇叭单元在出声以及调校上都花了不少功夫。
  在接口方面依然丰富,依次为耳机孔、USB2.0、纤输出接口、RJ45网线接口、电源接口、HDMI1和HDMI2/ARC以及USB3.0接口,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的接口使用要求,对于想观看离线影视的朋友,也可以通过U盘直接插入USB接口来实现无网络下,依然可以满足私人影院梦。
  从极光开始就采用这种铝合金材质的蓝牙遥控器,在平时使用上无论是反应还是按键的准确度上都有着较大的进步,而遥控器依然采用简洁常用的12键的布局设计,除了平时常用的按键功能之外,通过语音按键还可以直接说出想听的音乐、想看的电影来通过语音方式控制,这对于懒人一族来说无疑是个方便的控制方式。
  极米无屏电视H1除了高分辨以及高流明度之外,搭乘了Mstar 6A928 Cortex-A17的四核处理器以及3GB DDR3运行内存和16GB存储空间,无论是播放2K、4K电影或者是3D电影,在这个配置流畅无比,几乎没出现过卡顿现象出现,当然还可以满足喜欢玩大型游戏的朋友。
  极米无屏电视H1 系统 体验
  在系统方面依然基于安卓5.1.1深度定制的GMUI系统,界面保持简洁的布局设计,值得说的就是在第一次使用过程中,都会以语音的提示来进行一些设置和调焦,不会因为第一次使用而措手不及,让你轻轻松松就能控制每一个界面的选择。
  按下遥控器的语音键,可以说出想要的操作方式,比如影视搜索、音乐搜索等等,方便的就是,当我们想到想看某部电影,无需到处翻的情况下,通过语音说出的方式,就可实现更快捷的方式
  在影视资源方面是与芒果TV进行深度合作,拥有大量的影视资源提供我们进行观看,加上赠送的会员卡,就可以在无广告的情况下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极米H1化身为蓝牙音响,通过自带的音乐以及按键的切换,来满足我们享受美妙音乐的震撼。
  除了可以连接网络进行观看影视资源之外,还可以通过外接移动硬盘的方式来进行扩展存储空间,可以满足喜欢离线观看的朋友,也可以省下带宽的占用。
  在设置界面还可以选择一些投影方式的设置,比如无级变焦功能,可以在投射的画面进行合适的尺寸调节,无论在客厅或者房间,都不会因为摆放角度而让投射画面过于大来影响我们的观看,只需通过无级变焦加上遥控器的搭配,就可以任意进行调节。
  左右梯形校正在上一代极光投影就见识到,主要的用处就是摆放的位置,在投射角度不一的情况下,无需搬动通过遥控器就可以轻易进行左右梯形的校正,方便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都可以轻易调节合适的角度。
  极米无屏电视H1 手机客户端 体验
  除了可以通过自带的遥控器进行控制之外,还可以下载手机客户端&无屏助手&,在同个局域网下就可以自动连接并控制,同样搭配有虚拟遥控器以及功能方面的选择,在百宝箱里还具备多项功能选择,比如调焦、变焦、同屏、3D设置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个客户端来实现操作。
  客户端还具备了影视资源、应用游戏等等,直接在客户端进行电影选择,只需点击&开始投屏&即可实现电影自动投屏到极米H1投射的画面上,实现更方便的观影方式。
  极米无屏电视H1 投射 体验
  对于智能投影来说,在白天或者晚上开灯的情况下,都没办法做到观看,只能通过关灯来实现观看,这次极米H1拥有900ANSI流明度,提升55%亮度,在室内开灯的情况下,观看还是相当满意,这次的新品推出开始慢慢的在改变,相信不久的将来,代替传统电视将不再是荒唐的说法。
  极米H1拥有真正的1080分辨率的高清投射,刚好家里有块较大的白墙,通过简单的直接搭配,就可以实现投射,在壁纸的展示上就可以看出高分辨率投射出来的效果,无论是清晰度还是色彩的细腻度,都表现得非常满意。(以上为壁纸的展示,都是个人实拍的照片,只是进行裁剪尺寸,并未做任何的后期)
  在尝试2K以及4K的电影播放测试上,对于本地4K片源解码能力不得不佩服,而且清晰度上足够令我们震撼,加上曼哈卡顿的音响效果,观看一场声色俱佳的影视盛宴,估计在极米H1上已经完美实现, 无论对于4K视频怎么快进或者快退,都丝毫不影响正常播放,在调校方面极米团队也是下足了功夫,这对于挑剔的用户来说,已经足够打动他们的心。
  极米无屏电视H1 游戏 手机同屏 温度 测试
  除了能观看电影之外,当然少不了就是休闲的游戏,可以连接外设的游戏手柄下,就可以实在大屏幕的游戏画面震撼,相信极米H1投射的大屏幕跟我们传统电视屏幕进行玩游戏的话,肯定大画面的游戏过程来得更震撼。
  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无屏助手,就可以实现让手机的图片、视频、画面等等直接投射到极米H1大屏幕上,这对于平时出外拍摄视频,又想即时与大家分享,无疑是最快速的分享方式。
  在温度测试上,老胡家里室内温度为27度左右,在播放一部大概2个多小时的电影之后,测试平均为37度左右,还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毕竟在这么高的温度下,能保持机器的散热良好,这点已经做得非常足,也对机器稳定运行方面比较放心些。
  极米H1最大支持300寸的巨屏投射,当然这得家里拥有一块面积较大的白墙,基本的话,100寸的尺寸足够我们,加上1080P以及第三代虚拟环绕技术,无论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轻松自如的选择投射,搭建一个属于的电影院。
  目前在市场上的智能投影多不胜数,对于用户的挑选来说,往往都是考虑就是配置以及投射方面的展示,极米作为国内老牌智能投影厂商,拥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每一次的新品发布都能带来惊喜,而这次的极米无屏电视H1主要定位家庭使用,在经过数周体验下来,对于想构建私人电影院并且拥有高清的投射画面,这些基本在这款投影上可实现,就算在室内开灯下投射,依然清晰可见,可见这款新品在配置以及功能上的提升足够给用户提交一份满意的报告。&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微信号www72byte本文首发&作者:老胡最帅&
72变智能硬件 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体验?评测
图/文 MrGem
  你会爱上她的微笑,爱上她的任性;爱上她的撒娇,爱上她的哭闹;爱上她的乖巧,爱上她的调皮&&她,并不是你的女友,而是你的心肝宝宝。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一定是虎妈猫爸们最深刻的一年:初为人父的兴奋和紧张,各种身份的不适应,日常照顾的不熟练,让我真正体会了什么是辛劳的甜蜜。然而最让宝爸们如临大敌的非冲奶粉莫属:一天8次,每次180ml,温度计放哪了?奶粉几勺半?冲奶是45&还是55&了?喂奶是37&没错吧?怎么有奶块!搅拌勺还没消毒呢?!&&漫漫长夜里伴随着娃娃撕心裂肺的哭闹声,更是让人手忙脚乱。好在有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只需八秒让宝宝喝上精确卫生的奶水,让孩子健康多一些、让爱轻松一点。
  见到快递小哥从未如此亲切,盼星星盼月亮,玩物说送测的得力助手&&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终于到家了!肉粉色的包装盒让人看着很温馨,正面展示冲奶机流畅柔美的线条,并没有过多繁冗的说明,果然很有富士康大厂风范。看到&8秒智配冲、一键享轻松&的大字,相信奶爸们已经在偷笑了。(~ ̄▽ ̄)~
  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冲奶主机和每一个部件被塑料泡沫保护的很好,完全不必担心路程的颠簸、快递的分拣。朋友们稍等,好奇的宝宝冲过来了,我去把他抱走&&
  Gem注意到特别贴心的细节:在盒盖转角部位,厂商巧妙的裁剪了两个凹槽,让我们可以扣到保护泡沫预留的孔洞,便于将产品取出。从细节之处可以让我们看到产品团队的诚意和用心。
  打开后,产品主体为后置水箱*1、托盘*1,另外还有一个替换用可拆卸混奶器。很好,没有什么复杂的配件,很像我们平时常见的饮水机,不是需要数码达人才能搞明白的设备。
  附件袋里有使用指南,使用说明书,首次使用注意事项和一只清洁用小刷子。首次使用注意事项卡片能让初次使用的父母们快速安装并避免错误操作损伤机器。使用指南则图文并茂的说明了奶爸爸冲奶机的高阶使用和智能功能,难得的是使用指南小册子同样采用了萌趣的排版和彩绘,连宝宝都忍不住好奇翻看。
  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有可爱粉、纯真蓝、聪智灰、活力黄多种配色,笔者幸运的得到了最爱的粉嫩色,哈哈,好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眼企鹅,给爱家增添了一份暖意。&机身线条圆润流畅,没有丁点的棱角,不必担心会伤害到好奇的宝宝。小企鹅&三维:390*210*250,体重3kg,底部配有防滑垫,机身稳定性良好,不易倾倒。哈,等宝宝再大一点就可以放心让他给自己接奶安啦。
  冲奶机和其他智能硬件不同,我们使用前的第一步并不是立即组装,而是取出配件现行清洗。按照使用指南,我们将后置水箱、混奶器、奶粉仓及奶粉搅拌叶小心取出,用婴儿奶瓶清洁剂洗刷干净。这里Gem提醒宝爸宝妈要特别注意的是:务必要将配件在阴凉处晾干再装回主机,以免奶粉装入后长期受潮变质!好产品要用得好更要用的巧。
  值得一提的是,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的关键配件和核心部件均采用Tritan材质,并通过美国药品管理局认证。而后置水箱、混奶器、奶粉储藏罐确实没有一点异味,较为放心。
  配件均采用方便牢固的卡扣式安装,原样装回即可。这时我们会看到奶粉罐内醒目的注意和提示,这样的适时出现的&小字条&还有好多,可以看出产品团队心思之细腻、考虑之周到。需要留意的是奶粉仓中3个奶粉搅拌叶片的安装,要按照说明书的顺序原样装回。在这里也给商家一个小建议:3只搅拌叶片的安装顺序很容易搞混,为了精确冲调并避免错误安装损伤机器,可以在搅拌叶片上做上凹槽序号,或是通过颜色来区分可能会更好。
  奶粉储藏罐在&小企鹅&的头顶,奶盒容积350g,每次倒入基本可以满足3-4天的使用,导入奶粉时我们认准 &MAX& 标线以下就可以。奶粉仓盖密封性很好,有效防止灰尘的进入,避免我们常规冲奶时因频繁开启对奶粉造成受潮和污染。
  透明的仓盖可以方便用户观察用量,及时补充奶粉。当然,当奶粉耗尽后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也会自动进行蜂鸣警报。
  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的后置水箱可以储水达1.5L,至少可以保证宝宝两天的水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为了避免千滚水,不破坏营养成分,采用的是加热冲奶而不是烧开水冲奶。这就需要我们导入晾凉的凉白开(或婴儿用矿泉水),而不能使热水,更不能是生水。储水至最高水位线以下即可,水箱顶部和底部又见温馨的操作提示。
  最后我们在&小企鹅&的前方推入混合器,插入托盘便完成了安装和备料。在混合器的背面我们又见温馨的安装提示。而托盘贴心的提供了两个可调档位,分别适配大小号奶瓶高度,避免溅水。混合器是奶粉和速热水混合的部件,商家特别提供了两只,方便每次使用后替换晾干。
  作为一款智能哺育设备,奶爸爸冲奶机内置了很多传感器实现无感操作。比如托盘处内置了一颗红外传感器,奶瓶放置的瞬间,奶爸爸快速唤醒并自动点亮照明小灯。两只小夜灯亮度刚好,既方便了宝爸宝妈夜间冲奶,又避免了开灯强光刺激到孩子。同时传感器还可以感应到是否放置了奶瓶,减少误操作,防止浪费昂贵的奶粉。
  通过扫描说明书上的二维码,我们可以方便的安装手机App,手机注册Nice Papa账号即可。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通过WiFi连接,支持IOS 7.0以上和Android 4.3以上机型,也就是说,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主流智能手机都是支持的。
  奶爸爸智能冲奶机接入wifi过程比较简单,保证手机和奶爸爸在同一wifi环境下,在手机端输入WiFi密码后,在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长按&模式&两秒,听到提示音后在手机端确认联网,与此同时,在圆形操控盘上方的WiFi状态灯闪烁,然后等待联网配置,WiFi状态灯常亮则联网成功了。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奶爸爸的配网成功率偏低。先后折腾了7、8次才成功联网,操作流程没有问题,猜测可能是对一些品牌的路由器兼容性和手机的适配不足,希望后期能够完善。
  无需手动输入奶粉用量,我们只需要通过Nice Papa客户端扫描奶粉包装的条形码,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就可以识别奶粉品牌和分析奶粉用量,奶爸爸庞大的产品库可以涵盖国内外绝大多数奶粉品牌。这一点非常的方便,用户只需要选择冲奶量即可,避免了用户自行计算和数勺子的麻烦。同时,精确度也要比人工操作精确的太多。
  冲奶选项下,我们可以对水量、浓度、奶温进行自定义。当然,Gem建议奶温方面还是遵从奶粉库的标准或是奶粉罐上的说明温度。避免自行调节的温度过高或是过低,导致奶粉营养成分的损失。
  只需要按动一下App最下方醒目的一键冲奶按键,钻在被窝里也可以给宝宝冲奶了,相比虎妈猫爸们已经心生向往了。而且,整个冲奶过程只需要8秒钟,你还没来得及到奶爸爸冲奶机的跟前,适温的奶水就已经冲调好了。做为一个专职负责给宝宝冲夜奶的超级奶爸,内心欢喜的不要不要的。另外宝爸们记录宝宝喂奶时间和下次冲奶的闹钟都可以扔掉了,Nice Papa客户端贴心的提供了配奶提醒,每到设定好的喂奶间隔时间,手机就会提示我们及时冲奶。我想,爱不应该成负担,为什么不让自己轻松去爱?
  响应的奶爸爸还提供了温水功能,方便孩子定时补充清水。操作方面和冲奶模式无异,只是奶爸爸出温水时不再添加奶粉。这里也建议给温水功能增加一个间隔时间提醒,比如每次喂奶后1-1.5小时提示用户给孩子补充水分。
  除此之外,Nice Papa客户端还集成了育儿百科、宝宝档案、成长记忆本、疫苗助手等实用工具。给孩子冲奶、喂奶的同时方便我们见缝插针的学习科学的喂养方式,并提示我们下次疫苗时间。通过宝宝相册记录宝宝的成长历程也是很是温馨。这里建议可以再开发一个奶爸爸社区平台,让奶爸爸们交流使用技巧和育儿经验。
  智能操作不仅可以在客户端完成,一些必要的功能同样可以在操作面板实现。整个操控盘为触控操作,不仅仅是高大上的设计,更是为了防水放电保护。
  触摸操作盘中央点亮奶瓶就可以激活整个面板,点击设置浓度或是水量,再次点击中间的奶瓶触摸键便可以实现冲奶。奶爸爸冲奶机可以记录上一次的冲奶设置,就是说你可以方便的一键冲奶。
  同时实体触摸按键还可以进行自清洗、冲水/配奶模式调整。特别是高温自清洗功能,免去了每次冲奶后拆机清洗(当然,使用一到两周最好将配件清洗一遍),排出的自清洗热水还可以用来洗奶瓶。唯一不足的是,对于温度的调整,在机器这个操控盘并不能进行设置,必须通过手机端进行调节。
  不过新机器拿到手主机的确还是有一些气味和塑料包装的味道,冲温水时或多或少吸附了新机的塑料味道。鉴于笔者体验时间较短,建议刚到手的朋友们阴凉处通风静止3天&7天后,待气味消散后在做使用为妥。
  对奶爸爸团队的产品建议:
  [1]建议开发和冲奶机配套使用的智能奶瓶,实现无缝化智能哺育。
  [2]建议开发配套的智能奶瓶清洗消毒机,让奶爸懒惰到底。
  [3]可以将外壳颜色做成可替换式,让冲奶机总能成为的焦点。
  [4]可以借助强大的App端,建立智能奶爸社区,供虎妈猫爸们交流操作技巧和育儿经验。
  [5]储奶罐内的3只搅拌叶片的安装顺序很容易搞混,为了精确冲调并避免错误安装损伤机器,建议在搅拌叶片上刻上序号,或是通过颜色来区分可能会更好。
  [6]初次联网,WiFi配网成功率偏低。对一些品牌的路由器兼容性和手机的适配不足,希望后期能够完善。
  [7]触摸操作面板上增加对水温的调节选项,避免手机不在身边或是没有wifi环境时,不能调节温度的尴尬。
  [8]建议给温水功同样增加一个间隔时间提醒,比如每次喂奶后1-1.5小时提示用户给孩子补充水分。
  奶爸爸云智能冲奶机让我和孩子的嬉戏的时间更多了,让我这个超级奶爸爱的更轻松了。望着奶爸爸冲奶机肃穆而立的企鹅造型,让我不禁想到雄企鹅弯着脖子,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保护着掌上明珠,竭尽全力、不吃不喝地站立60多天,一直到雏企鹅脱壳而出的情景。
& & & &我的宝宝,爸爸也要做你的企鹅,守护着你,为你避寒挡雨&&&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微信号www72byte本文首发&作者:MrGem
72变智能硬件 两周年纪念版短分享!
 晒物:#送给72变最好的生日礼物#72变第一款物品就是贱驴蹄子612青轴,一篇专题一篇评测&&&&虽然是凯华轴,空格键还特么设计上有问题,不采用平衡杆设计,但至少是没有黑&&&&
  参与讨论:
  2.@ide0007
  晒物:这是我在72变中的第一件产品,不过这款手表实在是太不好用了,电池半天就没电了,送给了小外甥女,结果用了几天就被他爹扔回来了,说质量太次,实在是坑爹的手表啊,不过还是感谢72变给出的破处机会~
  参与讨论:
  3.@如风飞天虎
  晒物:#72变奖品# 这个奖品最酷了,哈哈哈,72变的必中签,百搭,高级pass,什么时候一亮亮,哗啦啦试用品拿下,这个要好好保存,有效期100年呢。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72变最近各种花样繁多,必有一款适合你,来72变拿心爱奖品不是梦!
  参与讨论:
  4.@吖有
  晒物:我在72变第一次中奖的是孙小圣音响,也会我本命年最好的礼物,当然非常感激72变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好运连连,虽然这款孙小圣有线板的不好用,在家里吃灰了,但是,还是非常值得怀念的!
  参与讨论:
  5.@生根的乡愁
  晒物:人生中的第一次,往往另人难忘,你可曾记得你第一次爱过的人?你第一次为一个人朝思暮想?我记得在#72变#领养的第一件智能硬件就是小米小盒子,我爱看电影,晚上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影,自从小米小盒子来到我身边,我的业余时间更加的充实。
  参与讨论:
  7月2日就是72变两周岁的生日啦,在大家的努力下,72变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想要知道如何入选每日短分享精选,请查看宝典《》;
72变智能硬件 多旋翼型飞行器原理
多旋翼无人机是现阶段商品级无人机中最常见的类型。可我们最熟悉的,往往是被我们误解最多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1.什么是多旋翼
  这也算一个问题么?按字面解释有超过一个旋翼的飞行器就算多旋翼了啊,正如上面图中的结构那样。
  但真是如此么?不着急,慢慢来
  上面的飞行器,虽然有超过一个旋翼结构,但凭直觉看应该算是直升机。没错,上图是X-2型复合直升机。
  MR.城堡之前系列文章《》的读者一定会认出这是亚马逊的Prime Air,飞行器结构属于固定翼+多旋翼的混合结构。
  终于到了大名鼎鼎的鱼鹰&V-两两&了。多于一个的旋翼结构,不是直升机、不是混合结构,这算不算多旋翼呢?
  飞行器早期历史中,确实是按照旋翼结构类型进行定义:Fixed wing, Rotorcraft, Autogyro, Gyrodyne (其实MR.城堡也不愿意罗列这些英文名词,但毕竟东西都是西方人先搞出来的,按照他们的命名规则理解会更透彻)。随着电子系统控制系统的发展,一种旋翼类型可以有多种姿态控制方式,因此按照&姿态控制方式&或者简单点&飞行控制方式&来进行定义更容易理解。
  固定翼飞行器通过机翼产生拉力,姿态控制通过副翼;升降舵等机械结构实现。
  直升机主旋翼提供升力,通过周期变距控制主旋翼挥舞实现俯仰,横滚姿态控制,通过尾桨总距实现偏航姿态控制。
  鱼鹰V-22为倾转旋翼式结构,具备三种典型飞行模式:直升机飞行模式,倾转过渡模式,飞机模式。V-22的两个旋翼并不是采用多旋翼飞行器惯用的定距桨,而是类似直升机主旋翼,具备挥舞铰与变距铰的变距桨。
  多旋翼飞行器是一类通过多个定距桨(螺旋桨)正反旋转与转速控制提供飞行器升力与飞行器姿态调整。这样的定义方式使我们准确了解多旋翼飞行器的旋翼结构、升力来源、姿态控制方式。
  2.多旋翼飞行器一般结构
  任何飞行器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控制器,执行器,反馈环节。控制器包括飞控,接收机;执行器包括电调,直流电机,定距正反桨;反馈环节就是传感系统,一般包括两大类:飞行器姿态传感系统,外部环境感知系统。
  多旋翼飞行器这三部分的呈现方式更为直观,读者从上图中就可以直接辨别出多旋翼飞行器的各个模块。
  3.多旋翼飞行器控制原理
  四旋翼飞行器正反桨两两成对,分别向不同方向旋转,平衡扭矩并向旋翼&下方&推送气流。通过成对变化定距桨旋转速度,调整入流量来实现飞行器姿态控制。
  一般而言,四旋翼飞行器有两种飞行模式,上面介绍的是X型控制结构,也是当下使用较多的控制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十字型,两者原理大同,细节小异。
  至于八旋翼,十六旋翼甚至更多,都是通过成对正反桨平衡扭矩,提供升力,调整姿态。下面特别说明两种飞行器控制方式:Y6,Tricopter。
  时常有人将Y6也看做三旋翼飞行器,MR.城堡也是醉了,三角形是没错可以称作&三角飞行器&,但每个顶点上下两个旋翼共有六个旋翼,绝不能成为三旋翼飞行器这会给读者造成很大的误解。上下两个旋翼旋转方向相反以平衡扭矩,控制转速以调整姿态。旋转方式如图所示,其中蓝色标注为CW旋转,绿色标注为CCW旋转。
  三旋翼飞行器可以称作Tricopter或者Y3,一般在其中一个旋翼处增加伺服舵机调控飞行器姿态。旋翼旋转方式有两种,上图已经给出。
  4.多旋翼飞行器特点
  多旋翼机型确实降低了商品无人机的门槛。然而在很多飞行器设计师的眼中多旋翼飞行器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存在,它的缺点实在非常多,却因同样具有非常鲜明的优点而成为当下无人机市场的宠儿。
  从飞行器操作者的角度来看,多旋翼是完美(简单)的被控对象(虽然它还是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
  多旋翼飞行器可以很容易产生统一方向的气流推送,因此具备优秀的VOTL能力与定点悬停能力,而这是一般固定翼飞机望尘莫及的。
  同时对称的旋翼布局使得其操控简单直接,姿态调整时只需成对改变旋翼转速,就可提供非常&直接&的姿态力矩。而其它旋翼机则一般会有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渡过程(这样描述其实很不专业,却比较容易理解),增加了炸鸡以及飞行器周围人员的风险,对操作者的控制要求提升了很多。
  而且多旋翼飞行器的姿态变化方式使得该机型直接采用定距桨,相比于直升机的变距桨在机械设计结构,控制难度,实现成本,姿态平稳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一句话:多旋翼飞行器使得飞行变得简单
  从飞行器设计者的角度来看多旋翼飞行器却是&&无比丑陋&的。
  首先,其气动效率非常糟糕。固定翼是上帝为飞行生物设计的完美的飞行器结构。固定翼在空中可以借助气流产生升力,姿态变换通过&借力&实现(还是要有执行器控制相应的机械结构,但省&力&很多),螺旋桨或者喷气发动机只提供额外飞行速度。而多旋翼需要安装与旋翼数相同的电机来提供升力,在飞行过程中完全没有办法借助空气动力。姿态变化,飞行速度全部来自于机载动力,自身能量消耗巨大,之低令人发指。
  这也是为什么在讨论翼型时基本都是关于固定翼和直升机的,多旋翼的定距桨也就是谈一谈扭矩,旋翼尺寸和电机选择方面的匹配罢了。
  其次,在机动性方面,直升机型飞行器机动速度与飞行包络都明显优于多旋翼飞行器,如果在机动过程中充分考虑直升机机身与主旋翼之间的作用力耦合,并在控制算法中巧妙地加以利用则可以增强直升机的机动性,降低能耗。但对于多旋翼而言,机动过程既不美观也不经济。
  最后,当多旋翼飞行器&大型化&也就是Scale number(尺寸系数)上升后,意味着需要提供更大的升力从而要求更大尺寸的定距桨,这不但面临着更大动力模块的难题,同时众多大尺寸旋翼在一个平面中旋转会使实际控制变更加困难。
  一句话:多旋翼飞行器使得飞行变得没品质。
  任何一种飞行器结构都必然存在自己优缺点,换句话说,留给爱好者和者的空间是很大的,无人机在飞行器控制方式和结构设计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相信以后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奇妙、美丽、高效的飞行器设计结构。
  创造属于自己的飞行器结构&&难道还不够吸引人么?
  合作与咨询请加工作室公众号:CastleUAVStudio
  MR.城堡为您提供涵盖无人机技术分析与分享,无人机产品评测(参评、机评),行业分析等领域的专业内容
  作者为环球网无人机频道,深圳湾,UAVSNEWS等行业媒体特约撰稿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微信号www72byte本文首发&作者:无人机中的城堡
72变智能硬件 军工级的WiFi,大覆盖还盈利?
 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以前的老路由,单天线,或者双天线,甚至三天线,信号覆盖都一般,基本能满足单层用户的需求,别墅式的用户比较困扰。大家出门游玩的时候或许是租房想要使用wifi,但并没有免费的,如果这时候想休闲上网,移动的流量贵,如果能够付少量的钱给wifi提供者,而贡献网络,那肯定也是划算的。目前市面上的路由,要么就是免费开放,要么就是带密码锁无权访问,分享上传带宽可以挣钱,但是并没有一款可以通过分享宽带挣钱的商业路由,而必虎 Plus 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了商用或者大墅全覆盖的希望。
  必虎路由的技术背景:
  必虎(BHU)是一家专注于智能WiFi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家用微企产品、企业级产品和商用产品构成三大产品线。总部位于北京。曾服务于08年北京奥运会、总参通信系统、中俄联合军演、抗战胜利70年阅兵等多个重大活动。必虎的前身是华信联创。13年无线WLAN市场深耕,成为全球更具实力的无线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必虎 Plus 参数特点:路由器定位: 商业 or墅式智能路由器无线芯片支持IEEE 802.11b/g/n协议,最高速率300Mbps内置的双极化天线12dBi增益Qos支持: 支持VPN支持: 支持广域网接口: 1个局域网接口: 1个处理器: 高通处理器产品内存: 64M首先分析下,必虎 Plus 有线端口方面仅有1个LAN接口,没有USB端口,且wifi方面不支持最新的千兆双AC,也就是大家常说的2.4G+5G的(支持2.4G),就传输速率和端口而言基本和原先的普通路由无异,那这款路由的有哪些地方做的比普通路由更好才支持起这个定价?我们来看看这款路由的核心卖点。宣传功能:百台设备接入覆盖信号高达1949㎡(大别墅)分享宽带盈利初步结论:信号高覆盖+分享带宽盈利,或许才是这款必虎 Plus的最大卖点,而无疑&带宽盈利&这点又是独有的,所以一款看似普通路由配置的售价远超也能够理解!
  〖 外观&细节 〗
  上手第一眼,感觉必虎Plus的包装有点苹果范,浮雕式的设计和全白的设计,有点意思。
  背部是产品铭牌:支持802.11b/g/n(不支持最新的802.11ac,不支持5G wifi),标定传输速度300M,这个配置,从路由大背景看,只能算入门级,当然必虎Plus的特点并不在于比速度。
  打开包装的过程,阻尼感细腻(非常苹果),下方就是必虎Plus的主体,长方体造型很独特,笑称&板砖&,不见外置天线,顶部也是亮面。
  全家福(从左到右):说明书,必虎路由器Plus主机,右侧是独特的POE充电头和数据线(这也是一大亮点)。
  有新意的24V 0.8A&POE电源适配器&,有一个LAN口和power口,Power插入网线可以给必虎Plus供电,路由器中罕见的设计,优点是在有。
  超长的1.8mPOE网电一体线,采用镀金口的设计,用料足,扁平的设计也更防打结。
  主机细节:必虎Plus主体采用两段式设计,上方钢化玻璃,下方铝镁合金金属外壳,整体全封闭机身一体成型,路由质感不错,同样端口有一个LAN和网电一体的Power电源接口。
  底部依旧光滑,而且是可吸附永磁铁底盘,可以吸附在铁质家具上,节省空间,增加安放便利度,是不是很像壁虎呢?
  底边四个角落有防滑垫(备注了初始账号和密码),正面有一枚指示灯(联网正常为蓝色,不正常为红色)。
& & & &〖 网络设置 〗
  必虎路由Plus的联网方式也很独特,不同于其他路由的PC端设置,必虎路由Plus在手机端利用APP就能进行操作,操作便携,不繁琐,还带&旧路由密码迁徙&,考虑全面。
  必虎路由的操作界面很简洁,通过切换下方工具栏功能,可实现不同功能,优化的&信号增强&很神奇,不知道怎么一键提速的,测速很准,还能反映家庭的网络运营商和GPS地址定位。
  神奇的&一键提速&还适用于其他品牌路由器,尚不清楚优化原理。
  功能特点:必虎路由器Plus在wifi端,可以有双模式可选,访客模式(免密码登录)和&共享盈利模式&。访客模式下,免密码连接,免去了被反复追问密码的尴尬,而且也不必担心隔壁蹭网,因为访客终端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连上,这点需要给个赞。
  限速模式:共享后,多人上网容易造成,某些设备占用过高带宽的情况,进行设备特定限速很重要,手动黑名单防蹭网,必虎路由器Plus在限速提示方面做的很人性化,能够显示限速下满足的需要。
  传说中的大house!(信号调节)从平面的一居室到三居室,再到立体的墅式house,信号调节的方式很贴合生活场景,也能从APP上看到直观的覆盖面积和直径范围,依旧人性化。
& & & &功能亮点测试1/2&&大house信号全覆盖
  宣称的大house信号全覆盖,效果如何?
  对比对象:299元必虎plus &(高通企业级芯片,双极化天线12dBi增益)
  70元 &TP-link &( 单天线 & & & &5dbi增益)
  299元 newifi2 &(双千兆,MTK7621双核880Mhz,256M内存,平衡振子天线5dbi增益)
  269元 腾达AC9 &(双千兆,博通900mhz芯片,128M内存,2根3dBi外置双频全向天线)
  平面楼层信号对比:从同一房间到隔两堵墙,始终必虎路由器Plus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另外三者,对TP更是保持10dBm以上的领先明显。
  在间隔三墙和四墙的时候,各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信号衰减,必虎路由器Plus相对其他三者也还是处于优势地位,但在第四堵墙后四者差距并不大。
& & & &墅式信号对比:(笔者家是三层墅式建筑,路由放在三楼最东房间)
  从实际的测试情况看,必虎路由器Plus的实际信号覆盖效果确实不错,好于其他三者,但三者差距并不大,至于号称覆盖信号高达1949㎡的宣传,并不用太在意。传输速度稳定性:(10M宽带,平均下载速度1M左右)以下是连接必虎路由器Plus的下载截图,必虎路由器Plus始终稳定在1M-1.2M的下载速度;其它品牌下载速度则在0.75-1.2M之间波动较大,从侧面也说明了必虎路由器Plus的wifi稳定性。
  笔者不是专业人士,没有专业的测试软件和设备,但就个人实际的使用过程而言,大house的wifi信号,做到了稳定且强,可以让我满意;不过没有5Gwifi的支持,没有USB口,也没有丰富的LAN口,对于一些喜欢局域网共享,打造客厅娱乐的朋友会有影响,后期希望必虎路由器Plus可以做出改进。
  功能亮点测试2/2&&共享盈利模式
  大家或许都碰到过被蹭网的情况,大多数人肯定会选择屏蔽拉黑这些蹭网者。原因无非是:我花钱买的宽带,凭什么无偿给你用?那问题来了,如果有偿呢,是不是就能各取所需呢?
  以上只是一个设想,必虎路由器Plus盈利模式重大的突破在于可以被大规模商用,在人流密集的车站,商场,写字楼等布置,给需要短期使用宽带的人。
  固定宽带一年的费用和金贵的移动上网流量比,无论怎么算,都是前者更具性价比,闲置的宽带并不能带来利益,共享就能获得利益,宽带提供方何乐而不为?
  只花少量的钱能够享受稳定和无流量限制的上网,对于使用者而言,又何乐而不为?
  如何设置盈利方式?
  首先将APP中的&钱包&绑定微信账号,因为收费方式需通过微信支付的,且提现额大于10元才能提取。
  wifi共享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前面提到的(无密钥)访客模式,另一种则是真正的付费盈利模式,操作步骤不复杂,设置盈利模板,生成微信支付即可,快捷也,但是时间和显示的收费金额并不由wifi提供方控制,这点后期希望完善。
& & & &其它:售后服务
  必虎路由器Plus的保修政策是,终身免费更换,基本免去了后顾之忧,也显示了必虎团队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售后好评。
& & & &〖 总结 〗
  优点:
  1、外观独特,用量足,细节处理到位
  2、12dBi增益,信号强且稳定,可覆盖墅式
  3、利用闲置带宽,可获取收益
  4、POE网电一体,减少路由器接线;背磁便于安放
  5、访客模式(无密钥)操作便利
  6、APP操作便利,人性化程度高
  7、终身免费换新,售后到位。
  缺点:
  1、299性价比一般
  2、不支持IEEE802.11ac,对局域网传输有影响
  3、LAN口太少,没有USB接口,无法局域网或者远程下载
  4、打赏的金额和上网时间不能单独设置
  5、45%的交易费,略高
  必虎路由器Plus外观别具一格,实际也做到了大house的覆盖,wifi信号强度和稳定性都令我满意,APP的高度人性化很满意,创新的共享盈利模式和终身免费换新很具吸引力;但是作为一款标价299的路由器,与同价位产品比,没有802.11ac,没有多个千兆LAN口,没有USB口扩展,有些遗憾。就目前而言,必虎路由器Plus对商业公共团体(办公楼、购物中心),或者集体(租客,学生)更有吸引力。如果对路由器智能方面要求不高,但又需要信号覆盖强,且传输稳定的路由,必虎路由器Plu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终身以换代修的保障还是很吸引人的。
  图/文:布宜诺斯艾利斯Messi&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微信号www72byte本文首发&作者:布宜诺斯艾利斯Messi
72变智能硬件 中科电工防水防触电安全插排
【 前言 】
  市面上的插排有很多,有传统的类似公牛插排,也有智能带USB充电和支持远程的智能插排,带安全门,防浪涌,放过载的插排也很多,但是遇上熊孩子还是不放心。如果有一款插排,既能防水又能防触电,是不是能让熊孩子更安全些呢,中国科技开发院和中科电工共同研发的这款插排能否完成这个挑战,一起来看?
  【 开箱简介 】
  从包装盒上可以看到,&防泼水防触电&的标示很亮眼,采用的是林世峰安全结构,带儿童安全锁。
  上手第一感觉就是厚重,或许和防水,防触电架构有关,包装内有黑色泡沫棉覆盖,中科插排安放其中,略微考究。
  全家福:中科插排主体,说明书,儿童安全使用插图,儿童使用漫画很有新意,很简介能看清楚产品的功能特点。
  下方就是中科防水插排,可以看到插排提供了2个两脚插孔和2个三角插孔且分别带有通电指示灯,插孔数量不多,但放串扰。
  以下是笔者与另外两个插排对比,显而易见,中科防水插排比其他两者要&强壮&的多。
  侧边高度达到了35mm,正面宽度达到了70mm,厚实二字是第一反应。
  厚度对比:中科更为厚实,在质感和外壳契合度上,也更出色些。
  重量上就是其他两个产品的一倍,量确实足,这与外壳和内部的结构有关,安全感有所提升。
  外观细节:正面间距非常宽敞,多个直插不会串扰。
  每个都有单独的指示灯,夜间显示亮度不错,但白天透光度较差,这点可以后期改善;虽然有独立指示灯,但是没有独立的开关键略微遗憾。
  背部有防伪标示,下方还有一个&警示孔&&&红色状态则不能使用,这个孔位没有设置在正面,或许是技术原因,但是对于消费者使用而言非常不便,通常使用也不会翻过背面查看,如果能放置在正面或者有报警音提示,或许会更安全些。
  背面有气压孔,或许内部是真空的结构;左右两侧分别有挂墙孔,螺丝也是六角螺丝(防拆)。
  插头采用现在流行的一体设计,通过了3C安全认证,额定10A/250V。
  线材厚度在7mm,相当厚。
  总体来说这款中科电工安全插排的外观和设计都比较出色,如果能有USB充电口就更好了。
  【 功能实测 】
  防短路?或许大家也知道,正常情况下,如果将一个镊子,或者一段铜丝,插入插孔的两端,则会造成插座短路,插排上的电器可能会发生损坏。以下是实拍,右侧插入了一根铜丝,如果是普通插排,左侧LED灯肯定已经灭,因为插排发生短路,而中科的这款插排并没有发生短路,左侧的LED灯依旧亮着,说明中科安全插排确实有防短路功能。
  挑战安全极限&&中科电工防水防触电安全插排_太平洋家居网免费试用平台
  防水?
  市面上也有某些插排宣称防水,防触电,然而所谓的防水演示,是在蒸馏水的情况下进行,而蒸馏水并不导电,所以就完全是骗局,在林世峰安全结构发明之前,可以说市面上没有一款合格的防水插排。
  关于林世峰的防水结构发明:(以下是媒体资料)
  &2012年由深圳市南山科技局举办的全球华人创新科技大赛中,电工领域杀出一匹黑马,他就是被行业人称作&全球电工安全专家&的林世峰先生所带领的团队,即深圳市中科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林世峰终于在本世纪的2011年研制成功新一代防水、防触电的安全电源插座。它的问世填补了世界电源插座的发明空白,改变了插座百年以来电人、不防水、易短路的历史。这是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对人类用电安全领域的重大贡献。&
  & 中科安全插座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具实用价值的防水防触电安全插座,并且已通过8项国际PCT专利认证,并已在全球95个国家进行了专利注册,专利注册费在千万级别。目前,已有来自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电器供应商与中科电工接洽中科安全插座在欧美地区的销售合作事宜。&
  聊聊IPX防水等级电子测量仪器的防水等级反映了仪器防潮和防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户外活动中,免不了处于高湿或多尘沙的恶劣环境中,仪器的密封和防水能力对于保证仪器的安全运转 和寿命就至关重要。为此,国际上制订IEC529标准。为了与此相适应,日本工业标准中将电子仪器的防水保护分为10个等级,分别以IPX1、IPX2&&表示。
  IPX 6方法名称:强烈喷水试验;试验设备:喷嘴的喷水口内径为 12.5 mm试验条件:使试验样品至喷水口相距为 2.5m ~ 3m ,水流量为 100 L/min (6000 L/h)试验时间:按被检样品外壳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为 1 min(不包括安装面积)最少 3 minIPX 7方法名称:短时浸水试验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浸水箱。其尺寸应使试样放进浸水箱后,样品底部到水面的距离至少为 1m。试样顶部到水面距离至少为 0.15m试验时间: 30 min
  从中科安全插排的包装可以看到,防水等级为IPX6,是目前插排中最高的防水等级,能做到如此成绩,还是得益于林世峰独创的水电隔离舱设计,将水和电物理隔离,到底是骡子是马,就得来出来溜溜。
  以下是防水,防短路实测:(水是接的自来水)
  通过动图可以看到,在通电的情况下,往插孔内灌水,插排依旧保持稳定的工作,确实防水和防短路。需要注意的是,产品是是IPX6防水等级,所以按照理论和实际测试来看,用水冲洗或者泼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IPX7的短时间浸水,并没有认证,虽然网上显示插排能够在"完全浸没"在水中正常通电运行,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不建议大家做浸泡尝试。
  防触电?或许有朋友被插线板触电过,手指无意中碰到插排的插孔内,而普通的插孔孔位大,没有安全门的设计,孩子手指小,可以插入所以容易触电,特别是好奇心强的小朋友,笔者之前拆解过多个插排,发现目前的很多插排都采用了安全门的设计,这无疑提高了对家庭用电的安全。
  可以看到,中科安全插排插孔设置是窄长形,手指无法进入,并且如果是金属插片插入插座手握持也不会触电,只有当符合标准的插头插入,才能接通电路,这无疑大大提升了对孩子的安全保护。
  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插排确实可以防泼水、防触电和防短路,性能相当出色,这主要是林世峰安全结构起到了关键作用,除了上述的防水,防触电功能外,中科插排还具有防过载,防浪涌功能,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在安全性上,这款中科安全插排做到了我所相信的安全插排的样子,也大大提升了家中熊孩子的用电安全。
  【 总结 】
  优点:
  1、用料足,做工精细
  2、独家搭载&林世峰安全结构&
  3、防水IPX6最高等级
  4、防短路、防触电效果出色
  缺点:
  1、没有usb充电口
  2、失效警报模式未设置在正面
  3、价格稍贵
  这款采用林世峰安全结构的中科安全插排,在外观做工,和防水,防触电,防短路上确实做得非常出色,与其300的高端价格相匹配,无论家里有没有小孩,都应该有一款这样的安全插排保护我们的用电安全,希望中科安全插排能够在生活中大量运用推广,保护更多人的用电安全。
  图/文:布宜诺斯艾利斯Messi&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微信号www72byte本文首发&作者:布宜诺斯艾利斯Messi
钛度电竞鼠标二选一:标准版还是智能版
对于钛度的关注,个人感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的创立者魔兽&人皇&李晓峰-卫冕WCG魔兽争霸项目的世界第一人。再加上作为一家以职业选手主导用户体验来打造专业的电竞装备的公司来说,&做有态度的装备&,刚好打着魔兽的热映多多吸引了一大批游戏的关注。
  不过,不管是明星效应还是信仰,最终都是靠产品说话,最终用户的体验感受才是最真实有效的,此篇文章不拆机,只从体验上进行对比,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搜寻相关拆解的文章。好吧,还是简拆了一个,只是想确认一下主要硬件。
  手头的两款钛度RGB鼠标,一个是电竞者标准版(TSG301),一个是电竞者智能版(TSG300)。只看第一眼,自己首选黑色版。为什么?类肤材质,防滑手感好一些。白色的有些光滑,夏天手心出汗多,使用上会有些不适。
  外观对比
  标准版和智能版在外观设计上比较接近,无论是体积大小(119*67.4*39mm)、按键数量(6个)和布局,还是1.8米线长。两款鼠标均为USB有线鼠标,USB接口没有采用镀金工艺,也都没有屏蔽环。左右按键采用的是左高右低的人体工学设计,方便手指的发力。滚轮、DPI和呼吸灯的设计和位置也如出一辙。外壳均可以自行差些更换,比如左侧的镜面外壳可以直接换成右侧的类肤外壳。好处就是节省额外购买同一款鼠标的成本,只要鼠标能用、自己愿意用的情况下就能持续使用。
  滚轮转动体验上,标准版的段落感比较明显些,操作起来比较有感觉;而智能版则是比较有些平稳,段落感稍差。
  DPI按键上,标准版按键感受清脆,反馈力足,声音大一些;智能版则有些偏软,按键声音小。点按式的按键设计再加上略有弧度的设计风格,不会像某些推杆式DPI按键有误触的经历。
  如果你没有拆过这款鼠标,不要按照常识用蛮力去拆卸外壳。最好是先拆解查看内部卡扣情况,这样分离和用力上也比较方便。上层的做工比较细致干净,没有给人做工很糙的感觉或是廉价的塑料感。
  同样电路板这里也是非常整洁,整块主板使用四个螺丝固定,不管是贴合度、螺丝还是排线,给人的整体印象不错。在拆解的时候留意一下排线,避免用力不当造成损坏。
  右侧的两个侧键,左侧为前进,右侧为后退。两款鼠标在侧键的按键体验上比较一致,按键清脆,反馈力接近。两侧的侧裙均采用凹凸交错设计的橡胶材质,防滑性能出色,滑推提拉鼠标很轻松。
  四个脚贴都是磁吸附方式设计,同样能够更换,官方有FPS(加涩脚贴)、RTS(普通脚贴)和MOBA(超滑脚贴)三种脚贴可供更换,满足不同类型游戏的使用需求,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没有了传统黏胶粘贴的设计,也就不用考虑多次拆解后脚贴掉落的问题。
  两款鼠标的四个脚贴也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对应位置的尺寸大小都是一样的。通过对比,脚贴两面其实都是一样的,用久了可以翻个面继续使用。四个位置下都有一个标准的六角螺丝和一个金属探点(磁铁),把四个螺丝拧下之后即可拆开鼠标。
  配置对比
  那么功能和配置上两者有什么不同?白色的为标准版(TSG301),黑色的为智能版(TSG300)。两者的相同配置上,除了欧姆龙微动上的区别(标准版1000W次,智能版位2000W次),还有安华高光学引擎的区别(标准版为A3050,智能版为A3325)。
  A3050在各大品牌的游戏鼠标中比较常见,比如罗技G100S,魔蝎金甲虫II代等,成本低,内置时钟,最高采样率为2000DPI,允许最大60IPS移动速度和20G的加速度,可以说是入门最佳首选。 但同其他鼠标厂家一样,钛度也对鼠标采样率输出进行了提升,将使用安华高A3050游戏制作的鼠标采样率提升到4000DPI,同样是为了提高高端游戏引擎性能,提升产品性价比。
  A3325不太常见,但是从60IPS/196G和100-5080DPI来看,比A3050略有出色。
  此外智能版比标准版多了蓝牙、重力感应器、主控芯片,还能通过APP进行管理,售价也仅仅比标准版贵了30元,自然又为选择智能版增加了足够值得入手的理由。
  为了搞清智能版的主要硬件,简单拆解进行了了解。
  智能游戏鼠标主控芯片使用意法STM32F103CBT6,采用的是32位ARM架构设计,运行频率最高72MHz,硬件性能稳定良好。除了要满足A3325激光引擎的数据处理,还要将将数据同步传输至APP端。
  这个就是区别于标准版所采用安华高。
  Flash存储部分采用的是64M的winbond 25Q64FVSIG(104MHz),在一些WiFi音乐盒中比较常见。
  驱动安装
  不安装驱动能直接使用吗?可以,即插即用。
  PC版本的驱动目前只有Windows版本的,钛度产品通用,能够自动识别接触的鼠标型号。APP版则有Android和IOS版本两种,用来连接智能鼠标使用。
  驱动程序与普通的游戏鼠标程序有所不同,需要注册登录账号。界面比较直观简洁,程序主要有四个常用的功能,分别是智能改键、灵敏度调节、灯光系统自定义和固件升级,部分功能还有待完善。
  智能改键中除了DPI按键不能设置为其他按键功能,另外五个按键均能自行进行定义,可定义为鼠标功能、键盘功能、Windows功能和宏功能。同时作为游戏鼠标必备宏设置功能也是在这个页面下完成录制,还可保存至云端。
  灵敏度里面两款鼠标通用的是DPI和回报率,DPI为4档可调,回报率为三档可选,都不能调节的是 &抬起高度&和XY 轴灵敏度。直线修正在智能版鼠标下可进行调节,标准版中无法开启。除了默认模式下的自动调节,还有明星模式和推荐模式两种供玩家选择。明星模式可以让你直接调用极大知名玩家的灵敏度设置,一键载入使用即可。推荐模式在设置上则更为详细,根据自己的分辨率和鼠标垫情况进行实际选择。
  灯光作为大部分游戏迷的最爱,在这里进行设置即可。灯光可关闭,可开启颜色渐变模式、可调节呼吸灯效果。彩虹模式不知是什么,因为无法开启,按自己的理解颜色渐变其实就是彩虹模式的效果。节能功能也无法开启,同样有自动休眠默认开启,某种程度上也能满足节能的需求。不过喜欢灯光的玩家应该不会在意节能,休眠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必要。如果不知道选择哪种色彩,直接开启渐变模式即可。底部的logo透光艳丽度良好,色彩过渡切换流畅自然,看起来比较舒服。
  固件更新对于一款鼠标来说比较重要。尤其是智能鼠标,可以通过升级获取更实用的功能和更好的体验。如果对于当前所用的鼠标体验不佳,可以在有新版本出来的时候更新后进行尝试。
& & & &回报率对比
  可以通过PC驱动程序对鼠标进行回报率设置。测试得分相差越大,鼠标越不稳定。得分越高,鼠标速度越快。测试搭配的鼠标垫为先马Tank大型鼠标垫。
  从下面的跑分截图上可以看出,标准版和智能版在设定回报率1000Hz的情况下,数值差异比较大,相比之下,125和500Hz下的误差则要收敛很多。回报率某种程度上跟DPI的设置有些类似,并不是说越大越好,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环境去具体进行设置。
  对于两款鼠标,自己设置的话,追求稳定就选125Hz,平时使用就选择500Hz。
& & & &游戏实际性能体验
  就游戏来说,考验鼠标灵敏度的自然是找那些使劲咔咔咔咔咔点击左右键的游戏,比如WOW,星际争霸,LOL,DOTA2,CS,CF等游戏。FPS游戏在里面算是最具代表性的游戏,所以这里选择了CS1.6的版本。两款鼠标的回报率都设置为500Hz,使用同一款鼠标垫各自使用进行游戏5局,中间休息半小时在使用另一款鼠标进行游戏,对比游戏体验。
  智能版五局下来,感觉有些累,感觉鼠标有些重,按键有些偏软,反馈力不足,反弹较慢,比较费力些。相比之下标准版虽然汗除了一些,但使用下来感觉比较轻便好用,按键清脆,反馈力及时到位。
  所以FPS游戏还是优选标准版吧。
  APP目前版本是V3.0.0,算是智能手表的专属,包括这款智能版TSG300,还有以前的那款心率鼠标。不过APP中与鼠标设置相关的功能与PC驱动端主要功能一致,只是集成了一些社交、商城、社区等一类的内容。体验之后发现在蓝牙配对上有些问题,明明已经配对连接,却仍会弹出要求输入蓝牙密码的对话框,推断不像是蓝牙4.0的芯片,建议还是采用CSR一类的成熟芯片,性能稳定。还有这个密码,默认应该只有一个,让用户三选一有些感觉怪异,实际的密码就是六个0。
  体验总结
  一开始就提到两款鼠标之中喜欢类肌肤材质,体验完成的现在依旧会选择它。镜面设计的鼠标必须承认一是漂亮,二是抗磨损性好,三是容易清理,但是不适合自己这种手心出汗较多的玩家。不过其实我喜欢的磨砂材质的鼠标,用的久了就习惯了。
  两款鼠标在日常的使用上功能差别不大,虽说智能款比标准版多了蓝牙、重力感应器等硬件,DPI也高一些,但在按键体验上,标准版要略优于智能版。如果没有与其他人分享自己战绩或是唯DPI论的需求,标准版已经够用。何况标准版169元的价格,买一个不同外壳换上也才49元。&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微信号www72byte本文首发&作者:lordwish
72变 URBANFUN Carbon one碳纤维圈铁耳机
记得第一次接触圈铁耳机还是在一年以前,说来也是缘分,当时这条耳机就是URBANFUN,那时刚刚接触音频类产品,之前用的耳机都是纯动圈式的入耳耳机。印象里动铁类的耳机都是高端货,而且看评测听感都偏向人声,没有很好的低音,而笔者又是一个喜欢有一些低音的听友,但是低音不要太过就好。可是动圈类耳机的人声又没有动铁清晰,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 & & &当看见还有圈铁结合耳机时眼前着实一亮。这就很好的化解了我内心一直纠结的问题,两种特色结合在了一起,这么中庸的一种配置是我喜欢的,于是那时就入手了第一条圈铁结合的入耳式耳机。一直在使用,用了一年多了,耳机也已经煲开了。很有缘分的是,又有机会来体验URBANFUN新推出的这款同样为圈铁结合入耳式耳机。这次的这款Carbon one定位比较高端,和我之前的那条平民圈铁耳机有很大的提升。材料使用了手工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一般多用于跑车,耳机使用这样的材料而且是手工,可见定位不低。除材料的特殊,Carbon one还采用了可换线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也多见于发烧级HIFI耳机上。具体笔者与Carbon one这次的邂逅是怎样的,闲言少叙,步入正题。
& & & &Carbon one这次的包装依然延续了URBANFUN产品的包装风格,黑色的极简外包装,用烫银字母印着Carbon的LOGO。大LOGO下英文注明City Series&城市范儿。可以从中理解出一些产品理念。
  包装分两层,内外抽拉式分离,内盒为等分对开的设计,中间贴了一次性封贴,封贴上有绿色URBANFUN LOGO,撕开封贴才能对开内盒。内盒同样是黑色。
  撕开封贴,开启内盒,上下两层等分,开启后首先看见一张名片大小的卡包,上层能看见外表为碳纤纹的耳机收纳盒。两层中间隔着一层黑色薄海绵。
  翻开右侧的盒盖,可见这一侧除了碳纤纹的耳机收纳盒,下面藏着的是替换耳棉。共分三种大小、两种材质,分别为橡胶材质和记忆海绵材质。大多数的发烧HIFI耳机都会附赠很丰富的替换耳棉来供使用者替换。Carbon one所附带的这些耳棉也很丰富,应该可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要。
  左侧就是隔层海绵,海绵中镶着一个名片大小的黑色卡包,不知所包内容是什么,一会展开来看一看。卡包和隔层海绵的下面就是Carbon one耳机的主体部分了,一会我们一一来看看这些配件的细节。
  首先看看这个黑色的卡包内有如何的乾坤。正面是烫银的URBANFUN LOGO,而背面用中文写着&一起创造美好的品味故事&,这是URBANFUN的产品精神吧,这句话似乎给了笔者一个美好的充满遐想的开始,到底这次的邂逅会是怎样呢?
  展开黑色卡包,原来这个黑色的卡包就是产品的说明书,内有一些产品参数,和耳机零部件的说明,卡包内包了一张URBANFUN的VIP会员卡。登录官网根据说明和注册码,注册成功就能成为URBANFUN 的VIP会员。首先看看Carbon one的具体参数如何:
  & & & & & 产品类型圈 铁混合耳机
  & & & & & 佩戴方式 入耳式
  & & & & & 功能用途HiFi耳机
  & & & & & 频响范围5-40000Hz
  & & & & & 产品阻抗25欧姆
  & & & & & 灵敏度110dB
  & & & & & 最大功率5mW
  & & & & & 耳机插头3.5mm插头
  盒内还附带了一张金属铭牌,因为Carbon one为手工制作,所以每一条都有自己的编号,笔者的这条编号为0105。名牌虽小,纪念意义非凡。
  除去盒内的诸多覆盖,来看看盒内部件。
  取出所有附件,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除了耳机主体外还有:可替换音频线、3.6-65转换头、航空转换头、自组式耳蜗定位器、可拆式运动耳挂、猴头线卡扣,耳机收纳盒、替换耳棉。配件十分丰富。
  手工碳纤维包裹着绿色金属腔体,耳机主体透着URBANFUN黑绿结合的主打颜色,笔者一年以前的那条圈铁耳机就是因为黑绿的配色很喜欢才选择的,而这次黑绿配色加上碳纤维的配合,看起来质感提升不少。
  从细部细节看手工的精细程度还是不错,碳纤维与金属结合的部分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和高低差,摸上去在同意平面上没有起伏的手感,在线材接头的连接处隐约能看见一些手工的痕迹,如果能稍加处理或更精细的打磨一下会更好。线材接口处能看出是铜材质的。
  线材一侧的接口,用的是通用可替换线材接口,露出金属部分是黄色金属,不知是金属铜还是镀金,发烧线材之类往往会使用一些稀有金属。
  附带了一个猴头形状的线扣,调节好了可以卡住线防止线材乱飞。
  线扣卡住之后就不能上下移动了。黑色金属卡在线材上,点睛之笔。
  透过耳塞孔可以隐约看见金属钢网,具有调音功能,各种HIFI耳机的钢网也是影响其音质、声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个钢网也是Carbon one的特色之一,官网的原话是&魔术般声学调音功能使耳机声场更为宽广&。
  加装耳蜗定位器,有需要剧烈运动时帮助固定耳机,可拆卸的设计不错,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拆除,非运动情况佩戴耳机,耳蜗定位器反而会让耳蜗感觉不适。
  线控设计,支持IOS,三键式的设计,音量增减为两旁的按键,中间按键负责接挂电话和音乐的播放暂停。线控外部铝制拉丝金属包裹,按键也为拉丝铝,手感不错。图17线控背部包裹的铝制拉丝金属外皮,中间开孔为麦克风收声孔。官方称其为MIC3线控系统。
  耳机前端插头,通用3.5mm音频插头,90度的弯线设计。
  附带的3.5转6.5转换头,高端发烧前端输出会用得上,HIFI耳机的标配。
  对于发烧HIFI玩家来说,替换耳棉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附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时,不同材质的替换耳棉就起到了作用。替换塞有2种材料,普通橡胶材料,提供的可替换号码为最大号和最小号,而中号已经安装在了耳机上。另外一种材质就是记忆海绵,有些玩家十分钟情于记忆海绵,海绵塞的型号为大中小,颜色一次为黑、绿、红。记忆海绵的记忆效果不错,柔软度极佳。对比之前那条平民塞附带的记忆海绵塞,柔软度和密度都提升一个档次。记忆海绵的内圈是一圈橡胶,增加塞与腔体间的摩擦力和结合紧实度。
  碳纤纹路的耳机收纳盒,黑绿的主打配色。
  对于发烧HIFI玩家来说,Carbon one手工碳纤维的卖点能成功的引起玩家兴趣,而圈铁结合的中庸设计也适合更广泛的听友,属于一款全能型的选手。而主打手工的卖点,每一条耳机独立编号的设定也让用户收到很好的使用体验。喜欢的发烧爱好者而对于生活品味又有一定追求,Carbon one一定是一个不能错过的选择。期待它的第一耳朵表现。&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微信号www72byte本文首发&作者:机械BOY来了
72变 漫步者e255无线影院体验 智能硬件
很多80后的小伙伴儿时都有看露天电影的经历,回想起那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坐着马扎吹着晚风观看过的那些经典影片,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回忆。而我喜欢看电影的情结,也许就是那个露天电影年代所给与的。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电视的尺寸也越来越大,网络上丰富的高清影视资源,让我们不用再为看什么而发愁。如果家中有台大电视或投影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电影院般具有冲击力的画面。那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呢?我想,一种是拍拖的情侣,另一种则是去电影院寻求那种更加沉浸的震撼&视听&效果。&
  &视&与&听&是不能分家的,大电视、投影机可以解决&视&的问题,但&听&也是观影体验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了震撼声音的烘托,画面再绚丽的影片也会大大折扣。一些影音烧友为了在家中营造出电影院般的视听效果,往往会组建5.1、7.1等多声道的&家庭影院&系统,这样就能获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不过这也对空间、资金有着较高的要求,专业的走线及严谨的摆位也往往会破坏室内整体布局,使得很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让以往一些复杂的问题变的简单化,拥有一套自己的家庭影院也不再遥不可及。漫步者所推出的魔号E255无线5.1家庭影院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连接走线的问题,靓丽的外观和专业的声学设计更适合年轻人的小户型使用。
  漫步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国产音频品牌,也是一个非常讲究设计美学的企业,凭借不俗的工业设计实力,很多产品都获得过世界级的设计大奖。而魔号系列客厅/电视音响可以说是漫步者旗下颜值最高的产品,共有E225(2.0)、E235(2.1)、E255(5.1)三款不同配置的产品,同时还备有丰富的产品配色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我手中这款E255是魔号系列的旗舰产品,由一个中置音箱、两个前置音箱、两个无线后置音箱、一个无线低音炮组成。官方售价3999元,对于一套完整的5.1系统而言是非常实惠的。
  E255采用有源音箱的理念打造省去了独立的功放,别看它个头不大但整体的总功率却达到了400多瓦。特别是那只功率高达220W的8寸低音炮,能够呈现出澎湃的低频效果,对影片气氛的烘托起到关键作用。在频响的划分上中置音箱为100~20KHz,两前两后四只音箱为130~20KHz,低音炮为40~140Hz。比较适合 20~30平左右的中小型客厅使用,在这样的空间里足以获得爆棚的声音体验。
  在这个颜值泛滥的时代,E255具有艺术气息的设计依然会让人眼前一亮,美轮美奂的造型很难用文字来确切描述所给我的第一印象,惊艳或许是对它最好的诠释。虽然这种设计风格前卫且极具视觉冲击力,但柔美的线条还是能很好的与现代家居环境相融合,成为客厅靓丽的点缀也提升了家居品位。在做工方面也展示出了很高的水准,光滑的箱体表面呈现出一种钢琴漆的质感,每个箱体底部还贴有防滑垫,可以让音箱更稳固的贴服于不同工作表面。
  当然音响不只是用来看的,只有融入优秀的声学设计才保证优质的聆听体验,在这方面漫步者可谓是对E255下足了功夫,可以在其身上看到很多黑科技。首先每个音箱都采用了低频辐射器的设计,这种有别于常见的倒相式结构,可以使小型箱体获得更有力量的低频表现,同时对音箱的摆位要求更低,使得摆放更随意。
  四个卫星箱采用了相同的外观设计,扬声器中轴线与水平线呈一个小仰角,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声音更好的传播到人耳,在低位摆放时也能获得很好的听音效果。被切开的腰线里面藏着两个低频辐射器,工作时会相互挤压中间的空气,使低频的控制力得到一下的增强改善瞬态表现。尾部银色的金属支柱,表面呈现出螺纹状的纹路,具有不错的装饰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音箱的精致感。
  卫星箱均采用19mm软球顶高音,其柔美的音色在欣赏时会更为舒适。3寸的中低音采用凹面压纹PP盆单元,可以有效控制声波饶射确保失真更低。而中置音箱采用了传统的卧式结构,在卫星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中低音单元以及一对低频辐射器,使人声对白的表现更加饱满。
  澎湃的低频对大片气氛的烘托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澎湃的效果则是依赖大口径扬声器来实现的。E255蜗牛形的低音炮虽然体型小巧,但也内置有8寸的长冲程单元,并在其对称面安置了一个外形相同的无源辐射器,使低频的动态表现和控制力得到一定的增强。而漫步者对于数字技术的偏爱也在E255上得以体现,各声音道都采用独立的功放电路,在基于DSP的电子分频配合下,使不同频段可以较好的融为一体。
  以往的家庭影院系统最让人头痛的就是走线连线的问题,而E255则采用有线无线混合搭配的方式,可以免去许多布线和接线的步骤。中置音箱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是通过有线的方式与前置左、右两支音箱进行连接,连接的线材长度比较充裕并使用专用的6Pin接口,配合前置音箱背部标识提示,就可以很的完成连接工作。
  后置音箱与低音炮采用KleerNet高品质无线音频传输技术,摆放更随意不再受走线的约束,只需连接上电源线即可使用。而无线信号的工作频段采用更先进的5.8GHz频段,相比容易冲突的2.4GHz频段,其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更强,传输延时仅有18毫秒,使用中感受不到延时的存在。接通电源后低音炮顶部和后置音箱的背部就会有指示灯亮起,待机时为闪烁状态,工作时转为常亮状态。
  在功能方面E255拥有杜比以及DTS的双解码能力,支持一组AUX模拟音源输入及三组光纤数字输入,可以满足机顶盒、游戏机、电视等多种设备的接驳。未能提供时下流行的蓝牙无线传输,在与手机与平板等数码产品连接时略显有些不便。而光纤接口仅支持44.1KHz\48KHz的PCM常规音频信号,对于一些采样高于48KHz的PCM音频信号则无法支持,不过这已经可以满足接驳电视及大多数使用场景的需要。
  虽然E255的功能不少,使用起来却相当顺手。可以通过中置音箱顶部的四颗按键进行操作,也可以使用附带的遥控器实现更快键的操作。所有的操作信息以及当前的工作状态,都可以通过高音单元下方的圆形显示区很直观的查看。OLED的矩阵式显示屏还是蛮漂亮的,适中的亮度在夜间也不会打扰到影片的观看。在关机状态,无线连接的低频炮和后置音箱会自动进入功耗小于0.5W待机状态。
  我的客厅有5.5米长4.6米宽,大概25平左右的样子,较小的空间摆放体型庞大的传统5.1系统肯定是不太适合的。而E255小巧的身材在客厅摆放就和谐多了,也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通过无线连接的后置音箱不需要走线,可以在需要是接通电源看大片,不需要时拔掉电源收起来,避免了环境的凌乱。我将前中置音箱摆放在电视中心,前置音箱摆在左右两侧拉开大概1.6米的样子,后置音箱放在沙发靠背上,低音炮随意放在一个角落,整体看上去还是蛮有逼格的。一个普通的客厅随着E255的加入,轻松变身为自己专属的家庭影院。
  在测试中我将乐视盒子的声音信号通过光纤输出到E255,正好使用乐视杜比专区的高清片源来感受一下这套系统看大片的效果。首先使用《侏罗纪世界》来进行测试,影片开始播放后E255显示屏的音频信号也由PCM变为DolbyD解码成功。5.1出色的声场效果也在影片最后的恐龙打斗场面得以充分体现,相互撞击碎石落地的声响都合理的表现出来,整体的定位也十分精准,惊心动魄的声音效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E255的低音炮并没有刻意的突出低频量感,而是很自然的去弥补卫星箱低频方面的不足,较好的动态表现有着不错质感。
  另外一部比较老的《U571》也是音效超棒的影片,在最后关头,深水炸弹旁的爆炸声音能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来,能明显感觉到由远到近,爆炸时的效果佛就在身边,声音和中画面浑然一体好像置身其中。发射鱼雷时能感受到鱼雷由远到近,再远去的声音有着很强的临场感。虽然卫星箱没有采用更加犀利的金属振膜单元,但19mm的软球顶单元也有比较明亮的表现,有着不错的细节表现力。不过E255在整体的解析力和层次展现方面,与更高端的5.1系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听音乐时E255就没有看电影来的效果好了,它的声音调教更倾向于对声音线条的刻画和动态的表现,使得听音乐时的声音衔接不够自然线条感有些偏硬。虽然E255可能通过Dolby Prologic Ⅱ将立体声模拟为5.1输出,但效果也是差强人意。不过对于一些DTS编码的5.1声道的音乐文件却有着不错的表现,看来术有专攻要想全面兼顾是很难实现的,还是老老实实的用E255看大片才是王道。
  总结:魔号E255的个头小巧不占用空间,非常适合小户型环境使用。最关键的是无线连接技术取代了复杂的走线,使得摆放更加随意。而3999的价格对于一套完整的5.1系统而言具有很高的性价比,除了不支持方便的蓝牙接入外,其它的接口还是较为丰富的,可与多种设备轻松连接。总的来说是魔号E255一套非常值得电影爱好者选择的产品,不仅好看功能设置也相当实用,可以轻松打造自己的专属影院。
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
微信号www72byte
作者:西城_秋色
72变智能硬件 鹏博士智能摄像头
 都说科技改变生活,那么,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更加容易方便地陪伴老人、关爱孩子和实施家庭安防?智能家用摄像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次有幸获得&鹏博士智能摄像头&的试用机会,看看是否能遂人所愿,满足我们的需求,改变我们的生活。
  认识大眼睛
  鹏博士智能摄像头采用原色硬质纸盒包装,正面下方仅标识产品Logo,再无其他装饰,前后两侧,分别有公司以及产品App的二维码,整体显得简洁,看着清爽。一侧印有&低碳环保,从包装做起&点出这样包装的所在。
  背面下方标识产品的商标、名称、型号、制造商及网址等简单的相关信息。
  产品为智能摄像头1.0,颜色为粉色,型号pbs0102。
  翻开上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生活、通未来&,点明产品的设计理念。
  内部包装也设计的非常巧妙,对设备的包裹性较强,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输、移动过程对产品的损伤。
  打开包装,除智能摄像头外,还包含一根电源线、一张Micro SD卡(放置在摄像头内)及一份使用说明书。
  原色硬纸质包装盒,看似简单,实则是精心设计、用心考虑的。
  摄像头整体由圆形的大眼摄像头、连杆及半球形的底座三部分组成,整体设计简洁而有灵气,独眼大头的造型给人很萌的感觉,容易让人产生亲和感,炫彩粉色也很讨人喜欢。
  外壳整体采用ABS工程塑料,光洁、耐脏、好打理。
  圆形的大眼摄像头由大眼、耳朵及后脑等组成。
  摄像头的大眼(镜头),关系到成像效果,重要性不言而喻。鹏博士智能摄像头采用包含镧系玻镀的度膜镜头,相比于普通镜头透光率高,这样就会使所摄的画面亮度和清晰度更好。硬件上支持720P分辨率,摄录清晰,同时拥有112度大广角,监测视野开阔,看得清、看的广,满足家庭的使用。
  镜头四周配备有10颗夜视红外灯,支持红外夜视,当环境变暗时会亮起,夜视同样清晰。
  两侧的耳朵,不仅仅起到装饰的作用,其右侧的耳朵里内置TF存储卡,支持本地存储。随机附赠有8GB的存储卡,可根据需要最大扩展至64GB,存储卡隐藏式无缝设计很巧妙。
  头部后脑上下分别为扬声器和麦克,用于通话、发声。上下分开互不干扰,声音采集更清晰,语音效果更细腻。
  麦克下方为电源接口和复位键,电源采用标准的miroUSB接口供电,方便日常使用。
  标准miroUSB接口供电方式,方便在断电时,可以用充电宝等供电,而不会发生停机的情况。
  复位键用于设备重置。这里需要说的是,当接上电源线后,按压复位键,由于距电源接口很近,操作不是很方便。
  半球形的底座用于安放、固定整个摄像头,
  为保持摄像头整体安放稳定,底座内置磁铁并做了加重处理,这样便于摄像头站立并且能吸附在任意铁质物品的表面。内置的磁铁吸力较强,不用担心底座轻易掉落。
  底座底面拥有一圈防滑垫,平放时不易移位。
  半球形磁力吸附底座,无螺丝设计很人性化,安装放置可轻松搞定,摆放随意,放置灵活。
  摄像头与底座之间通过带转轴的连接杆连接,转轴转动灵活,可水平、前后、左右,任意调节,360度随意旋转,便于根据需要设定拍摄监视角度。
  移动端应用
  当然,作为远距离监视、监控及联络的设备,移动端的应用必不可少,鹏博士智能摄像头提供简单实用的移动端App,并支持iOS和Android两大系统。
  App的使用,首先要扫描下载、安装注册,这些按照流程都很容易完成。
  进入App后,首先是App连接摄像头,进行无线配置。
  App扫描后,选择要连接的设备,并在WiFi环境下输入WiFi密码连接到路由器。
  正常连接、绑定成功后进入&我的智能摄像头&页面。
  到此设备配置、连接全部完成,移动端即可长期稳定连接摄像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摄像头被不速之客进入,而泄露家庭隐私,App对摄像头可以单独设置密码,让使用更安全、放心。
  整体上App页面虽简单,但涵盖各类使用的信息,记录很全面,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操作,没有难度,简洁易用。
  方便实用的功能
  摄像头无需网线连接,联通电源就会自动开机工作,没有任何多余的操作,容易上手,使用无困难。
  全时录像和移动侦测
  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在设备设置中,选择全天候录像或移动侦测录像模式。
  开启全天候录像模式,摄像头会一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
  这是白天标清录像的效果,物体清晰可见。
  开启移动侦测录像模式,当有移动物体进入摄像头观测范围时,移动端App就会发出报警给以提示,实现远程报警的作用。
  这是晚上标清录像的效果,由于有了红外夜视补光的作用,黑暗中物体仍清晰可见。
  两种录像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比如,当家里没人时,选择移动侦测录像模式,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安防作用。
  从白天和晚上的录制画面可以看出,白天黑夜均能清晰呈现,效果不错。
  视频模式
  视频模式有高清、标清及流畅三种不同的视频模式可供选择,不同的视频模式对应不同的视频效果。
  从图示可以看出三者视频效果的不同。
  不同的视频模式录制的时长也不同,用随机配置的8GBTF存储卡实际测试,开启全时录像模式可以存储高清录像1天多、标清录像3天多。
  不过,摄像头虽然有WiFi功能,但并没有采用目前主流的云端存储模式,只是本地存储,类似于的行车记录仪,可以每10分钟自动保存一个视频文件,支持覆盖循环录制,本地存储有一个好处就是数据不容易外泄。
  实时通话、双向语音
  摄像头内置的麦克风与扬声器,可以通过手机端实时通话、双向对讲。
  通话操作很简单,按住手机App的对讲键,即可与摄像头端的家人语音对话,方便与父母、等互动,用声音传递对家人的关爱。
  另外,鹏博士智能摄像头不限制添加用户数量,可支持五位用户同时查看监控画面;断网可脱机录像,连续监控不丢细节;局域网连接还可方便的用作行车记录仪等,也为鹏博士智能摄像头的实用性增色不少。
  在试用过正中,复位键由于距电源接口很近,操作不是很方便;还有就是摄像头连续工作后发热还是比较严重。
  总之,鹏博士智能摄像头机身圆润小巧,外观可爱,人性化无螺丝炫彩设计,颜值高;
  720P高清分辨率及112&超大广角,看得清、看的广;内置10颗红外灯,白天黑夜清晰呈现;移动侦测、远程报警,为你提供监控;实时通话、双向语音,用声音传递对家人的关爱;APP简洁易用、多终端查看以及安装方便等等,是一款好看、实用、易用的家用智能摄像头。&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微信号www72byte本文首发&作者:我是来看看的
72变智能硬件 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试用评测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涌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智能生活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冗杂的视线麻烦,各种充电插头线缠在一块,也带来了走路方面的麻烦,桌子旁边各种杂乱无章的线,插排的插头往往还不够用。有没有让自己视线开阔,还不会造成插座拥挤的产品?有是有,很多都是usb充电接口很少,还是不够解决困扰,而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它有4个usb充电插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家的困扰,一起来了解下吧!
  ▲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的外包装盒简单,整体以白色为主,正面跟反面有Atsmart产品的logo标志,同时标有"为未来而来"得中英宣传语,纸盒有些软,希望可以加厚些,不然里边的产品的插头在寄送途中容易把底挤开。
  ▲包装盒的一侧印有公司的名称、网址及二维码信息。
  ▲打开包装盒,依稀可以看到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的4个插孔,产品用透明袋保护着,两边还固定着纸板,加强了牢固性,在盒子最里边有放着充电插头。
& & & &▲ 来张全家福:
  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主机一个、1.5米长铜质电源线一根、折叠式说明书一份
  ▲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主机整体为乳白色,干净整洁,很清新,机身表面还贴了一层保护膜,防碰、防刮。
  ▲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表面有"Atsmart U1"的名称及logo标志,尺寸大小为90mm*90mm*25.7mm,如同掌心般大,主机表面采用了透明亮面的亚克力板,特别的美观,还很容易清洁,颜值高了,放在桌面还耐看,四个边为曲线边,多次抛锚打磨,变的很光滑。
  ▲可以很轻松的拿在手心里。
  ▲主机底部采用磨砂材质的塑料,摸着很有手感,底部四个边角有四个黑色的防滑垫,防滑效果很好,在底部中间有相应产品的型号、尺寸等介绍,输入:AC100V-240V~50/60Hz 1.0A ,输出:DC5V 7.0A Max。
  ▲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有两个1A原厂USB充电接口(标蓝色的),两个2.4A高效USB充电接口(标红色的),可供四个充电设备同时充电,秒速自识别设备类型,智能调节最佳充电电流,极速快充,无损电池,充电更。
  ▲机身厚度跟清凉油差不多,比小米移动电源稍厚些。
  ▲主机的另一端有&8&字型的插孔连接1.5米长铜质电源线,1.5米长铜质电源线的长度还是可以的,就是在插&8&字型的插孔的时候,感觉不是很容易插。
  ▲插上电源通电后,靠近usb充电接口的绿色指示灯就会常亮,充电速度很乐观,充的还是很快的。
  ▲当遇到插孔少的插线板,有了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就不会干着急了,减少了插线板的拥挤跟没位置插的不快,跟同事在一块上班,还能帮别人充电,助人为乐。
  ▲AtsmartU1智能多接口充电器4个usb充电接口,比起两孔的使用起来了很多,关键是颜值还很高,让自己的桌面也变得漂亮。
& & & &▲功能特点:
& & & &总结
  优点:
  1、颜值高,白色的男女通用,都喜欢。
  2、小巧,方便出门携带,摆在桌上,占空间小。
  3、4个usb充电接口,智能调节最佳充电电流,极速快充,无损电池,充电更安全,耐用。
  建议:
  1、希望在插&8&字型的插孔的时候变的好插些。
  2、外包装盒能够在做厚、精致些。
  3、能够有相应的4个指示灯,每个usb接口一个,相应的充满电后能够自行识别断电,通过指示灯来提示。
  4、能够增加散热口,毕竟长时间充电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很好的散热可以延长机子寿命。
  5、如果可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盘总是不停地断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