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大7岁看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么

3岁看大7岁看老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3岁看大7岁看老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3岁看大7岁看老内容简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因此,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段时期,对家长来说,是必须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儿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家长应该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还有更重要的是,家长在早教时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自己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而且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双向沟通的关系,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多些耐心,更多去了解孩子。所以,身为家长,还是要把握好3岁黄金期,我们的孩子才会按照其本身的特点和潜能健康成长。
3岁看大7岁看老目录
第1章 7岁前是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7岁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7岁前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
7岁前是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7岁前存在语言爆发的现象
孩子的身高取决于0~7岁
第2章 早期教育可以造就天才
上了小学再教就晚了
培养天才一定要把握好学龄前
早期教育创造“18世纪的奇迹”
卡尔威特带给我们的震撼
第3章 为孩子创造最有利的环境
孩子生活的地方应该是美丽的
孩子需要适当的刺激
给孩子“痛”和“败”的体验[1]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当前位置: >
> 查看文章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从小看到大”,意思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从小就会表现得很好;从小表现得不好,长大也不会有大的出息。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对于一些孩子表现差,这只能说明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孩子今后如何,还要看他获得什么样的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龙是虫,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朱庆澜先生,对早期教育亦有真知灼见。他说:“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养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6岁进入学堂,好似第二道染缸;20岁以后出了学堂,到世界上来同人办事,好似第三道染缸。”他认为关键是“第一道染缸”。“第一道染缸”打上“红底子”,以后再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人就会变成“大红”、“朱红”,即使是后来受到不良的影响,“红底子”也不会很快变化。假如“第一道染缸”染成了“黑底子”,以后就是后来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原来的“黑底子”也很难褪去。
3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成了这句话的牺牲品?
妈妈一旦有“从小看到大”的思想,孩子要是顽劣,有的妈妈可能就以为他不可救药了,对孩子的教育自然也就放松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即使潜质很好的孩子,也会成为“从小看到大”这句话的牺牲品。
浪子回头更优秀
对于顽劣的孩子,教育好了他照样能成为优秀的人。从古到今,在名人堆里就有很多是浪子回头的。
魏晋年间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时候的他却是一个异常玩劣的孩子,他不务正业,村子里的人都称他为小霸王。一次,他摘同学家的枣子被人责骂,他就偷偷将人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不久就枯死了。这是很恶劣的做法,全村人都很讨厌他,也很少有人理睬他。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据说是因他的婶婶教导有方,最后使皇甫谧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拿破仑小时候淘气、霸道、见人就打,就连自己的哥哥也不放过。一次,受他欺侮的哥哥哭着对他说:“你只不过比我勇敢。”拿破仑记下这句话,从此不打架,刻苦学习,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伟人。北大知名教授季羡林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小时候的他也十分调皮,后来受到合理的教育,他才开始发奋向上,最终功成名就。
只要方法对,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其实,越是调皮的孩子,要是用心于学业,他越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出色,这就是所谓的“浪子回头更优秀”。一个有着很多不良嗜好的孩子,他处处的表现便不如人意,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他会比一般人聪明、能干、有胆识。因为调皮的孩子都是大人很难驾驭的,这样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有可取之处,只是他没有用对地方而已。
当然,改造一个坏孩子肯定会有一些难度,但只要掌握方法,孩子优秀并不难。顽童当州长的故事是浪子回头更优秀的一个典型。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的一个贫民窟。罗尔斯小时候顽皮、逃课、打架,整天无所事事,令很多人厌恶。令罗尔斯浪子回头的关键,是他当时所在的小学来了位新校长。
有一次,当调皮的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校长的话对他的震动特别大。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对他有着无比的束缚力,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了,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了,走路时腰杆也挺直了,他的表现很快使他成了班里的主席。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尊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就给了雕像以生命,皮格马利翁的幻想也变成了现实。
在对待表现不好的孩子时,妈妈要将自己的期望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孩子,使他感受到来自大人的热爱和期望,进而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使各方面都得到异乎寻常的进步。一个看似难成大器的孩子,会在不经意中给你意外的惊喜。
妈妈教子私房话
当你的孩子有很多缺点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喜欢打架也好,整天沉迷上网也好……谎话、淘气、攀比、乱花钱,这都不是真正能阻断孩子通往优秀的地方,真正阻断孩子通往成功之路的,是妈父母给了这样的孩子一个不当的教育方式。
作为父母,在给孩子好的学校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行为习惯的塑造,做到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
Kuin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幸福心理手册”咨询师团队创始人,国家“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报告团演讲嘉宾。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Kuinn(Kuinn525,K大写);个人微信号:yaokunyu66
—— 心理咨询师Kuinn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众说纷纭Comments
小提示:直接粘贴图片到输入框试试
努力发送中...
在线预约QQ
在 《》 在 《》 在 《》 在 《》 在 《》 在 《》 在 《》
近期评论心理咨询师Kuinn微信公众号
未经许可请勿自行使用、转载、修改、复制、发行、出售、发表或以其它方式利用本网站之内容
Copyright (C) 2016
幸福心理手册 | Powered by WordPress | 京ICP备号宝宝1岁8个 月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准吗?
不是全部原因,跟孩子自身也有关系。曾经看过一个片子,父母都超级爱打麻将,天天在家打,孩子一个人塞着耳朵在房间里学习,学习很好,很自觉,不是电影是真事.不过,作为父母,就算孩子不跟我们学,还是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可以放下手里的游戏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认识认识自然,带孩子看一些好书,一起参加体育锻炼,不但对孩子好,对你们俩的身体也有很处.实在想玩,等孩子睡了以后再玩不好吗?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转载)日 星期二 上午 10:47编者按:中国人有个说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外国人也对这样的说法很感兴趣,这不有外国专家也很深入研究了吗?!研究的方法很多,这位英国专家就从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等多方面来进行观察、考核和研究。实际上,现代医学也从人体生命科学和生理学直接支持了这个“看法”: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主宰人的大脑发育的程度相当于成人的80%,七岁时已经基本完成发育了。七岁后主要是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学习,与大脑发育几无关系,所以我们测智商都是在7岁前,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了。所以我们一再强调的重要性,特别是三岁前,希望这篇文章报道的研究结果能够对大家有所警示和启迪!
在宝宝出生之后,你就要有目的地培养他的人格,不要把这种事指望给今后的幼儿教师或别的指导者,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就是最具影响力的老师,你的言行直接涉及到孩子个性的形成,且日后难以改变。   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幼小的时候基本定型,虽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   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卡斯比教授指出,父母和老师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过,他也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又改变的情况的确存在,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以及在什么样的老师指导下学习和发展,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友人给予正确健全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文章引用自: .cn/fdqjs,谢谢作者!
——个人认为,三岁看大应该是指孩子的脾气。——至于孩子的学习和能力是后天培养的。
7*24小时掌上专家
百万妈妈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答案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
【导语】:
对于孩子,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究竟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对于三岁前和七岁前的宝宝应该怎样引导和培养,看看专家的建议。   要想培养出聪明宝宝,父母就要从小培养,做好宝宝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宝宝的性格脾气会影响一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孩子7岁时的数学和阅读技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是否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研究者选取了1.7万多人为对象,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孩子在7岁左右时数学和阅读技能方面非常出众,那么他们在成年后拥有较高的 收入、较好的住房条件和较好的工作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如果儿童在7岁时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那么他们在42岁时的收入就会增加5000英镑。即使 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考虑进来,这样的关联依然存在。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也发现,三岁时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长到32岁时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和财务问题,甚至会有犯罪记录。而上述推论并不考虑背景和情商情况。
相关推荐 &&&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要,特别是说的话,有些话能够对孩子出生一生的影响。
孩子上学放学,都是父母担心的一件事,身怕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不注意看,或者哪个迷糊司机犯迷糊,下面叫各位家长让孩子躲开车祸的警言,让孩子平安回家。
孩子看电视好不好?电视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认知能力有无影响呢?究竟该不该让3岁前的儿童看电视?电视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做父母的总是在烦恼怎么才能让孩子更加听话呢?本文将分享4个让孩子听话的方法。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孩子还小,是学习能力很强的时期,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任何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以后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绝对不该让孩子看到的恶习。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些责备的话,牢骚的话会有意无意的伤害到孩子,父母有注意过吗?下面看看教育孩子千万不能触犯的雷区。
英国诗人艾克略曾说:“妈妈和子女的关系,是月亮和星星,树苗和土壤之间的亲和力。”母亲的形象通常是任劳任怨的“慈母”,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中母亲过于强势,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最爱做的十一件蠢事,最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各位家长们你们还在犯错误吗?
在宝宝的心中,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妈妈,那么你到底是不是宝宝喜欢的妈妈呢?那先来听听专家总结的宝宝最不喜欢的9类型妈妈吧!希望你不要被列入其中。
孩子入园,早上都需要父母送,早上父母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很多父母会抱怨宝宝经常沉迷于电视,其实这跟父母也有一定的关系,家长沟通少易导致孩子沉迷电视。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春节过后,来点清淡小菜帮孩子解腻开胃!
09:45 来源:本地宝
放下手机,和宝宝玩识字游戏吧!
09:11 来源:本地宝
寒假过后,如何帮助孩子远离入园焦虑,看这里...
08:59 来源:本地宝
02.12南坑社区——科学育儿户外宣传活动预告
08:57 来源:本地宝
【亲子沟通】元宵习俗我知道,不怕宝宝来提问!
08:30 来源:本地宝
【喂养知识】孕早期孕妈妈膳食指南
09:01 来源:本地宝
市科学育儿指导项目办把年味带进福田区图书馆
08:56 来源:本地宝
天气寒冷,病毒活跃,保护你的娃!
08:52 来源:本地宝
01.19“美丽头饰,美好心情”——亲子DIY活动专场
08:49 来源:本地宝
“剪窗花、迎新年”手工专场活动精彩回放!
11:46 来源:本地宝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汇深网 版权所有为什么说3岁看大,7岁看老,有没有科学道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为什么说3岁看大,7岁看老,有没有科学道理?
我有更好的答案
纯属吃饱了撑着,瞎叨叨
采纳率:10%
还有更重要的是、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儿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家长应该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多些耐心,更多去了解孩子。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家长在早教时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自己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而且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双向沟通的关系,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为家长,还是要把握好3岁黄金期,我们的孩子才会按照其本身的特点和潜能健康成长。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性格会随着环境、家庭教育、接触人群而改变的。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3岁看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