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a8那帮傻逼是怎么想的了

因为女生优秀的标准比男生低很多。&br&&br&平心而论,如果你看见一个优秀女生然后把其他条件不变转成男性,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对于女生来说,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有稳定的工作,有好的学历,脾气不坏长的不胖就是一路被人肯定过来了,业余时间能玩个烘培养个多肉看个电影品个咖啡也加分。这就和从5分到60分一样,和几十年前女人没有男人连饭都吃不上的条件比,现在受过教育的女性只要别太过分,稍微独立点,社会和她们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条件不错。&br&&br&而这种条件放到男人身上,只能算凑合,同样一个有一份稳定工作,受过教育的男性,仅仅独立只能算及格。业余爱好也只是业余爱好,不算啥加分,对男性来说,必须具备某种男性领袖条件才叫优秀。女性的优秀是没有名额限制的,而男性的优秀必须把同类杀下去。一个男人,做不到在一群男人中脱颖而出,他就不是优秀男人。&br&&br&100个人里50个女人可能20、30个都是优秀的,50个男人里最多有5个。而且不夸张的说,这50个女人起码45个盯着这5个优秀的男人,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啊。&br&&br&怎么办呢?最治本的是把优秀的标准多元化,起码给普通人聊天的机会,让男人从厮杀领袖地位里解放出来,越是优秀的女性,越是应该把择偶标准放到没有名额限制的部分,不是国外名校毕业,高薪,眼看Ipo成功,马上买的起房,坐头等舱,身边有三个以上暧昧情人又恰好适龄的男性才去争取,了解一点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男人,他也许赚的没你多,但他也许和你聊的来睡的美啊,他也许业余也就玩完游戏不上进,但也许他为人轻松善良啊,他也许就是一个穿卫衣吃披萨五天不洗头被老板骂傻逼的普通人,但。。。怎么说呢,如果有缘分和趣味,在一起吐槽这个世界让时间过的不那么优秀有什么不可以。&br&&br&抛弃好学生情节,优秀的女性应该说都已经独立了,我们不需要人生导师或者金主或者某某夫人的身份,我们是找个人一起来玩,玩的好,买个房子生个孩子把打狗棒传给他,玩的不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要还没有和男人在一起就考试,只录取第一名的那个。普通人谈恋爱不是世界杯,普通人可以接受是普通人的同类。&br&&br&--------------------------------------------------&br&&br&很多女孩子很难接受自己不优秀只是普通这个。。。第一句话。当然首先我承认优秀的女生肯定有的,只是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多。其次就是我认为社会对于男女优秀的标准的确是双重的,特别是那些认为我优秀了为什么要找硬实力向下兼容的女孩子,她们本身也默认了这个双重标准,就是&br&&br&女人优秀只要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就可以,而男人优秀就有责任让自己的女人过的更好。&br&&br&一个只要对自己负责就算优秀,一个要对家庭负责才叫优秀,那是不是女生的优秀标准比男生低呢?
因为女生优秀的标准比男生低很多。 平心而论,如果你看见一个优秀女生然后把其他条件不变转成男性,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对于女生来说,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有稳定的工作,有好的学历,脾气不坏长的不胖就是一路被人肯定过来了,业余时间能玩个…
&p&&b&1. 失恋很痛苦对吗? 那试着吃点巧克力或香蕉吧~二者均为保持好心情的良药~极大减缓失恋痛苦~&/b&(两者分别促进大脑释放复合胺、羟色胺)&/p&&p&&b&2. 解决痛苦最好最快的方法是接受它,承认它的存在。痛苦像弹簧,你越对抗、越逃避、越想尽快消灭它,就越痛苦。(&/b&紧张同理&b&)遇到烦心事,把你所有的想法写下来,确保写下的内容无论好坏,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承认一切,不要自我欺骗。写着写着你的心情就好起来了。&/b&(屡试不爽)&/p&&p&&b&3.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记住:适当的肢体接触可以快速增进感情,惊险刺激的情景下更容易让Ta 对你念念不忘,因为这让Ta 潜意识里误以为心跳加速是你带来的。(&/b&心理学“吊桥效应”&b&)&/b&(走,我带你去坐过山车!)&/p&&p&&br&&/p&&p&&b&4. 很大程度上,你的焦虑来源于注意力的分散。从现在开始,停用朋友圈,卸载无关紧要的app,让生活简单些,幸福指数蹭蹭蹭往上涨。&/b&&/p&&p&&b&5. 面试或演讲前,做舒展姿势超过两分钟(如下图),会缓解紧张,使你更自信~更加powerful!&/b&(还不快去找个厕所搔首弄姿一会?)&/p&&figure&&img src=&/v2-586f99baab9af3bc20bd24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p&来源视频:&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Dc1OTIxNjQw.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D][中英字幕]2012Amy Cuddy: 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i class=&icon-external&&&/i&&/a&&/p&&p&&b&6.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假装自信,慢慢你就变得真自信~&/b&(心理学“自我应验预言”)&/p&&blockquote&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blockquote&&p&&b&7. 演讲时,在别人眼里,你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紧张。即使当众出丑也不要怕,你并没有那么多观众,别人关心自己还来不及,哪有那么多闲心思放在你身上~(&/b&心理学“焦点效应”&b&)&/b&&/p&&p&&br&&/p&&blockquote&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 ),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br&&/blockquote&&p&&br&&/p&&p&&b&8. 对手没你想的那么牛逼,困难也没有那么难。仔细想想,有多少当年你觉得“厉害”的人,现在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当初那么多“自认为过不去的坎”,现在不也被你克服了吗?&/b&&/p&&p&&b&9. 没事就去训练自己的声音吧,我也是20岁之后才知道~好听的嗓音非常加分~给你带来各种便利~重度声控会直接忽略你的长相~&/b&&/p&&p&&b&我随便举俩栗子:&/b&&/p&&p&&br&&/p&&figure&&img src=&/v2-0dfe8a4d59e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0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dfe8a4d59e8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6d115a79a58dbe5cde36caa4f0853b2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d115a79a58dbe5cde36caa4f0853b2a_r.jpg&&&/figure&&p&更多栗子:&/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声控可以严重到什么地步? - 知乎&/a&&/p&&p&你没必要声音好听到爆炸,但至少可以提高声音的质感。不同的语气、语速、音色、音调带来的气场、说服能力和可信度都是不同的。一个音色一般但有点磁性的低音炮都能迷到一众妹子。声音训练教程网上有很多,还不快去搜? 比如&阳光科学发声法&&/p&&p&&b&10. 生理盐水洗鼻对治疗鼻炎有奇效~洗鼻器某宝有售&/b&(我基本不犯了哦)&/p&&figure&&img src=&/v2-dd51be96b6b2d43c7ac054edb21177f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p&&b&11. 左手比右手更刺激,因为左手更像别人的手,左撇子反之&/b&(我听不懂)&/p&&p&&b&12. 好多人企图用知乎指导人生,殊不知这里指导你的人都还没过完人生的一半~&/b&(学习知识还是不错的)&/p&&p&&b&13. 每个人最后都得说再见~很多人,你已经见过这辈子最后一面了~&/b&(真的)&/p&&figure&&img src=&/v2-478f8b327a08f024fde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图片转自网络)&/p&&p&&br&&/p&&p&&b&14.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番茄工作法。简单来说就是每次全神贯注学习25分钟,再休息五分钟,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的方法。因为人真正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一二十分钟。 &/b&&/p&&p&&br&&/p&&p&&b&第一个挺好用:很好地将番茄工作法与游戏的激励机制结合了起来。(&/b&不过这个后续要收费,所以随便下载一个不收费的吧&b&)&/b&&/p&&p&&br&&/p&&figure&&img src=&/v2-2a8f6f896e9e7c76c7bb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p&&br&&/p&&p&&br&&/p&&p&&br&&/p&&p&&br&&/p&&p&&b&15. 5分钟原则(专治拖延症):需要完成的任务迟迟不肯开始?ok,先做5分钟试试。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拖再拖?ok,先做5分钟试试。&/b&&/p&&p&&b&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延伸一下:想搭讪那个帅锅/美眉却不好意思?先打个招呼再说,不然你会越来越不敢开口;想课堂发言却犹豫不决,先举个手再说; 被窝太暖,不想起床,先坐起来再说~不要给自己犹豫的机会。&/b&&/p&&p&&b&拖延会让你处在无尽的自责沮丧焦虑中,但使用这个方法你会慢慢发现,生活真的可以神清气爽。&/b&&/p&&p&&br&&/p&&p&&b&16.同一类物品,是该买贵但用户体验好的呢?还是买便宜但用户体验差一些的呢? It depends~&/b&&/p&&p&&b&若你举棋不定,请参考公式:α=两物品价格差÷预期使用时间&/b&&/p&&p&&b&α的值越小,越要买贵的那个。也就是说,耐用品要买贵的,比如电脑、家具、手机。因为差价平均到每天,根本多花不了多少钱,还能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且心底不会有遗憾。反之,非耐用品要买便宜的。&/b&&/p&&p&补充: 评论区仍有读不懂题意的,前提是同一种物品!两种物品的α不能比较,α符合你的心理预期就好。&/p&&p&&b&消费观要宏观、长远一些。对待人生,亦然~&/b&&/p&&p&&br&&/p&&p&&b&17. 这么多你都能坚持看完,不管点赞不点赞,你都会越长越好看~&/b&&/p&&p&&br&&/p&&p&&br&&/p&&p&说玻璃渣嚼起来是人血味的那个,我不信!玻璃的味道半点都&/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v2-cd1cf37cefb2057e37cd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p&&br&&/p&&p&&br&&/p&&p&贴个立马见效的超级干货~考四六级的童鞋看过来:&/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英语奇差无比,该如何准备四级考试? - Erichange 的回答 - 知乎&/a&&/p&
1. 失恋很痛苦对吗? 那试着吃点巧克力或香蕉吧~二者均为保持好心情的良药~极大减缓失恋痛苦~(两者分别促进大脑释放复合胺、羟色胺)2. 解决痛苦最好最快的方法是接受它,承认它的存在。痛苦像弹簧,你越对抗、越逃避、越想尽快消灭它,就越痛苦。(紧张同理…
&p&从学术圈角度说一下名校PhD和烂校PhD的区别。&/p&&p&UC Berkeley这种名校每天都有很多不错的学者来访问,每天都有非常好的talk,几乎每个月都有workshop。名校的学生见多识广,有很强的关系网,他们毕业之前就会认识很多学术界大佬。名校学生见多识广,所以vision比较好,更容易把握住未来的热点。像我这样烂校毕业的,这方面完全没得比;所以在名校做postdoc很有意义,眼界开阔很多,成长很快。&/p&&p&UC Berkeley这种名校非常鼓励学生的合作。这里的学生会跟本系的、其他学校的教授、学生、研究员合作。这些名校的学生跟本系很多教授都很熟,而且connection极广。而像我毕业的那种烂校,根本就没听说过有哪个老板鼓励合作的。&/p&&p&名校的大佬、学术明星会满世界做报告。于是,在名校做出好的结果,老板会给满世界打广告。同样的结果,如果是在这样的组做出来,citation能高好几倍。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名校大组做得好,还没毕业就已经在领域内出名了。&/p&&p&名校的学生找教职通常只看一些名校;而我呢,要是运气爆表能找到个US top 50的就该谢天谢地了。我看了很多关名校教授写的关于找教职的帖子,下面很多教授的讨论。他们都一致认为search committee很看重PhD毕业的学校,不是top学校毕业的很难找到好教职;Postdoc的经历有很大帮助,但是没有PhD毕业的学校重要。&/p&&p&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名校和烂校对research的评价标准完全不同。烂校招人标准简单:你能在top venue上发很多文章就行,再能多拿经费就更好。如果你多看看找教职的帖子,你就能发现,名校的标准是:你做的研究有意思,有前途,solid,有潜在的影响力,要有一两篇质量极高、拿得出手的文章(通俗地说,名校search committee会说你是&XXX工作的作者&,而不是“那个发了30篇文章的人”);此外,沟通交流、presentation、教学、指导学生、和个人气质 魅力都是重要的因素,骨子里的自信和骄傲是雇主很喜欢的特质(美国没有学校愿意招一个形容猥琐、说话磕磕巴巴、带着学生气、只会坐在办公室写文章的助理教授)。&b&如果你心里对researcher、学校的评价标准依然是发了多少篇NIPS、KDD,说明你更符合烂校的气质。&/b&&/p&&p&所以呢,成为人生赢家最好的途径是进入名校,接受名校的熏陶,毕业时候带上名校光环。而我的烂校PhD学历、以及相应的眼界、沟通能力、connection都很拖后腿。烂校学历能在今后haunt我好几年。&/p&&p&=====&/p&&p&评论区有朋友喜欢比较US top 50、中国的大学教职和青千。据我所知,两者评价标准完全不同,所以两者没有可比性。拿到US top 50的不一定能拿青千,更不一定能进清北,因为国内看CCF A文章数量。拿青千的未必能在美国115所R1 Research Universities拿到教职;文章数量质量都不差,可是做的研究在别人看来没意思,肯定连面试都拿不到。经常能看到文章少得可怜的人进US top 50,他们绝对不可能拿到中国的青千;反之,我也认识发了几十篇CCF A类文章、在国内有大老板当靠山的朋友,他们想回国肯定是青千+正教授,结果只在美国R2的学校做AP。&/p&
从学术圈角度说一下名校PhD和烂校PhD的区别。UC Berkeley这种名校每天都有很多不错的学者来访问,每天都有非常好的talk,几乎每个月都有workshop。名校的学生见多识广,有很强的关系网,他们毕业之前就会认识很多学术界大佬。名校学生见多识广,所以vision…
我走在大学校园里,夏有梧桐秋有银杏,学校有名我无名,然而我走在文化中,我好像文化中的一员。我走在CBD,高楼林立而寂然无声,人们西装革履谈吐优雅,我也西装革履谈吐优雅,我身处大中国的大城市的心脏,我是心脏中热血奔流的一滴。&br&&br&
我并没有钱,然而我拿着过万的工资,我便坦然地按着过万的收入分配消费,我走过百货商场,看着艾格拉夏贝尔圣迪奥这些大学时代买不起的牌子轻轻一笑嫌弃档次,然而我走过一楼安静的奢侈品时不动声色捏紧了荷包。我站在黄金城市的黄金区域,做着这个黄金时代的黄金职业,我觉得自己和黄金融为一体,我是黄金的一员。&br&&br&
我过年回家,从飞机换高铁转长途,窗外的楼一路矮下去,最后坐上自己出身的县城肮脏破旧的公交车,我忍不住地窃喜,我走出来了,真好,看我真有出息。看看这里,落后,裙带关系横飞,公共设施脏乱,啊,这是我从前的故乡,如今不啻心中的深渊。&br&&br&我走出了深渊,我自我感觉特别良好,我抽出一张清香的纸巾,我包好刚好嚼到没味道的口香糖,我在没人理会的分类垃圾桶前踌躇片刻,我自信地丢去“不可回收”的那一个。我来自都市文明,我来自文明都市。我孝顺,懂礼貌,我走路要直线,我要让家人一同享受,我也要接他们去吃高级日料,带他们听歌剧,让某年会出生的一个幸福小生命住在学区房里,三岁英语五岁钢琴。&br&&br&
然而联系我和这一切都市文明的唯一,不过一份工作而已。&br&&br&
当我停滞不前,当我及时行乐,我发现朝九晚五和白领高薪不可兼得,我不是我引以为傲的母校里唯一优秀的学生,新的人才被不断培养出来,新的血液不断注入,新的行业被不断创造出来,新的知识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要跑着去掌握。还没等年终奖到手,新建立的企业将广告撒满天下,我谋生的公司市场份额步步退缩,苟延残喘。我自诩为擅长的expertise成为明日黄花,行业内已无人再使用。&br&&br&我失去了这个联系,我安慰自己,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山河犹在国泰明安,回家吧,让温馨平淡的隐居生活抚慰这道创伤。&br&&br&我发现家乡没有能匹配我专业的工作,我发现那寥寥的几个公司开出的薪水是我从前一个月的房租,我想看的电影没有3D影院可以放映,我喜欢的歌手从不来这里开演唱会,我踩在马路上没走几步裤腿已经沾灰,我晚上肚子饿没有便利店在等着。我过着柴米油盐自己有空做饭的日子,饭做好了我也摆到好看,我用着前年款的iphone拍了照片,我不屑用美图秀秀,我用PS加了康熙字典体,我也发朋友圈炫耀。年岁到时我被热心的阿姨拉去相亲。我坐在桌前,看着对面靠家里关系拿到职位的年轻人声音嘹亮地高谈阔论,我心中得意一笑,我想指出他的观点逻辑混乱,我想说出他的常识错误,我想和他一辩再辩。为什么不呢?我是从前的学霸而今的知识女性。&br&他按灭了烟头,喊,服务员!菜怎么还没来?&br&&br&我真诚地爱着这故乡,可以写出千百篇高考作文来歌颂;我也真诚地、不为人知地嫌弃着它,从空气到土地。&br&&br&我卑鄙吗?我俗气吗?&br&我脆弱吗?我无能吗?&br&&br&我勤奋聪明,我热爱学习,我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我知道genetics,我忍不下转基因的谣言碎语;我养成说你好对不起谢谢的习惯,我不愿意去插队占用老弱病残专座;&br&我得益于良好的环境,我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我满意的人。&br&环境是多么强大啊,同化一切!我感激从前读书上进的日子,我怀念从前理性聪明的同事。我鼓励自己继续上进,我坚信我能继续出淤泥而不染。&br&&br&多年之后我早晨起来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我出门上班,我看见公交前队伍如龙,我皱起眉头也上前奋力挤去,我到了单位和同事一起淘宝广东来的A货包包,一个男同事把一块钱的红包拆成二十份,我连忙登录微信,我拿到了0.4元,我是手气最好。&br&深渊原来并非深渊,哪里有所谓深渊?争名逐利又如何?不过是生活细水如流,我大彻大悟,心满意足。&br&一抬头,见上面有个年轻姑娘在凝视着我,一脸书生气,目光怜悯又自得。&br&&br&我以为这是我一个人的故事,原来它已有名字——“&b&阶层流动&/b&”——而我的故事,不过是万万千千中平庸的一个。&br&&br&&br&&br&&b&我不是喜爱努力,我只是必须努力。我只是必须努力,并且每时每刻&/b&。&br&&br&&br&*文中“我”为虚指。
我走在大学校园里,夏有梧桐秋有银杏,学校有名我无名,然而我走在文化中,我好像文化中的一员。我走在CBD,高楼林立而寂然无声,人们西装革履谈吐优雅,我也西装革履谈吐优雅,我身处大中国的大城市的心脏,我是心脏中热血奔流的一滴。 我并没有钱,然而我…
评论里都在黑生物(工程),我实在看不下去了。&br&身为一个学了9年生物的现已转行不做生物的人想说,你们黑得不够狠。&br&&br&警告:本回答说得非常没有条理,想到哪说到哪,但是都是我的血泪教训。&br&&br&先说个人结论:&br&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什么专业非常重要,不管是top2也好top7也好211/985也好。&br&&br&声明:高考/大学/专业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重要的选择,所以我说的这些只是个人看法,毫无疑问会因为个人经历等带入一定的主观因素、偏见和见识所限。&br&具体如何操作怎么选最终是你个人的事情,因人而异,同时还需要自己多看多了解跟人多聊多实施。&br&&br&==========好学校的优势==========&br&知乎上有不少题类似“在XX大学就读是什么样的感觉”,虽然有点烂俗了,但是有些回答还是很价值的,题主可以参考一下。&br&总体来说,在一个好的大学,相对来说,你会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氛围、师资、同学,更有可能接触到最新的信息和趋势。&br&&br&==========好专业的优势===========&br&拿破仑曾经说过:你现在流的泪,就是以前选专业脑子进的水。&br&有网友说过,这对清北同样也适用。&br&我说,以上两位说的都对。&br&&br&玩笑话接一边,通常意义上的好专业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多的职位空缺,不至于毕业就失业,或者毕业就接着念下去。&br&要知道某校(或者所有大学)的就业率的算法是读研读博出国也算在就业里的,所以生物系的就业率同样是95%以上。&br&我又在黑生物了,之后我会说说生物的好话。&br&&br&1. 在好学校烂专业怎么办?&br&1.a. 你还是很喜欢这个专业的&br&-- 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专业“烂”。&br&因为没“钱途”?那么你是否需要(很多的)钱?&br&因为发展机会不好?那即使要花很努力,机会仍然不大,你愿意拼一下吗?&br&因为它就是烂?那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你是不是有可能能等到回暖的那一天?&br&&br&-- 分析一下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专业&br&因为你学得好?因为上的课符合你的兴趣?还是因为你了解到了这一行以后要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前(钱)景,接触什么样的人等等?&br&你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不了解,觉得自己喜欢?&br&&br&&br&1.b. 你不喜欢这个专业&br&换专业。&br&学校/系里不让换,怎么办?一方面自己学,既然你都上知乎了,相信你也应该知道诸如MOOC,coursera之类的东西。&br&另一方面,增强自己的通用知识和技能。&br&什么算通用知识和技能?&br&与人沟通,公共场合演讲的能力,写东西做展示的能力,说服人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br&觉得已经学了N年了,换专业是不是浪费了?&br&如果你真的不喜欢,同时也觉得没有发展前景,而且短期不会有改变,那么那N年就是沉没成本。&br&而且你在这N年里的通用知识和技能,最后还是会用上的,也不算浪费。&br&再说了,你能学了有几年呢?10年?要工作多少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啊。。。&br&&br&2. 在好学校好专业怎么办?&br&有人说这还需要怎么办?自己偷着乐就行了。&br&我想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有时候还不需要30年。2000年的时候,生物也是热门专业不是?&br&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CS也是泡沫对吧?&br&所以别忘了更新知识体系,及时了解大趋势、最新信息等等。&br&当然好学校好专业也不要浪费了,你不学不想不练,知识、能力是不会来找你的。&br&&br&3. 在差学校好专业怎么办?&br&3.a 你想做学术&br&如果你还是本科,那么学好课程的同时尽早尽多接触科研,一方面是深入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以后想要做科研,另一方面做学术通常是要念PHD的,在差学校的话就需要有学术成果比较好了。。。&br&3.b 你不想做学术&br&那么想办法抹掉差学校的劣势,更种各校线上课程,认识更多业内人士,历练自己的通用能力(又是这个)。&br&实习实习实习。&br&&br&4. 在差学校差专业怎么办?&br&按第一条和第三条来。。。&br&&br&说回生物,答主在2000年初,因为一个奇葩到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说的理由选了生物,然后一晃就是十来年,这里面的辛酸历程就不细说了。&br&犯过的错基本都在上面的建议里找到影子。&br&回过头来我想说,这不是生物的错。&br&在2000年初的时候,生物的确是大热,不管是被客观环境忽悠也好,还是自己脑子进水选了生物也好,只要自己真的努力了,结局总会比不努力好很多很多很多。&br&当然或许对同样的人来说,选了二十世纪初选了生物的,跟二十世纪初选了计算机,前者或许要付出120分的努力,才能达到后者60分努力的效果,不论是在工业界还是在学术界。&br&&br&回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些专业或许还在河里,比如生物;有些专业或许已经在河东河西跳了个遍,比如石油。&br&&br&长久来看,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的能力、接触各方面信息加以分析的能力、沟通展示的能力,总是大体不会错的。&br&&br&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排除迷信的说法,读书虽然排最后,但是也只有这读书(广义上的理解,获取知识/能力),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br&&br&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或许没什么参考价值,或许题主想法更乱了。&br&&br&毕竟选择专业、选择职业发展这么重要而又复杂的事情,一两个题是答不出来的。&br&&br&路怎么走,还是要自己来。&br&&br&走之前多看看,多问问,多想想,多了解,已经超越很多人比如我了。&br&&br&祝题主及各位还没想明白或者没想过的好运,以及中秋快乐。
评论里都在黑生物(工程),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身为一个学了9年生物的现已转行不做生物的人想说,你们黑得不够狠。 警告:本回答说得非常没有条理,想到哪说到哪,但是都是我的血泪教训。 先说个人结论: 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什么专业非常重要,不管是top2…
@程cici 已经说的很细致了,我来走个极端。&br&&br&本科求学经历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在清华,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是同学,在密度极高的或后天勤奋或天资聪颖的群体里生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历练。无论综合才艺还是政治还是学术还是技术,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都有拿得出手的顶级人才。在学生硬素质上,清华的学生是配得起国家对清华的投入的,在国际上跟谁比都不落丑。&br&&br&那为啥清华(计算机系)没出多少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呢?仅仅是社会氛围。自从上个世纪末的 Internet Boom, 清华计算机系就是一个金字招牌,业界有名的出活精、学习快,这自然让同学们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但无形中,也给大家增添了&价码&——I am expensive, and I deserve every penny. 毕业之时,高薪高级别唾手可得,加之中国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结婚买房生子(时间不分先后...),学生们早早的被现实压力套牢,靠着很高的职业起点,衣食无忧,产生高级别的自我实现的追求能不凤毛麟角吗?一个个风华正茂、天资极高的少年进来,一个个高级程序员出去。。。在这里面,学术水平、学校的引导、社会的发展阶段都在共同发挥作用,但又都不重要,根源我认为无疑是漠视个人价值的社会氛围。&br&&br&企业家的缺失如是,学术等各领域的大师的缺失大抵都是如此。&br&&br&清华的学生,无疑社会责任感是厚重的,但当前社会的抑制力太过强大,学校无力引爆应有的力量。所以,能有高素质的技术精英毕业,已经是完成任务。&br&&br&& 以下跑题&br&&br&我知道我提出所谓的&社会氛围&会被批评空侃,但鄙人视角深度有限,在对国内社会充满信心和憧憬的同时看着种种的不如意,我只能认为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宿命——社会过渡阶段中的&牺牲品&,而且它的确在变好,不是吗?&br&&br&毕业多年,想到本科的青葱岁月,最怀念的是军训时那一张张笑脸,模糊,但又无比清新。。。
@程cici 已经说的很细致了,我来走个极端。 本科求学经历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在清华,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是同学,在密度极高的或后天勤奋或天资聪颖的群体里生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历练。无论综合才艺还是政治还是学术还是技术,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都有拿得…
谢谢邀请。&br&&br&1. 环境。&br&清华旁边是五道口、中关村,斯坦福旁边是硅谷。&br&&br&2. 学校和业界之间的联系。&br&人所见到的世界越大,这个世界越精彩,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也就越多。&br&比如说,你是想去世界一流的公司工作,还是想去中国一流的公司?(比如说去某些中国一流的公司的某些部门抄袭世界一流的公司产品?)&br&比如说,你是想做一个能改变全世界的产品,还是想做一个改变全中国的产品?&br&(其实我觉得做改变全中国的产品已经很棒了。)&br&&br&3. 校友。&br&我个人认为好学校和普通学校最明显的差距在于校友。&br&校友之间的联系和校友之间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你的校友的经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你自己的人生规划,也会多少影响业界其他人对你的看法。&br&毕竟,大部分人看一个职场新人简历的时候,第一眼都是看“&b&本科学校&/b&”。&br&&br&4. 同学氛围&br&清华:你的很多同学都在想方设法考GRE出国或者进Google fb等公司实习。&br&Stanford:你的很多同学都在想方设法办自己的公司。比如说,Google。&br&但我觉得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智商没差别。按人口比例以及录取比例来说(假定录取方式可以合理地筛选出高智商人才),我觉得清华学生智商可能还高些。&br&而这两所学校学生focus点的差异,取决于社会环境。&br&&br&5. 师资力量。&br&虽说天才学生不一定需要好老师,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遇见好老师还是受益终身。&br&国内的学校是在教怎么做。国外的学校更多的是启发你去思考为什么。&br&要说编程能力等,我觉得清华学生的平均水平绝对是世界一流的。&br&&br&6. 学校的研究氛围。&br&国内的研究风气太烂是通病,虽说在我的观念里国内计算机系No.1的清华的研究风气还是很好的,但依然比不上米国牛校。查查每年发的论文就知道了。&br&&br&能去stanford, MIT读书就去吧。
谢谢邀请。 1. 环境。 清华旁边是五道口、中关村,斯坦福旁边是硅谷。 2. 学校和业界之间的联系。 人所见到的世界越大,这个世界越精彩,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也就越多。 比如说,你是想去世界一流的公司工作,还是想去中国一流的公司?(比如说去某些中国一…
现有最佳答案 @珵cici 在大面上已经说的很完善了,这大概也是一般人需要的对国外名校(主要是美国,英国情况不了解不敢乱说)和国内名校差异的比较。我有幸在清华计算机系和斯坦福计算机系两个最好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呆过一段时间,就瞎扯一下我看到的,对学生(研究者)而言的问题,算是对原答案的一个补充,也算借这个机会把一直想写的东西写出来。&br&&br&先说对学生。业界联系、地利人和(硅谷+校友)这种大家都看得到的自不必说——比如,毕竟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造出(至少是经手)Larry Page这样的人才。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到斯坦福才算真正理解了一句“国内老师是讲书的,国外老师是写书的”的差距。如果说一门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至少是数学知识要求比较高的课,上课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偶尔还会跟着老师的玩笑全班大笑;老师经常用各个专业的问题类比正在讨论的问题,或者举浅显易懂的例子帮你理解,让课堂上的同学都觉得学这门课是一种乐趣——你一定会惊讶。我们对数学课(尤其是大学数学课)的印象多半是照本宣科、催人睡下,更别说让人心情愉悦、积极课堂互动、开拓思路了;或者应该说,除了班上少有的几个数学方面比较有天赋的同学之外,大多数人不能从这些课里体会到这些数学知识的魅力。对了,我是不是忘了说,我说的这门“有趣”的数学课是课号300系列的,1xx是本科基础课,2xx是本科进阶/研究生基础,3xx是研究生进阶课(通常master会懒得去上)?这(两)门课就是Stephen Boyd开的凸优化I和II (EE364A/B),也是Convex Optimization课本的作者(之一)。援引Boyd原话(大意):“...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hey are teaching this course wrong. They spend the whole time talking about the first couple of chapters in the book, but the really useful things are in the second half.” 凸优化I让学生学会将一个给定问题建模/近似到凸优化问题并用现有的优化软件解决,而II则深入浅出地穿插了四十年来凸优化领域各种算法的发展——以一种正常人听得懂、并能体验得到其中原理奥妙的形式。如果你想说这只是个个例,我可以说我听过的许多在清华会显得枯燥乏味的理论课或者导论课,在斯坦福都有很好的体验。当然也有一些课在清华的讲授专业性远强于斯坦福(本科课程),但这和国内外本科教育思路不同有关,在此就不深入探讨了。只能说,个人感觉是,如果你知道你最感兴趣的专业是什么、知道今后想从事什么方向的工作,国内本科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你会受到更系统、集中、深入的专业知识教育;但如果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大多数人的情况),那国外灵活的本科教育能给你更宽阔的视野。&br&&br& 另一方面是科研设施和实力的差异。之前说过有幸在清华和斯坦福最好的AI实验室分别混过一段时间,而里面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按照清华这种做研究的方法(如果保持不变),有再聪明的学生,想赶上斯坦福的实力也&b&非常困难&/b&。以下是两个实验室&i&我接触到的部分&/i&的对比:&br&&br&1. 计算资源:&br&清华这边有三四个刀片机,一半是ubuntu的一半是windows的,8核CPU,16G内存;另有大机器上有两块显卡,不记得具体型号了,应该是12年左右最先进的GTX(所以应该是600系列的,这挺好的)。每台机器是独立的,独立文件系统、帐号系统,没有统一登录的方式(想用机器就得请实验室工程师在每台机器上开帐号)。&br&斯坦福这边光这个实验室就有近百台服务器组成的集群,其中最差的机器配置是8核24G内存,而且在几十台机器上配置了集群队列(cluster queue)方便提交分布式任务(在一台机器上跑一个命令,就可以把计算任务分布到几十台机器去)。另外所有机器都共享一个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 NFS),也就是说你在所有机器上看到的目录结构和文件都是一模一样的,这进一步方便了计算资源的优化利用。你问为什么?在清华我需要把一个程序在两台机器上分别跑(不同的设置)时,我需要先把我所有的程序、数据都拷到每台机器上,再分别登录运行;在斯坦福拷一次,登录一台机器,然后提交10个任务到集群队列就可以方便地把十个设置放到十台机器上同时跑了(比如machine learning里经常需要做的model selection)。另一个角度看,同样需要1000个CPU小时的工作,放在清华很难操作的两台电脑上(另两台是windows的我几乎不用)要跑500个小时也就是三周,而且如果中间数据或者代码需要改动重来,每次改动可能都要1个小时分别拷文件;如果给我五十台集群机器和NFS,今天早上部署好,明天吃早餐的时候就能看到完整结果了,并且修改的代价不是50倍(和机器数量无关)。顺带提一句最好的机器:他们某年(应该是12/13之中的一年)花大代价做了一个16台机器的集群,每台有64(还是128)G内存,两块GTX680显卡,而且所有机器都配有InfiniBand网卡用于降低通信延迟。这个东西的意义?Google猫脸实验用了1000台机器跑了3天,他们用16台在一周之内就能重现。&br&&br&2. 技术支持:&br&清华的实验室貌似只有一位工程师,印象中我麻烦他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为我分配在刀片机上的帐号密码。此外,刀片机的系统是由高年级博士生维护的,出了系统问题或者需要安装什么包,就得找有管理员权限的这些学长学姐们(主要是学长们)。找不到人?明天吧。&br&斯坦福实验室和整个计算机系共享一个技术支持团队,他们负责所有有关计算集群、NFS、帐号权限(之前说过了一个帐号通用所有机器的)等等的管理,工作时间给他们的邮件列表反映一个问题,基本上十分钟之内就会有人跟进(做过技术支持的可能听说过ticket tracking system,他们用的就是类似的系统,责任分到个人)。这个团队为整个计算机系服务,是一个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所以一方面避免了资源浪费(不用每个实验室配备专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专业性和时效性(所有人对所有系统都比较清楚,因为是他们维护的,而且不用非得等一两个人有空的时候才能解决问题)。个人感觉最好的是,这大大解放了研究者的生产力,让他们不需要过分关心一些麻烦的系统问题而浪费时间。&br&&br&3. 传承&br&在清华的实验室里,这个概念比较模糊。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大家的研究方向差距很大,很少在同一个问题上有明显的交集,也就导致了“没有太多经验给下一届”的状况(当然很多做热门科研的学生外流也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另外,在实验室方面,基本上大家会用计算资源就行了,会windows远程桌面和SSH基本上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什么复杂的工具需要传承。&br&在斯坦福,计算资源方面使用起来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cluster queue等等),所以有很多届前的学长留下的文档现在仍然在流通;而为了更好利用计算资源,也有大神花半年时间潜心钻研,写了一个复杂的分布式GPU库(用起来很方便),现在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实验都还在用(就是复现猫脸paper背后的技术)。具体研究方面,由于很多本科生、硕士生会进组做研究,有的博士生也维护了一些“入门阅读”的列表,供后来的学生参考。&br&&br&总的来说,清华的科研情况和实力(按照我回忆的情况)和斯坦福(也可以推想其他顶尖学校)还有“数量级”(这个词借自一个说Google和Baidu的帖子)的差别,其实清华人的研究实力不比他们差,但种种因素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能力和工作效率。&br&&br&总结:其实这些差异都不是清华(国内教育)的错,我们起步晚、投入少,能走到今天已经实属不易。但须知巨轮远航不能靠木匠,闭门造车就只能瞎想,坐在乌龟背上追五百里之外的阿喀琉斯,我们的路还远,但切忌让乌龟蒙住了眼睛,却不学忍术。
现有最佳答案 @珵cici 在大面上已经说的很完善了,这大概也是一般人需要的对国外名校(主要是美国,英国情况不了解不敢乱说)和国内名校差异的比较。我有幸在清华计算机系和斯坦福计算机系两个最好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呆过一段时间,就瞎扯一下我看到的,对学…
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半开玩笑说,确实就是最好的官办免费移民广告无误。&br&&br&无奈的是,冷静下来后,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事实:&br&&br&这些事件中的利益相关群体、以及以为利益相关群体中的大部分,并没有靠谱的移民条件。&br&&br&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就算强行移民了,旧的问题就算能去,新的问题也不一定就更少。&br&&br&&br&而对于庙堂之人,其出身注定了其革命理论和实践经验双丰富。&br&&br&对真正的底层来说,现在毕竟不是1942年,也不是1960年...被剥夺的是对更美好生活的梦想,却不是维持基本生存的可能。&br&&br&而对所谓中产阶级来说,一点儿不开玩笑,不论在网上如何哭天抢地,义愤填膺,如鲁迅再世,如正义女神下凡...你我在本质上,全身上下到处都散发着那个老掉牙的概念: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br&&br&结果就是,再多的共情叙事,再多的键盘痛斥,都不会引发肉身革命。明天的太阳升起后,中产阶级们会继续准时起床挤地铁,或开BBA出街,努力搬砖,并坚信自己的明天会更好;超过人口一半的底层们,也会继续涌向城市,一线不行就去二线,二线不行就去三线...过多谈论他们在大城市的艰辛,本质上与西方媒体热衷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描绘为血汗工厂的性质无甚区别 — 我们和他们,只不过无意或故意不了解他们回乡种地的生活状态是怎样而已。&br&&br&以上仅是说明这样的一个事实:一个大标签下的人群,可以分属于很多大阶级,或更多的小阶层。而每一个阶级或阶层,直至细分到具体的个体,又都有自己复杂的叙事,于是有冲突,也有权衡。这些细节,跳出这个阶级或阶层,甚至仅是跳出这个个体,旁人很难观察全面。能做的,也是常常会去做的,仅是因为特定的机缘,看到了一部分细节,就将对方群体和自己划在一个大标签下,进而去共情,得出众多自认逻辑完美的结论来。&br&&br&所以,为何海外党愿意回国?&br&&br&除了皆是“中国人”这一个大标签,你确定你和海外党们皆处于同一个阶级么?(海外党在各个指标上的统计描述,相信与“中国人”这个全集或“中国某阶层人”这个子集的统计描述,会有明显差异)&br&&br&除了皆是“海外党“这一个大标签,你确定海外党们皆处于同一个阶级么?(早年学霸?近年学霸?富豪半退休?刷文凭富二代?盲目追梦中产后代?独轮运?凤姐们?)&br&&br&而每一个小人群,他们的“细节”是什么?“冲突”和“权衡”又是什么?旁观者恐怕很难直觉想象。&br&&br&“你”看得到北上的污浊空气,看得到被秒屏蔽的事件,却看不到国外的天花板,看不到车房空气之外无所求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的阶层可能追求好车大房好空气和安心教育,“他”的阶层却可能更关心阶级晋升可能,或回国接班的必然。&br&&br&折叠无处不在,可惜人们看不见。&br&&br&而更简单也更常见的逻辑,只能是,“我”因为某个契机,看到了“他”的某个细节,进而诉诸于感性,产生强烈共情,得出看似必然的结论......&br&&br&一腔情感无从发泄,可又远不至于动摇“我”明天按时上班讨生活的责任感,更不会动摇“我”对明天更美好生活的信念,甚至不会动摇“我”对“我的中国”明天更牛逼的情怀......于是,只能刷刷朋友圈,刷刷知乎,将这种朴素又普遍的情感倾泻出来,抱团取个暖,顺便喂饱了一群有意无意吃红馒头的自媒体们和NGO们...算了不说了,说多了就太犬儒了。&br&&br&总之,满满的小资产阶级软弱性,你我皆一样。&br&&br&这两天总有人私信我,问我为何如此沉默,为何不说两句。&br&&br&表层原因?美国正好感恩节假期,于是前两天钻新英格兰某个雪场小木屋娱乐去了 — 小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br&&br&深层原因?&br&&br&《千与千寻》只能出现在01年的日本,却不能出现在七八十年代的日本。&br&&br&我不但不讽刺,且绝对支持网络上每一个声讨的声音。但同时,我又知道,只要中国这列火车还是如此高速前进,最终,不论是哪个阶级,不论嘴上说是否想要,身体恐怕都会很诚实。声讨归声讨,又有谁希望这列车停下来呢?若这车不停,又有谁会主动跳车或忍住不上车呢?
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半开玩笑说,确实就是最好的官办免费移民广告无误。 无奈的是,冷静下来后,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事实: 这些事件中的利益相关群体、以及以为利益相关群体中的大部分,并没有靠谱的移民条件。 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就算强行移民了,旧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做作业很慢,还喜欢把解题的思路写在选择题边上;并不是因为我思维慢,而是我喜欢思考题目背后的规律。老师和同学说我“太老实太罗嗦”。后来我参加竞赛拿了很多奖,考上了重点初中。&br&&br&高中的时候做生物和化学的奥赛,虽然成绩都很不错但是最终还是没保送北大。类似经历的同学们都选择了其他学校的保送;我拒了浙大的保送,决定回来从头学习高中内容参加高考。班主任对我直摇头,“你这点账还是要算清楚的,从头学参加高考最可能的结果也就是浙大了。” 后来我以高考全省前十的成绩考上了北大。&br&&br&上了大学之后,选择做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我经常翻看《分子克隆实验指南》,把各种实验的方法整理成文件打印出来,工作原理记在心里;经常为了得到好的数据多做很多事各种熬夜。我本来可以更灵活一些,实验跟师兄师姐学学就可以了,数据能在组会上过导师那一关就好了。后来我本科就发了国际顶级期刊,研一的时候就已经满足了博士毕业的论文要求(刚接收,还未刊登出来;当然实际博士毕业还需要经过博士资格考试和博士资格答辩)。&br&&br&我很庆幸自己在大家的不理解中坚持了下来。这种坚持不是与他人对抗,不是跟他人争夺,就只是坚持:当前的环境也许只是一个暂态,也许只是世界的一小面;如果你想要见见更大的世界,那就不要太急着让自己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彻底改变。&br&&br&----------------------------------------------------------------------------------------------------------------------&br&楼下有答案google人肉了我。在这里感谢发私信提醒我的朋友们。也感谢留言提醒我发文格式的同学们。&br&&br&我本来是无意回应人肉的。当初写这个回答并不是为了博取眼球,只是想给题主打气:“老实巴交”与否,哪种程度才算“老实巴交”,这些都不重要。没必要由于听到一些评价而过度反思,因为这些评价通常就是人家随口那么一撂,与人家上微博回个帖子评论两句并无大的差异(当然如果长辈或者友人认真给建议和批评,那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倘若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可就要真的疲于奔命了。其实这个情况同样适用于楼下人肉我的zehao xu同学,ta也许看我的回答不顺眼,黑我一下,可下周这个时候ta可能直接就忘了我这茬子事了,说到底也就是一时冲动;倘若我真的大惊失色,去ta答案下面的500个评论中一一回应,那我自己的生活也就别过了。&br&&br&zehao xu同学用来黑我的论据,其实不太能算论据吧:前面一个链接是我大三“社会实践”的那一年(其实这个说来话长,就用这四个字总结吧~),在中英美三国synthetic biology会议上做学术报告之前递交的个人材料;后一个网页,是2012年年中更新的、北大生物基础教学中心参与完成的发表论文总结(也就是说,如果我有论文发表,但是与基础教学中心没有太大关系的话,是不会被收录的)。&br&&br&我现在第一作者身份的论文有一篇ACS Synthetic Biology (&a href=&///?target=http%3A//pubs.acs.org/doi/abs/10.1021/sb300027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utomated Design of Genetic Toggle Switches with Predetermined Bistability&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篇PLoS ONE (&a href=&///?target=http%3A//www.plosone.org/article/info%253Adoi%252F10.Fjournal.pone.005748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LOS ONE: A Formalized Design Process for Bacterial Consortia That Perform Logic Computing&i class=&icon-external&&&/i&&/a&),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a href=&///?target=http%3A///ncomms//ncomms4102/full/ncomms4102.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omms/2014/&/span&&span class=&invisible&&140117/ncomms4102/full/ncomms4102.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还有一篇ACS Synthetic Biology是通讯作者(&a href=&///?target=http%3A//pubs.acs.org/doi/abs/10.1021/sb500023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sign,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t of Biosensors for Aromatic Compounds&i class=&icon-external&&&/i&&/a&);另有一篇Nature Methods在准备。关于ACS Synthetic Biology这个杂志呢,的确是2011年才创刊的;可是Synthetic Biology这个领域的概念出现是在2000年左右,2007年以后才算聚集了足够的人气,所以这个领域的期刊创刊很新并不意外吧。再者,ACS这个杂志系列相信做生物科研,尤其是化学生物学的筒子们是非常熟悉的,其旗下的期刊质量口碑如何大家也是知道的。目前ACS Synthetic Biology收录了synthetic biology领域40%的高质量工作,影响因子预期在6~7;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影响因子是10.7;Nature Methods的影响因子是26。&br&&br&最后关于人肉我想谈一谈我的看法。人肉这东西,如果真的能把一个人的过往历史掏干掏净,这个人面对这些材料其实倒也坦然:哪样不是自己做过的?可人肉的一个缺陷是,当一个人被挖出来的信息不全面时,读者就难免被误导。这其实不单是人肉的问题,当今国内的新闻和报道不也经常出现信息采取的片面化么。说起杨振宁,就是为老不尊,可杨对于物理学的贡献,真不是一个诺贝尔奖就能概括的;说起林徽因,就是绿茶婊,可有多少这么称呼她的同学知道,林徽因可是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学者。退一步说,就算杨振宁真的为老不尊,林徽因真的不检点,对于他们的过度消费就真的合适么?人们没有因为牛顿人品差就忽视他的成就,也没有因为爱伦坡酗酒滥交就鄙夷他的作品。&br&&br&当前这个时代,有太多人喜欢急切地评价人和事;错的并不是评价这个行为,而是“急切”这个态度。踏踏实实地沉淀,才能在热血从头上退下来之后清晰地思考(其实最后一句话过于说教了;但这也是我总结到的读书做事的态度,姑且分享给大家吧~)。&br&&br&最后,我想说我身边有故事的同学/同行非常多,很多比我的要精彩得多,我也时常为他们的故事感到温暖和振奋;所以我只是众生一员,偶然的机会我迷路了走入了大家的视线。我在知乎主要的目的是学习,次要的目的是能回答一些生物医学相关的问题,做一些科普(我一直有做科普的愿望...),大家就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继续努力吧~&br&&br&还是要感谢理性参与讨论的筒子们,你们是好样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做作业很慢,还喜欢把解题的思路写在选择题边上;并不是因为我思维慢,而是我喜欢思考题目背后的规律。老师和同学说我“太老实太罗嗦”。后来我参加竞赛拿了很多奖,考上了重点初中。 高中的时候做生物和化学的奥赛,虽然成绩都很不错…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0476 人关注
458 条内容
1415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想懂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