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隔腔鼻中隔弯曲微创手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有个朋友经常流鼻涕,医生说主要原因,是因为鼻中隔偏曲导致了鼻炎。鼻中隔偏曲,是什么意思?自己能检查吗?他和鼻炎是什么关系呢?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是可以引起鼻炎好鼻窦炎的,往往是相伴发生的。你朋友经常流鼻涕,可能不仅仅是鼻炎,也有可能还有鼻窦炎,因为鼻炎往往都有鼻窦炎,如果要确诊的话就需要进一步检查,譬如说CTT或者X线。
鼻炎是因为长期鼻子里发炎如感冒恶化或生理因素如怀孕或鼻腔内结构的机械性改变如鼻中隔偏曲而行成。鼻子发炎部位就会分泌出大量脓性物质,即我们所说的鼻涕。鼻涕里含有大...
您好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如鼻塞、鼻出血、头痛等)者,称为鼻中隔偏曲。好发人群为有鼻外伤史,...
。鼻出血肯定是有原因的,但发现和准确判断出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验是很重要的。当然临床也会碰到找不到出血点的病例,可用湿润鼻腔的方法来治疗。建议:经验是很重...
您好!鼻中隔偏曲是,当鼻中隔偏离鼻腔中位向一侧或两侧偏斜,或形成嵴或棘,并引起症状;需行手术矫正.
鼻甲肥大是指鼻甲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引起鼻甲黏膜水肿,导致鼻腔阻思.鼻甲肥大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微波,以及射频消融术。在低温下进行射频消融是近年来比较新的技术,消融...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鼻中隔弯曲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鼻中隔偏曲已经自动替换为鼻中隔弯曲,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目录1 概述(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系由于鼻中隔在过程中受某些因素影响所致的上的,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斜,或局部突起,可影响生理,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鼻中隔部分呈尖锐突起者称棘突或距状突;呈长条状隆起者称嵴突;若鼻中隔软骨突入则称鼻中隔软骨前。事实上鼻中隔完全正直者甚少,常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且上述各种形态可同时存在。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如无功能障碍,可不做任何处理。
鼻中隔弯曲是否引起鼻部,常取决于下列因素:①偏曲的程度和形式,如有的呈明显局部突起,该部正处于鼻瓣区;②鼻甲骨程度;③梨状孔外侧缘或鼻瓣区软骨有否畸形等。
由于鼻中隔在时为软骨,以后犁骨与垂直板先后逐渐骨化,在发育过程中,受外界影响而使中隔的形态,可出现各种症状。兹将各种类型分述如下:
(1)软骨部偏曲:多为所致,常引起鼻呼吸障碍。软骨部前端偏曲,向一侧鼻前庭突出,称鼻中隔软骨脱位,该处黏膜,易致。
(2)骨部偏曲:多因发育异常或压迫所致。筛骨垂直板偏曲,常压迫中鼻甲,阻塞中,影响该侧鼻腔和引流。犁骨偏曲则形成鼻中隔嵴突。
(3)混合型偏曲:多由于幼年,偏曲随生长而发展。其偏曲不仅累及鼻中隔各部分,且伴有鼻腔侧壁畸形,故严重影响鼻部生理功能,并成为耳鼻咽部并发症的重要。
2.按形态分类
(1)“C”形偏曲: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均向一侧偏曲,与该侧中、下鼻甲接触,阻碍鼻腔呼吸和引流。
(2)“S”形偏曲:筛骨垂直板向一侧偏斜,中隔软骨向另一侧偏斜。常致两侧鼻腔呼吸和引流障碍。
(3)嵴突(骨嵴):鼻中隔的长条形突起,自前下向后上方倾斜。多为鼻中隔软骨、鼻嵴或犁骨上缘混合偏曲。有的为鼻中隔软骨边缘脱位与犁骨重叠所致。伸入中鼻道的嵴突,可阻塞上颌窦和筛窦开口,一般对呼吸的障碍不大。位于前下方的嵴突常为鼻出血的局部原因。
(4)距状突(骨棘):为局限性尖锐突起,常位于鼻中隔软骨的后端,或其与筛骨垂直板、犁骨处。其尖端压迫鼻甲黏膜,可引起性部痛。
3.按高低分类& 高位偏曲常阻塞中、上鼻道,压迫中鼻甲,常为的病因。低位偏曲除阻碍分泌物引流外,影响较小。
4.按偏斜方向分类& 有纵偏、横偏及斜偏,除鼻中隔弯曲外,常伴有鼻外形歪斜。2 疾病名称鼻中隔弯曲3 英文名称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4 鼻中隔弯曲的别名鼻中隔偏曲5 分类耳鼻喉 & 鼻及疾病6 ICD号J34.27 流行病学鼻中隔弯曲以成年人多见,新生儿及亦可有之。萌生后,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男女性多,左侧较右侧多。因标准不同,报道的发病率亦甚悬殊。我国调查报道为12.7%(周文举等)和11.1%(林芳焯)。8 病因鼻中隔弯曲的病因尚无定论,多认为有以下各因素:8.1 外伤为鼻中隔弯曲的主要原因,直接或间接鼻部均可造成。直接外伤常有、鼻中隔及鼻中隔软骨脱位,引起鼻中隔。受伤后,常使筛骨垂直板、犁骨、鼻嵴及鼻中隔软骨的连接处脱位现象。因各骨发育不全,当时症状不显,随年龄增长,鼻中隔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偏曲。有谓新生儿鼻中隔弯曲的主要原因,为产程中产道狭窄,或因产钳挟持不当,在产道受压迫,使两侧及上颌骨向中线挤压,致腭弓向上扭转和鼻中隔组成部分形态改变而发生。鼻中隔后部骨化较早,且有和颅骨保护,受伤机会极少,不易引起偏曲。但鼻中隔前部即软骨部,位于中央皮下,易受外伤,发生脱位和偏曲。Gray在2095例正常分娩中发现鼻中隔弯曲占4%,但在分娩最后阶段时间延续15分钟以上,鼻中隔弯曲损伤率可达13%,并认为1/3的鼻中隔脱位发生于胎头在内旋转时。Sooknumlun(1986)报告,在201例新生儿中,有31例鼻中隔弯曲,占15.4%。8.2 发育异常鼻中隔上部的鼻骨、筛骨和其下的颌骨、腭骨、犁骨等一般发育较早,而鼻中隔软骨发育较晚,使后者四面受限制,造成鼻中隔前端偏曲。后有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的阻挡,鼻中隔软骨发展困难,多形成矩状突。在发育期,抵抗力最弱处为犁骨和鼻中隔软骨处,故偏曲多在此处发生。亦有认为犁骨发育过度或切牙发育错乱为鼻中隔弯曲的原因。8.3 高拱硬腭某些,鼻腔阻塞,张口呼吸,日久,向鼻腔高拱,形成高拱硬腭,使鼻顶与鼻底距离缩短,鼻中隔发育受限制,渐呈偏曲状态。林芳焯通过证实,硬腭高拱者,多伴有鼻中隔弯曲;但亦发现不少鼻中隔,而具有高拱硬腭者。他认为鼻中隔位于前颅底和硬腭之间,从硬腭至筛骨板距离约为5cm,如短于此数,则易形成鼻中隔弯曲。
8.4 遗传因素有人提出鼻中隔弯曲的发生与因素有关。如父为长形头颅,母为小平头颅,其子女可能鼻中隔巨大而鼻腔狭小,致鼻中隔无发展余地,在发育中逐渐形成偏曲。亦有认为单纯偏曲可能为遗传性,多发性偏曲常为外伤所致。曾发现某些家庭中有同样鼻外或鼻内畸形的现象。8.5 压迫因素鼻腔内或异物压迫,可使鼻中隔偏向一侧。有谓鼻甲肥大亦可压迫中隔使成偏曲,但也有反对其说者。
总之,引起鼻中隔弯曲的因素较复杂,以外伤和发育异常为主。高拱硬腭和鼻中隔弯曲均属畸形发育,其相互关系不能单纯从局部观点解释,应当进一步从生理角度来考虑。至于遗传因素,尚有待今后多加观察研究。9 发病机制发制目前尚有待明确。10 鼻中隔弯曲的临床表现随鼻中隔弯曲程度、类型、位置而异。以为常见,且可因阻塞而引起呼吸不畅、不灵和、等。10.1 鼻塞为最常见症状。先见于偏曲突出侧,平时呼吸不畅,受冷和时可完全堵塞。对侧鼻腔初尚通畅,日久因生理性填补空间,使黏膜及鼻甲代偿性肥厚,以致鼻腔变小,乃现两鼻塞。10.2 鼻分泌增多鼻中隔弯曲可改变鼻生理功能,,使鼻分泌增多。又因鼻塞,正常鼻黏膜分泌的大量不能借呼吸空发,乃有增多;如有继发刺激鼻黏膜,分泌功能亢进,鼻涕更见增多。分泌物多属粘性或粘脓性,如有鼻窦感染,则有多量脓性分泌物。10.3 头痛主要因于鼻腔黏膜的末梢受刺激所引起。并可沿神经反射至头面部,以致额、颞部。此种疼痛可经鼻黏膜收缩或手术来缓解。引起的原因如下:
(1)机械性压迫:鼻中隔弯曲的凸面压迫鼻甲黏膜,引起反射性头面部疼痛。距状突和嵴突紧压鼻甲黏膜,尤为头面部慢性疼痛的潜在原因。
(2)气流刺激:在正常情况下,气流由前,通过总鼻道,大部分沿中、下鼻甲内侧进入后鼻孔,仅有小部分进入中、上鼻道。当鼻中隔弯曲时,气流可有大部分窜入上、中鼻道,形成涡流,冷空气过度刺激,引起反射性头痛。
(3)鼻窦口阻塞性头痛:鼻中隔高位偏曲,使一侧中、上鼻道狭窄,阻塞鼻窦通气和引流,常易诱发鼻窦感染,窦口黏膜肿胀,致发剧烈头痛。如诱发急性额窦炎,头痛常为性。
10.4 头晕常伴随头痛出现,有时为头痛掩盖而不显著,亦可单独发生。属神经反射性。在受冷或感冒时,症状明显。10.5 嗅觉障碍鼻中隔高位偏曲,阻塞嗅沟,使空嗅素不能到达嗅区,产生呼吸性嗅觉减退。如嗅区长期闭塞,同时并发鼻窦感染,末梢长期受炎性刺激,亦可发生退行变,致有神经性嗅觉缺失或嗅觉减退。10.6 鼻衄(鼻出血)鼻中隔前端凸面,或嵴突表面黏膜菲薄,直接受空气及尘埃刺激,日久黏膜干燥结痂,甚易,仅轻拭鼻部,或低头用力,即可反复鼻出血。亦有谓鼻中隔凹面近鼻底部,常为出血之处。10.7 耳鸣和重听鼻中隔后端偏曲或鼻中隔黏膜肥厚,尤其并发感染。后鼻孔流涕患者,常可影响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和。10.8 咽痛患者因鼻塞而张口呼吸,以及由后鼻孔流下分泌物的刺激,使口咽部黏膜肥厚、,后壁滤泡增生,致有痛或异物感。10.9 临近结构受累症状若中隔偏曲部分位于中鼻道、中鼻甲相对应处,压迫并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气化过度、粘膜肥厚,皆可妨碍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引流。日久可诱发鼻窦炎并产生各种症状。10.10 血管运动性鼻炎症状加重若将偏曲部分,则症状明显减轻。有人将此鼻炎称“结构性鼻炎”。
& 前鼻镜检查一般皆可发现偏曲的类型和程度,但对中隔后部偏曲常须仔细检查无能发现。
中隔偏曲依其偏曲方向有偏向一侧的“C”型,也有偏向两侧的“S”型,依其形态有嵴突(半圆形突出)和矩状突(尖锐突起)两种。外伤造成的中隔软骨脱位,有时可突于鼻前庭。
中隔高位偏曲时的偏曲部常与中鼻甲紧密接触,可致中鼻道狭窄。鼻中隔弯曲明显者,两侧鼻腔相差明显。一侧鼻腔明显狭窄者,对侧鼻甲常有“”。10.11 引起全身性病变尤其在发育时期影响最大,长期鼻塞,使用呼吸的儿童,经常是、身体软弱、易于疲劳、发育极差,甚至影响肺部扩张,形成。
11 鼻中隔弯曲的并发症鼻中隔后端偏曲或鼻中隔黏膜肥厚,尤其并发感染。后鼻孔流涕患者,常可影响咽鼓管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和重听。患者因鼻塞而张口呼吸,以及由后鼻孔流下分泌物的刺激,使口咽部黏膜肥厚、充血,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致有咽喉痛或异物感。在儿童发育时期影响最大,长期鼻塞,使用口腔呼吸的儿童,经常是营养不良、身体软弱、易于疲劳、发育极差,甚至影响肺部扩张,形成鸡胸。11.1 鼻中隔穿孔①多发生于术中剥离软时,因动作粗暴,使其双侧于对称部位破裂。②鼻粘膜有感染性时,即使单侧撕裂也可导致。③鼻中隔两侧软组织不充分时,即使去除软骨或骨部也易撕裂软组织,若双侧撕裂,可将取出的软骨片置于两侧裂口间,用一“U”型片放于双侧破裂处表面,借以起保护作用,两侧以均匀压力填入油纱条,最后抽出塑料片。11.2 鼻中隔血肿系鼻中隔软间出血所致。术后抽出鼻腔填塞物后若发现鼻中隔两侧均有半圆形隆起,柔软,患者鼻塞,虽滴用也不改善。小可自行,较大血肿须予处理。11.3 鼻中隔脓肿系鼻中隔血肿感染所致。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在鼻内感染期或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时,皆可造成口处的感染。11.4 鼻梁下塌多由于手术中去隔软骨时鼻梁部去除太多所致。术后并发的鼻中隔脓肿若不及时处理,造成软骨软化,也可发生此类畸形。11.5 颅内并发症少见。鼻中隔脓肿或筛板破损,可使颅内感染机会增多。12 辅助检查与鼻窦扫描明确偏曲形态、部位。13 诊断一般并无困难。有的外观即见鼻梁歪斜。鼻中隔前部偏曲,用鼻镜检查即可发现。后部偏曲用收缩剂收缩黏膜后,也易查见。但鼻中隔弯曲的诊断异甚大,检查应:①距状突或嵴突,是否压迫相对的鼻甲黏膜;②偏曲部分是否影响鼻道引流;③鼻腔侧壁的相应变化,如鼻甲肥大、黏膜增厚等。此外,口腔、咽腔和耳部检查应作为常规,以了解周围的病变情况。
判断标准,尚未一致。可分三类或三度,如下:
Ⅰ度,轻度偏曲。鼻中隔弯曲部与鼻腔侧壁不接触,对鼻腔功能和鼻窦引流尚无妨碍者。
Ⅱ度,较重偏曲。偏曲部与鼻腔侧壁接触,或伴有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或性改变,已影响鼻功能及鼻窦引流者。
Ⅲ度,严重偏曲。偏曲部与鼻腔侧壁紧靠,距状突或嵴突紧压鼻甲骨,以细棉签探查不能通过,伴有极明显鼻塞等症状者。
14 鉴别诊断14.1 鼻中隔黏膜肥厚多位于鼻中隔上部,近鼻中甲平面处,系鼻窦炎刺激或长期鼻的结果。鼻中隔一侧或两侧黏膜肥厚隆起,称鼻中隔。呈灰白色,柔软隆起,用探针触查,易与质硬的中隔偏曲相区别。14.2 鼻中隔血肿或脓肿有外伤或手术史者,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膨隆,其周围黏膜隆起。对患者,需作穿刺抽吸证明。14.3 鼻中隔梅毒瘤多发生于鼻中隔骨部,境界分明,其周围黏膜充血,常有他处病变,梅毒试验呈。15 鼻中隔弯曲的治疗手术矫正是唯一治疗。但若同时有或鼻甲肿大,应先行鼻息肉和鼻甲手术。若气改善,鼻部症状消失,偏曲的中隔也可不作处理。15.1 手术适应证(1)鼻中隔弯曲引起持续性鼻塞者。
(2)鼻中隔弯曲妨碍鼻窦通气及引流者。
(3)鼻中隔嵴突或距状突压迫鼻甲引起反射性头痛者。
(4)鼻中隔弯曲引起反复鼻出血者。
(5)鼻中隔弯曲伴一侧鼻腔有萎缩者。
(6)鼻中隔弯曲影响咽鼓管功能,发生耳聋、耳鸣者。
(7)鼻中隔弯曲伴有歪鼻者。15.2 手术禁忌证(1)期。
(2)伴全身性疾病和、、严重、、等。
(3)年龄在18岁以下,鼻部发育未全者。
(4)未经治疗的鼻窦炎。15.3 手术治疗的原则1996年Lopatin提出中的原则:鼻中隔软骨处于一种的力的状态下,这些力会在做的软骨侧或在软骨膜剥离侧释放出来,从软骨直的一面剥离软骨膜会使软骨弯向未剥离的一侧,从鼻中隔弯曲的凹面做切口和剥离软骨膜可拉直软骨,从鼻中隔弯曲的凸面做切口和剥离软骨膜可增加原有的弯曲度,术后发生弯曲的程度与软骨的厚度成反比。因此,鼻中隔弯曲的矫正应充分考虑鼻中隔的力学原则,根据其偏曲的程度及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以便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1)鼻中隔后段偏曲:即鼻中隔骨性偏曲。多采用经典的Killian。
(2)鼻中隔前段、高位偏曲:主要是鼻中隔软骨部偏曲。适用于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即鼻中隔整形术或鼻中隔成形术。此手术可以克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切除鼻中隔软骨及骨过多而造成的鼻小柱收缩、塌陷及鼻中隔黏膜松弛,呼吸时鼻中隔随气流而飘动,病人仍有鼻塞感等缺点。
(3)鼻中隔软骨段偏斜,合并有软骨段歪鼻或鼻中隔软骨前下缘脱位者:其特征是鼻中隔软骨本身尚平直,但偏离中线,并与鼻中隔后段相交成钝角,故影响鼻及鼻梁外形,可通过转门法(swing-door method)手术同时矫正鼻中隔弯曲、鼻中隔软骨脱位及歪鼻。
(4)鼻中隔弯曲合并骨性歪鼻:毋哲生采取鼻内切口鼻中隔-,其方法为常规行鼻中隔矫正术同时将鼻中隔与鼻梁完全断离,如鼻中隔无明显畸形,则单纯将鼻中隔与鼻梁断离。
(5)儿童的鼻中隔手术:一个世纪以来,一直认为鼻中隔在鼻及面部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许多认为未成年儿童行鼻中隔手术会影响鼻及面部发育。Hayton(1948)观察31例采用经典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6~14岁儿童,其中有10人发生鼻部变宽鼻尖塌陷,从此建立16岁以下儿童勿施行鼻中隔手术的观念。近年,一些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对此观点产生了质疑,Bernstein(1973)用不满周岁的小狗做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保留两侧的黏软骨膜完整,部分动物将切下的软骨做瓣两侧黏软骨膜中,经观察没有对任何一只狗鼻部及面部的骨骼发育发生影响,认为软骨膜在鼻中隔的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儿童如采用保守的鼻中隔成形术,并不影响鼻及面部的发育。目前认为,儿童如因鼻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鼻骨骨折鼻中隔脱位偏曲时,应及时将鼻骨复位,鼻中隔弯曲可采用鼻中隔成形术,以避免以后,粘连造成手术困难。新生儿鼻中隔脱位的发生率为1.9%~4%,应尽早复位,最好不要超过出生后3周。
(6)鼻中隔的二次手术:鼻中隔第一次手术时因种种原因手术矫正不足、症状未消除,应做第二次手术,第二次手术最好在第一次手术后1~2周内施行,此时鼻中隔腔粘连不牢固,可自原切口进入,分离两侧的黏软骨膜再进行矫正。如在1~2个月以后,中隔腔已粘连牢固,分离困难,易造成穿孔。
(7)其他:对于鼻中隔软骨部锐利的骨棘,由于其薄而锐利,通常采用铲除法。对于鼻中隔嵴则采取切除法。若遇到严重的鼻中隔弯曲且伴有鼻尖塌陷者,则可采用Joriumi(1994)介绍的鼻中隔次全术。
15.4 手术方法15.4.1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这是治疗鼻中隔弯曲最常用的方法。患者半,以1%(含少许0.1%)棉片分别置于两侧嗅裂,总鼻道内行鼻粘膜表面,然后用含有0.1%肾上腺素的1%或0.5%于鼻中隔前端切口外麻醉,可有利于该处粘膜骨膜分离。如经此处同时向鼻中隔粘膜软骨膜下注射少许生理盐水使其隆起,则有利于粘软骨膜的分离,尤其是尖锐的矩状突处。
1.切口& 左侧鼻前庭与中隔粘膜交界处,上自鼻中隔前端顶部,下至鼻中隔底部,切口向鼻腔底部适当延长,以便于手术操作。应注意不可切透软骨,以免损伤对侧粘软骨膜。切开软骨表面的软组织,露出瓷白色的软骨。
2.将鼻中隔剥从切口处置于该处软骨膜下,紧贴软骨表面分离软骨膜和骨膜。分离时由上而下并与鼻梁平行,应主要依靠剥离子侧缘分离。分离范围:前上达鼻中隔软骨前上缘,下达鼻中隔底部。鼻腔底的粘骨膜也须分离一部分,向上向后均须超过偏曲部少1cm。
3.分离到偏曲突起处时,应先从突起四周仔细分离,以减轻突起处粘膜张力,最后再分离突起处粘骨膜。
4.在原切口后约2mm处,以中隔粘膜开中隔软骨,但不能将对侧粘软骨膜切透。切开时刀刃应与软骨平面斜交。
5.将剥离子从软骨切口伸至对侧粘软骨膜下,紧贴对侧软骨,于骨表面分离对侧粘软骨膜和骨膜,分离范围与切口侧相同。当分离至软骨偏曲之凹陷处时,应格外小心,该处粘膜软骨膜可能与凹陷之软骨粘连较紧,应注意防止软组织破裂。为使最凹处粘膜易于剥离,也可在剥离该侧软组织前,于粘软骨膜下注入少许生理盐水,以使凹陷处粘软骨膜隆起,有利于分离。
6.鼻中隔软骨及骨部两侧组织分离后,由切口处置入鼻中隔张开器,将鼻中隔两侧软组织撑开,充分暴露鼻中隔软骨骨面和剥离出的骨面,用鼻中隔旋转刀先由软骨切口上端与鼻梁平行向后推出筛骨垂直板,然后将其向下至梨骨处再向前沿梨骨前上缘及上颌骨鼻嵴上缘拉回,即将鼻中隔软骨大部切除。取出的软骨片暂时保留,以备两侧软组织剥离破裂时,可将其平整置于破裂处两侧软组织之间,以避免鼻中隔日后穿孔。使用旋转刀时应注意,鼻中隔前上缘不可去除过多,至少应保留6mm宽的软骨,以防止日后鼻梁下塌。
7.用鼻中隔咬骨钳咬除鼻中隔骨部的偏曲部分,对于底部的骨质嵴突,可用鼻中隔骨凿去除。对于筛骨垂直板,不宜去除过多,更不能用暴力扭转的方式使骨片折断,以免损伤筛板而引起并发症。
8.将术中的、血块及凿骨时的碎骨屑清除干净,取出鼻中隔张开器,将两则软组织贴合,从两侧鼻腔观察鼻中隔弯曲是否矫正,如仍有部分偏曲存留,应重新放入张开器将其去除。
9.两侧软组织贴合后,将切口缝合2~3针或不缝合。两侧鼻腔以凡士林纱条填塞。填塞时宜先将纱条铺于切口处或软组织破裂处加以保护,然后再填入剩余纱条。
10.24小时后抽出鼻腔纱条。为防止抽出后喷嚏发作,可嘱患者以手轻掐双侧鼻骨下缘,术后鼻内滴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并隔日以麻黄素棉片收缩和清理鼻腔术中如有粘软骨膜或骨膜破裂,术后清理鼻腔时应特别注意,及时去除该处多余分泌物,防止感染。切口如有缝线,术后5天即可拆除。
15.4.2 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成形术的特点是既能矫正畸形,使鼻中隔正直,又可保留中隔软骨支架,且极少有术后中隔穿孔。该术式适用于鼻中隔软骨部偏曲,同。
1.麻醉及患者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2.切口& 于鼻中隔弯曲凹面一侧,将鼻小柱向对侧牵拉,在中隔软骨游离缘的鼻前庭皮肤处自上而下切开,上自鼻背,下至前鼻棘,使鼻中隔前缘和鼻前棘完全暴露。
3.自切口向后分离鼻中隔凹面侧的软组织和底部粘骨膜,充分暴露切口侧的鼻中隔支架。
4.将中隔软骨在鼻背缘与鼻侧软骨离断,自中隔软骨后上及底部与骨质交界处分别切除一窄条(3~4mm宽)中隔软骨,使整个中隔软骨只附着于对侧未被剥离的办组织上。
5.如果鼻中隔骨部支架也有偏曲,可隔软骨离断的后缘伸入中隔剥离子,分离对侧鼻中隔骨部的粘膜,然后以中隔咬骨钳切除筛骨垂直板、梨骨等处的偏曲部分。
6.于中隔软骨凹陷最显著部分,在凹面侧软骨表面作数条深切口,但不得切透对侧粘软骨膜,切口长度应几乎达到整个软骨凹陷边缘,也可在切口之间切除1mm宽的软骨条。经此处理后的中隔软骨所具有的弹力将允许软骨处于平直,将其推回中线即可(图1)。
图1& 鼻中隔成形术
(1)在偏曲的中隔凹面做切口& (2)借助软骨的弹性将其推直
7.检查双侧鼻腔,看是否还有偏曲部分,如还有剩余偏曲部分,应重新撑开切口进行处理。
8.切口缝合& 双侧鼻腔用凡士林纱条等压填塞,24小时后抽出纱条,其他处理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16 预后经适当手术矫正,可有良好效果。17 鼻中隔弯曲的预防鼻中隔弯曲的病因,以外伤为主,前已述及,故预防头面部外伤,为一重要措施,对新生儿和儿童期的外伤,尤应避免。如产钳伤、碰伤、跌伤等,当时症状虽不明显,但确为以后发生偏曲的根源。相关文献浏览本页的人还关注了以下词条: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鼻中隔弯曲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抱歉,功能升级中,暂停讨论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10:50:27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鼻中隔弯曲为什么会头疼
59422标签: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症状的一种鼻内畸型 临床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鼻塞,流脓鼻涕,头晕,头痛,流鼻血等.指导意见:凡具有明显的症状,且证实确有鼻中隔偏曲,并怀疑其与症状有关者,即可作为手术适应证!16岁的男孩是可以直接手术的!祝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您好,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且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种鼻内畸型 临床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鼻塞,流脓鼻涕,头晕,头痛,流鼻血等.
指导意见:
鼻中隔是鼻腔的一块骨粘膜,就是两个鼻孔之间的那个隔板。在前鼻镜或者鼻内窥镜下可以检查到,如果要自己检查的话,是前部的话还是可以看到的,但是是在鼻中隔中后份偏曲的...
  1、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梁下塌,若不及时妥善处理、造成软骨软化坏死、也可发生  此类畸形。  2、医院专家提醒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中隔穿孔,鼻中隔两侧软组织分离...
病情分析:
您好!鼻中隔偏曲(又称嵴突):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且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种鼻内畸型 临床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鼻塞、流脓鼻涕、头晕、头痛、流鼻血...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鼻中隔弯曲手术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