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高级生命控制人类中超人类的智慧存在吗

《再析《雷雨》的序幕与尾声》
再析《雷雨》的序幕与尾声日期:
  摘 要:曹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曾被导演和出版者忽视。从部分与整体的美学视野考察作家创作意图和文本,笔者认为序幕和尾声是《雷雨》不可缺少的部分,除给读者营造一种距离美、引发丰富的想象和感悟外,尾声中出现《圣经》的深刻寓意与周朴园对天意的感悟和贯穿始终的雷雨意象,形成了对宇宙最高主宰的艺术表现系统,这体现了曹禺对《雷雨》部分与整体结构天衣无缝的巧妙构思。  关键词:曹禺 《雷雨》 序幕与尾声 “距离”美 最高主宰  《雷雨》问世以来,引起最大争议和误读的莫过于序幕和尾声,像“雷雨意象”不被导演们重视一样,这两部分也曾几次被出版者和导演们删掉。《雷雨》第一次在日本东京演出虽引起轰动,却被删掉了序幕和尾声,以后多少次演出都没有序幕和尾声,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雷雨》的演出和单行本中都没有序幕和尾声。  艾略特认为不仅整个文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每一具体的文学作品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的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的组合。因此,文学批评家在解释作品和评论作品时,对构成作品的每一个部分都应当与作品的整体相联系,这样才能获得准确和客观的解释。”{1}本文基于这一原则,对序幕和尾声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序幕和尾声的“距离”美  曹禺用序幕和尾声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对序幕和尾声被误解为“多余”深表遗憾,认为删去序幕和尾声,是对《雷雨》的肢解,等于斩头截尾,剩下直挺挺的中间的一段躯干没有意义。这是由文学作品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决定的。完成《雷雨》创作后不久他说:“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但绝非一个社会问题剧”。“我可以随便应用我的幻想,因为同时又是剧的形式,所以在许多幻想不能叫实际的观众接受的时候,(现在的观众是非常聪明的,有多少剧中的巧合……又如希腊剧中的运命,这都是不能使观众接受的。)我的方法乃不能不把这件事推溯,推、推到非常辽远的时候,叫观众如听神话似的,听故事似的,来看我这个剧,所以我不得已用了《序幕》及《尾声》。”{2}显然,曹禺设定的序幕和尾声是根据戏剧的“距离说”原理,使观众在一种审美的“时间”距离感中,怀着一种哀静的心情沉浸在更宽阔的沉思的海洋,回忆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思考和体味戏剧表像后面的深层内涵,思索“人究竟该怎么活着?为什么活着?”{3}那隐秘难知的神秘主宰“究竟是什么?”从而得到灵魂的净化。曹禺多次声明:“在此我只想提出《序幕》和《尾声》的用意,简单地说,是想送看戏的人们回家,带着一种哀静的心情,低着头,沉思着,念着这些在情热、在梦想、在计算里煎熬着的人们,荡漾在他们心里应该是水似的悲哀,流不尽的;而不是惶惑的、恐怖的,回念着《雷雨》像一切噩耗,死亡、惨痛如一支钳子似的夹住人的心灵,喘不出一口气来。”{4}这是从创作主体的创作意图来看,这是曹禺的本意。  但是,曹禺在不同时期对《雷雨》序幕和尾声的解说并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20世纪80年代他说:“旧本《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写得不好,周朴园衰老了,后悔了,挺可怜的,进了天主教堂了。其他人物有的疯了,有的痴了,这样把周朴园也写得不坏了,这种写法是抄了外国的坏东西,外国剧本有这样一种写法。”{5}作家前后不同的解释,哪个才是真意呢?笔者认为原初的解释更真实可信。原初的解释来自《〈雷雨〉的写作》和《〈雷雨〉序》。尽管曹禺在这两个文献中所作的解释仍给人言不尽意的感觉,但却是真话,因为从写作具体时间看,写这两个文献的时间与写《雷雨》的时间最接近。他的思想认识和写《雷雨》的时候应该是一致的。以后时过境迁,作家受外在社会环境的制约,不得已做出回答。而当初的曹禺是“不怕人说,不怕人批评,没有那么多顾虑”{6}的。  从接受者的角度看,每个读者或观众都会根据自己的“前理解”对序幕和尾声做出不同的解释。曹禺也认为一个“作品是要真正地叫人思、叫人想,但是,它不是叫人顺着作家预先规定的思路去‘思’,按照作家已经圈定的道路去‘想’。而是叫人纵横自由地、广阔地去思索,去思索你所描写的生活和人物,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7}。序幕和尾声把《雷雨》的核心故事推溯到遥远的过去,像用一件精彩的服饰把《雷雨》包装得恰到好处,将“一件错综复杂的罪恶推到时间上非常辽远的处所。因为事理变动太吓人,里面那些隐秘不可知的东西对于现在一般聪明的观众情感上仿佛不易明了,我乃罩上一层纱”{8}。 这层纱是《雷雨》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透过这层纱,看到作者送给读者和观众的“新娘”是要有丰富想象力的。曹禺的聪明和伟大之处是给读者留下了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观众和读者在一种审美的距离感中哀静地沉思着这部杰作的深刻用意。  二、结尾时《圣经》道具的深层寓意  笔者曾在硕士学位论文《美在关系》中分析过《雷雨》的整体框架结构旨在探索人与“宇宙最高主宰”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周朴园对“天意”的顿悟来思考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又以第九个角色“雷雨意象”来象征和隐喻客观存在着的神秘力量。伽达默尔认为当我们表达或者阅读文学文本,我们又得重新依靠表达整体框架的意义与声音的关系,并非仅仅一次,而是每一次。从接受美学的整体观看,尾声有更深层的寓意,结尾时《圣经》的出现能引发读者和观众对“人与宇宙的神秘主宰的关系”的哲学思考。这既是由《雷雨》整体框架的意蕴所升华的,也是由《圣经》这一道具的丰富内蕴所规定的,而且,其内蕴随着人类对《圣经》的破译和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探索所取得的新成果不断地深化和明朗化。因为经典之中包含着最高真理,解释者的任务就是通过诠释之术去理解经典的原意,即经典中的真理。《雷雨》结尾时出现经典文本《圣经》,可谓经典中有经典,必然寓意深刻。曹禺作品的整体创作意向旨在探索宇宙中那神秘的主宰“究竟是什么”,他在《〈雷雨〉序》中说:“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这主宰,希伯来的先知们赞他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近代的人撇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观念,直截了当地叫它为‘自然的法则’。而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9}这一创作宗旨也被许多论者看做是作品的主题或灵魂。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雷雨》中的部分必然会体现出与整体意向相互依赖和贯通一致的统一意向。
  施莱尔马赫认为解释者应能比作者本人更好地理解作品。作者创造作品时既有有意识规划,也有无意识意图;对无意识,作者可能意识不到,诠释者却可以把握到。曹禺小时候就出入教堂,喜欢《圣经》文学,对他来说《圣经》出现在教会医院尼姑的手中司空见惯,这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无意识创作,但是在一部精心构思了五年的四幕剧中,剧终时出现《圣经》似乎不会毫无深意。因为一部好的戏剧中的每一个道具用得恰到好处,既能与整个剧情环境(狄德罗说的“情境”)相协调,形成完美的统一,常常又有言外之意,《雷雨》中这样的道具数不胜数,例如,周朴园旧衬衣上梅侍萍绣的“梅花”和几乎贯穿始终的“药”都是象征意蕴丰富的意象符号,更何况结尾可谓一部戏剧的紧要部分。曹禺说:“我写戏总是先把结尾想明白以后再写。可能先写出来,也可能想好了不写,但一定要先把结尾想清楚了。”{10}可见,在曹禺这里结尾多么重要!怎么会是“抄了外国的坏东西”呢?作者80年代的解释的确言不由衷。  请看结尾的情境:  老人:(抬头)什么?外头又下雪了?  姑乙:(沉静地点头)嗯。  〔老人又望一望窗前的老妇,转身坐在炉旁的圆椅上,呆呆地望着火,这时姑乙在左边长沙发上坐下,拿了一本《圣经》读着。  〔舞台渐暗。  这个简洁的结尾颇似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那简短而富有深意的结尾。 乍看起来,曹禺似乎只是营造一个教会医院的普通生活画面,大多数论者都从剧中人物与《圣经》的关系想到:一个负罪老人在聆听《圣经》教义以求得安慰和救赎。这其实只是表层涵义,其深层寓意并非这单一的功利目的。因为不同的接受主体对希伯来民族留下的这部世界性经典著作的丰富内涵的不同理解,会生发出不同的诠释。曹禺曾说:“一个批评家评论作家的创作时,有时可以说出作家在创作时都没有想到的东西,这是批评家的好处。他动用逻辑思维,应当而且可以看到作家创作时所未曾意识到的地方。”{11}道具《圣经》在《雷雨》结尾时的出现正是达到了这一接受美学效果。  有学者认为《创世记》第一章含有古老的人类学神话,人不仅必须把上帝尊奉为更伟大更坚强的存在,而且必须感到,自己是上帝的造物。这一点后来为人是上帝的孩子的思想提供了出发点。当今《圣经》破译的成果认为“上帝”其实就是外星科学家,考古学中史前人类遗迹的发现、宇宙人外星人神秘力量的显现等,使具有这方面知识的批评者不能不联想到曹禺在剧中对宇宙最高主宰的憧憬,是表达了作者被宗教和现实中超人类智慧的神秘力量所吸引,因而产生了要追寻其中奥妙的急切情感。有学者认为《创世记》第一章是一个无名人士讲述的。但这个人肯定不是他所讲述的事情的目击者,没有人能够是创世的目击者。唯一的目击者是上帝。这里的上帝的所能与今天探索的高于人类智慧的生命的能力相当。目前,各个领域探索上帝就是高于人类创造人类管理人类的智慧生命的研究者正在增多。其实,不管对《圣经》的阐释有多少种观点,最重要和共同的一点是,打开《圣经》的第一页就不能不使人思考:人类到底从哪里来?人类之外是否真的有一个最高主宰和创世者?这个主宰真的是所谓的“上帝”吗?他们与人类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那些令人惊奇的神迹向人类昭示了什么?《雷雨》中所表现的那种超自然力量是否与这一存在有着直接或  间接的关系?当然,《圣经》并不想提供一种科学的论点,它只是一种象征、隐喻或启示。  所以,《雷雨》的结尾让经典著作《圣经》印在了观众的记忆中,必然有值得思索的道理,观众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像曹禺希冀的那样纵横自由地、广阔地去思索一系列关于人与宇宙的大问题,思索那神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宰力量。曹禺的《雷雨》正是要达到这一目的,这正是曹禺留给读者的继续探索“那究竟是什么呢?”的大问题。这种思考难道不更符合曹禺的创作意图和文本结构?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认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是这部戏剧不可缺少的部分,除给读者一种审美距离感,引发丰富的想象和感悟外,尾声中出现《圣经》的深刻寓意与周朴园对“天意”的感悟和贯穿始终的“雷雨意象”,形成了对“宇宙最高主宰”的艺术表现系统。这体现了曹禺对《雷雨》部分与整体结构天衣无缝的巧妙构思。20世纪末以来人类不得不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人与宇宙的关系,人类不再高高在上地认为唯人类自己是“宇宙的灵长”和“最高主宰”,而是怀着敬畏、惊异、艳羡的心情去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高级智慧生命,并表现出对立(西方)、亲和(东方)的不同情感倾向。这说明,曹禺的《雷雨》的尾声以及剧作的整体结构所要探索的“那究竟是什么?”的大问题,即宇宙最高主宰的哲学探索,开始有了更为明朗的解释。由此看,曹禺不愧是一位具有深邃洞察力的伟大戏剧家。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2}{4}{6}{8}{9} 曹禺:《曹禺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第16页,第135页,第16页,第8页。  {3}{5}{11} 曹禺:《悲剧的精神》,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第64页,第135页。  {7}{10} 曹禺:《曹禺自述》,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第36页。  参考文献:  [1] 李咏吟.解释与真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德]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集[M]. 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3] 刘小枫,陈少明. 柏拉图的哲学戏剧[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3.  [4] [德]米夏埃尔·兰德曼. 哲学人类学[M]. 张乐天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 殷杰.美在关系——曹禺《雷雨》新解[D].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6]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省略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您好, []|
十大未解之谜:人类是否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
[导读]英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人们最迫切希望解答的十大谜团,其中地球人类是否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是排在首位的问题。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有一个问题困扰了人类数个世纪——我们是否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依据英国最新一项调查统计,有十项人们最期待解答的问题。地球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智慧生命是最新民调十大未解之谜之首其中“我们是否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能够发现治疗癌症的方法;第三个问题是人类是否能够证实上帝的存在。受调者还提出一些更加现实的问题,例如:希望知道是否当冰箱门关闭时,冰箱灯是否真实熄灭。英国伊甸园电视频道对2000位居民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他几个颇为关注的问题还有宇宙空间的大小,以及是否时空旅行能够成为可能。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难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这项受调报告发表在伊甸园电视频道的《月》节目中,发现四分之三的英国成年人声称对科学颇感兴趣,类似的百分比人数希望能够更好地获得科学信息。英国电视台《事实》节目总编艾德里安-威尔士(Adrian Wills)说:“过去人们曾500多年都多数认为地球是扁平结构,由此可见我们是以惊人的速度理解科学理论。这项调查报告显示人们仍在置疑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科学界许多较为重要的未解之谜。伊甸园电视频道的《科学月》试着解答一些问题,尽管其中许多问题仍需我们努力探索研究。”以下是人们最期待解答的十大神秘事件:1、我们是否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科学家称,宇宙很可能包含着许多行星系统,一些行星系统的生存状况非常适合于智慧生命的进化形成。然而,我们当前不具备研制先进科学技术能够抵达数百万光年之遥的星球,探索研究神秘的外星生命。2、是否有治疗癌症的妙方?医学研究领域一些令人兴奋的治疗方案将持续提高不同形式癌症病例的存活率,虽然这些治疗方案不具备魔法效果,在未来一个晚上能够成功治愈,但是未来癌症患者的寿命会更长,实现有效的癌症治疗并非不可能。3、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无法以经验主义进行判断,也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实上帝的存在。4、宇宙空间有多大?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宇宙空间是没有限制的,其他一些人则表示自从宇宙大爆炸以来宇宙直径已膨胀扩展至1500亿光年。5、地球生命起源于什么时候以及何地?关于这一话题有许多理论,从各种各样的细菌进入共生系统,以及微生物通过对流穿越地壳。6、时空旅行是否成为可能?时空结构包含着叫做“虫洞”的捷径,可能使时空旅行理论上成为可能。然而,虫洞并不稳定,支持虫洞打开需要排斥引力,目前虫洞的存在并未证实。7、我们是否能够殖民其他星球?或许未来可以实现,一些专家表示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当地球变得不适宜居住时应当在太阳系其他星球上建立殖民地,美国宇航局现已召开外星环境地球化会议,旨在改造其他一些行星和卫星状况,使其类似于地球环境。8、什么时候、何种物质能够代替石油?石油的替代能源现在可以提供,但是需要更多的成本,来实现替代石油。未来的纳米技术或许能够解答。9、宇宙将如何终结?一些人认为宇宙将停止膨胀,之后自身崩溃,伴随着宇宙膨胀将逐渐降温,直到降至绝对零度,同时暗能量将最终克服引力作用。10、人类寿命可以延长多少年?对老鼠进行的延长寿命的实验使许多科学家深信人类不久便能活到100岁,届时许多人们都会度过百岁生日。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quarkqia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数码科技科普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青鸟(教育部新课标必读&精装全译本&名家名译&精美制作)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247字 数:156000印刷时间:日开 本:32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8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所处宇宙竟是虚拟 的文章

 

随机推荐